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知识点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又名《义勇军进行曲》演唱形式为齐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歌曲节拍为

2/4 拍G 大调速度为进行曲。

2、《美丽的家乡》丁毅、田川作词王云之、刘易民作曲

,节拍为2/4 拍,1=C ,这首歌曲选自歌

剧《傲蕾. 一兰》根据达斡尔族民歌(即东北民歌)《忠实的心哪想念你》改编。民歌是音乐创作的

源泉。

3、《驯鹿》选自《北方民族生活素描》演奏形式为月琴独奏,刘锡津作曲乐曲节拍为4/4 拍演奏

情绪为舒展地

4《冬猎》选自《北方民族生活素描》演奏形式为柳琴独奏,刘锡津作曲。

5、《鸿雁》是一首蒙古族民歌节拍为4/4 拍速度为中速稍慢。《鸿雁》原名《鸿嘠鲁》,意思是

“白天鹅”,后发展成现在的《鸿雁》。表达了草原人民浓浓的思乡之情。

6、《长城放鸽》王晓玲作词瞿希贤作曲C 大调节拍为2/4 拍。

7、《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张东辉作词蒋雄达作曲 C 大调速度稍快地应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

唱这首歌曲

8、《吹起羌笛跳锅庄》是一首羌族民歌周小泉作词作曲速度为中速稍快表情术语为欢快地

9、羌笛流传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吹管乐器,音色高亢,略有悲凉感。

10、锅庄舞是藏族、羌族等少数民族的一种歌舞形式

11、《瑶族舞曲》演奏形式为民族管弦乐合奏刘铁山、茅沅作曲。《瑶族舞曲》是大家广为熟知的民族管弦乐曲。全曲分为三个部分,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

12、《木鼓歌》刘位循作词杨正仁作曲歌曲节拍为2/4 拍速度为中速

13、《锦鸡出山》根据土家族音乐改编田隆信改编

《锦鸡出山》是根据湖南土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

民间音乐“打溜子”改编的乐曲。乐曲生动地描绘了锦鸡的各种生活情态,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热

爱生活的乐观情趣。全曲分为山间春色、结队出山、溪间戏游、众遇顽敌、荣归五个部分。

14、“打溜子”是土家族民间器乐合奏形式,由溜子锣、头钹、二钹、马锣组成。演奏时,各乐器音

色多变、节奏穿插、配合精妙,音乐形象鲜明、生动。

15、《阿喽喽》是一首贵州彝族儿歌,节拍为2/4 和3/4 拍表情术语为欢快地

16、《看大戏》刘蕾作词仲党作曲歌曲节拍为2/4 拍,表情术语为欢快、活泼地。这是一首具有河

南豫剧唱腔特点的歌曲

17、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流行于以河南省为中心的黄河中游地区。伴奏乐器主要有板胡、小三弦、笛

子等

18、《花木兰》演奏形式为民乐与管弦乐合奏杨洁明作曲

19、河北梆子是河北地区的戏曲剧种之一唱腔苍劲悲壮、激越高昂。伴奏乐器主要有板胡、笛子、梆

子、笙等。打击乐器的锣鼓经与京剧基本相同。

20、《花木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讲诉了花木兰替夫从军,经过十二年浴血奋战、荣归故

里的传奇故事。这首民乐与管弦乐合奏的《花木兰》是众多表现花木兰的音乐作品之一

21、《西湖春晓》为越剧基本曲调金波填词歌曲节拍为4/4 拍速度为中板表情术语为愉快地22、越剧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等地,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具有江南灵秀之气。

23、《故乡是北京》演唱形式为独唱阎肃作词姚明作曲。这首歌曲采用了京剧唱腔的典型音调,将

我国的传统戏曲元素融入歌曲中,使整首歌曲听起来亲切自然,富有京腔京韵,人民将这种类型

的歌曲称为“京歌”。

24、《映山红》是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插曲陆柱国作词傅庚辰作曲节拍为4/4 拍速度为稍慢。

25、古琴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化与艺术的象征,与琴有关的故事有“高山流水遇知音”

,与琴有关的古

代名家有伯牙、嵇康、王维、蔡文姬等。

26、《映山红》是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插曲,歌曲采用江西民歌素材,旋律优美,用倾诉般的音调

表达了人民对红军的期盼以及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27、《让我们荡起双桨》为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乔羽作词刘炽作曲歌曲节拍为2/4 拍表情

术语为优美地速度稍快曲调为

28、《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插曲。电影展示了新中国少年儿童的幸福生活和健康

向上的精神风貌。这首歌曲已被选入“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29、刘炽:作曲家。他的作品民族风格浓郁,旋律优美、富于歌唱性。其创作的《我的祖国》《英雄

赞歌》《让我们荡起双桨》等歌曲,深受人们的喜爱。

30、《迎春》为电视连续剧《大宅门》配乐选段

演奏形式为管弦乐合奏赵季平作曲

31、《纸风筝》为电视连续剧《大宅门》配乐选段演奏形式为管弦乐合奏赵季平作曲

32、、《迎春》和《纸风筝》是选自电视连续剧《大宅门》

的配乐。该剧通过百草厅的药店的兴衰荣辱,

反映了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沧桑历程。电视剧中的音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33、场景音乐:指影视作品中对情节以及人物在具体场景中感情发展变化进行必要铺垫时使用的音乐,

在推动情节发展、创造意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34、《风》是电影《英雄》的配乐选段谭盾作曲

35、电影《英雄》描写的是战国侠客刺秦王的故事。影片场面宏大,音乐震撼人心。

《风》这首乐曲

表现了秦国军队的威武形象,其中C段主题由大提琴演奏,古朴、苍劲而又充满了侠骨柔情。

36、《送别》美国的奥德威作曲李叔同填词杨鸿年编合唱歌曲节拍为4/4 拍,表情术语为深情地

37、1977年8月20日,美国发射的“旅行者2号”探测器携带了一张特制唱片,其中收录了长达七

分钟的中国古代名曲《流水》

38、《梅花》为宋代王安石作诗郑秋枫作曲,节拍为2/4 拍, F 大调速度为中速梅花被称为“花中

君子” ,他不畏严寒、凌霜傲雪,竞相开放,成为坚强不屈性格的象征

39、《梅花三弄》演奏形式为古琴独奏是一首古曲。三弄:这个主题前后重复了三次,所以叫作“三

弄”

40、古琴又被称为瑶琴、玉琴、七弦琴,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即开始盛行,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约有

四千年,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

41、中国古琴名曲有:《广陵散》《高山流水》《平沙落雁》《酒逛》《关山月》《潇湘水云》《阳关三叠》

《梅花三弄》《胡笳十八拍》《幽兰》《忆故人》等。

42、《渔舟唱晚》演奏形式为古筝独奏娄树华编曲。渔舟唱晚的标题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

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

43、常用的表情术语:雄壮地、庄严地、激动的、欢快地、轻快地、活泼地、如歌地、亲切地、温柔

地、安静地、优美地、沉重地、悲伤地、诙谐地、热情地

44、 《静夜思》唐代诗人李白作诗 黎英海作曲 节拍 2/4 拍 速度为稍慢地。

45、 《读唐诗》魏德泮作词 何群茂作曲 节拍为 4/4 拍 速度为中速 表情术语为亲切地

46、 《东郭先生与狼》陈小奇作词 朱德荣作曲 任晓音改编 包括第一幕 途中与狼 第二幕 好心救狼

第三内幕 凶相毕露 第四幕智擒老狼

47、 《牧童之歌》是一首哈萨克民歌 节拍 2/4 拍 48、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管桦作词瞿希贤作曲 节拍为 2/4 拍 F 大调 速度稍慢地 49、 《井冈山下种南瓜》演唱形式为表演唱 损害浪作词颂今作曲

50、 ( 1) 1=C 4/4

5 35 1 ? ?

6 1 5 ? ? 5 12 3 21 ( 2) 1=F 2/4

6 . 3 36. ? 2 . 1 ? 72 1

7 ? 6.. . 5. 3. ? 《瑶族舞曲》

( 3) 1=G 4/4

3 16. 5 ? ? 5 61 6 ? ? 6 53 12 53 2 ? ? ? ? 《鸿雁》

音乐知识(一)音符

5- - - ( 全音符 ) (唱 4 拍) 0 0 0 0 ( 全音符 ) (空 4 拍)

5 - ( 二分音符 )(唱 2拍) 0 0 ( 二分音符 )(空 2拍) 5 ( 四分音符 ) (唱 1 拍) 0 ( 四分音符 ) (空 1 拍)

1) p (弱) ( 2) f (强) ( 3) mp (中弱 )

(5) ▼(顿音记号) ( 6) ﹥ (重音记号) ( 7) # (升记号) ( 8) b ( 降记号 ) ( 9) V ( 换气记号 ) ( 10) ? (保持音)

( 11) (渐弱记号) ( 12) (渐强记号)

(终止线) ( 14) ‖ : : ‖ (反复记号)

( 15) (上滑音) ( 16) (下滑音) ( 17) D.C.(从头反复记号 ( 18) D.S.( 从记号处反复 )( 19) (前倚音( 20) (后倚音)

( 21) (自由延长记号) ( 22) : ‖ (从头反复记号)

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测评卷 1

一、 填空

1、 歌 曲 《 美 丽 的 家 乡 》 选 自 歌 剧 《

》, 采 用 东 北 民 歌

《 》的音调创作。 2? ? 0? 《送别》

4) mf (中强)

2、锅庄舞是流行于、等民族的一种歌舞形式。

3、、《瑶族舞曲》采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音乐素材加以创作,曲作者

是、。它的演奏类型是

4、《映山红》是电影《》的插曲,曲作者是。

5、《送别》是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填词改编的歌曲。

6、《锦鸡出山》是根据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音乐“ ”改编

的乐曲。

7、《看大戏》是剧,又叫。《花木兰》是。《西湖美》是

剧。《故乡是北京》是剧,词作者。曲作者。

8、《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的插曲,词作者。

曲作者。

二、连线

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测评卷2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又名《义勇军进行曲》演唱形式为齐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歌曲节拍为

2/4 拍G 大调速度为进行曲。

6、《长城放鸽》王晓玲作词瞿希贤作曲 C 大调节拍为2/4 拍。

7、《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张东辉作词蒋雄达作曲 C 大调速度稍快地应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

唱这首歌曲

12、《木鼓歌》刘位循作词杨正仁作曲歌曲节拍为2/4 拍速度为中速

14、“打溜子”是土家族民间器乐合奏形式,由溜子锣、头钹、二钹、马锣组成。演奏时,各乐器音

色多变、节奏穿插、配合精妙,音乐形象鲜明、生动。

15、《阿喽喽》是一首贵州彝族儿歌,节拍为2/4

和3/4 拍表情术语为欢快地

16、《看大戏》刘蕾作词仲党作曲歌曲节拍为2/4 拍,表情术语为欢快、活泼地。这是一首具有河

南豫剧唱腔特点的歌曲

19、河北梆子是河北地区的戏曲剧种之一唱腔苍劲悲壮、激越高昂。伴奏乐器主要有板胡、笛子、梆

子、笙等。打击乐器的锣鼓经与京剧基本相同。

21、《西湖春晓》为越剧基本曲调金波填词歌曲节拍为4/4 拍速度为中板

表情术语为愉快地

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测评卷3

23、《故乡是北京》演唱形式为独唱阎肃作词姚明作曲。这首歌曲采用了京剧唱腔的典型音调,将

我国的传统戏曲元素融入歌曲中,使整首歌曲听起来亲切自然,富有京腔京韵,人民将这种类型

的歌曲称为“京歌”。

24、《映山红》是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插曲陆柱国作词傅庚辰作曲节拍为4/4 拍速度为稍慢。

25、古琴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化与艺术的象征,与琴有关的故事有“高山流水遇知音”

,与琴有关的古

代名家有伯牙、嵇康、王维、蔡文姬等。

27、《让我们荡起双桨》为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乔羽作词刘炽作曲

歌曲节拍为2/4 拍,这首歌曲已被选入“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32、《迎春》和《纸风筝》是选自电视连续剧《大宅门》的配乐,演奏形式为管弦乐合奏赵季平作

曲。该剧通过百草厅的药店的兴衰荣辱,反映了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沧桑历程。电视剧中的音乐具

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33、场景音乐:指影视作品中对情节以及人物在具体场景中感情发展变化进行必要铺垫时使用的音乐,

在推动情节发展、创造意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36、《送别》美国的奥德威作曲李叔同填词杨鸿年编合唱歌曲节拍为4/4 拍,表情术语为深情地

37、1977年8月20日,美国发射的“旅行者2号”探测器携带了一张特制唱片,其中收录了长达七

分钟的中国古代名曲《流水》

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测评卷4

1、欣赏乐曲《驯鹿》《冬猎》都选自组曲(《北方民族生活

素描》),曲作者是(刘锡金)。《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选自电影《风云儿女》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演唱形式为

齐唱。

4、月琴和柳琴都是我国民族(弹拨)乐器。这两种乐器都是(四)根弦,都用(拨子)

弹奏,柳琴又被称为(“柳叶琴”)或(“土琵琶”)。

5、呼吸记号——“ V”。

6、歌曲《美丽的家乡》,是歌剧(《傲蕾·一兰》)选曲,反映了(达斡尔)族民族女英雄傲蕾·一

兰(反抗沙俄入侵)的故事。

7、《吹起羌笛跳锅庄》是一首(羌)族民歌,该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8、(锅庄舞)是流行于(藏族)、(羌族)一种歌舞形式。

9、《瑶族舞曲》是一首(瑶)族乐曲,演奏形式为(管弦乐合奏),曲作者是(刘铁山、茅沅

)。

全曲分为三部分,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

9、《阿喽喽》是一首贵州(彝)族儿歌。它由(2/4 )拍子和(3/4 )拍子混合标识。

10、《送别》是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李叔同)填词改编的歌曲。

11、豫剧又被称为(河南梆子),流行于以(河南省)为中心的黄河中游地区,其伴奏乐器主要

有(板胡、小三弦、笛子)。

12、《花木兰》是一首(民乐与管弦乐队合奏),曲调来源于(

河北梆子)。

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测评卷5

9、《阿喽喽》是一首贵州(彝)族儿歌。它由(2/4 )拍子和(3/4 )拍子混合标识。

10、《送别》是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李叔同)填词改编的歌曲。

11、豫剧又被称为(河南梆子),流行于以(河南省)为中心的黄河中游地区,其伴奏乐器主要

有(板胡、小三弦、笛子)。

12、《花木兰》是一首(民乐与管弦乐队合奏),曲调来源于(河北梆子)。

13、(河北梆子)是河北地区的戏曲剧中之一,其唱腔(苍劲悲壮、激越高昂)。伴奏乐器主要有

(板胡、笛子、梆子、笙)等。打击乐器的锣鼓经与(京

新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知识点

新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知识 点 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

五年级下册音乐知识点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又名《义勇军进行曲》演唱形式为齐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歌曲节拍为2/4拍 G大调速度为进行曲 2、《美丽的家乡》丁毅、田川作词王云之、刘易民作曲节拍为2/4拍 1=C 表情术语为欢快、喜悦地这首歌曲选自歌剧《傲蕾 .一兰》根据达斡尔族民歌(即东北民歌)《忠实的心哪想念你》改编。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 3、《驯鹿》选自《北方民族生活素描》演奏形式为月琴独奏,刘锡津作曲乐曲节拍为4/4拍演奏情绪为舒展地 4《冬猎》选自《北方民族生活素描》演奏形式为柳琴独奏,刘锡津作曲乐曲A 段表情术语为活泼欢快的B段表情术语为优美抒情地 5、《鸿雁》是一首蒙古族民歌节拍为4/4拍速度为中速稍慢表情术语为抒 情地。《鸿雁》原名《鸿嘠鲁》,意思是“白天鹅”,后发展成现在的《鸿雁》。表达了草原人民浓浓的思乡之情。这首作品曾作为片尾曲被用在电视剧《东归英雄传》中。 6、《长城放鸽》王晓玲作词瞿希贤作曲 C大调节拍为2/4拍表情术语为抒 情、豪迈地 7、《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张东辉作词蒋雄达作曲 C大调速度稍快地应用欢 快、活泼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 8、《吹起羌笛跳锅庄》是一首羌族民歌周小泉作词作曲速度为中速稍快表情术 语为欢快地 9、羌笛流传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吹管乐器,音色高亢,略有悲凉感 10、锅庄舞是藏族、羌族等少数民族的一种歌舞形式 11、《瑶族舞曲》演奏形式为民族管弦乐合奏刘铁山、茅沅作曲。《瑶族舞曲》 是大家广为熟知的民族管弦乐曲。全曲分为三个部分,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 12、《木鼓歌》刘位循作词杨正仁作曲歌曲节拍为2/4拍速度为中速 13、《锦鸡出山》根据土家族音乐改编田隆信改编《锦鸡出山》是根据湖南土 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音乐“打溜子”改编的乐曲。乐曲生动地描绘了锦鸡的各种生活情态,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全曲分为山间春色、结队出山、溪间戏游、众遇顽敌、荣归五个部分。 14、“打溜子”是土家族民间器乐合奏形式,由溜子锣、头钹、二钹、马锣组成。 演奏时,各乐器音色多变、节奏穿插、配合精妙,音乐形象鲜明、生动。 15、《阿喽喽》是一首贵州彝族儿歌,节拍为2/4和3/4拍表情术语为欢快地 16、《看大戏》刘蕾作词仲党作曲歌曲节拍为2/4拍,表情术语为欢快、活泼 地。这是一首具有河南豫剧唱腔特点的歌曲 17、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流行于以河南省为中心的黄河中游地区。伴奏乐器主要有 板胡、小三弦、笛子等 18、《花木兰》演奏形式为民乐与管弦乐合奏杨洁明作曲

人音版五年级下学期音乐复习提纲

人音版五年级下学期音乐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1、钢琴独奏《致春天》 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作品,钢琴抒情小品,乐曲为单三段体结构(ABA)。A段平静而深情,B段深沉而富有动力。 2、柳琴独奏曲《春到沂河》 是柳琴独奏曲,描绘了山东沂河两岸风光的动人景色。引子以《沂蒙山小调》为素材。 柳琴:高音弹拨乐,民族乐器。外形如琵琶,略小。老百姓称为土琵琶。 3、歌曲《小鸟小鸟》 … 6/8拍,强弱规律:强弱弱次强弱弱。二段体结构。第一段为齐唱,第二段为合唱。弱起乐曲。 4、歌曲《春雨蒙蒙的下》 2/4拍,一段体结构。 第一单元小知识 切分音:大切分小切分 第二单元 1、¥ 2、管弦乐《北京喜讯到边寨》 生动刻画了边寨人民听闻来自北京的喜讯后的狂欢场景,作品共分4个部分,其中引子部分是号角式音调,主奏乐器是单簧管、小号。 3、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 富有浓郁新疆特色的独唱歌曲。变化拍子歌曲2/4 3/4 3、《巴塘连北京》 (藏)族民歌。一段体歌曲 4、《迷人的火塘》 侗族民歌,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表达侗家儿童围坐在火塘边放歌抒怀的欢乐情景。 第三单元 1、'

2、独唱《飞跃彩虹》 女高音独唱曲,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唱出一个位于彩虹之上,天空蔚蓝,梦想实现的理想世界。 3、管弦乐《飞翔的女武神》 德国作曲家瓦格纳的作品。选自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第二部《女武神》。 音乐形象鲜明,气势磅礴,是音乐中的经典之作。 弦乐群表现女武神在天空翱翔的景象,打击乐器表现打斗场面 3、《小白船》3/4拍 朝鲜民谣,歌曲优美而抒情。 4、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 2/4拍美国迪士尼乐园歌曲,节奏欢快 小知识 》 瓦格纳,德国伟大作曲家、指挥家。 第四单元 1、交响乐《溪边景色》 选自德国音乐家、作曲家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又叫《田园交响曲》中的第二乐章。 2、合唱《铃儿响叮当的变迁》 根据《铃儿响叮当》改变。全曲十个段落,每个段落的旋律分别采用原歌的主题或副歌加以发展变奏。吸收了圆舞曲、爵士音乐、摇滚、布吉乌吉舞曲和恰恰舞曲的伴奏音型特点。 3、《田野在召唤》是一首意大利民歌,反映了少年儿童渴望走进大自然的美好心情,歌曲欢快活泼、朝气蓬勃,歌中多次出现的“梯里通巴”我们称为来吧,快来吧。 4、歌曲《铃儿响叮当》 这是一首美国歌曲,情绪欢快,2/4拍。 】 第五单元 1、独唱、齐唱《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 选自现代京剧《沙家浜》中的一个唱腔选段,歌颂了沙家浜留下的18名伤员与敌人斗争的英雄气概。 2、笛子与乐队《京调》 这是一首采用京剧素材写成的民族管弦乐,顾冠仁边去。根据京剧音乐典型音调西皮和流水板缀成。三段体结构。一开始采用京剧中“过门”的音调为引子。

五年级上册音乐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又名《义勇军进行曲》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2、《依马呀吉松》是一首藏族民歌。“依马呀吉松”是流行在四川巴塘一带的堆谐曲。 3、堆谐是代表性的藏族民间舞蹈之一,舞蹈突出脚的踢、踏动作,有人把它称为藏族的踢踏舞。 4、衬词:在民歌的歌词中,除直接表现歌曲思想内容的歌词外,为完整表现歌曲而穿插的一些由语气词、形声词、谐音词或称谓构成的衬托性词句。 5、青海民歌《上去高山忘平川》。这是一首典型的“花儿”歌曲音域宽广、音调淳朴,由上、下两句构成。歌词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多次出现四度跳进与大跳,表现出鲜明的地方色彩。 6、“花儿”是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区的一种山歌。音乐具有高亢、奔放、粗犷、刚健的风格。 7、朱仲禄(1992—2007),民间歌手,人称“花儿王”生于青海同仁县,自幼学唱花儿,博彩众长,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声音明亮挺拔、刚柔并济、韵味地道,歌声山野气息浓厚,给人以天高气朗的高原感受。 8、钢琴独奏《新疆舞曲第二号》丁善德曲。 9、《新疆舞曲第二号》是根据新疆少数民族音乐风格创作的钢琴曲,节奏铿锵、旋律跳荡,展现了欢乐的歌曲场面,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情。 10、丁善德(1911-1995)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主要作品有:儿童钢琴组曲《快乐的节日》、管弦乐《长征交响乐》、大合唱《黄埔江颂》等。 11、青海民歌《四季调》,选用双响筒、沙槌、三角铁、铃鼓或其他打击乐器为主旋律伴奏。 12、《三峡的孩子爱三峡》魏岚作词、王原平作曲。 13、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它西起重庆市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 14、G大调 音名:G A B C D E F G 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15、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传边寨》郑路、马洪业曲。 16、取材于苗族和彝族的民间音乐,以充满激情的旋律表达了人民的喜悦心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勾勒出边寨人民听闻喜讯后的狂欢场景。 17、《北京喜讯传边寨》曲式结构:A —D—B—C—E—A 谱例C具有苗族飞歌的音调特点。 第二单元 1、《手拉手,地球村》李幼荣作词,龚耀年作曲。 2、《留给我》王健作词,士心作曲。这首歌曲中多处采用了重复的发展手法。 3、《森林狂想曲》吴金黛曲。 第三单元 1、《大河之舞》爱尔兰比尔·惠南曲。 2、《大河之舞》结合了踢踏舞、音乐与戏剧的艺术形式,以传统爱尔兰民族特色的踢踏舞为主,融合热情奔放的西班牙弗拉门戈舞,并汲取古典芭蕾与现代舞蹈的精华,共同营造出气势如虹、异彩纷呈的舞台场景。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北国之声 1 《美丽的家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录音,导入教学。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作品的感受。 2.教师介绍歌曲的出处。简要介绍歌剧《傲蕾一兰》的主要容,并播放歌剧片段,让学生深刻感受歌曲的意境。 3.播放唱录音或教师唱。 4.让学生跟着录音或在钢琴伴奏下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谱,要注意唱准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重音的位置。 5.唱熟第一段曲谱后,填词演唱。 6.教师教唱第二段曲谱,依次学习两个声部,唱熟后,可用钢琴弹一个声部唱一个声部。 7.教师可将全班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演唱两个声部并互换声部练习。练习时要注意音准以及声音的和谐。 8.教师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2 《驯鹿》《冬猎》《鸿雁》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这三首作品,了解月琴、柳琴的音色、演奏特点、表现手法以及乐曲所描绘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播放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录像片段,导入教学。 2.介绍这三首作品的出处、作者。 3.欣赏《驯鹿》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展示月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月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温克族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请学生拍手或拍腿,用× ×× × × │ × ×× 0× × │的节奏为A段音乐伴奏。 4.欣赏《冬猎》《鸿雁》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展示柳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柳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伦春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让学生谈谈书上所列两段主题分别是以什么样的速度、情绪演奏的,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5.将这三首作品连起来欣赏,请学生谈谈这三首作品有何异同,并比较月琴与柳琴的演奏方式有何不同。教师总结。

五年级下册音乐知识点

小学五年级音乐复习要点 1、本学期我会唱的歌曲有:《美丽的家乡》、《长城放歌》、《吹起羌笛跳锅庄》、《阿喽喽》、《梅花》、《看大戏》、《让我们荡起双桨》、《送别》、《读唐诗》等。 2、本学期我听过的音乐有:《驯鹿》、《冬猎》、《瑶族舞曲》、《木鼓歌》、《锦鸡出山》、《花木兰》、《迎春》、《纸风车》、《梅花三弄》、《渔舟唱晚》。 3、欣赏乐曲《驯鹿》《冬猎》都选自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曲作者是(刘锡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选自电影《风云儿女》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演唱形式为齐唱。 4、月琴和柳琴都是我国民族(弹拨)乐器。这两种乐器都是(四)根弦,都用(拨子)弹奏,柳琴又被称为(“柳叶琴”)或(“土琵琶”)。 5、呼吸记号——“V”。 6、歌曲《美丽的家乡》,是歌剧(《傲蕾·一兰》)选曲,反映了(达斡尔)族民族女英雄傲蕾·一兰(反抗沙俄入侵)的故事。 7、《吹起羌笛跳锅庄》是一首(羌)族民歌,该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8、(锅庄舞)是流行于(藏族)、(羌族)一种歌舞形式。 9、《瑶族舞曲》是一首(瑶)族乐曲,演奏形式为(管弦乐合奏),曲作者是(刘铁山、茅沅)。全曲分为三部分,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 9、《阿喽喽》是一首贵州(彝)族儿歌。它由(2/4)拍子和(3/4)拍子混合标识。 10、《送别》是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李叔同)填词改编的歌曲。 11、豫剧又被称为(河南梆子),流行于以(河南省)为中心的黄河中游地区,其伴奏乐器主要有(板胡、小三弦、笛子)。 12、《花木兰》是一首(民乐与管弦乐队合奏),曲调来源于(河北梆子)。 13、(河北梆子)是河北地区的戏曲剧中之一,其唱腔(苍劲悲壮、激越高昂)。伴奏乐器主要有(板胡、笛子、梆子、笙)等。打击乐器的锣鼓经与(京剧)基本相同。 20、越剧产生于(浙江嵊县),流行于(上海、浙江、苏南)等地,用(浙江方言)演唱、艺术风格(抒情细腻)。如:《西湖美》。21、《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其词曲

人音版五上音乐复习资料

五上音乐复习资料 姓名()班级() 一、课内知识 1.《晨景》管弦乐作曲家:格里格(挪威)长笛、双簧管、弦乐组太阳升起的景象 2.《晚风》六八拍6/8 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六拍强弱弱次强弱弱 3.《渔舟唱晚》古筝独奏曲夕阳西下渔民满载而归的景象356155 235633 123522 4.《嘎达梅林》蒙古族男低音独唱马头琴五重奏 5.《雨花石》2/4 二拍子指挥图示强弱 6.《丰收锣鼓》民族长管弦乐第二乐段主奏乐器:二胡、高胡笛子、扬琴、琵琶第四乐段:扬琴、琵琶、阮吹拉弹打 7.《丰收的节日》新疆塔塔尔族民歌前面齐唱后面合唱 8.《苹果丰收》朝鲜族歌曲 9.《打猪草》黄梅戏根据《对花》的曲调改编竹筒胡琴、三弦 10.《外婆的彭湖湾》台湾歌曲叶佳修词曲 11.《牧场上的家》美国儿童歌曲3/4 三拍子指挥图示强弱弱 12.《回家》萨克斯管独奏作曲家:凯丽金(美国)爵士乐 13.《可爱的家》管弦乐作曲家:比肖普(英国)主旋律两遍:中提琴钢片琴、弦乐 二、音乐记号 换气记号()顿音记号()重音记号()反复(跳跃)记号() 连音线()附点()休止符()渐强()渐弱() 强()中强()弱()中弱()升号()降号() 还原()装饰音(倚音、波音、滑音)() 三、课外知识 1.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 2.人声分类:男声(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声(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童声 3.演唱形式:单声部:独唱、齐唱、对唱多声部:领唱、合唱、重唱、轮唱 4.风格分类:进行曲、舞曲、抒情曲 5.旋律走向:上行123、下行321、平行111 5.西洋管弦乐: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竖琴、钢琴) 木管乐器(短笛、竖笛、单簧管、黑管、双簧管、大管) 铜管乐器(短号、小号、长号、大号、法国号) 打击乐器(定音鼓、钢片琴、小鼓、响板) 6.民族管弦乐:吹管乐器(笛子、萧、笙、唢呐) 拉弦乐器(高胡、二胡、革胡) 弹拨乐器(琵琶、阮、扬琴、三弦) 打击乐器(各种鼓、锣、镲、云锣)

五年级下学期音乐教学总结

五年级下学期音乐教学总结 五年级下学期音乐教学总结1 时光飞逝,转眼工作已有一学期了,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课堂教学: 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 不足之处是侧重了情感、兴趣的培养,稍微忽略了对学生乐理知识的传授。毕竟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掌握了乐理知识才能更深层次地感受、理解音乐。 二、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 不足之处是对于学生的一些扰乱课堂的行为批评力度不够。总以为学生不是恶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现。所以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致使他们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恃无恐。因此,今后应特别注意赏罚分明、把握尺度。还有,幽默力量运用不够。

三、课外兴趣活动: 这学期我还带了几位学生参加学校的校园儿童歌曲比赛,均获得不错的成绩。 不足之处是学生练习的时间太少,从而导致学生的进步幅度不是很大,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今后的时间我将吸取这些教训,争取下学期学生能够取得喜人的`成绩。 五年级下学期音乐教学总结2 本学期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喜好和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喜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示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发明音乐。 一、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运用范唱方式于音乐艺术形象感染学生启发学生的艺术形象思维,使他们做到有感情地歌唱,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来完成思想教育。 在唱歌教学中,一方面引导学生演唱要有良好的姿势,正确的呼吸准确的发音,清晰的咬字,吐词,另一方面是逐步要求学生做到自然音色圆润,不时提高唱歌的艺术技巧,在懂得音准的和节奏的基础上提高对音乐形象的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觉和造就音乐的”耳乐” 在教唱一首新歌,为了使学生能达到学会全歌,利用示范教学法,都是先将全歌唱一遍,作为一次示范,然后教唱歌谱,最后讲解歌词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一、春光好。 教学目标: 1、能用流畅柔和的声音演唱春风,用轻巧明亮的声音演唱布谷鸟,并能注意到两种声音合在一起时的和谐。 2、能用欢快、亲切的是声音演唱歌曲《小鸟、小鸟》的第一段。 3、能认真聆听小提琴独奏《新疆之春》,感受音乐的情绪与意境,并能将乐曲的几个乐段用不同的图形或动作表现出来。 教学设想: 本课以春为主题,通过唱一唱《春风与布谷鸟》和延长二声部歌曲《小鸟、小鸟》的第一段以及欣赏小提琴独奏《新疆之春》,让学生感受到春的美好。 全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美丽的春天: 通过说春天、看美景、听《春风与布谷鸟》等环节,让学生感受不同的田园春光。 然后再唱一唱流畅柔和的春风旋律,配上布谷鸟的清脆各声,在和谐的合唱中再次感受春天的气息。 春天里欢乐的歌声: 用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先听歌曲,熟悉音乐,然后把二声部分别设计成小鸟与孩子们的合唱。 1 / 4

先学习合唱部分,再回过头来歌唱春天的美景(即齐唱部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歌曲,表现歌曲。 新疆的春天: 让学生在听赏小提琴独奏《新疆之春》的过程中,感受不同的春天。 然后让学生用打击乐器、舞蹈或者绘图,来表现他们所感受到的乐曲情境。 教学重点 1、演唱《小鸟、小鸟》的第一乐段。 2、听赏小提琴独奏曲《新疆之春》。 教学难点 1、二声部合唱的和谐、统一。 2、准确感受《新疆之春》的情绪,并能用不同的图象、动作或节奏来表现。 教学过程一、美丽的春天 1、说一说师: 同学们,在春天里,你们看到了怎样的美景呢?(引导学生说说字看到的及感受到的。 ) 2、听一听师: 让我们一起到田园随着音乐感受一下春天。 (展示春天的美景,播放《春风与布谷鸟》。 )师: 在刚才的歌声中,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听到春风的声音和布谷鸟的声音。 )师:

【K12学习】五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 歌曲: 《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七子之歌——澳门》闻一多词《牧场上的家》【美】凯利曲《校园的早晨》《我爱我的家乡》《哈啰!哈啰!》马来西亚歌曲欣赏: 《祝你快乐》管乐合奏,魏群曲 乐曲以ABACA的回旋曲式结构写成。乐曲情绪:轻快、热情。《赤足走在田埂上》无伴奏合唱,叶佳修词曲。 这是一首台湾校园歌曲。无伴奏合唱是一种无伴奏的音乐形式是指仅用人声演唱而不用乐器伴奏的多声部音乐表演方式。《春之歌》钢琴独奏【德】门德尔松曲 乐曲为ABA三段体结构。A大调,四二拍,优雅的小快板。《爱的祝愿》小提琴独奏【英】埃尔加曲乐曲为典型的“ABA”三段体,加一个尾声构成。《爱的罗曼斯》吉他独奏【西】纳西索·叶佩斯编曲 《地图——听音寻路》大提琴与多媒体交响协奏曲,谭盾曲《瑶族舞曲》民族管弦乐,刘铁山茅沅曲,彭修文改编。乐曲结构为复三部曲式。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表现了瑶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五月五赛龙会》女声演唱,江苏民

歌。 选自苏州民歌《姑苏风光》,描绘了江南地区端午节赛龙舟的场景。 《喜报》笛子独奏,陆春龄曲 ,乐曲四个部分组成,乐曲激越高亢,热情奔放。 《脚铃舞曲》孟加拉民间音乐。 脚铃舞是孟加拉民间舞蹈。脚铃舞曲结构规整,旋律优美,是孟加拉民族节日庆典中不可或缺的文艺表演。乐曲可以分为A、B两个段落,前面有引子。 《樱花谣》女声独唱,日本民歌 歌曲采用了日本特有的都节调式,旋律舒展、优美,富有浓郁的日本民歌 1 色彩。 《飞驰的雄鹰》排箫独奏,秘鲁民歌 乐曲为二部曲式结构。这是一首赞美秘鲁民族英雄阿达瓦尔帕的民间乐曲。《空山鸟语》二胡独奏,刘天华曲全曲共分五段,另有一个引子和尾声。作曲采用造型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深山幽谷中百鸟争鸣的美丽景象。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管桦词瞿希贤曲,领唱与合唱。 这是一首叙事歌曲,旋律优美,对比鲜明,表达了对新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北国之声 第一课时 《美丽的家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录音,导入教学。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作品的感受。 2.教师介绍歌曲的出处。简要介绍歌剧《傲蕾一兰》的主要内容,并播放歌剧片段,让学生深刻感受歌曲的意境。 3.播放范唱录音或教师范唱。 4.让学生跟着录音或在钢琴伴奏下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谱,要注意唱准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重音的位置。 5.唱熟第一段曲谱后,填词演唱。 6.教师教唱第二段曲谱,依次学习两个声部,唱熟后,可用钢琴弹一个声部唱一个声部。 7.教师可将全班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演唱两个声部并互换声部练习。练习时要注意音准以及声音的和谐。 8.教师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驯鹿》《冬猎》《鸿雁》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这三首作品,了解月琴、柳琴的音色、演奏特点、表现手法以及乐曲所描绘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播放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录像片段,导入教学。 2.介绍这三首作品的出处、作者。 3.欣赏《驯鹿》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展示月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月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温克族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请学生拍手或拍腿,用× ×× × × │ × ×× 0× × │的节奏为A段音乐伴奏。 4.欣赏《冬猎》《鸿雁》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展示柳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柳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伦春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让学生谈谈书上所列两段主题分别是以什么样的速度、情绪演奏的,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五年级音乐下册测试题卷

五年级音乐(下册)测试题(卷) 题号一二三 总分 得分 一、连线题(满分10分,共10个连线,每个连线1分) 1、将乐曲与所属民族连在一起。 2、将歌名与对应的演唱情绪连在一起。《巴塘连北京》佤族《小鸟小鸟》欢悦、亲切的 《阿佤人民唱新歌》侗族《迷人的火塘》诙谐地 《迷人的火塘》朝鲜族《蝈蝈和蛐蛐》优美地 《小白船》藏族《手拉手》热情、有朝气地 《盼红军》河南民歌《编花篮》四川民歌 二、选择题(满分10分,共10小题,每题1分) 1、《秋收》是一首()。 A、器乐曲 B、舞曲 C、进行曲 D、交响曲 2、下列不属于京剧四大行当的是()。 A、旦 B、生 C、丑 D、末 3、下列符号表示下滑音的是()。 A、# B、↘ C、﹥ D、b 4、下列属于装饰音的是()。 A、倚音 B、顿音 C、跳音 D、延长音 5、《北京喜讯到边寨》是()族的歌曲。 A、藏族 B、傣族 C、彝族 D、回族 6、“绿了河边的杨柳,红了村前的杏花”出自下列哪首歌曲()。 A、《春水》 B、《小鸟小鸟》 C、《春雨蒙蒙地下》 D、《致春天》 7、下列图片使你想到哪首歌曲()。 A、《小雨伞》 B、《田野在召唤》 C、《上学路上》 D、《一把雨伞圆溜溜》 8、《童心是小鸟》应该用()的情绪来演 A悠扬的 B轻柔的 C悲壮的 D喜悦的 9、《铃儿响叮当》是由美国()作曲 A乔羽 B 彼尔彭特 C 杨峥嵘 D 格里格 10、哪首作品是具有京腔韵味的歌曲() A《蝈蝈和蛐蛐》 B《手拉手》 C《春雨蒙蒙下》 D《迷人的火塘》 三、判断题(满分10分,共10个题,每题1分) 1、歌曲《小鸟小鸟》是一首歌颂春天的歌曲。()

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五年级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9人,经过两年的音乐学习,学生对学习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自己的见解。这时对今后学习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必须要抓住这个阶段的学习,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要巩固学生上学期学习的知识,并做好本学期的学习,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感情。 二、教学分析: 五年级学生要求学习的乐理知识比较多,学生开始视唱曲谱。这是为今后的学习做准备。在对他们的教学上,我要注意采取趣味性、知识性并重的原则。教学中,我会一些小的音乐游戏,加大对乐理知识的学习。在讲解知识时,要注意用充满趣味的语言来讲解枯燥的知识,用丰富多彩的小游戏来帮助他们理解和巩固,更好的学习知识。 三、教学目标、任务: (一)、发声训练部分: 1、学会连音唱法,逐步做到声音自然而连贯、圆润而流畅。 2、运用非连音及断音唱法时,声音要有弹性。 3、初步运用气息控制,做力度变化的练习。

4、在韵母变换时,逐步做到声音位置不变,注意咬字、吐字的正确。 5、二声部发声逐渐做到声部和谐。 (二)、视唱、知识、练耳部分: 1、读谱知识:结合键盘认识音名从c1到c2在高音谱表上的位置。认识各种常用音符、休止符,知道名称及它们的名称和时值。学习附点音符,知道它们的名称和时值。学习各种拍子的指挥图式。学习顿音记号及其唱法。 2、视唱部分:视唱C调号上的自然大、小调音阶及五声徽、商等调式音阶。在教师帮助下视唱C调号上的单声部歌曲(包含所学过的音程及节奏)。练唱有大小二度、大小三度、纯四、纯五度、大小六度、纯八度旋律音程的练习(不出现名称)。划拍视唱各拍子歌曲。 3、练耳部分:练习听记两个音——四个音连续进行的旋律音程,增加大小六度音程。(不说出名称)。练习听记2——4小节的节奏。听辩二拍子、三拍子歌曲,标出小节或节拍。 (三)、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教学内容

第一课春意 教学目标: 1、“春水”、“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1、聆听乐曲,感受相同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 2、继续用自然、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3、学习切分音。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生态环保导入: 同学们,平时我们都很喜欢小动物,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生答略)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词语? 二、学习歌曲《小鸟小鸟》 1、聆听范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拍子、拍号及情绪。 2、学唱曲调: (1)老师范唱曲调: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 (2)学唱第一部分、复习6/8的指挥图式。 (3)学唱合唱部分曲调。 3、学唱歌曲 (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跃、活泼的情绪。 (2)用“LA”唱全歌。

(3)填入歌词要唱的更有感情 4、纠错:注意指导合唱部分的和谐;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注意休止符。 5、表演歌曲: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 三、老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歌曲《小鸟小鸟》 1、分声部演唱歌曲。 2、进一步指导学生用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欣赏《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创作背景为导入: 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 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3、初步聆听,想: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 4、复听: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表情或微小的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5、全曲完整地聆听,再次感受音乐的美妙。 三、完成作业 1、画出第三部分的饿图形谱,说明第一与第三部分旋律是相同的,但情绪不同。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还可以根据想象在图形谱上填加其他的图画等。 2、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曲调高、低与情绪的饿平静、期待、热烈。 四、学生小结。

最新五年级音乐知识点

最新五年级音乐知识点 1、五年级音乐知识点原名是《义勇军进行曲》 2:最新五年级音乐知识点),(进行曲)速度. 3、“上行”音阶. 4、阮是我国民族弹拨乐器之一,分“中阮、大阮”,有四根弦,用拨子弹奏,音色柔和、优美. 5、歌曲中的力度记号:mp mf f pp (1)常用力度记号:pp——很弱p——弱 mp —中弱mf——中强 f ——强ff——很强sf—突强 fp——强后即弱 (2) D.S. S Fine (表示唱到D.S处后从标有S处开始反复,反复唱到Fine结尾)‖::‖ 6、歌曲演唱形式是指:齐唱、独唱、轮唱、重唱、合唱等演唱的组合形式,是演唱的表现形式. 7、中国的国粹是京剧,主奏乐器是京胡.京剧的行当是生、旦、净、丑. 8、音乐的要素包含了节奏、旋律与合声 . 9、连线有两种,一种是(连音线),一种是(圆滑线) 10.、2/4拍号的意义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唱两拍),强弱规律是(强弱),三四拍的意义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唱三拍),3/4拍号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四四拍的意义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4/4拍号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6/8拍的意义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唱六拍),强弱规律是(强弱弱次强弱弱)

11、二拍子三拍子的指挥图示 12、四拍子的指挥图示 13、音符掌握:附点二分音符附点四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 14、顿音记号:(▼) 15、升记号:(#).降记号(b) 16:<是(渐强)记号;>是(渐弱)记号;V 是(换气)记号. 17、重音记号:>. 18、波音记号 19、上滑音和下滑音 20、 21、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是彝族的歌曲. 22、歌曲《渔舟唱晚》的主奏乐器是古筝. 23、影片《红红的雨花石》主题歌是《雨花石》. 23、歌曲《格达梅林》的是蒙古族民歌. 24、《清晨》是2/4 拍的歌曲.

五年级音乐知识点梳理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的歌词出自女声独唱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写于1935年,是当时进步影片《风雨儿女》的主题歌,(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京剧:被称为“国粹”,唱腔融合了“西皮”与“二黄” 京剧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苟慧生、尚小云 西洋管弦乐分类 弦乐组: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 木管组:长笛、双簧管、单簧管 铜管组:小号、圆号、长号 打击乐组:定音鼓、小军鼓、钟琴、木琴 人声分类: 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 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 音乐符号: P:弱pp:很弱mp:中弱 F:强ff:很强mf:中强sf突强 下滑音 前倚音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between life and death Bu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 Yet you don't know that I love you.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 Yet you can't see my love But when undoubtedly knowing the love from both Yet cannot be together.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下册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凤冈县进化镇三联 完小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学科: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任课教师: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北国之春 第一课时 教学课题:欣赏歌曲《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这首歌曲,使学生感受北京的生活气息. 2. 培养学生热爱北京的情感。 教学重点:关注歌曲中不同段落旋律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教材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学生在《北京的孩子逛北京》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2、初听歌曲 启发学生介绍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并归纳出歌曲中描绘了哪些北京景观。 3、再次聆听歌曲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不同段落旋律的不同特点。 4、播放录音 让学生跟着录音哼唱第一段旋律并朗读第二、三段歌词。 5、组织简短的讨论 让学生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自己认为最好听的部分”或

者是“自己认为最有特色的部分”,并说出原因,教师总结。 6、请学生跟着录音进行歌表演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板书设计: 《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反思与重建: 第二课时 教学课题:继续欣赏《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这首歌曲,使学生进一步感受 北京的生活气息. 2. 培养学生热爱北京的情感。 教学重点:二声部学习 教学难点:分句教唱后集体练习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教材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谈话: 师:从电视上你们看到的北京很美,北京天安门很壮观。请 你详细说说你对北京的印象。 生一一回答。 师小结:北京是我们的首都,北京很美,北京的歌更美。下面我们继续欣赏《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2、继续欣赏《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播放录音听赏 ⑴学唱第二声部:①分句教唱后集体练习 ②个别能力强的学生轮流跟琴唱③分组练唱 ⑵找俩能力强的示范两声部合唱 ⑶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一声部,另一组唱二声部 3、进一步进行歌表演 4、师生总结结束教学。 《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板书设计: 反思与重建:

五年级上册音乐总结

( 工作总结)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53635 五年级上册音乐总结Music summary of Volume 1 of grade 5

五年级上册音乐总结 五年级上册音乐总结 时间飞逝,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现已结束在此对其进行如下总结来自我反思、发现不足以求进步。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懂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在教学中。 一、课堂教学注重激发、培养兴趣 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鉴于这一特征,“新标准”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可是在现实音乐教学中,也有学生对它兴趣索然。 五年级的学生,仍然形象思维活动为主,但抽象思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强。音乐兴趣不仅要保持还须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其音乐学习领域有必要拓宽接触的音乐曲目需要更加丰富,音乐体裁、音乐表演形式,音乐知识也需要增加内容。在教学中我尽量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其音乐兴趣,我曾以节奏为主题让学生们来到操场上开展--节奏接龙?的音乐活动,实践中学生展现自己的个

性在教师的鼓励下用不同的节奏表达,学生敢于对已有知识提出质疑和修改,从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每堂课安排5分钟的时间进行节奏问好及练习,这个项目学生非常喜欢。我总在出示节奏类型后,请学生尝试拍打节奏,亲身感受节奏带来的美感,再由学生互相启发评价,最后由教师讲解,授以正确的做法。这个看似简单的节奏练习一旦融入思维的过程,就变得其乐无穷了。介绍乐理小常识。在歌曲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标记,如:反复记号、升降记号、上滑音、下滑音、休止符、倚音等,它们的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深,我常用漂亮的小卡片写上符号与同学交朋友,以形象的富有童趣的语言来表达符号的用法,学生学起来就不会如食鸡肋一般索然无味。在教学中融入其它学科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乐曲,说说听后的感受,你最喜欢哪一个乐句?找出相同的乐句。在此基础上进行试唱、视唱、哼唱,以及歌曲的教学,在教学时有针对性,学生学习的难度降低了,效率提高了,兴趣更浓厚了。 二、课堂组织中的不足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当学生的行为表现受到教师的肯定、激励和赞赏时,他们就会产生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人人都积极参与,并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需要教师用爱心鼓励他们大胆探究,大胆创新。要允许学生根据教学任务有独立的创作和实践,让每个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对学生每一个思维的闪光点都给予充分鼓励。 在活动中,我会创设平等、民主、愉悦的环境,能够在课堂中点燃学生的求知火焰。但有时把握不住学生音乐课上总是乱糟糟的使金浑身解数也“镇”不住他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刘建英 一、教材分析 1.本学科所使用教材的编排体系 (1)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 (2)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 (3)加强实践与创造。 (4)加强综合与渗透。 2.全套教材的特点 本册教材共有八个单元,后面还有选唱选听的歌曲共四首。每一课都有一个主题,每课都包含“演唱”、“聆听”“创编活动”等内容。在教材中还增加了读谱唱歌、二声部合唱比例增大,难度提升了许多。在本册中,歌曲难度、篇幅相对加大,歌曲内容较广,让学生体会不同的生活,感受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音乐风格。通过学习合唱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相互合作的能力。音乐常识有:节拍的学习,小节、小节线、终止线、反复记号的学习,以及了解音乐家贺绿汀的故事。教材中的音乐童话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展现的机会,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整册教材展现了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音乐特色,使学生感受各种不同的魅力,更加热爱民族文化。 3.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及特点 (1)以审美为中心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离开了审美为中心的音乐,教育将是无源之水,美的感染必须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获得。因此,音乐审美教育不仅要完整地体现在新编的音乐教科书中,体现在教师教育观念中,体现在活动的全过程。 (2)以音乐文化为主线。 我们通过学习,认识到普通小学的教育,应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内容,把单纯的音乐拓展为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自然。 (3)以(音乐)学科为基点 从音乐的诸要素的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从最基本的时值“一拍”到各种音符的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单一音色到复合音色;从基本的舞步到动作组合;从打击乐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通过各单元由潜入到深入地步步展开,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4.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2、进一步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时,要适度而不夸张。 2、引导学生发挥音乐想象时,注意鼓励学生个人独立的感受和理解。 3、通过学生自身体验,培养学生舞蹈的创编能力。 5.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 1.钢琴曲《致春天》。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复习过程

第一课春意 教学内容:复习上学期的音乐知识和歌曲,歌曲《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致春天》《春水》 本课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熟悉歌曲《小鸟小鸟》的旋律 教学目的: 一、巩固上学期的音乐知识和歌曲,加深学生对歌曲旋律的印象; 二、指导学生用甜美、欢快的歌声,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熟悉歌曲旋律,并掌握6/8拍的节奏型. 教学过程: 一、1、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了解大家在寒假所学到的音乐知识或是新歌; 2、进行“音乐知识抢答”赛,主要是复习上学期的内容,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和爱好; 二、导入新课;1、春天来了,你能用简单的词语描绘一下你眼里的春天吗? 2、聆听歌曲《小鸟小鸟》; 3、歌曲是几拍子?能说出拍号的含义吗?老师通过唱和拍打节奏引导学生说出刚才拍的拍子中哪几拍是最强的? 4、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认真找一找,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

5、找出相同的乐句,这样学起来就容易多了; 6、学生唱第一声部的时候老师唱第二声部,应该让学生学会既要唱好自己的声部,还要聆听到第二声部的旋律; 7、教唱第二声部,把学的快的同学用来唱第二声部; 三、课堂小结:请同学们下课后熟悉歌词,并试着和旋律对上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欣赏《致春天》 教学目的: 1、二声部合唱要做到声音协和,音量均衡。 2、加入歌词,加深对歌曲旋律的印象,并指导学生用欢快、幸福、甜美的声音演唱; 教学重点:训练二声部协和,培养同学们的团体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一、先复习第一声部旋律,加入歌词演唱,然后再复习第二声部旋律(多练几遍)加入歌词; 二、两个声部合成,老师可以帮着二声部唱一唱,等稳定之后可以让学生直接看老师的指挥的演唱; 在练习中少用钢琴或不用钢琴,让学生的听觉去适应二声部合唱,以培养他们的合唱能力,要学生在歌曲演唱中注意气息的支持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