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完整版笔记整理概要

《逻辑学》完整版笔记整理概要
《逻辑学》完整版笔记整理概要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逻辑”的含义

一、逻辑的词源

1. 逻辑一词源出于希腊文的“逻各斯”(logos,复数形式是logoi)。

·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据说有专论逻各斯的著作《逻各斯》。

·逻各斯的基本词义是言辞、秩序和规律。言语是这一语词的原创义,然后在此基本词义基础上派生出理性、理想、推理论证等词义。

2. 逻各斯演变为“逻辑”一词

·最先是由斯多葛学派使用;看作是由论辩术和修辞学两部分构成的理论。

·古罗马和欧洲中世纪的逻辑学家也在这种意义上来看待“逻辑”一词。

·其后,逻辑一词的含义就一直和推理与论辩的方法和原则相关。

3. 逻辑一词传入中国

·严复开始,“按逻辑此翻名学。其名义始于希腊,为逻各斯一根之转”.

·严复翻译的时间大约在19世纪末;

·再过十多年后,由章士钊正式在汉语中定名,作为讨论思维、讨论推理的规范和秩序的学问

4. 为什么logic要翻译为逻辑?

逻辑学是有点特殊的学科。

特殊在什么地方?

学科名的特殊和学科内容的特殊。

中国历史上和逻辑对应的学科?

逻辑究竟研究什么?

二、什么是逻辑?

1. 逻辑是一门和方法、原则、规范紧密相关的人文学科。

她探索和研究的是我们进行推理(reasoning,inference)时应该使用的方法、技巧、标准和原则。

逻辑是一门讲道理的学科。逻辑总是和语言相关。逻辑总是和论证证明推理相关。p2 2. 三个方向的推理

追寻历史:一个事件出现了,我们寻求其产生的原因,案件、历史、文物等,向后的推导。

确定目标:未来可能出现的事件,这是向前的推理。

演绎推理:没有时空条件的推理,数学和逻辑。几何证明和数学计算。

第二节逻辑历史简述

一、古典逻辑

1.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认为是逻辑学之父。

2. 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学科的标志是他所撰写的逻辑专著,这些讨论逻辑问题的专著有《范畴篇》、《解释篇》、《分析前篇》、《分析后篇》、《论辩篇》和《辩谬篇》,这些篇章后来合编为《工具论》一书。

3. 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逻辑(第四章)

4. 斯多葛学派的逻辑

·亚里士多德是现代形式逻辑的创始人,斯多葛学派稍后于亚里士多德,大约晚2个世纪。他们创立了命题逻辑雏形。(第三章)

·就形式逻辑学科而言,这两大逻辑学派都应该看作是现代形式逻辑的祖先。Formal logic

希腊:亚里士多德逻辑学

5. 逻辑的三大源流中国:名辩学,墨子,公孙龙子

印度:佛教因明学,玄奘

二、近代逻辑(主要是以下几位哲学家的工作)

·英国哲学家培根(1561年-1626):年归纳逻辑(经验论哲学家)

·法国哲学家笛卡儿(1596年-1650年)——

强调演绎逻辑的重要性(唯理论哲学家)、知识的两大来源:直觉和演绎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咨(1646年-1716年)——普遍语言的设想

(莱布尼兹简介:莱布尼兹是17、18世纪之交德国最重要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一个举世罕见的科学天才。他博览群书,涉猎百科,对丰富人类的科学知识宝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逻辑学的现代发展

布尔(英国人)(1815-1864)——类演算,布尔代数

弗雷格(德国人)(1848-1925)——《概念语言》(一种普遍语言)

罗素和怀特海(英国人)(1872-1970)(1861-1947)——《数学原理》

皮尔斯(美国人)(1839-1914)——关系逻辑

布尔的研究大致可分为逻辑和数学两部分.他在数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但在逻辑方面,他的主要贡献就是用一套符号来进行逻辑演算,即逻辑的数学化.大约200年以前,G.W.莱布尼茨(Leibniz)曾经探索过这一问题,但最终没有找到精确有效的表示方法.因为它牵涉到改进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的工作,而人们对于改进亚里士多德的工作的尝试总有点犹豫不决.布尔凭着他卓越的才干,创造了逻辑代数系统,从而基本上完成了逻辑的演算工作.。

布尔使逻辑学从传统走向现代。

第三节语言,思维和逻辑

一、理性和逻辑

理性(reason)。而英文的理性一词取其行为动词的含义,就变成了推理(reasoning)。理性就表现为我们人类的推理能力,正是有推理能力这一点,人类才和没有理性思维能力的动物区分开来。

理性的理论方面就在于:要把我们的信念建立在证据上,而不是建立在愿望、成见或传说之上。按照这个论题,一个有理性的人就同一个审判官或一个科学家是一样的人。

人的认识分为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阶段,也就是我们所讲的思维,思维是对对象的理性认识。

罗素著《真与爱—罗素散文集》。

二、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

古典逻辑使用自然语言(又称日常语言,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的语言范围中所使用的某种民族语言。)

现代逻辑使用人工语言(即指人们根据特殊需要而自觉创造的符号或符号体系,其根本属性是人工制造),第三章和第四章讲到的逻辑就是一种人工语言,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使用的语言也是一种人工语言。这种语言比自然语言更精确,可以避免自然语言的歧义与模糊。

第二章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概述

一、保持思维确定性的基本规律

·逻辑的基本规律是指人们在运用各种思维形式进行思维时所必须遵守的起码的逻辑准则。·适用于一切理性思维;所以说是普遍有效的规律

·概括了逻辑思维的基本特征,思维确定性或者逻辑性(条理和秩序性)

二、逻辑规律的三同一: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和同一对象

·逻辑基本规律的经典论述

·逻辑基本规律的哲学思考

·理解逻辑规律的知识背景:逻辑和语言的对应

三、逻辑基本规律的经典论述

1、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的自身都具有同一性,每一思想都必须与自身保持一致。

2、矛盾律:同一事物,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既存在又不存在,也不允许有以同样方式与自身对立的东西。

3、排中律:同样地,在相互矛盾的判断之间不允许有任何居间的东西,但必须是对同一个东西的同一方面予以肯定或否定。如果我们首先把真实与虚假加以规定。

四、思维规律的哲学思考

·唯心论,唯物论;

·形而上学,辩证法;

·约定论和反映论;语言规定还是逻辑规定?

·思维的基本要求,如同公理一般的东西,但也是可以质疑的,质疑的结果不是否定,而是换一个思路,放在一个更可以想象的范围之内。

·牛顿力学和相对论,欧式几何和非欧几何。

五、理解逻辑规律的知识背景

1、语词(单词)、语句(陈述)和句组(句群)

‖‖‖

概念(词项)、命题(判断)和推理(论证)

·概念的一纸两面:内涵和外延;命题的一纸两面:意义和真假;

·两种推理:有效的推理和非有效的推理

·为了更高的抽象,为了去除自然语言的多义,也为了表达式的简洁和经济,我们在这里用大写英文符号ABC…,表示任意概念或者命题。

2、逻辑不存在清规戒律

对逻辑来说不存在清规戒律,每个人都可以构造自己的逻辑,即他自己的语言形式,只要他愿意,对他的唯一要求是:如果他想讨论这种逻辑,那么他必须清楚他的方法,并给出语法规则,而不是给出哲学依据。卡尔那普。

第二节同一律

·思想必须与自身一致,我们所有的确信也必须彼此一致。《柏拉图全集.菲多篇》

·任何真实的事物,必定在任何方面与它自身一致。《亚里士多德.工具论》

1、同一律的表述

A=A:数学表述;A是A:变量和;A→A:逻辑连接词

·思维确定性的标志;

·自然语言的模糊需要这样一个规则来保证语言和思维的规定性和准确性。

2、同一律的两类情形

·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出现“混淆概念”或者“偷换概念”的错误;p17

(混淆词项: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无意地将两个内涵与外延不同的词项混淆。

偷换词项: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有意地把两个不同的词项混为一谈。)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论题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转移论题”或者“偷换论题”的错误。

(转移论点:指在思维过程中不自觉地用另一个论点代替了原来的论点。

偷换论题:指故意将一个论题转换为另一个论题。)

第三节矛盾律

1、矛盾律的表述

A≠﹃A A不是非A ﹃(A∧﹃A)

思维确定性最重要的标志;思维需要这样一个规则来保证思维的逻辑性,一致性和准确性

(反证法和归谬法)

2、用归谬法证明物理定律(Eg:伽利略的实验可以用推理来说明这个结论)

①假定——我们要证明命题p”重快轻慢”为假(不成立),现在假定﹃p ”重快轻慢”为真(成立)。

②在假定基础上的推理——现在问:把一重一轻的东西放在一起下落,它是快还是慢?

矛盾律的要点:自相矛盾(p20,例子)

第四节排中律

1、排中律的表述

A或者非A ;A∨﹃A ;

2、二值思维的基本要求;逻辑论证需要这样一个规则来保证推导的有效进行。矛盾律的另一种表述方式。互相矛盾的两个命题之间,没有第三种取值可能性。

(反证法和归谬法)

3、排中律的要点——

在一般的语言表述中很少违反排中律。因为我们的日常语言很少仅是正反两方面,只有逻辑和数学是把很多符号归为两方面。

模棱两可的规定不严格。但传统逻辑一直这么做,就延续下来了。

* 三个规律之间的关系

一、用现代逻辑的符号表示这些规律,它们都属于有效公式:

A→A ≡﹃(A∧﹃A)≡A∨﹃A

二、同一律是就一个语言对象而言的,语言对象在一个时间区间之中;矛盾律是就两个语言对象而言的,几乎是同时的;排中律则是就三个语言对象而言的,也几乎是同时的。

第三章命题逻辑

第一节命题逻辑概述

一、命题

(一)命题是什么?

1、命题就是通过语句对对象情况有所反映的思维形式。

描述或者评价我们所经历,所想象,所关心的一切对象的一般方式有两种:一是要给对象一个名字,这个结果称之为:;

一是把对象和任意一个其他对象联系起来,形成我们的描述或者评价,这个结果称之为:。

2、命题的逻辑特征

语言学家关心的语句和逻辑学家关心的命题。语言形式和思维形式。

思维的三种形式:概念,命题和推理。

——都是逻辑学研究的对象。这对应于语言的语词,语句和句组或者句段。

逻辑学对命题的基本假定:任何命题都是有真假值的思维形式,二值假定,二值原则。(二)命题与语句

第一,任何命题都要通过语句来表达,但并非任何语句都表达命题。

第二,同一个命题可以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

第三,同一个语句,有时可以表达不同的命题。(歧义)

(三)命题的分类——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

1、简单命题其组成成份是词项,它不再包含命题,因此,我们也可以把简单命题称作“原子命题”。p30命题1,2,3。

2、复合命题是由简单命题与联结简单命题的联结词组成的,或者说,复合命题是用命题与联结词组成的。命题4,5,6。复合命题=简单命题+关联词

3、支命题,多重复合命题

组成复合命题的那些命题谓之复合命题的支命题,支命题可以是简单命题,也可以是复合命题。如果一个复合命题的支命题也是复合命题,则我们谓之多重复合命题。——命题逻辑研究的是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二、推理

(一)推理及其逻辑构成

1、推理就是从已有的知识得出新的知识。因此,推理也就是从已知命题得出新命题的思维形式,它在思维形式上表现为一个命题序列。在语言形式上表现为一个语句系列。

2、任何推理都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推理中的已知命题,我们谓之前提;

一是所推出的新命题,我们谓之结论。

3、推理的识别

最主要的语言标志:因为…,所以…。数学逻辑符号标志:∵,∴。

此外还有,“由于···,以至···”;“···,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等等。但有时候,在一些推理中人们省略或者不用这些语词标识,而由人们凭句子之间的意义关联去区分前提与结论。

4、推理的特征

已知:前提

求证:结论

证明:推理

逻辑学考察从前提推导出结论时,这些结论是有效的还是可靠的?

(二)推理的分类——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1、演绎推理是由一般性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即所谓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也称必然性的推理,即只要前提真就能确保结论必然真的推理;

2、归纳推理是指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也称或然性的推理,即前提真不一定能确保结论真,前提只对结论提供一定的支持关系的推理。

(三)演绎推理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1、演绎推理的有效性,指的是推理形式的有效性,它与前提或结论本身的真假是无关的:只要保证假定前提真,结论就一定真,则该推理有效,至于前提如果为假,则结论的真假就无法保证了。p32

2、演绎推理的可靠性则不仅要求推理形式有效,而且要求推理的前提本身事实上必须真,相应地也要求结论一定真。

3、命题逻辑的创立

①斯多葛学派最早探索了命题逻辑;如果第一,那么第二;第一,所以,第二。

斯多葛哲学学派是塞浦路斯岛人芝诺(约公元前336~约前264年)于公元前300年左右在雅典创立的学派,由于他通常在雅典的画廊讲学,故称之为画廊学派或斯多葛派.斯葛多派认为世界理性决定事物的发展变化.

克吕西波,费罗和第奥多鲁斯讨论条件句:如果是白天,那么天是亮的。

②乔治布尔奠定了雏形

1847年,发表了著作《Th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Logic》,在这本书中,阐述了正式的逻辑学公理,建立了布尔代数(也称逻辑代数)。他的逻辑理论建立在两个逻辑值0、1和三个运算符与、或、非的基础上,这种简化的二值逻辑为计算机的二进制数、开关逻辑元件和逻辑电路的设计铺平了道路,并最终为计算机的发明奠定了数学基础。

③弗雷格和皮尔斯创立现代逻辑

弗雷格,1848-1925,德国人,1880年建立命题逻辑;

皮尔斯,1839-1914,美国人,1880年建立命题逻辑;

依据不同思路,各自独立地建立命题逻辑;

* 非数值算法:一个推理实例——

王教授、胡教授和赵教授3人各自执教逻辑、伦理、哲学、政治、法学、历史六门课程中的两门,请根据以下条件推断他们各自执教哪两门课程?

1、伦理学教授和政治学教授是邻居;

2、王教授年龄最小;

3、赵教授,逻辑学教授和政治学教授这3人经常从学校一起回家;

4、逻辑学教授比历史学教授的年龄大;

5、哲学教授,历史教授和王教授在双休日喜欢打乒乓球。

解题思路——

1、分清题目的前提,从前提推出结论;

2、理解一个命题蕴涵的其他命题;

3、使用命题的二值假定;

4、使用命题逻辑中的一些推理格式;

5、得出确定的结论。推理题实例.doc

有效性体现——

4、逻辑学教授比历史学教授的年龄大;

2、王教授年龄最小;

可以代之以符号

A比B年龄大,A>B

A表示王教授,年龄最小,我们可以推得:a≤B<A

这就是有效性推理p32例2

第二节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学前补充——

(一)知识背景1:半形式的刻画,对应自然语言

知识背景2:常项和变项

1、常项——不同的逻辑联结词都有相对固定的意义,它们就是一个复合命题中的常项。它相当于数学中的加法和减法等运算。这些常项可以用更为精确的符号来表示,以去除自然语言的歧义和模糊:

语言中最常用的连接词:并且,或者,并非,如果…那么。

2、变项——联结词旁边的空位,可以代入不同的支命题,因代入命题的不同,复合命题的真值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些命题空位,看作是复合命题的命题变项。

复合命题的一些表格借用数学中的常元和变元概念把一个复合命题也分成两个部分:常项和变项。

3、逻辑连接词是常项:意义固定;命题符号是变项:因代入不同,真值不同。

4、复合命题符号表达式

把支命题看成是命题变项,就能够在更一般的意义上讨论各种不同的推理形式,也使得我们可以用符号(常用小写字母p、q、r、s等来代表)来表示它们。

5、命题变项的解释

以p ∧ q为例:p,q代表任意命题

以3+5=8,4+6=10代p和q,则p ∧ q是真命题;

以3+4=8,4+6=10代p和q,则p ∧ q是假命题;

逻辑联结词和复合命题总共有四大类;

这四大类再细分为七个不同类别的逻辑联结词;7个真值表;

真值表

前件P 后件

q

复合命题

p ∧ q

假言命题选言命题p∨q

充分

p→q

必要

p←q

充要

p?q

相容

p∨q

不相容

p∨q

T T T T T T T F T F F F T F T T F T F T F F T T F F F T T T F F 负命题:与原命题真假相反

一、复合命题的类型

(一)联言命题

1、自然语言带有并列连接词的复句p33,但意义更精确,而且有严格的定义。例如:不仅结了婚,而且生了孩子。京城无孩体健貌端。

2、用单义符号∧表示联言。用真值表定义逻辑连接词

以两个为基础,两个以上也得到定义。例如:p ∧ q∧r∧s也为真。

(二)假言命题

因为有三种条件所以有三种假言命题,三类联结词: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分必要条件逻辑联结词。

前件和后件:表示条件的支命题叫做前件,表示结果的支命题叫做后件。

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蕴涵式

自然语言带有条件连接词的复句,但意义更精确,而且有严格的定义。

“如果……那么、只要……就、假使……那么、要么……则”等等,例如:

如果我得奖,那么我请客。

用单义符号→表示假言。用真值表定义逻辑连接词→。

以两个为基础,两个以上也得到定义。

2、必要条件假言命题:逆蕴涵式

自然语言带有必要条件连接词的复句,但意义更精确,而且有严格的定义。

“只有……才能、仅当……才、除非……不、没有……就没有……”等等

例如:只有一个人年满十八岁,他才有选举权。

符号←。用真值表定义逻辑连接词、以两个为基础,两个以上也得到定义。

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充要条件命题:双向蕴涵式

自然语言带有充要条件连接词的复句,但意义更精确,而且有严格的定义。

例如:当且仅当a=b,才有b=a。如果a,那么b,并且只有a,才b。

用单义符号?表示充要假言。用真值表定义逻辑连接词?,充要=等值

以两个为基础,两个以上也得到定义。

(三)选言命题

1、相容选言命题

选言命题就是反映几种事物情况中至少有一种为真的命题。

自然语言带有选择连接词的复句,但意义更精确,而且有严格的定义。

例如:胜者或因其强,或因其指挥得当。

用单义符号∨表示相容选言。用真值表定义逻辑连接词∨。

以两个为基础,两个以上也得到定义。

2、不相容选言命题

反映的几种事物情况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且只能有一个为真的命题。

“不是、、、、,就是、、、、;要么、、、、,要么、、、、;要就是、、、、,要就是、、、、;

例如:要就选小张为优秀,要就选小李。

选择意义可以任意更替原子命题位置而不改变复合命题的值;如同加法和乘法中的数字一样;如此才能用真值表定义不相容析取逻辑联结词∨’。

(四)负命题

否定联结词:对一个命题予以否定的逻辑联结词称之为否定联结词。

Eg:并非;并不是;是假的;是不成立的;是错误的,是不正确的;不是真的

负命题:一个命题带有对整个命题予以否定的否定词,这个命题就和否定词一起构成了一个负命题。负命题反映了对支命题的否定关系。

否定词用┐表示。

二、复合命题的基本推理模式

复合命题的推理指的就是前提或结论中包含复合命题,根据复合命题的逻辑性质而进行的推理。有四种类型。

(一)联言推理

联言推理分解式2、联言推理合成式

p∧q →q 或者

p∧q →p P,q,

所以,p并且q,p,q →p ∧q

(二)选言推理

3、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4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否

定肯定式

5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肯

定否定式

或者p,或者q,

非q,

所以p

相容选言推理有效式符号表述:

((p∨q)∧q )→p

要么p,要么q,

非p

所以,q

不相容选言推理符号推

理形式:

((p∨。q)∧p )→q

要么p,要么q,

p

所以,非q

不相容选言推理的符号

推理形式:

((p∨q)∧p q

(三)假言推理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的否定后件式

必要条件假言推

理的肯定后件式

必要条件假言推

理的否定前件式

如果p,那么q p

所以,q

用符号表示为:((p →q)∧p)→q 如果p,那么q

非q

所以,非p

符号形式为:

((p →q q)

→p

只有p,才能q

非p

所以,非q

符号形式为:

((p ←q p)

→q

只有p,才能q

q

所以,p

符号形式为:

((p ←q)∧q)

→p

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充要条件假言推理

的肯定后件式

充要条件假言推

理的否定前件式

充要条件假言推

理的否定后件式

p当且仅当q

q

所以,p

符号形式为:

((p ?q)∧q)→p

p当且仅当q

非p

所以,非q

符号形式为:

((p?q p)

q

p当且仅当q

非q

所以,非p

符号化为:

((p ?q)∧q)

p

注意:蕴涵和演绎推理的区别和联系

蕴涵式用真值表定义;

演绎推理也可以用→表示(p42)

演绎推理相当于充分条件和其结果之间的关系,前件的内容等值或者包含着后件。等值推理体现等值,蕴涵式推理体现包含。

实际上,联言合成和分解,选言推理格式和后面的推理格式都体现这种特征。

命题逻辑有一个演绎推理。

(四)假言推理的派生形式

二难推理简述

普罗塔哥拉(约公元前481年-约公元前411年)

古希腊智者学派的著名哲学家。他在收受弟子教人打官司时都要和对方订下合同,学生开学时先交一半学费,毕业后第一次出庭胜诉时再交付另一半学费。

学生欧提勒士学成后一直不肯出庭替人打官司,当然也就不会交付另一半学费。普罗塔哥拉决定起诉他。在法庭上,老师志在必得地说:

如果你在此案中胜诉,你就应按合同约定交付学费;

如果你在此案中败诉,你就必须按法院判决付给我学费。

总之,无论胜诉还是败诉,你都要付给我另一半学费。

推理二难简述

欧提勒士则针锋相对地回答:老师你错了,这官司无论胜负我都不用付学费。因为:

如果我胜诉,根据法庭判决我不用付学费;

如果我败诉,根据合同的约定,我也不用交付学费。

或者我胜诉,或者我败诉,我都不用付学费。

双方都从真实性难以怀疑的前提出发,却得出了两个完全相反的结论,让法官难以判决。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普罗塔哥拉悖论”,也称为“半费诉讼”。

这是二难推理的典型案例。具体公式见p47

蕴涵式推理

上述13种推理可看作蕴涵式推理,,由于具有充分条件逻辑关系的前件和后件是一种蕴涵关系,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推导关系,蕴涵词用→表示,也常常用来表达演绎推理。蕴涵词所带的前件是这一演绎推理的前提,蕴涵词所带的后件是这一推理的结论。命题逻辑的演绎定理。所以,蕴涵词不仅是一种表达复合命题的逻辑联结词,蕴涵词也可以不那么严格地作为表达复合命题推理的符号。

等值推理

由于充分必要条件前件和后件之间的等值关系也实际上是一种推导关系,等值词也常常用来表达演绎推理中的等值推理。

等值词所带的前件是这一演绎推理的前提,等值词所带的后件是这一推理的结论。本教案略去了这一内容。

第三节命题演算

一、重言式及其判定

(一)真值联结词、真值形式

1、命题的真假二值,我们称为命题的真值。

2、现代逻辑在研究复合命题时所涉及的联结词,是一种真值联结词。所谓真值联结词,是指仅仅表示复合命题与其支命题之间真假关系的联结词。

3、基本的真值联结词主要有五个:否定、合取、析取、蕴涵、等值;

?表示。

否定式:p;合取式:p∧q;析取式:p∨q;蕴涵式:p→q;等值式:p ?q

4、真值形式

真值联结词与命题变项所构成的形式结构,就是真值形式。

真值形式=命题形式=公式。

5、连接词结合力的规定

p50

,∧、次强,∨第三,→、第四,?最弱。

例如公式:p∧q∨r →p ?p ∨r →如果没有括号,这会产生很多组合。

规定了结合力,它的公式就是唯一的了:(((p∧q)∨r)) →p))) ?(p ∨r);

(p∧q)∨r) →p) ?(p ∨r);

6、真值函项——真值形式以函项的形式存在,从这个意义上看,一个真值形式就是一个函数function,数学中的函数。

真值形式=真值函数。

真值形式中,其命题变项的真值决定着该真值形式的真值,两者构成一种函数关系,每一个真值形式都是一个真值函数。

为什么?定义域和值域都是真值。以p∧q为例。f(x,y)f(x)一元函数

7、真值函项的解释

一个公式的真值是由其变元的值和联结词的定义决定的;给定一个公式,公式的常元就确定下来,这个时候,该公式的值就由变元的赋值所决定。

以某个词组为例:()的首都以某个命题形式为例:p∧q

8、真值函数的数目

·真值函数的数目是由公式中变项的真假组合决定的。

·二值逻辑中,当公式只有一个变项时,其取值只有该变项的真假两种可能。

·当有两个变项时,由于每个变项都可以有真、假两种取值,因此,该公式的真假组合便有2×2=4种,

·当公式有三个变项时,其真值组合便有2×2×2=8种。

·以此类推可得公式:当一个公式有n个变项时,其真假组合便有种。

(二)真值函数种类及其判定方法

1、真值函数的种类

常真的:不论其中的命题变项取什么值,函项的值总是真

常假的:不论其中的命题变项取什么值,函项的值总是假

可满足的:函项的值有时为真有时为假。

2、真值函项种类的名称——

第一类是永真公式,也叫重言式。如p p、p →p等。

第二类是永假公式,也叫矛盾式。如p p、p ?p等。

第三类是可满足式。如p∨q、p →q等。

3、重言式的特殊意义

·复合命题中所有有效推理式都是重言式。

·包括13个基本推理式,以及等值推理式,以及基本式以外的其他推理公式,例如二难推理,假言连锁推理等格式p47。

4、重言式的判定——(2)真值表判定方法

第一步:找出该公式中不同的命题变项,并竖行列出它们所有可能的真假组合。

第二步:按照该公式的生成次序,由简单到复杂横行列出所有子公式,直至该公式本身。第三步,按照上面给定的真值联结词的真值表,由命题变项的真值逐步计算出各个子公式的真值,最后算出该公式本身的真值。

(3)归谬赋值法

基本思路是:判定一公式A是否为重言式,先假定A为假,在此基础上如能导出矛盾,则说明该假设不可能成立,因此A必为重言式。若导不出矛盾,则A就不是重言式。

此法也称为简化真值表法。

判定步骤——第一步,假定被判定的公式为假。

第二步,从这一假定出发,依次对公式中的各部分公式赋以相应的真值,直到所有的可能情况都被赋以确定的真值为止。

第三步,检查结果,如出现了逻辑矛盾(如果有多于一种真值指派,则需每种指派都出现矛盾),那么,可以证明被判定的公式是一个重言式;如果并未导致逻辑矛盾,那就证明被判定的公式不是重言式。

二、命题逻辑公理系统

1、形式系统浅说

一)形式语言:初始符号二)合式公式形成规则三)导出定义四)公理五)推理规则2、形式演绎系统中的符号:在一个形式系统中,符号没有意义。我们必须假定,除了在系统中对符号性质所作的说明之外,我们没有有关符号的任何其他性质。由此我们才能看到逻辑的基础。(汉密尔顿《数理逻辑》英文版27页)

3、定理证明

证明是从公理出发的推演序列,在自然推理中使用规则,在公理化系统中使用公理和规则。分离规则=蕴涵消去8;

公理化规则严格,自然推理方便直观。

第三章小结

①复合命题

②逻辑联结词+(支命题)原子命题

③四类复合命题,四类复合命题推理

④真值表,

⑤真值表判定法,归谬赋值法

⑥真值形式,真值函项

⑦形式化系统:公理系统,自然推理系统。

第四章词项逻辑

第一节词项

一、词项逻辑概述

对命题的分析以简单命题为基本单元,然后再经由命题联结词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而成各种更复杂的命题及其系统,这被称为“命题逻辑”。p62

命题逻辑对命题的分析未能提供判断推理有效性的合理准则。

把对命题的分析深入到简单命题中的语词成分,即所谓的“词项”。在这个意义上的逻辑理论称之为“词项逻辑”。

二、词项及其指称(外延)

(一)词项是组成简单命题的基本素材

Eg:上帝是全知全能的神;

偶数是自然数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

(二)词项的内涵和外延

内涵=属性;外延=属性的载体

在逻辑学中,所有充当简单命题基本素材的这类语词统称“词项”。

三、词项分类

(一)名称和摹状词

名称即所谓专有名词,不对对象作出描述。

摹状词则是带有描述性的词或词组。

(二)空词项、单独词项和普遍词项

按照词项外延元素的总数,词项分为空词项、单独词项和普遍词项,它们外延的元素总数分别为0、1和大于1的自然数。

(三)集合词项和非集合词项

1. “集合词项”是指所指称者唯一且是一个集合的词项。

“非集合词项”则是所指称者是若干个体的词项。

集合意义和普遍分布的意义区别——

2. 区分两种关系:

一个是类与子类的关系-普遍分布的意义;

一个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集合意义;

一个是元素和类的关系

这三种关系在逻辑性质上有很大区别,必须加以区分。

3. 集合论悖论

设A=一切不以自身为元素的集合。

现在问:A本身是不是A的元素?

假定A是A的元素A∈A ,则依假设A不∈A ;

假定A不是A的元素:A不∈A ,则依假设,当然是A ∈A

这就是著名的罗素悖论:理发师悖论。

4. 三段论处理的关系

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不是元素和类的关系;a∈A

仅仅是类与类的关系。ATA;如果A是单元素的集合,表示为A=﹛a﹜,

我们可以有a ∈﹛a﹜,但没有﹛a﹜∈﹛a﹜,

这种关系在传统逻辑中称作外延间的关系。

所以必须把握好外延概念。注意单元素也是作为类或者集合来使用的。

四、词项外延间的五种关系

歐拉(Leonard Euler; 1707 - 1783),瑞士人,出身於牧師家庭,13 歲考入大學,16 歲已經獲得碩士學位。1727 年到俄國聖彼得科學院工作。1741 年轉到德國,任柏林科學院物理數學所所長。1766 年回到俄國,直至去世。他在1735 年,由於過度工作的關係,引至右眼失明。1771 年又因眼疾引致左眼失明。雖然如此,歐拉卻是數學史上最多產的數學家,論著涉及的範圍非常之廣泛,他的成就對後世數學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1. 词项外延间关系

(一)全同关系

(二)真包含于关系

(三)真包含关系

(四)交叉关系

(五)全异关系

词项外延间关系排除空词项;

2. 词项外延间关系例举

华南师大华南师大文学院;省人民代表大会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

中国广州;城市国家;城市国家杭州广州中小城市

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男人女人

3. 两种全异关系

矛盾关系与反对关系;

论域:谈论词项时所预设的词项范围p64,例如学者,数,工人,白领;

词项与负词项:互为负词项的两个词项,其外延之和是该词项的某个论域。

两种全异关系的区分在于区分构成上属论域的单位数。p66

4. 文恩简介

英国逻辑学家约翰·文恩(John Venn,1834-1923)

布尔之后又一位英国逻辑学家。文恩认为:欧拉圈不能提供一种一般的方法在同一个图中表示两个类之间的更多关系。他创立了文恩图法。

5. 用文恩图表示五种关系

U=全集;用长方形表示。

+=有=非空≈真;-=无=空≈假。

没有+,-符号的块表示不定有无。

一个封闭的图形就是一个独立的单元。称作块,p68。

文恩图的五种关系。P68-69

注意全异关系的图形。

第二节直言命题

一、直言命题的基本构造

一个直言命题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p71

主项:这是直言命题所论及的对象;S

谓项:表达对象性质或所属类别的项;P

联项:联结主项和谓项的词项;肯定联项和否定联项;p71

量项:表示主项数量的词项,主要有全称量项和特称量项。p71

注意:关系命题不是直言命题。p70

二、两种量项的说明

1. 全称量项:覆盖所有外延的量项;

所有,任何一个,任意,全部与日常语言有区别

2. 特称量项:外延对象至少存在一个的量项;

有些,有的,存在,有

和日常语言有区别

3. 直言命题的四种类型

全称肯定命题,表示为SAP,再简化为A命题。

全称否定命题,表示为SEP,再简化为E命题。

特称肯定命题,表示为SIP,再简化为I命题。

特称否定命题,表示为SOP,再简化为O命题。

两种特殊的直言命题:单称肯定和单称否定。p72

三、直言命题主谓项周延性问题

(一)周延性的含义

如果直言命题对某个词项进行的断定是相对于这个词项外延中每个元素作出的,那么就称该词项在这个直言命题中是周延的;否则,就称该词项在这个直言命题中是不周延的。(二)A、E、I、O 主谓项周延情况

周延性是指主谓项在直言命题中的断定情况,不是词项本身的性质;

周延是一种纯形式的规定性定义,一种不允许例外的规定,每一种直言命题中的主谓项都有确定的周延性情形。

直言命题周延情况图表1

直言命题S周延情况P周延情况

SAP 周延不周延

SEP 周延周延

SIP 不周延不周延

SOP 不周延周延

直言命题周延情况图表2

直言命题S周延情况P周延情况

全称命题周延?

特称命题不周延?

肯定命题?不周延

否定命题?周延

周延是判定推理有效的词项关键特性。

四、直言命题的真值判定

(一)直言命题真值与其质和量紧密相关

关注直言命题的真值,主要地不是要联系具体的知识去进行判定,而是要从形式的角度来进行判定,也就是与质和量方面的因素相关。

(二)直言命题的真值主要由其主谓项外延间的关系来决定。第76页表格

直言命题的真值情况表

命题形

S与P外

延关系

SAP T T F F F

SEP F F F F T

SIP T T T T F

SOP F F T T T

第三节直接推理

一、直言推理概述

1. 直言推理:其有效性需诉诸于直言命题内部结构的推理是直言推理。

2. 直言推理的分类:直言推理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类: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

二、对当关系推理

1. 矛盾关系:SAP与SOP,SEP与SIP之间;

差等关系:SAP与SIP,SEP与SOP之间;

反对关系:SAP与SEP之间;

下反对关系:SIP与SOP之间。

2. 对当关系推理

16个有效式,其中前8个为等值推理式。后8个为蕴涵推理式p79。

根据定义和方阵可得。

注意,对当关系推理只转换命题形式,主谓项形式不变。

三、直言命题变形的直接推理

1. 第一种形式:换质法直接推理

第二种形式:换位法直接推理

第三种形式:换质位法直接推理

2. 换质法直接推理——

从一个直言命题的前提推出一个直言命题的结论,量和主项都保持不变,

但是质发生了改变,谓项变为原来的负词项,前提和结论具有等值关系。这一推理即所谓直接推理中的换质法。其基本有效推理式1-8个,p80,等值推理形式。

3. 换位法直接推理——

规则:

第一,换位只是更换主谓项的位置,不能改变质。

第二,换位后的主谓项在原来的命题中不周延的,换位后仍然不得周延,否则就是无效的推理式。

4个有效式,两个等值推理,两个蕴涵式推理。

4. 换质位法直接推理——

交替使用换质法和换位法也可以通过命题变形来进行推理,这种交替使用换质法和换位法的推理方法就是换质位法。

SEP╞PES╞PAS╞SIP╞SOP;

SAP╞SEP╞PES╞PAS

第四节间接推理三段论

我主张,三段论形式的发明是人类心灵最美好、甚至也是最值得重视的东西之一。这是一种普遍的数学,它的重要性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并且可以说,其中包含着一种不谬性的技术,只要是我们知道并且能够很好地加以应用的话,这不是永远能办得到的。(莱布尼兹《人类理智新论》第571页)

三段论的要点

一、三段论的形式

(一)三段论形式:

三个直言命题,三个项。

形式分析步骤——

1、确定三段论的结论;

2、确定大项、小项和中项;

3、确定大前提和小前提;

4、写出三段论形式。

*三段论的结构分析——

三段论结构先确定结论和前提,从结论开始分析其构成部分。

以三段论的结论构件来定义其他构件。

小项:结论的主项。常用符号S来表示。

大项:结论的谓项。常用符号P来表示。

中项:前提中共有的项。常用符号M来表示。

小前提:小项所在的前提。

大前提:大项所在的前提。三段论结构分析.doc

(二)三段论的格与式

1、三段论的格:依据中项在前提中的不同位置所形成的不同三段论形式,称为三段论的格。教材82页;

2、三段论的式:不同的直言命题形式构成的三段论,称为三段论的式。

3、3个直言命题,每个直言命题有4种命题形式,每个三段论有4个不同的格,三段论就有4×4×4×4= 44 =256个式。

二、三段论有效式判定

规则1:.中项的两次出现至少有一次是周延的。

违反规则1的逻辑错误称为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大项和小项靠中项来确定两者之间的关系,当中项一个也不周延的时候,关系就无法确定。

规则2:如果一个项在前提中不周延,那么它在结论中也不周延。

规则3:如果结论是肯定的,那么前提都是肯定的。

规则4:如果结论是否定的,那么前提有且仅有一个是否定的。

三段论的非形式判定规则:

规则5:一个三段论有且仅有三个不同的项

违反规则5,犯有四概念错误。

网络教育机构是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华南师范大学网络学院是网络教育机构

所以,华南师范大学网络学院是分布于世界各地的。

四概念错误实际是混淆了词项的分布式用法和合成式用法。集合和非集合混淆。

“英语”语言学概论第六章笔记

Chapter 6 Pragmatics 语用学 1.What is pragmatics? 什么是语用学? Pragmatics can be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how speakers of a language use sentences to effect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As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is essentially a process of conveying meaning in a certain context, pragmatics can also be regarded as a kind of meaning study. It places the study of meaning in the context in which language is used. 语用学研究的是说某种语言的人怎样用句子去实现成功的交际。 由于交际的过程从本质来说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表达意义的过程,因而语用学的本质是一种意义研究。它是一种将语言置于使用的语境中去的意义研究。 2.Pragmatics and semantics 语用学和语义学 Pragmatics and semantics are both linguistic studies of meaning, but they are different. What essentially distinguishes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is whether in the study of meaning, the context of use is considered. If it is not considered, the study is restricted to the area of traditional semantics; if it is considered, the study is being carried out in the area of pragmatics. 语用学和语义学都是对意义的语言学研究,但两者是不同的。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研究意义时是否考虑了语言使用的语境。没有考虑到语境进行的研究就没有超出传统语义学的研究范围;相反,考虑到语境进行的研究就属于语用学的研究范围。 3.Context 语境 Context is essential to the pragmatic study of language. 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as constituted by the knowledge shared by the speaker and the hearer. 语境是语言的语用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概念。它一般被理解为说话者和听话者所共有的知识。The shared knowledge is of two types: the knowledge of the language they use, and the knowledge about the world, including the general knowledge about the world and the specific knowledge about the situation in which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is taking place. 共有的知识包括他们所使用的语言方面的知识和双方对世界的认识,包括对世界的总的认识和对正在进行的语言交际所处的环境的具体认识。 4.Sentence meaning and utterance meaning 句子意义和话语意义The meaning of a sentence is abstract, and de-contextualized, while utterance meaning is concrete, and context-dependent. Utterance is based on sentence meaning; it i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abstract meaning of a sentence in a real situation of communication, or simply in a context. 句子的意义是抽象的,非语境化的,而话语的意义是具体的,受语境制约的。话语意义基于句子意义;它是一个句子的抽象意义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体现,或简而言之,在一个语境中的具体化。 5.Speech act theory 言语行为理论 Speech act theory is an important theory in the pragmatic study of language. It was originated with the British philosopher John Austin in the late 50’s of the 20th century.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语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最初是由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According to speech act theory, we are performing actions when we are speaking.

药理学笔记整理之抗帕金森药和抗阿茨海默症药

抗帕金森药(PD) 概述 又称震颤麻痹,是锥体外系功能紊乱引起的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退行性疾病,由英国人James Parkinson在1817年首次描述。 症状为静止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反射受损,严重患者伴有记忆障碍和痴呆症状,如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呈慢性进行性加重,晚期往往全身僵硬,不能活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病因学说 PD患者:黑质病变,使中枢纹状体内DA含量降低,黑质-纹状体通路DA能神经功能下降,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上升,因而导致PD患者的肌张力增高等症状。 抗帕金森药分类 目前药物治疗并不能完全治愈该病,但若正确使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药理作用机制,将抗PD药分为拟DA药和抗胆碱药两类,两类药物合用可增强疗效。两类药物的治疗作用目标都在于恢复DA能和ACh能神经系统功能的动态平衡状态。 一、中枢拟多巴胺类药物 (一)多巴胺前体药——左旋多巴 体内过程: 1. DA,不易进入中枢 2.分布 3.排泄:一部分通过突触前的摄取机制返回多巴胺能神经末梢,另一部分被单胺氧化酶(MAO)或儿茶酚胺-O-甲基转移酶(COMT)代谢,经肾脏排泄。 药理作用和应用 1.治疗帕金森病: (1)显效慢,2-3周起效,1-6个月获最大疗效 (2)改善肌强直和运动困难效果好,对肌肉震颤疗效差。 (3)轻症及年青患者较好 (4)氯丙嗪等所致帕金森综合症无效 2.治疗肝昏迷 在脑内可转化为NA,使肝昏迷患者脑内神经功能恢复正常,但不能根治。 不良反应: 一、早期反应 1.胃肠道反应:多见,如厌食、恶心和呕吐。是左旋多巴在中枢和外周脱羧呈DA分别刺激胃肠道和兴奋延髓催吐化学区D2受体的原因。 2.心血管反应:治疗初期可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其原因可能是外周形成的DA一方面作用于交感N末梢,反馈性抑制交感神经末梢释放NA,另一方面作用于血管壁的DA受体,舒张血管。冠心病禁用 二、长期反应 1.运动过多症:口-舌-颊三联征 2.症状波动及“开关现象”——“开”时活动正常,“关”时突然出现严重的PD症状。

逻辑学深刻复习知识点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 前言:逻辑学:传统逻辑、现代逻辑;它是基础性,工具性的学科(更直接,更系统)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什么是逻辑学 1.“逻辑”的含义:源于古希腊,原意:思想,言辞,理性,规律。 逻辑是一门学科,即逻辑学(思维科学)。 2.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 逻辑学的研究目的:总结出人们正确运用各种思维形式的逻辑规律。 思维: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和理性认识(概念,命题(判断),推理) 思维的形式结构(思维的逻辑形式):包括逻辑常项和变项 逻辑常项:不随思维具体内容变化而变化,是判定一种逻辑形式具体类型的唯一依据。 传统逻辑:自然语言(日常用语)现代逻辑:人工语言(符号语言:表意符号,公式,公式序列) 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逻辑规则:仅适用于某种思维形式。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普遍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思维形式。(传统逻辑定义)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表现方式: 现代逻辑的基础部分:经典命题逻辑,经典谓词逻辑(表现方式:重言式(重言蕴涵式,重言等值式))第二节逻辑学的性质和作用 1.逻辑学的性质:工具性,全人类性(没有民族性,阶级性) 2.逻辑学的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4年规定的七大基础学科:逻辑学、数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

三方面作用:促成逻辑思维由自发向自觉转变;培养和提高人们认识事物、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帮助识别、驳斥谬误和诡辩。 3.第三节逻辑简史 逻辑学的历史:两千多年逻辑学的三大源头: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 西方逻辑:以古希腊逻辑为先河,在发展的历程中完整地经历了传统和现代两个形态。(以此为例) 传统逻辑的诞生与发展: 传统逻辑:由亚里士多德开始直至莱布尼兹之前的整个逻辑类型。特点:借助自然语言,主要范围是常见日常思维类型。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古希腊著名学者,第一次全面、系统研究逻辑学主要问题,首创逻辑学这门科学。被称作“西方逻辑之父”,主要逻辑著作《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辩篇》、《辩谬篇》,分别论述概念、命题(判断)、推理、论证、论辩的方法和如何驳斥诡辩的问题。哲学著作《形而上学》系统论述了矛盾律、排中律,涉及同一律。奠定了西方逻辑学发展的坚实基础。古希腊斯多葛学派及欧洲中世纪的逻辑学家:研究了假言命题、选言命题、联言命题和推理形式,提出相应推理规则。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17世纪,实验自然科学兴起和发展,研究了科学归纳法问题。《新工具》一书中提出科学归纳的“三表法”:“存在和具有表”、“差异表”、“程度表”,奠定归纳逻辑的基础。 穆勒(1806-1873):19世纪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在《逻辑体系》(我国近代学者严复译为《逻辑名学》)把科学归纳法发展为五种: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至此,传统逻辑的基本框架大致形成。 现代逻辑的兴起与发展: 现代逻辑(“数理逻辑”或“符号逻辑”):由莱布尼兹奠定基本思想,目前仍在不断发展中的逻辑类型。特点:借助人工语言(符号语言),建立形式系统,对研究对象整体把握。 莱布尼兹(1646-1716):德国著名数学家、哲学家。17世纪末期,提出用数学演算的方法处理演绎逻辑;

语言学概论整理

语言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 1.语言学定义:专门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语言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及其运用等问题,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使人们理解并掌握语言的理性知识。 第一节、语言研究与语言学 1.神话传说 2.语文学研究 ①语文学:是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文字学科的总称。它以文献评审为主,目的在于解释、 注疏和考订。 ②东方语言学:古印度、古中国 古印度语言学:公元前4、5世纪时,口语和《吠陀》时代的语言差别越来越大,甚至许多地方已经不能为一般人所读懂了。为了确保准确无误地理解《吠陀》的宗教内容,就必须对《吠陀》的语言作注释。著名的《巴尼尼经》(Pāninisūtra)正是当时从解说《吠陀》语言开始,进而研究梵语的整个结构的产物。《巴尼尼经》又名《八章书》,是巴尼尼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一部梵语语法。巴尼尼用3,983条经句极其概括地叙述了梵语的语音结构、语词的构成和变化规则。巴尼尼语法是一部汇集了许多世纪的语法学家研究成果的语法法典,对梵语的语音、语法现象分析和描写得十分细致,代表了古代印度语言研究的水平。印度语言研究的最初动力,是必须把梵语文化中最古老的吠陀时期由口头流传下来的一些宗教和礼仪文献保存下去,巴尼尼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后人学习和研究梵语。布龙菲尔德说:巴尼尼的著作是“人类智慧的丰碑之一”。 ③西方语言学:古希腊语言学、古罗马语言学、中世纪至18世纪末的西方语言学 谈谈语文学和语言学的关系: 语言学就是专门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语言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及其运用等问题,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使人们理解并掌握语言的理性知识。语言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前,人们对于语言的学习和研究只是为了给古代经典文献作注释,我们称那段时期的语言研究为语文学。语文学是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文字学科的总称。它以文献评审为主,目的在于解释、注疏和考订。 3.历史比较语言学:威廉琼斯的论文拉开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的序幕 4.现代语言学: ①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的历史,是从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开始的。索绪尔的代表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和19世纪以前的语文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把语言看成是由各个符号之间的关系组成的有价值的结构系统。 《普通语言学课程》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由索绪尔的两位弟子兼同事根据学生们的听课笔记整理而成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索绪尔区分了语言和言语,语言属于全社会,是抽象的;言语属于个人,是具体的。索绪尔认为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一个纯粹的价值系统”。每个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所指和能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符号之间存在着线性的句段关系和联想的聚合关系。索绪尔把语言现象分为“共时”和“历时”两种,“共时”是指时间历程中的某一点上的语言状态,“历时”是指以时间历程中的某一点到以后的语言现象。索绪尔认为,语言学的对象是语言,由于语言有它的内部要素,也有它的外部要素,所以语言学也可以分为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总之,《普通语言学教程》的语言学

【推荐下载】药理学笔记整理

药理学(pharmacology):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 药效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原理,不良反应的作用及机制。 药代动力学/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即机体对药物处置的动态变化。包括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演变过程和血液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药物(drug):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或计划生育,能影响机体(包括病原体)的生理机能和生化过程以及细胞生物学过程的化学物质。 药物作用(drug action):药物与机体细胞相互分子之间的初始作用。[动因] 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 effect):在药物作用下,引起机体原有生理生化功能或形态的变化。[结果] 按基本类型分:兴奋:原有功能的增强;抑制:原有功能的减弱 选择性:药物在适当剂量时,只对少数组织器官发生比较明显的药理效应, 而对其它器官或组织的作用较小或不发生药理效应。选择性强——范围窄,针对性强;选择性差——范围广,针对性差,副作用多。 治疗作用:药物产生的符合临床用药目的的作用。 按效果分:对因治疗:治疗病因,治本;对症治疗:改善症状,治标。 补充疗法/替代疗法: 补充体内营养或代谢物质不足。 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药物引起的不符合药物治疗目的,并给病人带来痛苦或危害的反应。引起的疾病称药源性疾病。 副作用(side reaction)药物在治疗剂量引起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药物在体内积蓄过多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特殊毒性:致癌、致畸胎、致突变。 后遗效应(after reaction)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下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留的药理效应。 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药物引起的免疫反应,反应性质与药物原有性质无关。 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原有疾病加剧(回跃反应)。 继发反应(secondary reaction):药物的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造成的二重感染。 K D的概念:表示D与R的亲和力,即引起最大效应一半时(50%受体被占领时)所需药物的剂量(浓度)。 K D 与D和R的亲和力成反比;若将K D取负对数(-log K D)= PD2,则:pD2与药物和受体的亲和力成正比——pD2越大,亲和力越大。 剂量—效应关系/量效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药理效应的强弱与其剂量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呈一定关系。 最小有效量/最小有效浓度(minimal effective dose/concentration):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即阈剂量或阈浓度。 治疗量(常用量,therapeutic dose)比最小有效量大比最小中毒量小得多的量; 极量(最大治疗量 maximal dose)疗效最大的剂量; 最小中毒量:出现中毒症状的最小剂量。 量反应:效应强弱随剂量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形成足直型曲线。 质反应:效应强弱随剂量增减呈连续性质变。用阳性率或阴性率表示效应。形成S型曲线。 半数有效量(ED50):量反应中能引起50%最大效应强度的药量;质反应中引起50%实验对象出现阳性反应的药量。(尽可能小则好)半数致死量(LD50):引起50%实验对象死亡的药量。(尽可能大则好) 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以药物LD50与ED50的比值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一般TI值大于3称药物安全。 最大效应(E max)/效能(efficacy):药理效应达到的不再随剂量或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的极限效应。 效价强度(potency):引起等效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剂量越小,效价强度越大。 亲和力: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 内在活性:药物与受体结合时发生效应的能力。 激动药(agonist):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产生效应。吗啡,Adr,ACh 完全激动药:较强的亲和力和较强的内在活性;特点:结合的Ra>> R i,足量使完全转为Ra ,产生Emax;α=1; 部分激动药:较强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不强(α<1)。特点:只引起较弱的激动效应,增加浓度也达不到Emax; 拮抗药(antagonist):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α=0)的药物,与受体结合不激动受体,反因占据受体而拮抗激动药效应。 竞争性拮抗药:可逆性地与激动药竞争相同的受体;增加激动药的浓度可与拮抗药竞争结合部位,可使激动药量效曲线平行右移,但斜率和最大效应不变。 非竞争性拮抗药:与受体结合是相对不可逆的;通过增加激动药剂量也不能恢复到无拮抗药时的最大效应( Emax ),随着此类拮抗药剂量的增加,激动药量效曲线逐渐下移,斜率、最大效应降低。 第一章药动学 转运速率(R)主要决定于:药物的溶解性(脂溶性或水溶性);膜两侧药物浓度,膜面积,膜厚度;药物的解离性(度)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又称被动扩散、单纯扩散和脂溶性扩散。药物转运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形式,速度决定于膜两侧的药物浓度梯度、药物脂溶性和药物解离度。

逻辑学知识要点

逻辑学知识要点 上篇逻辑推理 逻辑学主要是从形式上or结构上来研究推理的正确性或者有效性的科学。 任何推理形式都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组成。∕逻辑常项:推理形式中固定不变的部分,是判定一种推理形式的类型的唯一根据,也是区别不同类型的推理形式的唯一根据。∕无论给变项代入何种不同的具体内容,推理形式不会改变。 如果只要分析到所包含的简单命题即原子命题为止即可判定,那么这类推理称为复合命题推理,简称推理命题,相应的逻辑称为命题逻辑。∕逻辑常项、命题变项。 必须分析到简单命题即原子命题所包含的概念即词项才能判定,则这类推理称为简单命题推理,简称词项推理,相应的逻辑称为词项逻辑。∕逻辑常项、词项变项。 第一章基本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1、负命题 负命题:就是通过否定某个命题所得到的命题,又叫做命题的否定。 一般公式是:并非¬。∕“并非“为联结词,常用符号“¬”表示,读作“并非”。 真假特征:p与“¬p”矛盾。 2、联言命题及其推理 ⑴联言命题:就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命题。 一般公式是:p并且q。∕“并且“为联结词,常用符号“∧”表示,读作“合取”。 “……和……”、“即……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表示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的词语都是“并且”的意思。 真假特征:联言支p,q同时真,联言命题p∧q为真;p,q同时假,p∧q为假。 ⑵联言推理:就是前提or结论为联言命题,并且根据其真假特征所进行的推理。 推理形式有:分解式(由前提中一个联言命题为真,推出其任一支命题为真的推理)、组合式(由前提中一些支命题为真,推出这些支命题所组成的联言命题为真的推理)。 3、选言命题及其推理 选言命题是断定几个可能的事物情况中至少有一个事物情况存在的命题。 ①⑴相容的选言命题:至少有一个存在并且可以同时存在的选言命题,即选言支(p,q)之间具有并存的关系,p,q不同假。 一般公式是:p或者q。∕“或者“为联结词,常用符号“∨”表示,读作“析取”。

语言学概论 精讲一官方笔记

语言学概论第一节课官方笔记目录 一、课件下载及重播方法 二、本章/教材结构图 三、本章知识点及考频总结 四、配套练习题 五、其余课程安排 一、课件下载及重播方法 二、教材节构图

三、本章知识点及考频总结 第一部分语言和语言学 ◆模块一认识人类的语言 知识点一语言的性质和类型 (一)语言的概念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由语音和语义构成的符号系统,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和思维认知的工具。 (二)人类语言与其他动物鸣叫系统的区别是: 1、内容更多: 表达无极限(时间、空间),想说、可说、能说。 2、用处更大: 交际、标志、记录、思维、认知等功能。 3、能够创造: 极强的生成能力和极高的运转效率。

注意:只有人类才有语言人类具有语言能力,是人跟其他动物区别的最重要的标志 (二)语言和民族、国家的关系 确定不同的语言,首先涉及的是语言跟民族和国家的关系 1.语言是识别民族和国家的标志——“相互能够听懂”(欧洲国家) 相同民族——相同语言;同一国家——同一语言 2.语言并非识别民族和国家的标志(欧洲以外的国家) 犹太人的语言与民族身份;海外华人的民族身份与语言;满族与满语 3.西方学界的双重标准——“相互能够听懂” 弱国——用语言识别民族;对“汉语”的看法。 强国——不用语言识别民族,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三)语言的特点和语言类型 1、语言的特点 不同的语言有自己的特点,各种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差距显著。根据语言的特点,把语言进行分类,主要有“语言的谱系分类”和“语言的形态分类” 2、语言的类型 (1)语言的谱系分类

从语言的“历时”角度划分不同的语言,建立“语言的谱系分类”, 即语言的亲属关系分类。根据各种语言在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是否有共同的来源和相似性的大小对语言进行的分类。 谱系分类是一个层级系统:语系—语族—(语支)—语言—方言—次方言(土语) 语系:语系是谱系分类中最大的类,语系、语族、语支、语群这种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反映了原始基础语随着社会的分化而不断分化的历史过程和结果。 世界上的语言大致分为七、八个语系。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区别在于是否有区分意义的声调和词的形态变化)语族:语系的下一级叫语族,同一语族的语言不但有相同的来源,相似点也更多,如印欧语系下分印度语族、伊朗语族、日耳曼语族等。 (2)语言的形态分类 即语言的结构类型分类。主要分为两种: ①形态语(综合性语言) 通过词的形态变化来体现各种结构意义的语言,主要有屈折语(词的形态变化丰富,如德语、俄语)、黏着语(词的形态变化为前后词缀,如维吾尔语、日语) ②孤立语(分析性语言)——汉语 语法手段无需谓词词形变化表现“时、体、态”;无需

中药学笔记整理之完整版

一,解表药--味辛归肺膀胱经 1.辛温解表药 麻黄--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宣肺平喘风寒表实无汗 桂枝--发表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风寒表实无汗表虚有汗皆可 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毒气滞胎动不安,妊娠恶阻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 荆芥--散风解表透疹止痒疗疮止血既散风寒又散风热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引经药无所不达一身之风寒湿痹痛 羌活--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止痛上半身风湿痹痛太阳之头项强痛 藁苯--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止痛巅顶头疼 细辛--散寒祛风温肺化饮通窍止痛阳虚感冒用量<3克 白芷--发散风寒燥湿止带通窍止痛消肿止痛阳明头痛眉棱骨痛 香薷--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和中化湿夏季乘凉冷饮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热 苍耳--散寒通窍除湿止痛有小毒 辛夷--散寒通窍 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肺胃心经 2.辛凉解表药 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蔓荆--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风湿痹痛肢拘急 牛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辛苦寒能升浮沉降兼可通便 蝉蜕--疏散风热明目退翳透疹止痒息风止痉喑哑咽痛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桑叶--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葛根--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长于缓解颈部肌肉紧张 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少阳之寒热往来配黄芩半表半里之热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丹毒痄腮温毒发斑 豆鼓--解表除烦辛甘微苦凉归肺胃经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二,清热药--多寒凉味多苦主治里热证 1.清热泻火药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湿敛疮生肌止血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配黄柏阴虚火旺配川贝母阴虚劳嗽肺燥咳嗽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注射液引产不宜与乌头孕妇禁用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配淡豆鼓温病初起胸中烦闷及虚烦不眠 夏枯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瘰疬瘿瘤 芦根--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生津止呕利尿 竹叶--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生津心火上炎之口糜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生津心火下移小肠之热淋尿痛,尿赤,尿涩 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谷精草--明目退翳疏散风热风热头痛 青葙子--明目退翳平肝阳降血压 密蒙花--明目退翳养肝血除虚热

逻辑学基础重点_逻辑学重点归纳

逻辑学基础重点_逻辑学重点归纳 逻辑学基础期末复习重点 一、填空题1分*10 二、单选题2分*10 三、图解题共10分 1.用欧拉图表示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3分*2 2.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符号,使之成为一个有效的三段论 2分*2 四、证明题共12分 1.证明三段论的有关规则 6分*1 2.依据判断变形进行的直接推理 3分*2 五、分析题 4题共24分 三段论、对当关系推理、逻辑的基本规律、穆勒五法、真值表六、综合题 3题共24分综合推理 1亚里士多德被成为逻辑学之父。 2.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基本特征。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是概念质的规定性;外延是对思维对象范围的反映,是概念量的规定性。 3.概念的种类: 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单独概念是反映一个单独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只有一个; 普遍概念是反映两个以上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是两个以上。 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个体不必然具有; 非集合体是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类不是集合体,所以,反映类的概念是非集合概念。肯定概念与否定概念:肯定概

念,是反映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 否定概念,是反映不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负概念都有否定词,但是具有否定词的概念不都是负概念。 4.概念间的关系:同一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1)同一关系(全同关系):若所有的a都是b,所有的b都是a,则a、b之间为同一关系(全同关系); (2)真包关系(属种关系):若所有的b都是a,但有的a 不是b,则a、b之间为真包关系(属种关系); (3)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若所有的a都是b,但有的b不是a,则a、b之间为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4)交叉关系:若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则a、b之间为交叉关系; a b (5)全异关系(不相容关系):若所有的a都不是b,所有的b都不是a,则a、b之间为全异关系,包含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6)矛盾关系:反对关系: 5.下定义的方法:属加种差的方法,公式:被定义项=种差+属概念定义的规则: (1)定义项的外延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应是同一个系。否则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2)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括被定义项。否则犯“同语反复”或

完整word版逻辑学重点整理

逻辑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什么是逻辑学 答:逻辑是关于思维过程自身规律的学说。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逻辑规律及简单 的逻辑方法的科学。 2、什么是概念 答: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及其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 有属性或本质属性。概念的外延就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对象。 3、什么是命题 答:命题是反映思维对象情况的思维形态。 4、什么是推理 答:推理是依据已知命题得到新命题的思维形态。 5、什么是定义 答: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 6、什么是划分 答:划分是把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分为几个小类,从而明确这个概念的外延的逻辑方法。 划分的三要素:母项、子项、划分的根据 7、什么是直言命题 答:直言命题是直接地无条件地反映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8、什么是直言三段论 答:直言三段论也叫三段论,它是借助于一个共同的词项(概念)把两个直言命题联结起来,从而推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的间接推理。 9、什么是同一律 答:同一律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 10、什么是不矛盾律 答:不矛盾律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即互相矛盾或者互相反对的思想不能同真,庇必有一假。 11、什么是排中律 答:排中律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即互相矛盾或下反对关系的思想不能都假,必有一真。12、什么是充足理由律 答:充足理由律是在思维或论证过程中,任何一个被确定为真的思想总有它的充足理由。 二、用图解法表示下列概念间的关系。 1. A船B轮船C货船 答:这几个概念间的关系可用图表示为:

2.A泰山B山东C中国D联合国答:可用图表示为: A 3.A词B褒义词C贬义词D合成词 4.A现代化B社会主义现代化C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答:可用图表示为: 5.A石拱桥B卢沟桥C拱形桥洞 6.A小说家B戏剧家C诗人D文学家答:可以用图表示为: 三、将具有下图所示关系的概念分别填入图中

语言学概论00541史上最全(吐血整理) 汇总 简单题+名词解释 小抄笔记

27.书面语:书面语是用文字记录的语言形式,它是文字产生或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26.口语:就是有声的口头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口头存在形式。它是书面产生的基础。 28.语言相关论:语言相关论是萨丕尔和沃尔夫提出的关于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观点,主张语言决定思维,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29.大脑语言功能临界期:大脑语言功能临界期是指大脑的单侧化,大脑左半球的分区以及语言的遗传机制,都只提供人具有语言能力的潜在可能性,这些潜能必须在一定期限内被一定的语言环境激活才可能起作用。26.语言符号的所指 :语言符号的所指是符号的形式所指的意义内容。 29.机器翻译:通过计算机把一种语言自动翻译成另一种或多种自然语言的信息处理技术。 26.语音: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用于人与人之间交际并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27.词:词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28.语用:语用指语言运用,即人们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对语言的实际运用。 29.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27.单纯词:单纯词是由一个构词语素构成的词。 29.屈折:屈折是通过词的内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换来改变词的语法意义的手段。 28.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中某个词的意义翻译过来。 27.仿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语素逐个对译外语原词的语素造成的词,它不仅把原词的词义翻译过来,而且保持了原词的内部构成方式。 29.主谓词组:两个成分之间具有被说明和说明关系的词组是主谓词组。 27.复辅音:一个音节内处于同一个肌肉紧张的渐强阶段或渐弱阶段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 27.双语现象: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具体而言是社团内的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双语并用的现象。 28.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叫亲属语言,亲属语言之间具有历史同源关系。 26.调位:利用音节内的音高差别来起辩义作用的语音单位叫做调位,调位是一种非音质音位,依附在音位的组合序列上。 29.词组:实词与实词之间具有直接联系的相对独立的词群。 28.语素: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 28.词尾:附着在词干后的,能改变词的语法形式,但不能构成新词的语素。 29.语素:音义结合的最小语言单位。 26.词类: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它指可以替换出现在语法结构某些共同组合位置上的词的类,即具有聚合关系的词的类。 27.词法:(1)词法主要描写词的形态特征和词形变化规则。例如,俄语的名词在形式上有单数和复数的区别,有阳性、阴性、中性等性的区别,有主格、宾格、属格等格的区别,这些都是典型的词法现象。(2)由于印欧语言中构词单位、构词方式和词类都与词的形态变化相关,因此构词和词类问题也成为词法的一部分。27.语法意义:语法意义是语法形式所体现的意义,是语言中通过一类形式或功能所获得的意义。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如“动词+名词”有动宾关系的意义,汉语所有的同类组合都是如此,这种意义就是一种语法意义。 27.语法形式:语法形式就是能体现表达某种语法意义的形式。表示某一类语法意义或者有共同作用的形式,如词类形式、组合形式、虚词形式,就是语法形式。语法形式不是个别的语音形式和词语形式,但能产生某一类意义或者有共同作用的语音表现形式或者词形变化形式也是语法形式。 27.语法手段:根据语法形式的共同特点所归并的语法形式的基本类别叫做语法手段。语法手段可分为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两大类。通过词形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是词法手段;通过结构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是句法手段;例如英语名词后加s表示复数,英语动词后面加ed表示过去时,就是词法手段中的词形变化。 28.自源文字:自源文字指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如古埃及文字、苏美尔文字、汉字,这些文字的形体、体系都是由最早使用该文字的人们独创的。 29.语音合成(1)语音合成是语音信息处理研究中的主要工作。 (2)语音合成就是让计算机模拟人的发音器官的动作并发生类似的声音。如汉语的语音合成目前已初步实现自动生成声韵调结合的音节。 26.句子:句子是词或词组按一定规则组合成的、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有较大停顿并带有一定的语气和句调的语言单位。 27.异化: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

中药学笔记整理

中药学知识基础归纳与总结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一、中药的起源 二、中药学的发展(各时期的代表著作) 1.《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载药365种,首创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其对四气、五味、毒性、七情等的论述,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 2.《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 3.《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载药844种,开创药物图谱文字说明等图文对照法。 4.《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即《证类本草》,载药1558多种 5.《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载药1892种,集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的大成。 6.《本草纲目拾遗》,作者赵学敏,载药921种,其中新增药物716种。 7.《中华本草》成书于1999年,载药8980种。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 中药材的产地、采集、贮存对中药质量会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临床效应(安全性与有效性) 第一节中药的产地 道地药材:是某地出产的、在同一品种中质量优等的药材。 第二节中药的采集 采收方法和时间由药物的有效成分的质、量决定,保护药物资源。 一、植物类药物的采收: 1.植物药采收季节与药效的关系; 2.植物药不同药用部分的采收原则; ①全草类: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连根拔起。 ②叶类: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进行。 ③花类:一般在花正开放时进行。 ④果实和种子类:多数果实类药材,当于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 ⑤根和根茎类:通常秋末至春初时采收。并指出“春宁宜早,秋宁宜晚”。 ⑥树皮和根皮类: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即春、夏时节)剥取树皮。根皮应于秋后苗枯,或早春萌芽前采集。 二、动物类药物的采收:品种不同,采收各异。 三、矿物类药物的采收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 炮制的含义:药物在应用前或做成各种剂型以前的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 炮制目的: 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如半夏、乌头。 2.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3.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需要,如生地制成熟地,生何首乌与制首乌等。 4.改变药物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 5.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 6.矫臭、矫味,便于服用。 第二节炮制的方法 1.修治(修制) (1)纯净:保证药物质量。 (2)粉碎:便于煎煮、服用、制剂。 (3)切制:便于煎煮、炮制、制剂、干燥、贮藏、调剂称量。 2.水制洗,淋,泡,润,漂,水飞。 (1)润:便于切制。 (2)漂:去腥味、盐分、毒性成分。 (3)水飞:便于煎煮、制剂、服用。

《逻辑学》教学大纲

《逻辑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编码:04000157 制定单位:哲学教研室 执笔者:王俊涛 审定时间:2011年3月9日 审定:政治与管理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 一、课程说明 1.本课程的性质 逻辑学是一门关于思维的科学,是研究理论思维方法的科学。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逻辑学的基本容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假说和论证。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普通逻辑所研究的三种基本思维形式。 本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法学专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形式逻辑在整个专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一门科学都要应用逻辑。各门科学都有一个严密的具有在逻辑联系的知识体系,总要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表达。而这些正是形式逻辑研究的主要容和基本形式。通过学习形式逻辑就可以把握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基本特征和一般规律,掌握思维分析中的一些基本的逻辑方法,从而更好地掌握其它各门具体科学。2.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各种常用的逻辑形式,掌握必要的逻辑规则和逻辑方法,认识逻辑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养成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规则、论证遵守逻辑的习惯。本课程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政治、经济、法律、写作、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有基础性意义。学习普通逻辑的基本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普通逻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以便提高理论思维的科学性。 为此,对学生在识记、理解、简单应用及综合应用等方面提出的要必须牢牢地掌握形式逻辑的基本知识,深刻地理解概念的本质、判断的基本特征、推理的基本形式和规则,并能够应用这些基本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日常思维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逻辑问题,使学生能够在复杂的语言形式背后,在相互联系的知识结构中,尤其是在现实语言交流的具体灵活、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能敏锐地发现逻辑问题并迅速地,准确地揭露对方的逻辑错误,准确地揭露某些诡辩手法,提高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和敏捷性。 3.本课程同其他课程的关系 与本课程有关的前期课程主要是中国哲学史中有关“中国逻辑学说的产生和发展”的部分和西方逻辑发展史,只有学习逻辑发展史,才能真正搞清楚普通逻辑基本容的来龙去脉,更加深刻地把握各种思维形式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与本课程有关的后期课程主要有数理逻辑。数理逻辑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普通逻辑的现

语言学概论_自考笔记+自考资料

科目:语言学概论 1.1.能指 1.2.所指 1.3.普通语言学 1.4.应用语言学 1.5.传统语言学 2.1.语音 2.2.音质 2.3.基音和陪音 2.4.语音的生理基础 2.5.口音、鼻音、鼻化音 2.6.主动的发音器官和被动的发音器 官 2.7.宽式标音和严式标音 2.8.标准元音 2.9.口元音和鼻化元音 2.10.音位的条件变体和音位的自由 变体 2.11.音渡 2.12.音节结构的元辅音分析法 2.13.韵头和韵尾 2.14.语流音变 2.15.时位 2.16.调值和调类 2.17.连续变调 2.18.调位 2.19.固定重音和自由重音 2.20.主重音和次重音 2.21.重位 2.22.语调 2.23.发音部位 2.24.音素 2.25.韵律特征 3.1.语汇学 3.2.古语词 3.3.方言词 3.4.外来词 3.5.科技术语和行业语 3.6.歇后语 3.7.变形成词中的逆序成词3.8.变形成词中的简缩成词 3.9.复合构词 3.10.附加构词 3.11.离合词和词组词 4.1.语法 4.2.历时语法和共时语法 4.3.普遍语法和个别语法 4.4.核心语法和外围语法 4.5.虚词 4.6.辅助词和功能词 4.7.向心词组 5.1.语义 5.2.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5.3.语义的民族性 5.4.词义 5.5.词的感情色彩 5.6.义素 5.7.单义词和多义词 5.8.述谓结构 5.9.语义角色 5.10.语义指向 5.11.蕴含 6.1.他源文字 6.2.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 6.3.词语文字和语素文字 6.4.音位文字 6.5.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 6.6.假借字 6.7.楔形文字 6.8.象形字和会意字 6.9.独体字和合体字 6.10.音节文字 7.1.语音对应关系 7.2.语言的亲属关系 7.3.原始基础语和子语 7.4.标准语 7.5.双言现象 7.6.克里奥耳语 7.7.语言政策 7.8.语言规范化 7.9.语言规划 7.10.基础方言 7.11.语系 8.1.语言思维和非语言思维、形象思 维 8.2.语言能力问题 8.3.失语症 8.4.语言遗传机制 8.5.文化局限词语 9.1.第一语言教学 9.2.外语教学的翻译法 9.3.外语教学的听说法 9.4.母语语言教学和语文教学 9.5.词典 9.6.语言词典 9.7.应用语言学 9.8.第二语言教学 9.9.语言迁移 9.10.语言获得 9.11.中介语 名词解释题答案 1.1.能指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 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1.2.所指是语言符号所指称的意义内 容,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 1.3.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 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称为普通 语言学。 1.4.语言学界把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 成果用来为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某个 领域服务,这是广义的应用语言学; 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是指专门研究语 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 1.5.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 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 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2.1.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 负载着一定的意义,并作为语言符 号系统载体的声音。 1.1.如何理解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和 解码的过程? 1.2.简述书面语产生的重大意义。 1.3.为什么说语言符号是形式和意义 的统一体? 1.4.在汉语和英语中可以发现:①作 为初始符号,“猫”这个意思,汉语 用“猫”(māo)来表示,而英语用 cat来表示;“书”这个意思,汉语 用“书”(shū)来表示,而英语用 book来表示。②汉语的复合符号, “新书”不同于初始符号“书”;英 语的复合符号newbook不同于初始 符号book。请用语言符号性质的理 论对上述现象作出简要说明。 1.5.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1.6.为什么语言符号既具有强制性又 具有可变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