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防治煤矿瓦斯灾害

如何有效防治煤矿瓦斯灾害
如何有效防治煤矿瓦斯灾害

如何有效防治煤矿瓦斯灾害

【摘要】本文从煤矿瓦斯的监控检测出发,对如何有效防治煤矿瓦斯灾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对提高瓦斯的抽采率和降低瓦斯突发性危险,改善井下作业环境有所帮助。

【关键词】煤矿;瓦斯;井下

近几年煤矿瓦斯灾害发生频繁,这不仅严重威胁着井下的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还影响着工作进度,一旦有灾害发生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抢救。因此加强煤矿的瓦斯监控检测,制定有效的策略防治煤矿瓦斯灾害的发生就是煤矿工作的重中之重。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企业单位的需要,市场上也出现了很多种监控系统,但笔者以为,煤矿瓦斯监控系统不应仅仅限于能实现监测监控,还要能根据被检测的工作环境的参数进行危险评估,同时软件的研发方向应当向网络靠近,能够提供相应的监测数据。这对于促进矿井监控技术的发展和推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为研制高性能的瓦斯传感器设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笔者就来谈一下如何有效防治煤矿瓦斯灾害,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让更多的同行引起重视。

第一、瓦斯灾害的防治技术分析

1、瓦斯治理的现状分析和解决思路

我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在能源消费中占据了一半以上的比重,所以煤炭行业关系着国民经济命脉。然而煤炭行业又是安全生产最为严重的行业,除了自然灾害的威胁,瓦斯事故是灾害的

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一)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1. 采掘布局合理。 (1)优化生产布局。矿井、采区和工作面设计要满足瓦斯治理的需要,优先开采保护层和实施区域预抽。优化巷道布置,简化生产系统,明确开采顺序,合理确定工作面参数,合理集中生产,实现安全高效。 (2)合理组织生产。进行矿井生产能力核定时,要把瓦斯抽采达标能力作为重要约束性指标。煤矿企业要严格按照批准的生产能力编制矿井年度和月度生产计划,合理组织生产。矿井主要通风系统、瓦斯治理技术、开采工艺等发生变化时,应立即进行生产能力复核,并依据复核结果组织生产,严禁超能力组织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个数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规定。 (3)坚持正规开采。矿井要加强生产准备,保持水平、采区和采掘工作面的正常接替;严禁剃头开采。采煤工作面必须保持至少 2 个安全出口,形成全风压通风系统。开采三角煤、残留煤柱,不能保持 2 个安全出口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报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和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域的采煤工作面,不得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要严格按规定淘汰落后和非正规采煤方法、工艺。 2. 通风可靠。 (1)矿井配备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的主要通风机,巷道断面、矿井总风量、采掘工作面和各供风场所的配风量,要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2)矿井有完整独立的通风系统。改变全矿井通风系统时,要编制通风设计及安全措施,并履行报批手续。巷道贯通前,要按《规程》规定制定安全措施。 (3)采区实行分区通风。采、掘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通风系统中杜绝不符合《规程》规定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采煤工作面利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等现象。严禁突出煤层突出危险区域采掘工作面回风直接切断其他工作面唯一安全出口现象。 (4)按《规程》规定设置专用回风巷。采区进、回风巷应贯穿整个采区,严禁一段为进风、一段为回风。 (5)矿井通风阻力合理,各地点风速符合《规程》规定。矿井有效风量率不低于87%。回风巷道失修率不高于7%,严重失修率不高于3%;主要进风巷道实际断面不小于设计断面的2/3。

煤矿瓦斯防治措施

**煤矿瓦斯防治措施 矿井瓦斯是以沼气CH4为主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一般指沼气,以下所称瓦斯均指沼气。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无毒的气体,比空气轻,易聚集在巷道顶部或上山迎头,在条件适宜时有燃烧和爆炸性,在高浓度时能使人缺氧窒息。瓦斯灾害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首,危害程度最大,必须严格遵守“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为有效防治煤矿井下瓦斯灾害,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瓦斯检查 1、建立瓦斯检查制度,配备瓦斯检查员。瓦检验员要持证上岗,做到跟班巡回检查,不空班、漏检。 2、井下的一切工作地点和硐室都要纳入瓦斯检查范围。每一个采掘工作面瓦斯检查每班不少于3次,其它地点(含回风巷)每班至少检查1次。 3、放炮作业地点,在装药前、放炮前和放炮后要检查放炮地点20米以内的瓦斯,并不少于检查1次。 4、要对每一个用风地点的进风风流、回风风流和工作面的瓦斯进行检测,其数据要进行对比分析,以便确切掌握、监控井下瓦斯浓度。 5、瓦检员要认真填写每次瓦斯检测记录台帐和工作地点的瓦斯记录牌板。 6、瓦检员对甲烷传感器必须定期进行检校、瓦斯检测仪器要定期保养和送有资质部门校验,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无误。

二、瓦斯监测 1、每个工作面必须配备1台便携式瓦斯报警器。 2、便携式瓦斯报警器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校验。 3、井下作业人员应认真观察井下作业场所的瓦斯异常变化情况,如发现煤炮声、煤体松软和开裂、瓦斯浓度突然大幅度变化、温度变化等现象时,应立即撤离现场,查明原因,妥善处理。 三、瓦斯超限处理要求 1、采掘工作面进风风流中,氧气不得低于20%,瓦斯或二氧化碳不得超过0.5%;矿井总回风巷或一翼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不得超过0.75%。 2、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风流中瓦斯超过1.0%或二氧化碳超过 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并立即报告矿长和安全员,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采掘工作面以及放炮地点机电开关附近20米以内的瓦斯浓度达到 1.0%时,必须停止电钻打眼、放炮及其它工作,进行处理;待瓦斯浓度降至1.0%以下时,才能恢复工作。 4、当岩巷掘进遇到煤层、破碎带或煤层突然变化地段时,必须准确监测和检查瓦斯,如发现瓦斯大量增加或其它异常现象时,立即停止掘进、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5、采掘工作面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并立即报告安全员和矿长,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6、无论任何情况下,进入停风工作面作业之前,都必须先检查瓦斯和二氧化碳,只有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达到规定范围以下,才能进入作业。

浅谈瓦斯灾害防治(新编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浅谈瓦斯灾害防治(新编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浅谈瓦斯灾害防治(新编版) 摘要:瓦斯对矿井安全的威胁主要有爆炸、突出、窒息三种表现形式。瓦斯防治技术的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瓦斯涌出和突出预测,包括对煤岩层中瓦斯含量的预测、采掘过程中瓦斯涌出量和涌出形式的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预测等,根据预测结果确定合理的采掘部署及防治瓦斯灾害的措施;另一方面是瓦斯灾害预防,包括对煤层及采空区中的瓦斯进行抽放、采掘空间的合理通风、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消除等,其目的是减少瓦斯涌出量、消除瓦斯异常涌出、将采掘空间中瓦斯浓度稀释到可爆炸限以下,保证充足的氧气供给。 关键词:矿井安全瓦斯突出矿井分级突出预测 1突出矿井分级 由于突出矿井分级方法难以确定,分级管理虽早已提出,但一

直未实现。通过“九五”专项攻关和专家反复讨论,现基本取得一致意见。即:突出矿井按突出危险程度划分为严重突出矿井和一般突出矿井。突出矿井等级用简便方法初步划分后,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确认。 简便方法根据最大突出强度、平均突出强度、突出频度、最大瓦斯压力和最大开采深度,按公式计算β值,β≥0.5时,为严重突出矿井;否则,为一般突出矿井。模糊综合评判法按照二层次模糊综合决策模型采用12个指标(6个为突出危害指标和6个为突出危险指标)综合判定突出矿井等级。简便方法易操作,但准确性较差,供现场初步划分突出矿井等级;模糊综合评判法数学处理手段科学,准确性高,但相对复杂一些,为此研制了专门软件。该软件操作界面好,只要用户按提示输入相应数据,马上就能得出结果。突出矿井分级方法和相应的管理措施将编入新的《煤矿安全规程》。这样,全国80多个一般突出矿井将按相应措施进行管理,极大地解放生产力。 2瓦斯突出预测

预防煤矿瓦斯灾害技术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预防煤矿瓦斯灾害技术正 式版

预防煤矿瓦斯灾害技术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我国预防煤矿瓦斯灾害技术的研究已经从局部性的单项技术向区域性的以建设本质安全矿井为目的的综合技术发展,包括瓦斯灾害易发区域的预测技术、高效瓦斯抽采及抽采效果评价技术、瓦斯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等。 一、瓦斯灾害易发区域预测技术 瓦斯灾害与地质构造有密切关系,地质构造复杂的区域通常属于瓦斯灾害易发区域。瓦斯灾害易发区通常赋存着较高的瓦斯含量,因此,预测高瓦斯含量区域也是预测瓦斯灾害易发区的有效手段。

(一)地质雷达超前探测地质构造技术。地质雷达是利用无线电反射原理超前探测地质构造的一种有效手段。最新研制出的适合煤矿环境使用的本质安全型地质雷达,能够超前探测采掘工作面20-30米深处煤岩内的隐伏小型构造等地质异常体,通过在西山、淮南、松藻等矿区的试验,取得了好的效果。 (二)P-S波长距离构造探测技术。P-S 波长距离超前构造探测主要检测地震波中反射回来的P波和S波并分析预报地质构造,能方便快捷预报采掘工作面100-150米深处煤岩内的地质异常情况。 (三)煤层瓦斯含量直接测定技术。通过向煤层施工取芯钻孔,将煤芯从煤层深

矿井瓦斯灾害防治与利用课程设计

矿井瓦斯灾害防治与利用-课程设计 1、矿井概况和煤层赋存条件 1.1、矿井概况 矿井位于平原地区,地面标高+150m ,井田走向长4.0km ,倾斜长1.8km ,井田上界-100m ,下界-860m ,两翼以断层为界。可采储量60000万吨,井型为年产90万吨,服务年限67年。井田采用立井多水平上山开拓方式,分区式通风。第一水平回风水平-100m ,运输水平-260m ,水平服务年限14年。矿井开拓系统见图1、图2所示。水平运输大巷及采区集中上山布置在煤层地板石灰岩层内,每翼一个采区,采区走向长度2000m (采区每翼长度1000m )。 1.2、煤层赋存条件 井田内煤层赋存稳定,有可采煤层三层,自上而下分别是k11(3.0m)K10(1.5m)K9(3.2m),煤层地层柱状图见图3,经上级批准K11、K9煤层有煤与瓦斯突出。煤层倾角20。。 2、抽放瓦斯设计的基础参数 经测定第一水平回风水平(-100)各煤层的瓦斯压力1.5MPa ,运输水平(-260)为3.1MPa(绝对压力)。煤层温度20°C ,煤的真比重1.43,假比重1.3。在30°条件下煤样的吸附常数为a=21.5m3/t ,b=1.1MPa ,煤的工业分析,挥发分V=21.5%,灰分A=16.5%,水分W=1.5%;运出采区煤样残留瓦斯压力0.1MPa (绝对压力),煤柱残留瓦斯压力0.5MPa (绝对压力)。K10 瓦斯参数特性表 2.1、瓦斯含量 X y =VpT 0/(Tp 0ξ)(2-1) 式中V ——单位重量煤的孔隙容积,m 3/t ; p ——瓦斯压力,Mpa ; T 0、p 0——标准状况下的绝对温度(273K)与压力(0.101325MPa); T ——瓦斯的绝对温度,T =273+t ,t 瓦斯的摄氏温度(℃); ξ——瓦斯压缩系数,; X y ——煤的游离瓦斯含量,m 3(标准状况下)/t(煤) 根据所给数据,得: P=(1.5+3.1)/2=2.3 V=1/1.3×[(1.43-1.3)/1.43]=0.07m 3/t ,ξ取1.04 所以,X y =0.07×2.3×273/(293×0.101325×1.04)=1.424m 3/t 100 10031.0111)(0W A W e bp abp x t t n x --++= -(2-2) 式中 t 0——实验室测定煤的吸附常数时的试验温度,℃。

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技术

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技术 :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of a comprehensive gas control in coal mine are introduced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comprehensive gas control technology. It is put forward that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e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to our country coal mine ga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plays a certain role, to fundamentally improve the mine safety status. 1,总述1.1《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关于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一章总则第六条:“防突工作坚持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突出矿井采掘工作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未按要求采取区域防突措施的,严禁进行采掘活动。”;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十五条:“突出矿井做好防突工程的计划和实施,将防突的预抽煤层瓦斯、保护层开采等工程与矿井采掘布置、工程接替等统一安排,使矿井的开拓区、抽采区、保护层开采区和突出煤层(或被保护层)开采区按比例协调配置,确保在突出煤层采掘前实施区域防突措施” 1.2《煤矿瓦斯抽采工程设计规范》( GB50471—2008)5.2 节瓦斯抽采方法选择中规定:“在开采的厚煤层、煤层群瓦斯涌出量较大

瓦斯爆炸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编号:SM-ZD-58823 瓦斯爆炸的危害及预防措 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瓦斯爆炸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一、瓦斯爆炸的危害 矿内瓦斯爆炸的有害因素是,高温、冲击波和有害气体。 焰面是巷道中运动着的化学反应区和高温气体,其速度大、温度高。从正常的燃烧速度(1~2.5m/s)到爆轰式传播速度(2500m/s)。焰面温度可高达2150~2650°C。焰面经过之处,人被烧死或大面积烧伤,可燃物被点燃而发生火灾。 冲击波锋面压力由几个大气压到20大气压,前向冲击波叠加和反射时可达100大气压。其传播速度总是大于声速,所到之处造成人员伤亡,设备和通风设施损坏,巷道垮塌。 瓦斯爆炸后生成大量有害气体,某些煤矿分析爆炸后的气体成份为O26%~10%,N282%~88%,CO24%~8%,CO2%~4%。如果有煤尘参与爆炸,CO的生成量更大,往往成为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

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一)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1、采掘布局合理。 (1)优化生产布局。矿井、采区与工作面设计要满足瓦斯治理的需要,优先开采保护层与实施区域预抽。优化巷道布置,简化生产系统,明确开采顺序,合理确定工作面参数,合理集中生产,实现安全高效。 (2)合理组织生产。进行矿井生产能力核定时,要把瓦斯抽采达标能力作为重要约束性指标。煤矿企业要严格按照批准的生产能力编制矿井年度与月度生产计划,合理组织生产。矿井主要通风系统、瓦斯治理技术、开采工艺等发生变化时,应立即进行生产能力复核,并依据复核结果组织生产,严禁超能力组织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个数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规定。 (3)坚持正规开采。矿井要加强生产准备,保持水平、采区与采掘工作面的正常接替;严禁剃头开采。采煤工作面必须保持至少2个安全出口,形成全风压通风系统。开采三角煤、残留煤柱,不能保持2个安全出口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报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与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域的采煤工作面,不得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要严格按规定淘汰落后与非正规采煤方法、工艺。 2、通风可靠。 (1)矿井配备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的主要通风机,巷道断面、矿井总风量、采掘工作面与各供风场所的配风量,要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2)矿井有完整独立的通风系统。改变全矿井通风系统时,要编制通风设计及安全措施,并履行报批手续。巷道贯通前,要按《规程》规定制定安全措施。 (3)采区实行分区通风。采、掘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通风系统中杜绝不符合《规程》规定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采煤工作面利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等现象。严禁突出煤层突出危险区域采掘工作面回风直接切断其她工作面唯一安全出口现象。 (4)按《规程》规定设置专用回风巷。采区进、回风巷应贯穿整个采区,严禁一段为进风、一段为回风。 (5)矿井通风阻力合理,各地点风速符合《规程》规定。矿井有效风量率不低于87%。回风巷道失修率不高于7%,严重失修率不高于3%;主要进风巷道实际断面不小于设计断面的2/3。

瓦斯事故防治措施

编号:2011-08 本号:01 名 称: 瓦斯防治措施 批 准: 赵 乔 有 编 制: 张 见 平 贯 彻: 陈 志 林 编制日期: 2011-05-07 实施日期: 2011-05-10 麒麟区煤炭行业监管审批表(审核)事项表

(审批) 审核意见(签字) 年 月 日主要领导 审批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注:1、曲靖市麒麟区煤炭工业局关于煤炭行业监管工作重点及审批事项规范管理的通知》(区煤字【2010】25)号文中所涉及的审批事项必须使用本表。 2、本表认真填写一式三份,局、所、煤矿各留一份,与申请的详细审批事项申请一起存档。

强源煤炭有限公司偏坡煤矿咱嘎井安全技术措施贯彻表

在煤矿的采掘生产中,给安全生产带来最大威胁的是瓦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瓦斯事故是导致人员伤亡最多的事故。也是煤矿安全生产防范事故中的重点。在目前的科学领域里,瓦斯依然是一个不能治愈的癌症。它对人员的伤害、对煤矿设施的破坏,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中最大、最严重的。煤矿在生产作业中,必须对瓦斯进行严格的管理,防止各类瓦斯事故的发生。 编制该措施的目的,主要是提高煤矿职工对瓦斯及瓦斯事故的认识,对瓦斯事故进行提前防范和清楚遇到瓦斯事故时的处置方法,杜绝瓦斯事故的发生和遇到瓦斯事故时能尽量减少人员的伤亡,以此达到安全生产管理的目的。 一、瓦斯的概念 矿井瓦斯是成煤过程中的一种伴生气体,是指煤矿井下以甲烷为主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有时单指甲烷。 瓦斯通常指甲烷,分子式为CH4,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瓦斯比空气轻,具有较强的扩散性,扩散速度是空气的1.34倍。当无瓦斯涌出源时,巷道内瓦斯的分布是均匀的;当有瓦斯涌出源时,在其涌出的侧壁附近会出现瓦斯浓度升高,巷道顶板、冒顶区顶部往往积聚高浓度的瓦斯,这不是因为瓦斯具有上浮力,而是说明这里有瓦斯涌出源。 瓦斯具有较强的燃烧和爆炸性。 二、矿井瓦斯的危害 1、瓦斯窒息 甲烷虽然本身无毒,但是空气中甲烷浓度较高时,就会相对降低空气中的氧气浓度,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当甲烷浓度降到43%时,氧气浓度就会被冲淡到12%,人员就会感觉到呼吸困难;当甲烷浓度达到57%时,氧气浓度会降到9%,人员一旦进入,在短时间内就会窒息死亡。 2、瓦斯的燃烧和爆炸 当空气与瓦斯混合到一定浓度时(一般达到瓦斯浓度5%—16%,再有其它惰性气体或煤尘混合的情况下,瓦斯爆炸浓度还会相对降低),空气中氧气浓度不小于12%,在遇到火源时,瓦斯就会爆炸。瓦斯爆炸和燃烧产生高温火焰和强烈的冲击波,同时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对矿井造成极强的破坏力,给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威

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分析

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19-11-29T14:57:06.09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5期作者:刘朋超 [导读] 众所周知,瓦斯属于易燃易爆的气体并且有毒有害,在综采工作面的现场实行时。 皖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任楼煤矿安徽宿州 234000 摘要:煤尘和瓦斯是煤矿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科学合理防治煤尘与瓦斯是确保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的关键。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涌现出很多先进的机械应用到综采工作面,使得矿井开采水平和开采强度得到提升,然而,瓦斯涌出量也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尤其是在割煤、拉移支架等工序过程中,大量的煤岩尘不仅降低了工作面可见度,威胁着煤矿职工的健康,同时也加快了煤矿机械设备的磨损,而工作面瓦斯浓度的升高若控制不当还容易引起外超限甚至是瓦斯安全事故。因此,研究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笔者就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可以为业内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 众所周知,瓦斯属于易燃易爆的气体并且有毒有害,在综采工作面的现场实行时,如果有大部分瓦斯气体泄露在外,可能会致使整体工作区域遭受大量的污染影响,情节严重时,还可能会引起瓦斯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因此,在矿井区进行综采工作面回采工程时,倘若出现大量瓦斯泄露的情况,事件的处理工作将会相对较为复杂,一定要采用有针对意义的举措,有效控制综采工作面瓦斯的继续扩散。在矿井区进行综采工作的施行过程中,常常会遇见瓦斯抽采浓度太、工作效率低和施工质量差等诸多问题。因此,与现场情况相结合从多个方面对问题进行剖析,不仅能够妥当处理问题,并且还能与先进技术进行结合,保障瓦斯的防护工作安全有效。 一、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创新内容 1.技术内容 对综采工作面目前状况进行剖析时,必须要对矿井的真实情况有相应的了解及一定程度的认识,这样不仅能够及时有效地提出关键问题所在,探寻更安全高效的新型创新技术,还能够确保技术在现实运用过程中符合相应的要求。上述规划的实施,首先要能够充分弄清综采工作面的采空区瓦斯浓度及分布状况,倘若条件许可,最好亲自到现场考察核实,这样才能确保真实、有效的了解到第一手信息。接下来,要对高位、中位钻孔以及穿透钻孔等真实情况了解透彻,这样能够保障相应的技术在现场施行,还可以达到对瓦斯防治结果深度分析从而进一步完善的目的。 2.研究目标 在综采日常开采过程中,我们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研究时,可以很清楚的发现,一直以来,瓦斯问题都是困扰煤矿开采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对矿井瓦斯的治理,也需要很多技术方法协同才可以起到治理的效果。因为,每一个煤矿开采工作面,都有其特殊性,所以当前阶段就必须采用具有针对性意义的实施方案,来进行瓦斯的防护治理。只有从根本上、源头上对其所带来的安全隐患进行防护,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瓦斯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工作面瓦斯三位一体的防治举措,能通过各种各样类别的钻孔方式,例如:高位、中位以及穿透等,从而完成合理配制和运用瓦斯管的相关工作。此方案能有效地解决采空区出现瓦斯累积,并达到高浓度的现象,与此同时还能适当的运用数据科学,实地分析矿井地质。运用这一方案,不仅能够便于了解矿井地质的结构特征,还可以帮助我们尽快了解所要开采的煤层储存条件,这对工作面的高抽巷使用方面有不可泯灭的意义与作用。 3.创新点 在现今我国科学技术持续发展、进步、创新的时代,针对性的进行瓦斯防护治理问题的时候,很有必要引入某些新型的技术方法,尤其是在这个不断创新和迅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通过不断的创新技术,并且与尖端的理念想法相结合,不仅可以达到完善瓦斯防护治理方法的目的,并且还能保障整个创新内容执行的顺利进行。 二、矿区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创新分析 1.高抽巷密闭设计 在矿井日常采煤过程中,因人为因素,扰动煤层,使得瓦斯直接涌出,这也是瓦斯的来源,同时矿井工作面裂隙带、采空区及上隅角易积聚瓦斯,影响工作面安全生产。因此,对以上来源瓦斯进行抽采是必要的。在对高抽巷施行封闭设计时,为了确保拥有良好的封闭效果,实际施工中,一般都会在其中配置 2 道闭墙。同时,在闭墙的周边需要掏出 0.5m 以上深度的掏槽,这一点尤为重要。首先,在建造和运用第 1 道闭墙时,把它的位置选定在离巷口 5 m处,且规定厚度大致为 1 m,这样既省时又省力。然后,在进行第 2 道闭墙的建造时,可以以第 1 道闭墙的距离为衡量基准,建造在第 1 道闭墙向里 1 m 的位置上,厚度设定在 1.5 m 左右。此外,还有极其重要的一点需要留意。在设置闭墙时,必须要有相照应的反水池被设计在其中。与此同时,在闭墙中间留出足够的空间位置以便于抽放管路,为了保障抽放管路在设计和实际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在此之中还要增添相应的加工框架。在针对性的设计和实际建造密闭墙的时候,大多数情况都会选用灰、砖、沙等材料。在制备和落实闭墙的修筑标准时,可以将其和具有永恒性特点的通风设备标准进行结合,把他们看作是施工标准的基础。必须要在对下方的实际状况有足够了解,并有一定认识时,再针对下方进行实际实施工作。为了防止墙体出现极其严重的漏风情况,相连的闭墙之间通常都会填充大量黄沙。在对高抽巷抽放管路进行设计以及现实运用时,可以保证整体长度 35 m,然后将其直接伸进闭墙向里 20 m 的地方。另外,当需要采用一些有针对性的举措时,可以在管路末端向里 20 m 左右的地方上增添菱形的防护网。同时要注意,针对性选择和设计菱形网格时,将相连网格的距离设置在0.15 ~ 0.2 m 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煤矿五大自然灾害防治

煤矿五大自然灾害防治 一、矿井瓦斯防治 瓦斯爆炸的条件及其影响因素 瓦斯爆炸的条件是:一定浓度的瓦斯、高温火源的存在和充足的氧气,三者缺一不可。 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 (1)防止瓦斯积聚的措施 所谓瓦斯积聚是指瓦斯浓度超过2%,其体积超过0.5m3的现象。防止瓦斯积聚的方法有: 1)加强通风。防止瓦斯积聚的最主要的措施是加强通风。矿井建立一个完善合理的矿井通风现象,做到稳定、可靠、连续地向井下所有用风地点输送足够数量的新鲜空气,以保证及时排除和冲淡矿井瓦斯和粉尘,使井下各处的瓦斯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 2)严格检查和监测井下瓦斯浓度。严格检查矿井的通风状况及瓦斯浓度的变化是瓦斯矿井重要的日常管理工作,它是防止瓦斯事故的前提。为了防止漏检,除加强管理,加强教育,提高工作者的责任心之外,还必须应用现代化装备,采用先进的瓦斯自动检测报警装置。 3)及时处理积聚瓦斯。《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一矿井必须从采掘生产管理上采取措施,防止瓦斯积聚。当发生瓦斯积聚时,必须及时处理,这是矿井日常瓦斯管理工作的重要容,是预防瓦斯爆炸的关键工作。 生产中容易积聚瓦斯的地点有: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独头掘进工作面的巷道隅角、采煤机附近、顶板冒落的空洞、停风的盲巷中、低风速巷道的顶板附近、综采工作面放煤口及采空区边界处、发生瓦斯喷出的地点等。处理局部积聚瓦斯的方法主要:加大风速及风量、密闭隔离和抽放瓦斯三种。 4)抽放瓦斯。对于采用一般通风方法不能解决瓦斯超限的矿井或工作面,可以采用抽放瓦斯的方法,将瓦斯抽至地面加以储存利用或排除。 (2)防止瓦斯引燃的措施 防止瓦斯引燃的原则:禁止一切非生产需要的火源下井;对生产中可能发生的热源严加管理;防止热源产生或限制其引燃瓦斯的能力。 1)加强明火管理。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严禁烟火进入井下;井下严禁使用灯泡取暖或使用电炉;井下禁止打开矿灯外壳;井口房、瓦斯抽放站及通风机房周围20m禁止使用明火;井下焊接时,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严格井下火区的管理等。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直接灭火,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 2)消除电器火花。井下使用的电气设备及供电网络,都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要求。要保证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好,消除电器火花的产生。

矿井瓦斯灾害防治与应急避险

矿井瓦斯灾害防治与应急避险 【导入新课】总所周知,煤矿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高危行业,在生产工作中容易发生一些灾害,但每种灾害都不是突然发生的,在发生之前都会件随着一结异常表现,那么一旦发生事故,我们要掌握应急避险措施。牢固的掌握这些知识,对于我们煤矿的安全生产意义重大,对于我们每名职工生命安全也非常重要。 大家知道的煤矿井下作业多发的自然灾害事故有哪些吗? 瓦斯灾害、矿井火灾、矿尘灾害、矿井水害、顶板事故。 【讲授新课】矿井瓦斯灾害防治与应急避险 一、瓦斯的性质 矿井瓦斯是指从煤、岩层中涌出的以甲烷(CH4)为主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有时单独指甲烷。 (1)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比空气轻。风速较低时,瓦斯会积聚在巷道顶部及冒顶处上部,因此,必须加强这些地方瓦斯的检查和处理。 (2)瓦斯有很强的扩散性。一处有瓦斯涌出,就能扩散到巷道附近,使瓦斯的危害范围扩大。 (3)瓦斯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在一定的瓦斯压力和地

压力共同作用下,瓦斯能从煤岩体中向采掘空间涌出,甚至喷出或突出。 (4)瓦斯具有燃烧性和爆炸性。当瓦斯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浓度时,遇到引爆热源就能引起燃烧或爆炸,严重影响和威胁职工生命健康和矿井安全生产。 瓦斯爆炸虽然危害性强,但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 二、瓦斯爆炸的条件 瓦斯爆炸的条件是:一定浓度的瓦斯、高温火源的存在和充足的氧气,三者缺一不可。 (1)瓦斯浓度瓦斯爆炸有一定的浓度范围,我们在把空气中瓦斯遇火后能引起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瓦斯爆炸界限。瓦斯爆炸界限为5%—16%,5%为爆炸下限,16%为爆炸上限。 (2)引火温度瓦斯的引火温度,即点燃瓦斯的最低温度。一般认为瓦斯的引火温度是650—750℃。 (3)氧气浓度当氧浓度低于12%时,混合气体中的瓦斯失去爆炸性。 既然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造成瓦斯爆炸,为了预防爆炸的发生,所有我们应从这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治理。 三、瓦斯事故的预防和治理 1、防止瓦斯积聚

瓦斯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示范文本

瓦斯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 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瓦斯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在众多煤矿事故中,瓦斯爆炸造成的危害最大,从每 年的事故统计来看,大多数煤矿的重大事故都是由于瓦斯 爆炸引起的。而在我国目前重点煤矿大多数属于瓦斯矿 井,其中高瓦斯矿井和突出矿井占全国矿井总数的44%。 预控、预防、控制瓦斯爆炸事故,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 关键。瓦斯防治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提高每个 管理干部和职工对瓦斯的认识,特别是对瓦斯危害性的认 识的同时,必须采取有利措施,有效防治煤矿重特大瓦斯 事故的发生,以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一、什么是瓦斯爆炸 瓦斯爆炸是瓦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受激发而发生的剧 烈化学反应,反应时产生大量的热和气体,主要是以CH?为

主的瓦斯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后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的结果。瓦斯爆炸是自由基链反应过程,它包括链引发、链传递、链分支和链终止等过程。如果混合气体各成分达到爆炸浓度范围,并且存在火源点,链反应过程就会被引发,链传递和连分支反应随之很快发生,反应速度急剧增加,反应放出的热量使气体温度迅速升高,体积剧烈膨胀,从而引起爆炸。 二、瓦斯爆炸的危害 矿井一旦发生瓦斯爆炸,就会造成一系列及其严重的危害,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爆炸产生高温。爆炸时产生的热量,使周围气体温度迅速升高,爆炸瞬间的温度为1850℃—2650℃。这样的高温,会造成人员伤亡,并可能引起火灾,烧毁设备、设施,损坏巷道; 2)爆炸产生高压气体和强大冲击波。由于爆炸时气体

瓦斯爆炸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示范文本

瓦斯爆炸的危害及预防措 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瓦斯爆炸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瓦斯爆炸的危害 矿内瓦斯爆炸的有害因素是,高温、冲击波和有害气 体。 焰面是巷道中运动着的化学反应区和高温气体,其速 度大、温度高。从正常的燃烧速度(1~2.5m/s)到爆轰式 传播速度(2500m/s)。焰面温度可高达2150~2650° C。焰面经过之处,人被烧死或大面积烧伤,可燃物被点燃 而发生火灾。 冲击波锋面压力由几个大气压到20大气压,前向冲击 波叠加和反射时可达100大气压。其传播速度总是大于声 速,所到之处造成人员伤亡,设备和通风设施损坏,巷道 垮塌。

瓦斯爆炸后生成大量有害气体,某些煤矿分析爆炸后的气体成份为O26%~10%,N282%~88%,CO24%~8%,CO2%~4%。如果有煤尘参与爆炸,CO的生成量更大,往往成为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 二、煤矿井下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分析 1、火源 井下的一切高温热源——电气、放炮、摩擦、静电 2、发生地点 掘进工作面占80%~90%,采煤工作面占10%~20% 采煤工作面发生地点上隅角,采煤机药割附近 掘进面发生的原因:一方面是这些地点采用局扇通风,如果局扇停止运转、风筒末端距工作面较远、风筒漏风太大或局扇供风能力不够,以致风量不足或风速过低,瓦斯容易积聚。另一方面,放炮,掘进机械,局扇,电钻等的操作管理,如不符合规定,容易产生高温火源。

3瓦斯灾害防治0

3 瓦斯灾害防治 3.1瓦斯灾害因素分析 3.1.1 瓦斯赋存状况 各层煤所含瓦斯成份都是以氮气为主,二氧化碳微量,属二氧化碳~氮气带。区内瓦斯的赋集与运移条件、围岩特征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在空间上不是均匀分布于煤层之中,区内各煤层埋藏浅(上部煤层在侵蚀基准面之上),地层产状近水平,无贮气构造,煤的变质程度低,虽有少量瓦斯溢出,但大多沿岩石裂隙逸散于大气中,因此测试结果气体总量很小。各煤层的瓦斯对煤层开采不会造成危害。 福庆煤矿为整合矿井,自2007年以后一直停产整合,无实际生产的瓦斯涌出量鉴定结果,因此本次设计变更根据陕西省煤炭工业局“关于2007年度全省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大昌汗乡柳树渠煤矿2007年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20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40m3/t,为瓦斯矿井。 3.2 防爆措施 3.2.1 防止瓦斯聚集的措施 瓦斯聚集是瓦斯爆炸的必要条件之一,通风是防止瓦斯聚集的最主要措施。设计保证井下各工作场所、井巷及硐室均有足够、有效、稳定、连续的新鲜风流,能将井下涌出的瓦斯及时冲淡排走,避免瓦斯聚集,使井下各工作场所的瓦斯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在生产中应加强检查,防止并及时处理局部瓦斯积存,(如回采工作面上隅角、顶板附近及顶板冒落空洞内的、掘进中的放炮孔支护的锚杆孔等瓦斯积存)。设计预防瓦斯聚集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井下作业必须执行“一炮三检”。严禁漏检。 2、必须设专职瓦斯检查员,不得他人代替。 3、加强局部扇风机管理,局部扇风机距回风巷道口大于10m,风筒到工作面距离在作业规程中要明确规定。 4、加强通风,保证井下各用风点有足够风量,坚持测风制度及时调整风量,维护好主要进、回风巷道,保持设计断面,以减小通风阻力。 5、加强通风设施管理,保证完好合格。 6、及时封闭废巷和采空区,减小漏风,对长度大于6m的不透风或通风不良的独头巷道设栅栏或密闭,避免人员误入引起瓦斯中毒事故。 7、采掘工作面实行独立通风,个别工作面采用串连通风时要设瓦斯警报断电器,将瓦斯浓度控制在0.5%以下。 8、加强局部扇风机管理,采取双闭锁即时瓦斯断电,风电闭锁。 9、坚持用水炮泥,炮眼布置、深度、装药量、封炮泥长度,符合《煤炭安全规程》和作业规程。 10、发现失爆设备必须及时更换。 11、贯通巷道相距20m时必须加强通风排放瓦斯使瓦斯不超标时才能贯通。 3.2.2 防止瓦斯引燃 1、井下高低压电机和电气设备、照明灯具、通信、自动化装置和仪表、仪器的选择必须选用矿用防爆型。生产中应加强机械及电器设备的管理,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490条的规定周期进行各项检查、测定和调整,保持其各项性能完好。按照作业规程进行操作,防止机械磨擦及碰撞引起火花及电火花引爆瓦斯和煤尘。

高瓦斯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技术

3实现环境的本质安全 鄂庄煤矿坚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隐患治理为保障,以标准建设为依托,确保了生产环境的安全可靠,推动了矿井安全生产的持续发展。3.1建立督查复命制度 在严格执行各种行之有效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不断规范管理流程,创新安全管理机制,按照“事事有安排、事事有回音”的原则,建立了“督查复命”制度,对各项安全工作安排部署,逐一登记在册,实施综合调度,进行有效反馈,确保各项安全制度、安全措施、安全决策部署在现场得到不折不扣地落实。3.2构建隐患防控体系 按照“事事想在前、事事做在前”的原则,积极构 建了安全风险防范体系,在每一项工程开工前都进行 生产安全风险预评价, 确认危险源和重大隐患,列出危险源清单,制定针对性措施进行治理。在此基础上,建 立了“三位一体”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施了“总工程师每旬查、专业每周查、区队每日查、班组每班查、岗位每时查”五级排查,对排查出的各类隐患,分类整理,逐一汇总,明确责任,随查随清,不放过任何一个隐患,保证了现场的安全生产。 3.3推进岗位标准化建设 按照“事事有标准、事事高标准”的原则,坚持“高 起点谋划, 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积极开展了岗位标准化建设,完善岗位标准作业流程,提高了员工正规 操作意识。同时, 以此为切入点,全面加强矿井环境治理,广泛开展专业专项整治和现场观摩会议,加大提升系统、供电系统、排水系统、运输系统专项治理,使各个采区轨道线路实现了管线布置一条线,照明安设一条线,路面平直一条线,水沟畅通一条线,牌板悬挂一条线,杜绝了脏、乱、差的现象,为员工创造了一个安全舒心的工作环境。 浅谈高瓦斯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技术 齐更亮,张德军 (淄矿集团亭南煤业公司,陕西长武713600) 摘 要 近年来,由于大型高效率通风机、瓦斯抽放系统、瓦斯监控系统的投入使用及不断完善,瓦斯事故已逐渐减少,但仍时有发生。因此,掌握瓦斯涌出的来源,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对于确保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 亭南煤矿 瓦斯 分源抽放 综合治理中图分类号TD712+ .54 文献标识码 B *收稿日期:2012-03-26 作者简介:齐更亮,男,汉族,山东省东营市人,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采矿系,现在淄矿集团亭南煤业公司从事“一通三防”管理工作,曾在省级、国家级期刊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 1矿井瓦斯涌出的来源与分源治理方法矿井瓦斯来源分为:回采区(包括回采工作面的采 空区)、掘进区和已采区三部分。 (1)回采区瓦斯涌出量大,可以采用抽放本煤层、邻近层、采空区瓦斯,采用合适的工作面通风系统来进行治理。 (2)掘进区瓦斯来源比重大的矿井,根据巷道掘 进工程的要求和瓦斯赋存、 涌出特征可采取预先抽放煤层瓦斯、边掘边抽放瓦斯、加大供风量等多种方案进行治理。 (3)采空区瓦斯涌出大的矿井,可以采用密闭、抽放采空区瓦斯的方法进行治理。 (4)有些瓦斯涌出量大的矿井,采用单一的瓦斯治理方式不能有效地控制瓦斯,需采用综合治理方法。 2亭南煤矿现状 亭南煤矿地处陕西省长武县境内,煤层最大可采 厚度20.46m , 平均厚度8.29m ,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9.789m 3/t ,绝对涌出量52.585m 3 /min ,为高瓦斯矿井,矿井通风系统采用中央并列式、抽出式通风,选用两台GAF30-17-1型轴流式风机,配套电机为Y560-8 型,功率1000kW ,最大风量16000m 3 /min 。现可采工 作面为107综放工作面,配风2320m 3 /min 。3亭南煤矿瓦斯治理的措施 3.1 回采区瓦斯治理措施 107工作面自回采以来,瓦斯时常超限,经测定单 面瓦斯涌出量为42.1m 3 /min , 回风隅角瓦斯在2%以上,采空区内瓦斯在10%以上,严重威胁安全生产。为有效地治理工作面的瓦斯,采取了高抽巷抽放、本煤 层抽放、 隅角抽放、加大工作面风量、加强瓦斯检查、加强安全监测等综合治理的措施。3.1.1高抽巷抽放 沿工作面回风顺槽方向,在煤层顶板岩层中(距煤8 22012年第5期

矿井瓦斯防治措施

矿井瓦斯防治措施 瓦斯是煤炭开采过程中的伴生物,能够发生燃烧、爆炸、窒息等瓦斯事故,瓦斯事故的发生,一般都具有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的特点,为了杜绝瓦斯事故的发生,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和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措施,望各队组能够认真贯彻执行本措施。 一、矿井瓦斯防治目标 1.将高瓦斯矿井抽成瓦斯矿井。 2.杜绝井下任何地点瓦斯超限、瓦斯积聚。 3.保证采掘工作面的正常生产。 4.保证矿井无瓦斯超限事故的发生,实现全年瓦斯“0”超限的目标。 5.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不出瓦斯事故。 6.在全体干部职工心中牢固树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安全理念。 二、建立健全正规、完善、科学合理的通风系统 1.矿井必须安装两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装置,其中1套作备用,备用通风机能在10min内开动。 2.主要通风机必须定期进行切换,并进行检修和维护。 3.主要通风机必须按规定进行风机性能测定,保证主要通风机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4.保证通风机在驼峰以下运行,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可靠。 5.矿井必须具有完整独立,稳定可靠的通风系统,采区实行分区通风,工作面有独立的通风系统。 6.矿井没有不符合规定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采空区通风等。 7.矿井通风设施的构筑质量必须符合《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 8.矿井通风设施必须保证完好,工作面、采区、主要风巷的调风设施必须安设合理、可靠。 9.矿井的总风量,采掘工作面、硐室、行人巷道、其他用风地点的风量、风速必须符合《规程》和相关标准规定,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 10.必须定期对矿井进行通风系统审查,及时解决矿井通风系统中出现的问题。 11.改变矿井通风系统、采区通风系统、工作面通风系统等地点的通风系统时、必须按规定制定相应的措施,并进行会审,最后贯彻落实。 三、加强局部通风管理 1.局部通风机所在的巷道必须保证风量充足,严禁出现循环风,局部通风机到巷道回风口此段距离巷道的风速不得低于0.25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