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五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

实验十五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
实验十五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

实验十四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

[实验目的]

学会装配电池。掌握电极的本性、电对的氧化型或还原型物质的浓度、介质的酸度等因素对电极电势、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产物、速率的影响。通过实验了解化学电池电动势。

[实验用品]见教材。

[基本操作]

一、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电势

(1)在试管中加入0.5mL0.1MKI溶液和2滴O.IMFeCb溶液,摇匀后加入0.5mLCCl4, 充分振荡,观察CCl4层颜色有无变化。

(2)用O.IMKBr溶液代替KI溶液进行同样实验,观察现象。

(3)往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滴碘水、溴水,然后加入约0.5mL0.1MFeS04溶液,摇匀后,注入0.5mLCCl4充分振荡,观察CCl4层有无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定性地比较BTBr-、1別-和Fe3+/Fe2+三个电对的电极电势。

[思考题]

1.上述电对中哪个物质是最强的氧化剂?哪个是最强的还原剂?

2.若用适量氯水分别与溴化钾、碘化钾溶液反应并加入CCI4,估计CCl4层的颜色。

二、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1)往一只小烧杯中加入约30mL1mol ? L-1ZnSQ溶液,在其中插入锌片;往另一只小烧杯中加入约30mL1mo卜L-1CuSQ溶液,在其中插入铜片。用盐桥将二烧杯相连,组成一个原电池。用导线将锌片和铜片分别与伏特计(或酸度计)的负极和正极相接,测量两极之间的电压(图9-3 )。

在CuSQ溶液中注入浓氨水至生成的沉淀溶解为止,形成深蓝色的溶液:CiT+4NH=

[Cu(NH)4]2+

测量电压,观察有何变化。再于ZnSO溶液中加入浓氨水至生成的沉淀完全溶解为止:

2+ 2+

Zn +4NH=[Z n(N H"]

测量电压,观察又有什么变化。利用Nernst方程式来解释实验现象。

(2)自行设计并测定下列浓差电池电动势,将实验值与计算值比较。

Cu| CuSO0.01mol ? L-1) II CuSO(1mol ?匚1) | Cu

在浓差电池的两极各连一个回形针,然后在表面皿上放一小块滤纸,滴加1mol ?L-1N Q SO溶液,使滤纸完全湿润,再加入酚酞2滴。将两极的回形针压在纸上,使其相距约1mm 稍等片刻,观察所压处,哪一端出现红色。

[思考题]

1.利用浓差电池作电源电解NaSOi水溶液实质是什么物质被电解?使酚酞出现红色的一极是什么极?为什么?

2.酸度对CI2/CI I Br2/Br-、12/I -、Fe3+/Fe2+、CiT/Cu、Zn2+/Zn 电对的电极电势有无影响?为什么?

三、酸度的影响

1 1

(1)在3支均盛有0.5mL0.1mol L NaSO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0.5mL1mol?L- HSQ

溶液及0.5mL蒸馏水和0.5mL6mol ? L-1 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再各混入2滴1

0.01mol ? L- KMnO容液,观察颜色的变化有何不同,写出方程式。

(2)在试管中加入0.5mL0.1mol ? L-1KI溶液和2滴0.1mol ? L-1KIQ溶液,再加几滴

淀粉溶液,混合后观察溶液颜色有无变化。然后加2?3滴1mol ? L-1 HSO溶液酸化混合液,

观察有什么变化,最后滴加2?3滴6mol ? L-1 NaOH使混合液显碱性,又有什么变化。写出

有关反应式。

2. 浓度的影响

(1)往盛有H2O CC14和O.lmol ?L-1Fe2(SO)3各0.5mL的试管中加入0.5mL0.1mol ?L-1KI 溶液,振荡后观察CCl

4层的颜色。

-1 -1

(2)往盛有CCI4、1mol - L- FeSO和O.lmol - L-F Q(SO)3各0.5mL 的试管中。加入0.5mL0.1mol - L-1 KI溶液,振荡后观察CCk颜色有何区别?

(3)在实验(1)的试管中,加入少许NHF固体,振荡,观察CCl4层颜色的变化。说明浓度

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四、酸度对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影响

-1 -1

在两支各盛0.5mL0.1mol - L- KBr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0.5mL1mol -匚HSQ和

6mol - L-1HAc溶液,然后各加入2滴0.01mol - L-1 KMnQ容液,观察2支试管中红色褪去的速度。分别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思考题]

这个实验是否说明KMnQ容液在酸度较高时,氧化性较强,为什么?

五、氧化数居中的物质的氧化还原性

(1)在试管中加入0.5mL0.1mol L-1 KI和2?3滴1mol ?L-1HSQ,再加入1?2滴3%HQ, 观察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思考题]为什么HQ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试从电极电势予以说明。

[实验习题]

1.从实验结果讨论氧化还原反应和哪些因素有关。

2.电解硫酸钠溶液为什么得不到金属钠?

3.什么叫浓差电池?写出实验二( 2)电池符号,电池反应式,并计算电池电动势。

4.介质对KMnQ勺氧化性有何影响?用本实验事实及电极电势予以说明。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报告

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熟悉几种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原理: ? 物质的氧化还原能力的强弱与物质的本性有关, 氧化还原能力通常根据电对的电极电势的高低来判定。 ?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次序、程度, 可以根据氧化剂和还原剂所对应的电对电极电势的相对大小来判定。 ?E = E 氧化剂电对电势 - E 还原剂电对电势 > 0 反应能自发进行 ?E = E 氧化剂电对电势 - E 还原剂电对电势 = 0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E = E 氧化剂电对电势 - E 还原剂电对电势 < 0 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 氧化还原反应总是优先在电极电势差值最大的两个电对所对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进行。 ? 电极电势差值较小的两个电对所对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能否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应考虑浓度的影响。 实验过程:在Na 3AsO 4与 I - 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 有 H +, 与OH - 参加,因此介质的 pH 值将对反应有显著的影响。 AsO 43- 2 I -AsO 2-2OH - I 22H + 由于AsO 43- / AsO 2- 与 I 2 / I - 的氧化还原电对的值相近, 因此, 可以通过改变溶液的酸碱性改变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反应可在同一试管中进行, 先在酸性中观察Na 3AsO 4与 KI 的反应(为了便于观察碘单质的生成与, 常加入CCl 4萃取碘),观察碘单质的生成,然后再加入碱溶液使反应液呈碱性,观察碘单质的消失。试验中,酸的加入量应控制在使反应进行即可, 应避免加入过量的酸。 由于含砷的化合物有较高的毒性, 反应的废液应回收到指定的回收瓶中,统一处理。如果不慎试液滴在皮肤上,应立即冲洗。 实验结论:氧化态或还原态物质与其它的试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沉淀或形成络合物,从而大大改变了氧化态或还原态物质的浓度,此时,电对的电极电势有较大的变化,应通过奈斯特方程式计算或查表确定其电极电势,再判定氧化还原的反应进行的方向。 ? 对于有H +, 或OH -参加电极反应的电对,介质的pH 值将对反应有显著的影响。 ?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的大小和反应进行的快慢并不一定一致。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是对该化学反应一个热力学上的量度, 而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快慢是对该化学反应一个动力学上的量度。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快慢要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固液反应时的接触面积。因此, 常加入催化剂加快反应速度。

大一氧化还原实验报告_3

大一氧化还原实验报告 (文章一):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报告实验十二氧化还原反应(一)、实验目的1.理解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和介质、浓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2.加深理解氧化态或还原态物质浓度变化对电极电势的影响。3.进一步理解原电池、电解及电化学腐蚀等基本知识。[教学重点] 电极电势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教学难点] 原电池、电解及电化学腐蚀等知识。[实验用品] 仪器:低压电源、盐桥、伏特计药品:0.5 mol·L-1Pb(NO3) (2)、(0. (5)、1 mol·L-1)CuSO (4)、0.5 mol·L-1 ZnSO (4)、0.1 mol·L-1KI、0.1 mol·L-1FeCl (3)、0.1 mol.L-1KBr、0.1 mol·L-1FeSO (4)、( (1)、3 mol·L-1) H2SO (4)、6 mol·L-1HAc、(2 mol·L- (1)、浓)HNO (3)、(0.0 (1)、0.1 mol·L-1)KMnO (4)、6 mol·L-1NaOH、0.1 mol·L-1K2Cr2O (7)、饱和KCl、浓NH3·H2O、饱和氯水、I2水、Br2水、CCl

(4)、酚酞溶液、Na2S2O (3)、红石蕊试纸材料:导线、砂纸、电极(铁钉、铜片、锌片、碳棒) (二)、实验内容(一)电极电势和氧化还原反应1.2Fe3++ 2I-= 2Fe2++ I2 I2易溶于CCl4,CCl4层显紫红色2.Fe3++ Br-不起反应,CCl4层无色3.Cl2+ 2Br-= 2Cl-+ Br2 Br2溶于CCl4,CCl4层显橙黄色(二)浓度和酸度对电极电势影响1.浓度影响在两只50m L 烧杯中,分别注入30mL 0.5mol·L-1 ZnSO4和0.5mol·L-1 CuSO4,在ZnSO4中Zn片,CuSO4中Cu片,中间以盐桥相通,用导线将Zn 片Cu片分别与伏特表的负极和正极相接。测量两电极之间的电压。现象:伏特表指针偏到E=0.80处解释:(-):Zn2++2e-=Zn (+):Cu2++2e-=Cu CuSO4溶液中加浓NH 3.H2O到沉淀溶解为止,形成深蓝色溶液;Cu2+ + 4NH3 = [Cu(NH3)4]2+ [Cu2+]下降, E变小,E=0.45V ZnSO4溶液中加浓NH 3.H2O至沉淀溶解为止; Zn2+ + 4NH3 = [Zn(NH3)4]2+ [Zn2+]下降, E 变大,E=0.76V 最后达到平衡, E=0.8V接近初起值. 2x.酸度影响在两只50mL烧杯中,分别注入FeSO (4)、K2Cr2O7溶液。FeSO4溶液中Fe片,在K2Cr2O7 溶液中C 棒,将Fe片、C棒通过导线分别与伏特表的负极和正极相接,中间用盐桥连接,测量两极电压。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现象:测得E=0.61V 解释:(-) Cr2O72-+ 6e- + 14H+ = 2Cr3++ 7H2O (+) Fe2++ 2e- = Fe 在K2Cr2O7中,慢慢加入

实验十-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十氧化还原反应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2.了解介质的酸碱性对氧化还原反应方向和产物的影响; 3.了解反应物浓度和温度对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影响; 4.掌握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5.学习用酸度计测定原电池电动势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参加反应的物质间有电子转移或偏移的化学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还原能力的大小,可以根据相应电对电极电势的大小来判断。电极电势愈大,电对中的氧化型的氧化能力愈强。电极电势愈小,电对中的还原型的还原能力愈强。 根据电极电势大小可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当E MF= E(氧化剂)- E(还原剂)> 0时;反应正向自发进行 当E MF= E(氧化剂)- E(还原剂) = 0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当E MF= E(氧化剂)- E(还原剂)< 0时;不能进行自发反应 ┃>0.2V时),通常可当氧化剂电对和还原剂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相差较大时,(如│E MF 以用标准电池电动势判断反应的方向. 由电极反应的能斯特(Nernst)方程式,可以看出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298.15K 时; 0.0592V c(氧化型) E = E? + ——————㏒—————— Z c(还原型) 溶液的PH会影响某些电对的电极电势或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介质的酸碱性也会影响某些氧化还原的产物。 原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当有沉淀或配合物生成时,会引起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势的改变。 三.实验内容 ? 实验步骤现象反应方程式解释与结论 1.上层橙色2I- + 2Fe3+= I2 + 2Fe2+ E?(Fe3+/ Fe2+)>E?(I2/I-)下层紫红色故E?>0,反应生成I2并溶于 CCl 4 2.上层棕黄色2Br- + 2Fe3+ ≠E?(Fe3+/ Fe2+)<E?(Br-2/ Br--)下层无色故E?<0,反应不能发生。 /I-)<E?(Fe3+/ Fe2+)<E?(Br-2/ Br--) 结论:E?(I 2 E?(I2/I-)和E?(Br-2/ Br--)分别是最强的还原剂和氧化剂。 H2O2为氧化剂 3.橘红色2KI + H2O2 + H2SO4= I2 + K2SO4 + 2H2O H2O2为还原剂 4.肉红色2KMnO4 + 3H2SO4+5H2O2 = K2SO4+ 2MnSO4 + 5O2+82H2O 结论:H2O2在上述分别用作氧化剂和还原剂。

【步步高】2020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二章 第4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考纲解读]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一用分类思想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1.根据反应中有无________转移或元素____________是否发生变化,可以把化学反应划分为____________反应和____________反应。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最佳判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 A.Cu 2S+O 2 ===2Cu+SO 2 B.3O 2 ===2O 3 C.Fe 2O 3 +3CO===== △ 2Fe+3CO 2 D.2Na+2H 2O===2NaOH+H 2 ↑ E.CaCO 3===== △ CaO+CO 2 ↑ F.2H 2O 2 ===2H 2 O+O 2 ↑ G.SO 3+H 2 O===H 2 SO 4

H.2Fe+3Cl 2===== △ 2FeCl 3 I.H 2SO 4 +2NaOH===Na 2 SO 4 +2H 2 O 考点二结合实例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 实例:在Fe 2O 3 +3CO===== 高温 2Fe+3CO 2 的反应中________是氧化剂,________是还 原剂;________元素被氧化,________元素被还原;Fe 2O 3 具有氧化性,CO具有 还原性;________是氧化产物,________是还原产物。 1.相关概念 还原剂在反应中表现为所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实质上____电子。还原剂具有________,反应时本身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________反应,得到________产物。 氧化剂在反应中表现为所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实质上______电子。氧化剂具有________性,反应时本身被________,发生________反应,得到________产物。 2.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氧化剂 ①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Cl 2 ,一般被还原为________。 ②元素处于高价态的物质:如浓硫酸,一般被还原为________。 ③过氧化物:如H 2O 2 ,一般被还原为________。 (2)常见还原剂 ①活泼的金属单质:如Zn,一般被氧化为________。 ②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H 2 ,一般被氧化为________。 ③元素处于低价态的物质:如CO,一般被氧化为________。 (3)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还原产物中间价态氧化产物

实验五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精)

实验五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极电势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2、定性观察浓度、酸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3、定性观察浓度、酸度、温度、催化剂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产物、速度的影响。 4、通过实验了解原电池的装置。 二、实验原理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氧化、还原能力强弱,可根据她们的电极电势的相对大小来衡量。电极电势的值越大,则氧化态的氧化能力越强,其氧化态物质是较强氧化剂。电极电势的值越小,则还原态的还原能力越强,其还原态物质是较强还原剂。只有较强的氧化剂才能和较强还原剂反应。即φ氧化剂-φ还原剂﹥0时,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正方向进行。故根据电极电势可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而产生电流的装置,称原电池。原电池的电动势等于正、负两极的电极电势之差:E = φ正-φ负。根据能斯特方程: 其中[氧化型]/[还原型]表示氧化态一边各物质浓度幂次方的乘积与还原态一边各物质浓度幂次方乘积之比。所以氧化型或还原型的浓度、酸度改变时,则电极电势φ值必定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电动势E将发生改变。准确测定电动势是用对消法在电位计上进行的。本实验只是为了定性进行比较,所以采用伏特计。浓度及酸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可能导致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改变,也可以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产物。 三、仪器和药品 仪器:试管,烧杯,伏特计,表面皿,U形管 药品:2 mol·L-1 HCl,浓HNO3, 1mol·L-1 HNO3,3mol·L-1HAc,1mol·L-1 H2SO4,3mol·L-1 H2SO4,0.1mol·L-1 H2C2O4,浓NH3·H2O(2mol·L-1),6mol·L- 1NaOH,40%NaOH。 1mol·L-1 ZnSO4,1mol·L-1 CuSO4,0.1mol·L-1KI,0.1mol·L-

实验五 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五氧化还原反应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几种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进行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实验,观察反应的生成物。 2.比较氧化剂高锰酸钾在酸性、碱性和中性溶液中的氧化性,观察反应的生成物。 二实验原理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之间发生了电子转移或偏移。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所以有较高氧化数的化合物如:高锰酸钾、重铬酸钾、浓硝酸、浓硫酸等都是氧化剂;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所以有较低氧化数的化合物如:碘化钾、硫酸亚铁、亚硫酸钠、氯化亚锡等都是还原剂。许多氧化剂、还原剂在不同的pH溶液中电极电势发生变化,氧化还原能力不同,氧化还原产物也不同。 三实验用品 仪器:试管、试管架、角匙、酒精灯、试管夹、烧杯 药品:铜片:FeSO4、浓HNO3、浓H2SO 4 0.01mol·L-1 NH4SCN溶液 0.05mol·L-1 Na2SO3溶液 0.5mol·L-1的溶液:H2SO4、K2Cr2O7。 1mol·L-1 的溶液:KI、HgCl2、SnCl2。 3mol·L–1 H2SO4溶液 6mol·L-1的溶液:NaOH、HNO3。 30g·L-1的H2O2溶液、0.2g·L-1 的KMnO4溶液。 四实验内容 (一)硝酸和浓硫酸的氧化性 1.硝酸 取2只试管,分别加入浓硝酸和6mol·L-1 硝酸各1m1,再各加入铜片1块,观察现象。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2.浓硫酸 取2只试管,分别加入浓硫酸和3mol·L-1 H2SO4各1ml,再分别加入铜片1块,微热,观察现象。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二)高价盐的氧化性 1.重铬酸钾 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0.50mol·L-1 的K2CrCl7溶液各1ml,其中1支加入0.05mol·L-1的Na2SO3溶液1ml,另一支加入3mol·L-1 H2SO41m1和1mol·L-1 KI溶液10滴,摇匀。观察现象,注意溶液颜色的改变。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2.高锰酸钾 取1支试管,加入0.20g·L-1的KMnO4溶液1ml,3mol·L-1 H2SO4溶液0.50ml,30g·L-1的H2O2溶液0.50ml,振摇。观察现象,注意溶液颜色的改变。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指

【化学】高考一轮讲练析:第2讲《氧化还原反应》doc

2011年高考化学一轮精品讲练析 第2讲氧化还原反应 1. 掌握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等基本概念。 2. 掌握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 3. 综合运用化合价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 并能进行一些简 单的计算。 4. 运用化合价升降关系配平一些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 5. 能够依据一些条件,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氣也剖一?轧化禅f 植述矗一》匹廉広4*氓乐产強 f t f , t |离2构R唆叵至I反£1 f I* &杨I 區廉制fit廉世一?抵礼他f礼此反岌一?礼祀产输 轉劃电子菽还原堤生还療真矗*生成 負'匕剂+还原剂一?还原产物十氧化产物 丨t 失士电于被境化发生筑化反应’生成

第i 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物质失去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升高 物质得到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降低 元素失去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升高 元素得到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降低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以是同一 种产物,也可以是不同产物,还可以是两种或两种 以上的产物。如反应4FeS+11Q=2FeO+8SO 中,Fe ?。 和SO 均既为氧化产物,又为还原产物。 常见氧化剂:(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卤素单质 (X 2)、Q 、S 等⑵ 高价金属阳离子;如 Fe 3+、CiT 等 概念 定义 氧化反应 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 还原反应 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 被氧化 元素失去电子的过程 被还原 元素得到电子的过程 通过发生氧化反应所得 氧化产物 的生成物 通过发生还原反应所得 还原产物 的生成物 氧化剂 得到电子的反应物

海南大学学生实验报告(氧化还原反应)

海南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无机化学实验B 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 班级: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实验班姓名:袁丹 学号:20160419310026 日期:2016.12.05 实验名称:氧化还原平衡与电化学 一、实验目的 1、理解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2、掌握介质酸碱性、浓度对电极电势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3、了解还原性和氧化性的相对性。 4、了解原电池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学习原电池电动势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之间发生了电子转移或偏移。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被还原,元素的氧化值减小;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被氧化,元素的与氧化值增大。物质氧化还原能力的大小可以根据对应的电极电势的大小来判断。电极电势越大,电对中氧化型的氧化能力越强;电极电势越小,电对中还原型的还原能力越强。 根据电极电势的大小可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当氧化剂电对的电极电势大于还原剂电对的电极电势时,即 时,反应自发向正向进行。

由电极的能斯特方程式可以看出浓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极电势的影响,298.15K时 溶液的pH也会影响某些电对的电极电势或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介质的酸碱性也会影响某些氧化还原反应的产物,如MnO4—在酸性、中性、碱性介质中的还原产物分别为Mn2+、MnO2和MnO4—。 一种元素(如O)由多种氧化态时,氧化态居中的物质(如H2O2)一般既可作为还原剂,又可作为氧化剂。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试管、烧杯。 试剂:CuSO4(0.1mol·L-1),KI(0.1mol·L-1),CCl4,KMnO4(0.01mol·L-1),H2SO4(2mol·L-1),NaOH(6mol/L),Na2SO3(0.2mol/L),KIO3(0.1mol/L),NaOH(2mol/L),FeCl3(0.1mol/L),KBr(o.1mol/L),SnCl2(0.2mol/L),KSCN(0.1mol/L),H2O2(3%),ZnSO4(1mol/L),CuSO4(1mol/L)。 四、实验步骤 1、浓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取1支试管,加入10滴0.1mol/L CuSO4溶液,10滴0.1mol/L KI 溶液,观察现象。再加入10滴CCl4,充分振摇,观察CCl4层颜色,记录现象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①反应试剂图片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精选练习题

强电解质: 1、强酸:HCl 盐酸 H 2SO 4 硫酸 HNO 3 硝酸 HBr氢溴酸 HI氢碘酸 HCLO 4 高氯酸 2、强碱:NaOH KOH Ba(OH) 2 Ca(OH) 2 3、绝大多数盐:高中见到的盐全部是强的电解质 金属化合物:a、氧化物:氧化钙CaO 氧化钠NaCl 氧化镁MgO 氧化Al 2O 3 氧化锌 ZnO 氧化盐铁FeO 氧化铁Fe 2 O 3 氧化铜CuO 氧化汞HgO 氧化银AgCl b、过氧化合物:过氧化钠Na 2O 2 c、金属碳化物:碳化钙CaC 2 d、金属硫化物:硫化钙CaS 2二硫化亚铁FeS 2 弱电解质: 1、弱酸:碳酸H 2CO 3 亚硫酸H 2 SO 3 醋酸CH 3 COOH 氢硫酸H 2 S 氢氟酸HF 硅酸H 2SiO3 原硅酸H 3 SiO 4 所有的有机酸 2、弱碱:一水合氨NH3.H2O 所有的除强碱的氢氧化金属R(OH) 3、水H2O也是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 1、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三氧化硫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 2、大多数有机物:甲烷乙醇蔗糖(有机酸和有机盐除外) 3、非金属化合物:氨气 (1)氧化反应: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 )的反应。 (2)还原反应: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 )的反应。 (3)氧化剂(被还原 ):得到电子的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 (4)还原剂(被氧化 ):失去电子的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 (5)氧化产物:还原剂失电子被氧化后的对应产物(包含化合价升高

的元素的产物)。 (6)还原产物:氧化剂得电子被还原后的对应产物(包含化合价降低的元素的产物)。 (7)强氧化剂与强还原性相遇时,一般都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H2SO4(浓)与金属、H2S、S2-、HI、I-、HBr、Br-、Fe2+、P等。 Cl 2与金属、H 2 S、S 2 -、HI、I-、HBr、Br-、Fe 2 +、H 2 、SO2、、H2SO3等。 HNO3与金属、H2S、S2-、HI、I-、HBr、Br-、Fe2+、P、SO2、、H2SO3等。 (8).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只有氧化性,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元素处于最低价时只有还原性,在反应中只作还原性; 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在反应中化合价既可升高又可降低,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性。 练习题 1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2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B.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C.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能得电子 D.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失电子被还原 3已知下列反应: 2FeCl3+2KI===2FeCl2+2KCl+I2① 2FeCl2+Cl2===2FeCl3② I2+SO2+2H2O===H2SO4+2HI③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实训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 1、掌握常用量器的洗涤、使用及加热、溶解等操作。 2、掌握台秤、煤气灯、酒精喷灯的使用。 3、学会液体剂、固体试剂的取用。 [实验用品] 仪器:仪器、烧杯、量筒、酒精灯、玻璃棒、胶头滴管、表面皿、蒸发皿、 试管刷、 试管夹、药匙、石棉网、托盘天平、酒精喷灯、煤气灯。 药品:硫酸铜晶体。 其他:火柴、去污粉、洗衣粉 [实验步骤] (一)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 1、洗涤方法一般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试管刷刷洗。若洗不干净,可用毛刷蘸少量去污粉或洗衣粉刷洗,若仍洗不干净可用重络酸加洗液浸泡处理(浸泡后将洗液小心倒回原瓶中供重复使用),然后依次用自来水和蒸馏水淋洗。 2、干燥方法洗净后不急用的玻璃仪器倒置在实验柜内或仪器架上晾干。急用仪器,可放在电烘箱内烘干,放进去之前应尽量把水倒尽。烧杯和蒸发皿可放在石棉网上用小火烘干。操作时,试管口向下,来回移动,烤到不见水珠时,使管口向上,以便赶尽水气。也可用电吹风把仪器吹干。带有刻度的计量仪器不能用加热的方法进行干燥,以免影响仪器的精密度。 (二)试剂的取用 1、液体试剂的取用 (1)取少量液体时,可用滴管吸取。 (2)粗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可用量筒(或量杯)。读取量筒液体体积数据时,量筒必须放在平稳,且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保持水平。 (3)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应使用移液管。使用前,依次用洗液、自来水、蒸馏水洗涤至内壁不挂水珠为止,再用少量被量取的液体洗涤2-3次。 2、固体试剂的取用 (1)取粉末状或小颗粒的药品,要用洁净的药匙。往试管里粉末状药品时,为了避免药粉沾到试管口和试管壁上,可将装有试剂的药匙或纸槽平放入试管底部,然后竖直,取出药匙或纸槽。

实验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

实验15 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 [实验目的] 1. 学会装配原电池; 2. 掌握电极的本性、电对的氧化型或还原型物质的浓度、介质的酸 度等因素对电极电势、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产物、速率的影响; 3. 通过实验了解化学电池电动势。 [基本操作] 1. 试管操作要用专用滴管取液体,不得引入杂质。清洗滴管时,里外都要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不得用于别的液体的取用,滴加液体时磨口以下部分不得接触接收容器的器壁。装有药品的滴管不得横放或滴管口向上斜放,以免液体流入橡皮头中。在通常的性质实验中,反应液一般取3~5滴。正常滴管中的一滴溶液约0.05 mL,例如,取0.5 mL的溶液,需要大约10滴。 2. 盐桥的制法 3. 伏特计的使用(区分正负极,伏特计和电极要接触良好) [实验原理] 对于电极反应: 氧化态(Ox)+ ne? = 还原态(Red) 根据能斯特公式,有? 其中,R = 8.314 J·mol-1·K-1,T = 298.15 K,F = 96485 C·mol-1 电极电势的大小与E o(电极本性)、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浓度,溶液的温度以及介质酸度等有关。 对于电池反应, aA + bB = cC + dD 对应的能斯特方程是 电极电势愈大,表明电对中氧化态氧化能力愈强,而还原态还原能力愈弱,电极电势大的氧化态能氧化氧化电极电势比它小的还原 态。E+ > E-是氧化还原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椐。在实际应用中,若o E与 + o E的差值大于0.5V,可以忽略浓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直接用o池E - 数值的大小来确定该反应进行的方向。

a Mn为粉红色,观察不到 [注意事项] 1. 原电池中试剂的取量一般不要超过15 mL,因为量的多少对电极电势不影响,而对电流大小有影响。 2. 原电池实验中,导线接头不可与试剂接触,也不可将试剂滴到导线上,以免形成新的电极。 3. 化合物的颜色参看附录。 4. 实验报告按性质实验格式书写。

练案5第2章第5讲氧化还原反应

练案[5]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5讲 氧化还原反应 A 组 基础必做题 1.(2018·安徽宣城模拟)有人说“五颜六色”形象地说出了化学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下列颜色变化中是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的是导学号 50812961( A ) ①在氯水中加入NaOH 溶液 ②在FeCl 3溶液中加入铁粉 ③在品红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 ④在Na 2CO 3溶液中滴入酚酞 ⑤在新制Cu(OH)2悬浊液中滴入葡萄糖溶液,加热 A .①②⑤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⑤ [解析] ①在氯水中加入NaOH 溶液,氯水颜色消失,生成NaCl 、NaClO ,氯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②在FeCl 3溶液中加入铁粉,生成氯化亚铁,颜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铁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③在品红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品红溶液褪色,发生化合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④在Na 2CO 3溶液中滴入酚酞,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⑤在新制Cu(OH)2悬浊液中滴入葡萄糖溶液,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铜、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2017·福建南安一中月考)如图为二氧化锰的有关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导学号 50812962( B ) A .反应①~⑥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 .反应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C .相同条件下生成等量的O 2,反应③和④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1∶2 D .反应②中Cl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解析] 反应①~⑥中都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 正确;反应①:MnO 2+4HCl(浓)=====△ MnCl 2+Cl 2↑+2H 2O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精选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一、选择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否有元素的电子转移B.是否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 C.是否有氧元素的参加D.是否有原子的重新组合 2.下列有关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C.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3.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中,其原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实验室中用稀硫酸与锌粒反应制取H2B.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制Cl2(见P3-20) C.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O2D.实验室中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 4.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Na2CO3+CaCl2===CaCO3↓+2NaCl B.Fe+CuSO4===Cu+FeSO4 C.2NaHCO3Na2CO3+CO2↑+H2O D.CaO+H2O===Ca (OH)2 5.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事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金属冶炼 B.燃放鞭炮C.食物腐败D.点制豆腐 6.从硫元素的化合价态上判断,下列物质中的硫元素不能表现氧化性的是()A.Na2S B.S C.SO2 D.H2SO4 二、选择题(有1-2个答案,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 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共10小题,每小题4分,计40分。) 7.下列说法中,能够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反应前后,元素是否有电子转移 B.反应前后,元素是否有化合价变化 C.反应前后,是否有氧元素参加 D.反应前后,是否有氢元素参加 8.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存在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B.只能是复分解反应 C.可能是置换反应 D.可能是化合反应 9.下列水溶液中的各组离子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Na+、Ba2+、Cl-、SO42-B.Ca2+、HCO3-、C1-、K+

氧化还原实验报告

成绩 实验报告 第页(共页)课程:_____无机化学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年 月日专业班号___________组别____________ 交报告日期:年月日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报告退发:(订正、重做)同组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审批签字: 实验名称氧化还原反应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电极电动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2.加深理解温度,反应物浓度,介质的酸碱性,物质浓度对电极电势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3.学会用酸度计的“mV”部分,大概测量原电池电动势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对于电极反应Ox+ne=Red 其电对的电极电势为E=E""+RT/NF·lnox/red 电对的E越大,氧化剂氧化能力增强。E越小,还原剂的还原能力就越强。电对的电极电势与参与氧化还原或还原半反应的物质浓度,反应温度以及反应介质有关。任何引起物质浓度的变化都将影响电对的电极电势。根据氧化剂和还原剂所对应的电对电极电势的相对大小可以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方向,顺序和反应程度。

三、仪器与试剂 1. 仪器酸度计,烧杯,量筒,导线,灵敏电流计,铜片。锌片。胶头滴管 2. 试剂 四、实验步骤 《一》 1.在0.5ml0.1mol.LKI溶液中加入0.1mol.LFeCL3溶液2~3滴,观察现象。再加入 1mlCCL4·震荡,观察CCL4层的颜色。 答——开始溶液由绿色变成紫黑色,加入CCL4后CCL4层为紫红色 2.用0.1mol.LKBr溶液代替0.1mol.LKI溶液,进行同样的实验,观察现象,对比实验结果比较Br2/Br-,I2/I-,Fe3+/Fe2+三个电对电极电势的大小,并指出最强的氧化剂和最强的还原剂。 答——用KBr时,无明显现象。电对的大小关系为Br2/Br->Fe3+/Fe2+>I2/I- 最强氧化剂为Br2/////最强还原剂为I- 3.在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I2水和Br2水各0.5ml,再加入FeSO4少许,及0.5mlCCL4摇匀,观察现象。 答——发现CCL4层为紫红色,电极电势大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方向就是朝大的方向《二》 1.在试管中加入0.1mol.LKI溶液十滴和0.1mol.LKIO3溶液2~3滴,观察有无变化。再加入几滴 2.0mol.LH2SO4溶液,观察现象。再逐滴加入2.0mol.LNaOH溶液,观察反应的现象,并做出解释。 答——IO3-+5I-+6H+==3I2+3H2O,刚开始时无明显现象,加入2.0mol.LH2SO4数滴后,产生紫黑色,加入数滴NaOH后颜色快速褪去。因为加H+后反应朝右移动且加快反应速率,加入OH-后相反,姑颜色褪去。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报告图文稿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报告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实验十二氧化还原反应 一、实验目的 1.理解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和介质、浓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2.加深理解氧化态或还原态物质浓度变化对电极电势的影响。3.进一步理解原电池、电解及电化学腐蚀等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 电极电势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教学难点] 原电池、电解及电化学腐蚀等知识。 [实验用品] 仪器:低压电源、盐桥、伏特计 药品:0.5mol·L-1Pb(NO3)2、(0.5、1mol·L-1)CuSO4、0.5mol·L- 1ZnSO4、 0.1mol·L-1KI、0.1mol·L-1FeCl3、0.1mol.L-1KBr、0.1mol·L- 1FeSO4、(1、3mol·L-1)H2SO4、6mol·L-1HAc、(2mol·L-1、 浓)HNO3、(0.01、0.1mol·L-1)KMnO4、6mol·L-1NaOH、0.1mol·L- 1K2Cr2O7、饱和KCl、浓NH3·H2O、饱和氯水、I2水、Br2水、CCl4、酚酞溶液、Na2S2O3、红石蕊试纸 材料:导线、砂纸、电极(铁钉、铜片、锌片、碳棒) 二、实验内容

(一)电极电势和氧化还原反应 1.2Fe3++2I-=2Fe2++I2I2易溶于CCl4,CCl4层显紫红色2.Fe3++Br-不起反应,CCl4层无色 3.Cl2+2Br-=2Cl-+Br2Br2溶于CCl4,CCl4层显橙黄色 (二)浓度和酸度对电极电势影响 1.浓度影响 在两只50mL烧杯中,分别注入30mL0.5mol·L-1ZnSO4和0.5mol·L- 1CuSO4,在ZnSO4中插入Zn片,CuSO4中插入Cu片,中间以盐桥相通,用导线将Zn片Cu片分别与伏特表的负极和正极相接。测量两电极之间的电压。 现象:伏特表指针偏到E=0.80处解释:(-):Zn2++2e-=Zn (+):Cu2++2e-=Cu CuSO4溶液中加浓NH3.H2O到沉淀溶解为止,形成深蓝色溶液; Cu2++4NH3=[Cu(NH3)4]2+[Cu2+]下降,E变小,E=0.45V ZnSO4溶液中加浓NH3.H2O至沉淀溶解为止; Zn2++4NH3=[Zn(NH3)4]2+[Zn2+]下降,E变大,E=0.76V最后达到平 衡,E=0.8V接近初起值.2*.酸度影响 在两只50mL烧杯中,分别注入FeSO4、K2Cr2O7溶液。FeSO4溶液中插入Fe片,在K2Cr2O7

实验七--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实验七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测定电极电势的原理及方法 2. 掌握用酸度计测定原电池电动势的方法 3. 了解原电池、电解池的装置及作用原理 二.实验原理 1.电极电势的测定 E (Zn 2+/Zn)电极电位的测定 (-) Zn ?ZnSO 4(0.10mol·dm -3)??KCl(饱和)?Hg 2Cl 2,Hg (Pt) (+) 测测甘汞E E E E E E E E -=-=-=-=+++-+V 2415.0)/Zn Zn () /Zn Zn (V 2415.0)/Zn Zn ()(222 ()()() ++++ =22O 2Zn lg 216059.0Zn Zn Zn Zn c E E 理论 2.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对于任意一个电极反应 氧化型物质 + z e - 还原型物质 )()(lg 05916.0)O/R ()O/R (还原态氧化态c c z E E += c (氧化态)增大或c (还原态)减小,E (O/R)变大;c (氧化态) 减小或c (还原态)增大,E (O/R) 减小。对比下面三个原电池 (1)(-) Zn ?ZnSO 4(0.10mol·dm -3) ║ CuSO 4(0.10mol·dm -3)?Cu (+) (2)(-) Zn ?ZnSO 4(0.10mol·dm -3) ║ [Cu(NH 3)4]2+, NH 3·H 2O ?Cu (+) (3)(-) Zn ?[Zn(NH 3)4]2+, NH 3·H 2O ║ CuSO 4(0.10mol·dm -3)?Cu (+) 电池(2)中正极的氧化态生成配离子使c (氧化态)变小,则正极的电极电势变小;(3)中负极的氧化态生成配离子使c (氧化态)变小,则负极的电极电势变小,故电动势 E 3 >E 1 >E 2。 3.酸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含氧酸盐的氧化性随介质溶液的酸度的增加而增强,如 O H 7Cr 2 e 6H 14O Cr 23272+=+++-+- ) Cr ()H ()O Cr (lg 605916.0)/Cr O Cr ()/Cr O Cr (321427232723272++-+-+-?+=c c c E E

无机化学实验(氧化还原平衡)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 姓名:黄文轩学号20160182310085 实验名称:氧化还原和电化学 一.实验目的 1.理解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2.掌握介质酸碱性,浓度对电极电势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3.了解还原性和氧化性的相对性 4.了解原电池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学习原电池电动势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之间发生了电子转移或偏移。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被还原,元素的氧化值减小,还原剂在反应中被氧化,元素的氧化值增大。物质的氧化还原能力的大小可以根据对应的电对的电极电势的大小来判断。电极电势越大,电对中的氧化型的氧化能力越强,电极电势越小,电对中还原型的还原能力越强。 根据电极电势的大小可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当氧化剂电对的电极电势大于还原剂电对的电极电势时,即E MF=E(氧化剂)--E(还原剂)>0时,反应能正向自发进行。 由电极的能斯特方程式可以看出浓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极电势的影响,298.15K时 E=E?+0.0592V Z lg c(氧化型)c(还原型)

1.理解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2.掌握介质酸碱性,浓度对电极电势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3.了解还原性和氧化性的相对性 4.了解原电池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学习原电池电动势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之间发生了电子转移或偏移。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被还原,元素的氧化值减小,还原剂在反应中被氧化,元素的氧化值增大。物质的氧化还原能力的大小可以根据对应的电对的电极电势的大小来判断。电极电势越大,电对中的氧化型的氧化能力越强,电极电势越小,电对中还原型的还原能力越强。 根据电极电势的大小可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当氧化剂电对的电极电势大于还原剂电对的电极电势时,即=E(氧化剂)--E(还原剂)>0时,反应能正向自发进行。 由电极的能斯特方程式可以看出浓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极 电势的影响,298.15K时 E=?+lg(氧化型) (还原型) 溶液的ph也会影响某些电对的电极电势或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介质的酸碱性也会影响某些氧化还原反应的产物,如MnO4-在酸性,中性,碱性介质中的还原产物分别为Mn2+,MnO2和MnO4(2-).

高中化学第02单元_第3讲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基础打磨 1.(2019年江西南昌高三开学考试)下列物质的应用中,利用了该物质氧化性的是( )。 A.小苏打——作食品疏松剂 B.漂粉精——作游泳池消毒剂 C.甘油——作护肤保湿剂 D.明矾——作净水剂 2.(2018年山东济南历城二中调研)美日科学家因在研究“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获得了2010 年诺贝尔化学奖。钯的化合物PdCl2通过化学反应可用来检测有毒气体CO,该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有CO、Pd、H2O、HCl、PdCl2和一种未知物质X。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当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 1 mol 时,生成2 mol 物质X B.未知物质X为CO2 C.反应中CO 作还原剂 D.题述反应条件下还原性:CO>Pd 3.(2019年安徽亳州二中高三月考)氮化铝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AlN可通过反应Al2O3+N2+3C2AlN+3CO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l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 1 mol AlN需转移 3 mol电子 C.AlN的摩尔质量为41 g D.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4.(2019年湖北鹤峰一中高三检测)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具有较强的还原性。NaH2PO2为正盐,可将溶液中的Ag+还原为Ag,从而可用于化学镀银。利用NaH2PO2进行化学镀银反应中,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氧化产物的化学式为( )。 A.H3PO4 B.Na3PO4 C.Ag D.Na2HPO2 5.(2019年河北大名一中高三月考)溴化碘(IBr)的化学性质很像卤素的单质,它能与大多数金属、非金属化合生成卤化物,它也能与水发生以下反应:IBr+H2O HBr+HIO,下列有关IBr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 A.IBr与水反应时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B.在很多反应中IBr是强氧化剂 C.IBr与AgNO3溶液反应会生成AgBr沉淀 D.IBr与NaOH溶液反应时,生成NaBr和NaIO

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报告

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报告 篇一:大学化学1实验报告 贵州大学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册 实验报告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实验报告应体现预习、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要求这三个过程在一个实验报告中完成。 1、实验预习 在实验前每位同学都需要对本次实验进行认真的预习,并写好预习报告,在预习报告中要写出实验目的、要求,需要用到的仪器设备、物品资料以及简要的实验步骤,形成一个操作提纲。对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现象等做到心中有数,但这些不要求写在预习报告中。 设计性实验要求进入实验室前写出实验方案。 2、实验记录 学生开始实验时,应该将记录本放在近旁,将实验中所做的每一个词组、观察到的现象和所测得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如实地记录下来。实验记录中应有指导教师的签名。 3、实验总结 主要内容包括对实验数据、实验中的特殊学校、实验操

作的成败、实验的关键点等内容进行整理、解释、分析自己,回答思考题,提出实验结论或提出自己的看法等。 具体说明 1、实验报告册是由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大学化学”教学与实验中心《大学化学》教学小组设计,供全校开设《大学化学》实验的学生使 用。 2、“报告册”中的实验内容主要参考了华东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组编《无机化学》实验、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组编《无机化学实验》、贵 州工业大学无机化学教研组编《无机化学与普通化学实验》等实验指导书自编而成。实验前请参阅这些实验书。 3、“报告册”中“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制备实验中的“实验操作过程”和“产品纯度(或性能)检验”、实验中的“混合离子分离鉴定示 意图”要求学生在实验前的预习阶段完成,并写于报告中。 4、“报告册”中“实验内容”栏有若干空格,是留给学生自行设计的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预习阶段自行设计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