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时战斗序列讲解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时战斗序列讲解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时战斗序列讲解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时战斗序列

一、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革命军事委员会(洛川会议时改组)

书记(俗称主席):毛泽东

副书记(俗称副主席):朱德、周恩来

委员: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林彪、贺龙、刘伯承、任弼时、叶剑英、张浩、徐向前军委参谋长:肖劲光

军委秘书长:杨尚昆

中共北方局军事部部长:朱瑞

中共南方局军事部部长:叶剑英

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尹林平

中共湖南省委军委书记:聂鸿钧

中共闽粤边特区委军事部部长:谭震林

中共江苏省委军委书记:张爱萍

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部长:彭雪枫

军委总参谋部:

部长:聂鹤亭

第一局局长:何长工

第二局局长:曾希林、罗舜初(不久)

第三局局长:王诤(副局长朱道松)

第四局局长:宋裕和、陈奇涵(不久)

卫生部部长:姬鹏飞

副官处处长:徐曰文

供给部部长:张元寿

军委总后勤部:

部长兼政治委员:叶季壮

副部长:张令彬

军委总卫生部:

部长:姜齐贤

副部长:苏井观

军委供给部部长:易秀湘

二、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部

总指挥:朱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参谋长:叶剑英

副参谋长:左权

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王稼祥(后,1938年8月底)

总政副主任:邓小平

野战政治部主任:傅钟(1938年8月底)

总部秘书长:舒同

总兵站部部长:杨立三

总供给部部长:张元寿

总卫生部部长:姜齐贤

总部特务团团长:韦杰

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由“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改称)教育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校长兼政治委员:林彪

副校长:罗瑞卿

教育长:刘亚楼

政治部主任:傅钟

副主任:张际春

训练部部长:陈伯钧

第一大队大队长:苏振华

第一大队政治委员:胡耀邦

第二大队大队长:冯达飞

第二大队政治委员:方正平

第三大队大队长:王赤军

第三大队政治委员:何长工

第四大队大队长:韦国清

第四大队政治委员:徐德操

四、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八路军分会(1937年8月29日成立)

书记:朱德

副书记:彭德怀

常委兼秘书长:任弼时

委员:朱德、彭德怀、任弼时、林彪、聂荣臻、贺龙、关向应、刘伯承、张浩

五、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由红军第一军团、第十五军团、七十四师改编)

师长:林彪

副师长:聂荣臻

参谋长:周昆

政训处主任:罗荣桓

副主任:肖华

师司令部

作战科科长:王秉璋

侦察科科长:苏静

管理科科长:石新安

师政训处

宣传部部长:肖向荣

锄奸部部长:朱涤新

民运部部长:潘振武

师供给部

部长:邝任农

师卫生部

部长:叶青山

副部长:谷广善

第三四三旅(由红一军团一师、二师、四师改编)

旅长:陈光

副旅长:周建屏

参谋长:孙毅、陈士榘(不久)

政训处主任:

六八五团

团长:黄永胜

副团长:邓华

政训处主任:

六八六团

团长:李天佑

副团长:杨勇

政训处主任:符竹庭

第三四四旅(由红十五军团七十三师、七十五师、七十八师改编)旅长:徐海东

副旅长:黄克诚

参谋长:陈漫远、卢绍武(不久)

政训处主任:崔田民

六八七团

团长:张绍东

副团长:韩振纪

政训处主任:

六八八团

团长:陈锦绣

副团长:田守尧

政训处主任:刘震

师独立团团长:杨成武

师教导队

炮兵营(由红七十四师改编)

骑兵营(由红七十四师改编)

辎重营(由红七十四师改编)

师留守处主任:陈先瑞

六、八路军第一二零师(由红二方面军二十七军、二十八军、独立一、二师、赤水警卫营、前总直属队等改编)师长:贺龙

副师长:肖克

参谋长:周士第

政训处主任:关向应

副主任:甘泗淇

师司令部

第一科科长:唐健伯

第二科科长:郭辉勉

第三科科长:刘忠

第四科科长:杜世兴

军法处处长:黄新远

师政训处

总务处处长:金如柏

组织部部长:朱明

宣传部部长:张平化

敌工部部长:吴西

民运部部长:罗贵波

师供给处

处长:陈希云

副处长:赵熔

师军医处

处长:刘运生

副处长:蒋耀德

第三五八旅(由红二方面军四师、六师及红二十八军改编)

旅长:卢冬生(未到职)

副旅长:张宗逊

参谋长:姚喆

政训处主任:张平化

七一五团

团长:王尚荣

副团长:顿星云

参谋长:喻楚杰

政训处主任:黄延卿

七一六团

团长:宋时轮

副团长:廖汉生

参谋长:曾来古

政训处主任:伍晋南

第三五九旅(由红二方面军六军、三十二军及前总特务团改编)旅长:陈伯钧

副旅长:王震

参谋长:刘子奇

政训处主任:

七一七团

团长:刘转连

副团长:陈宗尧

参谋长:欧阳家祥

政训处主任:刘道生

七一八团

团长:文年生

副团长:贺庆积、帅荣(不久)

参谋长:帅荣

政训处主任:罗志敏

师教导团(由红二十七军大部改编)

团长:彭绍辉

副团长:苏启胜

师炮兵营(由红二十七军一部改编)

师辎重营(由红军赤水警卫营改编)

师特务营(由红独立一师改编)

师工兵营(由红独立二师改编)

师骑兵营(由红骑兵一团改编)

师留守处

主任:贺晋年

副主任:王兆相

七、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由红四方面军二十九军、三十军和陕甘宁独立第一二三四团和红十五军团一部改编)师长:刘伯承

副师长:徐向前

参谋长:倪志亮

政训处主任:张浩

副主任:宋任穷

师参谋处

处长:李达

师供给处

处长:周玉成

副处长:徐林

主任:赖勤

师卫生处

处长:钱信忠

主任:陆加汉

师军法处

处长:丁武选

师锄奸部

部长:邱积成

师留守处

主任:阎红彦

副主任:甘渭汉

师教导团(由编余干部和西路军归队干部组成)

团长:张贤约

政治处主任:袁鸿化

第三八五旅(由红四方面军四军改编)

旅长:王宏坤

副旅长:王维舟

参谋长:耿飚

政训处主任:苏精诚

第七六九团(由红四方面军四军十师改编)

团长:陈锡联

副团长:汪乃贵

参谋长:范朝利

政训处主任:丁先国

第七七零团(由红四方面军四军十二师改编)

团长:张才千

副团长:曾广泰、胡奇才(不久)

参谋长:袁渊

政训处主任:肖元礼

第三八六旅(由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改编)

旅长:陈赓

副旅长:陈再道

参谋长:李聚奎

政训处主任:王新亭

第七七一团(由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九十一师改编)团长:徐深吉

副团长:韩东山

参谋长:刘金轩、黄新友(不久)

政训处主任:黄振堂

第七七二团(由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九十三师改编)团长:叶成焕

副团长:王近山

参谋长:孙继先

政训处主任:谢富治

师炮兵营(由陕甘宁独立第一、二团一部改编)

师辎重营(由陕甘宁独立第三、四团一部改编)

师特务营(由红二十九军改编)

师工兵营(由红三十军改编)

师骑兵营(由红骑兵三团改编)

八、八路军后方留守处(1937年9月组建)

主任兼政治委员:肖劲光

参谋处处长:毕占云

副处长:曹里怀

政训处主任:莫文骅

绥德警备司令部:

司令员:陈奇涵

政训处主任:郭洪涛(兼)

九、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

司令员:高岗

副司令员:周兴

参谋长:谭希林

政训处主任:吕振球

十、八路军驻各地办事处

驻西安办事处代表:林伯渠,主任伍云甫

驻晋办事处主任:彭雪枫

驻第一战区联络处主任:朱瑞(兼)

驻第二战区联络处主任:王世英

驻上海办事处主任:李克农

驻南京办事处主任:李涛、李克农(不久,兼)

驻武汉办事处主任:林伯渠(兼)

驻重庆办事处主任:董必武(兼),处长周怡

驻成都办事处主任:罗世文(兼)

驻广州办事处代表:张云逸,主任广云英

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

驻桂林办事处主任:李克农(?)

驻湘办事处代表兼主任:徐特立

驻湘通信处主任:王凌波

驻洛阳办事处处长:袁晓轩(不久叛变)

驻兰州办事处代表:谢觉哉,处长彭家伦

驻乌鲁木齐办事处主任:邓发

一、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新四军分会(1938年12月成立)

书记:项英

副书记:陈毅(一说未担任此职务)

委员:项英、张云逸、袁国平、周子昆、陈毅

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军部(1937年10月,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奉中共中央及国民党政府命令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1938年1月成军——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其时,军直980余人,全军共约10300余人,6200余支枪械)

军长:叶挺

副军长:项英(行使“政治委员”职权)

参谋长:张云逸

副参谋长:周子昆

政治部主任:袁国平

副主任:邓子恢

军司令部

参谋处处长:赖传珠

军政治部

顾问:朱克靖

组织部部长:李子芳

宣传部部长:朱镜我

秘书长:黄诚

军供给部

部长:宋裕和

军部教导大队

大队长:赵希仲

军部特务营(由湘南、闽中游击队编成)

三、新四军第一支队(共约2300余人,下辖第一、二团)司令员:陈毅

副司令员:傅秋涛

参谋长:胡发坚

政治部主任:刘炎

第一团(由湘鄂赣游击队编成)

团长:傅秋涛(兼)

副团长:江渭清

参谋长:王怀生

政治部主任:钟期光

第二团(由湘赣边、粤赣边、赣东北等地游击队编成)

团长:张正坤

副团长:刘培善

参谋长:王必成

政治部主任:肖国生

四、新四军第二支队(共约1800余人)

司令员:张鼎臣

副司令员:粟裕

参谋长:罗忠毅

政治部主任:王集成

第三团(由闽西、闽赣边游击队编成)

团长:黄火星

副团长:邱金声(丘金声)

参谋长:熊梦辉

政治部主任:钟国楚

第四团(由闽西、闽南、浙南游击队编成)

团长:卢胜

副团长:叶道之(叶道志)

参谋长:王胜

政治部主任:廖海涛

五、新四军第三支队(共约2100余人)

司令员:张云逸(兼)

副司令员:谭震林

参谋长:赵凌波

政治部主任:胡荣

第五团(由闽北游击队编成)

团长:饶守坤、孙仲德(后)

副团长:曾昭铭

参谋长:桂逢洲

政治部主任:刘文学

第六团(由闽东游击队及闽西游击队一部编成)团长:叶飞

副团长:吴焜(吴琨)

参谋长:黄元庆、侨信民(侨信明,后)

政治部主任:阮英平

六、新四军第四支队(共约3100余人)

司令员:高敬亭

副司令员:戴季英、周骏鸣(后)

参谋长:林维先

政治部主任:肖望东

第七团(由鄂皖边游击队编成)

团长:杨克志

政治委员:曹玉福(一说兼“副团长”)

参谋长:林英坚

政治部主任:肖望东

第八团(由豫南桐柏山游击队编成)

团长:周俊鸣

政治委员:林凯(一说兼“副团长”)

参谋长:赵启民

政治部主任:徐祥亨

第九团(由鄂豫边游击队编成)

团长:顾士多

政治委员:高志荣(一说兼“副团长”)

参谋长:唐少田

政治部主任:郑重

手枪团(由鄂豫边游击队、原红28军手枪团及部分便衣队编成,1939年1月撤编)团长:詹化雨

政治委员:汪少川(一说兼“副团长”)

七、新四军驻各地办事处

驻南昌(江西)办事处主任:黄道(兼)

驻湖南平江办事处主任:涂正坤(兼)

驻重庆办事处主任:肖正纲

驻福州办事处主任:王助

驻温州办事处主任:周钦冰

驻上饶办事处主任:胡金奎

驻江西都昌办事处主任:田英

驻上海办事处主任:杨斌

驻武汉办事处主任:陈昭礼

驻长沙办事处主任:王凌波(兼)

驻金寨办事处主任:伍大贵

驻桂林办事处主任:龙潜

驻河南竹沟留守处主任:彭雪枫(兼)、王国华(后兼)驻西安办事处主任:伍云甫(兼)

八、红军游击队改编前的军力

游击队名称主要领导人兵力枪支

闽西南游击队张鼎丞、谭震林 1200余人 500余支

湘鄂游击队傅秋涛 1100余人 350余支

闽东游击队叶飞 920余人 500余支

闽北游击队黄道 600余人 300余支

浙江平阳游击队刘英、粟裕 600余人 200余支

瑞金游击队钟得胜 300余人 150余支

皖南游击队关英、李步新 200余人 80余支

闽南(闽赣边)游击队黄会聪 1000余人 500余支

湘赣游击队潭余保 330余人 200余支

赣南游击队项英、陈毅 300余人 240余支

鄂豫皖游击队高敬亭 900余人 500余支

鄂豫边游击队周骏鸣、王国华 600余人 300余支

湘南游击队李林 300余人 200余支

总共大小14支游击队约8000人约3500支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初期作战序列及授衔将领名单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初期作战序列及授衔将领名单 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 1937年8月22日,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由原西北主力红军,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而成“国民革命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同年9月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抗战前,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原是广东地方军阀部队(李济深的旧部),陈济棠曾任第八路军总指挥,下辖三个子师:第五十九师长余汉谋,第六十二师长香翰屏,第六十三师长李杨敬,该部番号后被蒋介石撤消。1937年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委任了正副总指挥,下辖三个师,每师辖两个旅,每旅辖两个团,每师定员为 15000人。 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

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 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参谋处处长:彭雪枫政训处主任:任弼时、副主任邓小平

身穿将军服的周恩来 驻太原办事处主任薄一波、西安办事处主任叶剑英、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南京办事处主任周恩来、桂林办事处主任李克农、新疆办事处主任邓发、兰州办事处主任谢觉哉、武汉办事处主任王明、重庆办事 处主任王若飞、 正规编制有115师、120师、129师、陕甘宁留守兵团。 115师 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兼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肖华(兼);参谋处长王秉璋;

343旅旅长陈光、副旅长周建屏、参谋长陈士榘; 685团团长杨得志、副团长陈正湘、政训处主任邓华、副主任吴法 宪、参谋长彭明治 一营营长刘正、二营营长曾国华、三营营长梁兴初 连长杨西彬 686团团长李天佑、副团长杨勇、政训处主任符竹庭、参谋长彭雄 344旅 344旅旅长徐海东、政委黄克诚、参谋长陈漫远; 687团团长张绍东、副团长田守尧 688团团长陈锦绣、副团长韩先楚、政训处主任刘震 一连指导员:黄薇 独立团 团长杨成武、政训处主任罗元发、参谋长熊伯涛 115师随营学校校长孙毅 120师 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政训处主任关向应、副主任甘泗淇、参谋 长周士第; 358旅 358旅旅长卢冬生、副旅长李井泉、参谋长姚喆; 715团团长王尚荣、副团长顿星云 716团团长宋时轮、副团长贺炳炎、政训处主任刘道生;

纲要2018版题库第六章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 1、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 (A) 市郊柳条湖爆破铁路,制造借口向中国军队进攻。“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迅即侵占我国东北三省。 A、沈阳 B、长春 C、大连 D、旅顺 2、1932年1月28日,日军向上海闸北中国驻军进攻,中国爱国将领蒋光鼐、蔡廷锴率领(B)奋起抵抗,发动了一二八淞沪抗战。 A、第二十九军 B、第十九路军 C、第二十六路军 D、第二十五军 3、1933年5月,原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在(B)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并谋求同共产党合作。 A、绥远 B、张家口 C、石家庄 D、通化 4、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B),呼吁一致抗日。 A、《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B、《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 C、《停战议和一致抗日》 D、《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 5、全国抗战初期,国共合作最典型的战役是(B)。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6、在惨绝人寰、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共杀害了约(B)中国军民。 A、10万以上 B、30万以上 C、5万以上 D、50万以上 7、百团大战的直接指挥者是(C)。 A、毛泽东 B、朱德 C、彭德怀 D、贺龙 8、1938年初,国民政府改组军事委员会,下设政治部,(D)被聘请担任政治部副部长。 A、叶剑英 B、叶挺 C、王若飞 D、周恩来 9、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了(D)一文。该文从战略高度,论述了抗日游击战争的地位、作用,以及在抗日游击战争中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与正规战争相配合、建立根据地、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向运动战发展、正确的指挥关系等一系列具体的战略问题。 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B、《论抗日游击战争》 C、《论持久战》 D、《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10、1940年5月,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A)将军在枣宜会战中殉国。 A、张自忠 B、张治中 C、张灵甫 D、张发奎 11、1940年创办的(D)是中共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 A、延安大学 B、延安公学 C、鲁迅艺术学院 D、延安自然科学院 12、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发表“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这表明中共(D)。 A、认为国共合作实际上已经破裂 B、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 C、要独立自主的担负起反抗日本侵略的责任 D、揭露顽固派阴谋,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3、1941年5月,毛泽东做了(C)的报告,整风运动首先在党的高级干部中进

国民政府授予将军军衔的八路军将领名单

国民政府授予将军军衔的八路军将领名单 上将:朱德1937.9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 中将:周恩来1937.9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 郭沫若1937.9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 叶剑英1937.9第十八集团军参谋长云南讲武堂 贺龙1937.9第十八集团军120师师长。 刘伯承1937.9第十八集团军129师师长。 叶挺1938年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长。 宣侠父1937.9第十八集团军总参议。(1938年于陕西西安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彭德怀1937.9第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 林彪1937.9第十八集团军115师师长。 萧克1937.9第十八集团军120师副师长。 少将:左权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副参谋长。 聂荣臻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15师副师长。 周昆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15师参谋长。 陈光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15师343旅旅长。 周建屏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15师343旅副旅长。 徐海东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15师344旅旅长。 黄克诚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15师344旅副旅长。 周士第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0师参谋长。 卢冬生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0师358旅旅长。 张宗逊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0师358旅副旅长、旅长。

彭绍辉1938年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0师358旅旅长。 陈伯钧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0师359旅旅长, 129师385旅副旅长。王震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0师359旅副旅长。 徐向前1937.9第十八路集团军129师副师长。 倪志亮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9师参谋长。 王宏坤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9师385旅旅长。 王维舟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9师385旅副旅长。 陈赓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9师386旅旅长。 陈锡联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9师386旅副旅长、385旅旅长。 项英1938年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副军长。

新四军八路军战斗序列

新四军八路军战斗序列 新四军,八路军战斗序列 (一)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序列表(1937年10月) 总指挥朱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参谋长叶剑英 副参谋长左权 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 总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 第115师师长林彪政委聂荣臻 参谋长周昆 政治部主任罗荣桓 政治部副主任肖华 第342旅旅长陈光政委肖华 副旅长周建屏 参谋长陈士榘 第344旅旅长徐海东政委黄克诚 参谋长卢绍武

独立团骑兵营辎重营 工兵营炮兵营教导队 第120师师长贺龙 政委关向应 副师长肖克 参谋长周士第 政治部主任甘泗琪 第358旅旅长张宗逊政委李井泉 参谋长姚哲 政治部主任张平化 第359旅旅长陈伯钧政委王震 参谋长刘子奇 政治部主任袁任远 教导团骑兵营特务营 炮兵营辎重营工兵营 通讯营 第129师师长刘伯承 政委张浩 副师长徐向前 参谋长倪志亮 副主任宋任穷 第385旅旅长王宏坤

副旅长王维舟 参谋长耿飙 第386旅旅长陈赓 副旅长陈再道 参谋长李聚奎 教导团特务营炮兵营 工兵营骑兵营辎重营 后方总留守处政治部主任肖劲光(辖各师留守部队) (选自《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3期) (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序列表 (1938年1月) 军长叶挺 副军长项英 参谋长张云逸 政治部主任袁国平 副参谋长周子昆 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 第1支队司令员陈毅 副司令员傅秋涛 参谋长胡发坚 政治部主任刘炎

第2支队司令员张鼎丞 副司令员粟裕 参谋长罗忠毅 政治部主任王集成 第3支队司令员张云逸(兼) 副司令员谭震林 参谋长赵凌波 政治部主任胡荣 第4支队司令员高敬亭 参谋长胡维先 政治部主任肖望东 教导队 特务营 (选自魏宏运等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4)P51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三)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序列表 (1941年3月) 代军长陈毅 政治委员刘少奇 副军长张云逸 参谋长赖传珠 政治部主任邓子恢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作战序列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作战序列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序列 1937年底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 军政干校 第1军分区兼第1支队(辖第1 、2、 3 大队) 第2军分区兼第2支队(辖第4、 5 、6 大队) 第3军分区兼第4支队(辖第10 、11 、12 大队) 第4军分区兼第3支队(辖第7、 8、 9 大队) 第5支队人民自卫军(辖第1 、2、 3 团,特务团,第58支队)河北游击军(辖1 2 3师,第1 、2、 3 、4、5 、6 、7 、8、 9 、 10、 11 、12路,小8路,河北民军,游击第1师,第22、 23、 24团,军政干部学校)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序列 1938年秋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 第1军分区兼第1支队(辖第1 、2、 3 团) 第2军分区兼第2支队(辖第4、 5 、6 大队) 第3军分区兼第4支队(辖第10 、11、 12 大队) 第4军分区兼第3支队(辖第7、 8、 9 大队) 独立第1旅 晋察冀游击军 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 第7支队兼第1军分区(辖第19、20、21大队,独立第2团)第8支队兼第2军分区(辖第22、23、24大队) 第9支队兼第3军分区(辖第25、26、27大队) 第10支队兼第4军分区(辖第28、29、30大队、特务团,独立第 1、2、12、13、14团) 独立第1支队兼第5军分区(辖第1、2、3、4大队,游击第1、2、 3团) 独立第2支队(辖第1、2大队) 独立第3支队(辖第1、2、3大队) 独立第4支队(辖第1、2、3大队) 独立第5支队(辖第1、2大队) 回民总队 挺进支队 民众抗日自卫队 津南自卫队 八路军第4纵队 第11支队(辖第31、32、33大队) 第12支队(辖第34、36大队,骑兵大队) 陈支队 包支队 单支队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序列 1939年冬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

永远的丰碑——热河抗战英烈永垂不朽

永远的丰碑——热河抗战英烈永垂不朽 永远的丰碑——热河抗战英烈永垂不朽 编后——《热河抗战图志》系列文章,自7月23 日至9月17日在《承德晚报》非常记忆版面连续刊发10期,自刊发之日起,就得到了读者的广泛关注。该系列文章以图为主,配以文字,再现了当年的抗战情况。目前相关内容已编入《图说热河革命史》及《抗日战争篇》等书。□高思文县团职以上英烈据不完全统计,在与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在热河地域内共牺牲抗日军政干部500余人、战士6000余名。陈镜湖陈镜湖(1901~1933)化名李铁然,热河建平人。1919年在天津读书时参加“五·四”运动,1923年初,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初,被中共北京区委任命为中共热河工委负责人。1930年在热河地区党组织遭到破坏时,徒步到苏联通过共产国际找到中共中央组织机构,此后曾任中共内蒙古特别区委临时书记、内蒙特委书记、热河民军司令等职。1933年5月12日,在去张北点验抗日武装时遭反动民团袭击,不幸牺牲。 “民族英雄”孙永勤孙永勤(1893~1935)又名允庆,热河兴隆黄花川人,早年在家务农、打猎,后被推举为自卫团总。1933年日军侵占兴隆后组建民众军,任军长。1935

年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将民众军改组为抗日救国军,仍任军长。救国军高峰时多达5000余人。1935年5月在遵化茅山被日伪军包围,24日在茅山战斗中壮烈殉国。1935 年8月1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中颂扬了他及其他几位“民族英雄”的救亡图存精神。《宣言》中写道:“……罗登贤、徐名鸿、吉鸿昌、邓铁梅、伯阳、童长荣、潘洪生、史灿堂、瞿秋白、孙永勤、方志敏等民族英雄为国捐躯……表现我民族救亡图存的伟大精神,证明民族抗日救国的必然胜利。”八路军挺进军十团团长白乙化 白乙化(1911~1941)字野鹤,满族,辽宁辽阳人,1929年考入北平中国大学政治系,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在辽西组建抗日救国军,开展抗日斗争,人称“小白龙”。此后历任抗日先锋总队长、华北抗日联军副司令员、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挺进军第十团团长。1941年2月4日,率部与日军激战在密云马云西山上,指挥战斗时被敌冷枪击中,不幸牺牲。战友们在白乙化烈士墓祭奠时于墓碑前留影第十三(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包森包森(1911~1942)原名赵宝森,陕西浦城人。1930年参加革命,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到抗日前线工作。1938年夏任八路军宋时轮部36大队总支书记,10月参加冀热边人民武装抗日大暴动,

八路军新四军将领名录

八路军新四军将领名录 (一)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序列表(1937年10月)总指挥朱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参谋长叶剑英 副参谋长左权 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 总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 第115师师长林彪 政委聂荣臻 参谋长周昆 政治部主任罗荣桓 政治部副主任肖华 第342旅旅长陈光 政委肖华 副旅长周建屏 参谋长陈士榘 第344旅旅长徐海东 政委黄克诚 参谋长卢绍武 独立团骑兵营辎重营 工兵营炮兵营教导队 第120师师长贺龙 政委关向应 副师长肖克 参谋长周士第 政治部主任甘泗琪 第358旅旅长张宗逊 政委李井泉 参谋长姚哲 政治部主任张平化 第359旅旅长陈伯钧 政委王震 参谋长刘子奇 政治部主任袁任远

教导团骑兵营特务营 炮兵营辎重营工兵营 通讯营 第129师师长刘伯承 政委张浩 副师长徐向前 参谋长倪志亮 副主任宋任穷 第385旅旅长王宏坤 副旅长王维舟 参谋长耿飙 第386旅旅长陈赓 副旅长陈再道 参谋长李聚奎 教导团特务营炮兵营 工兵营骑兵营辎重营 后方总留守处政治部主任肖劲光(辖各师留守部 队) (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序列表(1938年1月)军长叶挺 副军长项英 参谋长张云逸 政治部主任袁国平 副参谋长周子昆 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 第1支队司令员陈毅 副司令员傅秋涛 参谋长胡发坚 政治部主任刘炎 第2支队司令员张鼎丞 副司令员粟裕 参谋长罗忠毅 政治部主任王集成 第3支队司令员张云逸(兼) 副司令员谭震林

政治部主任胡荣 第4支队司令员高敬亭 参谋长胡维先 政治部主任肖望东 教导队 特务营 (三)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序列表(1941年3月)代军长陈毅 政治委员刘少奇 副军长张云逸 参谋长赖传珠 政治部主任邓子恢 第1师师长粟裕 政治委员刘炎 政治部主任钟期光 第2师兼师长张云逸 政治委员郑位三 副师长罗炳辉 参谋长周骏鸣 政治部主任郭述申 副主任张劲夫 第3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 参谋长彭雄 政治部主任吴法宪 第4师师长兼政委彭雪枫 参谋长张震 政治部主任肖望东 第5师师长兼政委李先念 参谋长刘少卿 政治部主任任质斌 第6师师长兼政委谭震林 参谋长罗忠毅 第7师师长张鼎丞 政治委员曾希圣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的战斗序列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的战斗序列 一、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革命军事委员会(洛川会议时改组) 书记(俗称主席):毛泽东 副书记(俗称副主席):朱德、周恩来 委员: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林彪、贺龙、刘伯承、任弼时、叶剑英、张浩、徐向前军委参谋长:肖劲光 军委秘书长:杨尚昆 中共北方局军事部部长:朱瑞 中共南方局军事部部长:叶剑英 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尹林平 中共湖南省委军委书记:聂鸿钧 中共闽粤边特区委军事部部长:谭震林 中共江苏省委军委书记:张爱萍 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部长:彭雪枫 军委总参谋部:部长:聂鹤亭 二、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部 总指挥:朱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参谋长:叶剑英 副参谋长:左权 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王稼祥(后,1938年8月底) 总政副主任:邓小平 野战政治部主任:傅钟(1938年8月底) 总部秘书长:舒同 总兵站部部长:杨立三总供给部部长:张元寿 总卫生部部长:姜齐贤 总部特务团团长:韦杰 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由“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改称)教育委员会 主席:毛泽东 校长兼政治委员:林彪 副校长:罗瑞卿 教育长:刘亚楼 政治部主任:傅钟 副主任:张际春 训练部部长:陈伯钧 第一大队大队长:苏振华 第一大队政治委员:胡耀邦 第二大队大队长:冯达飞 第二大队政治委员:方正平 第三大队大队长:王赤军 第三大队政治委员:何长工 第四大队大队长:韦国清

第四大队政治委员:徐德操 四、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八路军分会(1937年8月29日成立) 书记:朱德 副书记:彭德怀 常委兼秘书长:任弼时 委员:朱德、彭德怀、任弼时、林彪、聂荣臻、贺龙、关向应、刘伯承、张浩 五、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由红军第一军团、第十五军团、七十四师改编) 师长:林彪 副师长:聂荣臻 参谋长:周昆 政训处主任:罗荣桓 副主任:肖华 师司令部作战科科长:王秉璋 侦察科科长:苏静 管理科科长:石新安 师政训处宣传部部长:肖向荣 锄奸部部长:朱涤新民运部部长:潘振武 师供给部部长:邝任农 师卫生部部长:叶青山 副部长:谷广善 第三四三旅(由红一军团一师、二师、四师改编) 旅长:陈光 副旅长:周建屏 参谋长:孙毅、陈士榘(不久) 六八五团团长:黄永胜 副团长:邓华 六八六团团长:李天佑] 副团长:杨勇 政训处主任:符竹庭 第三四四旅(由红十五军团七十三师、七十五师、七十八师改编) 旅长:徐海东 副旅长:黄克诚 参谋长:陈漫远、卢绍武(不久) 政训处主任:崔田民 六八七团团长:张绍东 副团长:韩振纪 六八八团团长:陈锦绣 副团长:田守尧

八路军山东军区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42年秋

八路军山东军区各级领导成员名录1942年秋 政治委员黎玉政治部主任江华 副司令员王建安 (1942年8月1日,由山东纵队改称,归第115师指挥) 鲁中军区司令员罗舜初政治委员罗舜初(兼)参谋处长石潇江政治部主任周赤萍 第1军分区 司令员廖容标政治委员汪洋参谋主任刘国柱政治部主任欧阳平 第10团团长陈明政治委员陈宏参谋长莫明仁政治处主任黄一元 第12团团长石新政治委员胡寅副团长韩顾三政治处主任黄华龙 第2军分区 司令员吴瑞林政治委员王一平参谋主任吴奎文政治部主任李建梓 直属团团长刘遇泉政治委员王锐参谋主任王奎堰政治处主任张圣符 第3军分区

司令员赵杰政治委员董琰副司令员封振武参谋长单洪政治部主任熊飞 军区直属团 团长陈奇政治委员李伯秋参谋长刘陇 政治处主任党英 清河军区 司令员杨国夫政治委员景晓村副政治委员刘其人参谋长袁也烈政治部主任徐斌洲副主任陈楚第1军分区兼清东独立团 团长董有炳政治委员邱拙元副团长陈乙斋 参谋主任王轻亭政治处主任王林 第2军分区兼清西独立团 团长许云轩政治委员李曼村副团长马晓云 参谋主任韩子衡政治处主任张维滋 第3军分区兼清中独立团 团长马千里政治委员王效禹副团长孙干卿 参谋主任王郁亭政治处主任马鸣 第4军分区兼清北独立团 团长杨信政治委员张辑光政治处主任张缉光(兼) 第5军分区兼清南独立团 团长赵寄舟政治委员博玉其参谋主任高凤池

政治处主任博玉其(兼) 军区直属团 团长郑大林政治委员孙正参谋主任张志展 政治处主任王洪模 胶东军区(1942年7月第5支队改称) 司令员许世友政治委员林浩副司令员王彬参谋长贾若瑜政治部主任彭嘉庆 第1军分区兼东海独立团 司令员李发(代)政治委员仲曦东副司令员于得水参谋长于一心 政治部副主任朱开印 第2军分区兼北海独立团 司令员孙端夫政治委员王夷藜参谋主任李益民政治部副主任王介 第3军分区兼西海独立团 司令员赵一萍政治委员于寄吾参谋长胡铁生政治部副主任姜克 第4军分区兼南海独立团 政治委员刘佩贤副司令员卜才参谋长张怀忠政治部主任李铁民第5旅 旅长吴克华政治委员高锦纯参谋主任刘云鹏政治部主任欧阳文副主任李耀文

新四军

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云逸,副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主任邓子恢。辖4个游击支队,10个团,1个特务营,共10329人。 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傅秋涛,参谋长胡发坚,政治主任刘炎 第一团团长傅秋涛 第二团团长张正坤 第二支队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罗忠毅,政治主任钟国楚 第三团团长黄火星 第四团团长卢胜 第三支队司令员张云逸,副司令员谭震林,参谋长赵凌波,政治主任胡荣 第五团团长饶守坤 第六团团长叶飞 第四支队司令员高敬亭,参谋长林维先,萧望东 第七团团长杨克志 第八团团长周骏鸣 第九团团长顾士多 手枪团团长詹化雨 教导队教育长冯达飞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整编成的7个主力师之一。1941年1月下旬,新四军新军部成立。2月,将原江北指挥部所属部队编为新四军第二师,师长张云逸(兼),政治委员郑位三,副师长罗炳辉,参谋长周骏鸣,政治部主任郭述申(未到职)。(见照片:1942年,陈毅代军长与二师、四师部分干部合影。左起张树才、刘顺元、方毅、张爱萍、张云逸、宋文、陈毅、

罗炳辉、杨梅生、龙潜、周骏鸣)原第四、第五支队和江北游击纵队,依次改编为第四、第五、第六旅,另辖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津浦路西联防司令部。整编后,即活动于东起运河、西至淮南铁路、瓦埠湖、北临淮河、南濒长江的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1941年4月至1943年,先后粉碎日伪军多次“清剿”,共歼灭日伪军1100余人,收复了定远县大桥。1944年春转入攻势作战,直至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全国解放战争时期,被分别编入山东和华中野战军。 新四军第三师 新四军第三师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重建军部后统一编成的7个主力师之一。 1941年2月以八路军第五纵队为基础编成。师长兼政治委员黄克诚,参谋长彭雄,政治部主任吴法宪。下辖第七旅,旅长彭明治,政治委员朱涤新;第八旅,旅长田守尧,政治委员吴信泉;第九旅(1941年9月与第四师第十旅对换建制),旅长张爱萍,政治委员韦国清;盐阜军分区(1941年6月组成),司令员洪学智;淮海军区(1941年3月组成),司令员罩健,政治委员金明;皖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今员常玉清。第七、第八旅活动于苏北淮海、盐阜区,第九旅到皖东北。1942年11月成立苏北军区(亦称盐淮军区),第三师师部兼军区机关。1944年9月,第七旅奉命西进淮北,归四师指

八路军一一五师进入山东的战斗序列

八路军一一五师进入山东的战斗序列 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部、三四三旅全部及三四四旅一部,从1938年6月到1940年7月,先后进入山东和冀鲁豫地区。 (一)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 1938年8月,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政治委员肖华率旅机关一部从山西出发,于9月27日到达冀鲁边区乐陵城。旋整编部队,成立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辖第五、第六和津浦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肖华,参谋长邓克明,政治部主任符竹庭。 第五支队1938年初,由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二营扩编而成。2月24日,第五支队奉集总命令,由正太路到达晋东南,归一二九师指挥。随后由徐向前率领进入冀南。7月东进冀鲁边地区,9月编入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支队长曾国华,政治委员王叙坤,参谋长刘正,政治部主任刘贤权。辖第四团,团长褚连三,政治委员朱廷宪;第五团,团长龙书金,政治委员曾庆洪;第六团,团长张策平,政治委员赖国清。 第六支队由冀鲁边平津支队编成。支队长邢仁甫,政治委员周贯五,副支队长冯鼎平,参谋长程正杰,政治部主任王辉球。辖第七团,团长李子英,政治委员崔月南;第八团,团长杨柳新,政治委员陈德;第九团,团长杨铮侯。 津浦支队支队长孙继先,政治委员王育民、潘寿才。 部队整编后,分散发展,配合地方党开辟新区工作,到1939年上半年,又陆续成立了津南、泰山、商河、乐陵、鲁北、阳信、宁津等地方支队。1939年9月4日,集总指示一一五师,肖华区粮食困难,敌之封锁严密,应以一部转入鲁西。据此,肖华率挺进纵队机关及第五支队第五团于9月下旬转移至鲁西。1940年后,第五支队编入一一五师新三四三旅运河支队;第六支队第七团编入鲁南支队,主力留在冀鲁边区坚持斗争;津浦支队调归山东纵队。 (二)八路军苏鲁豫支队 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于1938年12月27日到达湖西地区单(县)丰(县)边八大庄一带。1939年1月,六八五团与八路军山东纵队挺进支队合编为苏鲁豫支队,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大队。支队长彭明治,政治委员吴文玉(吴法宪),副支队长梁兴初,参谋长田维扬,政治部主任王凤鸣。 1939年1月,沛县伪军籍兴科部团长何玉祥,率1700余人反正,后籍兴科来归,共2000余人,被编为苏鲁豫支队独立大队。5月,活动在陇海路以南的原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的部分武装,改编为苏鲁豫支队第七大队。7月,苏鲁豫支队将原6个大队合编为3个大队,全支队共8869人,第一大队,由原一大队与路(陇海路)北游击第三大队编成,大队长胡炳云,政治委员王东保;第四大队,由原第二大队与第四大队编成,大队长梁兴初,政治委员王凤鸣;第七大队,由原第三大队与第七大队、独立大队编成,大队长耿蕴斋,政治委员郭影秋。9月,第四、第七大队分别改称第二、第三大队。12月,第二大队由湖西地区进入鲁南抱犊崮山区,第三大队仍留湖西,第一大队在苏皖边区。时,全支队共1.2万人。 第二大队调入鲁南后,东进郯(城)马(头)地区,1940年4月扩编为东进支队,辖第一、第二两个大队。支队长梁兴初,参谋长胡大荣。 1940年5月,苏鲁豫支队警卫营、苏鲁豫边区党委警卫营及鱼台地方武装合编为湖西大队,支队仍辖3个大队。 6月,苏鲁豫支队南下华中地区,湖西地区防务由第三四三旅黄河支队接替。 (三)师部及三四三旅六八六团 1938年12月,一一五师师部及三四三旅六八六团(代号为东进支队),从晋西出发,挺进山东。师长陈光(代),政治委员罗荣桓,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兼),参谋处长王秉璋,政治部副主任黄励;供给部部长邝任农、吕麟,政治委员彭显伦;卫生部部长谷广善,政治委员彭嘉庆、周显、李宽河。第六八六团,团长杨勇,政治委员杨勇(兼)。 1939年3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向鲁西挺进。 1939年3月1日,师部及六八六团进入鲁西郓城地区。后,师部率六八六团主力继续东进泰西,杨勇率第三营、团直一部和师直两个连留运(河)西地区。 (四)独立旅兼鲁西军区 留运西的部队配合地方党组织发动群众,扩大武装,并与郓城、东平、汶上等地的地方实力派和进步人士建立了统战关系。1939年5月,六八六团第三营扩编为一一五师独立团,师直两个连扩编为七支队。7月,两部合编为一一五师独立旅,辖2个团。旅长杨勇,政治委员杨勇(兼),副旅长段君毅,参谋长何德全,政治部主任欧阳文。第一团,由独立团改称,团长周海彬,政治委员戴润生;第二团,由第七支队编成,团长匡斌,政治委员张国华。 8月,为加强对地方武装的领导,八路军第一纵队决定,成立第二军区(亦称鲁西军区),由一一五师独立旅兼军区机关,隶属第一纵队,由一一五师兼管。辖3个军分区。司令员杨勇(兼),副司令员段君毅(兼)。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即八路军)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由中国工农红军改编而来 1937年8月25日,中共发布《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动员全国陆海空军,实行全国抗战。三、全国人民的总动员:全中国人民动员起来,武装起来,参加抗战,实行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四、改革政治机构:召集真正人民代表的国民大会,通过真正的民主宪法,决定抗日救国方针,选举国防政府。五、抗日的外文政策:在不丧失领土主权的范围内,和一切反对日本侵略主义的国家订立反侵略的同盟及抗日的军事互助协定。六、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财政政策是以有钱出钱和没收汉奸财产作抗日经费为原则。经济政策是:整顿和扩大国防生产,发展农村经济,保证战时生产品的自给;提倡国货,改良土产;禁绝日货,取缔奸商,反对投机操纵。七、改良人民生活:改良工人、职员、教员和抗日军人的待遇,优待抗日军人的家属,废除苛捐杂税,减租减息,救济失业,调节粮食,赈济灾荒。八、抗日的教育政策: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九、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后方。十、抗日的民族团结:在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抗日战争,精诚团结,共赴国难。 同日,中共中央发布了改红军为八路军的命令: “南京已经开始对日抗战,国共两党合作初步成功。为着实现中共中央给国民党三中全会红军改名之保证,推动这一抗战成为全民族的抗日革命战争,我们宣布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着将: 前总指挥部改为第八路总指挥部,以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为副参谋长,总政治部改为第八路政治部,以任弼时为主任,邓小平为副主任。第一军团、十五军团及七十四师合编为陆军第一一五师,以林彪为该师师长,聂荣臻为副师长;二方面军二十七军、二十八军、独立第一、第二两师及赤水警卫营、前总直之一部等部,合编为陆军第一二0 帅,以贺龙为师长,萧克为副师长;四方面军二十九军、三十军、陕甘宁独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团等部,改编为陆军第一二九师,以刘伯承为师长,徐向前为副师长,以上各部改编后,人员委任照前总命令行之。各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后,必须加强党的领导,保持和发挥十年斗争的光荣传统,坚决执行党中央与军委会的命令,保证红军在改编后成为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为党的路线及政策而斗争。” 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1937年8月22日,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由原西北主力红军,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而成“国民革命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同年9月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下辖三个师。曾在抗日战争中参与太原会战、在日本占领区内发动民众一同进行游击战,设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并于1940年发动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大陆敌后战场

新四军将领名录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前夕,新四军将帅任职名单 (按编制序列排列) 元帅(1名): 陈毅:新四军代军长、军长。 大将(4名): 张云逸:新四军副军长。陈毅去延安后主持新四军军事工作。 粟裕: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政委兼苏浙军区司令员 黄克诚: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委兼苏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徐海东: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 上将(l3名): 赖传珠:新四军参谋长。 宋时轮:新四军津浦前线野战军参谋长。 陈士榘: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参谋长。 唐亮: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李克农:八路军、新四军驻上海办事处主任。 叶飞:新四军第一师兼苏浙军区副司令员。 钟期光:新四军第一师兼苏浙军区政治部主任。 刘震:新四军第三师副师长兼苏北军区副司令员。 洪学智: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兼苏北军区参谋长。 张爱萍: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 韦国清:新四军第四师副师长兼淮北军区副司令员。 贺炳炎:新四军第五师兼鄂豫皖湘赣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 傅秋涛:新四军第七师副师长兼皖江军区副司令员 【原创整理】开国少将以上新四军将领名录 中将(48名): 邓逸凡:新四军政治部秘书长 谢有法:新四军津浦前线指挥部政治部主任 陈康:新四军军部训练队队长 梁兴初:新四军独立旅旅长 刘兴元:新四军独立旅政治部主任 刘先胜:新四军第一师兼苏浙军区参谋长 王必成:新四军第一师兼苏浙军区第一纵队司令员 张翼翔:新四军第一师兼苏浙军区第二纵队副司令员兼第一旅旅长陶勇:新四军第一师兼苏浙军区第三纵队司令员 刘培善:新四军第一师兼苏浙军区第二旅政委 张藩:新四军第一师兼苏中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刘飞:新四军第一师兼苏中军区教导第一旅旅长 彭林:新四军第一师兼苏中军区教导第一旅政委 温玉成:新四军第一师兼苏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 卢胜:新四军第一师兼苏中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 韩振纪:新四军第二师兼淮南军区参谋长 萧望东:新四军第二师兼淮南军区政治部主任

新四军

新四军研究期末作业: 浅析新四军与八路军组建的异同 姓名:学号: 摘要: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史上,新四军和八路军是中产党的两支主要武装队伍,“新四军”与“八路军”这两个名词耳熟能详,但具体的异同却不为人所熟知。本文将从队伍的组建这个角度来分析两支武装力量,比较新四军与八路军组建的异同。本文主要以新四军为主要研究对象,所以在比较中,将新四军放在首位。 关键词:新四军、八路军、组建。 一、简述新四军与八路军的组建 新四军: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留在南方八省进行游击战争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改编的军队。“上海‘八一三’事变后,国民党正规军纷纷调往战区,对南方游击区的‘清剿’已力不从心。‘剿’灭南方红军游击队的目标未能实现,又没有力量继续‘清剿’下去,蒋介石实施改‘剿’为‘抚’的方针……蒋介石企图通过叶挺,把南方红军游击队集中起来,调离南方游击区,编为一个军开赴前线,既可为他所用,又可使‘后方安定’。”① 1937年10月6日,蒋介石电令江西省主席熊式辉:“鄂豫皖边区高敬亭部,湘鄂赣边傅秋涛部,湘粤赣边项英部,浙闽边刘英部,闽西张鼎丞部,统交新编第四军军军长叶挺编遣调用。”②10月1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改变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的命令,并将10月12日这天作为新四军的建军节。 八路军:中共中央与国民党经过多次谈判,蒋介石为了调遣红军北上抗日前线作战,蒋介石于8月19日基本上同意了中共提出的关于红军改编的原则。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中共中央军委于8月25日发布命令,宣布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部,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红军总政治部改为第八路军政治部,主任任弼时,副主任邓小平。下辖第一一五、第一二〇、 ①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编,《新四军的组建与发展》,军事科学出版社,第5页,2001年。 ②《新四军·参考资料》(2),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版,第39页,

中原野战军(二野)战斗序列

中原野战军(二野)战斗序列 中原野战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它是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129师及地方部队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它是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129师及地方部队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组编野战军的指示,1945年冬,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整编为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辖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第七等5个纵队。1946年6月底,以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的第三、第六、第七纵队和冀鲁豫军区主力一部,组成晋冀鲁豫野战军。1948 年5月,改称为中原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1949 年2月,中原野战军编为第二野战军,辖第三、第四、第五 3个兵团。第三兵团辖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军;第四兵团辖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军;第五兵团辖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军。 基本简介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组编野战军的指示,1945年冬,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整编为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辖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第七等5个纵队。1946年6月底,以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的第三、第六、第七纵队和冀鲁豫军区主力一部,组成晋冀鲁豫野战军。1948 年5月,改称为中原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1949 年2月,中原野战军编为第二野战军,辖第三、第四、第五 3个兵团。第三兵团辖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军;第四兵团辖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军;第五兵团辖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军。 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1945年9~11月,先后取得了上党、邯郸战役的胜利;1946年 7月~1947 年5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又取得破击陇海路和定陶、鄄城、晋南、豫北等战役的胜利;1947年6月30日~1948年10月,又取得鲁南战役胜利,随即挺进大别山,进军豫西,与华北野战军密切协同,纵横驰骋于长江、淮河、黄河、汉水之间的广大地区,歼灭大量国民党军;1948年11月~ 1949年1月,与华东野战军一起,取得了淮海战役的巨大胜利,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华东和中原地区。1949年4月,第二野战军与第三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并肩发起了渡江战役,突破了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国民党长江防线,解放了南昌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网上党史知识竞赛试题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网上党史知 识竞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重庆解放的时间是。 A.1949年11月28日;B.1949年11月29日;c.1949年11月30日。 红军长征的原因。 A.日本的入侵; B.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c.北上抗日。 毛泽东视察长江三峡的时间是。 A.1958年3月28日;B.1958年3月29日;c.1958年3月30日。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三大主力是。 A.中央红军,红二,四方面军; B.红一,二,三方面军;c.红二十五、二十七军、十五军团。 1965年,来到重庆建设机床厂视察。 A.邓小平; B.周恩来;c.朱德。 当中央红军以血肉之躯突破敌人的最后一道封锁线时,人员已经由出发时的8.6万锐减到余人。 A.5万;B.4万;c.3万。 长征途中,中共历史上具有生死攸关的转折意义的大会

是 。 A.两河口会议; B.俄界会议;c.遵义会议。 .1935年1月,遵义会议解决了当时最为紧迫的。 A.政治和军事问题; B.政治和思想问题;c.军事和组织问题。 .从年春开始,重庆在全市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 A.1951; B.1952;c.1953。 0.遵义会议标志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主要是因为。 A.排除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消极影响; B.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c.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 1.1950年3月至1953年3月,重庆市在厂矿企业开展民主改革的基本方针是依靠,团结职员,搞好生产,以实现管理民主化和生产合理化。 A.工人;B.农民;c.知识分子。 .1952年6月13日,全长505公里的新中国条由自己设计、自己建造、材料零件全部为国产的铁路正式贯通。 A.成渝;B.成昆;c.渝黔。 3.1935年1月至3月,毛泽东等指挥的,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动,迂回穿插于敌人重兵之间,成为我军战史上

抗战8年,八路军共歼灭多少日伪军

核心提示:1945年,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向前来采访的新闻记者公布了八路军战果:作战次数99847次,毙伤日军401648人、伪军312282人,合计713 930人。俘虏日军5096人、伪军402112人,合计407208人。八路军牺牲40万人,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成为牺牲职务最高的将领。 本文摘自:《杭州日报》2007年7月6日第11版,作者:佚名,原题为:《血战八年,八路军牺牲了40万》

70年前的7月7日,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武装浴血奋战,并最终成为民族独立的中流砥柱。“七七事变”7 0周年前夕,几位八路军、新四军老战士向记者回首了那段峥嵘岁月——接受改编,共产党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展示出博大胸怀 “全师集合,到西安捉蒋介石去!”红93师师长王近山粗大的嗓音在黎明时分格外响亮。值班排长秦忠刚刚把他从睡梦中吵醒,告诉他蒋介石被东北军扣住了! 嗷嗷大叫的红93师迅速集合起来,一路狂奔,直扑西安。 然而,上级的命令很快就下来了:接受改编。“从师长到战士,没有一个人能想得通。”秦忠说。 湘赣游击队的罗维道同样想不通。当陈毅在国民党保镖的护送下来到湘赣游击队时,立即被绑了起来。 “大家都认为陈毅下山与国民党谈判就是投降。”罗维道说,陈毅被关押了5天5夜。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改编命令: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编为第八路军总指挥部,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共4.6万人。 陈毅也说服了游击队的官兵,被松了绑。

1937年10月12日,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为军长,项英任副军长。 刘伯承在129师的改编大会上作了这样一个比喻:“换顶帽子算什么,只要我们的心是红的,我们是白皮红心萝卜……”最后,他对全场官兵大声说:“同志们,为了抗击日寇,拯救中国,让我们告别红军帽吧!” “当那顶新军帽戴在他的头上时,我看到他那只受伤的眼睛里,流出了泪水。”秦忠说。 抗战到底,八路军和新四军在空前的民族灾难中成为中流砥柱 1940年11月1日,八路军4个旅把鬼子冈崎大队600人围困在山西武乡县关家垴。 18次冲锋,多次阵地前的贴身肉搏,八路军以巨大的伤亡消灭了这支装备精良的侵华日军。是役,129师经过长征的红军骨干,伤亡近半,师长刘伯承心疼得眼伤复发。 此时的新四军也正在江南战场与日军艰苦作战。 1943年3月18日晨,一支刚刚从游击队编入新四军的连队奉命阻击1600余名日伪军。 在这个叫刘老庄的村庄,新四军连队以82人全部战死的代价,毙伤日伪军近百人。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战斗序列

国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战斗序列(1937年8月) 总指揮部(原红軍前敌总指挥部) 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政治部主任:任弼时副主任:邓小平 司令部:秘书长舒同 参谋处:处长彭雪枫,副处长闫揆要 作战科:科长黄鹄显(罗舜初) 情报科:科长袁晓轩 通备科:科长杨梅生 机要科:科长黄友风(孙开楚) 副官处:处长唐延杰,副处长余忠良 炮兵主任武亭 政治处:主任李文楷 政治部: 宣教部:部长陆定一,副部长黄镇 组织部:部长黄克诚(谭甫仁) 组织科长王平,干部科长李信,青年科长王宗槐 敌工部:部长周桓(蔡乾) 保卫部:部长杨奇清 地工部:部长傅钟 民运部:部长傅钟,副部长唐天际 军法处:处长吴溉之 总务处:处长年合成 供给部:部长赵尔陆,副部长谢今古 兵站部:部长叶季壮,副部长周玉成 卫生部:部长姬鹏飞 随营学校:校长韦国清,政委张平凯 特务团(原红軍前敌总指挥部特务团): 团长韦杰,政委邱创成 一营: 二营: 三营: 后方留守处: 主任肖劲光参谋处:处长毕占云,副处长曹里怀政治部:主任莫文骅 第115师(原红1軍团指挥机关) 师长:林彪(抗几軍政大学校长、前红1軍团軍团长)副师长:聂荣臻(红1軍团政委)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政训处副主任肖华 司令部:参谋处:处长李雪三 作战科:科长王秉璋 情报科:科长苏静 侦察科:科长李作鹏(胡云生)

机要科:科长刘彬 管理科:科长肖鸣 政训处:组织部:部长李子芳 宣传部:部长肖向荣(周炎一) 民运部:部长潘振武 锄奸部:部长朱涤新 敌工部:部长石新安 供给部:部长邝任农 卫生部:部长叶青山,副部长谷广善 炮兵营: 骑兵营:营长刘云彪,参谋长李钟奇 连指导员蔡顺礼 工兵营:营长王耀南 辎重营: 教导大队:大队长陈士榘(孙毅) 后方留守处:主任陈先瑞 独立团(原红1軍团1师) 团长杨成武(红1軍团1师师长兼政委)参谋长熊伯涛(红1軍团1师参谋长)政训处主任罗元发一营(红1軍团1师1团): 营长曾宝堂,副营长袁升平,教导员张文松 二营(红1軍团1师13团): 营长季光顺,副营长肖思明,教导员张襄国 三营红1軍团1师3团): 营长黄寿发,副营长邱蔚,教导员李水清 笫343旅(原红1軍团) 旅长陳光(红1軍团代軍团长)副旅长周建屏(曾任红軍軍长)参谋长孙毅(陈士榘(上将)) 第685团(原红1軍团2师) 团长黄永胜(上将)(杨德志(上将))副团长邓华(上将)(陈正湘,肖远玖)参谋长彭明治政训处主任邓华(兼)副主任呉法宪 一营(原红1軍团2师4团): 营长刘德元,副营长胡炳云,教导员李士才,特派员王东保(少将) 二营(原红1軍团2师5团): 营长曾国华,副营长王麓水(陈祖林),参谋长杨承德 三营(原红1軍团2师6团): 营长梁兴初(中将),副营长周长胜 连长:龙宗义,曾贤生,周志辉,匡斌,龙书金,潭端志,王志华,齐丁根, 指导员:陈德,杨俊生 笫686团(原红1軍团4师、前红3軍团彭德怀部队部队) 团长李天佑(红1軍团4师师长、上将)副团长杨勇(红1軍团4师政委、上将)参谋长彭雄 政训处主任舒同,(符竹庭)政训处副主任欧阳毅 一营(原红1軍团4师10团): 营长徐德操(张仁初),副营长戴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