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个中医名词解释大全

中医名词解释大全

1、五心烦热:指两手两足心发热,并自觉心胸烦热。

2、流注:是毒邪流走不定,注无定处而发生于较深部组织的一类化脓性病症。多发于肌肉深处,结成或漫肿,单发或多发,日久成脓。多患于气血虚弱者。

3.肺金:传统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用五行的属性分别脏腑器官的特性,称肺属金。4.中风:指脑血管意外等疾患。病可因阴精亏损,或暴怒伤肝,使肝阳偏亢,肝风内动;“类中风”是指类似于中风的症状。

5.痰火:指无形之火与有形之痰煎熬胶结贮积于肺的病症。

6.君主之官:君主,指心在脏腑中居首要地位的意思。

7.虚喘:是肺肾之虚,尤以肾不纳气为主。

8.厥:即厥症。泛指突然晕倒。

9.荣、已:营气、卫气。

10.肝痿:又称筋痿。

11.气逆:指气上逆而不顺。

12.三焦:分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一般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内,中焦指膈下,脐部的上部位,包括脾,胃等脏腑;下焦指脐以下的部位,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从生理角度上讲,还包括肝,故下焦往往肝肾并提。

13.真火:指肾阳。

14.血为营,气为已:营指营气,是血中之气,卫指卫气,起卫外作用,固表作用。15.龙雷之火:指肾火,肝火。心肾之火。龙火,指肾火;雷火,指心火。

16.相火:和“君火”(心火)相对而言,一般指肝肾的相火。

17.神:神气,传统中医有心藏神的说法。

18.肝气:指肝脏的精气。

19.肝血:指肝脏所藏的血。肝血与肝阴不能截然分开。

20.肾火:肾是阴脏,内藏水火(即真阴,真阳),水火必须保持相对平衡。

21.心火:广义泛指心的功能活动,狭义指心脏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

22.肾气:肾精化生之气,指肾脏的功能活动,如生长,发育及性机能的活动。

23.肾水:指肾脏的阴液也称肾阴。

24.先天:人身生命,发育生殖的本源,与后天相对而言。

25.后天;指脾胃。人体的出生后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要靠脾胃之气吸收水谷精微以滋养供给。

26.肝为肾之子:按五行学说,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所以肝为肾之子,而肾为肝之母。

27.骨蒸:“骨”表示深层的意思,“蒸”是熏蒸的意思,形容阴虚潮热的热气自里透发而出,故称为骨蒸。

28.

心肾不交:心在上焦,属火;肾在下焦,属水。心中之阳下降至肾,能温养肾阳;肾中之阴上升至心,则能涵养心阴。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和肾水就是互相升降,协调,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肾不交是指心阳与肾阴的生理关系失常的病态。心居上焦,肾居下焦。正常情况下,心与肾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如肾阴不足或心火扰动,两者失去协调关系,称为心肾不交。主要症状:心烦,失眠,多梦,怔忡,心悸,遗精等。多见于神经官能症及慢性虚弱病人。

29.任脉:起于小腹内(胞中)沿着脊椎骨内部上行。同时又出于会阴部,上至前阴,沿着腹部正中线,通地脐部,上至胸部,颈部,是阴部经脉的总纲。

30.君:即君药,指这个处方中的主药。

31.真水:指的是肾阴,是与肾阳相对而言,肾阳指本脏的阴液(包括肾脏所藏的精),是肾阳功能活动的基础。

32.肝木,脾土:中医五行学说:把肝归属于“木”,因为肝主疏泄条达:把脾归属于“土”,因脾主消化饮食,把饮食的精华运输到全身,故同土的生化万物的特化相联系。

33.腠理:指人体皮肤,肌肉和脏腑的纹理,是气血流通灌注之处。腠理外连皮肤,为卫气散布和汗液等渗泄的通路。

34.往来寒热:恶寒和发热交替出现,定时或不定时发体的情况。

35.

君相二火:即君火和相火。君火,指心火。因心是所谓“君主之官”,故名。相火,与君火相对而言。二火相互配合,以温养脏腑,推动功能活动。一般认为命门,肝胆,三焦均内有相火,而相火的根源主要发自命门。

36.冲脉:奇经八脉之一。起于小腹内(胞中),沿着脊椎骨内部上行。同时由阴部的两侧,夹脐两旁向上,到胸部而止。

37.恶血:即败血。

38.败血:瘀血的一种,指溢于经脉外,积存于组织间隙的坏死血液。

39.带脉:奇经八脉之一。起于季胁部,横行环腰部一周。

40.脾气:指脾的运化功能。

41.命门:有生命之门的含义,有生命的关键之意。它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和维持生命的要素。有指两肾为命门。

42.潮热:发热如潮水一样有定时,每天到一定时候体温就升高(一般多在下午出现)。43.痈:病名,风疮面浅而大者为痈,因气血受毒邪所困而瘫塞不通所形成的。

44.手汗:指手掌心潮湿多汗的症状,多为脾胃湿热引起。

45.前阴:又称“下阴”指男,女外生殖器及尿道的总称。

46.后阴:即肛门部。

47.死血:指瘀血。

48.湿痰:痰证的一种。多由脾关健运,湿蕴酿痰所致。症见痰多稀白,或黄滑而易出。49.木:即麻木。

50.

神明:即“神”的概念。“神”是神志,知觉,运动等生命活动现象的主宰,它有物质基础,由先天之精生成,由后天饮食所化生的精气来充养,才能维持和发挥它的功能。在人体它位居首要地位。前人把大脑、中枢神经的部分功能和心联系起来,故又有“心藏神”的说法。51.魂:为五脏精气化生的精神情感活动,为肝所藏。

52.魄:属精神活动中有关本能的感觉和支配动作的功能,为五脏精气所化生,为肺所藏。53.肝藏魂:“魂”属精神活动,肝气疏泄条达而情志正常,叫做藏魂。“肝藏魂”体现了精神活动和内在脏器的联系。

54.心惊:指心中恐惧。

55.真气:即正气,《灵枢刺节真邪》篇“真气者,气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56.内热生风:指阴虚热炽,煎熬营阴,经脉失濡而动气的证候。可出现动摇,眩晕,抽搐等症。

57.心中火虚:指心阳虚弱。

58.瞑;闭上眼睛。

59.

肝气燥:指肝阴不足,肝阳上亢的症候。主要症状有头晕目眩,耳鸣,眼干,面红,烦躁,失

眠等,多见于高血压症。肝为刚脏,喜柔润,忌刚烈。肝阴不足,每致肝燥而阳亢。60.

热厥:厥证之一。指因邪热过盛,津液受伤,影响阳气的正常流通,不能透达四肢而见四肢厥冷的病症。多伴有口喝,烦燥,胸腹灼热,便秘等症状。

61.心包络:简称“心包”,它为心脏的外膜附有络脉,主要起保护心脏的作用。

62.气化:气的运行变化。膀胱气化,即膀胱的排泄功能。

63.膀胱之开合,肾司其权:膀胱的开合排尿功能,主要依赖于肾气的作用。

64.亡阴:阴液大量耗伤所出现的一种病理状态,可见皮肤干燥,身体枯槁,眼窝深陷,精神烦躁,甚则昏迷,谵妄等症。

65.清肃之气:指肺气。肺气宜清净肃杀,如秋令之气,否则将上逆为患。

66.脾不摄血:脾气虚弱,失去统摄血液的功能。

67.脾土:脾的代称。脾在五行属土,故称。

68.心火:心的代称,心在五行属火,故称。

69.下元:指肾脏。

70.假热:指上部出现假热的现象。颧红如妆或口鼻出血,或口燥齿浮等症状。这是因为真阳浮越所致。

71.肺热不能克肝:肺受热邪而不能制约肝气。按五行学说,肝木受克于肺金。

72.气逆:脏腑之气上逆。指气上逆而不顺的病理。

73.既济,意指水火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以维持人体生理功能的动态平衡的规律。74.肾火沸腾:指肾阳偏亢,火盛煎熬津液,迫津上腾。

75.

亡阳:由于大汗不止,或吐泻过剧,或其他原因耗伤阳气,以致阳气突然衰竭,出现大汗淋漓的症状,汗出如珠而微粘,畏寒,手足冷,呼吸微弱,面色苍白,甚则口唇青紫,脉微欲绝或浮数而空等。类似于休克现象。

76.脾气:主要指脾的动化功能,也包括脾的升清和统摄。固身血液的功能。

77.中满:指胱腹胀满。

78.水火相济:心属火,肾属水,水火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以维持生理的动态平衡,称为“水火相济”。

79.相克:即相互约制,排斥或克服。五行学说借相克的关系来说明事物有相互拮抗的一面。

80.

命门之火:即肾阳。是生命本元之火。寓于肾阴之中,是性功能和生殖能力的根本。还能温养五脏六腑,对人身的生长,发育,衰老有密切关系。脏腑有命门之火的温养,尤其是脾胃需要有命门火的温煦,才能发挥正常的运化功能。

81.肾为肝之母:按照五行学说,肾属水,肝属木,水生木,故肾为肝之母。

82.

胃为肾之关:”关”可以理解为水液出入的关口。《素问,水热穴论》说:“肾者,胃之关也。”是指胃气虚弱,胃口不开将引起二便失调,水液代谢障碍诸症。

83.羸:瘦,弱。

84.枯槁;消瘦比较严重,并且干枯无光泽。

85.真阴:即肾阴。又有“肾水”,“元阴”真水等名称。是与肾阳相对而言。肾阴指本脏的阴液,是肾阳活动的物质基础。

86.阴虚阳亢:阴虚指精血或津液的亏虚。一般在正常状态下,阴和阳是相对平衡的,相互制约而协调。阴气亏损,阳气失去制约,就会产生亢盛的病理变化,生理病理性功能亢进,

称为“阳亢”。因此,阴虚会引起阳气亢盛,阳亢则能使阴液耗损,两者互为因果。临床表现: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咳血,消瘦或失眠,烦躁易思,或遗精,性欲亢进,舌红而干等。

87.肝气:指肝本脏的精气。常贝症状为两胁气胀疼痛,胸闷不舒;兼症较多见的是一些消化功能紊乱的症状。

88.开郁:是治疗因情志抑郁而引起气滞的方法。

89.肾气:肾精化生之气,指肾脏的功能活动,如生长,发育及性机能的活动。

90.真火证:即实火证,指火邪极盛引起的实证,热证。

91.火越:指火邪炽盛向外发泄的病症。

92.相济:相互补益。

93.肝气无依:肝气无处依附。肝气依附于肝血,现心不行血,肝补无血可藏,故肝气无依。

94.元阳:即“肾阳”又有“真阳”,“命门之火”等名称。肾阳寓于命门之中,为先天之真火。是肾脏生理功能的动力。也是人体热能的源泉。

95.心君不守:心火不能守位。心主火,心火离散,导致心阳衰竭,血脉不行,故称心君不守。

96.肾火避出躯壳:指阴寒内盛,致阴阳分离,肾阳外脱。

97.厥逆:四肢厥冷。

98.

伤寒:病名或证候名。广义的伤寒是外感发热病的总称:狭义的伤寒是属于太阳表症的一个症型,主要症状有发热,恶寒,无汗,头项强痛等。与现代医学所称的“伤寒”不同。病因,指伤于寒邪。

99.

神农氏:传说的上古帝王,为农业与医药的创始人。《淮南子,修务训》载:神农“教民播种五谷,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史记三皇本纪》载“神农氏以赭鞭鞭草,始尝百草,始有医药。”是本草之书,多托之于神农。

100、刀圭,旧时量药之器具,以借以指医术。

101、青囊:药囊。后世常以青囊称医术。

102、河车之路:谓肾气运行之路。

103、泥丸:道家谓脑为泥丸。

104、啐痛:碎,破也。碎痛,疼痛如破如裂,极言其痛之甚。

105、大道如环:指阴阳消长运行的道路如园环一样,周而复始,循环无穷。

106、玄关:佛教谓出入玄旨之关门,即入道之门为玄关。

107、仁圣工巧:当作“神圣工巧”。《难经.六十一难》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神。

108、五夺:形肉已夺,是一夺也。大夺血之后,是二夺也。大汗出之后,是三夺也。大泄之后,是四夺也。新产及大血之后是五夺也。

109、亢龙有侮:指阳亢至极,物极必反之意。,

110、四海:胃为水谷之海,冲脉为血海,膻中为气海,脑为髓海。

111、尾闾:道家谓精门,命门为尾闾。

112、玄理之法言:玄理,深奥精好的义理。

113、四气:指风,寒,暑,湿四种邪气。

114、四厥:四肢厥逆。

115、华扁:指华佗与扁鹊。

116、圭臬:指事物的准则。

117、四象:《易.系辞上》:“两仪生四象。”两仪,即指阴阳。四象为太阴,太阳,少阴,少阳。

118、面王:鼻准。

119、中恶:谓中邪恶鬼崇致病者。

120、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121、橐龠:古代鼓风吹火用的器具,此喻肺主气,司呼吸,调节气机的功能。

122、覆辙:犹言覆车。此喻失败的教训。

123、郄:指皮肤纹理缝隙。

124、箴言:古代的一种文体,以规劝告诫为主。

125、私淑:凡不及受业而宗仰其人者,私以其人为师,以其书为治道修身之资者皆称私淑。126、岘觎:非分的希望或企图。

127、憎寒:是一种外有寒战,内有烦热的症状。这是由于热邪内伏,阳气被阻,不能透达所致。

128、痰嗽:又称痰饮咳嗽。指因痰饮而致咳,并以咳嗽为主证者。本征一般指寒痰饮邪,停于肺胃,证见咳嗽多痰,色白,或如泡沫。

129、寒泻:由于内脏虚寒所致,临床表现有大便清冷而稀,有如鸭粪,腹中绵绵作痛,小便清白,或表现为肠鸣腹痛,完谷不化。

130、阴证:对一般疾病的临床辨证,指阴阳属性归类,分“阴证”与“阳证”。凡属于慢性的,虚弱的,静的,抑制的,功能低下的,代谢减退的,退行性的,向内的证候,都属于阴证,如面色苍白或暗淡,身重倦卧,肢冷倦怠,语声低微,呼吸,微弱,气短,饮食减少,口淡无味,不烦不渴。

131、晕在心:按中医说法,“心藏神”,神经系统头晕等疾病与心脏胆负供血等功能正常与否有关。

132、少火:是一种正常的具有生气的火,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须的。

133、壮火:是一种亢奋的病理之火。能损耗正气。

134、怔:是持续性心跳剧烈的一种症状。

135、内热生风:指阴虚热炽,煎熬营阴,经脉失濡而动风的证候。可出现动摇,眩晕,抽搐等症。

136、通人:学识渊博之人。

137、私智:一己之管见,偏而自矜。

138、子书:凡著书立说,自成一家言者,统称子书。

139、大象:宇宙一切事物之本原

2.。

140、太极:指原始混沌之气。

141、伐性之斧:指危害身心的事物。

142、腐肠之药:指损伤肠胃之药物。

143、桑榆:原指目落余辉在桑榆间。此引伸为晚年。

144、委顿:极度疲困。

145、理易:明白医理。

146、阳燧:向日光取火之凹面铜镜。

147、故宅:原来的居室。肾火之宅在于肾和命门。

148、先天:人身生命,发育生殖的本源,与后天相对而言。先天之本在肾,故有肾主先天

之说。

149、后天:指脾胃。人体出生后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要靠脾胃之后天吸收水各精微以滋养供给。

150、脱精:精关不固,精液渗入小便而下。

151、左券:券,契约,分左右二联,主约双方各执其一,左券即左联。比喻有充分把握。152、金针度人:向嫡传学子传授深奥理论及绝技。

153、两仪:天地

154、飧泄;完全不化之泄泻。

155、犀烛:传说犀牛角放入水中会发光。

。156、理中:调理中焦脾胃的方法。多指脾胃虚寒証用温中祛寒法治疗。详见温中祛寒条。

157、理气:是运用有行气解郁、降气调中、补中益气作用的药物,治疗气滞、气逆、气虚的方法。气虚用补益中气药,见补气条。气滞宜疏、气逆宜降,故又分疏郁理气、和胃理气、降逆下气等。详各条。

158、理血:治理血分病的方法。包括补血、凉血、温血、祛瘀活血、止血等。详见各条。

159、推拿:即按摩(见《小儿推拿秘旨》)。详该条。正骨八法之一。包括推法和拿法。《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推者,谓以手推之,使还旧处也。拿者,或两手或一手捏定患处,酌其宜轻宜重,缓缓焉以復其位也”。适用于骨折愈合后或其他疾患所遗留的关节等处僵直者。

160、营卫:出《灵枢﹒营卫生会》。营气和卫气的合称。两气同出一源,皆水谷精气之所化。营行脉中,具有营养周身作用﹔卫行脉外,具有捍卫躯体的功能。

161、营气:营运于脉中的精气。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出于中焦,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周身的功用。《灵枢﹒邪客》:“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臟六腑”。温病辨証中,营分証和气分証二者合称。如营气同病。

162、营分証:温热病邪气内陷的阶段。多由气分証传变或卫分証逆传而来。以夜热甚、心烦不寐,或神昏譫语,斑疹隐现,舌质红絳,脉细数為主証。营是血中之气,营气通于心,病传营分,显示正气不支,邪气深入,威胁心包,影响神志或病及厥阴肝经。疾病由营转气,表示病情好转﹔由营入血,表示病情更深重。

163、营卫不和:出《伤寒论﹒太阳病篇》。一般指表証自汗的病理而言。包括:卫弱营强,因卫气虚弱,汗液自行溢出,症见身不发热而时有自汗。卫强营弱,因阳气郁于肌表,内迫营阴而汗自出,症见时发热而自汗,不发热则无汗。

164、营卫气血:营、卫、气、血本属人体生命的四种精微物质和动力基础,后世温病学说借卫与营、气与血的阴阳表里相对关系,将温病传变由外而内由气及血的过程分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作為临床辨証论治的纲领。《温热论》:“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参见卫气营血辨証条。

165、营气不从:指血脉中营气运行障碍,出现痈肿的病理。《素问﹒生气通天论》:“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因邪气侵袭,营气运行不畅,瘀阻于肌肉腠理之间,血郁热聚,便成痈肿。

166、营气同病:温病辨証。邪热已传入营分,仍有气分証,称营气同病。参见卫气营血辨証条。

167、培土生金:也称补脾益肺。土指脾,金指肺。借五行相生的理论用补脾益气的方药补益肺气的方法。临床多用于咳嗽日久,痰多清稀,兼见食欲减退、大便溏、四肢无力、舌淡脉弱等肺虚脾弱証候。常用参苓白朮散。

168、阴虚:指阴液不足。临床表现有“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唇红口乾,舌质嫩红或絳乾无苔,大便燥结,小便黄短,脉细数等。

169、阳虚:阳气不足或机能衰退的証候。阳虚则生寒,症见疲乏无力、少气懒言、畏寒肢冷、自汗、面色淡白、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质淡嫩,脉虚大或微细等。

170、虚火:真阴亏损引起的发热。如两颧潮红、低热、五心烦热或骨蒸劳热、心烦失眠、盗汗、尿短赤、口燥咽干、舌红苔少或光红无苔、脉细数无力,多见于热病伤阴的后期,或阴虚劳损等。阴盛格阳引起的假热症状。参见阴盛格阳条。

171、虚邪:致病邪气的通称。因邪气乘虚而侵入,故名。《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五邪之一。某臟因母病及子而发病,即从母臟传来的邪气。见《难经﹒五十难》。

172、虚劳:病名。出《金匱要略》。据《诸病源候论》、《圣济总录》等文献分析,虚劳包括因气血、臟腑虚损所致的多种病症,以及相互传染的骨蒸、传尸。后世文献多将前者称為虚损,后者称為劳瘵。详见虚损、劳瘵各条。

173、虚胀:病名。见《医宗必读》。脾肾阳虚者,腹部胀满,神疲纳呆,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脉细。治宜健脾温肾,化气行水。用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或金匱肾气丸。肝肾阴虚者,腹部胀满,形体消瘦,面色黧黑,心烦口燥,齿鼻衄血,小便短赤,舌质红絳,脉细数。治宜滋养肝肾,凉血化瘀。用一贯煎合膈下逐瘀汤加减。

174、虚热:阴、阳、气、血不足引起的发热。《素问﹒调经论》:“阴虚则内热”。《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烦劳则张”。虚証的发热,必兼见其他虚性的症、脉、舌,从其他虚証中鉴别其属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而施治。

175、虚损:病名。见《肘后方》。因七情、劳倦、饮食、酒色所伤,或病后失于调理,以致阴阳、气血、臟腑虚损而成。虚损病情復杂,主要可概括為气虚、血虚、阳虚、阴虚。气虚多见肺脾虚损。症见四肢无力,懒于言语,动輒气短,自汗心烦。宜用补中益气汤。血虚多见心肝虚损。症见吐血便血,或妇女崩漏,头晕眼花,或成干血癆。宜用四物汤、当归补血汤。虚在心者,并用归脾汤。虚在肝者,并用二至丸。内有瘀血者,用大黄虫丸。阳

虚多见脾肾虚损,症见饮食减少,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腰膝酸软,神疲无力,畏寒肢冷,阳萎滑精,小便数而清长,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治宜温补。虚在脾者,可用附子理中汤﹔虚在肾者,可用桂附八味丸、右归丸等方。阴虚多见肺肾虚损。肺阴虚者,症见干咳,咯血,口干咽燥,潮热,盗汗,两颧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养阴清肺,可用沙参麦冬汤加减。肾阴虚者,症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早泄,咽痛,颧红,舌红少津,脉沉细数。治宜滋补真阴,兼予降火。可用大补元煎、六味丸、大补阴丸等方。参见虚劳条。本証可见于结核病、贫血、白血病、神经官能症以及多种慢性消耗性病証。

176、虚烦:証名。指阴虚内热,虚火内扰而见心中烦乱,精神不能任持,似胀不胀,悒悒闷闷,饮食不甘美,睡眠不安寧的証候。多见于热性病后期,或外感病经汗、吐、下后余热不清者﹔亦见于劳心思虑过度者(见《金匱要略﹒血痺虚劳病脉証并治》)。指状如伤寒,但不恶寒,身不疼痛,头不痛,脉不紧数,独热者(见《千金要方》)。治用竹叶汤、梔子豉汤加减。

177、虚喘:见《医林绳墨》。指气喘由于正气虚者。多因稟赋素弱、久喘或大病后真元耗损,致臟气虚衰,肺气失主,肾不纳气而致。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呼吸气短难续,声音低微,以深吸气為快或动则气喘。根据病因和见症的不同,分為气虚喘、阴虚喘、真元耗损喘等。详各条。

178、虚风内动:由阴虚、血虚内生的风証。多见于大汗、大吐、大泄、失血或久病伤阴者,由津液亏损,液少血枯,血不养筋,肝阴不足,阴不潜阳而肝风内窜所致﹔也有因于肾阴不足,肝肾亏损,肾水不能涵养肝木,而致肝风上扰。临床表现為眩晕、震颤或手足蠕动,或昏仆等。

179、虚火上炎:肾阴亏虚,水不制火,出现阴火上升的証候。表现為咽干、咽痛、头昏目眩、心烦不眠、耳鸣、健忘、手足心热,或目赤、口舌生疮、舌质嫩红、脉细数等。

180、虚烦不得眠:病証名。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証并治》。指心烦失眠的病証。虚烦指心烦而心下无硬满,与心下硬满烦躁者有别。本証可由气虚、阳虚、阴虚、余热等不同因素导致。属气虚者,常兼见倦怠乏力,纳少神疲,口干少饮,脉象濡软,治宜补气為主。若更见肢冷畏寒、脉沉迟者,属阳虚,治宜温补。阴虚者,常兼见舌红口干,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火。余热内扰者,常兼见身热未净,口苦舌干,小便黄赤,治宜清解除烦。

181、清阳不升:指水谷化生的轻清阳气不能正常濡养头部、肌表、四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清阳发腠理”,“清阳实四肢”。清阳不升多因脾胃阳气不足,升清降浊的功能障碍所致。症见头晕、眼花、视蒙、耳鸣、耳聋、畏寒肢冷、困倦乏力、食不知味、纳减便溏、舌淡嫩、苔白、脉弱或虚等。

182、清热解毒:适用于瘟疫、温毒及多种热毒病証的治法。使用能清热邪、解热毒的方药,治疗热性病的里热盛及痈疮、癤肿疔毒、斑疹等病症。常用药有黄连、黄芩、黄柏、石膏、连翘、板兰根、蒲公英等,代表方有普济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等。

183、清热解暑:用清热药结合解暑药治疗外感暑热的方法。临床表现头痛、身热、有汗、烦渴、小便黄赤,苔薄而黄,脉浮数等。常用药如鲜荷叶、扁豆花、青蒿、香薷、金银花、连翘、芦根、黄连等。

184、惊风:儿科常见病証。临床以四肢抽搐或意识不清為主要特征。引起惊风的原因较多,一般分為急惊风和慢惊风两大类。以热性、急性病引起的急惊风尤為多见,如小儿肺炎、中毒性痢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病,如持续高烧不退,均可出现惊风,亦即刘完素所谓“热甚而风生”。这与有些慢性病在后期因虚损而出现的慢惊风,有虚实之分。与癇証、痉証,亦有所不同。详见急惊风、慢惊风条。

185、盗汗:証名。出《金匱要略﹒血痺虚劳病脉証并治》。又称寝汗。指入睡后出汗,醒后即止。多属虚劳之症,尤以阴虚者多见。详见虚劳盗汗、阴虚盗汗条。此外,盗汗也有因于阴火盛者,宜正气汤(《杂病源流犀烛》:炒知母、黄柏、炙甘草)﹔有因肝热者,宜龙胆散(《杂病源流犀烛》:龙胆草、防风)。

186、热入心包:温热病内陷营血阶段的証型之一。主要証候有高热、神昏、譫语、甚则昏迷不醒、四肢厥逆、或见抽搐等。可见于各型脑炎、化脓性脑膜炎、大叶性肺炎、中毒性痢疾、中暑等急性热病的极期。

187、热入血室:病名。出《伤寒论》。指妇女在经期或產后,感受外邪,邪热乘虚侵入血室,与血相搏所出现的病証。症见下腹部或胸胁下硬满,寒热往来,白天神志清醒,夜晚则胡言乱语,神志异常等。《金匱要略》有如下记载:“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譫语,如见鬼状者,此為热入血室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满如结胸状,譫语者,此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阳明病下血譫语者,此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然汗出者愈”

188、热入血分:指邪热侵入血分的病变。热入血分是温热病入血的深重阶段,容易消耗阴血和迫血妄行。临床表现為发热夜重,神志昏迷,躁扰不安或抽搐。而以斑疹、出血、舌色深絳、神昏躁扰等症為特征。《温热论》:“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真热假寒阳証似阴的証候。症见恶寒,但不欲盖衣被﹔手足冰冷,但胸腹灼热,下利纯水,但夹燥粪或屎气极臭者﹔脉沉,但重按弦滑有力﹔并见烦渴、咽干、口臭、舌苔白干、小便黄等。多因外感邪气化热传里,阳盛格阴所致。

189、真实假虚:实邪结聚的病,反现类似虚証的假象。如热结胃肠、痰食壅滞、大积大聚,致使经络阻滞,气血不能外达,因而出现精神默默、身寒肢冷、脉象沉伏或迟涩等証。但细察患者,声高气粗,脉虽沉伏或迟涩但有力,体虽瘦而神不疲,舌质红絳,或有焦黄苔。《景岳全书》:“大实之病,反有羸状”。

190、恶露不绝:病証名。见《妇人良方》。又名恶露不止(《肘后方》)、恶露不尽(《诸病源候论》)。多因產后气虚失摄,冲任不固﹔或余血未尽,或感寒凉,败血瘀阻冲任﹔或营阴耗损,虚热内生,热拢冲任,迫血下行所致。气虚者,恶露色淡,质清稀,量多,兼见面色苍白,懒言,小腹空坠,宜补气摄血,用举元煎加减。余血未尽者,恶露量少,淋漓涩滞不爽,色紫暗有块,伴有小腹疼痛,宜化瘀止血,用当归益母汤(当归、川芎、坤草、炮姜、元胡、红花)加减。血热者,症见量多,色红,黏臭,面色潮红,脉细数,宜养阴清热止血,保阴煎加减。

191、破气、破血:破气,理气法之一。使用较峻烈的理气药散气结、开郁滞的方法。药用青皮、枳实等。

破血:使用祛瘀药中比较峻烈的药物,达到祛瘀的目的。如大黄、桃仁、红花、水蛭、虫等。

192、健脾疏肝:治疗肝气郁结引起脾不健运的方法。临床用于两胁胀痛、不思饮食、腹胀肠鸣、大便稀溏、舌苔白腻、脉弦等肝盛脾虚証候。常用白朮、茯苓、薏苡仁、山药等健脾药﹔柴胡、青皮、木香、佛手等疏肝药。方用逍遥散之类。

193、消渴:出《素问﹒奇病论》。又名渴、消癉。宋、元以后,又有称三消者。病証名。泛指以多饮、多食、多尿症状為特点的病証。多因过食肥甘,饮食失宜,或情志失调,劳逸失度,导致臟腑燥热,阴虚火旺所致。治疗一般以滋阴、润燥、降火為主。根据病机、症状和病情发展阶段不同,有上消、中消、下消之别。详各条。指以多饮、多尿、尿甜為特征的病証。见《外台秘要﹒消中消渴肾消方》。証名。指口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証并治》:“太阳病,发汗后,……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194、流注:病名。出《素问﹒五常政大论》。肢体深部组织的化脓性疾病。由于其毒邪走窜不定,随处可生,故名。常因气血虚弱,使肢体深部发病,肌肉组织结块或漫肿,有单发或多发,久而成脓,溃后脓尽可愈。由于发病原因、部位及表现的不同,又分為湿痰流注、瘀血流注、暑湿流注、缩脚流注等。详各条。消之别。详各条.

195、流痰:病名。骨关节慢性破坏性疾病。在破坏过程中少有新骨形成。当脓肿形成后可以流窜,溃后脓液稀薄如痰,故称流痰。近代认為本病是无头疽的一种,相当于骨与关节结核。多发于儿童和青年,患者常有肺结核病史,发病部位以脊椎、髖关节為多见,次為膝、踝、肩、肘、腕关节。故因病位不同又有龟背痰、环跳流痰、鹤膝痰、穿踝痰等名称。其病因多為先天不足,或久病肾阴亏损,骨髓不充,外邪乘虚而入,痰浊凝聚﹔或跌扑损伤,气血不和而诱发。病初局部酸胀微肿,不红、不热、不痛﹔久则漫肿疼痛,成脓,周围肌肉萎缩﹔后期由于阴亏火旺,可有午后潮热盗汗、身困无力、少食,溃流清稀脓液及败絮样物,久则疮口凹陷,周围色紫,形成竇道,不易收口。初期宜补肝肾,温经化痰為主,用阳和汤之类﹔中期宜扶正托毒﹔后期疮溃脓成,难于收口,当重扶正。气血亏损者,用人参养荣汤﹔若阴虚火旺者,用大补阴丸之类﹔若竇道形成,应配合外用七仙条(《药蘞啟秘》:白降丹、红升丹、熟石膏、冰片)或千金散(经验方:制乳香15克,制没药15克,飞朱砂15克,白砒6克,赤石脂15克,炒五倍子15克,雄黄15克,醋制蛇含石15克)粘附药线插入管内,亦可行手术治疗。

196、润肺化痰:化痰法之一。与润燥化痰同义。治疗燥痰的方法。由于外感温燥,或肺阴不足,虚火灼金,炼液為痰。症见咽喉干燥哽痛,呛咳痰稠难咯,舌红苔黄而干。用贝母、栝蔞、沙参、麦冬、梨皮之类。

197、燥痰:痰証的一种。见《医学入门》卷五。又名气痰。多由肺燥所致。症见痰少色白,或咯出如米粒状痰,涩而难出,或兼见面白色枯,皮毛干焦,口干咽燥,咳嗽喘促等。治以清肺、润肺為主。用贝母栝蔞散、润肺饮(《医宗必读》:贝母、花粉、桔梗、甘草、麦冬、橘红、茯苓、知母、生地)等。如肺肾阴亏灼津者,用六味地黄丸加减。参见痰証条。

198、肺劳:虚劳的一种。出《诸病源候论》。肺臟虚损所致。症见咽喉干痛,声音嘶哑,鼻不闻香臭,面肿,胸闷气短,咳嗽吐血,饮食减少,消瘦乏力,发热等。治宜益气补肺。可用补气黄耆汤(《圣济总录》:黄耆、人参、茯神、麦冬、白朮、五味子、桂、熟干地黄、陈橘皮、阿胶、当归、白芍、牛膝、甘草)、益气补肺汤(《医醇KT 义》:阿胶、五味子、地骨皮、天冬、麦冬、人参、百合、贝母、茯苓、苡仁)等方。

199、疳:病名。又称疳証或疳疾。前人谓:“疳者干也”。是泛指小儿因多种慢性疾患而致形体干瘦,津液干枯之証。古代列為小儿四大証(痘、麻、惊、疳)之一。临床上以面黄肌瘦,毛发焦枯,肚大青筋,精神萎靡為特征。《小儿药証直诀》:“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可见疳証多為脾胃虚弱的疾病,如营养不良、慢性消化不良等。同时,还包括其他疾病,如无辜疳(颈淋巴腺炎或淋巴结核)、疳癆(婴幼儿结核病),以及多种寄生虫病、五官疾患等,名目繁多,不少重復。较常见的,如以五臟分类及病理病因命名的有心疳、肝疳、脾疳、肺疳、肾疳、疳癆、蛔疳等﹔以症状命名的有疳热、疳渴、疳泻、疳痢、疳肿胀等﹔以病变部位命名的有脑疳、眼疳、口疳、牙疳、脊疳、鼻疳等。详各条。

200、命门:有生命的关键之意。是先天之气蕴藏所在,人体生化的来源,生命的根本。命门之火体现肾阳的功能,包括肾上腺皮质功能。《难经﹒三十六难》:“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命门有二说:A指右肾。《难经﹒三十六难》:“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為肾,右者為命门”。B指两肾,具体体现于两肾之间的动气(虞摶《医学正传》)。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属累、精宫。属督脉。位于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间。主治腰脊痛,遗精,阳萎,月经不调,痛经,带下,慢性腹泻,下肢麻痺。直刺0.5-1寸。灸3-7壮或5-15分鐘。石门穴别名,见《针灸甲乙经》。详该条。两眼睛明穴部位的别称。《灵枢﹒根结》:“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题库

1.整体观念: 答案: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整体观念又叫统—整体观,即认为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酌整体,人与自然界存在着统一性的思想。 题型:名词解释 难度:3 2.百骸: 答案:骸,泛指骨骼。百骸,指全身骨骼。 题型:名词解释 难度:3 3.九窍: 答案:指头部七窍(眼二、鼻二、耳二、口)及前后二阴。 题型:名词解释 难度:3 4.人气: 答案:指人体的阳气。 题型:名词解释 难度:4 5.证: 答案: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题型:名词解释 难度:4 6.辨证论治: 答案: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题型:名词解释 难度:5 7.同病异治: 答案:指同一疾病,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亦异。 题型:名词解释 难度:3 8.异病同治: 答案: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相同的证,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 9.异法方宜: 答案:同一种疾病,由于方域、季节、气候、生活、环境、职业、体质等不同,治法就应有所区别。

题型:名词解释 难度:3 9.阴阳: 答案: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题型:名词解释 难度:3 10.阴损及阳: 答案:由于阴阳是互根的.当阴精亏损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累及阳气,使阳气生化无源,出现阴阳两虚纳病变。 题型:名词解释 难度:2 11.阳损及阴: 答案::由于阴阳是互根的,当阳气虚报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累及阴精化生不足,出现阴阳两虚的病变。 题型:名词解释 难度:2 12.阴阳互损: 答案: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题型:名词解释 难度:3 13.阴平阳秘: 答案:即阴阳平秘。平,饱满之意;秘。即秘密、潜藏之意;阴平阳秘,即阴阳充盛,相互潜藏,阶不外亢。 题型:名词解释 难度:3 14.阴阳学说: 答案:是我国古代的唯物辩证观,是以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来概括相说明自然界和人体变化规律的一种学说。 题型:名词解释 难度:2 15. 阴阳失调: 答案:疾病过程中机体内部的阴阳失去平衡,出现偏盛偏衰的病理状态,是导致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 题型:名词解释 难度:3

中医学名词解释、及解答题

1.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要素及其运动 变化,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 2.阴阳:对自然界相互关联事物和现象,或同一事物内部相 互独立的两个方面的属性的概括。 3.辩证论治: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大方面。是中医认 是和治疗疾病的基本规范,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 研究和处理方法,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 4.治病求本:寻求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 疗的辨证论治原则。 5.正治:是逆其疾病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规治疗法则,又 称“逆治”,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 “,”实则泻之“等。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疾病的本质相 一致的病症。 6.相乘: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异常变化。其次序与相克同, 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7.相侮:指五行之间异常的反向克制。其次序与相可、相乘 相反,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8.从治:即反治,顺其疾病的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如 “热因热用“,”寒因寒用“,“通因通用”等,适用于与 疾病的征象与本质不一致,甚至相反的病症。 9.藏象:藏于人体内的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 于外的征象。 10.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是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 进行采收,加工,炮制,制剂,以利用于临床应用的药物。 11.相杀配伍:一种药物能够清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的配 伍。 12.相反配伍:两种药物配伍应用后,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的配伍。 13.相畏配伍: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 使其毒副作用减轻或消失的配伍。 14.六淫: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 统称,是反常的六气,属不正之气,故又称“六邪“。15.八纲: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 候。 16.虚证:指人体的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所表现的症候。 有先天不足和后天失养两个方面。以后天失养为主。17.实证:指邪气过剩,脏腑功能亢盛所变现出来的症候。成 因一是外邪侵入体内,二是由于内脏功能失调,以致痰饮、水湿、淤血等病理产物停留在体内。由于邪气的性质和所 在部位不同而临床表现不同。 18.中药配伍七情:在长期临床应用实践中,把单味药的应用 和药物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情,以表示药物之间的相互作 用。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19.方剂: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针对具体病症,以辨证立法 为依据,选择适当的药物,按照组方原则,酌定用量、用 法,恰当配伍而成,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具体表现,也是中 医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 20.臣药:意义有二,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 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 仅此于君药。 21.使药:意义有二,一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 得药物,二是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22.内伤七情:七情异常能直接影响内脏,病由此生,故又称 “内伤七情“。 23.君药:是方剂中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方剂中必须具有的药物。 24.三焦:一是指六腑之一,二是指人体上中下部位的划分, 即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 25.气:作为一个医学概念是指人体之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 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的基本物质之一。 26.血:即血液,是循环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27.针感:针刺部位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而医者指下 亦有一种沉紧的反应,也称得气。 28.瘀血:指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行不畅, 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 29.广义之痰饮:指由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及其病 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由机体功能失调、津液停蓄蕴结而成。 30.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 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 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31.元气:又名“原气”,“真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 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32.经络:是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 通道。 33.脏腑:是位于人体颅腔,胸腔和腹腔之内,视之可见,触 之可及的内脏器官的总称,是一个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相 统一的综合概念。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 34.奇经八脉:是十二正经之外的八条经脉,因其与脏腑没有 直接的相互络属,相互之间也没有表里关系,故称“奇经”。 35.气机:气的运动称为气机,人体中无处不在,推动和激发 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36.整体观念:整体是构成事物的诸要素的统一体,是由其组 成部分以一定的联系方式构成的。而整体观念就是对事物 和现象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的认识。 简答题 1.阴阳五行学说的的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是:阴阳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消长和相互转化。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五行的特性、事物的五行归属和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 2.五脏六腑的基本生理功能 五脏:1. 心主血脉,主神智。2.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速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3. 脾主运化,主升,主统血。 4. 肝主疏泄,主藏血。 5. 肾藏精,主水,主纳气。 六腑:1. 胆贮存和排泄胆汁,主决断。2.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以降为和。3. 主受盛和化物,主泌别清浊。4. 大肠主传化糟粕。5. 膀胱贮存和排泄尿液。6. 三焦。六腑之三焦通行元气,运行水液。部位之三焦指的是部位的划分,上焦为心、肺两脏和头面部。中焦包括脾和胃。下焦包括小肠、大肠、肝、肾、膀胱、女子胞等脏腑以及下肢。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绪论(27个) 1)中医学: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2)医学模式:为一种医学观念,是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的观点和方法,是哲学思想在医学中的反映,是人类对生命、健康、疾病、死亡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总体概括。 3)金元四大家:指金元时代最具有学术代表性的四大医学家,即刘完素(寒凉派),李东恒(补土派),张从正(攻邪派),朱震亨(滋阴派)。 4)寒凉派:以医家刘完素为代表。倡导“火热论”,认为外感“六气皆从火化”,因此治病多用寒凉方药。 5)攻邪派:以张从正为代表。主张治病当首先以祛邪为要务,善用汗、吐、下三法。 6)补土派:以李东恒为代表。他创立了“内伤脾胃学说”,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在治疗上善用温补脾胃之法。 7)滋阴派:以朱震亨为代表。他创立了“相火论”,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治病时善用养阴方剂。 8)温病学派;以叶天士、吴瑭等为代表,创立了温病学说,认为外感热病多由湿热之邪所致,创立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方法。 9)汇通学派:以唐容川、朱佩文、张锡纯、恽(yùn)铁樵等为代表,倡导中西医汇通。 10)形与神俱:形即形体、神即精神。中医学认为有形体才有生命,有生命才有产生精神活动,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11)以表知里:又叫司外揣内,是通过观察事物的外在表现,来分析判断事物内在状况和变化的一种思维方法。 12)取象比类:又称援物比类、类比。是将两个特殊的事物(或两类事物)进行比较,根据两者有一系列的共同点,推论和证明它们在另一些特殊和规律上也是相同的推理方法。 13)推演络绎:又称演绎,是由一般性的原理推出特殊结论的推理形式。 14)试探:是对研究对象先做一番考察,尝试性提出初步设想,依据这种设想采取相应的措施,然后根据实践结果再作适当的调整、完善和修改原设想,以决定下一步措施的一种认知方法。 15)反证:是以结果来追溯和推测原因,并加以证实的一种逆向思维方法。16)整体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整体观念就是指人体本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的统一性,是中医学的主导思想和基本特点之一。 17)天人相应:天指自然界,天人相应指人对天地自然的依循和适应关系。18)恒动观念:是指在分析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时,应持有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观点。 19)病:即疾病。病是指特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病理过程。 20)症:包括病症与体征。症是疾病的临床表现,即病人的主观的异常感觉或某些病态变化。

中药学名词解释

中药学名词解释 篇一:中药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中药: 是中国传统药物的总称, 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 用来预防或治疗疾病的物质。 中 药学:主要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与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 门学科,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草:由于还原以植物性药材居多,所以古往今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 地道药材: 将在同种药材中公认的具有明显地域性, 品种良, 质量优, 疗效好的药材。 四 气:也称四性,是指药效所反应的寒热温凉(平)四种药性。 寒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用于热证。 温热:温里散寒、补火助阳,用于寒证(温经通络、回阳救逆) 五味:是药物因作用不同而具有辛甘酸(涩)苦咸五种最基本的滋味。辛:能散、能行, 可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 甘:能补、能缓、能和,即具有补益、缓和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还有解药食 中毒之功。 酸:能收、能涩,用于收敛固涩,兼能生津。 涩:作用与酸味相似但不能生津。 苦:能泄、能燥,能坚阴。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作用。 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的作用部位。 升降沉浮:指药物作用的趋向性。 毒:分为广义毒,古代乃一切药物的总称以及指药物的偏性;狭义的毒专指药物对人体 的毒性和副作用。 配伍:有目的的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性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同用。 七情: 指药的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以偏纠偏: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 正常状态。 去性留用: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适应病情的需要。 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修 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 煨法:将药材包裹于湿面粉、湿纸中,放入热火灰中加热,或用草纸与饮片隔层分放加 热的方法。 淬法:是将药物煅烧红后,迅速投入水或液体中,使其酥脆的方法。 1 / 10

200个中医名词解释大全

200个中医名词解释大全 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其中,有许多特定的术语和名词,理解这些名词的含义对于深入了解中医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介绍200个中医名词的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中医学知识。 一、中医理论篇 1. 阴阳:阴阳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指的是事物之间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 2. 气:气是中医理论中的基本元素,是构成人体及自然界的最基本物质。 3. 血:指的是人体内部循环的液态物质,具有营养组织和输送养分的作用。 4. 活血化瘀:指的是调节气血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消除体内淤血和瘀血。 5. 痰湿:中医理论中的一种病理体质,指的是体内湿气积聚而引起的症状。 6. 火热:中医理论中的一种病理体质,指的是体内阳气过盛而引起的症状。 7. 平和:指身体健康、气血调和,没有任何异常的状态。 二、四诊方法篇

8. 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质等来判断疾病的方法。 9. 听诊:通过听取患者的呼吸音、心跳声等来判断疾病的方法。 10. 问诊: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疼痛部位等来判断疾病的方法。 11. 切诊: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疾病的方法。 12. 脉象:指的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疾病的方法。 13. 脉证:指的是根据脉搏的变化来判断疾病的证候。 三、经络学篇 14. 经络: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人体内部的特定通道,与脏腑组织相连。 15. 经脉:人体内部通过气血输送营养物质的通道,在经络系统中起重要作用。 16. 经气:在经络中流动的气血,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17. 穴位:指的是人体表面上穴位所在的部位,是治疗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18. 刺激:通过按摩、针灸等手段刺激穴位来调节经络,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四、中医诊断篇 19. 辨证: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患者的症状、体征等来确定疾病种类。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辨证: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病因、 性质、部位和邪正关系,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法。 2.同病异治:病同证不同,故治法不同。异病同治:病不同但证相同则治法相同。 3.精气:精气是存在于宇宙中的运行不息的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共 同本原. 4.阴阳: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它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 性的概括。 5.三宝:即精、气、神。精和气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 总体现,故精气神被称之为人身三宝。 6.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是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一种世界观 和方法论,包括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转化、自和与平衡等内容 7.阴阳制约:阴阳双方相互对立,互相约束的性质,在相互制约中达到动态平衡. 8.阴阳互藏: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的任何一方都包含有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 阴,阴阳当中复有阴阳。 9.阴阳消长:是指阴阳在不断地消长运动中维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 10.阴阳互根:指阴阳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11.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阴可转化为阳,阳 可转化为阴,转化的条件是“极”和“重”. 12.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13.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14.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生克制化规律来认识世界、 解释世界和探索宇宙内在运动规律的一种方法论. 15.五行相生: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滋生、促进的关系。 16.五行相克: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17.五行制化:指五行之间相互化生、相互制约以维持系统平衡协调的关系. 18.五行胜复:指五行中一行亢盛(即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的报复性制 约,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与平衡。 19.五行相乘: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超出正常制约的程度,使事物之间失去正常的协调关 系,又叫“倍克”. 20.五行相传:指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过,使原来克它的一行不仅不能制约它,反而被 它反向克制,又称反侮或“反克”。 21.母病及子:指病邪从母脏传及子脏。 22.子病及母:指病邪从子脏传及母脏。 23.培土生金:即健脾补肺法,通过培补脾气以助益肺气的方法,适用于肺脾虚弱证. 24.益火补土:即温肾健脾法,指用温补肾阳以助脾阳的方法,适用于脾肾阳虚证. 25.金水相生:即滋养肺肾法,通过肺肾同治以滋养肺肾之阴,适用于肺肾阴虚 证。 26.抑木扶土:即疏肝健脾法,是以疏肝、平肝,佐以健脾治疗肝旺乘脾证。 27.泻南补北:即泻心火(南)滋肾水(北),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亢水火不济的心肾 不交证。 28,培土制水:是指通过温运脾阳以治疗水湿停聚的方法,适用于脾虚水湿不运之证。

200个中医名词解释大全

200个中医名词解释大全 中医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 文化底蕴。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医学,本文将为大家介绍200 个中医名词的解释,以便读者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术语。 一、基本概念类 1. 中医:指的是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医药治疗理论和 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继承。 2. 气: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人体内部和外部形成的各 种运动的能量。 3. 血:是人体内重要的物质之一,主要由心脏运行的血液维持。 4. 脉搏:是血液通过动脉流动和心脏收缩的结果,在中医诊断中有 重要作用。 5. 经络: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指的是人体内部通过的一系列络脉,与穴位相连。 二、诊断治疗类 1.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本方法,通过辨别病情和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2. 脉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推测 患者的病情。

3. 针灸: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 人体的气血运行。 4. 草药: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通过使用植物的不同部位制 成的药材来治疗疾病。 5. 推拿: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通过按摩和揉捏来调理人体 的气血运行。 三、病症类 1. 感冒: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鼻塞、流涕、咳嗽等。 2. 发热:是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一种非特异性防御反应,通常 伴随着体温升高。 3. 咳嗽:是机体对呼吸道刺激的一种反应,分为干咳和有痰咳两种。 4. 头痛:是指头部疼痛的感觉,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血压升高、紧张等。 5. 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或水样,常伴有腹痛、腹胀 等症状。 四、疗法类 1. 草药疗法:是指通过使用中草药来治疗疾病的一种传统疗法。 2. 针灸疗法:是指通过使用针刺和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 的一种疗法。

200个中医术语解释

200个中医术语解释 1、五心烦热:指两手两足心发热,并自觉心胸烦热。 2、流注:是毒邪流走不定,注无定处而发生于较深部组织的一类化脓性病症。多发于肌肉深处,结成或漫肿,单发或多发,日久成脓。多患于气血虚弱者。 3.肺金:传统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用五行的属性分别脏腑器官的特性,称肺属金。 4.中风:指脑血管意外等疾患。病可因阴精亏损,或暴怒伤肝,使肝阳偏亢,肝风内动;“类中风”是指类似于中风的症状。 5.痰火:指无形之火与有形之痰煎熬胶结贮积于肺的病症。 6.君主之官:君主,指心在脏腑中居首要地位的意思。 7.虚喘:是肺肾之虚,尤以肾不纳气为主。 8.厥:即厥症。泛指突然晕倒。 9.荣、已:营气、卫气。 10.肝痿:又称筋痿。 11.气逆:指气上逆而不顺。 12.三焦:分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一般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内,中焦指膈下,脐部的上部位,包括脾,胃等脏腑;下焦指脐以下的部位,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从生理角度上讲,还包括肝,故下焦往往肝肾并提。 13.真火:指肾阳。

14.血为营,气为已:营指营气,是血中之气,卫指卫气,起卫外作用,固表作用。 15.龙雷之火:指肾火,肝火。心肾之火。龙火,指肾火;雷火,指心火。 16.相火:和“君火”(心火)相对而言,一般指肝肾的相火。17.神:神气,传统中医有心藏神的说法。 18.肝气:指肝脏的精气。 19.肝血:指肝脏所藏的血。肝血与肝阴不能截然分开。 20.肾火:肾是阴脏,内藏水火(即真阴,真阳),水火必须保持相对平衡。 21.心火:广义泛指心的功能活动,狭义指心脏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22.肾气:肾精化生之气,指肾脏的功能活动,如生长,发育及性机能的活动。 23.肾水:指肾脏的阴液也称肾阴。 24.先天:人身生命,发育生殖的本源,与后天相对而言。25.后天;指脾胃。人体的出生后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要靠脾胃之气吸收水谷精微以滋养供给。 26.肝为肾之子:按五行学说,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所以肝为肾之子,而肾为肝之母。 27.骨蒸:“骨”表示深层的意思,“蒸”是熏蒸的意思,形容阴虚潮热的热气自里透发而出,故称为骨蒸。

中医名词术语详解大全

中医名词术语详解大全如下: 一、脉诊术语: 1. 浮脉:轻触皮肤表面就能感受到如羽毛轻飘,此谓脉之浮。多代表表证,病情较轻。 2. 沉脉:重手按摩才能触到的脉象,代表脏腑病位深沉,里证。 3. 迟脉:脉按之不流利,从容四缓,乃至迟。迟脉主寒证。 4. 数脉:脉搏急促,每分钟脉搏跳动在六十六次以上。数脉主热证,各种热证均可出现。 5. 细脉:脉道狭窄,系细丝然有规则,如纵丝。细脉多主虚证。 6. 滑脉:如珠滚于滑石之上,滚流不息,应指圆滑,主痰饮,湿热,食积。 7. 弦脉:端直而长、如按弓弦,常见于少阳病、风湿病。 二、经络术语: 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别等多个分支,它们在中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 经脉: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等。十二经脉是指人体十二个脏腑及其经气联系的通道,奇经八脉则是具有调节十二经脉气血功能,沟通联系脏腑之间的作用。 2. 经络辨证:根据经络系统的特点,对经络病变的病因、病机进行分析、归纳,以判断病情轻重、阴阳缓急的中医辨证方法。 3. 穴位:穴位是人体经络上的一些特殊点位,通过按摩、针灸等治疗方法,可以刺激穴位,达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的目的。 三、中药术语: 中药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中药的名称、功效、应用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规范和标准。 1. 药性理论:根据药物的性质、功效和临床应用,将中药分为寒、热、温、凉四性,并认为不同性质的中药可以配伍组方,治疗不同的疾病。 2. 四气五味:四气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五味是指药物的味道;了解药物的气味可以判断其功效和应用。 3. 升降浮沉:药物的升降浮沉性能决定其走向和作用,利用药物的不同走向可以调整脏腑的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除了以上术语外,中医还涉及到许多其他概念和理论,如气血理论、脏腑辨证、六经辨证等。这些理论在中医临床实践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您可以咨询专业的中医医师。

中医经典名词解释

1.提壶揭盖法:根据“上窍开则下窍自通”的理论;应用开提肺气或升举中气的治则;从而通下焦之气;达到通利小便的方法.. 2.逆流挽舟法:用败毒散治外邪陷里而成痢疾者;使陷里之邪仍由里出表而愈;如逆水中挽舟上行;疏散表邪;表气疏通;里滞亦除其痢自止.. 3.心肾不交:指心与肾生理协调失常的病理现象..多由肾阴亏损;阴精不能上承;因而心火偏亢;失于下降所致..临床表现为心烦失寐、心悸不安、眩晕、耳鸣、健忘、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腰膝酸软、遗精带下、舌红;脉细数等症.. 4.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阴阳偏衰;即阴或阳的一方不足;或为阴虚;或为阳虚;若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方法;即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 5.壮水之主;以致阳光:阴精亏损;阴不敛阳;以致阳失潜藏;阴虚阳亢;治宜大补真阴.. 6.内生五邪: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精气血津液与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而产生的类似风寒湿燥火所至的病理现象;由于病起于内;故称内生五邪.. 7.疫疠: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 8.精血同源:肝藏血;肾藏精..肝血的化生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肾精的充盈;亦有赖于血液的滋养;精血可互生互化;血精都是以水谷精微为物质基础;二者的密切关系;称为精血同源..

9.泌别清浊:‘泌’有过滤之意;‘别’即分别..小肠具有将胃下降的食糜在进一步消化的同时;分化为水谷景物和食物残渣两个部分的功能.. 10.肝体阴用阳:‘阴体’主要是指肝贮藏阴血之本体;‘用阳’主要指肝的气机主升主动之功能及特性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11.肺为水之上源:肺居上焦;为最高; 肺气的肃降作用不断地将上焦水液下输至肾和膀胱;以调节体内的水液代谢.. 12.肺朝百脉:‘朝’即聚会;朝向;百脉;泛指全身的血脉..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要通过血脉而聚会与肺;经过肺的吸清呼浊;气体交换;然后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输送到全身..肺朝百脉是肺助心行血的基础.. 13.培土制水:是指通过温运脾阳以治疗水湿停聚的方法;适用于脾虚水湿不运之证 .. 14.培土生金:即健脾补肺法..通过培补脾气以助益肺气的方法;适用于肺脾虚弱证.. 15.益火补土:即温肾健脾法;指用温补肾阳以助脾阳的方法;适用于脾肾阳虚证 .. 16.金水相生:即滋养肺肾法;通过肺肾同治以滋养肺肾之阴;适用于肺肾阴虚证 17.抑木扶土:即疏肝健脾法;是以疏肝;平肝;佐以健脾治疗肝旺乘脾证.. 18.泻南补北:即泻心火南滋肾水北;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

中医用药的名词解释大全

中医用药的名词解释大全 一、中医用药分类 中医用药是中医学中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中医药有着丰富的名词术语,下面将介绍其中一些常见的名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医用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一、中药材 中药材是指从自然界中采集或栽培获得的植物、动物、矿物等原料,经过特定 的加工处理而成的药用物质。中药材是中医药治疗的基础,它包含了许多草药、植物、动物等,如黄芪、当归、人参等。 二、方剂 方剂是将多种中药材按照一定比例、方法配伍而成的剂型,以达到治疗特定疾 病的目的。方剂是中医临床应用的主要形式,它有着严格的配伍原则和应用规范。例如,四物汤是一种常用的补气养血的方剂。 三、药性 药性是指中药材各种性质与特点,包括寒、热、温、凉、平等属性。药性的划 分是根据中医理论而来的,用以指导中医用药的方法和原则。不同的药性对应着不同的病症和体质,中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相应的药物。 四、药味 药味是指中药材具有的与味觉相关的特点,包括苦、辛、甘、酸、咸等。药味 通常与药性相互关联,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药物对人体的作用。例如,苦味的中药常用于清热解毒,甘味的中药则具有滋润和养血的功效。 五、归经

归经是指中药材所归属的经络系统,即中医学中对人体生理、病理的总体结构分类。中药归经有助于临床医生了解某种药物的特定作用部位,从而更好地设计个体化、针对性的中医治疗方案。 六、草药分类 草药是指一般与植物相关的中药材,经典分类方法主要有虫草类、果实类、叶菌类、根皮类、花草类、木质类等。不同类别的草药具有不同的治疗特点和应用范围,中医草药学家会根据需要将它们灵活地运用于临床实践。 七、药材功效 药材功效是指中药材治疗特定疾病或症状的效果。中药材功效主要根据中医理论进行判断,经验积累和科学研究也是评估药物功效的依据。中医用药常用的功效有活血化瘀、益气养血、解表散寒等。 八、药力 药力是指中药材的药物作用和效果,包括回阳、驱风、祛湿等。药力是中医用药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有助于临床医生理解药物的特定作用机制和临床疗效。九、配伍禁忌 配伍禁忌是指中药的组方过程中应避免的不合理组合和搭配。中药配伍禁忌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它规范了中医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例如,某些中药搭配后可能会导致中毒或产生副作用,医生和药师在处方和制剂过程中需严格遵守相关的禁忌规定。 总结 以上是对中医用药常见名词的解释和解释。这些名词是中医用药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它们在中医临床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更好地理解中医用药的分类和基本原理,从而更好地运用中医药的疗效。中医药

中医常用名词解释

中医重要名词解释 1.整体观念:机体自身整体性与外部环境得统一性称为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根据病史、四诊所收集到得资料,通过比较、分析辨清病因、性质、病位以及正邪之间得关系,根据辨证得结果,确定相应得治疗原则与方法得这种认识与诊断疾病得基木方法、 3。辩证施护:就是按照辨证论治得原则去护理病人,称之为辩证施护, 就是中医护理得基本特点之一。 4o同病异护:对同一疾病,根据其病程各个时期所表现出得不同得证候给予不同得护理,称之为同病异护。 5o异病同护:对不同得病,由于其病机相同而出现了相同得证候,则采取同一种护理方法,称之为异病同护。 6.证:又称证候,它既不就是症状,也不就是病名,而就是中医学特有得诊断学概念,就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得病理概括。 症:就是指疾病得具体单个临床表现、病:就是指有特定病因、发展形式、病机、发展规律与转归得一种完整过程、 7 .阴阳:对自然界相互关联得某些事物与现象对立双方属性得概括, 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得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存在得相互对立得两个而、 8。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得运动变化;或就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为基木性质标志形象物为一切事物提供识别标准。 9、五行学说:就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得特性及其“相生”“相克“得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与探求宇宙规律得一种世界观与方法论、

10.相生: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与资生得作用。 11•相克: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得生长与功能具有制约得作用。 12.制化:相互制约、生化得意思,就是把相生、相克联系起来说得。 1 3。乘侮:五行中得生克制化遭到破坏后出现不正常相克现象。 相乘:乘虚侵袭,指一行对另一行得过度克制; 相侮:恃强凌弱,指一行对另一行得反克。 14.精气:构成宇宙万物得基本物质,宇宙万物得生存或消亡来自于精气得聚散、 15、精气学说:研究精气及其聚散、运动以及宇宙万物生长消亡得客观规律得学说。 16.气化:泛指气作用下得一切物质形态得变化。 17、藏象:藏指藏于体内得脏腑,象指显于外得生理功能与病理现象。脏藏于内,象显于外,故称藏象、 18、藏象学说:指通过对人体外部生理、病理现象得观察,来探求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得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19、腑脏:就是内脏得总称,由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组成。 20。神:(广义)机体得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狭义)人得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 五脏得主要功能:

中医常用名词解释

中医重要名词解释 1.整体观念:机体自身整体性与外部环境的统一性称为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根据病史、四诊所收集到的资料,通过比较、分析辨清病因、性质、病位以及正邪之间的关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的这种认识和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 3. 辩证施护:是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去护理病人,称之为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之一。 4. 同病异护:对同一疾病,根据其病程各个时期所表现出的不同的证候给予不同的护理,称之为同病异护。 5. 异病同护:对不同的病,由于其病机相同而出现了相同的证候,则采取同一种护理方法,称之为异病同护。 6.证:又称证候,它既不是症状,也不是病名,而是中医学特有的诊断学概念,是疾病过程中*一阶段或*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症:是指疾病的具体单个临床表现。 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展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过程。 7.阴阳: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面. 8.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或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为基本性质标志形象物为一切事物提供识别标准。

9. 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的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10.相生: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11.相克: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制约的作用。12.制化:相互制约、生化的意思,是把相生、相克联系起来说的。13.乘侮:五行中的生克制化遭到破坏后出现不正常相克现象。 相乘:乘虚侵袭,指一行对另一行的过度克制; 相侮:恃强凌弱,指一行对另一行的反克。 14.精气: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物质,宇宙万物的生存或消亡来自于精气的聚散。 15.精气学说:研究精气及其聚散、运动以及宇宙万物生长消亡的客观规律的学说。 16.气化:泛指气作用下的一切物质形态的变化。 17.藏象:藏指藏于体内的脏腑,象指显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脏藏于内,象显于外,故称藏象。 18.藏象学说:指通过对人体外部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来探求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19.腑脏:是内脏的总称,由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组成。 20. 神:(广义)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狭义)人得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 五脏的主要功能:

中医学名词解释(全)

辨证:将四诊所收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和综合,辨识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然后概括为某种性质证的过程 病因:泛指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 补法:以具有补养气、血、阴、阳等作用的药物,治疗各种虚证的方法 补气药:凡具补气功效,以补气为主要作用,治疗气虚证的药物 补血药:凡具补血功效,以补益血液为主要作用,治疗血虚证的药物 补益药:凡具有补益功效,以补气血阴阳为主要作用,治疗各种虚证的药物 潮热:按时发热,或按时热甚,发热盛衰起伏有定时,犹如潮汛的表现。包括午后潮热、日晡潮热等 单行:用一味药治疗疾病谓单行 盗汗:睡时汗出,醒则汗止者,多属阴虚内热 独语:喃喃自语,喋喋不休,逢人则止,属心气不足之虚证,或痰气郁结、清窍阻蔽所致夺血者无汗:是指治则而言。由于血汗同源,对于已经失血的病人,其血耗津伤,汗源不足,不宜使用发汗以再耗其血的方法 呃逆:气逆于上,自咽喉出,其声呃呃,不能自主,俗称“打呃” 恶寒:感觉怕冷,虽加衣覆被,采取保暖措施,身体发冷的感觉仍不能缓解的表现 反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 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会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变成食糜的意思 肝脾不调证:指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以胸胁涨满窜痛、纳呆、腹痛肠鸣、便溏不爽为主要表现的证候。1.治则:即治疗疾病的总原则 肝气郁滞:肝失疏泄所致,主要表现为胸胁胀痛,纳呆腹胀,精神抑郁,或月经不调等,治以疏肝理气 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由于精和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关系,肾中精气充盈,则肝有所养,血有所充,故称~ 攻下药:味苦性寒,具有较强的清热泻火及泻下通便作用的药物称为攻下药,主要适用于热结便秘及火热上炎之里实热证 孤腑:是指三焦。人体五脏六腑之中,惟三焦最大,无以匹配 固崩止带药:凡具有固崩止带功效,以固崩止带为主要作用,治疗崩漏带下的药物称为固崩止带药 归经:药物对某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少,甚至无作用,这种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称归经 寒下:以具有泻热通便作用的药物,治疗里热积滞实证的方法 寒因寒用:是以寒治寒,即用寒性药治疗具有假寒症状的病证 汗为心之液:由于汗为津液所化生,血与津液同出一源,而血又为心所主,故有“汗为心之液”之说,又称“汗血同源” 化湿燥湿药:凡具化湿运脾功效,以化湿燥湿、强健脾胃为主要作用,治疗湿阻中焦的药物化痰止咳平喘:以具有祛痰平喘作用的药物,治疗咳嗽、哮喘的方法 缓则治其本:对于慢性病或急性病恢复期者,如肺痨咳嗽、热病伤阴等证,虽见有其标证,如咳嗽等,亦应针对其肺肾阴虚之本来加以治疗 回阳救逆:以回阳救逆的药物,治疗阳气衰微,阴寒内盛的方法。 活血祛瘀:以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治疗各种瘀血阻滞病证的方法,如经闭、痛经、肿瘤、中风、外伤瘀痛等。

中医学名词解释(全)

辨证:将四诊所收集来的资料.病症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和综合,辨识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然后概括为*种性质证的过程 病因:泛指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 补法:以具有补养气、血、阴、阳等作用的药物,治疗各种虚证的方法 补气药:凡具补气成效,以补气为主要作用,治疗气虚证的药物 补血药:凡具补血成效,以补益血液为主要作用,治疗血虚证的药物 补益药:凡具有补益成效,以补气血阴阳为主要作用,治疗各种虚证的药物 潮热:按时发热,或按时热甚,发热盛衰起伏有定时,犹如潮汛的表现。包括午后潮热、日晡潮热等 单行:用一味药治疗疾病谓单行 盗汗:睡时汗出,醒则汗止者,多属阴虚内热 独语:喃喃自语,喋喋不休,逢人则止,属心气缺乏之虚证,或痰气郁结、清窍阻蔽所致夺血者无汗:是指治则而言。由于血汗同源,对于已经失血的病人,其血耗津伤,汗源缺乏,不宜使用发汗以再耗其血的方法 呃逆:气逆于上,自咽喉出,其声呃呃,不能自主,俗称"打呃〞 恶寒:感觉怕冷,虽加衣覆被,采取保暖措施,身体发冷的感觉仍不能缓解的表现 反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 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会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展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变成食糜的意思 肝脾不调证:指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以胸胁涨满窜痛、纳呆、腹痛肠鸣、便溏不爽为主要表现的证候。1.治则:即治疗疾病的总原则 肝气郁滞:肝失疏泄所致,主要表现为胸胁胀痛,纳呆腹胀,精神抑郁,或月经不调等,治以疏肝理气 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由于精和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关系,肾中精气充盈,则肝有所养,血有所充,故称~ 攻下药:味苦性寒,具有较强的清热泻火及泻下通便作用的药物称为攻下药,主要适用于热结便秘及炽热上炎之里实热证 孤腑:是指三焦。人体五脏六腑之中,惟三焦最大,无以匹配 固崩止带药:凡具有固崩止带成效,以固崩止带为主要作用,治疗崩漏带下的药物称为固崩止带药 归经:药物对*经或*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少,甚至无作用,这种对机体*局部的选择性作用称归经 寒下:以具有泻热通便作用的药物,治疗里热积滞实证的方法 寒因寒用:是以寒治寒,即用寒性药治疗具有假寒病症的病证 汗为心之液:由于汗为津液所化生,血与津液同出一源,而血又为心所主,故有"汗为心之液〞之说,又称"汗血同源〞 化湿燥湿药:凡具化湿运脾成效,以化湿燥湿、强健脾胃为主要作用,治疗湿阻中焦的药物化痰止咳平喘:以具有祛痰平喘作用的药物,治疗咳嗽、哮喘的方法 缓则治其本:对于慢性病或急性病恢复期者,如肺痨咳嗽、热病伤阴等证,虽见有其标证,如咳嗽等,亦应针对其肺肾阴虚之本来加以治疗 回阳救逆:以回阳救逆的药物,治疗阳气衰微,阴寒内盛的方法。 活血祛瘀:以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治疗各种瘀血阻滞病证的方法,如经闭、痛经、肿瘤、中风、外伤瘀痛等。

中医名词解释问答题

名词解释 1、整体观念: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界以及社会环境之间也是也是不可 分割的有机整体,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以及自身整体性的思维,称之为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也叫辨证施治,是中医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辩证就是将四诊(望 闻问切)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正邪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是针对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辩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论治是辩证的目的。辩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过程,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 3、证:又称证侯,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其包括了病位,病因, 疾病性质以及邪正关系等内容。 4、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性质的证,因而采用不同的治法。 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性质的证,因而采用相同治法 5、阴阳:有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 阴阳属于哲学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述。 阴阳即可指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代表一个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阳并非指某一具体的实物,而是从各种具体事物和现象中概括出共同、本质的特性而形成的一个抽象的概念,所谓“有名而无形”) 6、阴阳对立制约:阴阳相互制约,是任何一方都不至于发展太过,从而保持阴阳双方的动 态平衡。 7、阴阳互根:阴阳双方各自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 而单独存在,以及阴阳双方相互滋生,促进,助长的互用关系。 (体现相互滋生,相互依存,相互蕴藏) 8、阴阳消长:阴阳消长是用阴阳说明事物对立双方相互消长的运动变化形式,阴阳学说认 为,对立事物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不断变化着的。由于阴阳两隔对立面的相互排斥与斗争,其结果必然会出现一增一减或一盛一衰的情况,这就是阴阳消长的运动变化,含有量变的意思。 (基本形式:互为消长:1)此消彼长阴消阳长,阳消阴长 2)此长彼消阴长阳消,阳长阴消 同消同长:1)此长彼长阴随阳长,阳随阴长 2)此消彼消阳随阴消,阴随阳消) 9、阴阳转化: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向转化。 (实现阴阳转化的依据:阴阳互根是内在依据,阴阳消长是基础) 10、重阴必阳:重阴,是指阴寒盛极。重阴必阳,是阴极生阳,与寒极生热同义。 重阳必阴:重阳,是指阳热盛极。重阳必阴,是阳极生阴,与热极生寒同义。 11、热极生寒:若阳虚不能制阴而导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证,即“阳虚外寒” 寒极生热:若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偏盛的虚热证,即“阴虚内热”。 12、阳胜则热:指阳邪亢盛而表现出的热性病变。 阴胜则寒:指阴邪亢盛而表现出的寒性病变。 13、阴胜则阳病:是指阳邪致病,阳偏胜必然要导致阴伤,故说阳胜则阴病。 阳胜则阴病:是指阴邪致病,阴偏胜必然要导致阳伤,故说阴胜则阳病。 14、阳虚则寒:人体阳气损耗,不足以制约阴寒,则阴相对亢盛,表现出寒证,属虚寒证。 阴虚则热:人体阴液不足,不足以制约阳热,则阳相对亢盛,表现出热证,属虚热证。 15、阳病治阴:若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偏盛的虚热证,治宜补阴以制阳,此即“阳病 治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