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在重复试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教案

25.1在重复试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教案
25.1在重复试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教案

25.1在重复试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

(2)区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3)让学生理解可以用频率估计随机事件在每次试验时发生的机会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活动、试验、猜测、收集、整理和分析试验结果,会判断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通过亲身体验实验过程体会实验次数越多,随机事件的频率越稳定的道理。

3、情感与态度目标

(1)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亲自演示,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促进学生乐于亲近数学,喜欢数学;

(2)让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中增强互助、协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对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类型作出正确判断。

难点:理解可以用频率估计随机事件在每次试验时发生的机会的大小。.

教法、学法和辅助手段

教法分析

情境引入,游戏探索,游戏体验,拓展新知。

学法分析

参与活动,发现新知;探究合作,体验新知;抢答活动,巩固新知;听故事,拓展新知。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教学、签筒两个、实验数据记录表、质地大小一样的图纸20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买过彩票吗?中过奖吗?

(学生有的说买过,绝大部分的同学说没有买过,没有中过奖)

师:你们想买彩票吗?想中奖吗?

生:想。

师:我们来模拟买彩票中大奖,请你们在纸上写出一个你认为幸运的三位数,老师立即开奖。

学生写好后,展示开奖结果。

师:有中奖的吗?请举手,我为中奖的同学准备了奖品。

(为个别中了奖的同学发奖品,安慰没有中奖的同学)

师:买一注彩票一定能中奖还是可能中奖?

生:可能中奖。

师:我们这个游戏中一定要中奖,你能算出至少要买多少注彩票吗?

(少数同学在算,很多同学不知道怎样算)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九年级数学(上)《概率初步》的学习,《概率初步》会告诉我们怎样计算。我们今天就学习第一节《随机事件》。请打开教材。(多媒体展示课题)

二、试验运气好坏,发现新知(摸出红色签表示运气好)

1、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只装的全部是红色签的签筒,让坐在教室左边部分的同

学抽签,显然学生摸到的全是红色签,摸到红色签的学生个个惊叹自己运气好啊。

2、教师再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另一只装的全部是黑色签的签筒,让坐在教室右边部分的三四位同学抽签,而学生摸出的全部是黑签,摸到黑签的学生个个唉声叹气,叹自己运气怎么就不好呢。

师:真的是教室左边部分的同学运气好,右边部分的同学运气不好吗?我们一起来观察两个签筒里的秘密。

3、教师揭秘,分别展示两个签筒里的签,学生观察第一个盒子里全部是红签,第二个盒子里全部是黑签。

师:这个游戏公平吗?

生:不公平。

师:为什么不公平呢?请大家思考

生1:第一个签筒里装的全部是红签,必然摸到红签。第二个签筒里装的全部是黑签,摸到黑签显然是不可能的。

师:回答得非常好,请坐。

师:如果现在让大家来抽签,你们可以确定抽出的球是什么签吗?

生2:在第一个签筒里抽签,抽出的签肯定是红色签,在第二个签筒里抽签,抽出的签肯定是黑色签。

概念:(1)定义1:我们称那些无需通过试验就能够预先确定它们在每次试验中都一定会发生的事件为必然事件。

(2)定义2:在每次试验中都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为不可能事件。

这两种事件在试验中是否发生都是我们能够预先确定的,所以统称为确定事件。

师:怎样使游戏公平呢?

生:把两种签混装在一起。

4、教师将两箱子里的签混装在一个签筒里,让同学们抽签,结果学生有的抽出红签,有的抽出黑色签。

师:你们能事先预测抽出的是什么签吗?

生:不能。

概念:(3)定义3:无法预先确定在一次试验中会不会发生的事件我们称它们为随机事件.

学生阅读三个概念。

师:你们能举出一两个生活中的随机事件吗?

(学生有的说抽签,有的说投篮,有的说掷硬币,有的说掷骰子等)

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你们能否区分这三种事件。

三、抢答游戏,巩固新知

说出这些事件是必然事件还是不可能事件,或者说是随机事件。

PPT展示图片

四、拼图游戏,拓展新知

守株待兔是随机事件,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呢?

我们可以通过做一个实验来亲身体会一下如何计算随机事件的大小。

实验目的:

研究随机事件“抽纸片拼成原图”在实验中的成功率。

实验器具:三张大小一样印有不同图案纸片,一张记录纸,一支笔.

实验步骤:

1、分组:三人一小组,确定一人将图片混合均匀、一人抽纸,拼图、一人记录,三人

各司其职。

2、收集数据:每小组各抽取20次,每次任意抽出两张,如果抽取的两张拼成原图,实验成功,否则失败。并将数据填入表格中。每完成一次,负责将图片混合均匀的同学一定要重新背着抽图的同学再次混合均匀一次,这个步骤很重要!

3、整理数据:将刚才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完成表格中的各个项目,完成好的数据交给老师进行汇总处理。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能够拼成原来图片的成功率约为20%

历史上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已经认识到,在重复试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可以发现它们隐含的规律,下表记录了历史上抛掷硬币试验的若干结果。

PPT展示给学生看历史上科学家抛掷硬币试验的若干结果。

概括:在抛掷硬币的试验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每次抛掷的结果是随机的,无法预测的,但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隐含的规律逐渐显现,事件出现的频率会稳定到某一个数值附近,正因为随机现象发生的频率有这样趋于稳定的特点,我们就可以用频率估计随机事件在每次试验时发生的机会的大小。

六、反思小结,回味新知

1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你体会到了什么?

3、最让你难忘的是什么

七、课后演练强化新知

作业:教科书127页的练习

(一)设计思想:

本课设计旨在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渐进认识规律,以学生感兴趣的摸球游戏引如课题,以熟悉的抽签和掷骰子游戏引导学生分清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设计特点

1.贴近生活,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学习.

2.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兴趣中自主学习.

3.开放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学习

在重复实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说课稿)

在重复试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 本节课是讲在重复试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的内容,下面我从以下几点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 (2)区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3)在改变条件的情况下,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可以互相转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活动、试验、猜测、收集、整理和分析试验结果、听故事等过程,会判断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3、情感与态度目标 (1)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亲自演示,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促进学生乐于亲近数学,喜欢数学; (2)让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中增强互助、协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对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类型作出正确判断。难点: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区别与转化关系。 教法、学法和辅助手段

教法分析 情境引人,游戏探索,游戏体验,拓展新知。 学法分析 参与活动,发现新知;探究合作,体验新知;抢答活动,巩固新知;听故事,拓展新知。 教学辅助手段 红、白球若干,不透明盒子两个,透明杯子一个,签筒一个,笔签五支,骰子若干。 教学过程: 1.故事引入 2.新知总结 3.练习 4.掷硬币 5.总结 教学设计说明 (一)设计思想: 本课设计旨在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渐进认识规律,以学生感兴趣的摸球游戏引如课题,以熟悉的抽签和掷骰子游戏引导学生分清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设计特点 1.贴近生活,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学习. 2.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兴趣中自主学习. 3.开放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学习

《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

《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 张小龙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96-97页例1、例2和例3,第97页课堂活动,练习二十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1.能在活动中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可能的,有些则是不可能的。 2.在具体的情景中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术语来判断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活动情景中体验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教学难点】 能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进行分析描述。 【教具学具准备】 硬币、装乒乓球的盒子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教师:这几天,阳光明媚,冬日的暖阳驱散了初冬的寒气,大家高不高兴?教师想问问同学们,你觉得明天还会是晴天吗? 2.学生猜:可能是晴天,也可能是阴天,问:能确定吗?(不能确定,都

有可能。) 3.教师小结:在生活中,有的现象不能事先确定。这样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不确定现象,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不确定现象,学生齐读。 二、探究新知 1、研究不确定现象。(每两个学生准备一枚硬币。老师每组发一张记录单) (1)教师:接下来老师和大家一起玩。请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硬币)我们知道,硬币有几个面?(两个)我们这儿规定:有字的一面是正面,另一面这是反面。下面,我们就来玩一个抛硬币游戏,怎么样?不过,在玩之前老师要提一个要求。请看大屏幕,老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活动要求(学生朗读)活动要求: 1. 抛之前猜一猜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 2. 两人一组进行抛硬币活动,每人抛五次,注意观察硬币落地后有几种结果并记录在表格里。 3. 活动后想一想怎么用语言准确地描述硬币落地后出现的结果。 (2)学生分组进行抛硬币活动。 (3)学生汇报:你们组抛的硬币几次正面向上,几次反面向上呢?。 同学们,从刚才抛硬币的活动中,你们发现硬币落地后出现了几种结果呀?老师也想来抛一抛,你觉得老师抛这枚硬币是正面向上呢还是反面向上?不能确定该用什么词语来描述呢?(可能) (4)教师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描述:同学们的这些意思,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用“可能……也可能……” (板书:可能……也可能……)这个词语来描述

《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doc

《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 河南省陕县的四实验学校傅延玉【教学内容】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不确定现象》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猜测—实践—验证”的摸棋子游戏,体验生活中确定和不确定现象,并能用“一定”“不可能”和“可能”正确地描述这些现象。2、能列举出简单的不确定事件可能出现的所有结果,知道其不同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领悟到可能性大小与其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所占数量多少的密切关系。(二)能力目标:用严谨的数学语言口头表达能力,观察、推理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三)情感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领悟可能性大小与其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所占数量多少的密切关系,体验、描述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事件。【教学难点】领悟到可能性大小与其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所占数量多少的密切关系【教具准备】课件、盒子、棋子、转盘、小黑板等。【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不确定现象》的第一课时。新《课标》在小学第一学段安排的“概率”学习内容主要有:初步体会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对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实验。本节课学生是在对事情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2、学生状况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形成的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直观演示或游戏切入较容易被他们所接受。我校地理位置特殊,一半以上学生是农村外来人员的子女。学生整体认知水平较差。因此,我根据这些特点,设计了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突出主题谈话引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不过我们做游戏是有目的的,我们要通过做游戏来学习一个新的知识《不确定现象》,不知你有没有信心学好?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目标)二、例1的教学。1、活动一师:现在老师这里有个盒子,看看我往盒子里放的棋子(全是黑色的),猜一猜老师摸出的棋子会是什么颜色的? 生:黑色。(师摸)师:为什么我每次都能摸到黑棋子呢?

在重复试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说课稿

在重复试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 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在重复试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及教法、学法的确定,教学程序,设计说明等四个方面谈一谈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 1、内容 本课是华东师大版数学教材九年级(上)的第二十五章《在重复试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的第一节第一课时内容。 2、地位和作用 本章内容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同时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有重要意义。本节课让学生了解自然和社会现象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并用探究、讨论等方法逐步形成对随机事件的初步认识,是一节“概率”的起始课。为以后系统学习概率奠定了基础,同时能够判断一个事件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随机事件,提高自身数学素养和应用数学的能力。所以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以及学生在社会发展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3、教学目标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一些随机现象,但他们对这些随机现象的观察往往是短暂的。同时在小学阶段已学过有关事件可能性的认识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通过实例体会到随机事件的特点,从而使学生认识达到升华,为以后学好有关概率的知识做准备。根据它的地位和作用,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要达到以下目标: 【知识目标】①通过分析正确认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②通过观察理解三种事件的异同,掌握随机事件的特点。 ③借助频数或频率,初步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机会是有大有小的。【能力目标】①通过教学发展学生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提炼出本质特征并加以抽象概括的能力。 ②运用随机事件的特点,辨别事件是随机事件的能力。

【情感目标】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合作交流,进一步培养收集、描述、分析数据的技能,提高数学交流的水平,发扬探索、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就 在身边,促进学生乐于亲近数学,感受数学,喜欢数学。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因教材而定:从教材内容以及前后连续的要求,随机事件概念是以后学习概率知识的基础。掌握随机事件的特点是学生用来看待、解决身边事物或问题的认识基础。因此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掌握随机事件的特点。 难点则需从学生角度出发:对一些自然和社会现象让学生用自身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来判断。要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形成技能。对学生而言用概念准确地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本节内容的难点是: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二、学情分析及教法、学法的确定 1、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性格活泼,对生活中的事物较敏感,并且较易接受,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较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一些与可能性有关的初步认识,但对随机事件的概念还很陌生,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的事件、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活动经验出发,引导学生用随机事件的观点来解决问题,从而掌握随机事件的概念及特点。 2、教法:.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原则,在为学生创造大量实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交流、讨论、类比、归纳进行学习。所以采用指导发现法、探索法、演示法、实验法。本节课的内容适于运用活动形式帮助学生探索和研究随机事件的特点,还能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三个概念的理解。这种教学理念反映了时代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去解决问题。 3、学法:借用多媒体课件与实物实验辅助教学,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既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强烈探索欲,又排除学生学习学无所用的顾虑,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愉快与进步。所以采用小组合作式、自主探索式、归纳法。本课的教学内容决定了这是一个自主探索、实践归纳的过程,要突破对随机事件认

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docx

《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西师版四年级上册102、103页 课时: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况,初步体验和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2.学会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课主要是对不确定及确定现象的初步认识,所以总体是要求一些初步的接触 和了解。四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些体验,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 认知基础,通过游戏活动和事实举例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对确定、不确定 现象的把握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现象。 难点:能对事件可能发生的结果进行推理。 四、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硬币 五、教学过程 (一)提问引入 通过引导学生回答年龄变化和天气变化的问题,让学生初步明确人的年龄每过 一年就会增长一岁这一现象是确定的,而明天的天气会是怎样这一现象是不确 定的。 (二)探究新知 1.研究课本例1,初步感知 提问:现在班上决定选一部分同学参加演讲,将采用抽签的方式决定演讲顺序,大家猜一猜谁会抽到第一个呢?会是男生还是女生? 生答:可能是···,也可能是··· 再问:一定会抽到男生或者一定会抽到女生吗?有几种可能? 生答:不一定,有两种可能。

小结:像这样,结果不止一种,并且是不确定的,我们称之为“不确定现象“。 2、探究课本例2,深入理解 师:大家平时都喜欢玩游戏,今天就让我们在课堂上一起来玩一个抛硬币的游戏。接下来要请6个同学上台,两人为一组,每组连抛硬币3次,一人抛,一 人记录下抛出的结果即硬币正反面朝上的次数。 师:现在请举手的同学上台进行游戏并做好记录。(学生上台操作) 小结:从同学们抛硬币的情况来看,每次落地后要么是正面朝上,要么是反面 朝上,所以在数学上我们把像这样的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止一种,而使人们事先 不能确定的现象叫做“不确定现象“,通常用”可能···也可能···“来 描述。 3.分组讨论例3,自主探究 (1)教师提出几个问题:有一些彩球分别装在两个盒子里,小虎面前的盒子里全是红球,小猫面前的盒子里全是白球,现在他俩分别要从面前的盒子里摸出 一个球。他们分别都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结果确定吗? (2)学生根据教师所提问题进行分组讨论,然后说出自己的结论。 (3)教师进行分析总结:当出现的结果只有一种时,表明结果是确定的、一定会发生的,叫做“确定现象“,通常用”一定“、”不可能“来描述。 六、巩固练习 1.完成103页说一说(请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 2.动手完成103页试一试的连线(请学生回答结果)。 学生答完后,教师进行及时的点评并加以提示和分析。 七、全课总结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都有哪些收获? 回答:1.明白了什么是确定现象,什么是不确定现象。 2.明白了确定现象的结果只有一种,而不确定现象的结果不止一种。 3.学会了判断和推理确定、不确定现象的结果。 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总结。 八、教学板书 不确定现象 1.不确定现象: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止一种,而使人们事先不能确定的现象叫做“不确定现象“。

数学华东师大版25.1 在重复试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三)

25.1 在重复试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三) 一、选择题 1.下列事件为必然事件的是() A. 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广告 B. 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正面朝上 C. 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奇数号 D. 太阳从东方升起 2.一个口袋中有10个红球和若干个白球,请通过以下实验估计口袋中白球的个数:从口袋中随机摸出一球,记下其颜色,再把它放回口袋中,不断重复上述过程.实验中总共摸了200次,其中有50次摸到红球.则此口袋中估计白球的个数是() A. 20 B. 30 C. 40 D. 50 3.某小组在“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实验中,统计了某种结果出现的频率,绘制了如图的折线图,那么符合这一结果的实验最有可能的是() A. 在“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中,小明随机出的是“剪刀” B. 袋子中有1个红球和2个黄球,它们只有颜色上的区别,从中随机地取出一个球是黄球 C. 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落地时结果是“正面向上” D. 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六面体骰子,落地时面朝上的点数是6 4.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装有4个黑球和若干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没有任何其他区别,摇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把它放回盒子中,不断重复,共摸球40次,其中10次摸到黑球,则估计盒子中大约有白球() A. 12个 B. 16个 C. 20个 D. 30个 5.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50个黑球,2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其余都完全相同.小明同学做摸球试验,将球搅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它的颜色后放回袋中,然后再重复进行下一次试验,当摸球次数很大时,摸到白球的频率接近于() A. 1 50 B. 1 26 C. 1 25 D. 1 2 二、填空题 6.某农科所在相同条件下做某种作物种子发芽率的试验,结果如表所示:

第章体验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教案

七年级数学(下)第 第11章体验不确定现象章 11.1 可能还是确定 第1课时不可能发生、可能发生和必然发生 知识技能目标 1 ?分清不确定的现象和确定的现象; 2. 认识“可能发生”、“不可能发生”与“必然发生”的意义,会结合实例加以区分. 过程性目标 1 .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各种事件的含义,初步获得对概率基础知识的认识,形成解决这类实际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2 .经历对基本概念的辨析,学会与他人合作、讨论, 让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得到发展. 重点:让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 述。 难点: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先让我们两人一组做一个“掷骰子”的游戏. 游戏用具:每组准备一个普通的正方体骰子,它有六个面,每一面的点数分别是从1到6 这6个数字中的一个.骰子质地要均匀,以便使每个数字被掷得的机会均等.游戏中要求一个同学掷骰子,另一个同学做记录,用“正”字法把每个点数出现的频数记录下来,填入下表.掷完20次后,两人交换角色. 两位同学的试验数据都记录在表1中: 表1:掷骰子40次骰子上每个数出现的频数频率表 二.探究归纳 1. 不可能发生 请同学们观察表1,“点数7”出现的次数为 ____________ ,如果再多掷几次,“掷得的点数是7” 这件事会不会发生?

观察所有小组表1 中,“点数7”出现的次数总是0.骰子上没有7,所以再多掷几次,“掷得的点数是7”这件事都不会出现的. 师生交流:“掷得的点数是7”这件事是不可能发生的.“不可能”发生就是指每次都完全没有机会发生,或者说,发生的机会是0. 2. 必然发生 在刚才的游戏中,还有什么事是不可能发生的?掷得的点数大于6 或掷得的点数是8 掷得的点数小于7 这件事会不会发生?发生几次?这件事一定会发生,每次都发生.师生交流:每次都一定发生,不可能不发生,或者说,发生的机会是100%,我们称之为“必然”发生. 3. 可能发生 在刚才的游戏中,什么事是必然发生的?掷得的点数小于7、掷得的点数是整数等等.掷得的点数是2 这件事会不会发生?是必然发生?还是不可能发生?这件事有时发生,有时不发生,不是必然发生,也不是不可能发生.师生交流:我们可以在数轴上表示机会的大小: 可能发生是指有时会发生,有时不会发生,或者发生的机会介于0和100%之间. 在刚才的游戏中,还有什么事是可能发生的?能否讲讲它发生的机会在6 万次中约有几万次? 掷得的点数是1 (它发生的机会在6 万次中约有1 万次) 掷得的点数是奇数(它发生的机会在6 万次中约有3 万次)等等.师生交流:“必然发生”、“不可能发生” 都是确定的现象,而“可能发生”是不确定的现象.在生活中遇到的事件中,是确定的现象多呢?还是不确定的现象多?请你各举一例说 明.(让学生自由回答) 问题1:生活中哪些事情一定会发生,哪些事情一定不会发生,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 在老师的组织下,每组派代表举出实例,老师把答案写在黑板上,让大家进行判断,由此我们可以把这许多问题进行分类。有的同学把这些事件分为三类:(一)一定会。(二)

八 不确定现象

八不确定现象 《不确定现象(一)》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是可能发生的。 2、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一定或不可能的。 【设问导读】 自学课本例1、例2、例3。 1、例1中4个小朋友抽签决定演讲顺序,想一想谁会抽到第一个呢? ()。 像这样,谁抽到第1个演讲不能事先确定,事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可能结果就是()现象。 2、当我们抛一枚硬币,落地后,可能是()向上,也可能是()向上。像这样,硬币落地后是哪一面向上不能事先确定,这种现象就是()现象。通常用”“可能”“也可能”来描述。 3、例3 摸彩球。 小虎摸出的一定是()球,不可能是()球。 小猫摸出的一定是()球,不可能是()球。 像这样,事件必然出现的现象是()现象,通常用“一定”或“不可能”来描述。 【自学检测】 1、连线。 2、下列现象中是不确定现象的在括号里面画“”,是确定现象的在括号里画“”。(1)太阳从东方升起。() (2)时间永远停止。() (3)今天我会得到老师的表扬。() (4)2月份有30天。() (5)女儿比妈妈高。() 3、明辨是非。

(1)两条平行线可能会相交。() (2)一周后可能会下雨。() (3)8岁的孩子可能比9岁的孩子高。() (4)时光一去不复返。() 【巩固练习】 1、选择。 (1)下列现象中属于确定现象的是() A明天是晴天 B这次考试小明一定能考100份 C今天星期日,明天星期一 (2)下列事件中,是不确定事件的为() A水涨船高B守株待兔C冬去春来 (3)如果现在是北京时间14点整,在过10小时一定会出太阳,这是()A一定的B有可能的C不可能的 2、想一想。 (1)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现象是不确定现象。 (2)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现象是确定现象。 【拓展练习】 抓阄定生死的故事 相传某朝某代,朝廷形成忠奸两派。甲是忠臣之头,乙乃奸臣之首。乙在皇帝面前诬陷忠臣甲,欲置甲于死地。皇帝不知所措。奸臣乙趁皇帝犹豫之机,提出以“生死抓阄”才决定甲的命运。 皇帝主持抓阄。按常理,阄是两张纸条,一张写着“生”字,一张写着“死”字。而奸臣乙为置忠臣甲于死地,阄的两张纸都是“死”字。而忠臣甲抓阄后,最终活了下来。用的什么办法呢?

不确定现象优秀教案

不确定现象 教学内容:教材第96-97页例1、例2、例3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活动情景,让学生初步体会有的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的则不是确定的。 2、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随机事件发生是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验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和确定现象。 难点: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现象。 教学具准备:硬币、编号纸片、盒子、乒乓球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教师:现在告诉同学们一个消息,我们班最近几天要转来一位新同学,请同学们猜一猜,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 2、学生猜:可能是男同学,也可能是女同学。不能确定,都有可能。 3、教师小结:生活中,有些事情在发生前我们可以确定它的结果,有的事情则不能确定它的结果。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类事件。 二、合作探索: (一)学习例1(教材例2) 例1 抛硬币,猜结果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比赛场地是通过猜硬币来决定的吗?我们来玩抛硬币的游戏好吗?教师示范抛硬币,学生猜: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 2、学生验证。

3、汇报、交流:硬币落地后,可能是正面向上,也可能是反面向上。 4、教师小结:在刚才老师和同学的实验活动中,硬币落地后哪一面向上,结果是事先无法确定的,我们把这种事件叫做不确定现象。常用“可能……,也可能……”这样的方式来描述。 板书:不确定现象结果事先不知“可能……,也可能……” 5、学生说一说。 (二)学习例2(教材例1) 1、同学们,下周将举行主持人演讲比赛,一共有4名同学参加。他们是……。为了公平、公正,我们将通过抽签来决定他们的演讲顺序。猜一猜:这4人谁第1个演讲? 2、学生猜测。 3、验证。说一说。 4、教师小结:例1中“硬币落地后是哪一面向上事先不知道”,例2中“谁抽到第1个演讲事先也不知道”,这些现象都是不确定现象。常用“可能……,也可能……”这样的方式来描述。 5、学生说说。 6、学生互相交流。小结:不确定现象的结果至少有两种情况。 7、课堂活动。 (1)猜硬币(2)游戏:石头、剪刀、布 (3)说说:四年级四班同学星期一第一个到校的是谁? (三)、学习例3 1、例3、摸彩球: 说说小虎和小猫摸彩球的结果。 2、小结:象小虎和小猫摸彩球,我们事先就知道事情的结果,我们把这种事先就知道结果的现象,叫做确定现象。常用“一定”、“不可能”来描述。 板书:确定现象结果事先可知“一定”、“不可能” 3、说一说: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现象是确定现象,用上“一定”、“不可能”来描述。 4、试一试:连线。

第十一章体验不确定现象

第11章体验不确定现象 11.1 可能还是确定 第1课时不可能发生、可能发生和必然发生 知识技能目标 1.分清不确定的现象和确定的现象; 2.认识“可能发生”、“不可能发生”与“必然发生”的意义,会结合实例加以区分. 过程性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各种事件的含义,初步获得对概率基础知识的认识,形成解决这类实际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2.经历对基本概念的辨析,学会与他人合作、讨论,让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得到发展. 重点:让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 难点: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先让我们两人一组做一个“掷骰子”的游戏. 游戏用具:每组准备一个普通的正方体骰子,它有六个面,每一面的点数分别是从1到6这6个数字中的一个.骰子质地要均匀,以便使每个数字被掷得的机会均等.游戏中要求一个同学掷骰子,另一个同学做记录,用“正”字法把每个点数出现的频数记录下来,填入下表.掷完20次后,两人交换角色. 两位同学的试验数据都记录在表1中: 表1:掷骰子40次骰子上每个数出现的频数频率表 二.探究归纳 1.不可能发生 请同学们观察表1,“点数7”出现的次数为_______,如果再多掷几次,“掷得的点数是7”这件事会不会发生? 观察所有小组表1中,“点数7”出现的次数总是0.骰子上没有7,所以再多掷几次,“掷得的点数是7”这件事都不会出现的. 师生交流:“掷得的点数是7”这件事是不可能发生的. “不可能”发生就是指每次都完全没有机会发生,或者说,发生的机会是0. 2.必然发生 在刚才的游戏中,还有什么事是不可能发生的?掷得的点数大于6或掷得的点数是8等等. 掷得的点数小于7这件事会不会发生?发生几次?这件事一定会发生,每次都发生.

不确定现象

不确定现象(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6页例1、例2,第97页例3及课堂活动,练习二十三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中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随机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中体验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2.能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教学具准备】 分为8个小组(活动时,全组集中到组长那里开展活动)。硬币、登记表(交给组长保管), 装有彩球的盒子。(一个盒子中全放黄球,一个盒子中全放白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学习例1 (1)同学们,这4个同学要参加演讲比赛。我们将抽签决定他们演讲的顺序。请4个同学上来代表他们抽签,谁能猜一猜这4位同学谁是第1个演讲的?(学生猜测) (2)猜测:一定是XX同学吗(不一定)那一定是XX同学吗? (也不一定)我们能确定第1个演讲的一定是谁吗?(不能)谁来说说为什么?(因为抽签的结果,可能是……也可能是……) (3)小结:生活中有些事情的结果是无法确定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究的一种现象——不确定现象。板书课题:不确定现象。 二、自主探索,学习例2 (1)猜测。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下面我们来玩抛硬币的游戏。老师先来玩 一玩。,把硬币抛起来,请学生猜一猜: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呢,还是反面向上? (2)验证。学生小组,进行抛硬币活动。每一小组抛6次硬币,各小组长记录小 组实验结果。先猜想,再看抛的结果。体会事先的猜想和实验的结果,有时是相同的, 有时是不同的。并将结果记录在表中。 (3)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记录。 (4)交流:观察统计情况,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引导学生用“硬币落地后可能是正面向上,也可能是反面向上”来准确描述这一现象) 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用“可能……也可能……”(板书:可能……也可能……)这个词语来描述这种不确定现象。(板书:不确定) (5)总结。谁抽到第1个演讲不能事先确定”,硬币落地后是哪一面向上也不能事先确定”,像这种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能的结果就是不确定现象。 (6)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不确定现象,请你用“可能……,也可能……”来描述。例如:明天可能下雨,这次考试我可能得一百分…… 三、摸球比赛,学习例3 今天老师还准备了一些乒乓球,我想请表现好的两个孩子来进行摸球比赛? 1.规则。两名选手在盒子中摸球5次,谁摸出来的黄球多,哪个选手就获胜。同学 们, 你们认为哪个同学会获得胜利? 2.摸球比赛。请两位参赛选手先猜拳决定选择摸哪个盒子的彩球。摸出1个黄球就在黑板上的统计表中做上记号,最后进行统计。 3.交流讨论。教师宣布获胜选手。你们有什么想法吗?(点名回答:我想他的盒子中全是黄球。) (1)认识“一定”“不可能”。 ①你又没看见,你怎么知道的?(学生:我猜的。) ②那么你为什么这样猜呢?(学生:因为他连续5次都摸到黄球,有点可疑。) ③我也觉得有点可疑,到底是不是这样呢?你们想看看吗?(学生:想。) 教师把盒子打开,里面装的全是黄球。

《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

《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现实生活中感受随机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时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对具体情境中的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进行描述; 3、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活动来体验和感受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能恰当地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不确定现象和确定现象。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感受、体验和恰当区分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和确定现象。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猜拳游戏 师:宝贝们喜欢玩吗?那今天这节课秦老师就和大家一起玩好吗?首先我们来玩一个猜拳的游戏,瞧,这是什么(粉笔)?好,现在请你们来猜一猜粉笔在老师的哪只手上?(生猜测)想不想知道粉笔究竟在哪只手上?(打开)在老师没有打开手之前,你能确定粉笔

究竟在哪只手上吗?(不确定)是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研究的内容:不确定现象。(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新授 1、抛硬币(不确定现象) 师:我们接着玩。请看,这是一枚(硬币)?我们知道硬币有几个面?嗯,我们规定有字的一面为硬币的正面,反之则为硬币的反面。那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做一个抛硬币的活动,请看活动要求(课件出示),谁愿意来读一读活动要求? 师:好了,现在就请小组长组织好,记录员记录好。 生:小组活动。 师:完成好了的小组坐端正。谁先来汇报你们小组抛硬币的情况? 生:学生汇报。 师:从刚刚抛硬币的活动中,我们知道抛一枚硬币,硬币落地后有几种情况(两种)?哪两种情况(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嗯、那现在老师也想来抛一枚硬币,你们觉得硬币落地后是……?那么看来抛一枚硬币,硬币落地之后,可能……也可能…… 师:不错,那究竟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在硬币没有落地之前,你能确定吗?数学上,我们把这种事先不能确定的现象叫叫做不确定现象。 师:好啦!刚刚的游戏好玩吗?好戏才刚刚开始。下面我们将进行一个摸球游戏。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25.1 在重复试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 重点知识精选 掌握知识点,多做练习题,基础知识很重要!华师大初中数学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 第25章随机事件的概率

25.1 在重复试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 2.会用频率估计随机事件在每次试验时发生的机会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节的学习,会根据经验判断一个简单事件是属于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随机事件.懂得用试验的方法分析随机事件发生的机会的大小. 【情感态度】 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探讨,利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现实问题. 【教学重点】 1.理解随机事件的特点,会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2.通过试验的方法来判断随机事件发生机会的大小. 【教学难点】 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1.播放一段天气预报,引出一句古话“天有不测风云”.从这句话引申出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具有偶然性.人们不能事先判断这些事情是否会发生,但是随着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许多偶然事件的发生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所以天气预报也只是对未来天气的预测,但并不是一定会如此. 【教学说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分析说明下列事件能否一定发生. (1)今天不上课. (2)明天要下雨. (3)煮熟的鸭子飞了. (4)投一枚硬币,正面向上.

【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让学生感知事件的发生有多种可能.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探究1掷一枚正方体骰子,请考虑以下问题: (1)掷得的点有几种可能的结果? (2)掷得的点数会是1吗? (3)掷得的点数小于7吗? (4)掷得的点数会是0吗? 【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请学生动手操作试验,感知事件发生的多种情况,经过操作试验思考问题,让学生分析阐述自己的观点,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情况类别. 1.从上述探究中可知,有些事件发生与否是可以事先确定的,有些事件发生与否是不能事先确定的. 【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事件发生的三种情况,增强学生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认识. 【归纳结论】我们称那些无需通过试验就能够预先确定它们在每次试验中都一定会发生的事件为必然事件,称那些在每次试验中都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为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确定事件,无法预先确定在一次试验中会不会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 2.请同学们举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教学说明】学生结合定义列举,并能稍作阐述,教师讲评、归纳、鼓励. 3.做一做 准备三张大小一样的图片,把每张图片都对折,剪成大小一样的两张.将这六张小图片有图案的一面朝下,然后混合,让你的同伴随机抽出两张小图片. 问题:(1)你认为抽出的两张小图片正好能成功拼成原图的机会大吗? (2)猜一猜,大概平均几次里会有一次成功呢?并通过试验验证你的猜想. 【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试验,学生通过试验,观察结果,思考并得出结论,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探究2问题:随机事件是否发生,没人能够预测,这就叫“随机性”,但是在捉摸不透的背后,是否隐藏着某种规律?

四年级上册数学《不确定现象》

《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96—97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验和明确生活中的一些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2、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培养猜想、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现象。 难点:对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进行列举。 教学准备: 硬币、乒乓球、圆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这节课覃老师和你们一起来玩游戏好不好?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硬币)?让学生猜猜到底在那只手上。 学生回答。 师:你认为在哪只手上,想看一看在那只手上吗? 师:在老师的手没有打开之前,你能确定在哪只手上吗? 学生回答。(不确定)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在游戏中来研究《不确定现象》 学生齐读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抛硬币活动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玩游戏,在游戏之前,我们来认识一下硬币,它有两个面,我们约定有字的一面为正面,没有字的一面为反面。 师:请一名学生读出活动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 学生读活动要求。

师:孩子们明白活动要求了吗?现在请小组长组织本组组员有序进行游戏,记录员做好记录。 学生进行抛硬币游戏。 师:同学们活动完成了吗?如果完成了请用坐端正的姿势示意老师。 学生坐端正 师:请各小组用这样的句式向老师汇报“我们这组抛硬币的结果是几次正面向上,几次反面向上。 学生汇报。 师:刚才从大家汇报的结果中,我们发现硬币落地后的结果有几种? 学生回答:两种,正面向上或者反面向上。 师:老师看到你们玩得那么开心,我也来抛硬币,你认为老师抛这枚硬币的结果究竟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向上? 生回答:抛一枚硬币,可能是正面向上,也可能是反面向上。(板书:可能是···也可能是···) 师:究竟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在没落地之前能确定吗? 学生回答(不能确定) 师:数学中把不能事先确定的现象叫做“不确定现象”。通常用“可能····也可能”来描述。 (二)电脑出示一名女生和一名男生玩石头、剪子、布游戏。 师:猜想谁会赢? 学生猜测 师:在两名学生未出手之前,学生不能事先确定结果的现象叫做“不确定现象”。 小结:不能事先确定的现象称为不确定现象,通常用“可能…,也可能…”这样的词语来描述。 师:同学们生活中也有许多不确定现象,你能用可能…,也可能…”这样的词语来描述这种现象吗?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 (三)出示摸球活动 师:孩子们还想玩游戏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种摸球游戏。

不确定现象教案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不确定现象教案 一、学情分析 这是本套教科书第1次出现“可能性”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 概率的知识做准备。对于可能性的知识,学生在生活中有一定程度的体验,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这是学习本单元知识的有利条件。 二、教学目标 1.能在活动中感受随机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 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判断生活中一些简单的不确定现象。 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描述随机 事件的发生。 3.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 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感受、体验和理解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和确定现象。 四、教学难点 能准确地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不确定现象和确定现象。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老师给每组准备了学具,等会每组组长来抽取学具。 2.老师要请一位小帮手,帮老师记录,在抽取的数字后面打√。

3.你想抽到几号? 生1:3号 生2:5号 生3:9号 4.请用一句话把刚才三位同学的猜想描述出来。 生1:我会抽到3号,5号或者9号 生2:我可能抽到3号,5号或9号 …… 5.这个同学真会表达,还用到了“可能”这个词 板书:可能……可能…… 三个学生抽取学具 6.和你们猜测的一样吗?不一样 7.抽到几号学具,这个事情确定吗?板书:不确定 师:请其他组长来抽取学具 8.请看黑板还剩下哪几个数字?接着抽,结果会怎样?生1:要么是4号,要么是10,要么是12号 9.你能像刚才那位同学一样表达吗? 生2:可能是4号,可能是10,可能是12号。 10.你想抽到几号? 11.你确定吗? 生:因为……可能…… 12.只剩下一个,剩下的一组抽到的是几号? 13.你们怎么这么肯定? 生1:只能是13号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 在重复试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模拟考题模拟考试卷考点.doc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在重复试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模拟考题模拟考试卷考点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 附加题总分 得分 一、解答题 25.如图,用红、蓝两种颜色随机地对A,B,C三个区域分别进行涂色,每个区 域必须涂色并且只能涂一种颜色,请用列举法(画树状图或列表)求A,C两个区域所涂颜色不相同的概率. 19.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装有四个分别标有数字,,,的小球,它们的形状、大小、质 地等完全相同.小强先从盒子里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记下数字为x;放回盒子摇匀后,再由小华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记下数字为y. (1)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表示出(x,y)l0.08 B 35 y C s<80 11 0.22 合计 50 1 请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表中x的值为______________,y的值为______________; (2)将本次参赛作品获得A等级的学生依次用表示,现该校决定从本次参赛作品获得A等级的学生中,随机抽取两名学生谈谈他们的参赛体会,请用树形图或列表法求恰好抽到学生和的概率. 评卷人得分

23.先抛掷-枚正反而上分别标有数字1和2的硬币,再抛掷第二枚正反面上分别标有数字3和4的硬币,(两枚硬币质量均匀). (1)用列表法求出朝上的面上的数字的积为奇数的概率; (2)记两次朝上的面上的数字分别为p、q,若把p、q分别作为点A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求点A(p,q)在函数y=x+2的图象上的概率。 3.抽奖箱里有6个除颜色外其他都相同的U盘,其中1个红色,2个黄色,3个蓝色,摇匀后从中任意摸出一个是黄色的概率为() A. B. C. D. 4.从1到9这九个自然数中任取一个,是奇数的概率是()] A. B. C. D. 10.袋子中装有4个黑球2个白球,这些球除了颜色外都相同,从袋子中随机摸出一个球,则摸到黑球的概率是 A. B.

【教案】25.1在重复试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

25.1在重复试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 (2)区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3)在改变条件的情况下,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可以互相转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活动、试验、猜测、收集、整理和分析试验结果、听故事等过程,会判断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3、情感与态度目标 (1)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亲自演示,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促进学生乐于亲近数学,喜欢数学; (2)让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中增强互助、协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对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类型作出正确判断。难点: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区别与转化关系。 教法、学法和辅助手段

教法分析 情境引人,游戏探索,游戏体验,拓展新知。 学法分析 参与活动,发现新知;探究合作,体验新知;抢答活动,巩固新知;听故事,拓展新知。 教学辅助手段 红、白球若干,不透明盒子两个,透明杯子一个,签筒一个,笔签五支,骰子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买过彩票吗?中过奖吗? (学生有的说买过,绝大部分的同学说没有买过,没有中过奖)师:你们想买彩票吗?想中奖吗? 生:想。 师:我们来模拟买彩票中大奖,请你们在纸上写出一个你认为幸运的三位数,老师立即开奖。 学生写好后,展示开奖结果。 师:有中奖的吗?请举手,我为中奖的同学准备了奖品。 (为个别中了奖的同学发奖品,安慰没有中奖的同学) 师:买一注彩票一定能中奖还是可能中奖? 生:可能中奖。

《在重复试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教案

《随机事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 (2)区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3)在改变条件的情况下,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可以互相转化. (4)通过“摸球”这样一个有趣的试验,形成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定性分析的能力,了解影响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活动、试验、猜测、收集、整理和分析试验结果、听故事等过程,会判断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历经“猜测—动手操作—收集数据—数据处理—验证结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出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特点以及影响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客观条件. 3、情感与态度目标 (1)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亲自演示,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促进学生乐于亲近数学,喜欢数学; (2)让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中增强互助、协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对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类型作出正确判断.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定性分析 难点: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区别与转化关系.理解大量重复试验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试验运气好坏,发现新知(摸出红牌表示运气好) 1、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摞红牌,让坐在教室左边部分的三四位同学抽牌,显然学生抽到的全是红牌,抽到红球的学生个个惊叹自己运气好啊. 2、教师再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另一摞黑牌,让坐在教室右边部分的三四位同学抽牌,而学生抽出的全部是黑牌,摸到黑牌的学生个个唉声叹气,叹自己运气怎么就不好呢.师:真的是教室左边部分的同学运气好,右边部分的同学运气不好吗?我们一起来观察两个盒子里的秘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