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粤沪版)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粤沪版)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粤沪版)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粤沪版)公式大全 一.【物质】

1、密度:ρ=

v

m 单位:kg/m 3 , g/cm 3

变形公式:m=ρ

v,体积:v =ρ

m

2、在ρ一定时,m 与v 成正比,即

2

121v v m m =

在m 一定时,v 与ρ成反比,即

1

22

1ρρ=

v v

在v 一定时,m 与ρ成正比,即

2

12

1ρρ=

m m

二.【力 学 部 分】

1、速度:V=S/t 单位:m/s ,km/h

变形公式 : s=vt,t=v

s

2、重力:G=mg (g 取9.8N/kg 或10N/kg )

3、压强:p=

S

F 单位:帕(Pa)

变形公式 : F=PS ,S=

P

F

4、液体压强:p 液=ρ液

gh

5、浮力:

(1)平衡法:F 浮=G 物 (漂浮、悬浮) (2)称重法:F 浮=G -F (3) 压力差法:F 浮=F 向上-F 向下

(4)阿基米德原理:F 浮=G 排=ρ

gV 排

6、杠杆平衡条件:F 1 L 1=F 2 L 2

7、理想斜面:G F =L h

8、理想滑轮:F=n 1

G

9、实际滑轮:F =n

1

(G 物+G 轮)(竖直方向

10、功:W =FS =Gh (把物体举高)单位:焦 (J )变形公式:F

W S S

W F ==,

11、功率:t

W P

=

,

. t

W P =

=

v

F t

t v F t

Fs

?==??

变形公式:W=P t ,P

W t

=

12、功的原理:W 手=W 机械 13、实际机械:W 总

=W 有用+W 额外

14、机械效率:?=

有用

W W ×100%

(1)杠杆: ?=

有用W W ×100%

=

1

2Fh Gh ×100% (2).斜面: ?=

有用W W ×100%

=Fl

Gh ×100%

(3).定滑轮:?=总

有用W W ×100%

=

Fs

Gh ×100%=F

G ×100%

(4).动滑轮:?=

有用W W ×100%

=

Fs

Gh ×100%=h

F Gh 2?×100%

=

F

G 2×100%

(5).滑轮组:①竖直方向?=

有用W W ×100%

=Fs

Gh ×100%

②水平方向:?=

有用W W ×100%

=Fs fh

×100%

三.【热 学 部 分】

1、吸热:Q 吸=Cm Δt = Cm(t -t 0)

2、放热:Q 放=Cm Δt =Cm(t 0-t)

3、燃料燃烧放热:Q=qm 热值:q =m

Q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

利用Q Q ×100%

5、热平衡方程:Q 放=Q 吸

6、热力学温度:T =t +273K

四.【电 学 部 分】 1、欧姆定律:I =

R

U 单位统一:1A=Ω

11v

变形公式:U=IR R=I

U

2、焦耳定律:

(1)、Q =I 2

Rt(普适公式)

(2)、Q =W =Pt=UIt =R

U

2

t(纯电阻公式)

3、电功:

(1)W =Pt =UIt(普适公式) W=Q=Pt =UIt=I 2

Rt=

R

U

2

t

(2)电能表:每月用电量=本月底度数- 上个月底度数 单位:KW.h

注意:电能表最后一位数为 小数位” 5、串联电路:

(1)、I =I 1=I 2 (2)、U =U 1+U 2 (3)、R =R 1+R 2 (4)、P =P 1+P 2

(5)、W = W 1 + W 2

(6)、电压跟电阻的正比关系:2

12

1R R U U =

6、并联电路:

(1)、I =I 1+I 2 (2)、U =U 1=U 2 (3)、

2

1

111R R R += (4)、P=P 1+P 2

(5)、W = W 1 + W 2

(6)、电流跟电阻的反比关系:

1

22

1R R I I =

7、功率和电压的关系:

在电阻一定时,功率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2

2

21

2

1U U P P =

8、电功率: (1)、P =

t w =UI (普适公式) (2)、P =

t

w =UI =I 2

R =

R

U

2

(纯电阻公式)

9、电磁波的波速:C=?λ 四.【常 用 物 理 量】

1、光速/电磁波:C =3.0×108m/s (真空中)

2、声速:V =340m/s (1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比值:g =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汞柱=1.01×105

Pa 6、水的密度:ρ=1.0×103

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

C =4.2×103

J/(kg?℃)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16、单位换算:

(1)、1m/s=3.6km/h (2)、1g/cm3=103 kg / m3 (3)、1kw?h=3.6×106J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汇总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十六章电磁铁与自动控制 一、简单的磁现象1.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①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是南极(S极) ②磁极间的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5.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6.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7.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8.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它北极出来,回到南极。 (磁感线是不存在的,用虚线表示,且不相交)9.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10.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位置的北极附近。(地磁的南北极与 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角,这是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二、电流的磁场 1.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且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2.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 极)。 3.安培定则的易记易用:入线见,手正握;入线不见,手反握。大拇指指的一端是北极(N 极)。4?通电螺线管的性质:①通过电流越大,磁性越强;②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③插入软铁芯, 磁性大大增强;④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可用电流方向来改变。5.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 6?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 匝数来调节;③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 7 ?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它的作用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利用低电压、 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还可实现自动控制。 &电话基本原理:振动T强弱变化电流T振动 第十七章电动机与发电机 一、探究电动机转动的原理 1?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都有关。 2?能量转化: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3.应用:电动机、磁电式电流仪表、动圈式扬声器(喇叭)、电动玩具、机器人等 4.电动机的有关知识 ①构造:定子和转子。定子一般由磁体构成,提供磁场,转子一般是线圈 ②电动机的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③能量转化: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④换向器的作用:每当线圈刚越过平衡位置,及时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使线圈持续转动下去

物理八年级沪科版公式归纳

物理八年级沪科版公式归纳 1 (1)路程(S )的单位及其换算:==dm m 101210=cm 310=mm m μ610=9 10nm ; (2)时间(t )的单位及其换算:=h 160min ;=min 160s ; =h 13600s ; (3)速度(v )的单位及其换算:=s m 1 3.6h km ; = h km 16 .31 s m ; 2(知一求一) (1)重力常数:g=Kg N 8.9;题目有说明g 取Kg N 10才能取。 (2)质量(m )的单位及其换算:1t =3 10kg =6 10g =9 10mg ;1公斤=1kg ;1斤=500g ; (3)重力(G )的单位:N ; 注意:应用此公式计算时质量(m )的单位必须是Kg ,这点很多同学容易出错,切记!! 3(1)体积(v )的单位及其换算:1m 3 =310dm 3 =610cm 3 =310L = 6 10mL ; (2)密度(ρ)的单位及其换算:=31cm g 10003m kg ; =31m kg 1000 1 3cm g ; 2、阿基米德原理 推导公式:g F v 液浮 排ρ= 5、压强的计算:注意根据题目合理选择压强的计算公式 (1)固体压强的计算:(都是选下面这个公式) 图2

①压力(F ):当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F G=mg; ②受力面积(s )的单位及其换算:1m 2 =2 10dm 2 =4 10cm 2 ; 注意:应用此公式计算时受力面积(s )的单位必须是m 2 ,这点很多同学容易出错,切记!! (2)液体压强的计算:(基本上是选gh p ρ=,有时须选用F p = 配合解题) ①重力常数:g=Kg N 8.9;题目有说明g 取Kg N 10才能取。 6 (1)距离(S )的单位必须用m ,这点很多同学容易出错,切记!! (2)机械功(W )的单位:J ; 7(1)时间(t )的单位必须用秒(s ),这点很多同学容易出错,切记!! (2)机械功率(p )的单位:瓦(w ); 1Kw=1000w ; 8、机械效率的相关计算:

沪粤版初中物理目录版完整版

沪粤版初中物理目录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希望你喜爱物理 测量长度和时间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尝试科学探究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我们怎样区别声音 我们怎样区别声音(续)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第三章光和眼睛 光世界巡行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奇妙的透镜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眼睛和光学仪器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从全球变暖说起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4.4 升华和凝华 水循环和水资源 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物体的质量 探究物质的密度 密度知识的应用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点击新材料 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力和机械 怎样认识力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 重力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探究滑轮的作用 第七章运动和力 怎样描述运动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 第八章神奇的压强 认识压强 研究液体的压强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第九章:浮力和升力 认识浮力 阿基米德原理 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神奇的升力 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认识分子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解剖”原子 飞出地球 宇宙深处 九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怎样才叫做功 比较做功的快慢????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认识动能与势能 第十二章? 内能和热机认识内能 热量和热值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热机与社会发展 第十三章探究简单电路从闪电谈起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压 沪粤版初中物理目录—2016版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九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 本学期是九年级学生学业考试毕业的学期,就是九年级冲刺的最后阶段,更是进行初中物理教学和总复习的重要阶段,总复习的是九年级物理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已经学过的、零碎而又有所忘记的物理知识进行有效归类、科学的整理、使之规律化、系统化,对基础知识点、考点、热点内容进行剖析、总结,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更为系统;更具有实际应用的本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九年级学生面临升学竞争与备考压力的双重压力,复习过程中还应考虑到学生心理多变的变化性、焦虑和恐惧情绪等因素,因此根据本班学生学习情况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提高复习效率更显重要。通过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和本学期的情况,现制定出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1、教学九年级课本的最后三章(《电动机与发电机》、《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电磁波与信息时代》、《能量与能量守恒定律》)。 2、复习八年级物理第一册、第二册和九年级物理。 3、做好中考的基本练习准备。 二、学生分析 我所授九年级,现有人数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经过三学期的学习,学生对物理有兴趣。学生成绩、能力参差不齐,大多学生、家长对这门学科不够重视,部分学生对物理科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习惯存在一定问题,积极主动性不高,物理整体成绩差。在上学期的期末检测中, 成绩并不是很好.很不理想。有几个后进生历次的考试都不能及格,教学难度难度较大。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要看到学习的积极的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 学生们的思想能力已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由表象向内部延伸;由于学生思维维能力、认识水平、学习基础等发展不平衡,加之大多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这就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所以要用有效措施培养学习物理主动积极性,校正不良学习习惯,努力提高整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成绩。

2019九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沪粤版.doc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沪粤版九年级是初中学生在校的最关键一年,每个学生都想在最后能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一级学校,作为教师就是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走好这一步,在“以学生为本”,这样一个教学理念下,对本学期的物理教学作出如下的计划: 一. 基本情况: 109班现有学生62人,110班现有学生62人,班级学生人数多,这就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然而,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要看到学生的积极的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成绩。所以本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提高优生率和及格率。 二. 指导思想: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自主、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以新课程、新教材的实验实施为核心,以《新课程标准》、教材领会和教法研究为重点展开教学,贯彻落实物理课程改革的精神理念,优化教学管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真正做到学生在玩中学,找到学习物理的乐趣。帮助学生掌握好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水平,使每一个学生真正能成为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一代新人。 三、工作目标: 1、每一个学生能将教材中的所有实验进行熟练地操作,使他们基本上具有一般物理知识的操作能力;

2、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多各种类型的计算题目,能运用多种途径进行解答; 3、学生能运用所的物理知识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得到提高。 四、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领会本科目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新教材是然不同于过去的要求,因为新教材其灵活性加强了,难度降底了,实践性变得更为明确了。教师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每一项要求要落到实处,既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降底难度。 2、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新教材不仅在传授文化知识,更注重于培养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类实验,做到一个一个学生过好训练关,凡是做不好一律重做,直到做到熟练为止。每一个实验都要写好实验报告,写好实验体会。 3、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不能默守陈规,应该要时时更新教学方法。本期我要继续实践好兴趣教学法,双向交流法,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让科学进入物理课堂,让新的理念武装学生头脑。使得受教育的学生:学习的观念更新,学习的内容科学,学习的方法优秀。 4、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学生虽逐步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也会学习,爱学习,但终究学生的自制力不及成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严格要求,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做到课前有预习,课后有复习,课堂勤学习;每课必有一练,杜绝学生

初中物理公式(沪科版)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八年级物理力学部分: 一、速度公式(第二章p23) 二、重力公式(第六章p113) G=mg (G:重力N,m:质量kg,g: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 三、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第七章p133) 方向相同:F合=F1+F2;方向相反:F合=F1—F2(F:力N) 四、密度公式(第五章p94) 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m水=m冰ρ水>ρ冰v水<v冰 五、浮力公式(第九章) (1)F浮=G-F (称重法) (2)F浮=G (漂浮、悬浮法) (3)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ρ液g V排(排水法) (F浮:浮力N,G排: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N,m排:排开的液体的质量kg,ρ液:液体密度kg/ m3,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m3,g:10N/kg或9.8N/kg) 六、压强公式(第八章)

(1)普适公式(p144) S F p = (p :压强Pa ,F :压力N ,S :受力面积m 2)固体平放时F =G =mg (2)液体压强公式(p150) p =ρgh (p :液体压强Pa ;ρ:液体的密度kg/ m 3;h :深度:从液面到该点的竖直距离m ) 七、杠杆的平衡条件(第十章p187) F 1l 1=F 2l 2 ( F1:动力N ;L1:动力臂;F2:阻力N ; L2:阻力臂,L1、L2应同单位) 八、滑轮(组)公式(第十章p191-193)(不计绳重和摩擦) (1)定滑轮: F=G 物 s=h (F :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N ; G 物:物体的重力N ; s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m ; h :物体升高的距离m ) (2)动滑轮:)G (2 1F 动物+=G S=2h (F 、s 、h 、G 物:同上, G 动:动滑轮的重力N ) (3)滑轮组:)G (n 1F 动物+= G s =nh (n :有n 段绳子承担物重,其余同上) 九、功、功率、机械效率(第九章) (1)功 a 、普适W =Fs (W :功J ,F :力N ,s :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m)(p196) b 、把物体举高时W =Gh c 、通过功率计算 W =Pt (2)功率(p200) Fv t Fs t P ===(一般)W (P :功率W ;t :时间s ;F 、 s :同上,v :速度m/s ) (3)有用功(p202) W 有=Fs=Gh (与功相同) W 有=W 总-W 额(有用功=总功-额外功) (4)总功(p202)W 总=FS (F :总动力,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W 总= W 有+W 额 (5)机械效率(p203) %100W W ?=总 有η (η:机械效率,一定小于1) 九年级物理 热学部分(第十一、十二章) 1、吸热、放热(p42-p43)

粤沪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μm=103nm 1m=106μm 1m=109nm 4、特殊的测量方法: (1)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 (2)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 (3)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即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跑道滚动,记下轮子转过的圈数,可算出跑道的长度。 (4)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用刻度尺及三角板等组合起来测量)。 5、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1)“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2)“看”: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3)“放”:刻度尺要沿着所测长度紧贴物体且不歪斜,如果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量时,要从某一个清晰的整刻度开始。 (4)“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或者说成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6、误差: (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 (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能够避免。 二、时间的测量: 1、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秒(S);其它单位: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纳秒(ns)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整理

沪粤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十六章电磁铁与自动控制 一、简单的磁现象 1.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①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是南极(S极) ②磁极间的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5.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6.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7.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8.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它北极出来,回到南极。(磁感线是不存在的,用虚线表示,且不相交) 9.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10.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位置的北极附近。(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角,这是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二、电流的磁场 1.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且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2.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 3.安培定则的易记易用:入线见,手正握;入线不见,手反握。大拇指指的一端是北极(N 极)。 4.通电螺线管的性质:①通过电流越大,磁性越强;②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③插入软铁芯,磁性大大增强;④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可用电流方向来改变。 5.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 6.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③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 7.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它的作用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还可实现自动控制。 8.电话基本原理:振动→强弱变化电流→振动

(完整版)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沪科版)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参照沪科版排列,并标明公式在书中的页码,部分公式书中未明确呈现,属于课堂笔记 注意:书本是根本,本资料属于复习时的参考,最好的复习是把书本看一遍。 八年级物理 力学部分: 一、速度公式(第二章 p27) 、重力公式(第五章 p92 ) G =mg (G:重力 N ,m :质量 kg ,g :常 g 取10N/kg ,题目未交待时 g 取9.8N/kg ) 、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第六章 p112) p128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 m 水=m 冰 水>冰 v 水<v 冰 五、浮力公式(第七章) (1)F 浮=G -F (称重法 ) 3)阿基米德原理: F 浮=G 排= m 排g=ρ液 g V 排 (排水法)(p134) 方向相同: F 合=F 1+F 2 ; 方向相反: F 合=F 1— F 2 (F :力 N ) 2)F 浮=G (漂浮、悬浮法 )(p137)

(F 浮:浮力 N ,G 排: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 N ,m 排:排开的液体的质量 kg , ρ液:液 体密度 kg/ m 3,V 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m 3, g : 10N/kg 或9.8N/kg ) 六、压强公式(第八章) ( 1)普适公式( p143) p F (p :压强 Pa ,F :压力 N ,S :受力面积 m 2)固体平放时 F =G =mg S ( 2)液体压强公式( p149) p =ρgh (p :液体压强 Pa ;ρ:液体的密度 kg/ m 3;h :深度:从液面到该点的竖直距离 m ) 七、杠杆的平衡条件(第九章 p166) F 1l 1=F 2l 2 ( F1:动力 N ;L1 :动力臂; F2:阻力 N ; L2:阻力臂, L1、L2 应同单位) 八、滑轮(组)公式(第九章 p171-173 )(不计绳重和摩擦) (1)定滑轮: F=G 物 s=h ( F :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N ; G 物:物体的重力 N ; s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m ; h :物体升高的距离 m ) (2)动滑轮: F 2(G 物 G 动 ) S=2h (F 、s 、h 、 G 物: 同上, G 动:动滑轮的重力 N ) (3)滑轮组: F ( G 物 n G 动) s =nh (n : 有n 段绳子承担物重,其余同上) 九、功、功率、机械效率(第九章) (1)功 W 有= W 总- W 额(有用功=总功-额外功) 4)总功( p181)W 总= FS (F :总动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W 总= W 有+W 额 a 、普适 W = Fs W :功 J ,F :力 N , s :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m )(p176) b 、把物体举高时 W = Gh ( 2)功率( p179) P W (一般) Fs Fv tt ( 3)有用功( p181) c 、通过功率计算 W =Pt (P :功率 W ;t :时间 s ; F 、 s :同上, v :速度 m/s ) W 有= Fs=Gh (与功相同)

沪粤版初中中考物理知识点及公式汇总

一、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 化曲为直(也称替代法)。此法可以较方便的测出一些曲线的长度,例如测地 图上北京到上海铁路线的长度,花坛的周长,测运动场的弯道处长度。 2 累积法。如测细铜丝、头发的直径,测一张纸的厚度。 3 平移法。可以方便地测量圆球的直径,锥体的高,人的身高,墨水瓶的高度等。 二、注意厚刻度尺的用法。 三、注意估计值为零的情况。

第二章声音及环境

★第三章光和眼睛

本章考点突破: 一、什么是虚像? 我们看见的物体,都是自身能发光或反射外界光线,它们射出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产生了视觉,而虚像是光线经镜子或其他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后, 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的大脑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固定经验,产生了错觉,误认为光线从镜后的某一点射出。这个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点,就是发光点的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可用人眼观察到,它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得到的点。 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1成像原理不同,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件会聚形成的像为实像;经光学器件后光线发散,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像叫虚像。○ 2成像特点上的区别。一般地讲实像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 3接收方法上的区别。实像既能被眼睛看到,又能被光屏接收到;虚像只能被眼睛看到。不能被光屏接收到。 二、站在平面镜前的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的像会不会变化?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的像始终及物体大小相等,是不会改变的。但人们往往以为像变大了,这跟人们看远处驶近的汽车感觉相似,这辆车的大小始终不变,但人们以为汽车远小近大,驶近的汽车变大了。 三、怎样记住凸透镜成像的初步规律? 有四种方法可供采用: 1 利用凸透镜的应用加以记忆。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弄清了这些仪器的原理就记住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 口诀记忆: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简要归纳成下面三句话:一倍焦距分虚实(即物体的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一倍焦距以外为实像);二倍焦距分大小(即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的像,焦点除外;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的像);实像总是异侧倒立的,虚像总是同侧正立的。 作图记忆,通过三条特殊光线,在头脑中作图可以清楚地理解成像规律。 光路图

初中物理(粤沪版)公式大全最新版2016

初中物理(粤沪版)公式大全 一.【物质】 1、密度公式: 变形公式:m=ρv, 体积:v =ρ m 二.【力 学 部 分】 1、速度公式: 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 = 求时间——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 = mg 3、压强公式:p = 变形公式 : F=PS ,S=P F 4、液体压强公式:p =ρgh 推导:gh S Shg S Vg S mg S G S F p ρρρ==== = 物理量 单位 ρ——密度 kg/m 3 g/cm 3 m ——质量 kg g V ——体积 m 3 cm 3 单位换算: 1kg=103 g 1g/cm 3=1×103kg/m 3 1m 3=106cm 3 1L=1dm 3 1mL=1cm 3 V m =ρ物理量 单位 v ——速度 m/s km/h s ——路程 m km t ——时间 s h 单位换算: 1 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 s ; 1min=60s v s t = t s v =物理量 单位 G ——重力 N m ——质量 kg 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 物理量 单位 p ——压强 Pa ;N/m 2 ρ——液体密度 kg/m 3 h ——深度 m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面积单位换算: 1 cm 2 =10--4m 2 1 mm 2 =10--6m 2 注意:S 是受力面积,指有受到压力作用的那部分面积 注意:深度是指液体内部 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 竖直距离; 物理量 单位 p ——压强 Pa ;N/m 2 F ——压力 N S ——受力面积 m 2 S F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沪粤版)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1、物理学指的是:。 功勋卓著的物理学:①蒸汽机、②电子时代、③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 2、测量长度常用工具: 单位:国际制单位是,其他常用单位有、、、、、。 测量方法:认、放、看、读、记。 身上的尺:。 :3、测量时间:常用工具:。 单位:国际制单位是,其他常用单位有、、、、。 测量方法: 4、误差:定义:叫做误差。 减小误差的方法:。 5、尝试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 科学探究经常使用的科学方法: 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物理模型法比较法图像法,一般用于数据处理。 本章考点突破: 一、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 化曲为直(也称替代法)。此法可以较方便的测出一些曲线的长度,例如测地图上北京到上海铁路线的长度,花坛的周长,测运动场的弯道处长度。 2 累积法。如测细铜丝、头发的直径,测一张纸的厚度。 3 平移法。可以方便地测量圆球的直径,锥体的高,人的身高,墨水瓶的高度等。 二、注意厚刻度尺的用法。 三、注意估计值为零的情况。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注意:听见了声音说明物体一定发生了振动,但不一定物体振动就能听见声音) 2、传播: 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不同介质传声的效果一般不 同。 声速:一般在固体或液体中的声速比在气体中快,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 传播形式: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做声波。 3、感知:气传导:声波通过空气传播进入人耳,引起耳膜振动,经神经传给大 脑。 骨传导:声波通过、颌骨,经传给大脑。

4、回声: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产生回声。 人耳区分原声和回声的最短时间间隔为0.1秒。 5、声音特征: 1)、响度定义:声音的强弱,即声音的大小,音量。在波形图中用高度表示。 单位:分贝,用符号表示。 影响因素:和。 生活相关:震耳欲聋、振聋发聩、声音响亮。 2)、音调定义:声音的高低,即声音的细粗。在波形图中用疏密程度表示。 影响因素:。 生活相关:声音刺耳、女高音、男低音、地听。 3)、音色定义:声音的品质,即声音是否好听悦耳。在波形图中用波形是否规则 区分乐音和噪音。 影响因素:。 生活相关:。 6、人能听见的声音乐音:指的声音。 噪音:以环保角度定义为:。 现代城市噪声源:。 控制噪音、减少噪声从、、三方面入手。 7、人听不见的声音 超声:频率高于的声音。主要应用有、、。 次声:频率低于的声音。主要应用:。 第三章光和眼睛 一、光的直线传播直 线传播的条件:光在中沿直线传播。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是 m/s 。光在液体中、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小。 用光线(一条带箭头的线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的方法:模型法。(相关:磁感线) 二、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两侧;反射角入射角。 1. 对于一条确定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是唯一的。 2. 当入射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时,法线和入射光线重合,这时入射角为0o, 反射角也为0o,反射光线沿原路返回。 3.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2、光的反射分类: 镜面反射:平滑表面能将平行的入射光都沿方向反射出去。 漫反射:粗糙不平的表面将平行的入射光都沿方向反射出去。 3、常见面镜及应用: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备课本沪粤版九年级下册物理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 本学期是九年级学生学业考试毕业的学期,就是九年级冲刺的最后阶段,更是进行初中物理教学和总复习的重要阶段,总复习的是九年级物理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已经学过的、零碎而又有所忘记的物理知识进行有效归类、科学的整理、使之规律化、系统化,对基础知识点、考点、热点内容进行剖析、总结,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更为系统;更具有实际应用的本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九年级学生面临升学竞争与备考压力的双重压力,复习过程中还应考虑到学生心理多变的变化性、焦虑和恐惧情绪等因素,因此根据本班学生学习情况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提高复习效率更显重要。通过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和本学期的情况,现制定出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1、教学九年级课本的最后三章(《电动机与发电机》、《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电磁波与信息时代》、《能量与能量守恒定律》)。 2、复习八年级物理第一册、第二册和九年级物理。 3、做好中考的基本练习准备。 二、学生分析 我所授九年级,现有人数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经过三学期的学习,学生对物理有兴趣。学生成绩、能力参差不齐,大多学生、家长对这门学科不够重视,部分学生对物理科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习惯存在一定问题,积极主动性不高,物理整体成绩差。在上学期的期末检测中, 成绩并不是很好.很不理想。有几个后进生历次的考试都不能及格,教学难度难度较大。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要看到学习的积极的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 学生们的思想能力已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由表象向内部延伸;由于学生思维维能力、认识水平、学习基础等发展不平衡,加之大多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这就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所以要用有效措施培养学习物理主动积极性,校正不良学习习惯,努力提高整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成绩。

粤沪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电子教材

机械功与机械能 11.1怎样才叫做 功 11.2怎样比较做 功的快慢 11.3如何提高机 械效率 11 .4认识 动能和势 能

怎样才叫做功 11.1 物理学中的“做功”与日常生 活中所说的“做工”有着不同的含义。 在如图11-1所示的实例中,推车车不动,搬石石未起。人虽竭 尽全力、大汗淋漓,但从物理学的 角度看,人却没有做功! 怎样才叫做功 那么,究竟怎样才叫做功呢? 图11-2中的两位同学正在做功。请仔细分析他们的活动,找出两者的共同点。 找找共同点 活动1 (a ) (b ) 图11-2 物理学中做功的实例 图11-1?人用了力,但没做功 (a )用力推汽车,没有推动(b )用力搬石头,没有搬起 F s F F s

力对物体做了功吗 活动2 在图11-3的示例中,哪种情况力做了功?哪种情况力没有做功?为什么? 图11-3 做功了吗(c)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a)小鸟将虫子从地里叼起来(b)人将油桶推到仓库中 研究力做功的问题时,还要明确谁施力、谁受力,即谁对谁做功。

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人们不但要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而且还要计算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 物理学中规定,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即 功=力×距离 如果用W 表示功,F 表示力,s 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则 W =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N )?,距离的单位 是米?(?m )?,功的单位就是牛·米?(?N·m )?。功的单位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焦耳?(?joule )?,简称焦,符号为J。这是 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焦耳?(?J.?P.?Joule,1818—1889?)?而命名的。 1?J=1?N·m 图11-4 焦耳 用手匀速托着两个鸡蛋升高1?m (?图11-5?)?,手对鸡蛋做的功大约是多少焦? 想一想 图11-5 手托鸡蛋上升“做功” 1 m 怎样测算功

(完整版)粤沪版初三中考物理复习试题

初三中考物理复习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山 B.船 C.房屋 D.河岸 2.“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以下哪一个作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静止的() A.西昌卫星中心的发射塔架 B.“神舟十号”飞船 C.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 D.在“天宫一号”内穿行的航天员 3.下列的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节物理课的时间约为40s 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6m/s C.一根新铅笔的长约为17cm D.一份中考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100g 4.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操作或仪器使用中正确的是() A.量筒读数 B.稀释浓硫酸 C.测量液体温度 D.称量12.53g固体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D.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6.450mL的酒精用去一半后,关于剩下的酒精,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和密度都是原来的一半,比热容和热值不变 B.质量和内能是原来的一半,密度和比热容不变 C.质量和热量是原来的一半,密度不变 D.比热容和温度不变,内能是原来的一半 7.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丙中,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D.图丁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沪科版)知识讲解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一、速度公式 二、重力公式 G=mg (G:重力,m:质量,g:通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 三、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方向相同:F合=F1+F2;方向相反:F合=F1—F2 四、密度公式 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m水=m冰ρ水>ρ冰v水<v冰 五、浮力公式 (1)F浮=F下-F上(压力差法) (2)F浮=G物(漂浮、悬浮法) (3)F浮=G--F(称重法)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ρ液g V排(排水法) (F浮:浮力,G排: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m排:排开的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密度,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g:10N/kg或9.8N/kg)

六、压强公式 (1)普适公式 S F =p (p :压强Pa ,F :压力N ,S :受力面积m 2)固体平放时F = G =mg (2)液体压强公式 p =ρgh (p :液体压强 ρ:液体的密度; h :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 ) 七、杠杆平衡条件公式 F 1l 1=F 2l 2 ( F 1:动力 ;L 1:动力臂;F 2:阻力; L 2:阻力臂 ) 八、滑轮(组)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 (F :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 物:物体的重力; s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 :物体升高的距离; G 动:动滑轮的重力; n :有n 段绳子承担物重) (1)定滑轮: F=G 物 s=h (2)动滑轮:)G (2 1F 动物+=G S=2h (3)滑轮组:)G (n 1F 动物+=G s =nh 九、功、功率、机械效率 (1)功 a 、W =Fs (W :功J ,F :力N ,s :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m) b 、把物体举高时W =Gh c 、通过功率计算 W =Pt (2)功率 Fv t Fs t W P ===(一般) (P :功率W ,W :功J; t :时间s ,F 、 s :同上,v :速度) (3)有用功 W 有=Fs=Gh (与功相同) W 有=W 总-W 额(有用功=总功-额外功) (4)总功 W 总=F s (F :总动力,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W 总= W 有+W 额 (5)机械效率 %100W W ?=总 有η (η:机械效率,一定小于1) 九年级物理 热学部分(第十二、十三章)

沪粤版初中物理目录(2016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1.1 希望你喜爱物理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1.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1.4 尝试科学探究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2.2 我们怎样区别声音 2.3 我们怎样区别声音(续)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第三章光和眼睛 3.1 光世界巡行 3.2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3.5 奇妙的透镜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3.7 眼睛和光学仪器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4.1 从全球变暖说起 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4.4 升华和凝华 4.5 水循环和水资源 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 5.1 物体的质量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 5.3 密度知识的应用 5.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5.5 点击新材料 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力和机械 6.1 怎样认识力 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 6.3 重力 6.4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6.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6.6 探究滑轮的作用 第七章运动和力 7.1 怎样描述运动 7.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7.3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7.4 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 第八章神奇的压强 8.1 认识压强 8.2 研究液体的压强 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第九章:浮力和升力 9.1 认识浮力 9.2 阿基米德原理 9.3 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9.4 神奇的升力 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 10.1 认识分子 10.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10.3 “解剖”原子 10.4 飞出地球 10.5 宇宙深处 沪粤版初中物理目录—2016版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16.2 奥斯特的发现(含答案)

16.2奥斯特的发现 一、选择题 1.如图16-2-4所示是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是否存在磁场”的实验装置的一部分,置于水平桌面上的小磁针上方有一根与之平行的直导线。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首次通过本实验揭开电与磁关系的科学家是法拉第 B.当直导线通电时,小磁针会离开支架悬浮起来 C.小磁针用于检验通电直导线周围是否存在磁场 D.改变直导线中电流的方向,小磁针N极的指向不变 图16-2-4 2.如图16-2-5所示,在螺线管的两端各放一个小磁针(涂黑的一端为N极),并在硬纸板上均匀地撒满铁屑。通电后可以观察到小磁针的指向,轻轻敲打纸板,可以看到铁屑有规则的排列起来。关于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6-2-5 A.若改变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小磁针的指向不变 B.由小磁针的指向可判断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 C.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与蹄形磁铁周围的磁场相似 D.利用这些铁屑可以显示通电螺线管磁场的分布规律 3.(多选)一根长直铜导线在靠近一个原来自由静止的小磁针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小磁针不动,则不可能有电流通过导线 B.若小磁针发生转动,则一定有电流通过导线 C.若小磁针发生转动,则不一定有电流通过导线 D.若小磁针不动,则可能也会有电流通过导线 4.如图16-2-6所示的四幅图中,通电螺线管的N、S极标注正确的是()

图16-2-6 5.2019·自贡有一小磁针静止在通电螺线管上方,如图16-2-7所示,则关于通电螺线管和电源正、负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左侧为N极,a端为正极 B.左侧为S极,a端为正极 C.左侧为N极,b端为正极 D.左侧为S极,b端为正极 图16-2-7 6.2019·山西小明把带铁芯的螺线管、电源、导线和开关组成电路,固定在泡沫板上,让它漂浮在水面,制成指南针。如图16-2-8所示,该指南针的南(S)极应标在泡沫板的() 图16-2-8 A.a处B.b处C.c处D.d处 7.2020·自贡弹簧测力计挂住一条形磁铁置于螺线管的正上方,如图16-2-9所示。闭合开关S,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图16-2-9 A.变小B.不变 C.变大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8.如图16-2-10所示是奥斯特实验电路,实验结论:通电导线周围存在________。如果移走小磁针,该结论

八年级物理下册 知识点归纳 粤沪版

第六章力和机械知识归纳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10.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物理意义:质量是1千克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5.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或相对运动方向 16.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7.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18.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19.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20.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21.三种杠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