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的身份问题

论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的身份问题
论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的身份问题

论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的身份问题

摘要:身份研究是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切入点。身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有些身份比如主体的族裔性、性别等是与生俱来的,无法选择的、单一的;有些身份是后天建构的、多重的,可以选择的。当今的主体置身于多重而差异的世界中,因为不同的关系、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归属等都可能赋予他/她一种潜在的身份。身份问题的研究既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自我认知的角度,更是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极其重要的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少数族裔文学;身份问题;多重性

众所周知,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黑人文学的繁荣和兴旺,也就是所谓的“第二次美国黑人文艺复兴”,使美国文学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一些著名的文学协会开始关注少数族裔文学,如“美国研究协会”多次召开会议专题讨论美国文化多元化与少数族裔文学。1972年还成立了“美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从1978年起举办年会、出版期刊,积极地向研究者推介少数族裔作家及作品。20世纪90年代初《批评探索》这一跨学科的学术理论刊物相继发表了“认同的政治”系列论文,后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约请kwame anthony appiah(凯姆·安瑟尼·阿皮亚)和henry louis gates(亨利·路易斯·盖茨)将论文编辑出版,题名就叫《身份认同》(identities)。其中有一个突出的核心观点——身份已经裂变成了多重指向,不再是单一的。

在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中,美国华裔文学和美国黑人文学最为引人

瞩目。此外,犹太文学、非裔文学、墨西哥裔文学、印第安文学等在美国文学史上都有值得关注的表现。到世纪之交,少数族裔文学批评已经在美国成为一支重要力量,甚至已进入主流大学课程之列。而在世界文学领域里少数族裔文学的创作实绩也令人惊喜,最为有力的一个证明是新世纪以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及作品

多有少数族裔或者“离散”的背景,譬如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维·苏·奈保尔、200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菲利特·奥尔罕·帕慕克(史上第一位土耳其籍诺贝尔奖得主)、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200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等等。

“跨越性是比较文学得以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突出特质”,少数族裔文学具有鲜明而突出的跨越性,在全球化多元文化语境的今天,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关注少数族裔文学就有着学理上的合法性和实践上的必要性。

虽然在中国,2003年11月在成都举行了由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主办、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专题研讨会,此后,国内少数族裔文学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少数族裔文学创作和国外研究前沿相比,我们还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

在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我们可以从身份或身份认同这一视角切入,来认识作者、解读文本,以便使文本中遮蔽已久的历史、扭曲的种族经历、各种离散身份和边缘身份、喑哑的少数声音等等揭开

遮蔽的面纱,使之去蔽,回归本真。

开始于20世纪中期的民权运动促进了西方世界中边缘性别和少数族裔的觉醒,继而开始了大规模的身份认同运动,也从此开始了从社会层面到知识话语领域对身份的探讨和认识。而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的反本质诉求则又进一步推动了身份研究。“身份”是英文identity的汉语翻译。其实,英文identity在我们汉语语境中有多种译法,最主要的有“身份”、“认同”、“身份认同”、“同一”、“同一性”等等。我们认为,“身份”更侧重的是差异性,“认同”则更突出的是同一性。身份/身份认同研究已经超越了学科界限,“身份”(identity)一词已经成为当今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中的关键词之一。它在少数族裔文学研究和批评中更是成了一个新近的高频词、重要的关键词。英国伦敦大学文化研究学者保罗·吉尔特(paul giltoy)就明确指出:“作为一个概念,‘身份’已被置于一系列急迫的理论论争和政治问题的核心地位。”随着人们对身份探讨的深入,我们看到身份与文化、身份与宗教、身份与种族、身份与性别、身份与语言等成为了近些年学界少数族裔文学研究和批评的主要对象。

但是,近些年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对身份的关注最重要、最突出的则是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其实,身份或身份认同是丰富多样和极其复杂的,所以,我们才认为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的身份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厘清和探讨。

身份或身份认同并不是天生不可更改的。身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

问题,有的身份是自然天成的、比较单一的,有的身份则是后天建构的,且具有可选择性。

首先,任何主体的族裔性、性别是无法选择的、与生俱来的、单一性的。任何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从他/她降生之日起,其性别就是明确确定了的,要么是男性,要么是女性,性别是单一的,而且也是无法选择的。同样,他/她的族裔性也因为其父母的族裔性而先在地决定了,他/她作为生命个体是无法选择父母的,与此相应的是其族裔性因父母的族裔性而无法选择。此外,每一个主体还有很多身份却是后天人为建构的,主体身份往往是多重的,而且有些身份是可以选择的。

身份或身份认同是主体在人与人、人与群体、人与社会之关系中对自己的关系归属、本质特征和生命意义的确认、赞同和接受。当代文化研究之父斯图亚特·霍尔(stuarthall)指出:“建立在对人的这样一种理解基础之上,即人是完全以自己为中心的统一个体,他被赋予理性、意识和行动能力,其中心由一个内在核心构成……自我的根本中心是人的身份认同。”斯图亚特·霍尔指出了人之成为一个统一体,其根本核心就在于自我的身份认同。被称为20世纪法国沦陷“黑暗时期的三女哲”之一的西蒙娜·薇依则说,“扎根也许是人类灵魂最重要也是最为人所忽视的一项需求。这是最难定义的事物之一。一个人通过真实、活跃且自然地参与某一集体的生存而拥有一个根,这集体活生生保守着一些过去的宝藏和对未来的预感……每个人都需要拥有多重的根”。西蒙娜·薇依所说的“扎

根”、“根”,其实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主体在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中所寻找和确立的归属和身份确认。

但是,置身于大干世界的主体的身份也具有多重性和多样性,因此可以说身份是一个复合体。在丰富多样、变化不居的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实际拥有着多重身份,除了性别身份、族裔身份、公民身份外,还有诸如籍贯、出生地、居住地、宗教信仰、经济、文化、阶级、教育、职业、语言、科学、道德、政治立场等等。我们有太多可以同时归属的类别,每个人同时属于许多个群体,其中任何一个群体和一种归属都会赋予他/她一种具体的身份。对此,斯图亚特·霍尔就曾经精辟地指出:“身份并不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透明或毫无问题。也许,我们先不要把身份看做已经完成的、然后由新的文化实践加以再现的事实,而应该把身份视做一种‘生产’,它永不完结,永远处于过程之中,而且总是在内部而非

在外部构成的再现。”斯图亚特·霍尔在此明确地论述了主体身份的复杂性、生产性、建构性。

例如,我们熟知的罗庆春在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网站上是如此介绍的:“罗庆春,彝族,四川冕宁县人,彝名阿库乌雾,彝学学院院长,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点领衔导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成都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四川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系客座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荣誉研究员,四川

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罗庆春先后于2005年、2008年、2009年应邀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华盛顿州立大学、俄勒冈州立大学等十余所大学访问讲学,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诗会并朗诵母语诗歌。先后出版彝、汉双语诗集:《冬天的河流》(彝文,彝族文学史上第一部母语现代诗集)、《走出巫界》、《虎迹》(彝文,彝族文学史上第一部母语现代散文诗集)、《tigertraces》(彝英对照,彝族文学史上第一部彝英对照版诗集)、《阿库乌雾诗歌选》、《密西西比河的倾诉》、《神巫的祝咒——阿库乌雾人类学散文集》、《混血时代》等。”在这段简洁的介绍性文字里,我们就可以看到罗庆春身份的多重性、建构性——从族裔的视角,他的身份是彝族人;从性别的视角,他的身份是男性;从籍贯的视角,他的身份是中国四川冕宁县人;从行政职务的视角,他的身份是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院长;从职称的视角,他的身份是西南民族大学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点领衔导师;从社会兼职的视角,他的身份是成都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四川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从学术兼职的视角,他的身份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系客座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

究所荣誉研究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兼职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此外,他还是著名的彝汉双语诗人,等等。其身份的多重性、复杂性、建构性、选择性,是显而易见、毋庸置疑的。而且,我们有理由推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自身的努力、社会的发展,几年后

罗庆春的介绍可能还会出现一些变化,也就是说他的身份会表现出变化发展性、人为建构性。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主体身份往往确实是多重的、变化的、建构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个体都有多种社会关系,都是多种不同群体的成员,都具有多重归属,而每一种归属、每一种关系和每一个群体都会给他/她提供一种潜在的身份。对此,斯图亚特·霍尔在《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中指出:”文化身份是‘变成的’,它既属于未来,也属于过去。它不是一个既定的事物,而是渗透着区域性、时间性以及历史与文化。不同的文化身份是一定的历史背景所形成的。但它们与所有具有历史性的东西一样,总是经历着一定的发展变化。它们不是永恒地固定在本质化的过去之中,总是由于历史、文化和权力的作用而不断的变化。它们不是依靠过去的发现,或等待被发现,以及一旦被发现,就会保证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处于一种永恒状态。身份是我们以不同的方式被给定的,它们涉及到我们被设置的地位和在过去的叙述中所确定的地位。”虽然,斯图亚特·霍尔在此论述的主要是文化身份的不确定性、建构性,但我们可从中看出又岂止文化身份是如此,主体的多重身份何尝不是后天建构的、变化发展的。对此爱德华·w·萨义德也认为“人类身份不是自然形成的,稳定不变的,而是人为建构的,有时甚至是凭空生造的”。萨义德也明确地指出了主体身份是变化发展、人为建构的。而福柯则认为,“人的本质——假如人有本质的话——并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固

定的、普遍的东西,而是由许多带有历史偶然性的规范和准则塑造而成的。而那些规范和准则,又是由每个人都必须在其中成长的风俗、习惯和制度所规定的”。福柯所谓的“人的本质”包括主体自我身份,他指出了身份认同并不是天然给定的,而是因偶然性塑造的,换言之是可以后天人为建构的。

在不同的语境中,每种关系、每种群体、每种归属,都可能会赋予他/她一种特定的身份,使他/她获得某种归属感,拥有生存的“根”。霍尔还说:“主体在不同时间获得不同身份,再也不以统一自我为中心了。我们包涵相互矛盾的身份认同,力量指向四面八方,因此我们的身份认同总是一个不断变动的过程。”所以,任何一种绝对的、本真的、纯粹的、固定的身份认同和身份诉求,在今天都是难以成为现实的。在公民身份下,我们既应该允许每一个人有多种归属、多种关系、多种身份的选择,也应该承认他人各种身份的多重性、多样性。

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已经使得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变得空前剧烈与频繁,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互动与杂交成为当今世界文化的基本‘特色’”。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移民变得较为容易和普遍,也就出现了自愿“离散”,身份认同焦虑和身份建构问题必将困惑着越来越多的人。譬如某一个人从乡村迁往城市,或者从原居住国移民到另一个国家,他/她就成为了“游牧”主体或“离散”主体,他/她所面对的不仅仅是地理气候、居住环境、工作职业、食物用品、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经济收入、政治文化等实际问题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很快会出现诸如“我曾经是谁”、“我现在又是谁”、“我为何要如此生活”、“我这般生活的意义何在”之类的问题,此时的他/她就迫切需要使自我与变化了的环境重建某种有效的联系,以便他/她利用这种联系以确定自己的身份,从而找寻自我的落脚点和人生的意义。因为“身份的认同感不仅给人骄傲与欢愉,而且也是力量与信心的源泉”。故此,离散写作、身份问题不仅在少数族裔文学中会越来越受关注,而且在整个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中也会越来越普遍。

任何人都不是在绝对孤立、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生活的。因此,即使是具有不同身份的主体之间也必然有着广泛联系的。不同身份之间,有时又是相互影响的,甚至有些身份之间还可能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因此,我们不仅要认识到身份的建构性、多重性、变异性、复杂性,同时要警惕身份认识上的简单化、单一性,并尊重主体身份的选择性。

对于任何人来说,理解并认识到本质身份、单一身份是不存在的。但过去很长时间,我们都习惯于对世界人口从宗教或文化来进行单一分类,“对世界人口的这种宗教或文化分类导致了一种人类身份的‘单一主义’(solitarist)认识,这种认识将人们视为仅仅属于某一单个群体(或是像现在这样根据宗教或文化区分不同人群,或是像以往那样按照民族和阶级来加以区分)。单一主义的认识往往容易导致对世界上几乎每一个人的误解”。本质主义、单一主义的身份观或身份认同观,容易忽略、无视甚至剥夺主体身份的多样性、

丰富性、变动性,而表现出绝对化、单一化、简单化的不足。

如果将某一个人的某一关系、某一归属、某一群体比如族裔或宗教或文化看成是包罗万象的唯一身份,这显而易见是错误的。一个人的某一种身份,并不能完全解释或解决他/她在现实生活中所作出的所有决定和所有行动。一个人的某一身份,并不能抹杀他/她的其他所属关系和群体身份。否定身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都存在着明显的偏狭。如果大家一味强调某一个体的单一身份或唯一身份,这种简化主义、单一性粗糙分类、单维度身份认同和身份确认,既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人所具有的多重关系,也忽视了人在现实生活中分别归属的许多不同团体,无疑会产生放大效应,从小的角度讲不利于主体身份认同、归属感找寻、个体自我确认等,从大的方面来说则容易造成冲突和对立,不利于社会和谐、人类和平。而且,坚持身份毫无选择的单一性认识,会导致对人的过分简化,削减全人类共享的人性的丰富性与多样性。阿马蒂亚·森在《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当代,实现世界和谐的希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人类身份多重性的更为清晰的把握,以及充分认识到,人们的这种多重身份是纷繁复杂的,并且坚决反对将人们按照某一单一的、鲜明的界限来进行划分。”

在现实生活中,某一种身份的重要与否有时并不一定很清晰很明确,相反往往是存在着诸多困惑的。认识到个体身份的建构性、多重性固然重要,但面对多种身份在具体的语境中如何选择则更加重要。“只要承认我们身份的多重性以及它们具有不同的含义,那么

就需要我们在无法避免的不同身份间根据其各自的切合性和相关性进行选择,这一点特别重要。”虽然我们不可避免地拥有多重身份,但在每一种情况下、在某一具体语境下,我们必须确定,各种不同的身份对于我们的相对重要性。

身份在有些时候似乎是不太重要的,但是在有些时侯、某些具体境况下可能变得非常重要。也就是说,每一主体在具体境遇下必然面临身份的选择问题。因为,在具体的、不同的社会关系、集团群体和归属中,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决定何者更为优先或何者稍微次之,有时是经过认真思考后清晰明确的抉择,有时也许就是无意识或下意识的决定,但选择是肯定存在的,也是应该的。

当主体在具体境遇中必须做某件事时,其对自身各种身份必定有个选择的问题,是公民身份、政治立场优先,还是宗教信仰、族裔身份更重要,这时他/她对自己各种身份的忠诚度之间就有可能出现犹豫甚至发生冲突了。但是,虽然此时出现犹豫、有冲突甚或出现对立,但没有必要要求某人抛弃所有其他的身份而只能拥有某一种唯一的身份。身份认同的双重忠诚或几重忠诚是有可能存在的。我们没有必要在肯定某一种身份的优先性时一定要否定另一种身份的存在。合理选择甚至相互竞争的身份是完全可能的。当然,选择身份的可能性,主要取决于个人的自身特点和外部环境,选择是在具体的限制条件下甚至是特定约束下作出的。

关于身份所形成的认知范式、思维观念、价值判断、审美期待等正日益深刻而又明显地影响着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文学批评等,

这种影响在少数族裔文学创作和研究中更是十分突出而明显。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由56个兄弟民族组成的和谐团结进步的大家庭,中华文学是由汉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共同构成的,中国文学所表现出来的文学多样性是丰富的,丰富多彩的中华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华文学大厦不可分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从新中国成立至1999年,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持续不断地提供资助,出版发表了3000多部与此相关的作品,这当中有些作品已经进入了高等学校文学课程。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国中,汉民族文学和少数族裔文学和谐关系的形成,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构建,必将进一步对中华文明作出新的诠释。

身份研究在西方日益繁荣并呈现了跨学科趋势。在西方文化研究引入我国学界、文化诗学蔚然成风的今天,身份问题和身份意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自我认识方式,于是我们看到近些年在中国学术话语层面上“身份”在社会学、哲学、政治学、人类学、语言学、心理学、文艺学等不同学科被研究者主题化,出现了关于“诗歌身份”、“文学身份”、“美学身份”、“民族身份”、“中国身份”等诸多研究命题。身份问题的研究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自我认知的角度,同时身份研究之于文学研究会促进一些个案研究和理论思考,而身份研究之于少数族裔文学研究则是极其重要的研究方法和路径。我们可以通过身份或身份认同这一视域来解读少数族裔文学文本并认识

作者,进而深化少数族裔文学研究。

纪实文学写作方法课件资料

纪实文学写作方法、模式与技巧 纪实文学:一种迅速反映客观真实的现实生活的新兴文学样式。亦称“报告小说”,是报告文学化的小说,也是小说化的报告文学。它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可以有一定的虚构性。而今,“纯文学”人对纪实及纪实文学的讨论已经失去了热情,对纪实文学的创作也跌入了低谷。原因何在,我以为是陈佩斯想取代朱时茂出演正派角色,可惜是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真实的素材到了“纯文学”家那里,难免不被虚构的面目全非。所以,再怎样高喊真实,读者也不买帐。但是,“纯文学”人士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却是非常宝贵的。如果说“纯文学”人为纪实及纪实文学讨论算作第一阶段的话,那么,从特稿人的角度出发,从当前文学实践的角度出发,以“中坛”“华坛”为代表的纪实及纪实文学讨论,又把此课题引向了深入,推向了新高潮。有必要指出的,就像今天人们对“牺牲”“小姐”“文学”等概念与古代人理解不同那样,胡适提倡的白话文运动也不是唐宋的古文运动,我们特稿人对纪实及纪实文学等概念也与“纯文学”人也有很大区别。我们所说的纪实,是具备新闻“五个W”的真实;我们所说的文学,不是虚构,而是另有所指。 二、文学是“初恋情人”吗? 对于文学,从来都没有一个固定的、为所有人举手赞同的定义。犹如什么是“美”之于美学,什么是“人”之于社会学,什么是“历史”之于历史学一样,对于文学的定义,也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这一方面说明文学现象是复杂的,难以一言九鼎,“放之四海而皆准”;另一方面也说明文学正处于发展之中,任何概括都只能解释过去,最多能解释现在,而难以解释未来。正因为这样,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的生命力才是旺盛的。 一个文本究竟是不是文学作品,有没有一个标准呢?我认为,没有绝对的标准,只有相对的标准。当年,文学理论家成仿吾在评论鲁迅小说集《呐喊》时,曾说:“《狂人日记》很平凡;《阿Q正传》的描写虽佳,而结构极坏;《孔已己》《药》《明天》皆未免庸俗;《一件小事》是一篇拙劣的随笔……”基本上否定了《呐喊》的文学价值。唯一例外的,是他认为《不周山》“总是全集中第一篇杰作”。可是,鲁迅的看法却针锋相对,在《呐喊》再版时,他索性将“杰作”《不周山》删去。排除双方在这篇文章上的意气之争,也能看出评价一篇文章文不文学、优不优秀是很难的。 那么,文学的相对标准又是什么呢?如果我们还相信权威的话,我们不妨把胡适先生的理论拿出来作个参照系。胡适在《什么是文学》中明确指出:“文学有三个条件:第一要明白清楚,第二要有力动人,第三要美。”这三个要素对于“纯文学”是适用的,对于作为纪实文学的时代代表的特稿

美国黑人批评文学概述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综述 摘要: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在20世纪70年代崛起并迅速发展,成为当代西方文学与批评领域的新思潮。它引入了性别、种族、阶级等共时性话语,并借鉴其它当代文学批评理论,建构了自己独特的文学特色,丰富了女性主义的内涵,不仅推动了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美国黑人文学批评的发展, 也是美国文学批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性别;种族;阶级 (一) 女性主义运动在历史上经历了很长一段发展、成熟的过程。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薄迦丘、乔叟等人文主义者已开始呼吁家庭婚姻中的“男女平等”。1729年,英国的克雷弗特(Mary Wollstone Craft)发表了题为《女性权利》的论著。19世纪出现妇女解放运动的萌芽。20世纪初开始了更积极争取男女平等和选举权的运动,被称为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一次浪潮”。在这期间也出现了女性主义批评的声音。以弗吉尼亚·沃尔夫的《一间自己的屋子》(1929)为先声,西蒙.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1949年出版了《第二性》,大大深化了女性主义思想,这对以后的西方女性主义思潮产生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20世纪60、70年代,西方的女性主义运动进入“第二次浪潮”,主要以反对男性在家庭的统治为核心,强调男女平等,鼓励妇女走出家庭,参加工作,实现经济独立。这个时期的女性运动主要是争取白人妇女的权利,白人女性主义者成为所有女性的代言人,她们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观点普适化,而忽略了黑人女性和其它第三世界女性的差异性。莫汉蒂在《在西方注视下:女性主义学术研究与殖民话语》一书中指出,西方女性主义者在提到“妇女”这个范畴时,不约而同的把它看作一个先验的、统一的、有一致利益和欲望的整体,而有意忽略它内部包含阶级、种族、文化等差异。美国的白人妇女很难将黑人妇女视为平等的姐妹,甚至很难视她们为女人,这就导致了白人女权主义者不可能真正站在黑人妇女的立场上为她们谋求福利。 20世纪60、70年代正值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高潮,它强调黑人的团结,旨在唤起黑人大众的民族意识和自豪感,最终解放黑人种族,但事实上它所关注的对象主要是黑人男性,忽略了存在于种族内部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压迫,忽视了黑人妇女的存在和要求。在这两次运动中,“黑人”成了黑人男性的代名词,而“妇女”一词则成为白人妇女的专利,“所有的女性都是白人,所有的黑人都是男性” 黑人女性地位一直处于双重边缘状态。 早在19世纪30、40年代,美国黑人女性就开始了争取女性权利的斗争。主要代表有;

文学作品阅读方法指导

文学作品阅读方法指导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 ?分析综合(C) (1)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 .鉴赏评价(D) (1)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2) 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 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 ?探究(F) (1)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2) 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2007年的广东高考考纲在“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中提出“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所应对的高考考题是半开放试题(根据文本自选角度鉴赏)。这类试题先是出现在上海高考题中,2005年后,全国各地的高考题中 也陆续出现。 (一)文学作品阅读题的解题规律 1 .读全篇,把握主旨。 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宏观上把握全局,理清文章的层次,领会文章的要义。其次是注意作者生活、写作的背景(要善于利用命题者所做的相关的注释)等,并利用题目、题干弄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揣测命题者考查的目的,做到 心中有数。 2.紧扣题目,找准区间。 认真阅读题干,明确要求,弄清楚题目的限制与提示,明确答题方向,确定所在的有效的阅读区间,找到答题区,摘录与题目有关的句子或关键词语组合回答。 3 .善于整合有关信息。 需要高度概括的题目,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中的不同信息,或整合回答,或把一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成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准确作答。 4.根据分值,列点回答。 一般来说,现代文阅读每题赋分都在4分以上,一般情况下,4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两点,6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三点。 如果命题人在作答处已标明⑴(2)之类序号,则按序号答够要点即可。 5.遇到半开放题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去做: (1)要针对文本取材特点和语言运用的效果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简明扼要用一句话表达清楚)。 (2)一定要引用原材料中的原词原句或概括原文段中心作为论据。 (3)围绕文本取材特点和语言运用的效果,结合引用原材料中的原段或原词原句进行分析论证。 (4) 答案句数根据分值在6?12句之间便可,语言要简明,表意要清楚。 (二)简答题组织语言的方法 1 .摘录法:顾名思义,就是选摘原文原句作为答案。 2 .浓缩法: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按照题目规定的字数,将其“浓缩”为合乎规范的句子作为答案。 3 .改写法:依据题干的指令,将原文中的某个或某几个句子,做点改动,使其合乎答题要求。 4 .拼接法:将分散在文章各处的合乎答案要求的句子,有机地拼接融合在一起,使之满足答案的要求。 5 .仿写法:依照文章中的某个句子的形式,再造一个形式上与其相似而内容上又合乎答题要求的句子,使之成为答案。 6 .活译法:这是指回答那些含有比喻的句子的含意的简答题,可以采取翻译(活译)的方法来诠释它,说出这个比 喻的本体,等于就找到了答案。 7 .分析法:对于分析句子层次、分析某个句子的作用、分析文章层次、分析某种写法的意义的试题时,可以根据自己对句、层、段、中心内容的理解,自拟答案。 8 .综合法:也就是综合运用以上所述方法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 考点一准确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一)何谓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子 1. 重要词语①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词语;②表现文章主旨的词语;③富含深义的词语;④反映具体语境的词语;⑤ 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⑥运用修辞手法的特殊词语; ⑦指代词(远指、近指、不定指等)。 2. 重要句子①语义较为丰富、内容较为含蓄的句子;②能表现文章主旨的关键句子;③能表现文章脉络层次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④生动形象富有文学意味的语句;⑤较难理解的各种修辞句;⑥句型庞大结构复杂,容易理解错误的句

论述类文本阅读:关于少数民族文学的概念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关于少数民族文学的概念,学术界大致有两种界定:广义上,以题材分,指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严格意义上,以作家分,指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的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不管哪一种界定,少数民族文学最基本的含义应该是以少数民族为创作对象的文学。当然,少数民族文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以少数民族为写作题材,还在于它能够通过文学的形式传达一个民族的心声、介绍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互相理解和交流,对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融合起到积极作用。无疑,少数民族文学的繁荣,对于促进各民族的理解、提振各民族的文化自信心、构建中国边疆的文化软实力、对外产生文化影响,都有重要的意义。 少数民族作家存在着身份认同和自己的民族文化立场问题,其优点在于他们成长于自己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对本民族的文化从意识、价值到社会、物质等各个层面都有优先于其他民族的体验,这样使他能够写出深刻反映本民族的文学作品。然而,无论是哪个民族的作家,只要能深入少数民族的生活都能够进行创作,也完全有可能产生好的文艺作品,例如雷振邦创作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音乐脍炙人口、经久不衰。因此,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繁荣,并不完全是由作家的身份决定的。少数民族文学首先应该是少数民族题材文学,其次才是作家身份文学。如果少数民族文学成为一种作家的身份文学,那么,少数民族文学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发展,以身份和身份认同作为标志,也可能对作家的视野和思维造成不可避免的局限,从而带来创作的局限性。 对于少数民族作家来说,处理好身份认同的平衡点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方面必须要有自我身份认同,这样才能立足于民族文化的立场,深入思考和挖掘文化的精髓,从中吸取创作的养分;另一方面应该淡化少数民族的身份,立足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去思考人类共同的关注和命运,写出一部民族心灵史的同时也表达出人类共同的兴趣、心灵的共鸣和共同的关注;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去认识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的理解和文化交融。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在于固守自己的民族身份和认同,目的在于用本民族的文化资源与世界对话,如果丧失了这些资源,一个少数民族作家也就没有了和世界对话的资本。只有立足本民族的文化资源,同时又形成不同民族相向而行的共同文化、满足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文化需求,少数民族文学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要使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迈向一个新的繁荣阶段,我们必须走出两个误区:一是关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思维误区。事实上,民族的只有走向世界才是世界的,如果没有走向世界,那么永远都是民族的,而并非世界的。因此并非固守民族的立场就可以成为世界的,

文学的创作过程

文学的创作过程 一、创作的必要条件 (一)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生活素材和广博的生活知识 1.有多样的生活兴趣,广泛地了解生活。 2.对所写的生活内容?烂熟于心?。 3.在开阔生活视野的同时,对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做深入的体察。 4.依靠直接经验的同时,还要掌握大量的间接经验,做到知识广博。 (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审美观、艺术观 1.世界观是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也叫宇宙观。世界观影响着作家基本的创作原则和创作道路。 2.审美观和艺术观是对艺术的本质、特征、价值和使命的基本看法,它直接影响作家的审美个性、艺术趣味和创作质量。 (三)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熟练的艺术技巧 1.艺术修养是作家进行艺术创造所必需的艺术气质、素养与才能。 获得艺术修养的途径:⑴开发自己的艺术禀赋。 ⑵汲取前人艺术杰作中的艺术营养来构建自己特殊的智能结构。 2.艺术技巧是熟练地运用创作手法与技术去创造活的形象,艺术地表现生活的能力。 作家要掌握文学作为语言艺术所独有的艺术表现技巧。因为艺术技巧是: ⑴使生活变成艺术的必要途径。 ⑵使艺术形象具有深厚意蕴的必要手段。 ⑶提高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条件。 丰厚的生活基础、正确的世界观和熟练的创作技巧,是文学创作不可或缺的条件。生活经验是创作的基础,世界观是创作的灵魂,艺术技巧是创作的手段,三者相辅相成。 二、创作过程 文学创作活动的过程,即艺术积累、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三个阶段。理论上三者有先后次序,但在实际创作过程中,三者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交错的。 (一)艺术积累(材料储备)阶段 艺术积累是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和心灵去把握生活素材的实践活动。 陆文夫说:?不写小说的人观察生活,较多的着眼于事,人是作为事的参与者而存在的。小说作者较多的着眼于人,事是作为人的一种连续性表现而存在的。? 艺术积累应该把?人?当作第一目标。 作家进行艺术积累和情感酝酿的基本途径,是对生活的观察、记忆、感受与体验。 1.观察:用审美的眼光,去观看和审查创作对象。 ⑴观察要有广度。⑵观察要有深度。 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2.记忆:把观察得来的信息、素材储存在头脑中。 ⑴艺术积累中的记忆,是经过作家筛选的印象。 ⑵记忆在艺术积累中,起酝酿、孕育、发酵的重要作用。 ⑶艺术积累中的记忆,不仅是外部材料的累积,更重要的是主体自身在观察中获得的情绪心境的聚积。《契诃夫手记》 3.感受:作家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承受外物的刺激,从而产生属于艺术家自己的艺术感觉

美国文学简史(第三版)复习 常耀信

美国文学作者作品 Edwards: 爱德华兹 The Freedom of the Will 《论意志自由》 Great Doctrine of Original Sin Defended 《论原罪》 The Nature of True Virtue 《论真实德行的本原》 名篇:Personal Narrative 《自述》 Sinners in the hands of an Angry God 《愤怒上帝手中之罪》 Benjamin Franklin:本杰明·富兰克林 Poor Richard’s Almanac《穷理查德年历》Autobiography 《自传》 Washington Irving:华盛顿·欧文 A History of New York《纽约外传》The Sketch Book 《见文札记》名篇:Rip Van Winkle《瑞普·温·凡克尔》 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 《睡谷传奇》 James Fenimore Cooper: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Leatherstocking Tales 《皮袜子故事集》 The Pioneer 《拓荒者》The Prairie 《大草原》 The Last of Mohicans《最后的莫希干人》 The Pathfinder《探路人》The Deerslayer 《猎鹿者》

Ralph Waldo Emerson: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Nature 《论自然》Self-Reliance 《论自立》Essays 《随笔集》名篇:The American Scholar 《美国学者》(has been regarded as “American Declaration of Intellectual Independence”被誉为美国思想的独立宣言) The Poet Henry David Thoreau:亨利·戴维·梭罗 Walden 《瓦尔登湖》 Nathaniel Hawthorne:纳撒尼尔·霍桑 The Scarlet Letter《红字》 The House of the Seven Gables 《七个尖角阁的房子》 Mosses from an Old Manse《古厦青苔》 The Blithedale Romance《福谷传奇》 The Marble Faun 《玉石神像》 Ethan Brand 《伊桑布兰德》 Young Goodman Brown 《好小伙子布朗》 Dr. Heidggeger’s Experiment 《海德格博士的体验》 The Ambitions Guest 《野心勃勃的客人》 The Greast Stone Face 《巨石脸》

美国长篇小说的第二次提升_当代叙事中的种族_形式与后种族美学_雷蒙_萨迪瓦尔

美国长篇小说的第二次提升: 当代叙事中的种族、形式与后种族美学 [美]雷蒙·萨迪瓦尔1/文唐伟胜2/译 (1.斯坦福大学; 2.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 新一代少数族裔作家异军突起,他们的作品标志着美国文学已经彻底转向 了“后种族”时代。正如弗吉尼亚·伍尔夫颇具讽刺意味地把“现代”的开 端定位于“1910年或前后”,科尔森·怀特海德(Colson Whitehead)在2009 年《纽约时报》的一篇纪念首位黑人当选美国总统周年的专栏文章中提出, “一年前……我们正式成为一个后种族社会”。下文我将回到怀特海德,并重 点讨论他的三部小说,即《直觉主义者》(The Intuitionist,1998)、《约翰·亨 利的日常生活》(John Henry Days,2001)和《第一区》(Zone One,2011), 但现在我希望对我称为当代叙事中的“后种族美学”作一个背景说明。 “后种族”中种族的含义 在探讨美国小说中的后后现代、后民权时代的来临这个问题时,我希望能 解释清楚我对“后种族”这一术语的使用:在当代美国,种族和种族主义没 有消失,完全没有。杜波伊斯(DuBois)于1901年发表的那个著名观点,即 “20世纪的问题是肤色的问题”,最为准确地评价了20世纪种族的命运(354)。杜波伊斯对“20世纪之初种族的含义”的思考是国际化的、开阔的、 全球性的,因为他关注了“亚洲和非洲,美洲和其他岛国中”的种族地位。 也就是说,“种族问题”不单指由美国种族政治和种族构成来定义的问题,对 于全球所有正在对种族作出心理—社会定位的国家和组织来说,这个问题也非 常重要。在杜波伊斯的观点发表100年后,也就是在21世纪前10年,种族问 题依然是美国和全球现代性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虽然如此,“种族”的含义已 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人们更关注种族的生物性,对种族持本质论的观点; 301现在人们对种族的理解更为复杂,将其视为人类经历的一个要素,它基于祖先

(完整word版)《美国文学选读》课程标准

《美国文学选读》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美国文学选读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选修课。它与英美文学史密切结合,使学生在接触到浩繁的文学作品的同时,可以对繁杂的文学现象加以整理和梳理,并形成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习惯,开阔视野,在学习过程中把握正确的理解文学作品的方法。美国文学选读通过向学生介绍文学作品及其作品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增强语感,增进学生对美国社会、历史、文化以及生活习俗的了解,提高他们对西方文学的欣赏能力及批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文学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深入、直观地理解各个时期的美国文学作品,把握其思想、语言及创作技巧上的特点;另外,还应对美国的文学评论流变具备相对清晰的认识。 2)语言知识:本课程是通过介绍不同文体的文学作品,深化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认知、理解和应用的能力。并通过对不同时期英语原文资料的阅读和解析,以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了解这门语言的发展。 2.能力目标 1)文学作品鉴赏能力:通过作者作品的讲解,学生可以对作品的社会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进行评价,培养并提高自我的鉴赏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课堂和课下阅读及评价任务的完成,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 3)思辩能力:课上小组讨论环节和presentation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辩能力,助其开拓思路,同时也为以后对英语的有效使用打下基础。 3.素质目标 1)文学文化修养:本课程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素养课,旨在培养学生对美国文学及文化的理解,可以使学生以直观的方式全面接触这种语言和文化,并形成独立的开放的文化观,进一步强化其跨文化意识; 2)基本的研究素质:本课程通过对文学评论的介绍和讲解向学生传授文学鉴赏的不同视角,可使其具备基本的文学研究素质; 3)文学翻译的基础:本课程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细读向学生介绍文字背后的人文、历史、政治、哲学及美学等因素,可为文学翻译课程提供较好的材料,并做好前期准备。 三、课程基本信息和内容要求

早期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的“模范少数族裔”形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d14122608.html, 早期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的“模范少数族裔”形象 作者:孙冬苗 来源:《新闻爱好者》2012年第08期 【摘要】《父亲和光荣的后代》与《华女阿五》是早期美国华裔文学的优秀作品。这两部作品给美国主流读者呈现了华人的勤劳、节俭、诚实、乐于助人、重视教育等优良品质,树立了华人的正面形象,成功地解构了美国主流文化中丑陋、愚昧、邪恶的华人形象。然而,在美国东方主义话语的影响下,作者有意无意地用东方主义的眼光来审视父辈和中国文化,固化了“模范少数族裔”这一新的华人刻板形象。 【关键词】华人;刻板形象;模范少数族裔 华人从踏上美国的土地之日起就备受美国社会的压迫和歧视。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排华法案》,使对华人的排斥和歧视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为了稳固其统治地位并进一步边缘化华裔族群,美国的东方主义话语还通过想象和幻想,人为地制造出一系列丑化华人的“他者”刻板形象。这些刻板形象通常有两个极端:一是把华人妖魔化,如邪恶的傅满洲(Fu Manchu)博士和他的女儿龙女(Dragon Lady);另一个是阉割的华人形象,如谦卑恭顺的华人侦探陈查理(Charlie Chan)和温柔体贴的华人妓女荷花(Lotus Blossom)。 二战期间,美国与中国结为盟国。盟友关系使美国政府和公众不得不重新思考对中国的外交策略。新闻媒体开始盛赞华人为“忠诚的少数民族”,美国国会也于1943年废除了《排华法案》。此时,在美国出生的第二代华裔已经长大成人。他们在美国社会的成长经历和所接受的美国学校教育使他们把英语视为母语,把美国视为自己的祖国,对汉语则是生疏的,中国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遥远而又陌生的国度。与移民父母相比,美国主流社会的偏见和歧视让他们更为痛苦。他们也更为渴望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不惜以舍弃自己的族裔文化为代价。这一时期的华裔作家大多以自传的形式向美国主流社会展示华人的优良品德,从而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可。刘裔昌(Pardee Lowe)的《父亲和光荣的后代》(Father and Glorious Descendent,1943)和 黄玉雪(Jade Snow Wong)的《华女阿五》(Fifth Chinese Daughter,1945)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一、对美国文化的臣属——《父亲和光荣的后代》中的父子形象 《父亲和光荣的后代》讲述了作者父子两人在美国的生活经历,塑造了一个热爱美国文化但依然守护中国文化的父亲形象和一个完全美国化的儿子形象。因此,一位白人评论家在谈到

文学概论第四次平时作业部分参考答案

第四次平时作业部分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创作方法”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德国作家歌德提出的。 2、“创作方法”是指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基于一定的文学观念,处理创作与现实关系所依据和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1855年,法国画家库尔贝以“现实主义绘画”为题举办画展,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术语正式登场。 4、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是盛行于17世纪至19世纪初欧洲的文学创作方法。 5、自然主义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以法国的雨果的理论与创作为代表的创作方法。 6、自然主义强调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和客观描述的眼光描绘人物,否定对作品人物进行艺术概括。 7、理想主义最突出的特征是富于理想主义精神,表现作家对理想的热烈追求。 8、真正使象征主义走向独立的是美国诗人爱伦·坡和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 9、现代主义是20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特别是一次大战以来在西方文学中出现的一种非理性主义哲学的文学思潮。 10、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我国先后出现了以下几种文学思潮:伤痕文学、反思学、改革文学。 11、90年代以后,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以“冷面书写生存真实的原生态”为标榜的多元化文体。 二、选择题 1、最早提出“创作方法”这一概念的是(A) A:歌德 B:库尔贝 C:“拉普派”作家 D:席勒 2、现实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B) A:批判现实主义描写更真实 B:批判现实主义能够塑造典型环境当中的典型人物 C:批判现实主义批判现实的力量更强 D:批判现实主义描写更冷静、更成熟 3、主张恪守戏剧创作的“三一律”的原则的创作方法是 (A) A:古典主义 B:人文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实主义 4、把文学创作当成一种科学活动,要求纯客观再现生活的文学思潮是(A) A:现实主义B:批判现实主义 C:自然主义 D:浪漫主义 5、鲁迅的《狂人日记》采用了下列那种创作方法(A) A:现实主义 B:批判现实主义 C:自然主义 D:象征主义 6、人文主义最早从下列哪个国家兴起(C) 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意大利 7、古典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在下列哪个国家表现最为典型(A)

表征理论与美国少数族裔书写

表征理论与美国少数族裔书写 2011-11-01 【原文出处】南开学报:哲社版 【原刊地名】津 【原刊期号】20054 【原刊页号】33~38 【分类号】J4 【分类名】外国文学研究 【复印期号】200601 【文章日期】2005-04-07 【作者】王晓路 【作者简介】王晓路,4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4川成都610064 王晓路(1955―),男,北京人,4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比较文学研究。 【内容提要】表征的特征就是观念系统的再现、对身份的表现、或建构1种有误的再现。这样1种表现或建构显然与意识形态和权力密切相关,同时也与隐含在表现这些形象的话语形式密切相关。少数族裔的书写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对现存表征系统的颠覆,以更为贴近自身历史真实的再现覆盖原有表征系统对该族裔的叙述。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书写的历史均是与这种表征系统的调停、纠正、对抗的历史。 【关键词】表征/美国少数族裔/书写 【正文】 表征(representation)1词是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关键词之1,其涵义几乎覆盖着整个社会人文科学领域①。如修哈和斯坦(E. Shohat and R. Stam)在《反思欧洲中心论:多元文化论与媒体》中就提到表征所具有的宗教的、美学的、政治的、符号的含义。② 据加州大学奇尔德斯(Joseph Chilers)教授的梳理,“表征”早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两人的论说中就有提及。亚里士多德曾将所有的艺术――语言、视觉和音乐,都界定为再现,即表征的样式,而且将其视为确定的人类行为。人类最清晰的特征之1就是对符号的不断创造和再创造。他认

为,在美学和语言的问题中,表征始终是中心问题。自启蒙时期开始,表征也是政治理论的主要概念。在当代论述中,美学或语言与政治的关系成为关键性的命题[1] (pp. 260~261)。所以,当代许多批评家都认为,在权力话语的社会历史框架中,所有的意象在某种程度上都是1种政治内容。正如詹姆逊所指出的,“从这些束缚中惟1有效的解脱开始于这样的认识,1切事物都是社会的和历史的,事实上,1切事物‘说到底’都是政治的。”[2] (p. 11)随着人们对表征理论的深入理解,近年来批评界的关注点在很大程度上放在了文本与权力之间这1重要的连接点上。人们可以发现,在众多的文学评论中,作为整体表征系统的文学文本对女性、少数族裔以及许多被压迫族群的表征本身成为了批评的对象,这1批评以后结构主义的方式表明,表征绝非是某种中性的,或是只是对1些表面现象的证实,而总是现存文化符码所建构起来的。于是,在后现代文化中普遍存在的表征本身就是当代批评的1个10分常见的主题[3] (p. 261)。 实际上,表征之所以成为重要的关键词在于其建构功能。在文字和视觉符码的文本中,表征具有语言编码的功能,即通过符号语言对思想、对经验世界加以再现,并将其真实含义隐藏起来。其2,在符码的背后,表征拥有政治涵义,即通过体制性机构对政治群体的利益加以再现或强化;或与再现已经形成的惯例合2为1,如在影视作品及广告1类的媒体中以惯用的方式表现某1社会群体和社会性别的形象。于是,在社会已经取得了大众赞同并形成了思维与审美定式的前提下,社会支配性群体的意志会巧妙地通过艺术形式悄然再现,而1些群体或性别就可能被刻板地再现,2者均可在受众中形成或建构起固定的观念,形成广泛的社会文化惯例(convention)及文化标准(Cultural Norms)。因此,表征的特征就是观念系统的再现、对身份的'表现(presentation)、或建构1种有误的再现(misrepresentation)。这样1种表现或建构显然与意识形态和权力密切相关,同时也与隐含在表现这些形象的话语形式密切相关。因而,既有的表征史、方式或形成的概念系统就与权力、意识形态、社会性别、种族、主流与边缘、支配与被支配等重要问题联系起来,形成难以忽略的题域。正如威尔士大学埃德加(Andrew Edgar)教授所言,倘若我们确信语言对于经验的世界不仅仅是“镜子”,而是建构了这1世界,那么,它对于社会经验的世界也会发生作用。表征作用的问题在知识话语的语境下也会凸现[4] (p. 261)。这1点亦如芝加哥大学米切尔(M. J. Michell)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当代表征理论中的重要问题,就是美学或符号表征与政治表征之间的关系[5] (p. 11)。 按照米切尔的观点,“文学是生活的再现”这1命题或许是有关文学最普通、但却最天真的直觉。“表征”对于文学的理解起着中心作用。然而应当指出的是,表征,即便是对虚构人物或事件纯“美学”的表征,也难以完全从政治问题和意识形态问题脱离开来。事实上,人们或许会认为,表征正是这些问题进入文学作品的切入点。倘若文学是对“生活的表征”,那么,表征就是“生活”以其所有的社会和主体的复杂性进入文学的地方。文本的同1性、含义的确定性、作者的完整性、解释的合法性等都在文学文本的表征性(或反表征)中起到了作用。表征是我们自己的意志被人了解的方式,但同时也在美学和政治领域中使这1表征与我们本人分离开来[6] (pp. 11~12)。由于权力、体制以及惯例的作用,表征通过各种形式在人们的观念结构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文化研究领域的著名人士霍尔(Stuart Hall)就认为,“在文化中的意义过

最新整理武汉大学考研参考书目学习资料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回到页首↑专业名称研究方向参考书目 英语语言文学01 英语语言学 02 英美文学 03 翻译学 601 基础英语: 张汉熙等主编:《高级英语》(修 订本1-2册)外语教学与研究 出版社 张培基、俞云根等编:《英汉翻 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01 语言、文学与翻译: 胡壮麟编:《语言学教程》(修 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 (修订本)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张伯香编: 《英国文学教程》(修订本上下 册)武汉大学出版社 吴定柏:《美国文学大纲》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 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修 订本)南开大学出版社 郭著章、李庆生编:《英汉互译 实用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 查看 俄语语言文学01 俄语语言学 02 俄罗斯文学 03 俄语翻译学 04 语言文化学 602 实践俄语: 《大学俄语》东方1-7册北外 和普院合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版社1995年 402 俄语语言学与文学: 王超尘等:《现代俄语理论教程》 上下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任光宣:《俄罗斯文学史》2003 年俄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查看 法语语言文学01 法语语言学 02 法国文学 03 翻译理论与实践 04 法语文学理论与批评 603 专业法语: Nouveau sans frontiers CEL Internatial 3-4册 束景哲:《法语课本》第5册,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03 法国文学(中世纪至20世 纪): Les Grands auteurs francais Textes et Litterature Bordas1996 陈振尧:《法国文学史》外语教 学与研究出版社 查看

创作手法

一、现实主义 1、定义:现实主义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2、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细节真实:真实的细节描写,用历史的、具体的人生图画来反映社会生活。现实主义作品是以形象的现实性和具体性来感染人的,因此能使读者如入其境,如见其人。 形象典型:典型化是现实主义的核心,是区别于自然主义的标志。 方式客观:作品的场面和情节中自然地体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和爱憎感情,而不要作者自己或借人物之口特别地说出来。 二、浪漫主义: 1、定义: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2、艺术特点:思想方面: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描写自然风光,歌颂大自然;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重视民间文学,尤其是中世纪的民间文学。 3、积极浪漫主义:敢于正视现实,批判社会的黑暗,矛头针对封建贵族,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因素,同时对资产阶级本身所造成的种种罪恶现象也有所揭露,因而充满反抗、战斗的激情,寄理想于未来,向往新的美好生活,有的赞成空想社会主义。 代表作家:有英国的拜伦,雪莱,史蒂文森,法国的雨果、乔治·桑,德国的海涅,俄国的普希金(早期),波兰的密茨凯维支以及匈牙利的裴多菲等等。 4、消极浪漫主义:消极浪漫主义者不能正视社会现实的尖锐矛盾,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他们的思想是同那个被推翻了的封建贵族阶级的思想意识相联系的。他们从对抗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出发,反对现状,留恋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去寻找精神上的安慰与寄托。消极浪漫主义的出现,实际上是被打倒的封建贵族阶级没落的思想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

华裔美国女性文学的兴起与谭恩美的_喜福会_

华裔美国女性文学的兴起与 谭恩美的《喜福会》 包丽丽 内容提要 谭恩美的《喜福会》有着别具一格的思想主题和艺术风格,改变了华裔在美国的文化形象,为中国文化在美国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主题词 谭恩美 美国梦 代沟 文化 在美国,少数族裔文学进入主流文学并非易事,需要冲破多重障碍。最大的障碍是语言。因为主流社会不但不重视少数族裔的文化传统,而且拒绝作为文化载体的“外国”语言。五十年代,犹太裔作家创作被美国主流社会“发现”之后,逐渐兴起一股少数族裔文学热潮。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许多犹太精英已进入高级阶层,其背后悠久的文化传统诱使人们阅读其作品。 相对犹太文化的精英形象而言,华人文化在美国显然是一种弱势文化,自视甚高的“纯粹”美国人并不将它作为竞争对手和学习榜样,而生活在美国的许多华裔也不具有继承中国文化传统的自觉意识。仅仅面向这个读者群的华裔文学具有自产自销的性质,难以进入主流社会,甚至难以为华裔美国青年所欣赏。 因此,华裔文学在表达华裔美国人的真实生活和他们面临强势文化的真切感受时,其主题必然与犹太文学有所区别。这个主题就是如何在美国的优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之间寻求定位、认同和归属感,并确立尊严和自信。华裔文学的兴起以妇女作家的创作为标志,她们的创作往往从亲身经历出发,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 一般认为,汤亭亭1976年发表自传体小说《女勇士》标志着华裔作家创作进入美国文学主流的开始。作品讲述一名华裔妇女的童年经历,她的种族自我焦虑,种族自卑感,以及在痛苦生活多年之后,找到自我,确立自信,公开表达自己的独特思想情感。主人公是一个美国出生的华裔女子,她抱怨中国文化传统让她在美国生活得很不自在。她父母恪守中国传统生活方式,使她既不能按美国方式生活,也不能按中国方式生活。美国有评论认为:汤亭亭将自己作为华裔的个人经历公之与众,她将亚裔意识形诸笔墨,为亚裔美国人社会与文化地位的提升提供了声援。 十年之后,另一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为华裔文学的兴起做出了贡献。其小说《喜福会》发表之后,立刻引起强烈反响,精装本在1989年即卖出二十七万册,不久后又改编为电影,广为传播。自此之后,美国出版商开始看好华裔作家,其作品更多地流入主流社会, ? 3 7 ?

美国社会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美国社会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中文名称】美国社会与文化 【课程英文名称】American Society and Culture 【学分】1 学分【总学时】 28 学时【讲授学时】 28学时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教学目标为:了解美国社会与文化的基本特点;掌握美国概况的基础知识;理解中美文化差异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掌握相关社会历史背景知识;提高英语语言技能;培养跨文化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意识。 二、课程描述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美国历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社会等多层面内容的表象了解及内在原因的分析。 本课程以教材内容为主,补充电影报刊等媒体材料,旨在通过阅读英语文字材料和观看英文影象资料,对美国的社会历史、生活习俗和风土人情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使学生在欣赏了解的同时,联系社会历史原因进行分析,培养兴趣,开拓视野,提高英语和跨文化学习水平。 三、课程性质及教学对象 美国社会与文化是大学外语选修课程,本课程面向_____全校______学生开设。开课1个学期,共28学时。 四、教材选用 1.选用教材:《美国制度与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学生使用教材说明: A 需要学生购买教材 B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发放活页材料 3.参考书目:《美国文化背景》世界图书出版社 《新编英美概况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五、教学内容 Introduction Chapter 1 General Introduction Section 1 General Introduction 1 Introduction and requirements about this course 2 Basics of Culture 3 Name the visible and invisible aspects of culture 4 Question the students to check the knowledge of America as a nation of immigrants &

论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的身份问题

论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的身份问题 摘要:身份研究是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切入点。身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有些身份比如主体的族裔性、性别等是与生俱来的,无法选择的、单一的;有些身份是后天建构的、多重的,可以选择的。当今的主体置身于多重而差异的世界中,因为不同的关系、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归属等都可能赋予他/她一种潜在的身份。身份问题的研究既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自我认知的角度,更是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极其重要的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少数族裔文学;身份问题;多重性 众所周知,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黑人文学的繁荣和兴旺,也就是所谓的“第二次美国黑人文艺复兴”,使美国文学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一些著名的文学协会开始关注少数族裔文学,如“美国研究协会”多次召开会议专题讨论美国文化多元化与少数族裔文学。1972年还成立了“美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从1978年起举办年会、出版期刊,积极地向研究者推介少数族裔作家及作品。20世纪90年代初《批评探索》这一跨学科的学术理论刊物相继发表了“认同的政治”系列论文,后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约请kwame anthony appiah(凯姆·安瑟尼·阿皮亚)和henry louis gates(亨利·路易斯·盖茨)将论文编辑出版,题名就叫《身份认同》(identities)。其中有一个突出的核心观点——身份已经裂变成了多重指向,不再是单一的。 在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中,美国华裔文学和美国黑人文学最为引人

瞩目。此外,犹太文学、非裔文学、墨西哥裔文学、印第安文学等在美国文学史上都有值得关注的表现。到世纪之交,少数族裔文学批评已经在美国成为一支重要力量,甚至已进入主流大学课程之列。而在世界文学领域里少数族裔文学的创作实绩也令人惊喜,最为有力的一个证明是新世纪以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及作品 多有少数族裔或者“离散”的背景,譬如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维·苏·奈保尔、200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菲利特·奥尔罕·帕慕克(史上第一位土耳其籍诺贝尔奖得主)、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200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等等。 “跨越性是比较文学得以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突出特质”,少数族裔文学具有鲜明而突出的跨越性,在全球化多元文化语境的今天,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关注少数族裔文学就有着学理上的合法性和实践上的必要性。 虽然在中国,2003年11月在成都举行了由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主办、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专题研讨会,此后,国内少数族裔文学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少数族裔文学创作和国外研究前沿相比,我们还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 在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我们可以从身份或身份认同这一视角切入,来认识作者、解读文本,以便使文本中遮蔽已久的历史、扭曲的种族经历、各种离散身份和边缘身份、喑哑的少数声音等等揭开

语言学名词解释.英文

大家论坛 英语专业考研资料

真题: 基础英语:各校基础英语真题资料汇总 英美文学各校英美文学真题汇总 二外:英研二外资料——日语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等汇总 辅导书系列: 英语专业考研名校全真试题基础英语07到年真卷与解析下载 英语专业考研核心词汇.pdf.宫玉波.09版 星火英语专业考研名校全真试题精解英汉互译2012 2011英语专业考研名校全真题精解英汉互译.rar郭棲庆2010年出版 星火英语专业考研考点精梳与精炼英美文化 英语专业考研考点精梳与精练北京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化.rar郭栖庆.2009年版 2010年英语专业考研考点精梳与精练英美文化.rar郭栖庆09年出版 星火英语专业考研考点精梳与精炼英美文学 2010年英语专业考研考点精梳与精练北京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rar郭栖庆09年出版传播学原理2009年版张国良 孙亦丽--大学英语精读学习精要--第一二三册pdf下载 高级英语第二册教材及教师用书第一册rar下载 语言学资料: 英语专业考研考点精梳与精练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学.pdf.黄任.09版 《英语语言学基础》学习指南-温洪瑞主编1999年08月版pdf [韩礼德语言学文集]唐纳德?韩礼德扫描版 英语句法与语用研究.rar下载 语言学名著选读pdf 英语专业考研考点精梳与精练上外语言学pdf下载 英语语言文学典型例题与全真题解析.rar下载英语语言学考点测评 英美概况导读中文版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修订版笔记 新编英国文学教程——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系列教材下载 英语语言学资料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课本教程2010版 戴伟栋语言学笔记 liguistics--胡壮麟超赞的笔记 2007年上外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英汉互译 2005年上外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翻译试卷有答案 辽宁大学语言文学之英语专业基础课真题 英美文学、文化资料: 星火英语专业考研考点精梳与精炼英美文化 英语专业考研考点精梳与精练北京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化郭栖庆09版 2010年英语专业考研考点精梳与精练英美文化郭栖庆09版 大家论坛-英语专业考研论坛- 公益论坛免费下载各种资料! https://www.360docs.net/doc/cd14122608.html,/thread-2407892-1-1.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