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 结课论文

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 结课论文
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 结课论文

课程论文(作业)封面

(至学年度第学期)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142075

学生姓名:

学号:

年级:

任课教师:

提交日期:年月日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___

开课---结课:第短后2 周--第10周评阅日期:年月日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

摘要:当今人类正面临着全球气候变暖、资源短缺、耕地退化和人口膨胀的巨大挑战,发展保护性耕作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分析美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欧洲等国家、地区和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现状的基础上,阐明了保护性耕作是旱地农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并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

正文

一、保护性耕作起源与内涵

保护性耕作已成为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效果最好的一项旱作农业技术,因此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1]。

保护性耕作起源于美国。19世纪末,美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大量干旱半干旱草原被开垦成农田,虽然获得了几十年不错的粮食产量,但是由于植被破坏、土地大量翻耕、土壤退化,20世纪30年代,干旱、贫瘠、细碎的裸露农田难以抵挡大风的袭击,成千上万吨表土被刮走,沙尘遮天蔽日,酿成了震惊世界的“黑风暴”(强沙尘暴天气)。“黑风暴”引起人们对传统耕作方法的反思和对保土保水新方法的探索。经过多年研究,美国科学家认为铧式犁翻耕破坏了土壤结构和地表植被,使得土壤缺乏抵抗干旱和大风天气的能力。并由此逐步创立了以秸秆、残茬覆盖和免耕播种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并发展成为美国主流的耕作制度[2]。保护性耕作主要包括4项技术内容::①改革铧式犁翻耕土壤的传统耕作方式,实行免耕或少耕。免耕就是除播种之外不进行任何耕作;少耕包括深松与表土耕作,深松即疏松深层土壤,基本上不破坏土壤结构和地面植被,可提高天然降雨入渗率,增加土壤含水量。②植被覆盖地表,用秸秆盖土,根茬固土,保护土壤,减少风蚀、水蚀和水分无效蒸发,提高天然降雨利用率,作物秸秆、残茬腐烂后,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③采用免耕播种,在有植被覆盖的地表用机械实现开沟、播种、施肥、施药、覆土镇压复式作业,简化工序,减少机械进地次数,降低成本。④改翻耕控制杂草为喷洒除草剂或机械表土作业控制杂草[3]。

二、保护性耕作在国外推广应用及发展趋势

(1)推广应用情况

20世纪80年代以后,保护性耕作逐步推广应用到70多个国家,据FAO统计,目前,全世界保护性耕作应用面积达到1.69×108hm2,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11%;其中免耕面积达到7476.23×104hm2,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4.9%。主要在旱作农业区小麦、大麦、玉米、苜蓿、豆类、油菜、棉花、小杂粮等10多种作物的生产上应用。南美洲的一些国家和澳大利亚应用面积均已超过本国耕地面积的70%。

美国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研究保护性耕作技术,60年代开发成功免耕播种机和除草剂后,开始进行大面积推广,2002年保护性耕作应用面积达到6769×104hm2,已占到总耕地面积的60%。美国保护性耕作应用面积已经接近适宜区域总面积,除了收获时必须翻耕土壤的马铃薯、甜菜以及无法保留秸秆覆盖的蔬菜等作物之外,所有的谷物生产都采用了保护性耕作技术[4]。

20世纪60年代以前,加拿大普遍采用铧式犁翻耕方式,土壤过度翻耕,地表残茬稀少,难以有效抵抗风蚀和水蚀,而且干旱严重。从60年代开始引进、试验保护性耕作技术,70~80年代研制成功配套机具和除草剂,1985年,开始在3个农业省大面积推广,截止2002年,保护性耕作应用面积达到1300×104hm2,占全国耕地的30.5%。近几年,加拿大举办的全国性农机展会上,传统耕作机具已经消失,几乎全是保护性耕作机[5]。

1971年,巴西引进并试验成功保护性耕作技术,由于缺少免耕播种机具,4

年多的时间应用面积不足1000hm2。1975年开发成功免耕播种机后,应用面积逐步扩大,1985年达到40×404hm2。17年的时间内,保护性耕作面积增加40多倍,是世界上保护性耕作应用面积增长最快的国家。

欧洲在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发展较快,12个国家应用了此项技术,总应用面积与北美洲相差不大,与南美洲相当。欧洲大部分国家降雨充沛,土壤侵蚀并不严重,但是,为了简化农业生产工序[6],降低生产成本,德国、法国、瑞士等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近10年保护性耕作应用面积有了较大增长,年年翻耕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少,16%~28%的耕地已经应用了保护性耕作技术。

(2)国外发展趋势

国际土壤耕作组织认为,保护性耕作是目前能够实现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技术,是土壤保护的成功范例。

目前,国外保护性耕作的发展呈现以下几大趋势:一是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扩大保护性耕作的应用区域和作物种类。根据不同地区农业地理情况和作物种植生产特点,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并与旱作农业技术进行融合,逐步形成了多种模式,如:免耕模式、留茬耕作模式、条带垄作模式、少耕模式,合理的粮草轮作模式等。二是加快少耕向免耕的过渡。免耕应用面积在逐年扩大。三是重视非化学除草技术的研究,如机械除草、覆盖压制除草、轮作控制杂草、生物除草、臭氧除草等,建立杂草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四是保护性耕作机具的开发生产向专业化、复式化、大型化、产业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三、几点思考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已有部分单位开展了免耕、深松、秸秆覆盖等与保护性耕作密切相关的技术研究与机具开发,其中华北地区夏玉米免耕播种技术与免耕播种机、全方位深松机等曾经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对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进入90年代,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山西省农机局在山西省开展了黄土高原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和机具开发;河北省农科院和加拿大农业部在河北省也合作开展相关的研究与试验工作。2002年,保护性耕作在我国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并开始逐步示范推广。

(1)保护性耕作是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成功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国家,虽然耕地资源比较丰富,但是从发展战略上仍然将保护性耕作作为改革传统耕作方法、改善生态环境的一条重要途径。他们的经验表明,在干旱地区,当农业生产面临旱灾严重、土地退化、沙尘暴、产量降低等问题时,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并不矛盾,没有必要全面退耕,而应该寻求能够实现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双赢”的先进农业技术,即保护性耕作技术。国际土壤耕作组织前任主席Jeff Tullberg博士认为,从目前的技术水平看,保护性耕作是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惟一选择。

旱作农业区约占我国耕地面积的55%以上,绝大部分旱区仍然沿用传统的以翻耕为主的耕作制度[7],干旱缺水、土壤贫瘠、水土流失、沙尘暴等问题日趋严重。在我国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是改造我国北方旱地传统耕作制度的有效途径,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发展旱地农业的希望所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业生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2)政府重视是保护性耕作快速发展的保障

在示范推广之初,大部分国家都是通过项目支持或者政策扶持引导农民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国家对购买保护性耕作机具的农民给予一定的补贴。比如,美国成立“国家土壤保护局”,设立专项经费用于研究、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联邦立法规定高侵蚀土地必须采用保护性耕作;加拿大将保护性耕作列入土

壤保持政策;澳大利亚在推广保护性耕作初期,对农民购买免耕播种机给予50%的补贴,对改进机具、技术示范、人员培训给予70%的补助,同时,在税收、农机用油等方面还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近20年保护性耕作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目前,我国保护性耕作得到农业部等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在试验示范上已经开始取得重大进展,但总体应用面积还不足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远没有发挥出保护性耕作的实际效应。需要各级政府的支持,将保护性耕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从政策和投入上加大支持力度。结合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目标,分步确立阶段实施目标,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3)免耕播种机是大面积推广保护性耕作的关键

国外在大面积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之前,首先解决的是免耕播种机和除草剂问题,而免耕播种机是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关键。迄今为止,国外尚无用人畜力实现大面积保护性耕作的报道。美国用了将近20多年的时间开发免耕播种机;加拿大在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前期,投入1亿加元,用于机具开发、选型和技术示范;澳大利亚每年从农业产值中提取1.4%用于农业科研,其中25%用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与机具开发。

我国地域辽阔,农业生产条件差异较大,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应用对机具的适应性要求高。目前除一年一熟地区小麦、玉米保护性耕作配套免耕播种机较成熟外,适合我国其他地区的免耕播种机[8]亟待研究开发。为适应我国保护性耕作大规模推广应用的需要,必须加快研制、筛选大批性能可靠的免耕播种机和其他机具作为技术保障。

(4)必须坚持农机与农艺相合

国外在实施保护性耕作过程中,通过农机农艺相结合,明确了“黑风暴”的起因,农艺上解决了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土壤水、肥、气、热、病虫草害变化规律问题,提出了保护性耕作条件下,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模式;农机上,解决了在免耕和地表有植被覆盖状态下,如何进行机械化作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促进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

加快适应不同类型区、不同作物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病虫草害防治方法、配套机具等方面的试验创新,是解决我国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中的关键问题,是支持和保障保护性耕作技术广泛应用的重要举措。

四、结束语

保护性耕作技术已在许多国家被成功应用,我国应从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角度,加大对保护性耕作的支持力度,加强国际合作,瞄准世界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趋势,做好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吸收,不断完善我国保护性耕作制度。

参考文献:

[1]金亚征,丁丽梅.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与评述[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0(1).

[2]黄春国,王鑫.不同耕作模式对小麦生长动态和产量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09(3).

[3]张金鑫,穆兴民,刘玉兰等.基于土壤质量的保护性农业技术及其政策取向[J].水土保持研究,2009(1).

[4]雷金银,王健等.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6).

[5]雷金银,吴启发,郭建华等.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物理特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8(10).

[6]步洪凤,李永生.城市森林保护性耕作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信息,2008(24).

[7]袁汉民,董立国,李生宝等.水分和温度对冬小麦和玉米免耕作产量影响的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7):98-102.

[8]吴文革,张健美,张玉海等.保护性耕作和稻田免耕栽培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0(1):65~68.

三农问题(形势与政策论文)

关于“三农”问题 摘要:“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2000年初,湖北省党委书记李昌平向朱镕基总理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及出版《我向总理说实话》后,“三农”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中共中央2003年底正式将“三农”问题写入工作报告。在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然而,近几年农民收入增幅一降再降,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探求收入增幅下降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措施,以便从增加农民收入入手,解决三农问题. 迄今为止,三农问题一直都是社会的焦点,并逐渐演变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三农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国民的素质,社会的稳定,及国家经济的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实施了很多有效的政策,在政府﹑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三农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 关键词: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解决措施、政策分析、成效 三农问题的内容: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的经济收入低,增收难,素质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贫富差距大。 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基础设施不齐全,经济不发达。 农业问题:农业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的东西卖不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三农问题的背景、产生原因 (一)三农问题的背景: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地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大大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促使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发展。然而,中国农业产品开始同外国农业大国竞争,从而开始出现农民“手里有粮买不出”的现象。随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大部分农民认为种田没有足够的收入,因而出现农民进城打工的现象,随之而来的是农村地区生产积极性下降,农业投入减少,引发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打工,农村人丁稀少。由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的发展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三农问题成为当今社会显著的问题。 (二)三农问题的产生原因 1.农民的收入水平低,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这是三农问题产

形势与政策 三农问题论文

三农问题及其对策 在21世纪里,“三农问题”同样将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保障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否,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党的十六大提出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三农”问题。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深化下去,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三农问题”独立地描述是指广大乡村区域,只能以种植、养殖生产业为主,身份为农民的大部分国民的生存状态的改善与产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问题。(1) 第一,农民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多数农民仍然只能通过种粮,散养家禽获得收入,而这些收入都不高。二是农民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长期以来农民一直是农产品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农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主要由农民来承担。在劳动力转移中,农民作为最弱势的群体,常常是最低工资的接受者,创造着城市经济财富却不能分享其利益。三是农民的文化素质得不到较快提高。农民教育培训滞后、培训面不广、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同时,随着对农民工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农民外出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难以转移到非农产业。 第二,农业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耕地少、分散,受气候的制约较大,交通不便、通讯困难、能源短缺等客观问题一直存在。二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多数项目带动力较弱,竞争力不强,规模不大,辐射面不广,农民能从中获益的不多。三是农产品结构与市场结构不相适应。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水平不高、不适应市场对农产品需求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需求。 第三,农村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基础薄弱。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投入和教育“两基”投入等原因导致乡村负债问题十分突出。二是城镇化进程滞后。城镇化率低,且村镇极其分散,工业企业小而且少,缺乏产业群规模的大型企业的支撑,缺乏规模效益。三是乡村面貌落后。由于基层组织和乡级政府职能上的错位,乡村规划落后,或基本上没有规划。 二、“三农”问题的对策 (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这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大新思路”。以工代农,以城促乡,把中国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1) 第一,要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制定一个统一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使城乡发展紧密相连,相互促进。 第二,要统筹城乡产业布局。按照一﹑二﹑三产业互动,促进城乡各产业有机联系,协调发展。 第三,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针对城乡基础设施差异大,功能不齐全等问题,

农业科技政策解读要点(改2)

农业科技政策解读要点 一、前言 1.我国一贯重视农业发展 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布的第9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 2004年《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6年《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7年《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8年《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2009年《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2010年《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2011年《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2012年《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2.“三农”财政投入不断加大 从2003年中央财政2千多亿元的“三农”支出,到2011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超过1万亿元,年均增长21.8%,伴随国家财力的不断增强,中央财政“三农”投入逐年迈上新台阶。,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科研、农业技术与服务体系等方面的资金合计187亿元。 二、出台的背景 1.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 泰国水灾:2011年7月底在泰国南部地区因持续暴雨而引发的洪灾,1月大米出口量较上年同期骤降逾一半; 俄罗斯大火:2010年8月禁止粮食出口,因受持续高温和干旱的影响2010年粮食同比约减产三分之一。 2.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深 全球暖化、近期欧洲雪灾, 欧洲雪灾:气候科学家表示:此次横扫欧洲的东风寒流,背后正是俄罗斯西北部上空的强烈反气旋;这种异常只能归结为全球暖化造成的北冰洋海冰减少。波茨坦气候影响研

“三农”政策论文

中国“三农”政策与农村发展 [摘要]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会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大问题。当前农民收入增长停滞,城乡地区收入差距扩大,“三农”问题引起各方重视。农业科技与三农密不可分,农业科技供给与需求脱节,是造成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根本原因。的十六大就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思想,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把“三农”问题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无疑是正确的、必须的。 [关键词]三农政策;农村发展;农业科技成果; 我国的“三农”问题由来已久,这一问题背后隐藏的矛盾主要有两个:一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二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这两大矛盾的解决,主要依赖于结合国家三农政策,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探索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农业产业化自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开启以来,给我国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在实践中出现了片面追求产业化的经营形式,忽视了农业产业链科技含量的提升,没有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农业产业中的动力作用,农产品生产主要依靠日益紧张的自然资源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一、我国农业生产现状 1、人均耕地面积少,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在中国家庭承包制度下,以农户作为生产单位,各自在所承包的土地上进行分散经营,生产规模小。 2、大量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据统计,目前全国常年流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约5000—6000万人,其中跨省流动的达2000万人。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给非农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其产能得以释放,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大量农业劳动力转向非

农产业,也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但是也要看到,由于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大都是就有一技之长的青壮年,而留守农村的是文化程度偏低的老人、妇女、儿童,从而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农业生产的粗放经营,造成了农业产出的下降。 3、出现农地撂荒弃耕现象。中国耕地撂荒现象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到本世纪初农地撂荒弃耕现象出现严重化趋势。出现农地撂荒弃耕现象主要原因是与城镇居民收入横向比较,农业效益过低,“农民增产不增收”,有些农民宁愿举家外出捡破烂,也不愿意在家种田,导致农地撂荒。 4、国家的三农政策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增加农村投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三农”工作既然是重中之重,国家和地方财政投入应充分体现出来。但过去的实际情况是,无论国家还是地方财政对农村一块的投入,虽然逐年有所增加,但比重太小。 三、调整征地政策提高三农政策标准 现行的征地补偿政策,是在计划经济年代形成的,虽然作过较大幅度调整,但还不完全体现市场经济的内涵,尤其不能体现土地的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造成集体经济受到侵犯,失地农民生活无着;上访群访不断,影响社会稳定。 四、盘活集体资产. 应该说,加速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因为通过工业化、城市化的提速,可以城乡统筹,整合资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环境质量

形式与政策三农问题心得体会

形式与政策三农问题心得体会三农问题一直困扰着乡镇经济的发展,今天我们站在形式与政策的角度来一起分析下三农问题,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形式与政策三农问题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形式与政策三农问题心得体会一“三农问题”的现实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借用04年某期《读书》杂志中一篇文章里的一段话,曾有某些领导到农村调研之后饱含深情地大声疾呼“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这期杂志后续,还有不少农业问题研究专家进行专门的讨论。这些讨论保持了《读书》杂志的风格,丰富而深入,现实情况与理论分析相结合,让人对前面三句话的印象越发深刻起来:这样的三句话还不足以完全概括三农问题的全面情况,但也并无丝毫的夸张。 此次中央全会前,总书记到了安徽凤阳,在与当年曾开体制之先的农民座谈中提出,还要不断深化农村体制改革,要更灵活处理以土地为核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问题。随即不少经济学家及媒体以耸动性的语言报道,中国将尝试实行土地私有化。作为中国媒体,如此宣传是极不负责任的。不少经济学家有其担心,觉得是否会出现大批农民丧失土地的事情发生。这恐怕也是中央在这么多年农村经济上不去、农民生活无法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没有太大增长的困局面前的最大顾虑。然而现实的情况摆在面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已

经逐渐演变成了经济危机,农业以外的产业都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由外至内的经济增长靠不上了,只能靠练内功,从国家内部寻找发展的动力。 在改革开放之初,总设计师邓公即提出一部分先富,先富带后富,最终共同富裕的目标。目前第一步已经基本实现,东部经济发达省份的不少地区的人均GDP已经达到或超过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即便是中西部省份也有不少国民实现了富裕的生活。在这样的历史现实背景下,大动作真正地启动第二步工作势在必行。从三农问题突破,正是中央的坚定信念与果断决策的结果。中央全会号召中,有一句“锐意进取”,这其实很难。在处理三农问题的过程中,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就是土地问题。“劳动力—土地”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我们在过去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基本已实现了劳动力的自由转移,相关政策不存在太多问题,而相应的土地政策则使得农业发展无法突破小农经济的框框。具体而言,个人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消除农民可能丧失基本生产资料,即土地的担忧: 其一,法律保障。中央提出了土地经营权的概念,而并非突破了土地国有的宪法保障。即在法律框架内保障地还是国家的,中央对土地政策灵活处理是可控的; 其二,共同富裕。这么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让我们知道,规模化的,优化生产资料配置的改革方向将给我们的生

《农业科技政策与“三农”政策》课程复习带答案

《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课程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1、农业政策:是党和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与农村发展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2、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经济自发调节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或局限性,对某些经济活动领域无法实施有效调节。 3、农业政策手段:是实现农业政策目标的基本工具,常用的主要的农业政策手段有:价格和收入政策手段、农业发展或结构政策手段等。 4、农业政策执行:是农业政策方案被采纳后,政策执行者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通过建立组织机构,采取宣传、解释、实施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5、农业政策监督:是指对农业政策执行者的行为进行检查、控制和矫正,以便发现和纠正违反农业政策目标的行为,把各种执行活动规范在农业政策允许的范围之内。 6、农业政策评估: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等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7、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是用来衡量家庭富足程度的重要指标。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8、基尼系数:或译坚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了这一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

改革开放以来“三农” 政策的创新与发展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2期 改革开放以来/三农0政策的创新与发展 张文礼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730070)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转折点,而/三农0问题是贯穿中国历史的基本问题,这一问题在改革开放后亦有了新的诠释。/三农0问题的症结在于农民收入相对城镇居民收入的下降,这主要是由城乡资源的不对称流通造成的。/三农0问题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发展,而且对于全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农0思想和政策的创新与发展集中体现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六个/一号文件0中。 关键词:改革开放 三农思想 一号文件 一、问题的提出 纵观我国历史发展的轨迹,无论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还是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亦或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中国社会所经历的急剧而深刻的历史性嬗变,都未能绕开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农业稳、农民安、农村兴,则国家稳、天下安,这是为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所证明了的铁律1。早在建国初,毛泽东就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0的著名论断,o邓小平也提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的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0/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0?江泽民一再提醒全党:加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任何时候都要抓得很紧很 紧。?胡锦涛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我国最高决策者将农业、农民和农村工作视作国家一切工作的前提。 /三农0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历史起点。我国26年改革开放的发展轨迹,就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首先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农村取得成效,取得经验,而后在城市及各行各业全面推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党同志目前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把农业尽快搞上去0的战略决策,并向全国下发讨论和试行两个关于解决农业问题的文件,即5中共中央 1o另外,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刘少奇早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就明确指出:/中国现在的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目前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基本上就是解放中国的农民0(见5刘少奇选集6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31页)。 5史记6卷1295货殖列传6记载,早在秦汉以前古人就明确/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0的道理,而这被历代所强调,成为引用频率最高的语句之一。

2017年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课程教学大纲

贵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任课教师姓名:曹国璠课程名称: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 课内学时数: 36 学分数: 2.0 使用院系部和专业:农学院各专业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开课时间:教学第 10 周—教学第 14 周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是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之一,其任务是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学习农业政策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体了解和掌握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政策,学会用政策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研究和解决农业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在内容上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当代农业科技展望。第二部分是政策学总论,主要介绍政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涉农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调整。第三部分为三农政策各论,主要介绍我国涉农的一些基本的、重要的、具体的政策。 二、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当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基本趋势。 2、理解政策的本质及内涵,农业政策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3、理解并掌握政策的制定过程和执行过程,了解政策的评估方法和调整手段; 4、掌握农业结构政策、农业土地政策、农村人力资源政策、农业科学技术政策、农产品流通政策、农业财政与金融政策、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农村社会发展政策等具体政策的有关内容。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1章当代农业科技发展趋势(4学时)

一、优种化趋势 二、生物制剂趋势 三、可持续化趋势 四、信息化趋势 五、产业化趋势 第2章政策学概述(4学时) 一、政策的本质 二、政策的涵义 三、农业政策的类型 四、政策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3章政策的制定(4学时) 一、政策问题的确定 二、政策目标 三、政策手段的选择与方案设计 四、政策方案的论证与决策 第4章政策的执行(4学时) 一、政策执行的内涵与意义 二、政策执行的条件 三、政策的具体执行方法与程序 第5章农业政策的评估及调整(4学时) 一、政策评估的原则和标准 二、政策评估的程序和方法 三、政策的调整 第6章农业结构政策(4学时) 一、农业结构政策的目标 二、农业区域结构政策 三、农业部门结构政策 四、农业经营规模政策 第7章农业土地政策(4学时)

中国三农问题的现状与未来

中国三农问题的现状与未来 [摘要] 当前中国三农问题突出表现为:农民收入持续低迷;粮食生产持续下滑;农民负担久减不轻;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社会秩序状况堪忧,民众与基层国家权力的关系日益紧张,群体性抗争事件多发。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上采取的主要措施主要包括政治和经济两大方面:在政治领域中推进村民自治;在经济领域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这两项制度设计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因还未触动三农问题的根本。要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体制上入手,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在公共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公共财政等方面使农民享受平等权利。 [关键词] 三农问题;村民自治;农村税费改革;城乡二元结构 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问题是三农问题,农村不实现现代化,整个中国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根据现代化理论,现代化意味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乡村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生存、复兴或重建是任何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必然面临并必须解决的难题。三农问题是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提出来的。中国三农问题,不仅仅是个现实问题,而且也是个历史问题,是长达半个世纪城乡矛盾积累的结果,它在今天中国现代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表现得更为突出和尖锐。总的来看,广大农村基本上仍是农业社会,现代化程度低,发展比城市严重滞后,城乡差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很大。当前的三农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有着很深的社会、历史和体制根源,必须对此进行全方位的深入剖析,进而寻求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 一、三农问题的现状 中国三农问题具有多重内容,现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农民收入持续低迷,粮食生产持续下滑。自1997年到2003年,农民收入年增长4%左右,仅相当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的一半。1997年到2002年,农民人均年收入只增长了380多元,而城镇居民收入却增长了2500多元,增加额尚不足城镇居民的1/6。从纯农业的角度来看,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据统计,1998年至2003年,农民来自农业的纯收入已连续6年低于1997年的水平。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减少,必然影响到农民尤其是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所以,导致粮食生产持续下滑。2000年以来的4年间,我国的粮食生产一直持续下滑,播种面积不断下降。2002年,粮食播种面积仅14.9亿亩,比1998年减少了2.2亿亩。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3年粮食总产量8600多亿斤,粮食需求大概在9700亿斤左右,供需相差1100亿斤,粮食安全另人担忧。 第二,农民负担久减不轻,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近年来,农民承受的不合理负担越来越沉重,有的地方农民实际负担甚至占了纯收入的15%—20%,而且越是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贫困地区,农民负担就越重。农民负担导致了许多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基层社会稳定。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但是从实际效果看,取得的成效却难以令人满意。2001年,中国城市居民收入为6860元人民币,农民收入为2366元,表面差距是3:1。但实际上,农民收入中实物性收入占了40%,扣除这40%的实物性收入,用于购买商品、服务的货币只有1800多元,平均每月150元左右。这150元中,还有20%(即30元)用于第二年扩大生产的开支,如买种子、农药、化肥、柴油等。这样,一个农民每月真正能用做商品性消费的货币收入只有120元,而城市居民的货币收入平均每月接近600元,城乡差距为五比一左右;而城市居民收入中还有一部分并没有纳入统计范围,如各种各样的隐性福利、住房、教育、卫生,甚至是用电都比农民有更多的优惠。若将城市居民的一些隐性福利、优

当前三农政策的重点

当前三农政策的重点 ——新三农辩论·系列评论之六 关键字:三农农业小农经济土地流转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业资本聚焦三农 当前中国三农政策的重点应该在哪里?我们以为,当前中央应当以小农经济还将长期存在并且小农经济还要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前提来制定三农政策,调整三农政策的方向。三农政策必须服务于小农经济。 一、 未来30年,中国农业一定是多主体参与经营的,其中规模最大、起到基础作用的将长期是小农经济。此外,无论是家庭农场、合作经济、种植大户以及资本农业,都可能有进一步的发展。现在的问题有二,一是国家不能想当然地以为规模农业就一定比小农经济更有效率,更不能通过政策支持规模农业与小农经济竞争,以打败小农经济;二是国家在为规模经营服务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小农经济的需求,尤其不能将服务于小农的政策、财政、组织体系碎片化,从而使小农经济陷于困境。 当前三农政策存在的最大问题恰恰是国家试图通过扶持所谓新型

农业经营主体打败小农,比如规定国家新增惠农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种支农项目大量投入到规模经营项目,或规模经营项目获得了远比小农经济大得多的财政和项目支持强度。而地方政策更是存在用行政手段来推动农民土地流转,以形成农业规模经营的普遍情况。成都市规定,土地流转规模越大,政府所补费用越多,超过1000亩的经营规模,政府已经补到1000元/亩,苏州常熟每亩补到800元,这样大量的财政补贴给规模经营户,很奇怪,也很可怕。 二、 以小农经济仍将长期存在并且仍将是中国农业经营的主体,小农经济仍然具有极为重要功能为认识前提,来讨论当前三农政策,我以为,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对当前三农政策的重点进行讨论,一是进一步坚持和完善现行农业基本经营制度,二是结合国家财政支农资金下乡,要针对小农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小农经济正常健康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坚持和完善现行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其中坚持就是要继续给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当前中国农村以村社为单位分田到户形成的承包经营制度还有强大活力,这种活力一是表现在以“老人农业+中农”为典型的小农经济可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正是农民有自己的承包地,农民进城失败,他们仍然可以返回农村来。这样,

三农政策

一、为什么说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十八个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 二、如何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1跳出小农业,发展大农业。根据中国农业资源利用和农产品供求的现状,提高种植业与林牧渔业之间的多层次综合利用水平,努力实现农牧结合、农林结合、牧渔结合,更加集约地利用各种农业资源。要处理好国家粮食安全和结构调整的关系,在结构调整过程中,要保护和提高国内粮食生产能力,防止出现全局性的粮食供求紧张局面。 2把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水平放到第一位。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3大力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推动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4大力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推动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5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应用高新技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农业现代化水平。 6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 7加强农业生态建设,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8引导乡镇企业根据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运销业,在提高技术水平和保护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9加快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10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加快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进程。 三、如何理解当代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针? 1解决三农问题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 2首先要对农民“少取”,真正给农民减负。对农民增收效果最明显、最直接的措施是减轻农民负担。 3其次,要对农业和农村“多予“。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发展所需要的中小型基础设施投入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 4再次,要放活农村经济,充分调动农民自主创业和增收的积极性。虽然农村已初步构筑起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经济体制的框架,但建立比较完善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还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需要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 四、当前为什么要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1可以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侵犯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基础之上,通过农民自己的联合与合作,打破所有制和行政区域界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内实现劳动力、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为成员提供市场信息和生产技术服务,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和产品特色,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有效地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2通过参与农产品产后的加工、营销等经营活动,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条,使成员获得更多的农副产品增值利润; 3通过集体购销等交易环节的联合,低成本地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使成员获得更大的规模经济效益。 4发展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利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推动农

我国三农热点问题与政策走向(上)92分

我国“三农”热点问题与政策走向(上)试卷 1、13错,余对 1、韩俊部长指出,在巴西,大农场主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值远远高于小农户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值。 正确 错误 2、韩俊部长指出,以家庭为基础的农业体制,是农业现代化的坚实基础。 正确 错误 3、韩俊部长指出,有效率的家庭农业经营体制在人多地少的国家,是保障农民生计的基础。 正确 错误 4、韩俊部长指出,中国的农村改革的一个难点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农民向市民角色的整体转型,提高国家的城镇化水平。 正确 错误 5、韩俊部长指出,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问题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正确 错误 6、韩俊部长指出,中国的粮食安全、粮食供求平衡是脆弱的、强制性的,是一种紧张的平衡。 正确 错误 7、韩俊部长指出,中国粮食供求平衡是脆弱的,因为中国粮食生产面临的最大制约是耕地稀缺,如果不保护基本农田和耕地,这种平衡随时会被打破。 正确 错误 8、韩俊部长指出,对我国的稻谷而言,这些年以来虽然基本上可以自我平衡,但是如果不采取最严厉的措施来保护,平衡很容易被打破。 正确 错误 9、韩俊部长指出,中国强调粮食自给,更多的是强调口粮自给。 正确 错误 10、韩俊部长指出,中国强调粮食安全,最大的问题是要确保玉米的安全。 正确 错误 11、韩俊部长指出,中国一年消费掉2700多亿斤大米,如果自给率降到了80%以下,把全世界可以出口

的大米全买进都不够。 正确 错误 12、韩俊部长指出,2009年,我国进口大豆4200多万吨、进口食用植物油800多万吨,相当于使用了国外5.6亿亩的耕地面积。 正确 错误 13、韩俊部长指出,1993年中央明确,15年土地使用权到期之后,再延长15年。 正确 错误 14、韩俊部长指出,2009年中央明确,农民以承包方式获得的土地使用权长久不变。 正确 错误 15、韩俊部长指出,美国的农场85%以上是以家族为基础建立的。 正确 错误 16、韩俊部长指出,家庭经营是农业生产最适合的经营方式。 正确 错误 17、经济学家林毅夫指出,中国农业改革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实行了以家庭为基础的农业经营体制。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讲,家庭经营内部监督成本是零。 正确 错误 18、韩俊部长指出,有效率的家庭农业经营体制在人多地少的国家,是保障农民生计的基础,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社会稳压器。 正确 错误 19、韩俊部长指出,从东亚的农业现代经验来看,大规模的农地集中无法形成。 正确 错误 20、韩俊部长指出,日本农地政策的一个核心理念是“农地农有,农地农用”。 正确 错误 21、韩俊部长指出,到2009年,日本农业人口降到了5%。 正确 错误

三农政策与法规

“三农”政策与法规 一、“三农”政策 (一)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 1、农业投入政策。 中央为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且把“三农”作为投入重点。2009年中央投入三农资金达到7161亿元,比上年增加1206亿元,增幅达20.25℅。具体投入政策有:(1)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业农村的比重,新增国债使用向“三农”倾斜。 (2)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农业,土地出让收入重点支持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3)大幅度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2009年起国家在中西部地区安排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生态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等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 (4)城市维护建设税新增部分主要用于乡村建设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 2、农业补贴政策。 2009年要在上年较大幅度增加补贴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补贴资金。补贴资金达到1230亿元,比上年增加200亿元。 (1)增加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我省13.5元/亩,比上年增加4.5元。 (2)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提高补贴标准,实现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全覆盖,扩大油菜和大豆良种补贴范围。我省早稻10元/亩,中、晚稻15元/亩。 (3)大规模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将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机具纳入补贴目录,补贴范围覆盖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带动农机普及应用和农机工业发展。按农机价格的30℅补贴,今年全国新增农机补贴100亿元。 (4)加大农资综合补贴力度,完善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农业生产成本收益监测,根据农资价格上涨幅度和农作物实际播种面积,及时增加补贴。我省每亩补贴70元。 3、农产品价格政策。 2009年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2009年每百斤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平均提高13元,提价幅度在13%-16%左右。早籼稻:90元/百斤;中晚籼稻:92元/百斤;晚粳稻:95元/百斤。 4.农村金融政策。

农业科技政策与“三农”问题案例分析

农业科技政策对“三农”重要性案例分析 摘要:本文介绍了两个农业政策案例,并对政策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他们的经验及 教训。 关键字: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技术;红富士苹果种植 The importanc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of the "three rural" Wang yin Plant Protection 201230221301 Abstract: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ase of the two agricultural policy, and the success of the policy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failure analysis, to sum up their experience and lessons learned. Keyword:The double ridge film coverage rainwater harvesting furrow sowing technology; Fuji apple cultivation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三农”问题作了大篇幅的论述,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表明了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即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镇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3%,总量比2011年翻一番,达到1.3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达到1亿元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万元,经济总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社会发展明显加快。城乡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城镇化水平达到50%以上,二三产业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0%,现代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上升,构建辐射全镇的硬质化交通网络,公共文化服务覆盖全镇,义务教育、学前教育稳步发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低生育水平有力控制,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坚持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并重,积极倡导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理念。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以内。场镇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80%,东河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有较大提升。 ——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深入实施民生工程,着力谋划和实施一批重点民生工程;持续推进以道路、水利提升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切实提高全民幸福指数。 成功案例分析: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技术的推广促进了山区农民的行为改变 1.概述: 甘肃省榆中县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中部,海拔在1430-3670 m,年均降雨量350mm左右,蒸发量1450mm以上,年平均气温6.7℃,无霜期平均只有120天左右,在我国的农业区划中属典型的半干早地区,是甘肃省中部18个干早县之一,也是国家扶贫重点县之一。全县总耕地面积106万亩,其中山地和早地占72.8%,农业生产以雨养农业为主。自然降雨少,缺乏灌溉,干旱问题是长期以来制约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首要因素和瓶

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试题

1、现代农业:是发达的科学农业,它既包涵有高水平的综合生产能力,诸如有现代科技、现代装备、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等特征;又包涵有现代制度,诸如有现代管理、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等特征;更重要的特征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成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现代产业 2、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一个现代生产要素引入或技术进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要素优化配置的过程或制度创新的过程。或者说,农业现代化变迁不只表现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更重要是通过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调整,使农业成为一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使农民成为一个享有平等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利益集团。 3、农业技术:是人们根据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发展而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工具和物质设施等,包括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 4、农业科技进步:是指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不断创造、掌握和应用生产效率更高的科学技术,以替代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的过程。简言之,农业科技进步就是人们应用农业科学技术去实现一定目标所取得的进展。 5、农业科技成果:指对某一农业技术研究课题,通过思考观察、试验研究所取得的,经过鉴定确认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创造性成果。 6、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同样具有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特点,具体是指在农业科技进步的内在推力和市场需求的外在拉力的共同作用下,把农业科技成果作为商品推向市场,由生产部门对科技成果实行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实现科技与经济全过程的结合。技术的先进性、经济的合理性是基础,市场需求是前提,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是手段。它是以科技产品占领市场为目标,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产效益和促进生产力发展为目的,实行网络化生产经营的技术经济活动。 7、农业技术推广:是指利用试验、示范、宣传等手段,将所取得的农业科技成果转移到农业生产实践中,从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是对农业技术扩散的具体实施。 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选定推广项目,进行推广试验,选择示范单元进行示范,大面积推广,反馈和改进研究 8、农业政策:是指党和国家为了实现一定时期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制定的各种重大措施和行动准则。 9、农业政策评估:是指根据特定的标准,运用适当的方法,对农业政策的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检查、分析和评价,以对具体的农业政策做出优劣判断。农业政策评估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即农业政策方案评估、农业政策实施评估、农业政策结果评估。 10、农业政策调整:指根据政策评估结论,或根据新的认识,对存在的问题 或不能适应情况的政策进行修正或补充。农业政策调整对于克服政策的负效应、优化政策运行、提高政策实施效果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简答论述 1、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答: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即有区别又有联系。 其区别主要体现在:①目的、任务不同。②形态不同。③成果和奖励方式不同。 科学和技术也有本质的联系,是密切相连、相互促进的。它们都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研究是技术发明的理论基础,促进技术不断进步;技术成果的不断创造,为科学发展提供新动力。科学与技术逐渐交融,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界线将更加模糊,科学与技术日益一体化。 2、农业科技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答:(一)拓展经济赢利边界,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农问题与三农政策—近期文献综述

三农问题与三农政策—近 期文献综述 “三农”问题与“三农”政策—近期文献综述 摘要三农问题成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增长的瓶颈,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本文根据近期理论界的文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以及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趋势,挑战和战略等三农问题的几个焦点进行梳理,试图为下阶段的改革和有的放矢的争论理出思路。 关键词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农业科技县域经济 引言 尽管农村是掀起中国改革的先锋,但随后长期的忽视已导致农村改革还处于初始阶段。随着其他各方面改革的深入以及市场机制的基本建立,所谓“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三农”问题又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是导致目前内需不足的主要因素,因而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投向了这一领域。

我们这里将近期学术界对解决三农问题的相关讨论作一综述,以对目前三农问题的解决思路作一梳理。 1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统称为“三农问题”,这三者是相互依存和作用的[1]:农民是经济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的发展水平,农业是农民经营的产业,农业发展的如何,及其结构分配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入,影响到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的稳定性。农村是农业和农民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笔者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三农问题”一直以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瓶颈[2],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函数当中的重要变量。在“以农补工”和“一国两策,城乡分治”的状态下,农村越来越被置于边缘化境地;在“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的困局中,农民于市场经济语境中表现得越来越失语。如此,以土地为生存技术和生活保障的农民只有选择外出逐利谋生,同时也把更多的梦想和希望留给了他们的下一代。在广大农村,父母双双出去打工,16岁以下的“留守儿童”已经愈来愈多。实际

三农问题的形成原因及解决途径

三农问题的形成原因及解 决途径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摘要:“三农”问题就是指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农业问题。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此目标的关键问题是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三农”问题是阻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成为我国重要的政治经济问题。故寻求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探寻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是必要的。 关键字:“三农”问题;原因;对策 一、“三农”问题的形成原因 (一)二元社会结构的不合理性是“三农“问题的政治根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城乡之间联系显着增强,但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差距过分悬殊。长期以来,中国的城乡体制发挥的淋漓尽致,如户籍制度分为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人为的把农民拒绝于城市之外,把劳动制度分为农民和工人,让你们供养工人;把工资福利制度分为可享受福利和无福利保障的两种人,把农民拒绝于社会保障制度之外等等一系列所谓的城乡分割制度。这些制度体现为城乡居民在生存和发展等基本权利上处于不平等的地位,由此带来农村现代化程度低,经济封闭落后,带有浓厚的传统特性。同时使得70%的劳动群体创造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现在无论是城乡经济还是农村经济都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然而社会更关注的是怎么样解决和提高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且变本加厉的推行“以农哺工”政策,以保证城市人的利益,似乎农民的生死与国家利益并无紧要关系,这样一个理念这样的政策,自然而然的就会造成如今的“农民真穷,农村真苦,农业真危险”的局面,其主要根源在于中国的城乡政策的极度分割局面所造成的,这种政治的原因造成了对农村经济的歧视,可想而知,由此发展,农村的经济永远只是一个帮助城市经济发展的副品,中国的经济也就不可能做到统筹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此“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政治政策的不合理性。 (二)“重工轻农”的思想 我国“三农”问题的经济根源是重工轻农,工业过渡的向农业索取,且积重难返。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并没有始终坚持工农协调发展,把农业作为发展的基础战略,而是实行一种过分向工业、向城市倾斜而忽视了农村的发展。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始终把农业作为基础的发展战略,提倡以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而中国正好相反,“以农哺工”,这种思想的长期发展,导致了中国农业的发展举步维艰,使得中国的农村经济始终处于一个低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