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脊椎骨折病人安全搬运法

院前急救脊椎骨折病人安全搬运法
院前急救脊椎骨折病人安全搬运法

院前急救脊椎骨折病人安全

搬运法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院前急救脊椎骨折病人安全搬运法

钦南区人民医院黄琼珍

院前急救中经常会遇到脊椎骨折的病人。脊柱、脊髓受直接或间接机械外力作用,引起各种类型的脊柱骨折、脱位,使其稳定性破坏,而脊柱的不稳定是造成脊髓损伤的主要原因,急救、运送过程不正确的搬运方法均可加重脊髓损伤,甚至引起脊髓完全断裂,一部分病人因此造成难以恢复的终生残疾甚至死亡。因此,院前急救时使用正确的方法搬运脊椎骨折的病人,可有效降低脊椎骨折病人的致残致死率。

【关键词】院前急救脊椎骨折安全搬运

1 院前急救措施

现场处理原则是,背部受到剧烈的外伤,有颈、胸、腰椎骨折者,绝不能试扶着让病人做一些活动,以此“判断”有无损伤。一定要就地固定。如伤者仍被瓦砾、土方等压住时,不要硬拉强扯暴露在外面的肢体,以防加重血管、脊髓、骨折的损伤。应立即将压在伤者身上的东西搬掉,脊柱骨折时常伴有颈、腰椎骨折。首先应处理危及生命的复合伤,建立静脉通道,保证呼吸道畅通。颈椎骨折用颈托固定,如无颈托时可用衣物、枕头挤在头颈两侧,使其固定不动,脊柱制动。腰椎骨折用真空气垫固定,待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后用三人搬运法将病人托至硬担架上平稳转运。

2 安全搬运病人

脊柱骨折固定法不得轻易搬动伤员,严禁一人抱头,另一个人抬脚等不协调的动作。如伤员俯卧位时,可用“工”字夹板固定,将两横板压住竖板分别横放于两肩上及腰臀部,在脊柱的凹凸部位放置衬垫,先用三角巾或布带固定两肩,再固定腰骶部。

颈椎外伤伤员的搬运疑有颈椎损伤的患者在搬运途中必须保持头部和躯干同一水平,防止颈椎过伸过屈和旋转,造成再次损伤,加重病情。在搬运颈椎损伤的伤员时,先用颈托外固定,要有专人托扶其头颈部,沿纵轴方向略加牵引,并使头颈部随躯干一同滚动。或由伤员自己双手托住头部后再缓慢搬移。或一人双手托住枕部、下颌部,维持颈部伤后位置,另两人分别托起腰背部、臀部及下肢,严禁随意强行搬动头部。伤员躺在木板上时应用沙袋或折好的衣物放在其颈部的两侧加以固定。疑有颈椎损伤,在使伤员平卧后,用沙袋(或其他代替物)放置头部两侧以使颈部固定不动。

胸腰椎骨折伤员的搬运用真空气垫外固定,使伤者平卧在硬板床上,身两侧用枕头、衣物塞紧,固定脊柱为正直位。搬运时需三人同时工作,具体做法是:三人都蹲在伤者的一侧,一人托肩背,一人托腰臀,一人托下肢,协同动作,将病人仰卧位放在硬板担架上,腰部用衣褥垫起。伤员平卧在硬木板(或门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两下肢一同进行固定预防瘫痪。搬运时应保持平稳,不能扭曲。严禁一人抬腋窝,另一人抬下肢的“吊车式”错误搬运方法。平地搬运时伤员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密观察伤员,防止伤情突变。

合并截瘫的伤员搬运在运送截瘫伤员时,木板上应铺一柔软的褥垫,伤员衣物里的坚硬物件应及时取出以防压伤。一般不主张使用热水袋或盐水瓶等进行保暖以免发生烫伤。

脊椎外伤伤员的搬运脊柱骨折者从受伤现场转运到医院内的急救搬运方式至关重要,一人抬头,一人抬脚或用搂抱的搬运方法十分危险,因这些方法会增加脊柱的弯曲,可以将碎骨片向后挤入椎管内,加重了脊髓的损伤。正确的方法是采用担架,木板运送。方法是用硬担架搬运,常用三人搬运法:先使伤员两下肢伸直,两上肢也伸直并放于身旁,木板放在伤员一侧,2-3人扶伤员躯干,使伤员保持平直状态,成一整体滚动至木板上,或3人在病人的右侧分别托住肩背部、腰臀部及双下肢,在统一指挥下,协同将病人搬上硬质担架。在担架上仰卧并予以固定,腰部垫以10cm高的软垫或枕头。注意不要使伤员的躯干扭转,切忌使用搂抱,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足的方法,同时禁用凉椅、藤椅之类的工具运送伤员。

3转运

脊椎骨折病人如果搬运方法不正确,可加重脊髓损伤或压迫,引起病人瘫痪甚至死亡。因此,院前急救护理中,正确的搬运法尤为重要。当接到疑有颈、腰椎外伤的求救电话后,调度人员应先告诉目击者不能随意搬动病人,若现场条件恶劣急需搬移病人,应口头指导现场人员正确搬运以免造成新的损伤,将致残率及死亡率降到最低。

病人转送途中,要将病人与平板之间用宽带妥善固定,尽量减少因颠簸对脊髓造成的损伤。转至救护车时,要固定好担架防止刹车时二次损伤,使伤员身体方位与车同向,伤员面向医护人员。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是注意观察呼吸。

脊柱骨折必须高度重视,不正确的搬运方法可加重脊髓损伤,甚至引起脊髓完全断裂,导致终身残废。因此,必须让病人脊柱保持正常生理曲线,搬运时让伤者两下肢靠拢,两上肢贴于腰侧,并保持伤者的体位为直线。在现场做好固定后再进行转运,并在护送途中严密观察,切忌使脊柱过伸或过屈的搬运动作,以免导致或加重脊髓的损伤。脊柱损伤的病人在运送中应使用硬板床、担架、门板,不能用软床。禁止1人抱背的方法进行救护和转运,应采取3

人搬运法,防止加重脊柱、脊髓损伤。院前急救时使用正确的方法搬运脊椎骨折的病人,可有效降低脊椎骨折病人的致残和致死率。

开放性骨折的院前急救及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院前急救及护理 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车祸越来越多,车祸导致骨折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开放性骨折的发生率更高.若不进行迅速、准确、全面、有效的急救护理,将严重影响病人的后期治疗和功能恢复,骨组织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发生中断或者丧失称骨折。凡骨折部位或其附近皮肤、粘膜破裂,造成骨折处与外界相通者,称为开放性骨折。 1 出车前的准备工作:接到因车祸致开放性骨折患者的呼救电话,第一时间问清发生车祸的准确位置,所伤人数以及患者的基本受伤情况。 1.1出诊人员一名司机,还要急诊科室的医师和护士各一名。 1.2物品准备除常用的输液器,输血器,氧气筒,氧气管,氧气袋,担架,心电图机,听诊器.血压计,无菌敷料,绷带,各种型号的静脉留置针等用物外,另备口咽管,准备几种规格的夹板等必备物品。 1.3药品准备:急救箱内备止血药品,呼吸兴奋药品,强心利尿药品,升压药品,兴奋心脏的药品,代血浆等抢救药品,各种常规液体,另备20%甘露醇。 2现场急救及护理 2.1快速到达后的处理急救车到达目的地后,医护人员一定要携带急救箱担架下车。按急救原则处理,先检查后救治,查明开放性骨折的部位,是否还有其他部位受伤。对已有心跳、呼吸停止或濒死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昏迷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在患者口腔内放口咽管,保持呼吸道通畅。 2.2止血:立即包扎伤口立即用无菌敷料及绷带加压包扎开放性骨折部位的伤口达到止血的目的,同时也可以防止创口再污染。对于有大血管损失活动性出血,上述方法不能奏效时,可使用止血带,但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定时放松,记录使用时间,并标以醒目标志。 2.3肢体的固定:任何骨折的肢体均需要固定,以减少病员的痛苦,及防止因骨折端继续移动而增加周围软组织、神经、血管的损失。 2.4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若患者失血过多,血压下降,面色苍白,脉搏细速,应立即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一条输液,另一条用输血器输入代血浆。保持输液及输血浆通畅,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2.5给予氧气吸入用氧气管接氧气袋或者氧气筒吸氧,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及缺氧症状。 3转运前的准备 3.1转运伤员要求迅速、安全,随时注意伤员的全身情况,尽可能不用止痛剂。对出血量较多的开发性骨折可同时给予静脉输液及适量抗生素。若病员处于休克状态,应先纠正休克以后再转送。 3.2在搬运患者时,一定要充分支托用夹板固定的患肢,保持局部固定不动。患者安放在救护车上后,先调节氧流量,再接着改用氧气筒式吸氧。如有家属在场,向家属或患者告知患者的病情,以及转动途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等。 4安全迅速转运及护理 4.1救护车在现场等待时,应打开车内空调。保持输液或输血浆通畅,妥善

精选-患者搬运法

患者搬运法 一、协助患者移向床头法 1、目的帮助滑向床尾而自己不能移动的患者移动向床头, 使患者舒适。 2、协助患者移向床头操作方法 ⑴评估患者 ①评估前按7步洗手法洗手 ②核对患者信息,作自我介绍,与患者沟通。对清醒患者,解 释操作目的,取得合作。 ③了解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肢体肌力、配合能力 ④查看患者有无约束、各种管路情况。 ⑵操作要点 ①一人帮助患者移向床头法:a.视患者病情放平床头,将枕头 横立于床头,避免撞伤患者;b.使患者仰卧屈膝,双手握住床头板,双脚蹬床面;c.护士用手稳住患者的双脚,同时在臀部提供助力,使其上移;d.放回枕头,抬高床头,整理床单位。 ②两人帮助患者移向床头法:a. 视患者病情放平床头,将枕 头横立于床头,避免撞伤患者;b.护士两人分别站在床的两侧,交叉托住患者颈、肩及腰臀部,两人同时用力,协调地将患者抬起,移向床头;亦可两人同侧,一人托住颈、肩及

腰部,另一人托住臀部及腘窝,同时抬起患者移向床头;d.放回枕头,抬高床头,整理床单位

⑶指导患者 3、注意事项 ⑴注意循环力的原则 ⑵护士动作轻穏,避免对患者的拉、拽等动作,防止关节脱位,使患者舒适、安全。 二、协助患者由床上移至平车法 1、目的运送不能下床的患者 2、协助患者由床上移至平车操作方法 ⑴评估患者 ①衣帽整洁、洗手 ②核对患者信息,作自我介绍,与患者沟通。 ③了解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肢体肌力、配合能力 ④查看患者有无约束、各种管路情况;对清醒的患者,解释操 作目的,取得患者合作 ⑵操作准备 ①洗手 ②用物准备:平车上置布单和橡胶单和橡胶单包好的床垫和枕 头、毛毯或棉被,需要时备大单 ⑶操作流程 ①挪动法:适用于能在床上配合动作者。操作方法:移开床旁 桌、椅、,松开盖被,帮助患者移向床边;平车与床平行并紧靠

创伤院前急救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53醫院急診科 劉毅

什么是院前急救? 顾名思义院前急救是指从病人发病开始到医院急诊科为止救治的全过程。院前急救 包括呼救、自救互救、现场救护、伤病员搬 运、途中监护救治及与院内急救的衔接等环 节。它使急救医学向前延伸,救治反应时间 缩短,救治更加及时,使早期救治成为可能。 从而大大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救治成功率。院 前急救快速发展是近年来急救医学发展进步 的一个重要标志。

院前急救基本特点 院前急救基本特点是不确定因素多。被救助对象发病地点可以发生不确定的任何地方;男女老少不定;内、外、妇、儿各科不定;病情轻重缓急不同;被救助的人来自不同的群体,救援环境复杂不可预料。 因此要求院前医生不仅要有综合的全面的临床各科急救知识和经验,还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院前急救规范的定位 院前急救规范的定位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临床各科院前急救的基本内容,定位过高达不到要求就会形同虚设,定位过低就会阻碍业务的发展。当前国内外急救医疗大致有4个定位等级,即①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②进一步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ALS)、 ③急诊科常规④急诊监护病房常规。把院前急救 基本内容定位在BLS、ALS等级水平。

急救医生必须掌握的操作技术 急救医生要熟练掌握BLS和ALS的操作技术。 BLS和ALS都有A、B、C、D4项。BLS的A为气道(airway),即开放气道;B为呼吸 (breathing),即口对面罩或口对口人工呼吸;C 为血液循环(circulation),即胸外心脏按压;D 为除颤(defibrillation),即进行心脏除颤。ALS 的A同样为开放气道,但用气管插管;B同样是人工呼吸,但用气囊面罩人工呼吸机;C为开放静脉通道,并应用药物加强血液循环;D为进行心脏除颤和鉴别诊断(differential diagnosis)。

院前急救演练方案

急诊科院前急救演练案 模拟病例:患者,男性,60岁,活动时出现胸闷1小时伴晕厥。急救人员到场后心电图检查提示:广泛前壁心梗伴频发室早。转运前出现心跳呼吸骤停,急救人员立即给予现场心肺复、现场电除颤、建立静脉通路、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通知急诊科急诊科做好接诊病人准备,麻醉科医师行气管插管,科及心电图医师到急诊科会诊,检验科抽血急查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相关检查。 一、现场急救人员配备:医生、护士、司机各1名。(1分) 二、急救设备准备:救护车、急救箱、心电图机、便携式电除颤仪、简易呼吸器。(1分) 三、技术要求: 1、急救人员在规定时间到达现场、衣帽整洁。(1分) 2、规的心肺复操作(2010版心肺复技术)。(4分) 3、熟练掌握心电图、电除颤及静脉穿刺技术。(0.5分) 4、车辆安全运输。(0.5分) 5、相关科室人员接到通知后五分钟到达急诊科。(1分) 四、随机提问(1分)

儿科院前急救演练案 模拟病例:三岁幼儿发生惊厥120如进行院前急救?急救过程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如正确处理? 一、急救人员在规定时间到达现场、衣帽整洁。(1分) 二.现场急救、包括物品准备(4分) 控制惊厥:要快速而有效地控制即刻发作。 1.地西泮静滴是现场急救的首选药,每次0.3-0.5mg/kg。1mg/分的速度静注,必要时20分钟后重复一次,每次总量不超过10mg。如无静脉通路,可按0.5-0.75mg/kg/次加2mL盐水入肛门5㎝处。 2.苯巴比妥是维持治疗的首选药物,应在安定止惊后立即负荷量15-25mg/kg维持,分2次肌注,12-24小时后给5mg/kg维持。 3.去除口鼻异物,给予氧气吸入,有发热者给与退热处理。 三、如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立即进行2010版心肺复:(4分) C-A-B流程。重心动过缓,年长儿<30次/分,婴幼儿<60次/分,新生儿<100次/分,均需给予心脏按压。 1.胸外按压(C):频率100次/分,按压吹气比:新生儿3:1、1-8岁5:1,>8岁15:2,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深度2-3㎝。 2.打开气道(A):仰头举额法 3.人工呼吸(B):儿童18-20次/分,婴儿30-40次/分. 4、药物:1)肾上腺素:0.1-0.3mg/kg、1:10000浓度,3-5钟1次,

患者搬运法操作考核标准

涿州市医院护理部基础技术规范(28)2016年3月28日制定患者搬运法操作考核标准 项目内容分值评分方法与扣分 标准 评估观察要点查看病例,了解病人基本情况。 2、患者评估: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肢体活动度、肢体肌力、 配合能力,了解患者有无约束、各种管路情况;对清醒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取得患者合作。15分 未评估不得分,评 估不全面每项扣2 分 操作前准备1、用物准备2、环境准备 2、操作者自身准备 10分其中一项未准备 扣3分 操作步骤核对医嘱,备好用物,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解 释。 10分未做好解释扣2分 轮椅转运法:轮椅推至床旁,核对、解释,椅背平床尾,翻起 踏脚板,制动,协助患者坐起,穿鞋下地。护士在轮椅背后 固定轮椅,嘱患者身体置于轮椅的中部,抬头向后靠稳,放下 脚踏板,患者双脚置踏板上,整理床单位,铺成暂空床。观察 患者确定无不适后推其至目地。下轮椅时,将轮椅推至床尾, 制动,翻起踏脚板。护士站于患者前面,协助患者移至床旁。 脱鞋和外衣,取舒适卧位。盖好被子,整理床单位。观察病情, 根据情况进行健康教育。 10分未固定轮椅扣5分

涿州市医院 护理部 基础技术规范(28)2016年3月28日制定 患者搬运法操作标准 平车转运法(三种):平车推至床旁,核对,解释。安置好患者身上的各种管道。移开床旁桌椅、松开盖被。根据患者体重 和病情选择搬运方法。 1、挪动法:帮助患者移向床旁,平车与床平行并紧靠床边, 将盖被平铺于平车上,护士抵住平车,帮助患者按上身、 臀部、下肢的顺序向平车挪动,为患者盖好被,使患者舒 适。 10分 挪动过程中加重患者痛苦者扣5分 2、一人法:将平车推至床尾,使平车头端与床尾成钝角,固 定平车,松开盖被,协助患者穿衣,将盖被铺于平车上, 患者移至床旁,协助患者屈膝,一臂自患者腋下伸至肩部 外侧,一臂伸入患者大腿下,将患者双臂交叉于搬运者颈 后,托起患者移步转身,将患者轻放于平车上,为患者盖 好被。 10分 未固定平车扣5分 3、两人法:将平车推至床尾,使平车头端与床尾成钝角,固 定平车,松开盖被,协助患者穿衣,将盖被平铺于平车上, 二人站于床同侧,患者移至床旁,一名护士一手托住患者 颈肩部,另一手托住患者腰部,另一名护士一手托住患者 臀部,另一手托住患者腘窝处,使患者身体稍向护士倾斜, 两名护士同时合力抬起患者,移步转向平车,将患者轻放 于平车上,为患者盖好被。 10分 搬运过程中有拖、拉、拽现象扣5分 指导 要点 指导患者正确配合搬运,防止坠床跌倒,引流管脱出。 15分 未固定引流管扣5分 提问 注意事项及目的 10分 差一条扣2分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院前急救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院前急救 【关键词】创伤;失血性休克;院前急救 为提高创作失血性休克的院前急救水平,总结分析了我科自2001~09~2006~12院前急救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共125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25例中男107例,女18例,年龄6-58岁,平均3 2.4岁,其中20-45岁青壮年94例,占75.20%道路交通伤74例,锐器伤21例,高空坠落伤18例,其他12例。3个部位以上的多发伤98例,占78.40%。本组颅脑损伤52例,四肢和脊椎骨盆损伤31例,胸部损伤19例,腹部损伤16例,颈部损伤7例。 1.2休克程度分类全部病例符合《外科学》第五版“失血性休克”的诊断标准,详见表现。其中轻度27例,中度83例,重度15例。 1.3抢救措施①救护车到达现场后迅速把患者转移至安全地带,并立即进行常规生命体征检查,心跳呼吸停止者即行胸外心脏按压(有肋骨骨折者禁止),气管插管,人工辅助呼吸等,对开放性损伤者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止血和固定制动。②迅速评估休克程度,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扩容抗休克,严密观察血压、脉博、呼吸、意识等体征变化。对颅脑操作、疑有脑疝形成者,加压快速静脉滴20%甘露醇125-250ml+呋塞米20-40mg,尤其开放性颅脑损伤及颅内血肿形成意识丧失者在进行内科抢救措施的同时与手术科室联系,争取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表1创伤失血性休克程度分类 2结果 患者送到急诊科后再次对其休克程度进行综合评估对比,符合前一期标准者为好转,基本功不变者为无变化,符合后一期标准者为恶化。本组125例中好转98例如,占78.40%;无变化12例,占9.60%;恶化7例,占5.60%死亡8例如,占6.40%。 3讨论 创伤失血性休克是指各种原因的创伤导致血容量急剧减少,出现微循环障碍的急危重症,是一种复杂的全身性病理过程,临床表现特征为5P症状;皮肤苍白,冷汗,虚脱,脉搏细弱,呼吸困难。创伤失血性休克作为临床觉的危重症,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将会导致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重视和加强早期救治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有直接影响,院前急救程序按VIPC计划进行了,即维持吸吸道通畅及给氧,补液及输血扩充血容量,监测心泵功能,紧

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

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出现意外伤害,如车祸、砸伤、挤压伤、切割伤、溺水、烧伤等等,多年的急诊急救工作中深刻的体会到做好院前急诊、急救,可以有效地控制伤情的扩大,阻止继续伤害,挽救患者的生命,这对伤病员的预后非常重要。 1 外伤患者的急救原则 1.1 抢救生命以抢救生命为第一任务,没有生命做保障,其他的工作都没有意义。 1.2 恢复功能在保证生命的基础上,注意患者的各种功能的恢复,以利于日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工作能了的存在。 1.3 顾全解剖的完整性在急救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伤患者的各种解剖的完整性,利于以后的功能恢复。 2 现场急救 2.1 脱离危险环境首先,将患者迅速搬离受伤现场,避免继续伤害。如烧伤患者应立即搬离热源,除去身上残留的衣物,在搬离伤员的时候,要注意动作稳,力度适宜,不要过快过猛,如有障碍物时,首先去除阻碍搬运的障碍物,不要从重物下硬拽或硬拉肢体,以免造成继发性损伤。 2.2 观察伤情做出初步诊断在短时间内对伤者的伤情做出正确的判断,边抢救边检查,注意与生命紧密相关的重要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心率、神智等情况,有无休克发生。注意头部、颈部、胸部、腹部、骨盆、四肢等部位的损伤情况,有无重要脏器的联合损伤,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如运用止血、固定、包扎等技术进行施救。 2.3 保持生命支持对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摩。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去除呼吸道中的异物、血块、痰液、呕吐物等阻碍呼吸通常的异物,托起伤者的下颌使头部后仰,如有舌后坠者应将舌拉出,使呼吸道通畅,并将伤员的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呛入气道。有心脏骤停者要立即胸外心脏按摩,胸外按压100次/min,建立有效的循环。对于胸部有开放性伤口时要立即用厚辅料封闭,变开放性气胸为闭合性气胸;对于有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的伤员应立即用衣物、沙袋等固定包扎伤侧,制止反常呼吸;对于张力性气胸的伤员应在患者胸壁第二肋间插入粗针头,排除胸膜腔内的气体,使肺部膨胀,恢复有效呼吸。 2.4 止血外伤患者多数都有出血情况,因此要做好充分的止血。发现有大血管出血时应立即用止血带止血,紧急情况下立即指压止血,然后加压包扎,并抬高受伤的肢体,以减少出血。对于四肢较大血管出血使用止血带止血者,松紧适度,

院前急救各种急救应急预案(汇总)

院前急救各种急救应急预案(汇总) 突发重大灾害事故急救应急预案 为了规范急救中心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程序,快速、有序、高效地组织实施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救援工作,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国务院颁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的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灾害事故应急处理组织机构的组织领导及职责 1.医疗救援指挥部领导小组由市卫生局领导、中心领导、参加急救各医院的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等组成。主要职责是组织突发公共事件现场的医疗救护,负责指挥现场医疗救援工作,协调、部署与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护有关的工作。 2.紧急救治小组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协调及参与伤病员的紧急救治,确定、落实救治方案。 3.后勤保障小组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协调抢险救灾工作以及伤病员紧急救治的后勤保障、物资供应工作。 4.心理辅导小组主要职责是及时了解掌握受灾人员情况,对受灾人员进行心理辅导。 二、制定三级应急预案 1.事件分级 (1)一级事件:一次事件伤病员30人以上,或出现重大人员伤亡,其中死亡3人以仁,或死亡和危重5人以上,事故有继续发展趋势。 (2)二级事件一次事件伤病员10^30人,或出现较大人员伤亡,其中死亡3人以内,死亡和危重者3人以上,事故有或可能有发展趋势。 (3)三级事件:一次事件伤病员10人以下或危重者3人以下,事故无发展趋势。 2.应急救治队伍一线为急救中心(站)的院前急救力量二线为三

级、二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组成侧重专科(创伤、烧伤、传染病、生化中毒等)的应急专业救护队;三线为三级、二级综合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急救力量。 3.预案启动“三级事件预案”由调度值班主任启动,可以根据情况由急救中心(站)、二级、三级医院急诊科处置“二级事件预案”由指挥调度主任、领导小组长启动,需同时启动一、二线应急救治队伍;“一级事件预案”由领导小组长、卫生局领导启动,启动一、二、三线应急救治队伍。 三、灾情报告 1.当出现重大突发性灾害事故时现场医务人员或其他目击者应向急救中心领导,随即向市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内容包括:(1)突发事件发生的种类、时间、地点、伤亡人数及目前的情况; (2)伤员的主要伤情,已采取的急救措施及投人的医疗急救资源; (3)现场尚需哪些医疗物品如急救药品、急救器材; (4)伤员准备分流的医院等。 2.医疗救援情况按以下规定报告: (1)伤亡20人以下的,6小时内报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2)伤亡20—50人的,12小时内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3)伤亡50人以上的2生小时内报国务院卫生部门书 (4)地震、水灾、风灾、火灾和其他重大灾害事故,虽一时伤亡情况不明的也应尽快上报。 四、现场应急处置 1.现场医疗救援及指挥 (1)120指挥中心接到上级部门通知或灾害事故报警后,立即派出第一线救护车队赶赴现场,同时向医疗救援指挥部报告,并与联动系统(110,119等)进行横向联系;随后根据现场反馈信启,按医疗救援指挥部命令调派出第线、第,线救护车队增援现场救治。 (2)急救中心(站)及其他医疗机构应急队伍在接到救援指令

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1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答:(1)先排险后急救(2)急救与呼吸并重(3)先重伤后轻伤(4)先施救后运送(5)转运与救护相结合(6)院外和院内紧密衔接 3简述ICU的病床设置的要求。 答:ICU病床数量应符合医院功能任务和实际收治重症病人的需要,三级医院ICU的床位数以医院病床总数的2%--8%为宜。ICU床位使用率以75%为宜,至少应保留一张空床以备应急使用,全年床位使用率平均超过85%时,应适度扩大规模。ICU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床间距大于1米;每个病房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使用面积不少于18平方米,用于收治隔离病人。 6简述多发性创伤的急救和护理中应遵循的ABCD原则。 答:A:气道及颈椎控制: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保护颈椎,实施颈椎制动。 B:呼吸及保持通气:维持呼吸功能,充分给氧,必要时采用人工呼吸、机械通气。 C:循环及控制出血:补充周围循环血量,保持心脏泵功能,对活动性出血积极止血。 D:审计系统障碍:保护脊柱、脊髓,采用硬担架搬运,轴型翻身,防止躯干摆动和旋转。颅脑损伤者预防和治疗颅内高压,伴颅内出血者积极止血,必要时手术清除血肿。 E:暴漏及环境控制:充分暴漏病人身体,全面检查以及发现除上述部位以外的其他脏器损伤。暴露时应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和保暖。 7简述中暑的发病机制。 答:(1)热射病: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产热和从环境中获得的热量不能与生理性散热达到平衡,致使体内热量积蓄,引起体温升高。随着体内热量的蓄积,体温调节中枢失控,心功能减退,心排出量减少、中心静脉压升高,汗腺功能衰竭,可使体内热量进一步积蓄,体温骤增,甚至达到42°以上。临床上以高热、无汗和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 (2)热痉挛:在高温环境中,人的散热方式主要是出汗。一般认为一个工作日内最高生理限度的出汗量为6L,但在高温环境下,劳动者的出汗量可在10L以上。因大量出汗,使体内的钠、钾丢失过多,引起肌肉痉挛和疼痛。 (3)热衰竭:由于大量出汗,同是人体内对热环境不适应,可引起周围血管扩张,但不伴内脏血管收缩,以致循环血量减少,中枢供血不足,发生循环衰竭。 12简述院前急救的任务与原则。答:(1)院前急救的任务:①日常院前急救;②灾害事故的院前急救;③大型集会活动的救护待命;④通讯网络中的枢纽任务;⑤救护知识的普及。(2)院前急救的原则:①先排险后施救;②急救与呼救并重;③先重伤后轻伤;④先施救后运送; ⑤转送与救护相结合;⑥院外和院内紧密衔接。 2.2.简述院前急救实施救护的措施。答:(1)采用合理的救护体位。(2)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3)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有窒息、发绀者,应迅速解开衣领,清除口咽部异物、血块和分泌物,有条件时给氧。(4)维护循环系统功能。(5)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6)对猝死、创伤、烧伤及骨折等病人进行现场救护。(7)止血。(8)包扎,可减轻伤者疼痛,减少出血,避免附加损伤及细菌污染。(9)固定。(10)对疑有脊椎损伤者,应立即予以制动,以免造成瘫痪。

现场急救和搬运

现场急救和搬运 现场急救四大技术:止血术、包扎术、固定术、和搬运术共组成现场外伤急救四大技术。 伤情标记的含义: 1、黑色——死亡 2、红色——重伤 3、黄色——较重伤 4、绿色——轻伤 止血术 1.如出血量为总血量的20%(800~1000ml)时,会出现头晕、脉搏增快、血压下降、 出冷汗、肤色苍白、少尿等症状, 2.如出血量达总血量的40%(1600~2000ml)时,就有生命危险。 3.止血术是外伤急救技术之首。 一、加压包扎止血法(最常用) 适用于各种伤口.先用无菌纱布覆盖压迫伤口,再用三角巾或绷带用力包扎。在没有无菌纱布时可使用消毒卫生巾、餐巾等替代。 二、指压动脉止血法(较专业) 适用于头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大出血。 方法为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动脉,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头,阻断血液流通。 1.头部指压动脉止血法: (1)指压颞浅动脉:适用于一侧头顶、额部、颞部的外伤大出血。在伤侧耳前,一手拇指对准下颌关节压迫颞浅动脉,另一手固定头部。 (2)指压面动脉:适用于颜面部外伤大出血。用一手拇指和食指或拇指和中指分别压迫双侧下颌角前约1厘米的凹陷处,阻断面动脉血流,因为面动脉在颜面部有许多小枝相互吻合,所以必须压迫双侧。 2.四肢指压动脉止血法: (1)指压肱动脉:适用于一侧肘关节以下部位外伤大出血。用一手拇指压迫上臂中段内侧,阻断肱动脉血流,另一手固定手臂。 (2)指压桡、尺动脉:适用于手部大出血。用两手拇指和食指分别压迫伤侧手腕两侧的桡动脉和尺动脉,阻断血流,因为桡动脉和尺动脉在手掌部有广泛吻合肢,所以必须同时压迫双侧。 (3)指压指(趾)动脉:适用于手指(脚趾)大出血。用拇指和食指分别压迫手指(脚趾)两侧的指(趾)动脉,阻断血流。 (4)指压股动脉:适用于一侧下肢大出血。用双手拇指用力压迫伤肢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的股动脉,阻断股动脉血流,伤员应该处于坐位或卧位。 (5)指压胫前、后动脉:适用于一侧脚的大出血。用双手拇指和食指分别压迫伤脚足背中部搏动的胫前动脉及足跟与内踝之间的胫后动脉。 三、填塞止血法 适手于颈部和臀部等处较大而深的伤口。 先用镊子夹住无菌纱布塞入伤口内,如一快纱布止不住血,可再加纱布,包扎固定。 颅脑外伤引起的鼻、耳、眼等处出血不能用填塞止血法。 四、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只适用于四肢大血管损伤时,出血凶猛,且其它止血方法不能止血时,才用此法 使用止血带应注意:

院前急救的重要性

院前急救的重要性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一环。各种危重急症,意外伤害事故以及突发的灾难,均需要在现场进行紧急的初步急救,力争维持伤病员生命体征的稳定,而后快速转送附近合适医院急诊科进一步诊治。院前急救看似简单,似乎无需高深的学问与技能,但事实上院前急救是否及时、诊断是否正确、措施是否果断得力,均将影响到病人的安危。及时、正确、果断的急救,可以降低病人的死亡率,减少病人伤残率、提高人们今后的生活质量。院前急救作为整个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独立的专业。在上海这个老龄化城市中,院前急救水平高低对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现代急救管理的集中点是重视院前急救、规范医院急诊科管理和强化监护病房管理三方面的内容,落实在组织建设上为不断完善急救医疗体系(EMSS)的建设。这种急救管理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改变了过去只局限在狭隘的医院急诊科范围内被动地等候病人的局面,而是扩大到走出医院“围墙”,同时致力于院前急救。我们必须在指导思想上充分明确,院前急救并不仅仅是急救站的事,也不只是抢救危急病人时在场的人们的责任,因为医院急诊科的设备装备得再好,急诊科的技术人员配备得再多,如果不重视院前急救,如果没有院前急救的有效救治,致使病人失去了抢救时机,那么急诊科将是一事无成。重视院前急救,并非可以不重视医院急诊科管理和建设,而是应该做好院前急救和医院急诊科工作之间的联系衔接和合作配合,因为院前急救是短暂的,是应急性的,经过简单急救后,病人还要转送到医院急诊科继续救治;做好途中运送和救治其目的是为了争取抢救时机,保证将病人运送到医院得到更好的救治;没有医院的继续救治,院前急救的效果也是很难巩固的,甚至会有继续恶化的可能性[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因此,医院急诊科要根据本地院前急救的特点和情况,来确定本科任务、特点、内容和组织形式。现在,对院前急救的认识应提高到社会对急救工作的需要上来,提高到评价一个城市急救工作水平和能力高低上来。 院前急救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①对呼救伤病人进行现场急救和运送,要求接到呼救电话或其他方式的信息后,救护车(或救护艇)要立即出动,医护人员要随车(或随艇)前往尽快到达现场,进行现场急救后,迅速安全地将病人送到就近的合适的医院急诊科(室)。根据我国情况,呼救伤病人中一类是生命有危险的病人,例如急性心肌梗塞、窒息、大出血、昏迷病人等,称为危重病人,约占10~15%,其中要就地进行复苏抢救的特别危重病人不足5%;另一类是病情紧急但短时间内不会发生生命危险的病人,例如骨折、急腹症、普通外伤病人等,占呼救病人中的大多数,在进行简单现场处理后,就近送到合适医院或特约医院治疗。②对各类灾难遇难者进行院前急救,例如水灾、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战场救护等,在现场救护并组织合理分流运送,在这种现场急救中还关系到救护人员自身的安全问题。③特殊任务的救护值班,例如大型会议、重要会议、比赛等,发生情况按上述情况处理。 院前急救是指在院外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急救,广义的院前急救是指患者在发病时由医护人员或目击者在现场进行的紧急抢救,而狭义的院前急救是指具有通讯器材、运输工具和医疗基本要素所构成的专业急救机构,在病人到达医院前所实施的现场抢救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 1 重要性

急救 基础搬运法

原则:重伤优先、科学规范(不能随意) 器材:担架、急救毯、折叠椅 徒手法:单人、双人、三人 特殊伤员搬运—— 脊柱:轴线转动(整体翻身法) 颅脑:侧卧、颈托 意外发生后,如何在现场救治伤病者或将伤病者搬离现场,以便安全和方便地检验伤势和施救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如伤病者伤势严重或有多处创伤,则宜就地施救,因为对伤病者受伤程度和创伤数目均不清楚时移动他们可能是伤势恶化。 在某种情况下,如环境不安全(意外现场有直接或潜在危险)或环境不适宜不能在现场施救,必须紧急移动伤病者到较安全的地方。 搬运伤病者应迅速、及时、正确。否则,轻者克延误伤病者及时获得进一步检查救治的时机,重者可使病情恶化,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运送伤者的原则 在运送伤患者前,应先迅速检查患者头、颈、胸、腹、背及四肢的伤势并加以适当的、必要的、初步救护处理。 要根据伤情,灵活地选用不同搬运方法和工具。 若需要将伤患者拖至安全地带,应将伤者身体以长轴方向直向拖行,不可从侧面横向拖行。 凡是头部,大、小腿,手臂或骨盆发生骨折或是背部受伤的患者,均不得让其坐在担架上运送。 搬运与医护的一致性:在许多情况下,协调配合不好,途中应该继续抢救却没有得到保障,加之车辆严重颠簸等情况,结果增加了伤病员不应该有的痛苦好死亡。急救和搬运不能分家,应创造条件和二为一。

搬运和护送 决定病人能否转运的基本条件是在搬懂及运送途中,病人不会因此而危及生命和使病情急剧恶化。 (1)搬运护送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①快速做好安全评估和伤情检查,必须先急救,妥善处理后才能搬动。 ②现场安全有保证时,应先止血、包扎、固定后再搬运。 ③尽量保持脊柱及肢体在一条轴线上,防止损伤加重。 ④动作要轻巧、迅速。多人同时搬动时,步调要协调一致,尽量保持水平。 ⑤在人员、器材未准备好时,切忌随意搬动。 ⑥将病员妥善固定在担架上,注意防止头部在护送过程中扭动和颠簸,行走时步调一致,应头在后,脚在前,以便后面抬担架者观察病人。 ⑦途中注意观察病情(意识、心跳、呼吸、瞳孔、面色、伤肢血运和止血带等),并及时处理。 (2) 搬运方法 ①徒手搬运:a.单人搬运法(拖行法、爬行法、扶行法):适用于轻病员。 b.双人搬运法:一人搬托双下肢,一人搬托腰部。 c.三人搬运法:适用于疑有胸、腰椎骨折者。 d.四人搬运及多人搬运法:适用于疑脊柱骨折的移动。 ②担架搬运(可以自制): ③车辆搬运:

创伤骨折院前急救的紧急诊治技巧

创伤骨折院前急救的紧急诊治技巧 发表时间:2013-08-20T16:15:37.3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1期供稿作者:李宗康 [导读] 如果患者清醒应边简要问病史(如患者处于昏迷,应向相关知情者询问病史),边进行体检,边发现问题马上处理。李宗康(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急诊科广西梧州 543001) 【摘要】通过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相关体检快速、准确判断骨折部位,并进行简易外固定、液体复苏,从而降低创伤骨折患者院前急救的再损伤率及死亡率。 【关键词】创伤骨折院前急救外固定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1-0332-02 创伤骨折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交通工具的发展,成为创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交通伤作为一种创伤,与其他类型创伤不同,它具有自身独特的流行病学特点和致伤机制,而且其创伤性质和程度极大地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目前,它是导致44岁以下(青年)人员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全人类非正常死亡的“首席杀手”[1]。而道路交通伤中创伤骨折的发生率极高。为此,对此类创伤必须提高院前急救的紧急诊治技巧,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快速判断,正确处理。 创伤救治应强调时效性和整体性原则。医务人员达到创伤现场后,优先处理对生命威胁最大的呼吸障碍、循环障碍及神经系统损伤;如果患者清醒应边简要问病史(如患者处于昏迷,应向相关知情者询问病史),边进行体检,边发现问题马上处理。由于在较重的创伤中危及颈椎骨折损伤有一定的比例,而且颈椎损伤如果早期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固定,有可能会导致高位截瘫等给患者今后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在未能明确是否合并颈椎损伤前,可对颈部常规予以颈托固定。 在问病史及体检中,要注意患者是否有颈部疼痛、活动受限、上肢麻木,如有应考虑颈椎损伤;是否有呼吸困难、胸部疼痛,胸部挤压痛,如有应考虑肋骨骨折;是否有胸腰背部疼痛,双下肢活动障碍、感觉缺如,如有应考虑胸腰椎骨折;骨盆有挤压痛时考虑骨盆骨折;四肢疼痛且有异常活动、骨摩擦感、畸形时应考虑四肢相应部位骨折。创伤骨折询问病史及体检顺序可从头面部→颈部→胸部→骨盆→四肢→胸腰背部,即从头到脚再到背部,以减少漏检率。并在逐项进行问病史及体检中,发现问题当即处理,然后才到下一步的问病史及体检。 创伤性骨折由于失血量较大,及剧烈的疼痛都可能引起或加重休克。特别是闭合性股骨性骨折失血量可达2000ml,骨盆骨折可达3000ml,是创伤性骨折中较常出现休克的骨折类型。在闭合性骨折中,在现场即给予有效的固定可以有效防止骨折端再损伤周围血管、神经,并且可以起到止痛的作用。在骨盆骨折中,稳定骨盆是控制出血的首要措施。不仅可以减少和控制骨折断端出血,防止损伤血管加重出血,而且可以发挥骨盆“自填塞效应”,即指稳定的骨盆环可以把出血限制在有限的空间内,随着盆腔压力的增大而产生填塞止血效应[2]。在多发性肋骨骨折中,可形成连枷胸,能引起患者呼吸困难,及时用弹性胸带固定胸廓可改善呼吸,减少肋骨断端活动能够、减轻疼痛。其他类型的骨折给予有效的外固定,亦可以起到减少再损伤及止痛的作用。 因此,在转运及搬运前,及时妥善简易外固定在转运途中能有效地限制骨折异常活动,减少痛苦及再损伤,有利于抗休克,从而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3]。 骨折患者因失血过多或疼痛剧烈均能引起休克的发生,一旦发现脉搏细快、血压骤降、四肢厥冷、意识障碍等要考虑休克的可能[4],所以,应早期开通静脉通道给予补液,为避免因血循环血量不足导致的多器官功能损害、缺血缺氧性脑病,休克时尽早给予液体复苏,可遵循先晶体液后胶体的原则。积极止血,监测生命体征,待稳定后再根据血压变化来调整滴速及液体量。 综上所述,在创伤骨折的院前急救中,在关注生命体征,优先抢救休克、窒息等需马上危及生命的急症后,要善于按一定的逻辑顺序(一般从头到脚,再到腰背部)进行体检,尽可能减少漏诊,并在发现可能的骨折时,则马上给予紧急妥善的外固定是预防和减少患者再次损伤和预后不良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侯树勋,王华东,交通伤致四肢脊柱骨折的治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2年6月第4卷第2期:84-88. [2]赵鸿,陈孝平,宋先舟,开放性骨盆骨折救治的策略和技术的系统更新[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2年10月第39卷第10期:718-720. [3]韦华章,傅帆,郑桃英,黄文红,简易外固定在伴骨折多发性创伤院前急救中的体会[J].当代医学,2008年11月第14卷第22期总第153期:82. [4]陈文震,四肢骨折的院前急救措施分析与研究[J],中国现在药物应用,2012年5月第6卷第9期:62-63.

骨盆骨折的院前急救及治疗研究

“骨盆骨折的院前急救及治疗研究” 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立项背景及意义 自1886年1月29日,德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奔驰”以来,交通伤就开始伴随现代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增加。2009年6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了《道路安全全球现状报告》,该报告广泛评估了178个国家的道路安全状况,指出现在每年全球有120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2000万~3000万人遭受非致命伤害,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按照目前的趋势估计,到2030年,全世界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将占总死亡人数的 3.6%,超过癌症、艾滋病和战争等我们所熟知的三大灾难,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五大死亡因素。据国内最新权威部门报道,骨盆骨折占交通事故致死比例约为42%。另外,目前国内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建筑事故、矿难塌方、化工爆炸等恶性事件屡见报道。还有地震海啸、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所有这些事故,均造成了人体的严重创伤,其中骨盆骨折占了很大比例。 据统计,骨盆骨折的发病率为20—35.2/10万/年,占骨科住院病人的1.5—4.8%。而骨盆骨折的死亡率高达5—42%(1),在开放性骨盆骨折死亡率更可高达50%(2)。我院近10年统计结果也与之相仿。骨盆骨折如此高的死亡率,主要是因为其创伤重,合并伤多,易并发大出血、休克,脂肪栓塞,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但也与骨盆骨折救治困难,缺乏统一、规范、有效的院前急救与治疗规范有很大关系。 本项目旨在通过规范骨盆骨折的院前急救与治疗,提高骨盆骨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同时提高医疗急救水平,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外对创伤的最新研究为DCS(损伤控制外科)或DCO(损伤控制骨科),即试图使患者受到第一次打击后的持续打击最小化,以避免损伤加重,降低多发伤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院前急救的目的是采用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与技术,最大限度减少伤病员的痛苦,降低死亡率与致残率,为医院抢救打好基础(3)。对于骨盆骨折,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院内治疗,如内固定、外固定、髂内动脉结扎止血等方面。而对骨盆骨折院前急救,则甚少研究。或只关注于全身情况而放弃骨盆局部处理,或就地取材,各显神通,简单处理。如武钢等用锁骨带、潘进社等用床单简易捆绑等简易急救。目前尚未有统一、规范、有效的院前急救体系。(详见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报告。) 三、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关键及主要创新点: 1、主要研究内容: (1)对国内外交通事故、安全生产等现状进行广泛的调研。通过大量查阅文献,了解骨盆骨折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掌握目前国内外骨盆骨折的急救方法和急救措施,了解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目前的治疗方法提出改进,提出骨盆骨折院前急救及治疗的规范化流程。 (2)针对目前国内外骨盆骨折治疗现状,研制一种能在骨盆骨折急救中应用的简便、有效的骨盆充气式固定止血兜,并制成样品。首先在20名健康人身上试用,获得相关压力数据;再在50名轻型骨盆骨折患者使用,结累经验;逐渐向

院前急救考试题库

院前急救考试题库 上海市院前急救系统 通讯调度题库 一、选择题 1、心脏骤停的黄金抢救时间为分钟。( ) A、5分钟 B、6分钟 C、7分钟 D、8分钟 2、心脏按压的部位为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或者在。( ) A、剑突上方三横指 B、剑突上方二横指 C、剑突上方一横指 D、剑突处 3、心绞痛病人呼叫救护车时,调度的指导原则是。( ) A、病人保持安静即可 B、坐位休息 C、有条件的前提下舌头下含服麝香保心丸2颗,同时静卧休息 D、有条件的前提下吸氧治疗,同时保持静卧休息 4、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引起的心绞痛,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可大于管腔横切面积的以上。( ) A、65%以上 B、70%以上 C、75%以上 D、80以上 5、左心衰竭急性发作时,调度的指导原则是。( ) A、双腿下垂 B、取坐位

C、双腿下垂、取坐位 D、平卧位 6、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持续时间一般在。( ) A、5-20分钟 B、30分钟 C、1小时 D、2小时以上 7、心梗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导致冠状动脉完全闭塞,使心肌 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持续分钟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死。( ) A、30分钟 B、40分钟 C、50分钟 D、60分钟 8、骨折根据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闭合性骨折和。( ) A、粉碎性骨折 B、开放性骨折 C、完全性骨折 D、压缩性骨折 9、危急病人无车可派,在条件允许时应给予电话救治指导,进行必要心理抚慰,了解患者的病情演变, 可每进行一次回访。( ) A、3分钟 B、5分钟 C、7分钟 D、10分钟 10、成人心脏只有手拳大小,每分钟能排出的血液。( ) A、2-3升

院前急救原则及步骤

院前急救原则及步骤 一、急救原则 无论在哪里,发现危重伤病人,“第一目击者”(指在现现场为突发伤害,危重疾病的病人提供紧急救护的人)对伤病员的救护原则都必须十分明确清楚。 (一)首先要保持镇定,沉着大胆,细心负责,理智科学地判断。 (二)评估现场,确保自身与伤病员的安全。 (三)分轻重缓急,先救命,后治伤,果断实施救护措施。 (四)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取减轻病人的痛苦等措施。 (五)充分利用可支配的人力、物力协助救护。 二、急救步骤 (一)判断意识:若病人对呼唤、轻拍无反应,婴儿不能哭泣,可判断其无意识。(二)立即呼救:判断病人意识丧失,立即急救并求他人帮助,拨打“120”电话。(三)救护体位: 1、对于意识不清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便于复苏操作及评估复苏效果并放在坚硬的平面上。 2、若伤病人没有意识但有呼吸和循环,为了防止呼吸道被舌后坠或粘液及呕吐物阻塞引起窒息,对伤病人应采用侧卧位,液体容易从口中引流。体位应稳定,并易于病人翻转其他体位;保持利于观察和通畅的气道;超过30分钟,翻转病人到另一侧。 注意不要随意移动病人,以免遭成伤害。如不要用力拖拉病员,不要搬动和摇动已确定有头部或颈部外伤者等。有颈部外伤者在翻身时,为防止颈髓再次损伤,另一人应保持病人头颈部与身体同一轴线翻转,做好头颈部的固定。 3、头部外伤者,则是水平卧位,头部稍稍抬高,如面色发红,则取头高脚低位,面色青紫,取头低脚高位。 (四)打开气道 用最短的时间,先将病人衣领口、领带、围巾等解开,带上手套迅速清除病人口鼻内的污泥,土块、痰、呕吐物等异物,以利于呼吸道通畅,再将气道打开。 方法:1、仰头举颏法 2、仰头抬颈法:无颈部外伤可用此法 3、双下颌上提法:适用于怀疑颈椎外伤的病人 4、手钩异物 (五)呼吸 1、判断呼吸 检查呼吸,救护人将病人气道打开,利用眼视、耳听、皮肤感觉在5秒钟时间内,判断病人有无呼吸。

院前急救脊椎骨折病人安全搬运法

院前急救脊椎骨折病人安全 搬运法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院前急救脊椎骨折病人安全搬运法 钦南区人民医院黄琼珍 院前急救中经常会遇到脊椎骨折的病人。脊柱、脊髓受直接或间接机械外力作用,引起各种类型的脊柱骨折、脱位,使其稳定性破坏,而脊柱的不稳定是造成脊髓损伤的主要原因,急救、运送过程不正确的搬运方法均可加重脊髓损伤,甚至引起脊髓完全断裂,一部分病人因此造成难以恢复的终生残疾甚至死亡。因此,院前急救时使用正确的方法搬运脊椎骨折的病人,可有效降低脊椎骨折病人的致残致死率。 【关键词】院前急救脊椎骨折安全搬运 1 院前急救措施 现场处理原则是,背部受到剧烈的外伤,有颈、胸、腰椎骨折者,绝不能试扶着让病人做一些活动,以此“判断”有无损伤。一定要就地固定。如伤者仍被瓦砾、土方等压住时,不要硬拉强扯暴露在外面的肢体,以防加重血管、脊髓、骨折的损伤。应立即将压在伤者身上的东西搬掉,脊柱骨折时常伴有颈、腰椎骨折。首先应处理危及生命的复合伤,建立静脉通道,保证呼吸道畅通。颈椎骨折用颈托固定,如无颈托时可用衣物、枕头挤在头颈两侧,使其固定不动,脊柱制动。腰椎骨折用真空气垫固定,待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后用三人搬运法将病人托至硬担架上平稳转运。 2 安全搬运病人 脊柱骨折固定法不得轻易搬动伤员,严禁一人抱头,另一个人抬脚等不协调的动作。如伤员俯卧位时,可用“工”字夹板固定,将两横板压住竖板分别横放于两肩上及腰臀部,在脊柱的凹凸部位放置衬垫,先用三角巾或布带固定两肩,再固定腰骶部。 颈椎外伤伤员的搬运疑有颈椎损伤的患者在搬运途中必须保持头部和躯干同一水平,防止颈椎过伸过屈和旋转,造成再次损伤,加重病情。在搬运颈椎损伤的伤员时,先用颈托外固定,要有专人托扶其头颈部,沿纵轴方向略加牵引,并使头颈部随躯干一同滚动。或由伤员自己双手托住头部后再缓慢搬移。或一人双手托住枕部、下颌部,维持颈部伤后位置,另两人分别托起腰背部、臀部及下肢,严禁随意强行搬动头部。伤员躺在木板上时应用沙袋或折好的衣物放在其颈部的两侧加以固定。疑有颈椎损伤,在使伤员平卧后,用沙袋(或其他代替物)放置头部两侧以使颈部固定不动。 胸腰椎骨折伤员的搬运用真空气垫外固定,使伤者平卧在硬板床上,身两侧用枕头、衣物塞紧,固定脊柱为正直位。搬运时需三人同时工作,具体做法是:三人都蹲在伤者的一侧,一人托肩背,一人托腰臀,一人托下肢,协同动作,将病人仰卧位放在硬板担架上,腰部用衣褥垫起。伤员平卧在硬木板(或门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两下肢一同进行固定预防瘫痪。搬运时应保持平稳,不能扭曲。严禁一人抬腋窝,另一人抬下肢的“吊车式”错误搬运方法。平地搬运时伤员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密观察伤员,防止伤情突变。 合并截瘫的伤员搬运在运送截瘫伤员时,木板上应铺一柔软的褥垫,伤员衣物里的坚硬物件应及时取出以防压伤。一般不主张使用热水袋或盐水瓶等进行保暖以免发生烫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