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支撑计算书

墙支撑计算书
墙支撑计算书

墙支撑计算书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墙模板计算书

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2001)、《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 50009-2001)等编制。

一、墙模板基本参数

计算断面宽度700mm,高度4000mm,两侧楼板高度200mm。

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胶合板。

内龙骨间距250mm,内龙骨采用50×100,外龙骨采用双钢管48×。

对拉螺栓布置9道,在断面内水平间距

150+450+450+450+450+450+450+450+450mm,断面跨度方向间距450mm,直径

14mm。

图1 墙模板侧面示意图

图2 墙模板立面示意图

二、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m3;

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h;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

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

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m2,

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m2,

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 m2。

三、墙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的计算宽度取。

荷载计算值 q = ××+××=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抵抗矩W和截面惯性矩I分别为:

W = ××6 = ;

I = ×××12 = ;

计算简图

剪力图(kN)

弯矩图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

N2=

N3=

N4=

最大弯矩 M = 最大剪力 Q =

最大变形 V =

(1)抗弯强度计算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1000×1000/205200=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2××=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50,满足要求!

四、墙模板内龙骨的计算

内龙骨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通常按照均布荷载连续梁计算。

内龙骨均布荷载按照面板最大支座力除以面板计算宽度得到。 q = =m

内龙骨按照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

内龙骨计算简图

内龙骨剪力图(kN)

内龙骨弯矩图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 F=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剪力 Q =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V=

内龙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抵抗矩W和截面惯性矩I分别为:

W = ××6 = ;

I = ×××12 = ;

(1)内龙骨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106/=mm2

内龙骨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mm2,满足要求!

(2)内龙骨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2295/(2×50×100)=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mm2

内龙骨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内龙骨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

内龙骨的最大挠度小于250,满足要求!

五、墙模板外龙骨的计算

外龙骨承受内龙骨传递的荷载,按照集中荷载下连续梁计算。

外龙骨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横向支撑钢管传递力。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支撑钢管弯矩图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 最大变形 vmax=

最大支座力 Qmax=

抗弯计算强度 f=×106/=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150与10mm,满足要求!

六、对拉螺栓的计算

计算公式:

N < [N] = fA

其中 N ——对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 (mm2);

f ——对拉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

对拉螺栓的直径(mm): 14

对拉螺栓有效直径(mm):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mm2): A =

对拉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kN): [N] =

对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 N =

对拉螺栓强度验算满足要求!

墙模板计算书

墙模板计算书 齐家工程;工程建设地点:;属于结构;地上0层;地下0层;建筑高度:0m;标准层层高:0m ;总建筑面积:0平方米;总工期:0天。 本工程由投资建设,设计,地质勘察,监理,组织施工;由担任项目经理,担任技术负责人。 墙模板的计算参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 墙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龙骨(木楞或钢楞)组成:直接支撑模板的为次龙骨,即内龙骨;用以支撑内层龙骨的为主龙骨,即外龙骨。组装墙体模板时,通过穿墙螺栓将墙体两侧模板拉结,每个穿墙螺栓成为主龙骨的支点。 根据《建筑施工手册》,当采用溜槽、串筒或导管时,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为2.00kN/m2; 墙模板的总计算高度(m):H=3.00;模板在高度方向分 2 段进行设计计算。 第1段(墙底至墙身高度1.50米位置;分段高度为1.50米): 一、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次楞间距(mm):150;穿墙螺栓水平间距(mm):450; 主楞间距(mm):450;穿墙螺栓竖向间距(mm):450; 对拉螺栓直径(mm):M14; 2.主楞信息 主楞材料:圆钢管;主楞合并根数:2; 直径(mm):48.00;壁厚(mm):2.50; 3.次楞信息 次楞材料:木方;次楞合并根数:2; 宽度(mm):60.00;高度(mm):80.00; 4.面板参数

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14.00; 面板弹性模量(N/mm2):60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13.00;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50; 5.木方和钢楞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13.00;方木弹性模量E(N/mm2):9000.00;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 t(N/mm2):1.50; 钢楞弹性模量E(N/mm2):206000.00;钢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205.00; 墙模板设计简图 二、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F=0.22γtβ1β2V1/2 F=γH 其中γ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2.000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500m/h; H -- 模板计算高度,取1.500m; 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新规范连墙件计算计算书

连墙件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3、《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 JGJ231-2010 4、《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一、风荷载参数 架体高度(m) 50 脚手架钢管类型 Φ48.3×3.6 立杆步距h(m) 1.8 立杆纵距或跨距la(m) 1.5 立杆横距lb(m) 1.05 连墙件水平间距L(m) 1.5 连墙件竖直间距H(m) 6 连墙件连接方式 扣件连接 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轴向力N 0(kN) 3 连墙件计算长度l 0(mm) 1500 连墙件截面类型 钢管 连墙件型号 Φ48.3×3.6 连墙件截面面积Ac(mm 2 ) 506 连墙件截面回转半径i(mm) 15.9 连墙件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 2 ) 205 连墙件与扣件连接方式 双扣件 扣件抗滑移折减系数 0.9

连墙件示意图 N lw=1.4×ωk×L×H=1.4×0.379×1.5×6=4.775kN 长细比λ=l0/i=1500/15.9=94.34,查《规范》表A.0.6得,φ=0.634 (N lw+N0)/(φAc)=(4.775+3)×103/(0.634×506)=24.236N/mm2≤0.85 ×[f]=0.85 ×205N/mm2=174.25N/mm2 满足要求! 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 N lw+N0=4.775+3=7.775kN≤0.9×12=10.8kN 满足要求!

剪力墙计算书

墙模板安全(非组合钢模板)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5、《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 6、《施工手册》(第五版) 二、计算参数

(图1)纵向剖面图

(图2)立面图 三、荷载统计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 F1=0.22γc t0β1β2V0.5=0.22×24×4×1.2×1.15×20.5=41.218kN/m2 F2=γc H=24×4500/1000=108kN/m2 标准值G4k=min[F1,F2]=41.218kN/m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

根据墙厚的大小确定组合类型: 当墙厚大于100mm: S=0.9max[1.2G4k+1.4Q3k,1.35G4k+1.4×0.7Q3k] 当墙厚不大于100mm: S=0.9max[1.2G4k+1.4Q2k,1.35G4k+1.4×0.7Q2k] 则:S=0.9×max(1.2×41.218+1.4×(1×2+(1-1)×4),1.35×41.218+1.4×0.7×(1×2+(1-1)×4))=51.8 44 kN/m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 k=G4k=41.218kN/m2 (图3)模板设计立面图 四、面板验算 根据规范规定面板可按简支跨计算,根据施工情况一般楼板面板均搁置在梁侧模板上,无悬挑端,故可按简支跨一种情况进行计算,取b=1m单位面板宽度为计算单元。 W=bh2/6=1000×152/6=37500mm3,I=bh3/12=1000×153/12=281250mm4

(新)塔吊附墙计算书_.doc_

编制单位:编制人:审核人:编制时间:

目录 一、塔吊附墙概况 二、塔吊附墙杆受力计算 三、结构柱抗剪切验算 四、附墙杆截面设计和稳定性强度验算

一、塔吊附墙概况 本工程结构高度53.4 m,另加桅杆15米,总高度68.4米。本工程采用FO/23B塔吊,塔吊采用固定式现浇砼基础,基础埋设深度-5.35m,塔身设两道附墙与结构柱拉结:塔身升到12标准节时,设第一道附墙于第6标准节(结构标高23.47米),塔吊升到第17标准节时,设第二道附墙于第14标准节(结构标高42.8米),然后加到第23标准节为止。 在加第二道附墙之前,第一道附墙以上有17-6=11个标准节,而第二道附墙以上塔身标准节数最多为23-14=9节,因此,第二道附墙设置之前第一道附墙受力最大。本计算书将对第一道附墙进行受力计算和构造设计。为简化计算和偏于安全考虑,第二道附墙将采用与第一道附墙相同的构造形式。 本工程计划使用金环项目使用过的塔吊附墙杆。根据塔吊与结构的位置关系,附墙杆夹角较小,附墙杆与结构柱连接的予埋件分别采用不同的形式。 本计算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附墙杆及支座受力计算,结构柱抗剪切及局部受压验算,附墙杆予埋件锚筋设计,附墙杆型号选用。 二、塔吊附墙杆受力计算 (一)、塔吊附墙内力计算,将对以下两种最不利受力情况进行:1、塔机满载工作,起重臂顺塔身x-x轴或y-y轴,风向垂直于起重 臂(见图1);

2、塔机处于非工作状态,起重臂处于塔身对角线,风向由起重臂吹 向平衡臂(见图2)。 对于第一种受力状态,塔身附墙承担吊臂制动和风力产生的扭矩和附墙以上自由高度下塔身产生的水平剪力。 对于第二种受力状态,塔身附墙仅承受附墙以上自由高度下塔身产生的水平剪力。 以下分别对不同受力情况进行计算: (二)、对第一种受力状态,附墙上口塔身段面内力为: 弯矩:M=164.83(T.m) 剪力:V=3.013(T) 扭矩:T=12(T.m),则: 1、当剪力沿x-x轴时(见图a), 由∑M B=0,得 T+V*L1 -L B0’*N1=0 即: N1=(T+ V*L1)/ L B0’ =(12+3.013*3.65)/5.932 =3.88(T) 通过三角函数关系,得支座A反力为: R AY= N1*sin52.3426=3.88*sin52.3426=2.84(T) R Ax= N1*cos52.3426=3.88* cos52.3426=2.64(T) 由∑M C=0,得 N3*L G0’+T+V*0.8=0

墙模板设计计算书

墙模板设计计算书 一. 荷载计算: 已知条件:墙混凝土计算高度h=1.00m; ⑥.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标准值 25.00 KN/m2 ⑦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 4.0 KN/m2 γc=25 KN/m3混凝土自重 设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T=15.00℃ t =200/(T+15)=200/(15.00+15)=6.67 设混凝土浇筑速度 V=32.00m/s β 1 =1.00 外加剂修正系数 β 2 =1.00 塌落度修正系数 F 1=0.22γ c t β 1 β 2 V1/2 =0.22×25×6.67×1.00×1.00×32.001/2=207.42 KN/m2 F 2=γ c H=25×1.00=25.00 KN/m2 取F=25.00 KN/m2 二.墙模板计算: 模板采用组合钢摸板,荷载折减系数取0.85 按模板宽度:0.300m单元计算; 模板EI=55560000000N·mm2 模板W=5940mm3;按四跨连续梁计算 模板计算跨度l=0.600m 模板允许应力[σ]=215.0 N/mm2 1.荷载 荷载: q=0.85×(1.2×⑥+1.4×⑦) ×0.300 =0.85×(1.2×25.00+1.4×4)×0.300 =9.78KN/m用于计算弯矩

q’=0.85×⑥×0.300 =0.85×25.00×0.300 =6.375KN/m用于计算挠度 2.抗弯强度验算: M=0.1070ql2=0.1070×9.78×0.6002 =0.3767KN·m σ=M/W=0.3767×106/5940 =63.4N/mm2<215.0N/mm2 3.挠度验算: ω=0.6320×q’l4/100EI =0.6320×6.375×(0.600×1000)4/(100×55560000000) =0.10mm<[ω]=1.5mm 允许挠度[ω]=1.5mm 三.墙侧模水平龙骨强度验算: 水平龙骨采用2根φ48.5mm×3.5mm钢管;间距0.600mm 水平龙骨截面抵抗矩W=5080; 水平龙骨刚度EI=25100000000; 水平龙骨允许应力[σ]=205.0000N/mm2 水平龙骨计算跨度l=0.6000m 按五跨连续梁计算; 荷载折减系数取0.90 荷载: 0.90×(1.2×⑥+1.4×⑦) =0.90×(1.2×25.00+1.4×4) =25.00KN/m2 q=25.00×0.600=21.36KN/m 用于计算弯矩 q’=0.90×⑥×0.600=15.00N/mm用于计算挠度 M =0.105×ql2=0.105×21.36×0.30002=0.2019KN·m max /2W=0.2019×106/(2×5080) σ=M max =19.8673N/mm2<205.0000N/mm2 ω=0.644q’l4/(2×100EI)

悬挑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范本)

悬挑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范本) 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更多建筑工程技术资料请加群(303362541) 计算参数: 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20.0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立杆的纵距1.20米,立杆的横距1.05米,内排架距离结构0.50米,立杆的步距1.20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3.6, 连墙件采用2步2跨,竖向间距2.40米,水平间距2.40米。 施工活荷载为2.0kN/m2,同时考虑2层施工。 脚手板采用竹笆片,荷载为0.10kN/m2,按照铺设4层计算。 栏杆采用冲压钢板,荷载为0.16kN/m,安全网荷载取0.0100kN/m2。 脚手板下大横杆在小横杆上面,且主结点间增加一根大横杆。 基本风压0.30kN/m2,高度变化系数1.2500,体型系数0.6000。 悬挑水平钢梁采用[5号槽钢U口水平,建筑物外悬挑段长度2.50米,建筑物内锚固段长度1.50米。 悬挑水平钢梁采用悬臂式结构,没有钢丝绳或支杆与建筑物拉结。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π(D4-d4)/32D。 一、大横杆的计算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按照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40kN/m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100×1.050/2=0.052kN/m 活荷载标准值Q=2.000×1.050/2=1.050kN/m 静荷载的计算值 q1=1.2×0.040+1.2×0.052=0.111kN/m 活荷载的计算值 q2=1.4×1.050=1.470kN/m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弯矩为 M1=(0.08×0.111+0.10×1.470)×1.2002=0.224kN.m 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弯矩为 M2=-(0.10×0.111+0.117×1.470)×1.2002=-0.264kN.m 我们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 σ=0.264×106/5260.0=50.114N/mm2 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完整版)模板计算书范本.docx

剪力墙计算书: 一、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次楞 (内龙骨 )间距 (mm):200 ;穿墙螺栓水平间距 (mm):600; 主楞 (外龙骨 )间距 (mm):500 ;穿墙螺栓竖向间距 (mm):500; 对拉螺栓直径 (mm):M14 ; 2.主楞信息 龙骨材料 :钢楞;截面类型 :圆钢管 48×3.5; 钢楞截面惯性矩 I(cm4):12.19;钢楞截面抵抗矩 W(cm3):5.08; 主楞肢数 :2; 3.次楞信息 龙骨材料 :木楞; 宽度 (mm):60.00;高度 (mm):80.00; 次楞肢数 :2; 4.面板参数 面板类型 :木胶合板;面板厚度 (mm):17.00; 面板弹性模量 (N/mm 2 ):9500.00;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 f c(N/mm 2):13.00;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 (N/mm 2 ):1.50; 5.木方和钢楞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 f c(N/mm 2):13.00;方木弹性模量 E(N/mm 2):9500.00;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f t(N/mm 2):1.50;

2 钢楞弹性模量 E(N/mm ):210000.00; 钢楞抗弯强度设计值 f c(N/mm 2):205.00; 墙模板设计简图 二、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 其中γ--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可按现场实际值取,输入0时系统按200/(T+15)计算,得 5.714h;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 2.500m/h; H --模板计算高度,取3.000m;

侧墙模板支架稳定性验算

侧墙模板支架稳定性验算: (1)最大侧压力计算 F=0.22γct0β1β2ν1/2 F=γcH 按上二式计算,并取二式中的较小值。 F=0.22γct0β1β2ν1/2=0.22×25×(200/28+15)×1.2×1.15×21/2=0.22×25×4.65×1.2×1.15×1.414=49.91KN/m2 砼侧压力的计算高度高度取5.6m(取最大值) F=γcH=25×5.6=140 KN/m2 按取最小值,故最大侧压力为49.91KN/m2 (2)有效压头高度 h=F/γc=49.91/25=1.996m (3)荷载组合 1.2×(4.991+0.4)+1.4(0.3+0.4)=7.45t/m2 (4)支架布置 取柱网0.6m×0.6m(纵向×横向),横杆步距为0.8m,则每根立杆受力:0.6m×0.6m/根×7.45t/m2×2=5.36t/根=107.41N/mm2。(两侧墙同时对称浇筑) (5)立杆的稳定性验算 N/ΨA≤f Ψ=N/Af=53600/(391×205)=0.668 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附录C查得长细比λ=89 钢管的回转半径i=1/4√(D2+d2)=16mm Ψ为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由λ=L0 /i可得立杆的允许长度即横杆的步距L0 =λi=89×16=1424mm 所以横杆的步距选择为0.8m满足要求。 (6)模板计算 侧墙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取单位宽度0.6m的面板作为计算单元。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60×1.82/6=32.4cm3; I=60×1.83/12=29.16cm4;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200mm)。 1)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M=0.1×7.45×0.22=0.0298t.m; 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σ=29800/32400=0.920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 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0.920N/mm2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3N/mm2,满足要求。2)挠度计算 挠度计算公式为 1 / 2

斜道计算书

斜道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一、基本参数 二、荷载参数

搭设示意图: 平面图

立面图三、纵向水平杆验算 计算简图如下:

水平杆布置方式 承载力使用极限状态 q=(1.2×(0.038+G kjb×l b/(m+1 ))+ 1.4×G kq×l b/(m+1))×cosθ=(1.2×(0.038 +0.35×1/(2+1 ))+ 1.4×3×1/(2+1))×0.949 =1.505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0.038+G kjb×l b/(m+1 ))+G kq×l b/(m+1))×cosθ=((0.038 +0.35×1/(2+1 ))+ 3×1/(2+1))×0.949 =1.096kN/m 计算简图如下:

1、抗弯验算 M max=0.1q(l a/cosθ)2=0.1×1.505×(1.5/0.949)2= 0.376kN·m σ=M max/W=0.376×106/5080 = 74.016 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 = 0.677q'(l a/cosθ)4/(100EI)=0.677×1.096×(1500/0.949)4/(100×206000×121900)=1.844mm≤[ν] = min[l a/cosθ/150,10]= min[1500/0.949/150,10]=10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力使用极限状态 R max= 1.1×ql a/cosθ=1.1×1.505×1.5/0.949=2.617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 max'= 1.1×q'l a/cosθ=1.1×1.096×1.5/0.949=1.906kN 四、横向水平杆验算 承载力使用极限状态 F1=R max/cosθ=2.617/0.949=2.758kN q=1.2×0.038=0.046 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F1'=R max'/cosθ=1.906/0.949=2.008kN

附墙加长架计算

附墙加长架 (3400mm) 计 算 书 附墙加长架计算 一、概述 SC200/200,SCD200/200型号施工升降机产品得研制过程中经过了严格得设计计算,从材料选择,力学分析等,所有参数均符合国家标准GB10054-2005,GB0055-2007以及GB3811等相关标准设计计算,吊笼、标准节、传动机构,附墙架等结构部件都有详细得设计计算,事实证明,标配得该型号产品完全能够满足施工过程中运输得使用要求,但就是,由于施工工地得现场状况各不相同,所以,各个施工现场施工升降机得安装条件也不相同,附墙架得安装距离也不相同,为满足施工需要,往往需要对附墙架进行相应过得设计改变,在此,以附墙加长为例,对加长2000mm得附墙架进行设计力学分析,设计计算,本计算书就是以标准附墙架设计计算书为基础,并对其加长部分作为补充完成得,具体如下: 二、主要参数 型号:SC200/200 标准节长度:1508mm 450米标准节立管尺寸:0 ~70m,直径φ76、1×10、0mm 70~190m,直径φ76、1×8、0mm 190~310m,直径φ76、1×6、3mm 310~450m,直径φ76、1×4、5mm

标准节立管中心距:650×650mm 标准节重量:直径φ76、1×4、5mm 150kg/节 直径φ76、1×6、3mm 170kg/节 直径φ76、1×8、0mm 190kg/节 直径φ76、1×10mm 210kg/节吊笼体积:3200×1500×2500mm 安装高度:450m 附墙架类型:Ⅱ 附墙架间距:3~10、5m 最大悬臂高度:7、5m 附墙架连接尺寸:B=1430 L=2900~3600 三、材料特性 弹性摸量:E=2、1×106kg/cm2 剪切摸量:G=8、1×105kg/cm2 密度:ρ=7、8×10-3kg/cm3 泊松比:μ=0、26 四、受力分析 1、选配得标准节为650×650×1508 mm。 选配得附墙架为Ⅱ型附墙架(最大附墙距离2900~3600 mm)。 附墙距离约7000 mm,需要增加一个加长架(3400mm),如下所示:

墙模板计算书

墙模板计算书 蓝雅(合肥)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工程工程;工程建设地点: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属于结构;地上0层;地下0层;建筑高度:0m;标准层层高:0m ;总建筑面积:0平方米;总工期:580天。 本工程由蓝雅(合肥)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北京炎黄联合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地质勘察,上海智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监理,宏润建设集团股匪有限公司组织施工;由张波担任项目经理,许勇担任技术负责人。 墙模板的计算参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 墙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龙骨(木楞或钢楞)组成:直接支撑模板的为次龙骨,即内龙骨;用以支撑内层龙骨的为主龙骨,即外龙骨。组装墙体模板时,通过穿墙螺栓将墙体两侧模板拉结,每个穿墙螺栓成为主龙骨的支点。 根据《建筑施工手册》,当采用容量为0.2~0.8m3的运输器具时,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为3.00kN/m2; 一、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次楞间距(mm):225;穿墙螺栓水平间距(mm):450; 主楞间距(mm):450;穿墙螺栓竖向间距(mm):450; 对拉螺栓直径(mm):M12; 2.主楞信息 主楞材料:圆钢管;主楞合并根数:2; 直径(mm):48.00;壁厚(mm):3.00; 3.次楞信息 次楞材料:木方;次楞合并根数:2; 宽度(mm):60.00;高度(mm):80.00; 4.面板参数

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18.00; 面板弹性模量(N/mm2):60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13.00;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50; 5.木方和钢楞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13.00;方木弹性模量E(N/mm2):9000.00;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 t(N/mm2):1.50; 钢楞弹性模量E(N/mm2):206000.00;钢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205.00; 墙模板设计简图 二、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F=0.22γtβ1β2V1/2 F=γH 其中γ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2.000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 -- 模板计算高度,取3.000m; 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盘扣式脚手架详细计算书

盘扣式脚手架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 JGJ231-2010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一、脚手架参数 二、荷载设计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1.02 搭设示意图 盘扣式脚手架剖面图

盘扣式脚手架立面图 盘扣式脚手架平面图三、横向横杆验算

横向横杆钢管类型A-SG-1500 横向横杆自重G khg(kN) 0.05 单跨间横杆根数n jg 2 间横杆钢管类型B-SG-1500 间横杆自重G kjg(kN) 0.043 纵向横杆钢管类型B-SG-1500 纵向横杆自重G kzg(kN) 0.043 横向横杆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横向横杆截面惯性矩I(mm4) 92800 横向横杆弹性模量E(N/mm2) 206000 横向横杆截面抵抗矩W(mm3) 3860 承载力使用极限状态 q=1.2×(G khg/l b+G kjb×l a/(n jg+1) )+1.4×Q kzj × l a /( n jg +1) =1.2×(0.050/0.9+0.35×1.8/(2+1))+1.4×2.0×1.8/(2+1)=1.999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G khg/l b+G kjb×l a/(n jg+1) )+Q kzj × l a /( n jg +1) =(0.050/0.9+0.35×1.8/(2+1))+2.0×1.8/(2+1)=1.466kN/m 计算简图如下 1、抗弯验算 M max=ql b2/8=1.999×0.92/8=0.202kN·m σ=M max/W=0.202×106/3860=52.43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V max=5q'l b4/(384EI)=5×1.466×9004/(384×206000×92800)

标准层剪力墙模板计算书

标准层剪力墙模板计算书墙模板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等规范。 墙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龙骨(木楞或钢楞)组成:直接支撑模板的为次龙骨,即内龙骨;用以支撑内层龙骨的为主龙骨,即外龙骨。组装墙体模板时,通过穿墙螺栓将墙体两侧模板拉结,每个穿墙螺栓成为主龙骨的支点。根据规范,当采用溜槽、串筒或导管时,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为2.00kN/m2; 一、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次楞(内龙骨)间距(mm):200mm;穿墙螺栓水平间距(mm):600mm; 主楞(外龙骨)间距(mm):400mm;穿墙螺栓竖向间距(mm):400mm; 对拉螺栓直径(mm):M14; 2.主楞信息 龙骨材料:钢楞;截面类型:圆形钢管48×3.0 截面惯性矩I(cm4):10.78cm4;截面抵抗矩W(cm3):4.49cm3; 主楞肢数:1; 3.次楞信息 龙骨材料:木楞;截面类型:矩形; 宽度(mm):60mm;高度(mm):80mm; 次楞肢数:2; 4.面板参数 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18.00mm; 面板弹性模量(N/mm2):9500.00N/mm2;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13.00N/mm2;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50N/mm2;

5.木方参数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130.00N/mm2;方木弹性模量 E(N/mm2):9500.00N/mm2;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 t(N/mm2):1.50N/mm2; 钢楞弹性模量E(N/mm)2:210000N/mm2;钢楞抗弯强度设计值 f c N/mm2:205N/mm2; 墙模板设计简图 二、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其中γ--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kN/m3; t--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可按现场实际值取,输入0时系统按200/(T+15)计算,得5.714h; 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m/h;

塔吊附墙计算书[1]

塔吊附着计算 塔机安装位置至建筑物距离超过使用说明规定,需要增长附着杆或附着杆与建筑物连接的两支座间距改变时,需要进行附着的计算。主要包括附着杆计算、附着支座计算和锚固环计算。 一、支座力计算 塔机按照说明书与建筑物附着时,最上面一道附着装置的负荷最大,因此以此道附着杆的负荷作为设计或校核附着杆截面的依据。 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以视为一个带悬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其内力及支座反力计算如下: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W k=W0×μz×μs×βz 其中 W0——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W0= 0.55kN/m2; μ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 μz=2.340;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U s=0.065; βz——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βz=0.70 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N w=W k×B×K s 其中 W k——风荷载水平压力,W k=0.059kN/m2 B——塔吊作用宽度,B=1.50m K s——迎风面积折减系数,K s=0.20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q=0.02kN/m 风荷载实际取值 q=0.02kN/m 塔吊的最大倾覆力矩 M=1000kN.m q M 24.0m 9.0m 12.0m 12.0m 30.0m 计算结果: N w=107.477kN 二、附着杆内力计算 计算简图:

计算单元的平衡方程为: 其中: 三、第一种工况的计算 塔机满载工作,风向垂直于起重臂,考虑塔身在最上层截面的回转惯性力产生的扭矩和风荷载扭矩。 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θ从0-360循环,分别取正负两种情况,分别求得各 附着最大的轴压力和轴拉力: 杆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139.88 kN 杆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89.06 kN 杆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43.98 kN 杆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122.71 kN 杆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30.50 kN 杆3的最大轴向拉力为:112.70 kN 四、第二种工况的计算 塔机非工作状态,风向顺着起重臂,不考虑扭矩的影响。 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θ=45,135,225,315, Mw=0,分别求得各附着最大的轴压 力和轴拉力。 杆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114 kN 杆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57.47 kN 杆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60.08 kN

墙模板计算书(附图)

墙模板计算书 墙模板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 墙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龙骨(木楞或钢楞)组成:直接支撑模板的为次龙骨,即内龙骨;用以支撑内层龙骨的为主龙骨,即外龙骨。组装墙体模板时,通过穿墙螺栓将墙体两侧模板拉结,每个穿墙螺栓成为主龙骨的支点。 根据规范,当采用溜槽、串筒或导管时,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为 2.00kN/m2; 一、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次楞(内龙骨)间距(mm):300;穿墙螺栓水平间距(mm):600; 主楞(外龙骨)间距(mm):500;穿墙螺栓竖向间距(mm):500; 对拉螺栓直径(mm):M14; 2.主楞信息 龙骨材料:木楞; 宽度(mm):80.00;高度(mm):100.00; 主楞肢数:1; 3.次楞信息 龙骨材料:木楞; 宽度(mm):60.00;高度(mm):80.00; 次楞肢数:2; 4.面板参数 面板类型:竹胶合板;面板厚度(mm):18.00;

面板弹性模量(N/mm2):9500.00; (N/mm2):13.00;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 c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50; 5.木方参数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 (N/mm2):13.00;方木弹性模量E(N/mm2):9500.00; c (N/mm2):1.50;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 t 墙模板设计简图 二、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其中γ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可按现场实际值取,输入0时系统按200/(T+15)

剪力墙结构设计计算要点和实例

剪力墙计算 第5章剪力墙结构设计 本章主要内容: 5.1概述 结构布置 剪力墙的分类 剪力墙的分析方法 5.2整体剪力墙和整体小开口剪力墙的计算 整体剪力墙的计算 整体小开口剪力墙的计算 5.3联肢剪力墙的计算 双肢剪力墙的计算 多肢墙的计算 5.4壁式框架的计算 计算简图 内力计算 位移的计算 5.5剪力墙结构的分类 按整体参数分类 按剪力墙墙肢惯性矩的比值 剪力墙类别的判定 5.6剪力墙截面的设计 墙肢正截面抗弯承载力 墙肢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施工缝的抗滑移验算 5.7剪力墙轴压比限制及边缘构建配筋要求 5.8短肢剪力墙的设计要求 5.9剪力墙设计构造要求 5.10连梁截面设计及配筋构造 连梁的配筋计算 连梁的配筋构造 5.1概述 一、概述 1、利用建筑物的墙体作为竖向承重和抵抗侧力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体系。墙体同时也作为维护及房间分隔构件。 2、剪力墙的间距受楼板构件跨度的限制,一般为3~8m。因而剪力墙结构适用于要求小房间的住宅、旅馆等建筑,此时可省去大量砌筑填充墙的工序及材料,如果采用滑升模板及大模板等先进的施工方法,施工速度很快。 3、剪力墙沿竖向应贯通建筑物全高,墙厚在高度方向可以逐步减少,但要注意

避免突然减少很多。剪力墙厚度不应小于楼层高度的1/25及160mm。 4、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整体性好,刚度大,在水平力作用下侧向变形很小。墙体截面面积大,承载力要求也比较容易满足,剪力墙的抗震性能也较好。因此,它适宜于建造高层建筑,在10~50层范围内都适用,目前我国10~30 层的高层公寓式住宅大多采用这种体系。 5、剪力墙结构的缺点和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主要是剪力墙间距太小,平面布置不灵活,不适应于建造公共建筑,结构自重较大。 6、为了减轻自重和充分利用剪力墙的承载力和刚度,剪力墙的间距要尽可能做大些,如做成6m左右。 7、剪力墙上常因开门开窗、穿越管线而需要开有洞口,这时应尽量使洞口上下对齐、布置规则,洞与洞之间、洞到墙边的距离不能太小。 8、因为地震对建筑物的作用方向是任意的,因此,在建筑物的从纵横两个方向都应布置剪力墙,且各榀剪力墙应尽量拉通对直。 9、在竖向,剪力墙应伸至基础,直至地下室底板,避免在竖向出现结构刚度突变。但有时,这一点往往与建筑要求相矛盾。例如在沿街布置的高层建筑中,一般要求在建筑物的底层或底部若干层布置商店,这就要求在建筑物底部取消部分隔墙以形成大空间,这时也可将部分剪力墙落地、部分剪力墙在底部改为框架,即成为框支剪力墙结构,也称为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 10、当把墙的底层做成框架柱时,称为框支剪力墙,底层柱的刚度小,形成上下刚度突变,在地震作用下底层柱会产生很大的内力和塑性变形,致使结构破坏。因此,在地震区不允许单独采用这种框支剪力墙结构。 11、剪力墙的开洞:在剪力墙上往往需要开门窗或设备所需的孔洞,当洞口沿竖向成列布置时,根据洞口的分布和大小的不同,在结构上就有实体剪力墙、整体小开口剪力墙、联肢剪力墙、壁式框架等。

7#塔机附着计算书

7#塔机附着验算计算书计算依据: 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标准》JGJ/T187-2019 2、《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 一、塔机附着杆参数

附图如下: 塔机附着立面图 三、工作状态下附墙杆内力计算 1、扭矩组合标准值T k 回转惯性力及风荷载产出的扭矩标准值:T k=T k1=67kN·m 2、附着支座反力计算 计算简图

剪力图 得:R E=92.328kN 在工作状态下,塔机起重臂位置的不确定性以及风向的随机性,在计算支座5处锚固环截面内力时需考虑塔身承受双向的风荷载和倾覆力矩及扭矩。 3、附墙杆内力计算 支座5处锚固环的截面扭矩T k(考虑塔机产生的扭矩由支座5处的附墙杆承担),水平内力N w=20.5R E=130.572kN。 计算简图: 塔机附着示意图

塔机附着平面图 α1=arctan(b1/a1)=52.997°α2=arctan(b2/a2)=51.771° α3=arctan(b3/a3)=51.771°α4=arctan(b4/a4)=52.997° β1=arctan((b1-c/2)/(a1+c/2))=43.518°β2=arctan((b2+c/2)/(a2+c/2))=50.557° β3=arctan((b3+c/2)/(a3+c/2))=50.557°β4=arctan((b4-c/2)/(a4+c/2))=43.518° 四杆附着属于一次超静定结构,用力法计算,切断T4杆并代以相应多余未知力X1=1。 δ11× X1+Δ1p=0 X1=1时,各杆件轴力计算: T11×sin(α1-β1)×(b1-c/2)/sinβ1+T21×sin(α2-β2)×(b2+c/2)/sinβ2-T31×sin(α3- β3)×(b3+c/2)/sinβ3-1×sin(α4-β4)×(b4-c/2)/sinβ4=0 T11×cosα1×c-T31×sinα3×c-1×cosα4×c-1×sinα4×c=0 T21×cosα2×c+T31×sinα3×c-T31×cosα3×c+1×sinα4×c=0 当N w、T k同时存在时,θ由0~360°循环,各杆件轴力计算: T1p×sin(α1-β1)×(b1-c/2)/sinβ1+T2p×sin(α2-β2)×(b2+c/2)/sinβ2-T3p×sin(α3- β3)×(b3+c/2)/sinβ3-T k=0 T1p×cosα1×c-T3p×sinα3×c-N w×sinθ×c/2+N w×cosθ×c/2-T k=0 T2p×cosα2×c-T3p×sinα3×c+T3p×cosα3×c-N w×sinθ×c/2-N w×cosθ×c/2-T k=0 δ11=Σ(T12L/(EA))=T112(a1/cosα1)/(EA)+T212(a2/cosα2)/(EA)+T312(a3/cosα3)/(EA)+12(a4/co sα4)/(EA) Δ1p=Σ(T1×T p L/(EA))=T11×T1p(a1/cosα1)/(EA)+T21×T2p(a2/cosα2)/(EA)+T31×T3p(a3/cosα3)

地下室剪力墙墙模板300计算书

地下室剪力墙墙模板(支撑不等间距)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JGJ162-2008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GB 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二、支撑构造 简图如下:

墙模板(支撑不等间距)剖面图

墙模板(支撑不等间距)正立面图三、荷载组合 侧压力计算依据规《建筑施工模板安 全技术规》 JGJ162-2008 混凝土重力密度γc(kN/m3) 24 新浇混凝土初凝时间t0(h) 4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β1 1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β2 1.15 混凝土浇筑速度V(m/h) 2.5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H(m) 4.2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kN/m2) min{0.22γc t0β1β2v1/2,γc H}=min{0.22×24×4×1×1.15×2.51/2,24×4.2}=min{38.403,100.8}= 38.403kN/m2 倾倒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荷载标准值Q3k(kN/m2) 2

有效压头高度h=G 4k /γc=38.4/24=1.6m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 S max =0.9max[1.2G 4k +1.4Q 3k ,1.35 G 4k +1.4×0.7Q 3k ]=0.9max[1.2×38.400+1.4× 2.000,1.35×38.400+1.4×0.7×2.000]=48.42kN/m2 S min =0.9×1.4 Q 3k =0.9×1.4×2.000=2.52kN/m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 Sˊ max =G 4k =38.400kN/m2 Sˊ min =0kN/m2 四、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木模板面板厚度(mm)15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37 面板弹性模量E(N/mm2)10584 根据《规》JGJ162,面板验算按简支梁。梁截面宽度取单位宽度即b=1000mm W=bh2/6=1000×152/6=37500mm3,I=bh3/12=1000×153/12=281250mm4 考虑到工程实际和验算简便,不考虑有效压头高度对面板的影响。 1、强度验算 q=bS max =1.0×48.42=48.42kN/m 验算简图 M max =ql2/8=48.42×0.2502/8=0.38kN·m σ=M max /W=0.38×106/37500=10.09N/mm2≤[f]=37 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qˊ=bSˊ max =1.0×38.40=38.40kN/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