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概化导则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概化导则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公式

8.1 一般规定 8.1.1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必须在分析勘察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合理地选用公式(选用的公式应注明出处)。 8.1.2 本章所列潜水孔的计算公式,当采用观测孔资料时,其使用范围应限制在抽水孔水位下降漏斗坡度小于1/4处。 8.2 渗透系数 8.2.1 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当利用抽水孔的水位下降资料计算渗透系数时,可采用下列公式: 1 当Q~s(或Δh2)关系曲线呈直线时, 1)承压水完整孔: (8.2.1-1) 2)承压水非完整孔: 当M>150r,l/M>0.1时: (8.2.1-2) 或当过滤器位于含水层的顶部或底部时: (8.2.1-3)

3)潜水完整孔: (8.2.1-4) 4)潜水非完整孔: 当>150r,l>0.1时: (8.2.1-5) 或当过滤器位于含水层的顶部或底部时: (8.2.1-6)式中K——渗透系数(m/d); Q——出水量(m3/d); s——水位下降值(m); M——承压水含水层的厚度(m); H——自然情况下潜水含水层的厚度(m); h——潜水含水层在自然情况下和抽水试验时的厚度的平均值(m); h——潜水含水层在抽水试验时的厚度(m); l——过滤器的长度(m); r——抽水孔过滤器的半径(m);

R——影响半径(m)。 2 当Q~s(或Δh2)关系曲线呈曲线时,可采用插值法得出Q~s 代数多项式,即: s=a1Q+a2Q2+……a n Qn (8.2.1-7) 式中a1、a2……a n——待定系数。 注:a1宜按均差表求得后,可相应地将公式(8.2.1-1)、(8.2.1-2)、(8.2.1-3)中的 Q/s和公式(8.2.1-4)、(8.2.1-5)、(8.2.1-6)中的以1/a1代换,分别进行计算。 3 当s/Q (或Δh2/Q)~Q关系曲线呈直线时,可采用作图截距法求出a1后,按本条第二款代换,并计算。 8.2.2 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当利用观测孔中的水位下降资料计算渗透系数时,若观测孔中的值s(或Δh2)在s(或Δh2)~lgr关系曲线上能连成直线,可采用下列公式: 1 承压水完整孔: (8.2.2-1) 2 潜水完整孔: (8.2.2-2) 式中s1、s2——在s~lgr关系曲线的直线段上任意两点的纵坐标值(m); ——在Δh2~lgr关系曲线的直线段上任意两点的纵坐标值(m2); r1、r2———在s(或Δh2)~lgr关系曲线上纵坐标为s1、s2(或)的两点至抽水孔的距离(m)。

利用预测模型进行自动化决策

利用预测模型进行自动化决策 敏捷是决策管理领域的关注重点及优势所在。在决策管理中,敏捷指的是能够快速调整并应对业务和市场带来的变化。决策管理技术倡导将业务逻辑从系统和应用中分离出来,然后业务人员便可以在独立的环境中管理和修改业务逻辑,并且完成对修改的部署上线。 在这过程中,尽量减少了IT人员的参与,而且也不需要经历一个完整的软件开发周期(需求,开发,测试,上线)。 相比于传统应用更新方式,决策管理的方法可以保证团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完成对系统里业务逻辑的修改。即使某些涉及关键自动化决策的需求频繁地变更或者新增,在这种方式下也能轻松应对,这可以让你的业务更加灵活。 能够快速地对应用进行修改和完成上线是很重要的。那如何才能知道应该修改什么呢?有一些变更,比如监管要求或者合同约定的,是非常明确的。只要准确地按照监管要求或者合同约定进行部署,自动化决策将产生所需的决策结果,进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但是,许多决策的修改并没有这样直接而明显的解决方法。 光靠敏捷是不够的

通常情况下,决策是基于用户行为、市场动态、环境影响或其他的外部因素制定的。因此,这些决策常常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例如,在信用风险决策中,需要决定是否批准一个申请,以及设定相应的信用额度和利率。相关机构如何制定最佳决策来帮助他们尽量获客的同时降低风险?这同样适用于营销决策,如追加销售和交叉销售的报价等,客户最可能接受哪个可能的报价? 预测模型提供数据洞察 这正是预测模型一展所长的地方。预测模型基于大量的历史数据,通过精密的分析技术对未来进行预测,从而帮助我们减少不确定性,并制定出更好的决策。能做到这点,预测模型是通过识别历史数据中一些能导致特定结果的模式,并在未来的交易以及客户互动中检测相同的模式,来实现对结果的预测。 预测模型指导着许多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决策。比如,你的信用卡发卡银行可能会偶尔联系你,要求你确认一些他们认为可能是盗刷的交易,因为这些交易不符合你的刷卡习惯。当你在网上购物时,商家会根据你的购买历史或者购物车中的商品推荐你可能需要的其他商品。并且你可能也注意到,在你访问的一些其他网站上也会展示类似商品的广告。这些广告与你之前访问的购物网站直接相关,

储层地质模型

1、什么是储层地质模型?为什么要建立三维储层地质模型? 答:储层地质模型是指能定量表示地下地质特征和各种储层(油藏)三维空间分布的数据体,一个完整的储层地质模型应包括构造模型、沉积模型、储层模型和流体模型等。 三维储层地质建模是从三维的角度对储层的各种属性进行定量的研究并建立相应的三维地质模型,其核心是对井间储层进行三维定量化及可视化的预测,与传统的二维储层研究相比具有以下的优势: 1)更客观地描述并展现储层各种属性的空间分布,克服了用二维图件描述三维储层的局限性。三维储层建模可以从三维空间上定量的表征储层的非均质性,从而有利于油藏工程师进行合理的油藏评价及开发管理。 2)更精确地计算油气储量。在常规的储量计算时,储层参数(含油面积、有层厚度、孔隙度、含有饱和度等)均用平均值表示,这显然忽视了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应用三维储层模型计算储量时,储量的基本计算单元是三维空间上的网格(分辨率比二维高得多),因为每一个网格均附有储集体(相)类型的孔、渗、饱等参数。因此,通过三维空间运算,可计算出实际的含油储集体(砂体)体积、孔隙体积及油气体积,其计算精度比二维储量计算高得多。 3)有利于三维油藏数值模拟。三维油藏数值模拟要求有一个把油藏各项特征参数在三维空间上定量表征出来的地质模型。粗化的三维储层地质模型可以直接作为油藏数值模拟的输入器,而油藏数值模拟成败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维储层地质模型的准确性。 2、如何理解储层概念模型、静态模型和预测模型?它们有何异同? 答:储层概念模型是指把所描述油藏的各种地质特征,特别是储层,典型化、概念化,抽象成具有代表性的地质模型。只追求油藏(储层)总的地质特征和关键性地质特征的描述,基本符合实际,并不追求所有局部的客观描述。 静态模型也称实体模型,是把一个具体研究对象(一个油田、一个开发区块或一套层系)的储层,依据资料控制点实测的数据将其储层表征在三维空间的变化和分布如实的描述出来而建立的地质模型,并不追求控制点间的预测精度。 预测模型不仅忠实于资料控制点的实测数据,而且追求控制点间的内插与外推值具有相当的精度,并遵循地质和统计规律,即对无资料点有一定得预测能力。 概念模型、静态模型和预测模型的区别: 1)研究阶段的区别。概念模型应用于油田的勘探与开发早期;静态模型应用于油田开发中期,一般是开发井网完成后进行;预测模型应用于油田开发后期。 2)研究方法的区别。概念模型一般以储层地质学(沉积学)和写实的描述方法为基本手段,尽可能直接利用岩心资料来建立概念模型,避免依赖测井解释等间接资料;静态模型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充分应用开发井的各种资料,采用地质统计学方法来描述储层在二维或三维空间的实际特征;预测模型主要是采用随机建模技术,即将等概率的随机抽样方法(蒙特卡洛)与确定性的插值方法(克里金)相结合,所形成的地质统计学

各种模型解释

1、首先提一个问题,什么是模型? 模型这个词频繁出现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生活中、新闻里,但什么是模型呢,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定义。 在这里我不想列举学术上的定义,只谈一下我自己的理解:模型是为了模拟、演示、深入分析被研究对象而建造的任何形式的作品。 根据这一理解,我们想一下: 小时候折的纸飞机是不是模型呢?是的。 售楼处摆放的楼盘模型是不是模型呢?是的。 军事演练时使用的沙盘是不是模型呢?是的。 建筑物的设计蓝图是不是模型呢?是的。 所以说模型的概念没有什么神秘的,我们每个人日常工作生活中都会建造模型,都会使用模型。小到儿童玩具,大到三峡工程的模拟水纹实验,模型无处不在。建造模型的目的可以是简化现实世界、预研未来的产品、预测未知数据。 2、模型的表现形式又是什么样的呢? 我觉得模型的表现形式和风格没有限制也不应该有限制,所以图像、图画、声音、实物、表格、文字、数学公式都可以使用。能更好的达到建模目的就好。可以类比画家作画,不同的画家画同一幅风景可以使用古典派画法、抽象派画法、印象派画法、现代派画法,使用的材料可以是水、墨、粉、纸、布、玻璃等等。 3、下面解释一下我们工作中可能用到的模型 (1)业务模型:也称企业模型,它为企业提供一个框架结构,以确保企业的应用系统与企业经常改进的业务流程紧密匹配。可以说,也就是说业务建模主要是从业务的角度而非技术角度对企业进行建模。典型的建模方法包括Zachman框架、ARIS HOUSE模型等,业务模型一般包括下面一些视图: ? 组织视图:组织结构的静态模型。包括:层次组织结构的人员(people not human)资源,生产资源(比如,设备,运输等)以及计算机、通信网络结构等。 ? 数据视图:业务信息的静态模型。包括:数据模型,知识结构,信息载体,技术术语和数据库模型等。 ? 功能视图:业务流程任务的静态模型。包括:功能层次,业务对象,支持系统和应用软件等。 ? 控制(业务)视图:动态模型,展示流程运转情况,并能够将业务流程与流程相关的资源、数据以及功能等联系起来。包括:事件驱动过程链、信息流、物流、通信图、产品定义、价值增值图等。 业务模型的画法可以用任何编辑工具如Visio、word完成,当然目前PowerDesigner、Erwin等专业工具也支持业务模型。 (2)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对企业或信息系统种的数据特征的抽象,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大量使用,主要指数据库模型。 数据模型所描述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数据结构、作用于数据上的操作、数据约束。 1)数据结构:数据模型中的数据结构主要描述数据的类型、内容、性质以及数据间的联系等。数据结构是数据模型的基础,数据操作和约束都建立在数据结构上。不同的数据结构具有不同的操作和约束。 2)数据操作:数据模型中数据操作主要描述在相应的数据结构上的操作类型和操作方式。 3)数据约束:数据模型中的数据约束主要描述数据结构内数据间的语法、词义联系、他们之间的制约和依存关系,以及数据动态变化的规则,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和相容。 数据模型按不同的应用层次分成三种类型:分别是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物理数据模型。 1)概念数据模型(Conceptual Data Model):简称概念模型,主要用来描述世界的概念化结构,与具体的数据库系统无关。概念数据模型必须换成逻辑或物理数据模型,才能在数据库系统中实现。概念数据模型中最常用的是E-R模型。 2)逻辑数据模型(Logical Data Model):简称数据模型,这是从数据库所看到的模型,是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如网状数据模型(Network Data Model)、层次数据模型(Hierarchical Data Model)等等。此模型既要面向用户,又要面向系统。 3)物理数据模型(Physical Data Model):简称物理模型,是面向计算机物理表示的模型,描述了数据在储

保理系统自动化验证模型

保理系统自动化验证模型 一、借款企业自动拒绝条件 1.企业成立低于2年; 2.企业年营业额低于1000万元; 3.企业负债率大于90%; 4.企业当前有贷款逾期; 5.企业最近两年累计逾期大于5次; 6.企业最近两年有逾期1+; 7.企业与买家合作低于1年; 8.关联企业; 9.涉及两高一剩行业:两高行业指高污染、高能耗的资源性的行业;一剩行业即产能过剩行业。主要包括钢铁、造纸、电解铝、平板玻璃、风电和光伏等产业;10.企业经营地位于东北、新疆、西藏、云南、贵州; 11.企业实际控制人有吸毒、赌博等不良嗜好; 12.企业有当前未判决被诉讼记录且涉案金额超过100万元; 13.企业有过往被诉讼记录且被判决涉及诈骗、拒不履合同或协议; 14.企业或者其实际控制人被列入失信人名单的; 15.内部黑名单名录; 16.外部黑名单名录(第三方外部黑名单提供商)。 二、内部黑名单数据库 1.提供的核心贸易资料或证明其自身实力的财务数据为虚假资料被发现的;2.逾期30天仍未回购应收账款(对供应商); 3.有三笔或多于三笔应付账款逾期超30天(对核心企业); 4.企业最近两年累计逾期大于5次; 5.企业最近两年有逾期M1+; 三、反欺诈监控模型 1.贸易真实性审查,贷前审查买卖双方贸易背景是否真实、合法、有效;所提供的商务合同、商业发票、货运及质检单据等所显示的信息能够相互印证,对产品信息、买卖双方名称、结算方式等重要信息的规定应保持一致;

2.贷中对保理业务期限、还款资金来源是否合理合规;对买方资金的监控,保证买方资金按期回流; 3.贷后需规范卖方企业的频繁回购行为,对于频繁回购的企业,对回购资金来源的审查,回购资金不得为平台信贷资金(如新发放的保理预付款或贴现资金等),以避免企业出现假交易真融资或重复融资的行为; 4.系统收集买卖双方过往交易数据并动态监测,系统自动交叉验证并进行简单趋势预测。 5.第三方数据的借用,如:全国工商企业信用网、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风险信息网、被执行人信息查询网、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风控搜、巨潮资讯网等等; 6.交易双方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闭环的动态监控。

儿童社会关系概念化的特点及发展研究

儿童社会关系概念化的特点及发展研究 【摘要】:研究以动态----情境理论以及护送模型和相关模型为主要理论依据,以四、六、八年级儿童为被试,动态、整合地考察了儿童社会关系概念化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研究一首先从儿童的整体社会关系网络入手,通过儿童对不同社会关系词语的分类来考察儿童的社会关系概念结构。然后研究二中选出儿童生活中相对重要的六种关系,进一步考察儿童对这儿种不同关系的各种维度的认知特点及其发展。研究三中让儿童对不同背景、辈份/等级的人是否有可能成为朋友进行判断,进一步了解儿童对社会关系的理解并间接了解对朋友关系的理解及其发展。最后,集中关注儿童同伴关系和同龄朋友关系的概念化。研究四运用IAT考察了儿童对同伴关系中双方的相对态度及其发展规律。研究五采用模糊情景任务和相似性判断任务重点探讨性别因素在儿童同伴关系和朋友关系理解中的作用。研究六运用两难任务动画场景考察了儿童朋友关系中的合作与竞争倾向。所取得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儿童的社会关系概念化具有复杂多样性对于不同情境中的社会关系,儿童的概念结构既有相通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家族社会关系中表现出辈份、性别、姻亲、情感四个维度;学校社会关系中表现出等级、关系亲近性两个维度;同龄人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情境、关系亲近性两个维度。对于跨辈关系,儿童基本认为母子关系中的(义务、回报、服从、情感)程度最高,师生关系中的程度最低;但是祖孙关系在义务维度中是最低的,在服从维度中却是最高的。儿童还认为,除了回

报维度,跨辈关系中的其它维度都是有方向性的:长辈对小辈的义务程度高于小辈对长辈的程度;小辈对长辈的服从程度高于长辈对小辈的程度;小辈对长辈的信赖和重要程度高于长辈对小辈的程度,长辈对小辈的亲密程度高于小辈对长辈的程度。对于同伴关系,儿童认为:朋友关系中的(义务、回报、服从、情感)程度都要高于一般同学关系中的程度;而且,同伴关系中的义务维度和情感维度都是有方向性的,即自己对同辈人的义务程度、熟悉和友好程度都高于同辈人对自己的程度,自己对于同辈人的重要程度低于同辈人对自己的重要程度。服从维度上:虽然儿童认为朋友关系中的服从程度高于同学关系中的程度,但自己与朋友、同学间的相互程度没有差别。另外,具体的活动场景以及体育爱好等因素会影响儿童对同伴互动的理解。对于朋友关系的可能性判断,关系双方的辈份/等级以及双方的生活环境都是影响儿童判断的十分重要因素:儿童认为同辈份或同等级的人更有可能成为朋友;具有相同生活环境的人更有可能成为朋友。具体的活动场景以及体育爱好等因素也会影响儿童的朋友可能性判断及其推理。儿童在朋友关系中的合作与竞争倾向,也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朋友关系本身所带来的一些因素以及儿童自身因素外,情境或任务特征等也对被试的选择产生影响。社会关系的不同维度之间有可能相互渗透,存在很大关联性。儿童的社会关系概念化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儿童的社会关系概念化表现出明显的年龄特点与发展趋势不同年龄儿童对学校情境社会关系和同龄人社会关系的概念结构都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但是在家族社会关系的概念结构上,不同年龄儿童的表现有

2.污染场地水文地质调查

第二章 地下水污染调查与监测 第二章 地下水污染调查与监测 (1) 第一节污染场地水文地质调查 (1) 一、初步场地勘察及初始评估 (2) 二、初步野外调查 (4) 三、详细场地调查 (4) 四、野外试验与室内实验 (6) 五、调查工作的总结及报告的编写 (11) 第二节 地下水污染调查与监测 (12) 一、污染源与污染途径的调查 (12) 二、调查范围与水化学监测网设计 (13) 三、地下水样采集与保存 (14) 四、现场分析与监测 (15) 五、地下水化学数据分析 (16) 第一节污染场地水文地质调查 污染场地水文地质调查是地下水污染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其主要目的是: (1)探测与识别地下污染物; (2)测定污染物的浓度; (3)查明污染物在地下水系统中的迁移特性; (4)确定地下水的流向和速度,查明主径流向及控制污染物运移的因素,定量描述控制地下水流动和污染物运移的水文地质参数。 为实现以上目的,必须确定一个严格的、针对特定场地的调查程序。 表4-1污染场地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步骤 步骤工作内容 已有资料的搜集整理 步骤1初步场地踏勘和初始评估 场地踏勘 确立初步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布置初始监测孔 步骤2初步野外调查 大体厘定含水层 开展其它野外工作 扩充监测孔网及沉积物采样 步骤3详细现场调查和试验 获取水文地质参数,评估污染物运移途径 步骤4编写报告 绘制平面及剖面流网 列出重要物理参数值

总结(报告)及对以后的监测工作进行安排 一、初步场地勘察及初始评估 这一阶段包括已有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场地踏勘。该阶段的目的是: (1)描述场地的基本地质特征及对已搜集整理资料信息进行验证; (2)搜集当地的水文资料,包括降雨和地表排水; (3)搜集有关污染源和污染特性的资料; (4)确立或改进地下水系统概念模型; (5)评价与健康和安全有关的潜在问题。 (一)搜集前人资料 1 污染现场历史资料 在第一阶段调查中最关键的资料涉及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已知污染物或可能存在的污染物的性质 2).污染物的来源或可能来源 3).污染程度 4).健康与安全 2 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 前人的现场调查报告可以提供有关地形、岩土体和填埋材料的厚度及分布、含水层的分布、基岩高程、岩性、厚度、区域地质条件、构造特征(例如基岩中的断层)等方面的资料。 3 水文资料 调查内容包括地表水的位置、流动情况、水质、与地下水的联系方式等。 如果可能的话,已有资料还应包括场地水文地质平面图、剖面图及初步的概念模型。 (二)初步现场踏勘 在这一阶段,应完成以下重要的踏勘任务:

数学模型在地质学中的应用

数学模型在地质学中的应用 一、绪论 数学模型是一门新兴学科,是数学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一门科学.数学模型就是通过研究观察到的现象及实践经验,将其归结成一套反映其内部因素数量关系的数学公式、逻辑准则和具体算法,用以描述和研究客观现象的运动规律.它将现实问题归结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定性或定量的角度描述实际问题,并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精确的数据和可靠的指导.数学建模是指建立数学模型,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等方法来建立能够近似描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手段. 数学模型的应用相当广泛,在分析与设计、预报与决策、控制与优化、规划与管理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世人所瞩目,成为知识经济的推动力.同样,在广泛的地质学领域中,数学建模也处处存在,数学建模的存在,将地质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浪潮,可能有希望将地质学从一门定性科学转换成为一门定量科学[1].如今,在地质学的众多分支学科中,数学模型都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运用数学模型来分析地质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并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拓宽数学模型的发展领域,增加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并为地质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新的方法. 二、数学模型在矿产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在矿产资源评价中,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的结合点是按有效的成矿理论建立区域成矿模式,然后用数学模型逼近,确定成矿地质条件与矿产资源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定量评价模型.简言之,矿产资源定量评价模型是用数学语言阐明地质条件与矿产资源量之

间的关系[2].矿产资源评价中的数学模型是实现定量评价的工具,在矿产资源评价的实际工作中使用的数学模型可以是概率统计模型,也可以是确定性模型.1973年,D.P.Harris确定了矿产资源量(R)与地质条件(g1、g2、……、g n)之间的数学关系: R= f(g1、g2、……、g n)+ e + μ(1)式中,f为g1、g2、……、g n的函数,在一般情况下指评价使用的数学模型;e为函数f(g1、g2、……、g n)的估计误差;μ与g1、g2、……、g n以外的地质变量有关.公式(1)表明了地质模型转化为数学模型的基本原理,同时也表明了可以用数学模型来沟通矿产资源量与地质环境.从中也可以看到采用合理的数学模型描述矿产资源与地质条件之间关系是矿产资源评价实践的关键. 随着数学模型的引进,矿产资源的评价进入了新的时代,用数学模型评价矿产资源,用经济指标圈定矿体成为主流.对于用经济指标圈定矿体,一种指标代替多种指标,不仅方便快捷,而且是经济合理的.下面介绍评价矿产资源的几个常用模型.矿产资源经济指数计算公式: σt=[(P0+△P t)/P0]/[(Q0+△Q t)/Q0]=αt/βt (2)式中,σt为矿产资源经济指数;P0、αt分别为基准年和t年矿产资源工业储量潜在价值及指数;Q0、βt分别为基准年和t年沿海地区工业总产值及指数;△P t、△Q t分别为矿产潜在价值增量与工业总产值增量. 矿山资产评估模型(此处为期权定价的Black-Sholes模型): C=e-r T [FN(d1)-XN(d2)] (3)其中d1=[ln(F/X)- (σ2/2)T]/ σ[(T)1/2],d2= d1-σ[(T)1/2]. 式中,C为欧式看涨期权的价格;X为执行价格;T为一年表示的权利期间的长短;

水文地质学知识点整理

地下水的概念P1:地下水是赋存于地表以下岩石(土)空隙中各种形态的水的总称。既有液态的水液,也有气态的水汽,也包括固态的水冰,还有介于它们之间其他形态的水。 地下水的功能属性P2:地下水的资源属性,地下水是生态因子,地下水是环境(灾害)因子,地下水是一种重要的地质营力,地下水是地球深部的信息载体。 水文地质学的研究方法P4:野外调查,野外试验,室内试验,遥感,地球物理勘察,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一章水循环与地下水赋存 1、了解地球内部圈层构P7 地球圈层构造划分表 地球外部圈层:由五个大致成层分布的自然子系统组成,按照性质可以分成3类。即3个无机子系统———大气圈、水圈、岩石圈。1个类有机子系统———土壤圈。1个有机子系统———生物圈。 2、地球水圈可以划分为地质水圈和水文水圈。P9 3、地球上的水循环P10:地球各个圈层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统称为大气水的水循环,又叫做自然界的水循环。按其循环途径的长短、循环速度的快慢以及涉及层圈的范围,可分为地质循环和水文循环两类。 4、岩石(土)介质中水的存在形式P17页

5、赋存介质的水理性质P19-20:指与水的储容和运移有关的赋存介质的性质,主要包括空隙的大小、多少、连通程度及其分布的均匀程度,这些性质的差异,会使其储容、滞留、释放以及透过水的能力不同。表征介质水理性质的指标有容水度,给水度,持水度。 容水度:指介质能够容纳一定水量的性质。 给水性:指饱水介质在重力作用下,能够自由给出一定水量的性质持水性:指重力释水后,介质能够保持一定水量的性能。 二、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1、包气带和饱水带:P21 2、越流P22:把两个含水层透过该弱透水层发生垂直水量交换的现象称为地下水的越流。 按照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可以把地下水分为潜水、承压水、与上层滞水。其中潜水和承压水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P23 3、潜水的概念P26:潜水是地表一下埋藏在饱水带中第一个稳定隔水层智商的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三维模型轻量化技术

三维模型轻量化技术 1 模型轻量化的必要性 设计模型是一种精确的边界描述(B-rep)模型,含有大量的几何信息,在现有的计算机软硬件条件下,使用设计模型直接建立大型复杂系统装配、维修仿真模型是不可能的,因此需要使用轻量化的模型建立仿真模型,以达到对仿真模型的快速交互、渲染。 2 细节层次轻量化技术 90年代中期以来,模型轻量化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出现了抽壳(hollow shell)技术和细节层次(Level of Details, LOD)技术。抽壳技术只关心产品模型的几何表示而不考虑产品建模的过程信息,LOD技术将产品几何模型设定不同的显示精度和显示细节,根据观察者眼点与产品几何模型之间的距离来使用不同的显示精度,以此达到快速交互模型的目的。 LOD技术是当前可视化仿真领域中处理图形显示实时性方面十分流行的技术之一。LOD模型就是在不影响画面视觉效果的条件下,对同一物体建立几个不同逼近精度的几何模型。根据物体与视点的距离来选择显示不同细节层次的模型,从而加快系统图形处理和渲染的速度。保证在视点靠近物体时对物体进行精细绘制,在远离物体时对物体进行粗略绘制,在总量上控制多边形的数量,不会出现由于显示的物体增多而使处理多边形的数量过度增加的情况,把多边形个数控制在系统的处理能力之内,这样就可以保证在不降低用户观察效果的情况下,大大减少渲染负载。 通常LOD算法包括生成、选择以及切换三个主要部分。 目前轻量化的技术有多种,具有代表性的有JT和3DXML两种。3DXML是Dassault、微软等提出的轻量化技术,JT是JT开放组织提出的轻量化技术。SIEMENS公司的可视化产品都采用JT技术,如我们使用的VisMockup软件。 JT技术用小平面表示几何模型,采用层次细节技术,具有较高的压缩比,模型显示速度很快。 jt、ajt模型及其结构 jt模型文件是三维实体模型经过三角化处理之后得到的数据文件,它将实体表面离散化为大量的三角形面片,依靠这些三角形面片来逼近理想的三维实体模型。 模型精度不同,三角形网格的划分也各不相同。精度越高,三角形网格的划分越细密,三角形面片形成的三维实体就越趋近于理想实体的形状。模型曲面精度由Chordal、Angular 两个参数控制。图1(a),Chordal表示多边形的弦高的最大值,图1(b),Angular表示多边形相邻弦的夹角的最大值。?????????????????????????????? 图1 Chordal和Angular示意图 jt模型有三种结构形式,都保持了原来的产品结构。分别是: (1)Standard(标准结构形式)。包含一个装配文件和多个零件文件,其中零件文件都放在一个和装配文件同名的目录下。我们建立的虚拟样机模型都采用这种结构形式。 (2)Shattered(分散结构形式)。包含多个子装配文件和多个零件文件,其中子装配文件和零件文件都放在一个目录下。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有子装配文件,并可以直接使用子装配,缺点是文件管理比较乱、不清晰。

利用自动化模型操纵Word

在C#中利用自动化模型操纵Word 作者:网络来源:佚名更新时间:2008-5-7 14:01:07 点击:171 返回栏目列表栏目订阅好友分享讨论交流打印本页添加收藏投稿发布 说明:这篇文章是很早以前写的了,原本是用自动化模型在c# 中开发word程序,现在自然可以用插件或智能文档的形式开发,但是word的一些编程模型大体是一样的。所以也就不怕写得简单,拿出来供大家作个参考了。 在c#中利用自动化模型操纵word 一. 引入程序集 在工程中加入引用interop.word 二. 生成word对象 定义word对象 word.applicationclass app=null; 打开word对象 if(app==null) app=new word.applicationclass(); 显示word应用程序 if(app!=null) app.visible=ture; 关闭并保存word对象 object saveoption,originalformat,routedocument; saveoption=word.wdsaveoptions.wdprompttosavechanges; originalformat=word.wdoriginalformat.wdpromptuser; routedocument=missing.value; if(app!=null) { app.quit(ref saveoption,ref originalformat,ref routedocument); app=null; } 关闭并保存word对象的资料如下: application.quit 退出microsoft word,并可选择保存或传送打开的文档。 expression.quit(savechanges, format, routedocument) expression 必需。该表达式返回一个application 对象。 savechanges variant 类型,可选。指定退出word 前是否保存修改过的文档。可以是下列wdsaveoptions 常量之一。 wdsaveoptions 可以是下列wdsaveoptions 常量之一: wddonotsavechanges

试述数据模型的概念

试述数据模型的概念,数据模型的作用和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 答案: 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在数据库技术中,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类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管理的教学形式框架,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概念和定义,包括三个方面: 1、概念数据模型(Conceptual Data Model):这是面向数据库用户的实现世界的数据模型,主要用来描述世界的概念化结构,它使数据库的设计人员在设计的初始阶段,摆脱计算机系统及DBMS的具体技术问题,集中精力分析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等,与具体的DBMS 无关。概念数据模型必须换成逻辑数据模型,才能在DBMS中实现。 2、逻辑数据模型(Logixal Data Model):这是用户从数据库所看到的数据模型,是具体的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如网状数据模型、层次数据模型等等。此模型既要面向拥护,又要面向系统。 3、物理数据模型(Physical Data Model):这是描述数据在储存介质上的组织结构的数据模型,它不但与具体的DBMS有关,而且还与操作系统和硬件有关。每一种逻辑数据模型在实现时都有起对应的物理数据模型。DBMS为了保证其独立性与可移植性,大部分物理数据模型的实现工作又系统自动完成,而设计者只设计索引、聚集等特殊结构。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一般而言,数据模型是严格定义的一组概念的集合,这些概念精确地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特征(数据结构)、动态特征(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条件,这就是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1。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这些对象是数据库的组成成分,数据结构指对象和对象间联系的表达和实现,是对系统静态特征的描述,包括两个方面: (1)数据本身:类型、内容、性质。例如关系模型中的域、属性、关系等。 (2)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之间是如何相互关联的,例如关系模型中的主码、外码联系等。 2 。数据操作 对数据库中对象的实例允许执行的操作集合,主要指检索和更新(插入、删除、修改)两类操作。数据模型必须定义这些操作的确切含义、操作符号、操作规则(如优先级)以及实现操作的语言。数据操作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3 。数据完整性约束 数据完整性约束是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规定数据库状态及状态变化所应满足的条件,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

建模技术三种方法

建模技术是虚拟现实中的技术核心,也是难点之一,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实现。 虚拟现实是在虚拟的数字空间中模拟真实世界中的事物,这就需要真实世界的事物在数字空间中的表示,于是催生了虚拟现实中的建模技术。虚拟现实对现实“虚拟”得到底像不像,是与建模技术紧密相关的。因此,建模技术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重视。 数字空间中的信息主要有一维、二维、三维几种形式。一维的信息主要指文字,通过现有的键盘、输入法等软硬件。二维的信息主要指平面图像,通过照相机、扫描仪、PhotoShop等图像采集与处理的软硬件。对于虚拟现实技术来说,事物的三维建模是更需要关心的核心,也是当今的难点技术。按使用方式的不同,现有的建模技术主要可以分为: 几何造型、扫描设备、基于图像等几种方法。 基于几何造型的建模技术 基于几何造型的建模技术是由专业人员通过使用专业软件(如AutoCAD、3dsmax、Maya)等工具,通过运用计算机图形学与美术方面的知识,搭建出物体的三维模型,有点类似画家作画。这种造型方式主要有三种: 线框模型、表面模型与实体模型。 1. 线框模型只有“线”的概念,使用一些顶点和棱边来表示物体。对于房屋、零件设计等更关注结构信息,对显示效果要求不高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应用,线框模型以其简单、方便的优势得到较广泛的应用。AutoCAD软件是一个较好的造型工具。但这种方法很难表示物体的外观,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2. 表面模型相对于线框模型来说,引入了“面”的概念。对于大多数应用来说,用户仅限于“看”的层面,对于看得见的物体表面,是用户关注的,而对于看不见的物体内部,则是用户不关心的。因此,表面模型通过使用一些参数化的面片来逼近真实物体的表面,就可以很好地表现出物体的外观。这种方式以其优秀的视觉效果被广泛应用于电影、游戏等行业中,也是我们平时接触最多的。3dsmax、Maya等工具在这方面有较优秀的表现。 3. 实体模型相对于表面模型来说,又引入了“体”的概念,在构建了物体表面的同时,深入到物体内部,形成物体的“体模型”,这种建模方法被应用于医学影像、科学数据可视化等专业应用中。 利用三维扫描仪 理论上说,对于任何应用情况,只要有了方便的建模工具,有水平的建模大师都可以用几何造型技术达到很好的效果。然而,科技在发展,人们总希望机器能够帮助人干更多的事。于是,人们发明了一些专门用于建模的自动工具设备,被称为三维扫描仪。它能够自动构建出物体的三维模型,并且精度非常之高,主要应用于专业场合,当然其价格也非常“专业”,一套三维扫描仪价格动辄数十万,并非普通用户可以承受得起。三维扫描仪有接触式与非接触式之分。

自动化实用模型

The Practical Organization of Automated Software Testing Author: Herbert M. Isenberg Ph.D. Quality Assurance Architect Email: hisen1@https://www.360docs.net/doc/cc7623806.html, Key words: Automation, testing, QA, infrastructure, life cycle, reusable, automated testing, RAD.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take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automated software testing and explain reqirements for its success. To be successful one needs remember that there are four interrelated components that have to work together and support one another: 1) An automated software testing system based on one point maintenance and reusable modules, 2) Testing infrastructure consisting of the events, tasks and processes that immediately support automated, as well as manual, software testing, 3) Software testing life cycle that defines a set of phases outlining what testing activities to do and when to do them, and 4) Corporate support for repeatable processes. These components are discuss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author’s many years experience as a sen ior software test automation engineer and QA Architect working in a variety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s. Introduc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ain how to succeed in automated software testing. To be successful one must remember that there are several interrelated components that have to work together and support one another. This paper will lay out what these necessary components are and their interrelationships. The emphasis here is on what is practical, what is useful, and what works in the author’s experience. Automation is not an island unto itself. It requires a solid testing infrastructure and a thoughtful software testing life cycle that are both supported and valued by the corporate culture.

太原地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_冯玉明

增刊(总第114期)山西水利科技(To tal No.114) 1996年12月SHANXI HYDROT EC HNICS Dec.1996太原地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冯玉明 常发强 (太原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山西省水利职工大学) 文摘 本文在系统全面分析了太原地区的地质条件、构造发育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含水介质的岩性特征、地下水类型及其赋存分布规律、地下水流系统及水动力场、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和水同位素特征的基础上,对太原地区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进行了概化,尤其对多年来人们一直争论的兰村泉域、晋词泉域以及东山娘子关泉域及其边界和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重新划分和充分的论述。 主题词 地下水 泉 水文地质 概念模型 水补给 水文分析 自由词 兰村泉域 晋祠泉域 娘子关泉域。 1 前 言 一个地区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是在全面系统地分析该区含水介质的岩性特征、水循环条件、水化学场、水动力学特征及水同位素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建立的,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础和依据。 同时,一个地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合理概化,对于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水污染的防治和水源保护以及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资源进行分区目标管理,总量控制等都是至关重要的。 笔者在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75570306《太原市水资源系统规划和调度优化》中,对太原地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进行了概化,依此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太原地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图见图1。 图1 太原地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6

2 系统分区 根据地下水类型、含水层岩性、富水特征、水流型式、水循环条件、水化学及水同位素特征将太原地区地下水系统进一步划分为五个系统,即西山岩溶裂隙水系统、北山岩溶水系统、东山岩溶裂隙水系统、娄烦裂隙岩溶水系统及盆地区孔隙水系统。 3 系统边界 太原地区地下水系统边界:北部以石岭关、康家会至柳科府断裂构造带为界,与北部变质岩地区接壤,为二类隔水边界;北东部边界受系山断裂带的控制,北部为变质岩地区,为二类隔水边界;东部边界位于杨兴乡善都至盂县西烟一带,为一地下水分水岭,边界水位约1020m,东侧的温川水位980m,西侧阳曲盆地水位小于820m,东南边界由北东向的寺家坪张家河断裂带组成,断裂带伴有岩脉侵入,东段边界上寒武系高于1600m以上,远高于两侧地下水位,为一隔水边界,其西段龙王堂至张家河为一开放段。南部孔隙水边界以行政区划为界。西部边界南段以狐堰山山字型挤压构造带为界,为二类隔水边界。北段以娄烦县与外地区的行政区划界线为界,边界含水层均为变质岩系,亦视其为隔水边界。总体上看,系统的西、北、东三面高,向南及东南倾伏,呈簸箕状,下面就系统内部边界作一简述: 娄烦裂隙岩溶水系统与西山岩溶裂隙水系统以狐堰山山字型构造为分界,为二类隔水边界,位于柳科府、罗家曲至白家滩一线。 西山岩溶裂隙水系统与北山岩溶水系统的分界:北段以柳林河为界,河谷中出露地层为下奥陶统,主要含水岩层奥陶系中统上下马家沟组均被切割,而下奥陶统在太原地区普遍具有相对隔水,可视为隔水边界,南段以横跨汾河的北石横背斜至王封地垒为界,北石横背斜核部地层为寒武系,出露于汾河河谷,由于该背斜的阻隔作用,形成玄泉寺泉群,并与兰村泉分开。 北山岩溶水系统的南部边界为三给隐伏地垒,地垒上岩溶水位616m,北侧兰村水位800m,南侧白家庄岩溶水位806m,亦为一地下分水岭。 北山岩溶水系统与东山岩溶裂隙水系统的分界:北部为田家梁背斜,南部为东山背斜,背斜核部奥陶系被抬升于区域岩溶水位之上,可视其为隔水边界。 山区岩溶裂隙水系统与盆地区孔隙水系统的分界为东西边山断裂带,一般为弱透水边界,唯土堂断裂北段(兰村)为一强透水边界。 4 含水介质 (1) 娄烦裂隙岩溶水系统,地下水类型为变质岩裂隙水和少量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含水介质主要为前寒武系变质岩。 (2) 西山岩溶裂隙水系统,地下水主要为奥陶系碳酸盐岩类岩溶水,上覆石碳二迭系碎屑岩裂隙孔隙水,含水介质主要为奥陶系中统上下马家沟组和峰峰组石灰岩,径流排汇区上覆石炭二迭系碎屑岩。 (3) 北山岩溶水系统,地下水类型为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含水介质主要为奥陶系中统上下马家沟组石灰岩。 (4) 东山岩溶裂隙水系统,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含水介质主要为奥陶系统上下马家沟组和峰峰组石灰岩,上覆石岩二迭系碎屑岩。 (5) 盆地区孔隙水系统,含水介质为第四系下更新统至全新统松散堆积物砂砾石层和砂层。 5 水流型式及水动力特征 ·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