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经典案例分析

病理生理学经典案例分析
病理生理学经典案例分析

【免费下载】病理生理学整理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病理学经典问答题

病理学常见问答题 1 组织的适应性改变有哪些?分别叙述他们的病理特点及意义。 答适应性表现为:肥大、增生、化生、萎缩。 肥大的特点为:组织、器官体积增大。意义:一定程度的代偿性肥大具有功能代偿作用,但内分泌性肥大可引起功能障碍。 增生的特点为:组织细胞数量增多,使组织、器官增大。意义:一定程度的增生功能可增强 化生的特点为:一种类型的组织、细胞被另一种组织、细胞替代。意义:失去原有组织的功能 2 说明肉芽组织的成分和功能。新鲜肉芽与不良肉芽有何不同?对创伤的愈合有何影响?如何处理?肉芽组织是如何演变成瘢痕组织 的? 答肉芽组织由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组成。 功能:抗感染、去异物、保护创面,机化血凝快和坏死组织,填补伤口连接缺损。 新鲜肉芽:色鲜红、湿润、表面颗粒状、触之易出血。不良肉芽:色苍白、干燥、表面有脓苔,触之不易出血,此肉芽不利于伤口的愈合。需剪掉不良肉芽,抗感染,让良好肉芽长出,伤口才可以愈合。肉芽中的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纤维后成为纤维细胞,以后毛细血管和纤维细胞慢慢消失,局部完全胶原化即成瘢痕

3 如何判断组织发生坏死(大体形态与镜下)? 答组织坏死大体形态观称失活组织,色苍白、失去弹性、温度降低、无脉搏、失去感觉、无活动机能、切之无鲜血流出。镜下:细胞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4 从条件、特点、后果比较一期愈合与二期愈合的不同?如何是后者变成一期愈合? 一期愈合与二期愈合的区别 一期愈合二期愈合 条件伤口整齐,损伤小,创缘对合紧密,无感染伤口不整齐、创伤大,创缘未对合好,有感染 特点愈合时间短(约一周),瘢痕细愈合时间长(大于一周),瘢痕粗 后果不影响器官功能影响器官功能或外观 伤口感染、创缘不对和 ---------------------------------- → 一期愈合 ←-------------------------------------- 二期愈合 抗感染、创缘对和好

(完整word版)《病理生理学》习题集-人卫第8版(精心整理)

---------------------------------------------------------------最新资料推荐------------------------------------------------------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人卫第8版(精心整理)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人卫第 8 版(精心整理) 普通高等 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 E. 疾病的经过与结局 (b ) 3. 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最主要方法是 A.临床观察 B.动物实验 C.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D.疾病的分子和基因诊 断 E.形态学观察二、问答题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基 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病理生理学第 8 版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 1.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 ( c) A.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B.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C.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D.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的 科学 E.患病机体形态结构改变的科学 2. 疾病概论主要论述 (a ) A. 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B. 疾病的 原因与条件 C. 疾病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机制 D. 疾病中各种 临床表现的发生机制 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病理生理学的任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阐明疾病的本 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2.什么是循证医学?【答】所谓循证医学主要是指一切医 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病理生理学的研究也必 须遵循该原则,因此病理生理学应该运用各种研究手段,获取、分析 和综合从社会群体水平和个体水平、器官系统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 1/ 20

病理生理学经典案例分析

亚健康状态-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 某男,33岁,工作勤奋,经常加班,甚至到深夜,久而久之,他逐渐感觉周身疲乏无力,肌肉关节酸痛,食欲不振,到医院做了全面检查之后,未发现阳性体征和检验结果。 分析题: 1、请问他的身体状况处于何种状态? 2、是否需要治疗? 参考答案: 1、处于亚健康状态。 2、因为他在体检后没有发现疾病的存在,但又有疲劳、食欲不振等表现,并不属于健康状态,所以他是处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第三种状态即亚健康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个体不需要治疗,但需要通过自我调节如适当休息、放松、增加睡眠等逐步消除这些症状,使机体早日恢复健康。 细胞凋亡-病例分析 病史摘要: 患者,王某,男,47岁,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经连续化疗8周,自觉症状减轻,但食欲减退,轻度脱发,有低热。抽血,分离淋巴细胞作DNA琼脂糖电泳,常规透射电镜检查及核酸内切酶活性测定,发现:DNA电泳谱呈梯状条带;电镜检查发现:细胞皱缩,胞膜及细胞器相对完整,核固缩;核酸内切酶活性显著增强。 分析题: 病人淋巴细胞发生什么病理改变?为什么? 参考答案: 病人淋巴细胞发生凋亡改变,依据是DNA琼脂糖电泳、电镜检查及核酸内切酶活性测定。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病例分析 王某,男,15个月,因腹泻、呕吐4天入院。发病以来,每天腹泻6~8次,水样便,呕吐4次,不能进食,每日补5%葡萄糖溶液1000ml,尿量减少,腹胀。 体检:精神萎靡,体温37.5℃(肛)(正常36.5-37.7℃),脉搏速弱,150次/分,呼吸浅快,55次/分,血压86/50mmHg(11.5/6.67KPa),皮肤弹性减退,两眼凹陷,前囟下陷,腹胀,肠鸣音减弱,腹壁反射消失,膝反射迟钝,四肢凉。 实验室检查:血清Na+125mmol/L,血清K+3.2mmol/L。 问:该患儿发生了何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为什么? 参考答案: 患儿发生了低渗性脱水和低钾血症。 一、低渗性脱水: 1、病史:呕吐、腹泻、不能进食,4天后才入院,大量失液、只补水,因此从等渗性脱水转变为低渗性脱水。 2、体检:皮肤弹性减退、两眼凹陷、前囟下陷,为脱水貌的表现。 3、实验室检查:血清Na+125mmol/L(<130mmol/L) 二、低钾血症: 1、病史:呕吐、腹泻、不能进食-----钾摄入不足、消化道丢失钾(小儿失钾的主要途径是胃肠道);补葡萄糖使细胞外钾转移到细胞内。 2、体检:精神萎靡,腹胀,肠鸣音减弱,腹壁反射消失,膝反射迟钝--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的表现。

病理生理学经典案例分析

病例摘要: 某男,33岁,工作勤奋,经常加班,甚至到深夜,久而久之,他逐渐感觉周身疲乏无力, 肌肉关节酸痛,食欲不振,到医院做了全面检查之后,未发现阳性体征和检验结果。 分析题: 1、请问他的身体状况处于何种状态? 2、是否需要治疗? 参考答案: 1、处于亚健康状态。 2、因为他在体检后没有发现疾病的存在,但又有疲劳、食欲不振等表现,并不属于健康状态,所以他是处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第三种状态即亚健康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个体不需 要治疗,但需要通过自我调节如适当休息、放松、增加睡眠等逐步消除这些症状,使机体早日恢复健康。 病史摘要: 患者,王某,男,47岁,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经连续化疗8周,自觉症状减轻,但 食欲减退,轻度脱发,有低热。抽血,分离淋巴细胞作DNA琼脂糖电泳,常规透射电镜检 查及核酸内切酶活性测定,发现:DNA电泳谱呈梯状条带;电镜检查发现:细胞皱缩,胞 膜及细胞器相对完整,核固缩;核酸内切酶活性显著增强。 分析题: 病人淋巴细胞发生什么病理改变?为什么? 参考答案: 病人淋巴细胞发生凋亡改变,依据是DNA琼脂糖电泳、电镜检查及核酸内切酶活性测定。

王某,男,15个月,因腹泻、呕吐4天入院。发病以来,每天腹泻6?8次,水样便,呕吐4 次,不能进食,每日补5%葡萄糖溶液1 000ml ,尿量减少,腹胀。 体检:精神萎靡,体温37.5C(肛)(正常36.5-37.7 C ),脉搏速弱,150次/分,呼吸浅快,55 次/分,血压86/50mmHg(11.5/6.67KPa),皮肤弹性减退,两眼凹陷,前囟下陷,腹胀,肠鸣音减弱,腹壁反射消失,膝反射迟钝,四肢凉。 实验室检查:血清Na+ 1 25mmol/L ,血清K +3 .2mmol/L 。 问:该患儿发生了何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为什么? 参考答案: 患儿发生了低渗性脱水和低钾血症。 一、低渗性脱水: 1、病史:呕吐、腹泻、不能进食, 4 天后才入院,大量失液、只补水,因此从等渗性脱水转变为低渗性脱水。 2、体检:皮肤弹性减退、两眼凹陷、前囟下陷,为脱水貌的表现。 3、实验室检查:血清Na+125mmol/L(<130mmol/L) 二、低钾血症: 1、病史:呕吐、腹泻、不能进食------ 钾摄入不足、消化道丢失钾(小儿失钾的主要途径是胃肠道);补葡萄糖使细胞外钾转移到细胞内。 2、体检:精神萎靡,腹胀,肠鸣音减弱,腹壁反射消失,膝反射迟钝--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的表现。 3、实验室检查:血清K + 3 . 2mmol/L(<3 . 5mmol/L)

病理生理学—多选整理

病理生理学【多选】 1、动脉血pH=7.35--7.45时,有以下可能:酸碱平衡正常、完全代偿性酸(碱)中毒、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pH相消型)BCD 2、PaCO2>46 mmHg(6.25kPa),见于: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 BCE 3、酸中毒时,肾的代偿调节作用表现为:加强泌H+及泌NH4+ 、加强HCO3-重吸收、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碳酸酐酶和谷氨酰胺酶活性增强、尿中可滴定酸和NH4+排出增加ABCD 4、BE负值增加可见于: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 AD 5、失代偿性代谢性碱中毒的血气分析参数变化特点如下:HCO3-升高、AB、SB、BB均升高,SB<AB、BE正值加大、PH升高、PaCO2升高ABCDE 6、酸碱指标中不受呼吸因素影响的代谢性指标是:SB、BB、BE ACE 7、呼吸性碱中毒时机体的代谢调节包括:细胞内外离子交换代偿增强,细胞外液氢离子有所升高,钾离子下降、经肾脏代偿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排氢离子减少 AC 8、盐水抵抗性碱中毒主要见于:全身性水肿、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ushing综合征、严重低血钾 ABDE 9、用补碱法治疗代谢性酸中毒时应注意:防止血液中游离钾快速降低、防止血液中游离钙快速降低、轻度酸中毒可不补碱BDE 10、HCO3-高于正常时可能存在:原发性代谢性碱中毒、代偿后的呼吸性酸中毒 AE 11、休克初期抗损伤的代偿反应主要表现在:血液重新分配,保证心脑血液的供应、回心血量增加和动脉血压的维持 AD

12、休克初期机体通过哪些代偿使回心血量增加起“自我输血”作用?:容量血管收缩、肝储血库收缩 DE 13、下列哪些因素是形成难治性休克的原因:DIC、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溶酶体释放引起细胞严重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舒缩紊乱ABCE 14、高动力型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特点为:总外周阻力低、心排出量增多 BC 15、休克淤血性缺氧期发生微循环淤滞的主要机制是:酸中毒使血管对儿茶酚胺反应性降低、组织细胞局部产生的扩血管代谢产物增多、内毒素作用下产生某些扩血管的细胞因子、白细胞黏附于内皮细胞、血液浓缩,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ABCDE 16、休克时可引起:ATP生成减少、细胞水肿、代谢性酸中毒ABC 17、烧伤性休克的发生主要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疼痛、低血容量、感染 ABD 18、休克时细胞内离子含量变化是:细胞内钠离子增多、细胞内氢离子增多AC 19、各类休克难治期可发生内毒素血症是由于:肠道细菌丛生、继发革兰阴性菌感染、肠粘膜损害,通透性增高 ACD 20、休克肺患者尸解时肺镜检的特点有:间质性和肺泡性肺水肿、局限性肺不张、肺毛细血管内微血栓堵塞、肺泡透明膜形成、肺湿重增加ABCDE 21、心肌顿抑的发生机制包括:Na+-Ca2+交换增强、ATP生成减少、细胞膜通透性增高ADE 22、氧自由基的损伤作用包括:使膜蛋白交联、DNA断裂、膜不饱和脂肪酸减少CDE 23、下列哪些因素可促进钙超载的发生:细胞内高Na+ 、细胞内高H+、细胞膜通透性增高、肌浆网钙泵功能抑

(完整版)病理生理学考试重点整理

名解、填空、考点、 疾病: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完好状态。亚健康: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此时机体处于非病、非健康并有可能趋向疾病的状态。表现为“三多三少”:主诉症状多、自我感觉不适多、疲劳多;活力低、反应能力低、适应能力低,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证据。 病特征或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又称致病因素。包括:生物因素、理化因素、营养因素、遗传因素、先天因素、免疫因素、心理和社会因素。 遗传易感性:指由某些遗传因素所决定的个体患病风险,即相同环境下不同个体患病的风险。如糖尿病患者是否发生肾病因人而异。(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个体易于罹患某种疾病的倾向性。) 条件:在病因作用于机体的前提下,能促进或减缓疾病发生的某种机体状态或自然环境。 诱因:其中能加强病因的作用而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恶性循环:在一些疾病或病理过程因果交替的链式发展中,某几种变化互为因果,形成环式运动,而每一次循环都使病情进一步恶化,称为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恶性循环。 脑死亡:是指全脑功能(包括大脑,间脑和脑干)不可逆性的永久性丧失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判定标准: 1、自主呼吸停止,人工呼吸15分钟仍无自主呼吸; 2、不可逆性深昏迷; 3、颅神经反射(瞳孔反射、角膜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均消失; 4、瞳孔散大或固定; 5、脑电波消失; 6、脑血流循环完全停止。 意义:有助于判定死亡时间;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限,减少人力及经济消耗;为器官移植创造良好的时机和合法的依据。 低渗性脱水(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概念】:低渗性脱水特点是①失Na+多于失水;②血清Na+浓度<130mmol/L;③血浆渗透压<280mmol/L;④伴有细胞外液的减少。 问答 低渗性脱水(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最容易发生休克的原因? 1、通过肾丢失以及肾外丢失的三条途径导致细胞外液丢失 2、细胞外液丢失导致细胞内为高渗透状态,水向细胞内转移进一步转移,细胞外液减少。 3、血浆渗透压降低,无口渴感,故机体虽然缺水,但不能很快的通过喝水补充体液。 4、早期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极速分泌少,早期多尿,更加重了集体的缺水。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概念】:特点: (1)失水多于失钠 (2)血清钠离子浓度>150mmol/L (3)血浆渗透压>310mmol/L

病理生理学CASE STUDY的五个案例汇总

病理生理学案例汇总 CASE ONE(第三章水电解质紊乱水钠代谢紊乱) 患者:42岁,男性。2天前因食入不洁食物后出现恶心、腹痛、 不能进食,每天十多次水样便。昨在本地医院抗炎治疗和 输入1000ml 5%葡萄糖,未见好转。 入院检查:口层发紫,皮肤弹性降低,眼窝下陷,脉搏无力, 血压85/60mmHg,尿量400ml/日。 实验室检查:血pH 7.29、血清Na+123mmol/L、血清Clˉ98mmol/L、血清K+ 3.5 mmol/L、血浆渗透压265mmol/L; SB 16mmol/L;血清尿素氮9.0mmol/L、尿检正常。 临床诊断:急性胃肠炎 问:(1)患者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症状与体症? (2)其发生机制是什么? CASE TWO(第四章酸碱平衡紊乱) 患者:男,68岁,主诉:头晕、恶心、嗜睡、尿量减少。 既往史:患糖尿病史12年,蛋白尿(DN)5年。 体查:口气有烂苹果味,眼睑浮肿,血压159/95mmHg。 实验室检查:pH 7.30,PaCO2 27mmHg,SB12mmol/ L, Na+ 132mmol/L,K+ 6.7mmol/L,Cl- 91mmol/L,Scr 253mmol/L,血糖48.1mmol/L、尿蛋白(++)。 思考题:(1)患者在糖尿病基础上,出现哪些主要临床症状? (2)患者体内存在哪些病理过程?解释其发生机制。 CASE THREE(第三章水电解质紊乱钾代谢障碍) 患者:男,51岁。主诉:发热、胸痛、咳浓痰三天。 入院检查:入院时神志清,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肺听诊:右肺呼吸音减弱,左肺底部有湿罗音,血压80/60mmHg,尿少。 胸部X线检查:右肺呈大叶性致密阴影,左肺下野纹理增粗。 实验室检查:pH7.3,SB16.2mmol/L,PaCO2 55mmHg,

病理生理学问答题重点

什么是脑死亡:实质全脑功能的永久性消失。集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的永久性停止的标志。意味着实质性死亡,标准1.自主呼吸停止2.不可逆性深昏迷3.脑干神经反射消失4.瞳孔散大或固定5.脑电波消失6.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对中枢神经的影响: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为头痛、烦躁、肌肉搐搦、嗜睡、昏迷。其机制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水向细胞外转移引起脑细胞脱水而使其功能障碍,严重时可致脑体积缩小,使颅骨与脑皮质之间血管张力增大,引起静脉破裂,脑内出血。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中枢神经: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见于重症晚期。血钠浓度低于125mmol/L 时,常有恶心、头痛、乏力和感觉迟钝等。低于115mmol/L时可出现搐搦、昏迷等。机制:血钠浓度急剧降低,水分向细胞内转移,引起脑细胞水肿。颅内压升高,中枢神经受损。引起障碍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早期代偿:1.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胞内水分转外2.XBWYSTYSG→口渴中枢→大量饮水3.XBWYSTYSG→渗透压感受器→ADH释放增加→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加→尿量减少4.血钠浓度升高抑制醛固酮分泌,肾排钠增加,尿钠含量增加。通过以上代偿反应,使细胞外液恢复等渗,容量得到补充。 水肿的发生机制: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因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大、淋巴回流受阻,而引起组织液生成增加。2.体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引起钠、水潴留:肾小球率过滤降低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醛固酮分泌增多、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心性水肿的发生机制:1.静脉回流障碍,组织液生成增多。毛细血管压增高,微血管通透性增加,淋巴回流障碍,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2.钠、水潴留,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率过滤下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加 急性低钾血症对神经肌肉: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机制为超极化阻滞。因细胞外钾减少,细胞内不变,浓度差大,细胞静息电位负值增大,需加大刺激。引起高钾血症的最主要原因:是肾排钾障碍,因1.肾衰竭。GFR严重下降,少尿,钾滤出障碍。2.各种原因的GFR下降,如失血性休克致排钾障碍。 3.醛固酮缺失。因其是排钾激素。 4.使用贮钾类利尿剂。代谢性酸中毒时心肌收缩力:H+影响心肌兴奋-收缩偶联而降低心肌收缩力。1.H+竞争性抑制Ca+与肌钙蛋白钙结合亚单位结合 2.H+减少Ca+内流3.H+影响心肌细胞肌质网释放Ca+ 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代偿:1.血浆的缓冲作用,H+被血浆缓冲系统的缓冲碱缓冲2.肺的调节,H+增高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中枢,CO2排出增大,PaCO2代偿性降低3.细胞内、外离子交换作用,H+进入细胞内被缓冲,K+逸出致高钾血症。 4.肾的调节,PH降低,碳酸酐酶活性增强,肾泌H+增加,重吸收HCO3增加。 各型缺氧黏膜颜色:低张性:由于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机体发绀,青紫色。循环性:青紫色或是缺氧期的苍白色。组织性:对氧的利用减退,静脉血氧含量和氧分压增高,玫瑰红色。血液性:缺氧情况不同有苍白色、樱桃红色或咖啡色 什么是发绀:当毛细血管中脱氧血红蛋白的量达5g/dl时,可使皮肤黏膜呈现青紫色。称谓发绀。联系:发绀是缺氧的临床表现之一,可同时存在。区别:发绀不等于缺氧,缺氧时可以不出现发绀,发绀时也可不出现缺氧。 内生致热源的种类特点:1.IL-1,最早发现,小剂量静注引起机体单相热。不耐热70°30min灭活2.TNF,与IL-1有相似生物学活性,一般剂量...3.IFN,抗病毒、抗肿瘤作用的蛋白质。白细胞释放,耐受性,60°40min灭活4.IL-6,由单核、成纤维、内皮细胞分泌。作用弱于IL-1和TNF。发热:1体温上升期体温调定点上移,皮肤血管收缩和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少。产热器官引起寒战和物质代谢增强产热增强。特点是产热大于散热 2.高温持续期,体温达到调定点水平,与之相适应,产热和散热持平 3.体温下降期,内生致热源被清除。调定点回到正常水平,散热大于产热 发热时机体物质代谢特点:物质代谢明显增多:1.糖代谢。产热需要,能量消耗增加,糖分解代谢增加2.脂肪代谢。糖原贮备不足脂肪代谢增加3.蛋白质代谢。发热时蛋白质分解加强,总蛋白和清蛋白减少,尿氮增多,出现负氮平衡。4.水、盐及维生素代谢。上升期NA+和CL-排泄减少,退热期增多,大量失水。 发热时循环系统:1°C心率增加18次/min,原因:机体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加和二氧化碳生成增加。影响:150/min心率可以增加心排血量,超过反而减少。

病理生理学考试整理(1)

一:名词解释 1.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功能和代谢改变的规律及其机制的学科。 2.基本病理过程: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3.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而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完好的状态。至少包含健壮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精神状态。 4.疾病:是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5.病因:是指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赋予疾病特征或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6.条件:是指能够促进或减缓疾病发生的某种机体状态或自然环境。条件本身不引起疾病,但可影响病因对机体的作用。 7.诱因:即能加强病因的作用而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8.因果交替:指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原始病因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结果又可作为病因,引起新的后果。 9.分子病:是由遗传物质或基因(包括DNA和RNA)的变异引起的一类以蛋白质异常为特征的疾病。 10.基因病:即由基因本身突变、缺失或其表达调控障碍引起的疾病有单基因病和多基因病。 11.完全康复:是指疾病所致的损伤完全消失,机体的功能、代谢及形态完全恢复正常。 12.不完全康复:是指疾病所致的损伤得到控制,主要症状消失,机体通过代偿机制维持相对正常的生命活动。 13.脑死亡:目前一般均以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意味着人的实质性死亡。是判断死亡的重要标志。 14.低渗性脱水(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失钠离子多于失水,血清钠离子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有明显的细胞外液量的减少,细胞内液量增多。 15.高渗性脱水(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离子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 16.脱水热:严重的高渗性脱水病例,尤其是小孩,由于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使散热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体温升高,称之为脱水热。 17.水中毒(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患者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血钠下降,血清钠离子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但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细胞内、外液量都明显升高,故又称之为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18.淋巴性水肿:在某些病理条件下,当淋巴干道被堵塞,淋巴回流受阻或不能代偿性加强回流时,含蛋白的水肿液在组织间隙中积聚,形成淋巴性水肿。其原因是水和晶体物质透过血管壁回吸收到血管内,导致蛋白浓缩。 19.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 20.积水:过多的液体积聚在体腔内 21.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 22.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 23.超极化阻滞:低钾血症→ K+外流↑→Em 负值↑→兴奋性↓ 细胞外液K+浓度急剧降低时,细胞内液K+浓度[K+]i和细胞外液[K+]e的比值变大,静息状态下细胞内液K+外流增加,使骨骼肌和胃肠道平滑肌细胞Em负值增大,与Et间的距离Em -Et增大,细胞处于超极化状态,兴奋性降低,严重时甚至不能兴奋 24.去极化阻滞:K+外流↓→Em 绝对值↓→与Et距离缩短甚至接近使快钠通道失活 细胞外液K+浓度急剧升高时,细胞内液K+浓度[K+]i和细胞外液[K+]e的比值更小,使肌肉细胞的Em负值变小甚至几乎接近于Et水平,Em值过小使快Na+通道失活,细胞处于去极化

病理生理学历年考试题整理版

Shock:休克:多种强烈的损伤性因素侵袭身体,引起全身的有效循环血量降低,使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流急剧减少和细胞受损,从而导致重要脏器代谢障碍、功能紊乱和结构损伤的机型全身性病理过程。 False neurotransmitter:假性神经递质:指肝性脑病患者脑内产生的生物胺,如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这类生物胺化学性质与NA和DA结构相似,但生理效能远较正常递质为弱。Orthopnea:端坐呼吸:指左心衰竭患者安静时出现的呼吸困难。患者平卧时呼吸困难加重,需保持坐位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机制为平卧时下肢静脉回流增加导致肺淤血加重,及卧位时膈肌位置高而肺活量少。 Hyperpolarized blocking:超极化阻滞:低钾血症时,静息电位与阈电位距离增大而使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的现象。 Hypopolarized blocking:除极化阻滞:高钾血症时,静息电位等于或低于阈电位使细胞兴奋性降低的现象。 Transmembrane signal transduction:跨膜信号转导:水溶性信号分子和某些脂溶性信号分子 与膜表面的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信息分子,经信号转到的级联反应将细胞外信息传递至胞浆或核内,调节靶细胞功能的过程。 Pulmonary encephalopathy:肺性脑病:呼吸衰竭时病人可因缺氧和酸中毒导致脑细胞和脑血管损伤,继而造成脑功能障碍,称为肺性脑病。 Hypotonic hypoxia:低张性缺氧:因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而导致的组织供氧不足。 Base excess:碱剩余:是指在38℃,血红蛋白完全氧合的条件下,用PaCO2为40mmHg的气体平衡后,将1升全血或血浆滴定到pH7.4所需的酸或碱的毫克量。 Enterogenous cyanosia:肠原性紫绀:食用大量硝酸盐后,肠道细菌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从而将血红蛋白中的铁氧化为三价,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而失去载氧能力。高铁血红蛋白呈棕褐色,故称为肠原性紫绀。 hypovolemic hypernatremia:低容量高钠血症:因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高于 150mmol/L,血浆渗透压高于310mmol/L的脱水。又称为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 hypovolemic hyponatremia: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因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低于 130mmol/L,血浆渗透压小于280mmol/L的脱水,又称为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 Hyperkalemia:高钾血症:血清钾高于5.5mmol/L。低钾低于3.5mmol/L。 pitting edema:凹陷性水肿:又称显性水肿。当皮下组织有过多的液体积聚时,皮肤肿胀、弹性差,用手指按压皮肤时出现凹陷。 recessive edema:隐性水肿:在凹陷水肿出现之前,已有组织液的增多,但尚未出现组织间隙游离液体的体征。 restrictive hypoventilation:限制性通气不足:由于肺通气的动力不足和肺及胸廓的弹性阻力增大,肺泡在吸气末扩张受限造成的肺泡通气量不足。 Obstructive hypoventilation:阻塞性通气不足:由于气道狭窄或阻塞所造成的肺泡通气量不足。 external dyspnea:外呼吸障碍:指肺通气和肺换气出现的功能不足。 Waterhouse-Friderichsen syndrome:华-佛综合征:DIC时,因为微血栓导致肾上腺皮质出血坏死产生的肾上腺皮质功能障碍。 Sheehan syndrome:席汉综合征:DIC时因为微血栓导致垂体出血坏死产生的功能障碍。Azotemia:氮质血症:肾衰时由于肾小球滤过率的降低造成的尿素尿酸等含氮代谢物在体内蓄积而导致的血中非蛋白氮含量增加。 Respiratory acidosis:呼吸性酸中毒:指以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升高和pH降低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病理生理学重点整理

病理生理学复习提纲 绪论 病理过程:主要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第二章疾病概论 1.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 2.亚健康: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此时机体处于非病、非健康并有可能趋向疾病 的状态。 3.疾病: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过程,体内有 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的改变,临床出现许多不同的症状和体征,机体与外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 4.病因(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的众多因素中,能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病特征的因素。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必 不可少的因素。 5.诱因:能加强病因作用或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非特异性) 6.危险因素:与某个疾病明显相关,但分不清是原因还是条件。 7. 脑死亡一般应该符合以下标准: (1)自主呼吸停止 (2)不可逆性深昏迷和大脑全无反应 (3)脑干神经反射消失 (4)瞳孔散大或固定 (5)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 (6)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1.血清Na浓度正常范围130-150mmol/L;每天饮食摄入100-200mmol Na<130 mmol/L,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 胞外液减少。以细胞外液失水为主 原因机制:肾内或外丢失大量的液体或液体积聚在“第三间隙”后处理不当,如只给水,不给电解质平衡液。(等渗或高渗液丢失) (1)经肾丢失:长期服用高效利尿药;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肾实质性疾病;肾小管酸中毒 (2)肾外丢失:经消化道丢失;液体在第三间隙聚积;经皮肤丢失。 机体影响(病理生理变化): (1)细胞外液减少,易发生休克 (2)血浆渗透压降低,无口渴感,饮水减少。(口干不欲饮) (3)有明显失水体征,皮肤弹性减退 防治:补钠液为主(张力液)。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易引起失液性休克原因: ①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无口渴感,饮水减少; ②抗利尿激素(ADH)反射性分泌减少,尿量无明显减少; ③细胞外液向细胞内液转移,细胞外液进一步减少。 Na>150 mmol/L,渗透压>310mmol/L

病理生理学考试-- 病理生理学考试-- 历年真题-黄月整理-转自TJSTART

【病理生理学】00级七年制 二、英汉互译 低钾血症休克缺氧凋亡水肿 Acidosis myocardial remodeling susceptibly gene pyrogen deconpensation 三、名词解释 疾病阴离子间隙离心性肥大混合拮抗反应综合征假性神经递质 四、问答题 1、试述缺血-再灌注损伤时钙超负荷的发生机制及其造成损伤的机制 2、试述心衰时心肌舒张功能障碍的机制 【病理生理学】00级本科 二、名词解释 心肌向心性肥大功能性分流自身输血阴离子间隙假性高血钾症 三、英汉互译 Pathological process 缺氧 Human genome project 过热 Molecular chaperone 应激原 Systemic inflammatory 代谢性酸中毒 四、问答题 试述心肌收缩性减弱的机制 简述休克早期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其机制 简述机体炎症失控的主要表现及机制 概述三型脱水对集体影响特点和补液原则 【病理生理学】03级七年制 二、英汉互译 阴离子间隙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应激性溃疡向心性肥大 真性分流肝性脑病肠道细菌转位氮质血症 高镁血症完全康复 三、名词解释 基本病理过程自身输血气道等压点假性神经递质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四、问答题 大出血患者机体缺氧的可能类型,原因何在 简述酸中毒导致心力衰竭的可能机制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的发生机制 【病理生理学】04级八年制 2、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5题,计15分) 阴离子间隙 缺氧 无复流现象 肝性脑病 代偿性抗炎应综合征 三、英汉单词互译(每题0.5分,共10题,计5分) 病理生理学Hypokalemia 呼吸爆发Metabolic Alkalosis 过热Oxygen Paradox 凋亡小体True Shunt 矫枉失衡False Neurotransmitter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4题,计40分) 1.试述休克早期微循环改变的特点及其代偿意义。 2.试述心肌肥大不平衡生长引起心肌收缩减弱的机制。 3.试分析功能性分流时血气变化的特点及其机制。 4.试述慢性肾功能不全多尿的发生机制。多尿为何内环境紊乱? 【病理生理学】04级六年制英文班考试题 二、名词解释 1 Circulatory hypoxia循环缺氧 2 Auto blood transfusion自动输血 3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缺血再灌注损伤 4 Concentric hypertrophy心肌肥大 5 Trade-off 权衡 三、简答题 1.严重出血病人可发生何种类型缺氧?为什么? 2.请说明在心衰发展过程中发生diastolic障碍的机制 3.试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过程。 【病理生理学】04级临床七年制病理生理学考题 2 英汉互译

病理生理学判断(整理)

判断题 1、代谢性碱中毒可导致氧离曲线右移。 F 2 蔬菜、瓜果中所含的有机酸盐是日常生活中摄入固定酸的主要来源。 F 3 酸中毒时中枢神经系统状态是抑制。 T 4 在调节酸碱平衡时肺的缓冲系统缓冲作用发生最快。 F 5 酸中毒时H+竞争性地抑制钙与肌钙蛋白亚单位结合。 T 6 代谢性酸中毒时细胞外K+内移。 F 7 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最多的酸性物质是磷酸。 F 8 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时,血氯浓度正常。 T 9 癔病可引起呼吸性碱中毒。 T 10 酸碱平衡紊乱的患者可同时出现呼吸性酸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 F 11 柠檬酸盐属碱性物质。 T 12 肾脏的代偿调节缓慢而持久。 T 13 动脉血pH值正常说明机体酸碱平衡状况正常。 F 14 AG的主要意义在于区分代谢性酸中毒的类型和鉴别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T 15 代谢性酸中毒急性发生时,机体主要依靠肺的代偿调节。 T

16 SB是在全血在标准状态下测得的。 T 17 急性气道阻塞可引起急性呼吸性碱中毒。 F 18 严重失代偿性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可发生“CO2麻醉”。 T 19 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时,两者之间看不到相互代偿的 关系。 T 1 / 7 20 碱中毒时血浆游离钙浓度升高。 F 21 休克时细胞最早发生损伤的部位是线粒体。 F 22 休克的补液原则是需多少补多少。 T 23 休克I期又称为缺血性缺氧期。 T 24 淤血性缺氧期的组织灌流特点是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F 25 高动力型休克又称为冷休克。 F 26 治疗休克患者时,不需要纠正酸中毒就可以直接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F 27 休克初期发生的急性肾功能衰竭为功能性肾功能衰竭。 T 28 休克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 T 29 感染性休克最容易导致DIC发生。 T 30 休克早期除心源性休克外,其他类型休克不易发生心力衰竭。 T 31 失血性休克最容易发生MODS。 F 2 第十一章 32 休克Ⅰ期微循环的改变主要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有关。 T 33 休克时由于ATP供应不足,细胞膜上钠泵运转失灵,可导致低钾 血症。 F

病理生理学重点及经典习题标准答案

想想,t h i n k i n g (供临床、基础、预防、护理、医检、口腔、药学等专业用) P A T H O P H Y S I O L O G Y 病理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 病生编委会:7栋南楼511 编委:马平其(南华大学) 宋辰(南华大学) 张豹(南华大学) 张子彬(南华大学) 周子炜(南华大学) (排列顺序按第一字母) 版权所有

第一章 [名词解释] 57.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 观上的异常感觉。 58.异常变化引起的现象如能用体格检查的方法检出,就称为体征。 59.指发展极慢的病理过程或病理过程的后果。 60.是存在于不同疾病中的共同的、成套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性变 化。 61.疾病是机体在内外环境中一定的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因稳态破坏而发生 的内环境紊乱和生命活动障碍。 62.在神经体液调节下,正常机体在不断变动的内外环境因素作用下,能够维持各 器官系统的机能和代谢正常进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动态稳定性。 63.在疾病的链式发展过程中,原始病因所引起的损伤性变化和机体对这些变化所 发生的抗损伤反应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斗争,成为疾病向前推进的基本动力力。 64.正常机体的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各器官系统乃至整个机体的各种机能和代谢活 动,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保持着动态平衡。 65.原始病因引起的损害又可作为发病学原因而引起新的损害性变化,这样原因和 结果不断转换,就形成一个链式发展的疾病过程。 66.是研究疾病发展及转归机制的学问。 67.指作用于机体众多因素中,能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的特征的因素。 68.指能够加强某一疾病或病理过程的原因的作用,从而促进疾病或病理过 程发生的因素。 69.是研究疾病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的学问。 70.全脑机能完全不可逆永久性丧失,是判断死亡的标志。 71.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主要症状消失,但体内仍存在某些病理变化,只是通过 代偿反应维持着相对正常的生命活动。

病理生理学重点归纳

三种类型脱水的对比 体内固定酸的排泄(肾脏): 固定酸首先被体液缓冲系统所缓冲,生成H 2CO 3和相应的固定酸盐(根); H 2CO 3在肾脏解离为CO 2和H 2O ,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即固定酸中的H + 以CO 2和H 2O 的形式进入肾小管 上皮细胞,进一步通过H 2CO 3释放H + 进入肾小管腔; 固定酸的酸根以其相应的固定酸盐的形式 被肾小球滤出; 进入肾小管腔的H + 和固定酸的酸根在肾小管腔内结合成相应的固定酸排出体外。 呼吸性调节和代谢性调节(互为代偿,共同调节): 呼吸性因素变化后,代谢性因素代偿: 代谢性因素变化后,呼吸性、代谢性 因素均可代偿: 酸碱平衡的调节: 体液的缓冲,使强酸或强碱变为弱酸或弱碱,防止pH 值剧烈变动; 同时使[HCO3-]/[H 2CO 3]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 呼吸的变化,调节血中H 2CO 3的浓度; 肾调节血中HCO3-的浓度。 使[HCO3-]/[H 2CO 3]二者的比值保持20:1,血液pH 保持7.4。 各调节系统的特点: 血液缓冲系统:起效迅速,只能将强酸(碱)→弱酸(碱),但不能改变酸(碱)性物质的总量; 组织细胞:调节作用强大,但可引起血钾浓度的异常; 呼吸调节:调节作用强大,起效快,30 min 可达高峰;但仅对CO 2起作用; 肾 调节:调节作用强大,但起效慢,于数小时方可发挥作用,3~5 d 达高峰。

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代偿性: pH仍在正常范围之内, 即[HCO3-]/[H2CO3]仍为20:1, 但各自的含量出现异常变化。失代偿性: pH明显异常,超出正常范围。 判定酸碱平衡紊乱的常用指标: pH值:7.35-7.45(动脉血) 动脉血CO2分压(PaCO2):33-46mmHg,均值40mmHg 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SB/AB):正常人AB=SB:22-27mmol/L,均值24mmol/L 缓冲碱(BB):45-52mmol/L,均值48mmol/L 碱剩余(BE):-/+3.0mmol/L 阴离子间隙(AG):12-/+2mmol/L,AG>16mmol/L,判断AD增高代谢性酸中毒

病理生理学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多选题A 型题 1. 病理生理学是 A. 以动物疾病模型阐述人类疾病规律的学科 D.解释临床症状体征的桥 梁学科 B. 主要从功能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 E.多种学科综合解释疾病 规律的边缘学 C. 从形态角度解释病理过程的学 [答案]D [题解]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共同规律和机制,也研究各种疾病的特殊规 律和机制。但病理生理学的教学任务是讲授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共同规 律)。 3.病理生理学大量研究成果主要来自 行 病 学 调 A. 流 查 B. 动 物 实 D.推理判断 验 研 究 E.临床实验研究 C.临床观察病人 第一早 科 [答案]B [题解]病理生理学属病理学范畴, 科。 2. 病理生理学主要教学任务是讲授 A. 疾 病 过 化 与机制 B. 动 物 身 上 程 机理解释 C. 临床诊断治疗的理论基础 科 主要从功能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 程 中 的 病 理 变 D. 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复制 的人类疾病过 E. 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及其

[答案]B [题解]病理生理学研究成果可来自动物实验、临床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等, 但主要来自动物实验。 4. 不同疾病过程中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性改变称为 A.病理状态 D.病理障碍 B.病理过程 E.病理表现 C.病理反应 [答案]B [题解]病理过程指多种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变 化,又称基本病理过程。 5. 病理生理学的学科前身是 A.器官病理学 D.疾病病理学 B.细胞病理学 E.医学生理学 C. 实验病理学 [答案]C [题解]19世纪法国生理学家Claud Bernard倡导以研究活体疾病为对象的实验病理学,复制动物模型是病理生理学的前身。 6. 病理生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出现在 A.19世纪刖叶 D. 20世纪前叶 纪中 B.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