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你应该警惕的十大流行病

今年夏天你应该警惕的十大流行病

今年夏天你应该警惕的十大流行病随着气温升高,各种传染病也会四处流窜,有的属于小病,有的却相当要命。

美国趣味科学网站5月25日刊发文章,列举出今年夏天你应该警惕的十大健康威胁。

溪谷热:溪谷热又名球孢子菌病,是由一种生长在土壤中的真菌引起的,人们会因为吸入空气中的真菌孢子而染病。感染者大多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病情会在两三个月内自行改善。

西尼罗病毒:西尼罗病毒存在于一些鸟类和蚊虫体内,通过蚊虫叮咬传染给人类。大多数感染者不会有任何症状,一部分人会出现发热、头痛和恶心。

食脑变形虫: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是一种生活在温暖淡水中的微小生物,能通过鼻孔进入游泳者脑部,诱发脑炎和脑膜炎,可能致命。

莱姆病:携带莱姆病病原体的鹿壁虱在春季、初夏和秋季最为活跃。它们偏爱阴暗潮湿的环境,喜欢待在树叶和草地上。

毒藤、毒漆树和毒橡树:这些植物的汁液含有一种油脂,可以让80%到90%的人过敏。夏天正是这些植物旺盛生长的时候,人们接触它们的几率较高。

耳部感染:所谓的“游泳耳”也叫外耳炎,是一种常见的外耳道感染。这种病每年为全美医生带去240万人次的门诊量,消耗了5亿美元医疗开支。请在游泳时使用泳帽和耳塞,并在游泳后擦干耳廓。

中暑:专家建议在暑天打开空调,多喝水,每天至少两次查看老人和家中病人的情况。永远不要把儿童或宠物锁在车里。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由病毒引起,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也会感染成年人。保持个人清洁卫生能够降低感染风险。

肾结石:夏季要警惕身体脱水,因为脱水会导致肾结石风险激增。

汉坦病毒:鼠类身上的这种病毒会引发罕见的致命疾病汉坦病毒肺综合征。人们在户外活动时应当避免接触鼠类排泄物。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教案

春季预防传染病安全 ——二(1)班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多见传染病知识,知道多见的传染病人哪些,传染途径有哪些。 2、培养学生讲究环境卫生的优良习惯。 3、了解甲型H1N1流感的症状及预防措施。 教学重难点: 1、多见传染病的类型及预防。 2、甲型H1N1流感的症状及预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可能一不小心就会患上传染病,如流感、痢疾等。生病是很痛苦、很忧愁的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预防传染病呢? 二、多见的传染病: 1、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特点是传染性很强,传播速度很快,流行广。 2、沙眼:是一种通过手指、手帕、毛巾、脸盆及其他公共物品传播的传染病。 3、水痘:主要发生于儿童身上的急性传染病,冬、春季发病较多。 4、细菌性痢疾: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患上痢疾后,会有发烧、腹痛、腹泻、排脓血样大便等症状。

5、甲型H1N1流感:甲型H1N1流感的早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顿、眼睛发红等。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危机肺炎、急性呼吸穷困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身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症、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潜伏期,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详尽时间暂不确定。 三、传染病的预防: 1、预防流感: (1)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4)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5)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6)食用处理得当的熟猪肉和猪肉制品.烹制猪肉时将猪肉烹制内部温度达到,可杀死细菌和病毒。 2、其他预防: (1)早发现、早诊断、站隔离、早报告、早治疗。(2)将病人的衣物、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3)对患有传染病的动物要及时处理,彻底消毒和深埋。 (4)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尽量不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等等。 (5)强化教室卫生。及时清扫,使教室、走廊整齐优美,经常开窗,保持教学和生活场所空气流通清爽。

类胡萝卜素抑制油脂光敏氧化的研究101221

类胡萝卜素抑制油脂光敏氧化的研究 1 前言 类胡萝卜素在自然界广泛存在,1831年,Wacheroder从胡萝卜根中结晶分离出碳水化合物类的色素,并以“胡萝卜素”命名;之后,Berzelius从秋天的叶片中分离提取出黄色的极性色素,并名之为“叶黄素”;随着生物物理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色谱分析的方法分离出一系列的天然色素,并命名为“类胡萝卜素”。它们具有共同的化学结构特征,分子中心都是多烯键的聚异戊二烯长链,以此为基础,通过末端的环化、氧的加人或键的旋转及异构化等方式产生出很多衍生物。目前,已知的类胡萝卜素的成员大概有600多种[1]。 类胡萝卜素是国际公认的具有生理活性的功能性抗氧化剂,单线态氧的有效淬灭剂,能清除羟基自由基,在细胞中与细胞膜中的脂类相结合,有效抑制脂类氧化。较多的摄入类胡萝卜素能减少老年性前列腺癌和老年性视网膜黄斑变性。近年来还报道了类胡萝卜素在抗癌、抗衰老等方面也有不少创新的功能价值。同时,类胡萝卜素作为一种食用油溶性色素,其本身的颜色各异,具有很好的着色功能。它们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联合国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认定为A类营养素,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作为营养与着色双重功能的食品添加剂应用于食品、医药与化妆品工业[2]。本文主要从类胡萝卜素抑制油脂光敏氧化的研究,并探讨其抗氧化机理。 2 类胡萝卜素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2.1 类胡萝卜素的化学结构 类胡萝卜素通常是由40个碳原子组成,8个异戊二烯单元首尾连接而成的四萜类化合物(其结构通式如图1)。根据类胡萝卜素分子结构和溶解性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类:(一)不含氧的烃类,即胡萝卜素类(Carotenes)。胡萝卜素类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和藻类中,结构特点是在分子中间2个异戊二烯是以尾-尾相连的,这类化合物中存在碳-碳双键,理论上可能的顺反异构体是很多的,但在自然界存在的这一类化合物大多数是全反式的构型,因为全反式的构型最稳定。如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等都属于这一类色素,其易溶于石油醚、苯、氯仿等有机溶剂;(二)胡萝卜素的含氧衍生物类,即叶黄素类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初春天气多变,寒温交替,是流行性感冒、流脑、麻疹、水痘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这些传染病大多通过呼吸道传播,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由于学校人员密集,一旦发生传染病,极易传播流行,后果严重。 一、几种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 1.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流行传播的机率很高。 主要症状: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传染源:流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直接传播,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2.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症状: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严重时嗜睡、颈部强直、喷射样呕吐、昏迷、休克。 传染源:流脑病人或带菌者。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直接传播。 3.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 主要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①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左右的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②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 传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 4.水痘

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 主要症状: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 传染源:病人为唯一传染源。 传播途径: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5.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 传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二、校医院温馨提醒广大师生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宿舍、电脑室、教室等每天都要开窗通风。 2.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避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3.合理膳食,增加营养,多饮水,不喝生水,不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等。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舒展筋骨,增强体质,尽量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 5.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6.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随意堆放垃圾,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 7.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少到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浊的场所。 8.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不要擅自处理,以防延误病情;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宿舍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十大传染性疾病

十大傳染性疾病 (1)肺結核 症狀:易疲倦、厭食、午後近傍晚微燒,體重減輕、夜間出汗及女性可能會有月經不規.咳嗽,胸痛,.痰嚴重時會有咳血的現象。 (2)梅毒 症狀:第一期梅毒: 感染後10-90天(平均三週),在接觸部位會出現無痛性潰瘍(硬性下疳),此時梅毒血清可能尚呈陰性反應。 第二期梅毒:全身皮膚出現皮膚疹或腹股溝淋巴腺腫、發燒、倦怠、頭髮脫落、此時梅毒血清大都呈高倍數陽性反應。 第一期及第二期梅毒傳染力最強。 晚期梅毒: 會侵犯神經、心臟血管、腦部、頭骨、關節等器官,顏重的會引起癱瘓、精神錯亂甚至死亡。 隱性梅毒: 感染梅毒後,有部分的感染者並無臨床症狀,一定要靠驗血才知道是否有感染隱性梅毒。 (3)桿菌性痢疾 症狀:患者有發燒、嘔吐、腹瀉、腹部絞痛、裡急後出、糞便出現血液、黏液等症狀。 (4)愛滋病 症狀:從感染愛滋病毒到抗體出現至少須經6-12週的空窗期後,才能經驗 血得知是否感染愛滋病毒,少部份的病人於數週或數月後可能出現 淋巴腺腫、出汗、發燒、疲倦、皮膚發疹、肌肉關節疼痛等急性症 狀,而後進入沒有症狀的潛伏期。發病時會有體重急劇減輕(10%以 上)、疲倦、夜間盜汗、持續發燒(三個月以上)、下痢、淋巴腺腫大、 並可能發生肺曩蟲肺炎、疹、白色念珠菌等各種伺機性感染。 (5)急性病毒性肝炎 症狀: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症狀可以變化多端而且是全身性的。在黃膽出來前一到二週,病人會有厭食、胃口不佳、腹漲、噁心、嘔吐、疲乏倦怠、關節酸痛、肌肉疼痛、頭痛、怕光、喉嚨不適和咳嗽等等現象。 (6)猩紅熱 症狀:臨床症狀為喉嚨痛或皮膚感染發炎,並具有黏膜疹、草莓舌及皮疹,皮疹通常在感染後一至三天出現,至第三到七天達到高峰,呈細緻紅色斑點,指壓變白,摸起來似沙紙。並常出現於頸部、胸部、腋窩、手肘、腹股溝及大腿內側面。此皮疹為鏈球菌之紅斑毒素所引起。典型的皮疹不出現於臉部,但臉部會潮紅,嘴巴周圍泛白,嚴重的感染常伴有高燒、心及嘔吐

春季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教案

春季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教案 金丝峡镇初级中学房艳锋 活动目标: 1、通过班会课的学习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演讲各类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讲究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活动准备: 1、课前搜集关于预防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录像。 2、前黑板上作相应布置,渲染气氛,桌椅围四周,中间空出。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俗话说:“一年之季在于春”,隆冬过去了,春天的脚步也悄悄的来临,温暖的春天也带来了无限生机,大地上万物苏醒,一片春的气息。而我们人体受季节影响最大的时候就是过渡季节,尤其是冬春之交的春天。天气转暖,致病的细菌、病毒等随之生长繁殖,因而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传染病最容易发生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必须及时做好预防工作。 二、春季常见传染病 1、流感(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2、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出现这种情况多是未注射流脑疫苗,父母没有接种疫苗的意识。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

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 3、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 天左右可治愈。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 4、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与带状疱疹的病源一样,都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也可以通过水痘病儿或带状疱疹病人的皮肤损害直接接触传播。 5、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春季是风疹的高发季节。开始一般仅有低热及很轻的感冒症状。多在发病后1到2天出现皮疹,疹的形状及分布与麻疹相似,出疹迅速由面部开始发展到全身只需要1天的时间,发热即出疹,热退疹也退,这些是风疹的特点。空气飞沫传播是风疹的主要传播途径,日常的密切接触也可传染。风疹无需要特殊治疗,诊断明确后,在家观察,做好皮肤、口腔的清洁护理,给以易消化富有营养的流食或半流食,注意安静休息。 三、预防措施: 1、教室、宿舍及家里必须要每天通风、保持空气流动。每次应在半小时以上。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居室微小气候,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建议各班指派专人负责教室的开窗通风、扫地时应采用湿扫(即地面刹水,减少扬尘、细菌的传播)。学校也应有计划的实施紫外线灯照射及药物喷洒等空气消毒措施。 2、接种疫苗。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流行季节前可到防疫站或正规医院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

十大传染病知识

天花(smallpox,variola) 是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死亡率很高。但经推广牛痘接种和数年的世界性监测,世界卫生组织于1980年正式宣布天花已在全世界消灭。但需注意重新出现。 黑死病(学名鼠疫) 根据史书记载,中世纪爆发的毁掉欧洲1/4人口的黑死病是淋巴腺鼠疫,通过藏在黑鼠皮毛内的跳蚤传染。1347年到1352年期间,一种被称为瘟疫的流行病开始在欧洲各地扩散,导致2500多万人丧生。在随后的300多年间,黑死病仍然周期性爆发。黑死病的一种症状,就是患者的皮肤上会出许多黑斑,所以这种特殊的瘟疫被人们叫做“黑死病”。对于那些感染上该病的患者来说,痛苦地死去几乎是无法避免的,没有任何治愈的可能。 艾滋病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报告,2003年全世界又新增50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感染者总数上升到了4200万人。目前我国的艾滋病流行也进入了高速增长期,最保守的估计也已经有84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并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 登革热与西尼罗热——虫媒传染病不甘示弱 登革热是一种“老牌”热带传染病,近年来其流行随着传播媒介的活跃而逐步加重。去年1月到2月,泰国登革热病患者已达5284人,同时此病在厄瓜多尔、巴拉圭、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等国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 与登革热病原相比,西尼罗病毒是一种新发现的病毒。自1999年首次在美国暴发以来,西尼罗热已持续5年在美国流行,流行规模越来越大,并且继续向中美和南美国家蔓延。目前我国尚没有感染西尼罗病毒的病例报告,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如同非典一样,病毒潜伏在某个未知的地方或者从国外传入的可能性都非常大。 除了这两个引起人们关注的虫媒传染病外,由蚊虫传播的黄热病、疟疾、圣路易斯脑炎也都引起了不同规模的流行。 非典——呼吸道传染病肆虐 2003年在全球引起最大影响的莫过于新发现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2002年11月16日,在中国广东河源出现了第1位非典病人,随后,这种新型肺炎又在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及美国等地被发现。全世界累计发现8000余名感染者,造成800多人死亡。 为配合预防非典卷土重来,防治流感成为去年全球关注的焦点。自去年11月份以来,英国、加拿大、美国及我国香港地区均报告,流感的流行比往年有所提前。 在2003年暴发的呼吸系统传染病中,还有一些人们早已熟知的传染病。比如专发于儿童的百日咳,2003年1月8日WHO报告阿富汗东北部巴达赫尚省发现115例百日咳病例,其中死亡17例。另外还有白喉,7~8月在阿富汗坎大哈连续出现50起白喉病例,死亡3例。

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麻疹病毒为病毒),又是一种疫苗可预防传染病。未免人群普遍易感,20世纪60年代之前,几乎每个儿童都感染过麻疹。 至今人们只发现一种病毒抗原类型,麻疹病人是唯一传染源,无动物宿主,也没有无症状的病原携带者。 患病后和接种麻疹疫苗均可获得持久免疫力,近年来发病有大龄化趋势。 麻疹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末春初为高发期。 麻疹的免疫预防策略 达到并维持95%人群免疫力的策略 让每一个儿童都获得免疫机会: 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8-12月龄麻疹疫苗第一针(基础免疫); 麻疹疫苗的加强免疫:18-24月龄麻疹疫苗第二针;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活动:依据麻疹流行情况开展强化免疫活动,保护大龄儿童。 国家免疫规划目标: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 临床特征:发热(体温可达40℃)、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有红晕的灰白小点(科氏斑)及全身斑丘疹,典型麻疹可概括为“发热三天,出疹三天,退热三天”; 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有支气管肺炎,其次为喉炎、脑炎、化脓性中耳炎等导致病情严重恶化; 麻疹传染性极强,在人群密集的小学及幼儿园容易发生流行。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麻疹病毒存在于患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通常要直接与患者接触才被感染,通过第三者或衣物间接传染的可能性较小。 传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传染期:出疹前后5天内为本病的传染期,如果合并肺炎,应延长5天。 易感人群 没有患过麻疹或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不论男女老幼皆易受到传染。 6个月以下的小儿从母体获得免疫力可暂不受传染。 如果母亲没有患过麻疹,新生儿也能发病。 患病后大多能获得终身免疫,个别人可能两次患麻疹。 麻疹潜伏期一般在8-14天左右,少者可短到6天,少数接受过免疫注射者可延长至3-4周,症状也较轻。控制措施 在流行期间,尽量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集体单位一旦发现麻疹后应要求病人隔离,并避免易感人群的接触。 对易感者酌情进行应急接种。接种减毒活疫苗后产生抗体的时间较麻疹的潜伏期早,故在接触后2日内接种有预防效果。 麻疹和风疹的鉴别 麻 风疹 疹潜伏期:8~14天;14~21天; 前驱期:3-4天,1~2天,

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解析

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1应用化学 摘要概述了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以及八氢番茄红素去饱和 酶(phytoene desaturase, PD酶)抑制剂的结构-活性关系。简要介绍了进入商品化开发应用的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类除草剂品种以及它们的除草活性。 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是极佳的除草剂作用靶标,经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抑制剂处理后的植物最明显的症状是产生白化叶片【1】。植物产生白化叶片的首要原因是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被抑制,其次是叶绿素生物合成被抑制,而且已合成的叶绿素还会遭到破坏。尽管经药剂处理后的植株仍能生长一段时间,但是由于不能产生绿色的光合组织,因此其生长不可能持续下去,随后生长停止,植物死亡【2】。由于此类除草剂以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为作用点,确保了动植物之间的选择毒性,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成为新型除草剂开发的热点。 1、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 类胡萝卜素在植物中的生物合成途径见图l:首先,异戊烯焦磷酸(IPP)在IPP异构酶作用下生成二甲基丙烯基二磷酸(DMAPP),然后DMAPP在拢儿基抛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酸(CGPS)作用下与三个IPP缩合,依次生成10碳的拢牛少L焦磷酸(GPP)、巧碳的法尼基焦磷酸(FPP〕即碳的橄儿基推牛儿基焦磷酸(GGPP)。2个GGPP在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SY)作用下形成第一个40碳的、无色的举胡萝卜素一八氢番茄红素(Phytone)。Phytone再经过连续的脱氢反应、共扼双键延长,经八氢番茄红素脱氮酶(PDS)脱笨形成ζ一类胡萝卜素,直至在ζ一胡萝卜素脱氢酶(ZDS)作用下形成番茄红素(Lycopene)。番茄红素是类胡萝卜素进一步合成代谢的分枝点,可被环化形成β一、ε一环两大类胡萝卜素分支。番茄红素分子的两个末端在番茄红素β一环化酶(LycB)作用下形成β一环,即为β一胡萝卜素;若只有其中一个末端在番茄红素ε一环化酶(LycE)作用下形成ε一环,即为δ一胡萝卜素;而若分子的两个末端分别被LycB及LycE作用形成β一环和ε一环,即为α一胡萝卜素[3][4]。α一、β一胡萝卜素还可形成结构更为复杂的叶黄素等[5]。 类胡萝卜素是含 40 个碳的类异戊烯聚合物,即四萜化合物,是含有 8 个异戊二烯单位的四萜化合物,由两个二萜缩合而成。植物中的萜类化合物有两条合成途径,即甲羟戊酸途径( mevalonate,MVA)和2-C-甲基-D-赤藻糖醇-4-磷酸( 2-C-methyl-D-erythritol-4-phosphate,MEP) 途径。Zhan 等【6】综述了植物帖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并以图表形式清晰的给出了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前体物质异戊烯二磷酸

植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及功能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011 21 11 103 112 收稿日期 /01041/4/0!!修回日期 /0114054/6 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 /00678050029016' /0057805002900: /005780500;9001 /00678050109012' 通讯作者 电子信箱 < $%-<$)<=>,$?*@+(A 植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及功能 霍!培!季!静 !王!罡!关春峰 天津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天津!20003/ 摘要!详述了植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 并从突破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中上游瓶颈限制 类胡萝卜素代谢各分支途径的改造 提高植物细胞对类胡萝卜素物质积累能力三个方面探讨了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酶基因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研究现状 最后对植物类胡萝卜素代谢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基因工程 中图分类号!B 51 !!类胡萝卜素是一类天然色素的总称 普遍存在于动物 高等植物 真菌 藻类和细菌中 不同的类胡萝卜素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在植物中 类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植物叶绿体以及许多花和果实的有色体中 其在植物光合作用中发挥两个重要功能 即参与光吸收和防止前体细胞发生光氧化 1 同时 类胡萝卜素也是植物对外界刺激响应的信号分子前体物质 因此 在植物中类胡萝卜素具有促进光形态发生 参与非光化学抑制反应 脂质过氧 化反应及吸引传粉昆虫等作用 /42 近期研究还发现 类胡萝卜素可以参与传统植物激素 如脱落酸 和新型植物激素 如独角金内酯 的生物合成 ;4: 在动物细胞中 类胡萝卜素物质也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但其自身不能合成类胡萝卜素 只能从日常饮食中摄取 C 类胡萝卜素物质具有抗氧化活性 可以保护人类远离一系列的慢性病 是健康饮食中必须的 重要成分 3 其中 4胡萝卜素广泛的存在于各种橘黄 色水果及深绿色和黄色蔬菜中 如花椰菜 菠菜 甘蓝 胡萝卜 南瓜 番薯和西葫芦等 是人体合成维生素D 的重要前体物质 而维生素D 在人体正常生长和组织修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对维持人体视觉系统和免 疫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尤为重要 5 番茄红素是一种红色素 存在于许多水果和蔬菜中 如番石榴 西瓜 葡萄柚和番茄 可以作为单线态氧的有效猝灭剂 能消除羟自由基 在细胞中和脂类结合而有效抑制脂质的氧化 是非常好的食用抗氧化剂 对降低恶性肿瘤和冠心病发病率起着重要作用 6 叶黄质和玉米黄质存在于绿色 某些黄色和橙色的水果和蔬菜中 如玉米 油桃 橘子 木瓜和南瓜等 是人体视网膜黄斑的主要构成成分 10 可以预防老年人群中由黄斑病变所引起的失明 11 正是由于类胡萝卜素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密切 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价值 有关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及其相关基因的遗传操作调控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本文主要对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及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酶基因在植物基因工程方面应用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 类胡萝卜素是含;0个碳的类异戊烯聚合物 即四萜化合物 是含有5个异戊二烯单位的四萜化合物 由两个二萜缩合而成 植物中的萜类化合物有两条合成途径 即甲羟戊酸途径 A *?&,(%&)* E F D 和/4"4甲基4G 4赤藻糖醇4;4磷酸 /4"4A *)#.,4G 4*H .)#H $)(,4;4I#(J I#&)* E K L 途径 7#&%等 1/ 综述了植物帖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并以图表形式清晰的给出了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前体物质异戊烯二磷酸 $J (I*%)*%.

类胡萝卜素的测定方法

类胡萝卜素的测定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食品中以羟基类胡萝卜素为主的多种类胡萝卜素的测定。 本方法最低检出量为:α-胡萝卜素为5ng/mL,β-胡萝卜素为 4.3ng/mL,γ-胡萝卜素为3.5ng/mL,番茄红素为2.7ng/mL,斑蝥黄素为1.0ng/mL。 1. 方法提要 样品以丙酮-石油醚(1+1体积比)混合溶剂反复萃取使类胡萝卜素与其他成分分离,在450nm 波长条件下进行HPLC分析检测,通过外标法计算各种类胡萝卜素的含量。 2. 仪器 (1)高效液相色谱仪。 (2)冷凝回流皂化装置。 (3)旋转蒸发仪。 (4)离心机(5000r/min)。 3. 试剂 本方法所使用试剂除特殊注明外,均为分析纯;所用水为重蒸馏水。 (1)丙酮-石油醚(1+1体积比)混合溶剂:取相同体积的丙酮、石油醚混匀。 (2)50% KOH甲醇-水溶液:称取250g氢氧化钾,用50mL适量水溶解后,用甲醇定容至500mL容量瓶,备用。 (3)无水硫酸钠(Na-2SO4)。 (4)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5)无水乙醇(C2H5OH)。 (6)流动相使用液:按乙腈+二氯甲烷+甲醇(85+10+5)比例准确量取各溶剂,并充分混匀,经.45μm微孔膜过滤后使用。 (7)类胡萝卜素标样: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番茄红素、斑蝥黄素。(8)标准溶液:准确称取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番茄红素、斑蝥黄素一定量,先分别用少量的乙酸乙酯溶解,再用甲醇配制成60~80ng/L的标准储备液(于-30℃冻箱保存),使用时再配成3.5~16.5mg/L的标准使用液。 4. 测定步骤 (1)样品处理: a. 皂化提取法(如牛奶等脂肪含量较高的样品):取250L鲜牛奶于2℃、5000r/min冷冻离心30min,取上层油脂于250mL皂化瓶中,加入50mL乙醇、40mL 50% KOH甲醇溶液、0.1g BHT,65~75℃回流皂化30min,用石油醚反复提取皂化液,多次水洗至中性后用无水硫酸钠脱水,定容至25mL容量瓶中,备用。 b. 直接提取法(如番茄等脂肪含量较低的样品):适量新鲜成熟番茄匀浆后称取5~10mg于小烧杯中,加入0.1g BHT,用丙酮-石油醚(1+1体积比)混合溶剂提取3次,合并、收集

春季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

春季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 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学校这种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 一、春季常见传染病: 1、流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传染源主要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 3、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

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 4、水痘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 5、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预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6、风疹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春季是风疹的高发季节。开始一般仅有低热及很轻的感冒症状。多在发病后1到2天出现皮疹,疹的形状及分布与麻疹相似,出疹迅速由面部开始发展到全身只需要1天的时

世界十大恐怖病毒排名榜

世界十大恐怖病毒排名榜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地遭受到传染病的困扰。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与传染病做斗争的历史。其中最可怕的是病毒引发的传染病。下面是整理的世界十大恐怖病毒排名榜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世界十大恐怖病毒排名榜_全球十大传染病排行榜_世界上最严重的病毒排名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地遭受到传染病的困扰。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与传染病做斗争的历史。其中最可怕的是病毒引发的传染病,因为病毒个体小,基因少,变化快,传播速度快。最可怕的病毒有时不是毒性最强的,而是那些新出现的病毒,因为科学家要找到对付新病毒的方法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往往会造成大范围内的伤亡。 1 埃博拉病毒;;目前最可怕 可引发急性传染病埃博拉出血热,可通过身体接触传染,是现存的毒性最大的病毒,导致患者病死率高达50%~90%。目前还没有有效抵御这种病毒的疫苗和药物。它以极其恐怖的传播方式和速度像幽灵一样在非洲游荡,从1976年至2012年爆发了23次。2014年7月,埃博拉病毒再次在非洲大爆发,其感染和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以往任何一次,并且还在继续蔓延,并无被控制的迹象。 2 甲型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家族“最危险成员”

流感病毒分为三个型别,即甲型、乙型和丙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是我们已经较为熟悉的一种,也是最危险的一种。历史上最骇人的一场流感发生于1918年,这场全球性流感夺走了5000万条生命,其罪魁祸首就是名为H1N1的甲型流感病毒。令人闻之色变的禽流感也是一种甲型流感,近年来流行的H5N1、H7N9都是对人类危害较大的禽流感。甲型流感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可以通过短时间内的基因重组而演化出新的病株,每重组一次毒性增强、传染性增大,且能导致原有的治疗方法失效。患者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 3 艾滋病毒;;攻击免疫细胞,恶性肿瘤“登门拜访” 该病毒可引发艾滋病。该病毒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该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患者在出现艾滋病症状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目前还没有能够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已经研制出的一些药物只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和延长患者的生命。 4 天花病毒;;放心,已被消灭! 该病毒会引发烈性传染病天花,是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被人类消灭的唯一一个传染病。感染天花病毒的患者在痊愈后脸上会留有麻子,“天花”由此得名。天花是人类历史上发病率最高、死亡者最多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栏

现在正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各种致病菌生长、繁殖加快,加上气候变化无常,早晚温差较大,导致人的抵抗力下降,同时由于学校学生集体生活,教室空气流通不畅,疾病容易相互传染,一些传染病也就悄悄地开始传播。为了让大家能以健康的身体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和学习中,在此我们很有必要来学习和了解一些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 春季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等。此类疾病的主要特点有: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急性起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伴有头痛、全身关节酸痛、结膜充血、咽痛、咳嗽、皮疹等症状.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这种病毒主要存在于病人的口鼻分泌物中,通过说话、咳嗽、喷嚏,随飞沫散布,借空气传播,并且传染性强。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流感潜伏期短则数小时,最长不超过四天,患流感后病人一般会有高热,全身酸痛,头痛等症状,有些病人可出现腹泄、咳嗽,患病后3—4天就会退热,1周内痊愈,体质较弱者病程转长。老人、小儿及有慢性疾病者感染后病情会加重,出现肺炎型流感或继发细菌感染,严重者甚至会引起死亡。 流行期间,易感者应尽量少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并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物,还要增加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勤洗手,形成牢固的免疫屏障。房间要注意通风换气,除禁忌者外,可进行疫苗接种。 2、麻疹 麻诊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俗称“出疹子”。早些年年学校时有发病,但现在通过预防接种和强化免疫已很少有麻疹病人了,这里就不再详细讲了。

世界历史上十大传染病死亡事件

世界历史上十大传染病死亡事件 一、像羊群一样地死亡着雅典大瘟疫 “人们像羊群一样地死亡着。病人裸着身体在街上游荡,寻找水喝直到倒地而死。由于吃了躺得到处都是的人尸,狗、乌鸦和大雕也死于此病。存活下来的人不是没了指头、脚趾、眼睛,就是丧失了记忆。”公元前430年的一天,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如此记录了这场席卷整个雅典的瘟疫。 这场瘟疫是人类历史上记载较详尽的最早的一次重大疾病,直接导致了近1/4的居民死亡。 二、多种瘟疫集体爆发安东尼瘟疫 公元2世纪中期,伤寒、天花、麻疹以及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等多种瘟疫,一起袭击了安东尼统治下的罗马帝国。罗马史学家迪奥卡称,当时罗马一天就有2000人染病而死,相当于被传染人数的1/4。最后,整场瘟疫导致罗马本土1/3人口死亡,总死亡人数估计高达500万。 三、世界第一次大规模鼠疫查士丁尼瘟疫 世界第一次大规模鼠疫,开始于公元541年,最初是先在东罗马帝国属地的埃及爆发,接着迅速传播到了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其他地区。君士坦丁堡 40%的城市居民在此次瘟疫中死亡。大量尸体不论男女、长幼和贵贱,覆压了近百层,埋葬在一起。这场鼠疫继续肆虐了半个世纪,1/4的东罗马帝国人口死于鼠疫。 四、肆虐三百年,死亡近两亿欧洲黑死病 “黑死病”于1347年在西西里群岛爆发后,在3年内横扫欧洲,并在20年间导致2500万欧洲人死亡。患者没有任何治愈的可能,皮肤出现许多黑斑,死亡过程极其痛苦,故称为“黑死病”。 此病在随后300年间多次在欧洲卷土重来,后世学者估计,共有多达2亿人死于这场瘟疫。 五、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杀灭绝印第安人的天花 被史学家甚至称为“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事件不是靠枪炮实现的,而是天花。15世纪末,欧洲人踏上美洲大陆时,这里居住着2000-3000万原住民,约100年后,原住民人口剩下不到100万人。 研究者指出,欧洲殖民者把天花患者用过的毯子送给了印第安人。随后,瘟疫肆虐,由欧洲传来的腮腺炎、麻疹、霍乱、淋病和黄热病等病也接踵而至。 18世纪70年代,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发现了牛痘,人类终于能够抵御天花病毒。 六、惟一强制免疫的疾病肆虐两个世纪的黄热病 1648年,墨西哥的Yucatan半岛首次爆发大规模黄热病。此后的两个世纪里,黄热病在美洲、非洲及少数欧洲国家流行,故又称为“美洲瘟疫”。此病传播媒介为伊蚊,是出血症的重要起因。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学校这种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 一、春季常见传染病: 1、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传染源主要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 3、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 4、水痘 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有: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3.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例如,未出过麻疹的一些儿童,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 下面以流行性感冒的流行为例,来说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当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病毒进入呼吸道,就有可

植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及其调控与遗传操作

http://www.casb.org.cn 植物生理科学 第一作者简介:张建成,男,1974年出生,山西农业大学讲师,华中农业大学在职博士研究生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技术与果树遗传育种。通信地 址: 030801山西省太谷县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E-mail:zjcnd001@webmail.hzau.edu.cn或zjcnd001@163.com。通讯作者:刘和,男,1962年出生,山西农业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果树栽培生理。收稿日期:2007-03-28,修回日期:2007-05-11。 植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及其调控与遗传操作 张建成,刘和 (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摘要:类胡萝卜素是生物体内通过类异戊二烯途径合成的、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天然色素物质的总称。近年来,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基因的分离和功能鉴定与有关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调控机制研究的新进展,使通过遗传操作调控植物体内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成为可能。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及其调控研究的进展,并介绍了应用转基因技术改变植物体内类胡萝卜素成分与含量的成功事例。 关键词: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及调控;转基因植物中图分类号:Q945.18 文献标识码:A RecentAdvancesinCarotenoidBiosynthesis,RegulationandManipulation ZhangJiancheng,LiuHe (DepartmentofHortculture,ShanxiAgricultureUniversity,Taigu030801) Abstract:Carotenoidsareisoprenoidmoleculesthatarethemostwidespreadgroupofpigmentsfoundinna-ture.Inrecentyears,thecloningandcharacterizationofcarotenogenicgenesandthenewprogressinstudiesofcarotenoidbiosynthesisandregulationmakethegeneticallymanipulatingcarotenoidbiosynthesispathwaytobepossibleinplants.Inthisreview,therecentlyprogressofcarotenoidbiosynthesisandregulationaresummarized,andintroducedsomesuccessfultransgenicplantsofalteringthecarotenoidcompositionandcontentbytransgenictechnique. Keywords:Carotenoids,CarotenoidBiosynthesisandRegulation,Transgenicplants类胡萝卜素是生物体内通过类异戊二烯途径合成而呈现红色、橙红色和黄色的一大类色素物质的总称。 除极少数非光合细菌合成C30、 C45、C50类胡萝卜素外,类胡萝卜素主要是由8个类异戊二烯单位缩合而成的 C40的四萜类色素。迄今,在自然界中已发现600多种C40类胡萝卜素,主要作为高等植物、藻类和蓝细菌(cyanobacteria)光合膜的重要组分。 植物类胡萝卜素主要分布于植物叶绿体和有色体膜中,包括胡萝卜素(carotene)和叶黄素(xanthophylls)两大类。植物类胡萝卜素是光吸收复合体的重要组分,并且在保护光合器官、防止光氧化损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2]。植物类胡萝卜素也是许多花和果实中的重要色素,赋予植物花、果实等器官绚丽的色彩,用以吸引昆虫、鸟类或其它动物来进行授粉和传播种子[1]。植 物类胡萝卜素还是植物激素(如ABA)[3]、防御化合物[4] 和风味芳香物(如β-吲哚)[5] 等许多生理活性物质生物合成的前体。此外,β-胡萝卜素和含β-环的胡萝卜素是人类及动物体内维生素A(retinol)合成的前体[6],许多其它非维生素A类胡萝卜素,如叶黄体素(lutein)、玉米黄质(zetxanthin)、番茄红素(lycopene)在淬灭自由基、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和防癌抗癌等保护人类健康方面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7]。 早在20世纪50、60年代,人们就已逐渐阐明了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途径[8]。迄今,应用反向遗传学技术[9]、转座子标签法[10]、异源基因作探针筛选文库[11]、基因图位克隆[12,13]及其工程大肠杆菌“颜色互补”等技术[14],将参与植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基因均分离和鉴定,对植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 2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