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的降解

纤维素的降解
纤维素的降解

纤维素的降解(退化)反应

能使纤维素分子发生降解的反应是比较多的,从染整角度来说,这类反应是有害的,将使纤维受到损伤,应力求避免。

(1)酸对纤维素的作用:染整工艺过程中常常会用酸来处理纱线,例如漂白后的酸洗等。用酸时,必须对浓度、温度和时间等条件严格控制,此后还必须将酸从织物上彻底洗净,否则便会引起纤维损伤,导致强度降低。酸主要是对纤维素分子中苷键的水解起催化作用,使纤维素聚合度降低。所以纤维素纤维对酸比较敏感,但是这种敏感性是相对的,在适当条件下,还是有一定稳定性的。实践证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例如酸的浓度、处理的时间和温度),强的无机酸如硫酸、盐酸等作用最为剧烈,磷酸较弱,硼酸更弱;有机酸如蚁酸、醋酸等的作用比较缓和。在使用强无机酸时,若能适当控制条件,不致立即引起纤维的严重损伤,现将有关的影响因素说明如下:

a、温度:在20-100摄氏度的范围内,酸的浓度恒定,温度每升高10摄氏度纤维素水解速度可增加2-3倍。

b、浓度:当酸的浓度在3mol/L以下时,纤维素水解速率与酸的浓度几乎成正比。当酸浓度大于3mol/L时,纤维素水解速度比酸浓度增大的速率快。

c、时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纤维素水解程度与时间成正比。

适当掌握各种影响因素,便可控制反应发生的程度。例如棉纤维在浓度为2g/L硫酸溶液中,于80摄氏度处理60min,纤维强度降低25%,若处理温度比较低,时间比较短,则纤维的损伤就要轻得多。用0.1-1g/L硫酸在缓和条件下处理棉纤维,就不致使纤维强度发生明显下降。总之,在染整加工中使用强无机酸时,应给以足够重视,特别要避免在带酸的情况下进行干燥,否则将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

请拨打1810412996!!

纤维素总结

一:纤维素的结构分类及应用: 1)纤维素的结构: 2)纤维素的分类: 根据其在特定条件下的溶解度,可以分级为:α—纤维素,β-纤维素,γ-纤维素,α—纤维素指的是聚合度大于200的纤维素,β-纤维素是指聚合度为10一200的纤维素,γ-纤维素是指聚合度小于10的纤维素。 3)纤维素的应用: 纤维素是一多羟基葡萄糖聚合物,经过特定的物理或化学改性后,具有不同的功能特性,可以粉状,片状,膜,纤维以及溶液等不同形式出现,因此用纤维素开发的功能材料极具灵活性及应用的广泛性。 3.1 高性能纤维材料: 纤维素纤维是现代纺织业的重要原料之一,同时也是纤维素化工和造纸业的重要原料,当前,纸己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需品,不仅大量应用于印刷,日用品及包装物,还可以用于绝缘材料,过滤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而重要的用途。 3.2 可生物降解材料

纤维素能够作为可降解材料的基材使用,因为纤维素具有很多独特的优点:(1)纤维素本身能够被微生物完全降解;(2)维素大分子链上有许多轻基,具有较强的反应性能和相互作用性能,使得材料便于加工,成本低,而且无污染;(3)纤维素具有很强的生物相容性;(4)纤维素本身无毒,可广泛使用,由于纤维素分子间存在很强的氢键,而且取向度和结晶度都很高,使得纤维素不溶于一般溶剂,高温下分解而不融,所以无法直接用来制作生物降解材料,必须对其进行改性,纤维素改性的方法主要有醋化,醚化以及氧化成醛,酮,酸等。纤维素生物降解材料应用广泛,例如园艺品,农,林,水产用品,医药用品,包装材料及光电子化学品等,这里要特别提出的是纤维素在医学,光电子化学,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领域应用的更好西川橡胶工业公司研制开发的纤维素,壳聚糖系发泡材料存在很好的应用前景,其特点是重量轻,绝热性好,透气,吸水等,这些特点使其广泛应用于农业,渔业,工业,包装,医疗等各个领域。 3.3 纤维素液晶材料: 天然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液晶是一类新颖的液晶高分子材料,和其它的纤维素衍生物液晶相比,新型的复合型纤维素衍生物液晶在纤维素大分子链中引入了刚性介晶基元,使得控制其液晶性质能够成为现实"这同时就为开发具有特殊性能的液晶高分子提供了新的研究领域,并且其相应的理论基础研究对探索高分子液晶的形成也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另外,由于天然纤维素是自然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天然高分子,那么在石油及能源日益枯竭的今天,我们就很有必

半纤维素简介与知识点总结

第三节半纤维素 一、半纤维素的分离与测定 半纤维素存在于各种植物原料中,在牛纤维素基础理论研究或应用机理研究巾,往往需要把半纤维素从原料中分离出来,分离要彻底,并且要尽量减少半纤维素的裂解。但由于中纤维素与木素之间有化学键联接,此复合体简称L.C.C,与纤维素虽没化学键联接,但结合紧密,性质近似,所以半纤维素的分离是比较复杂的。 1.半纤维素的分离 纤维原料中除了三大组成外,还有其它少量组分存在,在半纤维素的分离(抽提)前必须先把这些少量组分除去。通常是采用苯一乙醇或丙酮抽提除去。经过抽提后的试料,称为无抽提物试料。分离提取半纤维素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抽提法,二是制成综纤维素后再提取。直接抽提法适用于阔叶木和草类原料,不适用于针叶木,因为针叶木管胞次生壁的木质化程度高,使碱不易进入,因而分离出来的半纤维素很少,无实用价值。直接法所得的半纤维素量少,且杂质也多,给提纯工作增加困难。因此,大多数是制备综纤维素,再从综纤维素中抽提半纤维素,这种做法比较普遍。 2.半纤维素的测定 对半纤维素的测定研究,自60年代以来,所用方法日趋完善。现在除用部分水解法、高碘酸盐氧化法及甲基化法外,又增加了Smith降解法,并且用色谱和质谱联用鉴定技术等。现以白桦半纤维素为例,将这些方法的主要原理简介如下: (1)部分水解法。将半纤维素水解,得到糖的复合物,主要含木糖和糖醛酸。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将这两种糖分离,而糖醛酸又可用色谱法分成三种。 (2)高碘酸盐氧化法。高碘酸盐氧化法可以测定聚糖还原性末端基的数目和支链情况,因此可以通过高碘酸盐的消耗量和形成的甲酸量计算末端基和支链的数目。 (3)Smith降解法。它是目前用得最多的办法,是在高碘酸盐氧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聚糖经过高磺酸的氧化后用硼氢化钠还原,然后进行酸水解、还原,最后用色谱鉴定所得产物,藉以了解聚糖结构情况。

实验一纤维素的微生物降解(精)

实验一纤维素的微生物降解 [实验目的] (1) 掌握倒平板的方法和几种常用的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术;了解不同的微生 物菌落在斜面上、半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特征;进一步熟练和掌握微生物无菌操作技术;掌握微生物培养方法。 (2)了解纤维素分解的基本理论,并掌握有关纤维素好氧和厌氧分解的一些基本实验技 术。 [实验原理] 1. 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 与纯化 2.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单细胞挑取法,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混合平板法,平板划 线法等。稀释涂布平板法的步骤:倒平板-制备土壤污水稀释液-涂布-培养-挑菌落;平板划线法的步骤:倒平板-标记培养基名称-划线。 3.测定纤维素分解酶,可观察其对提供的唯一碳源滤纸纤维的分解情况确定。如果滤 纸溃烂,说明有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 4.纤维素分解微生物可根据需氧的与否分为两大类:好氧分解微生物和厌氧分解微生 物。 [实验材料] 1. 培养基 A. 赫奇逊液固体培养基(好氧):KH2PO4 1.0g,MgSO4?7H2O 0.3g,FeCl3 0.01g,CaCl2 0.1g,NaNO3 2.5g,蒸馏水1000ml,pH值为7.2~7.3,0.1MPa灭菌20min。 B. 厌氧液体培养基:牛肉膏1.5g,蛋白胨2.5g,水1000ml,CaCO3 2.0g;0.1MPa灭菌20min。 2. 器材 1.近1mm粒度菜园土。 2.镊子,无淀粉滤纸,1ml和10ml无菌吸管,无菌水,天平。 [方法步骤] 1. 土粒法分离纤维素的好氧分解微生物 1.采土方式:在选好适当地点后,用小铲子除去表土,取离地面5~15cm处的土约10g, 盛入清洁的牛皮纸袋或塑料袋中,扎好、标记,记录采样时间、地点、环境条件等,以备查考。 2.将赫奇逊培养基趁热倒入培养皿,冷却后加直径近于培养皿的滤纸一张,用少量培 养液润湿。 3.在滤纸上等距放10个近1mm粒度的土粒,28~30℃静置培养。 4.在每隔2d直到7d后,观察并记录土粒周围滤纸变色情况。 5.当出现黄或棕绿色斑时,挑取少许不含土粒的变色纤维制片镜检,初步观察分解纤 维素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 6.计算各类微生物的土粒占总土粒的比例。 2. 液体稀释法分离纤维素的厌氧分解微生物 1.制备土壤稀释液10-1~10-5。每个稀释度接种于1管培养基中,每管接种1ml。于 28~30℃培养静置培养一周。 2.取出滤纸条,检查溶解区并观察有无菌落生长。若有厌氧性纤维素分解菌生长,滤 纸上常有黄、褐或黑塞斑,滤纸条一摇动即破裂。 3.由检查得出的数量指标,求出厌氧性纤维素分解菌的近似数并换算成每克干土中的

半纤维素综述

半纤维素综述 091060002 钟毅铭 一、什么是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 ①是由几种不同类型的单糖构成的异质多聚体,这些糖是五碳糖和六碳 糖,包括木糖、阿伯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等。 ②半纤维素木聚糖在木质组织中占总量的50%,它结合在纤维素微纤维 的表面,并且相互连接,这些纤维构成了坚硬的细胞相互连接的网络。1.构成半纤维素的主要糖基: ①糖基:D-木糖、D-甘露糖、D-葡萄糖、D-半乳糖、L-阿拉伯糖、 4-氧甲基-D-葡萄糖醛酸及少量L-鼠李糖、L-岩藻糖等。 ②半纤维素主要分为三类: Ⅰ、聚木糖类 Ⅱ、聚葡萄甘露糖类 Ⅲ、聚半乳糖葡萄甘露糖类。 2.半纤维素结构: 3.半纤维素的生物合成: 在植物细胞德尔内质网的核蛋白体上合成的蛋白质可以向高尔基体转移并进行糖苷化,合成的半纤维素包含在高尔基囊泡内并向细胞表面移动,在细胞膜处高尔基囊泡融合成连续的质膜,从而使半纤维素粘到细胞壁上。高尔基体之所以能产生半纤维素,使高尔基体能产生合成半纤维素所需的酶。

4.半纤维素的命名法: ①先写支链糖基,后写主链糖基;含量少在前,含量多在后;词首加“聚”。 ②只写主链糖基,不写支链糖基,词首写“聚”字 ③将构成半纤维素的各种糖基都列出来,首先写支链少的糖基,再写支 链多的糖基,最后写主链糖基。 分支度:分子中支链数与分子量的比值,表示半纤维素分子结构中枝链的多少。用相同溶剂在相同条件下同一类半纤维素中分枝度高的半纤维素溶解度高。 5.半纤维素在细胞壁中的分布: ①半纤维素浓度分布的趋势为胞间层和细胞外壁较高,次生壁,特别 S2层中最低。 ②半纤维素浓度在S1外层最多,从S1向S2方向降低,在S1/S2交界 处半纤维素浓度重新增加到S1外层的水平,在S2层逐渐下降到一个水平,并在此水平基本恒定,到S2/S3交界处,浓度又重新上升,S3层的半纤维素浓度通常与S2层中部差不多或稍高。 二、半纤维素的分离与提取: 1.分离前的准备: ①微量组分的去除。 ②综纤维素的制备。 2.抽提: 浓碱溶解硼酸铬分级抽提法(对象:针叶木原料)、逐步增加碱液浓度分级抽提法(对象:针叶木综纤维素)、单纯碱抽提法(对象:阔叶木与草类原料中的聚木糖)、二甲亚砜抽提法(优点:可以保留半纤维素中乙酰基)。 三、半纤维素化学结构的研究方法: ①部分水解法。 ②高碘酸盐氧化法。 ③Smith降解法。

纤维素降解菌

那些是植物结构多糖,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通过对降解纤维素微生物发生的分析。可知具有降解纤维素能力的微生物分布在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许多菌属中,其中真菌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有机质特别是纤维素物质的主要降解者、 降解纤维素微生物种类 木质素的存在 木质素(lignin )与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共同形成植物体骨架,是自然界中在 数量上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高分子材料,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可产生600 万亿吨[18] 。木质素是植物的主要成分之一,它是植物细胞胞间层和初生壁的主 要填充物,其产量是仅次于纤维素的最为丰富的有机物,通常在木质细胞中占 15%~30%。从化学结构看[19],针叶树的木质素主要由松柏醇的脱氢聚合物构成 愈创木基木质素;阔叶树的木质素由松柏醇和芥子醇的脱氢聚合物构成愈创木 基紫丁香基木质素;而草本植物则是由松柏醇、芥子醇和对香豆醇的脱氢聚合 物和对香豆酸组成因而使木质素成为结构复杂、稳定、多样的生物大分子物。 木质素依靠化学键与半纤维素连接,包裹在纤维之外,形成纤维素。植物组织 由于木质素存在而有了强度和硬度。 在生活生产中,大部分的木质素被直接排放,不仅浪费了这种宝贵的资源,

还对周围环境产生巨大影响,因此研究木质素的降解和利用越来越成为热门的 课题。 绿色植物占地球陆地生物量的95% ,其化学物质组成主要是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它们占植物 [] 干重的比率分别为15%~20%,45%和20% 农作物秸杆是这类生物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世界年 产量为20 多亿吨,而我国为 5 亿多吨但是,要充分、有效地利用这类资源却相当困难,这是由于秸秆产量 ! B ' 随季节变化,且量大、低值、体积大、不便运输,大多数动物都不能消化其木质纤维素,自然降解过程又极其 缓慢,导致大部分秸秆以堆积、荒烧等形式直接倾入环境,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和浪费' 存在于秸秆中的非水溶性木质纤维素很难被酸和酶水解,主要是因纤维素的结晶度、聚合度以及环绕 着纤维素与半纤维素缔合的木质素鞘所致'木质素与半纤维素以共价键形式结合,将纤维素分子包埋在其 中,形成一种天然屏障,使酶不易与纤维素分子接触,而木质素的非水溶性、化学结构的复杂性,导致了秸 秆的难降解性'所以,要彻底降解纤维素,必须首先解决木质素的降解问题'因此,秸秆利

纤维素水解方案

磺酸树脂NKC-9催化离子液体中纤维素的降解 小组成员:应化0901:周凯、白晓鹏日期:2012/9/6 应化0903:王成武、康靖 一丶实验原理: 1固体酸水解原理 固体酸水解原理不同于传统的酸水解原理,固体酸与纤维素的作用发生在固体酸表面,而不是酸溶液中。固体酸水解可分为三步骤: 第一步:纤维素水解为可溶性葡聚糖; 第二步:可溶性葡聚糖的糖苷键吸附在固体酸的活性位上; 第三步:葡聚糖进一步水解得到葡萄糖并且释放于液相中。 2还原糖测定原理 还原糖的含量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DNS法)测定。还原糖的测定是糖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还原糖一般是指含有自由醛基或酮基的糖类,单糖都是还原糖,多糖和双糖不一定是还原糖,其中麦芽糖和乳糖是还原糖,淀粉和蔗糖是非还原糖。利用溶解度不同可将单糖、双糖与多糖区分开来。对于没有还原性的双糖和多糖,可以用酸水解的方法使其降解成有还原性的单糖,然后进行测定。还原糖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能将3,5-二硝基水杨酸中的硝基还原成氨基,生成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棕红色物质颜色的深浅成正比关系,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54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值,再根据标准曲线计算,便可求出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吸光度控制在0.2到0.8之间)。 二丶实验器材: 水浴锅,电子天平,圆底烧瓶,20ml试管,移液枪,具塞刻度试管,紫外分光光度计 蒸馏水,微晶纤维素,咪唑氯离子液体,DNS试剂,葡萄糖标样 三丶实验步骤: 1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作 (1)溶液的制备 葡萄糖标准溶液的制备:取约0.1g葡萄糖标样,80oC真空干燥3-4h,然后准确称量0.05g 左右的干燥样品,加少量的蒸馏水溶解,转移到50ml的棕色容量瓶中,摇匀,定容,计算溶液的准确浓度,备用。 咪唑氯离子液体的合成:6mlN-甲基咪唑和9.5ml1-氯丁烷混合,加热干燥,80-85oC,反应10-20分钟,然后升温至100-105oC反应24小时,再升温至115oC反应8小时,直至最终体系无明显分层。用10ml乙酸乙酯洗涤萃取三次。剧烈混合乙酸乙酯和离子液体产物,分液,蒸馏除去残留乙酸乙酯,产物在90oC真空干燥6-8小时,称重,计算产率。 DNS试剂的制备:取3.15克DNS样品和131ml 2mol/L NaOH 溶液,加入250ml含有92.5克酒石酸钠的热水溶液中,加2.5克亚硫酸钠和2.5克苯酚,搅拌溶解,冷却,定容至500ml,储存于棕色试剂瓶中备用。(配制显色剂过程中加入苯酚可增加试剂的显色作用,亚硫酸钠可进一步增强试剂的稳定性。样品测试液的制备过程中,水解时间要严格控制,时间短则多糖水解不完全,时间长则单糖和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糖醛,不能和3,5-二硝基水杨酸发

半纤维素提取技术及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论文与综述? 半纤维素提取技术及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张伯坤,张美云,李金宝 (陕西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21) [摘 要] 半纤维素是生物质的重要组成成分,综合利用潜力大,可以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多元化的 产品。概述了半纤维素的提取技术及其综合利用研究进展,同时提出了对其综合利用的难点和解决建议。 [关键词] 半纤维素;生物质;综合利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而石油和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的储量已日益减少,并且在其利用的过程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寻找新的替代能源成为21世纪最为紧迫的任务[1]。目前,我国在大力地开发生物质资源,而鉴于造纸工业的特点,可以将造纸工业与生物质精炼结合起来,这样做无疑可以使造纸企业得到多赢。例如:在传统的碱法制浆过程中,占木材原料质量约20%的半纤维素会溶解而进入制浆黑液,这些黑液 通常是通过碱回收系统被燃烧发电等。但其中半纤 维素的热值比较低,如果将这些半纤维素转化为新的生物质产品如乙醇、聚合物等,则可以大大提高其附加值[2]。因此,在制浆造纸工业中可采取蒸煮之前预抽提的方式,将预抽提出来的半纤维素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综合利用。1 半纤维素提取 传统化学法制浆一般是直接处理原料,原料中的生物质尤其是半纤维素大部分进入制浆废液而被浪费掉,忽略了半纤维素作为生物质资源的潜在价值。例如:半纤维素可以通过水解发酵生产燃料乙醇,也可以用作造纸助剂等。因此,可以考虑在制浆工段之前采用条件比较温和的预处理方法分离出纤维原料中的一部分半纤维素,然后将此半纤维素水解发酵制得乙醇或直接提取乙酸等化学品。尽管人们研究了多种预处理的方法,如生物法、化学法、物理法等,但是预处理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因为现在的预处理方法成本缺乏优势,与化工燃料相比, 收稿日期:2009-04-09基金项目: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2008ZD KG -43)资助项目。 优势不明显1.1 高温液态水预处理提取半纤维素 热抽提半纤维素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微波辐射法和水蒸汽法。Alexandra [3]等人研究了从大麦壳中抽提水溶性的半纤维素,研究表明,相对其他抽提方法而言,水蒸气抽提更具有潜力,因为水蒸气抽提工艺条件温和,使用化学品减少,从而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相比碱法而言,这种抽提方法的优势在于,半纤维素的破坏程度小,无论是低聚阿拉伯基木聚糖,还是多聚阿拉伯基木聚糖,其乙酰基团没有受到破坏,从而保证了半纤维素的多种用途,比如通过化学改性,增加半纤维素的疏水性,开发新材料。Alexandra [4]等研究了在微波条件下用高温液态水提取半纤维素,研究发现提高温度可以提高半纤维素的提取率,但同时多聚糖的分子量变小,半纤维素受到破坏程度提高。1.2 弱酸或弱碱提取半纤维素 半纤维素在酸性条件下容易降解,但是在弱酸介质条件下,只要控制好酸解温度、时间和浓度,不仅大部分半纤维素可以抽提出来,而且纤维素受到的影响不大,这为半纤维素的综合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如在温和的温度条件下,Charles [5]等人用稀硫酸(约0.5%~1.0%)有效地从玉米秆中抽提出并回收大部分半纤维素,回收的形式为可溶的糖类,如果采用氨水来控制预处理液的p H ,同时加入少量Ca (O H )2,预处理效果更好,并且预处理条件也会更加温和。与上面的高温液态水处理相比,稀酸预处理提高了半纤维素的得率,但预处理的成本增加。曹邦威[6]等在对制浆造纸产业模式转变的思考中提出:在制浆前先从木片中抽提出半纤维素,再转化成乙醇和糖基聚合物。在碱法制浆前,先用温度 — 21— 2009年 第3期 《黑 龙 江 造 纸》

纤维素的结构及性质

一.结构 纤维素是一种重要的多糖,它是植物细胞支撑物质的材料,是自然界最非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在我们的提取对象-农作物秸秆中的含量达到450-460g/kg。纤维素的结构确定为β-D-葡萄糖单元经β-(1→4)苷键连接而成的直链多聚 体,其结构中没有分支。纤维素的化学式:C 6H 10 O 5 化学结构的实验分子式为 (C 6H 10 O 5 ) n 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证明了纤维素由纯的脱水D-葡萄糖的重复 单元所组成,也已证明重复单元是纤维二糖。纤维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比例是:碳含量为%,氢含量为%,氧含量为%。一般认为纤维素分子约由8000~12000个左右的葡萄糖残基所构成。 O O O O O O O O O 1→4)苷键β-D-葡萄糖 纤维素分子的部分结构(碳上所连羟基和氢省略)二.天然纤维素的原料的特征 做为陆生植物的骨架材料,亿万年的长期历史进化使植物纤维具有非常强的自我保护功能。其三类主要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本身均为具有复杂空间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它们相互结合形成复杂的超分子化合物,并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植物细胞壁结构。纤维素分子规则排列、聚集成束,由此决定了细胞壁的构架,在纤丝构架之间充满了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天然纤维素被有效利用的最大障碍是它被难以降解的木质素所包被。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或木质素分子之间的结合主要依赖于氢键,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之间除了氢键外还存在着化学健的结合,致使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之间的化学健结合主要在半纤维素分子支链上的半乳糖基和阿拉伯糖基与木质素之间。 表:植物细胞壁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项目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 结构单元吡喃型D-葡萄 糖基G、S、H D-木糖、苷露糖、L-阿拉伯糖、 半乳糖、葡萄糖醛酸 结构单元间连接键β-1,4-糖苷键多种醚键和C-C 键,主要是 β-O-4型醚键 主链大多为β-1,4-糖苷键、 支链为 β-1,2-糖苷键、β-1,3-糖苷 键、β-1,6-糖苷键 聚合度几百到几万4000200以下 聚合物β-1,4-葡聚糖G木质素、GS木质 素、 GSH木质素木聚糖类、半乳糖葡萄糖苷露聚糖、葡萄糖甘露聚糖 结构由结晶区和无 定型区两相 组成立体线性 分子α不定型的、非均一 的、非线性 的三维立体聚合 物 有少量结晶区的空间结构不 均一的分子,大多为无定型 三类成分之间的连接氢键与半纤维素之间 有化学健作用 与木质素之间有化学健作用 天然纤维素原料除上述三大类组分外,尚含有少量的果胶、含氮化合物和无机物成分。天然纤维素原料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在常温下,也不为稀酸和稀碱所溶解。 三.纤维素的分类 按照聚合度不同将纤维素划分为:α-纤维素、β-纤维素、γ-纤维素,据测α-纤维素的聚合度大于200、β-纤维素的聚合度为10~100、γ-纤维素的聚合度小于10。工业上常用α-纤维素含量表示纤维素的纯度。 综纤维素是指天然纤维素原料中的全部碳水化合物,即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总和。

纤维素降解菌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纤维素降解菌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赵斌 (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10级生物工程三班) 摘要 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有机资源,因为难分解大部分未被人类利用。另外,纤维素是造纸废水的COD和SS的主要来源之一。分解纤维素并将其转化成动物易吸收或利用的能源、食物、饲料或化工原料,是纤维素合理应用的重要途径。筛选高效纤维素分解菌,确定其酶学性质是降解纤维素的关键。 关键词:微生物;纤维素;降解;纤维素酶 Abstract Cellulose is the earth's most abundant renewable organic resources, because the majority is not difficult to break down human use. In addition, the cellulose is one of the main sources of the papermaking wastewater COD and SS. Into the animal's susceptibility to absorption or utilization of energy, food, feed or chemical raw materials decompose cellulose and cellulose reasonable application. Screening cellulolytic to determine the nature of its enzymatic degradation of cellulose. 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来源最广泛的碳水化合物,同时也是地球上最大的可再生资源,占地球生物量的约50%[1]。纤维素分子本身的致密结构以及由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形成的保护层造成纤维素不容易降解而难以被充分利用或被大多数微生物直接作为碳源物质而转化利用。中国每年仅农业生产中形成的农作物残渣(稻草、秸秆等)就约有7亿吨, 工业生产中还有数百万吨的纤维素废弃物, 但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相当大的一部分被废弃、焚烧, 不仅严重污染环境,同时也浪费了可利用的有用资源和能源。另外,纤维素是造纸废水的COD和SS的主要来源之一,造纸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造纸黑液难以处理,严重污染水环境[2]。 因此有效的开发利用纤维素资源已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分解纤维素并将其转化成动物易吸收或利用的能源、食物、饲料或化工原料,是纤维素合理应用的重要途径[1]。目前纤维素降解主要是酸解、酶解和微生物降解,无论是酶解还是微生物降解都离不开高效纤维素降解菌株。微生物对纤维素的降解与转化不仅是自然界中碳素转化的主要环节,也是土壤微生物能量代谢的主要来源。纤维素的分解主要依靠微生物产生的胞外酶完成,纤维素酶是水解纤维素生成纤维二糖及葡萄糖的一类酶的总称[3]。 一、纤维素降解菌的研究现状 1.1纤维素的结构及微生物降解过程

半纤维素论文..

半纤维素材料制备、表征及材料化的应用 摘要: 随着石油煤炭的日渐枯竭和环境的日益恶化,全球面临着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压力。生物质是地球上最重要、最广泛的可再生资源,生物质资源俨然成为了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以农作物秸秆(半纤维素)为代表的一类原料成为大家研究和开发的热点。本实验通过绝干玉米芯和菜籽秆粉状物与碱溶液kOH(80g/L)进行提取,提取时间为2h,收集温度75度。收集上清液后用乙酸-乙醇进行沉淀得到半纤维素沉淀物。沉淀物经大量的乙醇-水清洗得到纯净半纤维素然后进行半纤维素XRD、红外、GPC表征。通过表征现象可分析出半纤维素的基团、包含的单糖以及单糖的含量。 半纤维素材料化应用是通过传统凝胶方法在试管中与水和乙醇等溶剂在高温下进行物理作用形成温度敏感水凝胶。 关键词:半纤维素、表征、水凝胶 Abstrzact:As oil coal draining and worsening environment, the world faces the dual pressure of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iomass resources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strategic resourc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untries and regions, with crop stalks (hemicellulose)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raw material become the hotspot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微生物降解纤维素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降解纤维素的研究进展 引言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生产地球上最丰富、最廉价的纤维素资源,全球每年产生的纤维素高达1000 亿t,中国农作物秸秆量达到6 亿t,林木枝桠和林业废弃物年可获得量约9 亿t,这些纤维素,除少部分被利用外,大部分通过简单的焚烧方式利用,利用率极低,在浪费能源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了污染。纤维素在自然条件下分解缓慢。随着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粮食、矿产资源日渐枯竭,开发高效转化木质纤维素类可再生资源的微生物技术,利用工农业废弃物等发酵生产人类急需的燃料、饲料及化工产品,即化工原料的“绿色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微生物作为处理纤维素的一种手段,由于其对环境危害小,且能实现资源的再利用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纤维素降解机制的研究、纤维素高效分解菌种的选育以及纤维素分解酶类的研究成为热点。 1 纤维素的分子结构 纤维素是由D-葡萄糖以β-1,4 糖苷键结合起来的链状高分子化合物,纤维素的分子量为1. 5~ 1. 84×106, 相当于11 300 个葡萄糖残基, 这些纤维素分子以氢键构成平行的微晶束, 约60 个为一束。纤维素主要由结晶区和无定型区两部分组成。结晶区结构致密,葡萄糖没有游离羟基,纤维素酶不易侵入到内部发挥降解作用 ,而无定型区结构比较疏松,很易被微生物降解。迄今为止, 已发现固态下纤维素存在着五种结晶变体, 即天然纤维素(纤维素Ⅰ)、人造纤维素Ⅱ、Ⅲ、Ⅳ和纤维素X, 这五种结晶变体各有不同的晶胞结构, 并可由X 射线衍射、红外光谱、Raman光谱等方法加以鉴别。 2 纤维素降解机理研究 有关纤维素降解机理的研究有很多,但纤维素酶将天然纤维素转化成葡萄糖过程中的细节至今仍不清楚。目前,关于纤维素的降解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C1-Cx假说 1950 年, Reese 等曾阐明没有一种纤维素酶生产菌能生产出分解棉花中的天然纤维素的酶, 但发现有的菌株生产的酶能分解膨润的纤维素或纤维素诱导体等非晶体性纤维素, 因而提出了由于天然纤维素的特异性而必须以不同的酶协同作用才能分解的C1-Cx假说,其基本模式可以表述为: 该学说认为,C1酶首先作用于结晶纤维素,使形成结晶结构的纤维素链开裂,长链分子的末端部分离,使其转化为非结晶形式,从而使纤维素链易于水解;Cx 酶随机水解非结晶纤维素,可溶性纤维素衍生物和葡萄糖的β-1,4-寡聚物;β-葡萄糖苷酶将纤维二糖和纤维三糖水解成葡萄糖。 2.2 协同理论 协同理论是目前被大多数学者所普遍接受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纤维素降解是由EG(内切葡聚糖酶)、CBH(外切葡聚糖纤维二糖水解酶)和CB(纤维二糖酶或β

半纤维素的提取及功能化应用

半纤维素的提取及功能化应用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入人心,为贯彻这一思想,可再生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得到了人们的极大重视和关注。半纤维素是农林生物质的主要组分之一,含量仅次于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最廉价的可再生资源之一。本文主要对半纤维素的提取及功能化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生物质;半纤维素;功能化应用 Extraction and functional application of Hemicelluloses Abstract: After entering the new century, the comprehensi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unceasingly thorough popular feeling, lignocelluloses biomass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people's great attention and concern to carry out the idea of renewable class. Hemicelluloses is a major component of forestry biomass, content, second only to cellulose is the most abundant on earth, one of the most cheap renewable resource. This article mainly summarized the extraction and functional application of hemicelluloses. Key Words: biomass ; hemicelluloses; functional applications 1.引言 植物体内通常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和特种化合物。其中,半纤维素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十分丰富,在木质纤维生物质中的含量占1/4 ~1/3,仅次于纤维素的含量,比木质素还高。长期以来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研究利用占据了人们的主导研究地位,近年来有关半纤维素的研究逐步得到了重视,特别是半纤维素的提取和改性技术的提高,使其在造纸、食品包装、生物医药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商业价值[1]。本文通过半纤维素的简介、提取方法及功能化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2.半纤维素的简介 半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分之一,是由非葡萄糖单元组成的一类多糖的总称,约占细胞壁总重的20~35%。半纤维素与纤维素均一聚糖的直链结构不同,在参与细胞壁的构建中形成的种类很多,多为支链结构,结构复杂,且化学结构随植物种类不同呈现较大差异。 半纤维素主要由大量的非晶戊糖和己糖组成[2],既有均一聚糖也有非均一聚糖。根据一级结构,半纤维素可分为甘露聚糖、木聚糖、半乳聚糖、木葡聚糖和阿拉伯聚糖[3]。下图是半纤维素的主要结构单元。

半纤维素酶降解机制

纤维素酶(cellulase牘是降解纤维素生成葡萄糖的一组酶的总称,它不是单成分酶,而是由多个酶起协同作用的多酶体系。人们已对纤维素酶的作用机制及工业化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纤维素酶的生产和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在扩大食品工业原料和植物原料的综合利用,提高原料利用率,净化环境和开辟新能源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纤维素酶的来源 纤维素酶的来源非常广泛,昆虫、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动物体内等都能产生纤维素酶。由于放线菌的纤维素酶产量极低,所以研究很少。细菌产量也不高,主要是葡萄糖内切酶,但大多数对结晶纤维素没有活性,并且所产生的酶是胞内酶或吸附在菌壁上,很少能分泌到细胞外,增加了提取纯化的难度,在工业上很少应用。目前,用于生产纤维素酶的微生物菌种较多的是丝真菌,其中酶活力较强的菌种为木霉属(Trichoderma)、曲霉属(As pergillus)和青霉属(Penicillium)牞特别是绿色木霉(Trichoder mavirde)及其近缘菌株等较为典型,是目前公认的较好的纤维素酶生产菌。现已制成制剂的有绿色木霉、黑曲霉、镰刀霉等纤维素酶。同时,反刍动物依靠瘤胃微生物可消化纤维素,因此可以利用瘤胃液获得纤维酶的粗酶制剂。另外,也可利用组织培养法获得所需要的微生物。 纤维素酶的生产方法 目前,纤维素酶的生产主要有固体发酵和液体发酵两种方法。 固体发酵法固体发酵法是以玉米等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其投资少,工艺简单,产品价格低廉,目前国内绝大部分纤维素生产厂家均采用该技术生产纤维素酶。然而固体发酵法存在根本上的缺陷,以秸秆为原料的固体发酵法生产的纤维素酶很难提取、精制。目前,我国纤维素酶生产厂家只能采用直接干燥法粉碎得到固体酶制剂或用水浸泡后压滤得到液体酶制剂,其产品外观粗糙且质量不稳定,发酵水平不稳定,生产效率较低,易污染杂菌,不适于大规模生产。 液体发酵法液体发酵生产工艺过程是将玉米秸秆粉碎至20目以下进行灭菌处理,然后送发酵釜内发酵,同时加入纤维素酶菌种,发酵时间约为70h,温度低于60℃。采用除菌后的无菌空气从釜低通入进行通气搅拌,发酵完毕后的物料经压滤机板框过滤、超滤浓缩和喷雾干燥后制得纤维素酶产品。液态深层发酵由于具有培养条件容易控制,不易染杂菌,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已成为国内外重要的研究和开发方向。 纤维素酶的应用 制酒在进行酒精发酵时添加纤维素酶可显著提高酒精和白酒的出酒率和原料的利用率,降低溶液的黏度,缩短发酵时间,而且酒的口感醇香,杂醇油含量低。纤维素酶提高出酒率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原料中部分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供酵母使用;另外,由于纤维素酶对植物细胞壁的分解,有利于淀粉的释放和被利用。 将纤维素酶应用于啤酒工业的麦芽生产中可增加麦粒溶解性,加快发芽,减少糖化液中单一葡萄糖含量,改进过滤性能,有利于酒精蒸馏。 酱油酿造在酱油的酿造过程中添加纤维素酶、可使大豆类原料的细胞膜膨胀软化破坏,使包藏在细胞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释放,这样既可提高酱油浓度,改善酱油质量,又可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率,并且使其各项主要指标提高3%。 饮料加工日本有专利报道,用纤维素酶处理豆腐渣后接入乳酸菌进行发酵,可制得营养、品味俱佳的发酵饮料。将纤维素酶应用于果蔬榨汁、花粉饮料中,可提高汁液的提取率(约10%)和促进汁液澄清,使汁液透明,不沉淀,提高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并可将果皮综合利用。目前,有报道已成功地将柑橘皮渣酶解制取全果饮料,其中的粗纤维有50%降解为短链低聚糖,即全果饮料中的膳食纤维,具有一定的保健医疗价值。 纤维废渣的回收利用应用纤维素酶或微生物把农副产品和城市废料中的纤维转化成葡萄糖、酒精和单细胞蛋白质等,这对于开辟食品工业原料来源,提供新能源和变废为宝具有

纤维素降解菌

那些是植物结构多糖,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通过对降解纤维素微生物发生的分析。可知具有降解纤维素能力的微生物分布在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许多菌属中,其中真菌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有机质特别是纤维素物质的主要降解者、 降解纤维素微生物种类 木质素的存在 木质素(lignin )与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共同形成植物体骨架,是自然界中在 数量上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高分子材料,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可产生600 万亿吨[18] 。木质素是植物的主要成分之一,它是植物细胞胞间层和初生壁的主 要填充物,其产量是仅次于纤维素的最为丰富的有机物,通常在木质细胞中占 15%~30%。从化学结构看[19],针叶树的木质素主要由松柏醇的脱氢聚合物构成 愈创木基木质素;阔叶树的木质素由松柏醇和芥子醇的脱氢聚合物构成愈创木 基紫丁香基木质素;而草本植物则是由松柏醇、芥子醇和对香豆醇的脱氢聚合 物和对香豆酸组成因而使木质素成为结构复杂、稳定、多样的生物大分子物。 木质素依靠化学键与半纤维素连接,包裹在纤维之外,形成纤维素。植物组织 由于木质素存在而有了强度和硬度。

在生活生产中,大部分的木质素被直接排放,不仅浪费了这种宝贵的资源, 还对周围环境产生巨大影响,因此研究木质素的降解和利用越来越成为热门的 课题。 绿色植物占地球陆地生物量的95% ,其化学物质组成主要是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它们占植物 [] 干重的比率分别为15%~20%,45%和20% 农作物秸杆是这类生物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世界年 产量为20 多亿吨,而我国为 5 亿多吨但是,要充分、有效地利用这类资源却相当困难,这是由于秸秆产量 !" B ’ 随季节变化,且量大、低值、体积大、不便运输,大多数动物都不能消化其木质纤维素,自然降解过程又极其 缓慢,导致大部分秸秆以堆积、荒烧等形式直接倾入环境,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和浪费’ 存在于秸秆中的非水溶性木质纤维素很难被酸和酶水解,主要是因纤维素的结晶度、聚合度以及环绕 着纤维素与半纤维素缔合的木质素鞘所致’木质素与半纤维素以共价键形式结合,将纤维素分子包埋在其

纤维素的降解

纤维素的降解(退化)反应 能使纤维素分子发生降解的反应是比较多的,从染整角度来说,这类反应是有害的,将使纤维受到损伤,应力求避免。 (1)酸对纤维素的作用:染整工艺过程中常常会用酸来处理纱线,例如漂白后的酸洗等。用酸时,必须对浓度、温度和时间等条件严格控制,此后还必须将酸从织物上彻底洗净,否则便会引起纤维损伤,导致强度降低。酸主要是对纤维素分子中苷键的水解起催化作用,使纤维素聚合度降低。所以纤维素纤维对酸比较敏感,但是这种敏感性是相对的,在适当条件下,还是有一定稳定性的。实践证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例如酸的浓度、处理的时间和温度),强的无机酸如硫酸、盐酸等作用最为剧烈,磷酸较弱,硼酸更弱;有机酸如蚁酸、醋酸等的作用比较缓和。在使用强无机酸时,若能适当控制条件,不致立即引起纤维的严重损伤,现将有关的影响因素说明如下: a、温度:在20-100摄氏度的范围内,酸的浓度恒定,温度每升高10摄氏度纤维素水解速度可增加2-3倍。 b、浓度:当酸的浓度在3mol/L以下时,纤维素水解速率与酸的浓度几乎成正比。当酸浓度大于3mol/L时,纤维素水解速度比酸浓度增大的速率快。 c、时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纤维素水解程度与时间成正比。 适当掌握各种影响因素,便可控制反应发生的程度。例如棉纤维在浓度为2g/L硫酸溶液中,于80摄氏度处理60min,纤维强度降低25%,若处理温度比较低,时间比较短,则纤维的损伤就要轻得多。用0.1-1g/L硫酸在缓和条件下处理棉纤维,就不致使纤维强度发生明显下降。总之,在染整加工中使用强无机酸时,应给以足够重视,特别要避免在带酸的情况下进行干燥,否则将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 请拨打1810412996!!

生物质半纤维素稀酸水解反应

生物质半纤维素稀酸水解反应 1引言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包括农业林业生产的剩余物、废弃物和草类等,全世界每年来自生物质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的总量高达8.5×1010 吨。因此,将这些丰富和廉价的生物质转化用于生物燃料、生物基化学品、生物材料、食品等的生产,具有广阔的前景。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其中半纤维素一般占20%—35%。半纤维素可作为胆固醇抑制剂和药片分解剂等,其经水解可制备功能性低聚糖,可生产木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等,得到的糖还可进一步生产燃料乙醇、木糖醇、2,3-丁二醇、有机酸、单细胞蛋白、糠醛等工业产品。在半纤维素转化生产乙醇的过程中,必须先对其进行预处理,将其转化成小分子的半纤维素糖,之后再发酵成乙醇,。在众多的预处理方法中,稀酸是最早被研究、研究得最深入、应用最广泛、最有效和相对廉价的预处理方法之一。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一直重视稀酸水解的研究,其开发的稀酸水解预处理-酶解发酵工艺已成为纤维素乙醇中试生产中比较成熟的工艺之一。与其他方法相比(如蒸气爆破、碱处理等),稀酸可以有效水解半纤维素,转化80%—90%的半纤维素糖,并有利于纤维素的酶水解糖化,且成本较低。然而,半纤维素由于其组成、结构、性质和反应条件的差异,水解产物复杂多样,从而制约了半纤维素各有用组分的生产与应用。因此研究半纤维素的稀酸水解反应有助于半纤维素资源的高效利用。

本文从半纤维素的结构特征与性质、酸催化水解反应机理、水解反应影响因素及动力学等方面,详细综述了生物质半纤维素稀酸水解反应的研究历程及发展方向,对生物质半纤维素的后续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半纤维素的结构与性质 半纤维素一般作为分子黏合剂结合在纤维素和木质素之间。半纤维素(如木聚糖)与纤维素微细纤维之间以氢键和范德华力结合,与木质素间以化学键构成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还与部分蛋白质以化学键相连。半纤维素在结构和组成上变化很大,通过多糖分离纯化以及各种色谱、光谱、质谱、电镜和核磁共振等技术研究发现,大多由较短且高度分支的杂多糖链组成。半纤维素的结构单元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等以及这些糖的甲基化、乙酯化单位和醛酸衍生物都可能与木质素结构单元形成化学键。不同来源的半纤维素各种结构单元比例不同,即使是同种物料,其各部分的生物结构和化学成分也相差较大,但分布比较稳定的组分是木糖,木糖间以β-1,4-糖苷键连接,分支度高,一般占一半以上。针叶木中主要的半纤维素是聚-O-乙酰基葡萄糖甘露糖,含部分聚阿拉伯糖-4-O-甲基葡萄糖醛酸木糖和少量聚阿拉伯糖半乳糖。阔叶木中的半纤维素主要是聚-O-乙酰基-4-O-甲基葡萄糖醛酸木糖,含少量聚葡萄糖甘露糖等一些其他高聚糖。禾本科植物主要的半纤维素是聚阿拉伯糖-4-O-甲基葡萄糖醛酸木糖,其典型结构式为:D-木糖基以β-1,4-糖苷键连接形成主链,L-呋喃式阿拉伯糖基和4-O-甲基-D-吡喃式葡萄糖醛酸基分别连接在主链的

半纤维素化学改性及其综合利用研究

半纤维素化学改性及其综合利用研究:引言: 半纤维素在植物资源中含量仅次于占据第一位的纤维素。如玉米茎中半纤维素含量占28%,大麦草中占34.9%。这种相对高的半纤维素含量使它们可以作为工业聚合物的新型原料来取代对环境有害的石化产品。但是, 由于半纤维素结构复杂, 限制了其在工业中的应用。例如, 大多数半纤维素具有很强的氢键, 不易溶于水。然而, 这些缺点能够通过改性来克服, 如氧化、水解、还原、醚化、酯化及交联反应均可对其进行改性。因此, 半纤维素改性及新型聚合物的特性成为半纤维素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针对半纤维化学改性的研究以及综合利用进行一下综述。 半纤维素结构特点: 半纤维素是植物纤维原料主要化学组分之一。它们不同于纤维素,仅有D-葡萄糖基相互以β-1→4联接方式形成直链结构的均一聚糖的单一型式。半纤维素即可成均一聚糖也可成非均一聚糖,它还可以由不同的单糖基以不同的联接方式联接成结构互不相同的多种结构的各种聚糖,并且被定义为除去果胶物质后的碱性可溶解的物质。这种定义比较笼统,但目前还被大家所公认。然而,在木材及非木材植物的细胞壁里半纤维素是最复杂的组分。它们通过氢键与纤维素联接,与木素以共价键(主要是a-苯甲基醚键)联接,与乙酰基单元和羟基肉桂酸以酯键联接。另外,半纤维素通过生物合成路径形成,这不同于纤维素葡萄糖-UDP生物合成路径。它们是低分子量的支链聚合物,其聚合度是80-200。分别是戊聚糖和己聚糖。按照不同比例和不同取代基,半纤维素是由不同糖单元组成。这些糖是D-木糖、L-阿拉伯糖、D-葡萄糖,D-半乳糖、D-甘露糖、D-葡萄糖醛酸,4-O-甲基-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醛酸和少量的L-鼠李糖、岩藻糖和不同的O-甲基化的中性糖。这些结构单元在构成半纤维素时,一般不是由一种结构单元构成一种均一的聚糖,而是由2~4种结构单元构成的不均一聚糖。 半纤维素的化学改性: 虽然半纤维素广泛分布于植物中,但是因为结构的复杂性限制了它们在工业中的应用。例如,大多数半纤维具有很强的氢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