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重要性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国各高校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艺术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深层素质的滋养与开发,是其它任何教育所难以企及的,更是无法替代的,它就犹如一把“钥匙”,开启了培养和提高各方面素质之门,从而促进大学生人格魅力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众所周知,这世上错综复杂,形形色色,很容易对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造成一定的影响。艺术作品的创作与欣赏对大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就能起到正面积极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好的艺术作品包含了艺术家对人生、对世界的真挚情感,这种情感不断感染和影响了接受教育的大学生们,唤起了他们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大学阶段是学生们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都一一走向成熟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大学公共艺术教师要通过教育和引导,使大学生懂得世界和历史发展的规律。社会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这已经是不可更改的历史定律,而大学生们也会在这种教育中接受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之所以对他们进行艺术美德教育,是因为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是全人类的共同理想,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大学生在公共艺术教育的学习过程中树立一个充满真善美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可以扩大大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

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大部分家长对孩子有着很高的期望,希望他们多学知识,特别是识字和计算等智力发展的知识。其实这未必效果好,一味的给孩子灌输识字和计算,他们会觉得枯燥乏味,失去学习兴趣。家长这个时候不妨试试艺术教学,让孩子体会到艺术教育中的乐趣,萌发学习的热情。 一位有经验的教师介绍自己的经验说:在我的课堂上会给孩子一些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在学习歌曲>中我先让他们看碟听歌,孩子被生动的画面吸引了,有的模访萤火虫飞舞的样子,有的竟不由自主的跳起舞来.在上课之前先激发孩子的兴趣点.给孩子自由空间是让他们更好的理解和相象。此外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师要给孩子诚恳的赞扬和支持。多给孩子创造台前表演的机会,但不要强迫,多给那些不肯表演的孩子鼓励,让他们自信.在这样宽松的氛围中孩子很快学会了歌曲,内向的孩子也变的勇敢起来。 如果在孩子学习数学和语文中插入艺术教学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孩子会更喜欢这些学科。 学习语文: 学习文章>时,老师让孩子先观察画面上的小兔和小草有哪些相似处,孩子通过生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孩子很快找到相似处。之后老师用孩子听学过的儿歌>文章,并随着音乐节奏,把文章唱出来,孩子们听着熟悉的音乐充分发挥想象,这样一节语言课下来孩子兴趣盎然,课后还尝试其它节奏赔词。 学习数学: 在学习认识”三角形,正方行,长方形”中插入艺术教学别有一番新意。比如课前用>歌曲改词后复习了圆形和椭圆形,孩子觉得特别高兴.用老调唱新词既复习了知识有整理了课堂秩序,课堂气氛生动活泼。也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在孩子认识了3种图形后,让他们用学过的5种基本图形[正方行.长方形.三角行.圆形.椭圆形]自由组合绘画。孩子们这个时候的四维已经打开,他们思维遨游在想象的海洋中,用五颜六色的彩笔画出小金鱼.小汽车.房子.大轮船,充满了稚气又充满希望。 在课堂中插入艺术教育让孩子审美艺术得到升华,更加有效的促进了师生互动的过程,让孩子在课上更有激情,更有兴趣学习新知识,思维更加活跃,流畅。为此说艺术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完整版)《母婴保健》课程标准

《母婴保健》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母婴保健 课程代码:10321119 课程类别:专业技能课 课程类型: B类(理论+实践课) 是否为精品课程:院内一般课程 适用专业:助产 总学时:54学时(理论学时数:36学时,实践学时数:18学时) 开课系部:护理部 授课教研室:妇儿教研室 二、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母婴保健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助产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方向课程,本的主要内容是期保健、孕期保健、分统期保健、产期保健母乳限养与孔别保生儿9题儿保健以及婴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指导。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孕产知和儿的生理、心理及社会行为特点,掌握其保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与及求进行通,进行母婴保健和科学育儿指导:能进行预防技种指导:能开展保物法法的直传教育,初步实施对孕产妇的健康管理。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能有文化体有与康、公共艺术等公共基础课及解剖学基础、生理学基础、基础护理、健康评估、产科学基助产技术等专业核心课。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1)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迅速发展奠定知识与技能基础。在课程的结构上,更注重课程的选择性与整体性,精选母婴专业实用、用为主要内容,同时重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与知识整体性的贯穿。在课程内容上体现了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精选学生必备知识与技能,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与科技发展的联系,反映当代科技的发展成果与创新思想,培养学生社会参与意识。在课程实施上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让学生参与、勇于、乐于参加思考、实验、探究,逐步使学生养成科学的态度与精神。在课程评价方式上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激励的方式使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更上一层。 (2)依托医学行业,课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卫生事业迅速发展的要求,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第一线培养专科层次的应用性人才。《母婴保健》课程的设置围绕培养目标,以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为基础,以各级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求为前提,根据对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进行课程设置,体现了中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 (3)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法,将课程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解透彻。以多媒体讲授法为主,采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以问题为中心等教学法为辅的教学法生动活泼的将枯燥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系统的掌握相关概念与应用。

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本文通过对1997年以来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研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的考察,对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界定、类型、价值、目标、体系、管理、建设、改革与发展、基础等方面进行了述评,进而探究近年来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研究的特点与不足,并对其未来发展作出期待和展望。 标签:公共艺术课程;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反思;展望 一、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研究的背景 王伟廉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历程分为经验主导阶段(1952—1966年)、理论探索阶段(1976年—20世纪80年代末)、理论初建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1997年)和理论发展阶段(1997年以来至今)等四个阶段,并指出前三个阶段的研究在实践方面存在课程概念的混淆导致实践的混乱、重课程条件轻课程实质、重微观课程轻宏观课程等三个问题;在理论方面存在教学计划与培养方案的编制技术涉及较少、其他学科资源吸收少、方法论基础薄弱等三个问题。 二、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评析 1.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界定 如前所述,前三个阶段的研究中,存在着“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概念混淆的问题。进入理论发展阶段之后,研究者以对“课程”的理解为起点,进而将其置于高等教育这一特殊情境之中,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作出了见仁见智的界说,主要集中于出版的以“高等教育学”命名的各种著作中。 2.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目标与基础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是作为客体的高校课程的存在、作用及变化符合一定主体(即高校中的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的需要及其发展,主要表现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而通识课程是实现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的有益途径。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目标存在着课程目标与知识经济社会、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的问题。进入第四个阶段之后,我国课程研究者开始就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基础进行研究,主要代表有王根顺,他就高校课程的文化学基础、哲学基础、社会学基础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研究提供了多维度、多视角的研究方式。 3.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 近年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研究,理论上存在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实质没有严格界定的问题;实践上存在课程建设固定化、浅表化、模式化等问

试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试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发表时间:2015-07-08T11:43:40.50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5年6月总第160期供稿作者:石钦[导读] 这篇文章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从注重管理与深化内容的视角着眼分析。 石钦云南艺术学院650000 摘要:在高等教育领域中,高校艺术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有效地反映了国家的艺术水平,而且也能体现出大学生在艺术方面的竞争力,所以,应该充分重视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这里以云南的高校为例进行说明,主要探讨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希望对于今后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学素质教育 可以看出,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另外,不同的地区发展也存在不同的问题,这里以云南为例,可以看出,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不利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很多专家对此深感忧虑,展开广泛而更进一层的研讨,试图寻求造成高校公共艺术教学发展困境的缘故和解决办法,并获得一定的阶段性效果,比如在专业化和精细化方面的探索得到业界的认可。这篇文章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从注重管理与深化内容的视角着眼分析。 一、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 1.对公共艺术教育理念理解不深。高校固有的学术氛围和文化性格极易影响教师和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这导致高校管理者对公共艺术教育重视不够的隐患直接在教师和学生身上显现。在现在就业的压力之下,老师和学生都把重点放在知识性和技术性较强的专业课上,这样就使得学生人文和艺术的潜力没有发掘出来。把公共艺术教育设立在选修课或者还不如选修课的位置,这在云南的某个学校被学生戏称为“豆芽”学科,作为专业课学习累了时的一种放松课程,听听教师讲课,听听乐曲,观赏一下名山名画,一般都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欠缺一定的深度,把公共艺术课置于一边。 2.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践目的性不强与理性不足。孔子的儒家思想认为诗、礼、乐对人修养的形成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进一步讲即艺术能熏陶人的涵养,宜于修身养性,各高校以公共课的形式设置艺术教育课程,其终极目标即为增强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公共艺术教育在学科内容上不但要丰富,并且应该全方面涵盖不同艺术门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在云南的很多地方,一些普通高校到目前为止都还存在着对一些课程内容设置非常狭窄的现象,将公共艺术非常简单地诠释为音乐课和美术课,把授课的内容限制在了这两个艺术的领域里,这就限制住了学生在艺术素养方面的全面发展。对教学目的也存在理解不清的问题,只是将音乐和美术专业课程简单删减处理后应用,将精英化的深度教育与大众化的广度教育混为一体。 二、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前景 1.专业化。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方向来说,应该考虑到其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否则,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导致教育问题一直处在边缘化的位置,不能有效改变原有的问题。第一,应该保证教师在专业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还应该保证所选用的教材具有较强的专业特点,不能简单照搬专业艺术课的相应教材。其次,还要向专业的管理组织、制度更进一层的发展,使高校公共艺术教学专业的进展在高校管理体系内部具有单独的代言人和切实可行的规定。还有,应该建立健全公共艺术教育的评价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考评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与时俱进的评价制度能够更好地监督公共艺术教育的执行状况,使得教学效果最佳。 2.氛围化。氛围化是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手段。公共艺术教育作为针对全体大学生的公共课,课时少于各专业课的数量,这有限的课时难以达到效果的最大化。有限的课堂教学侧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则必然要求开辟第二课堂。这第二课堂不仅包括大学校园常见的各种艺术团体,还要发展各种专门的艺术欣赏活动和交流讨论会等,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课以多种不同于课堂的形式开展起来,更符合“实践”二字的本意,在全校范围内甚至与其他高校和校外专业艺术团体之间建立交流学习的平台,塑造浓厚的艺术氛围,达到人人学艺术、人人懂艺术、人人会欣赏艺术的效果。 3.持续化。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长期发展的必选之路则是持续化,思想的持续化发展亦是高校艺术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保证。持续化的概念不仅表现在时间的连续性上,更表现在高校公共艺术涵盖的各个艺术学科面对非艺术专业大学生教育的公共艺术教育方向上,这是不同于专业艺术发展方向的一种新追求。持续化发展同样也体现在不同艺术种类间的融合发展上,这种融合可以体现出很多不同的事物,例如学生素质的综合性得以提高,学生对于艺术的欣赏水平等也可以由此得以体现。融合发展更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持续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结语 总之,普通高等素质教育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公共艺术教育,是提升学生整体艺术素质的主要手段和措施。高校管理者要转变观念,积极促成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地位的上升,给予规范的学科管理和师资力量与硬件建设的支持。追溯其根源,高等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的进步有赖于深化自身内容,不然,公共艺术教育将只是停留于形式或是依靠别的专业,均对自身进步与教学效果无益。参考文献 [1]陈晓艳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创新[J].江苏高教, 2010, (4),70-71。 [2]叶小玲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北方音乐, 2011, (5),96-97。 [3]朱英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深层次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4),62-63。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葛春先 (河南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高校设置公共艺术课程旨在全面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应全面遵循艺术的特征,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合理开设课程门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关键词: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各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并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艺术教育工作,在组织机构、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科研、课外艺术活动开展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目前,多数高校都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要求,开设了《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等相关限定性选修课程及部分任意胜选修课程,并要求学生通过考核取得学分。部分高校还依据学校特色及学生特点编写了校本教材,开设了《摄影艺术》、《民间剪纸欣赏与创作》、《形体训练》、《陶艺》等实践类选修课程。有些高校在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多种途径,提升教师的教学质

量和水平。如洛阳师范学院开发了“艺术河南”网站、南阳理工学院开发了“366艺术教育网站”,大力发展网络课程及校园精品课程。 近年来,全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机构不健全、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经费投入及场馆建设不足等问题。部分高校没有独立的公共艺术教育机构。大部分高校专(兼)职艺术教师数量不够,专业不均衡。专职教师普遍较为年轻、缺乏经验,尚未形成合理的教师梯队,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艺术教育的需要。另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开设时间较短,课程建设、教材编写、教师培训等方面均受到了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路径 1.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地位 公共艺术教育具有特殊性,明确公共艺术课程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尤为重要。第一,高校教学领导部门要高度认识到公共艺术教育不同于严格意义上的知识、道德教育,使公共艺术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推进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改革,提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成果;促进和提高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热情,使公共艺术教育的科学性得到进一步的完善。第二,高校应严格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要求,全面设置各类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公共艺术设计》课程编码: 学时:60学时学分:4学分 开课学期:第3学期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环境艺术方向) 先修课程:《装饰基础》《三大构成》《素描》《色彩》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讲授公共艺术品(环境中的雕塑与壁画)的设计与制作,使学生了解雕塑与壁画的基本特征,及在建筑空间和环境中的作用,使学生具有设计创新能力和公共艺术品鉴赏与应用能力,并掌握雕塑与壁画的设计与制作方法,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综合设计能力。 二、基本要求: 能较好理解并运用雕塑与壁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雕塑与壁画设计与制作的基本过程、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和相互过程;理解壁画、雕塑和公共环境空间的和谐关系。 三、教学内容: 雕塑部分: (一)装饰雕塑发展简史 1.原始社会 2.奴隶社会及先秦文明 3.封建社会秦汉艺术至晚清 4.现代装饰雕塑 (二)装饰雕塑的类型特征 1.空间状态类之——装饰性圆雕 1.1圆雕的特征(理解) 1.2圆雕技法(掌握) 2.空间状态类之——装饰性浮雕 2.1浮雕的特征(理解) 2.2浅浮雕特征(理解) 2.3浮雕技法(掌握)

3.从属物象类 3.1装饰雕塑(掌握) 3.2器物装饰雕塑(掌握) (三)装饰雕塑的材质肌理 1.天然材料 1.1材质的优点及局限(理解) 1.2材质的优点及局限(理解) 1.3石材质的优点及局限(理解) 2.人造材料 2.1机非金属材料:陶瓷、玻璃、水泥(理解)2.2金属材料:铜、铁(铸造/锻造)(理解) 2.3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玻璃钢(理解)(四)装饰雕塑的设计与制作 1.装饰雕塑的构思及草图设计(掌握) (五)装饰雕塑与内外环境空间的和谐关系(理解)壁画部分: (一)装饰壁画的装饰规律与形式法则 1.装饰规律 1.1归纳与概括(掌握) 1.2夸张与变形(掌握) 1.3平面与立体(掌握) 1.4分解与构成(掌握) 1.5对比与统一(掌握) 2.形式法则 2.1均齐(掌握) 2.2平衡(掌握) 2.3节奏(掌握) 2.4韵律(掌握) (二)装饰壁画的构图 1.格律体构图(理解) 2.平视体构图(理解) 3.立视体构图(理解) 4.自由体构图(理解) (三)壁画的色彩与环境的统一

谈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从国民素质问题,看艺术的重要性 ——一个关于艺术与幸福、成功的关系艺术有什么用? 就如问别人: “为什么要喝酒”的性质是一样的。 长期以来,艺术在中国 只是饭后茶余可有可无的东西。 我们应该很熟悉:现在很多家长的 成功育子经验:只顾学习,孩子的时间表上 一切和升学考试无关的东西都去掉, 没有艺术、没有游戏,没有交友、没有自由…… ? 但要知道:影响人一生幸福最重要的东西, ? 你没有让孩子学,却让他学了大量没用的东西。 ? ? 家长可能认为,这样就能让孩子获得他说希望的人生。 ? 我想告诉你们:你正在毁掉孩子的一生。 ? 数数、背小九九,甚至背元素周期表, 充斥着童年,这样的早教:

是赢在起跑线,输在终点站。 因为,你剥夺了孩子感性素质的发展机会。 体验幸福是需要素质的 物质水平提高了 却不一定能地懂得感受幸福 人有两大心智能力: 一个是理性,一个是感性。 理性的代表是科学;感性的代表是艺术。 科学征服了世界,艺术美化了世界。 科学与艺术,二者犹如鸟之两翼。 重视理想,忽视感性意识发展的结果, 会使孩子一生的幸福化作泡影, 你无意中亲手扼杀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为什么? 因为一个人想要获得一生的幸福, 不仅要拥有获得幸福的生活条件, 还要拥有体验幸福感受的能力与素质。 体验幸福,是需要素质的。 为什么有的人生活得脏、乱、差,单调乏味? 问题就出在“感性素质”:

因为TA的感性素质低,感觉不到环境多么恶心。 一个人如果感性素质低, 他的表现就是 忽略甚至放弃对环境感性品质的要求。 有夫妻打架。原因是他们想买一台洗衣机, 好看一点的1600元,难看一点1400。 老婆感性素质高一点,想买好看的; 老公低些,认为一千四就能用了,干嘛多花两百? 表面上是夫妻有分歧。 ? 实际上是双方对环境感性品质要求不同。 ? ? 深层原因是双方感性素质的高低差别。 ? 由此衍生出来的是双方 会在价值观方面发生严重分歧。 高感性者,愿意为美化环境、享受生活付出成本。 这也解释了夫妻在装修时候特别容易吵架了吧? 还有出去旅游时! 因为那是双方感性素质的大暴露。 找对象,一定要找感性素质相当的:

公共艺术课程标准

《公共艺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1.课程定位 艺术概论是一门以人类社会一切艺术现象为研究对象概要地论述艺术的基本原理、知识是研究艺术发生的基本规律、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种类特点为宗旨的学科体系。这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它可以帮助学习者认知艺术文化与艺术基本原理。引导学生体会艺术与人生的密切关系,提升艺术文化修养、实现意义化生存梦想。奠定专业学习与艺术创造的艺术学理论基础,观察和分析艺术领域的各种现象,研究艺术的发展规律,探究自我的艺术意识与艺术观念。 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必修技能课程,教学对象为全日制中等职业专科三年制的学生。本课程的教学思路是本课的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以课堂讨论、课后作业、艺术欣赏、讲座、学生演示等方式为辅助手段,从艺术本质论、艺术门类论、艺术发展论、艺术创作论、艺术作品论和艺术接受论这六大方面循序渐进地深入探索研究艺术发展和创作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明确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问题,让学生重视艺术理论的学习并结合所学理论知识更好地为艺术实践服务。 本课程教学内容以中等艺术教育“十二五”部级教材《艺术概论》为主,结合其他《艺术概论》教材书籍和当代美学和文学研究的部分新成果作品的鉴赏,以讲授为主、鉴赏、讨论、为辅,激发学生对艺术本质、规律、创作特征的思考,并根据当下社会艺术领域的发展现状为例结合艺术理论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思考辩证的能力。 本课程共36学时,是以理论为主的职业基础课。计划基础理论课程为24学审美特征、让学生对艺术的本质、学时的学生实践互动展示学时,12并结合时, 创作和发展特有清晰地认识并有所思考启发,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加入让学生根据论点自由选题从自身专业出发选择作品进行演讲展示,通过学生互动讨论的环节让大家更透彻地理解理论并用于实践中去。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能较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的基本原理、原则,作为艺术创作者从理论上认识艺术的本质,特性及艺术发生的客观规律, 从宏观上把握艺术审美的特点和规律,进而树立健康向上的艺术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美学观分析和解决艺术实践当中所遇到的问题,激发对艺术学习的历史责任感,使学生们的艺术创作更有自觉性,更有思想性,更有创新性,为中国的艺术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认识到艺术的本质特征;使学生了解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过程;使学生掌握艺术分类的原则和各门艺术形式的基本特点;使学生掌握艺术创作的基本过程,了解在艺术创作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了解艺术家应该具有的修养与能力;使学生懂得艺术家是艺术活动和艺术创作的主体;

[公共艺术,教育现状,教师教育]教师教育类专业公共艺术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教师教育类专业公共艺术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高等院校应该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学府。教师教育类专业尤其如此。除了增强学生的基础师资和业务水平,还应该通过艺术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开展促进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养成,塑造其完美的品格和高尚的心灵。本文针对部分高校公共教育存在的问题,从课程管理、师资、评价系统、硬件设施等方面试着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高校;全面素质发展;困境措施 根据《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的相关规定,公共艺术教育应该形成制度化的体系全面贯彻于高等教学的实施中。因为社会的发展趋势必要要求学生具备综合能力。因为内容丰富,包含了美术、音乐、书法、戏剧等多种门类,艺术教育作为一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途径,在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性方面有着其他课程没有的优势。然而当前我国大多数地方关于这门课程教育的实施现状还不尽如人意,普遍存在着意识片面、人才缺乏、经验不足、投入过少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公共教育教化熏陶价值的发挥,阻碍了高校师范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一、公共艺术教育的特点和在教师教育专业学习中的具体作用 公共艺术教育,最初发轫于新文化运动时期一批优秀学者提倡的美育理念。随着近代高校的完善,它也在实践中得到裂变和发展。在基础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全面推行的今天,逐步走向正规化和制度化。国家也发布了规范化的条例和指导方案,有效推进课程的开展。到目前为止,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包括影视、戏剧、音乐、舞蹈等艺术手段和艺术内容。教授的方式分为理论知识的讲解传授和思维的训练。一方面,艺术课程的设置不光紧跟时代革新的步伐,为社会建设输送高端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它也是与其他课程相互贯通联系的,能帮助学生启发锻炼学习其他课程的思维,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积累和扩充,还有应用技能的锻炼和增强。除这些以外,它还能为学生提供紧张的专业知识学习之余的放松和休闲,帮助学生释放能量和缓解压力与疲劳。总之,它既能提供人们以观赏和放松的娱乐性,也能让人们在不断地学习欣赏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二、我国高校教师教育类专业公共艺术教育所面临的困境现状 (一)艺术课程的门类设置不合理,种类少 首先是对应的课程教材种类选择上不够完善,这就直接导致了学校里可以开设的选修课程门类比较单薄。面对纷繁复杂的书目,他们无从下手进行选择,不知道哪些才是适合教育类学生进行补充学习的范本。有些高校选用的教材比较随意,没有与教师选择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安排相匹配,与当地学生的接受习惯相符合;而且根据统一的调查和研究可以发现,目前师范类高校普遍开设的课程是出于被动地接受教育部门的规定。并且开设的课程除了音乐、美术等传统艺术门类以及由它们衍生出来的相关门类,其他的主要只有舞蹈、影视鉴赏评析这些了,形体,戏曲,围棋几乎为零。原本艺术的种类应该是包罗万象,但实际的开课并没有经过系统的思考,加之学校还刻意压缩了艺术课程的比例和上课时间,如通常一周只安排两节选修课,都安排在晚上。导致课程设置不合理,种类缺乏并且出现课程之间的重复和雷同现象。

中国艺术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姓名:张晓波专业:艺术管理学号:201301025 中国艺术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艺术管理这一名词和专业最早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然后在美国各个大学开始出现相关的艺术管理专业,随机发展到欧洲和世界各地,所以哪怕就全世界而言它也是一个成立不过四、五十年的新兴学科和方向。在我国,艺术管理专业的出现要晚的多,到2000以后随着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文化反正,一些艺术高校才建立了这一专业,到现在为止国内差不多有26所高校建立了相关专业,多集中在东部东南部沿海和长江流域发达地区的高校和艺术高校。 关于艺术管理,成乔明在《艺术产业管理》一书中认为就是艺术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为实现文化艺术传播的目的而对管理对象实行的有计划的管理活动。艺术管理者包括政府行业机构、企事业机构,艺术管理手段包括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艺术管理对象包括艺术机构、艺术家群体、艺术商品、艺术信息、艺术金融时间等。 一、中国艺术管理市场和教育的现状 艺术管理是应时而生的产物,在中国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文化艺术产业也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随着快速发展而来的相关问题也不断出现,管理混乱,管理不专业,不懂艺术的人在管艺术,对传统艺术的破坏,外来艺术的胡乱引进等等问题如果不合理的解决的话,对中国的文化艺术市场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培养自己的文化艺术管理人才。 但是当前,艺术管理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李敏的《中国艺术管理生态现状》中指出了中国艺术管理的五大问题:制度问题,是艺术管理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如果我们把艺术 管理看成是一个事物的内外两面,制度问题就如其外在的硬件面,这个硬件面指针的对象就是艺术管理的对象,即艺术市场本身。艺术市场又是由盈利和非营利机构、企业、组织等构成。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看到,艺术市场不仅是一种交易的过程,更是一个贯穿学术研究、创作及市场运作与艺术批评的复杂过程,艺术管理在其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并协调艺术创造与追逐商业利益的矛盾,

论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论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艺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她会以不同的形式体现出来,给不同的人带来不同的感受,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之处。那么什么是艺术呢?我觉得没人可以给她一个定义,因为这世上的一切都是艺术,无论你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存在的、不存在的都可以是艺术的表现体。 既然艺术这么的重要,那么,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和学习艺术的呢?美学和艺术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我们又是怎么样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呢?艺术对我们这个社会又有多大的贡献呢?有人说“生活就是艺术”又是怎样的艺术呢?艺术和大自然又有怎样的联系呢?接下来我们将就这些问题来讨论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1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和学习艺术的? 人类是大自然的艺术的结晶。人类的开始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她们的结合是多么的美妙、神奇,从而孕育出可爱的小生命,然而我们本身就是完美的一件艺术品、是大自然完美的杰作。所以我们最开始接触艺术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出生的那一刻,也可以说就是在我们形成的那一瞬。 艺术是多么奇妙的东西啊!伴随着美妙的音乐,我们从娘胎的肚子里爬出来了。那哇哇坠地的哭声,不仅仅是向世界宣告你神奇般来临,也是演绎神奇艺术的开始。我们接触的艺术就是

从声音开始的。随后我们知道了颜色、语言、朋友、花草、冰雪、星河、分子、文章等等,这些所有我们知道的,不知道的,都是艺术的表现体。 然而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人生,有不一样的艺术修养,所以对艺术的感知都不一样。<哈姆雷特>就是莎士比亚写出的一部很好的艺术品,然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哈姆雷特,就是说不同的人对同一艺术品又不同的领悟和感受;同样地第一千零一个读者就可能与前一千个读者有相同的理解,虽然生活经历不同,但是还是可能对同一事物有相同的想法的。这就是艺术的诡异之处。 2.美学和艺术有什么联系呢? 美学和艺术在生活中很难分开,觉得二者在我们的表述中是同一类事物。实际上,美学是分支于哲学的发展,参照了心理学的内容,在艺术的伴随下成长起来。所以美学不是艺术、艺术也不是美学。但由于艺术与美的关系最密切,所以美学的主要研究目的应是为艺术服务。 美是人的本质的能动表现和感应与自然和社会的艺术性和谐,美学是从审美感受中来认定事物艺术性发挥的效益性,思想意境的合理性,心理共鸣的可感性。一切都是联系到演绎者和欣赏者的和谐关系问题。如果美学脱离了艺术,就如花儿离开了树枝,不仅脱离了主体,缺少了滋润的源泉,也不能长久的绽放。

美术绘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美术绘画专业人才培养 方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学校 美术绘画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负责人:_______________ 二〇一八年四月 一、专业(专业代码)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名称:美术绘画 专门化方向:摄影、数码后期制作、广告设计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掌握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能力,能胜任摄影、数码后期制作、广告设计、室内设计等艺术设计、服务与管理一线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技术技能型美术绘画设计人才。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1.综合素质

(1)热爱祖国,初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2)具有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爱岗敬业、诚信协作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养成文明行为和热爱劳动的习惯; (3)具备必须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文艺基础知识、美术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拓展所需知识;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自觉锻炼身体,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5)具有正确的文艺观和审美观,能够在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不断陶冶情操,提高素养; (6)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掌握基本的就业和创业知识。 2.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能力: (一)职业素养 1、具有科学、系统、辩证的人生观与社会观。 2、具有广博的科学知识与深厚的文化内涵。 3、具有灵活的头脑和创造性的思维。 4、具有敏锐的艺术鉴赏力、洞察力以及良好的艺术修养。 5、具有商业经营意识和品牌营销理念。 6、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与他人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工作。 7、具有良好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公共关系处理的能力。 8、具备独立制定工作计划、收集资料、采集信息及获取新知识等工作方法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理解并掌握平面基础知识。 2、掌握平面设计中关于创意、美术基础知识、透视、色彩运用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设计技巧和方法。 3、掌握招贴、字体、包装、品牌以及各种版面设计的基础知识与行业规范。 4、了解印刷材料、印刷设备与印刷工艺的基础知识。 5、了解广告材料、广告设备与设计输出的基础知识。

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推进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关键是加快构建符合公共艺术育要求的课程体系。本文就这一课程体系的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课程蛄构、课程配套教材、课程评价与管理及课程实施的前提条件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标签]普通高坟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应以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这一指导思想要通过课程教学的具体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的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与培训以及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等各个方面加以渗透、贯彻。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达到教育标准、实现教育目的的保障.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目标的确立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学生感受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培养,使其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念,并通过艺术审美教育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塑造高尚完美的人。明确的课程目标,要求课程体系的确立要紧密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具体设置哪些课程,且先开什么、后开什么,怎样把科学系统的艺术课程体系贯穿大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这些问题都需要思考、论证。只有紧密围绕课程目标构建的课程体系,才符合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根本要求。 二、课程标准 任何层次、阶段的课程设置,都有相对的课程设置标准与要求,否则不但不能达到教育目的与任务的要求,甚至还会出现与教育目标相悖的结果。目前,普通高校艺术类课程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大纲,这在课程标准方面要想达到完全统一,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教师自身素质的差异,也会在课程标准的把握上出现偏差。现阶段一些综合性大学,设有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众多,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对艺术知识的需求程度也各不相同,这就必然给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既不同于中小学基础教育中的艺术教育,又有别于艺术专业院校的教育。在教学中面对的是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制定的课程标准要有针对性,要结合现代艺术教育的要求、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审美认识规律,着重体现审美体验与鉴赏韵力价值,思维创新与个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与艺术实践价值、多元文化与学科综合价值,面向全体学生做好传承文化与弘扬民族艺术工作等课程标准理念。现阶段,在教育主管部门还没有出台相应的课程标准前,我们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现状,结合各校的实际,制定符合客观可行,相对统一的课程标准,这样可以避免与课程目标相偏离、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相脱节的现象,同时还能够避免出现教学内容松散、不具体或过深、过浅的现象,确保艺术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与质量。

汪雅诗 中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

中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 摘要:自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正是新科学、高科技以日新月异的速度介入我们人类生活的时期,中国的高等艺术教育的内容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中国,某些新兴的学科较之国外要晚了好多年但他们能创建并良心的发展着,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大好事。环境艺术设计一经诞生就是一门综合性的设计艺术学科,在今天更呈现出一种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发展趋势。公共艺术是其中的艺术课程,从专业的建筑角度,从学科完善和发展的角度,他都是不可缺山的一个重要部分。公共艺术教学,应该是一个在公共空间中全方位的探讨艺术创作的教学课题。关键词:公共艺术中国高等艺术教育 自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正是新科学、高科技以日新月异的速度介入我们人类生活的时期,中国的高等艺术教育的内容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经历了艺术教育的恢复发展、扩大等几个历史阶段后,中国的艺术教育普遍的面临着新的办学理念与旧的教学模式的碰撞和较量。不过,我们欣喜地看到,当今国内许多高等艺术院校开设了多项弥补以往所缺的新学科,这些新学科不再是一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而是提倡或执行多元化的复合型的教学模式。在中国,某些新兴的学科较之国外要晚了好多年但他们能创建并良心的发展着,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大好事。 这些年来公共艺术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的关注,这一现象与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也与全社会对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日益重视紧紧相连。但略有不足的是,在热闹的关注和讨论中,对于什么是公共艺术?如何定义公共艺术?至今还没有一致的意见。 公共艺术的中文名称来自英文的PUBLIC ART,由于他强调公众的参与,所以有时也被评为“公共艺术”。从文字组合上来,这个词语包含了公共和艺术两个概念。公共(Public)的意思是“共有的”或“市民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开放空间里能让人观赏、参与和使用的艺术的艺术活动、艺术行为和艺术设施,都可以成为公共艺术。艺术(Art)的概念则很古老,而且其内涵一直处于变化中,导致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多种多样,但只要不在前面没加上公共二字,我们就有理由把它看成与日常生活无关,尤其是与大众生活无关的事。在中国,许多人

试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试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摘要:在高等教育领域中,高校艺术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有效地反 映了国家的艺术水平,而且也能体现出大学生在艺术方面的竞争力,所以,应该 充分重视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这里以云南的高校为例进行说明,主要探讨了高 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希望对于今后的高校公共艺术教 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学素质教育 可以看出,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另外,不同的地区发展 也存在不同的问题,这里以云南为例,可以看出,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程 度的偏差,不利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很多专家对此深感忧虑,展开广泛而 更进一层的研讨,试图寻求造成高校公共艺术教学发展困境的缘故和解决办法, 并获得一定的阶段性效果,比如在专业化和精细化方面的探索得到业界的认可。 这篇文章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从注重管理与深化内容的视角着眼分析。 一、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 1.对公共艺术教育理念理解不深。高校固有的学术氛围和文化性格极易影响 教师和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这导致高校管理者对公共艺术教育重视不够的隐患 直接在教师和学生身上显现。在现在就业的压力之下,老师和学生都把重点放在 知识性和技术性较强的专业课上,这样就使得学生人文和艺术的潜力没有发掘出来。把公共艺术教育设立在选修课或者还不如选修课的位置,这在云南的某个学 校被学生戏称为“豆芽”学科,作为专业课学习累了时的一种放松课程,听听教师 讲课,听听乐曲,观赏一下名山名画,一般都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欠缺一定的深度,把公共艺术课置于一边。 2.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践目的性不强与理性不足。孔子的儒家思想认为诗、礼、乐对人修养的形成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进一步讲即艺术能熏陶人的涵养,宜于修身养性,各高校以公共课的形式设置艺术教育课程,其终极目标即为增强 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公共艺术教育在学科内容上不但要丰富,并且应该全方面 涵盖不同艺术门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在云南的 很多地方,一些普通高校到目前为止都还存在着对一些课程内容设置非常狭窄的 现象,将公共艺术非常简单地诠释为音乐课和美术课,把授课的内容限制在了这 两个艺术的领域里,这就限制住了学生在艺术素养方面的全面发展。对教学目的 也存在理解不清的问题,只是将音乐和美术专业课程简单删减处理后应用,将精 英化的深度教育与大众化的广度教育混为一体。 二、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前景 1.专业化。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方向来说,应该考虑到其专业化的发展 方向,否则,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导致教育问题一直处在边缘化的位置,不能有效 改变原有的问题。第一,应该保证教师在专业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还应该保证 所选用的教材具有较强的专业特点,不能简单照搬专业艺术课的相应教材。其次,还要向专业的管理组织、制度更进一层的发展,使高校公共艺术教学专业的进展 在高校管理体系内部具有单独的代言人和切实可行的规定。还有,应该建立健全 公共艺术教育的评价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考评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与时俱 进的评价制度能够更好地监督公共艺术教育的执行状况,使得教学效果最佳。 2.氛围化。氛围化是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手段。公共艺术 教育作为针对全体大学生的公共课,课时少于各专业课的数量,这有限的课时难

公共艺术选修课简介

1、课程名称:钢琴 任课教师:周敏;从教20年来,一直从事音乐教育工作,长年担任师范专业学生的声乐、钢琴、乐理与视唱、指挥的教学工作。多次开设本学院的音乐欣赏课程,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及艺术修养,受到学生欢迎和好评,有关音乐欣赏的论文曾在省内获奖。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针对部分钢琴爱好者。为有基础的学生继续学习、提高创造条件;对无基础的爱好者提供学习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能掌握一些基本的演奏方法和技巧,并掌握一些较简单的中外优秀钢琴曲的弹奏。 2、课程名称:合唱 任课教师:周敏,从教20年,一直从事音乐教育工作,长年担任师范专业学生的声乐、钢琴、欣赏、乐理与视唱、指挥的教学工作。在合唱教学方面有丰富经验,所指导的合唱在校内外、大市范围内多次获奖。每学期均担任学院合唱团的指导工作,受到学生欢迎和好评。 课程简介:本课程以合唱为主要教学内容,辅以简单的音乐理论,教会学生识谱歌唱,并能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歌唱。通过教学,能准确、和谐、有感情地演唱合唱歌曲,不仅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音乐修养,而且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3、课程名称:舞蹈及鉴赏 任课教师:郝珉 课程简介:本课程以舞蹈的基本常识、中外舞蹈简史、中外舞蹈赏析为研究对象,以中外舞蹈赏析为重点。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了解什么是舞蹈、舞蹈的种类及特点,掌握简单的舞蹈知识及相关术语; 2、了解舞蹈的萌芽、舞蹈艺术的形成、舞蹈艺术的成熟,掌握舞蹈的起源与发展; 3、了解如何去欣赏舞蹈,如何分析舞蹈作品,掌握赏析舞蹈的基本技巧。

4、课程名称:音乐鉴赏 任课教师:周敏,从教20年来,一直从事音乐教育工作,长年担任师范专业学生的声乐、钢琴、乐理与视唱、指挥的教学工作。多次开设本学院的音乐欣赏课程,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及艺术修养,受到学生欢迎和好评,有关音乐欣赏的论文曾在省内获奖。 课程简介:本课程以欣赏为主,渗透简单的乐理及歌唱知识。音乐欣赏不仅在于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扩大音乐视野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音乐鉴赏教学提高对音乐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了解音乐的外在和内涵。 使用出版教材。 5、课程名称:戏剧鉴赏 任课教师:邓全明,文学硕士,主讲的课程有《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汉语》、《世界华文文学》等,主要研究方向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高职教育研究。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解中国名剧鉴赏,外国名剧鉴赏以及戏剧基础知识、戏剧基本特征、戏剧的体裁和戏剧的构成。 使用出版教材。 6、课程名称:艺术导论 任课教师:邓全明,文学硕士,主讲的课程有《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汉语》、《世界华文文学》等,主要研究方向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高职教育研究。 课程简介:主要内容包括艺术的发生与发展,艺术的基本属性与社会属性、艺术审美、艺术类别、艺术家、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艺术教育等,旨在让学生对艺术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使用出版教材。 7、课程名称:戏曲鉴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