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与设计原理简

城市规划与设计原理简
城市规划与设计原理简

城市规划与设计原理

1.教学概述

第一章绪论

1.1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1.2 城市的基本概念

1.3 城市的功能与作用

1.4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

1.5 城市规划理论与思想的历史发展概论

第二章城市总体规划

2.1 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概念

2.2 城市“软质系统”的总体发展规划

2.3 城市“硬质系统”的总体发展规划

第三章城市型体建设空间系统总体规划与结构规划

3.1 城市型体建设空间系统的构成及其特征

3.2 城市型体建设空间系统的结构组织

3.3 实例剖析

第四章城市居住生活空间系统规划设计

4.1 城市住所规划设计理论思想的发展概述

4.2 城市居住生活空间系统的构成和组织结构

第五章城市社会公共活动中心系统规划设计

5.1 城市生活和城市职能的历史演进

5.2 城市公共中心系统的功能及其发展

5.3 城市公共中心系统的构成、组织及空间形态

5.4 城市公共中心场所环境设计的基本要素

5.5 城市公共中心系统的整体效应

第六章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规划

6.1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概念

6.2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内容及空间形态

6.3 城市更新的构成、组织及空间形态

第七章城市设计概述

7.1 城市设计的性质、目的、内容及对象

7.2 城市空间环境的组织要素

7.3 城市型体空间质量的评价内容

7.4 城市设计的基本设计程序

7.5 城市设计的实施政策

7.5 城市设计的表达内容

第八章城市规划的实施

8.1 城市建成环境的构成与演化

8.2 城市开发的基本特征

8.3 城市规划中的开发控制

第九章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

9.1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

9.2 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

2.教学方式:

2.1 课堂教学

2.2 课外教学

2.3 学习方法

2.4 专业目的

3.学科性质、范围、研究对象及任务:

3.1 学科性质

3.2 学科范围

3.3 学科研究对象

3.4 学科研究任务

4.学科的特点:

4.1 学科特点

4.2 学科特征

5.教学内容、学习要求与考试方法:

5.1 学科特点

5.2 学科特征

6.主要参考书:

6.1《城市的发展过程》(英)鲍尔建工出版社

6.2《现代城市建设》(波兰)奥斯特洛甫斯基建工出版社

6.3《市镇设计》(英) F ?吉伯德建工出版社

6.4《中国城市:模式与演进》胡俊建工出版社

6.5《城市社会学》(美)帕克,吉伯斯,麦肯期华夏出版社

6.6《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美)沙里宁建工出版社

第一章绪论

1.1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a) . 多角度的城市定义研究

b) . 城市的形成:

c) . “城市”形成的基本条件:

d) . 城市形态结构的历史演进::

1.2 现代城市的基本概念

a) . 现代城市的定义: 以三、四产业的人口结构为主,具有“城市社会”的人口规模,是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活动中心的人类集居场所。

b) . 城市的性质、职能与规模:

1.3 城市的功能作用

1.4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

a) . “城市化”的基本概念

b) . “城市化”的历史演进

c) . 城市文化:

1.5 城市规划理论思想的历史发展概述

a) . 理论学科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

b) . 城市规划理论思想的历史发展:

第二章城市总体规划

2.1 “现代”城市大系统及“城市型体建设空间系统”的基本概念

a) . “系统”的基本概念: 由相互有联系的各个局部相互作用,有机组合而成的整体称为“系统” 其中各

个局部称为“子系统” 。

b) . 城市大系统:

c) . 城市系统的构成要素:

①社会系统:

②产业经济系统:

③资源和生态系统:

④型体建设空间子系统:

2.2 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概念

a). 任务、性质: 城市总体规划是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对城市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发展进行有目的、和安排。

有计划的布置b). 工作内容组成:

c) . 规划设计工作的程序:

2.3 城市“软质系统”的总体发展规划

a). 任务、性质:

b). 工作内容组成:

2.4 城市“硬质系统”的总体发展规划

a). 任务、性质:

b). 工作内容组成:

第三章城市型体建设空间系统总体规划

3.1 城市型体建设空间系统的构成及特征

a). 产业经济建设子系统:

①基本构成内容:

②产业结构组织

b). 交通运输建设子系统:

①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

②交通的性质与作用

③交通系统与城市规划理论

④城市交通系统的各种分类

⑤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特征

⑥城市道路交通的分类与分级

⑦城市道路系统的综合规划

⑧城市道路系统的基本形式

c) . 市政工程建设子系统:

①市政工程建设系统的基本概念

I .城市基础设施

n.市政工程建设系统的发展类型

②构成内容

I . 给水工程;n . 排水工程;川.电力工程;w.电信工程;v.供热工程;

w. 燃气工程;

vn.防灾工程;

忸.垃圾处理工程;

d) . 生态环境建设子系统:

①绿化建设系统的功能、性质、作用

②绿化建设系统的分类

③绿地系统组织原则

e) . 社会公共生活中心建设子系统:

① 社会公共生活中心建设系统的性质、作用

② 社会公共生活中心建设系统的内容、构成

③社会公共生活中心建设系统的组织原则

④社会公共生活中心建设系统的发展趋势

f) . 居住生活建设子系统:

① 居住生活建设系统的性质、作用

② 居住生活建设系统的形成条件

③现代居住生活建设系统的特点及其影响

④现代居住生活建设系统的组织结构

⑤居住生活建设系统的经济技术指标

⑥居住用地的技术要求

第四章城市居住生活空间系统规划设计

4.1 城市住所规划设计理论思想的发展概述

4.2 城市居住生活空间系统的构成和组织结构

第五章城市社会公共活动中心系统规划设计5.1 城市生活和城市职能的历史演进

5.2 城市公共中心系统的功能及其发展

5.3 城市公共中心系统的构成、组织及空间形态

5.4 城市公共中心场所环境设计的基本要素

5.5 城市公共中心系统的整体效应

第六章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规划6.1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概念

6.2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内容及空间形态6.3 城市更新的构成、组织及空间形态

第七章城市设计概述

7.1 城市设计的性质、目的、内容及对象

7.2 城市空间环境的组织要素

7.3 城市空间型体空间质量的评价内容

7.4 城市设计的基本设计程序

7.5 城市设计的实施政策

7.5 城市设计的表达内容

第八章城市规划的实施

8.1 城市建成环境的构成与演化

8.2 城市开发的基本特征

8.3 城市规划的实施管理体制

第九章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

9.1 城市规划实施的行政机制

9.2 城市规划实施的财政与经济机制

9.3 城市规划实施的法律机制

9.4 城市规划实施的社会机制

9.2 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原则

城市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

城市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 年级:2013级专业:工程管理学分:0.5 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结合具体的项目设计,运用《城市规划原理》所学习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原理和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以巩固学生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概念、原理、内容、深度和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等知识,使之具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会运用相关法规标准,理解规划设计与规划实施的关系,理解城市用地与空间管治的复杂性。 本课程教学的任务,要让学生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理论、基本内容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相关法规规范、资料收集处理、现场调查、书面图文表达以及沟通交流等能力;有效地将《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设计》、《城市道路交通》等各门课程所学联系起来综合运用,结合课程设计题目,培养学生综合认识、处理城市问题的素质。 二、基地概况: 该宗地位于西昌市城南大道四段,西南侧为阳光中学;南侧不远处有邛海、庐山; 三、主要规划控制指标 1、用地性质:居住用地兼容商业,兼容性≤15%; 2、用地面积:1号用地40798.3平方米,2号用地38200.5平方米,(或以地形图实测为准) 3、容积率:2.5 4、建筑密度:≤29% 5、建筑高度:≤60米 6、绿地率:≥35% 7、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距离:高层建筑后退道路红线不小于10米,多层建筑后退红线距离5米; 8、机动车出入口方位:地块的东、西、北侧,出入口距离道路交叉口应大于50米; 9、停车泊位:≥1车位/100平方米;其中地下停车位数宜不少于总车位的2/3,公共停车场车位数不少于总车位数的1/3; 10、户型比:居住建筑90平方米以内的户型≥70%; 11、建筑风格:现代建筑,并协调好周边相邻建筑; 12、其他: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技术规范规定。留出观山观海的视线通廊; 四、理论要求 1、注重建//筑布局与视线的视觉环境; 2、注重营造安全的居住环境、邻里和谐的社会环境、“绿色”的生态环境; 3、注重住区功能的多样性,,赋予居民以场所感、归属感和满足感; 五、图纸要求 1、所有图纸采用手绘或cad绘制,上色可以加分;凡有抄袭均视为不及格; 2、采用标准的1、2号图纸;凡图纸不标准扣20分; 3、总平面图:须标注建筑高度、层数、道路宽度、绿地、小品布局、停车位等; 比例1:500或1:1000; 4、竖向规划图:建筑立面、道路断面、绿化、小品等;须标注建筑层高及高度;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真题

2008年度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试卷 城市规划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共8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 个最符合题意) 1.集中、集聚、集约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 A.集中是前提,集聚是方式,集约是结果 B.集中是空间的有序集中,集聚是产业的有组织集聚,集约是资源的高效开发 与利用 C.集中是人口的集中,集聚是具有关联性产业的集聚,集约是最大限度地节约 D.集中是为了节约土地,集聚是为了形成产业链,集约是为了保护生态 2.下列关于城镇化内涵的表述和理解,准确的是( )。 A.城镇化是近代工业革命以后才开始的 B.城镇化是外来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C.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D.城镇化包含了城市生活与意识形态向农村扩散的过程 3.在确定城市用地发展方向时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 A.优区位应优先开发 B.沿着交通轴线延伸发展 C.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应与区域内其他城镇的发展方向相呼应 D.考虑城市有利的发展空间及影响城市发展方向的制约因素 4.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指标体系,不属于第二产业的是( ) A.采掘业 B.物流仓储业 C.建筑业 D.煤气的生产与供应业 5. 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下列受区域因素影响最大的是( )。 A.城市性质与规模 B.城市用地布局结构 C.城市用地功能组织 D.城市人口的劳动构成 6.古希腊时期雅典卫城空间布局的最重要特征是( )。 A.建筑布置规模 B.以宫殿为核心

C以广场为核心 D.以神庙为核心 7.《马丘比丘宪章》的主要贡献是( )。 A.强调物质空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B.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C.突出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要作用 D.提出建立生态城市的思想 8.下列有关《雅典宪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功能分区对解决当时的城市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B.功能分区是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里程碑 C.功能分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思想基础之上的 D.功能分区解决了城市和区域的有机联系 9.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都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唐长安城的居住采用里坊制 B.唐长安城的皇城位于城的北部 C.元大都城的皇城居于城的正中 D.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位于明清北京内城之外 10.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描述,不确切的是( )。 A.可持续发展是中国未来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 B.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C.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保护好城市的生态环境 D.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为了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11.豪斯曼的巴黎改造规划与建设的特点是( )。 A.以政府直接组织与管理为主的大规模城市更新活动 B.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引导的新城(区)建设运动 C.以街道景观整治与建设为主的美化运动 D.以增加公共空间的面积与配置为主的“公园运动” 12.下列哪项不是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 ( ) A.综合性 B. 战略性 C.政策性 D.实践性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城市规划原理》—完整版__考试题库

名词解释部分 1、日照间距: 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2、建筑后退:是规定建筑物应距离城市道路或用地红线程度。 3、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 4、土地使用兼容性: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往往涉及到多种用地性质在地块内混合布置问题,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为了协调处理性质不同的各用地的关系而采取的一种方法。(不确定,见《控制性详细规划》P38-39 5、城市蓝线: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 6、城市紫线:历史保护区域边界线。 7、城市绿线: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边界线。 8、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9、CBD: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10、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11、建筑平均层数:指一个建筑地段内所有建筑各层面积总和除以这些建筑总面积的总和 12、CIAM: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13、拆建比:拆除的原有建筑总面积与新建的建筑总面积的比值。 14、配建设施:与住宅规模或与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总称。 15、竖向设计: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 16、环境容量:在保证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不受危害的前提下,环境系统或其中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17、道路红线: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18、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它强调规划设计与管理及开发相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引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19、日照标准:为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条件,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确定的,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间范围内,建筑外窗获得满窗日照的时间。 20、服务半径:指居民到达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 21、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城市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山林、水系等自然环境。 22、修建性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23、“雷德朋”系统

景观建筑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景观建筑设计专业培养方案 1、专业所属学科及专业名称、代码 学科门类:工学 类别:土建类 中文名称:景观建筑设计 英文名称:Landscape Architecture 代码:080708W 2、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建筑外观与环境设计、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基本原理和专业知识,具有项目策划、景观建筑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及景观工程施工图绘制方面的基本技能,能从事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景观建筑设计的高级专门人才。 3、业务培养规格 本专业按照国家对景观建筑设计专业培养的要求,以景观建筑设计为主线,拓展建筑学、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室内外环境艺术、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接受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能的训练,全面掌握景观建筑设计、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室内环境设计、工程管理等领域的技能和技巧,在毕业时,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建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较强的景观建筑及设计美术基础,较高的美学修养,掌握一门外国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2)掌握各类景观建筑设计、公共建筑和各类居住建筑室内外设计的理论知识和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具有独立进行城市景观、园林、建筑室内外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及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 (3)了解中外景观建筑发展规律,理论前沿和动态,掌握人的生理、心理行为与建筑及室内环境的关系、人体工程学原理;了解景观建筑与社会文化、习俗的关系及相关专业的法规与法律。 (4)初步掌握建筑结构,建筑设备体系,建筑装饰工程、建筑及室内安全、经济、功能、室内环保等知识;了解并掌握各类建筑装饰材料的性能特征、主要技术及环保指标。 (5)了解建筑学、城市规划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相近学科的前沿理论和发展动态。 (6)具有景观建筑及装饰工程管理、评价、预算的能力。

2008年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原理》全真模拟试题(5)

2008年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原理》全真模拟试题(五) 单项选择题 1.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 A.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B.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提纲,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主线 C.确定区域规划中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作用 D.论证城市在区域空间发展中的地位 2.下列关于工业革命后的城市问题,提出的有关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理论正确的对应关系是()。①索里亚·玛塔(SofiaYmata);②西谛(CamilloSitte);③戈涅(TonyGarnler);④格迪斯(PattickGeddes);⑤工业城市;⑥城市形态研究;⑦线形城市; ⑧现代城市演进学说。 A.①—⑥;②—⑧;③—⑦;④—⑤ B.①—⑧;②—⑦;③—⑤;④—⑥ C.②—⑥;①—⑧;③—⑤;④—⑦ D.①—⑦;②—⑥;③—⑤;④—⑧ 3.地块控制性指标分为规定性和指导性两类,属于指导性指标的为()。 A.人口容量、建筑形式 B.用地面积、性质 C.容积率 D.建筑密度 4.衡量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与用地规划结合的程度,很重要的一条标准,是看其是否最大程度()。 A.减少居民出行次数 B.减少货物的周转周期 C.减少交通 D.减少道路长度 5.下列关于城市分散发展理论的陈述错误的是()。 A.城市分散发展理论的基础在于经济活动的聚集

D.城市分散发展理论包括了田国城市、卫星城和新城的思想、有机疏散理论等 C.城市分散发展理论是建立在通过小城市来分散大城市的基础之上的 D.城市发展理论认为,卫星城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 6.索里亚·码塔的线形城市以()为前提。 A.城市运输 B.城市工作 C.城市居住 D.城市道路 7.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交通行为的运作是指()。 A.城市运输系统 B.城市道路系统 C.城市交通管理系统 D.城市对外交通系统 8.我国公路根据其性质和作用,及其在国家公路网中的位置,可分为()。 A.国道、省道、县道 B.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 C.国道、省道、市道、县道 D.国道、省道、市道 9.青岛市的城市职能有:外贸、海港、纺织机械工业、国防、疗养、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可见青岛的城市性质是()城市。 A.港口 B.轻工业 C.疗养 D.海洋科学研究 10.机场的选址应()。 A.使跑道轴线方向最好与城市侧面平行或相切,且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 B.使跑道轴线方向最好与城市侧面平行或相切,且与城市主导风向垂直

城市规划原理作业

城市规划原理作业: 从城市文化的角度看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对城市规划理论及其发展的基本认识 班级:城规0501 姓名:白一清 学号:050120110 指导老师:任云英黄嘉颖

从城市文化的角度看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对城市规划理论及其发展的基本认识 摘要: 城市规划为城市的发展描绘出宏伟的蓝图,城市文化如同一条暗线,引导着城市的发展。从古希腊向往自由与美好的社区生活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理想城市的追求,城市规划一步步向前发展无不渗透着文化这一精神力量的推动与沉淀。工业革命带来的大规模城市化给城市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于是人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城市的发展之路。从“乌托邦”到“田园城市”再到1933年《雅典宪章》的发表,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真正的将“文化”提上了议程,经过《北京宪章》的发展,城市的精神文化始终贯穿于整个城市规划发展的全过程,而城市规划本身也向着以人为本,可持续的道路前进。 关键词: 城市规划城市文化功能城市文化城市 引言: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追求着城市的理想模式。两千多年前的哲人亚里士多德就曾说过:“人们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留居于城市。”正是这个被西方视为最为古老的城市定义,揭示了城市最基本的内涵,也体现出城市的终极目标。 1.人类的童年——自由美好的社区 古希腊是西方古典文化的先驱和欧洲文明的摇篮。柏拉图(Plato)的《理想国》是西方世界诞生的第一个乌托邦。他希望通过提倡一系列公共美德建立起社会正义和公正。古希腊 人对城市的定义是:城市是一个为着自由美好的生活而保 持较小规模的社区,社区的规模和范围应当使其中的居民 既有节制,又能自由地享受轻松的生活。古希腊早期诸多 城市的突出特征是符合人的尺度以及自然环境的协调。城 市并不追求平面视图上的规整对称,而是顺应和利用各种 复杂地形,构成生动活泼的城市景观。城市中大量公共活 动场所的设立,促进了市民平等、自由和荣誉意识的增长。 在这一时期人们所注重的是文化精神的发扬。雅典卫城公元前5世纪,希波达姆斯所作的米利都城规划,首次采用正交的街道系统,形成十字网格,建筑物布置在网格内,这种城市建设系统被公认是西方城市规划设计理论的起点。这种几何化、程序化的规划方法,虽然确立了一种新的城 市秩序和城市理想,却由于过于严谨而显得呆板,甚至为 了构图的形式美而不顾自然地形的多样化。 2.强大的帝国——彰显永恒的秩序 古罗马时代是西方奴隶制发展的最高阶段。那时候已 有了正式的城市布局规划,它具有四个要素:选址、分区 规划布局、街道和建筑的方位定向和神学思想。美国著名 城市史专家芒福德曾指出,“罗马人从希腊城镇学到了基 于实践基础的美学形式而且对米利都城规划形式中的各 项重要内容——形式上封闭的广场,广场四周连续的建筑,宽敞的大街,两侧成排的建筑物,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原理试题及答案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原理》课程试题A卷 2005.05 1.汉长安城的位置与隋唐长安城的关系是( )。 A.与隋唐长安城在同一位置 B.在隋唐长安城的东北 C.在隋唐长安城的西北 D.即明代长安城的位置 2.组团绿地的设置,应满足不少于多少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范围之外的要求? A.1/2; B.1/3 C.1/4 D.1/5 3.家庭人口结构中的“主干户”是指: A.一对夫妻和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 B.一对夫妻和一对已婚于女所组成的家庭 C.一对夫妻和多对已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 D.—对夫妻组成的家庭。 4. 下列各项中,哪项内容不是城市设计的原则? A.以人为本,与自然亲和 B.历史延续的原则 C.方便舒适的原则 D.个性表现的原则 5. 霍华德于1898年提出了()的理论。 A.田园城市 B.卫星城镇 C.山水城市 D.邻里单位 6. 居住区干道布置原则,下列何者正确? A.平坦地区,干道可以不作坡度,或其纵坡可小于0.3%; B.干道标高应稍低于附近居住区用地的标高; C.干道标高可稍高于附近居住区用地的标高; D.地形坡度较大时,道路一般可与等高线斜交,必要时也可以与等高线相重垂直布置. 7. 步行商业街的设置,下列是哪条不符合规定? A.改,扩建两边建筑与道路成为步行商业街的红线宽度不宜小于10米; B.新建步行商业街可按街内有无设施和人行流量确定其宽度,并应留出不<5米的宽度供消防车通行; C.步行商业街长度不宜大于800米,并在每间距不大于160米处宜设横穿该街区的消防车道; D.步行商业街的各个出入口附近应设置停车场地. 8. 对外交通设施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铁路 B.城市干道 C.水道 D.航空 9. 我国目前估算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方法主要有哪些()。Ⅰ。劳动平衡法;Ⅱ。职工带眷系数法;Ⅲ。加权统计法;Ⅳ。综合平衡法。 A.Ⅰ、Ⅱ、Ⅲ B.Ⅰ、Ⅱ、Ⅳ C.Ⅰ、Ⅲ、Ⅳ D.Ⅱ、Ⅲ、Ⅳ 10. 详细规划阶段的竖向规划下列那种方法有误? A.设计等高线法 B.高程箭头法 C.纵横断面法 D.四角标高定位法 11. 广场地面坡度通常采用()。 A.0.1% B. 0.2% C. 0.5% D.0.4% 12. CIAM的准确含义是()。 A.国际建筑师协会 B.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C.国际规划师协会 D.现代建筑师协会 13. 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不包含下列哪项?

同济大学规划专业课程安排

同济大学规划专业课程安排 课程安排 《评估标准》是检查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基本情况的系统化指标, 也是检验城市规划课程安排科学性的重要标准。依照《评估标准》中智育标准的有关条款,我校统合所有课程,调整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各课程针对具体智力条目在教学中所负担的作用分为三种类型: 1. 主授课程:解决具体条款的专业核心知识内容教育和基本能力培养; 2. 辅助课程:提供相关知识与背景,支撑主授内容; 3. 实践环节:通过实践过程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并进一步提高理论认识。 课程相互关系见附表 : 《依照〈评估标准〉中智育标准的有关条款所作课程安排总表》针对课程在不同学习内容所担负的不同角色, 系统分配和组织各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协调课程之间的关系。 1城市规划设计方面 ⑴城市规划基本原理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的教学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课程安排上分两类课程一个环节, 两类课程由理论方面的主授课程和辅助课程组成, 首先通过主授课堂讲授, 使学生系统了解并掌握规划目的、任务, 掌握规划必须满足城市的各项功能和居民对城市的物质与精神方面需求的原则, 同时通过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等的相关课程的安排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规划必须从国情国策出发,符合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总体综合效益原则。其次以城市规划设计系列课程结合一定的实践课程, 构成实践环节, 使学生在规划中应用城市规划与设计原理方面的能力得到加强。课程的安排有:

主授课程:《城市规划导引》、《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设计概论》、《居住环境规划原理》辅助课程:《区域规划概论》、《城市经济》、《城市地理》、《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概论》、《城市道路交通》、《城市对外交通》、《城市市政工程系统规划》、《工业园区规划》、《城市绿地系统及风景园林规划》、《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城市建设史》、《社会学》 实践环节:《城市总体规划》、《居住环境规划设计》、《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毕业设计》、《规划设计实践》、《规划师业务实践》 ⑵城市规划程序与方法 城市规划程序与方法方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二方面途径, 一方面专门开设有关原理和知识课程进行课堂讲授, 使学生掌握区域分析、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原理和技术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城市规划系列课程设计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从浅到深,从小到大, 使学生有能力参与区域分析及编制城镇体系规划掌握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构思方法,从确定目标,提出优选方案,制定文件图纸,到审批、实施,管理各阶段的工作要求,内容及其相互关系,课程安排如下: 主授课程:《城市规划原理》、 辅助课程:《居住环境规划原理》、《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地理》、《城市经济》、《城市设计概论》、《城市工程地质》、《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城市市政工程系统规划》、《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城市绿地系统及风景园林规划》 实践环节:《城市总体规划》、《居住环境规划设计》、《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毕业设计》、《规划设计实践》、《规划师业务实践》。 ⑶综合分析与组织方面

2014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真题九

2014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真题九 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二至四选项符合题意。少选、错选都不得分) 81.关于经济全球化对城市发展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有()。 A.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经济中心城市正在逐步形成 B.城市的发展更加受到国际资本的影响 C.城市之间水平性的地域分工体系成为主导 https://www.360docs.net/doc/cd8654156.html,/forum-63-1.html D.城市之间的相互竞争将不断加剧 E.中小城市与周边大城市的联系有可能会削弱 82、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措施有( )。 A、在城市发展中,坚决限制城市用地的进一步扩展 B、保护城市的支脉和自然生态环境 C、优先使用城市中的弃置地 D、鼓励建设低密度的居住区

E、提高公众参与的程度 83、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规模经济理论认为,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成本就会上升 B、经济基础理论认为,基本经济部类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C、增长极核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受限集中在一些条件比较优越的城市 D、集聚经济理论认为,城市不同产业之间的互补关系使城市的集聚效应得以发挥 E、梯度发展理论认为,产业的梯度扩散将产生累进效应 84、下列规划类型中,属于法律规定的有( )。 A、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B、乡域村庄体系规划 C、镇修建性详细规划 D、村庄规划 E、村庄修建性详细规划 85、关于城市建设项目规划管理的表述,正确的有( )。 A、以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核定建设用地的位置、面积和允许建设的范围

B、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出让地块的规划条件,作为国有土体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 C、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中,擅自改变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组成部分的规划条件 D、建设单位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许可证,应当提交使用土地的有关证明文件、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及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等材料 E、建设单位申请变更规划条件,变更内容不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批准 86、关于居住区规划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公共绿地至少应有一个边与相应级别的道路相邻 https://www.360docs.net/doc/cd8654156.html,/forum-63-1.html B、公共绿地中,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宜小于70% C、宽度小于8米,面积小于400平方米的绿地不计入公共绿地 D、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其纵坡宜符合机动车道的要求 E、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80米 87、调查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时,经常采用的方法包括( )。 https://www.360docs.net/doc/cd8654156.html,/forum-63-1.html

同济城市规划考研 原理(1994-2010)

欢迎光临心至诚书店h t t p ://s h o p 60481356.t a o b a o .c o m / 本店专为同济城市规划考研 服务,因为专注,所以卓越 2010年城市规划原理: 一,简答题(9'x10): 1.巴西利亚被录入《世界文化遗产》,简述其价值。 2.“历史建筑”的法定概念,并回答其保护要求。 3.住宅建设中强制要求的日照间距的意义。 4.简述生态住区及其建设要求。 5.比较绿地率与公共绿地比例的定义与作用。 6.有两条80m 宽(包括安全距离)的地震断裂带楔形传入某城市的规划中心区,简述规划中应如何应对。 7.主导风向对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的要求。 8.结合总规的空间布局,谈污水厂的选址要求。 9.简述加拿大学者提出的“Deskota ”概念及其特征。 10.全球化对区域发展(区域规划)的影响。 二,论述题(20'x3): 1.比较居住区与社区两个概念,并论述在城市居住空间规划中的作用。 2.给出某南方旅游城市的土地平衡表,分析。 3.谈谈对低碳城市的理解,以及在城市规划中的要求。

欢迎光临心至诚书店h t t p ://s h o p 60481356.t a o b a o .c o m / 本店专为同济城市规划考研 服务,因为专注,所以卓越 2009规划原理 一、简答题(每题9分,200字左右) 1、宋代“城市革命”的具体表现或意义。 2、奥斯曼巴黎改建的要点以及意义。 3、住宅区采用住户路边停车是否合适?说明理由。 4、小学的布置的考虑要点。 5、居住小区内哪些因素能影响“邻里关系”。 6、在城市中心区布置商业步行街选址应注意哪些问题。 7、总体规划用地平衡表的作用。 8、总体规划中确定“禁建区”的依据。 9、总体规划的上位城镇体系规划中的依据内容。 10、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城镇化水平预测的思路。 二、论述题(每题20分,500字左右) 1、旧住宅区改建的考虑要点。 2、你对总体规划中“功能分区”的看法。 3、依据《城乡规划法》,谈谈我国城市规划体系的特征。

城市设计原理-考试复习提纲

1、城市设计指的是对城市社会中人的各种活动的空间环境设计。因此,包括两个方面: ①对城市中人的活动的组织、引导和安排 ②对城市空间环境的组织、布局和构图 2、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的比较 城市规划 目的:对城市发展进行宏观控制 工作对象:以二维为主,社会、经济和形体环境相结合,具有计划性 成果:战略性的政策、法规、规划方案,以文字为主,实现动态控制 实施时间:体现为发展过程,时间跨度大 委托人:政府机构 参与者:规划师、政府官员、社会和经济学家 城市设计 目的:促进形体环境变化,提高环境质量 工作对象:以三维的形体环境为研究对象及整体形象的把握,具有设计性成果:战术性的政策、计划、方案、导则,实行动态控制+引导 实施时间:体现为建设过程,时间跨度较大 委托人:政府机构、开发企业、多种委托人 参与者:城市设计师、政府官员、开发商、建筑师等 建筑设计 目的:为修建活动服务 工作对象:建筑物内外部空间/外环境设计 成果:修建设计文件,以图纸为主,指导具体施工 实施时间:在确定的时间内 委托人:开发企业、业主、建造主参与者:建筑师、使用者 3、城市设计的内容 1、处理城市功能、城市空间骨架和城市环境质量。从三维的角度将平面的土地使用转化为立体的建筑布局、交通方式和基础设施的安排,理出一个清晰的框架,从而可做为控制、指导城市建设,开发与保护的原则。 2、处理城市的景观元素。包括城市特色的保护与发展、新旧建筑艺术形式、公共空间体系的建立、使用活动设计、不同时间和季节的景观变化等。 3、制定和执行城市建设开发管理政策。城市设计的成果完成,并经过公众参与和专家评审以后,将被作为地方法规指导城市建设。因此,城市设 计成果有一个向法律文件转化和立 法的过程。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 设计师不但参与立法,还应是执法群 体中的一员。 4、城市设计的类型----三种类型 开发型城市设计 保护型城市设计和城市更新 社区设计 5、城市设计元素 主要设计元素有:土地使用/建筑布 置、形式和体量/开放空间/使用活 动组织/交通与停车/保护与改造 /步行街(区)/标志与标牌 (1)、土地使用:目的对用地定性, 进行使用性质分区。性质一般划分 为: 混合利用区。商业、办公、住宅、旅 馆或混合建筑(底商住宅楼、公寓楼、 交通建筑等) 特殊功能区。对某些具有地理特征和 历史意义的地区,规定其特殊的利用 性质,只供某些特殊项目建设之用。 如作商业中心、会议中心、展览中心、 少数民族集居区等等。 有条件开发区。规定了特定的开发条 件。 群集建设区。指在保证居住密度不变 的条件下,允许将单栋住宅集中建设 的某些居住用地。可提高基础设施的 集中利用率和增加公共绿地。 鼓励性建设区。在此区内采取一些鼓 励性措施,如允许提高建筑物的高 度、增加建筑面积,以获得地面的一 块绿地、一条拱廊或一段通道等等。 趋势:现代城市土地使用的趋势是多 样化,目的是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 促进城市空间24小时保持活力。 (2)、建筑布置、形式和体量:城市 建筑的形状、色彩、材质及其组合等 对城市空间环境的优劣起着决定性 作用。一般来讲要满足控规中规定的 规定性指标、指导性指标和有条件规 划许可指标。 ①、规定性指标 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建筑 控制高度/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容积率 /绿地率/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 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 ②指导性指标 人口容量/建筑形式、体量、色彩、 风格等/其他环境要求等 ③有条件规划许可指标:一般指容积 率变更的奖励和补偿。 设计重点: 保护城市自然环境不受破坏 保护历史建筑的景观条件与周围建 筑之间的协调关系 保证城市街道、广场等人流聚集和停 留场所有合理的日照。 保护建筑物之间的文脉关系及空间 比例 保护城市天际线的美观与特色 (3)、开放空间:开放空间也称公共 空间或开敞空间,指城市中向全体市 民开放使用的空间,主要包括街道、 广场、公园、河流、街道绿地等。 新型的公共空间还包括对公众开放 的建筑物的公共大厅、中厅、室内街 道、室内广场和建筑的灰空间等。 城市生活内容丰富化、多样化,生活 闲暇化,城市公共空间越来越受到重 视。 趋势:使用上步行化,内容上多样化 和文化性 四个特性: 开放性:空间不应封闭 可达性:方便到达 大众性:服务对象是社会公众,而不 是少数人。 功能性:聚会、游憩、休闲、交往、 活动等。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要点: 边界要明确,创造积极空间,避免消 极空间。 注重重点空间的步行区化和设施建 设。 强调公共空间使用上和视觉上的联 系。 公共空间活动的多样化和人情味。 (4)、使用活动的组织 杨·盖尔(丹麦)在《交往与空 间》一书中把公共空间中的户外活动 划分为三种活动类型:必要性活动、 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 必要性活动:各种条件下都会发生。 如上学、上班、购物、等人、候车、 出差等,一般讲日常工作和生活事物 属于这一类。相对来说与外部环境关 系不大,参与者没有选择的余地。 自发性活动:只有在适宜的户外条件 下才会发生。是人们所希望的活动, 在天气、时间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形 体环境质量的好坏与这些活动的发 生频率有很大关系,如散步、户外停 留、休闲、晒太阳和看热闹等。 社会性活动:指在公共空间中有赖于 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包括儿童游 戏、互相打招呼、交谈等。社会性活 动是必要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引发 的活动,所以也称之为“连锁性”活 动,当人们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从事前两类活动时,在一定的社交距 离内就可以引发社会性活动。

2019年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原理真题及答共7页word资料

单选题: 1、城市的理解是最理想的聚居地? 人类创造理想生活的场所 2、大都市区功能地域概念: 法国都市国情调查区 加拿大的国情调查大都市区 英国的标准大都市劳动区和大都市经济劳动区 澳大利亚的国情调查扩展城市区 瑞典的劳动—市场区。 3、城镇发展应避免那个阶段: 空间分异等阶段 城市更新与再城市化 4、40个车位停车场最合理布局:C A 55×14 B 45×14 C 55×18 D 45×18 5、错误:城市规划的组织和实施有各地人民政府承担 34城市规划实施错误的:B个人房地产开发对规划产生负面影响 6、不是城市实施内容: A拟定规划设计条件 B产业优惠政策 C行政许可 编制专项规划,以保证工程设计与具体建设行动开展 7、省域体系规划原则错误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基本农田方针与国民经济计划和计划 8、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错误的:生产力布局的依据 9、社会调查不包括:城市居民收入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基本情况 10、矿产城市不容易形成类型:星座型 11、城市职能定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是城市职能 12、中国古代城市形态形成原因错误的: 龙山农耕社会 赵国意识形态 汉长安地形原因 13、错误的:总体规划应考虑居住区级配套设施

14、城市交通(规划?)作用:完善子系统等 15、城市公共停车场用地总面积按规划人口人均0.8-1.0平米 16、紫线定义: A保护范围线 B控制范围线 17、污水错误的: 18、不用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居住小区内绿地林地等 19、下面错误的(B) A、1929年南京“首都计划”采用功能分区 B、1929年南京“首都计划”采用方格网路网 C、1946年《大上海都市计划总图》采用有机疏散理论 D、1949年《大上海都市计划总图》代表近代中国城市规划的最高成就 20、城市“四线”不需要划定的:首末站(好象) 21、与全球化(?)正确的:担当管理/控制职能必须在大城市CBD 担当研究/开发职能,在……小城镇发展制造向第三国家转移,在(?)无法生存 22、不属于法律规划:村庄控规 23、预测城镇化水平关联最小的: 综合增长率、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 24、交通战略方面的(忘了,请记的给回忆出来) 25、交通需求与关联最小的:城市人口结构 26、:防洪标准错误: A防洪标准与城市经济地位有关 B山洪比河洪标准高 C校核标准比设计标准高 D频率为0.5/百年,200年重现期 27、错误:地下空间各层次规划审批机关方面的内容 28、公共设施错误: 规模由城市人口决定 可以有政府,团体和私人投资开发

《区域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区域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Real Estate Economics 课程编号:08075105 适用专业:土地资源管理 学时数:48 学分数:3 执笔者:段国兵审核人: 修订日期:2009年6月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为必修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区域分析和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区域产业规划布局,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环境规划等,并且能够结合区域发展条件进行分析和优势判断。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概论(2学时) 【主要内容】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概念解析,区域规划理论的演进,城市规划发展中的区域规划观念建立与运用,案例分析。 【基本要求】理解“真正成功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的观念,了解区域规划理论的发展变化,熟悉城市规划理论与区域规划发展的关系,掌握城市规划设计中区域观的内涵。 【教学重点】城市规划理论与区域规划发展的关系。 【教学难点】区域规划思想与方法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 第二章:区域与区域规划(4学时) 【主要内容】区域的概念;区域科学;区域分析的概念、内容和方法;区域研究的意义、内容和特征;区域规划的概念、发展、特点和类型,区域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之间的关系,区域规划的内容和任务。 【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区域和区域规划的概念,掌握区域分析的方法,理解区域科学和区域研究发展以及区域规划与其他规划之间的关系,熟悉区域分析的内容和区域规划的内容,了解区域规划的类别和任务。 【教学重点】区域与区域规划的概念、区域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教学难点】区域分析的内容与方法,区域规划的类别、内容。 第三章:区域发展理论(8学时) 【主要内容】区域发展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分析,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区域发展战略主要内容、战略决策和战略模式;区域经济空间发展理论:平衡与不平衡发展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圈层结构理论,核心—边缘理论,梯度推移理论,倒“U”字理论和生产

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模拟试题

1 在下列城市中有“十里青山半入城”之称是(C) A 南京B苏州C 常熟D 扬州 2现代城市交通的灵魂是(B) A 经济 B 速度C规范D秩序 3历史地段土地使用调整的途径:(A) ①保持原用途②恢复原用途③纳入部分其他用途④改为新的用途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以下什么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核心和保障(A) A.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 B.城市规划 C.历史沿革 D.城市居民的认知 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将城市用地划分为(C)大类 A.46 B.68 C.10 D.73 6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示意图的比例尺一般为(C) A、1/20000---1/5000 B、1/10000---1/5000 C、1/10000---1/2000 D、1/30000---1/2000 7某消防站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有车五辆,则该消防站为(B) A、一级消防站 B、二级消防站 C、三级消防站 D、四级消防站 8自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国内外很多专家的经验认为(C )层住宅无论从建筑造价和节约用地来看都是比较经济的。 A 4 B 5 C 6 D 7 9下面哪个类型是内廊式住宅和外廊式住宅的变形式,一般用于高层住宅。(C) A 并联式 B 梯间式 C 跃廊式 D 内天井式

10(C)的道路交通系统是居住区内最常见的居住区交通组织方式,这种方式在私人小汽车数量不多的国家和地区比较适合,我国目前大部分城市基本都是用这种方式。 A.人车交通分行 B.人车共存 C.人车混行 D.人车部分分行 11仓储用地是指城市中专门用作储存物资的用地,以下属于它的有(C) A 商业服务内部的 B 对外交通设施内部的 C 包装加工车间的 D 工业企业内部的 12郊区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包括:(A) A疏散一些不适宜在城市中心区发展的工业企业 B.大城市建成区的蔓延 C城郊防护林待遭到破坏 D农田蔬菜地遭受蚕食 13建设部制定的“城市规划编制方法”明确指出:“城市规划的总体期限一般为(B)年,同时应当对城市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 A.10 B。20 C。30 D。50 14广场四周的建筑高度、体量应与(A)相协调。 A 广场尺度 B 广场布局 C 广场规模 D 广场功能 15居住区级的公共服务设施应有合理的服务半径一般为:(A) A 800~1000m B400~500m C 150~200m D50~100m 16混合通道时,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约为(C) A.300辆/时 B.350辆/时 C.400辆/时 D.450辆/时 17在影响和决定城市发展的诸多因素中,(B)是其中最为重要和最为显著的因素之一。

城市规划原理实验1要求 (2)

实验一:城市经济区划分 1、目的要求:通过本实验掌握基于费用加权距离的可达性分析方法和基于作用模型的区域经济联系强度分析方法,熟悉这些方法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经济区划分领域的具体应用,并能够使用这些方法进行其他相关领域的分析,例如使用可达性分析进行公共服务空间布局、资源的合同分配研究等,使用相互作用模型进行城市之间联系的测度与腹地的划分等。 2、实验内容:(1)可达性分析;(2)城镇之间联系强度评价;(3)研究区域经济区划分。 3、实验步骤:(1)建立成本距离分析的源文件 1.新建文件夹名“城规”,将老师提供的材料剪切至其中。打开ARC MAP,点击数据加载按钮,将gaosu,guodao,shengdao,xiandao,road,tielu等要素图层加载进ARC MAP。分别打开这6个图层中的属性表,在表格选项中选择添加字段,新建字段cost,再选中cost右 击出现字段计算器,分别赋值。再进行缓冲区分析,点击 ,--,输入选择以上要素,并输出至“城规”文件夹中,分别命名为各要素名称加缓冲,注意缓冲区距离除以2。

(2)建立成本面文件:将每个要素面转栅格:点击- - - 镶嵌至新栅格: - - -像元大小:10 波段数:1,点击确定。

同理加载riverline,riverpoly。其中,将riverline先建立缓冲区距离20,方法同上。再加 载shanghang---在此之前,点击自定义-扩展模 块,勾选所有再关闭。 -

(4)可达性结果重分类 出:坡度cy保存。

(5)使用采样命令提取累计成本 重采样:数据管理-栅格处理-重采样,像元大小10*10,输出Resample --

注册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点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城市的概念 城市——是非农人口集中,以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城市的基本特征 概念相对存在要素聚集发展的动态化和多样化系统性 当今城市地域的新类型 大都市区:美国/反映大城市及其辐射区域在美国社会生活中 不断增长的事实。 大都市带:大都市带是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城市 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地域空间组织形式,是城市化 进入高级阶段的标志。 简·戈特曼(法国地理学家1957 年) 全球城市区域: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前提下,以经济联系为 基础,由全球城市及其腹地内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二级大中 城市扩展联合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空间现象。 城市与乡村的差别与联系 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 集聚规模生产效率生产力结构职能差异物质形态差异文化观念差异 城市与乡村的基本联系 物质联系、经济联系服务联系、技术联系人口迁移联系、社会作用联系组织关系 我国城乡差异的基本现状 城乡结构“二元化”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优势发展资源向城市单向集中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失衡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主要动因 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科技革命与创新 全球化与新经济城市文化特质 城市发展的阶段及其差异 农业社会的城市工业社会的城市后工业社会的城市 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 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 (1)从封闭的单中心到开放的多中心空间环境。 (2)从平面空间环见到立体空间环境。 (3)从生产型城市空间到生活性城市空间。 (4)从分离的均质城市空间到连续的多样城市空间。 影响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主要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 (3)经济与技术因素(4)政策制度因素 城镇化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有形城镇化无形城镇化 城镇化的水平的测度 普遍接受的:人口统计学指标(城镇常住人口占区域总人口比重的指标) 计算公式:PU=U/P 其中:PU——城市化水平或城镇化率 U——城镇常住人口 P——区域总人口 城镇化的基本动力机制 (1)农村剩余贡献(2)工业化推进(3)制度变迁促进(4)市场机制导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