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智慧校园实验校牌匾及全国重点课题立项证书

4、智慧校园实验校牌匾及全国重点课题立项证书

一、智慧校园示范校铜牌、证书样板

二、智慧教育科研(重点、独立)课题立项证书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教育政策

目录 1前言 (5) 2总体要求 (6) 2.1建设目标 (6) 2.2建设原则 (7) 2.3建设模式 (7) 2.4建设内容 (8) 2.5建设流程 (9) 3用户信息素养 (10) 3.1学生信息素养 (10) 3.1.1学习态度与思想意识 (10) 3.1.2学习方式与技能 (11) 3.2教师信息素养 (12) 3.2.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 (12) 3.2.2教学方法与技能 (12) 3.3管理人员信息素养 (13) 3.3.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 (14) 3.3.2教育领导与管理能力 (14)

3.4技术人员信息素养 (15) 3.4.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 (15) 3.4.2信息技术专业技能 (16) 4信息化应用 (16) 4.1主要类型 (16) 4.2总体要求 (17) 4.2.1建设要求 (17) 4.2.2应用要求 (18) 4.3教育教学 (18) 4.3.1网络备课 (18) 4.3.2网络教学 (19) 4.3.3网络教研 (19) 4.3.4课堂教学 (19) 4.3.5教学资源 (20) 4.4教育管理 (21) 4.4.1教务管理 (21) 4.4.2行政管理 (21) 4.4.3财务管理 (22) 4.4.4人事管理 (22)

4.4.5学生管理 (22) 4.4.6设备资产管理 (23) 4.5教育评价 (23) 4.5.1学生发展性评价 (23) 4.5.2教师发展性评价 (23) 4.5.3学校发展性评价 (24) 4.6生活服务 (24) 4.6.1家校互通 (24) 4.6.2文化生活 (24) 4.6.3社会开放 (25) 5基础设施 (25) 5.1主要类型 (25) 5.2总体要求 (26) 5.2.1建设要求 (26) 5.2.2应用要求 (27) 5.3网络环境 (27) 5.4数字终端 (28) 5.5数字化教学空间 (29) 5.6创新创造空间 (29)

普通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标准

附件二: 重庆市中小学校“数字校园” 建设标准 (试行)

二О一三年三月 编制说明 一、本建设标准是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及市教委、市经信委、市科委《关于印发〈重庆市“数字校园”实施方案〉的通知》(渝教科[2009]27号)文件精神进行编制。 本标准包括数字校园基础设施、数字校园应用服务系统、数字资源等

三部分。 二、编制原则 1.本标准按照学校班级数量进行分类:高中、初中、九年一贯制、中心校(完小)Ⅰ类为24个班以上,Ⅱ类为12-24个班级,Ⅲ类为12个班以下。村小(教学点)不单独分类。 2.校园网络系统建设必须符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指导意见》中的原则、设计和建设要求。 3.校园网络系统综合布线、功能室综合布线应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路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2887-2000)和公安部公共安全行业标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网络技术要求》(GA/T 387-2002)的相关要求。 4.必配和选配相结合,必配部分是每类学校进行“数字校园”建设必须要实施的,选配部分均注明“()”,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5.本标准执行情况由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负责指导和监督。- 2 - 目录 高中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标准 一、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建设 ................................................ - 2 -

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实践研究方案

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实践研究方案 (讨论稿) 一、课题名称: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实践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 (一)201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规划纲要》深刻阐述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具体规定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教育规划纲要》对教育信息化问题非常重视,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作为一个独立章节(第十九章),从“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对我国教育信息化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并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加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升级换代。制定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技术对于教育发展产生的革命性影响,源于信息技术所具有的独特的、难以估量的强大的数字技术优势。这种数字化的技术优势,在改变着信息的呈现方式、传播方式、传播速度、传播范围和加工处理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甚至思维方式。无所不在的数字化信息技术,已经使人们生活在数字地球的环境中了。 教育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应对知识经济挑战、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已成为各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前瞻性战略选择。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全局中的关键环节,是实现教育学方式变革、促进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助推器和倍增机。 (二)发达国家在基础教育领域纷纷开展校园层面的信息化推进计划。 美国在2006年和2008年两次发布数字校园报告;2007年进行数字校园趋势调查;2010年10月,美国教育部发布了“改变美国教育:技术助力下的学习”发展计划,将关注点放在了技术支持下的在线学习及有效评估上。美国作为世界所公认的教育信息化发达国家,其1.强调泛在技术在数字校园中的应用;2.重视数字化学习和在线学习;3.标准化政策与多元化的实施;4.加强家校间的连通性;5.注重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及配套政策措施。 英国于2009年6月推出《下一代学习宪章》,确定了下一代学习的目标,提供了学校的自我评估框架及评估工具。英国是欧洲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中最突出的国家,其1.重视数字化管理与评价;2.强调在线课程的应用;3.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学习的紧密结合;4.注重对外开放式校园的建立。 新西兰是近些年来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得较快的国家之一,以学校为教育信息化主

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计划

项目一:数字化校园特色项目建设计划 一、需求论证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也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这一切都对快速发展中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学校提出了十分严峻的挑战。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向职业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渗透,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并大幅度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数字化校园、网上学校已被人们熟悉,职业教育正在走向全面的信息化。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应用是教育系统信息化的关键,在职业学校建设数字化校园,对于促进教师和学生尽快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促进学校教学改革,推行素质教育,促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为教师提供一种先进的辅助教学工具、提供丰富的资源库,全面提高学校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强学校与外界交流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2005年学校完成校园网建设,同时接入因特网,校园网覆盖了所有使用计算机的实验室、各处办公室、各专业组。目前校园网已覆盖整个校园。但数字化教与学以及服务区域职业教育、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能力还远远不够。作为一所综合性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以及建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校的要求,要使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迫切需要我校建设数字化校园,将更大的注意力放在信息化的深入应用上,及早做好规划,将信息化发展推向新水平。 二、建设目标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主要包括:一是完善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技术先进、扩展性强、安全可靠、高速畅通、覆盖本部、一分部、实训基地的校园网络环境;二是建设全校防盗系统;三是完善校园广播系统;四是各种资源应用平台建设;五是建设校园一卡通。 学校通过构建技术先进、扩展性强、安全可靠、高速畅通、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环境,建立全校公共信息系统,为教与学提供先进数字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建立功能齐全的教学管理系统;配合“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建设容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提高全校师生的信息化水平素养。通过数字化校园的建设项目,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和服务社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三、建设思路 以服务专业建设为出发点,建设数字化校园和教学资源中心。构筑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平台,创建开放的教学资源环境,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网上共享,为实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现代化学习环境搭建公共平台,提高管理效率与教学水平。提高全校师生信息化水平素养,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和工具,将学校的各个方面,实现环境(包括网络、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数字化,逐步形成一个数字校园空间,从而使现实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获得延伸,完成数字校园建设,对本地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起到示与带动作用。 四、建设容 (一)校园安全防盗系统

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规范指南规范.doc

附件 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推进我省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根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江苏省“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智慧教育的实施意见》等精神,特制定《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一、建设目标 智慧校园是对数字校园的进一步扩展与提升,是在教育科学、学习科学和管理科学等理论指导下,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全面感知校园物理环境,智能识别师生群体的学习、工作情景和个体的特征,将学校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有机衔接起来,为师生建立智能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改变师生与学校资源、环境的交互方式,开展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创新服务,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优化、重构教学、教研、管理和服务等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智慧校园建设要以促进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建设目标如下: 提升校园环境智能化水平。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校园中

的创新应用,建设覆盖学校日常运行各个环节的高速有线、无线网络及各种智能信息终端,实现从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到教育活动的智能化。拓展现实校园的时空维度,实现各种应用系统互联互通,着力打造网络学习空间,改变师生交流方式,构建课堂教学、教师教研、学生学习、管理评价、家校沟通、学校安全管理等一体化、智能化的校园环境。 创新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充分利用智能化教育环境,突出培养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信息环境下教学创新的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核心业务的深度融合,实现教与学方式和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优化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教研与培训等业务管理类信息系统,实施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管理、评价和服务流程优化与再造,实现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教育管理和科学决策,提升管理效率与决策水平。 打造典型示范意义的特色。结合各地实际条件和发展目标,在智慧教育环境提升、教育资源共享、应用融合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创新性、研究性、示范性应用,建设具有江苏特色的智慧校园,引领我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和发展。 二、建设原则 坚持开放多元。智慧校园是智慧教育的基本单元,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智慧校园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多样化发展。不同区域不同学校要广泛学习吸收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通过教育应用创新,形成新方法、新流程、新

数字化校园建设

【网络中心】:我院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分析与建议 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历史与含义 1.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历史背景 1990年由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教授凯尼斯.格林(Kenneth Green)发起并主持的一项大型科研项目“信息化校园计划”(The Campus Computing Project),是数字化校园的概念最早出现。 1998年1月31日,美国前副总统戈尔(AL GORE)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二十一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The Digital Earth: Understanding our planet in the 21st Century)”的演讲,最先提出“数字地球”概念,全世界普遍接受数字化概念,引出“数字城市”、“数字校园”等各种概念。 2.数字化校园的概念 数字化校园是指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拓展现实校园的实践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和管理水平与效率的目的。 二、国内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国内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在硬件方面:90%以上的普通高校建设了自己的校园网;在软件方面:一些有实力的高校通过自主开发,研发出了教务管理、办公、人事管理、学生管理、数字图书馆、远程教学等多种应用系统,网络在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中的应用取得了很大进步,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高校都建设了一些网络应用软件系统。在高校自主开发的同时,一些有远见和实力的软件公司也纷纷加入到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行业,研发出了功能完善的数字化校园软件系统,对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高校智慧校园示范解决方案x

高校智慧校园存储解决方案 20KK年7月

第1章数字化校园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 1.1智慧校园概念 在20世纪末提出“智慧校园”概念以来的十几年中,智慧校园经过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摸索,逐渐的发展起来,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期。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机遇和条件,也不断暴露出很 多新问题,如信息孤岛、信息安全等问题导致业务流程不通畅、用户使用不方便、系统应用推广难等等。随着应用系统的增多,经常需要牵扯到其它应用和流程的改造,以便进行数据共享、交换和更新。这就需要建设一个统一的信息访问平台。 目前,国内智慧校园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层次性。发达地区的教育机构智慧校园建设程度好于欠发达地区。高教、普教、职教、幼教、成教等各种教育层次,由于业务特性、管理体制和信息化普及程度存在差异,对智慧校园的需求和体会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从差异中总结共性,针对个性化的需求模式提供定制化的校园建设方案,将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建立了一套数字化校园解决方案,保证了学校的投资最大化、业务个性化、管理职能整合化、老师学生便利化。 智慧校园是一个广范围概念,它包括了现实校园及数字化空间,也包含了当前流行的虚拟大学。现实校园是智慧校园的基础,智慧校园是现实校园通过信息技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扩展与延伸,它包含了现实校园及其所衍生出来的数字空间,虚拟大学是智慧校园的远程教育功能部分,是智慧校园的对外服务的部分职能,它是传统校园数字化后社会功能的延伸。 智慧校园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把学校建设成面向校园内,也面向社会的一个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虚拟大学。 智慧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构成整个校园的神经系统,完成校园的信息传递和服务。在智慧校园里,可以通过现代化手段,方便地实现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活动的

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方案

**小学“数字校园建设”项目建议书 目录

第一章项目建设背景 1.1 项目所在学校基本概况 (1) 1.2 我校信息化建设现状 (2)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2.1 项目建设目的 (2) 2.2 项目建设的意义 (4)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3.1 我校省级示范中学,信息化基础较好 (5) 3.2 一支比较成熟的信息化教师队伍 (6) 3.3 校领导对“数字校园”建设高度重视 (6) 第四章项目建设的目标和主要原则 4.1 建设目标 (6) 4.2 总体思路 (7) 4.3 主要原则 (7)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 5.1 系统总体结构 (9) 5.2 建设内容及实现的主要功能 (10) 第六章保障措施 6.1 组织保障 (17) 6.2 制度保障 (18) 6.3 资金保障 (18) 6.4 人才保障 (18) 第七章实施计划 7.1 “数字校园”项目实施计划表 (19)

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8.1 投资估算 (20) 8.2 资金来源 (20) 第九章项目建设的预期效益 9.1 充分体现教育的公平性 (21) 9.2 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21) 9.3 有利于新教学方法的探索 (21) 9.4 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科研水平 (21) 9.5 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22) 9.6 有利于学校与家长、社会之间的沟通 (22) 9.7 向周边辐射,带动兄弟学校的发展 (22)

第一章项目建设背景 1.1 项目所在学校基本概况 1.2 我校信息化建设现状 我校历来十分重视校园信息化建设,1990年,率先开设信息技术课,是宿州市开设信息技术课最早的学校之一,在信息化建设中坚持“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分步实施、建用并举”的16字方针,将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研究与信息化逐步融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年我校完成了校园网一期工程,实现了办公室、教师宿舍的互通互联。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2.1项目建设的目的 紧紧围绕教学和科研两大核心任务,秉承传统,与时俱进,大力弘扬“求实、求是、求精,创新、创造、创业”的校园精神,让全国了解**小学,让**小学走向世界,拟建设花园式、数字化**小学,实现“五个融合”: 2.1.1、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的融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的融合,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传统备课、教学的方式及过程,充分利用校园网进行“无纸化”备课,提高备课效率和水平。建立较为完善的教学资源库,使教师

高校智慧校园存储解决方案

旗开得胜 高校智慧校园 存储解决方案 - 1 -

旗开得胜 - 2 -

第1章数字化校园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 1.1 智慧校园概念 在20世纪末提出“智慧校园”概念以来的十几年中,智慧校园经过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摸索,逐渐的发展起来,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期。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机遇和条件,也不断暴露出很多新问题,如信息孤岛、信息安全等问题导致业务流程不通畅、用户使用不方便、系统应用推广难等等。随着应用系统的增多,经常需要牵扯到其它应用和流程的改造,以便进行数据共享、交换和更新。这就需要建设一个统一的信息访问平台。 目前,国内智慧校园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层次性。发达地区的教育机构智慧校园建设程度好于欠发达地区。高教、普教、职教、幼教、成教等各种教育层次,由于业务特性、管理体制和信息化普及程度存在差异,对智慧校园的需求和体会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从差异中总结共性,针对个性化的需求模式提供定制化的校园建设方案,将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建立了一套数字化校园解决方案,保证了学校的投资最大化、业务个性化、管理职能整合化、老师学生便利化。 智慧校园是一个广范围概念,它包括了现实校园及数字化空间,也包含了当前流行的虚拟大学。现实校园是智慧校园的基础,智慧校园是现实校园通过信息技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扩展与延伸,它包含了现实校园及其所衍生出来的数字空间,虚拟大学是智慧校园的远程教育功能部分,是智慧校园的对外服务的部分职 - 3 -

能,它是传统校园数字化后社会功能的延伸。 智慧校园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把学校建设成面向校园内,也面向社会的一个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虚拟大学。 智慧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构成整个校园的神经系统,完成校园的信息传递和服务。在智慧校园里,可以通过现代化手段,方便地实现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活动的全部过程,从而达到提高传统校园效率,扩展传统校园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达到提高教育水平、管理效率的目的。 1.2 智慧校园需求分析 智慧校园应用系统建设,就是通过利用校园网上的网络基础设施,构建各种校园的应用支撑平台与信息服务系统,建立一个虚拟校园的校园应用系统,实现数字化的学习和数字化的管理。在面向信息服务的架构下,在计算资源整合、信息整合、应用整合的基础上,实现流程与内容的整合。通过任务驱动与流程调度控制,可有效协调校园所有人员、资源调配。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水平和运作效率。从长远的应用和服务上,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和运作机制, - 4 -

昆明三中智慧校园示范校试点授牌仪式发言稿

昆明三中智慧校园示范校试点授牌仪式 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和来宾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深圳市智慧教育研究院的执行院长,负责企业管理这一块的业务。像刚才李老师类似的公开示范课,我在国内很多我们的试点学校都现场体验过,按说应该司空见惯了,然而今天这一堂课下来,我油然而生了很多新的感慨,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 昆三中是中央电化教育馆“百所数字校园建设项目”示范学校之一,也是我司与云南省教育厅电教馆开展教育信息化政企合作以来,在云南的第一所试点学校。自年初开始进校建设、培训到试用,不过短短几个月时间,正是在省厅的殷切关怀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今天能够看到这么一堂精彩生动、别具一格的示范课。一方面说明我们政府对于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科学引导,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三中信息化建设基础良好、师生的整体信息化素养水平很高。

据我所知,近年来我们云南一直在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面向全省的信息化基础设计体系业已初步形成。然而,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升级,原有软硬件设施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新时期的新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基于顶层设计的资源整合、升级与扩容。 在此形势下,我们云南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组织协调、资金统筹和法律保障等宏观行政手段,创造出良好的市场环境,吸引和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共同投资和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探索出一种基于政企合作的教育信息化的新模式。通过借助于信息化企业专业的技术、软件、管理及个性化资源建设服务,进一步提高了教育信息化水平、学校教学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了教学资源的深度共建共享,甚至推动和影响了教学模式的变革。事实证明,云南省厅与我司的这种政企合作模式已经开始展示出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有了一个不错的开端。 昆三中作为云南百年名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一直走在数字校园建设、教育信息化的前沿,代表着昆明乃至整个云南中学教育的教学和管理水平。目前,学校的信息化基础建设

初级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规划方案.doc

国寺营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规划方案为了加快推进我校教育信息的进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跨跃式发展,根据《湟中县教育局“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出我校数字校园建设发展规划方案。 一、现状和背景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到位”的指导思想,学校先后建成微机室1间,交换机房1小间,1套校园广播系统,1套校园网络监控系统。学校共有微机40多台,13个教室全部实现“班班通”,各处室办公室配备了办公电脑,学生的计算机配置已达到15 :1,任课教师的计算机配置已达到2:1。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课堂,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由于后续维护资金短缺、微机室、多媒体等设备已部分老化、各处室微机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师生有一定意见,对教学和学校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注重实效”为原则,以学校网络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教育资源、信息交换平台和应用软件建设为重点,以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为核心,以管理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全面改革学校教育教学手段、创新教育模式、提升教育质量为目的,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构建数字化校园体系,为实现我校教育现代化奠定基础。 三、总体目标

从2016年4月-2017年底,拟用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数字校园”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其主要目标是: 1、提出并确定“数字校园”的体系结构,制定“数字校园”的信息标准与应用标准,以及各系统之间的网络接口标准; 2、争取建设一个为全校提供服务的数据中心平台和教学资源库,包括主机托管、虚拟主机、应用服务、数据存储服务、数据备份服务、数据安全服务等。 3、建立全校的网络安全体系,保证校园网络信息安全,实现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4、促进网络平台不断升级完善,确保校园网络高效稳定运行,构建一个具有国寺营学校特色的数字化空间,拓展校园的时间、空间,扩宽校园网络功能。 四、组织保障 为实现总体目标,学校成立专门的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李清奇 副组长:李广新李宝奎 组员:李生财李国福及各班班主任 五、实施步骤 根据轻重缓急、应用优先、易于推广的原则,考虑我校信息化发展实际应用情况,计划分三个阶段分步实现总体目标。 (一)2016年4月-2016年6月底目标 1、首先完成1口微机室的新建工作,配齐教师专用电脑。全面对

调查报告:高校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及发展调查报告

高校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及发展调查报告 1 背景介绍 物联网的兴起2009年8月,温家宝同志在视察中科院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所时提出“感知中国”的概念,由此,物联网受到全社会极大的关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也被称为Web of Things)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单从字面上不难理解,物联网是一个将“物与物”连接起来的巨大网络,它在互联网将“人与人”在虚拟的世界中连接起来的基础上,延伸至将“人与物”相连,甚至将“物与物”相连,将虚拟世界中的人与现实世界中的物结合,恰当地解决了互联网虚拟性的缺陷,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物联网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现状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大高校的建设规模也在日益增长,传统的学校生活与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信息膨胀现状下学生的需求。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建设智慧校园已经成了学校建设的必然要求。

各大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全面建设智慧校园,服务师生。本文以无锡市江南大学为例,进行应用现状介绍。 物联网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校园生活和教学管理这两大方面。 1)校园生活。在校园生活方面,江南大学对以下几个方面的智慧校园进行建设。 ①“校园一卡通”应用。基于RFID技术,学校将饭卡、浴室卡、打水卡、晨跑卡、借书卡、门禁卡等集合于一体,真正实现了一卡吃饭、洗浴、打水、出入宿舍等强大的功能,为学生生活提供“一卡走校园”的便利。 ②智慧节能校园应用。在利用物联网进行节能型校园建设方面,学校研发了智能化照明系统、水电监测系统、能耗额定管理、漏水监测、用气监测、预付费管理等节能应用系统,并投入使用,实现了“低碳校园”“绿色校园”的目标。 ③数字图书馆的应用。针对图书馆拥有繁杂信息量的特点,学校建设了数字图书馆网站。一方面,可以连接至CNKI等网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字图书文献资源;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查找自己需要的书籍在图书馆的位置,便于寻找。 2)教学管理。在教学管理方面,主要通过对教务管理系统、网络教学平台等平

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试行)

《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试行)》 为切实有效地推动“智慧教育示范工程”,引导我省智慧校园科学发展,研制形成《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本指南适用于广东省中小学组织展开智慧校园建设和应用。 一、内涵与特征 智慧校园是对数字校园的进一步扩展与提升,是综合使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社交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构建智能感知环境和新型的教育教学空间,智能识别师生群体的学习、工作情景和个体的特征,充分释放先进技术的优势和人类的智慧,为师生提供以人为本、智能开放的个性化创新服务,促动教学、教研、教育管理和生活服务的流程再造与系统重构,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决策水平,形成“可感知、可诊断、可分析、可自愈”的新型校园生态。与初期的学校信息化和数字校园相比,智慧校园强调以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以智能泛在环境为支撑,以融合创新为核心,形成开放协同的现代化校园生态。其特征如下图所示: 图1 校园信息化建设发展阶段 二、建设目标 提升校园环境智能化水平。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成能够感知环境、识别情境、记录行为、联接社群的教

育教学环境,实现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的融合,提升从基础设施、教育资源服务、师生交互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智能化水平。 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信息技术得到普遍而深入的应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核心业务深度融合,实现教与学方式和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实现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教育管理和科学决策,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管理决策模式、生活服务方式都在智慧型应用的支撑下发生了重大变革与创新,学校整体上实现智慧运行,智慧教育的功效得到充分显现。 形成协同开放的现代化校园生态。现实校园和教育教学的时空维度得到拓展,教育扩展到家庭、社群和自然社会环境,注重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和终身持续发展,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融通,注重教育的自主性、个体性和适配性,教师和社会共同为学生提供适合学生的教育资源,形成现代学校制度和组织形态。 三、建设原则 育人为本、深度融合。智慧校园建设关键在于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核心业务的深度融合,要遵循教育规律,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充分发挥智慧校园对高素质人才培养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实现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教学和管理模式的变革,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和教育教学质量。 创新驱动、整体设计。要广泛学习吸收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用新的技术、新的思维方式加快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型、创新,重新设计和推动学校的系统变革和内涵发展,形成新模式、新流程、新结构。要将智慧校园建设作为学校整体发展的战略,统筹规划、整体设计,为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与终身化现代教育体系提供动力,打造适合信息社会创新人才培养的虚实融合的育人环境,驱动教育创新与变革。 开放共享、特色发展。智慧校园建设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与全省教育信息化中心学校建设、当地智慧城市建设“一盘棋”,依托省“粤教翔云”和区域教育云,实现通用流程和资源服务的高度共享,鼓励学校联盟发展,避免出现“单兵作战”、“信息孤岛”。要坚持区域统筹、因地制宜、尊重校情,鼓励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强化示范辐射。要坚持政府主导,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多渠道多途径参与智慧校园的建设与服务,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机制。 四、建设任务 智慧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基础设施、模式创新和学校形态的系统重构,系统框架如图2所示。

中学数字校园建设方案

中学数字校园建设方案 一、学校信息化现状 Xx中学信息化刚刚起步建设,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网络、硬件支撑环境,各相关部门也建立了相关的应用系统,主要的应用系统包括财务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等。 这些应用系统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生活、信息服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但深入,目前学校信息化建设也存在着如下的不足: 1.学校没有统一的信息标准,各部门的数据成为信息孤岛,信息共享很弱; 2.各应用系统的由学校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层使用很不方便,没有实现统一的身份认证和权限控制,信息访问的安全级别参差不齐,存在安全隐患; 3.各应用系统都是独立的访问入口,没有实现信息服务的集中展现和使用,师生使用很不方便; 4.还缺少一些全局跨部门的应用,如全校数据查询统计分析、综合校情、迎新服务系统等。 经过以上的现状及分析,学校目前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全校的信息标准,同时对学校现有的系统进行整合集成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一些全局的

亮点应用,为师生提供高效、便捷、丰富的一站式信息服务,为领导提供实时有效的各类数据,让信息化真正为学校核心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及意义 数字化校园建设,构造能够满足数字化校园应用长期持续发展的应用框架,通过这一稳定、可扩展的应用框架为应用系统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撑和服务。该应用框架将充分支持于学校的应用需求和未来发展,同时考虑到系统的总体拥有成本,必须采用先进的理念和思路,辅以成熟的、主流的、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技术,运用现代系统工程和项目管理规范标准,科学合理的进行建设。 按照“顶层设计、统一标准、数据共享、应用集成、硬件集群(虚拟化)、一站式服务”的规划建设理念,实现: 1、为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提供一个开放、协同的数字化环境,实现规范高效的管理 2、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实时有效的信息依据 3、为师生提供高效、便捷、丰富的一站式信息服务 4、为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具体目标就是实现“五个数字化”和“一站式服务”:环境数字化:构建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高速稳定、安全保密的基础网络。在此基础上,建立高标准的共享数据中心

某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目录 第1章建设背景 (2) 第2章建设基础 (3) 第3章建设思路与目标 (3) 3.1.建设思路 (3) 3.2.建设目标 (4) 第4章建设内容 (5) 4.1.网络基础建设 (5) 4.2.校企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6) 4.3.教学资源库建设 (122) 4.4.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130) 第5章建设进度与资金预算 (221) 5.1.建设进度及分年度验收要点 (221) 5.2.经费预算 (222) 第6章建设预期效果 (223) 第7章保障措施。 (225)

第1章建设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智能化建筑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会引发高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和教学环境等支撑环境建设的变革。因此,基于以上技术的数字校园已成为21世纪高校建设发展的趋势。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基 于校园网络的各种应用不断开发和投入应用,数字校园建设中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如“应用山头”突出、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各应用系统、各部门缺乏 数据标准,数据重复,导致了各部门之间相同信息内容不一致;学校有效数据资产不能“共享”,导致学校业务部门及管理部门获取信息非常困难,有效数据资 源不能及时共享,数据资产利用率低下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我国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 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将资源共建共享建设作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 重中之重来抓,并实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最终目的。 《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指出:教育信息化应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以建设、应用和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为手段,促进每一所学校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平等、有效、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 学校信息化建设必须利用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将校园的各项资源、管理及服 务流程数字化,形成校园的数字环境,使现实的校园环境凭借信息系统在时间和 空间上得到延伸。信息化校园旨在用层次化、整体性、战略性的观点来规划和实施校园信息化建设,将校园内信息更好地组织分类,让师生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为师生提供网上教学、网上实验、网上信息交流的环境,同时也可以让 管理人员科学、规范地管理自己的数据,并将这些信息快速准确地发布出去,为

智慧校园实施方案

智慧校园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根据《福建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以及我县教育局《关于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及申报福州市智慧校园试点学校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特制定我校“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未来几年,我校将以国家、省、市、县近年来有关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信息化等的规划纲要及相关要求为指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应用为核心,以福建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为引领,实施以开放多元、融合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教学和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管理,提高标准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通过打造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学校数字化的跨越式发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实现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校概况 近年来,在***政府、教育局的支持下逐年加大投入学校智慧校园(信息化)硬件建设,近三年年均100万元以上。我校已建成班班84寸以上互动式平板多媒体,12间教室配置了智慧教室系统,千兆网进教室,并接入互联网,三间学生电脑教室,1间平板互动云教室,3套录播系统多媒体听课室,1套手拉手校际互动教学系统,容纳200多人学术报告厅1个, 1间学生机器人科技活动室,并建有监控中心、网络中心、红领巾电视台可向所有教室实时直播。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技术平台。学校创建了学校主流媒体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教学楼、办公楼、图书楼已实现wifi全覆盖,安全监控基本全覆盖,为每位教师配备了办公台式电脑和移动备课笔记本。为学校信息的传输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

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方案(完整版)

方案编号:YT-FS-3620-15 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方案 (完整版) Develop Detailed Rules Based On Expected Needs And Issues. And Make A Written Plan For The Links To Be Carried Out T o Ens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heme.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方案(完整版) 备注:该方案书文本主要根据预期的需求和问题为中心,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步骤。并对将要进行的环节进行书面的计划,以对每个步骤详细分析,确保方案的顺利执行。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及需求分析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建成“四网合一” 的全数字校园网(即通过光纤与Internet连接的校园 局域网、VOD校园视频点播网、全数字多媒体互动教 学网、通过地面接受站与远程教育网连接的远程教育 资源网)。最终拥有多媒体互动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 多功能演播厅、电子备课室、信息中心等多媒体信息 技术设备,并把校园网连接到所有校舍,将多个信息 点分布在办公室、教室、多功能厅以及师生宿舍,实 现师生工作和学习的全方位信息化。 校园网应具备的功能有: 1.电子邮件服务通过E-mail与同行交往。 2.文件传输FTP服务利用FTP服务实现校内各组

室、班级或个人主页的上传以及从网上下载资料。 3.WWW浏览服务学校可以建立自己的主页,利用外部网页向社会宣传学校,提供各类咨询信息等;利用内部网页进行管理,例如发布通知、收集学生意见等。 4.资源共享建立电子图书馆形式的教育资源库,供师生检索、查询、利用。 5.网上教学通过视频会议系统或VOD视频点播实现实时或非实时方式的远程多媒体教学。 “一卡通”应用系统应具备的功能有: 1、门禁考勤管理系统 2、图书管理系统 3、售餐系统 4、机房计费和管理系统 5、自助消费管理系统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之“硬件建设” 校园网数字化应用系统建设 1、教学及校务管理系统 采取购买与自行开发相结合的方式,在现有教务

智慧校园建设的意义

智慧校园建设的意义 教育部为什么要提智慧校园? 第一,保持大家对教育信息化实际发展的关注和热度。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各项措施,为的就是保持大家对教育信息化的热度。教育信息化建设源于国家领导人对社会发展的判断,需要我们来实践,怎么做也需要我们来判断。智慧校园的理念,能继续保持大家对教育信息化实际发展的关注度和热度。这是提出智慧校园建设的第一层意义。 第二,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实现教育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事实上,十几年前,教育信息化和课程改革是一同提出来的概念。为什么提出课改的目标与举措,当时有一个观点:我们已进入信息时代,有了较好的环境,实现课改的重要基础已具备。 然而,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课改和教育信息化在逐渐分离,因为搞科研的在搞课改,搞信息化的在搞信息化, 认识有偏差。现在提出的“课程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是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 今天,智慧校园建设的提出,希望各位校长们能意识到一个价值取向,能把教育信息化和课程改革做到深度融合。在教育改革发展中,教育信息化是唯一能出彩的地方。

第三,是贯彻落实社会精神的需要。前段时间,教育部发布了一篇关于《全面深化课 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教育部贯彻十八大精神提出的,对中小学发展有很 好的指导作用。 这个《意见》涉及到当今基础教育的方方面面,做了很多部署,全篇的主题关注 “育人”和信息化。也就是说,现在的育人是信息化环境下的育人,这个《意见》可以成 为构建或者探索智慧校园的一个方向和指引。 第四,是教育信息化应该从根本上解决一个问题。现在提出的教育信息化或智慧校园,是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为目 标的,这是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现在一直在讲认识不 足,其实教育思想一直在发生变化,教育是为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一大批人才,人才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的。在教育发展的今天,以人文主义为基础的信息化时代,教育思想是在发展变化。 如今,世界范围提出教育革命的观点,是第二次教育革命。第一次教育革命是 从私塾教育转为学校,实现了教育的分级。第二次教育革命的核心就是要满足人的个 性需求的发展,这才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核心。这么多年,我们发展教育信息化 过程中成绩和问题不少,就在于我们没有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价值观。 要做好教育信息化就要提升认识。最关键的是三个,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