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浙江高校创业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加强浙江高校创业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加强浙江高校创业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加强浙江高校创业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摘要:随着创业教育在高校的全面推进,创业文化建设受到高校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加强。本文通过对浙江高校创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的分析,进一步明确推进浙江高校创业文化建设的意义,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创业文化;浙江;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279-02

一、浙江高校创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截至2012年年底,浙江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80所,其中本科高校33所,专科高校47所。绝大多数高校都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开设了创业课程,设立了大学生创业科技园,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因浙江高校分布在不同的城市,其办学层次和学生的类别参差不齐,因此在不同地区的不同高校进行的创业教育与实践存在一定的差异,形成了一定的地域性和层次性。笔者认为浙江高校初步形成了依托大学科技园为孵化基地的浙江大学创业教育模式,依托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支持引导的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创业教育模式,依托小商品淘宝网络销售的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业教育模式。2010年3月浙江省政府专门出台文件,鼓励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塑造视野开阔的企业家。2010年,浙江省有近5000名毕业生自主创业,占毕业生人数的2%以上。在浙江高校如火如荼地推进与开展创业教育及实践活动的过

湖北文化强省建设纲要

湖北文化强省建设纲要(2002—2012年) 建设文化强省是湖北面向新世纪,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为切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特制定本《纲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坚持文艺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文艺自身发展规律,围绕繁荣文艺的中心任务,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面向未来,创新奋进,发挥优势、整体推进,加快各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促进全省经济和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提高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质量,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提供良好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环境。 二、总体目标和近期目标 (一)总体目标 围绕繁荣文艺的中心任务,着力提高全省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质量,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建立先进的文化体制,培养拔尖的文化人才,生产一流的文化精品,建设现代的文化设施,培育繁荣的文化市

场,发展高效的文化产业,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营造优良的文化环境。到2012年,全省文化事业发展主要指标居于全国前列,实现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式转变。 (二)近期目标 优秀作品不断涌现,舞台艺术、影视、美术、书法、摄影等主要文艺门类发展成就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实施精品战略,推出一批展示时代风貌、体现楚文化特色、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文艺精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精心策划和举办重大文化节庆活动,大力推进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旅游文化、广场文化的发展。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抢救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高文化生活的质量。文化产业形成规模,成为文化事业发展的强大支撑。文化生产和服务能力显着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全省gdp中的比重有较大增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消费在城乡居民生活支出中的比重有较大提高。文化人才结构优化,高素质文化队伍不断壮大,造就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文化名人。文化设施布局合理,现代化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建成。文化行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文化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文化交流活跃,进一步扩大湖北的国际、国内影响。 三、全面繁荣文化事业 (一)精品生产 1、继承和弘扬楚文化传统,以展示湖北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及民俗、民情为重点,打好楚文化牌,推出一

创业初期企业文化

创业初期企业文化 01创业伊始,你是如何做企业文化建设的? 我曾向一些CEO们提出这个问题,得到的是不屑的眼神和如下的答案: “企业文化可以激励人、凝聚人、指导人,在内部我们非常强调扁平、自由、平等的文化,这不就是么?" "我花了高薪聘请了政委、BP就是为了加强文化建设,这不就是么?“ ”我花了很多精力梳理的文化,并把它挂在墙上,放在心里,开会培训以核心价值观开头,以核心价值观结尾,这不就是么?“ ”我以身作则,跟手下兄弟们同甘共苦,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这不就是么?“ ”创业初期,产品、运营是王道,文化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关注的,现在没必要重视“ 02创业公司文化建设的必要性,表现在哪里? 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在不同企业间参与建设维护企业文化,对此我稍作总结: 成功企业,在创业伊始就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 30年前,刚上任的海尔厂长张瑞敏挥舞手中的铁锤,砸向自己生产的劣质冰箱,不正是在建立追求卓越的文化吗? 十几年前,当阿里巴巴还在居民楼里,马云不就对着手下十八罗汉的滔滔不绝的发表企业愿景价值观时么? 几年前,随着小米异军突起,其在后来被众多创业者竞相推崇的的”平等“”扁平“”用户导向“,这不是企业文化么?

这样的案例细数起来,更是不胜枚举,他们也都在告诉后来的CEO们一个道理,那些优秀的企业都是从一开始就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 文化建设对创业公司从战略选择到执行落地,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其实在创业之初,文化的基因就已存在,基因、行业、创始人风格等诸多不同,让各自的企业文化都呈现着独一无二的面貌,就如CEO在做战略选择,决定作什么不做什么,通过什么方式做等问题时,文化就是决定那些选择背后的隐性因素。 同时,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引导着团队成员的价值观、战斗力、行为,创业团队的发展历程都是在找到行业痛点后,迅速完成的产品的原型打磨,在借助资本力量打开市场,期间人员增长、业务难度增加等都会带来的文化稀释,而且这些往往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CEO很难再像过去通过个人以身作则影响团队的每个人,这时文化将成为决定战略能否有效执行的重要因素,那些半途夭折的创业案例不也比比皆是么,就如凡客的昙花一现 文化建设与经营业绩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这往往会被很多CEO 所忽视。 文化建设的好坏,我一般会从三个层次即“外显层”“行为层”“业绩层”去做判断 今天任何企业在招聘时都在说类似于“老板好”“美女多”“零食无限供应”的话,这些在我看来就和那些挂在墙上的语录一样,属于文化的一种,只不过这只能是文化的表层,并不能算是文化的核心,可怕的是,有些CEO把这种表层的东西当成了文化的本质。 今天我们有很多类似阿里铁军的团队,他们的行为、行事风格是明显带有自己的企业文化烙印,诸如此类的案例不胜枚举,这就是文化在”行为层“所带来的意义。 文化对于经营业绩的推动,这是才是更大意义上的价值体现,很多CEO认为文化是虚的东西,怎么能对经营产生影响呢?需要说明的

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推进

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推进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校园文化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互相影响,对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相互促进的作用。为此,总结了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推进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创新创业体系重构的角度探讨了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互补与推进的重要作用。 标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创新创业 doi:10.19311/https://www.360docs.net/doc/ce1538347.html,ki.16723198.2017.01.071 1前言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标志着创新创业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扎实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中高级技能人才。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与人才培养趋向多样化和综合化发展。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都将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列为重要发展方向。这表明国家对高等教育院校培养人才提出了综合素质和创新发展的高要求。 校园文化是校园内的一种群体文化,这种群体性文化以校园为中心,通过学生、教师间的相互参与而形成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的统一。在校园文化的发展中,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作为重要的参与者引导校园文化的发展。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精心培育的过程。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人才的培养体系的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2创新创业校园文化及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性,这样一个群体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意识形态和共同的多元化视角。大学生的校园文化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兴趣爱好型、非盈利性公益服务型和创新创业型。本文主要探讨创新创业型群体所形成的校园文化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推动作用。 近几年来,一方面,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极大的提升的影响,创新创业在各高校发展的如火如荼。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发展对创新创业教育引导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创业指南)创业期企业文化的烦恼

创业期企业文化的烦恼 有人说,创业期企业的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也有人说,创业期的企业最要紧的是打市场,搞销售,这个时候不要谈什么企业文化,等企业做大做强了再提企业文化。真是这样吗?我先给大家讲个案例。 我有一个朋友是一个“海龟”,回国后跟几个朋友合伙开了家网络技术公司,专门给企业做管理软件和相关技术服务,他担任CEO,另外几个人以合伙的形式担任公司的技术、市场、销售等要职,刚开始大家干劲很足,也非常的团结,公司的业务增增日上,2年后年销售额达到了2亿多,但这时问题出来了,几个人开始闹分家,一方面是由于个人贡献大小不同而产生的利益纠纷,另外一方面就是大家各有各的打算,有人想另起炉灶,有人想分钱散伙,也有人想继续发展。更严重的是,下面的管理人员也人心惶惶,一个副总带走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到了竞争对手那里,公司业务快处于瘫痪状态了。 后来我这位朋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对公司人事进行了大胆改革,并重新对公司进行了定位,半年之后整个公司稳定下来,重新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在一次聊天中,他回忆这件事说,那阵公司真是糟糕透了,大家都没心思工作了,连他都觉得奇怪,他对员工很好,公司的待遇也很高,但为什么会这样呢?后来他悟出一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志不合不同与谋”,价值观不一致的人,在一起早晚要打架,所以他快刀斩乱麻,先是坚决明晰股权关系,想走的走,想分的分,然后就是重新树立公司的文化,洗心革面,重头开始。这次变动给他最大的教训就是,以前他总是觉得销售很重要,忽

略了文化建设,但是不知不觉公司就产生了许多负面文化,文化不是有没有的问题,是如何建的问题。创业期企业的文化就象是一棵小树,企业高层要象园丁一样,经常的给他浇水、施肥,还要修剪那些长歪的树杈,必要时还要进行矫正,否则这颗小树可能就会长歪,甚至长出毒瘤。 有很多创业期的企业都面临这样的问题,企业刚刚创建时,往往是因为一个点子,一个好的想法,创业者就开始了行动,刚开始大家关注更多的是物质回报,是一种创业的冲动,比如刘永好当初是一个小学老师,下海创业只是想让老婆孩子过得好一些,想法非常的单纯,对于什么价值观、战略和文化都没有考虑太多。可是企业经历了最初艰难的创业阶段,有了一定的基础后,这时创业者的想法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最初的目标也许已经完成了,那接下来该干什么?尤其是对于那些由几个人组成的创业团队更是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下一步怎么办?这关系到很多问题,包括企业创始人的个性、理想、目标等等。创业期企业的文化究竟有哪些烦恼呢? 老板行为决定了企业文化。 创业期的企业由于更关注企业的生存问题,所以老板大都把焦点几种在市场开发和产品销售上,一般老板的主要工作也是营销,做技术和研发的很少。很多老总都是“公牛型”的人,个人魅力很足,威望很高,象蒙牛集团的牛根生,就是这样一位企业家,个性耿直,他的这种风格就体现在蒙牛的日常管理中,比如蒙牛文化里有“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这样的警句,效果很好,同事之间闹别扭的少了,互谅互爱的多了,非常生动地体现了蒙牛的人才理念。另外,牛根生本人是个很坦荡的人,很讨厌组织内部的官僚主义,因此公司从创业初就形成了这样的文化,上下级之

大学生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基地

大学生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基地 一前言: 当今大学生就业创业已成为整体经济社会的重点难题,其原因 主要为两点,第一就是毕业大学生人数庞大,同时与社会待业人士、下岗职工以及二次就业人士有着十分激烈的工作岗位竞争;第二就是大学生所学专业不能很好的和实际的公司企业用人政策相吻合。从而导致大学生创业就业困难。而我们的大学生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基地在通过有效培训与指导毕业大学生与社会待业人群之后,能有效的帮扶他们进行就业与创业,从而在创意孵化基地形成良好的就业创业帮扶循环。 二业态概述: 文化创意: 文化创意产业,顾名思义,为结合了文化及创意的产业。而对“文化”一词有诸多不同的定义。“文化”一词,广义来说,泛指在一个社会中共同生活的人们,拥有相近的生活习惯、风俗民情,以及信仰等;狭义的来说,即是指“艺术”,是一种经由人们创造出来新型态的产物。不论就狭义或广义的文化而言,“文化创意”即是在既有存在的文化中,加入每个国家、族群、个人等创意,赋予文化新的风貌与价值。 文化产业指:“一个经济活动群组?开拓和利用创意、技术及知识产权以牛产并分配具有社会及文化意义的产品与服务,更可望

创意产业包括十一个行业类别:广告、建筑、艺术、与工艺品、设计、数码娱乐、电影与录像、音乐、表演艺术、出版与印刷、及电视与电台。 承诺:“加快推动文化及创意产业,是我们的重要工作之一。我们会尽快设立文化及创意产业咨询架构,广纳产业界、文化界,以及相关范畴的外地翘楚,共同参与。我们将与大家一起,探讨中国文化与创意产业的发展远景、路向和组织架构,研究全面发挥优势,整合资源,重点推进”。 大学生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基地: 大学生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基地是致力于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与现今社会多样文化艺术产业对口的集管理理论、专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与推荐、创业指导与帮扶的多元化、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机构,同时也是一个专业的大学生就业创业专业展示交流平台。 通过在本机构进行培训与指导帮扶,并顺利通过考核的大学生, 我们将针对学员本身的个性特点,对其进行专业的就业指导推荐与创业指导帮扶。从而达到在本大学生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基地内的有效就业与创业循环,发掘与扩大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潜能,形成良性的大学生文化创意产业就业与创业的优质人才与产业循环。最终达到解决绝大部分本

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路

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路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创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关心的主要问题。高校要充分认识创业教育的历史沿革、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向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大力宣传创业教育观念。本文通过考察国内高校进行创业教育的情况,试图找出适合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创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创业文化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体系也发生巨大的变化。高校扩招带来就业人数的剧增,这给学校的就业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一直以就业教育为主的我国高等教育已日益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目前,创业教育在世界各国高校已得到普遍重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已开展试点工作数年,其现状如何?存在哪些不足?如何进行完善?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创业教育的概念及其实施必要性 创业教育,即英文“Enterprise Education”的中文表述,上世纪80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了这一新的教育概念,并将其表述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在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笔者认为,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可以定义为:以提高学生自我就业能力为目的,使较多的毕业生成为职业岗位的创造者的教育;是开发和提高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教育。其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己、了解就业形势,了解劳动力市场现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自信、自主的创业精神;指导学生积累创业知识,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提高自主创业能力;向学生提供各种创业信息,帮助学生选择创业方向,作好创业准备。 我国的创业教育虽然处于起步和试点阶段,但总的来讲已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在大学生中全面实施创业教育非常必要。 开展创业教育是适应当前就业竞争形势的需要。我国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毕业生人数大幅增长,高校毕业生由1999年的100多万,迅速增长到2006年的413万人。但就业岗位并没有与高校扩招的规模一起增加,面对每年就业人

创业企业如何进行企业的文化建设

创业企业如何进行企业的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随着企业最初的创立而产生的,企业自产生之日起就同时有企业文化的存在,只是看创业者是否善于创立、治理企业文化。我们明白,企业初建,万事皆新。专门是新班子、新职员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都带着各自过去的经历和原单位的文化。这一时期,是多种文化交融和碰撞最为猛烈的时期。假如没有主导性的企业文化对各自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规范,企业就难以形成统一意志、统一规范和统一行动。因此,企业初建时期,就必须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厂房、设备等硬件建设置于同等重要地位进行综合统筹。同时也应看到,企业初建时期也是企业文化建设成本最低的时机,这是因为初建时期的企业文化没有定型,尚处在发育时期,没有变革的阻力,一张白纸能够勾画最美的图画。台湾宏基电脑董事长施振荣认为,企业文化不是一次运动,用两三年时刻就能够达到。最好是从企业小的时候就开始着手企业文化的建设,因为大了一后,再去建设企业文化就比较困难了。看来初创企业一开始就将企业文化写入日程,将对以后的企业进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国内的一些新建企业,创业伊始,在治理上就抓两件事:一抓国际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二抓企业形象建设,并通过这两项工作带动企业的全面治理工作,这种体会专门值得借鉴。娃哈哈公司创始人宗庆后总经理从创业之初就十分重视精神面貌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18年来始终不懈地着意培养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在经济快速进展的丰沃土壤中,娃哈哈“家”文化经历了起源、进展和逐步完善的历史进程,最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家”文化系统。 关于刚成立不久的企业,不像进展起来的企业,企业体会理念、价值观等在创业者的心目中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雏形,并没有形成,谈不到加以确立和推广,更谈不到加以凝视和重塑。初创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与成长进展起来的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将有本质的区别。进行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除了要花费大量时刻和精力来塑造明确的理念体系外,还需要系统地对制度、行为和物质层面进行规划,同时要专门组织培训、研讨等活动进行文化导入和重塑,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关于初创企业,没有必要进行大规模的文化重塑和建设工作。但也并不是说不进行企业文化的创立和建设,那个时期是文化形成的关键时期,必须找准核心理念,为企业长期进展奠定思想基础。关于初创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掀开企业文化的面纱 国际专门多的知名公司的品牌无不来自其背后具有辐射性企业文化的支持,如可口可乐的美国文化、劳斯莱斯的贵族文化、万宝路的牛仔文化、白兰地的田园文化、当劳的温情文化等等。因此,创企业确实是创文化,企业是否真正创立和进展成功,确实是看是否打造了强势

校园文化建设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促进作用

价值工程 0引言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在传统价值与市场伦理、民族道德与外来观念同时作用下,大学生个体处于多元价值之中,社会公德意识淡薄、追求 实用主义、 理想追求荒芜、传统美德弱化等并不鲜见,导致人文关怀在学生群体中贬值,其创新与批判精神失去了价值归依,令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任重而道远。 1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作为继承和弘扬有中国优秀文化的主阵地,现代大学对于我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先进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有着重要的功能与地位。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既吸收着社会文化的精髓,同时又是推动社会文化前进与发展的重要“内核”和杠杆。 大学校园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由特殊的社会群体——— ‘大学人’在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流与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大众文化或其他社会文化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的文化系统,是大学长期以来所积累的精神 成果的总和,具有先导性、创新性的特点。”[1] 而“大学精神”则是其最高表现。所谓大学精神是指一所大学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所拥有的最富典型意义的稳定的心理定势和精神 状态,是该大学感召力、 凝聚力、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体现,是学校办学历史的文化积淀与价值追求,是“能激发师生积极性,增强学校活力的群体意志”,“是大学赖以生存的 支柱和精神动力” ,“从本质上讲,它是学校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管理模式的哲学抽象。”[2] 大学精神的形成,同学校的独特历史、地理环境、文化特色密切相关,它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较强的融合性和渗透性。校园文化既体现了高校未来发展的价值取向,又充分发挥其内在凝聚力和对外吸引力,并能有效促进教学育人、科 学研究、 服务社会这三大基本职能的完成,故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提升学校的品位和声誉;高层次的校园文化,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办什么样的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这是办好大学的根本性问题。儒家经典《大学》中的“大学”概念包含了四种意义:成人终生教育、“大人”教育、大学校、大 学问。其根本则指向“大学问”,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通过教育发扬人性中本来的善,培养健全的人格(“明明德”);通过教育达到修己立人,推己及人,化民成俗,以改良社会风气(“新民”);通过教育使整个社会达到古之谓“至善”的理想境界,也即教育的终极 目标( “止于至善”)。创业教育的目标,就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内在要 —————————————————————— —基金项目:本文为云南民族大学青年基金科研项目(11QN13)的 研究成果之一。作者简介:聂丽君(1978-),女,云南昆明人,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 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共事业管理。 论校园文化建设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促进作用 On the Role of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聂丽君NIE Li-jun (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昆明650031) (School of Management ,Yunnan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 ,Kunming 650031,China ) 摘要: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个热点,文章着重从育人环境入手,将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联系,分析了 两者关系,指出创业教育的旨归和大学精神、 大学育人目标相一致,提出通过国家利益至上价值观的传导、大学精神的弘扬、大学核心理念的坚守来淳化师生道德和保证创业教育品质。 Abstract:College Students'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a hot spot of higher education.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the university students'innovative undertaking education and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phase,analyzes both relationship,and points out that the enterprise aim of education and university spirit,university education goals,presented by the national interest as the highest value of conduction,university spirit,the core concept of university students'moral and to come to ensure the education quality. 关键词:创业教育;大学生;校园文化;促进Key words:enterprise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campus culture ;promotion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3-0260-02 进入大一时就应该开始,并且随着年级不同,指导内容的 侧重点有所变化。所以,职业指导的长期化、微观化、具体化、专业化是心理学专业,也是其他专业大学生职业指导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竟乾.论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性及具体措施[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业教育版),2006,2. [2]张福珍.论职业指导元的素质要求与培养途径[J].天津职业 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9. [3]关勇.论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5,(10):30-31. [4]胡剑锋主编.大学生职业指导(提高篇)[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 [5]闫继臣.高职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必须适应学生的就业需求[J].教育与职业,2006,(5). [6]冯羽.我国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方式的转变-浅议职业生涯规划在高校中的实施与应用[J].现代教育科学,2004,(11). ·260·

高校创业文化的培育对策

一、创业文化的由来 “创业文化是关于创业意识形态、知识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精神风貌、文化氛围和制度体系,是在创业活动的过程中,人们普遍表现出来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基本态度、行为方式。”创业文化最初来源于以斯坦福大学为辐射源的硅谷创业文化,最突出的文化特征是勇于创业、鼓励冒险、宽容失败。主要表现为只要你有创业的意识、有创业的勇气,不论你从事哪一方面的创新都是可取的,即使其前景不是光明的,即使其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缺陷,这都不意味着彻底的失败,相反,失败意味着你获得了更多的经验。硅谷文化表现出来的最直接、最深刻的意义为只要你有创业的能力、你有创业的梦想和抱负,都可以在这里施展,不用惧怕失败,而且只要你成功了,任何有前途的技术都会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生产过程中,转换为现实的生产力。 创业文化来源于美国硅谷这样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但并不局限于高新技术产业活动,其体现的创新精神、创新勇气、创新心态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得以坚持和发展。在我国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创业文化建设为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创业教育因此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重视,高校创业文化得以建设。由创业文化概念可以引申出高校创业文化的内涵:高校创业文化是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指导大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行为方式以及学校管理方式。高校创业文化建设有利于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良好创业心理品质的建立、创业能力的提高,最终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行为的形成。 二、影响高校创业文化的因素分析 1.高校创业教育的观念和创业教育的系统性。高校是大学生成人成才,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场所,高校设置的各种课程、举办的各项活动,以及表现和传递的文化精神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高校对创业教育的态度及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大学生对创业这种实践活动的认知。高校重视创业教育,不仅会给大学生提供全面的创业知识,创造创业条件,而且能够真正帮助大学生进行创业体验,这无疑对大 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能力的提高具有重大影响。当今许多高校缺少鼓励大学生积极进行创造的价值导向,认为大学生没有资金、人脉、经验,成功创业是难以实现的目标,所以没必要进行创业教育,这种落后的创业教育观念严重影响了高校创业文化建设。部分高校已经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并积极承担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代责任,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有条理、合理的创业教育。但总体来说,我国高校目前还没有建立较为完善和成熟的创业教育模式,大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并不能真正引领大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创业观。 2.校园创业文化的氛围。校园文化氛围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影响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大学生独立意识的提高,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小规模创业、参与经济活动的现象并不鲜见。许多大学生利用闲暇时间在学校广场摆售一些闲置书籍、物品或者较为新颖的小产品,有的大学生甚至作为某一学习培训机构或者报纸杂志的校园代理在校园内招生、推销,这就形成了校园创业的文化氛围。高校对这些自主经营、自主尝试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大学生对创业的认知。如果高校积极肯定这些行为,甚至通过举办一些创业竞赛活动来激发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和制度保证,就能促进良好的校园创业氛围的形成,为高校创业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条件。相反,如果高校对这种行为予以制止和管制,会直接打击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这既不利于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也不利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 3.大学生自身的创业意识与创业素养。高校创业文化是基于高校创业实践基础上的,毫无疑问其最主要的实践主体应该是大学生,因此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素养对于高校创业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创业意识是大学生进行创业的第一步,大学生有了要创业的意识、主观需要,才会努力实践;如果没有创业意识,高校创业文化建设也就无从说起。同时,在具有创业意识的基础上,大学生还要具备一定的创业素养,才能将创业活动进行下去。所谓创业素养就是指大学生所具备的进行创业的创新精神、创业技能、良好心理素质、团结合作与乐于奉献精神 [摘要]创业文化由来已久,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就业压力的增加,创业教育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重视。但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文化建设还不完备。因此,必须通过营造良好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建立系统的创业教育模式、搭建创业平台等对策,加强对高校创业文化的培育。 [关键词]高校创业文化 培育对策 [作者简介]于雪丽(1964-),女,黑龙江讷河人,齐齐哈尔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王永明(1972-),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齐齐哈尔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等学校创业文化建设与传承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522342)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5-0096-01 高校创业文化的培育对策研究 于雪丽王永明

创业文化

创业文化 编辑 创业文化是指与创业有关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氛围,其中包括人们在追求财富、创造价值、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和心理意识, 主导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目录 1简介 2理论介绍 3主要内容 4四大理念 1. 4.1 核心理论 2. 4.2 创业观念 3. 4.3 长效机制 4. 4.4 社会保障 5文化培育 1简介 “创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创业”,不再局限于企业创业,而是指所有法人和自然人自主进行生产经营、组织管理、发挥潜能、整合资源、创办事业、创造财富、谋求发展、成就事业、满足需要、贡献社会、实现价值追求的实践和过程。其本质是一种以创造价值、成就事业为目的的自主、创新的实践。“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耕耘”、“化育”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中创造的,是人类交往中“教化”形成的,被体现在“人工制品”中,被体现在传统意识中,包括衍生的和新生的观念。 由此可见,创业文化是一个系统的社会文化工程,具有非常深刻的社会、经济、文化意义,它并不单单指的是文化,而是与经济直接挂钩的,具有可认知性的,体现着知、情、意相统一的文化精神。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开拓、冒险和创新,即鼓励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具有开拓向上的勇气和激情,直面和容许失败,拥有和弘扬团队精神,注重学习培训,把知识经济时代的科学精神与创业精神相融合,通过知识和创业价值的发掘来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经济的腾飞。

2理论介绍 创业文化植根于一个商业性生态系统,它们深深地立足于地方乃至整个社会。它们体现地方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更推动地方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创业文化的提出,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性产物,创业文化体现着社会历史发展观基本问题的撞击和融合。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即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意识即人类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社会心理、道德、宗教、政治思想、法律、艺术、科学和哲学等基本要素?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认识和解决社会历史问题的出发点,是社会理论的基石。虽然社会意识的产生及其内容是以社会存在作为自己的物质基础,并且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但是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又具有巨大的相对独立性,即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对经济政治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进步的思想意识对社会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反动腐朽的思想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消极阻碍的作用。 认识社会历史的发展,不能不探究这个社会理论的基石;理解创业文化这个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性产物,我们更不能不挖掘其存在的社会理论基础。感悟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更能说明创业文化这个系统性社会工程,并不单单指的是经济或文化,而是经济及其文化二者的“相濡以沫”,在经济创业中发掘价值观文化,以价值观文化牵引创业、经济的腾飞。 著名企业管理理论家杨先举教授在谈到“企业文化”的构造时,从结构方面作三个层次的认知分析,即内层文化,幔层文化与表层文化。同样,我们对创业文化也可以作如是理解,将创业文化看成是由价值观、组织制度与标志品牌三个部分组成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统一体。标志品牌文化是价值观部分的溢露,既受制于价值观部分,也受制于组织制度部分;同时,标志品牌部分和组织制度部分对价值观部分也起反作用。因而,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候又会通过抓具体事物去做好各方面工作,即由表及里,依次抓起。 价值观部分是内隐的、处于深层状态的文化,是创业文化中的内核。我们之所以说,“创业文化”具有威力,能“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老子》第十四章),指的就是价值观这部分内容。有理想才能有激情,有了激情就有了不竭的动力,拥有共同的价值、理念、信仰才能表明创业文化的群体拥有与共同的创业导向,才能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团体,才能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华西村——这个组建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我国当代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早在1995年就名列中国乡镇企业最大经营规模的第三名和最高利税总额的第一名,村里没有一个暴发户,也没有一个贫困户,就是得益于华西干部奉行“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处事公正、淡泊名利、乐于奉献”。华西企业奉行“精益求精、开拓创新、追求信誉、服务第一”的“华西精神”。 组织制度部分,处于创业文化的第二层次,即幔层文化。它发端于创业文化的深层。这一层次的文化,也起着教化人的作用,通过它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从而使创业文化的价值观部分得以贯彻和实现。华西村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明星村,也是与村里始终保持着一套班子、几块牌子的组织机构的作用分不开的。平时,注重发挥村、支“两委”的

高校转型背景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研究

高校转型背景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研究本文分别从创业型高校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及转型背景下创业型高校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和策略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标签:创业型高校;新方向;创新创业 1 转型背景下创业型高校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 1.1 目标定位问题 目前很多地方高校对创业教育的认识理解不到位。有的高校即使开设了相关创业教育的课程,也基本上以选修课程为主,内容主要是教会学生如何办企业、如何推销产品,而对创业的意志培养、政策制度解读等内容不重视。换言之,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内容都是致力于要教会学生创业的“知识”与“技巧”甚至于创业的“成功模式”,创业教育的功利性追求色彩浓厚。这些对于创业教育的表面认识和错误认识,使得多数地方高校僅仅停留在开设课程、传授技能这一基本层面,没有从人才培养的高度去认识。创业教育实质上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促使大学生成长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1.2 组织管理问题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通过规范的管理和有效的组织体系来确保创业教育的理念、方案落到实处。而现实是,地方高校拥有的社会资源较为有限,难以在政府、银行等多部门之间发挥协调作用,最终造成地方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无法开展。从学校内部看,地方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管理混乱的问题。许多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没有一个牵头部门统一组织、统一协调。如有的学校创业教育的选修课由教务处开设,创业教育的通识必修课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管部门开设,创业教育的讲座由就业部门开展,相关的学科竞赛由教务处牵头,相关的社团活动和“挑战杯”竞赛由团委牵头。多部门合作本是开展好创业教育的必要条件,但如果没有一个部门主要牵头,容易形成各自为阵、互不通气的混乱局面。 1.3 师资力量问题 过硬的师资队伍是创业教育成功开展的基本条件。创业教育涉及到众多的不同学科,内容丰富、政治策性强、实践性强,对师资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需要教学者既具备创业理论知识又具有创业实战经验,这样的教学才不枯燥,对学生才会有吸引力和启发意义。许多地方高校的“转型”还刚刚起步,一些学校口号喊得高、实际推动慢,尤其是在既具有理论功底又拥有企业管理或生产实践经历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上还缺乏有效机制。所以,许多高校尤其是条件相对落后的一些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把创业教育课程完全交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老师或就业中心工作人员来完成。这些教师基本上从校门到校门,绝

创业如何创企业文化完整版

创业如何创企业文化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创业如何创“文化” 创业企业必须着力构造自己的企业文化,这是企业文化本身及对企业的作用力所决定的。有些人把企业文化视为泛政治化的东西,这样对企业尤其对创业企业一点好处都没有。其实企业文化就是经营者为了实现其经营意志,着力塑造并在经营活动中体现的企业本质特征。企业文化对企业的作用力是具实战意义的。创业一开始经营者就必须依照自己的管理思想或管理创意来组建一个目标一致的团队。如果申请创业投资,投资人除了看好你的项目,更看重你有没有自己的经营思想。例如联想风险投资便要求创业者在商业计划书里写出公司的核心理念;在创业期间,企业文化的导向、凝聚和规范作用,可以使你摆脱管理不到位的缺陷,轻松跨跃经营险滩;总之,企业文化的作用就一句话:提高企业经营业绩--这里是“提高”,而不是什么“促进”。 ? 说到企业文化挣钱,美国知名管理行为和领导科学权威约翰·科特教授与其研究小组,用了11年的时间调查“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结果表明:重视企业文化的公司与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公司:11年的总收入增长率,前者为682%,后者为166%。公司净收入前者增长756%,后者只增长1%。 ? 企业文化是企业创造竞争力的最重要的管理平台。这个台子扎不好,唱什么戏都可能塌棚。联想柳传志在谈如何创办成功企业时说得好:管理是房屋,企业文化是地基。 ? 那么,创业企业如何创建自己的企业文化呢

? 一、解决观念问题,形成共识。 ? 这需要创业者积极倡导和鼓动,也可以请一些实战性的理论专家来讲课,弄清企业文化的概念、特征、作用等基本理论,统一大家的思想,形成树立企业文化的共识。这一步非常重要。如果一开始就有抵触或者大家盲目地服从,就会造成文化与管理的脱节。 在统一思想中,有个观点必须树立起来,那就是企业文化是可操作的,是一个有计划、有执行、有评估、有调整、有变革、有升华的科学体系,而不是有些学者说的“无为而治”自然而成的。这对创业者尤为重要,有时候一听一堆高深的企业文化“玄学”就可能会放弃创业初期建立企业文化的想法,“等发展了再说吧!”。这也是一种错误认识,因为你不着力创造强势的健康企业文化,企业便会滋生一种潜在的负面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的反作用力会吞噬你创业中的许多经营成果。 ? 所以呢,你请老师讲课,千万不可请个讲“大道理”的。 ? 有了共识,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 二、摸清团队,找到利益共同点和价值取向的统一点。创业一般是团队的运作,这就需要对团队每个人进行调查。说是调查,其实是一项能提升人气的管理沟通。要弄清大家对创业的思路和前景的看法,有哪些期望,有没有差异,什么差异,共同的利益观是什么,

关于文化强省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萍乡市文化强省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在省委宣传部的关心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萍乡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文化强省建设决策部署,积极履职,主动作为,从文旅融合、文旅产业和文化事业、文艺创作、文艺活动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文旅融合开局良好 一是全面完成了市县文旅部门机构改革任务。在全省率先制定机构改革三定方案,完成了班子分工和科室人员调整,确保了改革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二是加快推进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出台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实施方案》,起草了《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三定方案》(送审稿),目前正在审批程序。三是高标准承办了两个全省性现场会议和活动。今年5.19中国旅游日江西分会场活动暨萍乡市第六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在萍乡武功山火热进行,我市推出了12项子活动和春夏精品旅游精品线路,受到了省厅领导和各地市新闻媒体的高度评价,也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应。6月27日,全省公共文化领域重点改革任务暨旅游厕所革命工作现场推进会在萍乡召开,省文化和旅游厅池红厅长亲自出席,全省各设区市等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萍乡市作了典型发言,得到了省文旅厅领导

的充分肯定。 (二)文化事业稳步推进 一是推进两个“国字号”创建。着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全面启动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先后召开了高规格的示范区创建工作推进会和培训会,加快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网络建设,完成5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372个村(社区)、104个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市图书馆将于今年年底竣工,市文化馆建设纳入市政府重点建设项目,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坚持常态化督导,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创新工作举措,营造创建氛围,形成创建合力。深入推进武功山创5A工作,市委主要领导专程对接国家部委,得到了很好的成效。按照创建标准加大了武功山景区项目建设、精细化管理的督导力度,使景区时刻保持迎检状态,积极做好各项迎检准备。二是艺术群文工作繁荣发展。歌曲《真情永恒》在省、市电台电视台广为传播,电视剧《初心》荣获第29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电影《带你归家》完成拍摄制作并得到公安部、国家禁毒委及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情景诵读《驿站里的萍乡》在2019年中国女子围棋甲级联赛“萍乡·武功山站”活动开幕式上精彩演绎了萍乡深厚的文化底蕴;莲花采茶戏《将军还乡》选段作为全省四个红色现代戏选段之一,并于7月底参加了第七届江西艺术节开幕式演出。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成效彰显,春锣《闹洞房》获全省传统表演艺术类非遗展演优秀演出奖,上栗傩舞队获全省首届傩文化展演展示活动二等奖,全市三

新商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新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e1538347.html, 新商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新发展 作者:石斌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9年第08期 摘; 要:新商科是对传统商科教育的新理解、新认识,其与高校的创新创业存在着深层的逻辑关联与现实诉求。新商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必须发挥自身优势,摆脱传统模式,另辟蹊径,转变教育理念,凝练教学特色,准确定位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才能走出一条适应新时代潮流的创新发展之路。 关键词:新商科; 高校; 创新; 创业; 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0;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8-0036-01 新商业概念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相一致,其旨在培养有自我价值观念的终身学习者,关 注社会发展变迁、面向未来。新商科不但注重学生批判思维的培养,还注重表达与思考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的培养,追求教育的新境界。新商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新发展。 新商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关注小众学生群体个性化需求和全体学生成才的一 般性、综合性需要,建立起“顶天立地” “三位一体”的“金字塔”教育目标体系。具体来说,应从知能培育上,关注全体新生,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特性和能力,向学生传授创新创业知识和专业职业知识,使学生掌握创新创业必备的专业知识、创业理论和方法;从理念塑造上,应侧重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放思维和国际化视野,激发起学生敢冒风险、直面挑战的决心和勇气;从项目实战层上,应有针对性地,通过倾斜化的资源配置,尤其是为了帮助具有强烈创业欲望的学生参与成果转化和创办企业,应对其进行个性化的创业指导和帮扶。 新商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做到知识的系统化和学生需求個性化之间的协同耦合。由此,新商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要围绕着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体系,体现出“四年一贯”、“协同发展的理念”。如:在创新创业课程上,高校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围绕着国家、省级各级政府部署,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精准化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对接区域产业链和需求链。如:理念塑造阶段主要开设通识课和专业基础课,针对新商科对人才需求的特点,以必修课、专题课形式开展。在专业课中增加专业创新型探讨、专业创业案例分析等内容,通识课可以开设国际人文礼仪、世界经济等专题,同时应上好基础课,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意识。为了学生选择性学习并掌握一些基本创业理论、方法和新商业模式等,让知能培育阶段主要开设创新创业课和专业核心课,创新课可以选修课或讲座形式开展,如:网络创业、商业计划与体验等;项目实战阶段应以模拟创业、创业设计大赛等方式开展以专业实践课和创业课,帮助学生提升创业成功率,如:开设商业创业实践、商业企业孵化等专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