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学院2FSK课设报告

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学院2FSK课设报告
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学院2FSK课设报告

第一章软件简介 (3)

1.1 Matlab简介 (3)

1.2 Simulink介绍 (3)

第二章2FSK的基本原理与实现 (4)

2.1 通信及其概念 (4)

2.2 通信系统模型 (4)

2.3 2FSK的调制原理 (5)

2.4 2FSK的解调原理 (6)

2.4.1相干解调 (6)

2.4.2非相干解调 (7)

2.5 2FSK数字系统的调制方法 (7)

2.6 FSK数字系统的解调方法 (8)

2.7 方案比较 (8)

第三章设计思路 (9)

3.1设计调制模块 (9)

3.2 设计解调模块 (9)

3.3 系统电路图 (9)

第四章Matlab仿真 (10)

4.1仿真思路 (10)

4.2 仿真程序 (10)

4.3 输出波形 (13)

4.4结果分析 (15)

第五章Simulink环境下2FSK仿真 (16)

5.1仿真电路模型 (16)

5.2各模块功能及其参数设置: (17)

5.3系统仿真实现 (20)

5.4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22)

心得体会 (23)

参考文献 (25)

Simulink是Mathworks公司推出的基于Matlab平台的著名仿真环境Simulin作为一种专业和功能强大且操作简单的仿真工具,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工程技术人员所青睐,它搭建积木式的建模仿真方式既简单又直观,而且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移频键控(FSK)是数据通信中最常用的一种调制方式。FSK方法简单易于实现,并且解调不需要恢复本地载波,可以异步传输,抗噪声和抗衰落性能较强。缺点是占用频带较宽,频带利用不够经济。FSK主要应用于低中速数据传输,以及衰落信道和频带较宽的信道中。利用MATLAB建立了FSK仿真模型,并对仿真模型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理论基本一致,在研究FSK调制解调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调制解调电路。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Simulink的熟悉和对数字通信理论的更加深化和理解。

关键词:2FSK,Simulink仿真,调制,相干解调

第一章软件简介

1.1 Matlab简介

Simulink是Matlab中的一部分,首先简单介绍一下Matlab。Matlab是Matrix Laboratory 的缩写,意为矩阵实验室。它具有强大的矩阵处理功能和绘图功能,进还能进行文字处理,绘图,建模仿真等功能。Matlab已经发展成为多学科、多种工作平台的功能强大的大型软件。

Matlab的帮助功能很强大,自带有详细的帮助手册,基于HTML的完整的帮助功能,也可以用help命令来得到帮助信息。程序语法与C语言类似,设计自由度大,方便我们编程。Matlab有高级的程序环境,但程序环境很简单易用。Matlab源程序具有很大的开放性。Matlab有强大的的图形绘制功能。Matlab还拥有功能强大的各种工具箱。这些工具箱都是由该领域内学术水平很高的专家编写的,所以用户无需编写自己学科范围内的基础程序,

而直接进行高,精,尖的研究,能极大地促进我们的学习研究工作。

1.2 Simulink介绍

Simulink是Matlab中一个用来对动态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和分析的软件包。Simulink 框图提供了交互性很强的仿真环境,既可以通过下拉菜单执行仿真,也可以通过命令行进行仿真。Simulink允许用户扩展仿真环境的功能:采用MATLAB、FORTRAN和C代码生成自定义模块库,并拥有自己的图标和界面。

Simulink的开放式结构允许用户扩展仿真环境的功能:采用MATLAB、FORTRAN和C代码生成自定义模块库,并拥有自己的图标和界面。因此用户可以将使用FORTRAN或C编写的代码链接进来,或者购买使用第三方开发提供的模块库进行更高级的系统设计、仿真与分析。

由于Simulink可以直接利用MATLAB的诸多资源与功能,因而用户可以直接在Simulink下完成诸如数据分析、过程自动化、优化参数等工作。工具箱提供的高级的设计和分析能力可以融入仿真过程。

Simulink具有以下特点:

(1) 基于矩阵的数值计算。

(2) 高级编程语言。

(3) 图形与可视化。

第二章 2FSK的基本原理与实现

2.1 通信及其概念

通信就是克服距离上的障碍,从一地向另一地传递和交换消息。消息是信息源所产生的,是信息的物理表现,例如,语音、文字、数据、图形和图像等都是消息(Message)。消息有模拟消息(如语音、图像等)以及数字消息(如数据、文字等)之分。所有消息必须在转换成电信号(通常简称为信号)后才能在通信系统中传输。所以,信号(Signal)是传输消息的手段,信号是消息的物质载体。

相应的信号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模拟信号的自变量可以是连续的或离散的,但幅度是连续的,如电话机、电视摄像机输出的信号就是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的自变量可以是连续的或离散的,但幅度是离散的,如电船传机、计算机等各种数字终端设备输出的信号就是数字信号。

通信的目的是传递消息,但对受信者有用的是消息中包含的有效内容,也即信息(Information) 。消息是具体的、表面的,而信息是抽象的、本质的,且消息中包含的信息的多少可以用信息量来度量。

通信技术,特别是数字通信技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信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实现信息传递功能的一门科学技术,它要将大量有用的信息无失真,高效率地进行传输,同时还要在传输过程中将无用信息和有害信息抑制掉。当今的通信不仅要有效地传递信息,而且还有储存、处理、采集及显示等功能,通信已成为信息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2 通信系统模型

通信系统就是传递信息所需要的一切技术设备和传输媒质的总和,包括信息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和信宿(受信者),它的一般模型如图2-1所示。

图2-1通信系统一般模型

通信系统可分为数字通信系统和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是利用数字信号来传递

消息的通信系统,其模型如图2-2所示。

图2-2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模拟通信系统是利用模拟信号来传递消息的通信系统,模型如图2-3所示。

图2-3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数字通信系统较模拟通信系统而言,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便于加密、易于实现集成化、便于与计算机连接等优点。因而,数字通信更能适应对通信技术的越来越高的要求。近二十年来,数字通信发展十分迅速,在整个通信领域中所占比重日益增长,在大多数通信系统中已代替模拟通信,成为当代通信系统的主流。

2.3 2FSK 的调制原理

二进制频移键控信号码元的“1”和“0”分别用两个不同频率的正弦波形来传送,而其振幅和初始相位不变。故其表达式为:

=)(s t ??

???++时发送“”时发送“"0),cos(1),cos 21(?ω?ωn n t A t A

2FSK 信号的产生方法有两种:

(1)模拟法,即用数字基带信号作为调制信号进行调频。

(2)键控法,用数字基带信号)(t g 及其反)(t g 相分别控制两个开关门电路,以此对两个载波发生器进行选通。

这两种方法产生的2FSK 信号的波形基本相同,只有一点差异,即由调频器产生的

2FSK

信号在相邻码元之间的相位是连续的,而键控法产生的2FSK 信号,则分别有两个独立的频率源产生两个不同频率的信号,故相邻码元的相位不一定是连续的。

由键控法产生原理可知,一位相位离散的2FSK 信号可看成不同频率交替发送的两个2ASK 信号之和,即

)

cos(])([)cos(])([)

cos(·)()cos()()(221122112θωθωθωθω?+-++-=+++=∑∑∞-∞=∞-∞=t nT t g a t nT t g a t t g t t g t n s n n s n FSK

其中)(t g 是脉宽为s T 的矩形脉冲表示的NRZ 数字基带信号。

{P

,0P 11概率,概率-=n a {P 1,0P 1-=概率,概率n a 其中,n a 为n a 的反码,即若1=n a ,则0=n a ;若0=n a ,则1=n a 。 由式(2-3)可知,相位不连续的2FSK 信号可以看成是两个2ASK 调幅信号之和。2FSK 信号波形可看作两个2ASK 信号波形的合成。下图是相位连续的2FSK 信号波形

图2-4 相位连续的2FSK 波形

2.4 2FSK 的解调原理

2FSK 信号的解调分为相干解调和非相干解调两类。

2.4.1相干解调

相干解调根据已调信号由两个载波f1、f2调制而成,则先用两个分别对f1、f2带通的滤波器对已调信号进行滤波,然后再分别将滤波后的信号与相应的载波f1、f2相乘进

行相干解调,再分别低通滤波、用抽样信号进行抽样判决器即可。

2.4.2非相干解调

非相干解调接收经过调制后的2FSK数字信号通过两个频率不同的带通滤波器f1、f2滤出不需要的信号,然后再将这两种经过滤波的信号分别通过包络检波器检波,最后将两种信号同时输入到抽样判决器同时外加抽样脉冲,最后解调出来的信号就是调制前的输入信号。

2.5 2FSK数字系统的调制方法

(1)数字键控法实现二进制移频键控信号,2FSK调制就是使用两个不同的频率的载波信号来传输一个二进制信息序列。可以用二进制“1”来对应于载频f1,而“0”用来对应于另一相载频f2的已调波形,而这个可以用受矩形脉冲序列控制的开关电路对两个不同的独立的频率源f1、f2进行选择通。如下原理图:

图2-5数字键控法实现二进制移频键控信号

(2)模拟法,即用数字基带信号作为调制信号进行调频,如下原理图:

图2-6模拟法调制

2.6 FSK数字系统的解调方法

2FSK的解调方式有两种:相干解调方式和非相干解调方式。下面我们将详细的介绍。(1)非相干解调

经过调制后的2FSK数字信号通过两个频率不同的带通滤波器f1、f2滤出不需要的信号,然后再将这两种经过滤波的信号分别通过包络检波器检波,最后将两种信号同时输入到抽样判决器同时外加抽样脉冲,最后解调出来的信号就是调制前的输入信号。其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图2-7非相干解调

(2)相干解调

根据已调信号由两个载波f1、f2调制而成,则先用两个分别对f1、f2带通的滤波器对已调信号进行滤波,然后再分别将滤波后的信号与相应的载波f1、f2相乘进行相干解调,再分别低通滤波、用抽样信号进行抽样判决器即可。原理图如下:

图2-8 相干解调

2.7 方案比较

FSK的调制方式:使用键控法产生2FSK信号,即由电子开关在两个独立的频率源之间

转换形成,这样的相邻码元之间相位不一定连续,本系统采用频移键控方法。

FSK的解调方式:相干解调虽然比非相干解调复杂一些,必须恢复出相干载波,利用这个相干载波和已调制信号,得到最初的数字基带信号, 而非相干解调不需要恢复出相干载波,在大多数情况下相干解调的解调效果要好,误码率要低一些,本系统采用相干解调。

第三章设计思路

3.1设计调制模块

根据二进制频移键控调制的原理,了解MATLAB软件中的仿真工具Smulink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后,根据调制的原理框图,使用pulse generator产生信号,用幅度为1 ,频率为5HZ载波表示“1”,用幅度为1 ,频率为10HZ载波表示“0”。采用键控法,在Smulink 文件中调用相关模块,连线后对信号进行调制产生2FSK信号。

3.2 设计解调模块

利用FSK相干解调方法对调制的FSK信号进行解调。根据相干解调的原理框图,经调制后的2FSK信号经信道中加高斯白噪声后信号进行相干解调。在Smulink中调用相应的模块,连接各个模块,设置各个模块的参数,并用Scope显示仿真波形。

3.3 系统电路图

根据原理分析,在Simulink环境下,画出系统电路图,如图3-1所示:

图3-1 系统电路图

第四章Matlab仿真

4.1仿真思路

1.首先要确定采样频率fs和两个载波频率的值f1,f2。

2.写出输入已经信号的表达式S(t)。由于S(t)中有反码的存在,则需要将信号先反转后在从原信号和反转信号中进行抽样。写出已调信号的表达式S(t)。

3.在2FSK的解调过程中,信号首先通过带通滤波器,设置带通滤波器的参数,后用一维数字滤波函数filter对信号S(t)的数据进行滤波处理,输出经过带通滤波器后的信号波形。由于已调信号中有两个不同的载波(ω1, ω2),则经过两个不同频率的带通滤波器后输出两个不同的信号波形H1,H2。

4.经过带通滤波器后的2FSK信号再经过相乘器(cosω1,cosω2),两序列相乘的MATLAB 表达式y=x1.*x2 → SW=Hn.*Hn ,输出得到相乘后的两个不同的2FSK波形h1,h2。

5.经过相乘器输出的波形再通过低通滤波器,设置低通滤波器的参数,用一维数字滤波函数filter对信号的数据进行新的一轮的滤波处理。输出经过低通滤波器后的两个波形(sw1,sw2)。

6.将信号sw1和sw2同时经过抽样判决器,分别输出st1,st2。其抽样判决器输出的波形为最后的输出波形st。对抽样判决器经定义一个时间变量长度i,当st1(i)>=st2(i)时,则st=0,否则st=st2(i).其中st=st1+st2。

4.2仿真程序

2FSK仿真程序代码如下所示:

clear all;

%随机产生一个包含25个元素的数组,该数组中的元素非0即1,用作FSK信号的输入数据

x=randn(10,1)>0;

fl=5;f2=10;fh=100;fs=40;

ts=1/200;%码元速率200波特

tt=(0:1/fs:ts);

t=[tt;tt+ts;tt+2*ts;tt+3*ts;tt+4*ts;tt+5*ts;tt+6*ts;tt+7*ts;tt+8*ts;tt+9*ts]; y=zeros(10,length(tt));

i=1;

%对该输入信号FSK调制

while i<=25

y(i,:)=x(i)*sin(2*pi*fh*t(i,:))+~x(i)*sin(2*pi*fl*t(i,:)); i=i+1;

end

f1=5;

f2=10; %两个信号的频率

t=0:dt:25-dt;

t1=length(t);

FSK=y; %产生的信号

%加入噪声后

no=0.3*randn(1,t1); %噪声

sn=FSK+no;

figure(1)

subplot(3,1,1);plot(t,no);

ylabel('噪声幅度'); %噪声波形

title('电信1班文精明噪声波形');

subplot(3,1,2);

plot(t,FSK);

ylabel('FSK信号幅度');

title('FSK信号波形');

subplot(3,1,3);plot(t,sn);

ylabel('Amplitude');

xlabel('time');

title('叠加噪声后的已调信号');

figure(2);

b1=fir1(10,[4/100 6/100]);

b2=fir1(10,[9/100 11/100]); %设置带通参数

H1=filter(b1,1,sn);

H2=filter(b2,1,sn); %经过带通滤波器后的信号

subplot(2,1,1);plot(t,H1);

title('经过带通滤波器后f1的波形');

ylabel('幅度Amplitude')

subplot(2,1,2);

plot(t,H2);

title('经过带通滤波器后f2的波形');

ylabel('幅度Amplitude');

xlabel('时间t')

sw1=H1.*H1;sw2=H2.*H2; %经过相乘器

figure(3)

subplot(2,1,1);plot(t,sw1);

xlabel('时间');

ylabel('幅度');

title('经过相乘器h1后的波形');

subplot(2,1,2);plot(t,sw2);

xlabel('t');

ylabel('幅度');

title('经过相乘器h2后的波形');

bn=fir1(10,[2/100 10/100]); %经过低通滤波器figure(4)

st1=filter(bn,1,sw1);st2=filter(bn,1,sw2); subplot(2,1,1);plot(t,st1);

ylabel('幅度')

title('经过低通滤波器sw1后的波形');

figure(5)

subplot(2,1,2);plot(t,st2);

xlabel('时间');

ylabel('幅度');

title('经过低通滤波器sw2后的波形');

for i=1:length(t)

if(t1(i)>=t2(i))

t(i)=0;

else t(i)=t2(i);

end

end

4.3输出波形

而对于噪声强度系数(方差)为0.3时,执行上述程序又可得到另外5个图形,如下所示:

图4-1有噪声时的波形

图4-2 带通滤波后的波形

图4-3相乘后的波形

图4-4低通滤波后的波形

图4-5判决后的波形

4.4结果分析

2FSK信号的调制解调原理是通过带通滤波器将2FSK信号分解为上下两路2FSK信号

后分别解调,然后进行抽样判决输出信号。本实验对信号2FSK采用相干解调进行解调。对于2FSK系统的抗噪声性能,本实验采用同步检测法。设“1”符号对应载波频率f1,“0”符号对应载波频率f2。在原理图中采用两个带通滤波器来区分中心频率分别为f1和f2的信号。中心频率为f1的带通滤波器之允许中心频率为f1的信号频谱成分通过,滤除中心频率为f2的信号频谱成分。

其抽样判决是直接比较两路信号抽样值的大小,可以不专门设置门限。判决规制应与调制规制相呼应,调制时若规定“1”符号对应载波频率f1,则接收时上支路的抽样较大,应判为“1”,反之则判为“0”。

在(0,Ts)时间内发送“1”符号(对应ω1),则上下支路两个带通滤波器输出波形H1,H2。H1,H2分别经过相干解调(相乘—低通)后,送入抽样判决器进行判决。比较的两路输入波形分别为上支路st1=a+n1,下支路st2=n2,其中a为信号成分;n1和n2均为低通型高斯噪声,其均值为零,方差为(σn)2。当st1的抽样值st1(i)小于st2的抽样值st2(i),判决器输出“0”符号,造成将“1”判为“0”的错误。

第五章 Simulink环境下2FSK仿真

5.1仿真电路模型

用Pulse Generator产生二进制序列信号,调用两个Sine Wave模块产生频率分别为5HZ和10HZ的两个载波正弦信号,将此三个信号输入到Switch模块中,从而通过键控输出调制后的FSK波形。输出的波形经两路经过带通滤波器,再分别与先前定义的俩个不同频率的正弦载波信号相乘,经过低通滤波器后抽样判决完成对FSK信号的解调。

Simulink仿真模型图如下所示:

图5-1仿真电路图

5.2各模块功能及其参数设置:

Sine Wave模块用于产生正弦波信号,正弦载波f 1是幅度为2频率为5Hz采样周期为0.002的信号。设置依据:实际上载波的频率应该很高,但这里为了调制时便于波形的对比观察,故设为5HZ。f2=10Hz的设置同理。

两个正弦载波信号参数设置如下图:

图5-2 载波1参数设置

图5-3载波2参数设置

脉冲信号发生器模块,用于产生固定间隔的脉冲,在本课程设计中用来产生二进制信

图5-4脉冲信号发生器模块参数设置

Switch模块实现在两个输入载波信号之间的切换工作。对于此次课程设计,当输入方

波信号的幅值大于1时,切换到高频率的载波信号上,小于1时,切换到低频率的载波信

号上,从而完成FSK调制。

图5-5 Switch模块参数设置图

模拟滤波器,通过设置其参数,可以设置为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波器,提取出某频率范围内的信号

图5-6两个带通滤波器参数的设置

图5-7两个低通滤波器参数的设置

比较运算模块,可设置为<=(小于等于)、>=(大于等于)、<(小于)、>(大于)等运算关系。此课程设计中用来行使抽样判决,解调出FSK信号。

示波器模块,用来显示仿真过程中信号的波形,可通过修改属性中Number of axes的值设置输入信号的个数。

5.3系统仿真实现

1. 2FSK调制输出波形

图5-8调制输出波形

2.加入高斯白噪声后的已调波形

图5-9加入高斯白噪声后的已调波形

武汉理工大学信息专业导论论文

专业导论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信息获取、信息传送、信息处理与信息采集等方面的理论、技术和工程实现问题,包括信息的传感与获取、信息的表达与度量、信息的储存、信号通过系统的响应、信息的传送、信息的识别与分离、信息的人机界面等。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适合的就业岗位 该专业毕业生具有宽领域工程技术适应性,就业面很广,就业率高,毕业生实践能力强,工作上手快,可以在电子信息类的相关企业中,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经营与技术管理和开发工作。主要面向电子产品与设备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各种电子产品与设备的装配、调试、检测、应用及维修技术工作,还可以到一些企事业单位一些机电设备、通信设备及计算机控制等设备的安全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 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比如,做电子工程师,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做软件工程师,设计开发与硬件相关的各种软件;做项目主管,策划一些大的系统,这对经验、知识要求很高;还可以继续进修成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等。专业培养计划的认识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础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我们应具备以下的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较系统的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 围;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 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的 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能熟练进行外文阅读、有一定的科技外语写作能力。 电子线路元件的发展历史 电子的发现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孙对阴极射线进行更加精确的实验研究时发现,阴极射线是一种带负电的微粒,与气体成分或阴极材料无关,它存在于一切物质中。汤姆孙用“电子”一词命名他确认的这种带电微粒。 电子管 1904年,英国工程师弗莱明发明了人类第一只电子管。他采用真空中利用电流加热灯丝的方法,获得逸出物体的自由电子,并用它做成了一种效率很高的无线电信号检测器——真空二极管。真空二极管可以使频率很高的无线电信号被整流检波成人们需要的信息。 1906年,另一位美国发明家德福雷斯特致力于能放大电信号的真空管的研究,他在真空二极管的阴阳极之间靠近阴极的区域安置了一个栅网状电极——控制栅极,于是能放大电信号的第一代电子器件——真空三极管问世了。 作为电子学装置的核心器件,真空三极管一直推动电子技术的前直到1947年,三位美国科学家发明的晶体管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武汉理工大学有机化学参考答案

环境科学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一、业务培养目标 ⅠEducational Objectives 本专业培养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实干精神和创新意识,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环境方面的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The program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is designed to provide students an integrated education, which helps students to develop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capabilities, and prepares them to be advanced environmental science personnel with high adaptability and creative consciousness. Students will be well-prepared for careers in academic institutions,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private and government agencies. 二、业务培养要求 ⅡEducational Requirement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培养较好的科学素养,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通信系统课程设计题目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设计(2016) 湘潭大学姚志强 一、题目(起评分) 1、基带调制与信道编码仿真;(中) 设计软件:MATLAB M/Simulink 基本要求:搭建框中的系统,要求能完美恢复发送信号。 2、基带匹配滤波器的设计与分析(中) 基本内容:利用Matlab 的simulink产生随机数据,经过BPSK数字调制和升余弦滚降滤波器,送入高斯白噪声信道;在接收端经过匹配滤波器和BPSK数字解调,与信源数据进行误码率统计;分析滚降系数和误码率的关系。 基本要求:1)信源为二进制随机数据; 2)在高斯白噪声信道中设置信噪比(- 5~10dB);; 3)滚降滤波器参数:过采样率=8;滚降系数(0.2~0.7);群延时=4; 滤波器增益归一化; 4)得到滚降系数与误码率、信噪比的多组性能曲线; 3、高斯信道下卷积编码的误码率分析(良) 基本内容:利用Matlab 的simulink产生随机数据,经过卷积编码和16QAM数字调制,送入高斯白噪声信道;在接收端使用16QAM解调数据和卷积解码后,与信源数据进行误码率统计;分析误码率与信噪比的关系。 基本要求:1)信源为二进制随机数据; 2)在高斯白噪声信道中设置信噪比(- 5~10dB);; 3)卷积码网格结构为:poly2trellis(7, [171 133]);解码采用维特比硬判决译码; 4)得到误码率和信噪比的性能曲线;

4. 无线传感网自由竞争MAC协议仿真(优) 基本内容:熟悉CSMA、ALOHA或者CSMA/CA协议,采用Matlab 或者C 语言编写程序,对其中一种自由竞争接入协议在随机布点、不同节点数、不同覆盖范围和不同退避机制等条件下进行网络性能分析。 基本要求:1)节点数为10-100个以10个递增数量; 2)网络面积为10*10(单位平方),覆盖范围从1-20递增; 1.画出网络容量与各参数的变化曲线来分析网络参数对性能的影 响; 、 、] 计要求:配置并生成一个小区的基站;或者设计一个移动通信系统业务量统计模型或者其他; 设计软件:深圳讯方的移动通信仿真软件; 要求 1、每人1题,独立完成,不同的高分,相同的低分; 2、操作分30%(包括修改程序),实验报告占30%,答辩40%(每人回答三 个原理问题); 日程 第1天:布置题目开始设计,开始查阅文献; 第2天:确定题目,班长发邮件统计; 第3/4天:方案设计; 第5-8天:软硬件设计; 第9-10天:总结撰写报告和答辩验收; 全程要求在实验室完成设计(每日签到),结果检查和答辩验收只有2次机会,超过时间没有达到要求按不及格处理,下学年重修。

通信系统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周全专业班级:信息sy0901 指导教师:刘新华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通信系统课群综合训练与设计 初始条件:MA TLAB 软件,电脑,通信原理知识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利用仿真软件(如Matlab或SystemView),或硬件实验系统平台上设计 完成一个典型的通信系统 2、学生要完成整个系统各环节以及整个系统的仿真,最终在接收端或者精 确或者近似地再现输入(信源),计算失真度,并且分析原因。 时间安排: 指导教师签名: 2013 年 1 月 1 1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2013 年 1 月 11 日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3) 1设计任务 (4) 2实验原理分析 (5) 2.1 PCM原理介绍 (5) 2.1.1 抽样(Sampling) (5) 2.1.2 量化(quantizing) (5) 3. 基带传输HDB3码 (12) 4.信道传输码汉明码 (14) 5.PSK调制解调原理 (15) 6. AWGN(加性高斯白噪声) (18) 7.仿真结果 (19) 8.心得体会 (23) 9.参考文献 (24) 附录 (25)

摘要 通信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在具体实现上有多种多样的方法,但总的过程却是具有共性的。对于一个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过程可分为数字化,信源编解码,信道编解码,调制解调,加扰等。本实验利用MATLAB实现了PCM编码,HDB3码,汉明码,psk调制,AWGN及对应的解调过程,完整实现了一个通信系统的全部过程。MATLAB是由美国mathworks公司发布的主要面对科学计算、可视化以及交互式程序设计的高科技计算环境。它将数值分析、矩阵计算、科学数据可视化以及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等诸多强大功能集成在一个易于使用的视窗环境中,为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以及必须进行有效数值计算的众多科学领域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解决方案,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非交互式程序设计语言(如C、Fortran)的编辑模式,代表了当今国际科学计算软件的先进水平。 关键字:通信系统,调制,解调,matlab

多功能数字钟数电课设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 多功能数字钟的设计与实现 初始条件: 本设计既可以使用集成译码器、计数器、定时器、脉冲发生器和必要的门电路等,也可以使用单片机系统构建多功能数字钟。用数码管显示时间计数值。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课程设计工作量:1周。 2、技术要求: 1)设计一个数字钟。要求用六位数码管显示时间,格式为00:00:00。 2)具有60进制和24进制(或12进制)计数功能,秒、分为60进制计数,时为24进制(或12进制)计数。 3)有译码、七段数码显示功能,能显示时、分、秒计时的结果。 4)设计提供连续触发脉冲的脉冲信号发生器, 5)具有校时单元、闹钟单元和整点报时单元。 6)确定设计方案,按功能模块的划分选择元、器件和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分电路,画出总体电路原理图,阐述基本原理。 3、查阅至少5篇参考文献。按《武汉理工大学课程设计工作规范》要求撰写设计报告书。全文用A4纸打印,图纸应符合绘图规范。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摘要 (3) Abstract (4) 绪论 (5) 1仿真软件Proteus介绍 (6) 1.1Proteus概述 (6) 1.2Proteus功能特点 (6) 2方案论证 (8) 2.1方案一: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模块实现 (8) 2.2方案二:采用单片机构建数字钟系统 (8) 2.3方案选择 (8) 3总体电路设计 (9) 3.1电路原理分析与设计 (9) 3.2系统原理图 (9) 4各模块电路分析 (10) 4.1时钟脉冲发生器 (10) 4.1.1方案一:RC振荡器 (10) 4.1.2方案二:555定时器 (11) 4.1.3方案三:石英晶体振荡器 (13) 4.1.4结论 (13) 4.2译码显示电路 (14) 4.3计数器电路 (16) 4.3.1 时计数电路 (17) 4.3.2 分计数电路 (18) 4.3.3秒计数电路 (19) 4.4 校时电路部分 (19) 4.4.1 方案一:快速脉冲法 (19) 4.4.1 方案二:按键单脉冲法 (20) 4.5 整点报时电路 (21) 4.6 闹钟电路 (22) 5总体电路设计与仿真 (23) 5.1总体电路图 (24) 5.2仿真结果分析 (24) 6 总结 (24) 参考文献 0

武汉理工大学处级干部任前公示-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公开

武汉理工大学处级干部任前公示 经2013年9月22日第51次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下列同志拟提任为处级领导干部。根据《武汉理工大学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的有关规定,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公示: 一、拟提任为正处级干部(6人,按姓氏笔画顺序排序) 李坚评,男,汉族,1964.12出生,1986.07参加工作,1986.04加入中国共产党,副教授,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现任文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拟任文法学院党委书记。 李洪彦,男,汉族,1966.09出生,1990.07参加工作,1991.01加入中国共产党,副教授,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拟任政治与行政学院党委书记。 吴汉桥,男,汉族,1957.04出生,1974.09参加工作,1978.09加入中国共产党,副研究员,本科学历。现任华夏学院党委副书记,拟任正处级干部。 沈景春,男,汉族,1969.04出生,1991.07参加工作,1990.09加入中国共产党,副教授,本科学历,硕士学位。现任校长办公室副主任,拟任保卫处(部)处(部)长。 徐宏波,男,汉族,1964.05出生,1982.11参加工作,1985.09加入中国共产党,副研究员,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现任董事会办公室副主任,拟任余家头校区党工委书记。 颜伏伍,男,汉族,1967.04出生,1992.04参加工作,1992.01加入中国共产党,教授,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拟任正处级干部。

二、拟提任为副处级干部(3人,按姓氏笔画顺序排序) 马文丽,女,汉族,1968.10出生,1990.07参加工作,教授,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主任,拟任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李海民,男,汉族,1968.09出生,1993.04参加工作,1989.05加入中国共产党,助理研究员,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现任华夏学院院长助理、学生工作处处长,拟任副处级干部。 薛睿,女,汉族,1980.10出生,2005.07参加工作,2000.10加入中国共产党,副教授,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现任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拟任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公示期为7天,即从2013年9月22日至2013年9月28日。有不同意见者,请于2013年9月28日下午17:00之前以书面形式并签署实名向党委组织部或纪委监察处反映。 特此公示。 中共武汉理工大学委员会组织部 2013年9月22日

武汉理工大学普通化学09 11级考试试卷.doc

武汉理工大学考试试题纸( A 卷) 课程名称普通化学专业班级09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化合物中( )是配合物。 A.(NH 4) 2 SO 4 ·FeSO 4 ·6H 2 O B.KCl·MgCl 2 ·6H 2 O C.K 2PtCl 6 D.Cu(OOCCH 3 ) 2 2.298.15K时由下列三个反应的△r H m 数据可求的△f H m (CH4,g)的数值为() C(石墨) + O2 (g) = CO2 (g) △r H m = -393.5 kJ·mol-1 H2(g) +1/2O2 (g) = H2O (l ) △r H m = -285.8 kJ·mol-1 CH4(g) + 2O2(g) = CO2(g) + 2H2O (l ) △r H m = -890.3 kJ·mol-1 A.-74.8 kJ·mol-1 B.211.0 kJ·mol-1 C.890 kJ·mol-1 D.无法确定 3.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下列各组量子数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 A.3,0,-1,- 1/2 B. 3,2, 2,+1/2 C.2,1,1,- 1/2 D.2,1,0,- 1/2 4.已知FeO (s)+C(s) =CO(g) + Fe(s) 反应的△r H m 为正,△r S m 为正(假定△r H m 和△r S m 不随温度而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低温下自发过程,高温下非自发过程 B.高温下自发过程,低温下非自发过程 C.任何温度下均为自发过程 D.任何温度下均为非自发过程 5.在一定条件下,如果某反应的△r G m (298.15K)为零,则该反应,() A.能自发进行 B.不能自发进行 C.处于平衡状态 D.属于何种情况(自发或平衡)难以判别 6.已知标准氯电极的电势为 1.358V,则当氯离子浓度减少到0.1mol·L-1,氯气分压减少到 0.1×100kPa时,该电极的电极电势应为() A.1.358V B.1.328 V C.1.387V D.1.417V 1.4

武汉理工大学模电课设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张亚男专业班级:通信1104班 指导教师:李政颖 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 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初始条件:TEC半导体制冷器、UA741 运算放大器、LM339N电压比较器、稳压管、LM35温度传感器、继电器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一、设计任务:利用温度传感器件、集成运算放大器和Tec(Thermoelectric Cooler, 即半导体致冷器)等设计一个温度控制器。 二、设计要求:(1)控制密闭容器内空气温度 (2)控制容器容积>5cm*5cm*5cm (3)测温和控温范围0℃~室温 (4)控温精度±1℃ 三、发挥部分:测温和控温范围:0℃~(室温+10℃) 时间安排:19周准备课设所需资料,弄清各元件的原理并设计电路。 20周在仿真软件multisim上画出电路图并进行仿真。 21周周五前进行电路的焊接与调试,周五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1.温度控制系统原理电路的设计 (3) 1.1 温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总述 (3) 1.2 方案设计 (3) 2.单元电路设计 (4) 2.1 温度信号的采集与转化单元——温度传感器 (4) 2.2 电压信号的处理单元——运算放大器 (5) 2.3 电压值表征温度单元——万用表 (7) 2.4 电压控制单元——迟滞比较器 (8) 2.5 驱动单元——继电器 (10) 2.6 TEC装置 (11) 2.7 整体电路图 (12) 3.电路仿真 (12) 3.1 multisim仿真 (12) 3.2 仿真分析 (14) 4.实物焊接 (15) 5.总结及体会 (16) 6.元件清单 (18) 7.参考文献 (19)

2015.06武汉理工大学普通化学试卷A答案

…………装订 线………………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不要填写信息………………装订线………… 武汉理工大学考试试题答案(A卷)2014 ~2015 学年2 学期普通化学课程 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B; 2. B; 3. D; 4. D; 5. C; 6. A(或D或者AD); 7. B; 8. C; 9. C; 10. C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1. 1s22s22p63s23p63d104s1(注:写成[Ar]3d104s1也得分); 4 12. (注:未写出cθ也得分) 13. sp;sp2;sp3;不等性sp3 14. Br2;I- 15. -3211;正(或右) 16. ; 1.09×1017 17. 7.45×10-7;7.87 18. 增大;减小 19. [Cu(NH3)4]SO4 20. HSO- 4 >HAc>H2S > HCO--2---2 三、是非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21. ×; 22. ×; 23. √; 24. ×; 25. × 四、问答题(共10分,每小题5分) 26. 答: ) O H (2 2 kc v=( 3分) 一级反应( 2分) 27.答: 选用BaCl2为沉淀SO42-的试剂,生成溶度积很小的BaSO4,利于SO42-沉淀完全,达到除杂的要求。( 2分) 过量的Ba2+,用Na2CO3(aq)作为沉淀试剂,生成BaCO3沉淀。( 2分) 过量的CO32-,可采用加HCl生CO2除之;并控制溶液pH值接近6~7。 在上述除杂过程中所引进的Cl-,Na+,恰是食盐的基本组成。( 1分) {}{} {}{}2θ eq 4 θ eq θ 2 eq θ 2 eq θ Cl H Cl M n c c c c p p c c K ) ( ) ( ) ( ) ( - + + =

通信系统课程设计

《学科基础课群综合训练》 目录 1. 原理分析与方案论证 (1) 1.1 通信系统架构 (1) 1.2 信源码——PCM码 (2) 1.3 基带码——Miller码 (3) 1.3.1密勒码简介 (3) 1.3.2密勒码原理 (3) 1.4 信道码——汉明码 (3) 1.5 噪声信道——AWGN (4) 2. 各模块的MATLAB实现 (5) 2.1 信号源的实现 (5) 2.2 信源编码——PCM编码 (5) 2.2.1 PCM编码原理 (5) 2.2.2 PCM编码的实现 (7) 2.3. 基带编码——Miller编码 (8) 2.4. 信道编码——汉明码编码 (9) 2.5. ASK调制 (11) 2.6. 信道噪声——AWGN (12) 2.7. ASK解调 (13) 2.8. 汉明码解调 (14) 2.9. Miller译码 (15) 2.10. PCM译码 (16) 2.11. 误码率的计算 (16) 3.仿真结果分析 (17) 3.1 源信号与接收信号波形对比 (17) 3.2 误码率统计 (17) 4. 心得体会 (18) 5. 参考文献 (19)

一.原理分析与方案论证 1.1 通信系统架构 通信的目的是传输信息。通信系统的作用就是将信息从信息源发送到一个或多个目的地。对于任何一个通信系统,均可视为由发送端、信道和接收端三大部分组成(如图1-1所示)。 图1-1 通信系统一般模型 1、信息源:把原始信息变换成原始电信号。 2、信源编码: ①实现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即完成A/D变化。 ②提高信号传输的有效性。即在保证一定传输质量的情况下,用尽可能少的数字脉冲来表示信源产生的信息。信源编码也称作频带压缩编码或数据压缩编码。 3、信道编码: ①信源编码的目的:信道编码主要解决数字通信的可靠性问题。②信道编码的原理:对传输的信息码元按一定的规则加入一些冗余码(监督码),形成新的码字,接收端按照约定好的规律进行检错甚至纠错。③信道编码又称为差错控制编码、抗干扰编码、纠错编码。 4、数字调制 ①数字调制技术的概念:把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高频处,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频带信号。 ②数字调制的主要作用:提高信号在信道上传输的效率,达到信号远距离传输的目的。 ③基本的数字调制方式:振幅键控ASK、频移键控FSK、相移键控PSK。 5、信道: 信道是信号传输媒介的总称,传输信道的类型有无线信道(如电缆、光纤)和有线信道(如自由空间)两种。 6、噪声源: 1通信系统中各种设备以及信道中所固有的,为了分析方便,把噪声源视为各处噪声的集中表现而抽象加入到信道。 1.2 信源码——PCM码 通常是把从模拟信号抽样、量化,直到变换成为二进制符号的基本过程,称为脉冲编码调制PCM,简称脉码调制。在编码器中由冲激脉冲对模拟信号抽样,得到在抽样时刻上的信号抽样值。这个抽样值仍是模拟量。在量化之前,通常由保持电路将其作短暂保存,以便电路有时间对其量化。在实际电路中,常把抽样和保持电路做在一起,称为抽样保持电路。图中的量化器把模拟抽样信号变成离散的数字量,然后在编码器中进行二进制编码。这样每个二进制码组就代表一个量化后的信号抽样值。

武汉理工大学历年数电试卷

F3 F3 (共12分)设计一个三人举手表决电路,要求输出 的状态一致: .列出真值表并写出逻辑表达式; .用3/8线译码器74138和与非门实现上述逻辑函数,画出电路图。 74138集成译码器功能表及符号 74LS151组成的电路:

武汉理工大学教务处 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用纸 课程名称 数字电子技术 ( A 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 111111.11)B =(77.7)O =(3F.C )H =(01100011.01110101)8421BCD 2.()()F A B B C =++,()()'F A B B C =++ 3.A=C=1,F AB BC AC =++ 4.速度快 5.-5V 6.10,8,8 7.0,1,2 二、化简(每小题6分,共12分) 1.代数法化简:()()()F A B ABC A(B AB) A B AC A A B A+C A A BC A A BC A B+C AB+AC =?+++=?++=++=++=+== 2.卡诺图法化简:Y(A,B,C,D)=(0,2,3,4,6,12)(1,7,8,10,14,15)∑+∑m d 三、写表达式(每小题4分,共12分) 1.1F A B C =?? 2.2F A B B C =?+? 3.3F 1= 四、1.真值表:(略)(3分) 逻辑表达式:()Y 3,5,6,7m =∑(3分) 2.电路图:(6分) 1 G A 74LS138 G 2 2 1 2 A G A Y 4 1 Y Y 5 Y 2 Y 6 Y Y 7 Y 3 0 A B C 1 0 0 Y 图1 例1逻辑

武汉理工大学学院形势与政策

1、党的十八大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2、(1)完善海洋立法,调整海洋政策和海洋战略,制定《南海开发管理法》,做好南海海域及资源战略性长远规划。 (2)对南海海洋资源进行可持续的经济开发活动。 (3)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加强对南海争议海域的实际控制。 (4)建立“海上信息高速公路”,加强海上执法力量、海上保卫力量和海洋管理部门的管理协作,建立高效协调机构。 (5)通过海洋教育,弘扬海洋文化,培养全民族的海洋观念和海权意识,增强南海海权意识。 南海对我国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保护好在南海的海洋权益,是事关国家利益安全的极大问题,维护我国南海海洋权益,任重而道远。 3、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供给。 三、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 四、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五、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六、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 4、新型大国关系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大国关系,是崛起国和既成大国之间处理冲突和矛盾的新方式。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一条历史上的大国从来没有走过的路。在新时期,中美走上这条路是必要的,走好这条路自然也不乏挑战。 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创新思维,需要相互信任,需要平等互谅,需要积极行动,需要厚植友谊。 在新形势下,走好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之路,应着重处理好三个问题: 第一,美国如何看待中国的战略意图? 第二,美国如何实施“再平衡”战略? 第三,双方如何发掘合作共赢潜力? 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短期内应当立足现状,着力于守住中美关系的底线和大局。 构建新型大国关系,需要理性分析中美关系背后的利益结构,把握这一结构变化的动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从长期看应推动中美关系从增量合作转向内生合作。 5、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 1 在价值观念上,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2 在指导方针上,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3在实现路径上,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4在目标追求上,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活生产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5在时间跨度上,需要长期艰巨的建设过程。既要补上工业文明的“必修课”,又要走好生态文明的“跨越路”

武汉理工大学有机化学第15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15章习题参考答案 15.1 (1) 谷氨酰胺(2)亮氨酸(3)赖氨酸(4)谷氨酸(5) 色氨酸(6) 组氨酸 15.2 COOH CH 2COOH H H 2N COOH 2SH H H 2N COOH H H 2N H CH 3C 2H 5 R C H 2 H 3N C O O H + H 3N C O O H + C H 2S H 酪氨酸 半胱氨酸 S-天门冬氨酸 S-半胱氨酸 (2S,3S )异亮氨酸 S-酪氨酸 15.3 COO -NH 3+H OH H 3 COO -+ H 3N HO CH 3 COO -+ H 3N OH H CH 3 COO -NH 3+H HO 3 I II III VI 结构式I 为L-苏氨酸,手性标记为 (2S, 3R)。 15.4 (1) N a + C l - N O O H H 过量H C l 过量N aOH N O O -H N O O H H H Pro, 色氨酸 (2) C l - H O C H 2C H C O O N H 2 过量N aOH H O C H 2C H C O O H N H 3+ T yr, 酪氨酸 N a + N a +O - C H 2C H C O O -N H 2 (3) Cl - N a + H O CH 2CH CO O H N H 2过量H C l 过量N aOH H O C H 2C H CO O - N H 2 H O C H 2CH C O O H N H 3+Ser, 丝氨酸 (4) C l -H O O C C H 2C H C O O H N H 3+ 过量H C l 过量N aOH H O O C C H 2C H C O O H N H 2 A sp, 天门冬氨酸 a +N a + -OO C C H 2C H C O O -N H 2 15.5 加入水合茚三酮,氨基酸有显色反应 15.6苯丙氨酸含一氨基一羧基,为中性氨基酸,其水溶液呈弱酸性。因其等电点pI=5.84,故:pH=3.0时带正电荷:在pH=5.8时净电荷为零,为两性离子:在pH=10.0时带负电荷: 15.7 (提示:考虑为什么杂环N 在Trp 中不是碱性的。) Lys 的结构为: H 2N C H 2C H 2C H 2C H 2C H C O O H N H 2 ,其分子中有两个氨基,在水溶液均可电离,必须加

信息sy1301-潘冬冬-通信系统课群综合训练与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潘冬冬专业班级:信息sy1301 指导教师:刘新华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题目: 通信系统课群综合应用设计 初始条件 1)MATLAB软件 2)通信原理各模块相关知识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利用仿真软件(如Matlab或SystemView),或硬件实验系统平台 上设计完成一个典型的通信系统其中信源为随机确定的一个模拟时间函数,数字 化方式采用增量编码编码,基带码为AMI码,信道码采用循环码,调制方式为ASK,信道类型为衰落信道。 要求:掌握以上各种电路与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实验的设计、电路 调试与测量的方法。 时间安排: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摘要 (3) abstract (4) 1课程设计任务 (5) 1.1设计目的 (5) 1.2课程设计要求 (5) 1.3课程设计任务 (5) 2.实验电路原理分析 (6) 2.1实验原理框图 (6) 2.2增量调制原理 (7) 2.3AMI码 (7) 2.4循环码 (8) 2.4.1循环码介绍 (8) 2.4.2 循环码编码原理 (10) 2.4.3 循环码的纠错原理 (11) 2.5二进制幅移键控(2ASK)调制与解调原理 (13) 2.6衰落信道 (14) 3实验方案 (15) 3.1仿真部分 (15) 3.2ASK调制部分 (15) 3.3ASK解调部分 (16) 4.仿真结果分析 (17) 4.1仿真图形 (17) 4.2结果分析 (20) 5.心得与体会 (21) 附录 (22) 参考文献 (28)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利用仿真软件或硬件实验系统平台上设计完成一个典型的通信系统。一般的通信系统是由信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接收者构成。根据此次课程设计的要求,是将一模拟信号经过数字化,信源编码,信道编码,数字调制后再经过相应的解码调制后,得到原始信号。其中数字化方式为增量调制,基带码为AMI码,信道码为循环码,数字调制方式为ASK调制,信道为衰落信道。并且要求完成整个系统各环节以及整个系统的仿真,最终在接收端或者精确或者近似地再现输入(信源),计算失真度,并且分析原因。 关键词:增量调制 AMI码循环码 ASK 衰落信道

数电课设 简易洗衣机控制电路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信息sy1101 指导教师: 工作单位: 信息工程学院 题 目: 简易洗衣机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初始条件:zzzzzzz 本设计既可以使用集成译码器、计数器、定时器、脉冲发生器和必要的门电路等,也可以使用单片机系统构建多功能数字钟。用数码管显示定时时间。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课程设计工作量:1周。 2、技术要求: 1)设计一个电子定时器,控制洗衣机按如下洗涤模式进行工作: 2)当定时时间达到终点时,一方面使电机停机,同时用指示灯提醒用户。 3)用两位数码管显示洗涤的预置时间(以分钟为单位),按倒计时方式对洗涤过程作计时显示,直到时间到而停机。 4)用三只LED 灯表示“正转”、“反转”和“暂停”3个状态。 5)确定设计方案,按功能模块的划分选择元、器件和集成电路,设计分电路,阐述基本原理。画出电路原理图。 3、查阅至少5篇参考文献。按《武汉理工大学课程设计工作规范》要求撰写设计报告书。全文用A4纸打印,图纸应符合绘图规范。 时间安排: 1、 2013 年 5 月 16 日,布置作课设具体实施计划与课程设计报告格式的要求说明。 2、 2013 年 6 月 25 日至 2013 年 6 月 28 日,方案选择和电路设计。 3、 2013 年 6 月 29 日至 2013 年 7 月 3 日,电路调试和设计说明书撰写。 4、 2013 年 7 月 5 日,上交课程设计成果及报告,同时进行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停机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1.概述 (3) 1.1设计任务和要求 (3) 1.2设计的总体思路 (3) 2.总体方案及原理框图 (4) 2.1方案提出 (4) 2.2方案分析 (5) 3.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的计算 (6) 3.1 秒脉冲发生器 (6) 3.2 分秒计时器 (7) 3.3 数码显示器 (9) 3.4电机控制电路 (10) 3.5 报警电路 (13) 4、总体电路 (17) 5. 心得体会 (19) 附录一参考文献 (20) 附录二元件清单 (21) 附录三实物图 (22)

七校联合办学-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

2016—2017学年“七校联合办学”辅修报名通知 各学校教务部(处): 为确保“七校联合办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现将组织2015级本科学生参加“七校联合办学”辅修报名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根据《关于公布2011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新增学士学位授权专业的通知》鄂学位〔2011〕4号文件精神,申请修读“七校联合办学”双学位的学生,原则上须跨学科门类选择专业,如确有需求可跨一级学科(即辅修双学位专业和主修专业代码前四位不能相同)且仅限报一个专业; 2、请各学校于2016年11月组织2015级在校本科学生参加“七校联合办学”辅修双学位学习的报名工作,学生报名条件以学生所在学校的规定为准,并核对《七校联合办学2016—2017学年各校招生专业一览表》(见附件),将专业教学计划导入“七校联合办学教务管理系统”,如有变动,请及时通知其他学校。 3、各校报名手续可在“七校联合办学”信息网上进行(网址为:https://www.360docs.net/doc/cc4954900.html,/)。2015级学生根据《七校联合办学2016—2017学年各校招生专业一览表》和各专业教学计划确定报名专业,并于2016年11月18日—24日在七校联合办学信息网上登录个人报名信息。 4、参加跨校辅修双学位学习的学生按学年度分两次交纳学费。2015级学生报名后交纳辅修阶段学费2500元(25学分),缴费时间为12月31日前(具体时间见各校通知),以便开课学校确定开班和人数。各校教务部(处)于2016年12月30日前将本校学生报名情况汇总报我校教务部,由

我校教务部汇总后反馈给相关学校教务部(处)。 5、七校联合办学学生听课证在确认缴费后由主修学校直接打印,加盖学生所在学校教务部(处)公章生效。 6、请开课学校于本学期末将下学期“七校联合办学”各专业课表以及使用教材信息一并发给其它学校并在七校联合办学网站上予以发布。 7、2014级参加双学位阶段学习的同学,第二阶段缴费具体事项以各校通知为准。 附件:七校联合办学2016—2017学年各校招生专业一览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代章) 2016年11月15日

2011-2012武汉理工大学轮机化学试题

………… 试卷装订线………………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不要填写考生信息………………试卷装订线…………

试卷装订线………………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不要填写考生信息………………试卷装订线 …………

………… 装订线………………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不要填写信息………………装订线………… 武汉理工大学考试试题答案(B卷)2011 ~2012 学年 1 学期普通化学课程 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A; 2. C; 3. A; 4. D; 5. C; 6. A; 7. D; 8. B; 9. B; 10. B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1. 1s22s22p63s23p63d104s1; 4 ;ds 12. 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13. -3211;正(或右) 14. 2 ;4f 15. 直线形;(平面)正三角形;正四面体;V形 16. Ag2CrO4(s) + 2Cl-(aq) 2AgCl(s) + CrO42-(aq) ; 3.4×107 17. 3.74×10-5;0.075 % 18. 增大;减小 三、是非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四、问答题(共10分,每小题5分) 29. 解: 选用BaCl2为沉淀SO42-的试剂,生成溶度积很小的BaSO4,利于SO42-沉淀完全,达到除杂的要求。( 2分) 过量的Ba2+,用Na2CO3(aq)作为沉淀试剂,生成BaCO3沉淀。( 3分) 过量的CO32-,可采用加HCl生CO2除之;并控制溶液pH值接近6~7。( 4分) 在上述除杂过程中所引进的Cl-,Na+,恰是食盐的基本组成。( 5分) 30. 解: 酸:HS-, H2PO4-, H2S, HCl, H2O ( 2分) 碱:HS-, CO32-, H2PO4-, NH3, NO2-, Ac-, OH-, H2O ( 4分) 既是酸又是碱:HS-, H2PO4-, H2O ( 5分) (在水溶液中,液氨应为碱,由于液氨也能离解为NH4+和NH2-, 部分学生将NH3写成既是酸又是碱也认为是正确的),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之数字密码锁电路设计

图1 数字式电子锁原理框图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张浩然 专业班级: 通信1105班 指导教师: 李政颖 工作单位: 信息工程学院 题 目: 数字式电子锁的设计与实现 初始条件: 本设计既可以使用集成电路和必要的元器件等,也可 以使用单片机系统构建数字密码电子锁。自行设计所需工 作电源。电路组成原理框图如图1,数字密码锁的实际锁 体一般由电磁线圈、锁栓、弹簧和锁柜构成。当线圈有电 流时,产生磁力,吸动锁栓,即可开锁。反之则不开锁。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课程设计工作量:1周。 2、技术要求: 1)课程设计中,锁体用LED 代替(如“绿灯亮”表示开锁,“红灯亮”表示闭锁)。 2)其密码为4位二进制代码,密码可以通过密码设定电路自行设定。 3)开锁指令为串行输入码,当开锁密码与存储密码一致时,锁被打开。当开锁密码与存储密码不一致时,可重复进行,若连续三次未将锁打开,电路则报警并实现自锁。(报警动作为响1分钟,停10秒) 4)选择电路方案,完成对确定方案电路的设计。计算电路元件参数与元件选择、并画出总体电路原理图,阐述基本原理。安装调试设计电路。 3、查阅至少5篇参考文献。按《武汉理工大学课程设计工作规范》要求撰写设计报告书。全文用A4纸打印,图纸应符合绘图规范。 时间安排: 1、2013年5月17日,布置课设具体实施计划与课程设计报告格式的要求说明。 2、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方案选择和电路设计。 3、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电路调试和设计说明书撰写。 4、 2013年 7月 5日,上交课程设计成果及报告,同时进行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网上作业习题答案

单选题 1. 系统设计阶段的工作是() (A) 生成逻辑模型 (B) 调查分析 (C) 将逻辑模型转换成物理模型 (D) 系统实施 难度:较易分值:1.0 2. 系统设计报告的主要作用是作为()的依据。 (A) 系统规划 (B) 系统分析 (C) 系统实施 (D) 系统评价 难度:较易分值:1.0 3. 为数据仓库提供最底层数据操作的数据库系统及外部数据的是( ) (A) 数据元 (B) 纪录 (C) 数据源 (D) 原始文件 难度:较易分值:1.0 4. 那些检查网络系统完整性和完全性的人是() (A) 黑客

(B) 管理员

(C) 用户 (D) 系统分析员 难度:较易分值:1.0 5. E—R模型属于( ) (A) 信息模型 (B) 层次模型 (C) 关系模型 (D) 网状模型 难度:较易分值:2.0 6. 不属于直接存取文件组织的实现方法是() (A) 直接地址法 (B) 相对键法 (C) 杂凑法 (D) 分块法 难度:较易分值:1.0 7. 一个组织在做战略规划的时候,其方向和目标是由()确定的 (A) 项目负责人的观点 (B) 外部的环境 (C) 经理的长处与抱负 (D) 多方面综合考虑的结果 难度:较易分值:1.0 8. ()不是MRP依据的关键信息

(A) MPS

(B) 金融信息 (C) BOM (D) 库存信息 难度:较易分值:1.0 9. 数据仓库中的数据面向( ) (A) 主题 (B) 应用 (C) 决策 (D) 管理 难度:较易分值:1.0 10. 管理组织按其层次与幅度的关系可分为金字塔结构和() (A) 直式结构 (B) 矩阵结构 (C) 扁型结构 (D) H型结构 难度:较易分值:1.0 11. 常用的保密技术不包括( ) (A) 防侦收 (B) 信息加密 (C) 防火墙 (D) 物理保密 难度:较易分值: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