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教学大纲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使用)

前言

康复医学是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独特治疗技术的医学学科,是应用各种措施促进伤、病、残者功能恢复的医学。本学科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促进病、伤、残者康复。

通过学习使医学生树立现代康复理念,了解现代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康复治疗,掌握临床常见病损的康复治疗方法及原则,能采用恰当的方法行床旁早期康复,选择适当的疾病、恰当的时机送诊康复,积极开展二级预防和选用矫形器等。

本课程需要医用物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人体解剖学、医学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人体发育学、运动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中医学基础相关知识作基础。

本大纲根据南登崑教授主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五版编写。参考卓大宏主编《中国康复医学》第二版。

课堂讲授、实验、自学、讨论、计算机多媒体及临床示教相结合。本大纲供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必修课使用,预防医学、护理学、检验医学等专业选修课学生参照使用,内容分掌握(必须深刻理解、记忆和融会贯通)、熟悉(理解概念和意义)、了解三部分,学生要按上述要求学习掌握。本课程课堂教学51学时,临床示教3学时。

参考学时分配

内容理论学时数实验学时数

康复医学概论

康复医学相关基础

康复医学评定

康复治疗技术

神经系统常见病损的康复骨关节病损的康复

内脏疾病的康复

其他常见疾病康复

临床常见问题的康复处理3

3

9

6

9

9

3

6

3

1

2

合计51 3

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

目的要求

掌握康复及康复医学定义。

熟悉康复医学的组成及工作方式。

了解康复医学的发展、地位、残疾问题。

教学内容

1、康复:综合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措施,对伤病后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

功能障碍进行以功能训练为主的干预,尽可能改善患者的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回归社会。

2、康复医学是一个运用多种手段促进残疾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学科。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康复医学与临床、保健、预防共同组成全面医学。

3、康复服务方式:康复机构的康复、上门康复、服务社区(基)康复。

4、康复医学的发展。

5、临床医学与康复医学的区别。

6、康复医学的组成及工作方式。

7、康复医学的地位。

8、残疾:残疾原因;残疾预防:一级、二级、三级;社区康复。

第二章康复医学相关基础

目的要求

掌握制动对机体的影响、肌肉的收缩形式、掌握神经卡压理论。

熟悉骨与关节的生物力学;熟悉神经可塑性及临界期;熟悉神经再生。

了解运动的生理基础;了解中枢神经发育机制、神经损伤反应。

教学内容

1、生物力学的定义;人体杠杆的定义及特点;肌肉的力学特性;伸展性和弹性、运动单位募集、杠杆效率;肌肉的类型;肌肉的收缩形式。

2、骨骼肌收缩与负荷的关系;骨骼生物力学;应力与骨生长;制动导致骨膜下骨质的吸收,反之,亦反。骨与关节的运动。

3、神经卡压的机理、分级。

4、长期制动对机体的影响:废用性肌萎缩、关节挛缩、骨质疏松、退行性关节病、压疮。

5、神经发芽的机制:再生性发芽、侧枝发芽、旁侧发芽、终端发芽、突触性发芽。

6、突触的可塑性;神经网络功能的变通性;中枢神经的可塑性的影响因素。

7、神经移植和基因治疗。

第三章康复医学评定

第一节运动功能评定

目的要求

掌握康复评定概念、内容、方法;肌张力的概念、分类、肌张力增高与降低的评定法;肌张力评定的注意事项;掌握肌力概念、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标准,掌握常见异常步态。

熟悉关节活动范围概念、主要关节的测量方法;步行周期、临床步态分析。

了解肌力器械检查;关节活动范围、关节活动的影响因素、测量的准确性与影响测量的因素;步态分析;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感觉功能评定;心肺运动试验。

教学内容

1、康复评定概念、内容、方法、目的和作用。

2、肌张力的评定;改良的Ashworth量表。

3、肌力;徒手肌力检查特点、分级标准;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肌力器械检查:握力测试、捏力测试、背力测试、四肢肌力测试、等速肌力测试。

4、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方法、注意事项。

5、步态分析;步行周期、支撑相、摆动相、步态的时空参数、常见异常步态。

6、感觉功能评定;

7、心肺运动试验。

第二节言语与吞咽功能评定

目的要求

了解言语功能评定、吞咽障碍评定。

教学内容

1、言语功能评定:失语症、失写症、构音障碍、言语失用。

2、吞咽障碍评定。

第三节心理与认知功能评定

目的要求

掌握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熟悉情绪测验及慢性疾病及残疾的心理反应特征。

了解心理功能评定。

教学内容

1、心理评定的意义及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2、智力测验;韦氏量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

3、精神心理测验;人格测验;情绪测验。

4、慢性疾病及残疾的心理反应特征。

第四节电诊断

目的要求

熟悉神经源性异常肌电图与肌源性异常肌电图区别。

了解电诊断的范围、方法;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各种反射检查、诱发电位。教学内容

1、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神经反射检查。

2、诱发电位、低频电诊断。

第五节活动能力与生存质量评定

目的要求

掌握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常用评定方法及临床意义。

生存质量评定的概念和常用方法。

教学内容

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2、生存质量评定。

第四章康复治疗技术

第一节物理治疗

目的要求

了解关节活动技术、软组织牵伸技术、肌力训练技术、神经发育疗法、电疗法、光疗法、超声疗法、磁疗法、水疗法、石蜡疗法、冷疗法、西方关节松动技术、传统手法治疗。

教学内容

1、运动治疗:关节活动技术、软组织牵伸技术、肌力训练技术、神经发育疗法。

2、器械治疗:电疗法、光疗法、超声疗法、磁疗法、水疗法、石蜡疗法、冷疗法。

3、手法治疗:西方关节松动技术、传统手法治疗。

第二节作业治疗

目的要求

了解作业治疗的目的、意义、种类、作用及训练方法。

教学内容

1、作业疗法的意义目的;种类;治疗作用;评定;治疗处方;

2、训练与方法:流程;功能、认知、日常生活、娱乐、工作、矫形器训练方法。

第三节言语与吞咽治疗

目的要求

了解言语与吞咽治疗;了结构音障碍、吞咽障碍的治疗;了解失语症的治疗。

教学内容

1、言语治疗的定义、适应症、治疗原则;失语症的治疗目标、时机,治疗方法、交流能力训练、训练注意事项;构音障碍治疗。

2、吞咽障碍的治疗。

第四节心理治疗与认知康复

目的要求

了解心理治疗的定义、残疾的心理适应;了解临床神经心理康复、常用方法;熟悉慢性疾病及残疾的心理治疗,抑郁、焦虑状态的治疗。

教学内容

1、心理治疗的概念;残疾的心理适应;慢性病及残疾的心理治疗。

2、抑郁、焦虑状态的心理治疗。

3、康复心理治疗常用方法。

第五节康复辅具

目的要求

了解康复工程的概念、假肢、矫形器、助行器、轮椅的分类;了解假肢、矫形器、助行器、轮椅的临床应用。

教学内容

1、康复工程的概念;

2、假肢、矫形器、助行器、轮椅的分类及临床应用。

第六节注射治疗

目的要求

掌握激动点注射操作方法,运动点、神经干、神经根注射方法和星状神经节阻滞方法。

教学内容

1、注射治疗的常用药物。

2、激痛点注射。

3、神经阻滞。

4、交感神经阻滞。

5、关节腔内注射。

第五章神经系统常见病损的康复

第一节脑卒中的康复

目的要求

掌握脑卒中康复治疗的目标、时机选择、治疗原则及各阶段康复治疗期的具体治疗措施。

熟悉脑卒中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评定。

了解脑卒中的定义、病因、危险因素。

教学内容

1、脑卒中的康复概述:定义、分类、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并发症、受损程度分级。

2、康复评定:严重程度评定1)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2)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3)美国卫生研究院脑卒中评分表(NIHSS):当前国际常用标准:低分越低程度越轻,反之越重。运动能力评定: Brunnstrom运动能力评定方法(分为6期);平衡功能评定;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

3、康复治疗:康复目标与时机选择;康复治疗原则;急性期的康复治疗;恢复早期的康复;恢复中期的康复;恢复后期的康复治疗;后遗症期的康复治疗。

第二节颅脑损伤的康复

目的要求

掌握颅脑损伤病人的康复评定,康复治疗的目标、时机选择、治疗原则及各阶段康复治疗期的具体治疗措施。

了解颅脑损伤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

教学内容

1、颅脑外伤的定义、分类、危险因素、常见临床表现类型。

2、康复评定:严重程度评定:1)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2)持续性植物状态(PVS)诊断标准;其他功能障碍评定;颅脑外伤结局评定: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定。

3、康复治疗:目标、时机选择、治疗原则;早期康复治疗;恢复期康复治疗;后遗症期康复治疗。

第三节脊髓损伤的康复

目的要求

掌握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的目标、时机选择、治疗原则及各阶段康复治疗期的具体治疗措施及辅具的选择、应用。

熟悉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脊髓损伤病人的康复评定。

了解脊髓损伤的定义、病因、病理生理、病理解剖、流行性病学。

教学内容

1、脊髓损伤的定义、分类、流行病学、病理生理、临床特征;中央束综合征、半切综合征、前束综合征、后束综合征、脊髓圆锥综合征、马尾综合征、脊髓震荡。

2、康复评定:1)损伤的评定:神经平面的评定、损伤程度评定(ASIA标准)、脊髓功能部分

临床康复实训大纲

《临床康复学》实验教学大纲(试行) 一、课程实验简介 临床康复学是康复医学的专业技能课程,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临床各科疾病的康复治疗方法和技术,提高学生 的全面素质、增强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使其成为面向各级康复诊疗机构第一 线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康复治疗专门人才。通过实践教学(包括 教学视频观摩及实验室操作等),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常见疾病基本理 论知识的理解,强化其基本操作技能。本实验教学大纲依据我院新修订的专业 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并结合学院的实际教学条件和学生情况制订,适用于康 复治疗技术专业。 二、课程实验目的和要求 1.目的 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方法和技术;熟练掌握运用临床各科疾病的康复训练技术;具备综合运用几种治疗技术对临床康 复常见疾病进行系统康复的能力。 2.要求 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康复治疗技术的掌握,能够自行设计治疗方案,自主操作,并熟悉实验报告的撰写,增强其临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实验方式 每5~6人为一实验小组,在教师带领下,独立或协作完成要求的实验任务。 四、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总学时:20学时 《临床康复学》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课时实验形式实验类型备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一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 6 见习技能相关视频观摩 实验二精神疾病的康复 2 见习技能相关视频观摩 实验三骨关节疾病的康复 6 见习技能相关视频观摩 实验四心肺疾病的康复 2 见习技能相关视频观摩 实验五内分泌和代谢疾病的康复 2 见习技能相关视频观摩 实验六其他疾病的康复 2 见习技能相关视频观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项目的内容和要求

安全生产教学大纲

安全生产教学大纲 一、说明 1.教程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主要内容有安全生产的内涵,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的综合管理、特殊人群的保护、危险因素分析与事故预防、安全技术,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预防,常见事故伤害现场急救等。 2.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务工人员懂得安全生产的内涵,自觉的遵守安全规程,在生产中预防为主,坚定不移地落实预防措施,明白生命既意味一切,又高于一切,只有安全生产,才是耕耘希望、创造幸福。 3.教学重点 本课程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希望通过学习安全知识,使学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做到安全生产,这就要求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工种的务工人员侧重讲解和工作相关的安全知识。并用真实的案例来感染学员,通过多媒体教学,让他们感受到不安全带来的各种危害,使他们铭记在心,在今后的工作真正做到安全生产。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安全生产的内涵 教学要求: 掌握安全生产的定义及其内容,以及安全生产的意义及方针,根据安全生产的工作实践,知道在生产中应抓好的工作,消除事故隐患,才是对每个工人负责的态度。 教学内容: §1—1 概述 §1—2 安全生产的意义 §1—3 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 §1—4 安全生产的任务及要求 第二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教学要求 掌握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作用和制定原则,通过学习、了解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 §2—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作用和制定原则 §2—2 安全生产政策与法规 §2—3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安全生产的综合管理 教学要求: 掌握安全生产的管理体制以及监督方式,了解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基本权力和义务及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 教学内容:

分析化学(李发美_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课后习题参考解答

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1、 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 免方法。 答:①砝码受腐蚀: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更换砝码。 ②天平的两臂不等长: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③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④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修正方法,严格沉淀条件。 ⑤试剂含被测组分: 系统误差(试剂误差);做空白实验。 ⑥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潮: 系统误差(操作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⑦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另选指示剂。 ⑧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 偶然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增加测定次数。 ⑨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⑩在HPLC 测定中,待测组分峰与相邻杂质峰部分重叠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改进分析方法 6、两人测定同一标准试样,各得一组数据的偏差如下: ② 为什么两组数据计算出的平均偏差相等,而标准偏差不等; ③ 哪组数据的精密度高? 解:①n d d d d d 321n ++++= 0.241=d 0.242=d 1 2 i -∑= n d s 0.281=s 0.312=s ②标准偏差能突出大偏差。 ③第一组数据精密度高。 7、测定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所得数据:12.0080、12.0095、12.0099、12.0101、12.0102、12.0106、12.0111、12.0113、12.0118及12.0120。求算:①平均值;②标准偏差;③平均值的标准偏差;④平均值在99%置信水平的置信限。 解:① 12.0104i =∑=n x x ②0.00121 )(2 i =--∑= n x x s ③0.00038 == n s s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 完整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康复医学 英文名称:Rehabilitative Medicine 课程代码:ZB32010995 课程性质:限定选修课 总学时数:34学时;理论学时:26学时;实训学时:8学时;开课学期:6 课外实践:其他学时:考核性质:必修学分:2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1.课程性质 1.教学对象:公共事业管理(健康管理)专业 2.课程特点:康复医学是使功能障碍者的潜在能力和残存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医学科学体系,是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独特治疗技术的医学学科,它与临床医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本学科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促进病、伤、残者康复。 2.课程目的 通过学习使医学生树立现代康复理念,了解现代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康复治疗,掌握临床常见病损的康复治疗方法及原则,能采用恰当的方法行床旁早期康复,选择适当的疾病、恰当的时机送诊康复,积极开展二级预防和选用矫形器等。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内容理论学时数实验学时数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康复医学概论 康复医学相关基础 康复医学评定 康复治疗技术 神经系统常见病损的康复 骨关节病损的康复 内脏疾病的康复 其他常见疾病康复 临床常见问题的康复处理 1 2 4 4 6 5 1 2 1 1 2 4 1 0 合计26 8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 [讲授内容] 1.掌握:康复和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残疾的国际三级分类与我国五级分类要点 2.熟悉:康复医学的对象、内容及工作方式;残疾的三级预防 3.了解:康复医学发展简史;残疾的概念、形成

职业安全卫生预防措施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1705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职业安全卫生预防措施 正式样本

职业安全卫生预防措施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概述 1、编制依据: ○1 劳字(88)44号文《关于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安全卫生监察暂行规定》。 ○2 《煤矿安全规程》 ○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矿井防火规范》 ○6《工业企业噪声卫生》 ○7《煤矿安全条例》和《矿山安全监察条例》 ○8《煤矿生产场所空气中全尘控制浓度的规

定》 ○9《煤矿井下采掘作业地点气象条件卫生标准》 ○10 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 ○11 国家计委《建设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办法》 2、我矿包括矿井、井上、井下及辅助生产等工种。 3、主要工艺及主要危害 ○1主要生产工艺流程 ㈠煤炭的流程: 煤炭运输系统为:工作面→轨道运输顺槽→溜煤眼→区段车场→主运输大巷→地面。 ㈡矸石的流程:

中班卫生保健教案

中班卫生保健教案 【篇一:《幼儿卫生保健》教案】 《幼儿卫生保健》教案 教学内容:第一章幼儿的健康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第一节健康观念的更新与发展 二、制约幼儿健康发展的因素 教学目标:1、认识制约幼儿健康发展的因素。 2、利用所学知识灵活分析、解决生活中出现的不健康因素的危害,让自己和幼儿健康成长。同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知识概括能力,为将来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打好 坚实的基础。 3、进一步明确学习本学科的重要性,学会利用各种资源积极、主动去求知、解惑,树立良好的健康观念。 教学重点:1、认识制约幼儿健康发展的各种环境因素及其给幼儿造 成的伤害。 2、学会利用各种资源积极、主动去求知、解惑,积极探索,找到解 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难点:能够利用所学知识灵活分析、解决生活中出现的不健康 因素的危害。教学时长:15分钟 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探索法:自己看教材,利用网络收集资料和在生活中 细心观察积累学习素材等进行自学探索。 2、提问法:根据教材、视频和图片内容教师设疑。 3、榜样法:树立示范组和学习标兵。 4、案例法:说身边事,探明原因,找解决办法。 5、讨论法:小组讨论。 6、评价法:对知识的理解打分评价和自我学习评价。 7、分组比赛法:分小组设必答和抢答,小组成员合作、分工,完成 学习 任务,检查学习效果。 8、讲述法:有关学习内容、评价方法等事先告知,做到心中有数。知 识概述性问题的讲解。 教学资源:

1、播放网络视频:地下核试验和广东一火灾(利用百度、优酷网等 网络手段搜索相关信息)。 2、与健康相关的各种影像和文字图片。 3、搜集与影像内容匹配的歌曲。如:《春天在哪里》、《健康歌》、《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二泉映月》和《命运交响曲》等。 4、搜集大家熟悉的生活材料。 教学理念: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和分组比赛等方式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 目标。对学生的环保思想教育贯穿课堂始终。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话题是“制约幼儿健康发展的 因素” (利用ppt放出今天的学习内容标题和知识点,配乐《春天在 哪里》)。前面我们学习了“什么是真正的健康?”(利用ppt放出 相关内容进行复习和学生齐答同步)。当我们对健康有了一定的认 识后,相信大家特别希望自己拥有真正的健康,自己身边的人也拥 有真正的健康。 下面我们来共同观看一些画面,请大家边看边认真思考:以下哪种 环境下生活我们会拥有真正的健康?我们的幼儿才能拥有真正的健康?利用ppt放出在生活中和网络中收集的有关环境方面的图片和 视频进行情景设置,通过强烈的情景反差对比,让学生初步形成健 康的环境理念,树立环保意识。(先放一组环境优美的图片,并配 上优美的音乐《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接着再放遭受各种污染的 环境和不良生活方式的图片及视频,并配上有些沉重的音乐《命运 交响曲》)。提示:这些图片及视频可以利用百度、优酷网等网络 手段搜索。设疑:看完以上的画面,你们有什么感受呢?生活中你 们还看到了类似的哪些事情?(学生举手自愿回答)。再次设疑: 到底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的健康,会对幼儿的健康发展构成威胁呢?相信在下面的学习中,你们会很快得到答案。 二、进入新课 1、讲述有关事项: 1)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要解决的问题(利用ppt放出设置的所有 问题)。 2)自学教材时间和要求。结合刚才所看的画面、视频和生活中看到 的相关信息进行自学探讨。自学时间为3—4分钟。自学2分钟后将

医学免疫学人卫版第七版重点

医学免疫学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1.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亦称为黏膜免疫系统,主要指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阑尾等。Lymphocyte homing 2.Lymphocyte homing 淋巴细胞归巢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为~。 3.Lymphocyte recirculation 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称为~。有利于传递免疫信息,动员各种免疫细胞迁移至病灶。 第三章~ 第八章 1.Antigen 抗原是指能与T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 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一般具有免疫原形和抗原性两个重要特性。 2.Epitope 抗原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称为~,又称为抗原决定 簇。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可分为顺序表位和构象表位。 3.Cross-reaction 交叉反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和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 应,称为~。 4.Superantigen(SAg) 超抗原某些物质只需要极低浓度(1~10ng/ml)即可激活2%~20%T 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这类抗原被称为~。主要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类,化学性质主要为细菌外毒素、逆转录病毒蛋白等。 5.Adjuvant 佐剂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 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物质,称为~。如卡介苗。 6.Mitogen 丝裂原可与淋巴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刺激静止的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 细胞和有丝分裂,激活一类淋巴细胞全部克隆,被认为是一种非特异性淋巴细胞多克隆激活剂。广泛应用于体外集体免疫功能检测。 7.Antibody 抗体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 于血清等体液中,通过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 8.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 攻膜复合物由C5b6789n组成的复合物,可插入细胞 膜,通过破坏局部磷脂双层而形成“渗漏斑”,或形成穿膜的亲水性孔道,最终导致细胞崩解。 9.Interferon(IFN) 干扰素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具有干扰病毒的感染和复制的功能。可分 为Ⅰ型(包括INF-α,INF-β等)和Ⅱ型(INF-γ)。 10.CD分子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 一分化抗原归为同一个分化群,简称CD。 11.cell adhension molecules(CAM) 细胞黏附分子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 间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黏附分子以受体-配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使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发生黏附,参与细胞识别,细胞活化和信号转导,细胞的增殖分化,细胞的伸展与移动。可分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整和素家族、选择素家族等。 12.MHC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其主要功能是以其产物提呈抗原肽进而激活T淋巴细胞, 在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其结构十分复杂,显示多基因性和多态性,传统上分为Ⅰ、Ⅱ、Ⅲ类。Ⅰ、Ⅱ类主要参与调控适应性免疫应答,Ⅲ类主要参与调控固有免疫应答。 13.linkage disequilibrium 连锁不平衡指分属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同时出

人民卫生出版社仪器分析重点

1、721型分光光度计使用之前仪器应预热10min。 2、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在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不移动,但峰高值降低。 3、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围是:400---780nm。 4、在分光光度法中,摩尔吸收系数与溶质的性质有关。 5、721型分光光度计适用于可见光区。 6、分光光度法分析中,如果显色剂无色,而被测试液中含有其他有色离子时宜选择不加显色剂的待测液做参比液可消除影响。 7、光吸收定律只适合于单色光和一定范围的低浓度溶液。 8、分光光度法的吸光度与液层的高度无关。 9、721型分光光度计的检测器是光电管。 10、在紫外和可见光区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有色溶液的浓度相对标准偏差最小的吸光度为 0.434。 1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的标准加入法可以消除的干扰是电离效应。 12、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通常所用的检测器是光电倍增管。 13、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测定某矿石中铝含量,宜采用的原子化方式是化学计量火焰。 14、原子吸收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 15、火焰原子吸收分析法测定Al、Si、Ti、Zr 等元素所采用的火焰是乙炔---氧气。 16、由固定相和流动相的定义可知固定相是固定不动的,流动相是不断流动的。 17、分配系数越大,组分越晚流出色谱柱。 18、某色谱峰,其峰高0.607倍处色谱峰宽度为4mm,半峰宽为4.71mm。 19、以峰高乘以平均峰宽的方法计算色谱峰的峰面积,适用于不对称的色谱峰。 20、利用气相色谱法来测定某有机混合物,已知各组分在色谱条件下均有出峰,那么定量分析各组分含量时,应采用归一化法。 21、对于色谱分析法中,流动相和固定相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被分离物质的极性。 22、薄层色谱法常用的通用型显色剂有碘、硫酸溶液。 23、组分的极性越强,被固定相吸附的作用越强。 24、LC中通用型检测器是示差折光检测器。 25、在液相色谱中流动相的选择原则是极性大的样品用极性大的洗脱剂,反之亦然。 26、在HPLC 法中,为改变色谱柱选择性,可改变流动相的种类和配比,改变固定相的种类。 27、分析宽沸程多组分混合物多采用程序升温气相色谱。 28、吸附薄层色谱法中,分离弱极性物质,选择吸附剂、展开剂的一般原则是:活性大的吸附剂和极性弱的展开剂。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

湖南中医药大学专业课课程教学大纲 《康复医学》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康复医学》是一门介绍康复医学的入门课程。是护理学、临床医学等专业学生学习和认识康复医学的专业课教材。其课程内容包括康复医学基本理论、康复评定学、康复治疗学以及疾病康复学等四大方面的主干内容。为必须了解和学习康复医学基础知识的护理学、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对学生就业后的规培及专业方向的选择均具有较重要的参考意义。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学习,紧紧围绕康复医学基本理论、康复评定学、康复治疗学以及疾病康复学四大方面的主干内容展开,各部分的内容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面。通过不同层面知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康复医学的基本知识有全面而系统的了解。 通过第一部分康复医学基本理论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康复的定义、对象、领域,康复医学的定义、对象、基本原则,能够把握康复、康复医学、临床医学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残疾、残疾人的概念,国际残损、残疾与残障分类,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疾病和残疾的三级预防等内容。熟悉康复的方式、基本对策、基本观点、主要方法,熟悉康复医学的内容、重要性;熟悉感觉系统、运动系统功能和组成、躯体的运动生理及制动对机体的影响等内容。了解康复医学发展简史、康复的团队及康复价值观、残疾的预防、功能恢复及代偿的基本理论等内容。该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全面理解康复医学的系统知识奠定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通过第二部分康复评定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肌力的概念、徒手肌力评定的方法,肌张力的概念、肌张力异常的类型以及肌张力异常的主要表现,掌握关节活动度的概念、常用的评定方法,以及平衡、协调、ADL、失语症、构音障碍感觉、疼痛的常用评定方法等内容。熟悉影响肌力的因素、肌张力产生的生理机制及作用,熟悉关节活动度的评定分析,协调运动障碍平衡障碍的表现特征、评估方法;熟悉ADL、Barthel指数及FIM指数测定的内容;熟悉躯体感觉、疼痛的分类等内容。了解康复评定学中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平衡、协调等功能评定的目的和注意事项等内容。通过该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一定的康复评定实践操作能力,并能够对常见的评定结果进行临床意义的判定,为康复治疗计划和方案的实施提供指导。 通过第三部分康复技术内容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疗法的概念,肌力训练的原则,作业治疗的定义,康复工程的定义,言语、语言的概念;掌握传统康复的定义,康复医学中医患关系的特点等内容。熟悉物理疗法的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用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教研室编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 课程号:504163030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时:48学时学分:3分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预防医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的分布规律,以及制定防治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学科,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主要通过课堂讲授、自学等方式进行教学。所用教材在前4版的基础上,本着“培养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的精神、贯彻三基和五性的原则,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编写。内容主要包括预防医学的一些基本方法,临床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有关预防知识和技能以及卫生服务体系与卫生管理。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掌握预防医学观念、知识和技能,为今后在医疗工作中开展预防保健工作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下划双线示掌握内容,下划单线示熟悉内容;句尾的“*”示教学难点) (一)教学内容 绪论 预防医学的定义、内容、特点。健康的概念。健康权。健康决定因素及健康生态学模型。疾病自然史与预防机会。三级预防策略。预防策略的实施原则*。我国卫生工作的主要成就及面临的挑战。全球疾病负担及危险因素。爱丁堡宣言和五星级医生。医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意义和目的*。 第九章临床预防医学与健康管理 临床预防服务的定义、内涵及主要内容。健康管理的定义。临床预防服务与健康管理的意义。实施临床预防服务的具体原则。危险因素的概念及特点*;临床场所如何收集危险因素。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概念。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在慢性病预防中的意义。健

幼儿卫生保健教案12级

幼儿卫生保健教案 时间:第二学期班级:12级课型:讲授法 教师:高筱彤 课题:第一章:幼儿生理特点与卫生保健第一节:运动系统 一:运动系统概括 二: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 (一):骨骼 (二):肌肉 (三):关节和韧带 三:幼儿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 1:保证充足营养,合理户外运动 2:培养良好习惯,预防颈椎变形 3:不猛牵拉手臂,防止关节脱臼 4:注意适度运动,有利足弓形成 第二节:循环系统 一:循环系统概述 (一):心脏 (二):血液 (三):淋巴循环系统 二: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 (一):心脏 (二):血液 三:幼儿循环系统的保育要点 (一):合理组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二):预防动脉硬化始于幼儿 (三):纠正幼儿挑食,偏食的毛病,预防缺铁性贫血 (四):发烧时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担 (五):保证血液循环畅通 第三节:呼吸系统 一:呼吸系统概括 (一):鼻 (二):咽 (三):喉 (四):气管及支气管

(五):肺 二: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 (一):年龄越小呼吸越快 (二):声音不够坚韧保护嗓子 (三):警惕幼儿发生急性喉炎 三:幼儿呼吸系统的保护要点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幼儿用鼻呼吸,防止鼻阻塞,鼻出血等1:防止幼儿鼻腔感染或鼻出血 2:教会幼儿正确擤鼻涕 (二):科学的组织幼儿进行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三):严防呼吸道义务 (四):保护幼儿声带 第四节:消化系统 一:消化系统概述 二: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 (一):口腔 1:牙齿 2:唾液腺 (二):胃 (三):肠 (四):肝脏 (五):胰腺 三:幼儿消化系统的保育要点 (一):从小注意保护乳齿 1:营养和阳光 2:定期保护牙齿 3:漱口和刷牙 4:适宜的刺激 5:纠正幼儿的某些不良习惯,预防牙齿排列不齐 (二):培养幼儿的良好进餐习惯 1:饭后擦嘴、漱口、吃完零食也要及时漱口 2: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 3:饮食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 (三):饭前饭后不要组织幼儿进行剧烈运动 (四):培养幼儿的定时排便习惯,预防便秘 第五节:神经系统 一:神经系统概述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1:中枢神经 2:周围神经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三):大脑皮质活动的某些特性、规律 1:优势原则 2:镶嵌式活动原则 3:动力定型 4:睡眠 二: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 (一):幼儿大脑皮质活动的规律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六版 《社会医学》 总结重点

1.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对象: 1社会生理现象,2社会病理现象,3社会医学诊断,4社会医学处方。特点:1学科交叉性,2研究方法的综合性,3社会医学的实践性 2.医学模式: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中得出的对医 学本质的高度概括 3.亚健康状态: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 退的一种生理状态。 4.文化的基本特征:①历史性②现实性③渗透性④继承性⑤社会性。 5.文化影响健康的特征:无形性、本源性、软约束、稳定性。教育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教育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和手段。它不仅包括学校教育,而且包括家庭、社会、自我(学习)教育。教育具有两种职能:一是按社会需要传授知识,即对人的智能规范;二是传播社会准则,即对人的行为规范。社会制度影响人群健康的特征:1双向性、2普遍性或稳定性,3变异性,4强制性 6.卫生服务的基本功能:1保健功能:使患者康复,恢复劳动力;延长寿命,延长劳动 时间,有效地提高生产力水平;:消除病人对疾病焦虑和恐慌。2社会功能:提供心理安慰;体验社会支持;增强社会凝聚力。 7.社会医学的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2试验研究3评价研究4文献研究。 8.社会医学研究的步骤:1选择课题陈述假设,2制定研究方案,3收集资料,4整理和 分析,5解释结果。 9.抽样方法:1概率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概率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 阶段抽样。2非概率抽样:方便抽样、立意抽样、雪球抽样、定额抽样。 10.定性研究的特点:1关注事物的过程,而不是事物的结果;2对少数特殊人群的研究, 其结果不能外推;3需要与研究对象保持较长时间的密切接触;4很少用概率统计分11.问卷设计的原则:目的性、反向性、实用性。问题设计: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 答案设计:填空式、二项选择式、多项选择式、图表式、排序式。 12.生命质量评价:指具有一定生命数量的人在一定时点上的生命质量表现。内容:1生 理状态:活动受限、社会角色受限、体力适度;2心理状态:情绪反应、认知功能;3社会功能状态:社会整合、社会接触、亲密关系;4主观判断与满意度:自身健康和生活判断、满意度与幸福感。适用范围: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卫生管理学。13.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研究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病及死亡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 一种技术方法。种类:1环境危险因素:自然,社会;2心理、行为危险因素;3生物遗传危险因素;4医疗服务中的危险因素。 14.评价年龄:依据年龄和死亡率之间的函数关系,从死亡率水平推算得出的年龄值称评价 年龄。增长年龄:通过努力降低危险因素后可能达到的预期年龄。 15.社会病:社会因素起主导作用,与现代生活方式与行为模式密切相关的社会病理现象 特点:影响的社会性产生根源的复杂、社会危害性、群防群治 16.伤害防制策略和措施:HADDON模型:前、中、后三阶段;十大策略;四E干预: 工程(Engineering)、经济(Economic)、强制(Enforcement)、教育(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17.成瘾:由于对自然或人工合成药物的重度使用所导致的一种周期性慢性着迷状态, 并引起无法控制想再度使用的欲望。类型:①物质性成瘾。②精神性成瘾。 18.网络成瘾:过渡使用因特网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上网时间频率超过预期, 控制上网失败,出现戒断症状。 19.卫生服务研究:是从卫生服务的供方、需方和第三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出发,研究卫 生系统为一定的目的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向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促

《安全法学》教学大纲

《安全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80642029 课程英文名称:安全法学 课程总学时:8 讲课:8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安全工程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年7月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地位及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是研究安全法规的起源、产生、发展和制订以及安全法规与安全生产的关系的一门学科。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安全法规的起源、产生和发展过程,安全法规的基本概念;掌握我国安全生产法规的现状,安全生产法规的表现形式,安全生产法规层次,安全生产法规体系以及与安全生产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培养学生运用安全法规的基本知识解决安全生产管理中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针对教学的基本任务,该课程的知识体系应该围绕化工类专业实际工程需要所涉及职业安全法规及职业安全标准等为基础知识要求。 本课程的知识体系应该由课堂教学、课后查阅文献组成。 在技能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具有职业安全法规职业卫生标准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说明 教学过程中,即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理论教学时应该深入浅出,使学生充分、深入的理解理论知识,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化工专业的具体特点,加强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主要为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理论—案例分析等过程,使学生充分理解本课程的主要理论,并能学以致用。 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采用以讲授为主,课后查阅文献为辅的教学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的去学习。 (四)对讨论课要求 本大纲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为教育目标而制定,所以对于化工专业而言,教师应该根据专业的具体要求掌握。 (五)对先修课的要求 无。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考核学生对职业安全立法、安全法规、安全标准等事内容的掌握与理解程度。 3.成绩构成:平时成绩与期末考查成绩共同评定为课程总成绩:①平时成绩(作业、出勤等)占总成绩的20%;②期末考查占总成绩的80%。 (七)参考书目: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大纲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教学目标: 1.掌握劳动条件、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内容;掌握职业性病损的概念;掌握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基本准则。 2.熟悉发生职业病的条件、职业病的特点。 第二节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医学基础 教学目标: 1.熟悉体力劳动过程的生理变化与适应;熟悉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熟悉脑力劳动的职业卫生要求;熟悉静力作业和动力作业的区别;熟悉作业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熟悉职业性病损的基本病理基本变化。 2.了解脑力劳动的内容与生理特点;了解劳动负荷评价;了解职业心理学基本理论;了解职业性病损的病理学诊断。 第三节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目标: 1.熟悉职业流行病学现场调查设计的基本内容。 2.了解职业毒理学、职业工效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 第一节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教学目标: 1.掌握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毒物在体内的过程;影响毒物对机体毒作用的因素;掌握职业中毒临床类型及主要临床表现;掌握铅、汞、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苯、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有机磷酸酯类农药等常见毒物的毒理,毒作用表现,诊断处理原则及预防措施2.熟悉职业中毒诊断、急救和治疗原则。 3.了解毒物的存在状态与接触机会,生产性毒物危害的控制原则。了解毒物的存在状态与

接触机会;职业中毒的预防原则。了解镉、砷、锰等毒物的毒理、毒作用表现、诊断处理原则及预防措施。 第二节生产性粉尘与尘肺 教学目标: 1.掌握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的基本概念,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卫生学意义。掌握矽肺、石棉肺的病因和基本病理改变。掌握矽肺的主要临床表现和诊断原则。 2.熟悉粉尘对健康的影响和常见粉尘的控制措施;熟悉矽肺概念、并发症,矽肺和石棉肺的X线表现。 3.了解粉尘的来源与分类,了解煤工尘肺、棉尘病、其他尘肺等。 第三节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教学目标: 1.掌握高温作业、噪声、振动、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的基本概念。掌握防暑降温、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掌握噪声对机体的危害。 2.熟悉中暑、减压病、高原病、手臂振动病、放射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熟悉中暑、振动危害的影响因素;熟悉电离辐射的作用方式和影响因素。 3.了解低温作业。 第四节生物性有害作业所致职业性损害 教学目标: 1.掌握生物性有害因素的概念、接触机会及所致职业性损害的类型。 2.熟悉人禽流行性感冒、炭疽、布氏菌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防治原则。 3.了解职业性森林脑炎。 第五节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其他职业病 教学目标: 1.掌握职业性致癌因素的识别与判定,掌握常见职业肿瘤的职业致癌物。掌握职业性白内障、电光性眼炎、职业性牙酸蚀症的病因和主要临床表现。 2.熟悉职业性致癌因素的作用特征。 3.了解常见职业性肿瘤的发病情况;职业肿瘤的预防原则,了解常见职业性皮肤病的病因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误差与数据分析处理习题答案

第二章 1.属于方法误差的有:④⑦⑩;仪器误差:①②③⑨;操作误差:⑥;偶然误差:⑧; 试剂误差:⑤ 5. ① 4 2.52 4.1015.14 6.1610 ???=2.54×10-3 此题中2.52的相对误差最大,因此计算结果应修约为三位有效数字。 ② 61090.20001120 .0325 0001120.010.514.2101.3?==?? 有效位数保留原理同上。 ③ 4 51.0 4.0310 4.022.5120.002034=-??? ④ 2 0.03248.1 2.121053.01.050 =??? 此题中8.1的相对误差最大,以8.1的有效数字作为修约标准,又因为8.1的第一个有效数字为8,其相对误差的大小和三位有效数字的相对误差近似,因此可认为8.1的有效数字为三位有效数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⑤ 32.2856 2.51 5.42 1.89407.5010 5.738 5.420.0142 3.5462 3.546211.14 3.1413.546 -?+-??+-= == ⑥pH=2.10,求[H +]=? 由于pH 值为对数值,所以2.10的有效数字为两位有效数字,故 [H +]=7.9×10-3mol.L -1 6. 解:根据n i=1 d=-∑i x x n 和准偏差, ①第一组1d 0.24=1,S =0.28,第二组的2d 0.24=2,S =0.31。 ②两组数据的平均偏差相等但标准偏差不相等,这是因为标准偏差可以反映出数据中较大

偏差对测定结果重复性的影响。 ③由于第一组的标准偏差较小,因此这组数据的精密度更高。 7.测定碳的原子量所得数据:12.0080、12.0095、12.0099、12.0101、12.0102、12.0106、12.0111、12.0113、12.0118及12.0120。求算:(1)平均值;(2)标准偏差;(3)平均值的标准偏差;(4)平均值在99%置信水平的置信限。 解 0104.1210 12.012012.011812.011312.011112.010612.010212.010112.00992.0095112.0080=+++++++++= X (3) (4) 置信限为: 0012 .010 0012.0250.3250 .3,9,01.0,=? ===n S t t t f f αα 8. 13 .05 11 .001.0 20.014.011.005.051 .1640 .152.171.137.162.146.12 2 2 2 2 2 =+++++= =+++++=S X 7.1613 .051 .160.1=?-= t 查表得t 0.05,5=2.571 t 计<t 0.05,5 故无显著性差异。 9.解(1)计算统计量 HPLC 法:n 1=6, 1X =98.3%, s 1=1.10 化学法:n 2=5, 2X =97.5%, s 2=0.540

《 康复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康复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康复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康复医学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Rehabilitation Medicine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144 讲课学时:125 实验学时:19 学分:8 适用对象: 针推专业(康复医学方向)学生 先修课程: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课程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康复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一门医学。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条件改善,烈性传染病得以控制和消灭,人类平均期望寿命值延长、人口老化,慢性病和老年病比例大大增加,加之交道事故和其他意外伤害事件增多,社会上的残疾人口也相应增加,患者和医务人员也都不能仅仅满足于单纯的治病,而要求功能也能得到保存和恢复,渴望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所有这些都为康复医学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社会动力,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也为康复医学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康复医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阐明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常见的康复功能评定、康复治疗等内容。使学生对功能障碍的治疗原则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规律有一定的了解;对功能障碍的基本评定方法和处置原则、治疗技术能较熟悉掌握。通过康复医学的教学使学生对现代医学模式有进一步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辨证的和综合的科学思维方法,拓展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康复医学教学内容以功能障碍为核心,着重阐明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工作内容(包括功能障碍的评定和治疗),要求达到将理论、原则与技术方法相贯穿联系,以使学生对康复医学有较全面的了解,掌握常用评定方法和康复技术。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第一讲康复医学概论 教学要求: 掌握1.掌握康复、康复医学的概念、服务对象,认识康复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分 支,认识它区别于临床医学的独有特性。2.掌握康复医学的组成,工作内容,工作方式。 熟悉 1.熟悉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相互关系。 2.熟悉中医康复学与中医养生学的区别。了解1.了解中西医结合康复学的特点。教学内容: 一、康复的定义 二、康复医学的定义 三、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四、康复医学的组成 五、康复医学的工作内容 六、康复医学的工作方式 第二讲康复学发展简史、机构设置 教学要求: 熟悉1.熟悉康复医疗机构特点。了解1.了解康复医学的发展史。 2.了解中西医结合康复学的发展前景。

《职业健康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职业健康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 职业健康工程是安全工程及相关专业(公共安全管理、劳动社会保障、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职业卫生等)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研究劳动条件和职业环境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善劳动条件,创造安全、卫生的劳动和职业环境,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生活质量的一门科学。本课程重点讲解生产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素,如化学有毒物质、粉尘、物理因素等对生产者的伤害,作用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预防;以及职业危害因素的评价。通过学习是本科生能够正确的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中存在的职业因素有害因素,防止其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以保护和促进劳动者的健康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应使学生掌握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常见职业性损害的防治方法,并对本专业的国内外新成就和发展趋势有所了解,为今后从事安全管理工作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1 绪论(2学时) 1、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职业病的概念、职业性有害因素概念、发病条件及特点。熟悉职业卫生与健康的基本概念与任务;职业性有害因素、职业性病损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了解劳动条件的组成;工作有关疾病的概念;职业卫生服务的主要内容。. 2、课程内容 1)职业卫生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劳动条件。 2).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病损,

3). 职业卫生工作 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职业卫生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劳动条件。 (2)领会:职业卫生工作 1.1基本概念 1.2职业卫生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方法 2职业性心理与生理特征(2学时) 1、学习目的和要求 职业紧张的基本概念;掌握体力劳动时的能量代谢;劳动过程中机体的调节与适应;劳动和作业类型。熟悉社会心理因素、职业紧张模式;熟悉劳动过程中作业能力的动态变化、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了解职业紧张的控制与干预;常见的心身疾病;了解脑力劳动的内容与生理特点;脑力劳动的职业卫生要求;劳动负荷评价. 2、课程内容 1)职业紧张的基本概念。 2)体力劳动时的能量代谢;劳动过程中机体的调节与适应 3)劳动中的相关疾病 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职业紧张的基本概念。劳动过程中作业能力的动态变化、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2)领会:力劳动的内容与生理特点;脑力劳动的职业卫生要求;劳动负荷评价。 2.1职业性心理紧张与疲劳 2.2劳动中的生理变化与适应 2.3劳动中的相关疾患及其预防 3职业中毒及防治(6学时) 1、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毒物、中毒、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的概念、;影响毒物对机体作用的因素。熟悉生产性毒物的来源、存在形态、接触机会、进入体内的途径以及体内过程。了解生产性毒物危害的控制原则;职业中毒的临床分型与主要临床表现,职业中毒的诊断与救治原则。掌握铅、汞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处理原则。刺激性气体的概念、种类、毒理作用特点、毒作用表现及化学性肺水肿的临床分期与防治要点;掌握窒息性气体的概念、分类与毒作用特点;一氧化碳的中毒机制、毒作用表现及防治原则。掌握有机溶剂的理化特性与毒作用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