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课件:端脑

正常人体解剖学 骨学部分

正常人体解剖学 大体解剖学正常人体解剖学 解剖学分类组织学 胚胎学系统解剖学 其他 解剖学姿势:两眼平视前方,双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外,双脚并拢,足尖向前。 运动系统组成:骨骼,骨骼肌,骨连接。 第一节骨学: 骨数量:成人骨206,颅骨29,椎骨26;下肢骨62,上肢骨多2个. 长骨:两头一端 短骨 形态扁骨:颅骨,肋骨等 不规则骨 骨的分颅骨29(包括听小骨3*2) 躯干骨51(椎骨26) 部位上肢骨64 下肢骨62 骨密质 骨松质成骨细胞(生长,改建,修复) 内: 破骨细胞(骨内外均有) 外:胶原纤维 骨质红骨髓(不同时期造血细胞,造血功能) 骨膜 骨构造 骨髓黄骨髓(6岁左右,长骨红骨髓被脂肪

细胞替代,可以变回红骨髓)其他:血管,神经,淋巴管。 骨化学成分与物理特性:无机质韧性,有机质坚固。(磷酸钙,碳酸钙;胶原蛋白:骨胶原纤维,粘多糖蛋白),比例:有机:无机=3:7。 第二节躯干骨和颅骨 中轴骨=躯干骨+颅骨 一,躯干骨 (一)椎骨 一般形态: 七个凸起:上下关节突(2*2),左右横突(2),棘突(1). 腰椎:椎体最大,棘突宽大呈板状,棘突间间隙大(腰椎穿刺)。 颈椎特征结构:椎体小,椎孔大:有横突孔,棘突分叉。 寰椎(第一颈椎):无棘突,无椎体。 枢椎(二):有齿凸。 隆椎(七):棘突特长

骶骨:5个骶椎融合。骶管裂孔(裂孔:管道开口不完整):会阴神经经 过,痔疮手术麻醉处。 尾骨:3~4个尾椎退化。 第三节附肢骨 一,上肢骨锁骨:呈~形状,2/3前凸,1/3后凸。 (一)上肢带骨肩峰 肩胛骨喙突 关节盂 肩胛岗 岗上下窝’ (二)自由上肢骨 1.肱骨:外科颈(下部有腋神经经过),桡神经沟,鹰嘴窝,冠突窝,桡窝 内上髁,外上髁。髁:突出点!

系统解剖学考试重点完整版

名词解释 1、胸骨角:胸骨柄和胸骨体连接处,形成向前凸的角,其两侧接第二肋软骨, 是计数肋序数的体表标记。 2、翼点:颞窝内额、顶、颞、蝶四骨相交点,此处骨质最薄,内面有脑膜中动 脉前支通过,此处外伤骨折,易损伤该血管造成颅内出血。 3、椎间盘:位于椎体之间,由外部纤维环和内部的髓核构成,连接相邻椎体,并起缓冲减震作用。 4、足弓:由跗骨和跖骨借起连结而形成凸向上的弓,分为前后方向的内、外纵弓,左右方向的横弓。 足弓的存在,使足三点着地,增加足的弹性和稳定性。 5、盆骨:由骶骨、尾骨和两侧的髋骨及其连结构成。 6、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通常在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的1/3 交点处,该点称麦氏点。 问答题 1、分别写出臂部前、后肌群和大腿前、后肌群及其主要功能。 答:臂部前肌群有:肱二头肌、肱肌、喙肱肌,主要功能是屈肘关节; 后群肌有:肱三头肌,功能:伸肘。 大腿前肌群有:缝匠肌,股四头肌,主要功能:缝匠肌屈髋关节,屈膝关节;股四头肌能伸膝关节。 大腿后肌群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主要功能:伸髋关节;半腱肌、半膜肌能屈膝关节。 2、写出隔的位置、作用及主要裂孔名称。 答:膈肌为向上呈穹窿的扁薄阔肌,位于胸腹腔之间,成为胸腔的底和腹腔的顶。肌束起自胸廓下口的周缘和腰椎的前面。分部:胸骨部;肋部;腰部。位于第12胸椎前方有主动脉裂孔,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平第10胸椎前方有食管裂孔,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平第8胸椎高度有腔静脉孔,有下腔静脉通过。膈肌收缩时胸腔容积扩大,助吸气,松弛时胸腔容积减小,助呼气。 3、试述肩关节的组成及结构特点。 答:肩关节是上肢最大的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关节盂构成。关节盂浅而小, 周缘有纤维软骨构成盂唇,加深关节窝,肱骨头面积大;关节囊薄而松弛,其上部前、后、外侧有肌、肌腱和韧带加强;关节囊下部薄弱易形成肱骨头从下部脱位。肩关节可作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最灵活的关节。 4、颈、胸、腰椎的主要区别。 答:颈椎均具有横突孔。胸椎在椎体两侧的上、下和横突末端有小的关节面,即 肋凹。腰椎无上述特点。 第二部分内脏学 名词解释 1、咽峡: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的咽峡,是口腔和咽的分界。 2、齿状线:各肛柱下端与肛瓣附着缘共同围成齿状的环形线称齿状线。 3、肝蒂:肝门内有左右肝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淋巴管和 神经出入,这些出入肝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肝蒂。 4、肝门:肝的脏面中部有略呈“H”形的三条沟,其中横行的沟位于脏面中央,有左、右肝管,肝固有动脉 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和肝的神经,淋巴管等由此出入,故称肝门。 5、肺根:肺门有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脉、支气管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这些结构被

系统解剖学口诀(整本书全部的)

-----运动系统-----全身骨全身骨头虽难记,抓住要点就容易;头颅躯干加四肢,二百零六 分开记;脑面颅骨二十三,躯干总共五十一;四肢一百二十六,全身骨头基本齐;还有六块体积小,藏在中耳鼓室里。各部椎骨特点椎骨外形不规范,各有特点记心间;颈椎体小棘发叉,横突有孔很明显;胸椎两侧有肋凹,棘突迭瓦下斜尖;腰椎特点体积大,棘突后伸宽双扁。胸骨歌诀胸骨形似一把剑,上柄中体下刀尖;柄体交界胸骨角,平对二肋是特点。颅骨歌诀颅骨二十三块整,脑面颅骨要分清;脑颅八块围颅腔,腔内藏脑很适应;额枕筛蝶各一块,成对有二颞和顶;面颅十五居前下,上颌位居正当中;上方鼻骨各一对,两侧颧骨连颧弓;后腭内甲各一块,犁骨膈于鼻腔中;下颌舌骨各一块,全部颅骨均有名。鼻旁窦歌诀鼻旁窦骨内藏,都有开口通鼻腔;内含空气减额重,发音共鸣如音箱;上颌窦腔最为大,开口较高引不畅;各窦名称要熟记,开口位置莫遗忘;病人有了鼻窦炎,请你诊断心不慌。脊柱的韧带歌诀脊柱韧带,三长两短;腰椎穿刺,棘上棘间;再透黄韧,进入椎管。脊柱形态歌诀前观脊柱有特点,上细下粗尾部尖;粗粗细细有道理,承受压力密相关;翻过脊柱后面观,棘突连成一条线;颈短胸斜腰平伸,大椎棘突有特点;前后观过侧面观,四个弯曲很明显;胸骶弯曲凸向后,颈腰二曲凸向前;身体直立减震荡,线条大方又美观。胸廓歌诀胸廓形似小鸟笼,上窄下宽扁锥形;上口狭小前下斜,下口封隔分腹胸;容纳保护心肝肺,吸气下降呼气升;各经随着年龄变,肋间增宽有毛病。肩关节歌诀肩关节有特点,肱骨头大盂较浅;运动灵活欠稳固;脱位最易向下前。肘关节歌诀肘关节很特殊,一个囊内包三组;肱桡肱尺桡尺近,桡环韧带尺桡付;屈肘三角伸直线,脱位改变能查出。手腕骨歌诀舟月三角豆,大小头钩骨;摔跤若易折,先查舟月骨;掌骨底体头,指骨近中远。膝关节歌诀膝关节最复杂,全身关节它最大;内含两块半月板,前后韧带相交叉;下肢运动很重要,能屈能伸实可夸。跗骨歌诀一二三楔骰内舟,上距下跟后出头。颅底内面歌诀内观颅底结构多,分为前中后颅窝;高高低低象阶梯,从前向后依次说;前窝中部有筛板,鸡冠下对鼻中隔;筛板有孔眶坂薄,颅部外伤易骨折;眼窝出现瘀血斑,“血脊”①鼻漏莫堵塞;中窝中部有蝶鞍,上面有个垂体窝;窝内容纳脑垂体,颈动 脉沟两侧过;两侧孔裂共六对,位置对称莫记错;蝶鞍前方有“两个”②,都与眼眶连通着;卵圆棘孔加破裂,蝶鞍两侧各一个;中窝易折有特点,血脊耳漏破鼓膜;岩部后为颅后窝,枕骨大孔很清楚;大孔外侧有三洞,门孔加管各一个;枕内隆凸两侧看,横连“乙”③状象条河。注:①血液和脑脊液。②指视神经孔眶上裂。③乙状窦沟。新生儿颅骨歌诀新生 儿颅骨有特点,头大脸小颊饱满;额顶骨间有前囟,闭合约在一岁半;哭闹生病细观察,高低变化很明显。膈肌歌诀膈肌圆圆顶臌隆,上下分隔腹和胸;收缩下降胁吸气,舒张呼气向上升;腱①肌②三个孔,想想各有谁贯通?注:①腱:膈肌中心腱。②肌:膈周围 部为肌质。-----消化系统-----咽歌诀咽部分三鼻口喉,前壁开口气食流;上通鼓室下通喉,吞咽闭气不用愁。食管与胃歌诀食管三段颈胸腹,三个狭窄要记住;胃居剑下左上腹,二门二弯又三部;贲门幽门大小弯,胃底胃体幽门部;小弯胃窦易溃疡,及时诊断莫延误。小肠歌诀小肠弯又长,盘曲在腹腔;上段十二指,中下空回肠;全长约五米,空回二三量。

系统解剖学讲义

绪论,骨学总论,躯干骨,颅骨 4学时 绪论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其任务在于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关系,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奠定基础。 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分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两部分进行。系统解剖学是按照人体各器官、系统来研究人体的形态结构;局部解剖学则是按照身体局部来研究各器宫的形态结构和相互间的位置关系。 要运用进化发展的观点,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的观点,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和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观点来观察和研究人体的形态与构造。学习时要重视标本、模型的观察和活体触摸要学会用工具书,如图谱。 掌握人体的轴、面和方位术语: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对人体结构描述,均以此姿势为标准。 人体的轴——根据标准姿势,人体可有互相垂直的三种类型的轴。即: (1)矢状轴:由前→后,与身体长轴和冠状轴相垂直的轴。 (2)冠状轴:由左→右,与身体长轴和矢状轴相垂直的轴,又称额状轴。 (3)垂直轴:由上→下,与身体长轴平行的轴。 人体的切面——亦分三种: (1)矢状面:以前后方向将身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若将身体分成相等的左右两半,称为正中矢状面。 (2)冠状面:以左右方向将身体分成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3)水平面:与垂直轴相垂直,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断面。 常用方位术语: 腹侧——近腹面背侧——近背面 上(颅侧)——近头下(尾侧)——近足 内侧——近正中面外侧——距正中面较远 内——近内腔外——距内腔较远 浅——近体表深——距体表较远 近侧——近肢根远侧——距肢根较远 第一篇运动系统 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运动系统构成了人体的支架和基本形态,起保护、支持和运动的作用。

系统解剖学骨学部分总结

1.骨总论 1.1骨的分类: 长骨(体又称骨干,内有空腔称髓腔,容纳骨髓,表面有1~2个滋养孔,供血管出入,两端膨大称骺,骨干与骨骺相邻的部分称干骺端,幼年时保留一片软 骨,称骺软骨,成年后骺软骨骨化,骨干与骨骺融为一体,其间遗留一骺线。)短骨(如腕骨和跗骨,较灵活) 骨 扁骨(主要构成颅腔,胸腔和盆腔的壁,起保护作用,如颅盖骨和肋骨。) 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如椎骨。有些不规则骨内有腔洞,称含气骨,如上颌骨。 位于某些肌腱内的扁圆形小骨,称籽骨,如髌骨。) 1.2骨的构造: 骨密质(质地致密,耐压性强,分布于骨的表面。特例:卢盖骨表层 为骨密质,分外板和内板,外板厚而坚韧,富有弹性,内板 薄而松脆。二板间为骨松质,称板障,有板障静脉通过。)骨质 骨松质(呈海绵状,由相互交织的骨小梁排列而成,分布于骨的内部。) 内层(疏松,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有产生新骨质,破坏原骨质和 重塑骨的功能。) 骨骨膜 外层(致密,有许多胶原纤维束穿入骨质,使骨膜固着于骨面。) 红骨髓(在椎骨,髂骨,肋骨,胸骨,肱骨和股骨等长骨的骨骺内终 生都是红骨髓,胎儿和幼儿的骨髓全是红骨髓。)骨髓 黄骨髓(5岁以后,长骨骨干内沉积大量脂肪失去造血活力) 区分概念:骨膜与骨内膜(衬在骨髓腔内面和骨松质间隙内的骨膜,也含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2.人体骨骼 脑颅骨 颅骨 面颅骨 中轴骨 躯干骨 人体骨骼 (成人206块) 上肢骨 四肢骨 下肢骨 成对:颞骨、顶骨 不成对:额骨、顶骨、蝶骨、枕骨 成对:上颌骨、颧骨、鼻骨、泪骨、腭骨、下鼻甲 不成对:犁骨、下颌骨、舌骨 棘突1个 横突1对 关节突2对 24块椎骨 1块骶骨 1块尾骨 1块胸骨 12对肋 1个椎体 1对椎弓 7个凸起 上肢带骨(肩带骨):锁骨、肩胛骨 自由上肢骨: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指骨 腕骨口诀: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沟。 下肢带骨(盆带骨):髋骨 自由下肢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跗骨、跖骨、趾骨 跗骨口诀:距上跟下,舟连三楔,骰骨在外。

系统解剖学——中枢神经系统——3、端脑 期末重点整理

端脑 是脑的最高级部位,由前脑泡演化而来。组成:左右大脑半球借胼胝体连接而成;大脑皮质;髓质;基底核;侧脑室 (1)端脑的外形和分叶 主要的沟和裂: 裂:大脑纵裂、大脑横裂、胼胝体 面:上外侧面、内侧面、下面 沟:外侧沟、中央沟、顶枕沟 5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脑岛 1. 外侧面 3沟:中央前沟、额上沟、额下沟 4回:中央前回、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 2、内侧面 3、下面 二、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 是脑的最重要部位,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 (1)第Ⅰ躯体运动中枢中央前回、中央旁小叶前部(4、6) 中央前回最上部、中央旁小叶前部→下肢肌肉 中央前回中部→上肢肌肉 中央前回下部→头部肌肉 特点:①倒置的人形,但头部是正的②交叉管理 ③各部投影区的大小与体形大小无关,而取决于功能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 (2)第Ⅰ躯体感觉中枢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后部(3、1、2) 中央后回中部→上肢躯体感觉 中央后回下部→头部躯体感觉 特点:①倒置的人形,但头部是正的②交叉管理③各部投影区的大小与体形大小无关,而取决于功能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 (3)视觉中枢距状沟周围的枕叶皮质(17区) 一侧半球视区:接受同侧半视网膜;管理双眼对侧半视野 一侧视觉中枢受损:会引起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 (4)听觉中枢颞横回(41、42) 一侧半球听觉中枢:接受两耳的神经冲动 一侧听觉中枢受损:不会引起全聋 (5)语言中枢 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8)临床:此区受损,手运动正常,但不会写字——失写症

说话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1/3(44、45)临床:此区受损,发音正常,不能用语言表达——运动性失语 听讲中枢(听觉性语言中枢):颞上回后部(22)临床:此区受损,听觉正常,但不理解语言的含义,答非所问——感觉性失语 阅读中枢(视觉性语言中枢):角回(39)临床:此区受损,视觉正常,但不理解文字含义——失读症 平衡觉区:中央后回下部;嗅觉区:海马旁回钩内侧部及附近;味觉区:中央后回下端;内脏活动皮质中枢:边缘叶 3、 .端脑内部结构 大脑皮质:大脑半球表面的灰质;髓质:表层下的白质;基底核:埋在白质深部的灰质团块;侧脑室:端脑的内腔 I、基底核 豆状核苍白球旧纹状体 ⑴纹状体壳 尾状核新纹状体 ⑵屏状核⑶杏仁体 2. 侧脑室 4、 大脑半球髓质3种纤维组成 (1) 联络纤维 连接同侧半球各叶与回之间的纤维 长纤维联系本侧半球各叶:上纵束、下纵束、钩束、扣带 (2) 连合纤维 连接左右大脑半球皮质的纤维 ①胼胝体②前连合③穹隆和穹窿连合 (3)投射纤维 连接皮质与皮质下中枢的上下行纤维 内囊:是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的髓质(白质板)“V”字形,分为前肢、膝、后肢 (1)内囊前肢投射纤维:主要有额桥束和由丘脑背内侧核投射到额叶前部的丘脑前辐射 (2)内囊膝的投射纤维:有皮质核束,该束纤维是从中央前回下 1/3(躯体运动区头面部代表区)发出的纤维下行到脑干各一般躯体运动核和特殊内脏运动核 (3)内囊后肢的投射纤维:经丘脑豆状核部的下行纤维束为皮质脊髓束、皮质红核束和顶桥束等,上行纤维束是丘脑中央辐射和丘脑后辐射(图17-78)。其中皮质脊髓束是中央前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发出的至脊髓前角运动核的纤维束。而丘脑中央辐射是丘脑腹后核至中央后回的纤维束,传递皮肤和肌、关节的感觉,如此区受损,则导致对侧半的躯体感觉障碍。经豆状核后部向后行的纤维有视辐射及枕桥束,前者由外侧膝状体到视皮质;后者由枕叶至脑桥核。经豆状核下部向外侧

系统解剖学

运动系统locomotor system 由骨、骨连结与骨骼肌三部分构成。 人体某些部位的骨或骨骼肌,常在体表形成比较明显的突起或凹陷,并能在体表瞧到或摸到,分别称为骨性标志与肌性标志,统称为体表标志。 骨学 一、概述 人体每块骨bone都具有一定的形态与结构,并且有独立的血管与神经支配,因此每块骨都就是一个器官。成人骨约有206块,按其所在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与四肢骨。 (一)骨的分类 根据形态,可将骨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与不规则骨。 1、长骨long bone 呈长管状,分布于四肢,长骨具有一体两端,体又称骨干,骨质致密,围成骨髓腔。骨的两端膨大称骺epiphysis,骺的表面有光滑的关节面,并有关节软骨覆盖。 2、短骨short bone 形似立方体,主要分布于手腕与足的后部,如腕骨与跗骨等。 3、扁骨flat bone 呈板状,主要构成颅腔、胸腔的壁,以保护腔内器官。 4、不规则骨irregular bone 形状不规则,主要分布于躯干、颅底与面部等。有些不规则骨内有含气的空腔称含气骨,如上颌骨与额骨等。位于某些肌腱内的小骨称籽骨sesamoid,在运动中起减少摩擦与转变肌牵引方向的作用。 (二)骨的构造

骨主要由骨质、骨髓与骨膜构成。 1、骨质sclerotin 由骨组织构成,分为骨密质与骨松质。骨密质compact bone骨板排列紧密,主要构成长骨的骨干以及其她骨的表层。骨松质spongy bone呈海绵状,由相互交织的骨小梁排列而成。主要分布在长骨两端、短骨与扁骨内部。 2、骨髓bone marrow 为填充于骨髓腔与骨松质间隙内的软组织,可分为红骨髓redbonemarrow与黄骨髓yellowbone marrow。红骨髓,有造血功能,内含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与某些白细胞。黄骨髓含有大量的脂肪组织,无造血功能。胎儿与幼儿的骨髓全就是红骨髓,随着年龄的增长,5~6岁以后,长骨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转化为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但当机体慢性失血或重度贫血时,成人黄骨髓可转化为红骨髓进行造血。在椎骨、胸骨、肋骨、髂骨以及肱骨、股骨等长骨骨骺的骨松质内终生都就是红骨髓。 3、骨膜periosteum 为致密结缔组织膜,新鲜时呈粉红色,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与淋巴管,对骨的营养、生长与修复等具有重要作用。骨膜有内外两层结构,外层致密,起固定作用;内层疏松,含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两者有产生新骨质、破坏原骨质与重塑骨的功能。 (三)骨的化学成分与物理特性 骨由有机质与无机质组成,它使骨具有一定的弹性与韧性;无机质主要由钙、磷等盐类组成,它使骨具有一定的硬度。年幼时无机质与有机质各占一半,弹性较大,柔软,易发生变形,在外力作用下不易骨折,或折而不断,形成青枝骨折。成人骨有机质含量约占;无机质含量约占、老年人的骨无机盐比例更大,骨的脆性增加,易发生粉碎性骨折。 二、躯干骨 躯干骨包括椎骨、胸骨与肋。

系统解剖学 运动系统 骨学

第一章骨学 【一】总论 1,骨学总论:成人有206块骨(小儿更多)。 按照部位分为:①中轴骨颅骨 躯干骨 ②附肢骨(上肢骨和下肢骨) 按照形态可分为: ①长骨(肱骨,指骨):“一体两端”,体为骨干,端为骨骺。骨干与骨骺融合处为干骺端。这部分是幼年时软骨骨化与骨干融合,遗留的痕迹成为骺线。 ②短骨(腕骨,跗骨) ③扁骨(肋骨) ④不规则骨 骨的形态描述—— ①突起:棘,结节,粗隆,髁等。 ②凹陷:窝,压迹,切迹。 ③空腔:管,窦,孔,裂,小房 2,骨的构造:骨质,骨膜和骨髓。 ①骨质:骨松质和骨密质。骨松质由交织的骨小梁排列而成,位于骨的内部和长骨的干。骨密质分布于骨的表面和长骨的两端,质地致密。 ②骨膜:除关节面,骨表面都附有骨膜,对骨的再生和感觉有重要作用。 ③骨髓:骨髓分布于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空隙中。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幼年时均为红骨髓,五岁以后,红骨髓渐渐被脂肪组织(黄骨髓)取代。在受伤后,黄骨髓可以部分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部分造血功能。 【二】躯干骨 1,椎骨总述:共有24块椎骨。分别是颈椎7,胸椎12,腰椎5。外加骶骨(5块骶椎),尾骨(3~4块尾椎)共计26块。 椎骨的一般形态: ①椎体:椎骨负重的主要部分。寰椎没有椎体。 ②椎弓:是弓形骨板。椎弓和椎体围成的孔称为锥孔。 ③椎弓根:椎体与椎弓的连接部分,其上下缘分别称椎上、椎下切迹。 ④椎弓板:椎弓根向后扩展变宽形成。 ⑤椎弓发出的7个突起: (1)棘突:一个,椎弓后面伸向后下方的突起。 (2)横突:一对,在棘突两侧。 (3)关节突:两对,在椎弓根和椎弓板结合处分别形成上、下方突起(一侧),共两对。 2,胸椎

系统解剖学大题

试述肝门静脉的组成、特点、属支及与上下腔静脉的吻合部位。行经肝十二指肠韧带入肝门。肝门静脉在结构上有两个特点:一是肝门静脉起始和终止两端均为毛细血管;二是肝门静脉及其属支内没有静脉瓣。主要属支有: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胃左静脉、胃右静脉、胆囊静脉和附脐静脉。肝门静脉系与上腔静脉系间的吻合部位是胃左静脉的食管支与奇静脉、半奇静脉的食管静脉在食管壁内吻合成食管静脉丛;肝门静脉系与下腔静脉系间的吻合部位是肠系膜下静脉的直肠上静脉与髂内静脉的直肠下静脉和肛静脉在直肠壁内吻合成直肠静脉丛;附脐静脉分别与脐以上、以下的腹前壁浅、深静脉在脐周吻合成脐周静脉网。 内囊:1)位置和形态: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的白质板,在水平切面上呈开放的V字形,分为前肢,膝,后肢三部,由大脑皮质与皮质下各中枢的上下行纤维组成。2)通过内囊的纤维束主要有:a、内囊前肢(豆状核、尾状核之间):额桥束,丘脑前辐射。b、内囊膝:皮质核束。c、内囊后肢:豆丘部有(下)皮质脊髓束、皮质红核束、顶桥束,(上)丘脑中央辐射、丘脑后辐射;豆状核后部向后行有视辐射和枕桥束;豆状核下部向外侧行有听辐射和颞桥束。(3)一侧内囊受损,患者出现对侧偏身感觉丧失(丘脑中央辐射受损),对策偏瘫(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受损),对侧偏盲(视辐射受损)的“三偏”症状。简述脑脊液产生及循环途径? 脑脊液由左、右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的脉络丛产生,侧脑室产生的脑脊液→室间孔→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产生的汇合→中脑水管→第四脑室,与第四脑室产生的会合→第四脑室的正中孔和外侧孔→蛛网膜下腔→蛛网膜粒→上矢状窦→窦汇→横窦→乙状窦→颈内静脉→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 某病人口服黄色药物,试诉药物经尿道排出的途径。黄色药物→口腔→咽峡→口咽→喉咽→食管→胃→十二指肠→空回肠→肠系肠上静脉→门静脉→肝→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房室口→右心室→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左右肺→左右肺上下静脉→左心房→左房室口→左心室→升主动脉→胸主动脉→腹主动脉→肾动脉→肾实质→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试述膈的起止、位置、重要结构和主要功能。膈是位于胸腹之间的骨骼肌结构;膈的肌纤维起于胸廓下口的边缘和腰椎前方。其形态特点:向上膨隆,是一呈穹隆形向上膨隆的扁薄阔肌;该肌的周围为肌腹部分,中央为中心腱。形态构成上分为三部:胸骨部、肋部和腰部。其上的裂孔有三个,即主动脉裂孔:T12 水平,内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食管裂孔:T10 水平,内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腔静脉孔:T8 水平,内有下腔静脉通过.其作用是收缩时使穹隆下降进而导致胸腔体积扩大,有助于吸气;松弛时使穹隆上升而导致胸腔容积缩小,以利于呼气。简述骨的构造。骨由骨质、骨膜、骨髓、血管、淋巴管和神经构成。骨质分骨密质和骨松质,骨密质配布于骨的表面,骨松质配布于骨的内部。骨膜分内、外两层,外层致密有许多胶原纤维束穿入骨质,使之固着于骨面;内层疏松含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分别具有产生新骨质和破坏骨质的功能。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分红骨髓和黄骨髓。

系统解剖学骨血笔记和重点(图文并茂哦)

骨学 骨:部位:中轴骨(颅骨,躯干骨),四肢骨 形态:长骨:一体(骨干,内含髓腔)两端(骺),骺与骨干相邻的部分是干骺端短骨:腕骨,跗骨 扁骨:板状,颅盖骨,肋骨 不规则骨:有腔洞,称含气骨,上颌骨 骨的构造: 骨质:骨密质,骨松质 板障:位于脑颅骨外板与内板之间的骨松质,有板障静脉通过。 骨膜:骨外膜,骨内膜(成骨细胞,破骨细胞) 骨髓:红骨髓,黄骨髓(无造血功能),在椎骨,肋骨,髂骨,胸骨以及肱骨和股骨等长骨的骺内终身都是红骨髓。临床常选择髂前上棘或髂后上棘等处进行骨髓穿刺。 骨的化学成分与物理性质: 有机质:骨胶原纤维束和黏多糖蛋白,使骨有弹性有韧性。 无机质:碱性磷酸钙,使骨坚硬有脆性 幼儿骨有机质含量多,无机质含量少,骨易变形(o形腿) 老年人骨无机质所占比重更大,骨质疏松症,易骨折。 中轴骨: 椎骨:椎体,椎孔(构成椎管),椎弓,棘突,横突,(上下)关节突, 椎间孔: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共同围城的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胸椎:有上下肋凹,与肋头相关节,在横突末端前面,有横突肋凹与肋结节相关节,棘突较长,向后下方倾斜 颈椎:

有横突孔,有椎动脉和椎静脉通过棘突较短,末端分叉 第一颈椎(寰椎),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前弓(有齿突凹),后弓(有椎动脉沟,有横行的椎动脉通过)构成。上关节面与枕髁相关节,下关界节与枢椎上关节面相关节。 第二颈椎(枢椎)有齿突,与寰椎齿突凹相关节 第七颈椎(隆椎)棘突特长,末端不分叉 腰椎 上下关节突粗大,有乳突,棘突宽而短,水平伸向后方 骶骨岬骶管裂孔骶角(骶管麻醉标志)骶骨外侧有耳状面,与与髂骨耳状面相关节 胸骨 胸骨柄胸骨角,胸骨角(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两侧平对第二肋,是记肋数的重要标志向后平对第四胸椎),胸骨体,剑突 肋 1~7真肋第1肋软骨结合2~7肋胸肋关节 8~12假肋8~10肋肋弓11~12肋浮肋 肋头肋颈肋结节肋角肋体肋沟(肋间后动、静脉和肋间神经通过) 肋软骨透明,终生不骨化 颅 脑颅骨 不成对:额骨,筛骨,蝶骨,枕骨 成对:颞骨,顶骨 额骨 筛骨

系统解剖学重点知识梳理

《系统解剖学》重点知识梳理 骨学 1.骨的分类、构造如何?骨髓、骨膜各有何作用? 答:●骨按形态可分为四类。①长骨:长管状,如肱骨。分一体两端,体又称骨干,内腔称髓腔,内有黄骨髓,两端称骺。②短骨:形似立方体,如腕骨。③扁骨:板状,如顶骨。④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如椎骨。 ●骨的构造主要包括:①骨质,是骨的主要成分,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②骨膜,贴于骨表面, 对骨具有营养、生长和修复的功能。③骨髓,位于骨髓腔和骨松质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黄骨髓由红骨髓转化而来。 ●骨膜对骨具有营养、生长和修复的功能。 2.椎骨的一般形态如何?各部椎骨有何特征? 答:●椎骨由椎体和椎弓组成。椎体与椎弓围成椎孔;椎弓分椎弓根和椎弓板,椎弓板上发出七个突起:棘突一个,横突一对,上关节突一对,下关节突一对。 ●颈椎共7块,椎体较小,椎孔较大,横突上有孔,称横突孔。棘突大部分较短,末端分叉。第 一颈椎又名寰椎,无椎体;第二颈椎又名枢椎,有齿突;第七颈椎又名隆椎,棘突特长,末端不分叉。 ●胸椎共12块,椎体侧面上、下缘有上、下肋凹,横突末端有横突肋凹,棘突较长,斜向后下 方,呈叠瓦状排列。 ●腰椎共5块,椎体粗壮,椎孔呈卵圆形,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 ●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呈倒三角形。上缘中份向前的隆凸称岬,前面有四对骶前孔,后面 有四对骶后孔,骶骨内部有骶管,下端的裂孔称骶管裂孔,裂孔两侧的突起称骶角。 ●尾骨由3~4块尾椎长合而成,上接骶骨,下端游离。 3.椎骨上可见哪些孔?岬、骶角的位置及意义如何? 答:●椎骨上可见椎孔(椎体与椎弓围成),椎间孔(相邻椎骨的椎上、椎下切迹围成),骶前孔(骶骨前面),骶后孔(骶骨后面),骶管裂孔(骶骨下端),横突孔(颈椎横突上)。 ●岬位于骶骨上缘中份,向前隆凸,临床上常作为测量骨盆大小的标志。 ●骶角位于骶管裂孔的两侧,向下突出,临床上常作为骶管麻醉的标志。 4.胸骨分几部?肋的概念?肋骨的形态如何? 答:●胸骨分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肋由肋骨和肋软骨组成,共12对。第1~7对肋与胸骨直接相连称真肋,第8~12对肋不直接与胸骨相连称假肋。 ●肋骨属扁骨,分体和前、后两端。后端膨大,称为肋头,肋头外侧稍细,称肋颈,肋颈外侧的 粗糙突起,称肋结节。肋体长而扁,内面下缘处有肋沟。第一肋骨扁、宽、短。 5.颅前、中、后窝各有哪些主要的孔、管、裂、门? 答:●颅前窝有筛孔;颅中窝有视神经管、颈动脉管内口、眶上裂、圆孔、卵圆孔、棘孔、破裂孔; 颅后窝有枕骨大孔、颈静脉孔、舌下神经管内口、内耳门。 6.鼻旁窦包括哪些?各开口于何处? 答:●鼻旁窦包括额窦,开口于中鼻道;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后群开口于上鼻道。

第一部分 系统解剖学

第一篇运动系统 第一章骨及骨连结 第一节骨及骨连结总论 (一)教学内容 1.骨的分类、各类骨的分布及所起的作用。 2.骨的表面形态与功能的关系。 3.骨的构造与功能。 4.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5.直接连结的三种类型。 6.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 7.滑膜关节的分类及运动形式。 (二)基本要求 1.了解骨的概念。 2.掌握骨的一般形态、构造和功能。 3.了解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4.了解骨的生长和发育。 5.掌握骨的表面形态。 6.了解骨连结的形态分类及功能意义。 7.掌握纤维连结,软骨连结和骨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8.掌握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以及它们的功能。 9.掌握滑膜关节的分类及各类滑膜关节的运动形式。 (三)课外练习 1.骨的分类和形态、骨的构造 2.骨的化学成分变化时,骨的物理性能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可能导致什么后果? 3.骨连结的类型、关节的结构、运动方式 第二节躯干骨的连结 (一)教学内容 1.椎骨的连结:椎体间的连结和椎弓间的连结。 2.脊柱的组成、整体观及其运动。 3.胸廓的整体观及其运动。 (二)基本要求 1.了解椎骨的连结概况,掌握椎体间、椎弓间及突起间连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意义。 2.掌握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及其运动。 3.掌握骨性胸廓的组成及其功能。 (三)课外练习 1.什么是椎间盘突出?常发生于哪个部位?易向哪个方向突出?为什么? 2. 腰穿时,如何判断穿刺针已进入椎管? 3. 人体进行呼吸时,胸廓如何进行运动? 4. 脊柱有哪几个生理弯曲?有何作用?

第三节上肢骨的连结 (一)教学内容 1.介上肢带骨的连结特点及在运动中的作用。 2.重点讲解肩、肘、腕关节的组成、形态结构特点和运动。 3.介绍上肢骨连结的有关临床:肩关节的脱位及复位手法、桡骨小头半脱位及复位手法,肘后三角及临床意义。 (二)基本要求 1.掌握胸锁关节、肩关节、肘关节、桡腕关节及拇指腕掌关节的形态、结构、特点和运动。 2.掌握上肢骨的重要的体表标志—肩胛岗、肩胛骨下角、肩峰、锁骨、肱骨内外上髁、尺骨鹰嘴等。 (三)课外练习 1.胸锁关节能做哪些运动? 2.肩关节易发生哪个方向脱位,为什么? 3.桡骨小头半脱位原因及如何复位? 4.处理前臂骨折时,应将前臂固定于什么位置,为什么? 第二章肌学 第一节肌学总论 (一)教学基本内容 1.肌的形态、构造和分类。 2.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 3.肌的命名方法和肌的辅助装置的结构特点。 (二)目的要求 1.掌握骨骼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及起止点和作用。 2.了解肌群的配布原则和运动时肌群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肌的命名和肌的辅助装置:筋膜、滑膜囊、腱鞘和籽骨的结构特点及分布概况。 (三)课外练习 1.肌的辅助构成是什么? 第二节头肌、颈肌和胸肌 (一)教学基本内容 1.简述表情肌的分布特点。 2.介绍咀嚼肌的位置、起止和功能。以颞肌和翼外肌为例说明肌纤维走行方向与功能的关系。 3.简述颈肌和胸肌的组成。 4.以胸大肌、胸锁乳突肌为例介绍肌学的学习方法,观察肌肉的位置、层次、起止和纤维方向。通过它与关节的位置关系分析肌肉的主要功能。 (二)基本要求 1.了解表情肌的组成、分布特点和功能。 2.了解咀嚼肌的组成,掌握咬肌、颞肌的位置,起止的作用。 3.颈肌:了解颈肌的分群以及各群的组成和功能。掌握胸锁乳突肌和前、中斜角肌的位置、起止与基本作用。 4.胸肌:了解胸上肢肌、胸固有肌的位置和组成。掌握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肋间内、外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系统解剖学·骨学(纯理论)

骨学 第一节·总论 一、骨的分类 总206块

1.由有机质(主要胶原纤维束和黏多糖蛋白)和无机质(碱性磷酸钙)组成 2.特殊例子:脱钙骨和锻烧骨 3.根据年龄变化:幼年有机无机各占一半,青枝状骨折 成年有机:无机=3:7 老年人无机质所占比例更大,多孔性 四、骨的生长 1. 膜化骨(如颅骨中的一些扁形骨) 在结缔组织膜内出现骨化中心,成骨细胞不断分泌有机物胶原纤维和粘蛋白,同时无机盐不断沉积钙化,从而形成骨质。 2. 软骨化骨(人体的长骨、短骨和一些不规则骨)在透明软骨的基础上逐渐骨化而成。现以长骨为例作以简要的说明:长骨的生长,包括长长和长粗两个过程。长粗是以膜内成骨的方式进行的,骨外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不断产生骨胶原,同时无机盐,不断沉积并钙化,使骨干不断增粗。而骨内膜中的破骨细胞则使骨髓腔扩大,使骨体增粗且保持一定的厚度。长骨的长长则依靠软骨内成骨来实现。骺软骨不断的产生又不断的骨化,使骨体不断的增长,当骺软骨完全骨化后,骨的长长则停止。

第二节·中轴骨 一、躯干骨 (一)椎骨 幼年时为32或33块,分为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尾椎3~4块。成年后5块骶椎融合成骶骨,3~4块尾椎长合成尾骨,共计26块。

(二)胸骨 1.组成胸骨位于胸前壁正中,前凸后凹,可分柄、体和剑突三部分。 2.结构①胸骨柄上宽下窄,上缘中分为颈静脉切迹,两侧有锁切迹与锁骨相连结。柄外侧缘上分接第1肋(第1肋切迹)。 ②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可在体表扪及。 ③两侧的肋切迹与第2肋软骨相连接,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胸骨角向后平对第 4胸椎体下缘。 ④胸骨体呈长方形,外侧缘接第2~7肋软骨。剑突薄而细长,形状变化较大, 下端游离。

《系统解剖学》(第八版)数字教材

《系统解剖学》(第八版)数字教材 人卫教材——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数字教材,源自医学“干细胞”教材——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八轮规划教材,全套53种。本套数字教材编写团队由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八轮规划教材全体编委,联合医学数字教育专家、技术专家总计1300多位组成,覆盖近百所医药院校。教材内容以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八轮规划教材内容为蓝本,利用多媒体、互联网、触控等技术,整合图片、音频、视频、动画、习题、扩展阅读等媒体内容和交互效果,支持平板电脑、手机等各类移动阅读终端。 《系统解剖学》数字教材全书增加高质量多媒体素材数百个。在纸质教材黑白线条图基础上,增加了实物照片和彩色图片;增加了系统解剖学实习指导视频;增加了3D动画。并根据解剖学内容特点,将图片制作成画廊等形式,方便读者阅读。增加了交互功能,增强阅读趣味性。 教材截图: 目录: 绪论1 一、《系统解剖学》第8版的定位1 二、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1 三、我国人体解剖学的发展历程2 四、人体的分部与器官系统 4 五、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与人体的轴与面4 六、人体器官的变异与畸形 6 运动系统7 第一章骨学7 第一节总论7

一、骨的分类7 二、骨的构造9 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10 四、骨的发生和发育10 五、骨的可塑性11 第二节中轴骨12 一、躯干骨12 二、颅17 第三节附肢骨28 一、上肢骨28 二、下肢骨32 第二章关节学37 第一节总论37 一、直接连结37 二、间接连结38 第二节中轴骨连结40 一、躯干骨的连结40 二、颅骨的连结46 第三节附肢骨连结47 一、上肢骨的连结47 二、下肢骨的连结51 第三章肌学59 第一节总论59 一、肌的构造和形态59 二、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60 三、肌的命名法60 四、肌的辅助装置60 第二节头肌62 一、面肌62 二、咀嚼肌64 第三节颈肌65 一、颈浅肌与颈外侧肌65 二、颈前肌66 三、颈深肌67 四、颈部筋膜67 第四节躯干肌68 一、背肌68 二、胸肌70 三、膈72 四、腹肌73 第五节上肢肌76 一、上肢带肌76 二、臂肌77

全面的系统解剖学重点知识梳理资料

骨学 1.骨的分类、构造如何?骨髓、骨膜各有何作用? 答:●骨按形态可分为四类。 ①长骨:长管状,如肱骨。分一体两端,体又称骨干,内腔称髓腔,内有黄骨髓,两端称骺。 ②短骨:形似立方体,如腕骨和跗骨(8上7下)。 ③扁骨:板状,如颅盖诸骨和肋骨。 ④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如椎骨。有些不规则骨内含腔洞,称为含气骨,如上颌骨。 ●骨的构造主要包括: ①骨质,是骨的主要成分,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 ②骨膜,贴于骨表面,内层疏松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对骨具有营养、生长和修复的功能。 ③骨髓,位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黄骨髓由红骨髓转化而来。 ●骨膜对骨具有营养、生长和修复的功能。 椎骨和髂骨、肋骨、胸骨、肱骨和股骨的近侧端骨松质内,终身是红骨髓。 2.椎骨的一般形态如何?各部椎骨有何特征? 答:●椎骨的一般形态:由椎体和椎弓组成。椎体与椎弓围成椎孔;椎弓分椎弓根和椎弓板,椎弓板上发出七个突起:1个棘突,一对横突,一对上关节突,一对下关节突。 ●颈椎共7块,椎体较小,椎孔较大,横突上有孔,称横突孔。棘突大部分较短,末端分叉。 第一颈椎又名寰椎,无椎体、棘突、关节突,由前弓、后弓和侧块组成; 第二颈椎又名枢椎,有齿突; 第七颈椎又名隆椎,棘突特长,末端不分叉。 ●胸椎共12块,椎体侧面上、下缘有上、下肋凹,横突末端有横突肋凹,棘突较长,斜向后下 方,呈叠瓦状排列。 ●腰椎共5块,椎体粗壮,椎孔呈卵圆形,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 ●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呈倒三角形。上缘中份向前的隆凸称岬,前面有四对骶前孔,后面 有四对骶后孔,骶骨内部有骶管,下端的裂孔称骶管裂孔,裂孔两侧的突起称骶角。 ●尾骨由3~4块尾椎长合而成,上接骶骨,下端游离。 3.椎骨上可见哪些孔?岬、骶角的位置及意义如何? 答:●椎骨上可见椎孔(椎体与椎弓围成),椎间孔(相邻椎骨的椎上、椎下切迹围成),骶前孔(骶骨前面),骶后孔(骶骨后面),骶管裂孔(骶骨下端),横突孔(颈椎横突上)。 ●岬位于骶骨上缘中份,向前隆凸,临床上常作为测量骨盆大小的标志。 ●骶角位于骶管裂孔的两侧,向下突出,临床上常作为骶管麻醉的标志。 4.胸骨分几部?肋的概念?肋骨的形态如何? 答:●胸骨分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 ●肋由肋骨和肋软骨组成,共12对。第1~7对肋与胸骨直接相连称真肋,第8~12对肋不直接与胸骨相连称假肋。第11和12对肋称为浮肋。 ●肋骨属扁骨,分体和前、后两端。后端膨大,称为肋头,肋头外侧稍细,称肋颈,肋颈外侧的 粗糙突起,称肋结节。肋体长而扁,内面下缘处有肋沟。第一肋骨扁、宽、短。

系统解剖学

系统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 是研究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特征、位置毗邻和生长发育规律的科学,属于形态学范畴,是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人体解剖学可分为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器官功能系统(如运动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感官系统九大系统)来描述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局部解剖学是按人体各个局部(如头部、颈部、胸部等)研究人体器官的层次结构、位置毗邻的科学。 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一、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骨骼肌组成,约占人体体重的60%。在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下,对人体起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全身各骨由骨连结形成骨骼,构成人体的支架,形成人体的基本轮廓。骨骼肌附着于骨,收缩时以骨连结为支点牵引骨改变位置,引起运动。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骨连结是运动的枢纽,骨骼肌作为运动的动力器官。因此骨骼肌是运动的主动部分,骨和骨连结是运动的被动部分。 第一章骨学 颅骨29块(含6块听小骨),躯干骨51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 骨主要由骨组织构成,具有一定的形态和构造,既有一定的硬度,

又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和神经,能不断进行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具有修复、再生和改建的能力。成人骨共有206块,按所在部位不同,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 一、按形态,骨科分为四类: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1,长骨分布于四肢,呈长管状,分一体两端,体又称骨干,内有容纳骨髓的髓腔,两端膨大称骺,具有光滑的关节面。 骨干与骺之间的部分称干骺端,幼年时干骺端为透明软骨, 称骺软骨。成年后骺软骨骨化,骨干与骺融为一体,期间 遗留一骺线。 2,短骨形似立方形,多成群分布于承受重量且运动灵活的部位,如腕骨和跗骨。 3,扁骨呈板状,主要围成腔壁如颅腔,胸腔和盆腔的壁,起保护作用。颅盖骨保护脑,胸骨和肋骨参与构成胸廓保护 心和肺。 4,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如椎骨,有些不规则骨内有含气的空腔(称窦或小房),称含气骨,如上颌骨等。 此外,还有位于某些肌腱内的扁圆形骨,称籽骨,如髌骨。 二、骨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且有血管和神经分布。 1.骨质由骨组织构成,分为骨松质和骨密质。骨密质分布于骨的 表面,质地致密坚硬,抗压力、抗扭曲力较强。骨松质分布于长骨两端及其他类型骨的内部,由许多片状或针状的骨小梁相互交织排列成海绵状,且骨小梁的排列方向与其所承受压力和张力的

系统解剖学-骨学第一

系统解剖学—骨学第一 雪梦永恒—御不凡制作 献给心爱的她(*^__^*)

学习思考 ?此片致力于没有枯燥的说教,知识涓滴而融汇;?主动而感兴趣的学习、思考是吸收知识的极好方法; ?永远不要放弃; ?请赋予这门学科生命,这样,你不会感到是在与无聊的文字打交道,而是在和一位由数十代人传承与发展的充满生命活力的知己交谈。

骨之爱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唐〃白居易-七律《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骨肉在民族感情中是如此有血有肉的感情存在。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唐〃杜甫-乐府《垂老别》骨髓也已被诗人们赋予了更多的情感含蕴。 ?年过七十日夜衰,羸然骨立不支持。 —南宋〃陆游-古风《老题戏自赠》 骨到底是怎样的存在,我们通过解剖学细细探寻……

?也许大家小时候看百科书便知道人骨共206块。 ?继续解剖探究,可将人骨分为三部分,大家略微思考便能得出大概哪三部分:头、身和手脚。 ?当然解剖学的所谓的专有名词,是分别叫: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__^*)

我们三分骨数,其各占几何,想必大家都急于知道。 So,专家们细分头上29,身上51,手脚126。 不过如果你多长了条尾巴,貌似骨头就是207了,^_^,要是再来个六指,那还得加4块。如果你想把你的牙齿算作骨头,专家们会很头疼的,因为每人的牙齿数是不一样的。O(∩_∩)O。

?颅骨之数29,还可细分三部分。 ?下面给大家看个吓人的东东。当然不排除有的腐女会觉得这东东很有爱的。 ?被上面乌七八糟的名称弄得头昏眼花?没关系,现在还不必记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 ?只须知道颅骨分面颅骨,脑颅骨。还有那三对畸形的听小骨就OK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