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重难点汇编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重难点汇编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重难点汇编

第一章学校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我国学校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一、古代学校教育:出现在奴隶社会以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统称为学校教育。

1、夏朝:痒、序、校。

2、西周:国学和乡学之分。礼、乐、射、御、书、数。

3、春秋:儒、墨。

4、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宋:【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6、明代:八股文。

二、近代学校教育

1、近代教育的开端:1862年开设的京师同文馆—1878张焕纶【正蒙书院】中国第一

所新式小学—1896年盛宣怀创办南洋公学,成为我国大学中学小学的三级学制

雏形—1898清政府京师大学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开设中西结合分科课程。成

为我国近代高等大学教育的开端。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2、清末的学校教育

1902年,清政府“壬寅学制”但未实行,形成了旧中国现代学制。

1904年,葵卯学制,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实行的学制。

3、中华民国的学校教育

1912年壬子学制—1913年壬子癸丑学制(学制18年,三个阶段,男女平等,允许

初等小学,男女同校)--1922年壬戌学制,即六三三学制。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学校教育

1949年-1956年:学校教育主要受苏联教学体系影响,全国统一编写教材,改进旧的课程教材。-1956年—文革前中国教育形成时期,国家加强对基础教育课程的教学的统一管理。改革开放后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健全:1982年:【宪法】用法律形式规定,我国要普及初等义务教育;1986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95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标志着我国的教育工作进入了依法执教的时期。

学校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

第二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课程概述

课程概述:学校学生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狭义:某一门学科。

课程意义:1、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2、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依据。3、学生汲取知识的来源。3、合理课程设置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4、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和标准。

二、课程类型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培养(读,写,算)任务不同来分拓展型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研究型课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学科课程:文化知识为基础分科课程

根据属性来分

根据内容和组织方式分

经验课程:亦称“活动课程”

综合课程

根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国家、地方、校本课程。

根据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要求:必修和选修

根据课程表现形式:显性和隐性课程。

第二章教育的本质

第一节教育的本质

一、教育的概念:广义:凡是能增长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完善人

的个性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学校教育。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二、教育的起源:1、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法,利托尔诺和英国沛西.能

2、心理起源说:美,孟禄

3、劳动起源说

三、教育的发展:1、古代教育,西方:斯巴达教育(重视对军人和武士的培养)和雅典教育(培养多方面人才)。欧洲教育:教会教育,骑士教育。古代教育特点:等级性,刻板性,道统性,专制性,象征性。2、近代教育: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教育世俗化,法制化。3、现代教育:20世纪以后,教育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逐渐走向民主化,教育内容更丰富,教学组织形式等多样化,终身教育。

四、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1、教育者

2、受教育者

3、教育影响

第二节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一)内涵:广义: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各方面发生什么内涵样的变化。狭义:国家为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教育目标:表明教育内容的结构、组成、阶段和具体价值(二)教育目的层次结构: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应达到的目标。

课程目标:学校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的具体化。

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教学目标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具体手段)(三)、教育目的的功能:导向、激励、评价作用。

二、教育目的的不同流派

1、个人本位论:主张应从人的本性、本能出发。代表人物: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奇、孟子等、

2、社会本位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从社会需要出发。代表:孔子、斯宾塞、涂尔干、孔德等。

3、教育的无目的论:教育即生活。代表:美。杜威

4、教育目的辩证统一论:马克思,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要考虑人的身心发展,准确揭示了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辩证关系及其对教育目的的意义。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现行教育目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我国教育目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三)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德育是实施各育的思想基础,智育是其他各育的知识和智力基础,体育为各育实施提供健康基础,美育和劳育是德智体的运用和实施。他们不能代替,但是又相互联系和促进。

第三节教育功能

含义: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教育功能类型作用对象:个体功能(教育对个体发展促进功能,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

用功能,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社会功能:经济(促进经济增长,促进科技发展)

政治(维系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社会政治变革)

文化(教育对社会文化传承功能,创新功能,融合功能)

人口功能、调节人与自然,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功能,对社会

发展的负向功能。

作用方向:正向和负向功能

呈现方式:显性和隐性功能

第三章教育与个体发展

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概述

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人的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发展。身体发展指:生理机能成熟。心理发内涵:展指的是精神方面的发展,包括(认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个体身心发展基本理论:1、内发论—个体身心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所具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2、外铄论:人的发展靠外在的力量。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第二节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1、遗传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2、环境个体身心发展离不开外界环境的影响。荀子“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3、教育4、个体主观能动性

第三节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与教育

1、顺序性与教育: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我们教育活动必须根据身心发展这一特点

循序渐进。揠苗助长,凌节而施都是违背身心发展规律的。

2、阶段性与教育: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

段进行,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3、不平衡性和教育: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

性。为了有效促进个体身心发展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

4、互补性和教育: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见的,有些是隐性的,要树立信心相信每位

学生。

5、个别差异性与教育:人发展的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因材施教

第四章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教师

一、教师的职业角色: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管理者、示范者、父母与朋友、

研究者

二、教师的劳动特点:1、复杂性—劳动对象复杂性、劳动任务和内容是复杂

的。2、示范性3、创造性4、长期性5、群体和个体的统一性。

三、教师专业发展:两种理解1、教师作为一种职业,由专业程度低向专业

程度高转化2、教师由非专业人员成为专业人员。

四、教师专业发展理论:1、成长的三阶段理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

学生。2、发展的5阶段理论:新手阶段、熟练新手阶段、胜任阶段、业务精干阶段、专家阶段。

第二节学生

一、学生本质特点:发展的主动性,可塑性,具有明显的依附性和向师性。

二、学生的权利:生存、受教育、受尊重、安全、人身自由。

义务:遵守法律、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努力学习、遵守所在学校或

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第三节师生关系

一、概念: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教师与学生之间“教”

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是学校中最基

本的人际关系。

二、构成:1、以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的社会关系。2、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

目的教育关系3、以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为目的的心理关系。

三、模式:放任型、专制型、民主型

四、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及建立

(一)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教师本身、学生、家长和社会。

(二)良好师生关系特征: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确的教育态度分方式、

加强自身修养

第五章班级管理

第一节班级管理概述

一、概念:班主任按照教育目标的要求和学校培养目标的规定,采取适当的方法,

组织协调,指导各种因素,为构建良好的班集体以及实现各种共同目标二进行的综合性活动。

二、原则:全员激励、自主参与、管教结合、协调一致、平行管理、情通理达

三、模式:1、常规管理—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管理模式。

2、平行管理---把对集体和个体的管理结合起来。(受马卡连柯)

3、民主管理—班级所有成员在保证吉特正常运转的基础上民主、平等

地参与各项事务的管理。

4、目标管理—最早由德鲁克提出的,强调自我、自控管理的重要性,

以自我管理为中心。

四、班级文化建设:1、物质文化建设—内外环境布置、师生仪表

2、制度文化

3、精神文化

五、班级危机管理:1、危机预设2、危机防范3、危机确认4、危机控制5、危

机善后

第二节班集体与班主任

一、班集体的概念与特征:概念—通过班主任等各种主要的教育力量的教育和培

养而形成的班级群体。

特征—共同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

平等民主的班级氛围。

三、班主任概念及其作用

概念:是学校委派具体负责管理一个班级的教师。

作用:1、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引路人。

2、学校进行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

3、各方面教育力量的组织者。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1、了解学生(前提)2、组织培养班集体(中心环节)3、建立学生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4、个别教育5、班会活动(重要手段、重要方法、基本途径)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7、操行评定(学生自评-小组评议-班主任评价-信息反馈)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第三节中小学班队活动

一、概念:为实现教育目的,在教育者的引导下,由班级学生或少先队员共同参与,在

学科教学以外组织开展的教育活动。

二、基本类型1、主题教育活动2、班队例会3、班队文艺活动4、体育活动5、科技

活动6、班队劳动7、班队游戏活动

三、组织班队活动大方法和要求:1、主题选择要合适2、形式选择要突出趣味性3、活

动目的要突出教育性4、给学生自主权利

第六章教育科学研究基础知识

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一、教育研究含义: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和问题

为研究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研究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

二、特点:1、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2、要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恰当

陈述3、要有科学的研究设计4、方法的科学性5、创造性

三、任务:1、总结教育的历史经验2、研究教育现状3、预测教育发展趋势

4、开展教育改革的实验

5、进行国内外教育的比较。

四、意义:研究为教育的发展提供方向、依据,是教育发展的基础。

第二节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有计划有步骤的由教师或专家及研究人员合作,边研究边

行动。

二、经验总结法

三、教育观察法—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在教育

活动的自然状态中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四、教育实验法—研究者为解决某一问题,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有目的、

有计划的观察记录测定

五、个案研究法收集资料—诊断原因—矫正特殊行为—继续个案研究

第七章课外活动

一、课外活动含义: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二、课外活动的意义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社会化;

2.促使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个性化;

3.课外活动给学习生活增添了乐趣;

4.课外活动在发挥学生特长发面也有重要作用。

三、课外活动的特点1.参与的自愿性、自主性2.内容的灵活性、综合性3.过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四、课外活动组织形式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三类1.班会2.科技活动3.文体活动:4.节日纪念日活动5.课外阅读活动6.其他班级活动

五、课外活动组织与管理要求:

(一)要有明确的目的。

(二)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要富有吸引力。

(三)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

教学法

第一章教学目标

第一节教学目标概述

一、教学目标含义: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

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二、教学目标的特点:预期性、系统性、层次性、可行性、灵活性、生成性第二节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一、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知道—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二、情感领域的目标分类:接受(注意)--反应—价值评价—组织—由价值或价

值复合体形成的性格化

三、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分类:哈罗(反射动作—基础动作—知觉能力—体能—

技巧动作—有意的沟通)辛普森(知觉—定势—指导下—机制—复杂的外显反应—创作)

第三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三维目标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1、国家发展需要2、教育发展的必然

二、三维目标的表达方式:1、知识与能力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各自发挥独特作用。

第二章教学过程

第一节教学过程概述

一、含义: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

有计划的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实现教育目的、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二、有关教学过程的观点1、孔子:学-思-行2、夸美纽斯:一切知识都是从感

官的知觉开始的3、赫尔巴特:统觉原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4、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家: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教学双边活动规律2、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

合3、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4、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

第二节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

1、传授知识,形成技能

2、引导学生感知学习过程并掌握学习方法

3、促进学

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第三节教学过程的本质观

一、有关教学过程本质的观点

1、认识过程说依据苏联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2、认识—发展说教学过程既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3、认识—实践说教学过程是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过程

4、双边活动说教学过程本质上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一种双边活动

5、多本质说

二、教学过程的特殊性

1、交往性

2、认识性

3、发展性

4、教育性

第三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教学内容概述

一、教学内容的特性1、教学内容要有利于学生实现水平目标,最终实现课程目标。2、要

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3、实效性4、时代性5、科学性6、文化性7、可置换性

二、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2、依据教材内容的编辑意图3、依据学生的知识基

三、教学内容的预设和生成的关系1、预设与生成的对立性2、预设和生成的统一性

第二节课程标准

一、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标准的内容

1、前言

2、课程目标

3、课程内容

4、实施建议

5、附录、

第三节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一、课程资源的内涵:广义—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形成课程的直接

来源

二、类型:1、根据资源所处空间分类—校内、校外课程资源2、根据资源的物理特性

和呈现方式—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信息化资源3、资源的功能特点分类—素材性、条件性4、资源的载体形态—人为载体、物为载体、活动为载体5、资源与学习者分类—专门设计的资源、非专门设计的资源|直接的课程资源、教学环境内的课程资源、教育环境内的课程资源6、管理层级分类—国家、地方、学校7、资源的属性分类—自然课程资源、社会课程资源8、资源存在方式—显性、隐性课程资源。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原则:1、共享性2、经济性3、实效性4、因地制宜

(二)课程开发和利用的途径:1、教师层面的课程开发和利用。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而且是课程实施的首要基本条件资源。2、学生层面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学生既是课程资源的消费者,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3、学校层面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4、社会层面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第四节综合性学习

一、概念:客观存在的具有综合特征的学习活动在综合课程中的反映。

二、综合性学习的特征1、综合性2、创造性3、探究性4、开放性5、层次性6、主题性

三、综合性学习的研究背景1、萌芽状态下的研究2、外围环境的影响

四、设计综合性学习活动方式的依据1、符合课程的育人目标2、体现综合课程内容的特

点3、反映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特殊性

五、综合实践课程的含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

合性学习活动,他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

六、综合实践课程的性质:从性质上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规定的中小学必须开

设的“必修课程”;本质上属于活动课程的范畴,强调学生从活动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从行动中学习,有时也被称作“经验课程”;

七、综合实践课程的意义:(一)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二)促进学校课程的创生与发

展(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

八、综合实践课程的基本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

劳动技术教育。

九、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背景下的综合性学习

第四章教学行为

第一节有效教学行为的标准和特征

一、标准:教学目标依据:教学活动的最终教学效果、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

实现方式:教学过程控制

二、有效教学行为的特征1、开放性特征2、个体适应性特征3、反思性特征4、解放

性特征

第二节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行为的转变

一、学生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1、学生是发展的

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二、教学观1、学习者中心2、教会学生学习3、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关注人

三、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四、教师角色的转变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

教师应该是课程开发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五、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1、对待学生强调尊重欣赏2、对待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3、

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4、对待其他教育者强调合作。

六、教学评价的变革1、多主体参与的教学评价2、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

方式3、分数评价为发展评价4、优化学生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三节现代化学习方式概述

一、探究学习概述

(一)含义: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在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对教师的具体要求1、探究问题的设计一个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2、探究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倾听学生3、探究实践

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4、探究学习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

二、自主学习概述

(一)含义:与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二)要求:1、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2、注重学习策略的教学3、指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

三、研究性学习概述

(一)含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

(三)具体要求:1、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是遇到的困难及他们的需要2、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方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和理解3、教

师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4、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

班级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不同目标和主客观条件在不同阶段进行重点指导。

第五节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与方法

一、过程(一)准备阶段1、组织准备2、人员准备3、方案准备4、评价者和被评

价者在准备阶段的心理现象与调控(二)实施阶段评价活动的中心环节1、收集

信息2、整理评价3、分析处理评价信息4、作出综合评价(三)评价结果的处

理与反馈阶段1、评价结果的检验2、分析诊断问题3、撰写评价报告4、反馈

评价结果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一)随堂听课1、事先准备2、课堂观察3、课堂记录4、

课堂快速调查5、评价结果的反馈(二)量表评价法通过编制评价量表来对课

堂教学进行评价的方法(三)标准化测验1、明确测验目标2、确定测验内容3、

测验设计4、测验的技术分析与鉴定(四)替代性评价(五)课堂观察与调查

第五章教学组织形式

第一节班级授课制

(一)含义:夸美纽斯【大教学论】首先对这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研究,后来德国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理论,使得班级授课制得以进步完善;最后苏联凯洛夫提出了课的类型和结构理论,使得班级授课这种

组织形式形成了一个完整体系。

(二)班级教学的基本特征1、以班为人员单位2、以课时为时间单位3、以课为活动单位。

(三)班级授课的优点:大规模的面向全体学生、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保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有利于合理安排各科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加强教学管

理、可以多向交流、有利于学生多方面发展。

局限性:学生主体地位受到一定限制、实践性不强、学习主要是现成的只是成果、不利于因材施教、难以在教学活动中容纳更多的教学内

容、不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缺乏真正的集体性。

第二节合作学习

(一)含义: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等。

(二)特征:1、组内异质,组间同质2、任务分割,结果整合3、个人计算成绩,小组合计总分4、公平竞赛,合理比较5、分配角色,分享领导

(三)形式:课前协作、课内讨论、课后研讨

(四)具体要求:明确合作学习目标、把握合作学习时机、欠当合理搭建小组、创设人人展示的机会、提供充分时间保障、避免讨论过多过泛、建立有效评价机制

第四节当代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

一、概念:未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

行的教学活动

二、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1、分组教学(内部分组、外部分组)2、特朗普

制3、小队教学4、合作学习

三、当代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1、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综合化发展2、

重视和改进班级授课制3、教学组织形式逐渐向个别化方向发展4、时空制约性越来越小。

第六章教学媒体

第一节教学媒体概述

一、教学媒体概念用来传递旨在改变学习者行为的教学信息的媒体。

二、类型:1、演示型教学媒体(印刷、广播、电视、动画、网页、流媒体、课

件)2、交互型教学媒体(搜索引擎、交互式多媒体网络课程)3、过程型(QQ、E-mail、BBS、Blog)4、管理型(RSS、概念图、网摘、电子学档)5、评价

型(各类过程记录、学习任务作品、展示类)

三、教学媒体的发展1、语言媒体阶段(符号功能、促进思维、表达思想功能、

交流传播功能)2、文字媒体阶段3、印刷媒体阶段4、电子传播媒体阶段四、教学媒体对课程教学的影响1、提高课堂效率2、增加教学活动自由度3、

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第二节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

一、教育信息化

(一)含义:由国家统一计划和组织的推动下,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各种渠道重点建设,充分利用软硬件,加速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容1、基础设施与公用信息平台建设2、教育信息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3、教育资源建设4、培养信息化人才5、制定信息化政策

(三)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1、1999年先后启动了一系列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并制定相关政策2、2003年9月下发【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3、2004年正式颁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这是我国第一个专业能力标准4、205年4月,标准真正贯彻与实施。5、2006-2007班班通、堂堂用是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入一个发展新阶段的新标制。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一)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促进教育改革2、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3、网络教学日益发展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大整合论—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小整合论—将信息技

术与学科教学结合。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1、优化教学课程2、培养学生信息素养3、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4、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四)信息技术的教育中的应用形态1、作为获取信息的工具2、作为创设情境和自主探究的工具3、作为协作学习和讨论交流的工具(基于IE网络的

合作学习中,基本的合作模式有竞争、协同、伙伴、角色扮演4、构建

知识和创作实践的工具5、作为学习评价的工具

(五)信息化教学环境1、多媒体教室2、多媒体网络教学(特点:资源共享、不限时空性、多向互动、便于合作、异步性;功能: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教师灵活监控、易于现代教学理论具体实现、灵活的交互、方便实现网

络练习和测试、便于教师进行电子备课。

(六)信息化教学设计

1、信息化教学特点教材多媒体、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

化、任务合作化、环境虚拟化、管理自动化

2、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则以学习为中心,注重学习者能力的培养、充

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学习、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

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强调协作学习、强调针对学习过程的学习资源的评

价。

3、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明确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

源、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强调协作学习、

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标准。

4、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经典模式:WebQuest网络探究

第七章教学评价

第一节教学评价概述

一、教学评价的含义系统的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

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教学评价的类型1、评价时间角度划分:诊断性(教学活动开始前)、形

成性(教学过程中)、总结性(课程或一个教学阶段结束)

2、从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常模参照评价(平均成绩)、标准参照评价

(针对某个知识点掌握程度所做的测验)

三、教学评价的功能与意义1、为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充足的反馈信息2、学

校鉴定学生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3、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作为教育评价和决策的依据

四、教学评价的原则1、目标性2、关联性3、过程与结果统一性4、客观性5、整

体性6、指导性

第二节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

一、含义:在一定的阶段性学习时间内进行的,多学生所获得的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

价。

二、

三、意义:1、诊断功能2、有利于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3、有利于激发

学生的学习动机4、教育研究的功能

四、

五、学业成就评价的方式

传统评价

(一)

(二)学业成就传统评价的特点:1、评价内容范围的明确性2、评价内容可反映学生对该内容的掌握程度3、评价条件具有同一性4、评价方法相对成熟

(三)学业成就传统评价的种类:1、按测验标准划分:标准化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2、按测验题目的特性划分:客观是测验和主观式测验3、按测验用

途分:形成性测验和终结性测验4、按测验的特征划分:学科测验和综合

测验5、按测验的形式划分:操作性测验与书写测验

(四)

(五)有效评价的必备条件1、效度(一个测验所能测量的准确程度)2、信度(测验的可靠性程度3、难度4、区分度(测验将不同水平的背时区分开来的

能力)

替代性评价

(一)

(二)含义:不同于传统的标准化纸笔测验的评价方法与技术。1、基于学生的表现行为,如表演、展示、口头演说2、不是单一的考试背景3、收

集到的信息不是单一的对标准化试题的反应信息如言语、数理逻辑、

视觉空间、身体动作、音乐4、更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5、不是单

纯的给学生一个分数

(三)种类:表现性评价、成长记录袋。

(四)特点:1、发展性评价2、主体性评价3、真实性4、过程型评价

(五)

(六)运用替代性评价的意义1、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引起对教学效果看法的改变3、促进教育评价的研究4、促进相应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

第三节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一、含义:系统收集有关教师教学行为的资料,加以分析处理后,再根据预

定教学目标给予评价判断的过程。

二、

三、内容:1、教学的准备工作2、教学的实施过程3、教学辅助工作4、学

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5教学的效果

四、评价功能:1、导向功能2、诊断功能3、反馈功能4、强化功能

五、评价的方法:1、领导评价2、学生评价3、同行评价4、教师自评5、专

家评价

初一数学必考的个知识点重难点

初一数学必考的个知识 点重难点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一、数轴 (1)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2)数轴上的点: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一般取右方向为正方向,数轴上的点对应任意实数,包括无理数。) (3)用数轴比较大小:一般来说,当数轴方向朝右时,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二、相反数 (1)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2)相反数的意义:掌握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不能单独存在,从数轴上看,除0外,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它们分别在原点两旁且到原点距离相等。 (3)多重符号的化简:与“+”个数无关,有奇数个“﹣”号结果为负,有偶数个“﹣”号,结果为正。 (4)规律方法总结: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就是在这个数的前边添加“﹣”,如a的相反数是﹣a,m+n的相反数是﹣(m+n),这时m+n是一个整体,在整体前面添负号时,要用小括号。 三、绝对值 1.概念:数轴上某个数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 ②绝对值等于一个正数的数有两个,绝对值等于0的数有一个,没有绝对值等于负数的数. ③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 2.如果用字母a表示有理数,则数a绝对值要由字母a本身的取值来确定: ①当a是正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本身a; ②当a是负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a; ③当a是零时,a的绝对值是零. 即|a|={a(a>0)0(a=0)﹣a(a<0)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重点难点分析

《微观经济学》 供求变动 (一)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 表1 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比较 变动主体价格P 其他因素(I、P s、E、T)图形表现(图2-2)需求量变动Q 变化不变曲线上点的移动d0 需求变动 D 不变变化整条曲线的平移Note:需求量变动表现在图1中需求线d0上点A→B→C→D,表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即需求线上点沿着需求线向下移动表示需求量增加,而向上移动表示需求量的减少;需求的变动表现在图1中需求线d0→d2表示需求的增加,而d0→d1表示需求的减少,即需求线向右平移表示需求的增加,而向左平移表示需求减少。 图1 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比较 (二)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 表2 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的比较 变动主体价格P 其他因素(P s、C、E、T)图形表现(图2-5)供给量变动Q 变化不变曲线上点的移动d0 供给变动S 不变变化整条曲线的平移Note:供给量变动表现在图2中供给线s0上点A→B→C→D,表示供给量的不断增加,即供给线上点沿着供给线向上移动表示供给量增加,而向下移动表示供给量的减少;供给的变动表现在图2中供给线s0→s2表示供给的减少,而s0→s1表示供给的增加,即供给线向右平移表示供给的增加,而向左平移表示供给减少。 图2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比较 一、市场均衡分析 (一)市场均衡 1、市场均衡 经济事物中有关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表示各位经济参与者的愿望都能得到满足,不再有调整愿望或动力的状态。 2、分类——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所处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一般均衡:一个社会中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所处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二)均衡价格的形成 1、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 ⑴含义 均衡价格P: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均衡数量Q: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 ⑵几何意义 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点为该商品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的状态,被称为市场出清的状态。 2、均衡价格的决定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均衡价格是由市场的供求力量自发调节下形成的,如图3所示: ⑴需求主导型——供过于求,以求定价(买方市场) 当市场价格P1>均衡价格P0时,市场供给量Q s1>市场需求量Q d1,此时为供过于求的状态,以需求为主导力量推动市场价格下降,直至市场价格=均衡价格时,市场停止调整。 ⑵供给主导型——供不应求,应供定价(卖方市场) 当市场价格P2<均衡价格P0时,市场供给量Q s2<市场需求量Q d2,此时为供不应求的状态,以供给为主导力量推动市场价格上升,直至市场价格=均衡价格时,市场停止调整。 图3 市场均衡价格形成过程图 3、均衡价格的求解 ⑴表格求解法: 将需求表和供给表合并到一张供求表中,均衡价格即为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 表3 糖果的均衡价格求解表 如图3所示,将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放到一个坐标系中,找到两条曲线交点对应的坐标即可。 ⑶经济模型法: 令供给函数与需求函数相等来求解。如需求函数为:Q d=800—100P;供给函数为:

学前教育学知识点

学前教育学 第一章导论 1、学前教育:就是对胎儿至进入小学前得儿童进行得教育、组织得活动与施加得影响。 2、学前教育学:就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提示学前教育规律得一门科学。 3、学前教育学得学习与研究方法 (1)调查法:就是教师围绕某一教育现象,采用问卷、谈话、座谈等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并对所获得得资源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指出存在得问题,提出教育建议得一种研究方法。 (2)观察法:就是在自然条件下,教师有目得、有计划地对所要研究得现象或行为进行观察、记录与评价得一种方法。 (3)实验法:就是教师根据研究得目得对某些条件加以控制,有计划地改变某种教育因素,从而考察该因素与随之产生得结果之间得因果关系得一种研究方法。 (4)个案研究法:就是教师利用观察法、调查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对班级个别儿童进行全面系统得研究,以提示儿童发展得普遍规律得一种研究方法。 4、了解学前教育思想得得产生与发展脉络 (1)、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理想国》、《法律篇》 (2)、亚里斯多德(古希腊哲学家):《政治学》、《伦理学》 (3)、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大教学论》、《世界图解》 (4)、卢梭(法国教育家):《爱弥儿》 (5)、裴斯泰洛齐(瑞士教育家):《林哈德与葛多德》、《葛多德就是怎样教育她得子女得》 《母亲读物》 5、熟知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得发展历程 (1)福禄贝尔:德国学前教育家,1840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并撰写了《人得教育》、《幼儿园教育学》等著作,系统地提出了幼儿园教育理论,她对于学前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得学科做出了巨大贡献。 (2)《世界图解》就是世界上第一本图文并茂得儿童读物 (3)蒙台梭利教育法

教育学重难点总结

教育概述 1、学校教育是所有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 2、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3、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4、教育的起源:教育的神话起源论、教育的生物起源论、教育的心理起源论、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教育的交往起源论。 5、教育的发展: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育。 小学教育 1、在我国,从夏朝开始就有了小学教育。 2、春秋以后,“官学衰废”“私学兴起”。 3、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度,20世纪初才被废除。 4、古埃及在中王朝时期建立了三种典型的初等学校:寺庙学校、宫廷学校、书吏学校。 5、小学教育的早期学校化教育阶段,象征性的形式目的占据主导地位,功用性的实用目的不被重视。 6、教育内容上,四书五经和二十四史成为基本的教材,核心思想是灌输仁义礼智信。 7、教育方法上,死记硬背、机械模仿、是最基本的方法。 8、教育权利上,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9、近代西方教育的发展:(1)小学教育的基础化;(2)小学教育的公立化与法制化;(3)小学教育对象普及化;(4)小学教育内容世俗化。 10、近代中国小学教育的发展:(1)变革旧学制,创立近代小学;(2)改革普通教育及课程体系,初建小学教育体系。 11、1963年颁布了中小学课程与教学计划,成为改革开放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小学教育计划。 12、1986年,制定《中华人民XXXX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13、中国中小学教育发展的特点:基础性、普及性、义务性、公立化、法制化、课程设置学科化。 14、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小学教育在实施义务教育中处于基础地位;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 15、义务教育: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要求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16、义务教育又叫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 17、小学教育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居于基础地位。 18、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全民性、义务性、全面性。 19、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启蒙作用;在学习知识方面的启蒙作用;

初一上语文期末知识点 重难点 必考点归纳 全 人教

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全) 第一单元复习旨要 一、应记住的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 ①《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 ②《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 ③《散步》作者莫怀戚。 ④《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着作有诗集《新月集》、《飞鸟集》,长篇小说《沙子》、《沉船》等。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⑤《荷叶》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⑥《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宋国人,《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注意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和写法。 怦怦(pēng)撒谎(sā)严厉(lì)伤疤(bā)寒颤(zhàn)攥着(zuàn)嫩芽(nèn)分歧(qí)拆散(chāi)霎时(shà)脚踝(huái)匿笑(nì)祷告(dǎo)妄弃(wàng)惊讶(yà)倘若(tǎng)瘫痪(tān)(huàn) 憔悴(qiáo)(cuì) 姊(zǐ)妹 絮絮(xù)叨叨诀别(jvé)粼粼(lín)菡萏(hàn)(dàn )攲(q ī)斜 各得其所喜出望外自作主张不可抗拒形影不离

3、课文内容把握。 ①《秋天的怀念》文中双腿残疾的“我”,心理变得极为焦躁不安:憎恨一切美好的事物,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母亲默默地承受着“我”的“暴怒无常”,始终以耐心和微笑安抚“我”心灵的创伤。最终,“我”领悟出“好好儿活”这句话的意义和分量。 ②《羚羊木雕》一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和父母之间的一场矛盾。赞扬了孩子们纯洁无私的友情,也含蓄的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为。告诫做父母的要理解孩子的心理,尊重他们纯真的感情。 ③《散步》这篇散文,通过一家三代散步的事,颂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年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责任感。 ④《金色花》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 ⑤《荷叶》歌颂母爱。 ⑥《咏雪》客观的叙述了谢家子弟在寒雪日咏雪一事的始末,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才智。 ⑦《陈太丘与友期》记叙了元方和来客的对话,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得为人的道理,从而强调了“信”和“理”的重要。 4、文言文重点复习。

南大网校微观经济学考前辅导-(1403)

微观经济学考前辅导(2014/6/10) 、考试题型及分值: 名词解释(5X6) 简答(10*4) 计算(8+8) 论述(14) 、难点概括 (一)名词解释与简答参考 1. 弹性:是指因变量变化的百分比同自变量变化的百分比之间的比例关系。求岀的比值被称为“弹性系数”。 2. 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3.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消费者在一定的偏好、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的资源条件下,选择商品时对不同组合的商品满足程度是没有差异的、是相同的线。 4. 低劣品:指需求量与收入呈反方向变化的商品,即收入增加,商品需求量减少,或者收入减少,商品需求量增加,这种商品为低劣品 5. 奢侈品:是一种超岀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 6.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消费某特定商品或服务,随着商品或服务数量不断增加,对消费者产生的满足程度的增量 不断减少。 7. 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某一种商品的数量就要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减少的商品的减少量与增加的商品的增加量之比就是边际替代 率 8. 价格歧视: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 价格或收费标准。 9. 恩格尔定律: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岀一个规律,即一个家庭的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岀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岀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 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岀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岀份额则会下降。一个国家越穷,国民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岀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岀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即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购买食物的支 岀比例则会下降。 10. 短期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产量需要的成本总额,它是短期内每一产量水平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和。 1. 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市场各自的特征? 完全竞争:是指竞争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一种市场结构。 须符合4个条件:①市场中有许多的销售者和购买者,任何个人所占比重极小,其经济行为不能影响市场价格。 ②市场中所有厂商生产出来的同种商品在性质和质量上没有差别。 ③市场中所有的生产资源都可以任意流动。 ④市场中所有的消费者、资源拥有者和生产者对当前以及未来的产品价格和成本都具有充分的信息和知识。 完全垄断:是指市场被某一个厂商控制的状况。 须符合3个条件:①市场上只有一家厂商生产和销售某种商品; ②该厂商所销售的商品没有非常类似的替代品; ③任何一家新厂商不可能进入这个市场中参加竞争。 垄断竞争:指有许多厂商在市场中销售近似但不完全相同的产品。 寡头市场:指在这种市场里,一种产品只有少数几家厂商经销,而这几家厂商中任何一家的竞争行动,都会影响其他几家的生产量和利润。 1. 在生产的三个阶段中,理性的厂商会选择在第几阶段生产? 答:1)生产的三阶段:第一阶段:平均产量递增阶段;第二阶段:平均产量递减,但边际产量仍大于零;第三阶段:边际产量为负值, 总产量也递减。 2)理性厂商必然要在第二区域生产。这一区域为理性生产阶段,又称经济区域。 ①假如厂商不考虑单位产品的成本,而希望得到最大的产量,那么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以C为最合适,因为这时总产量最大。 ②假如厂商考虑单位产品的成本,不要求得到最大产量,那么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以B'为最合适,因为这时平均产量最大。 ③但无论如何,厂商肯定不会在第三阶段生产,因为这个阶段的边际产量为负值,生产不会带来任何好处。厂商也不会在第一阶段生产,因为平均产量仍可以增加,投入的这种生产要素还未发挥到最大作用,厂商没有获得可以获得的更多的好处。因此,厂商只会在第二阶段生 产,因为虽然在这一阶段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下降,但总产量还在不断增加,收入也增加,只是增加的速度逐渐缓慢,直到停止增加为止。

学前教育学知识点

第八章学前教育的十大基本方法名词解释: 1、直观形象法: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即教师采用直观教具或各种电化教育手段等,组织儿童开展观察(物体和现象)、欣赏、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这种方法符合直观性教学原则和儿童思维的特点。P161 2、观察法:观察法是教育教学直观形象法之一,运用观察活动进行教学的方法。P162 3、演示法:是教育教学直观形象法之一,即教师在教学中出示实物或教具,进行示范性操作。P162 4、示范法:是直观教学方法之一,指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或教学表演,为儿童提供具体模仿的范例。P163 5、范例法:也是直观形象法之一,指采用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供儿童直接模仿和学习。P163(注:此知识点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6、参观法:参观法是与直观形象法有关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它是为受教育者提供真人真事真实场合作为教育环境的一种现场学习法。P164 7、教育活动游戏化: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利用儿童对游戏的本能偏爱,满足儿童爱玩、好玩的天性,以游戏的形式和方式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P166(注:此知识点还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8、语言法:是儿童教师最常用的和最普遍使用的教育教学方法,即教师以语言为主要工具对儿童进行说教、指导、劝说等,以达到相应的教育目的。P168 9、故事法:是指幼儿园运用故事这种首都向儿童进行教育的方法。P168 10、讨论法:是儿童自我教育的一种方法。讨论法主要是儿童通过

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一些不了解的问题、认识模糊不清的问题、困难的问题、相互关系中矛盾的问题,甚至有错误看法的问题等,发表意见、共同议论商讨、相互启发和补充,从而获得正确、统一的认识。P169 11、移情法:强调认知——情绪系统的交互作用,综合运用认知提示、情感换位、巩固深化和情境表演等技术,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地展开儿童认知和行为的教育。 P172 12、角色扮演法:是指模拟现实社会中的某些情景,让儿童扮演其中的角色,尝试从该角色的立场上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体验情感,并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教师指导,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从而更好地掌握与角色相适应的行为及规范。P175(注:此知识点还以选择题形式出现)13、环境体验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或教育要求,创设相应的环境条件,让儿童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甚至在体验环境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和发展。P181 14、行动操练法:是指组织儿童反复练习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从而巩固其知识经验、形成简单技能和行为习惯的方法。P184 15、发泄法:是指教师为儿童提供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儿童通过自身的动作或活动,去发泄体内积聚的生理或心理能量以达到生理或心理方面新的平衡。P187 表扬鼓励法:是指对儿童的正确行为予以肯定和奖励,从而使儿童的正确行为得到强化的方法。 P189 16、批评法:是指对儿童行为表现给予否定性评价,即对儿童不良行为或习惯表示不满意,并使他们明辨是非,知道怎

高中数学基础知识体系及重难点分析

高中数学知识体系及重难点分析 初中与高中数学的学习差异 一、知识的不一样 初中数学知识面少、难度小,高中知识面广泛,将对初中的数学知识的推广和引申,也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完善。如:高中数学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可表示包括正、负在内的所有大小角。又如:高中要学习《立体几何》,将在三维空间中求一些几何实体的体积和表面积;还将学习“排列组合”知识,以便解决排队方法种数等问题。在初中数学中,对一个负数开平方无意义,但高中数学却把数的概念进行推广,使数的概念扩大到复数范围等。 二、学习方法不一样 A、初中课堂教学量小、知识简单,教师通过课堂较慢的讲解速度,争取让同学们全面理解知识点和解题方法,课后老师布置作业,然后通过大量的课内外练习、课外指导,达到对知识的反反复复理解,直到学生掌握,而高中课程开设多,各科平均学习时间较少,学生做作业的时间也相对大大减少,进而造成了学生不能很快的消化掉新知识。 B、模仿与创新的区别,初中学生模仿做题,他们模仿老师思维推理较多,而高中随着知识的难度增加和知识面广泛,学生不能全面模仿,现在高考数学旨在考察学生能力,避免学生高分低能,避免定势思维,提倡创新思维和学生创造能力培养,而学生恰恰在初中养成了模仿和定势思维,封闭了学生的丰富和创造能力,典型的是:学生对分类就没有很好的把握能力。 三、学生自学能力的差异 初中学生自学能力低,大凡考试中的解题方法和教学思维,教师基本上已反复训练,老师要把学生自己深刻理解的问题,都几种表现在他的耐心讲解和大量的训练中,而且学生听课只需熟记结论就可以做题,学生不需自学,但高中的知识面广,要教师训练高考中的习题类型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较少的、教典型的一两道题讲解如何融会贯通这一类习题,如果不自学,不靠大量的做题和阅读理解,将会是学生失去这一类题型的解题技巧。另外,科学在不断的发展,考试在不断的改革,高考也随着全国的改革在不断的深入,教学题型的开发在不断的多样化,今年来提出了应用题型、探索题型和开放题型,只有靠学生的自学去深刻理解和创新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 四、思维习惯上不一样 初中学生由于教学知识的范围小,知识层次题,知识面窄,对实际问题的思维收到了局限,就几何来说,接触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三位空间,但初中只学习了平面几何,那么就不能对三维空间进行严格的逻辑思维和判断,代数中数的范围只局限在实数范围内思考,就不能深刻的解决方程跟的类型等,高中数学知识的多元化和广泛性,将会是学生全面、细致、深刻、严密的分析和解决问题,也将培养学生高素质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递进性。 五、定量与变量的不同 初中数学中,题目、已知和结论用常数给出的较多,一般答案是常数和定量。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大多是按定量来分析问题,这样的思维和问题的解决过程,只能片面地、局限地解决问题,在高中数学学习

微观经济学重点难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重点难点总结 总计:151=1.8+2.22+3.23+4.18+5.10+6.9+7.1+8.26+9.11+10.11+12.12 第一章绪论8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之间进行合理配置以满足人们无限需要的一门科学。 1、资源稀缺(有限)性Scarcity——经济学的出发点 2、选择时出现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的定义 3、与机会成本概念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定义 4、经济学的组成(定义、研究对象、解决问题、核心理论) 5、经济学的基本假定条件——理性人的特征 6、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定义 7、市场界定——市场的范围P9:地理范围、产品范围 8、实际价格与名义价格的定义P12 第二章供需理论和弹性22 1、需求的定义 2、影响需求(需求量)的因素 3、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定义及图示 4、供给的定义 5、影响供给(供给量)的因素 6、供给量变动和供给变动的定义及图示 7、市场均衡的定义及均衡变动分析 8、需求价格弹性定义及公式 9、需求价格弧弹性分类及图示 10、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分类及图示 11、需求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测定:图示分析的结论 12、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五种类型及图示 13、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14、弹性与收益的关系 15、需求收入弹性定义及分类 16、需求交叉弹性定义及分类 17、供给(价格)弹性的定义及公式、分类

18、供给(价格)点弹性的定义及公式 19、供给(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测定方法(方法同需求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测定)、分类 20、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21、短期的需求弹性和长期的需求弹性的分析及图示 22、长短期收入弹性的分析及图示 第三章效用论23 1、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定义及公式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 3、货币的边际效用的定义及公式 4、基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5、马歇尔需求曲线的推导 6、消费者剩余的定义及计算 7、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s定义 8、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9、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法则的内容 10、完全替代品的无差异曲线 11、完全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 12、中性商品无差异曲线 13、厌恶品的无差异曲线 14、预算线的定义 15、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及计算应用 16、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的推导及计算应用 17、价格效应(PE)=替代效应(SE)+收入效应(IE) 的定义 18、实际(真实)收入不变的含义 Hicks的定义、斯勒茨基的定义 19、正常品、低档品、吉芬商品的(希克斯和斯勒茨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分析及结论对比 20、直接显示偏好的图示分析 21、间接显示偏好的图示分析 22、显示性偏好弱公理(WARP)的内容 23、显示性偏好强公理(SARP)的内容 第四章生产论18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重点内容

学前教育学课后习题整理 第一章、导论: 1、学前教育是指从出生到入小学前(六岁前)儿童的教育。 2、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我国的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下对初生至六岁前儿童进行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3、学前教育主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我们该如何研究这些问题?学前教育的研究内容——儿童观的演变与发展;教育观的形成与变革;学前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学前教育课程的种类与评价;幼儿游戏的价值与指导;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与原则;幼儿教师的素养与培养。研究方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 5、福禄培尔对学前教育的贡献:1.建立了学前教育机构;2.设计了一套游戏与作业材料,并研究了已有的学前教育思想和理论;3.系统地阐明了幼儿园的基本原理和教学方法;4.培训了第一批幼儿园教师;他对学前教育的贡献,推动了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有以下各点:(1.教育应当适应儿童的发展,他认为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实现儿童的天然禀赋。(2.教育是以儿童的自我活动为基础。(3.游戏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福禄贝尔某些教育思想,如强调儿童的自我发展,实现自然禀赋,忽视教育的作用,是不够正确的,但他对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6、蒙台梭利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述评: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1.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教师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环

境。合适的环境要具备以下要素:(1)自由的气氛(2)结构和秩序(3)丰富的感觉刺激(4)拥有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体现对儿童的教育要求,包含有丰富教育内容的教具材料。2.注重感官训练,并设计发展感官的教学材料(重视感觉教育)。3.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和自我教育4.教师的作用。评价: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也受到不少批评,主要是指责她的教育偏重智能而较忽视幼儿情感的陶冶,忽视幼儿的社会化活动;其感觉教育教具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过于狭隘、呆板,操作法过于机械等。然而,尽管如此,蒙台梭利教育的伟大功绩、对世界幼儿教育的巨大贡献是不可否认的,她的理论的基本精神,特别是重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和自我学习,重视环境的作用,以及她对教师作用的观点等等,无论在蒙泰梭利时代还是今天,都具有不衰的生命力。7、陈鹤琴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现实意义:他的主张:(1)他主张幼稚园要注意儿童的健康,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2)主张幼稚园应有充分而适当的设备,并与家庭合作教育儿童;(3)主张幼稚园的课程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实施单元教学,采用游戏方法,游戏符合幼儿年龄特征;(4)主张多在户外活动。 第二章、学前儿童观 1、儿童观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总和,涉及儿童的特点与能力、地位与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和成因、教育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2、儿童观主要有哪几种?(7种)

《教育学》各章知识点整理总结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属性与基本要素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 2、“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3、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4、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过程。 5、从个人的角度来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的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体现在:(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民族性、相对独立性。(三)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or教育媒介or教育措施。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这一对矛盾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二、教育的功能(作用) 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呈现的形式,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三、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这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中国的朱熹也持这种观点。 2、生物起源说:(法)利托尔诺、(英)沛西能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其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3、心理起源说:(孟禄)认为教育是儿童对成人无意识模仿,没有把握教育目的性。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4、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1、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 (1)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 (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和无阶级性。 (3)教育具有原始性。 (二)古代社会的教育 奴隶社会的教育与特征:阶级性;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和相对立;学校教育趋于分化和知识化、学校教育制度尚不健全。 封建社会的教育及其特征:在规模上逐渐扩大,在类型上逐渐增多;在内容上也日益丰富,并且具有等级性、专制性和保守性;与生产劳动相脱离。gBjq8l4 (3)古代东西方教育的共同特征:阶级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2、古代社会教育的发展 (1)古代中国: ……夏代:据历史记载,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瞽宗是商代大学特有的名称。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及重难点题型集锦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及重难点题型集锦 数学可谓就是陪伴我们一起成长的了,无论在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就是上了大学,数学都会一直在我们身边。小学数学难点不多,但就是却就是为将来打基础的关键所在。 今天小编为大家梳理了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与重难点题型讲解,希望能对您的孩子有所帮助哦。 行程问题 关于走路、行车等问题,一般都就是计算路程、时间、速度,叫做行程问题。解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搞清楚速度、时间、路程、方向、杜速度与、速度差等概念,了解她们之间的关系,再根据这类问题的规律解答。 解题关键及规律: 同时同地相背而行:路程=速度与×时间。 同时相向而行:相遇时间=速度与×时间 同时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追及时间=路程速度差。 同时同地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后,快的在前):路程=速度差×时间。 例题: 甲在乙的后面28 千米,两人同时同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6 千米,乙每小时行9 千米,甲几小时追上乙?

分析:甲每小时比乙多行(16-9)千米,也就就是甲每小时可以追近乙(16-9)千米,这就是速度差。 已知甲在乙的后面28 千米(追击路程),28 千米里包着几个(16-9)千米,也就就是追击所需要的时间。列式 2 8÷(16-9=4(小时) 流水问题 一般就是研究船在“流水”中航行的问题。它就是行程问题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类型,它也就是一种与差问题。它的特点主要就是考虑水速在逆行与顺行中的不同作用。 相关概念: 船速: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 水速:水流动的速度。 顺水速度:船顺流航行的速度。 逆水速度:船逆流航行的速度。 顺速=船速+水速 逆速=船速-水速 解题关键: 因为顺流速度就是船速与水速的与,逆流速度就是船速与水速的差,所以流水问题当作与差问题解答。解题时要以水流为线索。 解题规律: 船行速度=(顺水速度+ 逆流速度)÷2

论微观经济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论微观经济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摘要: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资源配置问题。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体系社会资源配置 一、微观经济学的产生 微观经济学的产生以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性质原因的研究》为标志,至今已经有231年的历史了。亚当·斯密通常被学术界认为是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 斯密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已的,从事经济活动的动机和目的就是为追求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但每个人都不能独立生存,通过分工使交换成为可能,并接受“看不见的手”的约束,实际这种对人类经济活动的抽象描述就是经济学范式研究的对象逻辑,因此,在此观念范式层提供的逻辑空间上,亚当·斯密提出了货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工资、利润等经济范畴,构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规则范式。斯密反对重商主义政策,主张放任自由政策,取消限制经济自由的种种障碍,建立起合乎规律的“ 自然秩序”,使每个人追求的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协调起来,最终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这些促使财富增长的主张,构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操作范式。当然以观念范式为基础,还可演绎出更多的定理,从而使其理论更加完善。 亚当·斯密通常被学术界认为是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微观经济学从创建到目前不断有新的理论、新的观点充实到微观经济学的知识框架中,使得微观经济学的体系更庞杂,内容更丰富,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更加多样化。微观经济学由对经济问题的定性分析为主发展到要采用大量的定量分析才能得出相应的定性结论。现实生活中大量的经济学问题的解释和说明需要借助建立经济学模型并运用数学、微积分、运筹学、概率论等相关学科中的概念和工具分析才能完成。使得微观经济学的理论越来越抽象,越来越深奥,其逻辑性也越来越强,甚至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对某一问题的分析,因为假设条件不同,结论会差别巨大。有时对于同一个经济问题,不同经济学流派的观点与结论竟然截然相反。这就使得微观经济学成为财经类学生学习的难点,使得众多的初学者无从下手。对部分微观经济学教学人员而言,他们在讲授微观经济学的时候,往往迷恋于介绍复杂的经济学模型,繁琐的数理推导过程,忽略了对经济学基本思想的介绍,造成微观经济学成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习难度系数最大的一门课程。 二、微观经济学的逻辑体系 微观经济学是一个严格的演绎逻辑体系。演绎逻辑的好处是只要给定前提假设,其结论的正确性就一定得到保证。它从反映人类偏好的最简单的5条公理出发,描述出人类偏好的效用函数,即无差异曲线,从而决定了人类经济行为中至关重要的主观交换比率,即边际效用替代率。在既定预算约束的前提下,客观交换比

学前教育学各章知识点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对象、任务及发展 一、填空 1.教育是人类为了,使之能够通过学习,掌握生存的知识和技能,适应的一种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 2.这种贯穿人的一生和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的教育称为教育。 3.学前教育的价值,它具有性,性,性。 4.学前教育的性质是、、三者的整合。 5.学前教育泛指至6岁前儿童的教育,包括教育、教育和教育。 6.我国古代就有一些思想家总结了儿童出生后家庭教育的实践经验,如著的《》。 7.世界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的作者是。 8.对0~3岁儿童的教育称为教育,3~6岁儿童的教育称为教育。 9.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是以她的为依据的。她认为儿童自身具有发展的能力,教师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适宜的。 10.创办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的教育家是。 11.著有《新幼稚教育》的幼儿教育家,曾在北平主办。 12.学前教育是从德国教育家开始创立的。 13.古罗马教育家,提出人的教育应从摇篮里开始。 二、选择 1.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学前公共教育主张的是()。 A.柏拉图 B.孔子 C.亚里士多德 D.康有为 2.世界上第一个做出年龄分期尝试的思想家是()。 A.柏拉图 B.孔子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3. 世界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 A.《学记》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母育学校》 D.《三字经》 4.在我国第一次提出实施公共学前教育的人是()。 A.陈鹤琴 B.孔子 C.蔡元培 D.康有为 5.主张“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陶行知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三、辨析 1.花钱让孩子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可算是一种有利的投资。 2. 儿童早期既有学习的需要,而且也有学习的能力。 四、名词 1.学前教育学 2.教育 五、简答 1.简述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2.简述蒙台梭利关于学前教育的基本观点。 3.简述陈鹤琴对我国学前教育的主要贡献。 六、论述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一、填空 1.18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新拉纳克创立,这是他在历史上为式人阶级创办的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

教育学重点知识点整理67336

育学知识点整理 一、教育学及其发展 1.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创立、教育学的发展。 3.教育学发展中的教育专著: (1)中国先秦时的《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2)教育学史上,一般认为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撰写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专著; (3)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看,通常以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赫尔巴特本人被视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 (4)杜威也被视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 二、教育及其发展 1.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发展经历的阶段: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古代教育、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近代教育、20世纪以后的教育等几个阶段。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1.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其中,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指在社会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教育影响是臵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2.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1.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 2. 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 3.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桥梁 四、教育及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及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1.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二)教育及社会生产力教育及社会生产力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2)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素质来提高劳动生产力。 (三)教育及科技文化 1.教育及科技的关系 (1)科技对教育的影响:1)科技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技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技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2)教育对科技发展的作用:1)教育能够完成科技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可以推进科学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技研究的功能 (3)信息技术及教育: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2.教育及文化的关系 (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1)文化本身具有教育力量;2)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 (2)教育及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五、教育及个体发展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涵义、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2210164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时:48 学分:3 开课单位:信管管理学院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先修课程:高中数学 二、课程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旨在让管理类的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认识这一学科的基本构架和分析逻辑,掌握实例分析、简单的数学模型分析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经济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观察、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比较简单和典型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初步了解本学科最新发展,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基本的经济分析能力,为学习其他专业课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微观经济学在解决资源配置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理解微观经济学理论知识与经济实践的辩证关系。 (2)掌握经微观济学的基本理论,尤其是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厂商理论,要素价格决定理论,市场失衡和微观经济政策。 五、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导论 教学内容:简要介绍西方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重点分析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学习本章重点掌握经济学定义的三个方面:稀缺性、选择性和机会成本的含义,知道西方经济学及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

重点: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难点:“看不见的手”原理 第一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教学内容: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与需求、供给、市场均衡等相关的概念和理论,正确理解需求量和需求的变动、供给量和供给变动的关系,熟知弹性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具备分析均衡价格形成和变动、运用弹性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重点:需求的基本理论,供给的基本理论,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弹性理论 难点: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弹性理论 第二章消费者选择 教学内容:明确效用理论分析的前提假设,正确理解和把握有关效用的基本概念和数学表达及衡量,知道消费者消费的约束条件,能分析说明消费者如何实现满足程度最大化,理解消费者剩余的含义和意义,了解价格、收入变化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重点:边际效用的概念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的原则和表达式,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效用函数 难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 第三章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教学内容:正确理解和把握生产函数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熟练掌握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和总产量的关系,熟知什么是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如何达到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知道不同条件下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的划分标准。熟悉各类成本的概念,重点掌握各类成本的变动规律、原因,短期内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关系,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的关系。 重点:生产要素,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规模报酬的含义,利润最大化原则的确定,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确定原则,各类短期成本变动的基本规律,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长期成本函数曲线 难点: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完全竞争市场 教学内容:了解市场的划分标准、类别和特点,掌握完全竞争市场的形成条件、特点,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能分析说明完全竞争厂商在不同条件下的均衡状况,理解厂商的最优决策,推导短期和长期内厂商及行业的供给曲线。 重点:完全竞争的条件、完全竞争下的厂商均衡条件、厂商收益规律 难点:完全竞争的条件的含义 第五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教学内容:明确不同市场的形成条件,知道不同市场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熟练掌握不同市场情况下厂商均衡的条件和厂商的最优市场决策,最后能分析不同市场厂商的资源配置效率。 重点:垄断厂商的收益规律、价格歧视、斯威齐模型、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的比较 难点:垄断厂商的收益规律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 教学内容:了解完全市场条件下,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原则,主要生产要素供给状况,以及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的衡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