精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同步检测(含答案)

精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同步检测(含答案)
精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同步检测(含答案)

同步检测

一、基础达标

1.给下列画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瞥.见()劫掠.()晨曦.()给予.()

偷qiè()zāng物()赞yù()

2.解释下列句中画线词语。

(1)这是某种令人惊骇

..而不知名的杰作。

(2)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

..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

3.下列词语中与“不可名状”中的“名”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至理名言 B.名副其实 C.莫名其妙 D.名正言顺

4.下列作品不属于雨果的一项是()

A.《九三年》 B.《巴黎圣母院》 C.《复活》 D.《悲惨世界》

二、阅读理解

(一)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起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请你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你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

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花园,()水池,()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你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观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园林。

5.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个;一只只;一汪汪

B.一座座;一块块;一条条

C.一座座;一方方;一眼眼

D.一个个;一只只;一眼眼

6.如何理解“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这句话?

7.文中用“请您想像”“请您用”“请假设”这些词语的作用是什么?

8.文中突出圆明园价值的一个词是什么?

(二)

给仇人一块面包

寒心血

二战时期,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团结一致,浴血奋战,在付出巨大的代价之后,终于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战争胜利的当天,上万名疲惫不堪、无精打采的德国战俘排成长长的纵队,在荷实施弹、威风凛凛的苏联士兵的押解下走进莫斯科城。

得知法西斯战俘进城的消息后,人们几乎倾城而出,纷纷涌上街头。在宽阔的莫斯科大街两旁,围观群众人山人海,挤的风雨不透。在围观的人群中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儿童。

苏军在战胜入侵的德国法西斯的同时,自己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这些老人、妇女和儿童都是战争的受害者,他们当中许多人的亲人,在这场异常残酷的战争中被入侵的德国法西

斯杀害了。

失去亲人的痛苦把原本温和、善良的人们激怒了,他们怀着满腔的仇恨,将牙齿咬的格格响,一双双充满血丝与复仇火焰的眼睛齐刷刷的向俘虏走来的方向注视着。

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大批的军队和警察出动组成一堵墙,排在愤怒的人群前面。

战俘出现了,近了,更近了。围观的人群开始骚动,有人喊出打倒法西斯的口号,有人叫骂着让杀人的凶手偿命,接着人群潮水般的向前涌。负责维持秩序的警察企图阻止,马上被汹涌的人潮冲得七零八落。最后警察和士兵手拉手组成人墙,好不容易才将人潮挡住。

此时,战俘已经来到人群前面,他们个个衣衫褴褛、步履蹒跚,每向前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他们有的头上裹着绷带,有的身带重伤,有的失去手脚躺在担架上不断发出痛哭的呻吟。

面对激怒的人群,德国战俘呆滞、木讷的目光中充满了恐惧与惊慌。出于求生的本能,他们不住地后退。许多战俘本来就身负重伤、疲惫不堪,再遭如此惊吓后瘫软在地。担架上的重伤号,被扔在地上,无力逃脱,拼命的哭号呼救。

这时,一位中年妇女在混乱中拼命挤过人墙,冲到一个受伤的战俘跟前,举拳要打。

这是一个失去双腿的重伤号,他头上打着绷带,破烂的军装上沾满了血迹,脸上的稚气表明他绝对不会超过二十岁。面对扑面打来的拳头,他无力躲闪,瞪着惊恐的眼睛,发出绝望的哭泣。

蓦地,中年妇女停住了,木雕泥塑般站在那里。她怔怔的看这年轻的战俘,心头一阵剧烈刺痛,在这个年轻伤号稚气的脸上,她看到自己刚刚战死的儿子的影子!

妇女犹豫了一下,叹了口气,那只高举的拳头无力的垂了下来。妇女从怀里掏出一块用纸裹着的面包,轻轻的递到伤号的面前。年轻的伤号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用惊恐的眼睛盯着面包,不敢去接。直到妇女硬把面包塞到他的手中,他才如梦方醒,抓起面包连裹在外面的纸都顾不上撕,就狼吞虎咽大吃起来,看得出他一定几天没有吃饭,饿坏了。

看到伤号饿成这个样子,妇女缓缓蹲下身子,用颤抖的双手轻轻抚摸着伤号头上的弹伤,失声痛哭起来!

悲痛的哭声撕心裂肺,骚动的人群一下子安静下来。人们惊呆了,一个个用惊异的目光注视着眼前的一切。空气仿佛一下子凝固住了,整条大街一片死寂。

良久,人们才醒悟过来。这时,出人意料的一幕出现了:那些老人、妇女、孩子,纷纷拿出面包、火腿、香肠等各种食品,一起向受伤的战俘涌去……

摘自《青年文摘》

9.你认为文章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10.文章为什么用那么大的篇幅描写苏联人民对战俘的激愤?

11.文中划线句子用了__________描写、__________描写、__________描写等描写方法表现了中年妇女复杂的心情。请你联系上下文,展开联想与想像,描写一下中年妇女当时矛盾的心理活动。

12.中年妇女看到伤号饿成那个样子,为什么用颤抖的双手抚摸着伤号头上的弹伤,失声痛哭起来?

13.文章结尾说“良久,人们醒悟过来,”人们醒悟了什么?

三、综合性学习

14.希望中学正在开展“预防电信诈骗”综合性学习活动。材料组已收集了一些材料,请你阅读这些材料,完成后面问题。

【材料一】诈骗分子用网络虚拟电话冒充公安局的电话,打给退休在家的张女士,自称是某公安局的警官。诈骗分子称张女士涉嫌犯罪,要求她把自己的银行存款打入指定的银行账户,以协助调查。半信半疑的张女士通过查询得知,某公安局的电话与来电号码是一致的。惊恐之下,张女士将十几万打入了对方提供的账户。等她意识到被骗时,痛悔不已。反诈骗专家说,公安机关执法期间要向老百姓了解情况时会当面询问当事人,不会电话要求你往银行账户存钱。近年来,这类案件令群众的损失每年高达上百亿元,许多受害者除了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外,还承受着心理的痛苦。

【材料二】电信诈骗是指诈骗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受害者对这类案件了解不多,缺少警惕,容易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透露身份和银行卡信息,甚至向陌生人的账户存钱。有些受害者接到这类电话,思想就被骗子控制了,不能及时询问亲友,或打电话给公安机关了解情况。我们要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渠道多了解这类骗局,提高警惕,增强防骗意识。

(1)请用简短的语句概括材料一的内容。

(2)为了预防电信诈骗,增加对这类诈骗的了解,宣传组编写了一个知识卡片,请你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将其补充完整。(要求语言简洁,表意清楚。)

预防电信诈骗小知识:

①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

②接到不明电话要询问亲友或及时报警。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增强大家的防诈骗意识,请你编写一条宣传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四、写作

15.仿照下面句式,以“热爱”开头,写一段话。

兴趣是什么?兴趣是热,兴趣是爱。因为兴趣,我们抛弃了兴趣之外的享乐;也因为兴趣,我们探索奥秘去,收获成果还。

参考答案

1.piēlüèxījǐ 窃赃誉

2.(1)惊骇:惊慌害怕。(2)洗劫:把财物抢光。

3.C

4.C

5.C

6.说明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地位之高。

7.引导读者进行想像。

8.奇迹

9.本文通过一苏联中年妇女给德国战俘面包的故事,赞颂了苏联人民的宽容和对战争的

憎恨,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告诉人们:战争是柄双刃剑,不论是战胜者还是战败者,人民都是战争的受害者,应以宽容之心相对待。

10.更有力地反衬中年妇女宽容、善良之举的高尚和伟大。

11.神态、心理、动作。提示:要符合语境,描写细腻生动。

12.因为从这个伤号身上她看到了刚刚战死的儿子的身影。使她感到这个年轻伤号同样是战争的受害者,同样需要人的关心和爱护。

13.这些战俘与自己死去的亲人一样都是战争的受害者,他们也有亲人,也盼望着回家与亲人团聚。

14.(1)电信诈骗让群众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带来心理痛苦。

(2)答题要点:不要透露身份和银行卡信息,更不能向陌生账户存钱;要警惕自称是公安局打来的电话;公安机关不会电话要求群众往银行账户存钱;多学习防骗知识,增强防骗意识。

(3)示例一:增强防范意识,远离电信诈骗。示例二:撕破电信诈骗的“外衣”。

15.略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细菌》同步检测卷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细菌》同步检测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如图是四种不同生物的细胞结构图,关于它们结构的比较错误的是() A.四种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 B.与b不同,c、d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只有线粒体 C.该四种细胞为了获得生活所需的能量都必须消耗有机物和氧 D.a、c、d生活所需要的有机物都来自于b类生物 2 . 细菌、蘑菇和霉菌的生殖方式分别是() A.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分裂生殖B.出芽生殖,孢子生殖,分裂生殖C.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D.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孢子生殖 3 . 蚯蚓的身体分节,作用是() A.使运动灵活自如B.有利于气体交换 C.能固定支持身体D.没意义 4 . 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B.有的会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C.有的能与动植物共生 D.促进物质循环 5 . 如图为各种微生物形态结构示意图,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④都对人类有害,③⑤对人类是有利 B.④和⑤都是真核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C.①是病毒,其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细胞核组成 D.②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6 . 下列有关植物体结构层次正确的是() A.细胞﹣个体B.细胞﹣器官一个体 C.细胞﹣组织﹣器官﹣个体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7 . 酸奶的制作与下列哪种生物有关 A.酵母菌B.乳酸菌C.醋酸杆菌D.霉菌 8 . 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都需要() ①氧气②水③有机物④适宜的温度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9 . 细菌是通过分裂生殖进行繁殖,现若有100个细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每30分钟分裂一次,在3小时后,细菌的个数是 A.6400B.3200C.12800D.25600 10 . 下面是三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类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 同步测试(9)摩擦力

摩擦力 1、关于摩擦力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C.两物体之间有压力就一定有摩擦力 D.两物体之间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压力 2、关于摩擦力,有人总结了“四条不一定”,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B.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 C.受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静止或运动 D.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滑动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3、在中学秋季田径运动会上,李好同学奋力拼搏,勇夺男子100m 冠军,以下两图为该同学奔跑途中的两个瞬间,用12f f 、分别表示该同学在图甲、乙两瞬间所受到的摩擦力,则关于12f f 、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1f 向后,2f 向后 B.1f 向前,2f 向前 C.1f 向前,2f 向后 D.1f 向后,2f 向前 4、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关于接触处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有弹力,但不一定有摩擦力 B.如果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 C.如果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 D.如果有摩擦力,则其大小一定与弹力成正比 5、如图所示,物体P 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左边用一根轻弹簧与竖直墙相连,物体静止时弹簧的长度小于原长。若用一个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 向右拉P,直到拉动,那么在P 被拉动之前的过程中,弹簧对P 的弹力T F .的大小和地面对P 的摩擦力f F 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A.弹簧对P 的弹力T F 始终增大,地面对P 的摩擦力始终减小

B.弹簧对P 的弹力T F 保持不变,地面对P 的摩擦力始终增大 C.弹簧对P 的弹力T F 保持不变,地面对P 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D.弹簧对P 的弹力T F 先不变后增大,地面对P 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6、如图所示,A 为长木板,在水平面以速度1v 向右运动,物块B 在木板A 的上面以速度2v 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是12v v =,A B 、之间无滑动摩擦力 B.若是12v v >,A 受到了B 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若是12 v v <,B 受到了A 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D.若是12v v >,B 受到了A 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7、水平桌面上,重300 N 的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最大静摩擦力为33 N( ) A.当用15 N 的水平拉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5 N B.当用32 N 的水平拉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32 N C.当用32 N 的水平拉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30 N D.当用60 N 的水平拉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30 N 8、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斜面上,一木块受平行于斜面向上且从零逐渐增大的力F 的作用,木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关于木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擦力的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上 B .摩擦力的方向可能先沿斜面向上、后沿斜面向下 C .摩擦力逐渐变大 D .摩擦力可能先变小后变大 9、在水平路面上,一辆卡车上放着一只集装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当卡车启动时,卡车对集装箱的静摩擦力使集装箱随卡车一起运动,方向向前 B.卡车匀速运动时,卡车对集装箱的静摩擦力使集装箱随卡车一起运动,方向向前 C.当卡车匀速运动时,卡车对集装箱的摩擦力为零 D.当卡车刹车时,卡车对集装箱的静摩擦力为零 10、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被水平推力压着,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推力F 的大小增加到2F 时,则( )

2020年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核试题 冀教版

2020年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核试题观察叶的下表皮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完成下列操作 1、组装、调试显微镜。(30分) 2、制作下表皮装片。(30分) 3、观察。(30分) 4、整理仪器。(10分) ———————————————————— 考生在考核前填写上姓名按虚线撕下把评分表交给监考老师评分 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核试题(一)教师评分表 观察叶的下表皮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1、组装、调试显微镜(30分): ①正确取放显微镜(10分) ②组装显微镜,升高镜筒(10分) ③正确对光、光亮合适(10分)。 2、制作下表皮装片(30分): ①正确撕取(芥兰或蚕豆)叶的下表皮(10分) ②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放入下表皮,盖上盖玻片(10分) ③临时装片无气泡(10分)。 3、观察(30分): ①低倍镜下见到下表皮,对焦清晰(10分) ②气孔在视野中央(10分) ③换上高倍镜看气孔(10分)。 4、整理仪器(10分): ①将显微镜复原,安放好(5分) ②清洁载玻片,盖玻片及桌面(5分)。

考核监考员签名:年月日 2020年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核试题(二)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完成下列操作 1、组装、调试显微镜。(30分)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40分) 3、观察。(20分) 4、整理仪器。(10分) ———————————————————— 考生在考核前填写上姓名按虚线撕下把评分表交给监考老师评分 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核试题(二)教师评分表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1、组装、调试显微镜(30分): ①正确取放显微镜(10分); ②组装显微镜,升高镜筒(10分); ③正确对光,光亮合适(10分)。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40分): ①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10分); ②用消毒牙签在自己的口腔侧壁轻刮取碎屑,涂在载玻片生理盐水中(10分); ③正确盖上盖玻片,要求无气泡(10分); ④用稀碘液染色(10分)。 3、观察(20分):

九年级物理摩擦力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三、摩擦力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________时所产生的________,叫做滚动摩擦。在滚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力,叫做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无论是滑动摩擦还是滚动摩擦,都是摩擦,只不过表现形式有一点不同。 答案:滚动摩擦滚动摩擦力 2.滚木头比拖木头省力,这是因为________小于________的缘故。 思路解析: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所以滚木头比拖木头省力。 答案:滚动摩擦滑动摩擦 3.下列关于摩擦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总是有利的 B.在接触面间加润滑剂可以消除摩擦 C.摩擦总是有害的D.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思路解析:摩擦既有有害的一面又有有益的一面,A、C错,在接触面间加润滑剂可以减小摩擦,但不能消除摩擦,C错。故只有D正确。 答案:D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2010江苏南通中学模拟模拟)关于磁悬浮列车减小摩擦的方法,正确的说法是( ) A.给摩擦面加润滑油B.减小摩擦面间的压力 C.使摩擦面脱离接触 D.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思路解析:磁悬浮列车运行起来后,车体悬浮起来,使摩擦面脱离接触,减小了摩擦力,相当于使接触面变光滑了,C正确。 答案:C 2.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有害摩擦的是() A.擦黑板时,用力压紧板刷 B.鞋底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在拔河比赛中,用力握紧绳子 D.旅行箱下装有小轮子 思路解析:减小摩擦的方法可以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光滑些,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所以ABC错,D对。

答案:D 3.一平行玻璃砖在一水平长木板上由平放滑动改为侧放滑动,则玻璃砖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思路解析:玻璃砖由平放滑动改为侧放滑动,重力没变,对木块的压力没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变,所以滑动摩擦力没变。 答案:C 4.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无益,总是有害的 B.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两个物体互相接触时,它们之间才可能有摩擦力 D.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有害的,轮胎和地面都是越光滑越好 思路解析:摩擦力有的是有害的,有的是有益的;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如放在传送带上上升的物体,运动方向向上,但相对传送带有向下运动趋势,传送带上物体的摩擦力方向是向上的,是与物体相对于传送带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并不是与物体上升的方向相反;如果车轮与地面间没有摩擦,车胎将在原地“打滑”,正是有摩擦才使车子运动。故A、B、D都不正确。 答案:C 5.下列各例子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A.机器运转时,各部分之间的摩擦 B.拔河比赛,手与绳子之间的摩擦 C.自行车行进时,后轮胎与地面的摩擦 D.吃饭时,筷子与食物之间的摩擦 思路解析:摩擦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有的是有害摩擦,我们要减小它;有的是有利摩擦,我们要增大它。机器运转时,各部分的摩擦是有害摩擦。我们常常采用加润滑油的方法减小摩擦,A对。拔河比赛,手与绳子之间的摩擦是有利摩擦,如果手或绳子滑,那定输无疑,B 错。自行车行进时,后轮胎与地面的摩擦是有利摩擦,如果没有这个摩擦,自行车只会原地打滑,C错。吃饭时,筷子与食物之间的摩擦是有利摩擦,如果没有摩擦,筷子是不能夹起菜的,D 错。 答案:A

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 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某小组同学用小车、长木板、刻度尺、秒表、木块等器材探究小车沿斜面滑下时速度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甲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记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t B、t C;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 (2)实验中应使斜面坡度保持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 ); (3)小车从A到B经过的路程为________ cm,若t A、t B、t C所对应的时间依次如图,则小车在AB、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AB =__________m/s ;v BC= ________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小车沿斜面滑下时速度的变化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山东滨州阳信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教学质量监测)【答案】 s v t =小 40.0 0.13 0.20 在小车下滑过程中速度在变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 s t 。 (2)[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 (3)[3]由图知,小车通过AB的路程为: s AB=4.00dm=0.4m; s BC=4.00dm=0.4m; [4][5]小车通过AB、BC段的时间: t AB=t B-t A=10:35:03-10:35:00=3s; t BC=t C-t B=10:35:05-10:35:03=2s; 所以小车通过AB、BC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v AB=AB AB s t= 0.4m 3s ≈0.13m/s;

2019届人教版 摩擦力 单元测试

(五)摩擦力 对点训练:对摩擦力的理解 1.(2018·昆山模拟)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B.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之间,也可能有摩擦力 C.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之间一定存在着摩擦力 D.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它的运动方向相反 解析:选B静止的物体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如在地面上滑行的物体,地面受到是滑动摩擦力,故A错误;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之间,也可能有摩擦力,比如:在沿着斜向上运动的传送带上与传送带相对静止的物体,故B正确;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之间,接触面不一定粗糙,因此不一定存在着摩擦力,故C错误;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运动的方向相同,也可能与运动的方向相反,但总是和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故D错误。 2.[多选]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摩擦力的变化规律,把木块放在 水平长木板上,在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下轻放一个小纸团,它只能 被指针向左推动。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拉力由零 缓慢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开始运动前,摩擦力逐渐增大 B.当拉力达到某一数值时木块开始移动,此时拉力会突然变小 C.该实验装置可以记录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 D.木块开始运动前,拉力小于摩擦力 解析:选ABC由题意可知,开始时木块保持不动,木块受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摩擦力始终等于拉力,故摩擦力大小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而当拉力增大到某一大小时,木块开始滑动,此时说明木块恰好达到最大静摩擦力;而由于滑动摩擦力要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木块移动后拉力将减小,根据纸团的位置即可记录下最大静摩擦力,故A、B、C正确,D错误。 对点训练:静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 3.(2018·南京期末)为保障市民安全出行,有关部门规定:对乘坐 轨道交通的乘客所携带的物品实施安全检查。如图所示为乘客在进入 地铁站乘车前,将携带的物品放到以恒定速率运动的水平传送带上, 使物品随传送带一起运动并通过检测仪接受检查时的情景。当乘客将携带的物品轻放在传送带上之后,关于物品受到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物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物品受到静摩擦力

(学生用)阜阳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八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实验操作考试试卷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为20分钟,满分10分。考前请准确填写准考证号、学校和姓名。 2、考生必须独立操作,不得相互讨论。如发现器材有缺损可向监考教师提出。 试题A: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材料用具: 显微镜、擦镜纸、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解剖针、吸水纸、滴瓶、滴管、干净纱布、清水、碘液、洋葱鳞片叶。 注意:找到清晰物像后,举手请监考教师确认。 实验报告:用铅笔绘出观察到的一个洋葱表皮细胞,并标注细胞结构名称考生成绩__________ 评分教师(签名)____________

实验操作考试试卷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为20分钟,满分10分。考前请准确填写准考证号、学校和姓名。 2、考生必须独立操作,不得相互讨论。如发现器材有缺损可向监考教师提出。 试题B: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材料用具: 显微镜、擦镜纸、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干净纱布、吸水纸、滴瓶、滴管、清水、新鲜韭菜和菠菜。 1.制作临时 装片 ①用干净的纱布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②用镊子撕取一小块菠菜叶片下表皮或韭菜叶片下表皮(韭菜叶片上表皮也可 以),置于载玻片中央的清水中,并将其展平 ③用镊子夹起盖玻片,正确盖上盖玻片 2.用低倍镜 观察细胞 ④显微镜对光 ⑤安放装片,在视野中央能找到物像 ⑥物像调至清晰,观察叶片表皮上的细胞,识别成对呈半月形的细胞 3.实验报告标注表皮细胞与气孔模式图中相应部位的结构名称 4.结束实验整理和清理实验仪器和实验台 注意:找到清晰物像后,举手请监考教师确认。 实验报告:标注出下列表皮细胞与气孔模式图中相应部位的结构名称 表皮细胞与气孔模式图 考生成绩__________ 评分教师(签名)____________

重力弹力摩擦力综合测试题(无参考答案)

九年级物理第四周双休日自主学习检测 (弹力、重力、摩擦力) 命题人:白国良 班级 姓名 评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 1.一个中学生的体重最接近( ) A .5N B .50N C .500N D .5000N 2.运载火箭在发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点火前火箭竖直立在发射台上时,只受重力作用 B .点火后火箭升空时,受到重力和向上推力的作用 C .点火后火箭升空时,只受重力作用 D .点火后火箭升空时,只受向上推力的作用 3.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分别在地球和月球上测同一物体,测量的结果是( ) A.天平弹簧测力计测的都相同 B.天平测的相同,弹簧测力计测的不同 C.天平测的不同,弹簧测力计测的相同 D.天平、弹簧测力计测的都不同 4.航天员在完全失重的太空轨道舱中进行体能锻炼,下述活动中可采用的是( ) A .举哑铃 B .在跑步机上跑步 C .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D .引体向上 5.运动员将足球从后场踢到前场,足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其受力的情况是( ) A .只受踢力 B .只受重力 C .受踢力和重力 D .不受力的作用 6.如图2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吊着一磁体,沿水平方向从水平放置的条形磁铁的A 端移到B 端的过程中,能表示测力计示数与水平位置关系的是图2-1中的( ) 7.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站在车里的人在水平方向上( ) A .受到向前的摩擦力 B .受到向后的摩擦力 C .受到汽车对它的牵引力 D .不受力 8.自行车在我国是很普及的代步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上来看,它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对其认识错误的是( ) A .轮胎做成圆形,有利于减小摩擦 B .坐垫下有许多根弹簧,目的是利用它的缓冲作用以减小震动 C .在车外胎、把手塑料套、脚跟和刹车把套上都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 .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轴承以减小摩擦 9. 放在竖直的磁性黑板上的小铁片,虽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但他不会掉下来,其主要原因是 A.他受到磁性黑板的吸引力 B.它受到磁性黑板的静摩擦力 C.它对黑板有吸引力 D.它受到磁性黑板的滑动摩擦力 10.(多选)下列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 、雪地里汽车轮上的防滑链与地面间的摩擦 B 、船在航行时,船体与水的摩擦 C 、自行车运动时,车轴与滚珠间的摩擦 D 、体操运动员做双杠项目时在手上擦些镁粉 11、被打出去的门球会慢慢停下来的原因是( ) A 、门球没有受到地面摩擦阻力的作用 B 、门球受到地面摩擦阻力的作用 C 、门球的惯性逐消失 D 、门球所受到的摩擦阻力大于它的惯性 12、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大,所以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也一定大 B 、因为绳子粗糙,所以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C 、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 D 、若小明的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13、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直接测量 B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计直接测量 C 、国际上通用的重力单位是千克 D 、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14、如果没有重力作用,下列哪个现象不会发生( ) A 、河里的水不能流动 B 、玻璃杯摔在地上碎了 C 、杯中的水倒不进嘴 D 、重物压在身上,我们感觉不到重量 15、假若没有摩擦,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地面上滚动的球和行驶的车辆很难停下来 B 、手拧不开瓶盖 C 、人在地上行走如飞 D 、用一个不大的力就可将汽车推动 16、物体从光滑的斜面滑下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受到的力有( ) A 、重力和支持力 B 、重力支持力和下滑力 C 、重力、下滑力、摩擦力 D 、重力和下滑力 17、用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拉一个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使它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 ;过了一会儿它的示数为9N ,这时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 A 、6N B 、3N C 、9N D 、15N 18、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 ,则物体的重力( ) A 、一定等于8N B 、一定小于8N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 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王伟同学研究了均匀拉紧的琴弦发音频率与弦长的关系,并记录了实测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分析表格中频率和弦长两行数据可知,均匀拉紧的琴弦发音频率随着弦长变长而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且通过计算可知,琴弦发音频率与弦长的乘积的大小________(选填“是”或“否”)变化的.估算出他有意留出的空格中应该填写的数据①应该是________,②应该是________. 【答案】变小否3 5 l495 【解析】 【分析】 【详解】 分析表格中频率和弦长两行数据可知,均匀拉紧的琴弦发音频率随着弦长变长而变小;通过计算可知,琴弦发音频率与弦长的乘积都是264L,不发生变化;空格中应该填写的数据 ①应该是:2643 4405 L L =,②应该是: 264 495 8 15 L L = 2.小丽同学在观察小提琴、二胡等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想: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小丽找来了各种不同的琴弦,想通过实验进行探究。琴弦的编号及情况如下表所示:

(1)如果想探究发声时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小丽应选择表中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 (2)如果想探究发声时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小丽应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 (3)通过查阅资料,小丽知道了琴弦的振动频率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如图11所示。如果小丽的实验无误,则可确定的是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一定比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振动时音调高。 【答案】④⑤①②③⑤ 【解析】 【详解】 (1)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编号为④、⑤的琴弦材料,琴弦的粗细、长度相同而材料不同,因此可用来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 (2)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编号为①、②的琴弦材料,琴弦的材料、长度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因此可用来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 (3)在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琴弦长度的关系时,需控制琴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表中符合条件的是③、⑤;由图知,琴弦越长,音调越低,③和⑤相比,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③较短,音调较高。 3.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探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你在表中填上所

七年级科学下册3.6摩擦力2同步测试新版浙教版2

2 ?浴室中为了防止地面沾水而使人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 A .浴室地面应铺上带有凹凸花纹的地砖 B ?人淋浴时穿的鞋底带有凹凸花纹 C .脚底下放一条毛巾 D .穿上平底的塑料拖鞋 3 ?下列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A .白行车车闸皮与轮罔之问的摩擦 B .火箭升空时火箭与空气的摩擦 C .圆珠笔的笔珠与纸面之间的摩擦 D .手拿物体时手与物体之间的摩擦 4. 某同学对生活中的一些做法 进行了分析,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 .连接玻璃管与胶皮管时,先把玻璃管门用水润湿,水起润滑作用 B .要把拧得很紧的瓶盖打开,在手和瓶盖之问垫一层毛巾,是为 r 减小摩擦 C .雨天,机动车应低速行驶,是由于轮子与地面的摩擦 力小 D .铅笔芯粉加入到生锈的锁中,起润滑作用 5. 很多动物是“科学应用高手”,它们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进化出具一定科学规律的身体 部位,下列从科学的角度给出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壁虎趾上有吸盘,可以增大摩擦 B .泥鳅的体表有黏液,可以减小摩擦 C .斑马身上长满花纹,可以 增大摩擦 D .蚯蚓腹部长有刚毛,呵以增大摩擦 6. 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小超同学利用牙刷做实验,当用力匀速拖动牙刷时,刷毛发生了 如图所示的弯曲,对这个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刷毛弯曲越厉害说明牙刷受到的力越小 B .手的拉力和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不平衡 C .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刷毛上 D .从刷毛弯fH1的方向可以判断牙刷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右 7. 近年来,一些运营者将车辆加长加高、 增大载重量, 致使有些交通拥挤的路段不堪重负, 伤痕累累。交通部门及时出台限制非法加长、 加高车辆的交通规则, 这主要是考虑到下列中 的() 3.6摩擦力⑵ 1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 j '增大摩擦的是 九轮滑楼带有滚轮 B 冰淤路面上划出一道 道榄线 轮胎

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试题一练习使用显微镜 1、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物镜和目镜。 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选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至在目镜内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 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移动载玻片,是汉字或英文字母位于通光孔的中央。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收镜 实验完毕后取下载玻片,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取下目镜和物镜,放回镜盒内(或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下降镜筒,将显微镜放进镜箱内,送回原处。 实验现象与结论: 1、视野中看到的汉字或英文字母与纸片上的有何不同?显微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上--- e------ 显微镜成的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 2、物象的放大倍数如何确定?目镜放大倍数ⅹ物镜放大倍数 试题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一)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1、漱口 2、擦片: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试干净。 3、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4、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牙签上会附着一些口腔上皮细胞。 5、把牙签上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盖上盖玻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注意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二)观察 先用低倍物镜观察,看到扁平细胞后再换上高倍物镜,移动玻片标本寻找一个清晰、完整的细胞,从外到内辨认细胞的结构。 画图:画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 试题三观察种子的结构 1、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1)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剥去种子最外面的一层薄皮---种皮,分开合拢的两片子叶,观察它的外形。 (2)用放大镜观察子叶、胚根、胚芽和胚轴,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观察玉米的结构 (1)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观察它的外形。 (2)用刀片将这粒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

八年级物理《摩擦力》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摩擦力》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八年级物理《摩擦力》同步练习题 一、 1.当用铅笔写字时,笔尖与纸面的摩擦是摩擦,用转笔刀削铅笔是,笔 刀与铅笔之间的擦擦是摩擦。圆珠笔写字时,笔尖与纸的摩擦是摩擦。 2.缝衣针的表面磨得的光滑发亮是为了,急刹车时,紧握车闸把是通过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有滚珠轴承,它可以变摩擦为 摩擦来减小摩擦力。 3.如图12-8所示,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实验,在水平桌面上,弹簧测力计 拉着木块要做 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 N,在木块上加一块重物,仍然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说 明。 4.如图12-9所示A、B两个质量相同的旅行箱,箱容易被推动,这 说明了。 5.房间里的地砖表面都制有高低不平的花纹,这是为 了;溜冰者要穿特制的滑冰鞋,这是为 了;如图12-10所示,气垫船其原理是船体与水面之间形成 了一层,船体悬浮在水面上,从而大大减小了船体航行时的阻力。 图12-8 图12-9 图12-10 二、

6.如图12-11所示,自行车的构造中,利用增大摩擦力的是 () A.车轮制成圆形 B.在车轴上加润滑剂 C.车把手套上的花纹 D.车轮轴上装有滚动轴承 7.下列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A.自行车车闸皮与轮圈之间的摩擦 B.火箭升空中火箭与空气的摩擦 C.圆珠笔的笔珠与纸面之间的摩擦 D.手拿物体时手与物体之间的摩擦 8.在家里的卫生间里,为了防止地面沾水使人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A.卫生间地面应铺带有凹凸花纹的地砖 B.人沐浴时穿的拖鞋底要带有凹凸花纹 C.脚底下放一条毛巾 D.穿鞋底光滑的塑料拖鞋 9.如果世界上不存在一切摩擦,那么下列哪一现象不会发生 () A.吃饭时,饭将从我们的嘴里滑掉 B.人将寸步难行 C.不能用螺钉螺母固定工件 D.物体将远离地球而去 10.下列关于摩擦力认识正确是 () A.摩擦力总是在物体运动时产生的 B.摩擦力在生产和生活中 总是有害的

物理中考模拟测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 含答案)含答案

物理中考模拟测试卷同步检测(Word 版 含答案)含答案 一、中考物理力学问题 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阅读《桔槔和辘轳》,回答问题。 桔槔和辘轳 中国古代五大农书之首《齐民要术》中清楚的记载着:“井深用辘轳,井浅用桔槔。”桔槔是人类最早发明的简单汲水工具,如图甲所示,在其横长杆的中间由竖木支撑或悬吊起来,横杆的一端用一根绳与汲器相连,另一端绑上或悬上一块重石头。这个石头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轻,太重落桶时费力,太轻提水时费力。石头到底多重呢?假设落桶与提水时人施加在绳上的力的大小均为F ,只不过落桶时F 方向向下,提水时F 方向向上,不计桶本身重力,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我们可以计算出对于等臂的桔槔,石头重12G G = 石水 ,也就是石头的重力是所汲水重的一半。 桔槔只能在浅水中汲水,无法满足深井汲水的需求,极大限制了农业发展。辘轳的出现,弥补了桔槔的功能缺陷,既省力,又便于深井汲水,满足了人们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方面对水资源的进一步需求(如图乙所示)。辘轳是典型的轮轴,其结构如图丙所示,半径较大的是轮,半径较小的是轴,轮轴是能够连续转动的杠杆,支点就在转轴线上。R 为轮半径,r 为轴半径,1F 为作用在轮上的力,2F 为作用在轴上的力,当轮轴匀速转动时,有12F R F r =,且R r >,所以12F F <,因而辘轳能够省力,同时可以根据井深确定绳子的长度。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与桔槔相比,辘轳的优势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用桔槔汲水时,不计桶本身重力,设所提水重为G 水,石头重为G 石,动力臂为1l ,阻力臂为2l ,提水时人施加在绳上的力F 方向向上,如果桔槔匀速转动,根据杠杆平衡条件,下列关系式符合提水情景的是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12l l G G =石水 B .()12G F l G l -=石水 C .() 12G F l G l +=石水 (3)使用辘轳时,若想更加省力,可以进行改进,请你列举出一条_______。 【答案】便于深井汲水 B 使轮的半径更大些或轴的半径更小些 【解析】 【分析】

33摩擦力同步测试

摩擦力?能力测试 A卷 1 ?下列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两个相对静止物体间一定有静摩擦力作用. B .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C.静摩擦力对物体总是阻力. D .静摩擦力一定比滑动摩擦力大. 2. 如图1 - 34所示,用水平力F把重为G的木块压紧在竖直墙上静止不动,不计手指 与木块间的摩擦力,当把水平力增加到2F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 ] A .是原来的2倍. B .是原来的4倍. C.和原来的相等. E1-34 D?是原来的]倍* 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物体越重,使它滑动时的摩擦力越大,所以摩擦力与物重成正比. 由占可知,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正压力成反比. N 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 .摩擦力总是对物体的运动起阻碍作用.

D . B 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 B 和A 间的静摩擦力等于 F . 4. 一木块重G=30N 按图1 — 35中四种方法放置时施加的外力分别为 F 仁10N, F2=20N F3=30N, F4=40N 则木块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分别为 2= _______ ,N2= _____ ,N3= ______ N4= _____ . 7777777777 (1) El-35 5. 在水平桌面上放一块重 G=200N 的木 块,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卩=0.2,设桌 面对木块的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 则分别用水平拉力 F 仁15N F2=30N F3=80N 拉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 f1= ______ , f2= ______ , f3= ______ . 1. 如图1 — 36所示,一个重 G=200N 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和水平面 2. 粗糙的水平面上叠放着 A 和B 两个物体,A 和B 间的接触面也是粗糙的,如果用水 平力F 拉B,而B 仍保持静止(图1 — 37),则此时 A . B 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 F , B 和A 间的静摩擦力也等于 F . th 7777777777 间的摩擦因数 卩=0.1,同时物体还受到大小为 10N 方向向右的水平力 F 作用,则水平面对 物体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 .大小是10N,方向向左. C .大小是20N,方向向左. ] B .大小是10N,方向向右. D .大小是20N,方向向右. G — 7777777777 E1-36 B . B 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 F , B 和A 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 C . B 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 B 和A 间的静摩擦力也等于零. ⑷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8.3 摩擦力 同步练习题(有答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 摩擦力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自行车的一些部件的设计或使用,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 车轮的外胎上做有凹凸花纹 B. 轴承中装有滚珠 C. 刹车时用力捏闸柄,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 D. 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 2.下列做法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A. 在生锈的自行车轮轴上滴一些油,骑车就会感觉轻松一些 B. 冬天在结冰的马路上撒一些煤渣以方便路人的行走 C. 当汽车后轮陷入泥坑打滑时,司机会就近寻找石块等物垫在车轮下 D. 体操运动员进行双杠表演前,在手上涂抹镁粉以防止人从杠上滑落 3.老师正在讲台上讲课,小明和同学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边学习边实验,这是物理课堂常见的情景。让你想象一下,如果教室里的摩擦力突然消失,对可能出现的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同学们稍微活动就会从椅子上纷纷滑到地面上 B. 固定吊灯的螺丝从天花板上滑出,致使吊灯落到地上 C. 写字时铅笔从手中滑出飘在空中 D. 由于太滑,稍一用力桌椅就会在地面上不停的滑动着 4.参加单杠比赛的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抹些镁粉;而在单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单杠又不能太紧。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A. 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减小摩擦 B. 前者是减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 C. 两者都是减小摩擦 5.在日常的生活和生产中,下面那个措施的目的是减小摩擦() A. 汽车的轮胎、鞋底等都印有很多花纹 B. 移较重的货箱时,在货箱下垫上几根圆木 C. 自行车在下坡时要用力捏闸 D. 为把玻璃窗擦得更干净些,要用更大的力 6.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 B. 随传送带一起水平匀速向右移动的物体受到了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 C. 体育课上,某同学爬杆时受到了竖直向上的摩擦力 D. 如果一切物体间的摩擦突然消失,则静止在地面上的汽车很容易开动 7.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B. 压力不变,接触面不变,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C. 压力不变,接触面不变,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D. 接触面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8.下列几种现象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A. 刷牙时牙刷与牙齿之间的摩擦 B. 手拿物体时手与物体之间的摩擦 C.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时,飞船与空气之间的摩擦 D. 自行车刹车时,刹车皮和钢圈之间的摩擦

【物理】九年级全册全套精选测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 含答案)

【物理】九年级全册全套精选测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易错压轴题(难) 1.某小组同学通过自学得知:在两种金属组成的回路中,如果使两个接触点的温度不同,便在回路中将会出现电流.为了验证和探究其中规律,该小组利用铁丝和铜丝两种导线组成图(a)所示的闭合回路,并将相连的两个交叉点A、B分别置于烧杯中和酒精灯上方.做了如图(a)、(b)、(c)、(d)所示的四次实验.请仔细观察图中的装置、操作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分析比较图中(a)(b)两图中的装置、操作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当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材料不变时,接触点之间的温度差越小,电路中的电流________.(2)分析比较图中(a)(c)两图[或(b)(d)两图],发现当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材料相同,金属导线接触点之间的温度差也相同,且用酒精灯对金属导线中部进行加热时,闭合回路中的电流表示数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据此可得出初步结论:当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材料相同,金属导线接触点之间的温度差也相同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与金属导体中部温度高低________. 【答案】越小不变无关 【解析】 【分析】 【详解】 (1)比较a、b两次实验可知,当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材料不变时,(a)中冰水混合物与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差比较大,电流表示数大;(b)中开水与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差较小,电流表的示数小,故可得出的结论为:当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材料不变时,接触点之间的温度差越小,电路中的电流越小;(2)分析比较图中(a)(c)两图(或(b)(d)两图),发现当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材料相同,金属导线接触点之间的温度差也相同,且用酒精灯对金属导线中部和最长处进行加热时,闭合回路中的电流表示数相同,据此可得出初步结论:当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材料相同,金属导线接触点之间的温度差也相同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与金属导体中部温度高低无关. 【点睛】 根据图示判断两个接触点的温度差,然后比较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并与已有的结论对比. 2.在“测量小电灯的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滑动变阻器标有“30Ω 1A”字样

八年级物理下册8.3摩擦力测试新版新人教版57

《摩擦力》同步练习 1.假如摩擦力消失了,将会直接导致( ) A.声音不能传播 B.冰块不能漂浮于水面 C.徒手不能爬上直杆 D.电灯通电后不能发光 2.如图所示,穿久了的运动鞋鞋底磨损得厉害,原因是鞋底受到() A.重力 B.摩擦力 C.压力 D.支持力 3.运动鞋底面或汽车轮胎表面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此特点主要是为了() A.增大摩擦 B.轻便省力C.增大压力 D.节省材料 4.如图所示,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旱冰鞋装有轮子 B.给车轴加润滑油 C.轴承中安装钢珠 D.轮胎绕上防滑链 5.超市里小红用15N的力推着重30N的购物车,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购物车受到的摩擦力为N,购物车安装车轮的作用是(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 6.如图,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当B受到5N的水平拉力时,三个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A与B之间、B与C之间的摩擦力分别为N和N.

7.小李利用图示装置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他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板,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N,在木块上放一重物,重复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是.拉动木板过程中,木板(受到/不受到)木块的摩擦力. 8.电工常用的老虎钳手柄上套有橡胶套,这是利用了橡胶性能好的特点.橡胶套表面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来増大摩擦的. 9.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选取三个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在不同的接触面上,其中甲、乙两图的接触面是相同的木板,丙图的接触面是棉布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运动.根据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由图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关系. (3)若乙装置中,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拉力突然变大,滑动摩擦力将(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4)评估此实验方案的不足之处是.(答出一条即可)

2019年度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练习试题

2019 年度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练习题 物理 一、物理实验A 类操作练习题 1.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 器材准备:平面镜成像实验器一套、边长2cm的方格白纸一张、平面镜一块。 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器材,确定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位置,比较像距与物 距,多次实验,寻找规律,并记录其中两次的数据。 2.探究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规律 器材准备:凸透镜( f 约为10cm)、凹透镜、光屏、F形电光源、光具座。 实验要求:选出凸透镜,利用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比较像距与物距,多次 实验,寻找规律,并记录其中两次的数据。 3.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 器材准备:托盘天平及砝码一盒、量筒、烧杯、水杯、盐水、滴管、抹布。 实验要求:检查天平是否平衡,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 4.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 器材准备:托盘天平及砝码一盒、量筒、石块(已用细线系牢)、水杯、水、滴管、抹布。 实验要求:检查天平是否平衡,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

5.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器材准备:杠杆尺、支架、钩码一盒、弹簧测力计、细线(或挂物环)。实验要求:组装杠杆,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6.测量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 器材准备:托盘天平及砝码一盒、弹簧测力计、石块(已用细线系牢)。实验要求:检查天平是否平衡,请用所给器材测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 7.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器材准备: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桶、小烧杯、水杯、水、物块(已用细线系牢)。 实验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物体所受浮力跟它排开的水所受重力的关系。 8.用电流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 器材准备:两节干电池组成的串联电池组、阻值为 5Ω定值电阻、小灯泡()、灯座、开关、电流表、导线若干。 实验要求:依据电路图连接电路,用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 A 点的电流 IA、B 点的电流 IB、C 点的电流 IC,并找出它们之间的规律。 9.用电压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器材准备:两节干电池组成的串联电池组、定值电阻(5Ω)、小灯泡()、灯座、开关、电压表、导线若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