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措施

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措施
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措施

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措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及其经济的日益发展,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也取得了很大成就,教育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渐突出。但是,在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发展中国家教育乃至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发展中国家政府亟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加以解决。

一、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主要问题

在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公共教育费用增长迅速,但人均占有水平仍然很低

过去几十年间,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从教育投资来说,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国民收入和国家预算中,用于教育支出的比例都上升得很快。60年代和70年代,亚洲国家用于教育的支出增加了3倍,非洲和拉丁美洲增加了两倍多。事实上,60年代和70年代教育费用增加的幅度超过了政府在其他任何经济部门财政支出的增加幅度。到90年代初,许多发展中国家在预算中教育经费已经达到了政府日常支出总额的15%~27%。1995年,发展中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上升到%,与发达国家同年%的比率相比,仅相差个百分点。然而,尽管发展中国家教育支出比例高、增长快,但到90年代初,发展中国家人均的公共教育费用却只有229美元,而同期发达国家的人均数为468美元,是发展中国家的两倍多。这表明,发展中国家虽然对教育发展作了很大的努力,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落后的基本状况。

(二)入学人数增长迅速,但辍学率很高

从学生入学情况来看,发展中国家的入学人数和入学率有了大幅度提高。1960年~1990年间,亚非拉的注册在校生人数(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从亿人增加到亿人,平均每年增加5%,其中,中等和高等教育在校生的增长率分别达到了%和%。但是,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尚未完成学业就中途退学,即发展中国家的辍学率高。辍学率高产生的一个严重问题是,越来越多的学生离开学校流入失业者队伍中,从而又进一步加剧了这些国家的失业状况,特别是在非洲,这一问题尤为严重。

(三)教育结构不合理,基础教育被忽视

教育结构是指教育的不同层次的构成。一般说来,教育结构包括扫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等内容。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现实,这一结构应成宝塔型,即上端小、底座大,把扫盲和基础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同时,对发展中国家教育进行的成本收益分析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教育十分落后的国家中,小学教育的投资收益率要比中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高,而中等教育投资收益率又比大学教育投资收益率高。因此,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把重点放在初等教育普及上是最为有利的教育战略。

然而,我们看到,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偏好正好相反。有人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每个学生平均支付的年教育费用的比例作了比较,研究发现,在美国、英国和新西兰这3个发达国家中,每年支付给每个受中等教育和受初等教育的学生教育费用之比是:1,受高等教育学生和受初等教育学生的教育费用比例为17. 6:1;而在马来西亚、印度、韩国、加纳、乌干达、肯尼亚和尼日利亚等7个发展中国家中,上述两类学生教育费用之比分别为:1和:1。换言之,在发展中国家,一个大学生一年的教育费用可以使88个适龄儿童接受一年的初等教育。另一方面,从

各个教育层次的内部看,也应该有一个较为合理的结构问题,但是,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不顾实际、盲目攀高的情况,结果,失去了大多数的教育对象。

(四)教育内容不合理,教育与实际严重脱节

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是,70%的儿童生活在农村,由于中小学辍学率高,大概有80%的入学者会在农村度过一生。根据这一特点,发展中国家的中小学教育应该与农村发展密切结合起来。但是,中小学的教育实际上却很少向学生传授农村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思想,它们的目的和任务是为升学做准备的,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为升学打基础的。在发达国家,中小学辍学率低,大部分的学生都会升入更高级的学校继续学习。因此,发达国家的中小学把重点放在为升学打基础是恰当的。但是,把这种教育体制全盘转移到社会经济状况迥异的发展中国家,则是不恰当的。发展中国家除个别国家以外,大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很小。但是,大学教育也像中小学教育一样与经济发展实际需要严重脱节。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大学是按照发达国家的模式建立起来的。学科专业设置、教育内容和课程安排,都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很少考虑这种体制是否符合发展中国家自身的特点,以致毕业生难以学用一致。

(五)教育体制扩大了不平等

在发展中国家中,个人终身的收入水平与其受教育的程度成正比,而且学历差距所导致的未来收入差距又很悬殊,特别是那些完成了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人,他们的工资收入能够超过只受过部分或全部初等教育的工人工资的300%~800%。由于收入水平如此显著地取决于受正规学校教育的程度,加之在发展中国家大中学校在校学生中,中上等收入家庭出生的学生占多数,而穷人因经济和其他的原因实际上被取消了接受中等和高等教育的机会,因此,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体制在事实上就保持甚至更加剧了这种不平等。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一年的中等教育学费大体相当于人均国民收入,因此,许多低收入家庭对中等教育不敢问津。发展中国家教育体制的不平等性质在大学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这里,政府不仅支付所有的教育费用和学费,而且还以助学金的形式向学生提供补助,由于大多数学生来自高收入家庭,因此,用公共基金建立的高补贴的大学教育,实际上是穷人对富人以“免费”高等

教育的名义进行补贴或者救济的一种形式。

(六)知识失业和教育的“过度”发展

教育的需求是由收入和成本决定的,教育的供给是由公共部门的财力和个人财力来决定的。但是,在发展中国家中,教育的供给往往是单一的政府财力支出,个人支出很少。这样,就会导致个人收益率高于社会收益率,以致于公众对教育的需求大大地超过了政府人力计划所预测的人力需求量。发展中国家政府面临无限的教育需求,在财力许可的范围内不得不提供尽可能的满足。结果,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异常迅速。发展中国家在二元结构条件下,传统部门因收入太低无力吸纳知识劳动者,所以知识劳动者都纷纷流向了现代部门。但现代部门的就业机会是有限的,这样,教育迅猛发展,学校培养出来的知识劳动者人数越来越大于现代部门提供的新的就业机会数量,结果,一部分受过教育的劳动者必定找不到工作,成为知识

失业者。

发展中国家教育的“过度”发展导致了知识失业,但反过来,知识失业也助长了教育的进一步扩张。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必然造成发展中国家的资源配置不当,教育投资效率低下。这反映在两方面:一是受过相当教育的知识劳动者处在闲置和半闲置状态中;另一方面,教育过度发展耗

费了国家的大量物质资源,如果把这些资源用于别的地方,可能会产生更大的效益。

二、发展中国家解决教育问题的对策

发展中国家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教育体制发展不足的问题,而是教育投资效率不高的问题。因此,发展中国家应当制定出以旨在提高教育投资效率为中心的教育发展战略与政策。

(一)改革各级教育体制

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从西方照搬过来的,严重脱离了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这也是造成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收益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改革各级教育体制,使之服务于本国的经济发展,是人力资源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具体措施包括编写适合本国特点的教材和参考书;开设与农村经济有关的课程;创办和发展本地所急需的技术学校和成人教育机构;按照对本国的实际贡献来衡量学术研究成果,鼓励支持人们结合本国生产实际从事科

学研究工作。

(二)调整教育投资方向

许多发展中国家把教育投资的重点放在高等教育上是不合适的一种举措。发展中国家应当把大

部分的教育预算用于发展初等教育上。

(三)改变教育体制以外的刺激和增加教育投资的个人支出

导致发展中国家教育过度发展和知识失业的两个重要原因,就是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和教育投入基本上由国家财力部门支出。因此,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增加教育投入的个人支出,有助于缓和教育体制特别是大学教育扩张的巨大压力。另外,在国家对教育补贴上,由于穷人比富人受教育的程度低,受教育的机会少,因此,高收入家庭从政府的教育补贴中得到的好处比穷困家庭就多。所以,由私人来负担更大部分的教育费用有利于坚持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则。增加教育费用的个人投入有两个可行性方案:一是通过学生交纳学费和教材费的办法推行成本回

收机制;二是在高等学校中推行学生信贷计划。

(四)重视发展非正规教育

非正规教育的范围很广,包括在职训练、农业推广、成人识字、电视教学以及基本技能短期训练等。这些教育方式,投资少而效益高,对低收入和以种种原因失去受正规教育机会的人群最为有利。根据非洲国家的经验,在农业推广和手工业技能训练中结合扫盲和补习基本数学知识,其经济效益更高,能够以低于办正规小学的成本增进农村人民的福利。

(五)实施适当的教育机会限额分配制度

为了纠正发展中国家大多数正规学校中存在的不平等状况,需要有某种形式的限额分配制度,来保证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在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中所占的比例至少应该接近他们占总人口的比例。在现有体制下,由收入地位决定的“间接”地分配限额的制度往往决定了学生所能接受的教育程度。通过改革现行教育机会限额分配制度,保证有能力的低收入家庭的境遇,这将使教育能

够充分发挥其作为经济和社会平等的媒介作用。

收稿日期:2000—12—15

【参考文献】

[1]陶文达.发展经济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2]世界银行.1998/1999年世界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3][美]迈克尔.P.托达罗.经济发展(第六版)[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发展中国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措施

发展中国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措施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教育问题、对策措施、中国教育 【正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及其经济的日益发展,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也取得了很大成就,教育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渐突出。但是,在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发展中国家教育乃至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发展中国家政府亟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加以解决。 一、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主要问题 在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公共教育费用增长迅速,但人均占有水平仍然很低 过去几十年间,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从教育投资来说,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国民收入和国家预算中,用于教育支出的比例都上升得很快。60年代和70年代,亚洲国家用于教育的支出增加了3倍,非洲和拉丁美洲增加了两倍多。事实上,60年代和70年代教育费用增加的幅度超过了政府在其他任何经济部门财政支出的增加幅度。到90年代初,许多发展中国家在预算中教育经费已经达到了政府日常支出总额的15%~27%。1995年,发展中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上升到4.4%,与发达国家同年5.5%的比率相比,仅相差1.1 个百分点。然而,尽管发展中国家教育支出比例高、增长快,但到90年代初,发展中国家人均的公共教育费用却只有229美元,而同期发达国家的人均数为468美元,是发展中国家的两倍多。这表明,发展中国家虽然对教育发展作了很大的努力,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落后的基本状况。 (二)入学人数增长迅速,但辍学率很高 从学生入学情况来看,发展中国家的入学人数和入学率有了大幅度提高。1960年~1990年间,亚非拉的注册在校生人数(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从1.63亿人增加到4.4亿人,平均每年增加5%,其中,中等和高等教育在校生的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2.7%和14.5%。但是,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尚未完成学业就中途退学,即发展中国家的辍学率高。辍学率高产生的一个严重问题是,越来越多的学生离开学校流入失业者队伍中,从而又进一步加剧了这些国家的失业状况,特别是在非洲,这一问题尤为严重。 (三)教育结构不合理,基础教育被忽视 教育结构是指教育的不同层次的构成。一般说来,教育结构包括扫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等内容。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现实,这一结构应成宝塔型,即上端小、底座大,把扫盲和基础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同时,对发展中国家教育进行的成本收益分析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教育十分落后的国家中,小学教育的投资收益率要比中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高,而中等教育投资收益率又比大学教育投资收益率高。因此,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把重点放在初等教育普及上是最为有利的教育战略。 然而,我们看到,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偏好正好相反。有人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每个学生平均支付的年教育费用的比例作了比较,研究发现,在美国、英国和新西兰这3个发达国家中,每年支付给每个受中等教育和受初等教育的学生教育费用之比是 6.6:1,受高等教育学生和受初等教育学生的教育费用比例为17. 6:1;而在马来西亚、印度、韩国、加纳、乌干达、肯尼亚和尼日利亚等7个发展中国家中,上述两类学生教育费用之比分别为11.9 :1和87.9:1。换

2020年度教育政策热点:到2020年中国教育的变化

2020年度教育政策热点:到2020年中国教育的 变化 到2035年中国教育的变化 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5年努力,到2035年,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实现教育现代化,准备这么干! 加快“双一流”建设 《文件》要求,要持续推动地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加强高等学校创新体系建设,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全面提升高等学校原始创新能力。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健全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体制。 《实施方案》提到,进一步加快“双一流”建设,推动建设高等学校全面落实建设方案,研究建立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的综合评价体系。 坚定高考改革方向 在深化重点领域教育综合改革上,《实施方案》提到,要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坚定高考改革方向,完善普通高中学业

水平考试制度。此外,进一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完善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和直接攻博等选拔机制。 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 《文件》指出,要以农村为重点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建立更为完善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办园体制和投入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园,加快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提升义务教育巩固水平,健全控辍保学工作责任体系。 推进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 《文件》要求,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完善流动人口子女异地升学考试制度。 同时《实施方案》提出,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镇发展规划,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组织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文件》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结构与布局。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有机衔接、深度融合,集中力量建成一批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 《实施方案》指出,将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制度标准,完善学校设置、专业教学、教师队伍、学生实习、经费投入、信息化建设等系列制度和标准,制定并落实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建立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师德师风成评价教师素质第一标准 《文件》明确,要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推动师德建设长效化、制度化。完善教师资格体系和准入制度。健全教师职称、岗位和考核评价制度。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实施方案》也指出,将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

形势与政策教育5篇

形势与政策教育5篇 篇一 20xx年xx月xx日《通知》强调,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知》指出,要根据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教育;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进行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大局。 《通知》提出要从六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形势与政策教育:一是定期编写形势与政策教育宣讲提纲,建立形势与政策教育资源库。二是以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为重点,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管理。规定形势与政策课按平均每学期16周、每周1学时计算。本科四年期间的学习,计2个学分;专科期间的学习,计1个学分。三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新方式和新途径。强调建立高等学校学生形势报告会制度。四是建设一支以精干的专职教师为骨干,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主体,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五是建立健全形势与政策教育领导体制、工作机制以及保障机制。六是加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研究工作。 (摘自2004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 篇二 从世界地图上看,一条贯穿欧亚大陆,向东延伸至海的经济带熠熠生辉。“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经济增长、实现区域一体化注入古老的东方智慧。 因为连接,世界正在变小。 在中国,资源与负荷中心分布不均的矛盾由来已久,广阔的西部地区有着丰

教育政策法律法规

教育政策法律法规 第一章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 第一节教育政策 一、什么是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动准则。 二、教育政策的类型? 1.根据主体的制定范围不同:a.政党的教育政策 b.国家的教育政策c.社会团体的教育政策 2.根据政策内容与层次的不同:a.总政策 b.基本政策c.具体政策 3.根据范围效力不同:a.全局性总政策 b.区域性总政策 4.根据政策的作用不同:a.鼓励性政策 b.限制性政策 5.根据适用时间不同:a.短期政策 b.中期政策c.长期政策 三、教育政策的体系结构? 指政党、国家和社会团体制定的有关教育政策的存在极其表现形式。 结构分为:横向结构:不同领域内的教育政策,如高等教育政策、普通教育政策、职业和成人教育政策、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和残疾人教育政策。 纵向结构:指依照教育政策的内在逻辑关系作出的纵向排列。依照空间的系列划 分有教育总政策、基本教育政策和一般教育政策;依照政策阶段性过程;来划分 的有长期教育政策、中期教育政策、短期教育政策和即使教育政策。 四、什么是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 教育政策制定是判定教育政策问题和对策方案进行选择的过程;其过程大致分为五步:a.认定政策问题 b.确定政策目标c.拟定政策方案d.选择方案e.颁布方案。 五、确定教育问题目标一般要考虑那些因素? 确定教育问题目标一般要考虑一下因素:a.方向正确 b.抓住要害 c.适度d.具体 六、选择教育政策方案的依据? 选择教育政策方案的依据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看:a.经济 b.政治 c.技术d.实施条件 七、拟定教育政策的任务和阶段? 任务:为实现教育政策目标寻找途径和办法。 阶段:a.调查研究 b.预测 八、教育政策方案颁布要经过哪些程序? 教育政策方案颁布要经过一下程序:a.领导和专家意见 b.征求有关部门意见 c.模拟试运转d.正式提请上级部门批准 第二节教育法规 一、什么是教育法规? 指有关教育方面法令、条例、规则、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也是对人们的教育行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总和。是由国家政权机关制定,以国家机器为后盾而实施的,对人们接受教育权利和义务起着保护和规范的作用。 二、教育法规的类型有? 1.从方式上分为:a.成立法:规范性法律文件 B.非成立法:不具有法律条文形式、具有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新教育政策法规文件汇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新教育政策法规文件汇编》[编著]:本书编委会 [出版社]:中国教育出版社 [卷册数]:精装五册 [光盘数]:一张 [开本]:16开 [出版日期]:2008年 定价:139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新教育政策法规文件汇编》第一篇教育基本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第二篇教育改革与发展相关政策 法规文件 陈至立国务委员、周济部长在 教育部2007年度工作会 议上的讲话 教育部2007年工作要点 第三篇教育经费与投入相关政策 法规文件

关于进一步做好教育收费公示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建设兴办节约型学校的通知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教育 收费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 高等学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暂行办法 第四篇学校管理相关政策法规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2007 年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的 意见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校舍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通知 第五篇教学管理相关政策法规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 干意见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 工程的意见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使用外国教材管理的通知

第六篇教师管理相关政策法规文件 第七篇学生管理相关政策法规文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 第八篇招生与就业相关政策法规文件 第九篇教学科研管理相关政策法规文件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07年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 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管理办法的通知 第十篇思想政治工作相关政策法规文件 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 第十一篇教育纪检监察相关政策法规文件教育部关于做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交接工作并将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作为交 接内容的通知 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务院纠风办、监察部、财政部、审 计署关于严禁在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 环节违规收取费用的通知 第十二篇教育督导相关政策法规文件

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措施

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措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及其经济的日益发展,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也取得了很大成就,教育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渐突出。但是,在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发展中国家教育乃至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发展中 国家政府亟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加以解决。 一、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主要问题 在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公共教育费用增长迅速,但人均占有水平仍然很低 过去几十年间,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从教育投资来说,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国民收入和国家预算中,用于教育支出的比例都上升得很快。60年代和70年代,亚洲国家用于教育的支出增加了3倍,非洲和拉丁美洲增加了两倍多。事实上,60年代和70年代教育费用增加的幅度超过了政府在其他任何经济部门财政支出的增加幅度。到90年代初,许多发展中国家在预算中教育经费已经达到了政府日常支出总额的15%~27%。1995年,发展中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上升到4.4%,与发达国家同年5.5%的比率相比,仅相差1.1 个百分点。然而,尽管发展中国家教育支出比例高、增长快,但到90年代初,发展中国家人均的公共教育费用却只有229美元,而同期发达国家的人均数为468美元,是发展中国家的两倍多。这表明,发展中国家虽然对教育发展作了很大的努力,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落后的基本状况。 (二)入学人数增长迅速,但辍学率很高 从学生入学情况来看,发展中国家的入学人数和入学率有了大幅度提高。1960年~1990年间,亚非拉的注册在校生人数(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从1.63亿人增加到4.4亿人,平均每年增加5%,其中,中等和高等教育在校生的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2.7%和14.5%。但是,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尚未完成学业就中途退学,即发展中国家的辍学率高。辍学率高产生的一个严重问题是,越来越多的学生离开学校流入失业者队伍中,从而又进一步加剧了这些国家的失业状况,特别是在非洲,这一问题尤为严重。 (三)教育结构不合理,基础教育被忽视 教育结构是指教育的不同层次的构成。一般说来,教育结构包括扫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等内容。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现实,这一结构应成宝塔型,即上端小、底座大,把扫盲和基础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同时,对发展中国家教育进行的成本收益分析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教育十分落后的国家中,小学教育的投资收益率要比中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高,而中等教育投资收益率又比大学教育投资收益率高。因此,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把重点放在 初等教育普及上是最为有利的教育战略。 然而,我们看到,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偏好正好相反。有人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每个学生平均支付的年教育费用的比例作了比较,研究发现,在美国、英国和新西兰这3个发达国家中,每年支付给每个受中等教育和受初等教育的学生教育费用之比是6.6:1,受高等教育学生和受初等教育学生的教育费用比例为17. 6:1;而在马来西亚、印度、韩国、加纳、乌干达、肯尼亚和尼日利亚等7个发展中国家中,上述两类学生教育费用之比分别为11.9 :1和87.9:1。换言之,在发展中国家,一个大学生一年的教育费用可以使88个适龄儿童接受一年的初等教育。另一方面,从各个教育层次的内部看,也应该有一个较为合理的结构问题,但是,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不顾实际、盲目攀高的情况,结果,失去了大多数的教育对象。 (四)教育内容不合理,教育与实际严重脱节 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是,70%的儿童生活在农村,由于中小学辍学率高,大概有80%的入学者会在农村度过一生。根据这一特点,发展中国家的中小学教育应该与农村发展密切结合起来。但是,中小学的教育实际上却很少向学生传授农村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思想,它们的目的

当前我国的教育政策

当前我国的教育政策 我国当前教育政策系以「挑战2008 国家发展重点计划」「行政院四大施政主轴」、五大施政面向为基础,结合教育部「中程施政计划」,突破窠臼并以创新思维,发展出「创意台湾、全球布局」的教育施政主轴,以「培养现代国民」「发扬、台湾主体」「拓展全球视野」及「强化社会关怀」为纲领,提出十三项策略及、三十四项行动方案。施政主轴乃理念与实际之结合,秉持「回归教育本质」「完、成个人」的施政理念,让教育理念落实到每个个人,使其发挥最大潜能,完成自己。当前我国的教育的政策与具体作为如下:一、培养现代的国民方面:(一) 推动「一人一乐器、一校一艺团」,落实「一人一运动、一校一团队」,以陶冶艺术人文与健康运动素养。(二) 国小英语教学向下延伸至三年级作准备,落实英语向下延伸,期以培养外语能力新公民。(三) 推动多元入学方案,引导适性就学及合理分流。从高中、高职、技专及大学入学各以考招分离理念架构及权责分明的分工机制,同步推动学习成就多元评量。建立「高中职小区化及建构适性学习小区」。(四) 推动新校园运动核心思维。以强化「为下一代盖所好学校」为核心思维,融入开放教育与绿色学校等价值,实践学校重建的理想课题。(五) 推动「全国儿童阅读计划」。透过营造阅读适性环境,结合民间活力共同参与。(六) 推动生命与人权法治教育,强化公民素养。规划生命教育课程教学及推广等相关工作,补助成立「人权学程」,成立中心学校、办理主题式研习、座谈会,期以提升中、小学法治教育水平,培养知法守法之现代化国民。二、台湾主体方面:(一) 发扬台湾各族群特点,鼓励多元文化发展。为培养学生热爱乡土情怀,办理乡土语言研习母语课程。大量培训闽南语客家语原住民族语等「母语教学种子教师」期以加速促成本土认识。(二) 订定「推展新移民文化」计划。提供外籍配偶分级识字教育,完成编印「外籍配偶成人基本教育教材及教师手册」及「外籍配偶家庭教育教材」。(三) 强化九年一贯课程各项配套措施。配合纲要所研编之各领域教学参考手册及搜集之相关教学素材。藉以引导民编本教科书质量之提升。(四) 修正原住民族教育法,促进原住民族教育发展。(五) 公布「性别平等教育法」,营造不具性别歧视的校园。(六) 公布「终身学习法」「家庭教育法」、,健全社会教育发展。(七) 推动社教机构组织改造,再创社教服务新纪元。除已通过国立中正文化中心设置条例外,并积极辅导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台湾科学教育馆部分业务委外经营。(八) 从优办理教师核退,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在职教师部分则开设各学科领域之教 师在职进修班次,并配合职校类科及课程之调整,办理中等学校教师专业知能研习。(九) 推动永续校园改造及绿色校园运动,并培训环境规划师,协助学校执行环境规划与校园改造。 三、全球视野方面(一) 扩大办理双向留学计划,促进教育国际交流。除设置台湾奖学金,鼓励外国学生来台留学之外,亦设置留学贷款,协助中低收入家庭学生出国留学;设置留学奖学金,以扩增公费名额。(二) 推动人才培育与产业发展结合计划,「国家硅导计划暨项目扩增大学信息、拟订电子、电机、光电与电信等科技系所招生名额培育计划」及「大学科技系所人才培育计划」俾提升大学科技系所教学质量,进而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三) 整合推动高教卓越策略,提升高等教育水平。改善大学学术发展之基础建设,形成跨校、跨领域、甚至跨国的研究团队,让优秀的人才得以合作交流。(四) 鼓励技专校院国际合作交流,提高大学自主与竞争力。拟定「发展国际一流大学顶尖研究中心计划」期望十年内至少一所大学居全世界大学排名前一百名及十个重点系所或跨校研究中心排名亚洲第一名之目标。 (五)推动国际教育旅行活动,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推动高中职学生国际教育旅行,辅导高中职校成立「高中职推动国际教育旅行策略联盟」,达成「从台湾走向世界、让世界走入台湾、与世界作朋友」的快乐学习目标。四、社会关怀方面:(一) 继续推动老旧危险校舍整建,建置安全优质教育环境。(二) 扶助弱势学生就学,建构完整奖助学金系统。(三) 缩短城乡数字落差,提供平等的教育资源。(四) 落实幼教向下延伸,扶持五岁弱势幼儿及早教育。 (五) 建立辅导中辍生复学机制,提供教育支持网络。(六)加强身心障碍学生就学安置,满

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

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 摘要 为了实现跨世纪我国教育的历史性任务,解决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难点,我们应该作什么样的战略选择呢?我认为,要着眼于扩大教育资源供给,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教育改革力度。 关键字教育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改革教育投入 一、在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方面上一个新的大台阶 1.把增强人力资源开发投入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 加强教育投入,扩大教育资源供给,不仅是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新世纪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经济发展中地位的加强,人才资源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应摆在突出的战略位置。 首先,应加强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在教育投入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固然有许多方面的因素,但关键还在于有些部门和地区的领导同志思想上不够重视,存在着“见物不见人”、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行为。新的世纪,应当在这个问题上迈出大的步伐,进一步调整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切实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应当指出的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有一些最根本、最基础、不能立竿见影,然而是使国家的基础得到巩固,使子孙后代长远受益的事情,往往得不到足够的注意。在这方面,更应当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作用,特别是强化政府在义务教育方面的责任和行为。应当通过立法和各种政策措施,建立保障教育经费稳定增长的机制。 其次,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和广大群众关心和支持教育的积极性,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把社会的资源优势转变为教育发展优势,建立并完善教育经费的分担机制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实现教育投资的多元化。 对非义务教育阶段各类学校的教育投入,除政府为保证国防建设、基础学科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艰苦行业、贫困地区和国家重点单位人才需求的必要投入外,应建立和加强教育经费成本由政府、用人单位、家庭、个人合理分担的机制。在这方面,应进一步转变观念,根据不同类型教育的实际情况,切实加强改革的力度。 为了调动全社会和广大群众投入教育的积极性,还应制订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助学的法规和政策措施,例如,允许把对教育的捐资列入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在遗产继承法及有关税收等法规中制定有利于向教育捐赠的条款,等等。

2020年国家教育部最新政策.doc

2020年国家教育部最新政策 教育是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下面我为大家搜集的一篇"2019年国家教育部最新政策",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高考加分项目历史上最大幅度缩减,分数更重要了。 教育部文件规定: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在高中阶段获得"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前6名"、"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的考生,均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项目——在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取消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在高中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奖项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取消省级优秀学生加分项目——在高中阶段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加分项目——在高中阶段被认定为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以上加分占历年高考加分项目的54.55%。加分项目的大幅度缩减,预示着高考文化课分数的含金量明显提升,在分数面前更加客观、公正,说明高考分数比以往更加关键和重要。闻风认为,这就要求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更加全面,在学科的知识点上更需重视细节的精准。同时,这也导向似地暗喻原来抓课外的各种竞赛、获得

各种证书、评选各项荣誉称号都不好使了,家长别再在这些方面浪费精力和时间了,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内的学习、夯实基础、精准提高、搏取高分。当然,课内没学好或想更好,在课外再加码另当别论。 2.得语文者得高考,语文在2019年的基础教育中、在高考中、在中考中第一重要。 高考改革后,三门统考课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外语可以多次参考,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就高考总分的区分度来讲大大降低;数学在今后的命题中要大幅度降低难度,区分度也会较大下降,只有语文的广度、难度提升,因此语文在高考总分中区分度会最大,最容易拉开学生档次。说得语文者得高考一点都不过分!闻风认为语文的提高需要长期积累,小学不抓,中高考就会后悔,到时候想抓也来不及。未来语文的地位就像原来小升初中奥数的决定性作用一样,而比奥数更能一锤定音。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阅读习惯将成为学生小学入学前后第一重要的习惯,并将一直持续下去!据了解,2019年北京中考语文可能会从0分提高到150分,没有考试大纲,考试难度明显增加。 3.幼升小、小升初、中考择区、择校重要,择班同样更重要了。 教改前,择区、择校最主要的是获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教改后择班的重要性会被进一步强化。教改后小学、初中弱校、强校间的差异被生源升学的最大化均等性所弱化,趋同性变得越来越明显。高考考试制度变为"3+3"、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自主招生四者的结合。 其中最重要的3+3和学业水平考试这两项,反映在教学中必然的唯一选择是:不久北京及全国的中学校都将展开"分层教学"和"走班制"教

发展中国家的困境与对策

发展中国家的困境与对策 1990年前,全球进入实施阶段的自由贸易区(FTA)仅27个,而到2009年1月,向WTO 通报的区域贸易安排达385项,其中197项已实施,且后者中约60%于2000年以后实施。1990年前后兴起的新一轮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其中,并探索创新,呈现出新特点新趋势。总结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一体化的经验及做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 实意义。 一、区域经济新浪潮的趋势。 与在第一轮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中相比,当前,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出 新特点新趋势: 1.从“南南型一体化”转向“南北型一体化”。由于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发达国家的示范和推动等,不少发展中国家转而实行开放政策,积极寻求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合作、参与南北型一体化。而在第一轮区域化浪潮中,发展中国家基本上只参与和组建发展中国家之 间的南南型一体化。 2.由单一的关税同盟形式转向自由贸易区、双边贸易协定和轴辐结构FTA等多种形式。 当前,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化的形式以自由贸易区居多,区域贸易协议RTA (RegionalTradeAgreemen,t RTA)的双边协定和轴辐结构协定也大量增加。而在第一轮区域化浪潮中,受当时欧共体的影响,发展中国家致力于建立关税同盟,且最终基本都未建成。 ①3.由相对封闭的区域化转而奉行“开放的区域主义”(Open Regionalism)。②当前,发展中国家普遍实行开放政策,国内经济战略多以出口导向为主,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也在开放原则指导下不断吸纳新成员。而在第一轮区域化浪潮中,发展中国家的开放一般局限于南南型一体化组织内部,国内经济发展战略多以内向型的进口替代战略为 主,形成封闭的小地区市场。 4.从主要追求贸易利益转向多重利益诉求。当前,发展中国家在追求贸易利益的基础上有多重诉求,包括对非经济收益的谋求,体现出明显的实用性和可行性。而在以往,发展中国家往往把实现进口替代、发展民族工业作为直接经济目标,将区域化视为谋求本国经济发 展、实行南南合作的重要途径。 5.一体化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当前,发展中国家突破了单纯货物贸易自由化和相邻国家间实行一体化的传统,合作领域向服务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乃至统一的竞争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标准、环境标准、劳工标准等方面扩展和深化,并尝试跨地域、跨洲的贸易合作,地理因素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大为减弱。 6.一体化的绩效明显提高。当前,顺应全球化趋势,发展中国家多采取出口导向型战略,区域化成效明显,往往既获得较大经济收益,也获得明显的非经济收益。而在第一轮区域化浪潮中,发展中国家对本国经济和产业的保护主义色彩浓厚,一体化协议和政策的落实程度低,经济绩效不明显,不少一体化组织最后名存实亡或不得不改建重建。 二、发展中国家在区域经济新浪潮的困境。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浪潮中,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面临明显困境,对此,须充分认识并予以合理对策,方能从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取得预期正效应、减少负效应。 1.起步晚、发展水平低且不平衡发展中国家参与和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往往仿效发达国家做法、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这势必导致其起步更晚。同时,由于自身经济效率低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发展差异大等原因,发达国家的区域化做法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但发展中国家又未能有所创新,因此,其参与区域化时问题较多、水平较低、成效不明显。 2.存在单方面支付的情况。 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处于弱势地位,在区域化框架中话语权有限,即便是发展

发展中国家的教育

发展中国家的教育 形 式 多 异 的 教 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及其经济的日益发展,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在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发展中国家教育乃至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发展中国家政府亟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加以解决,在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1.公共教育费用增长迅速,但人均占有水平仍然很低; 2.入学人数增长迅速,但辍学率很高 3.教育结构不合理,基础教育被忽视 4.教育内容不合理,教育与实际严重脱节 5.教育体制扩大了不平等 6.知识失业和教育的“过度”发展 塞内加尔作为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它位于非洲西部凸出部位的最西端。北与毛里塔尼亚以塞内加尔河为界,东邻马里,南接几内亚和几内亚比绍,西濒大西洋。海岸线长约500公里,全国有20多个民族,主要是沃洛夫族、颇尔族和谢列尔族。官方语言为法语,全国80%的人通用沃洛夫语。人口约1190万人,在经过极度衰落后的复兴过程后,教育发展较快。2004年,小学入学率为79%。成年人识字率为49%。5%的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全国有高等院校10所,其中达喀尔大学创立于1957年(前身是“法属黑非洲研究院”),是黑非洲历史最悠久

的高等学府之一,设有5个系和一些附属学院及研究所。在国外的留学生和研究生约500人。2004年教育开支占预算总支出的35%。但还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因素,潜在地制约着它的发展,师资严重缺乏、成分复杂比例失调等等。下面是塞内加尔现存的教育形式。 一、小学和中学教育 对于16岁以下的儿童教育是必要的。在2002年,总征兵率为80%,净征兵率为69%。总入学率和净入学率是在是在官方正式登记的小学在册人数的基础上得到的,因此并不是在学校中实际观察到的。在2000年,有41.2%处于5到14岁的儿童进入学校。而塞内加尔并不提供小学的出勤数据。截止到2001年,有80%的小孩在小学的教育已达到五年级。在商店里有大批的学徒,但是他们却拿不到工资。一位政府官员估计在达喀尔约有10万名学徒。截止2001年,32.5%的孩子在10—14岁间就已经开始了他们的职业生涯。与法国的合作协议有可能使学子获得与法国同等的学历文凭。在国家教育政策上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在2008年要广泛建立起有着高质量的学校。在这方面,国家实施了学校基础建设的方案,并已投入了35%的教育预算。对于教育和培训方面国家为了更为有效的执行该政策(PDEF 1998-2008)提出了一下策略: 消除文盲

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政策

案例韩国经济发展迅速超过墨西哥的原因 本世纪60—70年代,墨西哥和韩国两国经济都取得了较快增长。但进入80年代后,两国却呈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态势:墨在债务危机和通货膨胀困扰下,80年代成了“失去的十年”,1991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3030美元;而韩对国际环境的变化表现出了很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经济继续快速发展, 1991 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高达6253美元。究其原因,当然有内外诸多方面,但从它们遵循的不同发展模式上看,主要原因有: 一、冲破了发展中国家普遍流行的经济发展理论 墨西哥在19世纪初独立后,同其它拉美国家一样,一直致力于经济独立,但殖民统治遣留的经济结构影响很大,国民经济高度依赖初级产品出口。30年代初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其经济遭到沉重打击,从而逐渐放弃初级产品出口发展模式,奉行一种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的进口替代内向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理论基础深受西方现代化理论和发展学影响,是以结构主义为主体的经济发展理论,即强调国家干预,利用关税和非关税保护及汇率高估等政策工具,实现国内市场需求的进口工业品的国内替代生产。 从50年代初开始,在日常消费品国内市场基本饱和后,墨西哥就逐渐转向耐用消费品和资本货的“进口替代”生产。但随着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该国在直接向“进口替代”高级阶段发展,遇到了工业部门缺乏国际竞争力,农业发展滞后,失业增加,对外依赖进一步加深等问题。墨西哥政府在激进的“依附论”和民族民主运动普遍高涨影响下,力图以进一步国有化和加强国家对经济活动控制和直接干预的方式寻求出路,并求助于70年代丰裕的外部资金,大举外债,发展石油工业,以继续强化“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发展。80年代初,当世界石油价格大幅下跌,国际利率扶摇直上时,该国以丰富的石油资源和筹借的外部资金支撑起来的泡沫经济被彻底冲跨。1982年,墨西哥终于爆发了债务危机。 韩国战后初期同墨西哥相比,经济要落后得多,而且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基础十分薄弱,国际上所处地位不利。它虽也走上了类似墨西哥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道路,但遵循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不同,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完全是为了生存和发展,很少受西方经济发展理论的影响,也几乎没有结构主义者所倡导的“只有取得经济独立,才能获得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认为首要的目标是千方百计地把经济搞上去,只有经济上取得繁荣,才能在国际社会中生存,并增强其政府的合法性。它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以及在政治和经济上争取双翻身的特殊民族主义精神。 因此,韩国于60年代中,当“进口替代”初级阶段生产发展达到极限时,没有像墨西哥那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水平的差异教学设计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水平的差异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第一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是在前面学习了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气候等方面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不同国家间经济发展的水平差异。本节内容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应用与拓展延伸,也为下学期学习世界分区地理打下一定基础,在世界地理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思路: 本节教材内容共分三大板块:“发达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 发达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造成发达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水平差异的原因”。这三部分内容始终由“差异”这一主线贯穿,教学中通过展示差异、剖析差异和正确认识差异,使这三部分知识之间的因果联系凸显清晰,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把这三部分知识内化、深化,形成知识群落。 知识目标:了解发达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分布,认识发达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能力目标:学会阅读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饼状图,初步学会运用世界各国的主要经济数据,能进行经济发展差异的对比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辨证的看问题,培养自己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伟大志向。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重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及成因。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运用读图法、问题导学法、合作探究法,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 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情景导入 课件出示课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水平的差异 提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急于想知道什么问题呢? (设计意图:用提问的方式导入,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逐步进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对学生的探究欲望给予适当的表扬和肯定,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承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国家之间有面积大小、人口多少以及政治体制上的区别,同学们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主要是依据什么来划分的呢? 总结:根据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将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三、新课 课件展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划分指标 看图归纳:世界银行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多少将世界的国家分为三类,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为发展中国家,高收入国家为发达国家。

地理教案教学设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第五章第一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教学内容:湘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五章第一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本册教材按照一 章人文地理一章自然地理编排,在第二章《世界的地形》、第三章《世界的居民》与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分别介绍了世界的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气候等的差异后,第五章《世 界的发展差异》着重介绍经济发展的差异,属人文地理。 2.教学思路 本节教材共分三个内容:“不同类型的国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发展 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其中后两个内容为重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及成因 是教学难点。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达成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并初步了解“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使学生认识世界各国虽然 存在着经济发展差异,但各主权国家的地位都是平等的。 据,能进行经济发展差异的对比分析。 问题。如何达成这三个目标,根据学生以有的基础知识,我对教材进行了一些取舍。我让学 生通过阅读美中尼三国相关资料,自主总结不同类型国家的相关知识,再阅读世界政区图与 教材中的《面积、人口居世界前10位的国家》图表,了解面积最大与最小,人口最多与最少 的国家。对教材的重点内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与差异,采用学生讨论、读图析 图、探究学习与教师讲解相结合。对造成差异的原因则只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安排在课后 搜集资料,小组讨论分析原因。通过分析中国经济崛起的原因,使学生知道改革开放的重要 意义,激发起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最后通过活动深化所学知识以及培养正确的情感与世 界观! 教学资源要求: 1.世界政区图 2.CAI教学课件 3.课前搜集相关国家(美国、中国、尼泊尔)的经济发展资料及数据 一、导入 教师提问:世界上目前有多少人口?多少国家和地区? 二、新授 1.不同类型的国家 (1)我们到世界的几个角落去看一看(课件展示贫富差异图片) (2)引导学生谈读图感受――点题(世界的差异) (3)世界各国存在那些差异呢?(引导学生读美国、中国、尼泊尔三个国家差异对比表)得出: 面积不同、人口不同、政治体制不同 (4)师生共同探讨:出示世界政区图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面积最小的国家、人口最多的国家和人口最少的国家 (5)教师讲述:地区

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政策

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政策 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政策 知识与福利、经济增长的关系 现代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就不同国家经济增长差异所做的各种分析看,一般认为,物质资本投入的差异可以解释增长差异的30%,其余的70%则被列入构成综 合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各种无形因素——人力资本为主,其余尚有制度、组织、管理因素。 发展中国家遇到的挑战和机遇 无论是迎接挑战,还是抓住机遇,就目前的情况看,发展中国家要想不过度落后于发达国家,关键就在于缩小知识差距。在这方面,发展中国家要做好三件事:(1)积极获取全球知识和创造自己本国 的知识,(2)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以便增加吸收知识的能力,(3) 投资于技术以便完善获取、吸收、创造知识的条件。 知识的获取 世界银行专家认为,发展中国家为了提高经济增长,就要提高企业效率,为此获得技术知识就是必要的。一般国家获取技术知识的 途径有二:一是从全世界获取,二是自己创造。 从外部获取知识 第一种获得知识的可能性,在于扩大国际贸易:出口可以从消费者那里获得有关的信息,而进口可以从生产者那里获得有关商品的 生产知识。第二种获得知识的可能性,在于吸引外国的直接投资以 获得某种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当然,这要取决于外国直接投资活 动的主要目的(或是仅仅为了绕过关税壁垒,或是为了增加国际竞 争力)。第三种可能性是,可以通过技术许可证制度获得外国的知识。此外,还有移民、国际旅游途径获得海外知识。

创造本地知识 知识的吸收 政府推动教育发展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一,有关经济表明,政府在教育上的开支与经济增长没有一定的必然关系,因为慷慨的教育支出并不能保证教育质量的提高,后者则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发展中国家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一、努力实现理论创新,着力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学科体系。构 建适合我们自己的体系,不要觉得哪个国家的体系好像很有效,就直接拿过来。尊重我国的相对独立性,自主性和灵活性;建立科学的评估与督导制度;拓宽经费的筹措渠道。 二、印度:建立统一的学校制度,极力扫除文盲,普及义务教育,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尽量为所有公民提供受教育的机会,这个都是我们进行改革时应该学习借鉴的地方。当然这方面我国也做得不错。 五、菲律宾:在经受300多年殖民统治后,菲律宾战后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令人瞩目。菲律宾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其私立高等教育功不可没。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菲律宾每10万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在发展中国家名列前茅,甚至超过一些发达国家。如此快速的发展在为其做出一定贡献的同时,也导致了一些严重的问题。 一、高等教育必须坚持适度发展的原则 教育发展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规律, 客观要求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量力而行, 适度发展。菲律宾高等教育的重要历史教训是认识到高等教育对国家社会经济的进步有着巨大推动作用是不够的, 重要的是, 能与社会经济保持协调发展否则, 或供过于求, 造成大批毕业生失业或供不应求, 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甚至导致结构性失业或结构性不足, 进而也影响教育质量。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 如印度、印尼、泰国等都程度不同地受到上述问题的困扰。因

此, 高等教育的适应性应表现在数量适度, 结构优化。 二、私人办学是发展高等教的重要途径 政府适量负担私立院校经费, 这样做既可减缓国家财政压力, 亦可保证那些有发展前途的学校不至于因经费遗乏而关闭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经费, 对私立院校的发展实行适当的、有效的干预, 以保证其在办学方向、教学质量、收费标准等方面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对人才的质量要求相适应。 三、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是当务之急。在处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通常情况下,这些国家的留学生会有2/3回国工作,1/3留在国外继续深造或工作,比例为2:1;而中国留学生的这个比例目前为2/3留在国外,比例为1:2,其中半数左右留在美国。据国际上的不完全统计,在西方的外国留学生最有可能在毕业后留下来的前三个国家分别为印度、中国和英国。 所以我们就要制定一些策略来留住人才。一是提高科技人员的工资待遇, 改善本国的工作条件。二是在国外设置协会, 联络站等, 在海外招募本土人才。三是采取限制性政策和经济手段来控制人才外流。四是实施专项计划, 吸引外流人才回国。 六经费,首先高等教育总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这一指标反映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总体投资规模情况,反映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外部投资结构。我国高等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