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名词解释及应用

接触网名词解释及应用
接触网名词解释及应用

互联网名词解释

1)Internet:是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互联而成的计算机互联网。 2)计算机网络:凡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 源共享的系统 3)狭义的Internet:所有采用IP协议的网络互连的集合,TCP/IP协议的分组可通过路由选择实现相互传输,也可称为IP Internet。 4)广义的Internet:是指IP Internet加上所有能通过路由选择至目的站的网络,包括使用电子邮件等应用层网关的网络、各种存储转发的 网络以及采用非IP协议的网络互联的集合。 5)网络的体系结构:是用层次结构设计方法提出的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及其协议的集合,或者说是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应能完成的 各种功能的精确定义。 6)服务器:是运行于网络上提供网络服务的计算机,是网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网络至少有一台服务器,也可有多台服务器。 7)网络工作站:是通过网卡连接到网络上的一台个人计算机,它仍保持原有计算机的功能,作为独立的个人计算机为用户服务,同时它又 可以按照被授予的一定权限访问计算机。 8)通信介质:是网络上传输信息的载体,一般采用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缆。 9)远程登录:指在网络通信协议TELNET的支持下,使用户的计算机暂时成为远程计算机终端的过程 10)电子邮件:是Internet上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服务,它是通过连网计算机与其它用户进行联络的快速,高效,价廉的现代化通信手段。 11)文件传输:是指在不同计算机系统间传输文件的过程,使用FTP协议 12)Intranet:是基于Internet的TCP/IP协议,使用WWW工具,采用防止外界侵入的安全措施,为企业内部服务,并有连接Intranet功能 的企业内部网络。 13)WWW浏览:是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服务系统,向用户提供一个以超文本为基础的多媒体的全图形浏览界面。 14)www:是分布式超媒体系统,是融合信息检索技术与超文本技术而形成的使用简单、功能强大的全球信息系统,也是基于Internet的 信息服务系统。 15)网络社区:是指包括电子公告版、论坛、贴吧、公告栏、群组讨论、在线聊天、交友、个人空间等形式在内的网上交流。 16)博客:又译为网络日志,是一种通常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的文章的网站。 17)网络传真:是基于电话交换网和互联网的穿着存储转发,也称为电子传真 18)网络新闻组:是人们利用互联网互换创意、发表看法、收集信息以及回答问题的地方。它利用网络新闻传输协议在互联网上收发网络 新闻。 19)协议:是指通信双方必须遵守的控制信息交换的规则之集合,协议主要由语法,语义和同步三个要素组成 20)IP协议:IP协议定义的数据报是有限长的,包括报头以及数据,报头信息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址、报文长度等 21)TCP/IP协议:是互联网采用的协议标准,也是全世界采用最广泛的工业标准。TCP/IP是一个协议系列,包含了100多个协议,用来 将各种计算机和数据通信设备组成计算机网络。 22)UDP:采用无连接方式向高层提供如无,它的报头格式只有源端口、目的端口、长度和校验和,它不保证数据的可靠传递。 23)ARP协议:是采用广播消息的方法来获取网上IP地址所对应的MAC地址的协议。 24)网络协议:要实现网络的互连必须遵守一个共同的协约,在这个协约的管理之下进行网络及各种网络间的互连,这个协约就是网络协 议。 25)点到点协议(PPP):为了解决SLIP存在的问题,Internet IETF成立了一个组来制定点到点的数据链路协议的Internet标准。该标准被命 名PPP.即点到点协议。 26)IP地址:是一个32位二进制组成的,按字节分为四个段,高字节在前,为方便记忆,每个段转换为十进制,并用圆点隔开。每段数 字取值只能是0~255. 27)域名服务器(DNS):是一个服务器软件,运行在指定的计算机上,完成域名到IP地址的转换。 28)调制解调器是一种通信设备,用于计算机的数字信号和电线模拟信号间的相互转换。调制解调器的功能分为调制和解调两部分。 29)中继器:将网络上的一个电缆段上传输的数据信号进行放大和整形,工作在OSI中的物理层上 30)网桥:在数据链路层实现LAN 互联的存储转发设备,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31)路由器:负责将数据分组由源端经最佳路径传到目的端,路由选择和数据转发,工作在网络层 32)网关:完成传输层以上的协议转换,分为传输网关和应用程序网关,工作在传输层以上 33)远程注册(TELNET):是Internet的远程登录协议,它使本地用户通过网络注册到另一台远程计算机上,访问远地系统的资源。 34)网络适配器:网络适配器又称网卡或网板,是插入计算机中实现与网络设备互连的接口设备 35)URL:全球统一资源定位器是以一保全世界统一的唯一标识来确定某个网络资源. 其格式为:访问方法://主机地址/路径名/文件名; 36)虚拟现实是计算机模拟的三维环境,用户可以走进这个环境,操纵系统中的对象并与之交互,特点是实时性和交互性。 37)电子商务:是指在网络上通过计算机进行业务通信和交易处理的过程。 38)网络电话:是一种利用互联网作为传输载体,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普通电话与普通电话、计算机与普通电话之间进行话音通信的技 术。 39)VLAN(虚拟局域网):是把处于同一桥接网络上的不同主机及网络设备逻辑地分割成不同的组,组与组间不能直接进行数据交互,这 样就避免了不同组间的相互干扰,也保证了同一组内数据的安全。 40)交换技术:就是为终端用户提供专用点对点连接的技术,它把传统以太网一次只能为一个用户服务的“独占”的网络结构,转变成一 个平行处理系统,为每个用户提供一条交换通道,把它们连接到一个高速背板总线 41)三层交换技术:也称为IP交换技术或高速路由技术,它利用第三层协议中的路由交换来加强原来第二层基于网卡MAC地址的交换, 以达到提升速度的目的。 42)缓冲器(Cache):是一种对于频繁访问Web信息的请求在本地实现的设备,它将Web页的内容存储在本地存储设备上,使得Web查 找变得更快。

移动互联网名词解释

移动互联网名词解释 一、电商类 团购:(group purchase)所谓团购网站就是团购的网络组织平台,就是互不认识的消费者,借助互联网的“网聚人的力量”来聚集资金,加大与商家的谈判能力,以求得最优的价格。团购网站是一个将当地消费者与当地企业或商家紧密结合,以团购网站为平台作为应用的一个电子商务特性显著的项目。 社会化电子商务:social commerce, 是电子商务的一种新的衍生模式。它借助社交媒介、网络媒介的传播途径,通过社交互动、用户自生内容等手段来辅助商品的购买和销售行为。 O2O:即Online To Offline,也即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了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 B2B:(Business To Business),是指一个市场的领域的一种,是企业对企业之间的营销关系。电子商务是现代B2B marketing的一种具体主要的表现形式。它将企业内部网,通过B2B网站与客户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网络的快速反应,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促进企业的业务发展。 B2C:Business-to-Consumer(商家对客户)的缩写,而其中文简称为“商对客”。“商对客”是电子商务的一种模式,也就是通常说的商业零售,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 C2C:c2c实际是电子商务的专业用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c2c即消费者间,因为英文中的2的发音同to,所以c to c简写为c2c。c指的是消费者,因为消费者的英文单词是Consumer,所以简写为c,而C2C即 Consumer to Consumer。 分众Q卡:消费者在欣赏通过享乐公司互动屏(各楼宇电梯处更新后的分众液晶电视广告屏)播放的优惠活动时,如遇到感兴趣的活动,可直接拿Q享乐卡在相应广告下面的感觉区刷一下,那么相关优惠内容的详细信息就会直接发送到Q卡持有人的手机。 二、物联网 二维码:(2-dimensional bar code)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

互联网及其应用历年名词解释汇总

互联网及其应用历年名 词解释汇总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互联网及其应用》历年名词解释汇总 课程代码:03142 第一章互联网概述 1.互联网(p25) 答:互联网又称因特网,是一种计算机网络的集合,( l 分)以TCP/IP协议进行数据通信,( l 分) 把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网络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l 分) 2.计算机网络(p32) 答:凡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l分) 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系统。(2分) 3.网络体系结构(p34) 答:是用层次结构设计方法提出的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及其协议的集合。也就是说,是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能完成的各种功能的精确定义。 4. Intranet网络(p40) 答:是基于Internet 的TCP/ IP 协议构建的企业内部网络,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纯局域网,不与外网互连;另一种是与外网有限互连,即在局域网 与互联网互连处连接有防火墙等安全设备,以保证内部网络信息安全。 5. 下一代互联网(p44)

答:不同于现在的互联网的互联网,其主要特点是更大、更快、更安全以及更便捷。

1. RARP协议(p53) 答:RARP是反向地址解析协议,采用广播消息的方法来决定与MAC地址相对应的IP地址。 2.DNS(p60) 答:DNS实际上是一个服务器软件,(l分)运行在指定的计算机上,(l分)完成域名和IP 地址之 间的转换。(1分) 3.IP组播技术(p63) 答:IP 组播(也称多址广播或多播)技术,是一种允许一台或多台主机(组播源)发送单一数据 包到多台主机(一次的,同时的)的TCP/IP网络技术。(3 分) 4. ADSL(P 76) 答:ADSL也称不对称数字用户服务线,(1分)它使用现有的一对电话线,(1分)特点是接收信息的速率大大高于发送信息的速率。(1分) 5. WLAN(p78) 答:无线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与传统有线局域网不同的是, WLAN通过电磁波来传送和接收数据的。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大全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大全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大全 以字母次序排列的网络术语和缩写字 名词解释 10 Base T:双绞线以太网技术名 2-3 Swap:指对一端用来发送,与之连接的另一端用来接收或相反的电线。数字2和3指的是DB-25接线器的发送和接收插脚。 2B+ D Service: ISDN服务,因其包含二个标准电话连接加上一个数据连接。 3-Way handshake Tcp三次握手: TCP和其它传输协议中使用的一种技术,用来可靠地开始或完美地结束通信。 3-Wire Circuit 三线电路:经常采用的在一对计算机之间异步串口连接的接线方案。第一根接线用来从一台计算机到另一台计算机传输数据,第二根接线用来反方向传输数据,第三根线是公共接地线。 4-Wire Circuit 四线电路:是经常采用的在一对计算机之间异步串口连接的接线方案。一对接线用来在一个方向传输数据,另一对接线用来相反方向传输数据。四线电路通常用于比三线电路更长的距离。 7-Layer reference model 七层参考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早期概念模型,给出了与提供的通信服务协同工作的一系列协议。七层协议不包含互联网协议层。 802.2: IEEE逻辑链接控制标准。见LLC和SNAp。 802.3: IEEE以太网标准。 802.5: IEEE令牌环标准。 access delay 访问延迟:网络接口在它能访问共享网络前的等待时间。

acknowledgement 应答:一个简短的返回消息,它通知发送者:数据已经到达它所希望的目的地。 active document 活动文档: WWW文档是一段计算机程序,下载一个活动文档后,测览器在用户计算机上运行该程序。活动文档能连续地改变显示。参阅动态文档,静态文档和URL。 adaptive retransmision 适应性重复:适应性重发传输协议的一种能力,为适应各种不同的互联网延迟不断地改变重发计时器。TCP是众所周知的使用适应性重发的协议。 address mask 地址掩码:一个32位二进制的值,每一位对应一网络和子网络相应的IP地址。未被屏蔽的覆盖的地址位对应部分,也称为子网掩码。 address resolution 地址解析:从一个地址到一个地址的匹配,通常是从高层地址(如 IP地址)到低层地址(如以大网地址)的匹配。 anonymous FTP匿名文件传输协议(FTP):使用登录入名anonymons和四个字guest访问FTP访问器。不是所有的FTP服务器都允许匿名 FTP。 API(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应用程序接口:计算机程序能够调用的过程集,用来访问指定的服务。程序用来访问网络协议的过程集统称为网络API。 Applet:构成活动WWW文档的计算机程序,APPlet是由诸如Java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 AppleTalk:由Apple计算机公司开发和销售的一组网络协议。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计算机用以匹配IP地址到硬件地址的协议。计算机调用ARP广播一个请求,目标计算机对该请求应答。 ASCll(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mation Interchange)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赋以128个字符唯一值的标准,包括上、下档的字母,数字,标点符号。 ASN.1(Abstract Syntax Notation.1)抽象语法表示 1 :表示数据的标准。SNMP协议使用 ASN.1表示对象名。

互联网及其应用名词解释

Internet:是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互联而成的计算机互联网。 计算机网络:凡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的系统 网络的体系结构:是用层次结构设计方法提出的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及其协议的集合,或者说是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应能完成的各种功能的精确定义。 服务器:是运行于网络上提供网络服务的计算机,是网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网络至少有一台服务器,也可有多台服务器。 网络工作站:是通过网卡连接到网络上的一台个人计算机,它仍保持原有计算机的功能,作为独立的个人计算机为用户服务,同时它又可以按照被授予的一定权限访问计算机。 通信介质:是网络上传输信息的载体,一般采用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缆。 远程登录:指在网络通信协议TELNET的支持下,使用户的计算机暂时成为远程计算机终端的过程 电子邮件:是Internet上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服务,它是通过连网计算机与其它用户进行联络的快速,高效,价廉的现代化通信手段 文件传输:是指在不同计算机系统间传输文件的过程,使用FTP协议 Intranet:是基于Internet的TCP/IP协议,使用WWW工具,采用防止外界侵入的安全措施,为企业内部服务,并有连接Intranet功能的企业内部网络。 WWW浏览:是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服务系统,向用户提供一个以超文本为基础的多媒体的全图形浏览界面。 网络社区:是指包括电子公告版、论坛、贴吧、公告栏、群组讨论、在线聊天、交友、个人空间等形式在内的网上交流。 博客:又译为网络日志,是一种通常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的文章的网站。 网络传真:是基于电话交换网和互联网的穿着存储转发,也称为电子传真。

互联网及相关名词解释汇总 (1)

互联网及相关名词解释汇总 互联网,是一个由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独立运行和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的世界范围的巨大计算机网络——全球性计算机网络,它的英文名字叫Internet。组成互联网的计算机网络包括小规模的局域网(LAN)、城市规模的区域网(MAN)以及大规模的广域网(WAN)等等。这些网络通过普通电话线、高速率专用线路、卫星、微波和光缆等线路把不同国家的大学、公司、科研部门以及军事和政府等组织的网络连接起来。 第一章 1.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把地理上分散的,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起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它是指以实现远程通信和资源共享为目的,大量分散但又互联的计算机的集合。 2.计算机网络最主要的功能:是资源共享和通信,除此之外还有负荷均衡、分布处理和提高系统安全与可靠性等功能。 3.负荷均衡:是指将网络中的工作负荷均匀地分配给网络中的各计算机系统。 4.分布处理:当网络上某台主机的负载过重时,通过网络和一些应用程序的控制和管理,可以将任务交给网络上其他的计算机去处理,充分发挥网络系统上各主机的作用。分布处理将一个作业的处理分为三个阶段:提供作业文件;对作业进行加工处理;把处理结果输出。 5.资源子网由计算机系统、终端、终端控制器、连网外设、各种软件资源与信息资源组成。资源子网主要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业务,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 6.通信子网由通信控制处理机(CCP)、通信线路与其他通信设备组成,负责完成网络数据传输、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 7广域网的发展是从ARPANET的诞生开始的。ARPANET是互联网(Internet)的始祖。从某种意义上,Internet可以说是美苏冷战的产物。1969年11月,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管理局(ARPA--AdvancedResearchProjectsAgency)开始建立一个命名为ARPAnet的网络,但是只有4个结点 8.网络协议协议是指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约定和通信规则,如TCP/IP、NetBEUI、IPX/SPX等。它是通信双方关于通信如何进行所达成的协议。一般来说,协议的实现是由软件和硬件分别或配合完成的。 9.网络拓扑结构是计算机网络结点和通信链路所组成的几何形状。计算机网络最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环型、星型、树型、网状和混合型。 10.目前,计算机网络的无线通信(传输)的主要方式有:地面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红外线通行和激光通信。有线传输方式:双绞线、光纤、同轴电缆、电力线。 第二章 11.Internet是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的英文简称,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计算机网络。Internet是由各种网络组成的一个全球信息网,可以说是由成千上万个具有特殊功能的专用计算机通过各种通信线路,把地理位置不同的网络在物理上连接起来的网络。 12.中国科技网(CSTNET)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 )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备考川大NET名词解释 1、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总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2、联机系统是由一台中央计算机连接大量的地理位置分散的终端而构成的计算机系统。 3、PDN是公用数据网。网中传输的是数字化的数据,属于通信子网的一种。 4、OSI是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为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的七层网络模型。 5、PSE是分组交换设备。作为网络的中间节点,它具有存储转发分组的功能。 6、PAD是分组装配/拆卸设备。在发送方将大的报文拆成若干分组,在接受方将属于同一报文的分组再重新组成报文的设备。 7、FEP是前端处理机。设置在中心计算机与通信线路之间,专门负责通信控制。 8、IMP是接口信息处理机,是网络中间节点的统称。 二、 1、数据通信: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或其他数据装置与通信线路,完成数据编码信号的传输、转接、存储和处理的通信技术。 2、数据传输率:每秒能传输的二进制信息位数,单位为B/S。 3、信道容量:是信息传输数据能力的极限,是信息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4、自同步法:是指接收方能从数据信号波形中提取同步信号的方法。 5、PCM:称脉码调制,是将模拟数据换成数字信号编码的最常用方法。 6、FDM:又称时分多路复用技术,是在信道带宽超过原始信号所需带宽情况下,将物理停产的总带宽分成若干个与传输单个信号带宽相同的子停产,每个子信息

传输一路信号。 7、同步传输:是以一批字符为传输单位,仅在开始和结尾加同步标志,字符间和比特间均要求同步。 8、差错控制:是指在数据通信过程中能发现或纠正差错,把差错限制在尽可能小的允许范围内的技术和方法。 9、FEC:又叫向前纠错,是一种差错控制方法,接收端不但能发现错误,而且能确定二进制码元发生错误的位置,从而加以纠正。 10、信号:是数据的电子或电磁编码。 11、MODEM:又称调制解调器。其作用是完成数字数据和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使传输模拟信号的媒体能传输数字数据。发送端MODEM将数字数据调制转换为模拟信号,接收端MODEM再把模拟信号解调还原为原来的数字数据。 12、信号传输速率:也称码元率、调制速率或波特率,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个数,单位记做BAND。 13、基带传输:是在线路中直接传送数字信号的电脉冲,是一种最简单的传输方式,适用于近距离通信的局域网。 14、串行通信:数据是逐位地在一条通信线上传输的,较之并行通信速度慢,传输距离远。 15、信宿:通信过程中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 16、信源:通信过程中产生和发送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 17、全双工:允许数据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输,要有两条数据通道,发送端和接收端都要有独立的接收和发送能力。 18、冲击噪声:呈突发状,常由外界因素引起;其噪声幅度可能相当大,无法靠提高信噪比来避免,是传输中的主要差错。

互联网名词解释

第一章现代互联网概述 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公共交换电话网络 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综合业务数字网 DDN:Digital Data Network 数字数据网 DTU:Data Transfer Unit 数据传输单元 X.25 SVC:Switching Virtual Circuit 交换型虚电路 PVC:Permanent Virtual Circuit 永久型虚电路 FR:Frame Relay帧中继 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同步数字系列 DWDM: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密集波分复用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波分复用 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频分复用 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时分复用 CSD:Circuit Switch Data电路交换数据业务 SMS:Short Message Service 短信息服务 MMS:Multimedia Message Service 多媒体信息服务(彩信)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通用无线分组业务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虚拟局域网 -xDSL 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 HDSL:High-speed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高速率数字用户线路 SDSL: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对称数字用户线路 VDSL:Very high-speed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超高速数字用户线路HFC:Hybrid Fiber Coaxial 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 FTTx FTTH:Fiber To Home 光纤到户 FTTB:Fiber To Building 光纤到大楼 FTTC:Fiber To Curb 光纤到路边 FTTO:Fiber To Office 光纤到办公室

电视互联网名词解释

电视互联网 ?介绍 电视互联网是继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后又一新的互联网形态,它是广电视讯与移动网络和互联网三者结合,而形成的以电视为中心的多屏互联互通的网络格局,是三网融合的产物。电视互联网将与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三分天下,并继续推动互联网新进程,并构建人类社会新的生活方式。这里的多屏互联互通主要是指电视、电脑、手机、Pad的四屏合一。 电视互联网概念是深圳市同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其2013年9月23日召开的“1+1电视互联网发布会”上首次提出的。同洲表示,电视互联网时代是所有设备均可连网互动的时代,通过其全球首发的“摸摸看”电视映像触控技术,连接大小屏,借助手机、平板电脑、摸控器等移动终端,并通过有线网或宽带网,从而形成电视互联网。 目前,已经有企业成功开发出帮助所有ios和Android平台智能终端实现电视互联网的技术,任何盒子、手机、平板电脑产品,只要在网上下载相匹配的“摸摸看”,就能享受电视互联网带来的极致体验。

?发展背景 当智能PC日益成熟,手机和平板电脑实现大面积智能化的情况下,各方均把目光瞄准了TV这块屏。电脑屏、手机屏和Pad屏三个领域都已经被美国人统治,电脑有Windows,手机和Pad有苹果的IOS、谷歌的安卓系统,留给中国的只有电视这最后一块屏幕了。 电视最核心的问题是控制问题。在电视发展史上,为不断推动操控便利化,曾经出现过遥控器、键盘、鼠标、迷你遥控、虚拟遥控等,国内外一些著名的企业都曾尝试过对电视进行创新改革,但他们的调整只是部分改良,没有真正在电视控制上实现变革。 借着国家大力发展三网融合的契机,同洲具有颠覆性的“摸摸看”技术诞生,它革命性的解决了电视输入的问题,把电视内容“映射”到手机和PAD上,彻底丢掉遥控器,通过手机/PAD实现对电视的低延时操控。电视互联网应运而生,并在电脑、手机、电视等多屏领域首次实现了世界领先。 ?基本特点 1、极致的用户体验。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只是单独的产品,没有真正从用户需求和人 机交互的角度出发,缺乏创新。电视互联网将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相融合,实现电视、电脑、手机、Pad的极致多屏互动体验,打破壁垒,让信息无边界。

互联网名词解释

Web1.0、2.0、3.0: Web 1.0:是指网站都是由静态页面构成,信息只是单纯的发布到网络上供网民浏览的时代; Web 2.0: 是指一个利用网络的平台,由用户主导而生成的内容互联网产品模式; Web 3.0:指网站内的信息可以直接和其他网站相关信息进行交互,能通过第三方信息平台同时对多家网站的信息进行整合使用;用户在互联网上拥有自己的数据,并能在不同网站上使用;完全基于web,用浏览器即可实现复杂系统程序才能实现的系统功能;用户数据审计后,同步于网络数据; Web1.0是一家实体商店,房子就在那里,你随时都可以来:台式电脑使得人们只能在固定的地点连入网络; Web2.0是一家移动商店,随时随地跟着你等待你的即时召唤:移动设备使得人们随时随地可以连入网络; Web3.0则是商店和你是一体的,你自己就可以娱乐自己:人机交互意味着“人”和“科技”的距离进一步缩短,甚至可以说“科技”逐渐演变成为“人”的组成部分之一; 工业1.0、2.0、3.0、4.0: 工业1.0:是机械制造时代,即18 世纪引入的机械设备制造时代;时间大概是18 世纪60 年代至19 世纪中期; 工业2.0:是电气化与自动化时代,即20世纪初的电气化与自动化时代;时间大概是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 工业3.0:电子信息化时代,即20世纪70年代开始并一直延续至现在的信息化时代; 工业4.0:工业4.0是实体物理世界与虚拟网络世界融合的时代,产品全生命周期、全制造流程数字化以及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模块集成,将形成一种高度灵活、个性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新生产模式;

互联网+: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P2P:指个人与个人间的小额借贷交易,一般需要借助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平台帮助借贷双方确立借贷关系并完成相关交易手续。借款者可自行发布借款信息,包括金额、利息、还款方式和时间,自行决定借出金额实现自助式借款; O2O: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了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 C2B:即消费者到企业,先有消费者提出需求,后有生产企业按需求组织生产; C2C: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比如一个消费者有一台电脑,通过网络进行交易,把它出售给另外一个消费者,此种交易类型就称为C2C电子商务; B2C:是通常说的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商业零售模式。这种形式的电子商务一般以网络零售业为主,主要借助于互联网开展在线销售活动。B2C即企业通过互联网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新型的购物环境——网上商店,消费者通过网络在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等消费行为; B2B:指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专用网络或Internet,进行数据信息的交换、传递,开展交易活动的商业模式。它将企业内部网,通过B2B 网站与客户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网络的快速反应,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促进企业的业务发展; F2C:指的是Factory to customer,即从厂商直接到消费者个人的电子商务模式。 B2B2C:第一个B指广义的卖方(即成品、半成品、材料提供商等),第二个B指交易平台,即提供卖方与买方的联系平台,同时提供优质的附加服务,C即指买方。卖方不仅仅

互联网技术名词解释

网络技术名词解释 address 地址:Internet上计算机或节点地唯一标识,可以是数字表示的IP地址或以域名表示的地址。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一种用过两对电话线实现高速数字连接的线路。 ASCII: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有96个可显示的大写和小写字母、32个非显示控制字符。 Bridge:网桥,连接两个采用相同协议的网络节点部件的设备,局域网中一种使得异行网之间能交换数据的设备。 计算机网络: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终端及其它设备,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按一定的方式进行通信并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集中式网络:是呈星行或树行拓扑的网络,其中所有的信息都要经过中心节点交换机,各类链路都从中心节点交换机发源。 分散式网络:其特点是所具有的集中器和复用器有一点的交换功能,且是星行网和格状网的混合体。 分布式网络:其特点是任何一个节点都至少跟其他两个节点直接相连,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广域网:其作用范围通常为几十到几千公里。 局域网:其作用范围一般是一座楼房或一个小单位,在一公里左右。 ISO七个层次的体系结构: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TCP/IP协议:是70年代中期美国为ARPANET开发的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标准。 INTERNET:建立在一组共同协议上的路由器/交换设备/计算机和线路的物理集合,或者一组共享的资源集,甚至可以被认为是网间互联和信息互通的方法。 域名:Internet节点的完整表述,包括主机名,子域名及域名,全用点隔开。Internet上的每一台主机都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 电子邮件(E-Mail):电子邮件是Internet上使用得最广泛的一种服务,是Internet最重要、最基本的应用。它可发送和接收文字、图象、声音等多种媒体的信息,可以同时发送给多个接收者,还可以转发给第三者。它比实时通信的传真慢些,但费用要便宜得多。Internet的电子邮件是一种极为方便的通信工具,从早期应用于学术讨论,到现在已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商业通信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远程登录(Telnet):远程登录是Internet上较早提供的服务。用户通过Telnet命令使自己的计算机暂时成为远地计算机的终端,直接调用远地计算机的资源和服务。利用远程登录,用户可以实时使用远地计算机上对外开放的全部资源,可以查询数据库、检索资料,或利用远程计算完成只有巨型机才能做的工作。此外,Internet的许多服务是通过Telnet访问来实现的。

计算机网络基本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计算机网络: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2.ARPANet:对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起到奠基作用的计算机网络。 3.广域网:覆盖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可以将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 个洲的计算机和网络互连起来的网络。 城域网:可以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连的需要,并能实现大量用户与数据、语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的网络。 局域网:用于有限地理范围(例如一栋大楼),将各种计算机、外设互连起来的网络。 通信子网:有各种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与其他通信设备组成,负责全国的通信处理任务。 分布式系统:存在着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资源的网络操作系统,由他来自动调用完成用户任务所需的资源,整个网络系统对用户来说就像是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 公用数据网:由邮政部门或通信部门统一组建与管理,向社会用户提供数据通信服务的网络。 OSI参考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指定的网络层次结构模型。 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 通信协议:为网络数据交换制定的规则、约定与标准。 应用层: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 运输层(传输层):负责为两个进程之间的通讯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可靠的传输控制协议TCP和尽最最大努力交的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网络层(网际层):为分组交换网络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选择和合适的路由。 数据链路层(链路层):(在两个相邻结点间传送数据,可靠传输)该层在两个通信实体之间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通过差错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 物理层:(机械特性、功能特性、电气特性和过程特性) 基带传输:在数字通信信道上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的方法。 频带传输:利用模拟通信信号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 单工通信:在一条通信线路(一般包含一条发送信道和一条接收信道)中信号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送的方法。 半双工通信:在一条通信线路中信号可以双向传送,但一个时间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送的方法。 全双工通信:在一条通信线路中信号可以同时双向传输数据的方法。 链路:从一个结点到相邻结点的一段物理线路(有线或无线),而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结点。 数据链路:将实现控制数据传输的通信协议的软硬件加到链路上即是数据链路。纠错码:让每个传输的分组带上足够的冗余信息,以便在接收端能发现并自动纠正传输差错的编码方法。 检错码:让分组仅包含足以使接收端发现差错的冗余信息,但不能确定哪一个比特是错的,并且自己不能纠正传输错误的编码方法。 PPP协议:支持多种协议,不仅在拨号电话线,并且在路由器-路由器。

常见的网络名词解释

常见的网络名词解释 1、局域网:L AN(L o c al A r ea Ne tw o rk) 通过网卡、网线把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局域网。组成局域网的计算机一般距离较近,一个局域网中有一台称为服务器的计算机,供其它计算机共享。

2、广域网:WAN(Wi d e A r e a N e two r k) 通过光缆、卫星、电话线等传输媒介将散布在各地的计算机或局域网连接起来,就可以构成广域 网。

3、城域网:MA N(M e t ro p ol i t an A re a N etw or k)

城域网是一种大型的局域网,因此使用类似于局域网的技术,它可能覆盖一个城市。传输速率通常在10Mb ps以上,作用距离在10到50公里之间。 4、i n t e rn e t /In t e rn e t/i n t r an e t之区别 i nt e rn et:互联网的泛指,着重于网络的互连互通。 In t e r n e t:专业名词,特指英特网。英特网就是由多个互联网连接而成。 In t r a n et:把In t e r n et的概念和技巧引入到内部的私人网络﹐可以是独立的一个LA N也可以是专属的W AN ,于是就称为In t r a n et。 三者区别: ●??????i nt e rne t是用共同的协议把多个网络连接在一起;

●??????In t e r ne t是在世界范围内用TC P/Ip互相通信所有主机集合; ●??????In t e r ne t是一个i nt er n et,但i nt e r ne t不等于In t e r n et ●??????In t e r ne t是开放的﹐不属于任何人; ●??????In t r a ne t则是专属的﹑非开放的﹐它往往存在于于私有网络之上﹐只是其结构和服务方 式和设计﹐都参考In t e r n et的模式而已。 5、T C P/I P网络协议 定义:TC P/IP协议是协议组,包括: TC P(t r as s i m i si on co nt r o l pr ot o col)协议 IP协议(网际协议) U DP(Us e r D at a gr a m P ro t o c ol)协议 IC M P(In t e rn e t C on t r o l M e ss a ge P ro t o co l)协议 其他一些协议 功能: IP: ◆????网际协议IP是TC P/IP的心脏,也是网络层中最重要的协议。 ◆????IP层接收由更低层(网络接口层例如以太网设备驱动程序)发来的数据包,并把该数据包发送到更 高层---TC P或UDP层;而且,IP层也把从TC P或U DP层接收来的数据包传送到更低层。 ◆????IP数据包是不可靠的,因为IP并没有做任何事情来确认数据包是按顺序发送的或者没有被破坏。IP 数据包中含有发送它的主机的地址(源地址)和接收它的主机的地址(目的地址)。 6、IS O: In t e r n a t i on al S t an da r d O r ga ni z at i o n国际标准化组织,它于1987年制定了OS I 7 层模型。构建七层模型的

互联网名词解释

互联网名词解释 1,代理服务器,即Proxy服务器,在互联网上的完成跑腿服务。当你在浏览器中设置了某个Proxy服务器之后,由你的浏览器所发出的任何要求,都会被送到Proxy服务器上去,由这台Proxy服务器代为处理。设置Proxy服务器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加速网络的浏览速度。这是因为当许多人都把Proxy服务器指向同一台时,所有的需求都会经由这台Proxy服务器来代为处理,当有人在网址上看过某一个Web页面时,这些内容都会被记录在Proxy服务器的硬盘缓冲区(Cache)中。等到下一次你要浏览相同的网页时,这些文件直接由Proxy服务器送到你的电脑。设置Proxy服务器的另一个好处是:若你没有指定DNS(域名服务器)时,它也能解决IP地址的对应问题。 2,CNNIC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它是成立于1997年6月3日的非盈利管理与服务机构,行使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职责。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承担CNNIC的运行和管理工作,CNNIC在业务上接受信息产业部领导,在行政上接受中国科学院领导。CNNIC工作委员会,对CNNIC的建设、运行和管理进行监督评定。CNNIC的主要任务有:注册服务、目录数据库服务、信息服务、网站访客流量认证、认证培训等。此外,CNNIC还承担与Internet 有关的国家科研项目以及向社会提供Internet技术咨询和服务工作。CNNIC作为国家级的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代表我国各互联网络单位与国际互联网络信息中心(InterNIC)、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APNIC),及其它的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进行业务联系。 3,Cable Modem 电缆调制解调器(简称CM),Cable是指有线电视网络,Modem是调制解调器。我们平常用Modem通过电话线上互联网,而电缆调制解调器是在有线电视网络上用来上互联网的设备,它是串接在用户家的有线电视电缆插座和你的上网设备之间的,而通过有线电视网络与之相连的另一端是在有线电视台(称为头端:Head-End)。它把用户要上传的上行数据以5-65M 的频率以QPSK或16QAM的调制方式调制之后向上传送,带宽2-3M左右,速率从300到10Mbps。它把从头端发来的下行数据,解调的方式是64QAM或256QAM,带宽6-8M,速率可达40Mbps。 4,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即统一资源定位系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网址。 URL是在Internet的WWW服务程序上用于指定信息位置的表示方法,它指定了如HTTP 或FTP等Internet协议,是惟一能够识别Internet上具体的计算机、目录或文件位置的命名约定。一个典型URL的例子是:https://www.360docs.net/doc/cc16264758.html,。 5,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即文件传输协议。它是Internet上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通讯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上主机之间传送文件的一种服务协议。FTP支持多种文件类型和文件格式,如文本文件和二进制文件。 6,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即超文本标记语言。它是用于创建可从一个平台移植到另一平台的超文本文档的一种简单标记语言,经常用来创建Web页面。HTML文件是带

网络重点名词解释

1.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 释义: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亦可称作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是一种新的数据传输方式。它因为上行和下行带宽不对称,因此称为非对称数字用户线环路。 2.AH(Authentication Header) 鉴别首部 释义:AH(Authentication Header)认证头协议用以保证数据包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防止黑客截断数据包或向网络中插入伪造的数据包。考虑到计算效率,AH没有采用数字签名而是采用了安全哈希算法来对数据包进行保护。AH没有对用户数据进行加密。当需要身份验证而不需要性的时候,使用AH协议时最好的选择。 3.API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应用编程接口 释义: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是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目的是提供应用程序与开发人员基于某软件或硬件的以访问一组例程的能力,而又无需访问源码,或理解部工作机制的细节。 4.ARP (Address Research Protocol) 地址解析协议 释义: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是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某节点的IP地址的ARP请求被广播到网络上后,这个节点会收到确认其物理地址的应答,这样的数据包才能被传送出去。RARP(逆向ARP)经常在无盘工作站上使用,以获得它的逻辑IP地址。 5.AS (Autonomous System) 自治系统 释义:一个自治系统就是处于一个管理机构控制之下的路由器和网络群组。它可以是一个路由器直接连接到一个LAN上,同时也连到Internet上;它可以是一个由企业骨干网互连的多个局域网。在一个自治系统中的所有路由器必须相互连接,运行相同的路由协议,同时分配同一个自治系统编号。 6.BER (Basic Encoding Rule) 基本编码规则 释义:基本编码规则(标准规格用于基本ASN.1编码资料 7.BGP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边界网关协议 释义:边界网关协议(BGP)是运行于TCP 上的一种自治系统的路由协议。BGP 是唯一一个用来处理像因特网大小的网络的协议,也是唯一能够妥善处理好不相关路由域间的多路连接的协议。BGP 构建在EGP 的经验之上。BGP 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和其他的BGP 系统交换网络可达信息。网络可达信息包括列出的自治系统(AS)的信息。这些信息有效地构造了AS 互联的拓朴图并由此清除了路由环路,同时在AS 级别上可实施策略决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