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噪声功能区划(2011-2015年)

昆明市噪声功能区划(2011-2015年)
昆明市噪声功能区划(2011-2015年)

附件:

昆明市噪声功能区划

(2011-2015年)

昆明市环境监测中心

二○一一年八月二十日

主持单位:昆明市环境保护局

承担单位:昆明市环境监测中心

项目负责人:房晟忠

专题报告编写:冯晖、杨健、祝艳、王兴龙、黄晓

地图制作:杨健、冯晖

课题组主要成员:杨树平、房晟忠、冯晖、杨健、祝艳、王兴龙、黄晓

目录

1 总论 (5)

1.1 项目由来 (5)

1.2 目的和意义 (5)

1.3 指导思想及原则 (5)

1.4 编制依据与标准 (6)

1.5 区划范围 (6)

1.6 区划时限 (7)

2 昆明市区域噪声功能区划方案 (7)

2.1 区划方法与原则 (7)

2.1.1 区划的原则 (7)

2.1.2 区划的方法 (9)

2.2 原区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10)

2.3 区划方案 (11)

2.3.1 1类标准适用区域 (14)

2.3.2 2类标准适用区域 (15)

2.3.3 3类标准适用区域 (16)

2.3.3 4类标准适用区域 (20)

道路名称 (21)

2.4与原区划对比分析 (24)

3 结论 (27)

3.1 声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27)

3.2 功能区划结果 (27)

4 存在问题及建议 (28)

4.1存在问题 (28)

4.2意见及建议 (28)

4.2.1制定噪声防治规划 (29)

4.2.2加强噪声达标区建设 (29)

4.2.3继续开展“宁静小区”创建工作 (29)

4.2.4加强建设项目的审批 (30)

4.2.5完善噪声投诉与处理工作机制 (30)

4.2.6完善交通设施建设,提倡绿色出行 (31)

1 总论

1.1 项目由来

现阶段执行的“昆明市噪声功能区划”编制完成于2005年,并于2006年通过昆明市政府批准实施,有效期至2010年12月。随着城市建成区的发展、规划用地性质的变化及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该“昆明市噪声功能区划”已无法满足城市发展及环境管理的要求。为此,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昆明市环保局委托编制本区划。

1.2 目的和意义

为适应昆明市市城市环境管理需要,在2005年昆明市人民政府批准的“昆明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基础上,科学制定昆明市环境噪声功能区划,有效地控制噪声污染程度和范围,提高声环境质量,保障居民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场所的安静,实现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人和自然相处的和谐社会,为环境噪声执法管理、建设项目环境规划、噪声污染源治理、信访矛盾处理等提供依据。

1.3 指导思想及原则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突出“以人为本”环保理念,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宗旨,按照简单直观,宜粗不宜细,便于目前管理和兼顾未来发展需要,突出体现以实际用地现状与声环境质量相结合的划分方法,科学制定昆明市环境噪声功能区划适用区划。

1、有效地控制噪声污染的程度和范围,提高声环境质量,保障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场所的安静。

2、以城市规划为指志,按区域规划用地的主导功能确定。

3、便于城市环境噪声管理和促进噪声治理。

4、有利于城市规划的实施和城市改造,做到区划科学合理,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协调一致发展。

5、宜粗不宜细,宜大不宜小。

1.4 编制依据与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2、《昆明市生态保护规划》

3、《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0)》和分区(县)域规划、专项规划等

4、GB/T15190—9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技术规范》

5、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6、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7、GB50096-1999(2003版)《住宅设计规范》中室内声环境质量标准(即室内昼间小于50分贝,夜间小于40分贝)。

8、GB22337—200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9、GB/T50280《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10、国家环保总局办公厅环办函[2004]324号“关于征求《声环境质量标准及测量方法》、《工业企业噪声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社会生活噪声控制标准及测量方法》等三项标准意见的函”

1.5 区划范围

本功能区划范围为整个昆明市建成规划区,总面积657.9平方公里。主要包括三大区域:中心城区(包含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滇池旅游度假区、高新区、经开区)、呈贡新区、和空港经济区。根据《昆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0)》和《昆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20年昆明市中心城区总人口规模为430万人。

道路区域范围包括主城区、呈贡新区、空港经济区三大区域的交通干线。其中主城区主干道系统由“三横、四纵、一环、三走廊、八通道”构成;呈贡新区主干道系统由一级主干道和二级主干道组成,一级主干道由“四横四纵”(其中新昆洛路与内环形成重要的一纵)构成;空港经济区主干道系统以平行于新贵昆公路的南北向空港大道为骨干。

1.6 区划时限

2011年-2015年

2 昆明市区域噪声功能区划方案

2.1 区划方法与原则

2.1.1 区划的原则

充分利用道路、自然分界线、规划界限及现行行政区界;既考虑声环境质量现状,又兼顾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满足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要求,昆明市噪声区划的基本原则为确定:

a、控制噪声污染的程度和范围,提高声环境质量,保障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场所的安静。

b、城市规划为指导,按区域规划用地的主导功能确定。

c、便于城市环境噪声管理和促进噪声治理

d、有利于城市规划的实施和城市改造,做到区划科学合理,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协调一致发展。

e、宜初不宜细,宜大不宜小,宜连不宜断。

城市区域应按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 15190-94)的规定划分声环境功能区,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中确定的5类噪声标准,城市区域可按功能类别划分为5类区域,其中:

0类标准适用区域: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类标准适用区域: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2类标准适用区域:以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3类标准适用区域: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4类标准适用区域: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和轻轨交通道路两侧区域。

2.1.2 区划的方法

准备好噪声区划工作资料: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城市用地统计资料、声环境质量状况统计资料和比例适当的工作底图。然后确立噪声区划单元,划定各区划单元的区域类型。

(1)0类标准适用区域划分

0类标准适用区域适用于特别需要安静的疗养区、高级宾馆和别墅区,改区域内及附近区域应无明显噪声源。区域界限明确。原则上面积不得小于0.5km2。

因为近年来昆明市城市建设发展较快,一些用地情况发生了变化,城市总体规划也作了相应调整,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后,确定此次区划调整不划分0类区。

(2)4类标准适用区域划分

首先划定4类区,因为这类功能区用途比较明确,特征比较明显,容易识别;且在整个区划范围内所占比例较小。

(3)1~3类标准适用区域划分

城市规划明确划定且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各类规划区分别根据其区域位置和范围按1~3类标准适用范围划分。

先划定3类区。这是因为3类区边界较为容易识别。未能确定的区域对A 类用地(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医疗卫生用地、和教育科研用地,下同)、B类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下同)和C类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交通设施用地,下同)混合的

区域,按以下方法处理:

①A类用地占地率小于20%,划为3类区;

②A类用地占地率在20%~35%(含20%)之间,且B类与C类用地占地率之和大于60%±5%,划为3类区。

其次划定1类区。首先把大型公园、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度假区套划为1类区。未能确定的区域按以下方法区分1类区:

①A类用地占地率≥70%,划为1类区;

②A类用地占地率在60%~70%之间(含60%),且B类与C类用地占地率之和小于20%±5%,划为1类区。

其它未划定功能类别的区域都划为2类区。

2.2 原区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昆明市目前声环境管理、监测和声污染的防治技术的基础依据是昆明市政府昆政复(2006年)12号文件《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昆明市噪声功能区划的批复》,该功能区划以2006年昆明市建成区为重点,并涵盖了主城规划建设用地约365平方公里面积。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该区划覆盖面积小

原区划覆盖面积约为365平方公里。随着近年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现有建成区部分区域已超出了该区划范围。

(2)部分规划用地性质发生了变化

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在不断推进,城市规划与用地现状存在较大矛盾,造成依据规划土地而划分的标准适用区与现实的差距较大,部分区域的用地性质发生了变化,原区划方案所划分的噪声功能区已不适用局部区域。

(3)城市总体规划已进行重大调整

随着“建设新昆明”构想的提出,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重大调整。规划的城市发展建设范围将扩展到呈贡、晋宁、安宁等县(市)。针对规划的调整,昆明市噪声功能区划也应进行重新编制。

(4)该区划缺乏详尽实用的地图支持

由于该区划完成于2006年,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无法绘制出一幅详尽实用的昆明市噪声区划电子地图,给噪声的管理及治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2.3 区划方案

由于根据昆明市总体规划,昆明新机场将建设为空港经济区,为便于今后的规划及管理,此次区划调整将对整个空港经济区区域进行划分。

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内有部分区域在昆明市总体规划中尚未明确其用地类型,但由于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招商引资发展较快,为便于今后的规划及管理,此次区划调整将对整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进行划分。

所以此次区划调整范围覆盖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中主城区确定了用地功能类型的区域及整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涉及四个市辖区及三个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部分区域在呈贡县境内),面积为657.9平方公里。

依据区划方案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区划原则及方法,此次昆明市噪声功能区划分为4类功能区,见表4-1。

2.3.1 1类标准适用区域

1类标准适用区域主要有5个片区,分别是长虫山生态公园片区、筇竹寺—郊野公园片区、世博园—白龙院校片区、西山森林公园、呈贡政府办公区和呈贡大学城,总计面积93.896平方公里。

①长虫山生态公园片区

面积约8.929平方公里,位于五华区辖区范围内。该片区域主要覆盖规划中的长虫山生态公园范围。

片区边界沿长虫山生态公园规划边界。

②筇竹寺—郊野公园片区

面积约6.879平方公里,位于五华区辖区范围内。该片区域主要覆盖筇竹寺、郊野公园风景区范围。

片区边界沿筇竹寺、郊野公园风景区规划边界外沿。

③世博园—白龙院校片区

面积约5.85平方公里,位于盘龙区辖区范围内。该片区域主要有世博园、金殿公园、西南林学院及昆明理工大学白龙校区等公园、院校。

东边:金殿公园东边界—世博园东边界—西南林学院东边界—昆明理工大学白龙校区东边界

南边:昆明理工大学白龙校区南边界—龙庆路延长线

西边:白龙路—世博路—穿金路

北边:金殿公园北边界

④西山森林公园

面积约11.070平方公里,位于西山区辖区范围内。该片区域覆盖整个西山森林公园范围。

片区边界沿西山森林公园规划边界。

⑤呈贡政府办公区和呈贡大学城

面积约19.05平方公里,位于呈贡县辖区范围内。该片区域包含呈贡政府办公区、中央公园及呈贡大学城3个部分。

东边:梁王路;

南边:梁王路、龙潭街;

西边:学海路;

北边:春融街—联大路。

2.3.2 2类标准适用区域

2类标准适用区域主要有3个片区,分别是主城中心—呈贡新城片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片区、空港经济区,总计面积380.602平方公里。

片区一:主城中心—呈贡新城片区326.505,主要位于昆明市主城区中部,连为一片,在各区域均有分布。其中,五华区有35.960平方公里,盘龙区有54.100平方公里,官渡区有93.675平方公里,西山区有61.180平方公里,呈贡81.590平方公里。这片区包含二环路内绝大部分区域、东西南北四片居住区以及城郊东南片规划的居住区域,其范围北至黑龙潭公园、南到滇池北岸矣六乡、东至白沙河水库、西到碧鸡关立交桥。

片区内为昆明市主要行政、商业、居住、教学混合区域。居住小区分布较广,商业网点较为集中,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较多,大中型工业企业已基本搬迁完毕,一些小作坊、加工厂分布于城郊结合部,该片区东南部部分用地作为生态保护用地。

东边:昆曲高速—铂金大道—世博路—东三环—金马路—贵昆公路—彩云

北路—昆洛路—广福路—经济技术开发区西边界—彩云中路—彩云南路—锦绣大街—景明北路—联大路—学海路—谊康南路—彩云南路—南北大道南边:昆玉高速沿金马铺乡南边界

西边:金马铺工业园区西边界沿滇池边—环湖东路—红塔东路—红塔西路—沿滇池草海边—碧鸡路—昆安高速—华苑路—春雨路—二环西路—海屯路—铁路—王筑路—沙河路—沙河北路—云南冶炼厂东边界

北边:红云路—小康大道—金云段—北三环

片区二:经开区托管二类区,面积29.617平方公里,位于官渡区、呈贡县辖区范围内,其中官渡区面积12.02平方公里,呈贡县面积17.597平方公里。

东南边:经七路—经四路

西北边:经七路—广福路

片区三:空港经济区,面积约24.48平方公里,位于空港经济区辖区范围内。

东边:空港经济区东边界

南边:大板桥工业区北边界

西边:空港经济区西边界

北边:空港经济区北边界

2.3.3 3类标准适用区域

3类标准适用区域主要分为6个片区,分别是茨坝片区、普吉—黑林铺片区、凉亭—经济技术开发区片区、呈贡马金铺工业片区、大板桥工业片区和小哨工业片区,总计面积211.977平方公里。

①茨坝片区

面积15.93平方公里,位于盘龙区辖区范围内。

东边:茨坝路—082乡道雨花段—小康大道

南边:沿红云路

西边:规划用地西边界

北边:规划用地北边界

②普吉—黑林铺片区

面积约16.88平方公里,位于五华区辖区范围内。

东边:云南冶炼厂东边界—沙河北路—沙河路—王筑路—铁路—海屯路—二环西路

南边:人民西路

西边:西三环

北边:北三环

③凉亭—经济技术开发区—王大桥工业片区

面积约160.968平方公里,位于官渡区、呈贡县范围内,其中官渡区占104.17平方公里,呈贡县占56.798平方公里。包含凉亭片区、大板桥工业片区、官渡区部分及呈贡部分,其中包含昆明国家经济开发区范围扣除执行2类区、4类区的其他区域。

东边:大板桥工业区东边界—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边界

南边:经济技术开发区南边界—广卫立交桥

西边:金马路—彩云北路—贵昆路—经济技术开发区西边界

北边:沿虹桥路—经济技术开发区北边界—大板桥工业园区北边界

④呈贡马金铺工业片区

面积7.116平方公里,高新区托管范围内。东边:马金铺工业区东边界

南边:金马铺工业区南边界,沿公园南路西边:南北大道

北边:北新路

⑤小哨工业片区

面积16.74平方公里,位于官渡区范围内。东边:小哨工业片区东边界

南边:小哨工业片区南边界

西边:小哨工业片区西边界

北边:小哨工业片区北边界

2.3.3 4类标准适用区域

4类标准适用区域是城市道路中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和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

a.4a类声环境功能区划分

其划分范围是:将道路红线(轨道交通用地范围、内河航道的河堤护栏或堤外坡角)外一定距离内的区域划为4a类标准适用区域。距离的确定方法如下:

①相邻区域为1类区域,距离为80米;

②相邻区域为2类区域,距离为60米;

③相邻区域为3类区域,距离为40米;

b.4b类声环境功能区划分

将铁路用地范围外一定距离内的区域划为4b类标准适用区域,垂直距离的确定方法同4a类。

①4a类标准适用区域是:

a.环城路:一环路(含一二、一大街)、二环路、三环路(含春雨路部分、广福路部分、昌宏路部分、金色大道、北辰大道、园博路)

b.主城区主干道:

东西向:人民路(含人民西路、人民中路、人民东路)、西坝路—金碧路—拓东路、东风路(含东风西路、东风东路)—建设路。

南北向:北京路、白塔路—春城路、圆通东路—青年路—巡津街—南坝路、西昌路。

c.主城次干道:西福路、昆瑞路、海源路、昌源路、滇缅大道、春雨路、霖雨路—铂金大道—世博路、白龙路、白云路、滇池路、西园路、学府路、穿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12年铁道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12年铁道统计公报 2012年,全国铁路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铁路工作的要求,以铁路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铁路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扎实推进安全风险管理,科学有序推进铁路建设,大力发展多元化经营,全面实施客货运输组织改革,铁路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运输生产 旅客运输。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8.93亿人,比上年增加0.86亿人、增长4.8%。其中,国家铁路18.79亿人,增长4.8%;非控股合资铁路0.09亿人,下降10.1%;地方铁路0.06亿人,增长10.3%。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完成9812.33亿人公里,比上年增加200.03亿人公里、增长2.1%。其中,国家铁路9783.99亿人公里,增长2.1%;非控股合资铁路21.46亿人公里,下降6.6%;地方铁路6.88亿人公里,增长3.8%。 货物运输。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含行包运量)完成39.04亿吨,比上年减少0.28亿吨、下降0.7%。其中,国家铁路32.36亿吨,下降1.8%;非控股合资铁路4.40亿吨,增长5.8%;地方铁路2.29亿吨,增长3.3%。全国铁路货运总周转量(含行包周转量)完成29187.09亿吨公里,比上年减少278.70亿吨公里、下降0.9%。其中,国家铁路27220.50亿吨公里,下降1.5%;非控股合资铁路1830.41亿吨公里,增长8.0%;地方铁路136.18亿吨公里,下降1.8%。 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38.92亿吨,比上年减少0.26亿吨、下降0.7%。其中,国家铁路32.23亿吨,下降1.8%;非控股合资铁路4.40亿吨,增长5.8%;地方铁路2.29亿吨,增长3.3%。全国铁路货物周转量完成28891.90亿吨公里,比上年减少238.39亿吨公里、下降0.8%。其中,国家铁路26925.53亿吨公里,下降1.4%;非控股合资铁路1830.19亿吨公里,增长8.0%;地方铁路136.18亿吨公里,下降1.8%。 全国铁路行包发送量完成1222万吨,比上年减少189万吨、下降13.4%。其中,国家铁路1214万吨,下降13.2%;非控股合资铁路8.30万吨,下降30.7%;地方铁路0.2万吨,下降13.6%。全国铁路行包周转量完成295.18亿吨公里,比上年减少40.31亿吨公里、下降12.0%。其中,国家铁路294.96亿吨公里,下降12.0%;非控股合资铁路0.21亿吨公里,下降30.5%;地方铁路0.01亿吨公里,下降47.4%。 重点运输。全国铁路煤炭运量完成22.62亿吨,比上年下降0.4%。冶炼物资运量完成8.58亿吨,下降1.4%。粮食运量完成1.04亿吨,增长5.0%。石油运量完成1.38亿吨,增长1.7%。化肥及农药运量完成0.93亿吨,增长7.3%。集装箱运量完成0.93亿吨,下降0.9%。全国铁路口岸共完成进出口货物运量0.54亿吨,增长8.7%。其中:满洲里、绥芬河、二连、阿拉山口四大口岸站共完成进出口货物运量0.53亿吨,增长9.1%。

噪声功能区划

西华师范大学校园环境规划 噪 声 功 能 区 划 分

一、功能区划分 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如表1。该标准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 表1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表2 噪声功能区划分及适用范围表 依据以上环境噪声质量标准和适用范围,对西华师范大学华凤校区的运动场、朝阳楼、食堂、校门口马路、商业街、公寓中心、灯光球场、教学楼中心点等监测点进行噪声监测。监测数据处理统计如表3所示: 类别 0类 1类 2类 3类 4类 昼间 50 55 60 65 70 夜间 40 45 50 55 55 区域 功能划分 适 用 范 围 0类标准 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 静的区域。位于城郊和乡村的这一类区域分别按严于0 类标准5dB 执行。 1类标准 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可 参照执行该类标准。 2类标准 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3类标准 适用于工业区。 4类标准 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能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 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的背景噪声(指不通过列车时的噪声水平)限值也行 该类标准。

表3 监测数据表 根据实测数据结合噪声环境质量标准将西华师范大学华凤校区功能区划如表4。 类别 区域 0 无 1 无 2 朝阳楼、教学楼 3 公寓、运动场、商业街、灯光球场 4 交通干线、食堂 表4 功能区划 功能区划图见附页一。 二、4类声环境功能区污染防治及环境保护措施 4类区域:交通干线、食堂 (一)交通干线防噪措施 地点 昼间平均值 夜间平均值 一期 运动场 64.3 60.2 朝阳楼 55.4 63.1 食堂 73.2 65.8 校门口马路 75.8 76.1 商业街 63.5 61.4 公寓中心 65.3 66.5 二期 灯光球场 62.3 62.1 教学楼中心点 58.2 65.2 校门口马路旁 72.5 71.3 公寓中心点 65.5 67.4 食堂 74.7 63.1

贵州省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办法

贵州省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保障饮用水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贵州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我省所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工作,适用本办法。农村非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由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制定保护管理办法,并加强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饮用水水源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是指进入输水管网用于集中式供应生活饮用水的江河、湖泊、水库、溪潭、地下河(泉)、地下水井等水源,供水人口原则为1000人以上。 第四条县级以上(含县级,下同)政府对本辖区内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管理负责。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县级以上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本辖区内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各饮用水水源责任政府名单由省级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并公布。 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对饮用水水源实行最严格保护,将饮用水水源保护纳入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保护的部门联动和重大事项会商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保证水质水量符合规定标准。 第五条各级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以及调整产业结构和规划项目布局,应当符合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要求。 第六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有保护饮用水水源的义务,有检举、控告污染饮用水水源行为的权利。 第二章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 第七条所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应当划分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依照国家相关划分技术规范执行。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可以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围划定一定的区域作为准保护区。非完全封闭式饮用水输水河(渠)道应划分一级保护区或二级保护区。地下水水源根据技术规范可只划定一级保护区。 第八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按类别分为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和地下水水源保护区,按类型分为河流型水源保护区和湖库型水源保护区,按级别分为中心城市水源保护区、县城水源保护区、乡镇水源保护区以及农村水源保护区。中心城市为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毕节、铜仁、凯里、都匀、兴义9个城市建成区。县城为县级政府所在镇(街道、社区)。 第九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由有关市、县政府提出划分方案,报省政府批准。跨市、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由有关市、县政府协商提出划分方案,协商不成的,由省级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水利、国土资源、卫生计生、住房城乡建设、林业等部门提出划分方案,征求省级其他有关部门意见后,报省政府批准。 省政府可以依法委托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对乡镇、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进行批复。 第十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前,所在地政府应当对拟选水源地进行现场踏勘,核实确定水源地范围、水源补给供水水量、拟划定保护区内的自然生态地理地貌、水文水利、污染源分布等情况,制定污染源整治方案。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需由所在地责任政府严格审核,明确审核责任,提出明确意见后上报省政府。 第十一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批准后不得随意调整、取消和替换,确有需要调整、取消和替换的,应当充分论证调整、取消和替换的必要性,严格按照第九条、第十条和相关规定办理。 第十二条在水功能区划中,应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设置和划分放在最优先的位置。 第十三条加强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县级以上政府应按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773—2015),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界碑、界桩、警示牌、围网等环境保护设施,明确地域界限并予以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07年铁道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2007年铁道统计公报 铁道部统计中心 2008年3月3日 2007年,铁道部党组带领全国铁路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顽强拼搏,团结奋战,加快铁路建设,推进科技创新,成功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深入挖潜扩能,大力提高客货运量,强化安全基础,狠抓节支降耗,增加经济效益,全面深入推进和谐铁路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铁路运输 客货运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货物运输。全国铁路完成货运总发送量(含行包运量)31.4亿吨,比上年增加2.6亿吨,增长9.0%(见图1);完成货运总周转量(含行包周转量)23797.0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1842.59亿吨公里,增长8.4%(见图2)。

全国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1.3亿吨,比上年增加2.6亿吨,增长9.0%,增量创历史最高水平;完成货物周转量23536.1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1821.45亿吨公里,增长8.4%。 全国铁路完成行包发送量1219万吨,比上年增加91万吨,增长8.0%;完成行包周转量260.8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21.14亿吨公里,增长8.8%。

重点物资运输。全路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完善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机制,全力保障重点物资运输,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提供运力支持。全国铁路完成煤炭运量154374万吨,比上年增运16510万吨,增长12.0%。全国355家直供电厂库存用煤保持在合理水平,顺利完成了电力迎峰度夏保障工作。完成石油运量15319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完成化肥及农药运量8919万吨,比上年增运860万吨,增长10.7%。完成粮食运量11245万吨,比上年增运461万吨,增长4.3%。完成棉花运量394万吨,与上年持平。完成集装

重庆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

重庆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实施细则(试行) 2015年12月 精品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和《重庆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和《声环境功能区划技术规范》(GB/T15190-2014),统一重庆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法,科学指导噪声区划工作,制定本实施细则。 本细则由重庆市环境保护局环境规划与科技标准处组织制订。 本细则由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细则由重庆市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1 总则 1.1 依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和《声环境功能区划技术规范》(GB/T15190-2014)(以下称规范),为统一声功能区划分技术方法的内容和深度,加强重庆市环境噪声管理,改善声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制定本细则。 1.2 本细则适用于由重庆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乡总体规划中划定的具体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声环境管理。 1.3 本细则是和规范配套的具体规定,声功能区划分方法除遵守本细则外,尚应符合其他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区划原则 2.1 区划应以城市规划为指导。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主城区)以《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为指导,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其他区县在《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 (2007-2020年)》的总体要求下,以各地方的城市规划为区划的主要依据。 2.2 单块的声环境功能面积,原则上不小于0.5 km2,实际划分中可根据实际地形特征确定适宜的区域面积。应严格控制4类声环境功能区范围。

生态功能区划

生态功能分区方案 文中部分内容来自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生态功能区划技术暂行规程》。 生态功能分区:生态功能分区是依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以及 生态环境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进行的地理空间分区。 区划依据和分区等级: 分区等级 生态功能区划分区系统分三个等级。为了满足宏观指导与分级管理的需要,必须对自然区域开展分级区划。首先从宏观上以自然气候、地理特点划分自然生态区;然后根据生态系统类型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划分生态亚区;最后根据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环境问题划分生态功能区。 区划依据 生态功能区划的依据,即划分各级生态功能区划单位的根据。不同层次的生态功能区划单位,其划分依据应是不同的。 生态功能区划进行3级分区。 一级区划分:以中国生态环境综合区划三级区为基础,各省市可根据管理的要求及生态环境特点,做适当调整。 二级区划分:以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和生态服务功能类型为依据。城市及城市近郊区可以作为二级区。 三级区划分:以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等指标为依据。 分区方法 一般采用定性分区和定量分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区划界。边界的确定应考虑利用山脉、河流等自然特征与行政边界。 (1)一级区划界时,应注意区内气候特征的相似性与地貌单元的完整性。 (2)二级区划界时,应注意区内生态系统类型与过程的完整性,以及生态服务功能类型的一致性。 (3)三级区划界时,应注意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等的一致性。 分区命名 依据3级分区分别命名,每一生态功能区的命名由3部分组成。 一级区命名要体现出分区的气候和地貌特征,由地名+特征+生态区构成。 气候特征包括湿润、半湿润、干旱、半干旱、寒温带、温带、暖温带、(南、中、北)亚热带、热带等,地貌特征包括平原、山地、丘陵、河谷等。命名中择其重要或典型者用之。 二级区命名要体现出分区的生态系统与生态服务功能的典型类型,由地名+类型+生态 亚区构成。 生态系统类型包括森林、草地、湿地、荒漠、河口、滩涂、农田、城市等。命名中择其重要或典型者用之。 三级区命名要体现出分区的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的特点,由地名+生态服务功能特点(或生态环境敏感性特征)+生态功能区构成。 生态服务功能特点包括荒漠化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水文调蓄、土壤保持、海岸带保护等。生态环境敏感性特征包括土壤侵蚀、沙漠化、石漠化、盐渍化、酸雨敏感性等,命名中择其重要或典型者用之。 生态功能分区概述 生态功能分区概述结果应包括对每个分区的区域特征描述,包括以下内容: (1)?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特征,典型的生态系统类型。 (2)?存在的或潜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引起生态环境问题的驱动力和原因。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4-2020年).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序言 大数据是通过快速获取、处理、分析以从中提取价值的海量、多样化的交易数据、交互数据与传感数据。大数据产业是指一切与大数据的产生与集聚、组织与管理、分析与发现、应用与服务相关的经济活动的集合,以数据挖掘分析服务为核心,包含数据中心、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物联网服务、位置服务等信息服务,智能终端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等电子产品制造,以及智能交通、互联网金融和智慧城市等应用服务。继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后,大数据正成为信息技术的新热点,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将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变革。把握大数据发展方向,推动大数据开发应用,发展大数据服务产业,是推进贵州省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推动贵州工业结构调整、加快贵州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打造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规划纲要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及《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的意见》、《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部署和要求制定,旨在为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指导。规划期为2014年至2020年。 一、发展机遇与优势 (一发展机遇 1.国家和贵州省全力支持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为贯彻落实有关规划和意见,国家35个部委相继出台支持贵州发展的政策文件或与贵州签署合作协议,对贵州省发展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贵安新区跻身国家级新区,在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人才等方面享有更多广泛的改革试验权和更加优惠的产业政策,为贵州省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对产业和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 2015-02-26 10:32:39 来源: 国家统计局作者: 【大中小】浏览:6次评论:0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5年2月26日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改革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牢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创新宏观调控,奋力激发市场活力,努力培育创新动力,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一、综合 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49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全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出生率为12.37 ;死亡人口977万人,死亡率为7.16 ;自然增长率为5.21 。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2]为2.98亿人,其中流动人口[3]为2.53亿人。 表1 2014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36463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2%。

就业继续增加。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9%。全国农民工[6]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长1.9%。其中,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增长1.3%;本地农民工10574万人,增长2.8%。 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全年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7]为72313元/人,比上年提高7.0%。

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为提高城市声环境质量,有效地控制城市噪声污染的程度和范围,促进XX县城市声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根据XX年XX市监测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声环境功能区含义 根据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声环境功能区分为0类、1类、2类、3类和4类。 (一)0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二)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三)2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四)3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五)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

种类型。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二、XX县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三)GB/T15190-XX《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 (四)XX县规划局《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五)XX县近期主城区土地使用现状 (六)XX县地名委员会《关于道路标准命名的通告》 (七)XX县主城区声环境现状 三、XX县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原则 (一)有效地控制城市噪声污染的程度和范围,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保障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场所的安静。 (二)有利于XX县城市规划的实施和城市改造,做到区划科学合理,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协调一致发展。

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

一、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 昆明城市未来12年总体规划修编方案自8月3日开始公示以来,引起了昆明市民的强烈关注。规划修订方案中,中央商务区、金融次中心、主城副中心……昆明主城区各区域的功能将得到明确,未来新昆明由主城、呈贡新城、空港经济区组成核心区域,城市拓展空间以东南、东北两个方向为主。其中首次明确未来昆明将主要依托米轨线的改造,组成服务主城和呈贡及市域重要城镇的线网。至此,未来昆明主城发展布局将迎来重大变革,主要规划内容有: 1、主城向东南、东北扩张 根据规划,昆明中心城区范围含昆明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的全部行政辖区;西山区的主城二环路内以内地区的福海、前卫、马街、碧鸡四镇;呈贡县的洛羊、龙城、斗南、吴家营、大渔、马金铺六乡镇。总面积为1722平方公里(含滇池草海水域10.7平方公里)。 规划明确,昆明城市的空间拓展方向应以东南、东北两个方向为主,远景向滇池流域外拓展空间。未来昆明将由单纯的滇池流域内聚集式发展模式,转向流域外并举发展的“轴向、多组团”发展模式,将形成沿主要交通轴有序扩展的多中心网络城市。 未来昆明主城区将形成“核心—网络、两轴、两带”的开放式城市空间结构。由主城、呈贡新区、空港经济区组成的中心城作为核心区域,依托绕城公路系统和快速道路系统构成交通网络,链接中心城、海口、昆阳、晋宁新城等城市组团,形成“核心—网络”的协调分工和网络化格局。 确定南北向发展主轴,北翼以昆曲高速公路为主,南翼由昆玉高速公路、昆洛公路、南昆铁路、泛亚铁路等组成,是昆明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要发展轴。 集中西山、昆明滇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城市生态控制带;集中轿子雪山风景区、寻甸红色旅游风景区、九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石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阳宗海旅游度假区等昆明市重点的风景区为城市生态景观控制区。 2、形成五大功能区 规划明确,未来昆明主城区将以二环路为界,划分为二环路以内城区、北部城区、西部城区、南部城区和东部城区五个功能区。 按照该规划,二环以内的主城区范围,将提高全市性公共服务设施和绿地比例,降低人口密度。主城北部城区有污染的二类和三类工业用地将逐步转移外迁;西部城区也将搬迁疏散二、三类工业项目;南部城区将结合巫家坝机场的搬迁,改造机场片区,与会展中心、宝海公园等统一规划成为南部城市副中心。同时以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草海生态公园、大观公园的建设为主,保护好湖光山色的生态景观视廊,形成体育休闲、旅游度假、生活居住、行政办公和对外交通等各种功能集中的地区;东部城区优化经开区布局,作为新型工业集中发展的聚集区。 省级行政办公用地,主要集中在主城南部杨家片,滇池路与广福路交汇地区集中布局;市级行政办公用地,主要集中在呈贡新区的吴家营中心片区,原主城范围内的市级办公区作相应调整置换;新建和改建的区级行政办公用地和设施应集中布局。 3、形成五大产业带 在产业发展的用地规划中,还将形成五大产业带,包括东南部的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北部的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北部的空港经济区,南部的马金铺电力装备产业基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01年铁道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01年铁道统计公报 铁道部统计中心 2002年3月26日 -------------------------------------------------------------------------------- 2001年,全国铁路干部职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铁道部党组的统一部署,顽强拼搏,奋勇开拓,锐意进取,运输生产主要指标创造了历史新纪录,铁路建设持续发展,各项改革积极稳步推进,取得了“十五”开局首战告捷的优异成绩。 一、铁路运输 货物运输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全行业完成货物发送量192580万吨,比上年增长8.2%;完成货物周转量14575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7%。其中,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178592万吨,比上年增长7.9%,增幅、增量均为历史最高水平;完成货物周转量1425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9%。合资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4446万吨,比上年增长7.0%;完成货物周转量270亿吨公里,比上年下降4.6%。地方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9542万吨,比上年增长14.0%;完成货物周转量55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7.0%。 重点物资运输任务圆满完成。认真贯彻国务院领导关于加强重点物资运输的指示,把搞好重点物资运输作为支持国有企业扭亏和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全力保证,出色地完成了重点物资运输任务,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全年完成煤炭运量76625万吨,比上年增长11.8%;石油运量9852万吨,比上年增长4.9%;冶炼物资运量41365万吨,比上年增长10.5%;磷矿石运量1424万吨,比上年增长17.9%;化肥农药运量5601万吨,比上年增长7.9%。粮食、棉花等国家重点物资运输也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 旅客运输保持了持续增长。全年全行业完成旅客发送量10515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0.1%;完成旅客周转量4767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5.2%。其中,国家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101680万人次,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直通旅客发送量2914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2%;完成旅客周转量4637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5.0%;旅客平均行程为456公里,比上年延长23公里。合资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291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8%;完成旅客周转量125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4%。地方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55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5%;完成旅客周转量5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3.3%。 行包运输继续较快发展。完成行包发送量609万吨,比上年增长9.1%。其中普通行包发送量217万吨,与上年持平;行包专列发送量392万吨,比上年增长15.0%。完成行包周转量11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0.3%。其中普通行包周转量2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8%;行包专列周转量9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2.4%。

关于批准实施许昌市市区地表水大气噪声环境功能区划(许政[2007]64号)

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许昌市市区地表水大气噪声环境功能区划的通知 (许政[2007]64号) 魏都区、许昌县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东城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现将《许昌市市区地表水、大气、噪声环境功能区划》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七年十二月六日 许昌市市区地表水、大气、噪声环境功能区划 1.环境功能区划的目的、依据与原则 1.1目的 环境功能区划是环境规划的基础,也是城市环境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 (1)实现城市环境分区分类管理; (2)便于环境目标管理和污染物总量控制; (3)为城市社会发展和经济开发建设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4)为城市工业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指导意见。 1.2依据 1.2.1环境功能区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6)《许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7)《许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2.2环境功能区划主要引用的标准环境标准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并为实现环境目标服务,因此所有标准都存在被修订的可能,使用本环境功能区划(文本)的各方都应自觉执行下列标准的最新版。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94); (5)《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14-1996)。

我国铁道年度统计公报(doc 18页)

我国铁道年度统计公报(doc 1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2008年铁道统计公报 铁道部统计中心 2009年6月1日 2008年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铁道部党组带领全国铁路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团结奋进,战胜了一系列严峻考验,圆满完成了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任务,夺取了和谐铁路建设的新胜利。 一、铁路运输实现新的发展

货物运输量持续增长。深入实施“一主两翼两线三区域”战略,大力推进战略装车点建设和路企直通运输,构建区域集疏运系统,优化调整运输组织方案,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全年货运量仍然在上年高起点上实现新的增长。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含行包运量)完成330354万吨,比上年增加14661万吨、增长4.6%.其中,国家铁路275243万吨,增长3.7%;非控股合资铁路27983万吨,增长8.2%;地方铁路27128万吨,增长11.2%.全国铁路货运总周转量(含行包周转量)完成25106.2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891.54亿吨公里、增长3.7%.其中,国家铁路23648.91亿吨公里,增长3.5%;

非控股合资铁路1306.46亿吨公里,增长5.9%;地方铁路150.92亿吨公里,增长13.7%. 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329035万吨,比上年增加14561万吨,增长4.6%.其中,国家铁路273932万吨,增长3.7%;非控股合资铁路27975万吨,增长8.2%;地方铁路27128万吨,增长11.2%.全国铁路货物周转量完成24817.4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863.58亿吨公里,增长3.6%.其中,国家铁路23360.32亿吨公里,增长3.4%;非控股合资铁路1306.26亿吨公里,增长5.9%;地方铁路150.88亿吨公里,增长13.7%.

xx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xx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一】总那么 为适应城市进展需求,防治城市环境噪声污染,改善区域声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声环境质量标准》有关规定和《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相关要求,结合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二】区划原那么 〔一〕有效地操纵噪声污染的程度和范围,提高声环境质量,保障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场所的安静。 〔二〕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按区域规划用地的主导功能,并结合城市规划用地现状的主导功能作为声环境功能区划的依据。 〔三〕便于城市环境噪声治理和促进噪声治理。 〔四〕有利于城市规划的实施和城市改造,做到区划科学合理,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协调一致进展。 〔五〕宜粗不宜细,宜大不宜小。单块的声环境功能区面积,原那么上不低于0.5km2。 〔六〕区分市域范围内建成区与未建成区的声环境功能区划,未建成的规划区内,按其规划性质或按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结合可能的进展划定区域类型。 【三】适用范围 〔一〕本方案适用于惠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声环境治理。其中,城市规划区为惠城区〔含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惠阳区〔含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辖区,总面积2672.3平方公里。 〔二〕机场周围区域受飞机通过〔起飞、降落、低空飞行〕噪声的妨碍不适用于本方案。 【四】要紧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 〔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17〕;

〔三〕《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17〕; 〔四〕《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8); 〔五〕《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2005年4月〕; 〔六〕《广东省高速公路治理条例》〔2018年1月9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 〔七〕《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八〕《惠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九〕《惠州市综合运输体系“十三五”进展规划》; 〔十〕《惠州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04-2020年〕》; 〔十一〕其他规划等相关资料。 【五】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按区域的使用功能特点和环境质量要求,结合惠州市实际情况,划分以下5类声环境功能区,具体说明如下: 〔一〕0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区域: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本方案没有划定0类区。 〔二〕1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区域: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要紧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三〕2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区域: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要紧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四〕3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区域: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要紧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峻妨碍的区域。 〔五〕4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区域:道路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峻妨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六、各类适用区执行环境噪声标准 各声环境功能区适用的环境噪声等效声级限值见表1。 表1声环境质量标准单位:dB〔A〕

(完整word版)贵州省水功能区划报告2015.docx

贵州省水功能区划 贵州省水利厅 贵州省环境保护厅 2014年 11 月

目录 一、全省水资源概况 (1) (一)自然条件与经济社会状况 (1) 1、自然状况 (1) 2、河流水系基本情况 (2) 3、经济社会基本情况 (2) (二)水资源量与水质状况. (3) 1、供水量和用水量 (3) 2、河湖水质现状 (3) 二、水功能区划体系 (3) (一)区划依据与目的 (3) 1、区划依据 (3) 2、区划目的 (4) (二)区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5) 1、指导思想 (5) 2、区划原则 (5) (三)水功能区划分体系. (6) (四)一级区划的条件和指标. (7) 1、保护区 (7)

2、保留区 (8) 3、开发利用区 (8) 4、缓冲区 (9) (五)二级区划的条件和指标. (9) 1、饮用水源区 (9) 2、工业用水区 (10) 3、农业用水区 (10) 4、渔业用水区 (11) 5、景观娱乐用水区 (12) 6、过渡区 (12) 7、排污控制区 (13) 三、水功能区划成果 (13) (一)一级水功能区 (13) 1、保护区 (15) 2、保留区 (15) 3、开发利用区 (15) 4、缓冲区 (16) (三)二级水功能区 (16) 四、水功能区保护与监督管理 (18)

一、全省水资源概况 (一)自然条件与经济社会状况 1、自然状况 贵州省位于中省西南的东南部,介于东经103° 36′~109°35′、北纬24°37′~ 29° 13′之间,东毗湖南省、南邻广西 自治区、西连云南省、北接四川省和重庆市,全省东西长约 595km,南北相距约 509km,总面积为 176167 km2,占全省省土面积的 1.8%。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斜坡,地势西高东低,自西部和中部 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1100m左右,毕节地区赫章县珠 市乡境内的韭菜坪海拔 2900.6m,为境内最高点;黔东南州黎 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147.8m,为境内最低点。贵州 地貌的显著特征是山地多,山地和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92.5%,境内分布着四大山脉:北部的大娄山、东部的武陵山、西部的乌 蒙山和横亘中部的苗岭,这四大山脉构成了贵州高原的地形骨架。 贵州还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喀斯特出露面积 占全省总面积的 61.9%。 贵州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 温为 15℃左右,无霜期 250~ 300 天;最冷的 1 月平均气温 4~6℃,最热的 7 月平均气温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降水丰沛, 年降水量 1179mm左右,其中 6~ 8 月降水量达450~ 600mm。

2009年铁道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2009年铁道统计公报时间:2010.12.29 铁道部统计中心 2010年3月25日 2009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铁道部党组带领全国铁路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决策部署,以“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精神和作风,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迎难而上,开拓奋进,夺取了和谐铁路建设的新胜利,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铁路运输实现持续发展 旅客运输量再上新台阶。大力强化客运营销,推行以客补货战略,统筹新增和既有运力资源,适时调整列车运行图,优化列车开行方案,推广多样化的售票方式,旅客运输再上新台阶。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52451万人,比上年增加6321万人、增长 4.3%。其中,国家铁路150798万人,增长4.4%;非控股合资铁路1234万人,下降2.6%;地方铁路419万人,增长2.0%。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完成7878.89亿人公里,比上年增加100.28亿人公里、增长1.3%。其中,国家铁路7840.09亿人公里,增长1.3%;非控股合资铁路33.16亿人公里,下降1.3%;地方铁路5.63亿人公里,下降3.8%。

货物运输实现增长。积极开展增运增收活动,加强重点区域运输组织,深化大客户战略,发挥战略装车点建 设和路企直通运输优势,充分发挥大秦、侯月两线能力,批量投入和谐型大功率机车,调整机力配置布局,优化车流径路,提高分界口通过能力,全年货运实现增 长,特别是四季度创造了历史新纪录。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含行包运量)完成333348万吨,比上年增加6101万吨、增长1.9%。其中,国家铁路 277572万吨,增长0.8%;非控股合资铁路31903万吨,增长14.0%;地方铁路23873万吨,下降0.5%。全国铁路货运总周转量(含行包 周转量)完成25239.1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132.88亿吨公里、增长0.5%。其中,国家铁路23649.88亿吨公里,略超上年水平;非控股 合资铁路1462.71亿吨公里,增长12.0%;地方铁路126.59亿吨公里,下降16.1%。

GB T1519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 为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统一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方法,科学指导噪声区划,制定本规范。本规范规定了城市五类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的原则和方法。本规范适用于城市规划区。 为执行《城市区城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统一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以下简称“噪声区划”)方法,科学指导噪声区划,制定本规范。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本规范规定了城市五类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的原则和方法。 1.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规划区。 2 引用标准 GB3096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12525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 GBJ137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3 名词术语 3.1 城市 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3.2 城市规划区 城市市区、近郊区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 3.3 噪声区划单元 在噪声区划工作中,由道路、河流、沟壑等明显线状地物和绿地等围成的城市结构和环境状况相近的居、街委会或小区。 4 各类标准适用区域的解释 4.1 0类标准适用区域:疗养区、高级宾馆区和别墅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4.2 1类标准适用区域:居民区、文教区、居民集中区以及机关、事业集中的区域。 4.3 2类标准适用区域:居住、商业与工业混合区,规划商业区。 4.4 3类标准适用区域:规划工业区和业已形成的工业集中地带。 4.5 4类标准适用区域:城市道路中交通干线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和轻轨交通道路两侧区域。 5 噪声区划的基本原则 5.1 有效地控制噪声污染的程度和范围,提高声环境质量,保障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场所的安静。 5.2 以城市规划为指导,按区域规划用地的主导功能确定。 5.3 便于城市环境噪声管理和促进噪声治理。 5.4 有利于城市规划的实施和城市改造,做到区划科学合理,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协调一致发展。 5.5 宜粗不宜细,宜大不宜小。 6 噪声区划的主要依据 6.1 GB 3096中各类标准适用区域。 6.2 城市性质、结构特征、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近期规划和城市规划用地现状,特别是城市的近期规划和城市规划用地现状应为区划的主要依据。

贵阳市2005~2015年城市空间结构变化分析

贵阳市2005~2015年城市空间结构变化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贵阳市作为贵州省的省会城市在城市的空间结构上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2005年到2015年这段时间内,贵阳市以原有的老城区为基础呈放射性不断向周围扩展,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备,使得贵阳市与周边的各州市以及外省经济上的往来得到极大的加强,对于贵阳市的整体经济建设起到非常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主要就是针对贵阳市2005年到2015年期间内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巨大变化进行的相关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贵阳市;城市;空间结构;变化

目录 引言 (3) 一、贵阳市城市空间结构变化分析的意义 (3) 二、国内外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3) (一)国外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3) (二)国内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4) 三、贵阳市2005~2015年城市空间结构变化 (4) (一)贵阳市居住空间的变化 (4) (二)贵阳市就业空间的变化 (7) 四、针对贵阳市2005~2015年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相关分析 (7) (一)针对贵阳市居住空间的变化分析 (7) (二)针对贵阳市就业空间的变化分析 (8) 五、关于贵阳市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政策建议 (9) (一)转变城市发展的思想 (9) (二)为城市空间结构变化创造条件 (9) (三)调整城市现有的产业结构 (9) (四)统筹城乡发展,走城乡一体化道路 (10) 结束语 (10) 参考文献: (10)

引言 贵州省大部分区域都属于山区,贵阳市是贵州省的省会城市,同时也属于山区城市。在2005年到2015年期间,贵阳市是如何实现山区城市的交通、经济、教育、医疗等各领域取得巨大的发展,本文通过对贵阳市的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其原因,并经过对其发展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出有利于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相应措施。 一、贵阳市城市空间结构变化分析的意义 城市的空间结构主要就是人们在城市里居住的活动和城市相关功能组织在空间上的投影,其充分的反映出各种物质要素在城市空间上的布置和相互之间存在的关系。因此,对贵阳市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贵阳市的发展状态,了解贵阳市未来的发展趋势。 从整体观察,贵阳市目前发展方式是以中心城市为基础,再向四周进行发散性布局。从2005年到2015年期间,贵阳市完成了多条铁路交通设施,其中包括贵遵、贵毕、贵开、贵惠、贵修、厦蓉、市域快速铁路等。通过这些铁路的建设完毕,完成对贵阳市周边城镇的相关布局,同时为贵阳市周边的经济交流带来极大的便利,有助于贵阳市的整体经济发展。特别是关于贵阳城市经济圈内城市的协调方面:在大量的铁路、公路交通设施支撑之下,突破各城市资源的相关划分,使得水、矿产等资源实现各城市共同开发、共同管理,有利于贵州省区域内的相互协调发展。 二、国内外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一)国外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国外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出现得比较早,在18世纪的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国家进入快速的城市化建设之中,为了保证城市化建设能够得以健康的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