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名称和药用功效

常用中药名称和药用功效
常用中药名称和药用功效

全部中药的名称及药用功效发散风寒药

白芷:解表散风,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羌活: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辛夷: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荆芥: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顺气安胎。

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苍耳子:散风除湿,通窍止痛,通鼻窍、散风寒。

藁本: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发散风热药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牛蒡子: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散肿,滑利通便。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止痉。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驱风止痛。

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淡豆豉:解表,除烦。

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

大黄:泻火通便,解毒祛瘀,除湿退黄,降火止血。

石韦:利水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除烦止渴。

寒水石:清热泻火。夏枯草清肝明目,散郁结、降血压。决明子:清肝明目,降血压,润肠通便。

..整理分享..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排脓散肿。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止渴,清热利尿。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芦根:清热生津,清胃除烦止呕,祛痰排脓,利尿透疹。淡竹叶:清热除烦,通利小便,渗湿泄热。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凉血止血。

鸦胆子: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2、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烦止呕。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

秦皮:清热燥湿,解毒,止痢,止带,明目。

苦参:清热利尿,杀虫止痒,燥湿止泻。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杀虫止痒。

胡黄连:清热除蒸疗疳,解毒除湿。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草果:燥湿温中,截疟。

3、清热解毒药

①治湿热病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

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清心利尿。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散肿。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散肿,利咽散结。

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息风定惊。

贯众:清热解毒,杀虫,凉血止血。

蚤休: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

马勃: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清肺止血。

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凉血止血。

鸦胆子: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云苓(茯苓) :性平味甘无毒性,益气安神,健脾和胃,祛除湿热,行水止泄,治气虚劳伤、心腹胀满、水肿、腹泻、健忘、失眠等症,具有一定的抗肿瘤功效,云南所产的茯苓,又称茯苓。

②治热毒疮疡药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清肝明目,通经下乳。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清肝明目,解蛇毒。

野菊花:清热解毒,泻火散结,利咽明目。

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红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白花蛇舌草:清热利湿,解毒消肝。

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熊胆: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凉肝定惊。

牛黄:清热解毒,凉肝息风定惊,化痰开窍。

..整理分享..

③治热毒泻痢药

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消肿。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④治咽喉肿痛药

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泻火散结。

4、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清热、凉血、止血,养阴生津。

玄参:清热凉血,滋阴生津,泻火解毒,消肿散结。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退虚热。

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赤芍: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泻火解毒,散瘀止痛。

水牛角:清热,凉血,解毒。

5、清虚热药

青蒿:清虚热,除骨蒸,解暑,截疟。

白薇: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地骨皮:凉血退蒸,清肺降火,除烦止渴。

银柴胡:清虚热,除疳热。

胡黄连: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泻下药

1、攻下药

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降火止血,解毒除湿,活血祛瘀。

芒硝清热,泻火通便,消火消肿,润燥软坚。

番泻叶:泻下通便,导滞,行水消肿。

芦荟:泻下通便,导滞,清肝,杀虫。

2、润下药

火麻仁:润肠通便,滋养补虚。

郁李仁: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3、峻下逐水药

甘遂: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京大戟:泻水逐饮,消肿散结、善泻脏腑水湿。

商陆:泻下利水,消肿散结。

牵牛子: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巴豆: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

芫花: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善除胸胁,伏饮痰癖。

祛风湿药

1、祛风湿散寒药

独活:祛风寒湿痹,止痹痛,解表,气淡而缓,下行入里,止头痛。

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消骨哽,行痰水。

..整理分享..

川乌: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蕲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雷公藤: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

木瓜:舒筋活络,除湿和胃。

防风:祛风湿痹痛,祛风却寒,止痉止泻。

2、祛风湿清热药

秦艽: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清湿热。

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莶草:祛风湿,通经活络,清热解毒。

络石藤: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3、祛风湿强筋骨药

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尿。

桑寄生: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安胎。

狗脊: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

化湿药

藿香:芳香化湿,解暑发表,和中止呕。

佩兰:芳香化湿,解暑发表,化内湿。

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

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白术:燥湿健脾,补脾益不足,固表利水安胎。苍术:燥湿健脾,运脾泻有余,祛风发汗明目。

厚朴:运脾燥湿,消积胀满,行气化痰平喘。

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安胎。

利水渗湿药

1、利水消肿药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猪苓:利水渗湿。

泽泻:利水渗湿,泄热。

香加皮:利尿消肿,祛风湿,止痛。

2、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萆薢:祛风除湿利湿去浊。

滑石:利水通淋,清解暑热,渗湿止泻,收湿敛疮。

关木通:利尿通淋,通经下乳,入血分利血脉。

通草:清热利湿,通气下乳,入气分清肺热。

瞿麦:利尿通淋,活血通经。

扁蓄:利尿通淋,杀虫止痒。

地肤子:清热利湿,杀虫止痒。

海金沙:利尿通淋,利水消肿,利湿好。

..整理分享..

3、利湿退黄药

茵陈蒿: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金钱草:除湿退黄,利尿通淋,排石,解毒消肿。

虎杖:利胆退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祛痰止咳。

温里药

附子:回阳救逆,助阳补火,散寒止痛。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引火归元,温经通脉。高良姜:散寒止痛,温中止呕。

吴茱萸: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蔬肝下气。

花椒: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中,蔬肝下气。

丁香: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

理气药

橘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青皮:行气除胀,疏肝理气,消积化滞。

枳实:破气除痞,化痰消积。

川楝子:行气止痛,杀虫疗癣。

木香:行气止痛,调中宣滞。

沉香:行气调中,散寒止痛,温肾,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薤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佛手: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荔枝核:行气散结,散寒止痛,散结行滞。

香橼:疏肝解郁,理气宽中,化痰止咳。

桃仁:止咳平喘,润畅通便,活血祛瘀。

柿蒂:降气止呃。

消食药

山楂:消食化积,行气活血散瘀;善消肉食油腻。

神曲:消食和胃,和中助运;善消酒谷之积。

麦芽:消食健胃,蔬肝回乳消胀,和中助运,善消石麦痰气之积。谷芽:消食健胃。

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鸡内金:消食健胃,涩精止遗。

驱虫药

使君子:驱虫消积。

..整理分享..

苦楝皮:杀虫,疗癣。

槟榔:驱虫消积,行气利水。

南瓜子:杀虫。

鹤草芽:杀虫。

雷丸:杀虫。

止血药

1、凉血止血药

大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小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利尿。地榆:凉血止血,功檀下,解毒敛疮。槐花:凉血止血,功檀下,清肝明目。侧柏叶:凉血收敛止血,化痰止咳。

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苎麻根:凉血止血,安胎,解毒。

2、化瘀止血药

三七:性温,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茜草:性寒又苦,凉血化瘀止血,通经。蒲黄:性平又善利尿,化瘀止血。

3、收敛止血药

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仙鹤草:收敛止血,补虚,消积,止痢,杀虫。

紫珠:收敛止血,清热解毒。

棕榈炭:收敛止血。

元胡:活血止痛,行气止痛。

4.温经止血药

炮姜:温经止血,温中散寒止痛。

艾叶:温经止血,暖下散寒调经,安胎。

活血化瘀药

1、活血止痛药

郁金:活血行气止痛,解郁清心,利胆退黄,凉血。川芎:活血行气,祛风瘀止痛。

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

五灵脂: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姜黄:性温能祛风散寒除湿,活血行气,通经止痛。乳香:活血行气止痛,活络,消肿生肌。

没药:活血止痛,散血化瘀,消肿生肌。

2、活血调经药

鸡血藤: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

泽兰:活血调经,利水消肿,辛散温通。

丹参: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凉血消痈,清心安神。

..整理分享..

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通利血脉。

桃仁:活血祛瘀,通经,降泄下樵瘀滞,润肠通便。

益母草:苦寒清热,活血调经,利水消肿。

牛膝:活血通经,补益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王不留:活血通经下乳,利尿通淋。

3、活血疗伤药

虻虫: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自然铜:散瘀止痛,接骨疗伤。

苏木:活血疗伤,祛瘀止痛通经。

骨碎补:活血续伤,补肾强骨。

马钱子:散结消肿,通络止痛。

血竭:活血疗伤,止血生肌。

4、破血消症药

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水蛭:破血逐瘀消症。

穿山甲:活血消症,通经络,下乳,消肿排脓。

化痰止咳平喘药

1、温化寒痰药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天南星: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消肿止痛。

白前:降气化痰,温化寒痰。

禹白附:祛风痰,燥湿痰,止痉,止痛,解毒散结。

白芥子:温肺化痰,利气散结。

皂荚:祛顽痰,通窍开闭,祛风杀虫。

莱菔子:消食行痰。旋覆花降气化痰,降逆止呕。

橘红:消痰,利气,宽中,散结;治风寒痰嗽,恶心,吐水,胸痛胀闷。

2、清化热痰药

前胡:降气化痰,宣散风热。

桔梗:宣肺化痰,利咽,排脓。

川贝母: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浙贝母:清热化痰,清肺止咳,开郁散结。

瓜蒌皮: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

瓜蒌仁: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清肺利气。

竹沥:清热豁痰,定惊利窍。

天竹黄:清热化痰,清心定惊。

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海藻: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昆布: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黄药子:消痰软坚散结,清热解毒。

..整理分享..

3、止咳平喘药

苦杏仁:宜降肺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百部:润肺下气,化痰止咳,杀虫。

紫菀:润肺下气,化痰止咳。

款冬花: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马兜铃:清肺降热,化痰止咳平喘。

白果敛肺定喘,止带,缩尿。

枇杷叶:清肺化痰止咳,降逆止呕。

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泻肺火。

葶苈子: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泻肺水。

.

安神药

1、重镇安神药

朱砂:镇心安神,清热解毒。

珍珠:镇心定惊,清肝明目,收敛生肌。

龙骨: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琥珀:镇惊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

磁石: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定喘。

2、养心安神药

酸枣仁:养心益肝,血虚安神,敛汗。

合欢皮:解郁安神,活血消肿。

柏子仁:养心安神,主心肾不交又能润肠通便。远志: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

平肝息风药

1.平抑肝阳药

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珍珠母: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镇心安神定惊。草决明: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牡蛎: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

代赭石: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刺蒺藜:平肝疏肝,祛风明目。

2.息风止痉药

羚羊角: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牛黄: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钩藤:息风止痉,清热平肝。

天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地龙:清热息风,通络,平喘,利尿。

全蝎: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蜈蚣: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僵蚕: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整理分享..

开窍药

麝香:性温,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催产。

冰片性寒,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苏和香开窍醒神,辟秽止痛。

石菖蒲开窍宁神,化湿和胃。

蟾酥开窍醒神,止痛,解毒。

补虚药

1、补气药

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红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党参:补中益气,生津养血。

太子参:补气生津。

白扁豆:健脾,化湿,消暑。

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甘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

2、补阳药

鹿茸: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巴戟天: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淫羊藿:温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

仙茅:温肾壮阳,强筋骨,祛寒湿。

补骨脂:补肾助阳,固精缩尿,暖脾止泻,纳气平喘。

益智仁:暖肾固精缩尿,温脾止泻摄唾。

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菟丝子:补肾固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

沙苑子: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杜仲:补肝肾,强筋骨,降压安胎。

续断:补肝肾,强筋骨,止血安胎,疗伤续折。

蛤蚧:助肾阳,益精血,补肺气,定喘嗽。

冬虫夏草:益肾壮阳,补肺平喘,止血化痰。

紫河车:温肾补肺,益气养血养精,定喘咳。

3.补血药

当归:补血养血,活血散瘀,调经,止痛,润肠。

熟地黄:甘温,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白芍: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

..整理分享..

何首乌:制首乌补益精血,固肾乌须;生首乌截疟解毒,润肠通便。赤芍:一补一泻,一散一收,苦寒凉血,清热化瘀。

生地:苦寒,清热凉血,生律润燥。

4.补阴药

龟甲:滋阴退热潜阳,息风益肾健骨,固经止血,养血补心。

麦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天冬:养阴润燥,清火生津。

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南沙参:养阴清肺,化痰,益气。

石斛:养阴清热,益胃生津。

枸杞子:补肝肾,强筋骨,明目润肺。

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黄精:滋肾润肺,补脾益气养阴。

墨旱莲:补肝肾阴,凉血止血。

女贞子:补肝肾阴,乌须明目,退热。

鳖甲:滋阴退热潜阳,息风退热,软坚散结。

百合:养阴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收涩药

1、固表止汗药

麻黄根:敛肺止汗。

浮小麦:敛汗,益气,除热。

小麦:养心除烦。

糯稻根须:止虚汗,退虚热。

2、敛肺涩肠药

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上能止咳敛汗,下能涩肠固精。

五倍子:敛肺降火,涩肠止泻,固精止遗,敛汗止血。上能止咳敛汗,下能涩肠固精。

罂粟壳:涩肠止泻,敛肺止咳,止痛。

乌梅: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安蛔止痛,生津止渴。

诃子:涩肠止泻敛肺止咳,利咽开音。

草豆蔻:补肾助阳,温中行气开胃。

赤石脂: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敛疮生肌。

禹余粮: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止带。

肉豆蔻:涩肠止泻,温中行气开胃。

白豆蔻:化湿止呕,温中行气开胃。石榴皮涩肠止泻杀虫。

3、固精缩尿止带药

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桑螵蛸:固精缩尿,止带,补肾助阳。

海螵蛸:固精缩尿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金樱子:固精缩尿,涩肠止泻。

莲子:益肾固精,缩尿,补脾止泻,止带,养心。

..整理分享..

芡实:益肾固精,缩尿,健脾止泻,除湿止带。

4、涌吐药

常山:涌吐痰涎,截疟。

瓜蒂:涌吐痰食,祛湿退黄。

胆矾:涌吐痰涎,解毒收湿,祛腐蚀疮。

5、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

白矾:外用解毒、杀虫止痒;内服化痰、止血止泻。蜂房:攻毒杀虫,祛风止痛。

大蒜:解毒杀虫,消肿,止痢。

雄黄:解毒,杀虫。

硫黄:解毒杀虫止痒,补火助阳通便。

大风子:攻毒杀虫,祛风燥湿。

土荆皮:杀虫止痒。

蛇床子:杀虫止痒,温肾壮阳。

6、拔毒化腐生肌药

硼砂:外用清热解毒,内服清肺化痰。

铅丹:拔毒生肌,杀虫止痒。

炉甘石:解毒明目退翳,收湿生肌敛疮。

升药:拨毒化腐。

轻粉:攻毒,杀虫,敛疮。

砒石:外用蚀疮去腐,内服劫痰平喘。

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评价、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地积极性,发挥员工地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读杜甫的诗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读李白的诗使人领悟官场的腐败,读鲁迅的文章使人认清社会的黑暗,读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来的希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整理分享..

常用中药的名称及药用功效

全部中药的名称及药用功效发散风寒药 白芷:解表散风,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羌活: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辛夷: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荆芥: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紫:发汗解表,行气宽中,顺气安胎。 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生: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苍耳子:散风除湿,通窍止痛,通鼻窍、散风寒。 藁本: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发散风热药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牛蒡子: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散肿,滑利通便。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止痉。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驱风止痛。 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根: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淡豆豉:解表,除烦。 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 大黄:泻火通便,解毒祛瘀,除湿退黄,降火止血。 石韦:利水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除烦止渴。 寒水石:清热泻火。夏枯草清肝明目,散郁结、降血压。决明子:清肝明目,降血压,润肠通便。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排脓散肿。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止渴,清热利尿。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芦根:清热生津,清胃除烦止呕,祛痰排脓,利尿透疹。淡竹叶:清热除烦,通利小便,渗湿泄热。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凉血止血。 鸦胆子: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2、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烦止呕。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 皮:清热燥湿,解毒,止痢,止带,明目。 苦参:清热利尿,杀虫止痒,燥湿止泻。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杀虫止痒。 胡黄连:清热除蒸疗疳,解毒除湿。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草果:燥湿温中,截疟。 3、清热解毒药 ①治湿热病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 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清心利尿。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散肿。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散肿,利咽散结。 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息风定惊。 贯众:清热解毒,杀虫,凉血止血。 蚤休: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 马勃: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清肺止血。 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凉血止血。 鸦胆子: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云苓(茯苓) :性平味甘无毒性,益气安神,健脾和胃,祛除湿热,行水止泄,治气虚劳伤、心腹胀满、水肿、腹泻、健忘、失眠等症,具有一定的抗肿瘤功效,所产的茯苓,又称茯苓。 ②治热毒疮疡药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清肝明目,通经下乳。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清肝明目,解蛇毒。 野菊花:清热解毒,泻火散结,利咽明目。 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红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白花蛇舌草:清热利湿,解毒消肝。 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熊胆: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凉肝定惊。 牛黄:清热解毒,凉肝息风定惊,化痰开窍。

药材的功效及主治

药材的功效及主治 1. 川芎的功效及主治 1、活血行气:①用于心绞痛,症见胸闷憋气、心前区压痛频繁发作者,可与红花、丹参、降香、赤芍同用,冠心2 号方。②用于气血瘀滞所致的疾病,如月经先期、量多色红者,为血热,可与生地、、当归等同用; 月经后期,1~2 个月1 次,经行时腰腹痛、白带多色白,与当归、炮姜、杜仲、肉桂等同用。③用于痛经,若经前腰腹痛甚、痛后1 天见经,与当归、桃仁、红花同用;若是闭经不行、身无不适者,可与当归、桃仁、干姜、肉桂同用; 若为产后腹痛,与当归、炮姜等同用。④用于跌打损伤、局部肿痛,可与栀子、桃仁、红花同用。 2、祛风止痛:①用于,属于风寒者,可与荆芥、防风、白芷同用; 属于风热 者,可与菊花、同用。②用于风湿痹痛,可与羌活、、防风等同用。 3、行气开郁:①用于胆囊炎之上腹胁肋胀痛,可与柴胡、黄芩等同用。② 用于胃炎之上、吐酸烧心等证,可与、木香等同用。 2. 熟地,又名为或者伏地,也叫酒壶花、山烟等,处方名为熟地黄、熟地和大熟地,是玄参科植物地黄经过加工炮制而成的,是一种上好的中药材。熟地黄的功效:性味与归经:甘,微温。归肝、肾经。功能与主治: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熟地黄的作用: 1、熟地黄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纲目》? 2、熟地黄治手足心热及心热,能益肾水而治血,脉洪实者宜此。若脉虚,则宜熟地黄。地黄假火力蒸,故能补肾中无气。(李杲)? 3、熟地黄用于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熟地黄为滋阴主药,常与山萸肉、山药等同用,如六味地黄丸。? 4、熟地黄补肾,血衰者须用之。又脐下痛,属肾经,非熟地黄不能除,乃通肾之药也。(张元素)? 5、熟地黄治骨蒸体热夯倦:熟地黄。当归、地骨皮、枳壳(麸炒)、柴胡、秦艽、知母、鳖甲(炙)等分,未,水一盏,乌梅半个,煎七分,和梅热服。(《幼幼新书》地黄散)? 6、熟地黄治肝木乘胃,胃脘当心而痛,及胁痛吞酸,吐酸,疝瘕,一切肝病:北沙参、麦冬、地黄、当归、枸杞、川楝,(《柳洲医话》一贯煎) 熟地黄的禁忌: 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腹满便溏者禁服熟地黄 赤芍苦寒入肝经血分,有活血散瘀止痛之功,可用于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

全部中药的名称及药用功效

全部中药的名称及药用功效 发散风寒药 白芷:解表散风,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蝉蜕: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明目退翳息风止痉。羌活: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辛夷: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荆芥: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顺气安胎。 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苍耳子:散风除湿,通窍止痛,通鼻窍、散风寒。 藁本: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发散风热药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牛蒡子: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散肿,滑利通便。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止痉。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驱风止痛。 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淡豆豉:解表,除烦。 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 大黄:泻火通便,解毒祛瘀,除湿退黄,降火止血。 石韦:利水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除烦止渴。 寒水石:清热泻火。夏枯草清肝明目,散郁结、降血压。决明子:清肝明目,降血压,润肠通便。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排脓散肿。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止渴,清热利尿。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芦根:清热生津,清胃除烦止呕,祛痰排脓,利尿透疹。淡竹叶:清热除烦,通利小便,渗湿泄热。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凉血止血。 鸦胆子: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2、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烦止呕。 黄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 秦皮: 清热燥湿,解毒,止痢,止带,明目。 苦参: 清热利尿,杀虫止痒,燥湿止泻。 白鲜皮: 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杀虫止痒。 胡黄连: 清热除蒸疗疳,解毒除湿。 龙胆草: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草果: 燥湿温中,截疟。

南藤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

南藤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 【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 1.《名医别录》:丁公寄,生石间,蔓延木上,叶细,大枝赤茎,其大如债,黄有汁。七月七日采。 2.《开宝本草》:南藤,生依南树,故号南藤,茎如马鞭,有节,紫褐色。一名丁公藤。 3.《本草图经》:南藤,苗如马鞭,有节,紫褐色,叶如杏叶而尖。采无时。石南藤,生天台山中。其苗蔓延木上,四时不雕。 4.《纲目》:南藤,细藤圆腻,紫绿色,一节一叶,叶深绿色,似杏叶而 【拼音名】Nán Ténɡ 【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Wallich Pepper, stem and leaf of Pubescent pepper 【别名】丁父、丁公寄、丁公藤、石南藤、搜山虎、风藤、巴岩香、三角枫、石蒌藤、细叶青竹蛇。 【来源】 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石南藤的茎叶或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 wallichii (Miq.)Hand.Mazz.[P.wallichii(Miq.)Hazz.var.hupehense(C.DC.)Hand.Mazz.] 采收和储藏:8-10月割取带叶茎枝,晒干后,扎成小把。 【原形态】石南藤常绿攀援藤本,揉之有香气。茎深绿色,节膨大,生不定根。叶互生,叶柄长1-2.5cm;叶片椭圆形或向下渐变为狭卵形或卵形,长7-14cm,宽4-6.5cm,先端渐尖,基部钝圆或阔楔形,下面被疏粗毛,叶脉5-7条,最上1对互生或近对生,离基1-2.5cm 从中脉发出,弧形上升。花单性异株,无花被;穗状花序轴被毛;雄花苞片圆形,直径约1mm,具被毛的短柄,雄蕊2,稀3枚,花药比花丝短;雌花序短于叶片;雌花苞片柄于果期延长达2mm。密被白色长毛;子房离生,柱头3-4,稀5。浆果球形,直径3-3.5mm,有疣状凸起。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林中阴处或湿润处,攀援于树上或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南部、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栽培】 生物学特性属热带湿型植物。喜凉爽湿润的气候。较耐寒、耐半阴、耐干旱脊薄,不耐涝。以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夹砂土较好。

常见中药大全_中药名称及作用41325

常见中药大全中药名称及作用辛温解表药: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平喘、利水(外感风寒表实证)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表、温经通阳。(风寒湿痹、痰饮蓄水、胸痹) 紫苏:辛温,归肺脾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脾胃气滞)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去风解表,透疹疗疮,止血。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去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白芷:辛温,归肺胃经。解表去风,燥湿,消肿排脓,止痛。(阳明头痛,寒湿带下) 生姜:辛微温。归肺脾经。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胃寒呕吐) 香薷:辛微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阴暑、水肿、小便不利) 辛夷:辛温。归肺胃经。散风寒,通鼻窍。 藁本:辛温;归膀胱经。发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苍耳子:辛苦温。有小毒。归肺经。宣通鼻窍,去风湿,止痛。 辛凉解表药: 薄荷:辛凉。归肝肺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散肿。 桑叶:苦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 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疏风清热,解毒明目。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生阳止泻。 柴胡:苦辛微寒,归心包络、肝、三焦、胆经。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伤寒邪在少阳、肝气郁结、气虚下陷致肛脱等) 升麻:辛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中气虚弱、气虚下陷致肛脱等) 蔓荆子:辛苦平。归膀胱肝胃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淡豆豉:辛肝微苦,寒。归肺胃经。解表除烦。 清热泻火药: 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温热在气分,肺热咳喘)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栀子:苦寒,归心肺肝胃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肝胆湿热、)夏枯草:苦辛寒。归肝胆经。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芦根:甘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止呕除烦。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清热除烦、利尿。 清热燥湿药: 黄芩: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龙胆草:苦寒,归肝胆膀胱经。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 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热入营血、血热妄行等热病) 玄参:苦甘咸寒,归肺胃肾经。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常用中药功效归纳表

解表药 能促进人体发汗,使侵犯肌表的邪气由汗出而解,治疗表证。 1.发散风寒药以发散风寒为主,用治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苔薄白、脉浮紧的风寒表证。部分药分别兼有止咳、祛风湿止痛、通鼻窍等功效,又可治疗咳喘、头痛、风湿痹痛、鼻渊等。 2.发散风热药以发散风热为主,用以治疗发热、微恶风寒、口渴、苔薄黄、脉浮数的风热表证。部分药兼具清肺止咳、利头目咽喉、透疹等作用,故风热咳嗽、头痛、咽痛、目赤肿痛、疹出不透等可选用。 清热药 具有清热泻火、燥湿、凉血、解毒及清虚热等功效。用治温热病高热烦渴,热泻热痢,温毒发斑,痈肿疮毒及阴虚发热等里热证。 1.清热泻火药清热作用较强,用治热病邪入气分而见高热、口渴、汗出、烦躁、舌红苔黄、脉洪数实者。还分别用于肺热、胃热、心火、肝火等引起的脏腑火热证。 2.清热燥湿药清热之中燥湿力强,主要用治身热不扬、胸脘痞闷、泄泻痢疾、黄疸尿赤、湿疹湿疮、带下黄稠等湿热证,以及脏腑火热证和疮疡肿毒等病证。 3.清热凉血药有清解营、血分热邪,凉血消斑及滋阴生津的作用。主治温热病热入营分而见身热夜甚、心烦不寐、或神昏谵语、斑疹隐隐、舌绛、脉细数;热入血分而见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等病证。 4.清热解毒药清热之中更长于解毒,主治痈肿疮毒、丹毒、痄腮、咽喉肿痛、热毒下痢、肺痈肠痈、虫蛇咬伤、水火烫伤、部分癌肿及其它急性热病等。 5.清虚热药以清虚热、退骨蒸为主要作用,主治肝肾阴虚,虚火内扰所致的骨蒸潮热、手足心热,以及热病后期,邪热未尽,阴液耗伤之夜热早凉等症。

清热药功效归纳表 泻下药 具有泻下通便,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或有攻逐水饮,消退水肿的作用。适用于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实热内结及水肿等里实证。 1.攻下药泻下作用较强,兼清热泻火,主治热结便秘、燥屎坚结及实热积滞病证。 2.润下药泻下作用缓和,能润滑大肠,促使排便,适用于老年体虚,久病产后等所致的肠燥津亏便秘。 3.峻下逐水药药性峻猛有毒,能引起剧烈腹泻,有的兼利尿作用,适用于全身水肿、腹水等正气未衰之证。 泻下药功效归纳表

中药黄芩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xx 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与功效】 味苦,性寒。功效: 清热解毒。 【传统应用】 主治热病温病发热,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血热吐衄,以及疮疡疖肿,胎动不安等。 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 ① xxxx(《伤寒论》): 黄芩、芍药、甘草、大枣,治疗太阳少阳合病,下利;② 黄芩滑石汤(《温病条辨》): 黄芩、滑石、蔻仁、通草、猪苓、茯苓、大腹皮,治疗湿温身热;③ 黄芩泻肺汤(《张氏医通》): 黄芩、连翘、大黄、山栀、杏仁、枳壳、桔梗、薄荷、甘草,治疗肺热咳嗽。 黄芩古代常用于外感发热。温病发热,痢疾,及肺、肝胆、胃肠之急慢性感染性疾病。 黄芩在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泻心汤、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等许多清热解毒名方中都有使用。 【主要成分】 主要含黄酮类xx 素等成分。 1.黄酮类: 黄芩含黄酮类成分,计有40 种黄酮。主要有黄芩苷及其苷元黄芩素;尚有汉

黄芩素、汉黄芩苷、黄芩新素、白杨素、千层纸素 A、千层纸素A 一7—0 —葡萄糖醛酸苷、二氢黄芩苷、5, 8 一二羟基6, 7-二甲氧基黄酮等。 2.其他: xx还含怜谷甾醇、苯甲酸、氨基酸等。 【药理作用】 (一)抗炎、抗过敏、抗变态反应、保护骨质 黄芩苷、黄芩素对关节炎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黄芩素对类风湿关节炎、球蛋白变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D-青霉胺相似;对关节炎继发性骨损害有保护作用,能抑制骨质的退化和破坏。 黄芩对各型变态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对l 型变态反应作用最强,能抑制肥大细胞酶激活系统对过敏介质SRS-A和组胺的释放,抑制了过敏反应。其有效成分为黄芩素、黄芩苷和其他黄酮类成分。因而黄芩对动物过敏性哮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或缓解作用,并且与麻黄碱有协同作用。 (二)解热、解毒和抗病原体 本品对实验性发热有显著的解热降温作用。 黄芩黄酮类成分具有显著的广谱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和抑制阿米巴原虫的作用。但也有报道黄芩无明显的抗菌作用,或者是有较弱的抗菌作用。 本品有解毒作用,与所含的葡萄糖醛酸有关。 (三)利胆、保肝和降脂 本品可促进家兔胆汁分泌,使血中高胆红素含量降低。有显著的保肝作 用。黄芩黄酮能使动物血清中升高的转氨酶ALT AST显著下降。 黄芩新素可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和肝内甘油三酯,并能抑制

常用中药名称及药用功效(20210304113413)

发散风热药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发散风寒药 白芷:解表散风,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蝉蜕:疏散风热透疹利咽一一明目退翳息风止痉。羌活: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辛夷: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荆芥: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顺气安胎。 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苍耳子:散风除湿,通窍止痛,通鼻窍、散风寒。 藁本: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牛蒡子: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散肿,滑利通便。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止痉。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驱风止痛。 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淡豆豉:解表,除烦。 清执药 1 IJ 八、、kJ 1、清热泻火药 大黄:泻火通便,解毒祛瘀,除湿退黄,降火止血。 石韦:利水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除烦止渴。 寒水石:清热泻火。夏枯草清肝明目,散郁结、降血压。 决明子:清肝明目,降血压,润肠通便。 全部中药的名称及药用功效

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清心利尿。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散肿。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散肿,利咽散结。 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息风定惊。 贯众:清热解毒,杀虫,凉血止血。 蚤休: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 马勃: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清肺止血。 马齿苋: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凉血止血。 鸦胆子: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截疟 腐蚀赘疣。 云苓(茯苓):性平味甘无毒性,益气安神,健脾和胃,祛除湿热,行水止泄, 治气虚劳伤、心腹胀满、水肿、腹泻、健忘、失眠等症,具有一定的抗肿瘤功效, 云南所产的茯苓,又称茯苓。 ②治热毒疮疡药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清肝明目,通经下乳。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清肝明目,解蛇毒。 野菊花:清热解毒,泻火散结,利咽明目。 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红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白花蛇舌草: 清热利湿,解毒消肝。 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熊胆: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凉肝定惊。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排脓散肿。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止渴,清热利尿。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芦根:清热生津,清胃除烦止呕,祛痰排脓,利尿透疹。 淡竹叶:清热除烦,通利小便,渗湿泄热。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马齿苋: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凉血止血。 鸦胆子: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2、 清热燥湿药 黄苓: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烦止呕。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 秦皮:清热燥湿,解毒,止痢,止带,明目。 苦参:清热利尿,杀虫止痒,燥湿止泻。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杀虫止痒。 胡黄连:清热除蒸疗疳,解毒除湿。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草果:燥湿温中,截疟。 3、 清热解毒药 ①治湿热病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 牛黄:清热解毒,凉肝息风定惊,化痰开窍。

常见中药基本功效

常见中药基本功效 解表药 羌活:发散风寒,祛风湿,巅顶头痛。 藁本:同上。 防风:祛风解表,皮肤瘙痒,祛风湿,止全身之痛。 荆芥:祛风解表,皮肤瘙痒,透疹,炒碳止血。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止咳,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表,温通经脉,助阳(心,脾,肾)。 紫苏:发散风寒,行气宽中。 香薷:发散风寒,化湿和中,利水消肿。(发汗解表量不宜大,不宜久煎,热服;水肿,量大,冷服。) 生姜:发散风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细辛:发散风寒(较强),止痛,通鼻窍,温肺止咳。 白芷:祛风解表,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苍耳子:发散风寒,通窍,止痛。 辛夷:发散风寒,通窍。 薄荷:发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理气。 牛蒡子:疏散风热,利咽透疹,解毒消肿,润肠通便。 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小儿肝风内动。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肺,平肝阳,清肝明目。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慢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止痛。 柴胡:退热,疏肝理气,升举阳气。 升麻:退热,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表证风发热,项背强痛,透疹,生津止渴,健脾止泻。 淡豆豉:疏散表邪风寒风热皆可,常做辅助药。 清热药 石膏:肺热咳喘,胃火上炎,煅后收湿敛疮。 知母:滋肺阴而除燥热,胃热口渴,滋肾阴。 芦根:泻胃热生津止渴止呕,清肺热祛痰排脓,湿热淋证水肿。 天花粉:胃热口渴,肺热燥咳。 淡竹叶:清热除烦,清心火,利尿。 栀子:泻火除烦,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清利湿热。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夏枯草:泻肝火,消肿散结。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清肺热,安胎。 黄连:清心肝胃之热,燥脾胃大肠湿热。 黄柏:清肝胆大肠膀胱及下焦湿热,泻火解毒,入肾经退虚热。 穿心莲:清下焦湿热,擅清肺胃之热,泻火解毒。 苦参: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杀虫利尿。

常见中药大全,中药名称及作用

常见中药大全,中药名称及作用1 (转载) 淄水渔夫收 藏 于 2011-06-06 阅读 数:1 收藏 数: 191 公 众 公 开 原 文 来 源 修改如何标记批注? 太阳升起L https://www.360docs.net/doc/cc1686248.html,/myfiles.aspx谢谢朋友的来访欢迎常耒 辛温解表药: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平喘、利水(外感风寒表实证)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表、温经通阳。(风寒湿痹、痰饮蓄水、胸痹) 紫苏:辛温,归肺脾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脾胃气滞)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去风解表,透疹疗疮,止血。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去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白芷:辛温,归肺胃经。解表去风,燥湿,消肿排脓,止痛。(阳明头痛,寒湿带下) 生姜:辛微温。归肺脾经。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胃寒呕吐) 香薷:辛微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阴暑、水肿、小便不利) 辛夷:辛温。归肺胃经。散风寒,通鼻窍。 藁本:辛温;归膀胱经。发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苍耳子:辛苦温。有小毒。归肺经。宣通鼻窍,去风湿,止痛。

辛凉解表药: 薄荷:辛凉。归肝肺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散肿。 桑叶:苦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 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疏风清热,解毒明目。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生阳止泻。 柴胡:苦辛微寒,归心包络、肝、三焦、胆经。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伤寒邪在少阳、肝气郁结、气虚下陷致肛脱等) 升麻:辛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中气虚弱、气虚下陷致肛脱等) 蔓荆子:辛苦平。归膀胱肝胃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淡豆豉:辛肝微苦,寒。归肺胃经。解表除烦。 清热泻火药: 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温热在气分,肺热咳喘)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栀子:苦寒,归心肺肝胃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肝胆湿热、) 夏枯草:苦辛寒。归肝胆经。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芦根:甘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止呕除烦。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清热除烦、利尿。

常见中药的功效与作用

西洋参的功效与作用 西洋参又叫花旗参、洋参、美国人参等。原产地在美国和加拿大,是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参的根,和我国人参可谓是一母同胞,血缘很近,但药效有所不同,最大的优点是温补效果佳,不会出现流鼻血一类的上火症状。那么,西洋参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呢? 西洋参的功效: 1、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西洋参中的皂甙可以有效增强中枢神经,达到静心凝神、消除疲劳、增强记忆力等作用,可适用于失眠、烦躁、记忆力衰退及老年痴呆等症状。 2、保护心血管系统:常服西洋参可以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心肌氧化、强化心肌收缩能力,冠心病患者症状表现为气阴两虚、心慌气短可长期服用花旗参,疗效显著。花旗参的功效还在于可以调节血压,可有效降低暂时性和持久性血压,有助于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脑血栓等疾病的恢复。 3、提高免疫力:西洋参作为补气保健首选药材,可以促进血清蛋白合成、骨髓蛋白合成、器官蛋白合成等,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生长,有效抵抗癌症。 4、促进血液活力:长服西洋参可以降低血液凝固性、抑制血小板凝聚、抗动脉粥样硬化并促进红血球生长, 增加血色素。 5、治疗糖尿病:西洋参可以降低血糖、调节胰岛素分泌、促进糖代和脂肪代,对治疗糖尿病有一定辅助作用。 西洋参的作用: 1、西洋参具有滋阴补气, 宁神益智及清热生津, 降火消暑的双重功效. 古语云: “西洋参性凉而补, 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者皆可用之”. 故补而不燥是花旗参的特别之处. 2、强化心肌及增强心脏之活动能力; 3、强壮中枢神经, 安定身心并恢复疲劳, 有镇静及解酒作用, 增强记忆能力, 对老人痴呆症有显著功效; 4、对血压有调整作用, 使暂时性或持久性血压下降.抑制动脉硬化并促进红血球生长, 增加血色素的份量; 5、能调节胰岛之分泌, 因此对糖尿病有功效; 6、对肝脏有调节副肾上腺素之分泌, 促进新代的作用; 7、能增强体力并对运动员具极大助益; 8、抑制癌细胞生长, 增加免疫功能; 9、助长消化, 对慢性胃病和肠胃衰弱有助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西洋参性凉味甘,除有补气养阴的功效外,还能清火生津,对津液不足,口渴舌燥具有相当的疗效。长期服用,能提神醒脑、生津止渴、调节平衡,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的确是进补强身的上佳之选。 除了日常的保健功能外,经临床验证,西洋参对高血压和心肌营养不良、冠心病、心绞痛等亦有一定疗效。对于由心脏病引发的胸闷、心慌心烦等症尤为适宜。同时,花旗参还可降低"化疗"或"放疗"治癌肿引起的不良反应,常作为治疗各种癌症的辅助剂之品。 西洋参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如:强壮剂具有抗疲劳、强壮体魄作用。补益剂具有补充人体所需,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抗应激能力具有抗缺氧、抗高温、抗寒作用。预防

常见中药的功效大全

常见中药的功效大全 一、解表药 (一)辛温解表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顺气安胎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健胃消食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消疮炒炭止血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炒用止泻 羌活:祛风解表胜湿止痛 白芷:祛风解表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细辛:祛风解表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藁本:祛风解表胜湿止痛 苍耳子:祛风解表宣通鼻窍除湿止痛 辛夷:发汗解表宣通鼻窍 (二)辛凉解表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润肠通便 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桑叶:疏散风热润肺止咳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滋养肺阴

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驱风止痛 柴胡: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清胆退热截虐 升麻: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解肌退热发表透疹升阳止泻生津止渴 二、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 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寒水石:清热泻火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生津止渴退虚热 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清肺止咳 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润肺止咳 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生津 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焦栀子:凉血止血 夏枯草:清热泻火清肝明目散结消肿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二)清热燥湿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解毒疗疮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实火

常见中药大全_中药名称及作用

常见中药大全中药名称及作用 辛温解表药: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平喘、利水(外感风寒表实证)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表、温经通阳。(风寒湿痹、痰饮蓄水、胸痹) 紫苏:辛温,归肺脾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脾胃气滞)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去风解表,透疹疗疮,止血。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去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白芷:辛温,归肺胃经。解表去风,燥湿,消肿排脓,止痛。(阳明头痛,寒湿带下) 生姜:辛微温。归肺脾经。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胃寒呕吐)香薷:辛微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阴暑、水肿、小便不利) 辛夷:辛温。归肺胃经。散风寒,通鼻窍。 藁本:辛温;归膀胱经。发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苍耳子:辛苦温。有小毒。归肺经。宣通鼻窍,去风湿,止痛。 辛凉解表药: 薄荷:辛凉。归肝肺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散肿。 桑叶:苦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疏风清热,解毒明目。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生阳止泻。柴 胡:苦辛微寒,归心包络、肝、三焦、胆经。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 阳气。(伤寒邪在少阳、肝气郁结、气虚下陷致肛脱等)升麻:辛甘微寒。 归肺脾胃大肠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气虚弱、气虚下陷致肛 (中脱等) 蔓荆子:辛苦平。归膀胱肝胃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淡豆豉:辛肝微苦,寒。归肺胃经。解表除烦。 清热泻火药: 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温热在 气分,肺热咳喘)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梔子:苦寒,归心肺肝胃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 痛。(肝胆湿热、) 夏枯草:苦辛寒。归肝胆经。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芦根:甘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止呕除烦。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清热除烦、利尿。清热燥湿药: 黄苓: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龙胆草:苦寒,归肝胆膀胱经。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清热凉 血药: 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热入营血、血热妄行 等热病)

阿伽陀药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阿伽陀药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由于现代人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变化,疾病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带来的影响非常不好,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大家的免疫力抵抗疾病呢?其实除了防治 由于现代人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变化,疾病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带来的影响非常不好,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大家的免疫力抵抗疾病呢?其实除了防治各种病外,还可以通过饮食进行调理,中医给大家推荐了一款食疗方剂阿伽陀药,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紫檀5两,小柏5两,茜根5两,郁金5两,胡椒5两。 【制法】上为末,水和,入臼中,更捣一万杵为丸,阴干。 【功能主治】久服益人神色,无诸病。主诸种病。先吐血,后嗽血。 【用法用量】用时,以水磨而用之。 【临床应用】诸咽喉口中热疮者,以水煮升麻,取汁半合,研一丸,如梧桐子大,旦服之,二服止,禁酒、肉、五辛,宜冷将息;诸下部及隐处有肿,以水煮牛膝、干姜等,取汁半合,研一丸,如梧桐子大,且服之,四服止,禁酒、肉、五辛、生冷、醋滑;诸面肿、心闷,因风起者,以水煮防风,取汁半合,研一丸,如梧桐子大,旦服之,二服止,不须隔日,禁酒、五辛、醋肉;诸四体酸疼或寒或热,以水煮麻黄,取汁半合,研一丸,如梧桐子大,旦服止,禁酒肉及面、五辛;诸慝下部有疮,吞一丸,如梧桐子大,又煮艾槐白皮,取汁半合,研一丸,灌下部二度,禁酒、肉;诸卒死,服者多活,看其人手脚头面腹肿,观颜色无定,若有此色而加痢者,并不堪治,以冷水弱半合,研二丸,如小豆,灌口,一服不愈,更与一服,若损,惟得食白粥、盐酱,禁酒、肉、五辛;诸被魇祷,当心常带一丸,又以水一酸枣许,研一丸,如小豆服之,三服止,无所禁忌;诸被蛇及恶兽等毒,若未 生活常识分享

常用中药功效比较汇总

常用中药功效比较 1,麻黄与桂枝 共同点:均有发汗解表的功效,都可用于风寒表证。 不同点:麻黄,以宣散为主,发汗力强。适用于外感风寒,恶寒无汗的表实证。并有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用于肺气壅揭之咳喘证及水肿。桂枝,以温通为主,发汗力较缓,外感风寒,无论有汗的表虚证和无汗的表实证均可用。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常用治寒凝血滞诸痛证,痰饮,蓄水证以及心悸脉结代等证。 2,苍耳子与辛夷 共同点:质轻,性升浮。解表力弱,善于通窍。常相须为用,用治鼻渊头痛。 不同点:苍耳子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痹痛,风疹瘙痒。辛夷专治鼻渊(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治鼻渊头痛之要药。 3,桑叶与菊花共同点:均轻清发散,发散风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以及肝经风热或肝火上炎之眩晕头痛,目赤昏花等证。常相须为用以增强疗效。 不同点:桑叶清肺润肺力强。常用于燥热伤肺之干咳少痰,兼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吐衄轻证。菊花清肝平肝力优。常用于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惊风,兼能清热解毒,用治疔疮肿毒。 4,柴胡与升麻 共同点:均为发散风热药,具升阳举陷之功效。用于外感风热表征及中气下陷之证。不同点:柴胡退热作用较强,能和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为治少阳证要药。并善于疏肝解郁,清胆截疟,用于肝气郁结之证及疟疾等。升麻长于透疹,用于麻疹疹出不畅,并善于清热解毒,用于热毒所致的多种病症。 5,石膏与知母共同点:均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功效。用于温热病邪在气分,壮热,烦渴,汗出,脉洪大等肺胃气分实热证,以及肺热咳嗽等证,两味药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石膏辛甘大寒,重在清解,泻火力较强。善清胃肺实热,故肺热咳嗽,胃火上炎,头痛,牙龈肿痛多用。煅石膏还有收敛生肌之功,外用与疮疡溃而不敛,湿疹浸淫,水火烫伤等证。 知母苦甘性寒质润,重在清润,清热之中又善滋阴润燥,滋肺肾之阴而润肺除蒸,故多用于肺燥干咳,阴虚消渴,肠燥便秘以及肾阴不足之骨蒸潮热等证。 6,黄芩,黄连,黄柏共同点: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可治疗湿热,火毒所致的病证,如泻痢,黄疸,疮痈,湿疹,湿疮等。 不同点:黄芩长于清上焦湿热,清肺热,并可凉血止血,清热安胎。用于湿温暑湿,肺热咳嗽,少阳寒热,血热吐衄,胎热不安等证。 黄连药力较强,长于清中焦湿热,湿热泻痢尤宜,并可清心,胃之火而除烦止呕,解热。用于高热烦躁,心烦不眠,血热出血,胃热呕吐,消谷善饥等。黄柏苦寒下达,长于清下焦湿热,泻肾火,退虚热。多用于湿热下注,带下黄臭,足膝肿痛,热淋涩痛以及阴虚发热,盗汗遗精等。 7,金银花与连翘共同点: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同治痈肿疮毒。外感风热及温病邪在卫气营血等证。不同点:金银花甘寒不伤胃,疏散风热之力较强,并能凉血止痢,治疗热毒血痢。连翘苦寒,偏清泄里热,并可消痈散结,用于瘰疬痰核。连翘心长于清心泻火,善治热陷心包,高热神昏等。 8,大青叶与板蓝根共同点:都有清热解毒凉血之功,都可用于温病初起和热入营血,风热表证,痈肿疮毒,

常见中药材及其功效

一、解表药 1、辛温解表药 【麻黄】 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麻黄汤》 宣肺平喘:用于喘咳实证。《三拗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 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兼有表证,恶寒发热,脉浮等。《越婢汤》《越婢加术汤》 【桂枝】 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表证,无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桂枝汤》《麻黄汤》 温经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胃寒腹痛、经闭、痛经。《桂枝附子汤》《小建中汤》《温经汤》助阳化气:用于痰饮证和膀胱蓄水。《苓桂术甘汤》《五苓散》《桂枝甘草汤》 【荆芥】 祛风解表:用于外感风邪,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荆防败毒散》《银翘散》 透疹:用于麻疹透发不畅而有表证。 止血:用于衄血、便血、崩漏等出血证(炒碳用)。 【防风】 祛风解表:用于外感风邪,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荆防败毒散》 胜湿:用于外感风湿或风湿痹痛。《羌活胜湿汤》 止痉:用于破伤风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痉挛抽搐等。《玉真散》 【细辛】 发散风寒:用于阳虚外感,恶寒发热,无汗脉沉等。《麻黄附子细辛汤》 祛风止痛:用于头痛、牙痛、痹痛。《川芎茶调散》 温肺化饮:用于肺寒咳嗽,痰多清稀。《小青龙汤》 【白芷】 散寒通窍:用于外感风寒,头痛鼻塞。《九味羌活汤》 祛风止痛:用于风邪所致的眉棱骨痛、牙痛、头风痛、鼻渊头痛。《川芎茶调散》 消肿排脓:用于疮疡肿痛,为外科常用药。《仙方活命饮》 燥湿止带:用于寒湿带下,色白清稀。 【羌活】 解表散寒: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九味羌活汤》 祛风胜湿、止痛:用于风湿痹痛,以项背、肢节等上半身为宜。《蠲痹汤》 【辛夷】 散风寒、通鼻窍:用于鼻病,为鼻渊要药,偏于风寒常与细辛、白芷等同用;偏于风热常与薄荷、黄芩同用。 2、辛凉解表药 【薄荷】 疏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及热病初起,发热恶风、头痛无汗等。《银翘散》 清头目、利咽喉:用于风热上攻所致头痛、目赤或咽喉肿痛等。 透疹毒:用于麻疹初起,或风热外袭疹发不畅。《加减葛根汤》 【葛根】 发表解肌:用于外感发热,头痛无汗,项背强痛等。《葛根汤》《葛根解肌汤》 升阳止泻:用于湿热泄痢及脾虚腹泻等。《葛根芩连汤》《七味白术散》 解热生津:用于用于热病口渴或消渴症。《玉泉饮》 透疹: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升麻葛根汤》 【柴胡】

全部中药的名称及药用功效

中药的作用和功效 发散风寒药 白芷解表散风,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羌活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辛夷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荆芥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顺气安胎。 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苍耳子散风除湿,通窍止痛,通鼻窍、散风寒。 藁本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发散风热药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牛蒡子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散肿,滑利通便。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止痉。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驱风止痛。 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淡豆豉解表,除烦。 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 大黄泻火通便,解毒祛瘀,除湿退黄, 降火止血。 石韦利水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除烦止渴。 寒水石清热泻火。夏枯草清肝明目,散郁结、降血压。 决明子清肝明目,降血压,润肠通便。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排脓散 肿。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止渴,清热利尿。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芦根清热生津,清胃除烦止呕,祛痰 排脓,利尿透疹。 淡竹叶清热除烦,通利小便,渗湿泄 热。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凉血止 血。 鸦胆子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截疟, 腐蚀赘疣。 2、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烦止呕。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 秦皮清热燥湿,解毒,止痢,止带,明目。 苦参清热利尿,杀虫止痒,燥湿止泻。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杀虫止痒。 胡黄连清热除蒸疗疳,解毒除湿。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草果燥湿温中,截疟。 3、清热解毒药 ①湿热病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 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清心利尿。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散肿。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散肿,利咽

七种常用中药的功效及服用禁忌

七种常用中药的功效及服用禁忌 胖大海、枸杞子、金银花等都是人们熟识且常用的中药,由于这些中药药性较为平和,大多数人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去服用,其实这些常用中药也有一些服用禁忌,切不可随意服用,并要掌握好安全用量。 胖大海——清肺利咽 胖大海味甘,性寒;有小毒。有清肺利咽、润肠通便之功效,适用于风热邪毒侵犯咽喉所致的喑哑,其他原因引起的喑哑用胖大海无效,特别是老年人突然失音及脾虚者应该慎用。 【安全用量】代茶饮每次不得超过3粒,以防中毒。 决明子——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 决明子味甘、苦,性微寒,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等功效。但决明子可引起腹泻,女性长期服用轻则引发月经不规律,重则可使子宫膜不正常;有泄泻、低血压者及怀孕女性也应慎用。另外,决明子是一种泻药,长期服用对身体不好,会损伤身体的正气。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10~15克。 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抗衰老 枸杞子味甘,性平,功能为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抗衰老。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枸杞子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人或平时大量摄取肉类食物面泛红光的人不宜服用。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最适合吃枸杞的是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而且,一定要长期坚持,每天吃一点,才能见效。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5~15克。 甘草——润肺祛痰止咳 甘草味甘,性平,有补益心脾、润肺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之功效,但长期服用能引起水肿和血压升高,还易引起低钾血症,导致心律失常、肌肉无力等。湿盛胀满者不宜服用。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3~10克。 人参——大补元气,提高免疫力 人参大补元气、生津安神、补脾益肺,能兴奋神经系统,提高免疫力,抗衰老。身强体壮者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人参易口干舌燥,甚至鼻孔出血。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服。 有些人认为人参是一种补品,吃了对身体总有好处,这是错误的想法。无论是红参还是生晒参,在服用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过量服食。另外,一定要注意季节变化。一般来说,秋冬季节天气凉爽,进食比较好;而夏季天气炎热,则不宜食用。在服用人参后忌吃萝卜、忌饮茶。人参忌与葡萄同食,葡萄中含有鞣酸,极易与人参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沉淀,影响吸收而降低药效。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5~10克。 菊花——平肝明目,解毒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的作用。但阳虚体质者不适合服用;气虚胃寒、食少泄泻者应慎服;阴阳两虚型、痰湿型、血淤型高血压病患者也不宜服用菊花。菊花的服用方法:以杭一带所长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饮用,每日3次。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6~10克。 金银花——清热解毒 金银花味甘、性寒,既能清里热,又能散表热。因金银花药性偏寒,不适宜长期饮用,尤其是脾胃虚寒、阴证疮疡或气虚体弱的人以及月经期女性不能服用。金银花的服用方法:一茶匙干燥的金银花茶,用一杯滚烫开水冲泡,焖约10分钟后即可饮用,可酌加冰糖或蜂蜜。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9~30克。 中药功效小结 一、解表药 1.兼利水消肿者:麻黄、香薷。 2.兼治咳喘者:麻黄、细辛、紫。 3.兼能行气者:紫。 4.兼能止呕者:生、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