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世纪坛设计说明

中华世纪坛设计说明
中华世纪坛设计说明

中华世纪坛设计说明

一背景与立意

随着2000年的临近,世界各国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备,迎接新世纪与新千年的到来。许多国家的首都如巴黎、伦敦等都不惜重金,兴建标志性建筑。

1998年,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号召“以崭新风貌迎接建国五十周年,迎接澳门回归祖国,迎接新世纪的到来。”这就将参与全球性的迎接新世纪、新千年活动,提上了中央的议事日程。

作为首都北京,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早就对此项活动作出安排与部署。并以“中华世纪墙”为启端,发展到以“中华世纪坛”作为迎接新世纪、新千年的标志性建筑。为此,北京市领导亲自参与选址,成立领导小组,对设计思想、方案确定等直接予以指导。

中华世纪坛,是一座规模不大但却具有历史意义的标志性纪念建筑。称之为坛,虽含有弘扬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意义,但其总体上已完全区别于古代祭祀天地日月的祭坛,而赋予了现代化的内涵、风格与韵味,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世纪作为度量历史的单元,中华民族拥有五十个世纪的文明史,熔铸着伟大祖国的盛衰兴亡,铭刻着伟大民族的荣辱沉浮。浓缩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再现五千年文化的辉煌;纪念先人,教育现人,激励后人;保持优良传统,创造美好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这就是中华世纪坛的立意。

二设计指导思想

(一) 两个支撑点

中华世纪坛承担着繁重的历史使命,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而建设的空间却又相对狭小、拥挤。东边为军事博物馆,西边为中央电视台及梅地亚宾馆,北面为玉渊潭公园。这就形成一个尖锐的矛盾。

我们可引用唐人刘禹锡《陋室铭》中的两句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来解决这个矛盾。这座标志性建筑,由于地域限制,既不可能大,也不可能高。比起周围的大建筑群,

简直只算一座“陋室”。

因此,只能依靠“仙”与“龙”这两个支撑点来取胜。这个“仙”就是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即必须充分而深刻地展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这个“龙”则是艺术表现形式,即必须以新颖的建筑造型,生动的表现手法,优美的艺术创作来吸引观众。

(二) 四条要求

由于五千年文明史,内容庞大无比,世纪坛决非历史博物馆,规模又相对狭小。因此在设计时,遵循了以下四个要求:

1、宜简不宜繁;

2、宜雅不宜俗;

3、宜抽象不宜具体;

4、宜以建筑为主,不宜建成园林小品。

(三) 八个统一

1、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整个建筑结构,要同标志性功能、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旅游功能、文化服务功能等相统一。

2、建筑与环境的统一

东西两侧为高大建筑群,北侧为玉渊潭公园。整个坛的建筑,不能同相临楼群比高低,而应利用反差:在东西建筑群的夹道中,突出甬道与两侧草坪,加强绿化;在北侧以公园为背景,突出稍高的坛体建筑。

3、现代化与民族化的统一

整个建筑应突出20世纪90年代的现代化概念、风格、技术、材料及色调,同时又富有民族化的气息。目前选用的方案,就较能达到这种统一。

4、精品化与大众化的统一

坛的建筑、雕塑、壁画等,必须强调精品意识,宁缺毋滥。杜绝目前许多人造景点的低俗格调。但同时又要注意大众化,吸引广泛人群前来参观,寓教于乐。

5、时间与空间的统一

通过约三百米甬道的设计,将五千年岁月的轨迹表现出来,达到时、空的统一。使人们漫步三百米,穿越五千年。

6、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从入门到坛体,各类建筑、各种艺术品,皆应博采众长,百花齐放,充分显示出艺术创作的多样性,但主题思想与主体设计又必须强调一致性。艺术形式要在总体上保持完整与流畅。

7、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整个世纪坛应侧重社会效益,是一个社会公益型建筑。但要维护整个建筑,又必须注意其经济效益。

8、立意与可操作的统一

整个设计,要以创新为灵魂,采用新概念、新技术、新材料,但也要兼顾当前的条件,要具有可操作性。否则只能作为空想,难以实现。

三内容

(一)一条主线

中华世纪坛整个建筑,以弘扬中华文明史为主线。突出现实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发展,要求人们从历史文化视角来认识中国。强调中国今天选择社会主义制度与道路,是有其历史渊缘的,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

中国具有几千年的辉煌历史,而且在十五世纪前,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然而,这些历史目前已被许多人淡忘了。在“左”的思潮占统治地位的年代,尤其到十年动乱,历史按一时的政治需要而改写。几千年的文明史,似乎除了几位农民起义领袖外,就没有正面人物了。

这种“左”的历史观,使不少人的思想中,五千年的中国史,不是一片空白,就是一团黑暗。好象从来就是战乱连年、生灵涂炭、赤地千里、哀鸿遍野。待改革开放后,同国际水平一比,更感落后。认为当代中国都如此落后,历史的中国就更不堪设想。于是崇洋思想、民族虚无主义横行,也就不足

为怪了。因此,中华世纪坛,就是要恢复中国辉煌历史文化的本来面目,以提高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与自尊心,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爱国主义情怀。

(二)两大精神象征

中华民族精神传统中,有两个重要支柱。这就是《易经》中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第一句话,讲的是“乾”,说天体是永恒运动着的,从不停息。中华民族应象天体一样,毕生努力向上,不断进取。

第二句话,讲的是“坤”,说大地能包容万物,和平相处。中华民族应象大地一样胸怀宽广,能容纳不同意见,以和为贵。

这两大精神遗产,对于当今的中国,是何等可贵。世纪坛,就应体现这两种精神。转动的坛面,象征着乾,是不停运动着的天体,代表刚健进取,自强不息。外面一圈静止的回廊,象征着坤,是包容万物的大地,代表厚德载物,兼容博大,以和为贵。

(三)三个和谐

在各种艺术表现中,要突出三个和谐协调。一是人类与大自然的协调发展,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二是科学精神与道德理想相结合的理性光辉。三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和谐融合,“兼取众长,以为己善”的道理。

(四)四个优良传统

在整个内容中,要弘扬中华文化的四个优良传统:

——团结统一的传统。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悠久的中国文化,维系着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

——独立自主的传统。从古至今,一直以独立自主为立国之本。具有坚不可摧的力量,使几千年来,中华文化传统从未终断过。

——爱好和平的传统。自古以来,就向往天下太平,同各国友好相处。主张“亲仁善邻,国之宝

也。”

——自强不息的传统。中国人民总是不断变革、创新,艰苦奋斗,奋发图强。

(五)五个千年

清代诗人黄遵宪说:“羲轩造书契,今始岁五千。”孙中山说:“中国之文明,已著于五千年前,此为西人所不及。”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

(六) 六种学科

展示中华文明史,要显示古代中国在六种学科中的贡献与成就。

——天文历法

——地理学

——数学

——农学

——医药学

——人文科学

(七) 七类名家

中华五千年,产生了许多杰出的名人,包括

——哲学家

——思想家

——政治家

——军事家

——科学家

——文学家

——艺术家

(八) 八项领先技术

在十五世纪以前,中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最重要的有八项

——造纸

——火药

——印刷术

——指南针

——丝织

——制瓷

——冶金

——造船

四中华世纪坛的建筑美学原则

历史的沧桑与千年的庆典

――中华世纪坛的建筑美学原则杨乃乔

如果说, 19 世纪的终结期,是古老的中华民族带着一种世纪末的情绪在生存的忧患中挣扎出封建的阴影;那么,当下 20 世纪的逝去,没有给这个正在走向现代化的民族留下世纪末的忧患意识,而是以时间的流动让人们在这个世纪驻留的最后时刻,以一种在改革中发达起来的振奋期待着下一个既将到来的千禧年。不错,虽然世纪的交替是在一种非人为的意志中,以时间的序列翻开历史的崭新一页,但历史的本体叙事则永远是在我们的行动话语中得以完成的。这,才是历史的叙事性。正是如此,中华世纪坛以她新颖而独特的现代建筑语言,在世纪的转折点上,把中华民族五千年流动的沧桑历史凝固在新旧世纪交替的最后一瞬间。

江泽民总书记在美国哈佛大学所作的题为《增进相互了解加强友好合作》的演讲中指出:“现实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发展。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从历史文化来了解和认识中国是一

个重要的视角。”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中华世纪坛作为 20 世纪终结与 21 世纪开启的标志性建筑,她正是以一种凝固的音乐形式演奏着一首五千年历史叙事的交响诗。这一标志性建筑座落在长安街,她是以建筑语言进行交响叙事,使人们了解和认识中国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窗口。

在 20 世纪逝去的最后一瞬间,中华世纪坛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沧桑历史的祭典与反思。中华世纪坛作为一种世纪转折的标志性建筑,她自身有限的建筑艺术表现形式以象征与隐喻手法,在无限大的审美含量中浓缩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精神传统,这一精神传统不仅是中华民族在哲学理念与审美意识上的千年叙事,也更是创意者为中华世纪坛在艺术形式与艺术理念上总纳、设定的基调。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华世纪坛的主体――乾坤坛体在动与静的审美谐和中,以建筑语言陈述着这一精神传统。这,就是中华世纪坛乾坤坛体的审美叙事性。

建筑艺术其审美叙事性的厚重,不仅取决于建筑主体其体量的宏大与造形创意的新颖,也更在于建筑主体以其形式所承载、表现的全部理念或全部内涵的“不可承受性”。我们认为,在建筑艺术或任何其它门类艺术的创作表现过程中,这种艺术理念与艺术内涵的“不可承受性”是极为重要的。如屹立于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语言是建筑造型的叙事手段。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她的建筑造型旨在对“纪念 1840 - 1949 年间为我国革命牺牲的人民英雄”这一重大主题进行纪念性叙事。的确,从鸦片战争以来到新中国的成立,再也没有任何主题其厚重性能够超越于此;所以,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形式与内涵的整体构成上,纪念碑在空间上有限的造型语言叙事形式似乎对这样一个重大的主题,秉有着一种不可承受的审美压迫感。而人民英雄纪念碑正是以她恰如其氛的建筑语言对这一重大主题的有机结合,营造了一种成功且辉煌的永恒叙事性。

在这里,我们需要指出的是,艺术理念与内涵的“不可承受性”是指艺术形式在审美的表现中所负载的内涵,由于其历史积淀的文化含量所产生的厚重性、庄严性与神圣性给艺术创作主体与艺术鉴赏主体产生一种巨大的历史压迫感,如这一艺术内涵本身就是一个重大事件,或这一艺术理念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主题,这种巨大的历史压迫感使这两类审美主体似乎感觉到,在空间上,有限的艺术表现形式不可能承受这种巨大而厚重历史含量,以致很难想象以怎样的艺术造型来配匹它。

那么,让我们把目光移注中华世纪坛,同时,再做一次历史的回溯。五千年以来,在东方大陆中华建筑艺术历程上,还有怎样的建筑形式能够以她的造型语言在一种凝固的静止中,来娓娓地叙述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沧桑?不错,中华世纪坛的创意者,正是把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沧桑历史作为中华世纪坛所承载、表现的全部艺术理念与全部艺术内涵;在艺术形式与艺术内涵的整合中,中华世纪坛的创意者、建设者与所有的参与者,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沧桑历史与中华世纪坛的建筑表现形式,在 20 世纪与 21 世纪交接的刹那间有机地凝铸于永恒,使中华世纪坛成为回溯千古的世纪性建筑标志。让我们在这里做一次设问: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沧桑历史上,还怎样的事件、还有怎样的主题能够比“中华民族五千年沧桑历史”本身,秉有更大的历史外延、拥有更深的历史内涵?没有了!因此,“中华民族五千年沧桑历史”是中华建筑史上或中华视觉艺术最为厚重的选题极限。

“中华民族五千年沧桑历史”作为艺术理念、作为艺术内涵,她呈现于艺术审美创造工程中必须透露出她厚重的“不可承受性”,其必然给创作主体与鉴赏主体产生了一种审美的心理压迫感;当然,也正是这种厚重的“不可承受性”和审美心理的压迫感,赋予了中华世纪坛这一建筑艺术表现形式震撼人心的历史内涵与文化内涵。中华世纪坛其建筑语言所叙事的这一历史极限主题,决定了中华世纪坛必然秉有的世纪性标志的内在品质及份量。

从建筑艺术形式与内涵之间的美学逻辑关系来看,在中华世纪坛的艺术表现形式与“中华民族五千年沧桑历史”这一宏大主题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这种张力源创于中华世纪坛建筑整体造型对这一“不可承受性”之宏大主题,恰如其氛地承受性表现中。我们认为,以建筑造型对“不可承受性”的宏大主题进行有机的承受性体现,这是中华世纪坛的成功所在。 20 世纪向 21 世纪的过渡是在人类世界文明的现代景观下完成的,当下我国也处在于改革中走向现代化的历程上,中华世纪坛的创意者在选用怎样的建筑造型语言来叙述中华民族五千年沧桑历史,这是在征求百名专家的意见后所拟定的。从现已铸成的中华世纪坛的整体建筑语言来看,她显在的审美特征是“简洁”。中华世纪坛这种崇尚“简洁”的建筑语言,在现代文化的心理特征上不仅接轨于当下世界优秀现代建筑审美风格的价值取向,同时,在建筑语言的时代风格分类上,也使她自己与北京已有的传统建筑群体区别开来。

在这里,从设计时代与设计理念上,我们可以把北京已存在的建筑群体界分为四个里程碑。第一个里程碑是故宫、天坛等古代建筑群体,这一建筑群体以它们那个封建时代的传统审美风格,来象征在血亲伦理意识中维系着的皇权。第二个里程碑是五十年的十大建筑群体,这一建筑群体凝聚着以建国初期的开掘精神与北京古代建筑传统风格的一致性。第三个里程碑是亚运村建筑群体,这一建筑群体在建筑语言上,已明显地呈现出贴切于八十年代改革期的现代性风格,但其仍然吸收了中国民间艺术的审美风格。第四个里程碑就是中华世纪坛建筑群体。在世纪的转折点,中华世纪坛在造型语言上以鲜明的现代风格,使其自身在审美创意上突显于已有北京建筑群体,而呈现出紧迫于现代世界建筑语言的时代感。从建筑美学的意义上来说,建筑主体凝固着一个时代的审美叙事风格,从理论美学的意义上来看,风格则永远在时代的表征中叙事,中华世纪坛的建筑语言审美风格不折不扣地属于当下世纪转折期的现代,她没有理由并且也不愿意在建筑语言风格上重复北京已有的建筑审美话语,因此,她以准确的时代个性和鲜明的自我个性,在建筑语言风格上与世界的现代性接轨。重复与模仿不仅是艺术创意的失败,这也更是建筑创意与设计失败。中华世纪坛正是以现代个性的他者形象突显于北京建筑群体,规避了重复与模仿。

在这里,我们需要进一步解释的是,我们所言及的“现代”是从我国正在实现现代化的改革进程中抽取出来的一个概念。在这里,“现代”不纯粹是一个时间概念,也不是一个狭隘的民族地域概念,“现代”是在全人类共同发展的意义上,用来描述与世界高科学技术水平接轨的一个话语符号。我们说,中华世纪坛的建筑语言是“现代”的,也正是在全球化与国际化的视域中,给予中华世纪坛一种审美的定位。所以,“现代”不等于“西方”,“现代化”也不等于“西方化”。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东方也拥有着吻合于国际高科技水平的现代性。中华世纪坛建筑语言的现代性在审美中脉动着,这种现代性的审美脉动是合拍于屹立在东方大陆的中国与国际现代化接轨的节奏中的。因此,从“现代”就是“西方”的误读中抽取的审美偏见,其必然导致对中华世纪坛建筑语言的审美误解。我们说,中华世纪坛的建筑语言是现代的,递进一步说,她的造型现代性是于世界现代性接轨的东方大陆的现代性。中华世纪坛也正是在这样一种建筑语言的意义上成立了自己。

中华世纪坛的创意者们在用视觉语言来转换他们的创意理念时,一切都是在一种现代抽象的隐喻中用象征的手法导向审美的展开。让我们在这里给中华世纪坛的乾坤坛体做一次建筑美学意义上的诠译。从建筑风格的视角来看,乾坤坛体的建筑语言,其最醒目的就是她的现代感,而再从建筑语言的表现手法来看,她的现代感是借助于造型的抽象性得以展示的。上述我们曾经提及,“中华民族五千年沧桑历史”作为艺术理念与艺术内涵,似乎是任何怎样门类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无法承受的。对这样一种宏大的、“不可承受”的艺术理念与艺术内涵的展现,在专业的审美造型选用上,我们的确无法拟用传统的、具象的建筑语言来承受它、表现它。因为,艺术造型越具象、越写实,它的意义承载量越少,它的审美含量越小。

思考到这里,让我们把触感投入到西方的视觉艺术历史中去。

以现代派艺术之父塞尚为界标,从西方重写实的古典视觉艺术与西方重抽象的现代派视觉艺术比较中就可以见出这一点;再让我们把触感退出西方,进入到东西方视觉艺术的比较中,中国水墨画的大写意也正是一种抽象的是与不是中,捕获了无限量意义的承载空间。当西方现代派艺术家在对西方古典写实艺术的反拨中发现了抽象时,同时,他们也在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中发现了中国古典视觉艺术的抽象性,并且,他们发现东方古代中国抽象的视觉艺术,其发生远远早于西方千年。中华世纪坛的创意者认为,觉视艺术的抽象性本来就是东方中华民族的审美特征,所以,乾坤坛体也应该从中华民族艺术精神的血脉上来延续这种抽象的传统。于是,中华世纪坛创意者把东方艺术精神的抽象传统从洪荒的远古呼唤过来,置放于世纪转折的现代,给中华世纪坛一种划时代的再度抽象的崭新定位。

这,就是中华世纪坛的乾坤坛体拟用一种抽象的建筑视觉语言,来承载“中华民族五千年沧桑历史”之宏大主题的艺术决策背景。

所以,我们认为,乾坤坛体的建筑语言抽象性,在艺术精神的血脉上,其源于东方华夏远古艺术的抽象,而是不对西方现代派视觉艺术抽象性的重复与模仿。也正是在个意义上,乾坤坛体的创意者,把古代中国的“日晷”这样一种计量时间的古老理念,嵌放在“乾”与“坤”的坛体组合中,让日晷象征的时间在乾坤组合的动与静的谐和中,从洪荒的远古历经五千年时空走向永恒的未来。乾坤坛体

的动静配合,是世纪转折时期的现代承建者赋予乾坤坛体的一种高科技含量,因为,让 3200 顿重的乾体在坤体的厚重拥围中转动起来,无论是从艺术创意还是从工程建造的角度来审视,这种高科技含量的投入,其标志着我们这一代人在改革的现代化中对艺术建筑理解的一种崭新视域。当然,乾坤坛体的动静配合,也更象征着中华世纪坛的现代创意者对中国古代时空观及宇宙精神的读解:时空的永恒并非是一种完全的静止,因此,乾体在坤基的拥围下复沓着历史的节奏转动着,此刻,一泓清水从地下涌出,在乾坤坛体前铭刻着历史座标系的青铜甬道上,这泓清水以汨汨的流动回溯着历史……《论语》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喻水以感叹时事既往不可追复,而中华世纪坛以喻水在时间流逝的永恒中追复历史、反思历史。

古人在时空中感叹的永恒,在这种抽象的建筑语言中展开了。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所以,一个民族在一个特定的时代,必须有着自己特定的标志性建筑,中华世纪坛就是我们这个民族在我们这个时代所张显的、具有我们这个民族灵魂与我们这个时代精神的建筑艺术符号。她的艺术叙事形式是东方现代的,她的艺术叙事理念是东方传统的。正是在东方华夏的宏大文化背景下,中华世纪坛以建筑语言的形式给予现代与传统在艺术的形与内容上最为有机的结合。

中华世纪坛以这种抽象的建筑语言来承载这一宏大的主题,是她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理解了这一点后,我们也就明白了为什么中华世纪坛的创意者,拟用世纪转折时期的现代建筑语言,把她在建筑美学的原则上与北京前三个里程碑的建筑群区别开来。北京前三个里程碑的建筑群是精彩的,但她们毕竟是她们那个时代的产物。一个时代应该有一个时代精彩,中华世纪坛正是在这一种创意理念上旨在铸造自己在这个时代的精彩。理解了这一点后,我们也就明白了为什么用传统的建筑意识来审美中华世纪坛,必然导致对她的不理解,甚至是误读。我们认为,对一个时代建筑语言的接受必须要秉有一种客观的、当下的、贴切于这个时代的审美眼光。中华世纪坛建筑语言的现代感与抽象性,在世纪转折的瞬间已经把那些眼光陈旧的审视者滞留给了上一个世纪的古旧中。中华世纪坛的现代感与抽象性做为世纪性建筑标志,是我们这一代人在审美的时代感上赋予她的全部当下风格,她以其永恒的

东方现代建筑艺术而存在,她启示着我们这一代人中带着隔日与古旧审美视野来到 21 世纪的生存者,她又以其永恒的东方华夏现代建筑艺术而存在,对我们的下一代与未来者,叙述着我们这一代人的自信与精彩。

“坛”是古代中国的一种祭典建筑形式。古人造“坛”用于祭祀天地、祭祀帝王、祭祀远祖,或把“坛”作为举行朝会、盟誓、拜将等大事所用的场所。在中国古代,“坛”充满了功利性。《尚书·金滕》载:“公乃自以为功,为三坛同墠。为坛于南方北面,周公立焉。”《礼记·祭法》载:“燔柴于泰坛,祭天也。”当然,最初“坛”仅以土台的简朴形式以成就自己祭祀、朝会、盟誓的郑重功能。后来,在建筑理念上,逐渐发展、演进为在“坛”上增设阶陛殿堂,以至,最终成为一种夸饰、华丽的建筑。现存于北京的天坛、地坛、日坛与月坛,几乎都可以在晚期封建社会一种成熟的“坛”的建筑理念与艺术造型上,找到它们作为封建帝王祭典天、地、日、月的神权痕迹。需要说明的是,中华世纪坛,在本质上截然不等同于天坛等,如果说,天坛是封建王权命定于天,在祭天的盛典中张扬一种权力话语;那么,在艺术与审美的非功利性中,中华世纪坛则以一种简洁、明快、素朴的建筑语言向普通人民大众敞开。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说文》曰:“坛,祭场也。”南朝文字学家顾野王《玉篇》曰:“坛,封土祭处。”不错,中华世纪坛是“坛”;但是,中华世纪坛一反古代社会筑坛祭祀的理念,她不祭天,不祭地,不祭日,也不祭月。她的“坛”之基本含义是现代普通人民大众赋予她的重新定义:她的含义不仅代表着在改革开放中迎来新世纪的炎黄子孙,对已逝去的五千年沧桑历史的祭典与反思;她也代表着走向新世纪的炎黄子孙,对未来的憧憬与自信。作为 21 世纪现代人的炎黄子孙也必然秉有一种祭典的心理动力,但是,这种祭典的心理动力绝然不同于古代帝王将相,在一种古老的仪式中皈依于神权而淡化民权,这种现代人的祭典心理动力而是源自于当下在改革中迎来千年庆典的喜悦,当这种现代人的祭典心理动力也来源一种历史的反思,也更是在一种现代的祭典反思中对未来的展望。所以,在新中国诞生之前任何作为古代建筑之坛,其均属于它们产生的那个年代,而中华世纪坛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本质、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本质与有着截然不的艺术本质。

中华世纪坛就是跋涉过 20 世纪 80 年代与 90 年改革历程的我们,她也更是当下跋涉在 21 世纪改革征途上的我们。

这就是中华世纪坛创意者秉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筑审美观。

因此,十年后、五十年后、一百年后,一个世纪后,一千个世纪后,中华炎黄子孙的后继者将一定是用从 20 世纪向 21 世纪转型的当下现代精神,来客观地评价中华世纪坛;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的现代建筑语言风格就是未来的经典。因此,任何人也没有理由把中华世纪坛置放在不属于她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来审评她的建筑语言及其美学态度。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华世纪坛秉有了世纪转折点之标志性建筑的现代审美特点。

中华世纪坛在造型上作为古代中国“日晷”的变形与放大,建造者以现代的高科技水平给予她在视觉效应上一种撼人心魂的体量感。但是,她的建筑造型恰到好处地使这种撼人心魂的体量感,在抽象的视觉语言中缓缓地释放出来,而不给人一种外在的、直接的、象征着某种权力的压迫感。此外,中华世纪坛的抽象建筑语言,一反传统古典祭坛以一种帝王意识给予它的雍容华丽和勾梁画壁,她以一种大众文化艺术的普及性、通俗性与亲合性,缓解了这一宏大主题与艺术形式之间“不可承受性”的张力。

“独寻仙径上高原,云雨深藏古帝坛”,这是唐末五代文学家韦庄在《登汉高庙闲眺》一诗中,对古帝祭坛之神秘的孤芳自赏的诗意写照。古人筑坛看风水,无法摆脱在一种古老的迷信中选择筑坛的场址,所以从现代的眼光来看,古坛大都择取远离大众而亲近皇权的空间给人一种孤独而落寞的神秘感。随着时间的流逝与寂寞的难耐,最终“坛场夜雨花苔古,楼殿春风碧瓦寒”,这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太清宫烧香》一诗中对古坛落寞的吟咏。中华世纪坛在本质上绝然不同于古坛,她不是以一种古旧的苍凉而获取现代人对历史沉积物的那种古玩式的猎奇;所以,中华世纪坛的创意者没有沿用古人筑坛看风水的因循守旧,而是以世纪之交现代建筑者的审美心理、以当下高科技参预城市建筑的审美风范,为中华世纪坛科学地择址于北京的主体街道――长安街,让中华世纪坛在一种现代文化的亲合感中,缓缓地融入都市的大众之中。中华世纪坛正是以这样一种大众的亲合力,在长安街的繁

华地带凝铸成一处人文景观。此刻,她正以她的建筑语言及她坛体、甬道、壁画、雕塑、园林等,与她周围的建筑景观、与整个北京呵成一体,在娓娓叙述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人文精神。

毫无疑问,千年庆典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共同关注的国际性活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也曾在紧锣密鼓地行动着,在改革中富强起来的东方中国也在行动着……。这一国际性千年庆典活动发起的内在动力,绝对不是来自于这些国家某一个人或某一位首脑的意志,它的内在动力而是来自于全人类历史与全人类文明在几千年或十几千年的发展中,所积淀而来的巨大历史惯性。正是这种巨大的历史惯性带着全人类的文明、进步、友好与和平,在 20 世纪与 21 世纪的转折点上,把世界各地的人们迎接到千年庆典的国际舞台上,让全世界人民以平等、共存的喜庆来凝注这一庄严的时刻。因此,中华世纪坛从创意到建设,她不属于个人意志的结果,也不仅是国家行为的结果,她必然地应顺了当下现代世纪转折的国际历史主潮。无疑,中华世纪坛的创意与建设使当下东方华夏的炎黄子孙与全人类手挽手,踏着同步的欢悦节奏,喜庆在国际千年庆典的舞台上。

圣火广场

位于南门入口处的低于地面1米的圣火广场,用960块花岗岩铺砌而成。广场由周围向中心微微隆起,南端环抱圣火广场的地面花岗岩上镶嵌着约300颗光导纤维。广场中央燃烧的长明火为"中华圣火",火种取自周口店猿人遗址。圣火采用天然气,火苗约45公分高,终久不灭。圣火广场的东西两侧,各有一道叠水轻缓而下。当所有这一切进入你的视线的时候,你所感受到的远远不只是你所见到的,这些寓意丰富的象征符号,必定会引领你去想象和解读960块花岗岩、微微隆起的广场地面、取自周口店的圣火、两道轻缓叠水所蕴涵的深刻内涵。

青铜甬道

沿着广场北面拾阶而上,是一条长262米用锡青铜铸成的甬道,甬道中央3米宽的青铜板由南向北,镌刻着距今300万年前人类出现到公元两千年的时间纪年,凝练的文字记述了中华民族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辅以天干、地支和生肖图案。甬道上覆盖着薄薄的涓涓清流,水

面与地面一动一静,两相呼应,寓意中华民族绵延不断、历久常新的历史。漫步甬道,犹如穿越漫长悠远的历史时间,体味中华民族的风雨沧桑和辉煌历程。

青铜甬道东西两侧各16米宽的碧绿草坪,及由西安桧柏、金山绣线菊、紫叶小檗、金叶女贞组成的绿化带,有如大自然的节律与变奏,在四季更替中变换着自然生命的无穷乐章,生机勃勃,赏心悦神。

乾坤坛体

无论伫立圣火广场,还是漫步青铜甬道,向北望去,一座体量和质感都具有震撼力的宏伟建筑物就会映入你的眼帘,这就是中华世纪坛主体建筑。它由"乾"、"坤"两部分组成,直径81米,高28米,斜面直径为47米,呈19.4倾斜向上,大约每2.6-55小时转动一周。

坛体转动的部分为"乾",坛体静止的部分为"坤"。旋转乾体为重心偏置的斜截圆柱体,总重量3150吨,斜面直径为47米,呈19.4度倾斜向上。旋转乾体采用集支撑、驱动于一体的摩擦驱动技术,可任意速度、任意角度、任意方向旋转,每2.6-55小时转动一周。乾体中央的水平圆台直径为14米,可作为文艺、歌舞、交响乐等大型露天活动、演出的中心表演台。斜面上方的台阶,为可容纳千人的观众席。静止的坤体外侧共17层台阶,由淡黄色花岗岩石块砌成;其上是两条宽6米、高4米、长140米的环型回廊,设有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四十位中华文化名人的青铜塑像。从中国文化名人塑像旁走过,游人可以同时观看乾体上中华56个民族图案浮雕。

主体建筑的动与静的高技术和高难度结合,不仅是一种宏伟的建筑结构和视觉形象,而且它以建筑和艺术的独特方式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一种伟大文化精神:这就是"易经"中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喻指天体永恒运动的"乾",蕴涵着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不断创新的民族精神;喻指养育人类的大地的"坤",象征着包容万物,兼容博大,以和为贵的文化襟怀。

时空探针

耸立于坛体上方,高26.5米,是时空永恒延展的象征。

民族图案浮雕

乾体外立墙上饰刻着代表着中国56个民族的图案纹样浮雕,用产于福建的米黄花花岗岩雕刻而成。每幅浮雕长140cm、宽140cm、厚5cm,共56幅。每个民族的象征性图案均由本民族提供图案及文字资料,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并经有关专家和地方民族事务机构反复论证认可。这些浮雕图案不仅代表着各民族的精神,浓缩着各民族的文化,展示了各民族的审美观念,更体现了中国56个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形象。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说明

第三部分规划专篇 一、基地现状 位于建邺区与鼓楼区交界处的xxxxxx,隶属建邺区兴隆街道,南临yyyyy,西靠wwwww。从应天大街高架俯视整个地块,破败的两三层平房和脏乱的生活环境,严重影响城市形象的提升。地块内违建密布,通道狭窄,采光、通风问题严重,防火更是存在严重隐患;同时居民区内人员流动性大,治安管理困难。目前地块已开始拆迁工作。 二、场地研究 本案为xxxx的一部分,距地铁二号线“集庆门大街站”仅900米,靠近南京最大120万平米城市综合体万达广场及白金级希尔顿大酒店,是南京新街口、龙江、河西CBD三重城市核心交集区位,是南京新江东中央活动区黄金核心区。区位条件优越,是一个真正适合人居的风水宝地。 本案由积贤街分为A、B两个地块(其中北侧地块为A地块,南侧地块为B地块),A、B地块西临乐山路,东临华山路,南侧与应天大街以一地块相隔,北临集庆门大街。A地块占地64162㎡,B地块占地21704㎡,总占地面积85866㎡。 地块东侧为集贤雅苑产权调换房项目,共四栋高层住宅,两层商业。地块北侧为苏宁开发的高档商品房小区睿城。B地块西侧为小学

用地,根据现有材料综合分析可得,A地块的东侧和南侧以及B地块东北角商业价值最大,转角可设置集中商业,业态考虑为净菜场和小型百货超市。从长远来看,集庆门大街和乐山路具备一定商业潜力。 三、功能定位与规划目标 规划力图提供一个高品质、安居化的居住环境,创造一个时尚、典雅的建筑群,提供多样化的住宅形式,并且最大限度的使起居室、卧室、观景阳台获得良好的日照,结合成本运用新技术,以打造“绿色、生态、宜居”为目标,极力营造一个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又充满时代气息的现代新概念居住家园。 四、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3、《住宅设计规范》 4、《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9、《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9、用地红线图

大学生选课系统软件需求规格使用说明

b.运行环境:WINDOWS2003/WINDOWS XP/ WINDOWS 7 c.处理器:Intel PentiumIII 及以上 d.内存要求:521M及以上 e.硬盘空间:40G及以上 f.网络协议;TCP/IP

3功能性需求分类 3.1 数据流图 顶层数据流图: 第一层数据流图:

第二层数据流图:

3.2 状态转换图

3.3 具体功能 3.3.1学生功能 3.3.1,1 密码修改 学生利用自己的学号注册成功之后,登录之后可到个人信息界面进行密码修改。 3.3.1.2 填写、修改个人信息 学生登录之后,选择个人信息,进入到个人信息管理界面,可进行个人信息的填写和修改,保存即可生效。 3.3.1.3 自主选课 学生登录之后,选择开始选课功能,跳转到自主选课界面,结合选课课表,进行选课,如果上课人数已满,系统会做出相应的提示如果课程可选,选课成功后,课程会自动添加到本页面上方必修课表中。如果学生在选课周期内,对自己已选课程不满意,可从新登陆本系统,进入自主选课界面,删除当前选择的课程,并重新选课;若超出选课周期,则选课结束,选课结果不能进行更改。 3.3.1.4 查询已选课程 学生登录本系统,进入到自主选课界面,则可以查看必修和选修的全部课程信息。

3.3.2.1密码修改 教师用自己的教工号注册成功后,登录本系统,进入个人信息管理界面,可修改自己的密码。 3.3.2.2 填写、修改个人信息 教师登录本系统,进入个人信息管理界面,即可对自己的个人信息进行填写个修改,保存后即可生效。 3.3.2.3 课程信息发布 在学生选课开始之前,教师需提前将自己本学期所授课程的详细信息上传本系统,最终由管理员进行统一排课,生成选课课表,供学生选课使用。课程发布信息包括:课程名,学时,学分,任课教师。教师登录本系统后,进入课程信息发布界面,将课程信息发布上传给管理员。如若课程信息发布错误,任课教师可在课程信息发布界面进行修改和删除。 3.3.2.4 查询 本功能指教师查询自己所受课程的选课情况,教师登陆本系统,进入选课情况查询界面,输入对应的课程号,即可显示该门课程的选课情况,选课情况包括:学生的学号,姓名,班级,院系。教师可在本界面上对查询结构进行打印,以方便授课。

小区设计说明范文

小区设计说明范文 长春市某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说明书 一、规划设计依据: 1、国家有关的规范、标准; 2、项目策划公司提出的原则设计概念要求。 二、区位分析: 该居住小区位于长春市,毗邻市中心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27000平方米,该居住区东面与前进大街相邻,北面是住宅小区,西面和南面是规划路。 二、现状分析: 基地现状大多为闲置空地,两条市政主要道路在用地两侧。基地地势平坦,基地内现有约27000平方米的水塘面积,长230米,宽118米。 三、总体规划设计理念: 本规划设计旨在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 1、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强调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将自然环境充分地溶入建筑群中;同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创造园林式的生态型小区。 2、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合理的规划布局,现代气息的建筑造型,创造现代化风格的居住小区。 3、设计流畅而经济实用的道路系统,体现“人车分流”的基本原则。 4、结合基地的自然环境,进行总体的景观规划和设计,为总体规划锦上添花。 四、总平面布置: 该小区西侧和东侧各开一个大门并有一条主路贯穿于小区中部,基地的东北角;C区位于基地东南面。 在本规划中,该区入口设于基地西面规划路的西侧,由于规划路切割的影响,用地较规整且和其余地块联系,住宅应地形环境错落布置,绿化庭院,活动场所及停车区则有机的与建筑相结合。 该小区位于规划路的东侧前进大街之间,相对位置充分利用其地段优势,同时可阻隔城市干道的噪音及汽车废气对居住区带来的影响。其余沿街裙楼设有配套的超级市场,方便居民的生活。区内布置的户型均为一梯两户8+1层的套型,正南北朝向,同时,通过种植绿化、隔音墙、部分建筑首层架空等措施,提高2区的整体环境质量。 该小区整体呈长方形规则地形,。北面接临普通住宅区,本小区主要布置以8层为主的多层住宅。3区由多种住宅单体拼接而成,总体布局大致呈现南北向的行列式布置方式。以最大限度地争取良好的朝向,住宅南北向间距大于1H,保证每户均有足够的日照和采光。主要户型以一梯两户套型为主,包括少量一体四户套型。本规划设计了一条环形的休闲步道,将住宅群体串接成一体,形成一大型中央景观区。 本居住小区的停车以地上带棚的停车库为主,并结合小区的主要干道设置地面停车以节约用地。。 六、道路交通系统设计

学生选课系统软件需求说明书

学生选课系统软件需求说明书 作者: 完成日期: 签收人: 签收日期: 修改情况记录: 目录 1引言................................................................................................................................................ .. 1 1.1 编写目的. .................................................................................................................................. 1 1.2 范围. (1) 1.3 定义. (1)

1.4 参考资料. (1) 2项目概述 (2) 2.1 项目来源及背景. ...................................................................................................................... 2 2.2 用户特点. . (2) 2.3 项目目标. (2) 3应用环境 (3) 3.1 系统运行的网络环境. (3) 3.2系统运行的硬件环境. (3) 3.3系统运行的软件环境. (4) 4功能需求规格 (4) 4.1角色定义. (4) 4.2系统主用例图. (5) 4.3登录模块. ................................................................................................................................... 6 4.4管理员模块.

小区规划说明

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 一、规划设计概况 二、规划依据及参考资料 三、规划设计原则 四、规划设计整体框架 五、公共建筑及配套设施规划 六、道路系统规划 七、绿化环境景观规划 八、建筑设计 九、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规划设计概况 规划背景: 峄城区隶属枣庄市辖区,是枣庄中心城区的组成部分。位于山东省南部,是镶嵌在 稣、鲁、豫、皖交界的淮海经济开发区中心位置的一块绿色宝石。它北靠枣庄市区,南 通徐州,西接微山湖,东望大海,206、104国道纵贯南北,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中国 第一”的峄县万亩石榴园就坐落在其中,全区总面积627.6平方公里,人口34万人。 区位介绍: 峄城粮食局棚改安置小区项目位于峄城主城区中部位置,自由街以北,西靠城市道 路峄山路,明德街以北。区域内现状建筑布局散乱、建筑质量参差不齐,基础设施配套 不齐全,生活便利性和舒适性难以保障,也影响了城市整体风貌的统一性,因此该片区峄城?粮食局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 的改造进程迫在眉睫。 该项目将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独具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型居住小区。该场

址地理位置优越,土地现状为部分棚户区散布民房及原粮食局大院,地势相对平坦,用地条件良好,加之其位城区腹地,与城区中心有城市干路相接,交通方便,是一片理想的居住用地。 二、规划依据及参考资料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三)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四)《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五)国家、山东省及枣庄市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六)《枣庄市峄城区城市总体规划》 (七)1:1000现状地形图; 三、规划设计原则与理念 1原则 根据对峄城区的社会、经济、城市发展各方面因素的分析,以及小区功能定位,综合国内外居住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提出如下原则: (一)充分体现该片区的特色,使之成为峄城区的一处具有历史记忆的城市居住景观。 (二)提供一个适合城市长期发展的现代化环境,成为周围地区的重要居住示范小区。 (三)充分考虑人的需要,创造适于人生活、工作、交往的场所,使人愉悦,获得精神享受的城市空间环境。 2理念 (一)注重环境: 这里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市场环境等诸多方面。 既要满足现实的市场需要,也要满足更高层次的规划要求,使功能与周边环境相契合,又能起到应有的先导性。这就涉及到在多个“维度”上嵌入环境当中的问题。 人文环境:空间形态上充分考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延续城区建筑风格。并通过提供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有文化内涵的住区,提高整个地区的城市空间质量。单体建筑形式上服从全区的整体风貌定位,以现代建筑为主,并以环保节能的材料、结构加以表现。 绿化环境:强调绿地水景与居民生活空间环境的融合。利用绿地、硬地、小品等元素满足不同层次的居民活动的需求,将住宅群与绿化融为一体。 市场环境: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宅类型的需求一方面在面积、档次有上升的趋势。另一方面需求也趋向于多元化。鉴于此,为了适应市场上多层次、多要求的选择,也为了创造多层次、富有人情味的建筑空间环境。 (二)特色原则: 对于“特色”这一概念,我们从三个层面加以解释。一是通过合理规划,使小区的整体环境具有鲜明的形象和品位特征;二是通过精心设计使各小区与周边的住宅区相比,在建筑形式、户型设计上具有特色;三是在小区中引入符合信息时代特征的新技术、新设备,赋予整个小区设计以时代特征。 通过对建筑单体、空间形式的创意和新技术的运用,在整体格调统一、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前提下,使形体创造更具魅力。强调住宅环境与建筑、单体与群体、空间与实体整合性。注意住区环境、建筑群体、城市发展风貌的协调。通过小区的智能化系统建设,使小区住户能够高速便捷地与信息高速公路连接。 四、设计整体框架 1)“景观轴线”——城市景观轴线导入小区,景观走廊贯穿南北,强调与整体环境有机融合。 这一理念突破了现有的住宅小区在规划范围内“各自为政”的设计模式,而是以一条景观轴贯穿小区南北,使之不仅成为了小区特有的标志性景观轴线,而东西向贯穿的景观走廊,又恰当的把城市景观引入小区,使小区完全的、有机的融合在周边环境中。 2)增强小区的“可识别性”与整体形象 “可识别性”是衡量城市形象的关键因子,城市的“可识别性”越强,它的形象也越鲜明。同样,住宅小区也有“可识别性”问题。如果“可识别性”弱,就会出现居民“有家难回”的尴尬局面。峄城粮食局棚改安置小区规划从城市的角度考虑,小区住宅布局紧密结合峄城区城市建设风貌格局,同时强调单体的有机布局,通过住宅单体的造型和空间限定,并结合户外绿化环境设计,形成邻里空间,创造空间丰富、亲近自然且具有人情味的居住环境,创造全新的住宅小区整体形象。 规划整体结构可概括为:“一带、一心、两轴、两片区。”

小区项目规划设计说明

第二章结构设计 、设计依据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 (GB50009-2001)(2006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年版)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 ) 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7、《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GJ94-2008) 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10、《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 (JGJ6-99) 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2008 年版) 二、自然条件 本工程位xxxxxxx基本风压值为0.70KN/ 〃。地震设防烈度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 ,建筑抗震类别为乙类建筑,按抗震设计。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 年。 三、结构计算 1、恒载:

楼面及屋面恒载按实际计算 2、楼层活载: 住宅厅、卧室、楼梯、走廊:2.0KN/ m 阳台 2.5KN/m 住宅厨房、卫生间 2.0KN/m 灵活隔断0.5KN/m 上人屋面 2.0KN/m 不上人屋面0.5KN/m 物业管理、商店等 3.5KN/m 设备机房7.0KN/m 3、地下室人防设计核爆动荷载等效静荷载标准值 地下室顶板60KN/m地下室底版25KN/m 地下室外墙55KN/m出入口临空墙130KN/m 直接受核爆冲击作用的门框墙200KN/川 与普通地下室相邻的隔墙70KN/m2 与普通地下室相邻的门框墙140KN/m 四、主要结构材料 1、砌体:填充墙在0.000以下采用Mu10实心页岩砖,Mu10水泥砂浆砌筑;0.000以上采用Mu7.5混凝土空心砌块或加气混凝土砌块, M7.5混合砂浆砌筑。 2、混泥土强度等级:地下室部分(梁、板、柱、墙):C35,地下室底版和外墙抗渗等级为

学生选课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1引言 (2) 1.1编写目的 (2) 1.2背景 (2) 1.3定义 (2) 1.4参考资料 (2) 2程序系统的结构 (2) 3程序1 (标识符)设计说明 (3) 3.1程序描述 (12) 3.2功能 (12) 3.3性能 (12) 3.4输人项 (113) 3.5输出项 (113) 3.6 算法 (113) 3.7流程逻辑 (113) 3.8 接口 (113) 3.9存储分配 (13) 3.10注释设计 (13) 3.11限制条件 (13) 3.12测试计划 (13) 3.13尚未解决的问题 (114) 4程序2 (标识符)设计说明 (114)

详细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为了更好的描述软件结构以及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撰写详细设计说明书。 1.2背景 a?待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大连交通大学学生选课系统; b ?本系统主要为方便广大学选课,避免选课高峰期选不上等问题; c.本系统的受益人为:老师、学生和系统管理人员。 1.3定义 详见概要设计说明书。 1.4参考资料 【1】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五版 【2】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 月第四版2程序系统的结构 该详细设计只针对学生信息管理中的信息查询和信息维护两个子功能作说明, 其程序流程图如下:

图4-2学生信息管理模块程序流程图 结束 图4-1学生信息查询模块程序流程图 Y

3程序1 (标识符)设计说明 #in clude #in clude int N1,N2,kk1,kk2,kk3; struct couse * headl; struct stude nt * head2; struct couse//课程信息结构体 { int nu ml; char name1[20]; int score; int n elepeo;//课程已选人数 int Melepeo;//课程人数上限 struct couse * n ext; }; struct stude nt//学生信息结构体 { int nu m2; char name2[20]; int nelenum[50];〃已选课程编号 int nelen;〃已选课程数量 struct stude nt * n ext; }; void Ms() { for(kk1=0;kk1<1100;kk1++) for(kk2=0;kk2<1200;kk2++) for(kk3=0;kk3<1200;kk3++); } void keyboardc()〃录入课程子函数(从键盘录入) { struct couse *p1,*p2; 2= 0; p1=p2=(struct couse*)malloc(sizeof(struct couse)); printf("课程编号\t课程名称\t学分\t课程人数上限\n"); scan f("%d%s%d%d",&p1-> num1,p1-> name1, &p1->score,&p1->Melepeo); p1- >n elepeo=0; head 仁NULL; while(p1-> nu m1!=0) { 2= N1+1; if(N1==1)head 1= p1;

住宅小区总规划设计说明

住宅小区总规划设 计说明

总体规划设计说明 第一章建筑专业设计说明 ◆规划设计专篇 一、工程概况及用地现状条件 1.工程名称: 2.建筑性质及规模:- 由一,二期两部分组成。分别由22栋4-7层多层住宅,21栋别墅,一栋五层宾馆组成。总用地面积为74457.2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87505.49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为87505.49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为18910.48平方米。 3.用地位置及现状 北面,东面,南面,西面为农业用地。规划设计根据------总体规划,-----县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力争有所突破,建设一个适宜居住的新型生态小区。 二、设计依据 ----------------------任务书及附件 基地现状地形图(用地红线) -----县相关建筑技术规范 国家相关的规范法规 《-----县城市规划管理规定》《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25 - )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 )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三、规划原则 a.根据-----县城市总体规划,与屯昌县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力争有所 突破,建设一个与农业配套的适宜居住的新型生态小区。 b.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强环境意识,创造环境优美、居住舒适的 小区环境,争取每栋住宅有最佳的朝向和景观。 c.适当加大开发力度,节约用地、完善配套,贯彻经济效益、社会效 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d.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强调小区特色与风格,加大建设开发的科技含 量,建设智能化居住小区。 ◆建筑设计说明 1、规划总平面设计 1)规划构思 ﹡强调组团式布局,组团绿化与中心绿地相结合,经过景观步道联接为一个绿色生态系统。 ﹡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形式,将车流与小区休闲人流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出来,互补干扰。

作文必备中华世纪坛序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卓越辉煌。信步三百米甬道,阅历五千年沧桑。社稷千秋,祖宗百世,几多荣辱沉浮,几度盛衰兴亡。圣贤典籍,浩如烟海;四大发明,寰球共享。缅怀漫漫岁月,凝聚缕缕遐想。 回首近代,百年三万六千日,饱尝民族苦难,历尽变革风霜。烽火硝烟,江山激昂。挽狂澜于既倒,撑大厦于断梁。春风又绿神州,华夏再沐朝阳。 登坛远望:前有古人,星光灿烂;后有来者,群英堂堂。看乾坤旋转:乾恒动,自强不息之精神;坤包容,厚德载物之气量。继往开来,浩浩荡荡。立民主,兴文明,求统一,图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定将舒天昭晖,磅礴东方。 世纪交汇,万众景仰;共襄盛举,建坛流芳;昭示后代,永世莫忘。 一九九九年十月

大中华赋 壮哉!巍巍神州,锦绣中华,天下万世永在,江山千古依旧;泱泱大国,朗朗乾坤,五千年华夏沃土,哺育龙之传人,八来百代炎黄子孙,共筑盛世长城;黄河长江自,巨浪滔滔,昆仑珠峰,耸入云霄。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曾记金戈铁马,烽烟四起,仁人志士云涌,英雄豪杰辈出,数不尽风流人物,演绎中华精彩,道不完朝野演义,谱写传世功勋。曾记国难当头,中华如睡狮猛醒,民众团结,同仇敌忾,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曾记马列旗帜,红遍中华,为民主,求统一,火风涅盘,烈变新生,开天辟地,建国兴业,历经沧桑巨变,走过坎坷岁月,中华渐变富强,人民齐奔小康。今朝中华,与日俱进,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百姓友睦,天下兴旺,文化繁荣,科学发达,有如大鹏展翅、巨龙腾飞。且看国民齐劳力,坚持科学发展观,党政一条心,促进西部大开发。众志成城,携手奋进,转动历史车轮,共创大中华辉煌。

网上选课系统总体设计说明书范文

网上选课系统总体设计说明书

1.导言 1.1目的 目的旨在推动软件的规范化,使设计人员遵循统一的概要设计书写规范,节省制作文档的时间,降低系统实现的风险,做到系统设计资料的规范性和全面性,以利于系统的实现、测试、维护、版本升级等。 1.2范围 软件设计总体结构设计、全局数据库和数据结构设计、外部接口设计、主要部件功能分配设计、部件之间的接口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1.3命名规则 变量对象命名规则:申明全局变量、局部变量对象的命名规则。 数据库对象命名规则:申明数据库表名、字段名、索引名、视图名等对象的命名规则。 1.4术语定义 表1-1 术语定义或解释表

1.5参考资料 [1]用户需求报告 [2]软件开发合同 [3]数据库设计规范 [4]命名规范 1.6相关文档 [1]《详细设计说明书》 [2]源程序清单 [3]测试计划及报告 [4]《用户使用手册》

1.7版本更新记录 表1-2 版本更新记录 2.总体设计 2.1总体结构设计 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1 总体结构示意图 2.2运行环境设计 该软件系统的运行环境: 硬件平台: 最低配置:奔腾4处理器、512内存、60G硬盘。 建议配置:奔腾双核T4400 2.2GHZ及其以上 2G内存、320G硬盘 外设的要求:键盘、鼠标、显示器。 软件平台: A:windows 98 以上的操作系统 B:Myeclipse 和 pl/sql C:Microsoft office 网络平台: 通信协议、通信带宽。 2.3子系统清单 表2-1 子系统清单

2.4功能模块清单 表2-2 功能模块清单 3.模块功能分配 3.1专用模块功能分配 3-1 专用功能模块分配 表

小区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居住小区方案设计说明 指导老师: 设计者: 一.概况 1.区位条件:该基地位于南方某发达城市新城区,规划土地使用性质为居住用地,规划用地总面积为10公顷,其中可建设用地面积为10公顷。该基地地形平坦,基地内现有部分闲置建筑,多为一层砖混结构,建筑质量较差,规划予以拆迁。该基地四周均为规划的城市道路,东侧紧邻城市绿地,并有一河道从东侧经过,其余各册均为规划中的居住用地。 二.目标: 重塑和提升区域市环境及城市空间,打造城市内标志性居住社区。 三.规划设计依据: 1.本地块规划设计(土地使用)条件 2.规划建设法规文件 3.业主的相关要求 4.数字地形图 5.国家相关的主要设计规范 a 城市居住区设计规范(GB50180-93) b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c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d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e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 f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I6-87.2001年) g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二.设计理念: 设计遵循高品质及现代化的整体构念,强调居,商,景的一体化整合。从对用地现状环境特质的充分分析入手,结合地形的特点,合理安排用地分块及空间形态,功能及交通设计,形成有机秩序。层次丰富的空间序列。形成以下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以自然的生态为思考,以人文空间为参照点,塑造各具形态的居住空间。 2.关注小区公共空间的构合,以烘托小区的“大客厅”功能。 3.注意小区整体环境及空间序列组合及构成,围绕中心区和景观,交通轴线,通过建筑与景观,绿化的纵横穿插,住宅高低错落,景观节点的精心营造。配套设置的科学安排,人,车行系统的合理组织,绿化景观的巧妙梳理,为之提供了具有良好通顺,合理,宜人景色的均好性居住环境。

中华世纪坛赋

中华世纪坛赋 【作品简介】 ★中华世纪坛赋,是歌颂中华世纪坛的辞赋作品。目前的《中华世纪坛赋》包括两赋一序,两赋分别出自魏明伦和雪川的手笔,一序是朱相远创作的。这三篇中华世纪坛的赋文各有特点,都洋洋洒洒蔚为大观。关于这三篇赋,有很多学者进行过研究和分析。从大众的文化理解角度来看,魏明伦的赋更易为更多人所接受。 ★中华世纪坛的这三篇文章主题各有侧重,气势雄浑,气韵悠扬。魏明伦的赋主要表现的是中华文明的历史跨度、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气势磅礴;与前者相比,雪川的赋更多的是展示中华文明和中国历史厚度,文采飞扬。朱相远的赋在渲染中华文明的同时,更关注的是社会变革,文章的现实感强。二赋一序,具为佳品。 【新闻追踪】

★1999年11月中旬,中华世纪坛组委会向魏明伦发出委托书,委托书说,世纪坛的顾问、著名画家吴冠中、著名音乐家周巍峙向组委会推荐他为世纪坛撰写赋文。魏明伦接到委托书后,于12月初动笔,并很快完成。赋文共348字,构思精巧,语言隽永,对悠久的中华文明作了高度概括,特别强调了文化和科学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作用,表现出炎黄子孙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对历史的新认识、新思考,以及“踏星斗飞过世纪之交,驾神舟立于强国之林”的豪迈胸怀。 ★魏明伦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之所以乐意接受这项委托,主要是因为中华世纪坛旨在恢复中华辉煌历史的本来面目,突出文化科学功勋,淡化帝王逐鹿事业。 ★中华世纪坛是我国为迎接新世纪而兴建的国家标志性建筑,国家主席江泽民为之题名。北京迎接新千年大型庆典活动的主会场就设在这里。据悉,魏明伦撰写的中华世纪坛赋文将刻于世纪坛内。□崇明 【背景资料】 ★中华世纪坛是为了迎接新千年(公元2000年)而兴建的,坐落在北京西长安街延长线上,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和中央电视台之间,北倚风景秀丽的玉渊潭公园,南与北京西客站相望,占地4.5公顷,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由主体结构、青铜甬道、圣火广场、过街桥、世纪大厅、艺术大厅等组成。中华世纪坛坐北朝南。最南面入口处,伫立着一块长9米、高1.05米、

学生选课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学生选课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一、编写目的 该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目的在于根据需求说明书与概要设计说明书提出该系统的详细设计,即系统的详细架 构,主要包括系统的模块划分、程序系统的结构、各个 模块的流程以及各层次中每个程序的设计考虑。 二、背景 软件系统名称:学生选课系统 软件实现计算机:LENOVO 三、管理员模块程序设计说明 ①人员管理:管理员在登录之后可以对系统内的人员(包括 学生、教师等)进行管理,包括对人员的信息进行查询、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②课程管理:管理员在后台添加、编辑课程的基本信息(包 括授课教师、开课时间设定),同时可以编辑系统开放选课的时间,在适当时间开启和关闭选课系统。 ③系统信息管理:管理员可对系统的基本信息进行编辑,对 系统公告进行更改或者系统标题、系统相关链接等。 ④系统权限管理:对不同的用户要分配不同的权限,管理员 可设定不同人员对不同模块的访问权限,允许或者拒绝不同用户对模块的增删查改操作。 四、教师模块程序设计说明 (1)基本信息管理:此模块主要实现两个分支功能: ①个人信息修改和密码修改。在教师用户登录状态下,实现这些功能,通过对自己的注册信息的修改满足用户的个性需求,能将注册信息及时反映个人状态,另外,密码修改则是很多网站都应具备的基本功能,能有效保护用户身份和网络安全。 ②其它基功能如学生查询,教师查询和留言查询,这三个功能都是在教师在线状态下实现的。学生查询对于教师来说非常实用,如果教师想要某个学生的基本信息,只要登录查询就可以找到目标学生,此模块目的在于让老师更方便的掌握学生的基本信息以备不时之需,用以师生交流上非常方

某小区规划设计说明电子教案

某小区规划设计说明

襄南怡景小区规划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及项目分析 1. 区位分析 该小区位于紧临某省道,荣踞某镇新镇区核心,距某市区和某县各20多公里,乘车一刻钟可达。基地南面临现有堰塘。 2. 现状分析 规划地块交通比较便利,居住环境良好。规划居住区地块基地地势平坦,规划用地约5055.45平方米(合 7.58 亩)。 二、规划设计依据 1.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 (2)《某镇镇总体规划》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4.1)》 (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GB 50137-2011)》 (5)《住宅建筑规范》GB 5038—2005 (6)《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5352-2005)》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9)《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 (10) 相关的国家建筑设计规范 2.现状依据 (1)规划区地形图 (2)规划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3)居住区详规设计任务书 三.规划设计理念 本次规划突出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原则,在满足交通的情况下体现了规划的核心思想,另外鉴于本区域周边环境优美,水域丰富,本规划方案结合临近堰塘,着重考虑居住区内的水域环境优化,并且在道路、建筑、景观等各项布局中尽量配合已有水环境来布置,打造亲水平台,环境优美宜人的居住小区。通过水系将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展现在本小区规划设计中来,此外“以人为本”,使得居民与水环境和谐共处,力求给居民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齐全的生活设施、健康的生活方式。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2020年中考政治试题及答案

2019年中考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世纪坛序言中写道:“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 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这说明( ) A.中华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 B.中华文化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D.中华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答案:C 2.如今很多国家都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汉语热”源自中国文化散发出的独特魅力。为了满足海外学习者的需求,也为了推广和发展中国文化,我国将陆续在世界各地开办100所中外合作孔子学院。这说明( ) ①中国文化已经取代世界各国文化②中国文化的发展不能与外界隔绝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面向世界,具有开放性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以深厚的东方底蕴、鲜明的民族风格走向世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3.2010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政协委员时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 ) ①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的要求②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③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中华传统美德的要求是一致的④当前我们的中心工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A 4.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和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获得了国内外人士的齐声喝彩。这说明…() ①我国传统文化都是精华②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③要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④对外来文化要全盘吸收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B 5.2010年11月11日,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中国福娃在北京正式亮相。吉祥物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这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①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传统②要努力学习和吸收一切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③要传统的文化少一点,外来的文化多一点④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6.中法互办文化年和“意大利文化年”在上海的举办,展示了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作用是( ) ①全球统一价值观念形成的基础②体现不同民族的创造力③文化传播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④建构和谐世界的最大障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学生选课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学生选课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姓名:任力健 学号:1134110152

目录 第一章需求分析 ........................... - 3 - 1.1 需求分析 . (2) 1.1.1.1 系统管理员需求分析........................... - 4 - 1.1.1.2教师需求分析.................................. - 5 - 1.1.1.3 学生需求分析................................. - 5 - 1.2 任务概述............................................. - 6 - 1.2.1 目标........................................... - 6 - 1.2.2 运行环境....................................... - 6 - 1.3 数据流图............................................. - 7 - 1.4 数据字典............................................. - 7 - 1.5系统完整性、安全性................................... - 9 - 1.5.1 对服务的要求................................... - 9 - 1.5.2 对性能的规定................................... - 9 - 第二章概念结构设计....................... - 11 - 2.2 学生选课系统概念结构设计............................ - 11 - 2.2.1 系统实体E-R图................................ - 13 - 2.2.2学生选课系统的分E-R图......................... - 15 - 2.2.3学生选课系统E-R图............................. - 18 - 第三章逻辑结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逻辑结构设计........................................ - 19 - 3.2 学生选课系统的逻辑结构设计.......................... - 19 - 第四章物理设计........................... - 20 - 4.1 关系中的关系模式.................................... - 21 - 4.2 基本表设计.......................................... - 21 -

泰隆苑住宅小区修改方案设计说明

泰隆苑住宅小区修改方案设计说明 规划与建筑 一、设计依据与用地分析 1、设计依据 (1)关于本工程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台路规选[2004]14、15号); (2)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设计规范; (3)本工程的设计任务委托书; (4)甲方的设计要求。 (5)方案评审会议纪要([2005]95号) 2 、总平面用地分析 (1)气候特征:工程地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色。初夏有梅雨,盛夏有伏旱,夏秋多台风,深冬有寒潮。多年平均气压1015.7百帕,多年平均气温17.7℃,多年平均降雨量1593.7mm,蒸发量1283.9mm,多年平均日照1507.2H,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2%,多年平均风速2.4m/s。 (2)地块与城市关系:本工程用地为台州市路桥区灵山居住区的A地块与B地块,交通便捷。东、西、北至规划支路,南至南山路。 (3)地块的景观要素:紧邻地块北侧为路桥区中央山公园,山高70余米,风景秀丽,是理想的居住用地。无论是从城市整体利益出发,还是从本项目的角度出发,都应在地块开发过程中充分重视这一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提升空间环境品质,营造出一个理想的住宅园地。 (4)用地基本条件:本工程用地呈不规则行,总用地面积71348.8M2。 二、规划原则 本工程地块地理位置优越,周边环境优美,在充分满足目前住宅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我们力求将本工程建设成为创意新颖、主题突出、技术合理并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高品质住宅小区。它不仅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居住的需要,更注重人们在文化上、心里上对“家”的热爱。在总体规划上吸取了中国传统园林造景的原理和手法,在小区内引进一条形态宜人的水景,使小区内大部分住宅都能感受到流水的温馨与亲切。同时采用现代的规划理论及空间与环境的塑造手法,力求创造出融大气、雅致、理性与浪漫于一体的现代化居住区。 “家”是每个人心目中理想化的生活概念,茅庐草舍可以为家,高堂华厦亦可为家。小区内以各种组团单元形式创造家的氛围,同时多层次的绿化、流水和人文景观,井然有序的道路系统,使得小区富有极强的整体感和标志性。建筑的现代感和他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结合整体环境的处理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充分体现出小区的可居住性、可持续发展性,体现“以人为本”。 三、规划构思 1、充分利用地形,建筑布局尽量坐北朝南,争取住宅的良好朝向与景观。全区设计有多种组合方式,规划整体而富有变化,保证开发的灵活性;同时充分利用周边环境,借用山景、改

居住小区设计说明

一、基地情况概述: 小区位于长安区环山路北侧,沣河东岸,批准用地3.6hm2,南北长250m,东西宽159m,地势总体南高北低,基本平坦(见示意图1)。计划住户2026户。此地位于南郊郊区,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周围旅游景点众多,居住环境优雅安静,是人们休息度假的好地方。 二、设计理念、构思原则: 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筑规划理念,并却尽可能的解决和完善了人们观赏、娱乐、休闲、集会、居住、健康、工作、交流等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一永恒的主题。基于此地地理位置及自然景观优势,将“自然”这一话题充分考虑到本次设计中,认真的思考了“人--建筑--健康--自然”这个四元体之间的关系,充分的利用和改造原有的自然环境,营造了一些人工环境,让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相结合,使建筑空间更能满足人们的健康需要。本规划设计旨在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 、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强调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将自然环境充分地溶入建筑群中;同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创造园林式的生态型小区。 、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合理的规划布局,现代气息的建筑造型,创造现代化风格的居住小区。 、设计流畅而经济实用的道路系统,体现“人车分流”的基本原则。 、结合基地的自然环境,进行总体的景观规划设计,为总体规划锦上添花。 、强化院落空间,在追求合适开发强度的情况下,有利于物业管理与分期开发,并增强小区的安全性、趣味性、识别性。 、体现以“人为核心”的设计理念,把科技先行、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设计全过程中。 三、空间布局 空间布置可概括为:多点、一中心。 多点--即以住宅为主体围合的四个院落组群。 一中心--即由小区中心内的集中绿地、水面、广场、雕塑及造型别致的社区公共建筑,构成了小区文化娱乐交往中心和纵横轴线交汇的空间构图中心。 在本规划设计中采用的是周边式布局方式,住宅共有五个组团构成主要围绕着中心广场区和中心水景区四周布置,以及南向沿街布置对外商业组团。小区四周分散设置了四个出入口,其中,主入口在西南角面向南,有最佳的朝向和风景,然后,北向、南向、东北向

学生选课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学生选课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目录 1引言 (2) 1. 1编写目的 (2) 1.2背景 (2) 1.3定义 (3) 1.4参考资料 (3) 2总体设计 (3) 2.1需求规定 (3) 2.2运行环境 (4) 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5) 2.4结构 (9) 2.5功能需求与程序的关系 (9) 2.6人工处理过程 (10) 2.7尚未解决的问题 (10) 3接口设计 (10) 3.1用户接口 (10) 3.2外部接口 (10) 3.3内部接口 (11) 4运行设计 (11) 4.1运行模块组合 (11) 4.2运行控制 (11) 4.3运行时间 (13) 5系统论据结构设计 (13) 5.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13) 5.2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13) 6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13) 6.1出错信息 (13) 6.2补救措施 (15)

1引言 概要设计说明书又可称系统设计说明书,这里所说的系统是指程序系统。编制的目的是说明对程序系统的设计考虑,包括程序系统的基本处。流程、程序系统的组织结构、模块划分、功能分配、接口设计。运行设计、数据结构设计和出错处理设计等,为程序的详细设计提供基础。编制概要设计说明书的内容。 1.1编写目的 为了保证项目团队按时保质地完成项目目标,便于项目团队成员更好地了解项目情况,使项目工作展开的各个过程合理有序,因此以文件化的形式,把开发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记录下来,作为项目团队成员以及项目干系人之间的共识与约定,项目团队开展和检查项目工作的依据,以便计划开展和确保项目开发成功。 本文档的预期读者是: 设计人员 开发人员 测试人员 用户 1.2背景 开发软件名称:学生选课系统 项目任务提出者:姚敦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