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都的功德碑文本文档

奥古斯都的功德碑
兹将竖立于罗马城两根铜柱上镌刻的神圣奥古斯都的功德[1]——他因此将整个世界置于罗马人民的治下——与他给国家和罗马人民的付出迻录如次。[2]



[1] 原文句首“Rerum gestarum”与后面的“inpensarum”(付出)一词同为属格复数形式,修饰“exemplar”(副本)一词。据校勘者分析,它们在原刻中应为主格形式(即“Res gestae”和“impensae”);由于安齐拉铭文是摹刻本,故增添“副本”一词作为主语,原主语改为属格形式修饰“副本”。蒙森在校勘时将“Rerum gestarum”转为主格形式,连同后面的修饰词“divi Augusti”一起作为该铭文的标题(即“Res gestae divi Augusti”),此说为后人所接受。本文亦采此说,并译为“奥古斯都功德碑”。另外,正文中的序号系校勘者根据铭文中的分段标识所加。
[2] 校勘者普遍认为,这段序言并非奥古斯都所写,可能是提比略嘱人竖立铜表前所加,后来各行省的摹刻本便依罗马原刻抄录下来。


1、十九岁时,[1] 我用私人财产自行组建军队,[2] 并用它恢复了为派系势力主宰的共和国的自由。[3] 因此,在盖尤斯?庞萨和阿乌鲁斯?希尔提乌斯任执政官时,[4] 元老院通过嘉奖令选我为其成员,同时使我拥有同于执政官的发言权,并授予我最高指挥权[5]。元老院命我为代大法官,与执政官一起防范国家遭受任何危险之事。同年,由于两位执政官阵亡,人民又选我为执政官[6]和掌管国务的三人[7]之一。



[1]即公元前44年。
[2]屋大维招募的是凯撒的老兵。
[3] 指公元前43年屋大维与元老院联合反对安东尼,后者在穆提那战役中战败。
[4] 公元前43年。
[5] 原文“imperium”指的是统领军队的合法权力。
[6] 公元前43年8月,屋大维率军从山南高卢出发胁迫元老院任命其为执政官,同僚为昆图斯?佩狄乌斯。
[7] 即所谓的“后三头”。屋大维、安东尼和雷必达三人在波诺尼亚达成妥协,并武装进入罗马城,迫使保民官普布里乌斯?提提乌斯召集部落大会通过法令任命他们为行使执政官权的三人执政。


2、依法律裁决,[1] 我将那些刺杀我父亲[2] 的人放逐域外,以惩其罪;之后他们向共和国开战,我两次于阵前击败他们。[3]



[1] 屋大维与昆图斯?佩狄乌斯出任执政官后,通过了佩狄亚法(Lex Pedia)。该法令规定建立法庭审判刺杀凯撒的凶手,为屋大维讨伐布鲁图斯和卡西乌斯披上了合法外衣。
[2] 系指屋大维的养父尤利乌斯?凯撒。
[3] 指公元前42年的两次腓力比战役,卡西乌斯和布鲁图斯先后战败自杀



3、我在全世界[1]的陆地和海域进行内外战争,作为胜者,我宽免了所有请求饶恕[2]的公民。对那些可以被宽恕而无害的外族,我宁愿保护而不翦灭他们。大约五十万罗马公民向我宣誓效忠;我将其中服役期满的三十余万人送到殖民城或遣回其自己的城镇,并为所有这些人分配土地或支付钱款作为服役的薪酬。如将那些小于三列桨战船的船只除外,我俘获了六百艘战船。[3]



[1] 此处指当时罗马人所知的全部区域。
[2] 原文此处缺失,蒙森根据残留下的后两字母“-us”补为“(superstitib)us”,意为“活下来的”。迪耶尔本(Ernst Diehl, Res Gestae Divi Augusti. 1918, 3rd ed., Bonn)此处的补遗为“(veniam petentib)us”;希普雷(Shipley, F. W., Velleius Paterculus: Compendium of Roman History; Res Gestae Divi Augusti. 1955,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ondon.)采用了迪耶尔的观点。本文采用的也是迪耶尔的观点。
[3] 主要是在与塞克斯图斯?庞培进行的米莱海战(App., 5. 108.)和瑙珞库斯海战(App., 5. 118-121.)以及同安东尼进行的亚克兴战役(Plut., Vit. Ant. 68. 1)中获得的。
4、我举行过两次小凯旋式,三次大凯旋式,[1]并曾二十一次被敬称为“最高统帅”[2]。尽管元老院为我颁令了更多的凯旋式,但我置之未理。我将权杖上的月桂花环献给卡皮托尔神庙以践行我在每场战争中所立下的誓言。[3]为了那些由我或在我护佑下的副将在陆地和海上成功完成的事业,元老院曾五十五次下令应向不朽之神献祭。实际上,据元老院令进行的献祭达八百九十天。在我的凯旋式上,曾有九个王或王子被引领在我的战车前。到我撰述这些时,我十三次出任执政官,并已拥有三十七年的保民官权。[4]



[1] 参见苏埃托尼乌斯(Suet., Aug. 22)。两次小凯旋式指公元前40年腓力比凯旋式和公元前36年11月33日的西西里凯旋式。三次大凯旋式是指公元前29年8月13、14、15日三天连续举行的屋大维在达尔马提亚(公元前34年)、亚克兴(公元前30年)和亚历山大城(公元前30年)三地得胜后的凯旋式。小凯旋式中统帅徒步或骑马进入罗马城,大凯旋式(curulis triumphus)中则乘驷车(curulis)入城。
[2] 原文是“Imperator”。此处应是该词的原义,即“被授予了最高军事指挥权(imperium)的人”。在共和国末期常用作士兵对取胜的将领宣誓效忠或举行大型活动时的称呼,有时也由元老院授予。后来,奥古斯都拥有的指挥权(imperium)的内涵有所扩大(不仅指军事指挥权,还延伸到政治统治的各个方面,有最高统治权之意),所以帝国时期各元首所拥有的“imperator”称号一般译为“皇帝”


[3] 共和国时期,执政官或大法官(praetor)出征前都要到卡皮托尔神庙献祭并立誓取胜。获胜的军队称其将领为最高统帅(imperator),并用月桂花环装饰其权杖;将领凯旋进城后把月桂花环送到卡皮托尔神庙以谢神佑。
[4] 奥古斯都在公元前2年第13次(也是最后一次)出任执政官,公元14年第37次执掌保民官权。
5、马尔库斯?马克卢斯和卢基乌斯?阿伦提乌斯任执政官时,[1] 无论当我缺席还是在场,由元老院和罗马人民授予我的独裁官职,我均未接受。[2] 粮食紧缺时,我并未推却粮官一职。接管后数日内我用自己的财力将所有公民从他们所处的恐慌和危机中解救出来。[3]当时授予我的年执政官及终身执政官职位,我亦未接受。



[1] 公元前22年。
[2] 狄奥(Dio Cass., 54. 1. 4-1. 5)和维莱里乌斯(Vell. Pat., 2. 89. 5)均有所提及。狄奥指出奥古斯都的权力远在独裁官之上,但他为避免招来猜忌和敌意而拒不接受。
[3] 此时因台伯河泛滥引起了粮荒,元老院便将粮官一职(curatio annonae)授予奥古斯都(公元前57年庞培也曾出任供粮官[cura annonae])。此后该职位由奥古斯都选拔的骑士担任。另据狄奥(Dio Cass., 54. 1. 3-1. 4)记载,元老院将独裁官一职和粮官一职同时授给奥古斯都。
6、在马尔库斯?维尼基乌斯和昆图斯?鲁克雷提乌斯任执政官时,后来在普布里乌斯?兰图卢斯和格奈乌斯?兰图卢斯任执政官时,而第三次在保路斯?费边?马克西姆斯和昆图斯?图贝罗努斯任执政官时,[1]尽管元老院和罗马人民一致[任命我为独自全权负责法律及道德事务的督导,我没有接受任何授予我、违背祖先传统的职权。[2]其时,元老院希望我处理的事务,我通过保民官的职权处置;而且在这个职位上,经我的要求,我五次与元老院派来的同僚共治。[3]



[1] 分别为公元前19、18和11年。
[2] 此处与苏埃托尼乌斯(Suet., Aug. 27)和狄奥(Dio Cass., 54. 10. 5)的叙述相悖。据苏埃托尼乌斯记载,奥古斯都接受了管理法律和道德事务的永久权;狄奥称,奥古斯都接受了任期5年的道德督导(praefectus moribus)一职。希普雷(pp. 354-355)认为,上述两位古典史家指的是元老院向奥古斯都授予该职而奥古斯都实际上也行使了该职权的事实;但奥古斯都自述的是他虽行使了该职权,却未接受任何职位名号,以此突显他的谦逊。
[3] 公元前18年-公元前13年,阿格里帕连续两次与奥古斯都一同出任保民官;公元前12年阿格里帕死后,保民官一职均由提比略与奥古斯都担任。

7、我连续十年为管理共和国的三人之一。[1]] [2]到我叙

述这些之日,我任元首已四十年。[3]我曾任大祭司长[4]、占卜官[5]、十五人祭司团成员[6]、七人圣宴团成员[7]、阿尔瓦里斯祭司团成员[8]、塔提乌斯神会成员[9]、外交使团成员[10]。



[1] 希普雷(p. 355)认为,他们的执政权期限实际有11年,从法律角度看则应为10年,且并不连续。元老院的确曾两次任命三人执政,每次任期五年。第一次是公元前43年11月27日,其任期最晚到公元前38年年底;公元前36年1月1日元老院才又正式任命三人执政,任期应到公元前32年年底。公元前37年,他们事实上行使了该职权但并未得到元老院的正式任命。
[2] 方括号中的内容系采自安齐拉希腊语铭文以及在阿波罗城出土的希腊文残刻的相关内容,用以填补原刻的遗失部分。
[3] 奥古斯都在公元前28年成为元首。元首这里指元老院中的首席(princeps senatus),在元老院的讨论中享有第一个发言的权利。奥古斯都为了避嫌而选择了这一既能显示其尊贵地位又具有共和传统的称谓。
[4] 奥古斯都在公元前12年出任该职。
[5] 奥古斯都可能在公元前41或40年出任该职。
[6] 奥古斯都在公元前37年-公元前34年成为该组织成员。十五人祭司团是罗马四个主要祭司团体之一,负责保管及解释西比林圣书;该组织的名称随着其人数的变化从最初的二人团逐渐变为十人团、十五人团,共和国末期已发展成16人,但名称仍为十五人祭司团。帝国初期,该祭司团被重组并负责主持世纪赛会。
[7] 奥古斯都成为该组织成员的时间应在公元前15年之前。七人圣宴团是罗马四个主要祭司团体之一,建于公元前196年,主要负责各种赛会的大型圣宴。该组织的名称随着其人数的变化从最初的三人团变成七人团,最后虽发展到10人,但仍称作七人团。
[8] 奥古斯都成为该组织成员的时间不详。该组织(Fratres Arvales)共12名成员,负责每年谷物女神蒂娅的节庆。
[9] 奥古斯都成为该组织成员的时间不详。塔提乌斯神会是王提图斯?塔提乌斯为祭萨宾神而设。
[10]奥古斯都在公元前32年成为该组织成员。外交使团共20名成员,负责对外宣战、媾和诸事。与前两个组织一样,在共和国末期被废除,后被奥古斯都恢复。

8、第五次任执政官时,[1]我应人民和元老院之命增加贵族人数。我三次重组元老院。[2]当我以马尔库斯?阿格里帕为同僚第六次出任执政官时,我进行了人口普查。[3]我举行了四十二年来的第一次鲁斯特鲁姆祭仪[4]。在该仪式上有四百零六万三千罗马公民登记在册。第二次,在盖尤斯?肯索里努斯和盖尤斯?阿西尼乌斯任执政官时,

[5]我以同于执政官的权力独自举行鲁斯特鲁姆祭仪。此次仪式上,有四百二十三万三千罗马公民登记在册。第三次,在塞克斯图斯?庞培和塞克斯图斯?阿普列伊乌斯任执政官时,[6]我以同于执政官的权力、以我儿子提比略?凯撒为助手举行了鲁斯特鲁姆祭仪。在该仪式中,有四百九十三万七千罗马公民登记在册。通过制订新法律,我恢复了许多已从我们的习俗中废弃的祖先之法,我自己在处理诸多事务上的榜样可供后人效仿。



[1] 公元前29年。
[2] 希普雷(p. 357)认为,这里指的是公元前28年、公元前8年和公元14年奥古斯都任监察官时所进行的三次重组。但实际上,公元前18年和公元4年元老院也曾改组,奥古斯都并未提及。狄奥(Dio Cass., 52. 42. 1-42. 3)和苏埃托尼乌斯(Suet., Aug. 35. 1)均提到第一次改组,当时元老院人数已达1千余人。
[3] 公元前28年。人口普查应由监察官每五年进行一次,但此前的一次是公元前69年进行的,当时可应征入伍的公民数是45万人。
[4] 鲁斯特鲁姆(Lustrum)指的是监察官在人口普查结束后代表所有公民进行的献祭活动,但不一定每次人口普查都举行鲁斯特鲁姆祭仪。
[5] 公元前8年。
[6] 公元14年,奥古斯都逝世前3个月。

9、元老院下令,为我祈愿健康的誓言应由执政官和祭司每隔四年举行一次。为践行这些誓言,有时是祭祀团的四位主祭司,有时是执政官,在我一生中经常举行赛会。[1]甚至全体公民,或单独或全城集体,在所有神位前不断地齐心为我的健康祈福。



[1] 从公元前28年开始,每隔四年举行一次。
10、据元老院令,我的名字被写入萨里意颂歌,[1]又经立法规定了我永久神圣不可侵犯,而且只要我在世,我即拥有保民官权。[2]我没有取代一位仍在世的同僚之位而出任大祭司一职,当人民将那个我父亲曾担任的祭祀团职位授给我时,我拒绝了。只有当几年后那个藉内乱之机占居该职的人逝去,[3]我才接受这个祭司职位,当时正值普布里乌斯?苏尔皮基乌斯和盖尤斯?瓦尔基乌斯任执政官,[4]从整个意大利聚集到我的选举会上的人群众多,正如人所说,这在罗马是前所未有的。



[1] 据狄奥(Dio Cass., 51. 20. 1)记载,公元前29年罗马人收到帕提亚人的信件后,决定将奥古斯都之名与诸神之名同列于颂歌中。萨里意(Salii)是战神马尔斯的祭司团。
[2] 保民官本人神圣不可侵犯是为保民官诸多权利之一例。公元前36年雷必达下台后,屋大维被授予神圣不可侵犯权,公元前23年获得终身保民官权。
[3] 雷必达在凯撒被杀后直到公元前

13年去世一直担任大祭司长一职。参见维莱里乌斯(Vell. Pat., 2. 63. 1)。
[4] 公元前12年。
11、为纪念我的归来,元老院在卡培那门[1]附近的荣誉与美德神庙前奉献给回归女神一座祭坛,并令高级祭司和维斯塔贞尼每逢我在昆图斯?鲁克雷提乌斯和马尔库斯?维尼基乌斯任执政官时从叙利亚归城的那天[2]在祭坛举行一年一度的献祭仪式,并依我的荣名将该日定名为奥古斯塔利亚。



[1] 位于凯利乌斯山西南坡,奥古斯都从南部阿比亚大道经此门进城。
[2] 参见狄奥(Dio Cass., 54. 10. 3)。公元前19年10月12日,奥古斯都处理了西西里、希腊、亚洲和叙利亚各地事务后返回罗马城。



12、同时,据元老院令,一部分大法官和平民保民官随同执政官昆图斯?鲁克雷提乌斯和一些上等人被派往坎帕尼亚迎接我,[1]直到那时,此种荣耀未曾加予我之外的任何人。当我成功完成行省事务从西班牙和高卢回归罗马时,正值提比略?尼禄和普布里乌斯?昆提里乌斯任执政官,[2]为纪念我的归来,元老院决定在马尔斯广场奉献神圣的和平祭坛[3],并命各行政长官、祭司和维斯塔贞尼在该处举行一年一度的献祭仪式。



[1] 参见狄奥(Dio Cass., 54. 10. 4)。
[2] 公元前13年。
[3] 该祭坛位于奥古斯都回罗马必经的弗拉米尼亚大道上,公元前9年1月30日正式落成。
13、我们的祖先规定,每当在罗马人民的整个帝国内的陆地和海洋上以胜利开创了和平时,亚努斯?奎里努斯神庙应被关闭,尽管据史册记载,自建城以来到我出生前,该神庙共被关闭两次,[1]在我任元首期间,元老院三次下令关闭该神庙。[2]



[1] 第一次在努玛统治时期,第二次在公元前235年第一次布匿战争结束后。
[2] 公元前31年亚克兴战役后和公元前25年坎塔布里亚战争后各一次,另一次不详。
14、因我的荣耀,元老院和罗马人民在我的两个儿子盖尤斯?凯撒和卢基乌斯?凯撒[1]——命运女神在二人年少时即将之从我身边夺走[2]——十五岁时选派他们为指定执政官,[3]这样他们将在五年后就任该职;[4]而且自他们被带进集会广场[5]之日起,元老院即令他们可以参与国务讨论。此外,所有罗马骑士尊称他们为青年之首[6],二人均被赠予银质的盾和矛。



[1] 盖尤斯和卢基乌斯是奥古斯都之女尤利娅与阿格里帕之子,为保证后继有人,奥古斯都在公元前17年与阿格里帕同掌保民官权,同时收盖尤斯和卢基乌斯为养子。
[2] 盖尤斯生于公元前20年,死于公元4年;卢基乌斯生于公元前17年,死于公元2年。
[3] 盖尤斯和卢基乌斯分别

于公元前5年和公元前2年达十五岁,即被授予成人托迦(toga virilis)的年龄。奥古斯都的目的是让二人早日进入罗马的政治生活。
[4] 盖尤斯于公元1年就任,卢基乌斯未及就任便早亡。
[5] 集会广场(Forum)是罗马公民集会、审判和交易的场所,是公众参与罗马政治生活的地点。按照传统,古罗马青年在十五岁时要举行成年仪式,其中一步即是他们身着成人托迦(toga virilis或toga libera)由其亲族及家奴等人陪同进入集会广场,并在那里被登记为罗马公民。
[6] 原文是“princeps iuventutis”。这一荣誉概源于奥古斯都的元首(princeps senatus)之名。参见狄奥(Dio Cass., 55. 9. 9-9. 10)。

15、我遵照父亲的遗嘱付给罗马平民每人三百塞斯特斯,[1]在我第五次任执政官时,又以我自己之名从战利品[2]中赠给每人四百塞斯特斯,在我第十次任执政官时我又一次从我所得的遗产中分给每人四百塞斯特斯的施舍,[3]在我第十一次任执政官时我用自己购买的谷物分赠了十二次粮食,[4]在我执掌保民官权的第十二年,我第三次向每人分发四百塞斯特斯的数额。[5]我的这些赠款泽及之人从未少于二十五万人。[6]在我执掌保民官权第十八年,即第十二次任执政官时,我向三十二万城市平民每人赠六十第纳里。[7]当我第五次任执政官时,在我的士兵殖民地中,我从战利品[8]中向每人赠与一千塞斯特斯;约有十二万殖民地中的人接受了这份凯旋赠款。当我第十三次任执政官时我向当时正接受公共粮食的平民每人赠送六十第纳里;[9]其人数略多于二十万。[10]



[1] 公元前44年,约25万人受赠。
[2] 这里的战利品(manibiae)一词特指将战争中掠来的物品变卖后所得的金钱。
[3] 公元前24年奥古斯都结束西班牙战争归来后。
[4] 公元前23年。
[5] 即公元前12年奥古斯都出任大祭司长时。
[6] 公元前5年受赠人数高达32万;但狄奥(Dio Cass., 55. 10. 1)记载,公元前2年奥古斯都将受赠谷物的人数限在20万。
[7] 即公元前5年盖尤斯举行成年仪式进入集会广场时。
[8] 见本节注释[2]。
[9] 即公元前2年卢基乌斯举行成年仪式进入集会广场时。
[10] 本节中,奥古斯都在对他自己向平民赠款的一系列记述中又插叙了一次向士兵赠款的记录,希普雷认为是奥古斯都后来所加。由此推断,全文的初稿盖在公元前2年前即已成型。

16、在我第四次任执政官和后来当马尔库斯?克拉苏和占卜官格奈乌斯?兰图卢斯任执政官时,[1]我给士兵分配了土地,[2]为此我向各自治城支付了钱款。我为意大利地区的地产花费的总

额约为六亿塞斯特斯,而我为行省土地的付出约为两亿六千万塞斯特斯。到我所生活的年代,在所有那些于意大利或各行省建置士兵殖民地的人中,我是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这么做的。[3]后来,在提比略?尼禄和格奈乌斯?皮索任执政官时,同样在盖尤斯?安提斯提乌斯和德基姆斯?莱利乌斯任执政官时,在盖尤斯?卡尔维西乌斯和卢基乌斯?帕西埃努斯任执政官时,在卢基乌斯?兰图卢斯和马尔库斯?梅萨拉任执政官时,在卢基乌斯?卡尼尼乌斯和昆图斯?法布里基乌斯任执政官时,[4]对那些服役期满后我就遣回其自己的自治城的士兵,我酬以现金,为此事我自愿花费了四亿塞斯特斯。



[1] 分别为公元前30年和公元前14年。
[2] 亚克兴战役后,奥古斯都将自己及安东尼军中的一些老兵遣回意大利。这些老兵在布伦迪西乌姆发生骚乱,奥古斯都从萨摩斯赶回,同意将意大利一些自治城的土地分给部分士兵,并向其他人分发金钱。参见狄奥(Dio Cass., 51. 3-4)和苏埃托尼乌斯(Suet. Aug. 17. 2-17.3)。
[3] 指为土地付费的行为。
[4] 依次为公元前7年,公元前6年,公元前4年,公元前3年和公元前2年。
17、我四次用我自己的财产资助国库[1],这样我向掌管国库的人[2]拨出了一亿五千万塞斯特斯。[3]当马尔库斯?雷必达和卢基乌斯?阿鲁恩提乌斯任执政官时,我从我所得的遗产中拨出一亿七千万塞斯特斯送给因我的提议而设立的军费金库[4],从中拿出酬金发给那些服役期满二十年以上的士兵。[5]



[1] 原文“aerarium”意为金库,在这里特指放在罗马萨图尔尼乌斯神庙中的国家公共财产。
[2] 直至公元前28年,国库主要由财务官(quaestor)掌管;公元前28年-公元前23年由奥古斯都任命两位低级长官(praefecti)掌管;此后直至克劳狄统治时期由两个大法官(praetor)掌管。
[3] 据狄奥(Dio Cass., 53. 2. 1)记载,公元前28年奥古斯都曾向国库拨款;另外,公元前16年的钱币上的铭文说明,当年奥古斯都也曾向国库拨款(详情可参见希普雷论述[p. 373]。)。
[4] 公元6年建立。其来源除了奥古斯都的馈赠外,还从遗产税和贸易税中抽取部分金额。
[5] 从公元前13年开始到此时,罗马近卫军服役期限为12年,兵团兵16年;此后分别增至16年和20年。
18、从格奈乌斯?兰图卢斯和普布里乌斯?兰图卢斯任执政官之年[1] 开始,每当税收锐减时,我从我的积蓄和所得遗产中有时向十万人、有时向更多的人数提供钱粮赠券[2]。



[1] 公元前18年。
[2] 参见苏埃托尼乌斯(Suet. Aug. 40. 2; 41. 2)。代金券(nummariae tesserae

)和代粮券(frumentiariae tesserae)均是罗马统治者向下层公民分发的礼券。一般是在小型票据或中空的木质圆球上标注数字,代替钱粮实物赠给平民,持有者可按赠券的数字领取相应的金钱或谷物。除钱粮外,一些日常用品也常以这种方式分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