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及提升策略

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及提升策略
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及提升策略

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及提升策略

一、教学效能感的概念与结构

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的知觉和信念,是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多种心理成分的整合。第一,就教学效能感的本质而言,它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信念。其能力特性表现在:教学效能感使教师深信自己能协助学习者排除各种学习上的障碍,使学生有效地学习;其信念特性表现在:教师拥有一种能够克服各种阻力去提高学习者学习能力的信念。第二,就教学效能感的成分而言,它是一个既包括认知成分又包括情感成分的多维整体性概念。第三,就教学效能感的核心内容而言,它包括一般教学效能感与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一般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结果的认识和评价。

二、教学效能感的功能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会影响教师投入教学的努力程度和坚持性,影响教师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改革,影响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愿意在教学上付出更多的

努力,积极改革教学方法,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具有积极的教学态度和情感,热爱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宽容、民主、公平。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把课堂时间更多地用于教学活动,而教学效能感低的教师从事非教学活动的时间较多。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对教学监控能力具有较强的预测功能:教学效能感越高,教学监控能力越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会影响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与教师的教学改革意愿相关。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能更好地应对压力,更喜欢自己的职业,更愿意积极参加教学改革。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自我效能感和情绪情感活动,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

三、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1.职称是影响教学效能感的重要因素。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水平总体上随职称的晋升而提高、随教龄的增长而提高。职称是教师学识水平与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高一级职称的聘任是对教师学识和能力的肯定,这无疑会强化教师的教学信念。尤其是小学高级职称的拥有者,他们一般都是年龄较大、从教多年且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他们对自己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有充分的认识,因此,个人教学效能感较强。一般来说,教师普遍能认识到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热爱教育教学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信念和职业道德。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职业倦

怠,尤其是中老年教师,由于其机能的衰退、智力以及认知加工能力的下降,会造成其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的降低。这可能是具有高级职称的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略有下降的主要原因。

2.不同学历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水平存有差异。学历作为教师的主要特征变量,反映了教师的教育背景,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水平,这些知识和技能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中师教育比较侧重于对未来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培训,中师学历的教师普遍对自己教学工作能力的认识较高。但随着从教时间的增加,在面对复杂具体的教育实践时,缺乏教育经验,进而对教育的作用以及效果的认识有所动摇,因此一般教学效能感下降。但随着从教时间的增长,教师的教学经验逐渐积累,教学风格日益成熟,因而,对自己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认识和评价又表现出积极的变化,个人教学效能感又呈现出上升的趋势。高师和大专毕业的教师所接受的职前教育比较相似,均具有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具有更加丰富的教育教学知识储备,能清楚地认识到教与学的关系以及学校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主导作用,这种认识在实际工作中会不断得到深化并且逐渐稳定下来。因而,这两种学历水平下的教师,其教学效能感随教龄的增加而能保持相对的稳定,并且教学效能感的总体水平普遍高于中师学历的教师。

四、讨论与建议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教师教育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态度、教育方式与教育策略,最终转化为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当前,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尽量减少和避免低水平教学效能感产生的消极影响,对提高教师的素质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1.一般教学效能感方面:要解决好教师的生活和工作问题,尤其是改善偏远落后地区教师的工作与生活条件;营造一个健康、宽松的学校环境,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氛围;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培训和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建立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包括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教师间的关系。这些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乃至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2.个人教学效能感方面:良好的个人教学效能感可以提高教师对教学的信心,低水平的个人效能感会使教师厌倦自己的工作、对教学工作缺乏信心,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首先,教师应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和良好的个人意识。教师应明确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大意义,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一般困难,能使不同学生的个性潜能都得到充分发展。其次,教师应丰富自己的知识,及时补充学科前沿知识,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增强教学信心。再次,教师要完善自我,正确认识自我,融

教师教学效能感及培养策略

教师教学效能感及培养策略 提要: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完成特定任务所具有的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充满自信,在教学中投入大量的精力,悉心指导学生,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影响教师自我效能感因素的基础上,给出了培养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教师;自我效能感;培养策略 一、教学效能感的概念 教学效能感概念最初在理论上来源于研究者阿莫特尔(Armor,D.,et al, 1976)首次提出的“教师效能感”(teacher ef ficacy -TE)概念和班杜拉(1977)提出的自我效能概念( self-efficacy)的结合。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信念,包括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阿什顿(Ashton, 1986)认为,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完成所学任务的信心,教师相信他们有能力影响学生的成就。沃尔夫克(Woolfolk, 1990)认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学校的教育力量、学习成败的责任、学习的功能、一般的教育哲学及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程度等各方面的信念。通过以上不同的研究者的论述不难发现,教学效能感的概念在文字表述上虽有差异,但基本意义比较趋近。 二、影响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影响教师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部分: 1.外部因素 (1)社会环境的影响 教师的社会声望、经济待遇等因素都会影响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只有当教师得到社会的尊重,教师的职业价值才能体现,教师自我效能感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2)学校环境的影响 如果学校教风、学风良好,教师有责任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增强,他们相信自己的教学能力,对教好学生充满信心,对教学活动抱有极大的责任感。 (3)人际关系的影响 这种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和教师与领导之间的关系等。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使教师处在一种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之中,学生尊敬、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作者:————————————————————————————————日期:

教师研究的新视角: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作者:徐富明安…文章来源:转载点击数:962 更新时间:9/24/2005 近年来,随着教师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日益成为研究的新热点。作为教师信念的核心,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高校教学和教育革新的关键。国内外有关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不仅构建了科学的教师自我效能感理论,而且为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师资培训方案。本文拟通过对国内外教师自我效能感研究的深入挖掘,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提高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对策。 一、教师自我效能感研究的源起 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起源于20 世纪70 年代美国兰德公司的两项教育评价报告(Armor , 1976 ; Berman ,1977) 。这两项评价报告都不约而同地指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重要预测变量,这引起了教育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随后,经过许多研究者的进一步探讨,并以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更为完整的理论框架以探讨教师对个人教学能力的信念和判断。自此,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便成了教师研究领域的新热点。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是指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它包括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两部分。所谓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某种行为可能导致什么样的结果的推测,而效能预期则指个体对自己实施某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班杜拉进而指出,自我效能的高低会对行为的选择、努力及坚持程度、情绪的激起与成就表现等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关于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一方面可能会影响到教师在班级的行为;另一方面也可能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产生作用。 我国对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探讨,最早见于评介国外教师自我效能感研究的文章(黄巍,1992) 。随后出现了一些开拓性的研究(辛涛等,1994 ; 俞国良等,1995 ; 李荟等,1998 ;李晔等,2000 ;等) 。所有这些探索对于填补我国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综合国内外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知觉和信念。它影响着教师对所从事职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教学工作的关注和投入程度以及在遇到困难时克服困难的坚持程度。 二、教师自我效能感与教师行为及学生成就的关系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之所以能够最终影响学生的成就,是因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其外部的

提升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效能的几点建议

提升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效能的几点建议 发表时间:2019-12-27T10:45:37.44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5期作者:黄荣池 [导读] 目前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如教师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重视度不够高、对信息技术的利用不够充分、对学生的辅导不够精准等 摘要:目前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如教师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重视度不够高、对信息技术的利用不够充分、对学生的辅导不够精准等,使得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实施变得高耗能、低效率,影响到学生较好的对体育知识技能的掌握,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高中体育教师进一步立足课堂教学实际,进一步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从而让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更高、质量更好。本文将结合历年来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总结,就提升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效能提出笔者的几点建议。 关键字: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效能;提升;策略;建议 体育教师要积极的把握新课改的方向,全面的进行教学钻研和探索,不断的发现和改进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效的推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从而进一步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推行素质教育,真正的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效能,助力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的培养。 一、重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 体育学习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于学生的心理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如在训练中要求学生能够吃苦、能够坚持不懈,并能够不断的突破自我,而如今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中娇生惯养,需要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全面的重视起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以进一步的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助力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技能。一方面,高中体育教师要打造赞赏教育,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时刻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鼓励、赞扬和关心。例如,在学习篮球运球模块的知识内容时,当学生对运球的技术动作掌握不到位时,体育教师要耐心的鼓励学生不要灰心丧气,像可以轻轻的拍一下学生的肩膀,也可以给予学生一个鼓励的眼神,当学生在学习中回答对了一个问题,教师可以向学生竖起一个大拇指或者轻轻鼓掌,让学生感受到力量的存在,给予学生向上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向上心理状态。另一方面,体育教师要将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工作融入到日常的训练中,如通过耐力跑来锤炼学生坚毅的品格,通过接力比赛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通过篮球对抗比赛来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还可以通过在教学中为学生讲述一些体育名人故事,进一步给予学生感染和熏陶,真正的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助力学生在课堂更加积极有效的进行体育训练和学习。 二、强化对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 体育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体育教师反复多次的展示体育技术动作规范,而信息技术在展示上恰好能够较好的满足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基本需要,高中体育教师要认识到体育教学实施中引入信息技术的作用和价值,并在此基础上积极的探索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有效的助力体育课堂教学效能的提升。一方面,体育教师要发挥信息技术(多媒体)在展示上的优势,积极的为学生构建形象化和趣味化的课堂教学,进一步降低学生体育技能学习的难度。例如,在学习“脚内侧踢停球”模块内容时,体育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向学生动态化的模拟演示脚内侧踢停球的动作规范,如对于助跑、支撑脚站位、踢球腿摆动、脚击球、随前动作进行清晰具体的展示,并让学生跟着视频进行操作练习,从而让良好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更加精准的掌握脚内侧踢停球的技术动作,进一步的助力课堂的高效施教。另一方面,体育教师还要借助信息技术打造翻转课堂,有效的构建线上学习空间,如将各种学习资源放置到该平台上,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需要开展灵活性的复习,教师还可以引导高中学生开展线上交流,一起解决学生平时在体育学习和训练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助力学生更好的开展学习。 三、重视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辅导 不同的学生体育知识储备、体育综合素养等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体育教师在指导中应当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这些差异性,并结合不同学生的基本特点,给予学生精准化和差异化的体育学习指导,从而让体育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更强、实效性更好,真正的满足不同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的基本需要,助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提升。例如,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为不同的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规划,对于基础比较弱的学生,教师要在计划中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内容和基础动作要领的掌握,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体育综合学习能力。而对于提高层次的学生,则在计划的制定中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并积极的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又例如,在日常的教学中,体育教师也要积极的强调分层指导,如对于学困生要降低要求,多给予鼓励,对于优秀的学生,要进一步提高要求和标准,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从而让体育课堂教学更加的精准和高效。 总而言之,高中体育教师要积极的立足目前体育课堂教学的基本现状,进一步就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改进和完善,并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强化对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重视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辅导等,真正的让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变得高效高质,较好的服务学生的成长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宫福乐.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10):160-161. [2]薛新拾.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9):83-84.

企业战略领导力及其效能提升策略

企业战略领导力及其效能提升策略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当前企业战略领导及其效能探析 【第一章】企业战略领导力提升研究绪论 【第二章】战略领导与其效能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 【第三章】危机环境下企业战略领导效能现状及成因分析 【第四章】企业战略领导效能评价模型的构建 【第五章】危机背景下企业战略领导及其效能案例分析 【第六章】企业战略领导力及其效能提升策略 【结论/参考文献】企业危机下战略领导效能发挥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6 章危机背景下企业战略领导力及其效能提升策略 通过问卷调查和模型构建对富兴集团战略领导及其效能进行研究发现,在企业组织和内部个体两个层面都存在问题。如满意度低、绩效不理想等。鉴于此,本文依据上述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 6.1 加强战略宣传和学习,保证战略有效执行 有效的战略宣传是战略领导的必要手段之一[50].一般而言,在企业内部有效的战略领导宣传不仅可以让企业内部更多的员工了解企业发展方向、规划和目标,也能增强其责任感。在具体宣传过程

中,较为常见的手段包括企业文化宣传片的播放、企业文化手册、定期有关企业文化的素质拓展等。此外,外部环境也是战略宣传的重点。 通常来说,在职培训是企业实现战略领导推广的有效途径。企业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在职培训的方式,将企业文化、企业战略领导意图、目标和计划传递给企业员工,从而形成一个有效战略管理环境。良好的战略管理环境的构建可以帮助企业在危机之时,顺利渡过难关。 6.2 创建高质的战略领导团队 企业通过创建战略领导团队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组织应对动态环境的能力和战略领导效能,促进预期绩效的完成[51].创建高质的战略领导团队强化战略领导基础的前提。单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特别是在纷繁复杂的危急时刻尤为明显,创建战略领导团队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如效能层次在富兴集团贸易公司的评估结果:在可重复的得分是0.549787,百分比是73%,没能达到已管理级水平;在已定义级的得分是0.285238,百分比是72.8%,也没有能够满足这个层次水平;在已管理级的得分0.774328,百分比约为65%,仍未满足这个层次水平,在优化级的得分为1.844892,百分比为71.3%,也为满足优化级的水平。 这些评估结果表明,富兴集团贸易公司的效能成熟度层次还只是处在战略领导成熟度的最低层次-初始级。这都意味着战略领导及其效能的低下。企业创建战略领导团队应具备以下六个特点:清晰、现实而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利用最佳资源;积累经验;进展审查;相互信任和支持;沟通。具备了此六项特点的团队才是高效的,才能面对危机能及时做出应对。

教师效能感

教师效能感 1 自我效能感 1.1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及性质 “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是由Bandura(1986)提出的,是指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个体对自身 组织和实施一定行为所具有的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感与自我概念是不同的,前者是个体对自我 能够做什么的信念,而后者主要是对自身特性的认识(Bong & Skaalvik, 2003);不仅如此,Zimmerman和Cleary(2006)指出,自我效能感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并且具有情境特异性。 自我效能感是社会认知理论(social-cognitive theory)的核心概念,该理论强调个体具有能动性,即个体能够对自己的行为施加影响(Bandura, 2006)。Bandura(2006)指出,个体具有主动性(proactive)、自我反思(self-reflecting)、自我组织(self-organizing)、自我调节(self-regulating)的能力。 个体在行动之前能够明确目的、设定目标以及对可能发生的结果进行预测;在行动过程中监控和 调节他们的行为;在行动结束后对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进行反思(Bandura, 2006)。 自我效能感的性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幅度(magnitude),这主要是针对任务难度而言的, 高幅度的自我效能感是与有挑战性的任务相联系,而效能感幅度比较低的个体通常选择比较简单 的任务;(2)普遍性(generality),这一特性主要是反映效能感的情境特异性(context-specific)以及任 务特异性(task-specific),普遍性水平高的自我效能感能够脱离任务或情境的限制,而普遍性水平 较低的自我效能感是与特定的情境与任务相联系的,从而不能迁移到另一类情境或者任务中;(3) 强度(strength),这一特性主要通过个体在某一活动或任务上的坚持性表现出来,如果个体的自我 效能感强度水平较高,那么该个体就会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坚持更长的时间(Bandura, 1977)。 1.2自我效能感对个体行为影响的机制 Bandura(1977)指出,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个体是否发起应对行为以及应对行为的坚持性,也 就是说,在面临困难的情境时,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认为这一情境超出他们的应对能力,从而回 避该情境;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困难,从而产生积极的应对行为。 自我效能感不仅直接影响个体对行为以及情境的选择,而且也会通过影响个体的认知、动机、情感、决策过程而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Bandura, 1993)。 自我效能感会对个体的思维方式产生影响,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通常以一种乐观的方式思考问题,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更习惯以一种悲观的方式思考;当面对困难与挫折时,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更倾向于将此看作提升自己能力的一次机遇和挑战,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更多地将此看作对他们能力的威胁。 自我效能感还会影响个体目标的设定、在困难与挫折面前的坚持性、面对失败时的恢复力以及对于结果的预期。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往往为他们设定一些更有挑战性的目标,面对困难与挫折时坚持

学科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策略研究-中期报告

《学科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策略研究》中期报告 由我校承担的“学科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策略研究”课题,系滨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全体实验教师的积极参与努力下,根据课题实验方案的要求,扎扎实实、有条不紊地开展研究,经过努力探索,课题研究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现回顾课题研究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课题简介: 课题界定:教学效率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通过双边活动所消耗的劳动量与所获得的教学效果之间的比率。在单位课堂教学内课堂教学效率越高其效果就越好。 策略是指为实现课堂的高效而采取的各种教育学的方式、方法总和。包括教具、学具的准备、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效果的反馈等。力求简约、高效,并突出各种设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解决的问题:以我校“分层互助,多维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为契机,努力解决以下问题: 1、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实现新型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使用。 2、转化学生的学习和思考习惯,从被动的接受信息转变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过程中获取信息、形成能力。 3、探索小组合作的有效方式和评价机制。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2013年9月至2015年11月,课题总体分为四各阶段: 1、实验准备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1月)查阅文献资料,制定方案,学习新课程理念,方式当前课堂教学,做好研究的理论准备工作,并准备好课题论证的相关材料。 2、实验初期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3月)根据实验方案,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在实践中不断借鉴和反思做法,加强交流,是实验工作扎实、规范、科学、高效地进行。 3、实验中期阶段(2014年4月——2015年7月)开展课题专项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探讨课题实验过程中的困惑、问题,收集信息、整理材料。 4、实验总结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1月)整理、汇总实验材料,

网点转型效能提升的六大策略课后测试题答案

网点转型效能提升的六大策略课后测试题答案 单选题 1. 指导型领导方式的特点包括()× A 高命令、高支持 B 低命令、低支持 C 高命令、低支持 D 低命令、高支持 正确答案: C 2. 授权型领导方式的特点包括()× A 高命令、高支持 B 低命令、低支持 C 高命令、低支持 D 低命令、高支持 正确答案: B 多选题 3. 电子银行在推广过程中,客户端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A 风险 B 不会使用 C 不习惯使用 正确答案: A B C 4. 针对电子银行推广过程中的挑战,银行可以采取以下哪些措施()× A 增加客户体验 B 举办营销活动 C 培养客户使用习惯 D 差异化定价策略 正确答案: A B C D

5. 银行可以从以下哪些方面去了解小微企业客户()√ A 资产 B 流水 C 信用 D 伙伴 E 其他增值服务 正确答案: A B C D E 6. 小微客户批量开发的重点包括()√ A 渠道合作 B 盯住市场 C 建立特色 D 拓展个人 正确答案: A B C D 7. 小微客户进行交叉销售的目的包括()√ A 提升客户体验 B 提升产品加载 C 密切公私联动 D 做强小微品牌 正确答案: A B C D 8. 银行要建立商圈商户联盟,可以采取以下哪些措施()√ A 建立社区微信公众号平台,将商户资源做整合 B 利用O2O科技技术,整合商户联盟 C 进行商圈商户联合营销活动 D 交叉销售,共创商户与银行的互利共赢 正确答案: A B C D

判断题 9. 对于手机银行的考核指标,只需要考核手机银行的下载量就可以了。√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10. 网点每天都要开晨会和夕会。×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论析教师教学效能感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论析教师教学效能感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学效能;影响;提高 论文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教师教育的研究从行为研究逐步转入注重教师教育观念、教育态度、策略与方法上来。于是初步形成了“教学效能感”这一教育心理学的热点研究领域。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能力的知觉与信念,并与教学监控能力、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等因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着重探讨教学效能与教学行为的关系。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心理学从行为科学到认知科学的发展,教师研究逐渐从关注教师的行为塑造转到注重教师教育观点、教育态度、教学思维等内在心理品质及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和原因的探讨。随之,研究者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实证研究,逐步形成了“教学效能感’笼一教育心理学的热点研究领域。面对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成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着重探讨教师教学效能感对教师教学的重要影响,希望引起一线教师对教学效能感的重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教学效能感概述 1976年兰德小组提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业完成的信念,或者是指教师对自己如何很好地影响学生学习的能力信念”。1977年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并将其定义为“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景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

③自我效能感包括两个部分:效能预期与结果预期。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实施某行为的主观判断;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某种行为可能导致什么样结果的推测。 随着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的兴起,研究者们开始运用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概念来研究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教学效能感包括两个部分: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所谓一般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即认为即使在显著受到外在环境限制的情况下,教育仍有可能改变学生;而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教学任务、教好学生的信念,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效果的认识和评价。Gibson等人认为,两种不同的教学效能感正好反映了自我效能感的两种预期,一般教学效能感反映的是结果预期,个人教学效能感反映的是效能预期。 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教学效能感与教学效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反映学生成绩好坏的重要预测变量。因此,教学效能感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己成为教师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教学效能感对教学的影响 教师教学效能的高低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表现、学生的学习行为与表现,已经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一)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 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感并信心百倍,精神饱满,表现出积极的教学态度和情感。这样,一方面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以使自己的目标得以实现,另一方面,目标的顺利实现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教师研究的新视角: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作者:徐富明安…文章来源:转载点击数:962 更新时间:9/24/2005 近年来,随着教师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日益成为研究的新热点。作为教师信念的核心,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高校教学和教育革新的关键。国内外有关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不仅构建了科学的教师自我效能感理论,而且为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师资培训方案。本文拟通过对国内外教师自我效能感研究的深入挖掘,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提高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对策。 一、教师自我效能感研究的源起 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起源于20 世纪70 年代美国兰德公司的两项教育评价报告(Armor , 1976 ; Berman ,1977) 。这两项评价报告都不约而同地指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重要预测变量,这引起了教育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随后,经过许多研究者的进一步探讨,并以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更为完整的理论框架以探讨教师对个人教学能力的信念和判断。自此,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便成了教师研究领域的新热点。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是指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它包括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两部分。所谓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某种行为可能导致什么样的结果的推测,而效能预期则指个体对自己实施某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班杜拉进而指出,自我效能的高低会对行为的选择、努力及坚持程度、情绪的激起与成就表现等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关于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一方面可能会影响到教师在班级的行为;另一方面也可能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产生作用。 我国对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探讨,最早见于评介国外教师自我效能感研究的文章(黄巍,1992) 。随后出现了一些开拓性的研究(辛涛等,1994 ; 俞国良等,1995 ; 李荟等,1998 ;李晔等,2000 ;等) 。所有这些探索对于填补我国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综合国内外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知觉和信念。它影响着教师对所从事职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教学工作的关注和投入程度以及在遇到困难时克服困难的坚持程度。 二、教师自我效能感与教师行为及学生成就的关系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之所以能够最终影响学生的成就,是因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其外部的

紧扣教学要点提升教学效能

紧扣教学要点提升教学效能-中学数学论文 紧扣教学要点提升教学效能 【摘要】新课改指出,“有效”教学应与学习能力培养有效结合,应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采用并设置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让师生在有效教学策略中,深入互动,深刻实践,有效探析,获得学习能力素养的提升和进步。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教学效能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深入沟通的重要载体和“阵地”。课堂有效教学,成为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师教学教研的重要“课题”。传统的以解题数量为衡量目标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只有将学生学习能力素养渗透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习技能和学习素养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才能真正体现课堂“有效”二字。“有效”教学应与学习能力培养有效结合,应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紧扣住教学活动的要点,采用并设置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让师生在有效教学策略中,深入互动,深刻实践,有效探析,获得学习能力素养的提升和进步。 一、紧扣新知教学重难点,实施互动性教学策略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引者,要实现教学活动效能的有效提升,就必须准确把准课堂教学内容的“脉搏”,找准教学活动的着力点,指明教师“教”的重点和学生“学”的难点,让师生之间能够有的放矢的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可以紧扣新知教学重难点,将学生引入到探究分析新知重难点内容要义活动中,通过教师的有效“教”引与学生的有效“学”,实现师生之间以教导学、以教促学活动的深入开展,让师生在同频共振中,对知识重难点的有效理解和掌握。如在“轴对称图

形”教学中,教师抓住该节课的教学重点以及学习难点,引导学生开展师生互动探知解决重难点活动,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师: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哪些事物具有对称的特性? 生:观察刚才所折的纸飞机这一物体,找出的折痕。 师:指出折痕就是它的对称轴。折的飞机就是轴对称图形。 生:动手折正方形纸,并画出对称轴。请同学上台演示画法。教师提醒怎样快速画对称轴。 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生:对折、观察。 二、紧扣问题解析关键点,实施探究性教学策略 问题是数学知识内容的“精华”,也是教师教学活动的“载体”,更是学生能力提升的“平台”。学生个体思考分析能力、探究实践能力等都可以通过问题案例解答活动进行有效的展现。同时,问题案例解答过程中,学生探究、分析方面的学习技能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学生在问题案例探析过程中,经常在找寻解题方法策略环节出现“卡壳”现象,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一“现状”,引导和指导学习对象探究找寻解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推进学生个体探究实践活动进程,让学生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探究性教学策略中,探究分析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问题:在Rt△AOB中,∠O=90°,OA=1,OB=3;动点D从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线段OA上运动,当动点D到某一位置时,过点D作OA的垂线交线段AB于点N,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试问△AON能否为等腰三角形?若能,求出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在此问题案例教学活动中,教师抓住学生探究能动性,围绕“如何找寻解决问题

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

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 共27道题目,A完全正确B多数正确C还算正确D完全不正确 表1个人教学效能感测试题 1、我能根据课程标准吃透教材() 2、我常不知道怎么写教学计划() 3、我备课总是很认真,很详细() 4、我能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5、课堂上遇到学生捣乱,我常不知道该怎样处理() 6、某个学生完成作业困难时,我能根据他的水平调整作业() 7、我能很好地驾驭课堂() 8、某个学生不注意听讲,我常没有办法使他注意力集中() 9、只要我努力,我就能改变绝大多数学习困难的学生() 10、我不知道该怎么和家长处理好关系() 11、要是我学生成绩提高了,那是因为我找到了有效的教学方法() 12、对于那些“刺头儿”学生,我常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帮助他们()

13、如果学校让我教一门新课,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它。( 14、如果一学生前学后忘,我知道如何去帮助他。() 15、如果班上某学生变得爱捣乱,我相信自己有办法很快使他改正() 16、如果学生完不成课堂作业,我能准确地判断是不是作业太难了。() 17、我和学生接触少() 表2 一般教育效能感测试题 1、一个班的学生总会有好有差,教师不可能把每个学生都教成好学生() 2、一般来说,学生变成什么样是先天决定的() 3、一般来说,学生变成什么样是家庭和社会决定的,教育很难改变() 4、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小于家长的影响() 5、一个学生能学到什么程度主要与他的家庭状况有关() 6、如果一个学生在家里就没有规矩,那么他在学校也变不好() 7、考虑所有因素,教师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力是很小的() 8、即使一个教师有能力,也有热情,他也很难同时改变许多差生() 9、好学生你一教他就会,差生再教也没用()

自我效能感-文献综述

自我效能感-文献综述

《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对课堂参与的影响》文献综述 一、前言 自我效能感理论对于自我控制和调节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自我效能感理论的界定、影响、形成因素以及自我效能感在教育学习领域最新进展,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对学生成就动机的影响以及对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师自身信念的影响。通过对自我效能感理论在我国教育教学领域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相关研究取得的成就以及不足之处,本文力求以新的视角来深入对该理论的探索运用,取得一定的创新与发展。 二、自我效能界定、影响及其形成因素 1.自我效能感的界定 “自我效能感”这一理论最早是由班杜拉1977年首次提出的。班杜拉将其界定为为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此外,其他学者对于“自我效能感”也有不同的界定,如:“是使得个体能够有效地同周围世界打交道的一种人格”、“是个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的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周国涛、戚立夫)”等。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于自我效能感的界定不同,但是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2.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对个体的行为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 面:(1)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即具有不同自我 效能感的个体对活动的选择具有不同的偏好方向,并且对于同一活动, 自我效能感不同的个体对活动的坚持能力不同。 (2)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容易把困难估计的比实际更大,在问题与困难面前表现出更多的担忧与畏惧,而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则相反。 (3)影响人们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自我效能感不同的人对新行为的获得类型、获得速度有所不同以及对于习得行为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 (4)影响活动时的情绪。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个体在活动时情绪较高,表现的较为轻松,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则相反。 3.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有四个方面的经验: (1)直接经验。指个体得自以往实际从事同类工作任务的成败经验。成功的经验往往会增加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并且不断的成功会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效能感,而失败的经验的作用则相反。同时,人们对于行为成败的归因方式,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评价。 (2)替代经验。即间接经验,指个体通过观察学习示范者的的行为而获得的自我效能感。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反之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3)言语的指导作用。即通过他人的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来改变自我效能感。但是,有研究指出,通过这种方式建立的自我效能感并不能持久。 (4)情绪的唤起。班杜拉认为,高度紧张的情绪会妨碍行为操作,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因而使得自我效能感降低。

重要和高位客户用电检查效能提升策略研究

重要和高位客户用电检查效能提升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18-07-02T11:46:04.69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8期作者:王虹[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各层级用户对安全用电、用电质量要求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农村发展及其快速,存在私拉乱接现象,新修房屋等造成对线路安全距离不足现场尤其严重,造成电力部门排查安全隐患带来很大困难。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日照供电公司山东日照 276826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各层级用户对安全用电、用电质量要求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农村发展及其快速,存在私拉乱接现象,新修房屋等造成对线路安全距离不足现场尤其严重,造成电力部门排查安全隐患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对供用电安全检查以及隐患治理技术进行详细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重要;高位客户;用电检查;分析 1导言 目前,供电企业政企分开的改革不断深化,有因客户受电设施、供电电源、及运行管理等用电监管失控因素导致的客户用电安全事故出现,客户因此受到了较大的损失,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了相对的影响。国家电网公司在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时,要求增强客户的用电安全管理,将电网相关领域的不利事件减少,把电网企业的责任与风险降低。因此,只要不断探索实际供用电安全管理工作的整个流程,有创造性地开展客户供用电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电力作为国民经济关键支柱,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作用。重要电力客户和高危是电力企业的核心用户,给经济的发展带来非常大的贡献。提高对重要客户和高危的用电检查效能可助于推进供电企业履行相关的社会职责,构建和谐社会。但是,在具体的用电检查中有一些问题存在,要根据合理的措施加以解决。 2高危及重要电力客户概述 电力客户中的重要客户指的是,其在国家或者某一地区,在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具有一定的地位的电力客户,对于这类重要电力客户,在供电方面如果出现供电中断或者供电故障问题,可能会造成重要电力客户发生巨大的经济损失,或者产生区域性整治影响等问题,因此,重要电力客户对于供电稳定性和供电质量的要求比较高。通常情况下,重要电力用户又可以被分为重要电力客户以及高危电力客户两种,另外,根据电力终端会对重要电力用户造成的危害的影响程度不同,可以将重要电力用户分为一级、二级、三级重要电力客户以及临时性重要电力客户这几类。 3客户进行用电检查的主要工作内容 一是用电检查的具体内容:主要包含以下方面:首先针对电力客户日常用电情况包括送电、受电装置的安全性进行检查,查看其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文献的规定。其次检查客户的用电设备和用电合同执行情况。用电设备检查主要是查看设备性能是否能达到标准要求,对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检查客户是否严格按照用电合同内容执行,查看实际执行情况。最后在进行用电检查时,也要重点检查客户自备电源并网情况,看是否具备合理性和安全性,这对客户的整体用电安全也会产生很大影响。二是用电检查的主要对象特点:用电检查涉及到各行各业,同时客户会发生动态变化,所以用电检查内容、方式都会围绕客户变化进行调整,主要检查对象特点包括:一是新增加客户、变更客户、客户增容或减容都会引起客户数据的变动。二是电力装置和设备随着年限的增加,会出现老化、失灵等问题。三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窃电、违约用电也呈现出高科技化。三是用电检查工作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模式。电力企业每年都要开展定期用电检查工作,具体技术措施包括以下工作:一是制定年营业普查计划,对用电客户的电力设备、计量装置、动力比、用电负荷和电价情况进行检查。二是充分利用媒体和发放宣传资料宣传电力法规知识。三是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用电检查,打击违法用电和窃电行为。用电检查工作要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以电力企业高层领导为总指挥,组织专业骨干力量进行用电检查工作,以各供电所为检查单位,负责管辖区域内的用电检查工作,高压检查组更要24h不定期检查,也可以采取突击检查的形式,及时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快速处理问题。 4定位驱动下的提升策略构建 4.1实现服务意识文化的下沉 目前,南方电网下属供电企业已经在构筑服务型文化,但该文化塑造仍主要停留在管理层层面。为此,随着电力改革的落地和直面未来售电竞争主体的多元化局面,当前需要将服务型文化下沉到班组一级。作为用电检查班组,其作为售电环节重要的职能部门,需要围绕着服务重点和高危客户的意识下来完成日常工作。为此,供电企业管理层可以牵头,搭建起用电检查部门与客户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平台。 4.2完备班组服务型标准制订 完备班组服务型标准的目的在于,首先为考核用电检查班组成员的服务绩效提供指标,另外则为实现服务职能转向的提供导向。不难知晓,将用电检查工作与客户服务之间形成联系在当前仍处于探索之中,所以在指标的制订上可以先由原则组成,然后根据供电企业重要和高危客户的需求特点,由管理层与用电检查部门共同制订标准。笔者这里提出了“完备”二字,便在于为了增强标准的可操作性,可以在现有标准中植入服务能力条款。 4.3基于电商平台的信息互动 在开展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互动时,除了在线下通过面对面平台来展开,还需要基于电子商务平台来建立线上信息互动。前面已经指出,重要和高危客户获得对用电质量要求较高,或者对强电的需求程度较大。为此,用电检查部门应委派专人兼职担任在线信息员。通过人员之间的点对点信息交互,及时收集客户的用电问题和用电诉求,并在供电企业部门之间的联动下,切实提升客户的用电体验感,同时提升用电检查的效能。 4.4创新用电检查的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用电检查评价体系,关键在于设置好多元评价主体,以及各主体评价占综合评价的权重。为了打破传统上的供电企业自我评价格局,这里的多元主体应拓展到客户和第三方专业机构。客户主要对用电检查的响应时效和问题解决效率进行定性评价,而专业机构则从用电检查的技术层面给予考核。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供电企业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一,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对于供电企业来说,保证用电检查工作不但是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更是支撑电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环节。事实证明,通过用电检查工作的执行不但有力的保证了供电企业对整个电力市场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还强化了各个电力用户工作的安全性以及合理用电,最大限度的实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将用电检查工作看做是一种售后服务,通过及时有效的用电检查工作,不但提高了工作服务的质量与效益,还进一步对用户起到维护稳定的作用。

教师访谈提纲一

教师访谈提纲 背景材料: 学校名称:姓名:性别:民族: 年龄:职称:学历:教龄: 是否班主任:是否公办教师:所教科目: 所教年级:学生民族构成及人数: 一、教学情况(结合课堂观察) 1.请谈谈您的备课情况(如何备课、教案是否稳定还是常更新、备课时间长短、备课的心 得与困难何在) 2.请谈谈您的教学情况(以什么教学方式为主、师生互动情况和课堂气氛如何、如何处理 课堂中的突发事件、教学效能感如何、以什么语言授课、本民族语?方言?或者双语?) 3.除了您常用的教学方法以外,您还尝试过哪些教学方法,感觉效果如何? 4.请谈谈您对参与式教学的理解?(对参与式教学的认识?是否作为自己教学的常用方 法?存在什么优劣与困难?) 5.您觉得在教学中好的经验与心得有哪些,还存在什么困难?对于那些新的教学方法您在 实际中运用得怎么样?是否需要加强在教学方法上的培训? 6.您是怎么看待教学资源的,又是如何利用的?在教学资源的利用上,您还有什么困难与 问题? 7.请谈谈您对教学管理的理解,在教学管理方面您有什么好的经验吗?还存在着哪些困 难? 8.(中心小学)贵校能否积极的帮助周围的村小?具体是怎样帮助的? 9.(村小)中心小学是否能够积极的帮助你们学校?具体是怎样帮助的? 二、教师工作现状 1.请谈谈您现在的工作情况(职业认同感和对教师工作的满意程度: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与 认同、使命感和责任心、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工作中还有哪些困难存在) 2.您在学校中与其他人员的人际关系如何(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管理者、教师与学生) 3.您怎么看待教师的教研活动(对教师教研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贵校有无教研活动、如果 有效果如何、教师之间是否交流教研心得与经验、是否想在教研刊物上发表论文、是否发表过) 4.请谈谈贵校的教师培训情况(学校是否重视、您是否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训、您是 否参加过教师培训、如果有最近的一次是什么时候、参加完教师培训最大的感受与心得、是否从教师培训中受益、男女培训教师的比例、对教师培训还有什么建议) 三、学生情况(结合课堂观察) 1.请谈谈您与学生的师生关系如何(注重深层次挖掘。学生观:如何理解师生关系、如何 看待学生、您眼中好学生的标准是什么、差学生的标准是什么、男生比女生聪明吗) 2.在大班教学中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可行吗、如何帮助“差”生及学习障碍生) 3.您如何看待家访(为什么进行家访、如何和家长沟通与联系、内容和效果怎样) 4.您怎么看待学生的辍学问题(您认为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学校和社区可以采取什么措

教师效能感的研究现状

东方企业文化·天下智慧 2011年6月 226 教师效能感的研究现状 李 静 张 蕾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沈阳,110034) 摘 要:我们不仅要关注教师的专业技能对学生的影响,同时更要重视教师的内在因素,即教师心理对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影响,教师效能感是教师心理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本文在查阅、整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教师效能感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主要对其研究方法与研究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字:教师效能感 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 中图分类号:F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1)06—0226—01 1.理论基础 20世纪,最早开始研究教师效能的学者来自于国外,他们是Armor 和Berman 。在心理学研究领域,教师效能感主要来源于两个理论基础,即Rotter 的控制点理论和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罗特把控制源分为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两种类型。按照这个理论的观点,在不同控制类型下的教师,他们的教学动机也各不相同,由此产生的教学影响必然也是不一样的。内部控制的教师认为,他们的教学行为可以强烈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或者说可以控制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动机。反之,外控型的教师则认为环境控制着学生得学习成绩和学习动机。 教师效能感得另一个理论基础是班都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包含了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两个成分,而不同的教师效能感正好反映了自我效能感的两种不同的成分。 关于教师效能感的定义,至今没有一个标准而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师效能感进行了不同的描述,对以往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整理,发现教师效能感的定义包含以下几个特点:(1)它是一种信念或者主观判断。(2)这种信念来源于教学经验以及对专业知识的掌握。(3)这种信念来自于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动机的影响。 2.研究方法 关于教师效能感的研究方法很少,在对文献综述进行整理之后,发现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经过总结分析以往的研究文献,发现采用文献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的学者,其研究内容往往集中于研究教师效能感的理论述评、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上。关于教师效能感得实证研究往往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教师效能感量表为主要研究工具进行实证研究,总结起来,关于教师效能感研究的量表主要有:Armor 和 Berman 的教学效能感量表,此量表的理论基础是控制源理论。教学效能感量表包含了两个项目,项目一被称作一般教学效能感,项目二被称为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Rose 和 Medway 的教师控制点量表,此量表包含了28个项目;Gibson 和Dember 的教师效能感量表,此量表包含了30个项目;Tschannen 和Woolfolk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一个新的量表,即俄亥州教师效能感研究,此量表一共有24个项目。我国对教师效能感的研究时间要晚于国外的在这方面的研究,而关于量表的编制,我国本土化的研究很少。主要有申继亮、愈国良【1】等人编制的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此量表一共有27个项目,包含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两个维度。 3.研究内容 3.1关系研究 教师效能感作为教师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发展必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因素相互影响而存在的。很多学者对教师效能感与其他心理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例如,李永鑫、申继亮【2】的教师教学效能感与工作倦怠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教师效能感的两个不同维度,即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在预测教师职业倦怠的不同方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教师的一般教育效能感与其耗竭水平是呈反比的,此长彼消;一般教学效能感和工作倦怠的人格解体及成就感也呈现出反比的关系。还有学者对教师效能感与其归因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3.2特点和影响因素研究 关于教师效能感得特点,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有的学者对小学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进行了研究,如李荟【3】等人的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特点研究,该研究发现小学教师的一般教育效能感高于个人教学效能感。影响教师效能感得因素有很多,研究的角度也各不相同,有教师本人的主观因素的制约,也有学校教育教学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总结起来主观方面的因素有主要有:教师入职前的学历水平、人口学状况、自主学习的能力、归因方式、教龄的影响等。客观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师所在学校的教育制度,学校里的风气、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隐性知识的影响等等。 3.3差异研究 以往对教师效能感的差异研究主要是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城市与农村教师之间效能感的比较,以及不同教育时期教师效能感得比较,如小学与初中教师教学效能感得比较。大多数的研究集中在横向研究的比较上,几乎没有研究教师个体自身发展各个阶段中效能感差异比较。 3.4对理论概念的研究 关于教师效能感理论概念的研究,其研究内容主要是探讨教师效能感的两种不同的理论来源,即控制点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4.参考建议 首先,综合以往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大量的研究集中于研究教师效能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以及教师效能感与其他变量之间相关上,而对于如何培养教师效能感的研究却是几乎没有涉及到。 其次,在实际教学实践活动中,应该加强教师效能感的培训工作,学校应该为教师构建有利于培养教师效能感的氛围与环境,教师本人应该积极进行自我提升,提升教学技能,加强反思教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愈国良,辛 涛,申继亮.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结构与影响因素研究.心理学报.1995. [2] 李永鑫,申继亮.教师教学效能感与工作倦怠的关系.心理科学.2007. [3] 李 荟,李 茵,申继亮.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特点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