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知青小说简论

梁晓声知青小说简论
梁晓声知青小说简论

悲愤压抑的年代,慷慨激昂的人生

——梁晓声知青小说简论

摘要:梁晓声是知青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知青小说在主题思想,审美特征等方面与其他知青小说所宣扬的理念和价值不同,他以独有的视角,向人们呈现了充满理想,充满激情的知青时代。

梁晓声以及他的知青小说在知青文学的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和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梁晓声;知青小说;主题;审美;存在意义

Abstract: Liang Xiaosheng is on behalf of youth literature writers, his novel in the theme of youth,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vel with other youth by promoting the value of different ideas and his unique perspective, to show people full of ideals, full of passion the times of the educated youth. Liang Xiaosheng youth and his literary fic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youth can not be ignored and has a pivotal position.

Key words: Liang Xiaosheng; youth fiction; theme; aesthetic; meaning

知青文学是上世纪80年代用来描述一种文学现象的概念,是新时期文学创作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特殊现象,它的特殊性不仅和“文革”相关联,还和60年代末期将数百万知青投入农村这一历史事件相联系。那时,知青们怀着真诚的革命热情奔赴农村,实行自觉的“改造”。但他们于生活的底层一次又一次目睹和遭受“苦难”的袭击,他们终于发现现实欺骗、嘲弄了他们。当一个历史转折时代到来的时候,他们开始了理性的反思。于是,反映知青生活表达知青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的文学应运而生。在知青文学中,影响最大、成就最为突出的当属知青小说。在创作知青小说的作家中,梁晓声又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异数之一。

梁晓声是当代作家中极具个性的一位,具有知青,作家,教授多重身份的他,至今创作了包括小说、散文、杂论,剧本等大量文学作品,梁晓声的文学作品在体裁和题材上,涉猎广泛,总体上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取材于城市、农村、学校、家庭等生活领域,作品相对朴实,纪实风格鲜明;另一类则是使梁晓声蜚声文坛,一直受到评论界所关注,最能代表梁晓声风格的作品——知青小说。

梁晓声的知青小说作为知青文学的一部分,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通过缅怀知青在苦难中的奋斗历程,抒发“青春无悔”的情感,怀念的背后闪耀出人性的光辉。在梁晓声的记录中更多的是对过去生活经历的怀念,不管是苦难还是悲痛,那都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在他的笔下,压抑都充满激情。知青是那个时代的开拓者,在他们的身上凝聚了一种不可亵渎的精神散发出了一种不可轻薄的力量。在他们身上,一切感情得到了更好的诠释。梁晓声的知青小说讲述了知青生活的酸甜苦辣,因此,梁晓声的作品不但得到了曾经是知青身份读者的认同,也得到了不了解那时代,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对那个时代充满了想象和好奇的非知青读者的认同。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等一系列作品是梁晓声知青小说的代表作。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在这里被诠释成青春无悔,他的知青小说有别于同时代的其他知青文学。本文结合这三部作品,浅谈梁晓声知青小说的思想主题,审美特征,以及梁晓声和他的知青小说在知青文学发展中存在的意义。

一、慷慨激昂,青春无悔——永恒主题

知青文学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内容上反映知青生活以及表达知青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作者大都是经历了十年浩劫亲身体验过上山下乡生活的知识青年,与知青当初奔赴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时的满腔热血,满怀革命热情相比,在经历一场特殊岁月的洗礼之后,在生活的底层一次又一次目睹和遭受“苦难”的袭击之后,在体验了从理想主义的天真热情跌落到生活困窘的泥淖,从“现代迷信”的维护者突变为叛逆者的精神巨变之后,他们终于发现现实欺骗、嘲弄了他们。这场运动结束以后,很多知青都产生了批判和反思的情绪,或对社会,或对自己。这些人开始怀疑他们在文革中存在以及生活的意义。由此上山下乡结束以后不久便产生了一大批反映十年浩劫、摧残人心、泯灭人性的被人们称之为伤痕文学的作品,这其中包括卢新华《伤痕》,郑义的《枫》,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叶章的《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这类小说中充满了对“文革”悲剧的感伤的揭露和控诉:在这里,知青们美好的青春、信念被一点点埋葬,心灵被一段段扭曲。这类小说中有对生活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真诚信仰被愚弄的愤怒,有回首往事的悔恨与悲哀。伤痕小说唱出了那代知青的人生“悲歌”,它燃烧着满腔的愤怒与沮咒。知青们心灵的创伤、积压的情感,通过小说这一载体以一吐为快的决堤气势冲向社会,它的每一声带血的呼喊,都是对那个特殊时代的有力控诉和批判。

早期的伤痕文学虽然具有强烈的批判和否定精神,但是作品的基调是阴冷凄凉,灰色暗淡,透过酸酸楚楚的眼泪和涓涓流淌的鲜血,表现出一种莫名的感伤、无奈和凄苦。这些早期的文学作品所展示的并不一定是知青生活的全部真实,其否定的态度往往融入了作者具有批判性的主观因素。

梁晓声的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的出现无疑划开了知青文学的一道分水岭,对知青生活的书写一改《伤痕》所发出的感伤怨愤气息。在这篇小说中,作者的笔力完全不用于写垦荒的艰难,而倾注于写垦荒者的“精神”状态。在这里,垦荒的艰苦和险恶,“鬼沼”满天风雪以及荒原下野狼的绿眼组成了一幅令人恐怖的大背景,而李晓燕、王志刚、梁珊和“我”四个生龙活虎的年轻人在这里牺牲了三个,连同他们圣洁的爱情,上演了一出活生生的人间悲剧。但作者写悲而不伤,他有意扩大逝去的不幸岁月,渲染人生的无常,歌颂生生不息的创业信念和高贵的生命质量,在小说中,我们仿佛又看到了李晓燕们在神圣的“使命感”的驱使之下,毫无畏惧地走向了“鬼沼”,走

向了荒原。无论历史是何等荒谬,这些年轻的生命和闪光的青春却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树立起了一座不无悲怆的丰碑。

发表于1983年的《今夜有暴风雪》,则体现了北大荒的另一种自然和社会的景观。1979年春节前后,北大荒出现几十万知青大返城的浪潮,造成了一场空前的骚动和混乱。作者说:

“60年代末铺天盖地而来,70年代末又卷地而去的北大荒四十万知识青年大返城,在我心中造成的震撼,是远远超过我所经历的任何一场暴风雪的。”[1]这篇小说便是以北大荒四十万知青大返城为切入点,着重写了兵团战士十年屯垦戍边的壮举。小说并没有回避在极“左”的黑色风雪下知青们遭受的痛苦与折磨,作品更突出地写出了他们在困境、逆境、险境中从单纯幼稚的孩子逐渐变得成熟坚强起来;虽然在荒谬的历史中,他们也有苦闷与彷徨,但是他们却没有丢失理想和激情,因而在新的人生选择面前,他们以崇高的英雄气概和牺牲精神完成了壮美的人生答卷,完成了人格的升华。

1985年发表的《雪城》则描写了知青返城后的悲凉处境:知青不得不正视回城后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的无情现实,不得不为了现实中不公平的竞争而抗争。另一方面,梁晓声为知青们在艰难的生活中相濡以沫、顽强奋斗的心灵也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咏叹调。

从《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到《雪城》,梁晓声为我们呈现了知青一代人的奋斗历程,无论时代如何扭曲、压抑、荒谬,但是人的价值得以体现,因为这一代人有激情,有理想,有追求。

二、悲壮的英雄主义——另类审美

在梁晓声看来:

“上山下乡运动是一场荒谬的运动,是一场充满了悲愤和压抑的运动”,但这并不“意味着被卷入这场运动前后达十一年之久的千百万知青也是荒谬的。恰恰相反,他们是极其热忱的一代,真诚的一代”[2]

梁晓声认为:

“在人人需要证明忠勇的年代,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是青春的至高涅磐。葬青春之土地,岂不为神圣的土地?殉土地之青春,正所言贞烈之青春。”[3]

与其他知青文学相比,梁晓生选择的是另一条道路,书写知青一代人的“青春无悔”,他的笔触,没有停滞在对十年动乱烙下伤痕的哀怨,而是着力再现知青们从迷惘中醒悟,在磨难中探求,“向光明、向理性、真理和美前进”的曲折历程,充满了悲壮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色彩。

梁晓声经历了七年的知青生活,他以一个亲历者的身份,从知青的苦难历程中汲取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力量,使小说赋有了慷慨悲壮的感染力。善于从普通知青的心灵中发掘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火花,是作家的创作充满人情味也充满英雄气概的原因所在,也是他区别于其他知青作家的鲜明印记。在《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中,副指导员李晓燕因为“出血热”死去了,临死前,有这么两句话:“我不怕死,真的.你忘了,我们的扎根誓言中,不是有这样两句话么:‘埋骨何须故土,荒原处处为家.’遗憾的是,我再有几个月就可以回家探望我的爸爸妈妈了,我真想他们啊!他们想我,大概都想疯了呢.我已经给他们写了信,保证我们在‘满盖荒原’上秋收之后。……”“如果我真的死了,就把我埋在‘鬼沼’旁,我要和你的妹妹做伴,她是个好姑娘,我喜欢她.我只有一点请求,在我的碑上,在我的名字前面,刻上‘垦荒者’三个字……”在梁晓声看来,这两句话代表了整整一代知青人的无怨无悔。英雄的逝去不但悲壮,而且崇高。

《今夜有暴风雪》中的裴晓云是个其貌不扬、被人歧视的冷漠的上海姑娘,容易被人看成是个弱者,而实际上她也是个真正的强者:她不被信任,却对人充满依赖和真诚;她瘦弱、沉默寡言,但不乏对理想的追求;她渴望得到爱情而并不希望施舍;对北大荒和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她宁愿在严寒中冻僵,也不离开哨位。“月辉将她的黑色身影,投映在边疆大地银白色的底片上,”她的生命在暴风雪中获得了永生。

梁晓声的知青小说笔触遒劲,气势恢弘,充满了令人回肠荡气的悲怆之情,堪称一曲曲英雄主义的悲歌。同时,他也善于描绘那些能够凸现人物性格丰富性的细节,使小说常常飘荡着优美的旋律。《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中的李晓燕,她是个上海姑娘,原是芭蕾舞学校小班的尖子学员,自愿报名来北大荒。为了考验自己扎根边疆的坚定性,她立下誓言三年之内不探亲并向全连女青年提出建议:不照镜子、不抹香脂、不穿花衣服。她爱出头露面,在任何场合,说话滔滔不绝,一派豪言壮语。可是,就是这位“左”的可爱的姑娘,一个人在河边洗衣服时,偷偷地唱着一首在当时是绝对禁止的民间情歌,跳起了墨西哥民间舞蹈,这些被小说中的“我”发现了,同时她也发现了我,立刻恢复了平常时的模样,并极力否认自己做过的事情。“我几乎是恶狠狠地对她说出两个字:‘虚伪!”,在那个冷酷的年代,谁都得套上一副假面具,把自己的真实感情掩盖起来,否则就难以生存!然而真实的李晓燕并非如此。不久,“我”收到母亲病重的电报。连长没有准我的假。“我”只得悄悄离开连队,在家中一直陪伴到母亲去世。回连队后,连长指示团支部开除“我”这个“逃跑主义者”的团籍。副指导员主持会议。“我”没有争辩,只喃喃地说了句“我母亲……死了”。会场立刻变得一片沉寂。过了许久,我听到副指导员低微的声音:“散会!”。之后,又听到从连部传来的她与连长激烈的争吵声,“连长!我也是一个知识青年,我也有老父老母,他们日日夜夜思念我,我也思念他们。要不是我受自己誓言的约束,我也想立刻就回到父母身边去,但……我不能够! 我不同意开除他的团籍!连长!请你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我”听到了她的哭声。从

此,我完全消除了对她的误会和偏见。这些精美的细节与那些悲怆的情节互相补映,使他的小说呈现出刚中有柔的风格。梁晓声用自己的血泪书写了人的精神和尊严永不堕落的历史,作品中对知青一代苦难艰辛的人生道路和情感历程的真实纪录,使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代人心中难以抚平的创伤,更看到了一代人为青春、理想献身的悲壮和与命运抗争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等,曾引起一代人对往事的回忆——那已逝去的青春、梦、光辉和憧憬,在他的笔下,令他难以忘怀、刻骨铭心的七年北大荒生活是昔日青春、理想、信念的化身,他塑造的人物似乎都肩负着一种神圣的使命,那就是征服这块土地。在开拓者的面前,荒原、鬼沼、暴风雪、莽莽的森林似乎都失去了它们作为自然场面拥有的神秘恬静以及在人类心中所相应引起的遐思和不可知的感觉,它唤起我们的是豪迈的、使人热血沸腾的英雄主义精神,颂扬了知青一代建设荒原,献身荒原的奉献精神,充分肯定了知青一代的人生价值。通过这些作品作者表达了“尽管时代是荒谬的,但这一代人的理想是神圣崇高的”以此实现了为知青立“一块丰碑”的崇高心灵志向。

21世纪的今天,或许有些人会对梁晓声为代表的知青小说中的英雄主义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但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待这种现象,它的积极价值也是有目共睹不容漠视的。

“知青文学的英雄主义精神为新时期注入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充满着火样的激情,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呈现着阳刚之美”,“知青文学的英雄主义精神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对经历了十年浩劫的民族性格的一种拯救”“英雄主义精神赋予知青文学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使知青文学成为一种富有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的浑厚而凝重的文学承载。”“英雄主义精神烛照下的知青文学充满了浪漫主义激情,使之在艺术审美意义上呈现出悲壮、崇高的美学特征,显示着独特的艺术魅力。”[4]持这种观点的评论者正暗合着钱谷融先生所论的文学是人学的论述:“一切艺术,当然也包括文学在内,它的最基本的推动力,就是改善人生,把人类生活提高到至善至美的境界的那种热切的向往和崇高的理想。”[5]

三、知青的歌者—梁晓声以及他的知青小说在知青文学发展中存在的意义

知青文学从伤痕文学发端,一直到现在,与时代一起经历着变迁,不论知青文学以何种方式延续,如何绽放绚烂的艺术生命,梁晓声以及他的知青小说在整个知青文学组成和发展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和他的作品既代表一个时代,又代表了一种文学现象的传承。

在所有知青作家中,梁晓声以一种复杂的眼光来看待复杂的知青生活,他不回避这一历史进程中的苦难和矛盾,不是单纯的非爱即恨,不是简单的肯定和否定。而是历史

地、辨证地分析和评价一代知识青年屯垦戍边的历史功过。他不仅写了绝大多数知识青年的返城,而且还突出地写了三十九名知识青年坚决留在北大荒;就是对返城的知识青年,他也写到很多人在离别前等待开欢送会,表达对北大荒由衷的留恋之情。作者在指出这一切是“多么矛盾”的同时,明确地告诉人们:“这是时代的矛盾在一代人身上、思想上和心理上的折射”。梁晓声透过这纷纭复杂的矛盾,挖掘出了上山下乡运动中知识青年的本质——热情、勇敢、富于理想和献身精神。正是由于作者从探索历史经验和人生哲理的角度来进行这种挖掘,所以较之当时其他知识青年的题材的小说更独特、更深刻。

有评论者认为梁晓声的知青小说“一方面是为了肯定一代知青的自身价值,肯定自我对理想的真诚追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对这一代人的误解和责难进行辩护,怀念的背后,表现出这一代人的尊严”[6]梁晓声曾坦诚地谈到:“被卷入这场运动前后达十一年之久的千百万知识青年……是极其热忱的一代,真诚的一代,富有牺牲精神,开创精神和责任感的一代。”“我写《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正是为了歌颂一代知青,歌颂一场荒谬运动中的一批值得赞颂和讴歌的知青。”梁晓声描写思考鲜活的知青生活,在知青题材中提炼与升华主题。作者着意表现:知青作为一个群体,在当时无法逆转的历史潮流中依然恪守着精神理想和憧憬的倔强品格;在作品中倒下的是单纯而不失幼稚的知识青年,但立起来的是经过作家深思熟虑的英雄主义的进取精神。

梁晓声的出现,使知青文学被注入了慷慨激昂的情愫,二十多年来,梁晓声一直在坚持自己的写作,为知青表达他们自己没有机会表达的东西,也给予他们的人生一种特殊的观念。于是,他变成知青的代言人的同时,也变成了他们人生的指导者。梁晓声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反思着北大荒知青的坎坷命运,在否定那段历史的荒谬的同时,十分深刻地从历史的迷雾中寻找着闪光的东西,从那一代人的狂热和盲从中剔析出了真诚、坚毅、理想、情操和牺牲精神,使被遗忘的知青价值在文学中得到最为直接的追认。也许这正是梁晓声知青小说的价值之所在。

我以为,梁晓声的意义就在对于历史冷静客观而又充满激情的描述,在悲伤过后,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他创造性地发现在我们习惯看到的高歌猛进的历史的褶皱处的那些人,他们的命运需要通过梁晓声的表达浮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无法遗忘。[7]

参考文献:

[1]梁晓声.《关于今夜有暴风雪》的断想[J].《青春》丛刊,1983(1).

[2]梁晓声.《我加了一块砖》[J].《中篇小说选刊》,1984(2).

[3]梁晓声.梁晓声知青小说选[M].西安:西安出版社.1993.

[4]康长福.论知青文学的英雄主义精神[J].齐鲁学刊,2000.

[5]钱谷融.当代文艺问题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6] 王源.新时期“知青小说”主题的嬗变[N].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

[7] 张颐武.梁晓声的意义[N].北京日报,2004-8-22.

浅析梁晓声知青文学中的女性形象ding

浅析梁晓声知青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摘要:本文通过对梁晓声知青文学中的三类女性形象——贞女型、圣母型、“巾帼”型作一番考察与梳理,获悉这三类女性形象的三个特性——时代性、超时代性与局限性。 关键词:梁晓声;知青文学;女性形象 1引言 在中国当代文坛,以知青文学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的作家梁晓声在知青文学史上无疑有其独特的地位。在隐去了那些“伤痕”与“反思”之后,他用自己的笔调“在复杂的历史过程中剥离出值得珍惜的因素,维护着一代人的青春年华和献身精神”1。也正是通过这种“剥离”与“维护”。创构了其知青文学的两大基调——“悲壮”与“崇高”,梁晓声以笔为弦,为我们拉响着那个闪耀着“理想主义”光芒的火红时期的英雄主义赞歌。 虽然在几千年的封建长河中女性一直是以配角的身份出现在各种历史记载之中,但在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女性却往往成为文学魅力之所在。梁晓声的作品也不例外,其知青文学中的女性大都给读者留下了肃然起劲的印象,对于那一代女性来说,梁晓声是带着一种虔诚的心态去完成她们崇高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蜕变。同时,这些女性的清绝、薄命、与崇高一次又一次地震撼着作品中男人们的心灵,她们大都影响或改变着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甚至是以后的人生道路。与此同时,梁晓声也在剥离着错误运动中的某些正确精神去刻画女性们命运中的勇往直前,她们在梁晓声笔尖逃逸的思绪中显示着历史的沉重,而这种沉重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历史对女性命运的忏悔。所以,笔者认为梁晓声知青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大都有着特定的时代光彩,又有着超越时代的意蕴,自然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局限。笔者将从这几方面入手,去做些有关梁晓声知青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力所能及的探索。 目前对梁晓声知青作品的研究已相当丰富。可以说有关梁晓声作品的研究处于一种“与作品俱进”的状态,且精彩纷呈。在这些研究性文章中,研究者主要对梁晓声知青文学的创作主题,创作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一主题方面:李锋在《一曲悲壮的英雄主义赞歌—谈梁晓声知青小说的主题意蕴》2中认为梁晓声剥离了那段刻骨铭心的悲惨遭遇,用一种“维护”的心态去展示那个时代特有的真诚与“英雄主义”情怀,从而揭示其主题。乔丽娜在《理想者的生命之歌—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3则作者站在反顾历史的角度重新审视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从而透视知青这个特殊群体的精神面

高中语文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名家名作精练:梁晓声

2020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名家名作精练 ——梁晓声 (瑞鑫教研院编制) 作家简介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当代著名作家。1949年9月22日出生于哈尔滨市,祖籍山东荣成市泊于镇温泉寨。中国现当代以知青文学成名的代表作家之一。 2019年 8月16日,凭借作品《人世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2019年9月23日,梁晓声长篇小说《雪城》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兵 梁晓声 天黑了。 暴风雪呼啸得更加狂怒。一辆客车,已经被困在公路上六七个小时。 车上二十几名乘客中,有一位抱着孩子的年轻母亲,她的孩子刚刚两岁多一点儿。还有一个兵,他入伍不久。他那张脸看去怪稚气的,让人觉得似乎还是个少年呐。 那时车厢里的温度,由白天的零下三十摄氏度左右,渐渐降至零下四十摄氏度左右了。车窗全被厚厚的雪花一层层“裱”严了。车厢里伸手不见五指。每个人都快冻僵了。那个兵自然也不例外。不知从哪一年起,中国人开始将兵叫做“大兵”。其实,普通的大兵们,实在都是些小战士。 那个兵,原本是乘客中穿得最保暖的人:棉袄、棉裤,冻不透的大头鞋,羊剪绒的帽子和里边是羊剪绒的棉手套,还有一件厚厚的羊皮军大衣。 但此刻,他肯定是最感寒冷的一个人。 他的大衣让司机穿走了。只有司机知道应该到哪儿去求援。可司机不肯去,怕离开车后,被冻死在路上。于是兵就毫不犹豫地将大衣脱下来了…… 他见一个老汉只戴一顶毡帽,冻得不停地淌清鼻涕,挂了一胡子,样子非常可怜。于是他摘下羊剪绒帽子,给老汉戴了。老汉见兵剃的是平头,不忍接受。兵憨厚地笑笑说:“大爷您戴着吧!我年轻,火力旺,没事儿。” 人们认为他是兵,他完全应该那么做。他自己当然也这么认为。

《慈母情深》文本:梁晓声

《慈母情深》文本:梁晓声 男,汉族。原名梁绍生。当代著名作家。祖籍山东荣城市泊于镇温泉寨,1949年9月22日出生于哈尔滨市,现居北京,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汉语文学专业。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编剧,中国儿童电影制厂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及中国电影进口审查委员会委员。 当过知青,1968年下乡赴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1974年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1977年毕业后分配至北京电影制片厂。1988年调至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艺术厂长。2019年调至北京语言大学,任人文学院教授。19 7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天假设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文章?慈母情深?被选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9册。现在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著有短篇小说集?年轮?、?浮城?等。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小说?为了收获?、?学者之死?、?一只风筝的一生?、?双琴记?分获?小说月报? 百花奖。 创作多以知青题材为主,有人称为〝北大荒小说〞,多描写北大荒的知青生活,真实、动人的展示了他们的痛苦与快乐、求索与理想,深情的礼赞了他们在逆境中表现出来的美好心灵与情操,为一代知识青年树立起英勇悲壮的纪念碑。代表作有?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师恩难忘?、?年轮?等,长篇小说?雪城?最为出色;后期作品开始探讨现实与人性,短篇小说?浮城?以社会幻想的形式展现了作者对人类末世预测,十分深刻。其作品大多被香港、台湾出版,并译为英、日、法、俄等国文字。他的名字被收入到英、美、澳三国〝世界名人录〞中。 他创作的作品为我国文学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反映知青生活的小说中

在反映知青生活的小说中,梁晓声所创作的知青小说无疑是独特的:他把“悲壮”与“崇高”带给了我们,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个特定时代所闪耀着的“英雄主义”的光芒。一为了能更好地探讨梁晓声知青小说的主题意蕴,我们不妨先对知青小说作一个简单的回顾,以便明确梁晓声在知青小说中的特殊位置,找准其在知青文学中的座标。“知青文学”是上世纪80年代用来描述一种文学现象的概念,是新时期文学创作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特殊现象,它的特殊性不仅和“文革”相关联,还和60年代末期将数百万知青投入农村这一历史事件相联系。那时,知青们怀着真诚的革命热情奔赴农村,实行自觉的“改造”。但他们于生活的底层一次又一次目睹和遭受“苦难”的袭击,他们终于发现现实欺骗、嘲弄了他们。当一个历史转折时代到来的时候,他们开始了理性的反思。于是,反映知青生活表达知青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的文学应运而生。在“知青文学”中,影响最大、成就最为突出的当属知青小说。引领知青小说潮头的是以卢新华的《伤痕》和竹林的《生活的路》为代表的知青“伤痕小说”。我们发现,文本中充满了对“文革”悲剧的感伤的揭露和控诉:在这里,知青们美好的青春、信念被一点点埋葬,心灵被一段段扭曲。这类小说中有对生活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真诚信仰被愚弄的愤怒,有回首往事的悔恨与悲哀。可以这样说,知青“伤痕小说”唱出了那代知青的人生“悲歌”,它燃烧着满腔的愤怒与沮咒。知青们心灵的创伤、积压的情感,通过小说这一载体以一吐为快的决堤气势冲向社会,它的每一声带血的呼喊,都是对那个特殊时代的有力控诉和批判。当伤痕的情感潮流决堤般地渲泄之后,知青小说便走上了理性的河岸,开始了艰难的“反思”历程。知青“反思小说”的源头之作当推靳凡的《公开的情书》。这是一部以爱情与理想的乞求为线索,表现一代知青崇尚科学理性的思想特点的小说。孤傲的气质、坦诚的情感、深刻的思辩共同构成了这部小说在当时较为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大量的青年读者。此时的“反思”可以说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对那时生活的留恋、迷惘,暗示一种情感的较为理性的回归;有的则从文化和哲学角度对知青生活进行深刻的观照,或写知青生活中所表现出的人性的弱点(如,张抗抗的《隐形伴侣》);或借知青生活追寻理想的文化人格(如阿成的《棋王》)。此后,知青小说在生活评价上开始发生“分裂”:或者继续坚持对“文革”中“上山下乡”运动的否定和对生活荒谬性的冷静批判;或者在复杂的历史过程中“剥离”出值得珍惜的因素,维护一代人的“青春年华”和献身精神,并且不断地将“知青”投身运动抽象化,并坚决地捍卫这“极其热忱的一代,真诚的一代,富有牺牲精神、开创精神和责任感的一代”(梁晓声《我加了一块砖》,《中篇小说选刊》1984年第2期)。梁晓声在这一方面表现得最为赤诚与顽强,也最具代表性,他用他的笔为知青一代立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而“英雄主义”则是这座丰碑永远的魂。二梁晓声有过七年在北大荒的“知青”经历,这为他创作知青小说提供了丰厚的生活基础。刘再复曾说过:“事实上,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生活的‘敏感圈’,作家在自己的‘敏感圈’中,有自己独特的素材积累、情感积累,有自己的心灵体味过的许多动人的东西。作家在这个敏感圈中,完全处于自由状态,文学研究WENXUE Y ANJIUdernohinesecM32IANDAIXUWENY2005.11他能听懂这个敏感圈中独特的语言,能感知这个圈内各种情感的微妙差别和变异。”可以这样说,七年的“知青生活”就是梁晓声的生活“敏感圈”。他的小说,如《白桦林作证》、《北大荒纪实》、《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为了收获》、《今夜有暴风雪》、《雪城》等等,皆以十年动乱为背景,以辽阔、苍凉的北大荒和北大荒人为基本素材,虽然也写到了知青所受的愚弄,但更表达了“我们付出和丧失了许多,可我们得到的,还是比失去的多”的“无悔”宣言,谱写了一曲豪迈悲壮的知青交响乐,在中国新时期知青小说创作中占有极为突出的地位。在“知青”小说创作中,梁晓声自有其独到之处。他不再去诉说“文革”中所遭受的不幸,也不再去表现“知青”返城后对农村的怀念、对土地的眷恋或在新情况下的迷惘和追求,而以充沛的激情和非凡的豪情,去歌颂和礼赞那一代“知青”的英雄主义——悲壮的英雄主义,

编导工作简历的自我评价

编导工作简历的自我评价 编导是电视纪实作品的最主要的创作核心工作。那么面试官对于编导能力的判定一定会很谨慎的,并且一定会体现在自我评价中,所以自我评价的整合一定不能马虎。下面小编为你整理出一些范文希望您能喜欢。 编导工作简历的自我评价1 大学的前两年,在西南大学校党委宣传部直属实验剧社和院团委学生会任职,先后从剧务做到剧务组组长、从普通干事作到宣传部部长。艰辛但充实,无数个周末辗转在工作室、舞台和大街小巷之间,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与人交际的能力、同事间的相处能力、与上级沟通和对下级协调的能力、沉着应变的能力。这些都将对我以后的工作和今后的人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我无论是在理论知识上,还是在专业技术层面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长期与电脑的接触使我掌握了娴熟的电脑硬件基础和操作系统相关知识;不断实践与运用,使我能熟练的使用Office等办公自动化软件;学院开设的高级程序语言设计、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软件设计等课程让我掌握了软件开发的基础知识;凭着对计算机知识的热爱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我自学数据结构、C++、系统开发与运用等等相关知识并通过了国家信息产业部软件资格考试,获得程序员资格认证。 从2020年7月至今,我在北京盛世远景数字有限公司西南公司实习,任创意总监助理、企化部科员。除了参与项目前期文案策划和后期包装外,我主要负责公司的网络更新、推广和日常维护,并于2020年11月改版公司主页,使公司在网络平台上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半年多的锻炼也使我职业化程度得到了明显提高。 编导工作简历的自我评价2 我叫王冠珠,是哈尔滨师范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20年6月我将顺利毕业并将获得本专业的文学学士学位。我先是在系学生会办公室担任职务,后在班委会中一直担任团支部书记,思想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工作认真负

亲历者回忆知青岁月

亲历者回忆知青岁月 亲历者回忆知青岁月 文史精华 1968年深冬,毛泽东主席发表了一段几乎影响涉及到中国每一座城市每一个有子女家庭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当我听到这个必然要用锣鼓口号上街游行以示拥护的“最高指示”时,天津晚间的气温已经很低,海河变成了一条冰带。大凡从那年代过来的人都清楚,对“最高指示”的庆祝是不能过夜的。过夜就是不忠,不忠则意味着不革命,而不革命的罪名那是“相当”可怕呀。 天虽冷,但游行的人却满头大汗。有的当场还写了血书,以示坚决去农村扎根一辈子的红心。其时,欢庆中几乎所有人都顾不上细想,“再教育”这句话里可能还含有另一种“解读”,而这种“解读”就催生了知青下乡初期一些很可怕的事情。作为从天津市第一批到长城以北青龙县插队的知青,我愿将亲身经历的一些事写出,以告世人。

那段最高指示中最让人激动并产生联想的话,应该是,“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不要说对青少年,就是对成年人,也极富巨大的诱惑力和感召力。尽管我因家庭出身的缘故不是红卫兵,心中对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多有恐惧而缺少激情,但听了街道高音喇叭里一遍遍地广播,还是不由自主也产生了些美好的向往与憧憬。脑袋里的画面于是也就有了,模样基本上是电影《我们村里的年青人》、《朝阳沟》,甚至还有《蚕花姑娘》(女主角很好看)等等。至于接受“再教育”那个“再”字意味着什么,根本就未曾去想。日后才发现那个“再”字很可怕,它毫不留情地使知青身陷于一个很低的层次,从而去接受又一次无情的“教育”。用当时贫下中农中某些人的理解,就是这些学生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已经不管用了,城里不希罕要他们,因此只能下放到乡下再接受一次教育。这类话在我初到乡下时常听到。 1969年初,我们“老三届”大部分(有少数六八年去了内蒙古农村和黑龙江兵团)还呆在学校里。我是天津第三十四中的学生。三十四中的校舍是原军阀曹锟的公馆,由一片庞大华丽的西洋式楼群庭院组成。在一间宽大的教室里,一位叫林海青的当地干部向我们介绍了青龙县。他口才好,很善讲,

《普通人》梁晓声教案

普通人 梁晓声 教学目的: 1、通过本文的学习与体验,增强高中生做人与做事的思想、职业素养 2、培养提高高中生阅读、思考与叙述表达水平 教学重点: 1、培养高中生对“父亲”等给予自己重要影响的任务的描摹、刻画能力 2、培养高中生对“普通人”富有个性的感悟理解 学习过程: 一、关于作者 梁晓声,男,1949年9月22日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市,祖籍山东荣城市泊于镇温泉寨。汉族。原名梁绍生。现在居住于北京,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汉语文学专业。曾创作出版过大量有影响的小说、散文、随笔及影视作品。当过知青,1968年下乡赴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 创作多以知青题材为主,有人称为“北大荒小说”,多描写北大荒的知青生活,真实、动人的展示了他们的痛苦与快乐、求索与理想,深情的礼赞了他们在逆境中表现出来的美好心灵与情操,为一代知识青年树立起英勇悲壮的纪念碑。代表作有《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师恩难忘》《年轮》等,长篇小说《雪城》最为出色; 后期作品开始探讨现实与人性,长篇小说《浮城》以社会幻想的形式展现了作者对人性和社会的分析,十分深刻。 梁晓声作品可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知青小说”,表现一代知识青年在那场荒谬的历史运动中所显示出的理想追求和人格精神,热情讴歌了在动乱年代和艰苦环境中的英雄主义精神。《今夜有暴风雪》被视为“知青小说”里程碑式的作品。这部作品在粗犷、浓烈、严峻的气氛里,刻画了曹铁强、刘迈克、裴晓云等令人肃然起敬的知青形象。整个作品气势雄浑、沉郁悲壮,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气息浓郁。这也是梁晓声“知青小说”的整体艺术风格。他的另一类作品则相对平实,作品取材于城镇、农村、学院、家庭等领域的生活,表现了他开拓生活视野的意向,体现出鲜明的纪实风格。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作者简介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作者简介 1、《窃读记》作者是林海音,原名林含音,著名作家,一生创作了多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自传体长篇小说《城南旧事》。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小苗”指苗苗,“大树”指季羡林,季羡林,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 3、《走遍天下书为侣》作者是尤安.艾肯,英国著名的儿童作家,出版过《长满书的大树》等92本小说以及大量的诗歌与短文。 4、《我的“长生果”》作者叶文玲,浙江人,小说集《无花果》《心香》等,散文集《梦里寻你千百度》《不了情》,长篇小说《父母官》《太阳的骄子》《无梦谷》等。 5、《泊船瓜洲》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秋思》作者张籍,字文昌,唐代诗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长相思》作者纳兰性德,纳兰性德,字容若,清朝词人,原名纳兰成德,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 6、《梅花魂》作者陈慧瑛,著名作家、诗人。著作有《无名的星》《展翅的白鹭》《月是故乡明》等。 7、《桂花雨》作者琦君,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有《烟愁》《细纱灯》《细雨灯花落》等。 8、《小桥流水人家》作者谢冰莹,原名谢鸣岗,字风宝,湖南人,代表作《女兵自传》。 9、《鲸》作者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l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0、《松鼠》作者布封,布封18世纪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少年时期就爱好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每天埋头著述,四十年如一日,终于写出了36册的巨著《自然史》。 11、《新型玻璃》作者是周水野,老师。 12、《假如没有灰尘》作者周元桂,湖北人,作品有《文体论》《金枝》等。 13、《钓鱼的启示》作者詹姆斯·勒菲斯特,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作者伊尔莎·斯奇培尔莉,生于意大利罗马。她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名的服装设计师之一,也是一位作家。

梁晓声《母亲》

淫雨是停歇了。瘦叶是静止了。这一个孤独的日子,我想念我的母亲。有三只眼睛隔窗瞅我,都是那杨树的眼睛。愣愣地呆呆地瞅我,瞅着想念母亲的我。 邻家的孩子在唱着一首流行的歌: 杨树杨树生生不息的杨树, 就像那妈妈一样, 谁说赤条条无牵挂?…… 最堪怜是中秋、国庆,新年、春节前夕的母亲。母亲每日只能睡上两三个小时。五个孩子都要新衣穿,没有,也没钱买。母亲便夜夜地洗、缝、补、浆。若是冬季里,洗了上半夜搭到外边去冻着,下半在取回屋里,烘烤在烟筒上。母余不敢睡,怕焦了着了。 母亲是太刚强的女人,她希望我们在普

天同庆的节日,没条件穿件新衣服,也要从里到外穿得干干净净。尽管是打了补丁的衣服,还想方设法美化我们的家。 家像地窖,像窝,像上丘之间的窝。土地,四壁落土,顶棚落上。它使不论多么神通广大的女人为它而做的种种努力,都在几天内变不往劳。母亲却常说:“蜜蜂蚂蚁还知道清理窝呢,何况人!” 母亲拼将她那毫无剩余可谈的精力,也非要使我们的家在短短几天的节日里多少有点象样不可。“说不定会有什么人来!” 母亲心怀这等美好的愿望,颇喜悦地劳碌着。 然而没有个谁来。没有个谁来母亲也并不党得扫兴和失望。生活没能将母亲变成个懊丧的怨天怨地的女人。 母亲分明是用她的心锲而不舍地衔着

一个乐观。那乐观究竟根据什么?当年的我无从知道,如今的我似乎知道了,从母亲黩黩地望着我们时目光中那含蓄的欣慰。她生育了我们,她就要把我们抚养成人。她从未怀疑她不能够。母亲那乐观当年所根据的也许正是这样的信念吧?唯一的始终不渝的信念。 我们依赖于母亲而活着。像蒜苗之依赖于一棵蒜。当我们到了被别人估价的时候,母亲她已被我们吸收空了。没有财富和知识。母亲是位一无所有的母亲。她奉献的是满腔满怀仁温不冷的心血供我们吮咂!母亲啊,娘!我的老妈妈!我无法宽恕我当年竟是那么不知心疼进、体恤您。 是的,我当年竟是那么不知心疼和体恤母亲。我以为母亲就应该是那样任劳任怨的。我以为母亲天生成就是那样一个劳碌不停而又不觉累的女人。我以为母亲是累不垮的。

知青的分类

知青的分类 知识青年,是对城市学生上山下乡的专用称呼。 根据上山下乡的时间,知识青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1954~1966年的“老知青” 1954年,山东省掖县徐建春(女)高小毕业回乡务农,是新中国的第一个知识青年。 1959年至1965年,又有以邢燕子、候雋、董加耕等为代表的到农村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还有到生产建设兵团的知识青年。由于这些知识青年的数量不多,范围不广,没有构成社会群体,可以说是“有影响,没规模”。 第二类——1967~1970年的“知青” 从1967年北京一些中学生自发组织起来,到内蒙古农村插队落户以后,到1968年发布了毛主席的“最新最高指示”,全国当时在校的66、67、68年初高中毕业生,绝大多数都到农村了,这就是知识青年的“老三届”。后来,69、70两年的毕业生又继续下乡,于是从66到70又合称为“老五届”。 第三类——1972~1976年的“后知青” 1971年,上山下乡中断了一年。 1972年到1975年的毕业生,仍然继续上山下乡,但是由于中央已经吸收了老五届知青的经验,所以,他们的境遇已和“老五届”大不相同,一是他们下乡的地点,一般都离家不远;二是有“随队干部”负责

他们生活、学习的管理,成为有组织的队伍;三是有的知识青年由家长的单位与县或者公社挂钩,由单位派出“随队干部”,把知识青年组织成集体;四是在政策上知识青年可以优先安排工作,使上山下乡成为学生参加工作的必由之路。所以,这些“后知青”已不再受到社会的关注,而且在“老五届”的眼里,也不把他们纳入知识青年的行列。 根据上山下乡的形式,知识青年又可以分为四种。 第一种是到生产建设兵团当“兵团战士”,如《今夜有暴风雪》的作者梁晓声、相声演员姜昆等;第二种是到国营农场当“农场工人”,如《中国知青部落》的作者邓贤等;第三种是回农村老家当“返乡知青”,如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倪萍等;第四种是集体到学校联系的农村“插队落户”,如《蹉跎岁月》的作者叶辛。 生产建设兵团和国营农场,都是半军事化管理,每月有固定的工资收入,每年享受一次探亲假。回农村老家虽然是当农民,一般都是住在奶奶或姥姥家里,生活有人照顾。 “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虽然是集体住在“知青点”,但是收入和农民一样靠工分,生活由知青自理,所以相比之下,插队落户是知识青年中最散漫、最艰苦、最无助的,因此也是最不安心、牢骚最盛的。 1971年以后,这些“老插”们开始了“集体上访”和艰苦曲折的返城活动,先是有了可以“病退”和“困退”的政策,后来口子越开越大,医生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很少戳穿他们装病的伎俩,不仅给他们开出了“丧失劳动力”的重病证明,有的还暗示他们这种病的症状是什么样子,以免他们露馅。1975年前后,“老五届”的“插队落户”知

浅谈知青文学

何为知青文学?当代人普遍认为,知青文学是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青作家,对文革中知青的遭遇,以及文革后知青生活道路和思想情感的文学表达。这与洪子诚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对知青文学的界定保持一致。不过,这只是狭义上的知青文学。根据学者定宜庄、刘小萌对上山下乡史的研究,上山下乡的起止时间为1953年到1980年。如果将上山下乡作为知青文学的大背景,那么知青文学的外延就包括不限于文革。在此基础上,学者郭小东给出了广义的知青文学概念,即,以上山下乡为题材,展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生产生活、思想情感与精神风貌的一种文学样式。从郭小东的这个界定可以看出,知青文学几乎是贯穿新中国历史的文学现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以不同的面貌存在,被归入不同的文学思潮范围中。 一、文革前的知青文学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1953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起始之年,也是中国知青文学的起点。这一年,团中央下发文件,组织高小、初中毕业生回乡。这次号召知识青年回乡是一种政策性的倡导,本质上是人力资源调配的行为。除了强制性地把右派分子赶到农村监督劳动外,其他人的回乡行为基本上是自愿的、零散的。不久后,文坛便出现了一批描写回乡知青建设新农村的文学作品,如马烽的《韩梅梅》、邓普的《军队的女儿》、金敬迈的《欧阳海之歌》、黄天明的《边疆晓歌》、冯金堂的《红姑娘》、柯蓝的《洋土结合》等。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有着共同而鲜明的主题,即革命理想与革命豪情,以及这种理想与豪情在现实斗争中的消长变化,最终升华为对革命理念最大限度的张扬和歌颂。这类文学作品包含革命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所创造的人物概念化、简单化,只不过是国家政策的传声筒罢了。 二、文革期间的知青文学 文革期间的知青文学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主流价值下的文学创作;另一部分是带着反叛精神的地下文学。文革10年给广大知识青年带来的精神伤痛,一直以地下文学的形式反映出来,如食指等人的诗歌创作。那些所谓的地上文学,则处在话语权与文学精神被阉割的状态下。 1973年前后,文坛出现了一些反应知青生活的中长篇小说,如,张抗抗的《分界线》、邢凤藻与刘品青合著的《草原新牧民》、汪雷的《剑河浪》、王世美的《铁旋风》等。这些小说从某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青生活的状态,但受先天不足的影响,难免堕入俗套。与此同时,政治审查也是无处不在。这里举一个例子。如今的中国作协副主席张抗抗,于1975年创作了长篇小说处女作《分界线》。有一处写到北大荒的原野上有野罂粟花,当时没留意。样书出来后,被送到有关部门审查。张春桥夫人发现了罂粟这两个字,立即召见出版社领导,指出这是一个政治性错误:罂粟是国际公认的毒品,而社会主义的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杜绝了毒品的国家,中国的土地上怎么可以生长罂粟?这不是往我们国家脸上抹黑吗?这不是为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提供攻击我们的口实吗?出版社当即让印刷厂悄悄地将已经印出书全部返工,翻到书中出现罂粟字样的那一页,由工人把每一页上的罂粟用纸贴上,换成石竹花的名字。尚未印出来的那几十万册,那一页全部改版重印,另行装订。 这类作品是作者在时代大潮下滥用激情,失去独立个性的产物。这些小说中的人物模式

读者介绍

前言 风风雨雨, 《读者》已经走过了 30 多年,一篇篇优秀的文章如沧海遗珠,经过 岁月的洗礼和沉淀,更加璀璨夺目,我们愿做一个贝海拾珠人,给读者呈现一场赏心悦目的华美盛宴。 “我们鲜有雅俗共赏的杂志, 也鲜有盛誉持久不衰的杂志—— 《读者》 却能二者 兼备于一身, 这在今天的阅读环境中近乎一个奇迹。 我常常从这份杂志中接受启迪, 获得欣悦,而且也感知了她面对生活的清晰和深沉。 ”著名作家张炜如是说。 是啊,做一本杂志不难,做一本雅俗共赏的杂志也不难,难的是这么多年坚持 做下去,并且做得风生水起,经久不衰! 《读者》 创刊于 1981 年, 发行量连续 10 余年领跑中国期刊界, 位居中国和亚洲 第一、 世界综合类期刊第三位, 被誉为 “中国人的心灵读本” 、 “中国期刊第一品牌”

杂志多年以来始终以弘扬人类优秀文化为己任,坚持“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办刊宗旨,遵循“选择《读者》 ,就是选择了优秀的文化”这一 办刊理念,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拥护。 同时, 《读者》杂志行销世界 9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 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拥有众多读者,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读者》,具 有广泛的影响力。 2011 年 1 月 1 日起, 《读者》开始在台湾发行 , 成第一本进入台湾 发行的大陆杂志。 《读者》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作者队伍,诸如余秋雨、贾平凹、池莉、龙应台、肖复兴、梁晓声、林夕、方文山……第一流的作家提供最好的阅读体验。各种思想在这里碰撞、融合,独具吸引力。 我们精选部分文章结集出版, 希望这些优秀的文章能够集合在一起, 以飨读者。 编辑过程中,我们无不感叹这些文章的强大生命力,即便是重温,也是那样的令人兴趣盎然,回味无穷,这是营养丰富的心灵鸡汤,更是满汉全席般的心灵盛宴,能让烦恼者,见微知著,抚慰心灵,从而喜上眉梢;能让快乐者,感悟人生,收获希望,从而通体舒泰。 此次,我们出版的《 < 读者 > 最受欢迎的文章集萃》系列按主题分卷出版, 《妈妈

梁晓声:人生真相

梁晓声:人生真相 发表日期:2006年11月8日出处:《安农青年》作者:梁晓声【编辑录入:anqn】 本书精选了著名作家梁晓声杂文数篇,他毫无疑问是一位创作实力极强的著名作家。他的创作体裁、题材之广泛,在中国当代文坛确属少见。在短篇、中篇、长篇小说方面,梁晓声都有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在电影和电视剧方面,梁晓声也曾有影响巨大的代表作;而在散文、杂文、社会和国际时事评论方面,梁晓声亦以他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思维、独特的情感、独特的抒发方式和独特的评说风格独树一帜。二十余年间,梁晓声写下了数百篇近二百万字的杂体文章。它们的内容十分丰富,从国内国际大事件到中国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梁晓声皆有所关注。在杂体文章方面,梁晓声以其鲜明的风格特点,可被比作为“中国的王尔德”。二十余年间,梁晓声写下了数百篇近二百万字的杂体文章。它们的内容十分丰富,从国内国际大事件到中国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梁晓声皆有所关注。梁晓声的杂体文章有如下特点:爱憎分明,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情真意切,人间苦乐,皆成文章;从前、现在或将来,世事纷繁,点点滴滴,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皆成文章;猛兽昆虫,生命百态,信笔写来,皆成文章。当然这也是写文章之人擅长的能力;但在梁晓声笔下,却每每写出了故事性、寓言性,使人会不禁地联想到王尔德。在小说方面,有人誉梁晓声为“中国的巴尔扎克”;而在杂体文章方面,梁晓声以其鲜明的风格特点,或可

被比作为“中国的王尔德”吧?而这,乃是我们决定出版这套书的动力。 梁晓声(1949--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父亲》,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小说集《天若有情》、《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间烟火》、《白桦树皮灯罩》、《黑纽扣》,长篇小说《雪城》、《年轮》等。梁晓声作品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知青小说”,表现一代知识青年在那场荒谬的历史运动中所显示出的理想追求和人格精神,热情讴歌了在动乱年代和艰苦环境中的英雄主义精神。《今夜有暴风雪》被视为“知青小说”里程碑式的作品。这部作品在粗犷、浓烈、严峻的气氛里,刻画了曹铁强、刘迈克、裴晓云等令人肃然起敬的知青形象。整个作品气势雄浑、沉郁悲壮,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气息浓郁。这也是梁晓声“知青小说”的整体艺术风格。他的另一类作品则相对平实,作品取材于城镇、农村、学院、家庭等领域的生活,表现了他开拓生活视野的意向,体现出鲜明的纪实风格。

读梁晓声《知青》有感

书名《知青》 作者:梁晓声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掩卷沉思那一段刻骨铭心的岁月 ----------读《知青》有感知青文学也被称为伤痕文学,他是我们不可躲避的一段历史,他是我们至今触动都会刻骨疼痛的伤疤。 也是先看了《知青》电视剧的广告才知道这本书的,梁晓声的书看了几本,当然最早的还算《雪城》好似每次都因为电视剧我们才关注它本源的书籍,要知道那墨香之中,蕴含着远比电视剧能够表达得多得多的思想。 很快就读完全本《知青》同时在心灵上再次得到了洗礼,虽然这感觉并不好,甚至更多的是沉重,可是掩卷沉思,一股激流贯彻脑海,毕竟我们生活的年代不是当年岁月了。 文革是我们不可回避的一段历史,当然我没有亲身经历过,可是从父辈的口中我们得到了很多,却也没有书中的来的那么深刻,也许这就是文学家之余普通大众的最大作用吧。 《知青》讲述了当年上山下乡的两部分人,一部分人去了东北,在北大荒挥洒着他们的汗水;另一部分去了陕西,在穷乡僻壤之中实现了他们所谓的价值。他们都激情满怀地准备大干一番事业,可是种种现实让他们不得不屈服于生活,但是那激情仅仅是隐藏而并未曾消失,一旦遇到合适的土壤,这个种子的生长将是无可抑止的。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波澜壮阔的劳动场景,也有现在看来荒唐可笑的政治运

动。但是之于当时,这都是真实的,甚至影响到了一代人的人生观、世界观。 也许我们不能真正了解知青,也许我们看待不远的过去有种隔绝于历史的感觉,因为我们不是他们,也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而那个时代与现状是那么的不同,甚至于你不可想象,现今起始于那个动荡年代,甚至诸多父辈们就是从那里走出来,又让我们不得不一再探讨。 没有信仰对充满激情,得到与失去的取舍,生存对于生活。当时的人们是抱着怎样的热情去投入的下乡运动我们不得而知,而仅仅知道,他们当时是满怀豪情的,但结果是他们纷纷屈服于生活,有时候,生活真是一把磨刀石,会将你的棱角去除。 读罢沉思,心中有诸多感想,却因为他对诸于当今没有多少指导意义,也许那段岁月最大的意义就是让我们反思吧!

叶辛知青小说研究

叶辛知青小说研究 叶辛最主要的成就是其创作的大量知青题材作品。知青小说《蹉跎岁月》和《孽债》,使叶辛在全国赢得广大读者的同时也收获了巨大声誉。作为知青小说的代表作家,叶辛在他的小说中对知青一代人整个人生历程的方方面面进行描述,力图以此勾勒出一代人的命运、呈现出作者对时代人生的探究与思考。论文分三个部分展开论述。叶辛的知青小说大多是建构在自己的知青生活体验上,从这个角度而言,要真正认识叶辛的知青小说,首先就得研究知青生活体验与叶辛创作二者之间的关系,所以第一章分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第二章是对叶辛知青小说阶段特征的阐述。作为立志要写出一代人命运的作家,叶辛始终关注知青一代,他的知青叙事随着他们生活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变化。从反映插队生活的知青时代的《蹉跎岁月》,再到反映知青返城后人到中年的人生无奈、苦涩与挣扎的《孽债》,直至新世纪书写步入老年的知青的回忆、反思、忏悔与救赎的《客过亭》,三部长篇小说分别呈现了知青一代的三个人生阶段。叶辛通过这三部小说完整地勾勒出知青一代人漫漫几十年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这一章把叶辛知青创作生涯大致分为早期、中期和近期三个阶段,以《蹉跎岁月》、《孽债》、《客过亭》三部小说为代表,分别阐述三个阶段的创作特征,即早期诉说青春的苦痛与拼搏,中期描写中年的挣扎与无奈,近期叙述老年的怀旧与忏悔。第三章重点分析叶辛知青小说最重要的两个主题:情爱与人性。由于知青小说描述的故事多与文革和上山下乡这样特殊的历史背景相关,所以叶辛的创作从来没有停止对那个特殊

时代一代人情爱与人性的关注与思考。在叶辛的知青小说中,对于爱情的执着关注与探究特别引人注目,作家立足高远,把作品中男女个人的情爱与整个社会时代潮流涌动的宏大背景结合起来,通过个人曲折的情感生活折射个体所在的时代风貌,从极为个人化的角度呈现和反思社会,同时通过对“爱情”流转得失的剖析与追问来审视个人的人格操守。在文革那个荒谬的年代,人性的善恶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以此叶辛作出了自己的思考。

狂人日记简介

篇一:《狂人日记》简介与评析 《狂人日记》简介与评析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也是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1918年5月15日发表于《新青年》杂志。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它由13则日记组成,记录了“狂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深刻揭露了集权专制社会的“吃人”本质,表现出彻底反对集权专制社会的战斗精神。在艺术上运用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沈雁冰曾在《读<呐喊>》一文中这样回忆当时的情形:“那时《新青年》方在提倡?文学革命?,方在无情地猛攻中国的传统思想,在一般社会看来,那一百多面的一本《新青年》几乎是无句不狂,有字皆狂的,所以可怪的《狂人日记》夹在里面,便也不见得怎样怪,而曾未能邀国粹家之一斥。前无古人的文艺作品《狂人日记》于是遂悄悄地闪了过去,不曾在?文坛?上掀起了显著的风波”。与后来郁达夫的《沉沦》、汪静之的《惠的风》等作品相比,《狂人日记》确实“不曾在?文坛?上掀起了显著的风波”,没有因此而展开一场文艺论战;但是,《狂人日记》在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开拓现代小说的道路特别是在批判封建礼教的流毒方面,其影响仍然是巨大而深远的。所以,鲁迅的成功,又在于他对我们民族和社会的深刻认识。 《狂人日记》的主题十分明确,就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他还曾在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棠的信中说道:“《狂人日记》实力拙作……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后以偶阅《通鉴》,”乃司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此成篇。此种发见,关系亦甚大知者尚寥寥也。”由此可见,作品小序中所谓“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等语,完全可以理解为作者有意摹传统笔记小说作法而写的反语,也可以理解为作者所说的“医家”有更深广的含义,并非狭义的“医生”、“大夫”。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狂人虽然具有迫害狂的精神特征,诸如“今天全没有月光,我知道不妙”,“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想害我”,“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等等,但作品的深层意蕴却是有意识地指向几千年的历史和当时社会上的“吃人”现象从古代的“易子而食”,到“前天狼子村佃户来说吃心肝的事”;从“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到徐锡林(即徐锡霖)被炒食心肝。作品内容虽然带有狂人的非逻辑心理特征,但始终围绕着“吃人”,围绕着中国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不断发生的有史可查和无史记载的形形色色的吃人现象,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 《狂人日记》在表现其主题时,也表现出鲜明的启蒙主义的思想特征。鲁迅对中国国民性中的“看客”心态最为深恶痛绝,他的“弃医从文”的重大抉择便直接由于这个因素。而顾在五四运动前后写的所有杂文和小说,都是以启蒙主义为总的思想特征的。 《狂人日记》的创作,是鲁迅在经历了沉默与思索之后的第一声呐喊,其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他多年来的愤怒、怨恨、不满、焦虑,以及希望、企求等各种复杂的情绪,也必然地体现了他多年来对中国历史的深思和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是一篇彻底的反封建的“宣言”,也是作者此后全部创作的“总序言”。 《狂人日记》的启蒙主义思想特征,主要表现在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对麻木愚昧的国民性的批判,以及对将来的坚定信念和热烈希望。作者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礼教就是吃人,仁义道德是礼教虚伪的面具,这就是鲁迅对封建道德的定义,篇二:狂人日记读书报告 暗夜中的呼喊 近来,仔细拜读了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心中对鲁迅先生的敬佩之情倍增。在《狂人日记》这篇短篇小说中,鲁迅先生借“狂人”之口,发出暗夜的呼喊,鲁迅先生是暗夜中的勇士和

观《知青》有感(精选多篇)

观《知青》有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观《知青》有感 观《知青》有感 刚看完了梁晓声主编的45集电视剧《知青》,感触良多。 虽说是在那么苦难的年代,人与人之间始终还是有很多真挚的感情的,这是最让人高兴的。无论是亲情、爱情还是友情,终归还是有许多纯洁的。人们之间的善良本性始终是他们的精神支柱。不管条件多艰苦,生活多不易,社会多不正常,但他们始终坚信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变好,人心是善良的。 一个时代的大环境主要是政治决定的,所以人们很少能够离开政治而独立存在。但无论做出了怎样的决定,在小环境下,人们身上最美最真最善良的东西始终会还是会以各种不同形式表现出来,而这种表现主要归功于其独立思考后的价值判断。要想准确的看清现实某些问题,需要从更高层面看,把握时代的脉搏,并保持思考。 在那样一个疯狂的时代人们都怀着希望,都坚定不移的相信爱情,相信可以改变命运,相信人们的善良。而在这个和平安稳繁华的年代,有什么理由不相信真心呢,有什么理由不去相信自己的感觉呢,有什么理由去违背自己的良心呢,有什么理由不让自己活得人模人样呢?是一种什么力量让人们整天虚无、堕落、虚伪……让他们成为房子车子的奴隶,让他们毫无廉耻?也许是贪婪吧,也许是过去贫穷给他们留下深深的恐惧吧,也许是文化缺失,他们无所事事吧。 第二篇:读梁晓声《知青》有感 书名《知青》 作者:梁晓声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掩卷沉思那一段刻骨铭心的岁月 ----------读《知青》有感 知青文学也被称为伤痕文学,他是我们不可躲避的一段历史,他是我们至今触动都会刻骨疼痛的伤疤。 也是先看了《知青》电视剧的广告才知道这本书的,梁晓声的书看了几本,当然最早的还算《雪城》好似每次都因为电视剧我们才关注它本源的书籍,要知道那墨香之中,蕴含着远比电视剧能够表达得多得多的思想。 很快就读完全本《知青》同时在心灵上再次得到了洗礼,虽然这感觉并不好,甚至更多的是沉重,可是掩卷沉思,一股激流贯彻脑海,毕竟我们生活的年代不是当年岁月了。 文革是我们不可回避的一段历史,当然我没有亲身经历过,可是从父辈的口中我们得到了很多,却也没有书中的来的那么深刻,也许这就是文学家之余普通大众的最大作用吧。

《知青》读后感

《知青》读后感 数日前,逛当当偶尔翻到了梁晓声先生的新作,买回来读得有些如饥似渴。好久没有读那么两大厚本的上下册,我喜欢未被删节的原汁版东西,不管是创作还是做人,还是原汁原味更具有本真和人性。与书中人物同喜同悲了好几天。当看完最后一页进入梦乡以后,居然是无边无际的麦海,是北大荒那广袤的土地。 作为一名21世纪中科院的研究生,与当年下乡的知青相比,我的生活简直是天堂。楼房有空调暖气,办公室有电脑可以互联各种数据库,一顿三餐有园区食堂,出门有大商场大超市,有双休日,可以看日落西山,可以滑雪溜冰逛公园,更奢侈的是每天可以给家里打电话。这与梁晓声那里的“北大荒”经常挨饿,不敢“大声语”的年代已经完全是天壤之别。但我喜欢梁晓声笔下那个原始的北大荒,《知青》几次让我泪如泉涌。周萍和赵天亮的爱情,孙敬文临死前的嘱咐,沈力那样一个天才的画家,还有赵曙光与冯晓兰那种奉献。虽然有文化大革命当年对人性的摧残,但是整个小说是让人感动的。 封皮上那种“史诗巨作”的评价不知道是不是过火,但通过那些灵动的人物让人似乎又回到了那个年代,更像一种历史的纪实。父辈们的事与我们些八零后似乎很遥远,但那

一切都影响着我们八零后的一生……人不但无法选择家庭出身,更无法选择所处的时代。但无论这两点对人多么不利,人仍有选择自己人性坐标的可能,哪怕选择余地很小。于是,后人会从史性文化中发现,即使在寒冬般的时代,竟也有人性的温暖存在,而那,正是社会终究要进步的希望。《知青》这部小说,让人感动的正是寒冬般时代的人性本真之温暖,是余地很小很小的理智的思想。 那个年代缺吃少穿,食不果腹,这些物质的奇缺人是可以忍受的,可以通过劳动创造,只要勤劳付出土地就会满足。那个年代对人性和人本能思想的自己之剥夺可谓是史无前例的。一句话,一封信,一首诗,都会成为现行反革命,政治的可怕贯彻得淋漓尽致。但既使这样,仍然有周萍这种“仙人掌”一样的姑娘,不管经历多少委屈和痛苦,最后仍然善良温暖让人感动。一如赵曙光那封写给赵天亮封在枕头里“中国病了”那封让人做了多少恶梦的“信”,这些可贵可贵的东西,不知道在这个时代是否还有多少。那个年代,哥们是真哥们,命换的情谊。那个年代爱情真是爱情,会一辈子忠贞不渝。那个年代无法选择,却可以选择坚守人性的温暖。 同学说我不要总是看这些“怀旧”的书,容易变老。在读的时候就想,我们身边还是有的,只是我们能看到的机会并不多。如果这种“怀旧”真的能让人变老,我情愿这样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