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电P_QRS_T波的特征提取及情感识别_蒋德育

基于心电P_QRS_T波的特征提取及情感识别_蒋德育
基于心电P_QRS_T波的特征提取及情感识别_蒋德育

图像颜色特征提取原理

一、颜色特征 1 颜色空间 1.1 RGB 颜色空间 是一种根据人眼对不同波长的红、绿、蓝光做出锥状体细胞的敏感度描述的基础彩色模式,R、 G、B 分别为图像红、绿、蓝的亮度值,大小限定在 0~1 或者在 0~255。 1.2 HIS 颜色空间 是指颜色的色调、亮度和饱和度,H表示色调,描述颜色的属性,如黄、红、绿,用角度 0~360度来表示;S 是饱和度,即纯色程度的量度,反映彩色的浓淡,如深红、浅红,大小限定在 0~1;I 是亮度,反映可见光对人眼刺激的程度,它表征彩色各波长的总能量,大小限定在 0~1。 1.3 HSV 颜色模型 HSV 颜色模型依据人类对于色泽、明暗和色调的直观感觉来定义颜色, 其中H (Hue)代表色度, S (Saturat i on)代表色饱和度,V (V alue)代表亮度, 该颜色系统比RGB 系统更接近于人们的经验和对彩色的感知, 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觉领域。 已知RGB 颜色模型, 令M A X = max {R , G, B },M IN =m in{R , G,B }, 分别为RGB 颜色模型中R、 G、 B 三分量的最大和最小值, RGB 颜色模型到HSV 颜色模型的转换公式为: S =(M A X - M IN)/M A X H = 60*(G- B)/(M A X - M IN) R = M A X 120+ 60*(B – R)/(M A X - M IN) G= M A X 240+ 60*(R – G)/(M A X - M IN) B = M A X V = M A X 2 颜色特征提取算法 2.1 一般直方图法 颜色直方图是最基本的颜色特征表示方法,它反映的是图像中颜色的组成分布,即出现了哪些颜色以及各种颜色出现的概率。其函数表达式如下: H(k)= n k/N (k=0,1,…,L-1) (1) 其中,k 代表图像的特征取值,L 是特征可取值的个数,n k是图像中具有特征值为 k 的象素的个数,N 是图像象素的总数。由上式可见,颜色直方图所描述的是不同色彩在整幅图像中所占的比例,无法描述图像中的对象或物体,但是由于直方图相对于图像以观察轴为轴心的旋转以及幅度不大的平移和缩放等几何变换是不敏感的,而且对于图像质量的变化也不甚敏感,所以它特别适合描述那些难以进行自动分割的图像和不需要考虑物体空间位置的图像。 由于计算机本身固有的量化缺陷,这种直方图法忽略了颜色的相似性,人们对这种算法进行改进,产生了全局累加直方图法和局部累加直方图法。 2.2 全局累加直方图法 全局累加直方图是以颜色值作为横坐标,纵坐标为颜色累加出现的频数,因此图像的累加直方空间 H 定义为:

常见心电图特点及波形

常见心电图特点及波形

常见心电图特点及波形 一、正常心电图的分析 1. P波 (1)形态:P波位于QRS波群之前,形态呈圆钝型,可伴有轻微切迹,在Ⅰ、Ⅱ、V4~V6导联直立,aVR 导联倒置。 (2)时限(宽度):P波时限不超过0.11s,双峰型者两峰间距<0.04s。 (3)振幅(电压):不超过0.25mV,小于同导联R波的1/2,V1<0.2mV。 (4)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0.04mm?s。 2.PR间期心率在正常范围时PR间期为0.12~0.20s。 3.QRS波群 (1)时限:<0.11s。 (2)形态:QRS波群主波通常在Ⅰ、Ⅱ、V4~V6导联向上,aVR、V1、V2导联向下。Q波无切迹,振幅小于同导联R波的1/4,以R波为主的导联时限<0.04s。 (3)R波振幅:工导联不超过1.5mV,aVL导联不超过1.2mV,aVF导联不超过2.0mV,aVR导联不超过0.5mV,V1导联不超过1. 0mV,V5,或V6导联不超过2.5mV(女性不超过2.0MmV),Rv5十Sv1不超过4.0mv(女性不超过3.5mV)。胸前导联R/S比例逐渐增高。3个标准肢体导联或3个加压肢体导联的QRS波群峰值不得同时低于0.5mv。 4.ST段 ST段应与等电位线平行一致,但允许轻度抬高或降低,抬高一般不超过0.1mV,下降不超过0.05mV。 5.T波圆钝型、无切迹,一般无明显的起始点(上升支缓慢),Ⅰ、Ⅱ、aVF、V5、V6导联必须直立,aVR 导联倒置,T波的方向应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 6.U波应与其T波方向一致。振幅不超过同导联T波振幅的25%,最高不应超过2.0mV。 7.QT间期 0.32~0.40s,QT间期与心率有关,心率较慢时可以相对延长(不长于0.44s),心率较快时可以相对缩短(不短于0.30s)。为消除心率对QT间期的影响,可用校正QT间期(QTc),其公式为:QTc=QT/RR (单位为s),或采用Bazett公式计算:QTc=k?,k为常数(男性0.37,女性0.39)。 8.额面平均电轴传统的正常值范围是0~+90°,近些年有学者研究认为平均电轴的正常范围应在-30°~+105°,因为平均电轴与年龄有关,<40岁者多在0~+105°,而>40岁者多在-30°~+90°。

探究情感教育德育教学中的实施

探究情感教育德育教学中的实施 为了确保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应在小学阶段应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而作为德育教育中心环节的情感教育,更要推广和应用。为此,阐述了德育教育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意义和面临的问题,以及德育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对策。目前,小学德育教学中,对于情感教育的应用尚且不是非常广泛,在本文研究中,将给出一定的探讨。 标签:小学德育教育;情感教育;问题;对策 一、德育教育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意义 为了在校园教学中顺利地进行德育教育,国内的不少校园都应用情感教育的教学方式,这重点是基于情感教育方式非常容易被大部分的群体所肯定与接受。因为当前时期面对社会上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形势,所以一部分学生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发展而形成“轻视德育、重视智育”的现象,这导致孩子在学习和发展中缺少良好的德育教育,从而造成孩子在将来的学习、生活中较难跟其他人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而情感教育的教学方式可以让教师有效地统一智育教育、主题教育、德育教育,从而自然而然地塑造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健全的品格、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最终实现理想的德育教育效果。 二、小学德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面临的君临 (一)没有全面關爱学生 目前,在我国教育行业中,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当前升学考试的压力,还有家长给孩子不断施加压力,导致很多小学生生活在重重压力氛围中。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注重个人的情感教育,对于班级中的尖子生与后进生,给予不同的态度。部分教师不仅不给学生排解压力,而且对后进生比较冷漠,对尖子生过分热情。在德育教学中,喜欢与尖子生打成一片,没有全面关注整体性学生,缺乏良好的情感关爱意识。根据心理上的研究,教师积极与学生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转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教师之所以出现对尖子生与后进生的态度偏差,得益于自身的情感教育不到位。 (二)教师语言缺乏亲和力 语言是传递情感的桥梁,是小学开展德育教学活动的载体。教师语言对于情感教育的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德育相对而言,是一门比较感性的学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说,就是指德育教学中会有很多关注情感的问题。包括学生的亲情、友情,还有师生情。而且在众多的德育教育内容中,很多生活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学生平衡好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关系。理性是为了走得更加长远与理智,感性是为了迎合人类的本质。因此,德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时,必

情感特征提取及分析

语音信号中情感特征的分析和识别 本文Tag标签: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人类对计算机的依赖性的不断增强,人机的交互能力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如何实现计算机的拟人化,使其能感知周围的环境、气氛,对象的态度、情感等内容,自适应地为对话对象提供最舒适的对话环境,尽量消除操作者和机器之间的障碍,已经成为下一代计算机发展的目标。斯坦福大学的Reeves和Nass的通过研究发现[1],在人机交互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同人和人交流中的是一致的,最关键的都是“情感智能”的能力。因此计算机要能够更加主动的适应操作者的需要,首先必须能够识别操作者的情感,而后再根据情感的判断来调整对话的方式。对于情感识别研究包括多个方面,如情感特征分析、肢体情感识别、面部情感识别和语音情感识别。各国在这些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研究。美国的MIT媒体实验室的情感计算研究小组(Affective Computing Research Group)就在专门研究机器如何通过对外界信号的采样,如人体的生理信号(血压,脉搏,皮肤电阻等)、面部快照、语音信号来识别人的各种情感,并让机器对这些情感作出适当的反应[2]。目前,关于情感信息处理的研究正处在不断的深入之中,而其中语音的情感识别因为涉及到不同语种之间的差异,发展也不尽相同。英语、日语、德语、西班牙语的语音情感分析处理都有较多的研究,而汉语语音的情感分析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 日常通过听觉获得的语音信息是一种模式信息,这种模式信息包含符号信息和非符号信息。传统的语音信号处理把模式的变动和差异作为噪声通过规则化处理予以去除,然而这种非符号信息是人们感知模式的重要的必不可少的部分。例如同样的一句话,由于说话人表现的情感不同,在听者的感知上就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别,所以情感信息处理的目的之一可以说是一种传统的被去掉的有用信息的复权。实际上,人们利用各种感觉器官同时接受各种形式的信息,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形式的信息以达到最佳的信息传递效果,是今后信息处理研究的发展方向。所以包含在语音信号中的情感信息的计算机处理研究是一个意义重大的研究课题。分析和处理语音信号中的情感特征,判断和模拟说话人的喜怒哀乐等方面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应用两方面的重要意义。 2.情感分类和情感特征分析 2.1情感的分类 要研究语音信号的情感,首先需要根据某些特性标准对情感做一个有效合理的分类,然后在不同类别的基础上研究特征参数的性质。经过Plutchik等人的多年研究[3],通过在激活评价空间上对情感进行分析,认为情感分布在一个圆形的结构上,结构的中心是自然原点。对于自然原点,认为它是一种具有各种情感因素的状态,但是由于这些情感因素在该点的强度太弱而得不到体现。通过向周围不同方向的扩展,表现为不同的情感。情感点同自然原点之间的距离体现了情感的强度。由于各种情感在自然原点的周围排成了一个圆形,所以这种对情感进行分类的方法叫做“情感轮(Emotion wheel)”。对于任何一个情感语句,可以根据其情感强度和情感方向来在情感轮所组成的二维平面中用唯一的一个情感矢量来表示。其中情感强度表现为这个情感矢量的幅度值,而情感方向则表现为该情感矢量的角度。

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 1.1聚类分析的概念: 聚类分析法是理想的多变量统计技术,主要有分层聚类法和迭代聚类法。聚类分析也称群分析、点群分析,是研究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 1.2常见的聚类分析法: K-means算法、凝聚聚类算法以及EM算法系统聚类法和K均值聚类法是聚类分析中最常用的两种方法 经典的聚类分析方法:【数据挖掘中聚类算法研究和发展-周涛】 1.2.1基于划分的相关聚类算法 K-means 算法是一种最为典型的基于划分的聚类分析算法,自从该算法被开发出来后,就一直被拿来研究和改进。该算法的主要思想是大家非常了解的,首先随机选取K个对象作为中心点,然后遍历每个数据对象,直到收敛为止。 1.2.2基于密度的相关聚类算法 DBSCAN 算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基于密度的聚类分析算法,该算法首先需要将任意的数据对象设定为核心数据对象,在Eps 范围内包含的数据对象数目要不少于Minpts 规定的个数,然后根据相应的规则来对核心对象进行合并,最终完成类簇的聚类分析。 1.2.3基于层次的相关聚类算法 BIRCH 算法[28]是一种出现较为基本且简单的可以进行良好的伸缩的层次聚类算法。该算法具有较好的聚类表现,它主要包含两个概

念:聚类特征(CF)和聚类特征树(CF-Tree),通过这两个概念来进行描述并使得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处理数据集。 1.2.4基于网格的相关聚类算法 Yang W 等人提出的STING(Statistical INformation Grid)算法的的核心思想是将目标数据集映射到矩形单元,该空间区域通过分层和递归方法进行划分,其主要是基于多分析率的网格算法。 1.2.5基于模型的相关聚类算法 EM(Exception-Maximization)算法是一种基于模型的聚类方法,该算法主要分为两步,期望步和最大化步。期望步先给定当前的簇中心,将每个数据对象划分到距离簇中心最近的簇,然后最大化步调整每个簇中心,使得该分派的数据对象到新中心的距离之和最小化,直到聚类收敛或改变充分小。 1.3目前聚类分析法的发展现状: 1.3.1高维数据聚类算法【高维数据聚类算法的研究及应用_孙志鹏】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的数据不断积累,高维空间数据的分析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高维数据聚类分析成为聚类分析中一个重要的课题。目前,在高维数据聚类分析方面主要有基于传统聚类算法的改进,子空间聚类算法和基于数据对象相似度的聚类分析算法。 历经几十年的发展,研究学者已经针对不同的应用提出了许多改进的算法,大多数是基于常见的K-means算法、凝聚聚类算法以及

中学德育情感教育论文

中学德育情感教育论文 [摘要]中学生成长过程中,情绪情感对其心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代生物科学和医学研究表明,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学生年时期虽不是心理疾病的多发期,但却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由于中学生心理活动状态不稳定性、认知结构的不完整性、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性等等,使得他们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和遭遇更多的挫折,也更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和负性情感。这对中学生心理发展十分有害,甚至形成心理障碍。所以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尤其是培养学生要有积极的情绪和正性情感。 [关键词]中学;德育教育;现状;应对策略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学生道德情感方面的教育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弊病与影响,以及情感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含蓄性、复杂性等特点,学校对正处于成长期且尚缺乏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的中学生忽视了情感因素,然而情感是个人品德结构中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作为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对学生的品德发展所具有的特殊价值。?在现代社会中,作为中学生,其人际交往中除了父母之外,老师就是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成年人了。事实上,处于身心激变时期的学生正是从现实中能够接触到的成年人身上了解现实社会,探索人生真谛的。所以,整天和中学生在一起的老师就对学生的人格、品德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德育工作成为老师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 建设班集体,首先要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入手,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理解,在集体中形成一股暖流,让这股暖流温暖每一个集体成员的心。如刚开学不久,我班有一名同学患肺炎住进了医院,住在隔离病房,同学们不能亲自去看望他,针对这一情况,我组织学生们给他写去一封慰问信,鼓励他与疾病作斗争。还有两名同学默默地为他抄写下每天的听课笔记。集体的温暖给了这名同学莫大的勇气,并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了培养学生们的集体观念,还组织全班同学一起创作了班歌以及班级口号,同学们都非常有责任内心,为班集体活动献计献策,同学们之间互助友爱的风气也初步形

十种心理效应

十种心理效应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知道这十种心理效应,管理变轻松 一、自己人效应——走进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是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 自己人效应能够有效缩短教师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收到较好的效果。教师必须蹲下身子,升起爱心,关注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去体验学生的感觉,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杜绝居高临下的说教,充分运用平行语言,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建立合理适当的自我同一性。做到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最终达到“师生成为亲密的朋友,学校成为成长的乐园”的最高教育境界。 二、瓦拉赫效应——发现亮点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在他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就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材生”。 瓦拉赫效应告诉我们:学生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弱点和强点,如果我们打破另类学生“朽木不可雕也”的思维定势,像那位化学老师那样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个性的场所,必能收到“铁树开花”的显着成效。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关心每个学生,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指出个体的闪光点,让学生充满自信,为学生发现自己的智慧潜能和特长搭建舞台。比如:就本班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辩论、演讲、主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展示特长和个性提供场所,能讲的讲,能写的写,能画的的画,能动手的动手……鼓励每个学生勇敢地亮出自己的闪光点,全班交流。使每个学生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找到自己智能的“最佳点”,为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提供建立自信和多元发展的机会。进而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克服自卑,帮学生在自信中树立新的目标和理想。 没有一种草儿不开花,没有一个孩子不完美。每一个人都是一张充满个性色彩的生命画卷,这张画卷并非缺少值得欣赏的东西,真正缺少的倒是欣赏的目光。但愿我们的老师面对一张张生命的画卷,不是一味地去挑剔、埋怨、责备,而是要更多地去发现,去欣赏,以欣赏的心态体会学生生命的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使更多的孩子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让更多的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 三、亨利效应——暗示期望 多年前的一个傍晚,一个叫亨利的青年移民,站在河边发呆。这天是他30岁生日,可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活下去的勇气。因为亨利从小在福利院长大,身材矮小,长相也不漂亮,讲话又带着浓重的乡土口音,所以一直自卑,连最普通的工作都不敢去应聘,没有工作也没有家。就在亨利徘徊于生死之间的时候,他的好友约翰兴冲冲地跑过来对他说:“亨利,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刚从收音机里听到一则消息,拿破仑曾经丢失了一个孙子。播音员描述的特征,与你毫不相差!”“真的吗?我竟然是拿破仑的孙子!”亨利一下子精神大振,联想到爷爷曾经以矮小的身材指挥着千军万马,用带着泥土芳香的法语发出威严的命令,他顿感自己矮小的凶

情感分析简述

情感分析简述 分类:NLP2012-04-08 12:38 1022人阅读评论(3) 收藏举报情感classification算法测试translationmatrix 情感分析,我研究了也有半年有余了,ACL Anthology上关于情感分析的论文也基本看过了一遍,但是到目前还没有什么成就的。以下是我为一位同学毕业设计写的情感分析方面的综述,引用的论文基本上是ACL 和COLING还有EMNLP上历年关于情感分析的论文,本文应该学术性比较强一点,本文虽不打算发表,但由于将来可能还有用,以及关于学术上的原因,请大家如果要引用请务必标明出处 (https://www.360docs.net/doc/cd1195411.html,/s/blog_48f3f8b10100irhl.html)。 概述 情感分析自从2002年由Bo Pang提出之后,获得了很大程度的研究的,特别是在在线评论的情感倾向性分析上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基于在线评论文本的情感倾向性分析的准确率最高能达到90%以上,但是由于深层情感分析必然涉及到语义的分析,以及文本中情感转移现象的经常出现,所以基于深层语义的情感分析以及篇章级的情感分析进展一直不是很大。情感分析还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尚未存在一个标准的情感测试语料库,虽然Bo Pang实验用的电影评论数据集(https://www.360docs.net/doc/cd1195411.html,/people/pabo/movie-review-data/)以及Theresa Wilson等建立的MPQA(https://www.360docs.net/doc/cd1195411.html,/mpqa/)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两类情感分析数据集,但是并没有公认的标准加以确认。 目前情感分析的研究基本借鉴文本分类等机器学习的方法,还没有根据自身的特点形成一套独立的研究方法,当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把情感分析看出一种特殊的文本分类。比较成熟的方法是基于监督学习的机器学习方法,半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目前的研究不是很多,单纯的基于规则的情感分析这两年已很少研究了。既然目前很多情感分析的研究基于机器学习,那么特征选择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N元语法等句法特征是使用最多的一类特征,而语义特征(语义计算)和结构特征(树核函数)从文本分类的角度看效果远没有句法特征效果好,所以目前的研究不是很多的。 由于基于监督学习情感分析的研究已经很成熟了,而且在真实世界中由于测试集的数量要远远多于训练集的数量,并且测试集的领域也不像在监督学习中被限制为和训练集一致,也就是说目前情感分析所应用的归纳偏置假设在真实世界中显得太强的,为了和真实世界相一致,基于半监督学习或弱指导学习的情感分析和跨领域的情感分析势必是将来的研究趋势之一。 在情感分析的最初阶段基于语义和基于规则的情感分析曾获得了比较大的重视,但是由于本身实现的复杂性以及文本分类和机器学习方法在情感分析应用上获得的成功,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以及很少了,但是事实上,语义的相关性和上下文的相关性正是情感分析和文本分类最大的不同之处,所以将基于语义和规则的情感分析与基于机器学习的情感分析相结合也将是未来的研究趋势之一。 以下将分别对情感分析的起源,目前基于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基于规则和跨领域的情感分析的一些研究工作进行简单的介绍。 起源 虽然之前也有一些相关工作,但目前公认的情感分析比较系统的研究工作开始于(Pang et al., 2002)基于监督学习(supervised learning)方法对电影评论文本进行情感倾向性分类和(Turney,2002)基于无监督学习(unsupervised learning)对文本情感情感倾向性分类的研究。(Pang et al., 2002)基于文本的N元语法(ngram)和词类(POS)等特征分别使用朴素贝叶斯(Naive Bayes),最大熵(Maximum Entropy)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将文本情感倾向性分为正向和负向两类,将文本的情感进行二元划分的做法也一直沿用至今。同时他们在实验中使用电影评论数据集目前已成为广泛使用的情感分析的测试集。(Turney ,2002)基于点互信息(Pointwise Mutual Information,PMI)计算文本中抽取的关键词和种子词(excellent,poor)的相似度来对文本的情感倾向性进行判别(SO-PMI算法)。 在此之后的大部分都是基于(Pang et al., 2002)的研究。而相对来说,(Turney et al.,2002)提出的无监督学习的方法虽然在实现上更加简单,但是由于单词之间的情感相似度难以准确的计算和种子词的难以确定,继续在无监督学习方向的研究并不是很多的,但是利用SO-PMI算法计算文本情感倾向性的思想却被很多研究者所继承了。 监督学习 目前,基于监督学习的情感分析仍然是主流,除了(Li et al.,2009)基于非负矩阵三分解(Non-negative Matrix Tri-factorization),(Abbasi et al.,2008)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的情感分析之外,使用的最多的监督学习算法是朴素贝叶斯,k最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最大熵和支持向量机的。而对于算法的改进主要在对文本的预处理阶段。 一个和文本分类不同地方就是情感分析有时需要提取文本的真正表达情感的句子。(Pang et al., 2004)基于文本中的主观句的选择和(Wilson el al.,2009)基于文本中的中性实例(neutral instances)的分析,都是为了能够尽量获得文本中真正表达情感的句子。(Abbasi et al.,2008)提出通过信息增益(Information Gain,IG)的方法来选择大量特征集中对于情感分析有益的特征。 而对于特征选择,除了N元语法和词类特征之外,(Wilson el al.,2009)提出混合单词特征,否定词特征,情感修饰特征,情感转移特征等各类句法特征的情感分析,(Abbasi et al.,2008)提出混合句子的句法(N元语法,词类,标点)和结构特征(单词的长度,词类中单词的个数,文本的结构特征等)的情感分析。 除了对于文本的预处理,对于监督学习中情感分析还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的。(Melville et al., 2009)和(Li et al.,2009)提出结合情感词的先验的基于词典的情感倾向性和训练文本中后验的基于上下文的情感情感倾向性共同判断文本的情感倾向性。(Taboada et al.,2009)提出结合文本的题材(描述,评论,背景,解释等)和文本本身的特征共同判断文本的情感倾向性。(Tsutsumi et al.,2007)提出利用多分类器融合技术来对文本情感分类。(Wan, 2008)和(Wan, 2009)提出结合英文中丰富的情感分析资源来提高中文情感分析的效果。 基于规则/无监督学习

心理学中的各种效应大全

心理学中的各种效应大全 1、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力阻碍。但压迫并没有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这样的现象我们叫它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所谓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就是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2、从众现象 一则笑话这样说到:一日闲逛街头,忽见一长队绵延,赶紧站到队后排队,唯恐错过什么购买紧缺必需品的机会。等到队伍拐过墙角,发现大家原来是排队上厕所,才不禁哑然失笑。这就是从众闹出的笑话。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用通俗的话说,从众就是“随大流”。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 3、晕轮效应 许多青少年因崇拜某位明星的某些特征,比如长相啊,歌声啊,于是就不顾一切模仿明星的行为,搜集他们用过的一切东西。这其实就是晕轮效应在作怪。晕轮效应就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倾向,即人们在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或坏的印象后,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的其他方面的特征。平时说的“爱屋及乌”就是晕轮效应的一个 突出表现。 4、异性效应 心理学家曾在一次测试中发现,男性在男、女同桌就餐地要比单纯男性就餐时要文明许多,这是由于大多数人在异性面前更注意自己 的言行。 5、马太效应 《圣经·马太福音》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富翁给他的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去做生意。一年后他召集仆人想知道他们各自赚了多少,其中第一个人赚了十锭,第二个人赚了五锭,最后一个人用手巾包了那锭银子,捂了一年没赚一个子儿,这位富翁就命令后者把那锭银子交给赚钱最多者。该书第二十五章说:“凡有的,还要加

心电图各波与波段的正常值及异常的临床意义

心电图各波与波段的正常值及异常的临床意义 一、P波 P波是心房的除极波。起始部分为右房除极所形成,后半部分主要由左房除极所形成。正常P波矮小,顶稍圆钝或伴小切迹 , 其时限<0.11s。电压:肢导联<0.25mV,胸导联<0.20mV。当P波方向不符合窦性P波标准、电压过高或时限过宽时为P波异常。 P波异常: 1、P波增宽。P波时限≥0.11s为增宽。P波时限 ≥0.11s,<0.12s称房内传导延缓。P波时限≥0.12s,称房内传导阻滞。典型增宽P波称二尖瓣P波,其时限≥0.12s,呈M形或双峰样,峰间距≥0.04s,部分可呈圆顶形。此改变一般在I、aVL、V3-V6导联较明显。aVR导联多呈W形。 P波增宽的临床意义: (1)左房肥大或扩大。可由“风心”二尖瓣狭窄,或二尖瓣狭窄伴闭锁不全引起。也可见于部分引起左房长期负荷过重的“先心”、左心衰竭等。

(2)左房负荷过重。冠心病时,可因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而引起左房内压力增高使P波增宽;急性左心衰竭致左房压力增高使P波增宽;单纯二尖瓣返流早期左房负荷过重使P波增宽。这集中情况心房大小均可正常。 (3)房内传导延缓和阻滞。当房内前结间束的左房分支—巴赫曼氏束(Bachmann)出现传导延缓或阻滞时,激动在房内传导顺序改变或传导时间延长,从而P波增宽。此情况多见于老年人,属老年性传导纤维退行性变所致。 (4)心房梗死。心房梗死可使心房除极顺序改变,除极时间延长,P波增宽,并有P-R段偏移。 (5)房性异位节律。房性心律心房除极顺序改变,心房激动传导最初主要为心房肌间传导,使除极时间延长,P波增宽。 2、P波电压增高。正常P波较低钝,电压<0.25mV ,当P波在II、III、aVF导联呈顶尖型,时限正常,电压大于0.25mV,如V1导联正向部分P波电压>0.20mV (国家考试中心用0.15mV),双向时≥ 0.30mV (国家考试中心用0.20mV)称肺型P波。如V1等胸导联P

小学德育中情感教育初探

小学德育中情感教育初探 概要: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善用情感教育促使学生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特征,真正使品德、智力、体质、美感、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情感教育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承担着教书育人任务的学校及其教师,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责任,那么如何有效地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呢? 一、确立适合的情感目标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其情感目标也不同,那种“一刀切”的做法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人为地拔高也无法达到预期目的。比如小学阶段主要是围绕“自我接纳,培养学生的义务感、责任感、羞耻感和集体观念”,让他们在班集体中愉快地学习和生活,逐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等。同是小学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其情感目标也有所不同,要求也不尽相同,我们要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提出相应的要求,再逐步提高,这样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二、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 学校的课程设置,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担负起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比如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注重学生情感、态度、能力的发展,重视道德观、价值观的引导作用,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主要課程。又如语文课程,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帮手。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只要教师适当引导,就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比如利用声情并茂的诵读,用语言文字的魅力对学生施加影响。 例如,小学四年级下册有一篇文章《触摸春天》,讲述了一个失明的小姑娘,在春天的花园里用手感受春天的美好。全文洋溢着小姑娘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失明并没有让小姑娘失去对美的追求。教师在教授课文时,让学生进行了一次盲人的体验活动,使他们感受眼睛对生活的重要性,从而更深地体会了盲童对生活的那份热爱。同时,教师展示了海伦·凯勒、张海迪的资料,观看了《千手观音》等,让学生认识到身体的残疾虽然不幸,但那种敢于面对不幸、追求幸福的态度

知道这十种心理效应,班级管理变轻松

知道这十种心理效应,班级管理变轻松 知道这十种心理效应,班级管理变轻松 一、自己人效应--走进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德育是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 自己人效应能够有效缩短教师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收到较好的效果。教师必须蹲下身子,升起爱心,关注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去体验学生的感觉,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杜绝居高临下的说教,充分运用平行语言,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建立合理适当的自我同一性。做到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最终达到"师生成为亲密的朋友,学校成为成长的乐园"的最高教育境界。 二、瓦拉赫效应--发现亮点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在他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就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材生"。 瓦拉赫效应告诉我们:学生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弱点和强点,如果我们打破另类学生"朽木不可雕也"的思维定势,像那位化学老师那样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个性的场所,必能收到"铁树开花"的显着成效。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关心每个学生,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指出个体的闪光点,让学生充满自信,为学生发现自己的智慧潜能和特长搭建舞台。比如:就本班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辩论、演讲、主持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展示特长和个性提供场所,能讲的讲,能写的写,能画的的画,能动手的动手......鼓励每个学生勇敢地亮出自己的闪光点,全班交流。使每个学生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找到自己智能的"最佳点",为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提供建立自信和多元发展的机会。进而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克服自卑,帮学生在自信中树立新的目标和理想。 没有一种草儿不开花,没有一个孩子不完美。每一个人都是一张充满个性色彩的生命画卷,这张画卷并非缺少值得欣赏的东西,真正缺少的倒是欣赏的目光。但愿我们的老师面对一张张生命的画卷,不是一味地去挑剔、埋怨、责备,而是要更多地去发现,去欣赏,以欣赏的心态体会学生生命的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使更多的孩子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让更多的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 三、亨利效应--暗示期望 多年前的一个傍晚,一个叫亨利的青年移民,站在河边发呆。这天是他30岁生日,可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活下去的勇气。因为亨利从小在福利院长大,身材矮小,长相也不漂亮,讲话又带着浓重的乡土口音,所以一直自卑,连最普通的工作都不敢去应聘,没有工作也没有家。就在亨利徘徊于生死之间的时候,他的好友约翰兴冲冲地跑过来对他说:"亨利,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刚从收音机里听到一则消息,拿破仑曾经丢失了一个孙子。播音员描

图像特征提取与分析复习资料

图像分割概念:图像分割就是把图像分成各特性的区域并提取出感兴趣目标的技术和过程。这些区域互相不交叉,每一个区域都满足特定区域的一致性。医学图像的特点:成像设备的局限性、组织的蠕动-----伪影和噪声局部体效应------组织边缘模糊病变组织---------病变边缘不明确不均匀的组织器官-------灰度不均匀模糊、不均匀、个体差异、复杂多样医学图像分割方法的特点1、分割算法一般面向具体的分割任务,没有通用的方法2、重视多种分割算法的有效结合3、需要利用医学中大量领域的知识4、交互式分割方法受到日益重视图像分割算法基于区域的分割方法基于边缘的分割方法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分割方法灰度阈值法:灰度值域法是把图像的灰度分成不同的等级,然后用设置灰度阈值的方法确定有意义的区域或分割物体的边界. 令f(x,y)原始图像 阈值的选取:1直方图法(极小值点阈值) 2 最小误差阈值 3 迭代阈值分割 4 最大方差阈值分割边缘检测(Edge Detection):基本思想是先检测图像中的边缘点,再按照某种策略将边缘沿点连接成轮廓,从而构成分割区域。边缘:指图像局部亮度变化显著的部分. 边缘的检测方法:最简单的边缘检测方法是并行微分算子法。利用相邻区域的像素值不连续的性

质,采用一阶或二阶导数来检测边缘点。一阶导数求极值点,二阶导数求过零点。一阶梯度算子:Roberts交叉算子Sobel算子 Priwitt 算子二阶拉普拉斯算子:在此基础上LoG 算子 Canny算子 :推导了最优边缘检测算子区域生长(region growing) 基本思想:将具有相似性质的像素集合起来构成区域。具体步骤:先对每个需要分割的区域找一个种子象素作为生长的起点,然后将种子象素周围邻域中与种子象素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像素(根据某种事先确定的生长或相似准则来判定)合并到种子象素所在的区域中。将这些新象素当作新的种子象素继续进行上面的过程,直到在没有满足条件的像素可被包括进来。这样一个区域就生长了。解决的问题:① 如何选择一组能正确代表所需区域的种子象素; ② 如何确定在生长过程中能将相邻象素包括近来的准则;③如何确定生长终止的条件或规则例如:每一步所接受的邻近点的灰度级与先前物体的平均灰度级相差小于2。起始第二步第三步558655865586 48974897 4897 228322832283 333333333333 分裂合并(splitting and merging) 基本思想:从整幅图像开始通过不断分裂得到各个区域.具体步骤:先把图像分成任意大小且不重叠的区域,然后再合并或分裂这些区域以满足

心电图主要正常值及分析步骤

心电图主要正常值及分析步骤 1. 心律: (1)确定主导节律:窦性或异位;(2)窦性心律最基本的条件: P V5 V6直立, P avR倒置; (3)正常窦性心率为60~100次/分。 2. 心率: (1) 心房率或心室率=60/P-P间期(次/分)或60/R-R间期(次/分)。 (2) 目测粗略数大格数:1大格300pbm;2大格150bpm;3大格100bpm;4大格75bpm;5大格60bpm;6大格50bpm;7大格43bpm。 (3) 窦性心律不齐或房颤时计算平均心率。一般数6秒钟的P波或QRS波的个数乘以10。 3.心电轴:正常-30度~+110度 4. P波 (1)形态;正常圆钝;(2)电压;正常肢导<0.25mV,胸导<0.20mV ;(3)时间;正常<0.11s; (4)PV1:正常>--0.03ms。 5. P-R间期:正常为0.12—0.20s 6. QRS波群: (1)QRS时间:正常0.6—0.10s;(2)QRS电压:主要分析V1、V2 ,正常为:R V1<1.0 mV,R V5<2.5mV; (3)胸导联自V1-V6,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减少,R/S逐渐增大;(4) V1、2R/S<1,V3、4R/S=1,V5、6R/S>1。 (5)R V5+S V1<4.0mV(成年男子),<3.5mV(成年女子), R V1+S V5<1.2mvV,R V5、R V6<2.5 mV 7. ST段: (1)时间:0.05—0.15s (2)移位:以J点后0.04-0.08s为测量点,以P-R段或QRS起点连线为基线,需结合形态分析。 上移:正常V1-V3<0.3mV,其余导联<0.1mV;下移:正常各导联主要均应<0.05mV。8. T波:主要分析R波占优势的导联,肢导联主要看I、II;胸导联主要看V4、 V5、V6。正 常时R波占优势导联T波直立,振幅>R/10。异常T波表现为低平、平坦、双向或是倒置。 9. Q-T间期:与心率快慢有关,正常值应该根据相应的心率校正.。 10. U波: V2. V3清楚,U与T方向相同。U0.12s;(3). 代偿间歇多不完全。 2. 典型室性早搏诊断要点: (1).宽大畸形QRS—T提前出现;(2).其前无相关的P波;(3).代偿间歇多完全. 3. 典型交界性早搏诊断要点: (1).提前发生的室上性QRS波或逆P(Pˉ)波,(Pˉ-R<0.12s),其后(R-Pˉ<0.20s)。PˉavR直立,PˉV5.V6倒置(与窦性极向相反)。 (2).代偿间歇常完全。 束支阻滞 一右束支传导组滞: 1. 各导联QRS终末粗钝或切迹。 2. V1呈R’()“R”及“M”()型。 3. 右胸导联(V1,V2,V3R等)继发ST-T改变。(T波方向与终末向量相反)。 4. QRS时限>0.12秒为完全性,<0.12秒为不完全性。 二左束支传导阻滞: 1.I,aVL,V5,V6无Q波,多呈“R”型,R波顶端圆钝或切迹。 2.左胸导联(I,aVL,V5,V6)继发ST-T改变。

德育中的十种心理效应

德育中的十种心理效应 摘要:当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它便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们内心世界的美好;当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是丑陋的,它便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们内心的阴暗。一、自己人效应走进心灵苏 当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它便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们内心世界的美好;当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是丑陋的,它便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们内心的阴暗。 一、自己人效应——走进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德育是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自己人效应能够有效缩短教师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有位教师为矫正班中学生早恋倾向,对学生说了这样一段话:“记得自己上中学时,班里有位可爱的女孩,不知怎么搞的,我心里老是会想到她,在上课时也会禁不住看她一眼。”这位教师指出这是青春期性萌动的正常反应,再接着谈自己对早恋的看法。这样的效果就比较好,让学生们觉得亲切可信,从而对这位教师的建议愿意听取采纳。 所以教师必须蹲下身子,升起爱心,关注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去体验学生的感觉,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杜绝居高临下的说教,充分运用平行语言,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建立合理适当的自我同一性。做到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最终达到“师生成为亲密的朋友,学校成为成长的乐园”的最高教育境界。 二、瓦拉赫效应——发现亮点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在他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就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材生”。 瓦拉赫效应告诉我们:学生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弱点和强点,如果我们打破另类学生“朽木不可雕也”的思维定势,像那位化学老师那样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个性的场所,必能收到“铁树开花”的显著成效。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关心每个学生,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指出个体的闪光点,让学生充满自信,为学生发现自己的智慧潜能和特长搭建舞台。比如:就本班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辩论、演讲、主持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展示特长和个性提供场所,能讲的讲,能写的写,能画的的画,能动手的动手……鼓励每个学生勇敢地亮出自己的闪光点,全班交流。使每个学生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找到自己智能的“最佳点”,为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提供建立自信和多元发展的机会。进而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克服自卑,帮学生在自信中树立新的目标和理想。 没有一种草儿不开花,没有一个孩子不完美。每一个人都是一张充满个性色彩的生命画卷,这张画卷并非缺少值得欣赏的东西,真正缺少的倒是欣赏的目光。但愿我们的老师面对一张张生命的画卷,不是一味地去挑剔、埋怨、责备,而是要更多地去发现,去欣赏,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