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学案8 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第二章 学案8 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第二章 学案8 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学案8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考纲要求]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2.了解离子反应的

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3.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能判断某些离子在溶液中是否能够大量共存。

知识点一电解质、非电解质

1.电解质

在__________________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作电解质。

2.非电解质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作非电解质。

问题思考

1.(1)固体食盐不导电,它是电解质吗?

(2)盐酸和金属铜都能够导电,是电解质吗?是非电解质吗?为什么?

2.CO2、NH3、SO3的水溶液能够导电,为什么它们不是电解质呢?

3.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问题思考

3.强电解质的饱和溶液导电能力一定很强吗?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吗?影响溶液导电性强弱的因素有哪些?

4.AgCl、BaSO4、CaCO3等均难溶于水,它们是弱电解质吗?CH3CH2OH、CH3COOH 等均易溶于水,它们是强电解质吗?试总结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性的关系。

4.电离及电离方程式

(1)电离:电解质在熔融状态或在水溶液中产生________的过程。

(2)电离方程式

①强电解质用“________”连接,如H2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弱电解质(包括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用“________”连接,如CH3COOH:________________。

②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如H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元弱碱一步写完,如Fe(OH)3:______________。

问题思考

5.NaHSO4在水溶液中和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相同吗?写出电离方程式。

知识点二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

1.离子反应

(1)概念:有_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

(2)离子反应的条件

在稀H2SO4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能发生反应的请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A.加入BaCl2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加入CH3COONa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加入Na2CO3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加入Zn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加入NaOH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A~E可知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①生成难溶的物质;②生成________的物质;③生成________的物质;④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子反应的本质

从A~E中,混合后溶液中SO2-4的物质的量减少的是____(填序号);H+物质的量减少的是________;因此离子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子方程式

(1)离子方程式: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2)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表示______________。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写出下列典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苏打与乙酸溶液混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镁溶于稀硫酸

高考陌生方程式书写

高考陌生方程式书写一.看图说话 1.(2015高考-26)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其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1)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是。 2.(2018丰台期末) 练习一:(2018东城一模)氢气作为清洁能源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含硫天然气制备氢气的流程如下。天然气转化脱硫蒸气转化CO 变换H 2 提纯 请回答下列问题: I.转化脱硫:将天然气压入吸收塔,30 ℃时,在T.F菌作用下,酸 性环境中脱硫过程示意图如右。 (1)过程i中H2S发生了反应。(选填“氧化”或“还原”)(2)过程ii的离子方程式是。3.(2018高考-26)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 (1)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 (3)I可以作为水溶液中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可能的催化过程如下。将ii补充完整。 i . SO2 + 4I+ 4H+ === S↓+ 2I2 + 2H2O ii . I2 + 2H2O + === + + 2I 练习二.(2016高考-27)以废旧铅酸电池中的含铅废料(Pb、PbO、PbO2、PbSO4及炭黑等)和H2SO4为原料,制备高纯PbO,实现铅的再生利用。其工作流程如下: (1)过程Ⅰ中,在2 Fe+催化下,Pb和PbO2反应生成PbSO4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过程Ⅰ中,2 Fe+催化过程可表示为: ⅰ:223 2442 2Fe+PbO+4H+SO=2Fe+PbSO+2H O ++-+ ⅱ:…… ①写出ⅱ的离子方程式:。 I II III IV

高中离子反应学案教案

高中离子反应学案教案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 离子反应(1) 编写:胡冰审核:陈日义 班级:学号: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来理解强、弱电解质概念; 2.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及其实质; 3.初步掌握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步骤和方法,学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课前预习】 1.电解质是指,非电解质是指。下列物质中,属电解质的是,属非电解质的是。(填序号) ①、②NaOH、③C2H5OH、④H2SO4溶液、⑤HCl、⑥铁、⑦CH3COOH、⑧SO2、⑨Na2O 2.电解质为什么能导电?影响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的因素有哪些? 3.强电解质是指,弱电解质是指 。 4.离子反应是指。 知识点一:强、弱电解质 【探究实验】在四只相同的小烧杯中分别加入50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L-1的盐酸、醋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按图2-1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接通电源,观察实验现 (1)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导电性强的原因 完全电离: 、。 (2)醋酸、氨水导电性弱的原因 部分电离: _ 、。 1、强电解质: 含义:。 常见强电解质 有:。 2、弱电解质 含义:。 常见弱电解质 有:。

【交流讨论】 NaOH 溶液的导电性是否一定比氨水强呢? 知识点二:离子反应 【交流讨论】 Na 2CO 3溶液分别与澄清石灰水和CaCl 2溶液反应的现象怎样?反应的实质是否相同? 现象: ,实质: 。 离子反应概念: 。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 件: 、 、 。 知识点三:离子方程式 1、概念: 。 2、书写步骤: 例: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把溶于水且完全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 (3)删去化学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4)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数目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是否相等 【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A .铜能导电,Cl 2溶于水也能导电,所以铜和Cl 2都是电解质。 B. 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 C. 固态氯化钠不导电,但氯化钠是电解质。 D. SO 3、SO 2、CO 2、NH 3溶于水都 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 E. 氯化氢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F. CaCO 3,BaSO 4,AgCl 的水溶液几乎不能导电,所以它们都不是电解质 2.请写出HCl 、KCl 、Al 2(SO 4)3 、BaCl 2 、NaHSO 4 、NaHCO 3、NH 3·H 2O CH 3COOH 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3.根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⑴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⑵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⑶碳酸钠溶液与醋酸反应 ⑷大理石与盐酸反应 【课后练习】第一课件网 1.下列物质中,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是 ( ) A .Cu 丝 B .熔融的MgCl 2 C .NaCl 溶液 D .蔗糖

离子反应 第二课时 学案

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姓名班级 【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初步学会书写离子方程式;2.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离子反应的实质和复分解反应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体会科学探究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重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在下列物质中:①CH3COOH ②HCl ③NaOH ⑥Na2CO3 ⑦C2H5OH ⑧H2O ⑨SO2⑩CO2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 ______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 ___ 复习提问:什么是电解质? 二、课堂学习研讨 由于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成为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必然有离子参加,我们将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新授: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演示实验2-1(课本第31页) 引导:由以上实验可知,电解质在溶液里的反应实质是离子反应。 写出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 分别写出Na2SO4和BaCl2的电离方程式:

当Na2SO4溶液和BaCl2溶液混合时,Na+和Cl-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而SO42-和Ba2+之间则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难溶的BaSO4白色沉淀。所以,Na2SO4溶液和BaCl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 Ba2++ SO42-= BaSO4↓ 离子方程式的定义 怎样书写离子方程式呢?以Na2SO4溶液和BaCl2溶液反应为例,可以分成"写,改,删,查"四步: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把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上述方程式可以改写为: (3)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与反应的离子: (4)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总结:书写过程中“写”是基础,“改”是关键,“删”是途径,“查”是保证。练习: 分别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硝酸钡溶液和硫酸钠反应: 硝酸银跟稀盐酸反应: 锌跟稀盐酸反应: ) 演示实验2-2(P 32 向盛有2mlNaOH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的稀盐酸溶液。 我们在该实验中观察不到现象,但我们知道实际上发生了中和反应。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九年级化学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案)

九年级化学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案)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教学内容分析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化学方程式是初三化学计算的重要组件。《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这个课题是继上一单元里所学的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并与元素符号和化学式构成了九年级化学三个重要的化学用语。它在本单元是联系质量守恒和进行化学计算的“中介”,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也是整个初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和保证,更是解决化学问题的有力武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三单元学习了元素符号,在第四单元学习了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对化学用语有了较好的认识。在知道了化学式的书写,尤其又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学生很迫切的需要知道用化学方程式来表达化学变化。但学生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时“配平”是难点,要通过反复的练习、讨论、归纳总结出“配平”的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具体化学反应的分析,使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②、知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③、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④、初步掌握用一些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化学反应的观察、讨论、分析、解决,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五: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六、教法分析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结合教材,考虑到学生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可能出现的错误(如化学式写错,没配平,未标明条件,箭头的使用不当或遗漏等。)本节课主要采用学生的活动探究为主线,结合使用讲授式,情景-探究式,讨论学习式的教学模式。同时,本节课在教学策略上侧重于合作式与支架式。 七、学法分析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教会学生如何去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离子反应的本质学案

离子反应的本质 学习目标 1.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和发生的条件。 2.掌握离子反应的规律,能正确判断物质间在溶液中能否发生反应,常见的一些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 学习过程 一、自学探究活动 2.讨论:举例说明为什么“离子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某些离子浓度的减少”? 1.列举一些不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的反应例子。 2.讨论:根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举例说明哪些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二、总结与评价 【总结】

1.如何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一看表示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原则是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用离子符号表示, 例:HCl 、H 2SO 4、HNO 3、NaOH 、KOH 、Ba(OH)2、Ca(OH)2、NaCl 、K 2SO 4、AgNO 3、CuSO 4等;多元 弱酸根离子:HCO 3-、HSO 3-、HPO 42-、H 2PO 4-、HS -等。 此外都用(分子式)化学式表示。例:H 2O 、弱酸H 2CO 3、H 2SiO 3、CH 3COOH 、HCN 、H 2S 等; 弱碱:NH 3·H 2O ;不溶性碱:Cu(OH)2、Fe(OH)3、Al(OH)3、Mg(OH)2、Fe(OH)2、Zn(OH)2等; 不溶性盐:AgCl 、CaCO 3、FeS 、BaSO 4、CuS 、ZnS 等 二看连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的状态符号是否正确,有沉淀、气体、弱电解质生成的离子 反应才会发生。反应物与生成物用“=”连接,生成沉淀、气体的用打“↓”“↑”符号。 三看反应能否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有些反应虽然实质上属于离子反应,但由于不是水溶 液或熔化状态下进行的,即无自由移动的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如 固体氯化钠和浓硫酸制氯化氢气体。氯化氢和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 四看生成物或反应物是否有微溶物。微溶物是生成物用分子式表示,微溶物是反应物 的稀溶液用离子符号表示,是浊液或固体用分子式表示。 五看质量与电荷是否同时守恒。 六看产物中是否有多种沉淀或沉淀与弱电解质生成。 2.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问题。在同一溶液中,几种离子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 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共存。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若离子 间能生成难溶物则不能共存,如-OH 与+2Mg 、+3Al 、+2Fe 、+3Fe 、+2Cu 等不能共存,+2Ca 、+2Ba 与-23CO 、-23SO 、-24SO 、-34PO 、-23SiO 等在水溶液中不能共存。若离 子间能生成挥发性物质(气体)则不能共存。如+H 与-HS 、-2S 、-3HCO 、-23CO 、- 3HSO 、-23SO 等在水溶液中不能共存。若离子间能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则不能共存。如-OH 与 +4NH ,+H 与-OH 、-F 、-ClO 、-4HPO 等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共存。一般地说典型 的氧化性离子(如+3Fe 、-4MnO 、-27 2O Cr 、-3NO 等)和典型的还原性离子[如,+2Fe 、-I 、S 2-(HS -) 、-23SO (- 3HSO )等]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高一2.2离子反应学案1

高一2.2离子反应学案1 离子反应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 ⑴定义: ①使用范围: ②前提条件: ③必须是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 例如:co2、So2、So3、NH3电解质 H2co3、H2So3、H2So4、NH3?H2o电解质 ⑵常见的电解质 ① ② ③ [练习1]判断对错: A铁能导电,所以铁是电解质 B氯化钙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钙溶液是电解质c固态氯化钠不导电,所以氯化钠不是电解质 D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E三氧化硫溶于水能导电,所以三氧化硫是电解质非电解质

⑴定义: ①使用范围: ②前提条件: ⑵常见的非电解质 ① ② ③ [练习2]指出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 属于非电解质 H2So4、Hcl、So3、cl2、oH、AgNo3、co、H2o、NH3、Na2So4、 BaSo4、Al3、cuSo4、cu、盐酸、cH3cooH [思考]影响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的因素 [思考]单位体积内溶质数目相同的条件下: 为什么cH3cooH溶液、氨水、Hcl溶液、NaoH溶液、Nacl 溶液的导电能力不同? 电解质的分类 依据电解质溶于水是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溶于水电离的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的微粒为: 常见的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溶于水电离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的微粒为: 常见的弱电解质:[练习3]下列物质哪些能导电: 哪些是电解质: 哪些是强电解质电解质: 哪些是弱电解质电解质: 哪些是非电解质: 金属铜固态Naclco2H2So4碳棒酒精水溶液oH水溶液熔融状态的No3 葡萄糖o2Hcl气体液态Hcl盐酸co纯水cH3cooHcu2BaSo4 电离方程式 ⑴强电解质用号、弱电解质用号连接分子和离子 ⑵多元弱酸电离,所以电离方程式写,以为主 ⑶多元弱碱电离,但电离方程式写完 [练习4]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Hcl: Ba2: Fecl3: NH3?H2o: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学案:5.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主备人:审核人:九年级化学备课组 班级:;姓名:;类别: 学习目标:1、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条原则;2、熟练掌握常见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和方法; 3、熟练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和技巧(重难点)。 学习过程:一、情景导入 大家还记得我们前面学习的如何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呢?我们用的是文字表达式,用文字表达式比较繁琐,而且也不能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学习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二、自主学习:阅读P99—101完成 1、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二是要 2、化学方程式中“△”表示“+”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用连接,气体符号用表示,沉淀符号用表示。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物就(标或不标)↑。 三、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小军书写了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1)H2+ O2H2O2;(2)H2+ O2H2O。有的同学认为都错了,为什么呢?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是必须以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2)是要遵守,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3、从原子角度认识化学方程式是如何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 (1)木炭燃烧:C+O2CO2 原子种类:等号两边都有、两种原子; 原子个数:C原子都为个,O原子都为个。 (2)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H2+O2→H2O 原子的种类:等号两边都为、两种原子, 原子的个数:不相等。如O,等号前有个O原子,等号后只有个O原子,而且原子总个数也不相等,等号前共有个原子,等号后共有个原子。 总结:这样的式子不能称为化学方程式。它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若要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就需要在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这个过程称为。 合作探究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1、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为例,说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1)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和的化学式,中间写一条,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时用“”连接;P + O2 ─ P2O5 (2)配: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前面配上适当的,使左右两边每一种原子总数相等。( )Al+( )O2---( )Al2O3( )Fe+ O2----Fe3O4 ( )S+( )O2----( )SO2( ) C+ O2 ----CO2 ( )P+( )O2-----( )P2O5( )KClO3 ----KCl + O2 ( )H2O2----( )H2O+( )O2↑ ( )KMnO4----()K2MnO4+()MnO2+()O2 ( )H2+( )O2----( )H2O ( )CH4+( )O2-------( )CO2+( )H2O

高三化学 陌生方程式书写专题

练习一: 1. 在50—55℃ 时向MnSO 4的溶液中加入足量NH 4HCO 3,得到MnCO 3,且有气体生成, 其化学方程式为: 。 2. 取少量含Fe 2+ 的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酸化的H 2O 2溶液,振荡。 离子方程式: 3.SO 2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离子方程式: 。 4. FeCl 2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 5. 市售一种新型消毒剂含有两种成分,分别是3NaClO 和422O C Na 。两成分在溶液中混合产生2ClO , 写出化学方程式: 。 6. 写出 OH Ce O H NaClO OH Ce + ==++423)(2)(2被OH Ce O H NaClO OH Ce +==++423)(2)(2 氧化为 N OH Ce O H NaClO OH Ce +==++423)(2)(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7. SO 2与FeCl 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8. 用热空气吹出的溴蒸气可以用亚硫酸钠溶液吸收,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9.将得到的ZnCO 3·2Zn(OH)2·H 2O 煅烧,“煅烧”在450~500℃下进行,“煅烧”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生铁中含有一种铁碳化合物X (Fe 3C)。X 在足量的空气中高温煅烧,生成有磁性..的固体Y , Y 可溶于过量盐酸,形成黄绿色的溶液,写出Y 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1.某科研小组用MnO 2和浓盐酸制备Cl 2时,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 2的NaOH 溶液对其尾气进行吸收 处理,此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红色沉淀是Cu 2O ,取少量该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硝酸,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13. MnO 2 + CuS+ = ↓+ + CuSO 4+ 。 14.在碱性介质中K 2FeO 4与Fe 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K 3FeO 4的离子.. 方程式... : 。 15 如左图,滤液中含有Mn 2+,②中离子方程式为: 。 练习二: 1.硫与氯气的水溶液充分反应可生成两种强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SO 2可用于工业制溴过程中吸收潮湿空气中的Br 2。SO 2 吸收Br 2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 3.在CuSO 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 2SO 3和NaCl 溶液,加热,生成CuCl 沉淀。制备CuCl 的 离子方程式是 4.稀盐酸不与Cu 反应,但在稀盐酸中加入H 2O 2后,则可使铜顺利溶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5.向Na 2CO 3溶液中通入氯气,可制得某种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漂白、消毒的物质,同时有NaHCO 3生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Na 2CO 3浓溶液中通入氯气时,可产生气体CO 2和化合物NaCl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紫红色Cu 固体用蒸馏水洗涤后,置于潮湿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固体由红色变为绿色[主要成分为Cu 2(OH)2C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8.FeCO 3浊液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有部分固体表面变为红褐色,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9.MnO 2在H 2O 2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若将适量MnO 2加入酸化的H 2O 2的溶液中,MnO 2溶解产生Mn 2+ ,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教案

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高一化学离子反应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电离、电解质。 2.使学生理解酸、碱、盐的概念。 3.掌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看微观动画,培养学生通过现象认识物质本质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离、电解质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难点: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判断。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分析、对比、设疑、讲解、练习。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解实验装置、常见的酸、碱、盐等。 五、教学过程 [引言]通过第一节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混合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同时我们在初中曾观察过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导电的实验现象。 [板书]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演示实验]溶液导电性实验: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完成下表。 物质NaCl 固体 NaCl 溶液 水氨水 NaOH 固体 NaOH 溶液 盐酸 溶液 蔗糖 溶液 酒精 溶液 能否导 电不导电导电不导电导电不导电导电导电 不导 电 不导 电

盐酸溶液、NaOH溶液、NaCl溶液和氨水能导电。蔗糖溶液、酒精溶液不导电。 [提问并小结]为什么有的物质能导电,有的物质在相同的条件下不能导电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电解质 [板书]1、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这里各位同学要注意,定义里面的“或”字和“化合物”!电解质是要什么情况下能够导电呢?(1)水溶液状态或者熔融状态。(2)一定要是化合物。 (2)电解质导电须有外界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只要满足在其中一种情况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就是电解质。 [板书] 2、非电解质: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分析]电解质、非电解质都应是化合物,混合物、单质就不属于这两者的范畴。比如石墨、铜能导电,但是它是单质,所以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练习] 已知:CO2的水溶液能导电,那么它是电解质吗? [分析] 电解质还应是在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电解质化合物。怎么理解这个本身电离?某些化合物,像SO2、CO2、NH3,它们的水溶液虽能导电,但他们不是电解质。如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发生电离导电,并非二氧化碳本身电离导电。 [分析]某些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AgCl等,由于它们溶解度太小,难测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但它们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另外,这些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和金属的氧化物,他们在熔融状态都是能够导电的,所以是电解质。 [小结] 电解质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2、电解质是化合物 3、电解质必须是本身电离出离子 那么电解质又为什么能导电呢?物质导电要何条件呢? [提问]金属为什么能导电呢? [回答]因为其中有能自由移动的电子存在。 [提问]为什么NaCl溶液能导电,NaCl固体不能导电呢?又能说明什么?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1 2.2 离子反应-第1课时 学案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分类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1课时:电解质及电离 【学习目标】 1、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非电解质的概念,认识常见的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2、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从电离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本质; 3、掌握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书写。 【学习重点、难点】电解质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使用说明】上课前完成【预习自测】 【预习自测】 1.下列物质在各种情形中能否导电?能的划“√”,不能的划“×”, Cu 水NaCl晶体酒精纯硫酸 NaCl溶液75%酒精溶液稀硫酸 2.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中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叫做电解质. 如:。 非电解质:在中和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叫做非电解质。 如:。 3.电解质的电离 (1)电离概念:电解质在中或状态下离解成的过程。 (2)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HCl ,H2SO4, NaOH ,Ba(OH)2, Cu(NO3)2 ,NH4Cl , NaHCO3,★NaHSO4(溶

液) 。 【新课学习】 【小组思考与交流1】 铜能导电的原因;NaCl溶液能导电的原因 小结:物质导电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组思考与交流2】 1.分析下列物质不是电解质的原因 ①金属铜②蔗糖③澄清石灰水 2. 常见的电解质 3. 总结: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 NaCl溶液(稀硫酸)能导电的原因;熔融NaCl能导电的原因NaCl晶体不能导电的原因;纯硫酸不能导电的原因 【资料卡片】: NaCl晶体是由Na+、Cl-按一定规律紧密地排列所形成的。晶体中Na+、Cl-不能自由移动,因此晶体不能导电。当熔融时,NaCl晶体中的Na+、Cl-也能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 常温下硫酸是液态,是由硫酸分子构成,不存在离子;当硫酸溶于水时,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硫酸分子被破坏,变成的离子,并且能自由移动 【小组思考与交流3】 1.电解质发生电离的条件, 2.“二氧化硫水溶液能导电,二氧化硫却是非电解质”。如何从电离的角度理解 电解质的本质 (资料:二氧化硫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并发生电离) 3.书写电离方程式注 意; ; ; 4.电离的角度,概括酸、碱、盐的定义: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如:,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如:,

离子反应学案1

江苏省口岸中学201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 专题二第一单元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本专题共2课时) 第一课时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电离、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使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使学生能正确书写简单的离子方程式。 4.使学生掌握溶液中的离子共存问题。 【知识体系】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 凡是在或在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叫做电解质。 非电解质:在和在状态下都不能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注意:⑴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都是指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⑵电解质一定是指本身含有离子或能生成离子的化合物。有些化合物水溶液能导电, 但溶液中离子不是它本身电离产生的,不属于电解质,而是非电解质。如CO2、 SO2、SO3、NH3等,但它们与水反应生成的产物H2CO3、H2SO3、H2SO4、NH3·H2O 本身能电离,是电解质。 ⑶“熔化或溶解于水能否导电”是判断化合物是否是电解质的依据,只要具备其中一 个条件即可。对于一些难溶物质(如BaSO4),由于溶解度太小,很难测出溶液的 导电性,但将BaSO4熔化成液态时,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能导电,它 们是难溶的电解质。 ⑷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该条件必须满足能使电解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即 “溶解于水或熔化状态”。其中熔化状态是指金属氧化物、碱、盐等离子化合物的 熔化状态,而不是指硫酸、氯化氢等共价化合物的熔化状态。另外溶液也必须是物 质的水溶液,而不是其他溶剂的溶液,如NaOH溶于甲苯得到的溶液就不能导电。 ⑸一切酸碱盐都是电解质,乙醇、蔗糖,甘油等大多数有机物都是非电解质,金属单 质,非金属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能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只有的电解质。 ⑴离子化合物(如强碱和大部分盐类)及某些(如强酸)为强电解质,某些具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如弱酸、弱碱、极少数盐类)为弱电解质。 ⑵强弱电解质的主要区别是在水溶液里能否完全电离,是否存在电离平衡,强电解质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存在电离平衡。 ⑶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度大小无关,某些盐(如CaCO3、AgCl、BaSO4等)均为难溶性盐,其非常小,但溶解的部分完全电离,它们不仅是电解质,而且是强电解质。相反,溶解度大的物质未必都是强电解质,如NH3·H2O、PbAc2等溶解度非常大,但它们溶解时只有部分电离,因此它们是弱电解质。

高中化学_离子反应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2.2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能正确书写常见的离子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361”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2、通过对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归纳整合,逐步学会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3、通过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用语的能力,加深对化学用语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 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离子反应的本质及其发生的条件。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 1、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探究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过程 【导学流程】 (一)知识链接 导:写出下列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Na 2SO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aCl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看课本P31——P32页 1.离子反应 电解质在_____________中的反应实质上是__________之间的反应。 例如:CuSO 4和BaCl 2 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是_________和_________之间的反应。 2.离子反应的表示方法——离子方程式 (1)概念:用__________参加反应的_______________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2)书写步骤正确书写Na 2SO 4 和BaCl 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书写四步: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第课时)》学案(新版)沪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第1课时)》学 案(新版)沪教版 【学习目标】 1.记住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 2. 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学习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学习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学习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1、.用数字和化学符号来表示: 2个氧分子;3个镁原子;碳酸钙;氧化铝中铝显+3价; 过氧化氢;碳酸;3个亚铁离子;KMnO 4 2、用数字和化学符号来表示下列四辐图片的化学意义 3、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高锰酸钾制氧气 双氧水制氧气 电解水 【新知导学】: 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用表示叫做化学方程式。 +7

2、化学方程式须遵循原则:、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活动探究:阅读教材p105 (归纳)1、化学方程式须遵循原则:、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左边写化学式,右边写化学式,中间用“等号”相连。反应物和生成物不止一种时,则在其间用“+”号相连,读做“和”。 (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即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各种____相等,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注:注明和生成物的。 观察思考:P99 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如何配平化学方程式(以电解水为例)? 2.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通常有哪些?如何注明? 3.化学方程式中的“↑”、“↓”有何意义?使用时要注意什么? 活动二、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正确读法:以2H 2 + O 2 2H 2 O为例: 宏观角度读作:。 微观角度读作:。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和含义?如何配平化学方程式(以电解水为例)? 点

陌生方程式的书写练习

陌生化学方程式专题训练 题组一根据题干信息书写方程式 1.按要求完成下列方程式。 (1)已知在酸性介质中FeSO4能将+6价铬还原成+3价铬。写出Cr2O2-7与FeSO4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NaClO—NaOH溶液氧化AgNO3,制得高纯度的纳米级Ag2O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KMnO4氧化废水中Mn2+生成Mn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温度高于200 ℃时,硝酸铝完全分解成氧化铝和两种气体(其体积比为4∶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利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NO2)反应,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NO2)2。生产中溶液需保持弱碱性,在酸性溶液中Ca(NO2)2会发生分解,产物之一是N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生产硫化钠大多采用无水芒硝(Na2SO4)—碳粉还原法,若煅烧所得气体为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写出煅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向含碘废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2SO3溶液,将废液中的I2还原为I-,其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H3PO2的工业制法:将白磷(P4)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PH3气体和Ba(H2PO2)2,后者再与H2SO4反应。写出白磷与B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二根据图示信息书写方程式 2.(1)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其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钴渣[含Co(OH)3、Fe(OH)3等]制备钴氧化物的工艺流程如下: Co(OH)3溶解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消毒剂。氯化钠电解法是一种可靠的工业生产ClO2方法。

离子反应导学案

第二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 导学案抚顺二中王金杰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电解质的概念; 2、通过分析氯化钠电离过程让学生理解电离的概念,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3、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知道离子反应的定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的定义; 2、通过分组实验探究离子反应的定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 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电解质的概念 【教学难点】探究酸碱盐的定义 【课前预习区】: 1、什么叫电离?电离方程式如何书写? 2、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非电解质? 【课堂互动区】 【问题1】根据初中所学判断,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有哪些?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铜、蔗糖溶液、盐酸、NaOH溶液、NaCl固体、K 2SO 4 溶液、熔化的CaO 一、酸碱盐的电离 分析NaCl的电离 1、电离 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课堂练习1】书写电离方程式 H 2SO 4 Ba(OH) 2 K 2CO 3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 【交流讨论1】从电离的角度分析酸碱盐的定义

酸 碱 盐 【引入】酸、碱、盐不仅它们的水溶液能导电,如果将它们的固体加热至熔化,它们同样也能导电,象这样一类化合物,我们称为电解质。 1、电解质: 2、非电解质: 【交流讨论2】学生讨论找出两个概念中的关键词,深入理解两个概念 【课堂练习2】练习.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葡萄糖 B. Fe C. 硫酸溶液 D. BaSO 4 【问题2】演示实验:探究不同的电解质溶液在同一条件下,导电能力是否相同。思考同一条件下两种溶液导电,观察灯泡亮度分析原因? 【分组实验】探究实验2-1 【交流讨论3】分析实验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进一步得出反应的本质:离子反应的定义。 1、定义: 【巩固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氢氧化钾溶液能导电,氢氧化钾溶液是电解质 ②固态氯化钠不导电,但氯化钠是电解质 ③氯化氢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④SO 2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 2 是电解质 ⑤铜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 ⑥AgCl的水溶液不能导电,所以AgCl是非电解质2.下列物质中,不能电离出酸根阴离子的是() A.Na 2S B.Ba(OH) 2 C.KMnO 4 D.KCl 3.分析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本质。

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案 (第三课时)

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案(第三课时) 一、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错误的指明原因。 ⑴铁和稀盐酸反应:2Fe + 6H+ = 2Fe3+ + 3H2↑ (2)铜和稀硫酸反应:Cu+2H+=Cu2++H2↑ (3)过量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CO2+Ca2++2OH-=CaCO3↓+H2O (4)硫酸铜和氢氧化钡的反应:SO42-+Ba2+=BaSO4↓ (5)硫酸和氢氧化钡的反应:H++SO42-+OH-+Ba2+=BaSO4↓+ H2O ⑹CaCO3溶于盐酸溶液:CO32-+2H+=== H2O+CO2↑ (7)CaCO3溶于醋酸溶液:CaCO3+2H+===Ca2++H2O+CO2↑ (8)往氯化镁溶液中滴加氨水:Mg2++2OH-=Mg(OH)2↓+2H2O (9)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Na2CO3+2H+==2Na++CO2↑+H2O (10)Cu(OH)2和盐酸反应: OH-+H+=H2O (11)氧化铜与盐酸反应:O2-+2H+===H2O (12)澄清石灰水跟稀硝酸反应Ca(OH)2+2H+=Ca2++2H2O (13)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 (14)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u+Ag+==Ag+Cu2+ (15)Fe3++Cu===Cu2++Fe2+ (16)Fe3++Fe = 2Fe2+ (17)Fe2++Cl2 = Fe3++ 2Cl- (18)钠溶于水:Na+H2O= Na++ OH- + H2↑ 小结: 二、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1.某无色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HCO-3、SO2-4、Br-B.Cu2+、NO-3、Cl-、SO2-4 C.H+、Cl-、K+、CO2-3D.K+、Mg2+、SO2-4、OH- 2.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强酸性溶液里大量共存,并且溶液呈无色透明的是() A.Fe3+、K+、Na+、SO2-4B.Na+、K+、CO2-3、Cl- C.Mg2+、Na+、Cl-、NO-3D.Ba2+、K+、HCO-3、SO2-4

陌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策略

陌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策略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科学的一套独特的符号系统,有其书写和使用的规范,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对于氧化还原反应还要遵循得失电子数相等即得失电子守恒规律,对于离子反应遵循电荷守恒规律。 陌生情景中(信息型)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时,首先要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然后再配平即可。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办法和技巧很多。但归根到底,都是依据上述的三个基本规律。 一、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四步法”书写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第一步: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第二步:按“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写出方程式,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上述四种物质。注意:不属于“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物质这一步暂不写在方程式中。 第三步:根据电荷守恒或反应物的酸碱性,在方程式左边或右边补充H+、OH-或H2O等。 第四步:根据质量守恒配平反应方程式。 例、实验室可由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制备KMnO4,方法如下:软锰矿与过量固体KOH和KCl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锰酸钾(K2MnO4)和KCl:用水溶解,滤去残渣,滤液酸化后,K2MnO4转变为MnO2和KMnO4;滤去MnO2沉淀,浓缩溶液,结晶得到深紫色的针状KMnO4晶体。请回答: (1)软锰矿制备K2MnO4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MnO4能与热的经硫酸酸化的Na2C2O4反应,生成Mn2+和C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MnO2+6KOH+KClO3 =3K2MnO4+KCl+3H2O (2)2MnO4-+5C2O42-+16H+=2Mn2+ + 10CO2↑+ 8H2O 练习: 1.铜屑放入稀硫酸中不发生反应,若在稀硫酸中加入H2O2中加入,铜屑可以逐渐溶解,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2014安徽T26)(4)ClO2常用于水的净化,工业上可用Cl2氧化NaClO2溶液制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2015福建)烟气(主要污染物SO2、NOx)经O3预处理后用CaSO3水悬浮液吸收,可减少烟气中SO2、NOx 的含量。

《离子反应》导学案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节离子反应(第2课时) 【环节一:自主复习】 1、概念回顾: 电解质: 非电解质: 2、从下列物质中选出电解质,并写出其电离方程式。 3、写出化学式 常见难溶物: 难溶氯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难溶硫酸盐; 难溶碳酸盐____________________;难溶氢氧化物 可溶性强酸、强碱 四大强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强酸 4、请写出粗盐(含NaCl、MgCl2、CaCl2、硫酸盐等)提纯实验中,除去可溶性离子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除去Mg2+: 除去Ca2+: 除去SO42-: 情境导入:粗盐提纯过程,除去可溶性杂质离子的过程涉及间的反应 【环节二:明确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电解质在溶液里发生反应的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 2、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互换型离子反应发生条件。将实验探究与讨论交流密切结合,通过对比、归纳、分析、综合,加深离子反应概念及其反应条件的理解。培养务实求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通过练习,掌握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和书写步骤。 4、通过与化学方程式的对比,认识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学习重点、难点: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环节三:任务合作】 任务一: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分析离子反应的概念、发生条件以及实质 (温馨提示:请分组合作,科学规范并迅速完成实验,每个小组6个成员,一人完成一组实验,共四组实验,两名同学负责记录现象,实验结束后,组内进行交流讨论) 启示: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反应的实质是之间的反应。 总结:离子反应 ①概念:有参加的反应 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 ③实质:混合液离子种类以及浓度 ④表示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