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简介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

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达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地处川渝鄂陕接合部,是中国西部四大名城———成都、重庆、西安、武汉交汇辐射的中心地区,辖通川区、达县、大竹县、渠县、宣汉县、开江县,代管省辖万源市,幅员面积1.6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38万居全省第3位,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5位。达州是中国“汉阙之乡”和“苎麻之乡”,是全省重要的天然气、煤电、化工基地,是全国、全省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是四川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川东工业重镇、交通枢纽和川渝鄂陕四省市接合部的商贸中心。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达州上古属巴地,自东汉和帝永元二年设县治所,历为州、郡、府、专署、地区所在地,隋、唐称通州,宋、元、明、清为达州,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达州是原达县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93年设立达川地区,1999年撤地成立达州市。达州曾养育过宋代文学家张思训、清代著名思想家唐甄等一代名流。达州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王维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浴血奋战,走出了张爱萍、陈伯钧、魏传统、向守志等50多位共和国名将。

交通便捷,商贸活跃。达州是四川通江达海的东通道,国道210、318线纵横全境;襄渝铁路、达成铁路、达万铁路四通八达;河市机场复航后可直达成都、武汉、西安、广州、深圳、北京等地;达渝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2小时以内就直通重庆,到成都也仅需3个半小时;达陕高速公路也正在规划建设,渠江航运经重庆可直达上海。今日达州,已建成集水陆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良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加速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向达州聚集,同时由于达州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很大,达州已成为全省五大二级物流中心之一,商贸流通十分活跃。

资源富集,物产丰饶。全市已探明可开发利用矿产28种,天然气、钾盐、石灰石、煤、石膏、富钾卤水、硫磺矿、锂、锶、锰、钒等,储量十分丰富,特别是天然气储量高达1.5万亿立方,是仅次于新疆、东海的全国第三大气田。工业基础较好,已形成天然气、煤电、化工、冶金、建材、医药、食品、纺织等支柱产业,培育了达钢集团、华蓥电力、达竹煤电、华川汽车、川东电缆、川环橡胶、地奥天府、美好塑业、智鹏麻业、金桥麻业等一批优势企业。达州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加工增值潜力很大,是全国、全省重要的商品粮油、畜禽、苎麻、茶叶、中药材生产基地,灯影牛肉、巴山雀舌、东汉醪糟、大竹苎麻、渠县黄花、开江银杏和油橄榄等享誉巴蜀内外,特色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前景广阔。

山川秀美,生态宜人。全市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国家AA级旅游区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4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各种自然、人文景观精彩纷呈。宣汉罗家坝巴人文化遗址堪与“三星堆”媲美,开发潜力极大;渠县汉阙堪称我国古代文化瑰宝;万源八台山、花萼山雄奇壮丽,幽深高远,有“川东峨眉”之美称;宣汉百里峡,风光秀丽,曲折幽深,不是三峡胜似三峡;大竹五峰山竹海绵连万余亩,相传为“天下竹林之根”;达县真佛山庙群是集“佛教、儒教、道教”合一的宗教胜地。

诚信政府,服务优良。全市制定和完善了鼓励外来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成立投资服务中心,实施“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全程帮办、特事特办、限时办结”制度,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大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重商、亲商、护商、爱商的政务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改善投资软环境,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

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商机无限,前景美好。当前,达州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大力弘扬“指导思想求实、工

作作风务实、工作效果讲实”的“三实”精神,认真落实“想干事、敢干事、善干事、干成事”的“四干”要求,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全面实施“融入成渝、联动秦巴,强工重农、兴城活商,追赶跨越、富民强市”的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地推进跨越式发展,在未来3—5年内投资300亿元,加快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倾力打造中国西部的“天然气煤电化工基地”。

达州是改革开放的热土,达州是投资兴业的乐园;达州商机无限,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十分美好。开放的达州热忱欢迎各界人士到达州旅游观光、投资兴业、合作发展,共创美好明天。

商贸繁荣兴达州

近年来,达州市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大力发展商贸流通,实施“流通兴市”战略,夯实市场基础,培育市场主体,打造舰队,集聚商气,努力构建秦巴地区商贸中心,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 0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4.4亿元,增长15.2%,增幅居全省第2位。其中: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5 2.2亿元,同比增长15.8%;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42.2亿元,同比增长14.5%。

达州区位优势突出,商品辐射能力较强,人气旺盛。达州地处川渝鄂陕接合部,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之地。近年来,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襄渝铁路、达成铁路、达万铁路四通八达,210、3 18国道纵贯全境,渠江航运通江达海,达渝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河市机场将于年底复航,达州已发展成集水陆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邮电通讯业也取得了飞速发展。独特的区位、交通枢纽和通讯优势,促进了商品的辐射能力的显著增强,目前已吸引了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客商涌入达州,上海上联集团、香港南益集团、北京全赢、台湾德克士等企业纷纷入驻达州谋求发展。

去年以来,达州大力实施“融入成渝、联动秦巴,强工重农、兴城活商,追赶跨越、富民强市”的“2 4字”发展思路,商贸流通产业焕发蓬勃生机。达州积极构建个体私营为主的商贸流通生力军,形成了国有、集体、联营、股份制、个体等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多渠道、少环节竞相发展的商品流通新格局。2003年,民营企业实现零售额55.8亿元,占市场份额的59.1%,增长24%,比2002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各商贸流通企业通过营销创新,连锁经营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各种形式的便民连锁店、连

锁超市、专卖店加盟连锁等竞相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业已开始进步。目前,全市连锁网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

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点1600多个,2003年全市连锁企业零售额实现20.5亿元,约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7%。全市重点培育了烟草公司、中油集团达州分公司、达州商业集团、天泰医药集团、金属材料公司、鑫侬供销集团、新华书店有限公司、中贸粮油总公司8个骨干商贸企业,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27.3亿元,实现税利1.0 9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29.7%,6.2%。商品市场发展方兴未艾,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场体系。2003年底止,全市有各类商品市场563个,经营总面积近100万平方米。外贸自营出口也有了新的发展,出口产品除纺织品类和食用肉类两大主体产品外,已拓展到机电产品、中药材、家具等产品,2003年外贸自营出口额达到1030万美元,比2002年增长36.1%。

农业产业化谱新篇

达州,自古以来就是四川农业大市和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近年来,达州市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3年,达州农业总产值、粮食总产量位居全省第二位,肉类总产量、乡镇企业总产值位居全省第三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53元,比上年增加130元。

达州特色农业资源丰富,加工增值潜力巨大。宣汉的黄牛奶牛、万源的旧院黑鸡和板角山羊、开江的白鹅等家禽独具特色,大竹的苎麻、渠县的黄花、达县的蚕桑、万源的富硒茶和两耳一菇、宣汉的地道中药材等经济作物久负盛名。近年来,达州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一是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市农村专合组织共有1426个,其中16户获“省百强农技协”称号,资产总额达3.2亿元,年经营收入20亿元,带动农户31.8万户致富。

二是培育龙头企业。全市共有龙头企业4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60多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6家。今年1—,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6.45亿元,实现税金5564万元。

三是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目前,全市粮经播面比达到65:35,农产品综合优质品率达到48%。

四是重点培育支柱产业,建设商品基地。全市发展苎麻、肉牛、茶叶、油橄榄四大支柱产业,大力建设“优质粮油、畜禽、苎麻、茶叶、果品、中药材”等六大商品基地。全市现已建成全国肉牛基地县3个、全国油料基地县1个、省级苎麻基地县2个、省产茶大县2个、省瘦肉型猪基地县5个、省水禽基

地县3个,渠县黄花、柑桔基地被确认为“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大竹被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

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协会命名为“中国苎麻之乡”。

五是积极推进劳务开发。达州始终把劳务开发工作作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2001—2003年,全市年均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108万人,年均劳务收入30亿元以上,全市农民年人均劳务收入600元以上。

天然气开发备受青睐

达州市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储量达1.5万亿立方米,是仅次于新疆、东海的全国第三大气田。中国石油集团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组建的川东北气矿和中国石化集团西南分公司进驻达州,全面负责天然气勘探、开发、建设与管理及终端市场开发等工作。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宣汉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抓好天然气资源开发,以更大的勇气,更务实的作风,更优惠的政策,更灵活的举措,积极创造良好的开发环境,营造出了重商、亲商、护商、安商的政务环境,全力打造四川重要的天然气化工基地。

开明和诚信吸引了两大石油国企公司在宣汉上100亿元的投资。中石化集团西南分公司计划总投资56.2亿元开发天然气,其中天然气净化厂投资15亿元。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在宣汉投资25亿元建罗家寨净化厂,第一期工程投资13亿元,2012年正式竣工投产,建成后日处理含硫天然气600万方,年外输天然气16.6亿立方米,年产硫磺30万吨。

第二期工程投资12亿元,2012年投产,年外输天然气15亿立方米,年产硫磺26万吨。该厂建成后将成为国内乃至亚洲日处理能力最大、处理含硫量最高的净化厂。同时,还将投资近50亿元,开发其它几个气田。今年,香港明伦集团看好宣汉丰富的天然气储量,投资10亿元在宣汉建立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年产40万吨甲醇”项目已正式动工修建。该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52920万元,投资利润率13.45%,投资利税率23.6%,投资回收期7.31年。该项目的启动标志着达州市充分利用天然气资源优势,进行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为该市建设天然气化工基地打下坚实的基础。达州天然气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必将带动和促进达州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将为达州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旅游文化光彩夺目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

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达州古时称“通州”,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红军文化、民间民俗文化独具特色,具备建设和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生态文化旅游的独特优势,是川东旅游类型齐全和高品位旅游资源大市。

目前,全市有国家AA级旅游区3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4处,省级自然保护区2处,省级森林公园4处。达州历史文化古老厚重,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宣汉罗家坝遗址,距今3000—4700年,33号墓坑凸现巴国王侯踪迹,是目前面积最大的先秦文化遗址;渠县冯焕、沈府君等7阙,是我国最大的汉阙群,以艺术精湛而著称于世,引起了中外历史学家和汉学家的广泛关注;达县真佛山,一佛寺双塔刺破云天,是集“儒教、佛教、道教”合一的宗教胜地。达州是革命老区,以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王维舟纪念馆、张爱萍故居为代表的红色遗迹,生动再现了当年徐向前、李先念、王维舟、张爱萍等老一辈革命家血与火的战斗历程。达州民俗文化多姿多彩。渠县三汇彩亭,踩高跷、杂技、戏剧于一炉,堪称中华一绝;通川元九登高、巴山薅草锣鼓、大竹唢呐、巴山民歌等蜚声巴蜀内外。

城市面貌展新颜

达州市在推进“三个转变”过程中,始终把经营城市作为重点,植入新观念,创新经营思路,突出和彰显达州自身的特点,使达州旧貌换了新颜,2003年全市经营城市收入实现8.5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2亿元,位居全省第四名。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2.7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54%,其中,中心城区完成投资1.13亿元,其他各县完成投资1.57亿元。市本级经营城市收入11053.6万元。

为了弥补建设资金严重不足,达州人广辟城建融资渠道。按照“加快三个转变,推进三化进程”的总要求,全市上下创新了经营城市理念,坚持把凡是可以用市场经济规律经营的政府资源全部纳入经营城市的范畴,全方位推进了城市土地、矿产及水、气、污水处理、城市出租车、公交线路经营权等城市公益性事业、公共资源经营。成功推出了城区1053辆出租车经营权公开竞卖,实现竞卖收入8074万元;对市给排水总公司、市燃气总公司、市电力公司、市污水处理厂等几家公用企事业单位实行整体出让,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由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强力推进,达州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2003年全市城镇化水平提高到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

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18.8%,2003年底中心城区建成面积达2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35万人,与2002年底相比,建成区面积增加3平方公里左右,城市人口增长了3万人左右,中心城市扩张进入加速期。达州市委、市政府决定抓住机遇,通过几年时间的努力,把达州建成人口50万人以上,建成区面积40平方公里以上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大城市。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四川省达州市简介

达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地处川渝鄂陕接合部,是中国西部四大名城———成都、重庆、西安、武汉交汇辐射的中心地区,辖通川区、达县、大竹县、渠县、宣汉县、开江县,代管省辖万源市,幅员面积1.6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38万居全省第3位,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5位。达州是中国“汉阙之乡”和“苎麻之乡”,是全省重要的天然气、煤电、化工基地,是全国、全省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是四川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川东工业重镇、交通枢纽和川渝鄂陕四省市接合部的商贸中心。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达州上古属巴地,自东汉和帝永元二年设县治所,历为州、郡、府、专署、地区所在地,隋、唐称通州,宋、元、明、清为达州,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达州是原达县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93年设立达川地区,1999年撤地成立达州市。达州曾养育过宋代文学家张思训、清代著名思想家唐甄等一代名流。达州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王维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浴血奋战,走出了张爱萍、陈伯钧、魏传统、向守志等50多位共和国名将。 交通便捷,商贸活跃。达州是四川通江达海的东通道,国道210、318线纵横全境;襄渝铁路、达成铁路、达万铁路四通八达;河市机场复航后可直达成都、武汉、西安、广州、深圳、北京等地;达渝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2小时以内就直通重庆,到成都也仅需3个半小时;达陕高速公路也正在规划建设,渠江航运经重庆可直达上海。今日达州,已建成集水陆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良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加速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向达州聚集,同时由于达州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很大,达州已成为全省五大二级物流中心之一,商贸流通十分活跃。 资源富集,物产丰饶。全市已探明可开发利用矿产28种,天然气、钾盐、石灰石、煤、石膏、富钾卤水、硫磺矿、锂、锶、锰、钒等,储量十分丰富,特别是天然气储量高达1.5万亿立方,是仅次于新疆、东海的全国第三大气田。工业基础较好,已形成天然气、煤电、化工、冶金、建材、医药、食品、纺织等支柱产业,培育了达钢集团、华蓥电力、达竹煤电、华川汽车、川东电缆、川环橡胶、地奥天府、美好塑业、智鹏麻业、金桥麻业等一批优势企业。达州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加工增值潜力很大,是全国、全省重要的商品粮油、畜禽、苎麻、茶叶、中药材生产基地,灯影牛肉、巴山雀舌、东汉醪糟、大竹苎麻、渠县黄花、开江银杏和油橄榄等享誉巴蜀内外,特色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前景广阔。 山川秀美,生态宜人。全市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国家AA级旅游区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4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各种自然、人文景观精彩纷呈。宣汉罗家坝巴人文化遗址堪与“三星堆”媲美,开发潜力极大;渠县汉阙堪称我国古代文化瑰宝;万源八台山、花萼山雄奇壮丽,幽深高远,有“川东峨眉”之美称;宣汉百里峡,风光秀丽,曲折幽深,不是三峡胜似三峡;大竹五峰山竹海绵连万余亩,相传为“天下竹林之根”;达县真佛山庙群是集“佛教、儒教、道教”合一的宗教胜地。 诚信政府,服务优良。全市制定和完善了鼓励外来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成立投资服务中心,实施“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全程帮办、特事特办、限时办结”制度,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大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重商、亲商、护商、爱商的政务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改善投资软环境,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商机无限,前景美好。当前,达州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大力弘扬“指导思想求实、工作作风务实、工作效果讲实”的“三实”精神,认真落实“想干事、敢干事、善干事、干成事”的“四干”要求,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全面实施“融入成渝、联动秦巴,强工重农、兴城活商,追赶跨越、富民强市”的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地推进跨越式发展,在未来3—5年内投资300亿元,加快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倾力打造中国西部的“天然气煤电化工基地”。

四川达州导游词范文介绍

四川达州导游词范文介绍 达县位于四川东北部,东连夔万,西接阆巴,自古有“川东绣壤,巴蜀明珠”之美誉,是川东北交通枢纽和川陕鄂渝物资集散中心,幅员面积2695平方公里,辖64个乡(镇),总人口136万人,人口总数居全省第十位,是全国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和小康县。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四川达州导游词范文介绍,供大家参考学习。 四川达州导游词范文介绍1 历史悠久。春秋时期属古巴国,秦和西汉隶属巴郡宕渠县,东汉置宣汉县,梁称石城,隋号通川,明曰达州,清改名达县至今。曾哺育了卫承芳、唐甄、苟杨威、陈伯钧、张爱萍等名人志士,可谓钟灵毓秀,人杰地灵。 资源富饶。粮食和肉类生产已跨入全国百强大县行列,是全国商品粮、油桐、苎麻基地县。安仁甜柚、龙会红桔、麻柳藤编、赵家竹器、虎让盖盖鱼等特产享誉全国。煤、铁、石油、天然气、水能、硫磺、药材、森林、竹木等资源储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交通便捷。境内等级公路四通八达,襄渝铁路、达成铁路、达万铁路、达成高速公路、达渝高速公路、210国道贯穿境内。

水上运输四季畅通,河市机场日夜忙碌。邮电通信已进入国际网络,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通信网络全面覆盖。 产业集聚。已形成能源化工、食品饮料、建筑建材、麻纺丝织、橡塑制品、中药材加工等为主体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贵州瓮福、齐鲁石化、香港玖源、顺鑫农业、四川升达、云内动力、四川科伦、汇鑫能源等大中型企业纷纷抢占达县,赢得先机。达州市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和达县杨柳工业配套园区,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环境优美、政策配套。法国、日本、美国、新加坡、香港、北京、上海、重庆、浙江、福州、深圳、陕西等3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在此安营扎寨,投资创业。 风情独特。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孕育了达县美丽的自然风光,古木参天的真佛山风姿绰约、委婉清幽,庙宇楼阁、诗书楹联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峰峦叠嶂、林海葱笼的原始森林公园虫鸣鸟唱、逶迤苍茫。神秘的九龙湖清幽深远、波光潋滟。巴河探险、沐浴仙女山,让人返朴归真、重回自然。畅游石桥列宁街,亲历红军足迹,品味红军文化。 达县是一幅恢宏绚丽的画卷,面对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达县人民将以崭新的观念、崭新的风貌、崭新的举措,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以更加灵活的政策、更加宽松的环境、更加周到的服务,热忱欢迎海内外前来旅游观光,洽谈飒,投资开发,共谋发展,阔步迈向新世纪。

四川资源及各地级市概况

四川省各地级市资源概况 资源开发部整理 目录 四川省矿产资源概况及分布 (1) 成都市矿产资源概况 (4) 自贡市矿产资源概况 (7) 攀枝花市矿产资源概况 (8) 泸州市矿产资源概况 (12) 德阳矿产资源概况 (15) 绵阳市矿产资源概况 (16) 广元市矿产资源简介 (17) 遂宁市矿产资源概况 (18) 内江矿产资源概况 (19) 乐山矿产资源概况 (20) 南充矿产资源概况 (20) 眉山矿产资源概况 (20) 宜宾县矿产资源概况 (23) 广安市矿产资源概况 (26) 达州市矿产资源概况与分布 (29) 雅安矿产资源简介 (30) 巴中市矿产资源概况 (31) 资阳市矿产资源概况 (32) 阿坝州资源概况 (33) 甘孜州矿产资源概况 (33) 凉山州矿产资源概况 (34)

四川省矿产资源概况及分布 四川在地理位置上,北靠甘肃和陕西,南连云南和贵州,西依西藏和青海,东接重庆,地处中国西南和西北两大区的结合部。全省面积48.5万平方公里,是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和青海的中国第5大省区。全省人口8300多万,在全国仅次于河南和山东,居第3位。四川是自然资源大省,是天赋的“聚宝盆”。其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4,可开发量1.1亿千瓦,是中国最大的水电开发和西电东送基地。 四川省矿地质条件 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地下矿藏132种,仅攀西地区就蕴藏有全国13.3%的铁、93%的钛、69%的钒和83%的钴。有32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五位,它们分别是:第1位:钛矿、钒矿、硫铁矿、熔炼水晶、光学萤石、白垩、玻璃用脉石英,共计7种;第2位:天然气、锂矿、芒硝、碘矿、盐矿、晶质石墨、石棉、云母、砖瓦用砂岩、霞石正长岩、石榴子石,共计11种;第3位:铂族金属、铁矿、铍矿、熔剂用灰岩、毒重石,共计5种;第4位:炼镁用白云岩、轻稀土矿、镉矿、铸型用砂岩、蓝石棉、玻璃用白云岩、海泡石粘土、水泥配料用粘土,共计8种;第5位:磷矿1种。在对国民经济有重要价值的45种矿产资源中,有天然气、铁、钛、钒、铂族、轻稀土、硫铁矿、磷、芒硝、岩盐、玻璃用石英、石棉、石墨、炼镁白云岩等14种矿产资源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五位。煤、铅、锌、银、饰面大理石、水泥原料等矿种,虽然探明储量较少,但开发强度大,产量在全国仍占重要地位。迄至1997年底,四川省探明储量的矿产有90种,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矿种155种的60%。四川省矿产资源 四川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有利,矿产资源丰乱矿产种类比较齐全,已发现矿产132种,占全国总数的69.52%;已探明一定储量的有90种,其中:黑色金属矿5种,有色金属矿12种;贵金属矿3种;稀有、稀土、分散元素8种;能源矿5种、分散元素5种;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8种;化工原料非金属矿I6种;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28种,遍及全省大部分地区。有28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3位。其中:钒嗽、锤、银、白垄、天然气等12种矿产居全国第1位(钒、钦居世界之冠);铁、镐掘、石棉、岩盐、溶剂石灰石、白云母等11种列全国第Z位;锌、饿、钾长石、硅藻土、铂族等5种居全国第3位。已有63种矿产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利用,其中铁、钒、钦、锰、铅、锌、铜、煤、天然气硫铁矿等矿产开发均有一定工业规模,在西南或全国占有一定地位。 四川矿产资源有以下特点:一是分布相对集中,区域特色明显。四川矿产集中分布在川西南(攀西)、川南、川西北三个区,并各具特色。川西南的黑色、有色金属和稀土资源优势突出,其他矿产也很丰富,并组合配套好,是我国的冶金基地之一;川南地区以煤、硫、磷、岩盐、天然气为主的非金属矿产种类多,蕴藏量大,是我国化工工业基地之一;川西北地区稀贵金属(锤、铰、金、银)和能源矿产特色明显,是潜在的尖端技术产品的原料供应地。二是以中、低位的贫矿为主,富矿少,多数矿床易采,选矿性好。除铅、锌、铺、银、岩盐、钙芒硝等品位稍高外,其他矿产多为中、贫矿,但部分矿产贫中有富,铁、铜、锰、金等也有富矿产地,多数贫矿经选矿后,能适合工业利用。三是共生、伴生组分多,综合利用效益高。有不少矿产均非单一矿床,"一矿多用"的特点在全国亦属少见,综合利用后,经济效益"迭加",可获得高的经济效益。攀西的钒钦磁铁矿为铁、钒、钦共生,川南的煤矿为煤、硫共生,川西北的键矿为锤、铰共生。钒钦磁铁矿还伴生有铜、钻、镍、铬、铣、锰、硒等,铅锌矿中伴生铺、金、银、铀、硫等,岩盐中常常含有碘、嗅、硼、钡等有用组分。四是资源组合与配套集中,便于合理开发利用。可组合多种配套类型,建设备具特色的工业产业。五是资源种类齐全,但多数矿种储量不足。目前除钒钦磁铁矿、岩盐、芒硝、铅锌、硫、铁矿、石棉、云母、金、磷、水泥灰岩等储量可满足开发需要外,多数矿产资源都存在资源数

达州文化介绍

达州文化介绍 达州上古属巴人和賨人之地,始建于东汉和帝永乐二年(公元90年),设县治所,区为郡,州、府所在地,隋、唐称通州,宋、元、明、清为达州。达州市是原达县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达州市。 达州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人杰地灵,资源丰富,产业繁荣,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集历史文化、巴人文化、红军文化、三国文化、民俗民间文化、旅游文化、企业文化等于一身,是古巴国巴人文化发祥地,有“巴人故里”美誉。 达州现辖通川区、万源市、达县、大竹县、渠县、宣汉县、开江县,幅员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643万,是川、渝、鄂、陕结合部重要商贸中心和秦巴地区物资集散地,具有打造秦巴地区经济文化强市的独特优势。 达州历史悠久灿烂。巴人遗址、渠县城坝遗址和汉阙群、开江任市陶牌坊堪称我国古代文化瑰宝,均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巴文化古老厚重,尤以宣汉罗家坝遗址为盛,距今3700—4700年历史,与成都金沙遗址、广汉三星堆齐名,总面积达50万平方米,是巴人历史的见证;达州英才辈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春申黄歇、东汉名臣冯焕、汉朝名将樊哙、三国蜀汉大将王平、大思想家唐甄等历史名人星光灿烂;达州唐荣时期先后走出李峤、李适之、刘晏、韩氵晃、元稹、张商英等六位宰相,在中国历史上光耀千秋。 达州红军文化永载史册。达州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三十军诞生地和红四方面军故土,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等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浴血奋战,当年12万巴渠儿女参加红军,为中国革命谱写了壮丽诗篇,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王维舟,走出了张爱萍、陈伯钧、向守志等共和国名将。达州红色文化遗址众多,现有中国红色第一街——列宁街;中国红色第一联——“斧头劈开新世界,割断旧乾坤”等中国多个红色第一。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宣汉王维舟纪念馆、达县张爱萍故居、红军标语石刻碑林、巴山魂大型雕塑、红军亭在达州永放光芒。 达州民族民间文化多彩多姿。中华凤画、华夏一绝;元九登高,世界独有;三汇彩亭,享誉全国;《康定情歌》被列为世界十大情歌之一(作者宣汉县李依若);宣汉《薅草锣鼓》、《巴山民歌》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达州自然景观独特秀丽。全市现有国家AA级旅游区3处(达县真佛山、宣汉百里峡、渠县龙潭),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大竹五峰山),省级风景名胜区4处(达县真佛山、宣汉百里峡、万源八台山——龙潭河、渠县龙潭——汉阙),省级自然保护区2处(宣汉百里峡、万源花萼山),省级森林公园4处(达县铁山和雷音铺、渠县大坡岭、宣汉观音山)。

达州

地理位置 达州市地势东北高(大巴山区),西南低(盆地丘陵区)。最高处是宣汉县鸡唱乡大团堡,海拔2458.3米;最低处是渠县望溪乡天关村,海拔222米。大巴山横直在万源宣汉北部,明月山、铜锣山、华蓥山由北而南,纵卧其间,将全市分割为山区、丘陵、平坝3块。山地占幅员面积70.70%,丘陵占28.10%,平坝占1.20%。北部山体切割剧烈,山势陡峭,形成中、低山地貌单元;中南部较为平缓,形成平等谷地地貌单元 水文 达州市河流主要属长江支流的嘉陵江水系,发源于大巴山,由北而南呈树枝状分布。前河、中河、后河汇成州河后与巴河在渠县三汇镇汇合成渠江,向南流300公里入长江。境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3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干流有15条。共有通航河流9条,分别是渠江、州河、巴河、前河、后河、中河、铁溪河、清溪河、林岗溪,基本形成以渠江、州河、巴河这主干流的水路运输网络,流域覆盖全市四个县(市)。各河流可通航里程不等,运载量在100吨以下 气候特征 达州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由于地形复杂,区域性气候差异大。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河谷地区气候温和,冬暖、春早、夏热、秋凉,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海拔800至1000米的低、中山气候温凉、阴湿,回春迟,夏日酷热,秋凉早,冬寒长;海拔1000米以上的中山区,光热资源不足,寒冷期较长,春寒和秋霜十分突出。全市热量资源丰富,雨热同期,全年平均气温14.7度-17.6度之间,无霜期300天左右。全市雨量充沛,年平均雨量在1076至1270毫米之间。春季多寒潮低温天气,夏季多伏旱和洪涝、大风、冰雹,秋季多连绵阴雨。 达州元九登高节即元九登高节。 达州元九登高节这一传统已沿袭千年,每年正月初九,数十万人倾城出游,这一壮观景象在全国也属罕见。 目录 1简介 2传承与发展

四川省达州市简介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 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达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地处川渝鄂陕接合部,是中国西部四大名城———成都、重庆、西安、武汉交汇辐射的中心地区,辖通川区、达县、大竹县、渠县、宣汉县、开江县,代管省辖万源市,幅员面积1.6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38万居全省第3位,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5位。达州是中国“汉阙之乡”和“苎麻之乡”,是全省重要的天然气、煤电、化工基地,是全国、全省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是四川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川东工业重镇、交通枢纽和川渝鄂陕四省市接合部的商贸中心。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达州上古属巴地,自东汉和帝永元二年设县治所,历为州、郡、府、专署、地区所在地,隋、唐称通州,宋、元、明、清为达州,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达州是原达县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93年设立达川地区,1999年撤地成立达州市。达州曾养育过宋代文学家张思训、清代著名思想家唐甄等一代名流。达州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王维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浴血奋战,走出了张爱萍、陈伯钧、魏传统、向守志等50多位共和国名将。 交通便捷,商贸活跃。达州是四川通江达海的东通道,国道210、318线纵横全境;襄渝铁路、达成铁路、达万铁路四通八达;河市机场复航后可直达成都、武汉、西安、广州、深圳、北京等地;达渝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2小时以内就直通重庆,到成都也仅需3个半小时;达陕高速公路也正在规划建设,渠江航运经重庆可直达上海。今日达州,已建成集水陆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良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加速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向达州聚集,同时由于达州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很大,达州已成为全省五大二级物流中心之一,商贸流通十分活跃。 资源富集,物产丰饶。全市已探明可开发利用矿产28种,天然气、钾盐、石灰石、煤、石膏、富钾卤水、硫磺矿、锂、锶、锰、钒等,储量十分丰富,特别是天然气储量高达1.5万亿立方,是仅次于新疆、东海的全国第三大气田。工业基础较好,已形成天然气、煤电、化工、冶金、建材、医药、食品、纺织等支柱产业,培育了达钢集团、华蓥电力、达竹煤电、华川汽车、川东电缆、川环橡胶、地奥天府、美好塑业、智鹏麻业、金桥麻业等一批优势企业。达州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加工增值潜力很大,是全国、全省重要的商品粮油、畜禽、苎麻、茶叶、中药材生产基地,灯影牛肉、巴山雀舌、东汉醪糟、大竹苎麻、渠县黄花、开江银杏和油橄榄等享誉巴蜀内外,特色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前景广阔。 山川秀美,生态宜人。全市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国家AA级旅游区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4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各种自然、人文景观精彩纷呈。宣汉罗家坝巴人文化遗址堪与“三星堆”媲美,开发潜力极大;渠县汉阙堪称我国古代文化瑰宝;万源八台山、花萼山雄奇壮丽,幽深高远,有“川东峨眉”之美称;宣汉百里峡,风光秀丽,曲折幽深,不是三峡胜似三峡;大竹五峰山竹海绵连万余亩,相传为“天下竹林之根”;达县真佛山庙群是集“佛教、儒教、道教”合一的宗教胜地。 诚信政府,服务优良。全市制定和完善了鼓励外来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成立投资服务中心,实施“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全程帮办、特事特办、限时办结”制度,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大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重商、亲商、护商、爱商的政务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改善投资软环境,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四川各市介绍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 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 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 通通了。四川主要由四个文化区域组成 巴文化区: 广元、巴中、达州、南充和广安(注意;完整的巴文化区还包括直辖市重庆,重庆简称渝,故重庆称巴渝,以及湖北省恩施州。) 广元市古称利州,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位于四川省北部,川陕甘三省交汇处,为四川的北大门,是进出川的咽喉重地,素有“蜀北重镇”、“川北门户”和“巴蜀金三角”之称。地理座标在北纬31°31'至32°56',东经104°36',至106°45'之间,北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文县,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南郑县交界;南与南充市南部县、阆中市为邻;西与绵阳市平武县、江油市、梓潼县相连;东与巴中市南江县、巴州区接壤。幅员面积16313.78平方公里。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市,辖利州、元坝、朝天3区和青川、旺苍、剑阁、苍溪4县,93个镇,164个乡,8个街道办事处,2497个村民委员会,159个居民委员会,15294个村民小组。截止2008年底,全市总人口310万。汉族占总人口的99.7%,亦有回、藏、满、羌、苗、壮、白、蒙古、布依、土家等少数民族散居,以回族较多。市人民政府驻广元市利州区。 巴中市位于四川东北部,是四川与陕西的交界地区,四川北部门户。地理坐标为东经106度21分至107度45分,北纬31度15分至32度45分,幅员面积12325平方公里。市政府所在地西距成都400公里,北距西安650公里,与相邻的达州、南充、汉中及宝成铁路、襄渝铁路距离都在200公里左右。辖巴州、通江、南江、平昌四区县,250个乡(镇)、2354个村,2009年总人口398万人。幅员面积12301平方公里。 达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南麓。地理坐标为北纬30°75′-32°07′,东经106°94′-108°06′。北接陕西省安康市和湖北省十堰市,南与广安市接壤,东、东南与重庆市万州区城口县、开县及重庆市梁平县、垫江县相邻,西抵巴中市和南充市。是中国西部四大名城——重庆、成都、武汉、西安交汇辐射的中心地带。达州资源富集,交通便捷,发展势头良好,开发潜力巨大,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工业重镇和四省市结合部的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素有中国气都和中国苎麻之乡的“川东明珠”美誉。总面积16591平方千米。总人口637万人。市人民政府驻通川区西外市政中心,邮编:635000,代码:511700,区号:0818,拼音:Dazhou Shi,车牌编号:川S。达州市辖1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南充市是已有建城220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四川省第三大城市,川东北中心城市,位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四川达州市通川区简介

达州市通川区位于四川东北部,是达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为州、府所在地。1976年由达县析出设立达县市,1993年更名为达川市,1999年更名为通川区。全区辖10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旅游风景区管委会,幅员面积445平方公里,总人口40.83万人。 通川区历史悠久,古属巴地,夏时称作“梁州”。东汉和帝时分宕渠县之东置宣汉县。西魏改为石城县。隋改为通州县,明为达州,清改为达县。1976年经国务院批准由达县析出部分地域设立达县市,1993年达川地区行政区划调整时更名达州市,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达川地区设立达州市的同时,达川市更名为达州市通川区。 通川区人杰地灵,历史上有元稹(zhen—3声,河南人,唐代诗人,曾在通州任职)、唐甄(zhen—1声,四川达州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和政论家)、李长祥(达州人,明代崇祯癸未进士)等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徐向前(山西五台县人)、李先念(湖北红安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生活和战斗过,孕育了张爱萍(四川达县人)、魏传统(四川达县人,解放军少将,书法家、诗人)等共和国著名将军,有“将军故乡”之美称。 通川区人杰地灵,一是地理环境优越。区内地形以低山浅丘宽谷为主,地势周边高,中部低,以州河为干流的三条河流流经境内;全区地处北温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7.3摄氏度。二是资源丰富。已探明可供开采的矿产资源达20余种,其中尤以煤、天然气储量较大,水能资源蕴藏量达9.6万千瓦,可开发量达83%以上。三是交通通讯方便。通川区素有“川东北门户”之称,是川东北交通枢纽和川、陕、鄂物资集散地,襄(樊)渝(重庆)铁路横贯境内,达(州)成(都)铁路在此始发,达(州)万(州)铁路、达(州)渝(重庆)高速公路已全面开通。

四川达州方言词汇语法研究

四川达州方言词汇语法研究 摘要:达州市(原达县专区)位于四川省的东北部,总人口六七百万。达州地 区普遍通行的是四川话与普通话基本一致,属于北方方言区,因此简单、易于理解。但达州处于四川省的进出口位置,上接陕西,近邻重庆,隶属四川,又因历 史上几次大迁移融入了湘、吴方言,因此语言环境复杂。有些字、词有独特的声、调、韵,如“哈”,大约有12种不同的读法,有的字、词有当地独特的叫法,如“抄手”叫“包面”,“小孩子”叫“细娃儿”。本文主要以市区方言为例,探讨其成因及价值。 关键词:达州;方言;词汇;语法 一、词汇 达州方言词汇出众,及其具有幽默感。 (一)名词 名词约占达州方言条目总数的三分之一,如达州方言中“擦黑,胶圈,滴滴儿,差(55)胶,贼娃子,梭梭板”等名词对应的普通话是“晚上,皮筋,一点儿,橡皮,小偷儿,滑梯”等 名词。 达州方言里名词后面加“些”表示人或事物的多数;如:“学生些,东西些,桌子椅子些, 锅碗瓢瓢些等。四川话里名词后面表示方位和时间,空间范围的“头,后头”如“屋头,学校头 城头,瓶瓶后头”。 (二)动词 达州方言中动词一般不用重叠式。短暂动作常用动词后面加“一下[i21 ha42]”来表示,如“转一下”、“看一下”,不用“转转”、“看看”。 (三)形容词 达州方言中的形容词,有的用特有的方言字来表示。形容女生很漂亮通常会说“乖 (guai55)”如她长得很乖;形容很高兴、愉快通常会说“安逸”如今天天气很安逸。达州方言 中形容词的生动形式相当丰富,在形容词词根的前后都可加单音节或多音节词缀构成生动形式,表达各种不同的状态、感情色彩。如形容一个人傻常会说“哈(42)”,除了“哈戳戳”, 还常说“哈明哈眼”、“哈不啦叽”等形式。 (四)代词 达州方言的代词主要有哪个(na42 ko21)—(谁)、啥子(sa213 zi42)、爪子(zua213 zi42)—(什么)、咋个(za21 ko213)、啷个(lang42 ko213)—(怎么)等。 (五)量词 达州方言量词丰富。 ①物量,如:匹:一匹肋巴骨;坨:一坨肉。 ②动量词,如:道:跑几道(遍、次)。 (六)副词 达州方言表示程度的副词较多,如:多:多重;咚(dong21):咚乖;飞:飞快。 还有一些比较有特色不能不提的副词,白,不说白,说训白;黑,不说黑,说黢黑;轻,不说轻,说捞轻;重,不说重,说帮重;快,不说快,说飞快;甜,不说甜,说抿甜;酸, 不说酸,说溜酸;等等。 (七)助词 达州方言喜欢用语气助词:嘛、哈、噻、哦、蛮、啵、喃、勒、哟等。比如:好嘛、等 一哈、是噻、是不是哦、做啥蛮、好了啵、要的不喃、说勒些、哎哟等。 二、语法 (一)“被”动句。 达州方言被动句中的“被”字一般说为“遭”,但此时带有不情愿、不高兴的感情色彩,表示迫不得已。如:他遭他妈妈打了,他电脑遭偷了等等。 (二)“儿”的使用。 达州方言中“儿”化音丰富,时常会改变词性。这和重庆方言一致。

达州市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达州市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达州市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一、市场概况 达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城市。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达州市房地产市场也得到了快速的增长。该市的房地产市场主要由住宅、商业办公用房和工业厂房组成。 二、住宅销售情况 达州市的住宅销售较为活跃,特别是中低价位的商品房受到了较大的关注。由于城市发展高速,人口不断增长,新的住房需求也在持续增加。此外,政府的购房补贴政策也刺激了市场的需求。 在销售价格方面,达州市的房价相对较低,吸引了一大批购房者。同时,购房者也对房地产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对绿化环境和小区配套设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三、商业办公用房租赁情况 达州市的商业办公用房租赁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达州市,导致对商业办公用房的需求不断增加。此外,政府的发展规划也鼓励企业在达州市设立办公地点。 商业办公用房的租金水平也在逐年上涨,尤其是位于市中心和交通便利的地段。这些位置优越的商业办公用房租金较高,租

赁率也较高。 四、工业厂房销售情况 达州市的工业厂房销售情况相对低迷。由于市场需求较少,工业厂房的销售量相对较低。这主要是由于工业发展的相对滞后和市场对工业厂房需求的不足所致。 在销售价格方面,工业厂房的价格相对较低,但投资回报率较低,吸引了少数购房者。 五、市场前景分析 基于当前的市场概况和发展趋势,达州市的房地产市场仍然具有较大的潜力。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住宅需求将持续增加。同时,商业办公用房的租赁需求也将继续增长。工业厂房的销售可能会在未来得到提升,但需求增长的速度可能相对较慢。 在政府的引导下,预计达州市的房地产市场将会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购房者和租户将会更加关注房地产的品质和小区配套设施。政府还将继续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 总结: 达州市的房地产市场在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增长,住宅销售活跃,商业办公用房租赁市场发展迅速。工业厂房销售情况相对低迷。市场前景展望良好,需要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品质和小区配套设施。政府政策的调控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达州市喷锌环评

达州市喷锌环评 一、背景介绍 达州市位于四川省中部,是全国重要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基地和重要的能源物流枢纽。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了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达州市政府计划引进喷锌项目,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二、喷锌工艺及其环保性能 喷锌是一种将锌粉通过高压空气喷射技术附着在钢铁表面上的防腐涂层工艺。该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1. 防腐性能好:喷锌后的钢铁表面形成一层坚固耐用、不易脱落的防腐涂层,能够有效地防止钢铁受到大气、水等外界因素的侵蚀。 2. 环保性能好:喷锌过程中不需要使用任何有害物质,而且废水、废气等排放量很小,对环境影响较小。 3. 经济性能好:相比传统防腐涂层工艺,喷锌工艺成本较低,且施工速度快,能够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三、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1. 项目概况: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设地点、建设规模等基本情况。 2. 环境基础状况:包括项目所在地区的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

自然环境条件,以及周边土地利用状况、环保设施等人文环境条件。 3. 喷锌工艺及其环保性能:详细介绍喷锌工艺原理、流程以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措施。 4. 环境影响评价:对项目可能产生的噪声、废气、废水等污染物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5. 环境风险评估:对可能引发的事故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提出应急预案和防范措施。 6. 社会影响评价:对项目可能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四、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1. 保护环境:通过对项目可能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对项目可能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进行评估,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促进可持续发展。 3. 合法合规: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项目建设合法合规。 五、喷锌项目环评的问题与挑战 1. 废气处理难度大:喷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气,其中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些废气是一个难点。 2. 废水处理成本高:喷锌过程中会产生少量废水,其中含有一定量的

四川达州市部分姓氏迁徙调查

四川达州市部分姓氏迁徙调查 四川达州市部分姓氏迁徙调查 达州市是四川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南麓。辖达县、宣汉县、开江县、渠县、大竹县、通川区和万源市7个县市区。 达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达州上古属巴地,夏属梁州,殷商属雍州,春秋战国属巴国,秦和西汉届宕渠县,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万州为通州,隋大业三年(607年)改为通川郡,宋乾德三年(965年)改名为达州,清嘉庆七年(1802年)改为绥定府,民国二年(1913年)置四川省第十五行政督察区,1950年改为川北行政区达县专区,1952年改为四川省达县专区,1968年改为四川省达县地区,1993年更名为达川地区,2000年改为达州市。达州城历为郡、州、府、专区、地区治所。 目前,达州市总人口约700万,居住姓氏约600个以上,系四川人口、姓氏资源大市之一。由于达州地处川东北,紧靠湖北西南边境与长江(三峡)重庆万州南岸不远,故有“湖广填川第一站”之称。 达州人与四川各地一样,十有八九不是老川人,绝大多数姓氏的先祖,几乎都是在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时迁入的。 近年来,笔者花费大量时间,对达州市七个县市区清明迁入姓氏问题,查阅了大量的正史、方志、家史族谱、墓志碑文和民间查访询问,从而获得了众多姓氏迁徙经过的第一手宝贵资料。限于篇幅,这里仅列举部分姓氏支系迁徙分布与流传字辈等方面的情况,仅供有关专家、教授、学者及热心者在研究移民迁徙、群落聚居、家族繁衍、辨析世系、伦理道德、寻根问祖等方面参考。由于多种原因,对采集的资料未能一一核对,错误或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教正。现将达州市7个县市区40多个姓氏100多个支系的迁徙与字辈简介于后:李1—1 宣汉县西北乡李家岩李姓一脉,始迁祖李在前,于明朝末年(1644年)由湖广麻城县高埂堰迁入,从第三代起,李仕华长子李秀芳定居达县大滩乡;次子李洪芳迁居宣汉县柏树乡九君坪;三子李

达州市概况

一、达州市概况 达州市地处四川省东北部,北与陕西接壤,南与重庆相依,东与三峡库区及鄂西地区相通,西与省内巴中、南充等市相连。辖通川区、达县、宣汉县、开江县、大竹县、渠县、万源市(县级市),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省的人口大市、资源富市、工业重镇和交通枢纽,素有“川东明珠”之称。 (一)经济现状 2006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00.4亿元,比上年增长12.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4.7亿元,比上年增加33.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6.1亿元,比上年增长3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47亿元,比上年增长3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06元,比上年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3124元,比上年增加181元;各项存款余额437.8亿元,比上年增长16.0%。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31.4:37.4:31.2。 (二)自然资源 1、人口及土地:到2006年底,全市总人口646.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4.1万人。人口密度390人/平方公里,城镇化率27.1% 。 2006年,全市幅圆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7.36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64亩。 2、河流:达州市境内主要河流属长江支流嘉陵江水系,

发源于大巴山,由北而南呈树枝状分布。前河、中河、后河汇集成州河后与巴河在渠县三汇镇交汇成渠江,向南流300公里进入长江。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干流有15条。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5条,各河流通航里程不等,运载量大多在100吨以下。 3、矿藏资源:全市已发现矿种38种,产地250余处。其中,已探明储量28种,产地146处;可开发利用28种,已开发利用21种。 (1)能源矿 天然气达州市境内天然气远景储量3.8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6300亿立方米。埋藏深度在3000~5000米。主要分布在开江县、宣汉县、达县、大竹县和万源市等地,形成了以川东为中心,辐射周边的大天池构造地质带,成为四川盆地的天然气主力气田。达州境内天然气具有高产、高压、高硫的特性,“十一五”期间,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计划在达州市建设天然气净化厂4座,年处理天然气210亿立方米,年产硫磺450万吨以上。 2006年,达州市年产天然气23.9亿立方米,比去年增长21.4%,其中,本市天然气消费量1.38亿立方米,仅占其生产量的5.7%(主要用于工业燃气18.84%、居民生活62.32%、商业10.87%、压缩天然气7.97%),其余天然气全部外输。 煤炭全市煤炭资源储量为6.4亿吨,保有储量4.2亿吨,

2008年7月达州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达州房地产市场 调查报告 合富锦绣(重庆)地产顾问有限公司 2008年7月21日

第一部分达州简介 达州地处川渝鄂陕四省市结合部,是重庆、成都、武汉、西安四大名城交汇辐射的中心地带,素有“川东明珠”之美誉。幅员面积1.6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46万。达州资源富集,交通便捷,旅游文化丰富,发展势头良好,开发潜力巨大,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工业重镇,是秦巴地区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旅游中心,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冶金建材基地、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以达州为地理中心形成了广安、南充、巴中、汉中、安康、十堰、万州、涪陵9个市(区)在内的秦巴经济发展圈是革命老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地区,位于该地区中心的达州市当然地承担起了带动和辐射周边地区城市的重任,具备成为川渝鄂陕结合部中心大城市基本条件。 达州市已被四川省作为全省重点发展的十大城市之一,随着达州天然气被探明,大规模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达州城市规划和建设已顺势走上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为适应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新形势,去年我市及时修编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性质确定为:“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秦巴地区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性中心特大城市”;远景规划控制面积884平方公里,城市空间布局以州河为轴心,形成“一城五片”的结构形态。到2010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为60平方公里,人口80万人;到2020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为189平方公里,人口约180万人。城市空间布局:发展建设老城组团、西外组团、北外组团、南外组团“四大组团”。同时,加快罗江、河市、复兴、蒲家、双龙等卫星城镇建设。根据“老城重在疏解整容,西外、南外、北外三大版快加快建设拓展,罗江、复兴、河市、蒲家、双龙等城市组群提速发展”的城市发展方向,全面实施西、南、北三向空间拓展战略。即向北支持通川区加快北外新区开发建设,向南支持达县积极推进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建设,向西着力加快西外经济开发区建设。 市委、市政府按照“规划先导、构建框架,组团开发、市区(县)联动,市场运作、分步实施,完善功能、突出特色”的思路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的方针,全面打造大城市,高起点规划四川省特大城市。城市发展将以西城为城市中心,以南城和老城为城市副中心,沿州河发展轴展开,形成“一城五片”的功能分区。重点建设全市城市干道、区域干线及县际公路网络,形成“三纵四横两环”格局,加速建设达州城市环线是重中之重,将有效构建达州作为大城市的基本骨架。 第二部分宏观经济状况 城市经济发展状况 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510.41亿元,增长14.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8亿元,增长38.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5.02亿元,增长3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6.6亿元,增长35.6%。社会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