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章 实数 6.2 实数 实数的概念与分类》教案_1

新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章 实数  6.2 实数  实数的概念与分类》教案_1
新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章 实数  6.2 实数  实数的概念与分类》教案_1

6.2 实 数

第1课时 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无理数的概念,会判定一个数是不是无理数;

2.理解实数的概念,会把实数进行分类.(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这个问题:

为了美化校园,学校打算建一个面积为225平方米的正方形植物

园,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应取多少?你能计算出来吗?

如果把“225”改为其他数字,如“200”,这时怎样确定边长?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无理数

【类型一】 无理数的识别

例1 在下列实数中:157,3.14,0,9,π,3,0.1010010001…,

无理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解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可以知道,上述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有:

π,3,0.1010010001….故选C.

方法总结: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常见无理数的三种形式:

第一类是开方开不尽的数,第二类是化简后含有π的数,第三类是有规律不循环的小数.

【类型二】 无理数的应用

例2 设n 为正整数,且n <65<n +1,则n 的值为( )

A .5

B .6

C .7

D .8

解析:根据特殊有理数找出最接近的完全平方数,问题可得到解决.∵64<65<81,∴8<65<9.∵n <65<n +1,∴n =8.故选D.

方法总结:开不尽的平方根形式的无理数的估算一般步骤是首先将原数平方,看其在哪两个相邻的平方数之间,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估计一个带根号的数的整数部分,估计其大致范围.

探究点二:实数

例3 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到相应的集合内:

-3.6,27,4,5,3-7,0,π2,-3125,227,3.14,0.10100….

(1)有理数集合{ …};

(2)无理数集合{ …};

(3)整数集合{ …};

(4)负实数集合{ …}.

解析:实数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两类,也可以分为正实数、0、负实数三类.而有理数分为整数和分数.

解:(1)有理数集合{-3.6,4,5,0,-3125,227,3.14,…};

(2)无理数集合{27,3

-7,

π

2,0.10100…,…};

(3)整数集合{4,5,0,-3 125,…};

(4)负实数集合{-3.6,3

-7,-

3

125,…}.

方法总结:正确理解实数和有理数的概念,做到分类不遗漏不重复.

板书设计:

1.无理数

无理数包含的三类数:(1)开方开不尽而得到的数;(2)圆周率π以及含有π的数;(3)看似循环,但不循环的无限小数.

2.实数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了无理数、实数的有关概念及实数的分类,把我们所学过的数在有理数的基础上扩充到实数.在学习中,要求学生结合有理数理解实数的有关概念.本节课要注意的地方有两个:一是所有的

分数都是有理数,如22

7;二是形如

π

2,

π

3等之类的含有π的数不是分

数,而是无理数

高中数学函数概念

函数 1、 函数的概念 定义:一般地,给定非空数集A,B,按照某个对应法则f ,使得A 中任一元素x ,都有B 中唯一确定的y 与之对应,那么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这个对应,叫做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x→y=f(x),x ∈A.集合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记为D,集合{y ∣y=f(x),x ∈A}叫做值域,记为C 。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称为函数的三要素。一般书写为y=f(x),x ∈D.若省略定义域,则指使函数有意义的一切实数所组成的集合。 两个函数相同只需两个要素:定义域和对应法则。 已学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一次函数b ax x f +=)()0(≠a :定义域R, 值域R; 二次函数 c bx ax x f ++=2 )() 0(≠a :定义域R ,值域:当 2、 函数图象 定义:对于一个函数y=f(x),如果把其中的自变量x 视为直角坐标系上的某一点的横坐标,把对应的唯一的函数值y 视为此点的纵坐标,那么,这个函数y=f(x),无论x 取何值,都同时确定了一个点,由于x 的取值范围是无穷大,同样y 也有无穷个,表示的点也就有无穷个。这些点在平面上组成的图形就是此函数的图象,简称图象。 常数函数f(x)=1 一次函数f(x)=-3x+1 二次函数f(x)=2x 2+3x+1 反比例函数f(x)=1/x 3、定义域的求法 已知函数的解析式,若未加特殊说明,则定义域是使解析式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分式中的分母不为零; 偶次根式下的数或式大于等于零; 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其定义域由自变量的实际意义确定; 定义域一般用集合或区间表示。 4、值域的求法 ①观察法 通过对函数定义域、性质的观察,结合函数的解析式,求得函数的值域。 例1求函数y=3+√(2-3x) 的值域。 ②反函数法 当函数的反函数存在时,则其反函数的定义域就是原函数的值域。 例2求函数y=(x+1)/(x+2)的值域。 练习:求函数y=(10x+10-x)/(10x -10-x)的值域。 ③配方法 当所给函数是二次函数或可化为二次函数的复合函数时,可以利用配方法求函数值域 例3:求函数y=√(-x 2+x+2)的值域。 练习:求函数y=2x -5+√15-4x 的值域. ④判别式法 若可化为关于某变量的二次方程的分式函数或无理函数,可用判别式法求函数的值域。 ⑤图象法 通过观察函数的图象,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得到函数的值域。 例4求函数y=∣x+1∣+√(x-2) 2的值域。 ⑥换元法 以新变量代替函数式中的某些量,使函数转化为以新变量为自变量的函数形式,进而求出值域。 例5求函数y=x-3+√2x+1 的值域。 练习:求函数y=√x-1 –x 的值域。 ⑦不等式法 例6求函数y=(2x-1)/(x+1) (1≤x ≤2) 的值域。 5、复合函数 设y=f(u ),u=g(x ),当x 在u=g(x )的定义域Dg 中变化时,u=g(x )的值在y=f(u )的定义域D f 内变化,因此变量x 与y 之间通过变量u 形成的一种函数关系,记为:y=f(u)=f[g(x)]称为复合函数,其中x 称为自变量,u 为中间变量,y 为因变量(即函数)。 6、函数的表示方法:列表法,解析法,图像法 7、分段函数:对于自变量x 的不同的取值范围,有着不同的对应法则,这样的函数通常叫做分段函数.它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函数定义域的并集,值域也是各段函数值域的并集. 分段函数经常使用图像法 8、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①代入法 例1已知f(x)=x 2-1,求f(x+x 2) ②待定系数法 若已知函数为某种基本函数,可设出解析式的表达形式的一般式,再利用已知条件求出系数。 例2已知f(x)是一次函数,f(f(x))=4x+3,求f(x) ③换元法 ④特殊值法 例4已知函数)(x f 对于一切实数y x ,都有x y x y f y x f )12 ()()(++=-+成立,且0)1(=f 。 (1)求 )0(f 的值;(2)求)(x f 的解析式。 ⑤方程组法 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2、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3 函数? ?? ??>+-≤<+≤+=1,51 0,30 ,32x x x x x x y 的最大值是 。 4已知:x x x f 2)1(2 += +,求)(x f 。 6已知()3()26,f x f x x --=+求()f x .

景别

第一节电视景别的作用及其分类 一、景别——被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 二、景别的分类: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中全景、中景、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5) 通常有两种分类方法: 一种是:以不同景别所具有的结构方式为标准,凡表现一个相对完整的事物或一个相互紧密联系的事物的整体画面为全景画面。 一种是:以成年人身体标准为尺度,以表现或截取人体部位多大范围来划分景别。 景别的作用: 1、景别的变化带来了视点的变化,它能满足观众从不同的视距不同的视角观看景物的心理要求。 2、景别的变化使画面表现被摄主体的范围发生变化,它使画面在再现或表现被摄对象时具有了更加明确的指向性。 3、景别的变化是形成影片节奏的变化因素之一。影响节目节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景别的变化是其中重要的一点 4、两极景别对被摄景物和物体超距离,超比例的表现具有某种移情作用。所谓两极景别——大远景和大特写 第二节远景(抒情) 一、远景——表现开阔场面空间的画面,它是景别中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 二、远景画面的功用 1、远景画面呈现的视野开阔,包容的景物范围大,画面容量也大,可以同时提供较多的视觉信息,注重对景物和事件的宏观表现。 2、远景画面视野开阔,场面壮观,对事件和景物有一种量的冲击和震撼。量,一是事物数目的量,二是空间范围上的量。 3、以景物为主体的远景画面具有借景抒情的意味。 4、远景不仅可以写景,而且也是写人的景别。 5、片子中多用远景作为开篇或结尾画面。 三、拍摄远景画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拍摄远景画面要有一定的长度。

2 、拍摄时以追求画面的总体效果为主,构图时从大处着眼,重点处理好景物在画面中所呈现的主要线条、色调和影调。注意画面的整体结构和气势。 3、远景画面的构图时要经营好地平线在画面中的位置,并注意地平线的水平。 4 、镜头运动速度一般放慢,要平稳、均匀。 5 、多选逆光、侧逆光且注意选择前景。 总结: 远景具有广阔的视野,常用来展示事件发生的时间、环境、规模和气氛。比如表现开阔的自然风景、群众场面、战争场面等 一般重在“取势”,不细琢细节。在远景画面中,不注重人物的 远景除了表现规模、气氛、气势之外,还可以表现一定的意境。远景画面,包容的景物多,时间要长些。一般不少于10秒。 第三节全景(交代) 一、全景——表现成年人的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画面 二、全景画面的功能 1、表现一个事物或场景的全貌(表现一物体的完整形象)使观众对所表现的事物和场景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2、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 3、通过人物形体动作的表现,揭示人物内心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4、表现特定环境中的特定人物 5、在一组蒙太奇镜头组接中,全景画面具有某种定位作用。 三、拍摄全景画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确保主体形象的完整 2、由于全景画面集纳的造型表现元素最多,要注意各元素间的关系,防止喧宾夺主。 3、全景画面往往是该场景的拍摄总角度,全景镜头要先拍。 总结: 全景用来表现场景的全貌或人物的全身动作,用于表现人物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全景画面,主要表现人物全身,活动范围较大,体型、衣着打扮、身份交代的比较清楚,环境、道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角》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 4.3.1 《角》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第3节第一课时《角》。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点、射线的定义及对角的概念已有粗浅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角。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后面学习角的比较与运算建立基础,同时又对今后的几何学习有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定义,掌握角的表示方法。 认识角的单位,会进行度、分、秒的简单换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在图片、实例中找角培养学生的探究、观察、探究、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小组展示的过程中增强团队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难点】: 角的两种定义,三种表示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 度、分、秒及其换算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以老师自己的12岁生日愿望(当时读初一)作为切入点,从而引出三幅与角有关联的图片,引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 将角从图片中分离出来,让学生讨论角的概念。 练习:下列图形是角的在括号里画,不是角的画 角的顶点

2、角的表示: 角用符号“ ∠ ”表示,读做“角”. (1)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但表示顶点的字母一定要写在中间. 如∠AOB 或∠BOA (2) 用一个顶点字母表示角,但必须是以这个字母为顶点的角只有一个角. 如∠O (3) 用一个数字表示角,在靠近顶点处画上弧线,写上数字.如∠1 ;或用一个希腊字 练习: 将右图中的角表示成下列形式: ①∠ APO ②∠AOP ③ OPC ④∠O ⑤∠COP ⑥∠P 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 (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3、角的分类: 锐角(0°<α<90°) 直角(α= 90°) 钝角(90°<α<180°) 平角(α= 180°) 周角(α= 360°) 4、度分秒的换算(对照时间换算) 把周角等分成360份,每一份是1度,记作1o。则1周角= 360,1平角= 180° 规定1度等分成60份,每一份是一分,记作1’。则1o= 60′ 规定1分等分成60份,每一份是一秒,记作1’’。则1′= 60″ ∠1的度数为48度56分37秒,记作:∠ 1=48°56′37″ 例题 (1)把93.2o化成用度、分、秒表示的角。 解:93.2°=93°+0.2° =93°+0.2×60′ =93°+12′

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6.3 《实数的概念及分类》导学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会对实数进行分类, 2.了解实数与数轴上点的一一对应关系。 过程目标:1.在数的开方的基础上引进无理数的概念,并将数从有理数的范围扩 充到实数的范围,从而总结出实数的分类, 2.通过实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的探究,体验“数形结合”思想。 情感目标: 经历探索从有理数到实数的扩充过程,培养探究精神,激发求知热 情;通过实数的分类,培养分类思想,发展分类意识。 教学重点:无理数,实数的概念及实数的分类; 教学难点:无理数概念及实数与数轴上点的一一对应关系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创设情境】 1、把下列各数按要求填在横线上: 整数 ;分数 ;正数 2、有理数是怎样定义的? 有理数分类有哪两类标准?请与他人交流 。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把下列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 3= ,35 = ,478= ,911= ,119 = 59= 我们发现,上面的有理数 归纳: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 猜想: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都能转化为分数吗? 验证:下列有限小数能化为分数吗? 5、2.3、0.25、1.334 无限循环小数能转化为分数吗? 阅读下列材料 设x=0.3=0.333…① 则10x =3.333… ② 则②-①得9x=3,解得x=1/3,即0.3=1/3 结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都能转化为分数 拓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就是有理数 问题:我们在求一个数的平方根或立方根时,发现有些数的平方根或立方 根是这样的小数,如=3.1415926552374 …, 1.101001000100001. …, … 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点?它们是有理数吗?如果不是,它们是什么数呢? .

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初一数学单元练习题:角的分类

xx学校xx学年xx学期xx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 一、xx题 评卷人得分 (每空xx 分,共xx分) 试题1: 把平角、锐角、钝角、直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是()。 试题2: 1平角=()直角=()度。 试题3: 1直角=()度 试题4: 把下面各角的度数填入适当的括号内。 40° 135° 180° 91° 360°90° 127° 4° 锐角()钝角() 直角()平角()周角() 试题5: 连一连。 等于1800周角 小于900钝角 大于900而小于1800直角 等于3600平角

等于900锐角 试题6: 平角比2200小()。 试题7: 平角的度数是直角的()倍,直角的度数是平角的()。 试题8: 直角的一半是()度。 试题9: 直角的()倍是3600,周角里有()个平角。 试题10: 比600的2倍少100的角是()角。 试题11: 已知∠1=70°∠2=()°∠3=()°∠4=()° 试题12: 1 试题13: 1 试题14: 1 试题15: 1

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试题2答案: 1平角=(2)直角=(180)度。 试题3答案: 1直角=(90)度 试题4答案: 锐角(40°、4°)钝角(135°、 91°、 127°) 直角( 90°)平角( 180°)周角( 360°)试题5答案: 试题6答案: 平角比2200小(40°)。 试题7答案: 平角的度数是直角的(2)倍,直角的度数是平角的(1/2)。 试题8答案: 直角的一半是(45°)度。 试题9答案: 直角的(4)倍是3600,周角里有(2)个平角。 试题10答案: 比600的2倍少100的角是(钝)角。

高中数学定义大集合

数学定义 一.集合与函数 1. 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如何判断充分与必要条件? 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了全集和空集的特和殊情况,不要忘记了借助数轴文氏图进行求解. 2.在应用条件时,易A忽略是空集的情况 3.你会用补集的思想解决有关问题吗? 4.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有什么区别?四种命题之间 5.你知道“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形式”的区别. 6.求解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易忽略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7.判断函数奇偶性时,易忽略检验函数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8.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和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易忽略标注该函数的定义域. 9.原函数在区间[-a,a]上单调递增,则一定存在反函数,且反函数也单调递增;但一个函数存在反函数,此函数不一定单调.例如:. 10.你熟练地掌握了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方法吗?定义法(取值, 作差, 判正负)和导数法 11. 求函数单调性时,易错误地在多个单调区间之间添加符号“∪”和“或”;单调区间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表示. 12.求函数的值域必须先求函数的定义域。 13.如何应用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解题?①比较函数值的大小;②解抽象函数不等式;③求 参数的范围(恒成立问题).这几种基本应用你掌握了吗? 14.解对数函数问题时,你注意到真数与底数的限制条件了吗? (真数大于零,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字母底数还需讨论 15.三个二次(哪三个二次?)的关系及应用掌握了吗?如何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 16.用换元法解题时易忽略换元前后的等价性,易忽略参数的范围。 17.“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解”转化时,你是否注意到:当时,“方程有解”不能转化为。若原题中没有指出是二次方程,二次函数或二次不等式,你是否考虑到二次项系数可能为的零的情形? 二.不等式 18.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你是否注意到:“一正;二定;三等”. 19.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及其几何意义是什么? 20.解分式不等式应注意什么问题?用“根轴法”解整式(分式)不等式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21.解含参数不等式的通法是“定义域为前提,函数的单调性为基础,分类讨论是关键”,注意解完之后要写上:“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22. 在求不等式的解集、定义域及值域时,其结果一定要用集合或区间表示;不能用不等式表示. 23. 两个不等式相乘时,必须注意同向同正时才能相乘,即同向同正可乘;同时要注意“同号可倒”即a>b 三.数列

人教版七年级实数知识点总结和压轴题练习(附答案解析)

初一实数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 知识点: 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整数包括正整数、零、负整数。 正整数又叫自然数。 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 π+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1、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 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a|≥0。零的绝对值时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 ≥0;若|a|=-a ,则a ≤0。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倒数 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4. 实数与数轴上点的关系: 每一个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出来, 数轴上的点有些表示有理数,有些表示无理数,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就是一一对应的,即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是表示一个实数。 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1、平方根 (1)平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x 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平方根.即: 如果a x 2,那么x 叫做a 的平方根.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几何图形初步》知识讲解

《几何图形初步》全章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认识一些简单的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及三视图,初步培养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2.掌握直线、射线、线段、角这些基本图形的概念、性质、表示方法和画法; 3.初步学会应用图形与几何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 要点一、多姿多彩的图形 1.几何图形的分类 要点诠释:在给几何体分类时,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2.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 (1)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把立体图形按一定的方式展开就会得到平面图形,把平面图形按一定的途径进行折叠就会得到相应的立体图形,通过展开与折叠能把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机地结合起来. 要点诠释: 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 ?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几何图形

? ? ?①对一些常见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要非常熟悉,例如正方体的 11种展开图,三棱柱,圆柱等的展开图; ②不同的几何体展成不同的平面图形,同一几何体沿不同的棱剪开,可得到不同的平面图形,那么排除障碍的方法就是:联系实物,展开想象,建立“模型”,整体构想,动手实践. (2)从不同方向看: 主(正)视图---------从正面看 几何体的三视图 (左、右)视图-----从左(右)边看 俯视图---------------从上面看 要点诠释: ①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②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 3)几何体的构成元素及关系 几何体是由点、线 、面构成的.点动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线动成面,面与面相交成线;面动成体,体是由面组成. 要点二、直线、射线、线段 1. 直线,射线与线段的区别与联系 2. 基本性质 (1)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要点诠释: ①本知识点可用来解释很多生活中的现象. 如:要在墙上固定一个木条,只要两个钉子就可以了,因为如果把木条看作一条直线,那么两点可确定一条直线. ②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 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1 )度量法:可用直尺先量出线段的长度,再画一条等于这个长度的线段. (2)用尺规作图法:用圆规在射线AC 上截取AB=a,如下图:

2020高中数学概念公式大全

高中数学概念公式大全 一、 三角函数 1、以角α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为x 轴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角α的终边上任取一个异于原点的点),(y x P ,点P 到原点的距离记为r ,则 sin α= r y ,cos α=r x ,tg α=x y ,ctg α=y x ,sec α=x r ,csc α=y r 。 2、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中,平方关系是:1cos sin 22=+αα, αα22sec 1=+tg ,αα22csc 1=+ctg ; 倒数关系是:1=?ααctg tg ,1csc sin =?αα,1sec cos =?αα; 相除关系是:αααcos sin = tg ,α α αsin cos =ctg 。 3、诱导公式可用十个字概括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如: =-)23sin(απαcos -,)215(απ -ctg =αtg , =-)3(απtg αtg -。 4、函数B x A y ++=)sin(?ω),(其中00>>ωA 的最大值是 B A +,最小值是A B -,周期是ω π 2= T ,频率是π ω 2= f ,相位是?ω+x ,初相是?;其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 )(2 Z k k x ∈+ =+π π?ω,凡是该图象与直线B y =的交点都 是该图象的对称中心。 5、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

x y sin =的递增区间是?????? +-2222ππππk k ,)(Z k ∈,递减区间是?? ???? ++23222ππππk k ,)(Z k ∈;x y cos =的递增区间是[]πππk k 22,-)(Z k ∈,递减区间是[]πππ+k k 22, )(Z k ∈,tgx y =的递增区间是?? ? ? ?+ - 22 πππ πk k ,)(Z k ∈,ctgx y =的递减区间是()πππ+k k ,)(Z k ∈。 6、=±)sin(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 =±)cos(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μ = ±)(βαtg β αβ αtg tg tg tg ?±μ1 7、二倍角公式是:sin2α=ααcos sin 2? cos2α=αα2 2 sin cos -=1cos 22 -α=α2 sin 21- tg2α= α α 212tg tg -。 8、三倍角公式是:sin3α=αα3 sin 4sin 3- cos3α=ααcos 3cos 43 - 9、半角公式是:sin 2α=2cos 1α-± cos 2α=2 cos 1α +± tg 2α=α αcos 1cos 1+-±=ααsin cos 1-=ααcos 1sin +。

2017-2018版高中数学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 3.1.1 实数系 3.1.2 复数的概念学

3.1.1 实数系 3.1.2 复数的概念 明目标、知重点 1.了解引入虚数单位i 的必要性,了解数集的扩充过程.2.理解在数系的扩充中由实数集扩展到复数集出现的一些基本概念.3.掌握复数代数形式的表示方法,理解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1.复数的有关概念 (1)复数 ①定义:设a ,b 都是实数,形如a +b i 的数叫做复数,i 叫做虚数单位.a 叫做复数的实部,b 叫做复数的虚部. ②表示方法:复数通常用字母z 表示,即z =a +b i(a ,b ∈R ). (2)复数集 ①定义:全体复数所构成的集合叫做复数集. ②表示:通常用大写字母C 表示. 2.复数的分类及包含关系 (1)复数(a +b i ,a ,b ∈R ) ? ?? 实数b =虚数b ????? 纯虚数a =非纯虚数a (2)集合表示: 3.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设a ,b ,c ,d 都是实数,那么a +b i =c +d i ?a =c 且b =d . [情境导学] 为解决方程x 2 =2,数系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数的概念扩充到实数集后,人们发现在实数

范围内很多问题还不能解决,如从解方程的角度看,x 2=-1这个方程在实数范围内就无解,那么怎样解决方程x 2=-1在实数系中无根的问题呢?我们能否将实数集进行扩充,使得在新的数集中,该问题能得到圆满解决呢?本节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探究点一 复数的概念 思考1 为解决方程x 2=2,数系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那么怎样解决方程x 2+1=0在实数系中无根的问题呢? 答 设想引入新数i ,使i 是方程x 2+1=0的根,即i·i=-1,方程x 2+1=0有解,同时得到一些新数. 思考2 如何理解虚数单位i? 答 (1)i 2=-1. (2)i 与实数之间可以运算,亦适合加、减、乘的运算律. (3)由于i 2<0与实数集中a 2≥0(a ∈R )矛盾,所以实数集中很多结论在复数集中,不再成立. (4)若i 2=-1,那么i 4n =1,i 4n +1=i ,i 4n +2=-1,i 4n +3=-i. 思考3 什么叫复数?怎样表示一个复数?什么叫虚数?什么叫纯虚数? 答 形如a +b i(a ,b ∈R )的数叫做复数,复数通常用字母z 表示,即z =a +b i ,这一表示形式叫做复数的代数形式,其中a 、b 分别叫做复数z 的实部与虚部. 对于复数z =a +b i(a ,b ∈R ),当b ≠0时叫做虚数;当a =0且b ≠0时,叫做纯虚数. 例1 请说出下列复数的实部和虚部,并判断它们是实数、虚数还是纯虚数. ①2+3i ;②-3+12 i ;③2+i ;④π;⑤-3i ;⑥0. 解 ①的实部为2,虚部为3,是虚数;②的实部为-3,虚部为12 ,是虚数;③的实部为2,虚部为1,是虚数;④的实部为π,虚部为0,是实数;⑤的实部为0,虚部为-3,是纯虚数;⑥的实部为0,虚部为0,是实数. 反思与感悟 复数a +b i 中,实数a 和b 分别叫做复数的实部和虚部.特别注意,b 为复数的虚部而不是虚部的系数,b 连同它的符号叫做复数的虚部. 跟踪训练1 符合下列条件的复数一定存在吗?若存在,请举出例子;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实部为-2的虚数; (2)虚部为-2的虚数; (3)虚部为-2的纯虚数; (4)实部为-2的纯虚数. 解 (1)存在且有无数个,如-2+i 等;(2)存在且不唯一,如1-2i 等;(3)存在且唯一,即-2i ;(4)不存在,因为纯虚数的实部为0.

七年级数学角的分类同步练习

4.9角的分类 一、填空。 (1)把平角、锐角、钝角、直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是()。 (2)1平角=()直角=()度。 (3)1直角=()度 (4)把下面各角的度数填入适当的括号内。 40° 135° 180° 91° 360° 90° 127° 4° 锐角()钝角() 直角()平角()周角() 二、连一连。 等于1800周角 小于900钝角 大于900而小于1800直角 等于3600平角 等于900锐角 三、填一填。 (1)平角比2200小()。 (2)平角的度数是直角的()倍,直角的度数是平角的()。 (3)直角的一半是()度。 (4)直角的()倍是3600,周角里有()个平角。 (5)比600的2倍少100的角是()角。 四、算一算。 已知∠1=70° ∠2=()°∠3=()°∠4=()°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把平角、锐角、钝角、直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是(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2)1平角=(2)直角=(180)度。 (3)1直角=(90)度 (4)把下面各角的度数填入适当的括号内。 40° 135° 180° 91° 360° 90° 127° 4°锐角(40°、4°)钝角(135°、 91°、 127°) 直角( 90°)平角( 180°)周角( 360°)二、连一连。 三、填一填。 (1)平角比2200小(40°)。 (2)平角的度数是直角的(2)倍,直角的度数是平角的(1/2)。(3)直角的一半是(45°)度。 (4)直角的(4)倍是3600,周角里有(2)个平角。 (5)比600的2倍少100的角是(钝)角。 四、算一算。 ∠2=( 110 )°∠3=(70 )°∠4=( 110 )°

各种景别镜头的定义

一、景别镜头 景别 为了让人们在银幕上看到想要看的表现对象不同的距离、不同角度的形态,就产生了镜头的不同景别。景别主要是指摄影机同被摄对象间的距离的远近,而造成画面上形象的大小。景别的大小也同摄影镜头的焦距有关。焦距变动,视距相应发生远近的变化,取景范围也就发生大小的变化。景别的运用是影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手段。为了塑好鲜明的影视形象,要求创作者根据人物的主次、剧情的需要、观众的心理,处理好景别的大小远近。景别的划分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为了使景别的划分有个较统一的尺度,通常以画面中人物的大小作为划分景别的参照物。如画面中无人物,就按景物与人的比例来参照划分。 1.远景 摄影机远距离拍摄事物的镜头。镜头离拍摄对象比较远,画面就开阔,景深悠远。此种景别,能充分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空间,可以用来抒发感情,渲染气氛,创造某种意境。《黄土地》中的远景,人物都处理得很小,表现了人对自然的一种受制与无奈。远景中视距最远的景别,称为大远景。它的取景范围最大,适宜表现辽阔广袤的自然景色,能创造深邃的意境。 2.全景 出现人物全身形象或场景全貌的镜头。此种景别的视野相对小些,既能看清人物又可看清环境,故可以表现人物的整体动作以及人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展示一定空间中人物的活动过程。它常常用来拍摄人物在会场、。课堂、集市、商场等一定区域范围中的动作,是塑环境中的人或物的主要手段。《牧马人》中用远景展示主人公许灵均选定的生活环境后,用全景描叙了他下放劳动发行的过程。在绿色的摹草原上,牧群在蠕动,一个40岁左右的牧马人仰天躺在草地上听着富有苍凉的敕勒川之歌,使这个已生活了20年的主人公更富有造型性,表现力。 3.中景 显示人物膝盖以上部分形象的镜头。此种景别的人物占有空间的比例增大,观众能看清人物的形体动作,并比较清楚地观察到人物的神态表情,从而反映出人物的内心情绪。在影视作品中是使用较多的基本景别。中景在主要表现人物的同时,也提供人一定的活动范围,如房间的一隅,院落的一角等。一部影视镜头的成功一与否,主要看中景的运用处理。《红樱桃》中许多场景的奥地利精心审慎设计,其中女主人公楚楚坦诚直白自己身世一场最突出。整场戏大多用了中景、大中景来拍摄。开始时楚楚用俄语讲述编造的故事后来,女教师要求她讲实情时,经历坎坷的楚楚再也编不下去,久积心头的悲痛、仇恨、哀怨齐涌心头,她转用母语动情地叙述起身世来。此时创作者用了一个近乎静止的中长镜头把人物难以觉察的细微表情准确鲜明地记录下来。观众也在不知不觉中和镜头视点合一,在情感上认同,进入,成为身临其境的体验者。

七年级数学复习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 )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 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的三要素)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c ;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w w w .x k b 1.c o m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 0a (a )0a (0)0a (a a 或 ???≤-≥=)0()0(a a a a a ; (3) 0a 1a a >?= ; 0a 1a a

初一数学培优之与角相关的问题

初一数学培优之与角相关的问题 阅读与思考 角也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凡是由直线组成的图形都出现角. 角既可以看成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也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 按角的大小可以分成锐角、直角和钝角. 由于直角和平角在角中显得特别重要,所以处于不同位置,但两角的和是一个直角或是一个平角的角仍然得到我们的特别关注. 两角之和为直角的,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而两角之和为平角的,这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及其应用在几何计算和证明中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解与角有关的问题常用到以下知识与方法: 1. 角的分类; 2. 角平分线的概念; 3. 互余、互补等数量关系角; 4. 用方程的观点来进行角的计算. 例题与求解 【例1】如图,在3×3的网格上标出了∠1和∠2,则12∠+∠= . 2 1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解题思路:对图形进行恰当的处理,通过拼补求出12∠+∠的值. 【例2】如果α∠与β∠互补,且αβ∠>∠,则下列表示β∠的余角的式子中:①90β?-∠;② 90α∠-?;③1()2αβ∠+∠;④1 ()2 αβ∠-∠. 其中正确的有(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2013年浙江省衢江市数学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彼此互余的角只要满足一定的数量关系即可,而与位置无关.

【例3】已知80AOB ∠=?,OC 是不在直线OA ,OB 上的任一条射线. OM ,ON 分别平分∠AOC ,∠BOC . 求∠MON 的大小.(题目中考虑的角都小于平角) B' A' O B A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调考试题) 解题思路:因OC 位置不确定,故分类讨论是解本例的关键. 【例4】钟表在12点钟时三针重合,经过x 分钟秒针第一次将分钟和时针所夹的锐角平分,求x 的值. (湖北省黄冈市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把秒针第一次将分钟和时针所夹的锐角平分所得的两个角用x 的代数式表示,通过解方程求出x 的值. 【例5】(1)现有一个19°的“模板”(如图),请你设计一种办法,只用这个“模板”和铅笔在纸上画出1°的角来. 19° (2)现有一个17°的“模板”与铅笔,你能否在纸上画出一个1°的角来? (3)用一个21°的“模板”与铅笔,你能否在纸上画出一个1°的角来? 对(2)(3)两问,如果能,请你简述画法步骤;如果不能,请你说明理由.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解题思路:若只连续使用模板,则得到的是一个19°(或17°或21°)的整数倍的角,其实,解题的关键是在于能否找到19°(或17°或21°)的一个倍数与某个特殊角的某个倍数相差1°. 【例6】如图所示,O 是直线AB 上的一点,∠COD 是直角,OE 平分∠BOC . (1)如图①,若30AOC ∠=?,求∠DOE 的度数; (2)在图①中,若AOC α∠=,直接写出∠DOE 的度数 (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

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 摘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它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持之以恒地认真钻研教材,合理创设问题情景,加强思维训练,并积极探索规律,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笔者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发现教师若能充分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在概念教学中恰当的把握好传授知识与增长能力的关系,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体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才能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体验中创造、在体验中提高数学素养,帮助学生认识、理解、体验和掌握数学概念,促使其能运用数学概念灵活处理相关的数学问题。发展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概念认识掌握拓展应用 数学是自然的,数学是清楚的。任何数学概念都有它产生的背景,考察它的来龙去脉,我们能够发现它是合情合理的。而要让学生理解概念,首先要了解它产生的背景,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分析概念的本质属性,让学生概括概念,完善概念,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概念。才能是学生初步掌握概念。因此,概念教学的环节应包括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概括概念——明确概念——应用概念—— 形成认知。传统的教法教师经常包办到家,口若悬河,常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对数学课提不起兴趣,致使不少学生概念模糊,从而影响对数学内容的后续学习。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是

培养数学能力的前提。如何搞好数学概念课的教学呢? 一、让学生在亲自感知、体验教学中认识概念 学习一个新概念,首先应让学生明确学习它的意义,作用。因此,教师应设置合理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体会学习新概念的必要性。概念的引入,通常有两类:一类是从数学概念体系的发展过程引入,一类是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的引入。我们着重谈一下从实际问题引入,通过创设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在亲自体验实践中形成数学概念。如在椭圆概念教学中,可要求学生事先准备两个小图钉和一条长度为定长细线,将细线两端分别固定在图板上不同两点a 和b ,用铅笔把细线拉紧,使笔尖在纸上慢慢移动所得图形。提问思考讨论:(1)椭圆上的点有何特征?(2)当细线长等于两定点之间距离时,其轨迹是什么?(3)当细线长小于两定点之间距离时,其轨迹是什么?(4)请同学总结,完善椭圆定义。这样的设计,不是教师机械的讲解、学生被动的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通过数学实验,在不断思考和探索中得到新发现,获得新知识,从而体验数学概念的发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学生上数学课兴趣,感受过程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充分了解概念由来,方便记忆。 二、寻找新旧概念之间联系,形成系统化,进一步掌握概念 数学中有许多概念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平面角与空间角、映射与函数、平行线段与平行向量、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等等,在教学中应善于寻找、分析其联系与区别,有利于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

景别的分类和作用 (2)

景别得分类与作用 由于电影、电视表现得主要对象就是人,因此,划分景别得一般标准就是以成年人身体为标准尺度,以画面表现出人体部位多大范围来划分景别。在没有人物得画面中,仍以成年人与被摄物体得大致比例作为划分景别得依据。△例如:一辆完整得汽车被认为就是全景画面,而一只完整得手表画面则被认为就是特写镜头。 1、远景 远景一般表现广阔空间或开阔场面得画面。如果以成年人为尺度,由于人在画面中所占面积很小,基本上呈现为一个点状体。 远景视野深远、宽阔,主要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与开阔得场景与场面。远景画面还可分为大远景与远景两类。大远景主要用来表现辽阔、深远得背景与渺茫宏大得自然景观,像莽莽得群山、浩瀚得海洋、无垠得草原等。 远景得画面构图一般不用前景,而注重通过深远得景物与开阔得视野将观众得视线引向远方,要注意调动多种手段来表现空间深度与立体效果。所以,远景拍摄尽量不用顺光,而选择侧光或侧逆光以形成画面层次,显示空气透视效果,并注意画面远处得景

物线条透视与影调明暗,避免画面得平板一块,单调乏味。 远景就是电视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得一种景别。一般表现比较开阔得场景与场面。 作用: ①远景可以提供较多得视觉信息; ②远景呈现出极其开阔得空间与壮观得场面; ③远景以景物为主,借景抒情; ④远景也就是写人得景别; ⑤远景常用于开篇或结尾; 远景画面注重对景物与事件得宏观表现,力求在一个画面内尽可能多地提供景物与事件得空间、规模、气势、场面等方面得整体视觉信息。提供广阔得视觉空间与表现景物得宏观形象就是远景画面得重要任务,讲究“远取其势”。 在电视片中常以远景镜头作为开篇或结尾画面,或作为过渡镜头。 2、全景 全景一般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得画面。全景画面能够完整地表现人物得形体动作,可以通过对人物形体动作得表现来反映人物内心情感与心理状态,可以通过特定环境与特定场景表现特定人物,环境对人物有说明、解释、烘托、陪衬得作用。

华东师大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角(基础)知识讲解

角(基础)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掌握角的概念及角的表示方法,并能进行角度的互换; 2. 借助三角尺画一些特殊角,掌握角大小的比较方法; 3.会利用角平分线的意义进行有关表示或计算; 4. 掌握角的和、差、倍、分关系,并会进行有关计算; 5. 掌握互为余角和互为补角的概念及性质,会用余角、补角及性质进行有关计算; 6.了解方位角的概念,并会用方位角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要点梳理】 【高清课堂:角397364 角的概念】 要点一、角的概念 1.角的定义: (1)定义一: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 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如图1所示,角的顶点是点O,边是射线OA、OB. 图1 图2 (2)定义二: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射线旋转时经过的平面部分是角 的内部.如图2所示,射线OA绕它的端点O旋转到OB的位置时,形成的图形叫做角,起 始位置OA是角的始边,终止位置OB是角的终边. 要点诠释: (1)两条射线有公共端点,即角的顶点;角的边是射线;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2)平角与周角:如图1所示射线OA绕点O旋转,当终止位置OB和起始位置OA成一条直线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平角,如图2所示继续旋转,OB和OA重合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2.角的表示法:角的几何符号用“∠”表示,角的表示法通常有以下四种:

要点诠释: 用数字或小写希腊字母表示角时,要在靠近角的顶点处加上弧线,且注上阿拉伯数字或小写希腊字母. 3.角的画法 (1)用三角板可以画出30°、45°、60°、90°等特殊角. (2)用量角器可以画出任意给定度数的角. (3)利用尺规作图可以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要点二、角的比较与运算 1.角度制及其换算 角的度量单位是度、分、秒,把一个周角平均分成360等份,每一份就是1°的角,1° 的1 60 为1分,记作“1′”,1′的 1 60 为1秒,记作“1″”.这种以度、分、秒为单位的 角的度量制,叫做角度制. 1周角=360°,1平角=180°,1°=60′,1′=60″. 要点诠释: 在进行有关度分秒的计算时,要按级进行,即分别按度、分、秒计算,不够减,不够除 的要借位,从高一位借的单位要化为低位的单位后再进行运算,在相乘或相加时,当低位 得数大于等于60时要向高一位进位. 2.角的比较:角的大小比较与线段的大小比较相类似,方法有两种. 方法1:度量比较法.先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 方法2:叠合比较法.把其中的一个角移到另一个角上作比较. 如比较∠AOB和∠A′O′B′的大小:如下图,由图(1)可得∠AOB<∠A′O′B′;由图(2)可得∠AOB=∠A′O′B′;由图(3)可得∠AOB>∠A′O′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