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I接口定义

DVI接口定义
DVI接口定义

DVI-A、DVI-D、DVI-I接口定义、DVI接口图和DVI接口标准介绍

dvi-hdmi接口定义

DVI 的定义:

DVI-A :就是与VGA 规一样的包括RGBHV 信号线的模拟接口,

RGB 是什么不用赘述了吧,HV 分别是水平和垂直扫描的行同步与场同步信号。

VaGA 接口规同样提供RGBHV ,所以DVI-A 就是兼容VGA 接口的。

DVI-D :Silicon Image、Intel、Compaq、IBM、HP、NEC、Fujitsu 等公司

共同组成数字显示工作组(Digital Display Working Group,DDWG)制定。

数字信号由Silicon Image的发送器按照TMDS协议编码后通过TMDS通道发送给

接收器(一般也是Silicon Image 的芯片)再解码。

根据DVI标准,一条TMDS通道可以达到165MHz的工作频率和10-bit接口,也就是可以提供1.65Gbps的带宽,这足以应付

1920*1080/60Hz的显示要求。另外,为了扩充兼容性,DVI还可以使用第二条TMDS通道,这样其带宽将会高过2Gbps。

DVI-D 才是真正的数字信号传输。

DVI-A 只是换汤不换药的定义而已。其实就是VGA 接口标准。

DVI-I 是整合了上述DVI-A 以及DVI-D 的接口的总称。

具体在接口插座管脚定义上有明显的区分。也就是说:看看DVI 的接口管脚就知道个大概了。

概述:

DVI-A ( A= Analog ) 是模拟信号接口,只能去接DVI-A 或者VGA 接口的信号。

DVI-D ( D= Digital ) 是数字信号接口,只能去接DVI-D 接口的信号。

DVI-I ( I = A+D = Integrated ) 含及上述两个接口,在管脚定义上有明显的区分,

当DVI-I 接VGA 时,就是起到了DVI-A 的作用;

当DVI-I 接DVI-D时,只起了DVI-D 的作用。

DVI-A 的接口图示:

DVI-D 的接口图示:

DVI-I 的接口图示:

这只是参考图示,是根据某些厂家的线缆制作的实物拍照的样图。这也不是绝对的。实际确切的管脚定义在以后续图时详细说明,包括:管脚定义,联接图示,HDCP 说明,HDMI 例。为了通俗些,都描述的不是很难。因为若是懂技术的同行就不需要俺来讲解了,全都是给海外整个集团各个部门普及知识用的。(英文就不必翻译了,俺在楼上都基本用中文描述了一遍。英文的不看也行。俺的英文很滥的,惭愧啊。)

给出的图示中:按电子届的“行话”说插座有“公,母”之分,实际本行(中英文)定义就是这么说的(可不是俺的发明,大家可别往歪处想。)以后会给出实际图示描述的联接指南,俺自己做的。希望对网友有些小小的参考。

补充几点:

Single Link 可理解为单通道;

Dual Link可理解为双通道。

另外DVI-A 与DVI-D 不是相互兼容/通用的。

例如AE500 投影仪就是DVI-D 的输入接口,你只能接驳DVI-D 的视频源(例如DVD 影碟机)。

这就等于定死了:你必须得用DVI-D 的接口。

或这么说:AE500 可以去接DVI-I 的视频源,但只能用DVI-I 接口中的DVI-D部分。

从DVI-I以及DVI-D 的管脚图的差别就可以看出DVI-A 的信号规了。

大家可以看看:DVI-I 与DVI-D 的差别是这么几个插脚:

DVI-D:

DVI-I :

C1 = Analog Red模拟视频信号三基色信号线中的红

C2 = Analog Green 模拟视频信号三基色信号线中的绿

C3 = Analog Blue模拟视频信号三基色信号线中的蓝

C4 = Analog H (Horizontal)sync模拟视频信号(水平扫描)行同步信号

C5 = Analog Ground模拟视频信号地线

8= Analog V(Vertical )sync模拟视频信号(垂直扫描)场同步信号

(在DVI-D 中,8是No Connect 就是空脚,什么也没有连接)

除了地线以外,是不是DVI-D 的原架构规基础上,多了R G B H V这几个与VGA 定义一样的信号线插脚?所以这DVI-D 多余

出来的管脚就是DVI-A ,二者结合组成了DVI-I。(其中还有 6 ,7 脚等是VGA 定义中DDC2B 的规,虽然DDC2B也

是计算机VGA接口即插即用的补充定义。这里对模拟视频联接DVI-A 可以忽略。DVI 数字部分的数据传输还是需要的DDC2B信号的)

看完管脚规/定义后,再看看实际的图例。VGA的规中还有即插即用的DDC2B 的规以及相应的管脚,接计算机时必用。但是对

于DVI 来说若是接其他模拟视频设备就不需要了。一般的DVI 接口转VGA 的模拟部分的信号线都是基于RGBHV 的。

DVI-A 联接图示:

假设显示终端是DVI-I (或DVI-A)的接口,信号源是VGA 接口的,那就配置这样一根线缆联接即可。大家看到了吧:一端是接视频源的VGA 接口,另一端是接终端的DVI-I (或者DVI-A)接口。

图中俺还画了音频的连接线,其实大家一看就明白,不用俺赘述了吧。

DVI-D 联接图示:

假设显示终端是DVI-D 接口的投影仪,而信号源是DVI-D 接口的影碟机,就配备这样一根DVI-D 线缆即可。

其实今后大部分是这种情况。许多视频源都是DVI-D 的输出接口,而显示终端也大都是DVI-D 的(例如AE500 )。

RGBHV:

当使用模拟部分(DVI-A)联接时,除了VGA 以外,也可以联接RGBHV 输出的其他视频设备。这种插座/插头在视频广电设备中常见,不用俺多说了吧。

大家可以看到,线缆中的插头里:除了三基色的R G B (红绿蓝)以外,还有两个H V (行场)同步信号线。由于插头的外壳是接地的,所以从DVI-I 连接线的这端就只有R G B H V 五个信号线联接了。不管你接的是模拟的VGA 插座也好,别的模拟视频连接插座也好,其实万变不离其宗:R G B H V!

DVI-I 输入端联接DVI-D 输出时:

俺已经说过了,就是DVI-I中的DVI-D部分起了作用,实际就是DVI-D 联接。

这是DVI 信号线中的TMDS数字信号以及控制信号、模拟信号列表:

数字信号部分

模拟信号部分

大家可以看到:模拟部分关键的就是RGBHV (模拟接地信号线除外)。

AE500是DVI-D接口,可不可以接DVI-I接口呢?一定要接DVI-D

吗,DVI-I不是可以兼容-D的么?DVI-I输出的HTPC连接DVI-D的AE500有没有问题?

DVI-D可以用DVI-I的接口,电气原理上没什么不适。打个通俗的比喻吧:DVI-I 是现金加支票两种结算方式,比较灵活,选择余地大。DVI-D只是现金结算方式,就一种选择。那么DVI-I是可以与DVI-D做交易的,因为DVI-I的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恰好适合DVI-D 。因为DVI-D只做现金交易,那好,DVI-I 就放弃支票交易模式。单单用DVI-I 中的现金交易模式来与DVI-D沟通,不知比喻适合否。

例如AE500投影仪就是DVI-D 的输入接口,你只能接驳DVI-D 的视频源(例如DVD 影碟机)。这就等于定死了:你必须得用DVI-D 的接口。或这么说:AE500 可以去接DVI-I 的视频源,但只能用DVI-I 接口中的DVI-D部分。若是非要用DVI-I 插座去接

DVI-D ,并且机械联接上不吻合的话,就用钳子将多余的DVI-A 的那几个管脚拔掉。不就只剩下DVI-D 了嘛。当然先预埋线缆,后补做插座也不是不好。DVI-I 输出的HTPC 接DVI-D 没有问题,只是HTPC 本身就有VGA 接口了,还输出DVI-I 干嘛?俺的ATI 镭系列AGP 卡是只输出DVI-D的,没有多余的DVI-A 的必要。因为AGP显卡有模拟的VGA D SUB 15接口啊,就是通用的接普通监视器的VGA 接口,这不就等于是DVI-A嘛。

DVI的缺点是没有附带Audio音频联接,而且DVI的接口插座是沿袭以前的一些插座模式(例如什么P&D、DFP…),显得有些大。大家都知道如今计算机多媒体常用的IEEE1394以及USB接口吧,都很小、轻灵,但它们的速度也不慢啊。DVI的下一代继承者:HDMI 出现了,解决了俺说的上述问题。

本图相片中的插座只有DVI-D,还没有HDMI 插座:

接口设计规范

目录 1接口类型 (2) 1.1人机接口 (2) 1.2软件-硬件接口 (2) 1.3软件接口 (2) 1.4通信接口 (2) 2接口设计规范 (2) 2.1基本内容 (2) 2.2规格说明 (3) 2.2.1人机接口 (3) 2.2.2软件-硬件接口 (3) 2.2.3软件接口 (3) 2.2.4通信接口 (3) 3接口设计文档提纲 (3)

1接口类型 1.1人机接口 人机接口是指计算机系统为完成人与机器之间互相传送信息而提供的功能的接口,包括硬件及程序。 1.2软件-硬件接口 软件-硬件接口是指软件系统中软件与硬件之间的接口。例如软件与接口设备之间的接口。 1.3软件接口 软件接口是软件系统中程序之间的接口。包括软件系统与其他系统或子系统之间的接口、程序模块之间的接口、程序单元之间的接口等。 1.4通信接口 通信接口是指处理机和标准通信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包括为实现数据通信用来完成接口功能的部件、装置及有关软件。 2接口设计规范 2.1基本内容 1、接口的名称标识 2、接口在该软件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3、接口在该软件系统中与其他程序模块和接口之间的关系 4、接口的功能定义 5、接口的规格和技术要求,包括它们各自适用的标准、协议或约定 6、各个接口的数据特性 7、各个接口的资源要求,包括硬件支持、存储资源分配等 8、接口程序的数据处理要求

9、接口的特殊设计要求 10、接口对程序编制的要求 2.2规格说明 2.2.1人机接口 准确地说明人机接口的设计条件、设计特征、编程要求等技术内容。包括人机交互环境、人机接口部件、信息传输方式及传输特性、信息格式、数据处理、存储资源分配和程序编制要求等。 2.2.2软件-硬件接口 逐个描述每一个软件-硬件间接口的设计特性。包括接口硬件说明、接口功能说明、接口信息说明、接口处理方法、接口控制方式、接口时间特性、存储资源分配和程序编制要求等。 2.2.3软件接口 逐个说明本软件系统与其他软件系统间接口的设计特征。包括接口功能说明、接口约定、数据特性、数据处理方法、接口程序运行控制、接口时间特性、存储资源分配和程序编制要求等。 2.2.4通信接口 逐个描述各个通信接口的设计特性。包括硬件描述、接口功能说明、通信协议、报文处理、存储资源分配、程序接口设计和程序编制要求等。 3接口设计文档提纲 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编写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术语和缩写词................................................................................................................................ 错误!未定义书签。2软件系统综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3接口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接口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接口一览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人机接口.........................................................................................................................................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软件-硬件接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模块划分准则

内聚度和耦合度 ZT: ZhangHui. 2011.03.09 1联系 当一个程序段或语句(指令)引用了其它程序段或语句(指令)中所定义或使用的数据名(即存贮区、地址等)或代码时,他们之间就发生了联。一个程序被划分为若干模块时,联系既可存在于模块之间,也可存在于一个模块内的程序段或语句之间,即模块内部。联系反映了系统中程序段或语句之间的关系,不同类型的联系构成不同质量的系统。因此, 联系是系统设计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系统被分成若干模块后,模块同模块的联系称为块间联系;一个模块内部各成份的联系称为块内联系。显然,模块之间的联系多,则模块的相对独立性就差,系统结构就混乱;相反,模块间的 联系少,各个模块相对独立性就强,系统结构就比较理想。同时,一个模块内部各成份联系越紧密,该模块越易理解和维护。 2评判模块结构的标准 2.1模块独立性 模块化是软件设计和开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概要设计最主要的工作。模块的划分应遵循一定的要求,以保证模块划分合理,并进一步保证以此为依据开发出的软件系统可靠性强,易于理解和维护。根据软件设计的模块化、抽象、信息隐蔽和局部化等原则,可直接得出模块化独立性的概念。所谓模块独立性,即:不同模块相互之间联系尽可能少,应尽可能减少公共的变量和数据结构;一个模块应尽可能在逻辑上独立,有完整单一的功能。 模块独立性(Module independence)是软件设计的重要原则。具有良好独立性的模块划分,模块功能完整独立,数据接口简单,程序易于实现,易于理解和维护。独立性限制了错误的作用范围,使错误易于排除,因而可使软件开发速度快,质量高。 为了进一步测量和分析模块独立性,软件工程学引入了两个概念,从两个方面来定性地度量模块独立性的程度,这两个概念是模块的内聚度和模块的耦合度。 2.2块间联系的度量—耦合度 耦合度是从模块外部考察模块的独立性程度。它用来衡量多个模块间的相互联系。一般来

软件模块划分原则

模块划分的重要性 所谓软件的模块划分是指在软件设计过程中,为了能够对系统开发流程进行管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后期的可维护性,从而对软件开发按照一定的准则进行模块的划分。根据模块来进行系统开发,可提高系统的开发进度,明确系统的需求,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由于每个系统实现的功能不同,所以每个系统的需求也将会不同。也就导致了系统的设计方案不同。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有些需求在属性上往往会有一定的关联性,而有些需求之间的联系很少。如果在设计的时候,不对需求进行归类划分的话,在后期的过程中往往会造成混乱。 软件设计过程中通过对软件进行模块划分可以达到一下的好处: (1) 使程序实现的逻辑更加清晰,可读性强。 (2) 使多人合作开发的分工更加明确,容易控制。 (3) 能充分利用可以重用的代码。 (4) 抽象出可公用的模块,可维护性强,以避免同一处修改在多个地方出现。 (5) 系统运行可方便地选择不同的流程。 (6) 可基于模块化设计优秀的遗留系统,方便的组装开发新的相似系统,甚至一个全新的系统。 模块划分的方法 很多人都参与过一些项目的设计,在很多项目设计过程中对于模块划分大多都是基于功能进行划分。这样划分有一个好处,由于在一

个项目的设计过程中,有着诸多的需求。而很多需求都可以进行归类,根据功能需求分类的方法进行模块的划分。可以让需求在归类上得到明确的划分,而且通过功能需求进行软件的模块划分使得功能分解,任务分配等方面都有较好的分解。 按照任务需求进行模块划分是一种基于面向过程的划分方法,利用面向过程的思想进行系统设计的好处是能够清晰的了解系统的开发流程。对于任务的分工、管理,系统功能接口的制定在面向过程的思想中都能够得到良好的体现。 按任务需求进行模块划分的主要步骤如下: (1) 分析系统的需求,得出需求列表; (2) 对需求进行归类,并划分出优先级; (3) 根据需求对系统进行模块分析,抽取出核心模块; (4) 将核心模块进行细化扩展,逐层得到各个子模块,完成模块划分。在很多情况下,在划分任务需求的时候,有些需求和很多个模块均有联系,这个时候,通过需求来确定模块的划分就不能够降低模块之间的耦合了。而且有些模块划分出来里面涉及的数据类型多种多样,显然这个时候根据系统所抽象出来的数据模型来进行模块划分更加有利。 在系统进行模块划分之前,往往都会有一个数据模型的抽象过程,根据系统的特性抽象出能够代表系统的数据模型。根据数据模型来进行模块划分,可以充分降低系统之间的数据耦合度。按照数据模型进行模块的划分,降低每个模块所包含的数据复杂程度,简化数据

SPDIF接口规范详解

S/PDIF接口规范详解,S/PDIF Specification (Sony/Philips Digital Interface Format)是一种数字音频传输接口,普遍使用光纤和同轴线输出,将音频信号输出值解码器上,能保持高保真度的输出结果,广泛应用在DTS(Digital Theatre System,数字化影院系统)和杜比数字中。 基本上是以AES/EBU(也称为AES3)专业用数字接口为参考然后做了一些小变动而成的家用版本,可以使用成本比较低的硬件来实现数字讯号传输。为了定制一个统一的接口规格,在现今以IEC 60958标准规范来囊括取代AES/EBU 与规范,而IEC 60958定义了三种主要型态: ?IEC 60958 TYPE 1 Balanced ─ 三线式传输,使用110 Ohm阻抗的线材以及XLR接头,使用于专业场合 ?IEC 60958 TYPE 2 Unbalanced ─ 使用75 Ohm阻抗的铜轴线以及RCA 接头,使用于一般家用场合 ?IEC 60958 TYPE 2 Optical ─ 使用光纤传输以及F05光纤接头,也是使用于一般家用场合 事实上,IEC 60958有时会简称为,而IEC 60958 TYPE 1即为AES/EBU(或着称为AES3)接口,而IEC 60958 TYPE 2即为接口,而虽然在IEC 60958 TYPE 2的接头规范里是使用RCA或着光纤接头,不过近年来一些使用的专业器材

改用BNC接头搭配上75 Ohm的同轴线以得到比较好的传输质量,下表为AES/EBU与的比较表。 使用的编码方法 在传输数据时使用双相符号编码(Biphase Mark Code),简称BMC,属于一种相位调制(phase modulation)的编码方法,是将时钟讯号和数据讯号混合在一起传输的编码方法。 其原理是使用一个两倍于传输位率(Bit Rate)的时钟频率做为基准,把原本一位数据拆成两部份,当数据为1的时后在其时钟周期内转变一次电位(0->1或1->0)让数据变成两个不同电位的资料,变成10或01,而当数据为0时则不转变电位,变成11或00。同时每一个位开头的电平与前一个位结尾电平要不同,这样接收端才能判别每一个位的边界,如下图所示。 通信协议架构 与AES/EBU主要是做为传递PCM格式的信号,例如48kHz的DAT以及的CD,不过现在也有用来传递压缩过的多声道讯号。 标准传递两声道讯号的架构如下图所示,最上面为由192个框架(Frame)构成的区块(Block)。而每个Frame储存了两个声道的一组采样信号(Sample),分为Channel A与Channel B两个声道。而每组Sample由一个子框架(Sub

硬件设计文档规范 -硬件模板

SUCHNESS 硬件设计文档 型号:GRC60定位终端 编号: 机密级别:绝密机密内部文件 部门:硬件组 拟制:XXXX年 XX月 XX日 审核:年月日 标准化: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

文档修订历史记录

目录 1系统概述 (3) 2系统硬件设计 (3) 2.1硬件需求说明书 (3) 2.2硬件总体设计报告 (3) 2.3单板总体设计方案 (3) 2.4单板硬件详细设计 (3) 2.5单板硬件过程调试文档 (3) 2.6单板硬件测试文档 (4) 3系统软件设计 (4) 3.1单板软件详细设计 (4) 3.2单板软件过程调试报告 (4) 3.3单板系统联调报告 (4) 3.4单板软件归档详细文档 (4) 4硬件设计文档输出 (4) 4.1硬件总体方案归档详细文档 (4) 4.2硬件信息库 (5) 5需要解决的问题 (5) 6采购成本清单 (5)

1系统概述 2系统硬件设计 2.1、硬件说明书 硬件需求说明书是描写硬件开发目标,基本功能、基本配置,主要性能指标、运行环境,约束条件以及开发经费和进度等要求,它的要求依据是产品规格说明书和系统需求说明书。它是硬件总体设计和制订硬件开发计划的依据,具体编写的内容有:系统工程组网及使用说明、硬件整体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主要性能指标、硬件分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主要性能指标以及功能模块的划分等 2.2、硬件总体设计报告 硬件总体设计报告是根据需求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总体设计后出的报告,它是硬件详细设计的依据。编写硬件总体设计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系统总体结构及功能划分,系统逻辑框图、组成系统各功能模块的逻辑框图,电路结构图及单板组成,单板逻辑框图和电路结构图,以及可靠性、安全性、电磁兼容性讨论和硬件测试方案等 2.3、单板总体设计方案 在单板的总体设计方案确定后出此文档,单板总体设计方案应包含单板版本号,单板在整机中的位置、开发目的及主要功能,单板功能描述、单板逻辑框图及各功能模块说明,单板软件功能描述及功能模块划分、接口简单定义与相关板的关系,主要性能指标、功耗和采用标准 2.4、单板硬件详细设计 在单板硬件进入到详细设计阶段,应提交单板硬件详细设计报告。在单板硬件详细设计中应着重体现:单板逻辑框图及各功能模块详细说明,各功能模块实现方式、地址分配、控制方式、接口方式、存贮器空间、中断方式、接口管脚信号详细定义、时序说明、性能指标、指示灯说明、外接线定义、可编程器件图、功能模块说明、原理图、详细物料清单以及单板测试、调试计划。有时候一块单板的硬件和软件分别由两个开发人员开发,因此这时候单板硬件详细设计便为软件设计者提供了一个详细的指导,因此单板硬件详细设计报告至关重要。尤其是地址分配、控制方式、接口方式、中断方式是编制单板软件的

接口设计规范V1.0 - 参考

服务端与手机平台 接口协议 BespRout 2014年11月

文档修改/审批记录

目录 1.概述 (4) 2.涉及接口 (4) 3.接口总体要求 (4) 3.1.系统间接口的原则 (4) 3.2.处理流程 (4) 3.3.接口实现方式 (5) 4.XXX服务端接口 (5) 4.1.XX模块-根据XX下载相关的配置文件 (5) 4.2.XX模块-生成指定XX的文件配置 (6) 4.3.APP启动-初使化参数 (7) 5.附件 (8) 5.1.备注说明 (8)

1. 概述 本文档提供接口给手机端使用,为手机端提供业务平台数据 2. 涉及接口 本文档涉及的外围系统接口包括:无 3. 接口总体要求 3.1.系统间接口的原则 接口设计遵循如下原则: ?安全可靠性原则:系统应提供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策略,支持多种安全而 可靠的技术手段,制定严格的安全可靠的管理措施; ?开放性原则:提供开放式标准接口,提供与其它系统的互联互通; ?灵活性原则:提供灵活的接口设计,便于接口的变动。 ?可扩展性原则:支持新业务的扩展以及接口容量与接口性能的提高; ?可管理性原则:提供良好的管理机制,保证在运行过程中提供给管理员方便 的管理方式以处理各种情况; ?统一性原则:应当保证系统的接口方式、接口形式、使用的协议等标准、统 一。 3.2.处理流程 接口处理流程

3.3. 接口实现方式 手机APP 应用 与服务端采用基于HTTP 的REST 协议完成,数据传输默认为JSON 4. XXX 服务端接口 测试地址前缀: http://192.168.3.208:8088/xxx/xxx 4.1. XX 模块-根据XX 下载相关的配置文件

通用接口标准规范v1

接口标准规范 目录 接口标准规范 (1) 第1章概述 (3) 第2章基本要求 (4) 2.1信息通讯安全 (4) 2.1.1 安全评估 (4) 2.1.2 访问控制 (4) 2.1.3 防恶意代码 (4) 2.1.4 加密 (5) 2.2支持高并发 (6) 2.3可监控 (6) 2.3.1 日志全覆盖 (6) 2.4系统资源的动态扩展 (6) 2.5异常处理机制 (7) 2.6业务扩展 (7) 第3章接口通讯方式 (7) 3.1同步请求/应答方式 (7) 3.2异步请求/应答方式 (7) 3.3会话方式 (7) 3.4广播通知方式 (7) 3.5事件订阅方式 (7)

3.7可靠消息传输 (8) 第4章传输控制要求 (8) 4.1负载均衡 (8) 4.2伸缩性与动态配置管理 (8) 4.3网络调度 (9) 4.4充分理由 (9) 4.5单一职责 (9) 4.6高内聚低耦合 (9) 4.7状态及消息 (10) 4.8控制数据量 (10) 4.9禁止随意拓展参数 (10) 第5章接口技术 (10) 第6章接口规范 (11) 6.1域名规范 (11) 6.1.1 http接口 (11) 6.1.2 webservice接口 (11) 6.2 API路径规范 (11) 6.2.1 http接口 (11) 6.2.2 webservice接口 (11) 6.3版本控制规范 (12) 6.3.1 http接口 (12) 6.3.2 webservice接口 (12) 6.4 API命名规范 (12) 6.4.1 新增方法 (13) 6.4.2 删除方法 (13) 6.4.3 修改方法 (13) 6.4.4 获取方法 (13) 6.4.5 获取列表方法 (13)

传感器接口及接口标准

传感器接口 一简介 接口是对象之间交互作用的通道,协议是双方通信方式的约定,也属于接口定义的范畴。从功能层次上看,在传感器网络中主要存在两大类接口,这两类接口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任务。 一类接口是将物理层次的传感器执行器连接到网络层,定义为传感器接口标 准,主要代表是IEEE 1451 协议族。 另一类接口是工作在网络层次上,甚至在全网范围内(如在Internet 上)处理传感器信息,为特定的应用所服务,定义为传感器WEE网络框架协议,主要代表如OGC SWE 二:目前面临的问题 接口种类繁多,给传感器网络化规模应用带来不便。 三:已有的一些标准 1:IEEE 制定的1451 协议簇 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 )面对目前传感器市场上总线接口互不兼容,互操作性差难以统一的难题,专门建立专家组制定IEEE1451协议族, 以此来解决传感器接口的标准化问题。IEEE1451协议族共分六个协议标准, 这个标准提供了将变送器(传感器和执行器)连接到一个数字系统, 尤其是 到网络的方式,简化了现场变送器到微处理器以及网络的连接, 提供一个适 合各种网络的工业标准接口, 有效的实现现场各种不同的智能变送器的网络互连、即插即用,最终实现各个传感器或执行器厂家的产品相互兼容,降低了构建网络化测控系统的总成本。 传感网底层接口标准要能够实现以下功能: 1. 即插即用( Plug and play capability ) 2. 可寻址( Addressable ) 3. 同步( Synchronization ) 4. 通讯接口(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5. 传感器接口通道( Communications Channels ) 6. 控制接口通道( Status identification ) IEEE1451 协议族具体定义如下: ——通用功能、通信协议和变送器电子数据表(Transducer Electronic DataSheets , TEDS) 格式。 ――网络应用处理器(NCAP信息模型。 ――变送器-微处理器通信协议和TEDS格式。 ――分布式多点系统数字通信和TEDS格式。 ――混合模式通信协议和TEDS格式。定义采用反转极性的混合模式通 信在相同的两条线路上以数字方式传送TEDS数据,发送模拟变送器信号。 ――无线传感器通信与TEDS格式。 -- 用于本质安全和非本质安全应用的高速、基于CANopen协议的变送器

软件模块划分原理

在软件高层设计中,如何分解模块是首要考虑的问题。目前业界公认模块划分要按照“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来进行,那么如何划分才能满足“高内聚,低耦合”呢?下面来对模块分解原理方面进行一些探索,有考虑不周和不成熟之处还请大家不吝指正。 模块是按功能来分解的吗? 许多人可能有过经验,面对一堆功能性需求,多个不同的需求可能要放到同一个模块里,而某个需求又需要分解到多个模块里去实现。 比如一个词典软件(类似金山词霸的软件),通常有查询词典的功能需求和添加用户词库的功能需求,显然不可能简单地为这两个功能各分解一个模块。查询界面和添加用户词库的界面处理部分会被划成一个模块,而对词典的数据管理(查询,添加等)部分会被划分成另外一个模块。 通过对以上词典软件的模块划分的分析,可以得出模块并不是简单地按功能来划分的结论,因此按功能来分解模块并不是一个任何情况下都可行的方案。 模块按专业领域进行分解 仔细观察上面所说的词典软件的模块分解就会发现,所划分的两个模块属于不同的专业领域,一个是交互领域(图形界面),另一个是数据管理领域(数据结构与算法)。这样看来模块划分是按专业领域来划分的了,是不是所有的模块划分都是或者应该按照专业领域来进行划分呢? 通过观察大量的软件的模块分解情况,其实可以发现绝大部分模块都是按照专业领域来分解的,这些专业领域包括软件公共领域的各个子领域,软件所处理业务的专业领域及其子领域等。 软件公共领域常见的子领域有数据结构算法,图形界面,IO处理,网络通信,数据库,加密,安全,图像处理,数学算法等,当然这些子领域还可以进一步划分出更小的子领域来。 软件所处理业务的专业领域则是指具体的业务方面所属的专业领域,如财务软件的业务包括了财务专业领域,CAD软件业务包括了机械制图方面的专业领域等。 这些不同专业领域内的内容都是被划分到不同的模块里,没有人会在同一个模块里同时实现网络通信和数据结构算法的功能。这样可以得到模块分解的一个最基本的原理: 模块分解基本原理:不能在同一模块中实现两个不同专业领域的内容 上面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和模块按专业领域进行分解是一回事,只不过意思更明确一些。注意这里说的是“实现”,有许多的模块中需要用到许多不同专业领域的接口来进行处理,即在同一模块中可能会调用许多不同专业领域的接口来进行处理,调用接口并不属于“实现”。

接口设计规范

目录 1 接口类型 (2) 1.1 人机接口 (2) 1.2 软件-硬件接口 (2) 1.3 软件接口 (2) 1.4 通信接口 (2) 2 接口设计规范 (2) 2.1 基本内容 (2) 2.2 规格说明 (3) 2.2.1 人机接口 (3) 2.2.2 软件-硬件接口 (3) 2.2.3 软件接口 (3) 2.2.4 通信接口 (3) 3 接口设计文档提纲 (3)

1接口类型 1.1人机接口 人机接口是指计算机系统为完成人与机器之间互相传送信息而提供的功能的接口,包括硬件及程序。 1.2软件-硬件接口 软件-硬件接口是指软件系统中软件与硬件之间的接口。例如软件与接口设备之间的接口。 1.3软件接口 软件接口是软件系统中程序之间的接口。包括软件系统与其他系统或子系统之间的接口、程序模块之间的接口、程序单元之间的接口等。 1.4通信接口 通信接口是指处理机和标准通信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包括为实现数据通信用来完成接口功能的部件、装置及有关软件。 2接口设计规范 2.1基本内容 1、接口的名称标识 2、接口在该软件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3、接口在该软件系统中与其他程序模块和接口之间的关系 4、接口的功能定义

5、接口的规格和技术要求,包括它们各自适用的标准、协议或约定 6、各个接口的数据特性 7、各个接口的资源要求,包括硬件支持、存储资源分配等 8、接口程序的数据处理要求 9、接口的特殊设计要求 10、接口对程序编制的要求 2.2规格说明 2.2.1人机接口 准确地说明人机接口的设计条件、设计特征、编程要求等技术内容。包括人机交互环境、人机接口部件、信息传输方式及传输特性、信息格式、数据处理、存储资源分配和程序编制要求等。 2.2.2软件-硬件接口 逐个描述每一个软件-硬件间接口的设计特性。包括接口硬件说明、接口功能说明、接口信息说明、接口处理方法、接口控制方式、接口时间特性、存储资源分配和程序编制要求等。 2.2.3软件接口 逐个说明本软件系统与其他软件系统间接口的设计特征。包括接口功能说明、接口约定、数据特性、数据处理方法、接口程序运行控制、接口时间特性、存储资源分配和程序编制要求等。 2.2.4通信接口 逐个描述各个通信接口的设计特性。包括硬件描述、接口功能说明、通信协议、报文处理、存储资源分配、程序接口设计和程序编制要求等。 3接口设计文档提纲 1 概述 (2) 1.1 编写目的 (2) 1.2 参考资料 (2) 1.3 术语和缩写词 (2)

接口设计规范

接口设计规范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目录 1接口类型 1.1人机接口 人机接口是指计算机系统为完成人与机器之间互相传送信息而提供的功能的接口,包括硬件及程序。 1.2软件-硬件接口 软件-硬件接口是指软件系统中软件与硬件之间的接口。例如软件与接口设备之间的接口。 1.3软件接口 软件接口是软件系统中程序之间的接口。包括软件系统与其他系统或子系统之间的接口、程序模块之间的接口、程序单元之间的接口等。 1.4通信接口 通信接口是指处理机和标准通信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包括为实现数据通信用来完成接口功能的部件、装置及有关软件。

2接口设计规范 2.1基本内容 1、接口的名称标识 2、接口在该软件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3、接口在该软件系统中与其他程序模块和接口之间的关系 4、接口的功能定义 5、接口的规格和技术要求,包括它们各自适用的标准、协议或约定 6、各个接口的数据特性 7、各个接口的资源要求,包括硬件支持、存储资源分配等 8、接口程序的数据处理要求 9、接口的特殊设计要求 10、接口对程序编制的要求 2.2规格说明 2.2.1人机接口 准确地说明人机接口的设计条件、设计特征、编程要求等技术内容。包括人机交互环境、人机接口部件、信息传输方式及传输特性、信息格式、数据处理、存储资源分配和程序编制要求等。 2.2.2软件-硬件接口 逐个描述每一个软件-硬件间接口的设计特性。包括接口硬件说明、接口功能说明、接口信息说明、接口处理方法、接口控制方式、接口时间特性、存储资源分配和程序编制要求等。 2.2.3软件接口 逐个说明本软件系统与其他软件系统间接口的设计特征。包括接口功能说明、接口约定、数据特性、数据处理方法、接口程序运行控制、接口时间特性、存储资源分配和程序编制要求等。

中国的数字高清接口标准

中国的数字高清接口标准-- DiiVA详解 DVI,HDMI,Displayport,很多业内的工程师都耳熟能详,但提起DiiVA(Digital Interactive Interface for Video & Audio),很多工程师心里都会嘀咕一下,什么是DiiVA啊?但当今年四月初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标准DiiVA 1.0规格正式发布的时候,我还是对这个标准充满了期待,因为,它毕竟是中国人自己的技术标准,长期以来,数字高清技术标准一直掌握在国外的厂商手中,如DVI/HDMI技术专利大部分由silicon image拥有,而且HDMI的标准组织的推广者有一半是日本厂商,如Panasonic,Sony,Hitachi,Toshiba,这些标准厂商除了共同拥有标准的技术规范制定权外,还拥有专利授权,中国的家电厂商,PC厂商需要缴纳高昂的产品测试认证费用和专利授权费用给这些标准的推广者,Displayport标准尽管采用零费用的策略,在其规格的技术设计上,似乎也有明显相对于HDMI的优势,比如除了可以支持系统设备外部连接外,还可以支持系统内部芯片与芯片之间的连接,其数字信号可以直接输出驱动LCD, 而HDMI的TMDS信号由于有3V 的共模偏置必须转换成LVDS后才能驱动LCD,但Displayport由于主要由PC 厂商如Dell等在推广,目前主要应用还是以PC为主,要想蚕食HDMI耕耘多年的消费电子市场,尚需时日。 DiiVA是由中国数字家庭产业联盟重点推广的技术,标准的推广者主要是海信、TCL、创维、长虹、康佳、海尔、上广电、熊猫、凌旭等9家企业,其背后有强大的中国政府的背景,包括工信部,广东省信息产业厅,广州市政府等等,推广者主要是目前中国市场最重要的数字电视,机顶盒,DVD厂商,芯片目前主要由凌旭(Synerchip)提供,同时靠山寨手机名噪一时的联发科(MediaTek)也作为标准贡献者会以物美价廉的芯片来支持这个标准的发展壮大。Cable主要由台湾Foxconn和日本JAE提供。我们作为测试仪器最重要的供应商,会提供包括Source,Sink,Cable一缆子解决方案给DiiVA组织进行物理层的一致性验证。希望DiiVA能像TD-SCDMA一样,由于有中国政府的强力支持和中国市场的坚强后盾而得到大规模的推广。 DiiVA技术相对于HDMI究竟有什么优势,可以值得我们期待其将HDMI取以代之呢?我认为有一些技术特点是DiiVA值得称道的: 第一:DiiVA采用菊花链的连接方式,Any to Any数据传输方式,简而言之,就是任何一个在DiiVA网络中的设备都可以互相访问。包括非压缩的音视频数据流,以太网数据包,USB数据包。如下图,连接在DiiVA网络中每个设备可以分级级联,PC可以读取插在数字电视上的USB存储设备上的数据.所有的DiiVA设备都可以在数字电视上进行浏览和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

架构设计之逻辑架构

架构设计之-逻辑架构 逻辑架构=模块划分+接口定义+领域模型 逻辑架构关注职责划分和接口定义。不同粒度的职责需要被关注,它们可能是逻辑层、功能子系统、模块、关键类等。不同通用程度的职责要分离,分别封装到专门模块、通用模块或通用机制中。 图-1 逻辑架构的设计内容 【设计任务】一、模块划分 面对“技术复杂性”和“管理复杂性”这样的双重困难,以架构为中心的开发方法是有效的途径。软件架构从大局着手,就技术方面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构造一个具有一定抽象层次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将所有细节统统展开,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技术复杂性”。 通过 定义“如何划分模块、模块间如何通过接口交互”,架构提供了团队开发的基础,如图

2所示,可以把不同模块分配给不同小组分头开发,接口就是小组间合作的“契约”,每个小组的工作覆盖了“整个问题的一部门”。这样一来,模块的技术细节被局部化到了小组内部,内部的细节不会成为小组间协作沟通的主要内容,也就理顺了沟通的层次。另外,对“人尽其才”也有好处,不同小组的成员需要精通的技术各不相同。 图2 软件架构奠定团队开发基础 模块划分是架构师的看家本领,有多种手段可以促进合理划分模块: 1、从需求层面的“功能树”,启发“功能模块”的划分 2、水平分层,促进模块分解 3、通用模块和通用机制的识别 4、现代的用例驱动的模块划分过程 5、传统的模块化分思维 6、…… 【设计任务】二、接口定义 正确的设计思路是“协作决定接口”。架构师设计接口时,要考虑的重点是“为了实现软件系统的一系列功能,这个软件单元要和其他哪些单元协作、如何协作”。此时,可以使

用(一组)序列图辅助进行设计。 【设计任务】三、领域模型细化 逻辑架构设计的粒度,一般推荐设计到模块一级,但如下4种“关键类”可以在架构设计时就明确: 1、接口定义类 2、Facade实现类 3、核心控制类 4、另外,就是对系统可扩展性有根本影响的构成领域模型的那些类

数据传输和接口标准技术规范(212)协议Fix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系统数据传输和接口标准技术规范FIX 超时重发机制: 请求回应的超时,在一个请求命令发出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未收到回应,认为超时。超时后重发,重发规定次数后仍未收到回应认为通讯不可用,通讯结束。超时时间根据具体的通讯方式和任务性质可自定义。超时重发次数根据具体的通讯方式和任务性质可自定义。 执行超时 请求方在收到请求回应(或一个分包)后规定时间内未收到返回数据或命令执行结果,认为超时,命令执 所有的通讯包都是由ACSII码字符组成(CRC校验码除外)。

CRC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是一种数据传输错误检查方法,CRC码两个字节,包含一16位的二进制值。它由传输设备计算后加入到消息中。接收设备重新计算收到消息的CRC,并与接收到的CRC域中的值比较,如果两值不同,则有误。 CRC是先调入一值是全“1”的16位寄存器,然后调用一过程将消息中连续的8位字节各当前寄存器中的值进行处理。仅每个字符中的8Bit数据对CRC有效,起始位和停止位以及奇偶校验位均无效。 CRC校验字节的生成步骤如下: ①装一个16位寄存器,所有数位均为1。 ②取被校验串的一个字节与16位寄存器的高位字节进行“异或”运算。运算结果放入这个16位寄存器。 ③把这个16寄存器向右移一位。 ④若向右(标记位)移出的数位是1,则生成多项式1010 0000 0000 0001和这个寄存器进行“异或”运算;若向右移出的数位是0,则返回③。 ⑤重复③和④,直至移出8位。 ⑥取被校验串的下一个字节 ⑦重复③~⑥,直至被校验串的所有字节均与16位寄存器进行“异或”运算,并移位8次。 ⑧这个16位寄存器的内容即2字节CRC错误校验码。 校验码按照先高字节后低字节的顺序存放。

硬件接口定义规范I模板

1.计算机侧为25针公插: Pin Name ITU-T Dir Description 1GND101Shield Ground 2TXD103Transmit Data 3RXD104Receive Data 4RTS105Request to Send 5CTS106Clear to Send 6DSR107Data Set Ready 7GND102System Ground 8CD109Carrier Detect 9--RESERVED 10--RESERVED 11STF126Select Transmit Channel 12S.CD?Secondary Carrier Detect 13S.CTS?Secondary Clear to Send 14S.TXD?Secondary Transmit Data 15TCK114Transmission Signal Element Timing 16S.RXD?Secondary Receive Data 17RCK115Receiver Signal Element Timing 18LL141Local Loop Control 19S.RTS?Secondary Request to Send 20DTR108Data Terminal Ready 21RL140Remote Loop Control 22RI125Ring Indicator 23DSR111Data Signal Rate Selector 24XCK113Transmit Signal Element Timing 25TI142Test Indicator 2.PC/AT 机上的串行口是9 针公插座, 引脚定义为:

SFP光模块电气接口定义

| SFP光模块电气接口参数详解电口是一种标准的热插拔口,做成金手指的电路板,如下图所示: 引脚定义

Pin Name . Function/Description 1VeeT发射部分地 2Tx Fault发射部分报错 3! Tx Disable 关断发射,高电平或悬空是有效 4MOD-DEF(2)模块定义脚,I2C通信的数据线 5MOD-DEF(1)模块定义脚,I2C通信的时钟线 【 6 MOD-DEF(0)模块定义脚,接地 7Rate Select速率选择 8LOS! LOS告警 9VeeR接收部分地 10VeeR接收部分地 11… VeeR 接收部分地 12RD-接收部分数据反相输出 13RD+接收部分数据输出 , 14VeeR接收部分地

15VccR接收部分电源 16VccT` 发射部分电源 17VeeT发射部分地 18TD+发射部分数据输入 发射部分反相数据输入 19· TD- 20VeeT发射部分地 电气接口 电源: ( VCCT和VCCR分别是发射和接受部分电源,要求±5%,最大供电电流300mA以上。电感的直流阻抗应该小于1欧姆,确保SFP的供电电压稳定在。推荐的滤波网络,可以保证插拔模块时的浪涌小于30mA。 VCCT和VCCR可以在模块内相连。发射和接收的地可以在模块内相连。 差分输入/输出: TD-/+是发射部分差分信号输入,采用交流耦合,差分线具有100欧姆输入阻抗。 差分输入信号摆幅范围500mV~2400mV。 RD-/+接受部分差分信号输出,采用交流耦合,差分线具有100欧姆输入阻抗。 【 差分输出信号摆幅范围370~2000mV。 I2C总线: Rate_Select:接收部分速率选择。 Mod_Def(0):接地 Mod_Def(1):I2C的时钟线.应该在主板上由~10K电阻上拉至VCC Mod_Def(2):I2C的数据线.应该在主板上由~10K电阻上拉至VCC。 状态控制信号: TX_Fault:开集/漏极输出,需要在主板上由~10K电阻上拉至2~VCC+。激光器失效时为高电平,正常工作时为低电平( < )。 { TX_Disable:关断使能输入.需要在模块内由~10K电阻上拉至2~VCC+。 低电平(0~ 正常工作

EAST数据采集标准化接口规范

数据采集标准化接口规范 2014年12月

目录 一、采集频率 (3) 二、文件格式和命名 (5) 三、数据项分隔符 (9) 四、数据文件准备 (9) 五、空值缺省值处理 (10) 六、隐私保护说明 (10)

本规范主要介绍数据采集标准化和软件系统设计接口相关规范。 一、采集频率 采集频率按表确定,根据数据表本身的性质,可以分为状态类和明细类两种。除机构关系表和内部科目对照表以外的所有状态类表首次采集采用全量采集,即采集时间点上所有数据的采集,后续采集采用变化量采集,即采集时间点和前次相比发生的变化采集,包含增加和修改。机构关系表和内部科目对照表首次采集采用全量采集,后续采集也采用全量采集,即后续如发生变化,那么发生变化部分和未发生变化部分都要报送。明细类表首次采集采用时间段采集,即根据监管要求在采集时间点之前一段时间内的所有数据,后续采集采用增量采集。部分会计类表在部分时间点需要报送额外的数据,如周报、旬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如下表所示:

二、文件格式和命名 数据文件为GBK编码文本文件格式,扩展名为.txt,文件中的一行数据对应一个数据实例,各行之间分隔符为回车换行(0x0D,0x0A)。每个表生成一个数据文件,文件名称以“机构代码”、“表名对应字

符串”、“YYYYMMDD”进行组合的方式进行命名,中间用英文短横线“-”进行隔开(不能是中文环境下连字符),如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岗位信息表、2012年5月31日数据文件名称为:B0151H233010001-GWXX-20120531.txt 每一个数据文件要同时生成一个同名的数据校验文件,数据校验文件后缀名为.log,数据校验文件需要包含以下4行信息,如下格式所示: 文件名称:B0151H233010001-GWXX-20120531.txt 文件大小(字节):80896 创建时间(数据文件创建完成时间):2012-06-01 00:29:02 文件结束(表示数据文件正常生成完成):Y 表名如下表所示:

各施工专业界面划分及接口配合事宜

各施工专业界面划分及接口配合事宜 一、与各施工专业界面划分 1、弱电与总承包的接口界面: ①施工总承包人须负责承包范围内智能化工程各系统孔洞预留、检修口、孔洞和壁坑的回填、修补及抹面等工作。 弱电智能化承包人负责本系统电线管、线盒和所有弱电线槽(消防除外)的安装并复核总承包人的预留预埋线管并配合土建工作,所有因深化设计而增加的电线管及墙面或楼板与线槽连接的线管均由弱电智能化承包人负责施工,并负责所有系统的布线、线槽敷设、设备安装、系统调试与检测、验收等工作。 ②、施工总承包人按设计图纸完成接地网和接地干线的敷设,总等电位箱和局部等位箱的安装,并为弱电系统提供独立的接地端子。 弱电智能化承包人负责所有本工程承包范围内的管线、线槽、设备和系统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其它接地线的敷设。 2、大楼各门的施工承包人接口界面: 有门禁系统控制的门,大楼各门的施工承包人须根据弱电承包人提供锁的尺寸和安装要求,负责锁的开孔、收口和抹面,并配合安装。 弱电智能化承包人负责门禁系统设备采购、安装、线路敷设、接线和调试。 3、弱电与空调专业接口界面: ①空调专业承包人负责承包范围内的空调机组控制柜、新风机组控制柜、送/排风机控制箱、潜污泵、生活水泵控制箱、热力站和变频器等设备的安装,并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在控制箱内提供独立的无源接线端子(24V)供弱电承包人驳接,并配合弱电智能化承包人安装与调试。弱电智能化承包人负责从上述控制箱的接线端子或接口进行驳接,并负责从控制箱至DDC 控制器等设备的管线敷设和接线工作。 ②空调专业承包人负责承包范围内通风空调系统上各类风阀和水阀的采购及安装,各类调节阀电动执行器为BAS 提供0-24V 或4-20mA的模拟控制信号,水阀电动执行器提供0-10V或4-20mA 的模拟反馈信号。总承包人负责为所有必须控制的调节阀提供电源并负责管线敷设与接线,弱电智能化承包人负责从DDC 箱至个控制设备的管线敷设及接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