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仪器设备自查表

检验科仪器设备自查表

院检验科仪器设备的管理

院检验科仪器设备的管 理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检验科仪器设备的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检验技术日新月异,各种先进的检验仪器不断进入临床检验科。检验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临床检验质量,其科学管理是检验科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下面就我科近年来在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做法和体会做一个介绍。 一、仪器设备的购置 1、设备选购程序 为了保证所选购仪器设备具有实用性、先进性及较高的质量价格比和较好的售后服务条件,设备的选购应遵循如下程序:科室根据临床要求和科室业务发展需要,提出选购仪器的可行性申请报告。申请报告应包括:设备名称、功能用途、临床价值、经济效益分析等;院方批准后,由主管院长、设备科长、检验科组成考察小组对所立项目相关设备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小组提出考察报告由院方组成招标小组进行招标采购。 2、仪器采购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收集信息临床实验室 这是提出选购申请的依据,首先考虑仪器的临床实用性,是否需要,需要什么档次的仪器,应根据医院床位数、每日门诊量、标本量决定,原则是经济实用,既不可好大求洋,又要考虑今后3 a~5 a科室的业务发展;其次是对同一类仪器的多个品牌进行信息收集,主要通过听取厂商介绍、咨询有关用户、上网查询收集等,根据所了解的信息资料初选两三个品牌。 实地考察

主要是到相关单位观看实物,考察内容包括设备的机电原理、运行过程、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工作速率、维修率、耗材价格、培训、售后服务等。 坚持原则,避免长官意志 检验科是仪器设备的使用科室,在对仪器技术性能指标论证过程中要起主要作用,要敢于承担责任,不要以为附和领导意愿,造成决策失误。 二、仪器设备的管理 1 仪器安装 安装环境 仪器安装环境是保证其正常运行的前提,要认真学习安装说明书,严格按要求提供仪器的工作环境。检验仪器一般要求较好的通风条件、理想的室温、室内干燥等。各种仪器又有其较高的特殊要求,如血细胞计数仪要求环境无尘;大型仪器要求专线供电,不能与空调等同线,有不间断电源;血细胞计数仪、电解质仪必须要有良好地接地;有些仪器要避光,安装深色窗帘等。 验收 检验科、设备科、总务科、厂家共同开箱,清点标准配件,看是否有缺损,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的配置要求。对随机携带的仪器配件、操作手册、电脑驱动盘等要统一专人保管。 2 人员培训 操作人员上岗培训

测绘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测绘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切实管好用好各类测绘仪器设备,充分发挥每一台仪器设备的作用,是保证测绘产品的质量水平的重要因素。 1.仪器的保管与使用 1.1 公司设专门的仪器设备室由办公室管理并设兼职设备管理员一名,负责本公司仪器设备的归档、登记、发放、入库、检查、保养、送检等各项工作。 1.2 每台仪器设备均应有自己的使用记录卡,记录卡由设备管理员负责填写并保存。 1.3 仪器领用者(测绘工程部负责人或项目部兼职设备管理员)根据工作需要,以书面形式提出需用仪器(设备)的类型和数量。报办公室主任审批后,由设备管理员与使用者一起清点、登记发放出库。 1.4 仪器出库时,领用者应对每一台仪器进行开箱检查,确认仪器状态正常、箱内附件齐全,检查无误后,在仪器领用登记簿上签字设备管理员填写“仪器使用登记卡”。 1.5 工程施工期间,仪器操作员负责所用仪器的安全保护。作业过程中,仪器(包括主、付站)周围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有人看护。如雨天作业,必须采取防雨措施避免仪器淋雨。需要迁站时,仪器应装箱上锁。 1.6 工程完工后,仪器领用者应将所有的仪器设备进行清查。如有丢失或(损坏),应由直接责任人填写仪器丢失(损坏)登记表。设备管理员与仪器领用者共同对照领用记录簿进行查对,并逐台仪器开箱检查。发现问题由领用者负责解释并处理检查确认后,归还人在“仪器使用登记卡”的“归还人”栏内签字经保洁处理后,仪器方可入库。 1.7 仪器入库后,由设备管理员对“仪器丢失(损坏)登记表”进行审查,按有关规定确定赔偿金额,报公司领导审批。 2.仪器维修与检定 2.1 仪器设备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设备管理员负责组织安排,报办公室主任审批后送仪器维修站或厂家进行维修。在外地施工的仪器需要维修时,经测绘工程部负责人批准后可在当地就近维修。

检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检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水泥厂化验室检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一)分析天平 1称量前应首先检查天平位置是否水平,各部件是否正常,然后校正零点或进行必要调整。 2. 被称量物质质量绝不可超过天平所规定的负荷限度。扭动天平升降枢时,必须缓慢小心,防止天平大幅度摆动损伤刀口。 3. —定要使天平处于静止状态时,才能放上或取下被称物和砝码。在天平各门关闭后,方可放下升降枢,观察读数。 4. 被称物质的温度应与天平室的室温相平衡后,方可进行称量。吸湿性、挥发性或腐蚀性的物质,一定要放在容器内,将盖盖紧后再 称量。 5. 砝码只允许用天平镊子夹取,不得用手直接拿取,砝码用过后应放回砝码盒内原来的位置上。 6. 在进行同一项的分析过程中,只允许使用同一台天平和砝码。 7. 天平内要保持干燥清洁,经常更换干燥剂,用软毛刷拭去各部件的尘埃,并要定期进行校验,以保持其精度。 8分析天平室要与分析实验室隔开。 (二)银、镍器皿

1银器皿 (1) 银的熔点较低,使用温度一般以不超过 750C为宜。 (2) 刚从高温炉中取出的银坩埚不许立即用水冷却,以防裂纹。 (3) 应用过氧化钠熔剂时,只宜烧结,不宜熔融,所以要严格控制温度。 (4) 含硫化物高的物质不要在银坩埚中熔融 (5) 清洗银器皿时,可用微沸的稀盐酸(1+5),但不宜将器皿放在酸内长时间加热。 2.镍坩埚 镍坩埚中宜使用碱性熔剂,如氢氧化钠,过氧化钠进行熔融,不 得应用焦硫酸钾、硫酸氢钾等酸性熔剂。使用温度不得高于700C, 否则带入溶液中的镍盐将大量增加。 2006-8-24 11:28 回复 质量道师 2位粉丝

(三) 高温炉及其温度控制器

检验科仪器

检验科 科室下设科室: 临床检验室生化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血栓与止血实验室、常规实验室、免疫实验室、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输血科 血液细胞学实验室 仪器设备: 临床常规检验室: 五分类血球仪:全自动五分类血球仪1台(选一) 1.XN全自动五分类血球仪(日本) 2.岛津全自动五分类血球仪(日本) 三分类血球仪:全自动五分类血球仪2台(国产) 1.k-21 SYSMEX 2 .迈瑞(国产) 尿仪:全自动尿液分析仪1台 1.迪瑞全自动尿液分析仪迪瑞N-600 2.优利特全自动尿液分析仪优利特Uritest-500 L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1台 1.重庆天海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国产) 2.西门子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德国) 3. 美国DiaSys尿沉渣分析仪 全自动血气分析仪: 1.梅州康立血气分析仪

2. 美国麦迪克medica20W 3、GEM3000血气分析仪(美国) 生化实验室: 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台(800速) 1.东芝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3.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x5、cx9(美国) 4.德灵全自动生化(美国) 5. 西门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1台 1. 雷杜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国产) 全自动电泳仪(含电脑,打印机,扫描仪)1台 1. 法国sebia电泳仪全自动电泳仪。 2.意大利英特雷勃(InterLab)全自动电泳仪。 微生物实验室: 全自动血培养仪1台 1. 美国百科BD BACTEC TM 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 2. 法国梅里埃Bact/ALERT 3D 60 全制动细菌培养、鉴定仪1台 1.全制动细菌培养梅里埃V itek 2, 1. 法国梅里埃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百度文库讲解

仪器设备的控制管理制度1.目的 对仪器设备实施有效的管理,确保其过程能力要求,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 范围 适用于对检测仪器设备及其软件的配置、使用和维护、管理。 3. 职责 3.1技术负责人应: 3.1.1负责组织对仪器设备全过程的监督。 3.2综合业务室主任应: 3.2.1负责仪器设备购置申请的审核、维修及档案管理。 3.2.2负责仪器设备维修、降级、报废的审核。 3.3设备员应: 3.3.1负责对仪器设备使用的管理; 3.3.2负责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及修理的有关记录及资料的管理,建立设备档案3.4使用人员应: 3.4.1负责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完成日常保养维护工作。 4. 工作程序 4.1仪器设备购置及验收 见《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品管理程序》。 4.2仪器设备的标识 4.2.1用于检测的仪器设备由设备员统一登记建帐、分类编号,该编号应具唯一性并对该设备粘贴表明其状态的三色标识,以便识别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状态,防止仪器设备的超期超范围使用。 4.2.2标识的分类 4.2.2.1合格证(绿色 4.2.2.1.1计量检定合格者; 4.2.2.1.2设备不必检定,经检查功能正常者; 4.2.2.1.3设备无法检定,经对比或鉴定适用者。 4.2.2.2准用证(黄色 4.2.2.2.1多功能仪器设备,某些功能已丧失,但检测工作所用某项功能正常,且经校准合格者; 4.2.2.2.2测试设备某一量程精度不合格,但检测某项工作所用量程合格者; 4.2.2.2.3

降级使用者。 4.2.2.3停用证(红色 4.2.2.3.1检测仪器设备经计量检定不合格者; 42232检测仪器设备损坏者; 42233检测仪器设备性能无法确定者; 42234检测仪器设备超过检定周期者。422.4对贴有停用证(红色标志的仪器设备禁止使用,对贴有准用证(黄色标志的仪器设备只能使用其正常的功能部分。对没有使用(1个月以上的仪器设备,技术性能、指标达到规定要求的设备,经综合业务室主任批准应进行封存,并填写《仪 器设备封存记录》。 4.2.3标识管理 4.2.3.1设备员负责仪器设备标识的粘贴和更换,并建帐管理,标明设备编号、检定日期、有效期等,标识应粘贴于仪器设备显著位置处。 4.3仪器设备的使用 4.3.1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检定(校准,未经检定(校准的设备不得投入使用。设备员负责及时更新所得的修正因子。详见《实现测量可溯源程序》432设备应由经过授权的检测人员操作。操作者应经过培训,详细了解设备最新版本的使用说明书、技术资料内容,熟练掌握设备的性能和操作程序后,方可上机操作,并按规定要求填写《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特殊设备的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 4.3.3对容易引起误操作及重要的操作过程,由各检测室组织编制操作规程,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实施。 4.3.4检测人员在使用设备前后,应对该设备进行核查或校准,包括对运行情况的记录和现行状态的检查,保证设备及其软件应达到要求的准确度,并符合规范标准的要求。 4.3.5操作过程中如发生过载、误用、故障或对设备性能有怀疑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报设备员标识处置,防止误用。同时,检测组应核查这些缺陷或偏离对以前检测质量的影响,按《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管理程序》评价其性质及采取措施。 4.3.6对于使用频率高、漂移性较大的设备,应在两次检定(校准期间内进行期间核查,确保其工作状态符合要求。检测室按计划实施,并记录其过程结果,详见《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程序》。 4.3.7设备的日常保养由指定操作人员负责进行,按使用说明书和管理要求,实施维护保养及功能性检查并填写《仪器设备保养、维修记录》。 4.3.8对需要使用的无菌工器具和器皿应能正确实施灭菌措施,无菌工器具和器皿应有明显标识以与非无菌工器具和器皿加以区别。 4.4仪器设备的租(借入和租(借出和现场检测设备的管理 通过对租(借的方式向其他实验室租(借的设备、脱离了本所直接控制的租(借出的设备和现场检测设备控制管理,以满足本程序控制要求。 4.4.1租(借入 4.4.1.1由需用部门提出申请,说明所需设备的技术指标性能要求;

检验科设备管理制度

检验科设备管理制度 1. 目的 对设备实施有效控制和管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2. 范围 适用于设备的购置、验收、使用、维护、修理、报废等。 3. 定义 设备管理是以设备为研究对象,追求设备综合效率,应用一系列理论、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过程(从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验收、使用、保养、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科学型管理。 4. 职责 4.1技术负责人提出设备的配置需求; 4.2各专业组负责本专业设备的购置申请的提出、使用、日常维护、定期维 护。 4.3医院设备科负责设备的采购,组织设备的验收。 4.4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的标识、建档,组织设备的检定、校准等。 4.5科主任负责设备的合理配置和有效管理。 5. 工作程序 5.1 设备的采购和验收 5.1.1设备的申购由科室提出,并到设备填写《医疗设备仪器购置申请表》, 在申请表上简述购置该设备在诊断、治疗上的意义, 及经济效益等,并 标明需要国产还是进口设备。 5.1.2严格执行《医疗设备验收制度》。 5.2设备档案管理

5.2.1设备由设备管理员负责建立设备档案,内容包括: a)设备标识; b)制造商的名称、类型识别和序列号或其它唯一性的识别; c)制造商的联系 人、电话; d)设备到货日期和投入运行日期; e)当前的位置; f)接受时的状态(例如新品,使用过,修复过); g)制造商的说明书或其存放处; h)证实设备可以使用的设备性能记录; i)已执行及计划进行的维护; j)设备的损坏、故障、改动或修理; k)预计更换日期; h)各项中提到的性能记录应包括所有校准和/验证报告/证明的复印件。内容应 包括日期、时间、结果、调整、可接受性标准以及下次校准和/或验证的日期,适 当时,还应有在两次修/校准之间需进行的维护检查的次数等,可根据制造商的说 明来确立可接受准则、程序和进维护验证和/或校准的频次(适当时),以满足本要 求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5.2.2设备管理员负责编制设备总表,在设备有变化时应予以更新。 5.2.3设备的唯一性标识:内容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编号、责任人。 5.2.4对计量设备进行标志管理,用不同颜色的标志贴于设备的明显位置。 a) 合格证(绿色):用于检定、校准合格的设备,自校准合格的设备。 b) 准用证(黄色):用于部分功能或量程能满足检验工作需要,而其他功能或量 程有不合格的多功能或多量程的设备或降级使用的设备。 c) 停用证(红色):用于检定或自校准不合格、损坏待修或报废的设备、停用的 设备。 5.3设备的使用

检验科设备管理制度

检验科设备管理制度 生效日期:2013年1月13日版本号:1.0 1. 目的 对设备实施有效控制和管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2. 范围 适用于设备的购置、验收、使用、维护、修理、报废等。 3. 定义 设备管理是以设备为研究对象,追求设备综合效率,应用一系列理论、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过程(从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验收、使用、保养、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科学型管理。 4. 职责 4.1技术负责人提出设备的配置需求; 4.2各专业组负责本专业设备的购置申请的提出、使用、日常维护、定期维护。 4.3医院设备科负责设备的采购,组织设备的验收。 4.4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的标识、建档,组织设备的检定、校准等。 4.5科主任负责设备的合理配置和有效管理。 5. 工作程序 5.1 设备的采购和验收 5.1.1设备的申购由科室提出,并到后勤设备工程科填写《医疗设备仪器购置申请表》,在申请表上简述购置该设备在诊断、治疗上的意义,及经济效益等,并标明需要国产还是进口设备。 5.1.2严格执行《医疗设备验收制度》。 5.2设备档案管理 5.2.1设备由设备管理员负责建立设备档案,内容包括:

a)设备标识; b)制造商的名称、类型识别和序列号或其它唯一性的识别; c)制造商的联系人、电话(适当时); d)设备到货日期和投入运行日期; e)当前的位置(适当时); f)接受时的状态(例如新品,使用过,修复过); g)制造商的说明书或其存放处(如果有); h)证实设备可以使用的设备性能记录; i)已执行及计划进行的维护; j)设备的损坏、故障、改动或修理; k)预计更换日期(可能时);h)各项中提到的性能记录应包括所有校准和/验证报告/证明的复印件。内容应包括日期、时间、结果、调整、可接受性标准以及下次校准和/或验证的日期,适当时,还应有在两次维修/校准之间需进行的维护检查的次数等,可根据制造商的说明来确立可接受准则、程序和进行维护验证和/或校准的频次(适当时),以满足本要求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5.2.2设备管理员负责编制设备总表,在设备有变化时应予以更新。 5.2.3设备的唯一性标识:内容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编号、责任人。 5.2.4对计量设备进行标志管理,用不同颜色的标志贴于设备的明显位置。 a) 合格证(绿色):用于检定、校准合格的设备,自校准合格的设备。 b) 准用证(黄色):用于部分功能或量程能满足检验工作需要,而其他功能或量程有不合格的多功能或多量程的设备或降级使用的设备。 c) 停用证(红色):用于检定或自校准不合格、损坏待修或报废的设备、停用的设备。 5.3设备的使用 5.3.1每台设备均由科主任指定一名责任人负责日常管理,并授权给具备相应资格的 人员使用,设备责任人和使用人应熟悉所管理设备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了解设备的原理。 5.3.2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人员须经过培训合格,一般情况下大型仪器设备应有两人 以上能独立操作。 5.3.3使用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并填写使用记录。 5.3.4外单位借本检验科设备时,借用人员需填写《设备领(借)用登记表》,经科主任批准,设备管理员应在借出和返还时对仪器设备的使用状态进行检查。 5.4设备的维护、维修、停用和报废

关于印发《中南大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中南大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的通知中大资字〔2007〕7号 关于印发《中南大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的 通知 各二级单位: 现将《中南大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南大学 二○○七年六月十八日 主题词:仪器设备管理办法通知 抄送:各二级党组织、党群部门.

中南大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仪器设备是学校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保证.为加强学校仪器设备的管理,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和《中南大学国有资产管理条例》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的仪器设备是指学校各单位使用学校事业费或基建设备费、科研经费、自筹经费及各种基金等渠道购置或接受校外单位、个人捐赠的产权属于学校的各类仪器设备,并且应符合下列两个条件: (一)单台(套)价值800元以上; (二)能独立使用,且使用寿命在1年以上(不能独立使用的设备应与主机合并管理). 单台(套)价值在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除执行本管理办法外,还应执行《中南大学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中的规定. 第三条学校仪器设备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管用结合、责任到人”的管理原则.资产管理处在主管校长领导下,全面履行学校仪器设备所有权与综合管理的职能. 第四条各单位负责本单位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管理.为加强管理,各二级单位应指定资产主管负责人和资产干事,负责本单位的设备管理工作.各单位应充分利用所管理的仪器设备,使其发挥最大效益,全面完成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第二章仪器设备的计划、采购与帐、卡管理

院检验科仪器设备的管理

检验科仪器设备的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检验技术日新月异,各种先进的检验仪器不断进入临床检验科。检验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临床检验质量,其科学管理是检验科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下面就我科近年来在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做法和体会做一个介绍。 一、仪器设备的购置 1、设备选购程序 为了保证所选购仪器设备具有实用性、先进性及较高的质量价格比和较好的售后服务条件,设备的选购应遵循如下程序:科室根据临床要求和科室业务发展需要,提出选购仪器的可行性申请报告。申请报告应包括:设备名称、功能用途、临床价值、经济效益分析等;院方批准后,由主管院长、设备科长、检验科组成考察小组对所立项目相关设备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小组提出考察报告由院方组成招标小组进行招标采购。 2、仪器采购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1 收集信息临床实验室 这是提出选购申请的依据,首先考虑仪器的临床实用性,是否需要,需要什么档次的仪器,应根据医院床位数、每日门诊量、标本量决定,原则是经济实用,既不可好大求洋,又要考虑今后3 a~5 a科室的业务发展;其次是对同一类仪器的多个品牌进行信息收集,主要通过听取厂商介绍、咨询有关用户、上网查询收集等,根据所了解的信息资料初选两三个品牌。 2.2 实地考察 主要是到相关单位观看实物,考察内容包括设备的机电原理、运行过程、工作原理、

性能特点、工作速率、维修率、耗材价格、培训、售后服务等。 2.3 坚持原则,避免长官意志 检验科是仪器设备的使用科室,在对仪器技术性能指标论证过程中要起主要作用,要敢于承担责任,不要以为附和领导意愿,造成决策失误。 二、仪器设备的管理 1 仪器安装 1.1 安装环境 仪器安装环境是保证其正常运行的前提,要认真学习安装说明书,严格按要求提供仪器的工作环境。检验仪器一般要求较好的通风条件、理想的室温、室内干燥等。各种仪器又有其较高的特殊要求,如血细胞计数仪要求环境无尘;大型仪器要求专线供电,不能与空调等同线,有不间断电源;血细胞计数仪、电解质仪必须要有良好地接地;有些仪器要避光,安装深色窗帘等。 1.2 验收 检验科、设备科、总务科、厂家共同开箱,清点标准配件,看是否有缺损,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的配置要求。对随机携带的仪器配件、操作手册、电脑驱动盘等要统一专人保管。 2 人员培训 2.1 操作人员上岗培训 大型仪器专人使用,由厂商进行专门培训,小型共用仪器,科室组织轮转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使用。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一、仪器设备的配备 1.本公司试验室配备正确进行检测(包括抽样、样品制备、数据处理与分析)所需的抽样和检测设备(包括软件)及标准物质,其功能和技术性能必须满足检测的规范、标准的要求。 2.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流转应按规定程序控制。未经定型的专用检验仪器设备需提供相关技术单位的验证证明。 二、仪器设备的使用 1.如果要使用本公司永久控制范围以外的仪器设备(租用、借用、使用客户的设备),限于某些使用频次低、价格昂贵或特定的检测设施设备,且应保证符合相关要求。 2.对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的仪器的关键量或值,应制订周期检定或校准计划。业务室应组织制定本公司开展检测工作所需的测量设备和标准物质的周期检定或校准计划。 3.包括用于抽样在内的全部测量设备(包括新购设备、修复后的设备、停用时间过久的设备、向外借出返回的设备等)在投入工作前应进行校准或核查,以证实其能够满足试验室的规范要求和相应的标准规范。 4.使用人员在操作仪器设备前后均应检查其状态和环境条件并记录。

5.仪器设备应由经过授权的人员操作。有关技术资料应便于有关人员取用。作业指导书及仪器设备使用和维护的技术资料应便于使用人员现场随手可取。 三、仪器设备的管理 设备应有专人负责保管和量值溯源,保证其正常工作。精密、贵重和操作技术复杂的应编制安全操作和维护规程,由经过授权的人员操作。设备使用和维护的最新版说明书(包括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有关手册)应便于有关人员取用。 1.用于检测并对结果有明显影响的每一设备及其软件,都应加以唯一性标识并分类编号管理。 2.所有在用仪器设备应由使用部门根据检测情况分别贴上“合格”、“准用”、“停用”三色标识,表明其受控状态。 3.技术管理层应针对设备固定或移动使用的特点,制定具有安全处置、运输、存放、使用和有计划维护测量设备的程序,以确保其功能正常并防止污染或性能退化。 4.无论什么原因,若设备脱离了试验室的直接控制,本公司应制定措施,对返回的设备进行核查,确保其功能和校准状态能显示满意结果。 5.对使用频度较高、长期稳定性较差的关键量测量设备应进行期间核查。

检测检验仪器设备控制程序

检测检验仪器设备控制 程序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一、目的 为保证所有仪器设备均能满足使用要求,满足量值溯源。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保证检验检测工作正常、有效开展。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开展检测工作用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使用、校准,维护、修理、报废等管理工作。 三、职责 3.1质检中心:负责对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校准,和保养、定期维护和期间核查,使用记录,负责仪器设备的购置申请、仪器检定、维修和申请报废工作。 3.3财务资产部:负责检验检测仪器设备采购,和登记建档。 四、工作程序 4.1仪器设备的购置 4.1.1各部门根据的检测需要,提出合理有效的仪器设备配置方案,汇总给质检中心。 4.1.2质检中心提出仪器设备购置申请,填写《仪器设备购置申请表》,明确仪器设备名称、型号 规格、精度、用途、参考价格等;经技术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交综合部汇总。 各申购部门有义务为质检中心提供技术上的支持,采购过程应满足《采购及委外加工控制程序》的要求。 4.2仪器设备的验收 4.2.1所购仪器设备到货后,应在合同规定期内进行验收,无验收期限规定的应在一个月内验收完 毕。 4.2.2仪器设备由质检中心组织验收,验收时应填写《仪器设备验收报告》,收集与验收工作有关 的证明材料(保修卡、售后服务保证等),必要时与供应方签订仪器设备应用技术培训协议。验收工作的有关资料及仪器调试报告汇总,交财务资产部存档。 4.3仪器设备档案管理 4.3.1质检中心负责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内容包括:仪器设备的名称、购置日期、启用日期、使用 状态、制造商名称、标识、系列号、验收报告、检定(校准)证书、维修记录、使用说明书原件、操作规程(复印件交仪器使用者使用)、购置资料(如保修卡、售后服务保证等)、仪器设备报废单、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等。 4.3.2设备使用和维护的最新版说明书(包括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有关手册)要方便相关操作人员取 用。

仪器设备管理卡全

仪器设备管理 WEW-1000规型名万能试验机 购置价生产厂浙江英 2015.1购置日出厂编号WP15111 2016.3.8启用日期管理编号LZ-S02-01谢冬林管理人存放地点力学室

仪器设备管理卡 DYE-20000n规格/型号名称压力试验机 /购置价格生产厂商无锡华锡 2015.12购置日期出厂编号2166 2016.3.8启用日期管理编号LZ-S02-02 谢冬林管理人存放地点力学室 仪器设备管理卡 HYE-300/10规格名称型号/恒应力试验机型/生产厂商购置价格无锡市德瑞卿 2015.12出厂编号购置日期13080004 2016.3.8管理编号启用日期LZ-S02-03 谢冬林存放地点管理人力学室

仪器设备管理 FSY-15水泥负压规型名析购置价生产厂上海路2015.1购置日出厂编2019121 2016.3.8启用日管理编LZ-S02-0 谢冬林管理人存放地点水泥室 仪器设备管理卡

FZ-31规格名称型号/沸煮箱 /购置价格生产厂商上海康路2015.12购置日期出厂编号140513 2016.3.8启用日期管理编号LZ-S02-05谢冬林管理人存放地点集料室 仪器设备管理卡 YH-40B规格名称型号/标准养护箱 /购置价格生产厂商天津市路达2015.12购置日期出厂编号151231 2016.3.8启用日期管理编号LZ-S02-06谢冬林管理人存放地点力学室

仪器设备管理 FBT-水泥比表规型名积购置价生产厂上海申2015.1购置日出厂编ZB-1 2016.3.8启用日管理编LZ-S02-0 谢冬林管理人存放地点水泥室

化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制度

化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制度 1 每台仪器应有固定标识牌,包括仪器名称、仪器型号、仪器出厂号等。 2 每台仪器由仪器管理人员建立仪器档案。内容包括仪器使用说明书、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购进时间、启用时间、验收报告、调试报告、使用登记、维护和维修记录、仪器故障记录及检定记录(检定合格证书),交由档案员存档。 3 仪器使用人员要经过严格培训,要能独立熟练地操作仪器。其中仪器责任人要负责仪器的日常维护。 4 所有仪器设备应配备相应的设施与操作环境,保证仪器设备的安全处置、使用和维护,确保仪器设备正常运转,避免仪器设备损坏或污染。 5 所有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异常现象发生时,应立即停止使用,终止测试。由仪器责任人向室主任和分管站长汇报,按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维修程序申请维修。在维修期间应加以“停用”标识,避免其他使用人员误用。 6属于国家法定计量检定的仪器设备,应按有关文件规定,送计量部门定期检定,经检定合格方可使用。按检定结果在仪器醒目位置贴上仪器使用“三色标识”。即:“合格”、“准用”、“停用”。 马弗炉使用注意事项 1.第一次使用或长期停用后再次使用时应先进行烘炉,温度200~600℃,时间约4小时。 2.使用时炉膛温度不得超过最高炉温,也不要长时间工作在额定温度以上。 3.工作环境条件为:温度0~50℃,相对湿度<80%,无导电尘埃,无易燃易物品和腐蚀性气体。 4.为确保使用安全,必须加装地线,并良好接地。 5.使用时炉门要轻关轻开,以防损坏机件。 6.在炉膛内放取样品时,应先关断电源,并轻拿轻放,以保证安全和避免损坏炉膛。 7.为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和保证安全,在设备使用结束之后要及时从炉膛内取出样品,退出加热并关掉电源。 3.工作环境要求无易燃易爆物品和腐蚀性气体。 8. .保持炉膛清洁,要求每班在下班前清理一遍,放样品时应谨慎,以防碰坏硅碳棒。 9.电炉切断电源,停炉之前应将“电流调节”置零。保护可控硅。10.更换硅碳棒时要特别小心,因碳棒易碎。 11.就是功率的调节不能太大,应在额定功率范围以内,一般不能超过6KW或4Kw;电流不能超过额定电流,一般不超过20A,如果电流超过量程时应马上关电源;如果是自动控温炉的话,调节F值不易太大,一般不超过60%。 12. 注意防护高温对人体的辐射。 13熟悉高温装置的使用方法,并细心地进行操作。

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器的使用管理制度 1.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入库要按照教育部教学仪器设备配备标准,分学科、分类别、按编号顺序存放入柜。建立仪器明细帐,填写柜卡,做到帐、卡、物相符。各类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说明书、图纸要装订成册,妥善保管以备查用。人员调动时要办理接交手续。 2.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室要有防盗、防火、防毒等安全措施,并做好通风、防潮、防尘和保洁工作。 3.实验教学仪器设备使用后应及时进行清洁、保养并入柜,要根据各类仪器的特点,定期的进行维护与保养,使仪器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4.实验教学仪器设备领用、借用,必须在登记册上完备手续,不能私自外用。凡丢失或违规操作造成仪器、设备损失的,由当事人按学校有关规定赔偿。 5.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报废,按学校固定资产的有关报废程序进行办理,经批准报废后方可办理注销手续,同时报区县教育技术装备管理部门备案。 音乐器材管理制度 1.音乐器材由学校指派音乐教师专人负责管理。 2.认真做好音乐器材设备的登记,对入柜的音乐器材应规范存放整齐,做到账、卡、物相符。 3.做好对音乐器材的维修、损坏、赔偿登记工作。 4.按照音乐课程标准和教学需要增添音乐器材,由管理工作人员负责向学校申报添置计划。 5.爱护音乐器材,未经管理人员的许可,其他人员不得随意动用音乐器材,违者如造成损坏应照价赔偿。

6.音乐器材一般不得外借,如需外借,必须经学校主管领导同意后方可借出。外借器材如遇损坏或丢失,应照价赔偿。 7.注重音乐教室教学氛围的打造,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整洁。 8.每次学生使用器材完毕后,管理人员要检查器材的数量和完好情况,并有序存放,关好门窗。如因失职造成器材损坏丢失,由管理人员负责赔偿。 9.音乐器材管理人员因工作发生变动时,应按规定办理工作移交手续。 美术器材管理制度 1.美术器材由学校指派美术教师专人负责管理。 2.认真做好美术器材设备的登记,对入柜的美术器材应规范存放整齐,做到账、卡、物相符。 3.做好对美术器材的损坏、赔偿的登记工作。 4.按照美术课程标准和教学需要增添美术器材,由管理工作人员负责向学校申报添置计划。 5.爱护美术器材设备,如遇非正常使用损坏,应照价赔偿。 6.美术器材一般不得外借,如需外借,必须经学校主管领导同意后方可借出。外借器材如遇损坏或丢失,应照价赔偿。 7.注重对美术教室教学氛围的打造,保持室内整洁卫生,画架、画台要摆设有序,不得在画架、画台、墙壁乱刻乱画。 8.每次教学器材使用完毕之后,管理人员要检查器材的数量和完好情况,并有序摆放,做好器材和室内的清洁卫生,关好门窗。如因失职造成器材损坏丢失,由管理人员负责赔偿。 9.美术器材管理人员因工作发生变动时,应按规定办理工作移交手续。

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的管理方案计划与维护

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为了解决实验室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使用人员对设备疏于养护,重使用、轻保养、缺维修档案的问题,今天的内容主要对检验机构实验室仪器设备从采购到使用维护等方 面的内容进行介绍,希望能对检测实验室设备管理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试验设备是开展质量检测的物质基础之一。本文从设备采购期间的选型论证,到设备使用期间的养护维修两方面的角度,介绍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检测试验设备的特点】 1、科技含量高,结构复杂 随着国家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检测技术也飞速发展,先进的仪器设备不断涌现,老设备不断升级、换代;同时,现代试验技术正在向着多学科交叉渗透、多学 科智能密集型方向发展。许多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是化学、机械、电子、光学、生物、 计算机等多学科智能的集中体现,如气质联用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 2、品种多、数量大 如,各种超声振荡仪、真空干燥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光学显微镜、天平等。。。这类仪器单价低、品种多、数量大,适合基础检测任务,频繁使用导致老化,会给维修人员带来很大的工作量,难以及时修复,从而,影响检测。专业检测设备和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台数少,但品种多,单价高,使用者需参加仪器厂商培训及检测操 作上岗培训,发生故障,只依靠本单位内的维修力量难以修复,必须联系厂家进行处理,这样势必造成维修周期长,维修价格高,延误检测任务的完成。。。 【主要存在的问题】

1、设备疏于养护 大多数化学检测设备都属于精密仪器,不但要求试验操作人员会使用,还要了解仪器的基本原理、使用注意事项、仪器的存放环境,这样仪器的故障率才会减少[1],例如,纺织实验室常见的单纱强力机、做剥离顶破试验使用的万能材料试验机,机械部 分的丝杠需经常上油保养,但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因为使用频率不高,疏于保养,还 有大量使用的光学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属于光学精密仪器,光学镜片定位精准,存放环境要防尘防震防潮,对环境的要求保持室温15℃~35℃,无直射光,无强烈的震动或连续不断的微震动,无强磁场,相对湿度40%~80%,无腐蚀性气体,无引起紫外吸收的有机、无机气体,少灰尘。如果光学仪器存放在一般实验室,在潮湿的环 境下,镜面受潮而霉变。在有的实验室,存在将光学分析仪器靠近离心机或振荡器等 设备,以便操作人员在离心程序后,样品即可进行光学分析,但是光学分析仪器长期 在高速运转的仪器旁,镜片可能会被震掉或震碎。在维修过程中,发现诸如此类问题 较多,仪器管理稍不重视[2],对检测试验带来较大的影响,加大了维修人员的工作量及维修经费。 2、仪器缺维修档案 试验仪器在购置、安装、验收后进行正常使用,都要将相关材料归类进档,建立仪器档案。档案主要包括合同、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设备到达相应的院系后即应有 相应的仪器使用记录、保养记录、维修记录,但是,有时会形成“重购置,轻维修; 重使用,轻管理”,对于使用保养和维修记录不够重视。例如,超声振荡仪器在实验 室用得较多,在维修中发现,由于保养不当,操作者在使用后,未及时擦干溅出的水 或化学药物,腐蚀仪器的电路板,从而造成整个电路板更换,既延长了维修时间,又 耽误了使用,增加了费用。很多仪器维修过,因为维修时间紧,任务又多,往往疏于 对维修进行记录,既不利于统计使用率,也不便于新入职的维修人员故障查询和零部 件的更换,影响重复性故障或相关故障的维修效率。 3、老旧设备不能满足能力验证的要求 CNAS实验室的能力认证计划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的项目,通过实验室间比对检验本 单位的实力,通常情况下,实验室大型仪器因价格昂贵,通常在维护方面是重点对象,

仪器设备标识的管理

仪器设备标识管理 实验室资质认定把设备作为技术要求之一。并对设备标识管理有具体要求,如: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中5.5.4款要求“用于检测和校准并对结果有影响的每一台设备及其软件,如可能,均应加以唯一性标识”;5.5.8款要求“实验室控制下的需校准的所有设备,只要可行,应使用标签,编码或其他标识表明其校准状态,包括上次校准的日期、再校准或失效日期”;在《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技术要素“设备和标准物质”5.4.6款中要求“所有仪器设备(包括标准物质)都应有明显的标识来表明其状态。”可见仪器设备标识管理在实验室管理中的重要性。 仪器设备标识管理。在评审和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发现对仪器设备标识管理概念不清楚,往往造成粘贴标识混乱,管理不到位,不能很好的利用进行仪器设备标识管理来达到对仪器设备的有效管理。下面仅就仪器设备的标识管理方法进行探讨。 1 仪器设备的分类 实验室仪器设备是一个总称,包括直接或间接用于检测的设备以及相关辅助设备,而不论其价值的高低,体积的大小,同时也包括用于控制质量活动环境用的空调、冰箱、去湿机等一般设备。本中心把仪器设备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用于检测出具数据的检测仪器(也称计量仪器),称为“01”类,如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血球计数器、璃棒温度计、高压锅压力表等;第二类为那些影响检测工作质量、又不需检定或校准的辅助设备装置,称为“02”类,如;拍击式均质器、离心机、微波消解仪等;第三类为控制质量活动环境用的一般设备,称为“03”类,如:空调、冰箱、去湿机等。凡列入固定资产的仪器设备,均需要进行分类、编号、登记、入账(包括总账、分账、明细帐)、建卡。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目的 规范检测仪器设备的购置、标识、维护和使用的管理,确保仪器设备正常运作并符合相关规定要求,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质量检测中心的所有仪器设备的管理。 3.制度内容 3.1仪器设备购置 仪器设备的购置,根据检测工作或预期使用的需要提出仪器设备购置计划,收集相关仪器设备资料。 3.2仪器设备验收 检查仪器设备的型号规格、数量、外观质量、以及附件、合格证书、使用说明书等文件的齐全性和标准技术性能指标的符合性。详细地写出《仪器验收表》并存档,然后将仪器交给使用人保管。 3.3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仪器的保养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员,明确规定谁操作谁负责保养的职责,定期进行检查。根据仪器设备的不同性质和要求,要做好防尘、防潮、防震、防腐蚀等工作,“定人保管,定期保养,定位校验”,使仪器设备保持应有的性能和精密度,时刻处于完好的可用状态.仪器设备的使用人员应做好详细的使用记录,经常检查、了解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失灵、损坏等情况应及时与维修部门取得联系,及时进行维修。 3.4仪器设备检定、校准

凡列入国家规定的强制检定仪器范围内的计量检测仪器,必须按检定周期送政府计量技术机构进行检定;超周期未经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检测仪器不能使用。技术负责人定期督促、检查有关人员严格按规定及时检定、校验仪器,加强平时对检测仪器的使用管理,并做好检定详细纪录。 3.5仪器设备的维修 仪器设备使用一定时间后,会出现损坏、老化、精确度下降、发生故障等一系列情况,使用人员发现后应停止使用,提出维修要求,由部门负责人请示领导审批后送有关单位维修。 3.6仪器设备管理 3.6.1编号规定:本中心所以仪器设备实行统一编号,标明仪器名称、型号规格、从01起开始号编排。 3.6.2状态标识:对所有出具数据有关的仪器设备实行状态标识管理,由仪器管理员负责按其检定、校准状态分别贴上合格证、准用证、停用证三色标志,并及时清除过期的标志。 3.6.3用于计量检测的仪器应指定专人管理,制定操作规程,要有使用、检定、维修的纪录,使用人员一定要经过技术培训和考核后方可使用。 3.7建立档案 3.7.1筹购资料:合同,《仪器验收表》。 3.7.2仪器设备资料:性能和维修说明书。 3.7.4使用管理资料:操作规程和保养规定。 3.7.5故障的维修情况及检定记录。 4.本《检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由检测中心负责解释。

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管理方法

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管理方法 仪器设备管理 设备作为一项重要资源要素,应纳入质量管理体系,参与体系运行,以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因此,应建立符合准则要求的设备管理体系,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使仪器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 建立设备质量管理体系 ⑴ 建立设备管理组织 设备管理组织有质量管理部门、技术部门和支持服务部门构成。根据设备管理工作的特点、范围和工作量,确定管理人员、核查人员、操作人员和服务人员的职责、权力与相互关系,使各项管理职能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相关岗位,尽量做到职责清晰,分工明确。 ⑵ 制定设备管理程序 设备管理程序是检测机构实行设备管理的途径。通过建立相应的程序文件,明确设备管理活动的过程、步骤、内容和所有环节,使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 ⑶ 编写设备作业指导书 设备作业指导书是指导检测人员操作设备的规范性文件。一般设备可按照说明书操作,大型、复杂的仪器或操作人员流动性大、性能不稳定的设备需编写作业指导书或操作规程。 健全设备质量管理制度 ⑴ 评审制度 评审是添置或处置设备的一项前期工作,主要从设备的适应性、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维护性等方面综合分析,目的是为了合理配置设备资源,发挥设备的最佳效益。对于大型、贵重、精密的仪器需进行可行性认证,达到技术上先进,性能上可靠,工作上需要,经济上合理;对于租借、维修、淘汰的设备,以及小型或辅助设备,应进行必要的评审。 ⑵ 验收制度 验收是保证添置或维修的设备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手段。仪器设备的开箱拆封应在设备管理员、操作人员、供应人员等有关人员都在场时进行,验收过程中,应对设备评审要求、订货合同和装箱清单,逐一清点,并做好记录。对于大型、精密的仪器设备,安装调试后,还应通过一定时期(合同期内)的试运行,根据实际运行

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维护体会

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维护体会 目的探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维护方法。方法总结本院对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方法,并分析管理方法实施的效果。结果干预后每日普通仪器和显微仪器出现故障的比例显著低于干预前(P 0.05)。见表1。 2.2 干预前后出现故障后设备科维修成功率比较 干预后返修厂家率为6.7%,而干预前返修厂家率为30.2%,干预后返修厂家率显著低于干预前(χ2=4.059,P = 0.044)。见表2。 3 讨论 手术室是医院内重要技术与仪器装备部门,仪器设备先进、齐全,随着医疗技术地不断发展,是衡量医院医疗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6]。手术室内工作仪器设备的好坏,与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及患者的安全有着十分严密的关系。所以手术室仪器的管理工作,不但是临床工作人员的重点,更是设备科工作的重点。本研究通过对所有仪器进行分类管理,其中包括普通仪器、特殊仪器和显微仪器3大类,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仪器设备的管理培训。首先建立仪器的管理档案,进行登记造册,对所有新进规范仪器,进行操作培训,还针对可能或已经出现的故障,进行应急预案处理;对于仪器的保养方面,建立切实有效的保养制度,并明确手术室与临床科室对于仪器设备的经济责任,分摊折旧费用。干预后每日显微仪器出现故障的比例显著低于干预前,且干预后返修厂家率为 6.7%,而干预前返修厂家率为30.2%,干预后返修厂家率显著低于干预前。所以笔者认为,对于手术室仪器设备的有效管理干预,不但减少了仪器设备发生故障的比例,而且还提高了设备科维修成功率,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陈春兰,刘娟娟. 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体会[J]. 中外医疗,2008,23(9):109. [2] 张晓燕,黄媛,汪娜. 手术室贵重仪器设备的安全管理及合理使用[J]. 医疗卫生装备,2011,32(2):119-124. [3] 刘志云,梁淑增. 手术室医用设备管理体会[J].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8):80-81. [4] 高文. 如何加强手术室设备的管理[J]. 当代医学,2011,17(6):27. [5] 付文红,王建英,陈芳. 浅谈手术室贵重精密仪器设备管理与使用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5):269-270. [6] 彭凤裘. 手术室仪器流程管理的应用[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8,28(6):9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