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常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超常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超常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超常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超常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超常儿童的教育越来越广泛的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超常儿童的教育过程中却是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重在描述超常儿童教育的现状

以及探讨解决在超常儿童教育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

关键词:超常儿童现状法律对策

智能显著高于同龄儿童发展水平或具有某些才能的儿童称之为超常儿童。[1] 美国关于天才儿童的定义则是:“与年龄、经历和所处环境相同的人相比,有

接触才能的儿童和青少年能表现出创造高水平成就的潜能。这些儿童和青少年

在学业、创造性思维、艺术领域上表现出具有非凡成就的能力,拥有罕见的领

导才能,在一些特殊领域出类拔萃。他们所需要的不是一般学校所提供的服务

和教育。卓越才能存在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地位的儿童和青少年身上,也存在于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2]超常儿童在智力和技能上的优势需要我们给予特别的关注,一方面需要通过加强培养和教育,不仅使其身心获得健

全的发展,同时使其充分发挥超常的潜能;另一方面,不能把他们看成是早熟

的成人和完人,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不能脱离其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同样也

要遵循教育规律,才能使其健康地成长,否则就会拔苗助长,或放任自流。对

超常儿童科学的家庭教育,早期挖掘超常儿童的潜力,对于培养一大批国家的

杰出科技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国际上针对超常儿童的教育主要是“加速式教育”和“丰富式教育”

两种模式。其中广泛受到认同的是“丰富式教育”。我国也采用的是这2种教

育模式,但是更多的是“加速式教育”。但是近年来随着“丰富式教育”的引进,我国的超长儿童教育也逐渐在向“丰富式教育”过度。30年来,我国运用“加速式教育”对超常儿童进行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速成了一批人才,

为国家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

是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并且我们也必须

重新审视我国对超常儿童的教育培养。

一、超常儿童的心理特征

了解和掌握超常儿童的心理特点,使我们进行针对性教育的依据。而超常

儿童的发展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智力发展水平超过同龄儿童两个标准差以上;二是个性心理,即非智力因素方面有某些特殊表现;三是对中小学基础教

育有较强的适应性,可提前入学,入学后也可适当跳级,提前高考或就业;四是身心特征具有明显的个别差异。

二、超常儿童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超常儿童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现代超常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陶行知和沈亦珍提出了超常教育理论和探索了超常教育实践。但是真正有体系的进行超常教育还得从1978年3月中国科技大学创办少年班开始算起。中国科技大学创办少年班初步形成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超常教育体系。[3]

虽然说我过的超常教育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其实还是尚属于起步阶段。

我国对超常儿童的教育培养还没有正式的法律规定,国家并没有专门针对超常儿童制定的教学计划、教学要求和教材,对超常儿童进行专门的鉴定、教育、评估的机构也比较少。并且大部分的中小学没有专门针对个别超常儿童制定的教学计划, 培养措施以及专门的教材、课程;对于那些被父母送进学校的超常儿童应进行哪一年级的教育, 学校也并没有进行严格、科学的鉴定评估。虽然有些学校也有所谓的“培优班”、“实验班”,但这与超常儿童的教育在意义上并不完全相同。许多超常儿童在学校并没有接受到能最大程度开发其潜力的课程。再者,超常儿童普遍的智力年龄与实际的年龄有差距,在智力、情绪、身体发育方面不同步,甚至是不平衡,而这样往往会产生与学校教育的矛盾。

超常儿童往往有各方面发展不平衡性的特点,他们的智龄与实际年龄有差距,智力、情绪、身体发育不同步,而这个特点往往与学校的规章制度发生矛盾。例如,按照身体发育的情况,10岁儿童如果上小学也许上午下午各上三节课,但是如果他上初中上午下午就要各上四节课。如果上高中的话,在校时间会更长。能不能提前离校?体育课超常儿童如何上?这些看起来很琐碎的问题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很多挑战。·而且由于超常儿童的年龄在班级中偏小。社会化程度和心理发育远不如智力发展的快,极容易被大孩子欺负,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阴影。

我国的大多数超长儿童的教育主要是通过跳级来完成的。但是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例如,一个八九岁的超常儿童,可能跳级到高年级学习,

他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可能比大多数孩子都强,但是,如果他像这个班的大多数孩子一样接受体育教育,那么他能承担下这么大的运动负荷吗?再者,由于超常儿童随班就读,自身年龄可能还小,注意力并不能像班上其他孩子那样能坚持那么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又应该怎样组织教学也是一个问题。[4] 而且,由于超常儿童的智力肯定比同龄的孩子超出许多,所以采取的往往是“跳级学习”。但是,由于超常儿童的年龄往往低于班级里的其他同学,加之自身的社会化程度较低以及心理的发育远不如智力的发育,在一个班级中很容易受到大孩子的欺负,给孩子的成长心理带来阴影。同样,由于超常儿童在班级中年龄小,对于大孩子的世界并不是很了解,同学们也会觉得他很幼稚没有共同的话题,超常儿童在这样的班级中势必会缺乏交流,长此以往在社交方面便会发生一定的困难。。儿童期的同伴关系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一般孩子来说很容易的交朋友。对超常儿童来说则要困难的多。在班里,他周围的同学年龄比他大,觉得他太幼稚,没有共同话题。而和他同龄的孩子则不同班、不在一起学习生活。因此超常儿童几乎总是孤独的,他们最亲密的伙伴就是父母。

超常儿童在生活中必定受到周围人的赞誉,在某些时候甚至是有些优待的,这样就会使得超常儿童受到周围同学的嫉妒以及在无形中也会助长超常儿童自以为是的性格,使他们产生一种优越感,形成畸形自尊心,养成懒惰、自私的心理。这对超常儿童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会使孩子产生社会适应不良以及社交困难。

在超常教育方面,教育机构应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纵观我国的超常教育,几乎很难找到与超常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专门的超常教育师资培养机构。这就使得超常教育缺乏师资力量而举步维艰,从而导致绝大多数超常儿童没有机会获得与其自身相适应的特殊教育服务。

再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但是,对于大多数超常儿童来说,他们的父母可能资质平平也没有多大的教育能力,这就使得孩子在接触学校教育之前的家庭教育落后了一截。

(二)我国超常儿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超常教育功利化

受现有“应试———升学”教育体制的影响,应试成绩和升学率,依然是我国某些超常儿童教育机构最大的追求目标。这就很容易使对超常儿童的教育沦落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使一切对超常儿童的教学活动都接受高考指挥棒的指挥。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中学超常教育以把超常儿童送进大学为目的,大学少年班以学生考上硕士、博士、留洋海外为目的。在这一功利化理念支配下的超常教育只重视超常儿童智能的发展,而忽略了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情绪智力和社会性交往方面的能力,因此导致一些超常儿童不能很好地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不能应对社会对多元人才的挑战。这样畸形的教育对超常儿童的身心健康是极其不利的。

2.培养模式单一

当前,我国对超常儿童的培养模式基本上限于加速式教育,应用较多的是缩短学制的教育,其中最典型的是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它缩短了人才生产周期,并节约了教育资源。然而这种特殊班级需要专门的课程设计、教材设计、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普通学校很难达到这些要求,因此,这种教育模式缺乏大面积普及的可能性,加之超常儿童的学习时期被人为缩短,环境特殊,学业压力大,不利于超常儿童综合素质的发展。

3.城乡超常教育发展不均衡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 56%。从理论上讲,农村超常儿童应占全国超常儿童的一半以上,遗憾的是,农村超常教育几乎还是一片空白,我国的超常教育主要集中在城市,城乡超常教育发展极不均衡。

4.忽略超常儿童的差异性

在超常儿童的教育过程中,我国的教育可能选择得更多的就是模式化的大规模的“生产“超常人才”。但是,就和其他普通学生一样,超常儿童也有差异性,有独特领域的范围不一样,但是我们却人为的把他们进行一样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没有开发完全他们的潜能。

三、超常儿童教育的对策

在对超常儿童教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认为30年来我国超常教育的基本格局是“重快轻好”,为此,他们提出了又好又快的“双超常教育”的主张。“双超常教育”的基本理念是暇:

超常教育要从超常人才的本质出发,充分尊重超常人才的主体地位,发挥

超常儿童特征及相应培养方法

超常儿童 一、智力超常儿童的身心特点 超常儿童是一般智力特别优异,并/或在某方面具有突出的特殊才能的儿童。超常儿童有各种各样的类型,概括起来可分为三大类。 1.智力超常:也就是一般智力超常出众,如果用智力测验来测量,智商一般都在130以上(也有认为智商只要在中等以上),或测验成绩高于同龄人平均成绩的两个标准差以上。 2.特殊才能超常:数学才能(数理逻辑思维突出发展,能成功、创造性地进行数学活动);文学才能(在运用语言交往或描述事物活动中表现的突出能力)包括写作诗歌、散文、小说,翻译及演说等;美术才能(在视觉艺术活动中表现的各种杰出能力)包括绘画、雕塑等;音乐、舞蹈才能(从事音乐和舞蹈活动的突出能力),包括作曲、演奏、歌唱及各种舞蹈等;体育运动才能;组织领导才能;科技、制作才能等。 3.一般智力发展超常出众,同时兼有某方面的特殊才能。如:智商130以上,并兼有杰出的数学、文学或艺术等才能。 较早期的心理学家如特曼、贺林华思、泰勒、格雷、鲍尔顿以及佛兰西等人对智力超常儿童的身心特点均有研究。例如佛兰西通过比较超常儿童与同性别、同年龄的一般儿童的行为表现,归纳出了以下的特点: 1.生理构造优异,说话、走路早,耐力及一般健康均超过常态标准 2.注意范围较广,能察觉一般儿童所不能察觉的事情 3.一般学习迅速,少重复,喜欢接受挑战。 4.成熟地运用各种说话技巧,以表现自己的能力 5.对事物能提出较多的问题,想探索深层的因由,并以学习为享乐 6.凡对有兴趣的事物,不管是否儿童学习的东西,都不惜耗时而求之 7.适应能力强,能熟练地分析自己的能力、限度及问题 8.具有高度的独创力,并能用优良而不平常的方法与观念 9.具有一种或更多的特殊才能 10.不容易因失败而灰心丧志 11.情绪较为稳定,并有判断别人情绪的能力 但有些人觉得超常儿童应具有下列特点: 1.凡事好奇,过度活跃 2.对自己与外界事物都非常敏感,表现过分紧张 3.倾向“完美主义”,容易对别人和自我埋怨与批评 4.挑战成人的观点,漠视尊卑 5.破坏传统及批评既定的价值观念,容易与人发生冲突 6.关注太多难题,对世界未来感到不安和恐惧 7.自觉与别人不一样,表现抑郁、疏离 8.固执、自以为是,不善于与人合作 9.表现极端,总要得到别人的注意 10.对其感兴趣的事情太专注,缺乏在生活上平衡的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查子秀教授提出了通过以下特点作为识别时的参考: 1.认知兴趣浓厚,求知欲旺盛。他们很小就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不仅对知识有浓厚的兴趣,而且视学习如同游戏般轻松。 2.思维敏捷,有独创性。超常儿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善于概括的非凡能力,能抓住实质,迅速灵活,有策略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知觉敏锐,观察力强。许多超常儿童的视听觉辨别能力较强,如能理解汉字的组成和同词上的细微区别等。同时他们的观察是有目的和条理的,能抓住观察物的主要特点。 4.注意力集中,记忆力较强。超常儿童的注意力能高度集中于感兴趣的事情上,而且记忆力强,记忆快,保持时间长。

浅谈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策略

浅谈家庭教育指导的有 效策略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浅谈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策略摘要:对每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的年轻父母也逐渐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年轻父母缺乏对孩子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方法,再加上社会和工作上的压力,导致年轻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力不从心。近年来,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建立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策略变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家庭教育;影响因素;指导策略 一、家庭教育与家庭教育指导 1、家庭教育 我国学者对家庭教育的理解主要分为狭义的家庭教育和广义的家庭教育。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单纯指家长(家庭中较年长的人多指父母)对其子女的教育行为和受到的影响。广义的家庭教育是双向的,彼此互相影响的教育,并且是带有目的性的去施加影响的家庭教育。 2、家庭教育指导 家庭教育指导言外之意就是对父母教育。所谓父母教育就是指社会和学校对父母进行教育,主体是社会和学校,

受教育者是家庭的父母双方,目的在于培养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指导父母正确的教育子女,扮演好新时代父母角色。 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文化素质、对子女的态度、家庭生活环境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许多父母虽然重视孩子的教育,却找不到正确的方法;有的家长重孩子智力的开发,轻行为习惯的培养。为了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情况,我们就向幼儿家长发放新生入园调查表,经分析发现父母普遍对自己的孩子缺乏足够了解,对孩子的发展缺乏关注,对孩子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方式。同时,在调查表上显示所有家长均表示渴望接受有关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因此,帮助家长解决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充分挖掘家庭教育资源的潜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是幼儿园和教师的重要任务。 三、家庭教育指导策略 1、搭建幼儿园和家庭交流的平台 与家长联系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家访,家访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接待时对家长的随机访问,有到幼儿家中进行访问,有电话访问。随着网络的发展,又多了网络访问,如建立班级QQ群、微信,形成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交流的平台。通过不同形式的家访,了解每个幼儿所处的家庭

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农垦普阳农场学校宋清全 孩子成为栋梁之才,是家长必生的心愿,然而在教育过程中却经常出现许多的问题。家庭教育中各方面的参与和支持,起到了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作用。鼓励孩子自己走路,自我评价,不断成熟。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导师,也是最长久甚至终生的导师。家庭教育在造就人才的启蒙教育和终生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身体和心理的发育都进入到关键阶段,小学时期孩子所走的每一步对他以后的人生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代大多数的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小学生的家庭教育不容忽视。在此主要针对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问题成因的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等进行综述,并提出解决一些问题切实可行的方案。 一、关于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的研究 家庭和学校是儿童成长和成才的必经之所,是一个孩子健康性格品行形成的良好契机。家庭教育实施合理,将会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反之,则会将孩子引向误区,形成接连不断的问题。目前社会各界及部分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家庭教育中还存在着种种不容忽视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思想认识不够,家庭教育过分依赖学校 据调查,学生家长真正认识到自己对子女教育负有责任,并能较好地担当起这一责任的家庭只占15%。85%的家庭认为只要让孩子衣食不缺就可以了,而教育的责任在老师、在学校。 (二)家庭环境不利于孩子成长 由于大多数学生父母外出务工后,这些学生的监护权一般都移交给了祖辈或亲朋。而有的亲戚和朋友的责任心更差,许多只是口头应承而已,形成这部分学生教育管理的盲区,导致这些学生出现许多问题。 (三)亲情缺失影响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农村有85%的小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孩子缺少亲情的关怀,成长中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造成不少学生孤独、自卑、封闭、虚荣、过于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与对策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与对策 一、引言 对于一个人来说,家庭教育将是其教育的开端与基础,在其出生之后,家庭将是其第一个所处环境,同时家庭作为个人同社会之间的桥梁,那么家庭的重要性是无可替代的,因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就由此突出,其将是无可替代的。在我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之中,曾明确的提出了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因此也就要求农村的家长要将家教理念树立正确,同时要尊重子女的意见,并且还要使其教育方法科学正确,要培养起孩子的良好习惯。那么因此对于监听教育的相关问题也就显得非常之突出。因此本文将着重对农村家庭教育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其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进行分析,并针对此类问题作出一些较为合理的建议。 二、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 (一)家庭教育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过去的一些时间段里,因为社会节奏的极速加快,所以导致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而越来越快,对于这一点而言,其不单只是在城市得以体现,在农村亦是如此。在农村,一些家长常常因为忙于赚钱,因而也就使得孩子多是由家长双方的父母来带,自己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的成长,因而也就使得大多数家长同其子女之间常常是缺乏沟通及交流的,因而也就产生了一些问题。不过幸运的是在今日,大多数地区已经将原有的由孩子祖辈扶养孩子的现象已经得以改善,几乎都是由孩子父母来带孩子,但也随之便产生了一些问题,同时也就要求了孩子父母本身要具备很多的素养。(二)普遍关心孩子的学习。对于现下的很多农村家庭来说,其家长已经开始重视起了对于子女的教育,这当中也包括了启蒙教育。很多的年轻家长往往会在孩子三岁之前对孩子进行简单的教育,如识字、数数等等。而在三岁之后也通常是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将以前的那种只以吃和穿为主要目标,而忽略教学的情况。那么在孩子正式进入学校进行学习之后,很多的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情况是重视的,去孩子对于课程知识的学习进度、作业完成情况等,且几乎都是竭尽所能的去对孩子的学习进行辅导。而除了上述的之外,很多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上也是投入了很多的资

超常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超常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超常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超常儿童的教育越来越广泛的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超常儿童的教育过程中却是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重在描述超常儿童教育的现状 以及探讨解决在超常儿童教育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 关键词:超常儿童现状法律对策 智能显著高于同龄儿童发展水平或具有某些才能的儿童称之为超常儿童。[1] 美国关于天才儿童的定义则是:“与年龄、经历和所处环境相同的人相比,有 接触才能的儿童和青少年能表现出创造高水平成就的潜能。这些儿童和青少年 在学业、创造性思维、艺术领域上表现出具有非凡成就的能力,拥有罕见的领 导才能,在一些特殊领域出类拔萃。他们所需要的不是一般学校所提供的服务 和教育。卓越才能存在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地位的儿童和青少年身上,也存在于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2]超常儿童在智力和技能上的优势需要我们给予特别的关注,一方面需要通过加强培养和教育,不仅使其身心获得健 全的发展,同时使其充分发挥超常的潜能;另一方面,不能把他们看成是早熟 的成人和完人,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不能脱离其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同样也 要遵循教育规律,才能使其健康地成长,否则就会拔苗助长,或放任自流。对 超常儿童科学的家庭教育,早期挖掘超常儿童的潜力,对于培养一大批国家的 杰出科技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国际上针对超常儿童的教育主要是“加速式教育”和“丰富式教育” 两种模式。其中广泛受到认同的是“丰富式教育”。我国也采用的是这2种教 育模式,但是更多的是“加速式教育”。但是近年来随着“丰富式教育”的引进,我国的超长儿童教育也逐渐在向“丰富式教育”过度。30年来,我国运用“加速式教育”对超常儿童进行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速成了一批人才, 为国家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 是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并且我们也必须 重新审视我国对超常儿童的教育培养。 一、超常儿童的心理特征 了解和掌握超常儿童的心理特点,使我们进行针对性教育的依据。而超常 儿童的发展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智力发展水平超过同龄儿童两个标准差以上;二是个性心理,即非智力因素方面有某些特殊表现;三是对中小学基础教

小学生家庭教育环境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小学生家庭教育环境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教育对于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教育是由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组成的,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任何教育环境出问题都必定会导致教育出问题。而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在整个教育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起着特殊的作用,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每句话、每个举动、每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孩子的身体发育、知识的增长、智能的培养,尤其是品德的陶冶、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的形成等等都是首先在家庭中获得熏陶与启迪,良好的家庭教育熏陶,将使孩子受益终生。 但不良家庭环境带给孩子的影响,不仅是生活、健康、学习方面,更严重的是对情感、个性、品德的恶劣影响,往往会伤害幼小的心灵,甚至影响其终身。 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及家访的实践发现小学生家庭教育环境存在以下问题: 一、现有的家庭结构模式给教育带来困难。 1、三口之家:在中国尤其是中国的城镇,“三口之家”成为主要家庭结构模式。家庭结构简单,人口数量减少,规模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不易受外界干扰,这是有利的一方面。同时家庭结构简单也给家庭教育带来一些新的困难:首先,家庭结构简单,人口数量减少,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简单,孩子所受到的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锻炼也相应减少,不利于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其次,“三口之家”中,城镇中家长多为双职工,工作忙碌,早出晚归,孩子多半放在接送中心或辅导站;农村中父母都要参加生产劳动,劳累一天

无暇问及孩子的学习、生活,这样家长与孩子接触机会少,生活照料上往往不周到,教育上也存在很多漏洞;最后,因为是独生子女,所以两代人的家庭,父母爱与关注的焦点全部集中在孩子身上,往往出现溺爱的现象,造成许多孩子性格孤僻、执拗,缺乏责任感,从而影响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2、几代同堂: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今年来我国不少家庭出现“三代同堂”甚至“四世同堂”的状况,孩子因此成为“小皇帝”、“小公主”,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理能力、自立能力下降。有些老人受教育程度有限,对于现代的教育方式不能认同,所以一家人往往会产生对孩子的教育分歧。 3、单亲家庭:当今社会环境纷繁复杂,夫妻离异现象普遍,使得单亲家庭数量增多,每个教学班中都会有几个单亲孩子,因为家庭的残缺,总是或多或少对孩子的学习、性格、品行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一些后进生的不良行为体现的更为明显:厌学、上网成瘾、打架……这些孩子由于家庭的因素,所以比正常家庭的孩子更容易自卑、偏执、易怒、情绪不稳、增加教育的难度。 4、留守儿童: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因而出现了很多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当他们最需要父母拥抱的时候,父母却为了生活,远离家乡,一年到头只能见上一两次面。很多孩子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属照看,或长期在接送中心,在生活上他们无法得到父母细致的照料与关怀,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的引导和帮助,在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成才与成人——超常儿童教育面面观-教学论文

成才与成人——超常儿童教育面面观-教学论文 成才与成人——超常儿童教育面面观 【摘要】:本论文主要围绕《超常教育之路是否可行》及《16岁博士张炘炀》两个视频探讨超常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问题,着重论述超常儿童成才与成人方面的问题,提出对超常儿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应该更加着重其成人方面的心理健康培养。 【关键词】:超常儿童;教育;成才成人;心理健康 近日,观看了《超常教育之路是否可行》及《16岁博士张炘炀》两个视频,笔者对视频中的各个专家观点有赞同之处,亦有不敢苟同的之处,总而言之超常儿童在成才及成人的教育方面确实有让人需要思索的地方,本文将从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的二个维度论述下阐述自己对超常儿童的教育观点,以及对超常儿童教育的利弊做一个综述。 首先笔者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讨论超常儿童的教育。家庭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了家庭,它便也随之产生了。这种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起,构成了人类所接受的全部教育。由于家庭教育是在家庭成员之间进行,这就决定了它的初始性、持久性和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关系的亲密性,自然,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之大就不言而

喻了。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人终生受益,而不良好的家庭教育自然也就贻误终生,超常儿童教育也如此。在《超常教育之路是否可行》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张小敏的爸爸对女儿的教育其实是自己的理想的复刻,老张年轻的时候理想是成为马拉松运动员,但是未能如愿,在对自己的女儿培养上,老张完全将自己年轻时的理想嫁接给自己的女儿,他女儿就是他理想的再造品,让女儿从小就开始练习马拉松,作息时间也是从凌晨2点50起床开始训练,晚上8点结束训练,在时间安排上老张完全没有安排张小敏的娱乐休息时间,老张的观点是玩也要玩出名堂,即使是玩也是安排体能训练,年纪只有9岁的小敏就承受着成人都不能承受的高强度体能训练。对此,笔者看法是反对的,理由如下: 家庭教育应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马拉松女孩张小敏她仅仅只有9岁,但是从老张让小敏从凌晨开始一直训练到晚上,即使休息也是体能训练的角度看,老张的教育方式是刻板单一高强度的,不考虑小敏身心健康的,甚至是摧残儿童的,老张的高强度体能训练也显然是非儿童能承受的。而且,老张也承认其对小敏的教育仅仅只是他自己的理想再造品,这样教育自己亲身女儿的话,笔者认为是很偏激执拗的,就如雷明老师所说“当一个孩子,成为父母实现自己理想的动机的道具的时候,那么孩子的成功与否都不是他自己的”。所

浅谈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及策略

浅谈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及策略【摘要】儿童是人生的春天,是祖国的未来。儿童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生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影响人生成败的关键时期。因此,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已经越来越引起国家重视和社会的共同关注,本文主要通过探讨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再依据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法及策略。 【关键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所谓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就是指零到六岁儿童在家庭成员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生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很有帮助。诚然,学前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家长的情绪、家长的关注、家长的教育方法对学前儿童的影响十分大,只有在亲子关系融洽的情况下加以合适的教育方法,孩子才能把家长的话听入耳、记入脑。这样,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规范的认知、身体成长、智力开发、个性发展等,都能在学前阶段启蒙并迅速发展起来。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目的是家长通过家庭教育活动,把自己孩子培养成自己所希望的人,任何一个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其目的是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的目的,说到底,主要取决于家长的社会生活经历和思想文化素质。 总之,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运用能力强,创新意识强,长大能促进社会进步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然而,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教育中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要看到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急剧变革,家庭结构、父母价值观等发生了明显变化,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的现状存在着一些我们无法忽视的问题。 孩子需要父母的尊重,这当然是毋庸质疑的,越来越多家长认识到这个问题。因此,很多家长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会考虑到孩子的身心发展,培养孩子的感受力、情绪控制力与心理承受的能力,避免孩子遭遇不必要的挫折、伤害和打击。正因为如此,家长会采用一种民主的教养方式和态度与孩子交往和进行家庭教育。由于在中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因此也相应地出现了几个教育孩子的误区: 误区一,民主就是溺爱。这是现代父母,经常犯的错误之一。认为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方法,就是一切按孩子的意志为转移,凡事都要满足孩子的需要,容不得孩子有一点的委屈。并且随着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多,这种认识是越来越普遍。许多家长认为这是一种尊重孩子的表现,实际上这是一种溺爱。父母需要与孩子建立民主的平等的教养关系,然而,任何的民主与自由都是有前提的、有条件的,要在一定范围和程度允许的范围之内,特别是当孩子年龄小,孩子并不能了解父母行为的意义,而往往认为是父母在疼爱自己,从而养成一种一

家庭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

家庭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 作者:彭建兰来源:中国家庭教育录入:Admin 字体: 一、家庭教育现状 步入21世纪,我国家庭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二,家庭教育学术活动越来越活跃;三,亿万家长家庭教育实践越来越理性化。 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 2000年2月1日****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强调教育是—个系统工程,要求家庭社会一起来关心和支持教育工作。2000年3月2日岚清同志在学习贯彻****同志关于教育问题重要谈话报告会上强调“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是“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工作。 2000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管理。 2001年10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多处提到家庭教育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002年5月全国妇联、教育部联合制定下发了《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计划》明确提出了新世纪第一个五年家庭教育的任务、要求以及实施措施。 最近,中发〔2004〕8号文件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深刻分析了当前国外形势的新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明确了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同时,明确了各部门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具体职责和具体任

务。强调“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充分肯定了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党和政府对家教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我国家教工作的逐步转向科学性提供了思想上的保证。 2.家庭教育学术活动越来越活跃 家庭教育学术动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从1998年始,每年一次。04年年会于2月19日-20日在召开,主题为“廿一世纪的亲职教育”。亲职教育就是怎样为人父母的教育,即为家长提供有关儿童青少年发展及子女教养的知识,以便父母扮演其适当角色的教育过程。 (2)家庭教育模式指导研讨会。家庭教育发展,要求家庭教育指导不仅限于家教知识、方法的一般性指导。它进一步要求家庭教育需按不同地区、不同水平、不同家长等情况进行分别指导,才能提高家教质量。03年2月24-25日,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中国家庭教育学会联合组织在召开“全国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研讨会”,在全国征集家庭教育指导模式论文209篇,选出近100篇论文作者参加研讨会,并编写完成全国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研讨会论文汇编。 (3)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于04年5月在召开首届《中国家庭教育论坛》。论坛上有来自、、天津、、、、、等地的十几名专家学者发言。专家们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家教现状及发展、家校合作、家教、流动人口家教研究、家校合作研究等家教前沿问题进行了探讨。 (4)十万家长点评家教案例。2003年它轰动了全国,它受到了国众多家教专家的好评,我国家教权威、师大学忠心教授说:“‘市开展的家庭教育案例点评活动,是家庭教育研究和指导过程中的一个创举。‘‘市十万家长点评案例活动”是由市教育局、市妇联、市广电

中国家庭教育现状与对策

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摘要】教育是立国之本,在对国民从出生到死亡的教育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实属三足鼎立。作为教育源头的家庭教育更是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家庭教育的迅猛发展。家庭教育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特征。家庭教育的对象、环境、内涵正发生着显著变化。然而,在独生子女背景的当下,我国家庭教育面临许多新挑战、新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阐述中国当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策略。 【关键词】家庭教育意义现状对策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从一定意义上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缩影,它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上的一切必然将会通过各种形式、渠道反映到家庭中来,从而影响着孩子。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既是基础教育的场所,又是终身教育的场所。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影响着孩子的未来,并且关系到学校、社会,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兴旺发达。 一、家庭教育的意义 将家庭教育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起步比较晚,然而这又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 1.家庭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家庭社会细胞中,少年儿童无时无处不在受着家长的影响,在有形和无形之中,孩子也在这有形与无形之中接受着教育,由于各家庭在政治、经济、物质、文化教育手段和态度等方面参差不齐的层次,少年儿童在道德、品质、思想意识、情感性格、意志气质方面千差万别。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个启蒙老师,也是其精神世界的开拓者。 2.家庭教育对提高民族素质及社会文明程度影响深远。现代社会家庭教育的功能对促进民族优化、社会进步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家庭教育是人实现社会化的起始和基础,亦是实现社会化的通道和桥梁,它为人指引基本的人生之路,为人

超常儿童教育8

基础教育研究 2009年10月·A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于1978年开始系统地进行超常儿童教育,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超常儿童是指“智能明显超过同龄常态儿童发展水平或具有某种特殊才能的儿童”[1]。根据心理学对儿童智力的研究结果发现,大约有3%的儿童的智力水平远高于同龄人。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14岁以下的儿童有28976万,按3%的比例计算,我国现有超常儿童约800多万。因此,研究超常儿童对于我国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超常儿童需要特殊的教育培养措施。当前国际上针对超常儿童的教育主要是“加速式教育”和“丰富式教育”两种模式,其中“丰富式教育”是受到较广泛认可的一种超常教育模式。虽然我国对超常儿童的教育培养也有这两种模式,但主要的还是“加速式教育”[2]。30年来,我国对超常儿童的教育培养的确速成了一批人才,为国家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我国对超常儿童的教育培养问题。 二、超常儿童培养模式比较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超常儿童培养模式比较1.加速式教育 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开幕式 上发表了“必须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培养杰出的人才”的讲话,此后又反复阐明他的“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主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诞生并开始招生,一场以培养杰出人才为核心的加速式教育拉开序幕。 加速式教育模式也称弹性升级模式,这种模式是根据学生本人的能力,跨越年级的限制,给予弹性以及适性的教育[3]。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①提早入学:对被鉴别出来的超常儿童,允许其比常规规定的入学年龄提早入学,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②跳级:通过考核允许超常儿童跳级或插班。③超班学习:即超常儿童不受班级普通课程和教学进度的限制,根据其学习能力去学习适度的课程。④缩短学制:即超常儿童在短于正常学制的时间内完成学业。例如,中小学实验班的4+4学制,即小学和中学分别读四年,14、15岁升入大学;少年大学班的4+2+2学制,即4年大学,2年硕士,2年博士。 加速式教育的主要特点是速度快、课程深。速度快主要表现在能够缩短超常儿童的修业年限,节省教育经费,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其局限性是:使超常儿童的知识断层、基础欠扎实,要过早为前途打算,社会性情感适应不良。课程深主要表现在为超常儿童提供学习挑战,加强其学习动机;其局限性在于:学业压力重,课业重,妨碍超常儿童其 我国超常儿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万绍娜%冯维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超常教育事业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亦存在超常教育功利化、 模式单一、教育师资匮乏、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双超常教育理念,分析我国超常儿童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双超常教育%加速式教育%丰富式教育%问题%对策 教育论坛 3

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

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和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产生了许多的困惑: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糟糕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种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 现状之一:教子方法有失偏颇我们通过深入分析、研究激的心态和行为后不难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望子成龙”型。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激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具体表现在:其一、重视分数。孩子不好好学习,是激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激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激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激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

习。倘若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激几天都没有笑容。 其二、舍得投资。不少激为子女请“家教”、买《参考》、或者亲自辅导,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校的功课以外,课余时间又陪孩子去参加作文班、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在激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 (二)“顺其自然”型。这是独生子女现象出现后,激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认,有的激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赖放弃。具体表现为: 其一、“代理激”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激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外公、外婆等“隔代人”。于是,长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为“重心”、“中心”、“轴心”。“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时时刻刻牵动着长辈们的心。长辈们那“特别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 其二、“心有余而力不足”。激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然而,强烈的“希望”和教育“方法”之间差距实在太大。在激的眼里,孩子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可以领导成千上万人的企业家,不能说服家里的一个“宝贝”而找老师“告状”、“述苦”的现象绝非个别。激常常感叹在子女面前,教育“无从下手”、“伤脑筋”。 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现实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龙”和“顺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症结所在。所

超常儿童教育论

超 长 儿 童 教 育 论 姓名:刘军 班级:11级特殊教育班

导言 谈及超长儿童教育,人们总会感觉很神秘。目前,我国超常儿童教育教育发展还不充分。走进中小学,你会了解到学校了的实验班金英班,这大概是超常教育的示范,这种形式的超常教育也只是从智力上考虑教育,却忽略了非智力、创造力等等其他因素。为了弥补现实中超常教育实践的不足。我不得不深入的研究常常教育。我对超常儿童教育的研究,是深入的了解超常儿童的身心特点、借鉴中西方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当代超常儿童教育的缺陷来研究的。下面我将向大家展示我的研究成果。

目录 第一章超常儿童的身心特点 超常儿童 第二章超常儿童的教育 (一)超长教育的性质 (二)超常教育的任务 (三)国外教育模式 第三章目前我国超常教育出现的问题及反思

生活中,你可能亲眼教过或是听说过某些儿童特别聪明。有很小就会奏乐器的、算数能力强、绘画、作诗等等。由此,我们会对超长儿童非常感兴趣,也许你会问“他们为何那么聪明?”和“我们怎样教育这些儿童呢?”等等 下面我们来了解超常儿童 与普通儿童相比,他们有以下优越之处: 一、超常儿童 1.超常儿童是相对常态儿童而言,超常儿童是儿童中智慧才能优异发展的一部分,他们与大多数智能中等的常态儿童之间虽有明显的差异性,但又有共同性,他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2.超常智能是指在教育和环境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人的聪明才智,它不单纯是先天赋予。先天素质虽然为超常智能提供了某种可能性,但需要适合的教育和环境条件才能成为现实。它是可能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3.超常智能是稳定的,但也是发展变化的,它不是固定不变的预测终身的指标,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超常儿童的智能可能加速发展,也可能停滞甚至后退。这取决于儿童所处的社会环境提供的学习机会、教育条件、本人的个性特点以及主观的努力等多种因素。“小时了了,大未必住”的例子占代有,现代也有。超常儿童与常态儿童一样都在成长的过程中,称他们为超常儿童似乎更切合实际。 4.超常儿童心理结构不仅仅限于智力、才能方面。还包括创造力

家庭教育现状及应对措施

家庭教育现状及应对措施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时代对教育提出更高要求的今天,让我们把视线投向家庭教育—看看家庭教育是否起到了应起的作用,当前家庭教育的现实情况如何,是否还存在着若干不足。 众所周知,家庭对子女的身体发育、知识获得、能力培养、品德陶冶、个性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必要补充,应和学校教育相互支持和配合,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作为教师要重视家庭教育,密切和学生家庭的联系,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但家庭教育的发挥好坏及成效是否显著,却和家长的配合密不可分。提到教育,许多人认为是学校的事情。孰不知,家庭教育的开展好坏小则关系到子女成长、家庭兴衰,大到影响到社会安定,民族发展。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俗语,从而更确切地说明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同等的重要。那么,我们中学生,特别是我们职中学生的家庭教育开展又如何,究竟有着怎样的现实情况?笔者经过调查问卷、和家长的交谈等等方式对此做了了解,得到的结果令人震撼,现就调查有关情况剖析如下: 一、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精神文明却并未得到应有的发展。居高不下的离婚率,单亲家庭的增多,父母沉溺于交际场或为一家老少而奔波无暇顾及子女的现象太多太多。一直以来,学校教育实际上是在孤军奋战,家庭教育远远滞后或者根本未起到应起的作用,家庭教育不仅未给学校教育带来促进作用,而且影响了学校教育的正面效应: 事例之一笔者曾多次和学生交谈,提及家长是否问起过他们的学习情况,学生中默不回答的居多,只有个别学生答道:开学要学费时会问一下。也许是家长太信任学校,以为把孩子放在学校,它就一定能学得一技之长,而且更有学校承诺的就业安置。只是,如果孩子并未学得一技之长,那么学校即使有天大的本事,又能为其找到一个怎样的工作! 事例之二有感于家校联系的重要性。我曾经供职的职业学校曾多次印发家校联系卡,更是在邮寄通知书时寄发家校教育简报。但是从收到的家校联系卡来看,很少有家长认真阅读和填写完整的:有的是学生自己填写,家长只是署名。更多的是家长连署名的时间却没有,这种一厢情愿的教育又会有怎样的效力! 事例之三笔者曾亲眼见到这样一件事:家长来校看望子女,因带的生活费不够多(已够平时所需),学生立刻恶语相向,而家长满是愧

小学生家庭教育资源的现状及思考.docx

小学生家庭教育资源的现状及思考 摘要: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如何,直接影响到小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家庭教育资源作为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学术理论界和教育界的重视。针对调查现状及问题分析,笔者提出了相关建议,明确加强家校联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小学生;家庭教育资源;亲子关系;家校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85-1 我国长期形成的普遍的家庭教育观念往往是,家长只负责督促孩子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准时上学不迟到,按要求参加家长会等等诸如此类的仅仅是配合学校教育的工作。随着我国全社会对教育的普遍关注以及家长素质的普遍提高,家长的教育观念己经发生了与时俱进的变化。家长也逐渐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对孩子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而不仅仅是根据老师的评价来评价孩子,都希望给孩子创设一个优良的家庭教育环境,来弥补学校教育的种种不足。同时,他们也逐渐关注孩子的综合素质,把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孩子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也是当前教育资源的一大改变。 一、家庭教育资源存在的问题 1.家庭环境仍需改进。 在很多家庭中,家长与孩子的亲密度较低,这导致有些孩子信任自己的老师多于信任自己的家长。这是由于现在家庭多是双职工家庭,很多父母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陪孩子做功课,导致与孩子的交流减少。 2.亲子关系缺少民主氛围。 众所周知,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家庭的和睦,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提倡让家长与孩子成为朋友伙伴,而不仅仅是长辈与小辈的关系。这种思想的传播使得我们的家长意识到了孩子角色的双重性,一方面是子女,另一方面又是朋友。但接受并改变这种思想是需要过程的,因此很多家庭中还是会出现父母主导孩子的现象。 3.家长的传统观念有待改善。 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认为,学习的目标就是为了考得功名。然而事实是:文凭、学历只能证明你的学习程度和经历,只是说明你成为某种人才的可能性,并不能证明你的素质。你的素质如何,只能在广阔的社会实践中得到验证。现代心理学在研究人的发展时,分躯体发展、情感发展、道德发展和智力发展;在实际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只有把孩子当成一个整体的人的发展来看待,而不是只注重孩子在躯体、情感、道德和智力发展的某个方面,只有这样,孩子的素质才会提高,

2019年整理--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

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和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产生了许多的困惑: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糟糕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种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 现状之一:教子方法有失偏颇我们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家长的心态

和行为后不难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望子成龙型。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具体表现在: 其一、重视分数。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倘若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长几天都没有笑容。 其二、舍得投资。不少家长为子女请家教、买《参考》、或者亲自辅导,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校的功课以外,课余时间又陪孩子去参加作文班、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 (二)顺其自然型。这是独生子女现象出现后,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赖放弃。具体表现为: 其一、代理家长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

家庭教育的现状与策略

. 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穆棱市福禄乡光明小学任 翠平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要:摘 本文首先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未来的前途和命运。中国下一代的前途命运,指出了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即偏重智育,忽视对青少年的道德培养;娇宠溺爱,提供过多关心和帮助。然后从分析了青少年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即家庭原因、社会原因。最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家庭教育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提高家长素质,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原因家庭教育关键词:青少年引言他们生活在改处于现代社会的青少年的生活环境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革开放、市场经济、物质丰富,大众流行文化、信息技术和和电子媒体发达的时代。社会变迁和转型期的矛盾困惑,无不反映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之中,给新时期家庭教育带来全新的并对成长中的一代子女们产生了复杂的影响,挑战。教育界定一、家庭之间相互的影(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响和教育。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础,也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它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二、青少年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不难发现青少年家庭教育面临许多理性地审视青少年家庭教育现状时,困惑:孩子生活条件更好了,身材越来越胖,但动手能力却越来越差,责任心不强:孩子的学习环境越来越好,知识更丰富,多才又多艺,但心灵更脆弱,心理问题更突出……。当今学生身上的习气太重,表现为不合作、过于自我、追求享受、怕吃苦。……他们存在不同程度的攻击性需要:在个人道德特别是在创造性、独立性和勤劳节俭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 . 家庭教育存青少年身上出现的种种不良情况,说明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破灭家长们的幻想,在的问题若不及时矫正,不仅会影响到孩子自身的发展,也将会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前途和命运。(一)偏重智育、以分数衡量孩子的成功1 不少家长以为孩子只要能得高家长对孩子最关心的事莫过于其分数了。家长的喜怒哀乐都几分就一定能成材。分数几乎成了孩子立足家庭的支柱,他们用金钱和物质刺激来调动孩子的积乎系于孩子的考试分数和升学情况。极性。这种不注重孩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只关心孩子也不符合社会对现代人才学习的家教方式,既不符合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的需求。 2、重“金”投资家长们认为自己只要舍得孩子能否成才必要的财力投入是必不可少的。投资,就会有收获。于是家长们不惜耗费重金和精力,为孩子请家教,买参考书、辅导书。在孩子很小时,家长们就迫不及待地花钱投资帮孩子选择了书法、绘画、音乐、作文、英语等兴趣班,家长们也不辞劳苦地迎往接送。然而结果却适得其反,他们从小就受到心灵和身体的摧残,不少孩子厌学,逆反心理重,小小的年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