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分章练习题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分章练习题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分章练习题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一章

单选题

1. 为了了解学生在日常学习活动中的进步情况,我们应当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问卷法

C.自然实验法

D.实验室实验法

2. 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我国第一本发展心理学著作的学者是()

A.廖世承

B.黄翼

C.陈鹤琴

D.肖孝嵘

3. 世界上一个心理学验室创建于()

A.希腊

B.英国

C.美国

D.德国

4. 在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劳动等情境下,去引起或改变一种或几种影响学生心理变化的条件,从而观察学生行为变化的方法,称为()

A.自然实验法

B.心理测验法

C.实验室实验法

D.个案研究法

5. 为了比较系统地、详细地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连续变化规律,我们可以采用( )

A.横断研究设计

B.纵向研究设计

C.聚合式交叉设计

D.三个均可

6. 一种观点认为,()的《教育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A.桑代克

B.普莱尔

C.何林沃斯

D.霍尔

7.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或改变某种或某此影响学生心理变化的条件,从而观察学生行为变化的方法称作()

A.观察法

B.测验法

C.教育心理实验法

D.实验室实验法

8. 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综合起来所构成的研究设计称为()

A.聚合交叉设计B.单因素实验设计C.多因素实验设计D.跨文化研究设计9. 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标志是()

A.达尔文于1876年写成《一个婴儿的传略》

B.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成立心理学实验室

C.普莱尔于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一书

D.霍尔于1922年出版《衰老:人的后半生》

10. 对研究的问题了解有限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实验,称为()

A.验证性实验

B.探索性实验

C.自然性实验

D.实验室实验

11. 研究者在研究中必须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以达到对其真理性的认识。

这是遵循了()

A.发展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伦理性原则12. 坚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所涉及的问题,这遵循的是()A.客观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发展性原则13. 在同一个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研究,比较各个年龄的学生在所观察或实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差异,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依据。这种研究设计属于( )

A.横断研究设计

B.纵向研究设计

C.聚合式交叉设计

D.因果研究设计

14.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是指( )

A.种学发展心理学

B.种族发展心理学

C.社会发展心理学

D.个体发展心理学

15. 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学生心理或行为差异的方法,称为()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测验法

16. 通过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

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研究方法称作()

A.测验法B.观察法C.实验法D.问卷法

17. 随机选择两组学生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只对实验组进行实验处理;经过一段时间后对两组学生同时进行测量并比较测量结果,以了解实验处理是否影响所测量的行为。这种研究设计叫做( )

A.纵向研究设计

B.聚合式交叉设计

C.两个随机组后测设计

D.两个随机组前后测设计

18. 1930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以发展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发展心理学概论》,其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家( )

A.古迪伊纳夫

B.霍尔

C.布鲁纳

D.何林沃斯

19. 1924年出版的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作者是()

A.陈鹤琴B.廖世承C.肖孝嵘D.潘菽

20. 预测个体在某项特定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成就水平的测验称作()

A.成就测验B.性向测验C.智力测验D.形成性测验

21. 成就测验试图测量个体经过学习和训练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等,以便认定学习和训练的成效,亦称作()

A.形成性测验B.性向测验C.智力测验D.潜能测验

22.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个体发展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和( )

A.老年心理学

B.儿童心理学

C.比较心理学

D.环境心理学

23.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个体发展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和()

A.比较心理学

B.民族心理学

C.文化心理学

D.教育心理学

24.下列哪位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毕生的过程()

A.弗洛伊德B.埃里克森C.皮亚杰D.维果斯基

填空题

1.德国实验心理学家_________出版《儿童心理》一书标志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__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标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2. 发展心理学主要探讨个体心理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和规律。教育心理学主要探讨学校教育情境下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特点和规律。

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教育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伦理性原则等。

4.____________的进化论思想为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科学思想基础。

5.对同一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里的某种心理活动进行评价,比较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观测结果,以此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在这些年内发展变化的依据,这种研究设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实验场所的不同,实验法可分为____________实验法、教育心理实验法和____________实验法。

7.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____________原则、____________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和伦理性原则。

8. 我国心理学家___________根据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的追踪研究于1925年写出并出版了中国的第一本发展心理学著作——《儿童心理之研究》。

9.根据测验目的不同,心理测验可分为成就测验、性向测验、______测验和______测验。

名词解释

37.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37.横断研究设计

3.聚合式交叉设计

4.生态学运动

37.纵向研究设计

44.教育心理实验法

简答

42.简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42.简要说明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所遵循的发展性原则的主要内涵。

46.研究者需要了解“整词拼读”教学法的效果。请用“两个随机组后测设计”设计一个实验来探讨这个问题,并简要说明分析研究数据的要点是什么。

45.发展心理学所探索的心理发展的规律问题主要有哪些?

45.请比较两个随机组后测设计和两个随机组前后测设计的特点。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单选

1.根据个体认知发展水平作为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弗洛依德

B.皮亚杰

C.艾里康宁和达维多夫

D.埃里克森

2.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青年期主要的心理社会性矛盾是( )

A.主动性对内疚感

B.勤奋感对自卑感

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亲密感对孤独感

3.在弗洛依德的人格动力结构中,受快乐原则支配的部分是( )

A.原我

B.自我

C.超我

D.A和C

4.儿童不能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只能从自己的角度观察和考虑问题,并深信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想法一致。这种思维的特点是()

A.自我中心主义

B.直观形象性

C.知觉的集中性

D.不可逆性

5.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始人是前苏联心理学家()

A.鲁宾斯坦

B.达维多夫

C.维果斯基

D.列昂节夫

6.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是( )

A.主动与内疚阶段

B.勤奋与自卑阶段

C.同一性与角色混乱阶段

D.亲密与孤独阶段

7.弗洛依德认为,最容易降低的焦虑是( )

A.神经性焦虑

B.客观性焦虑

C.道德上的焦虑

D.器质性焦虑

8.具体运算阶段思维的特点之一是具有()

A.演绎推理能力

B.守恒法

C.直观形象性

D.自我中心

9.依据“性”的发展作为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弗洛依德

B.皮亚杰

C.艾里康宁和达维多夫

D.埃里克森

10.弗洛依德认为,由原我的需要所产生的焦虑是( )。

A.神经性焦虑

B.客观性焦虑

C.道德上的焦虑

D.器质性焦虑

11.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个体清晰的自我概念出现的阶段是( )。

A.主动与内疚阶段

B.勤奋与自卑阶段

C.同一性与角色混乱阶段

D.亲密与孤独阶段

12.皮亚杰认为,()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是开始形成守恒性。

A.前运算

B.形式运算

C.具体运算

D.感知运动

13.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是()

A.维果斯基

B.霍尔

C.科尔伯格

D.皮亚杰

14.()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特别是人格发展的动力,是由原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斗争、相互协调的结果。

A.华生

B.霍尔

C.埃里克森

D.弗洛伊德

15.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3~6岁的儿童其心理发展阶段是( )。

A.主动与内疚阶段

B.勤奋与自卑阶段

C.同一性与角色混乱阶段

D.亲密与孤独阶段

16.弗洛依德认为,担心违背超我所产生的焦虑是( )。

A.神经性焦虑

B.客观性焦虑

C.道德上的焦虑

D.器质性焦虑

17.华生以阿尔伯特为被试,研究其惧怕情绪发展的方法是( )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观察学习

D.试误

18.弗洛伊德认为,人格中的意识结构部分、其活动遵循现实原则的是( )

A.原我

B.自我

C.超我

D.自我理想

19.弗洛伊德将由于担心原我的需要所导致的冲动可能战胜自我而引起的焦虑称作( )

A.神经性焦虑

B.道德上的焦虑

C.客观性焦虑

D.良心的焦虑

20.埃里克森认为,小学阶段心理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矛盾是( )

A.信任对不信任

B.勤奋感对自卑感

C.亲密感对孤独感

D.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2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冯特B.弗洛伊德C.马斯洛D.华生

22.华生认为,人格是人的什么系统的产物? ()

A.动机B.内驱力C.习惯D.情绪

23.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中受快乐原则支配最原始、最难以接近的部分是()A.超我B.原我C.自我D.良心

24.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心理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矛盾是()

A.自主对羞怯、怀疑的矛盾B.勤奋对自卑的矛盾

C.主动对内疚的矛盾D.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矛盾

25.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是()

A.成熟B.练习和习得经验C.社会经验D.平衡

26.在某个发展阶段,儿童的心理从见不到物体就认为其不存在发展到物体从眼前消失了仍

然认为它可能存在。该阶段为()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27.皮亚杰研究心理发展的主要方法是()

A.实验法B.测验法C.临床法D.问卷法

28.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特别是其人格发展的动力,是由原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

斗争、相互协调的结果。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A.华生B.皮亚杰C.朱智贤D.弗洛伊德

29.新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A.华生B.瓦龙C.埃里克森D.弗洛伊德

30.将内部图式加以改变,以适应环境现实的过程叫()

A.整合

B.同化

C.顺应

D.平衡

31.埃里克森将个体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的依据是()

A.心理社会性危机B.性本能C.思维逻辑性D.习惯系统

32.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认为()

A.心理发展就是由低级心理向高级心理转化的过程

B.心理发展是指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

C.心理发展是一个外化的过程D.心理发展取决于一个人的成长经历

33.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发展起源于()

A.先天的成熟B.后天的经验C.动作D.吮吸

34.动作的结构或组织叫( )

A.图式

B.同化

C.顺应

D.平衡

35.弗洛伊德所指的潜伏期是在( )

A.1—3岁

B.3—6岁

C.6—11、12岁

D.11、12岁

36.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这过程叫( )

A.整合

B.同化

C.顺应

D.平衡

37.“最近发展区”是指()

A.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B.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C.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D.儿童先天具有的水平和后天发展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38.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在6—12岁期间,儿童心理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 )

A.自主性对羞怯、怀疑

B.勤奋感对自卑感

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主动性对内疚感

39.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认为,心理学主要应该研究刺激、反应和()

A.习惯的形成B.知识的形成C.心理结构的形成D.能力的形成

40.华生根据其行为主义理论首创的行为矫正方法是()

A.满贯疗法B.系统脱敏法C.厌恶疗法D.反馈疗法

41.超我中惩罚性、批判性的部分是()

A.良心B.自我理想C.社会准则D.情操

42.根据皮亚杰的理论,逻辑思维开始出现的阶段是()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填空

1.埃里克森认为,心理发展的顺序是由_____决定的,划分阶段的标准则是_____。

2.华生认为,初生婴儿有三种天生的情绪反应,分别是___________、怒、___________。

3.皮亚杰认为,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方式主要有三种:同化、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认为,心理学要以对________的预测和控制作为自己的研究任务。

5.在前运算阶段,儿童开始能从具体的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________进行思维。

6.华生以阿尔伯特为被试进行的_________情绪形成的实验违背了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学原

则,因此受到后人的批评。

7.维果斯基认为人的工具有两种:一种是物质工具,另一种则是_________工具。

8.弗洛依德研究的本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_________的本能,另一种是_________的本能。

9.皮亚杰认为,个体通过练习可以获得两类经验:第一类是___________ ,第二类是

__________。

10.弗洛伊德认为,超我包括_______和自我理想两个部分。

11.朱智贤提出,儿童心理发展主要是由适合于儿童心理内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决

定的。

12.弗洛伊德认为,在人格发展过程中,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人格的控制系统。

13.皮亚杰研究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___法。

14.维果斯基认为,儿童存在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即

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他将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___________”。

15.为个体心理发展提供可能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而决定个体心理发展现实性的是

________________。

16.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超我包括两个部分:一是________________,一是_______________。

17.华生以阿尔伯特为被试,通过_____________法,研究其惧怕情绪的发展。

名解

1.图式

2.最近发展区

3.守恒

4.同化

5.原我

6.顺应

7.自我中心主义

8.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

简答

1.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是什么?

2.简述皮亚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主要因素。

3.简述皮亚杰关于心理发展的具体阶段。

4.皮亚杰所谓的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儿童主要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5.维果斯基提出的关于心理发展的标志有哪些?

6.简述华生的儿童教育观。

7.简述华生的心理发展观。

8.简述朱智贤关于教育与发展之间关系的观点。

9.简述维果斯基关于心理发展的原因。

10.简要说明埃里克森关于心理发展阶段划分的观点。

论述

1.(本题15分)分析说明埃里克森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

2.(本题10分)试评述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

3.(本题15分)评述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4.(本题10分)论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观点。

5.(本题10分)结合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举例说明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单选题

1.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是()

A.环境

B.成熟

C.遗传

D.教育

2 .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是知识的()

A.积累

B.迁移

C.学习

D.领会

3. 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称为()

A.发展

B.发育

C.遗传

D.成熟

4. 印刻现象可以作为下列哪一种心理现象的证据?( )

A.关键期

B.形式运算思维

C.表征

D.表象

5. 常见的由基因异常而导致的遗传性疾病为()

A.唐氏综合症

B.苯丙酮尿症

C.特纳氏综合症

D.克兰费尔特氏综合症

6. 通过选育来观察生物产生(或消除)某个特性(或性状),以此来推断遗传的作用的方法,称为()

A.高尔顿法

B.基因突变法

C.消除法

D.孟德尔法

7. 知识的()是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

A.领会

B.灌输

C.传授

D.接受

8. 印刻现象可以作为下列哪一种心理现象的证据?( )

A.关键期

B.形式运算思维

C.表征

D.表象

9. 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称作( )

A.学习

B.发展

C.遗传

D.成熟

10. 亲代的某种特性通过基因在子代再表现的现象,称为()

A.成熟 B.遗传 C.发育 D.发展

11. 关键期这一概念,其最基本的含义是来自动物习性学家所提出的()

A.图式 B.平衡 C.印刻 D.发展

12. 以下称为先天愚型的是()

A.唐氏综合症

B.特纳氏综合症

C.克兰费尔特氏综合症

D.杭亭顿舞蹈症

13. 选出一个具有某一特征的对象作为指标个案,然后从这个指标个案出发,调查其家族史中出现相似特征的对象的数目。这种方法称为()

A.孟德尔法

B.高尔顿法

C.家谱分析法

D.基因突变法

14. 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与环境 B.遗传 C.环境 D.教育

15. 提出“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的心理学家是()

A.高尔顿 B.霍尔 C.伍德沃斯 D.皮亚杰

16. 提出著名的成熟决定论的心理学家是( )

A.华生

B.霍尔

C.埃里克森

D.格塞尔

17.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心理发展的动力是( )

A.遗传的作用

B.环境的影响

C.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平衡

D.个体心理的内部矛盾

18. 用家谱分析法研究遗传与智力的关系问题的第一个科学家是()

A.霍尔 B.孟德尔 C.高尔顿 D.彪勒

19. 广义的环境主要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狭义的环境主要指()

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 C.教育 D.心理发展

20. 心理发展内部矛盾产生的基础是()

A.需要 B.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

C.新的需要和原有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D.个体的实践活动

21. 洛伦兹提出印刻与学习有四点不同,以下说法与其观点不符

..的是()

A.印刻不依赖于任何一种强化,而学习则依赖于强化

B.印刻是可逆的,而学习则是不可逆的

C.印刻可能形成得非常快,有时只要一次尝试就形成了,而大多数学习则需要多次尝试D.印刻只会在发展早期的“关键期”内发生,而大多数学习可以在任何时期内发生

22.美国心理学家伍德沃斯提出,人的心理发展等于遗传和环境的乘积。这种观点属于()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调和论 D.辩证唯物论

23. “关键期”这一概念最基本的含义来自于动物习性学家所提出的()

A.图式 B.印刻 C.平衡 D.发展

24.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芬布卢纳对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社会环境做了系统分析,并构建出了社会环境系统模式图,其中的核心子系统是( )

A.家庭与父母

B.托儿机构与伙伴

C.社会网络和社会阶层

D.历史文化

25. 通过选育来观察生物产生(或消除)某个特性(或性状),以此来推断遗传的作用,这种方法称为( )

A.高尔顿法

B.孟德尔法

C.消除法

D.基因突变法

26. 在发展心理学历史上,关于心理发展的动力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皮亚杰认为

“既讲外因又讲发展”的代表学派是( )

A.构造主义学派

B.新行为主义学派

C.格式塔学派

D.联想主义心理学

填空题

1.遗传为心理发展提供了生物前提。关于遗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常通过________法和高尔顿法来探讨。

2. 关于成熟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格塞尔提出了著名的______。3.心理发展年龄特质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和________的心理特征。

4. 利用脑电图研究发现,脑发育的第一个加速期在______岁之间,第二个加速期在______

岁之间。

5.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心理发展主要由______决定。他的观点得到“双生子爬梯

实验”的支持。

自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知识点 课程代码:00456 第1篇德育心理 第一章德育心理概述 第一节我国的传统德育心理思想 1.关于道德认识的思想: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非常强调道德认识对一个人的道德行为所其的作用,例如,孔子认为,有了认识才会有坚定的信念。 2.关于道德情感的思想: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总是把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结合起来论述。如王守仁也明确指出:“今教童子”必须“调理其性情”。 3.关于道德行为的思想:在知行关系上,我国不少思想家强调行的重要,重视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的培养。如孔子、荀子等人的思想 4.关于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内求说与外铄说。这两种观点并非是绝对对立的,它们都肯定先天因素是品德赖以形成的前提,重视环境和教育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不过是着眼点不同罢了。 第二节德育心理研究的范围 1.现今品德心理研究的理论构想和研究方法,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期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儿童的道德判断的研究。 2.德育心理研究的范围有哪些? (1)道德认识;(2)道德情感;(3)道德行为;(4)道德价值取向 3.道德认识包括儿童和青少年掌握的一系列道德概念和道德观念以及从这些道德概念和道德观念中逐渐形成的观念体系(道德观)。 4.道德认识对一个人的道德观起着内部指导作用。 5.道德发展的引导机制是道德认识,而其核心因素则是道德判断能力。 第三节德育心理研究的任务 1.什么是品德发展? 2.什么是品德教育? 3.德育心理研究的具体任务有哪些?

第四节德育心理研究的方法 1.德育心理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2.最早由皮亚杰和柯尔伯格应用的间接故事法和道德两难故事法主要是把道德矛盾投射在道德情境故事中,进而从中捕捉他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价值取向。 第二章道德认识的发展 1.什么是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2.什么是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第一节道德认识发展概述 1.道德认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人的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要经历两种过程:理性化过程、社会化过程(2)理性化过程,也就是形成道德认识的过程,发展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的过程。 (3)道德认知发展学者把儿童的道德发展看作是认知发展的一部分。 (4)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还必须以儿童的社会认知为前提,即儿童必须经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2.道德认知发展学者把人的道德判断和推理看作是一种认知结构。 第二节道德观念的发展 1.如何理解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判断的研究?(理解) (1)从单纯的规则到真正意义的准则 (2)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 (3)从服从到公平(或平等)再到公道(公正) (4)从抵罪性惩罚到报应性处罚 (5)理论的概括:从他律到自律 年长儿童的道德判断已从他律水平逐渐过渡到自律水平; 儿童只有达到自律的水平,才可能具有真正的道德品质。 2. 皮亚杰揭示了儿童道德观念的发展进程,把儿童的道德判断区分为他律和自律两种水平。 第三节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练习题

第四章学习动机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A.儿童早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晚期 2.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主观估计是()。 A.学习需要 B.学习动机 C.学习迁移 D.学习期待 3.学生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4.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 A.内部动机 B.直接动机 C.外部动机 D.一般动机 5.林林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而认真学习,他的学习动机表现为()。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附属的内驱力 D.求知欲 6.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标准是()。 A.社会意义 B.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 C.个人的前途 D.动力来源 7.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是()。 A.高尚动机 B.内部动机 C.低级动机 D.外部动机 8.阿特金森以为个体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

是()的动机。 A.追求利益 B.追求刺激 C.避免困难 D.避免失败 9.以下哪种学习动机属于内部动机()。 A.“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B.读书是一种乐趣 C.“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0.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 A.格式塔派 B.认知派 C.联结派 D.建构派 11.学习动机有高尚与低级之分,其划分标准是学习动机的()。 A.作用 B.社会意义 C.动力来源 D.个人的前途 12.来源于学生对学习内容或学习名次结果的兴趣的动机是()。 A.高尚的动机 B.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C.低级的动机 D.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13.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连的学习动机是()。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内部动机 C.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D.外部动机 14.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和回避失败的倾向。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追求刺激的倾向 C.追求成功的倾向 D.回避困难的倾向 15.维纳认为,学习动机中“稳定的内部因素”是指()。 A.努力 B.能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16.学生为了得到老师或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则他的学习动机是()。A.高尚动机 B.内部动机 C.外部动机

教育心理学分章练习题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 选择题 1.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A_____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著名的著A.桑代尔 B.斯金钠 C.布鲁钠 D.皮亚杰 2. 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著名的书是1977年_____C_____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A.乌中斯基 B.桑代尔 C.卡普切列夫 D.列昂节夫 3. 教育心理学的成熟时期是_____C_____ A.20世纪20年代以前 B.20世纪20-50年代 C.20世界60-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4. 心理学的创始人是_____D_____ A.桑代尔 B.斯金钠 C.布鲁钠 D.冯特 5. _____B_____是教学内容的裁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A.教学内容 B.教学媒体 C.教学环境 D.教学过程 6. 心理学属于_____C____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何时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7.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____A____年A.1879 B.1897 C.1789 D.1798 8.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____B_____的科学 A.心理活动的规律 B.行为何心理活动的规律 C.心理与心理活动的规律 D.行为活动的规律9. 在苏联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_____C____ A.卡普杰列夫 B.桑代尔 C.乌中斯基 D.???斯基 10.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____C_____规律的科学 A.基本教育 B.基本教学 C.基本心理 D.基本身心 11. 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应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这属于_____A_____ A.遵循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 1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D______ A.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B.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前者为主 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后者为主 D.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13. 要求把人的心理看作是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密切相连的过程来考察何研究的原则是______C_______ A.客观性原则 B.教育学原则 C.实践性原则 D.知识性原则 14. 下列不属于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作用的一项是_____ B_____ A.描述 B.鉴测 C.解释 D.预测 15. 20世纪20年代,教育心理学主要受到_______C______ A.实验教育学 B.教育社会学 C.心理测量学 D.和序教学 16. 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_____D_____ A.陶门知 B.蔡元培

(完整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_分章练习题(有答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单选题 1.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是( C )P58 A.环境 B.成熟 C.遗传 D.教育 2 .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是知识的( D ) P72 A.积累 B.迁移 C.学习 D.领会 3. 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称为( D )P63 A.发展 B.发育 C.遗传 D.成熟 4. 印刻现象可以作为下列哪一种心理现象的证据?( A ) P78 A.关键期 B.形式运算思维 C.表征 D.表象 5. 常见的由基因异常而导致的遗传性疾病为( B )P60 A.唐氏综合症 B.苯丙酮尿症 C.特纳氏综合症 D.克兰费尔特氏综合症 6. 通过选育来观察生物产生(或消除)某个特性(或性状),以此来推断遗传的作用的方法,称为( D )P58 A.高尔顿法 B.基因突变法 C.消除法 D.孟德尔法 7. 知识的( A )是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 A.领会 B.灌输 C.传授 D.接受 8. 印刻现象可以作为下列哪一种心理现象的证据?( A ) A.关键期 B.形式运算思维 C.表征 D.表象 9. 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称作( D ) A.学习 B.发展 C.遗传 D.成熟 10. 亲代的某种特性通过基因在子代再表现的现象,称为( B )58 A.成熟 B.遗传 C.发育 D.发展 11. 关键期这一概念,其最基本的含义是来自动物习性学家所提出的( C ) A.图式 B.平衡 C.印刻 D.发展 12. 以下称为先天愚型的是( A ) A.唐氏综合症 B.特纳氏综合症 C.克兰费尔特氏综合症 D.杭亭顿舞蹈症 13. 选出一个具有某一特征的对象作为指标个案,然后从这个指标个案出发,调查其家族史中出现相似特征的对象的数目。这种方法称为( C )P62 A.孟德尔法 B.高尔顿法 C.家谱分析法 D.基因突变法 14. 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D )P68,71 A.遗传与环境 B.遗传 C.环境 D.教育 15. 提出“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的心理学家是( B )P69 A.高尔顿 B.霍尔 C.伍德沃斯 D.皮亚杰 16. 提出著名的成熟决定论的心理学家是( D )P64 A.华生 B.霍尔 C.埃里克森 D.格塞尔 17.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心理发展的动力是( D )P74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试 题及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目前对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较为一致的看法是( C ) A.智力高者必定有高创造性 B.高创造性者智力未必高 C.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D.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2.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分为( C ) A.实践归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 B.提出问题、查阅文献、思维求索与得出结论 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与验证假设 D.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文献查阅与得出结论 3.维特罗克提出了学生学习的( B ) A.同化模式 B.生成模式 C.顺应模式 D.启发模式 4.下列说法符合奥苏伯尔观点的是( D ) A.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 5.智力技能按其性质可分为( A ) A.感知技能与思维技能 B.决策技能与推理技能 C.元认知技能与决策技能 D.监控技能与反思技能 6.蒙台梭利认为,动作教育主要训练幼儿的( C ) A.跳的动作、跑的动作与抓握动作 B.坐的动作、走的动作与跑的动作 C.基本动作、大肌肉动作与小肌肉动作 D.走的动作、抓握动作与书写动作 7.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D ) A.自然科学 B.偏重自然科学的边缘科学 C.社会科学 D.偏重社会科学的边缘科学 8.“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D ) A.华生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9.“中介变量”的概念首先是由谁提出来的( C )

第五章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模拟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模拟试题及答案 典型真题评析: 1.学习原有知识对新学习的影响属于( )。 (2007年) A.逆向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正迁移 【评析】答案为C。正迁移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负迁移也称干扰。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逆向迁移: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迁移。 2.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指的是学习中的( )。 (2008年4月) A.定势现象B.迁移现象C.记忆现象D.创造性 【评析】答案为B。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就是典型的迁移形式。 同步训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被称为( )。 A.正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 2.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B.经验泛化说C.相同要素说D.关系转换说 3.按照学习迁移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化水平进行的划分,可以分为( )。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B.正迁移与横向迁移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 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4.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 )。 A.顺向负迁移B.逆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顺向正迁移 5.会讲英语的人学习德语,学得比其他人快,这是属于( )。 A.正迁移B.负迁移C.纵向迁移D.逆向迁移 6.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 7.一个学生的学习迁移往往受他的学习意图或学习心向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 )。 A.经验泛化作用B.学习定势作用 C.分析概括作用D.相同要素作用 8.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正迁移现象( )。 A.举一反三B.聪明过人C.思维敏捷D.物以类聚 9.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是( )。 A.形式训练迁移说B.同化学习迁移说C.经验类化迁移说D.认知结构迁移说10.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 A.积极作用B.消极作用C.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D.没有作用 11.心理学上“水下击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B.相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

教育心理学分章节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A.为人师表 B.清正廉洁 C.敬业爱业 D.团结协作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 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 A."双赢"协作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C.互助原则 D.尊重原则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出,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就告诉教师,任何一所学校,全体教师必须本着双赢的思维,齐心协力,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3.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素养。 A.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文化学科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该信条主要表现了教师的奉献精神,体现了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 4.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的根本。 A.以德治国 B.以德兴教 C.依法执教 D.育人为本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以德兴教的根本,职业道德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所谓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5.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比道德宣言或道德演讲更能教育学生。 A.人格魅力 B.知识学问 C.道德行为 D.教学业绩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教师的道德教育对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道德行为比道德宣言或道德演讲更能教育学生。 6.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须以()教育为核心。

自考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自考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2) 51、理性知识:是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52、感知:是人脑对当前所从事的活动的对象的反映。 53、表象:是人脑对从前感知过但当时不在眼前的活动的反映。 54、概念: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各属性之间的本质联系。 55、命题:表示的是概念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不同对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 56、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57、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58、心智技能: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加工外在的信息。 59、认知策略: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加工活动。 60、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 61、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62、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63、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64、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65、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 66、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得学科,一般被认为产生于()。 A、18世纪末 B、19世纪末 C、18世纪中期 D、19世纪中期 2、美国教育心理学发展得成熟时期所对应得年代就是()。 A、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以后 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以后 3、美国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得时间大致为()。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 4、美国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得时间大致为()。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5、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得著名心理学家就是()。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6、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编著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就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得专著。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华生 D、桑代克 7、教育心理学得创始人就是()。 A、华生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加涅 8、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得作者就是()。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潘菽 D、廖世承 9、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于1867~1869年出版了(),对当时得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 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得奠基人”。 A、《大教学论》 B、《人就是教育得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学大纲》 10、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得著作就是俄国得()1877年出版得《教育心理学》。 A、卡普杰列夫 B、乌申斯基 C、维果斯基 D、布隆斯基 11、()就是教学内容得载体,就是教学内容得表现形式,就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得工具。 A、教学环境 B、教学过程 C、教学媒体 D、教学手段 12、()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得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得研究成果。 A、布鲁纳 B、皮亚杰 C、维果斯基 D、乌申斯基 13、主张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得分支来进行研究,反对把普通心理学得成果简单得移植到教育心理学, 并创立了心理学得“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并从这一理论出发提出了“最近发展区”得观点,她就是前苏联著名得心理学家()。 A、维果斯基 B、布隆斯基 C、鲁宾斯坦 D、列昂节夫 14、确立了心理与活动相统一得原理,认为心理过程不但在活动中表现出来,而且也就是在活动中形成得,就是前 苏联著名得教育心理学家()。 A、鲁宾斯坦 B、维果斯基 C、布隆斯基 D、列昂节夫 15、在教育心理学中,()不仅就是课堂管理研究得主要范畴,也就是学习过程研究与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 得重要内容。 A、教学内容 B、教学媒体 C、教学环境 D、评价/反思过程 16、在学与教得过程中,要有意传递得主要信息就是()。 A、教学过程 B、教学手段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17、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得就是()。 A、教学媒体 B、教师 C、学生 D、教学环境 18、学习得主体因素就是(),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它起作用。 A、教师 B、教学环境 C、学生 D、学校领导 19、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就是以1903年《教育心理学》得出版为标志,其作者就是()。 A、华生 B、桑代克 C、布鲁姆 D、詹姆士 20、教育心理学研究得核心内容就是()。 A、教学过程 B、学习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2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就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得要素有()。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E、教学环境 22、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由下列哪些活动交织在一起。()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反思过程 D、管理过程 E、互动过程 23、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得研究课题,即()。 A、如何教 B、如何评价 C、如何学 D、如何管理 E、学与教之间得相互作用 1、B 2、C 3、C 4、D 5、D 6、D 7、B 8、D 9、B 10、A 11、C12、A13、A 14、A 15、C 16、C 17、B 18、C 19、B 20、B 21、ABCDE 22、ABC 23、ACE 24、ACDE 25、BD 26、ABCDE 27、ABDE 28、BE 29、ABCDE 30、BCE 31、ABC 32、ABCDE 33、ABCDE 34、ABCD

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分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湖南省教师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儿童的心理发展存在着关键期,这是由以下哪位学者最早提出的?(D) A.瑞士皮亚杰 B.奥地利劳伦兹 C.美国桑代克 D.苏联维果斯基 2.青少年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叫做:(C ) A.心理自我 B.生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自我意识 3.智商是能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简称IQ,其公式表述为:(B) A.IQ = 智力年龄/实际年龄 X 100% B.IQ = 智力年龄/实际年龄 X 100 C.IQ = 实际年龄/智力年龄X 100% D.IQ = 实际年龄/智力年龄X 100 4.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识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B) A.机械学习 B.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 5.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 D) A.组织教学能力 B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 C.组织教学能力和组织学生能力 D.组织教学的能力和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 6.班杜拉提出的学习理论是(C ) A.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B.认知建构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认知识结构理论 7.在缺乏某种先前经验的情况下,靠死记硬背来进行的学习属于典型的(C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 D.意义学习 8.场独立与场依存概念的提出者是(D ) A.卡特尔 B.威特金 C.吉尔福特 D.列维托夫 9.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D)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10.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A) A.准备律 B.刺激律 C.失败一成功律 D.成功一成功律 11.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C)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12.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D ) A.自我了解 B.自我实现 C.自我行动 D.自我临近 13.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什么规律的科学( C ) A. 基本教育规律 B.基本教学规律 C.基本心理规律 D.基本身心规律 14.儿童刚刚表现改进错误的行为,家长便取消他看动画片的禁令,孩子随后表现出更多的改进错误的行为。这种取消厌恶刺激,从而使某一行为反应概率增加的过程是(B)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15.操作条件作用中,强化出现在反应的(C) A.前面 B.后面 C.同时 D.很久以后

自考《教育心理学》02111 历年试题与答案 (6)

2005年自学考“教育心理学”02111试题(有答案) 一、单选: 1、1924年出版的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作者是(廖世承)。 A、陆志伟 B、廖世承 C、陈德荣 D、潘菽 2、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主要依赖于对教材的(概括)。 A、分析 B、综合 C、抽象 D、概括 3、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儿童思维以“守恒”的出现为标志的认知发展阶段是(具体运算阶段)。 A、感觉运动阶段 B、前预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4、小李把测验成绩不理想归因为运气差,这种归因模式属于(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制)。 A、内部、不稳定、可控制 B、内部、稳定、不可控制 C、外部、稳定、不可控制 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制 5、拜瑞斯等人所进行的“良好行为自考自考”实验属于(单一个案实验研究)。 A、实验室实验研究 B、描述性研究 C、随机化现场实验研究 D、单一个案实验研究 6、桑代克认为学习是一种(尝试--错误过程)。 A、顿悟过程 B、尝试--错误过程 C、同化过程 D、自行发现过程 7、布鲁姆提出的教育认知目标最低等级是(知识)。 A、知识 B、应用 C、综合 D、评价 8、心智技能的特点是(观念性、内稳性、简缩性)。 A、观念性、内稳性、展开性 B、观念性、内稳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D、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9、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学生的学习活动)。 A、学生的品德教育 B、教师的教学活动 C、课堂管理活动 D、学生的学习活动" 10、教师自编测验的稳定性、可靠性是指有效测验的(效度) 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 二,多选: 1、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能增加反应概率的条件作用范型包括(消极强化、积极强化)。 A、惩罚 B、消极强化 C、积极强化 D、无强化 2、与实验室实验比较,随机化现场实验具有(教学情景真实、外部效度高)。 A、教学情景真实 B、内部效度高 C、外部效度高 D、实验条件控制严格 3、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定向者”喜欢工作是(成败机会参半的、有风险的)。 A、非常容易的 B、极难的 C、成败机会参半的 D、有风险的 4、属于布鲁纳“再现表象”模式的是(动作性表象、映象性表象、象征性表象)。 A、外加性表象 B、动作性表象 C、映象性表象 D、象征性表象 5、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中的同化包括(归属学习、归总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A、归属学习 B、观察学习 C、归总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6、心智技能原型定向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直观示范、讲解操作程序)。 A、直观示范 B、讲解操作程序 C、操作实践 D、获得动觉映象 7、为促进学习迁移,合理安排教材的原则是(从一般到个别、逐渐分化、综合贯穿)。 A、从一般到个别 B、逐渐分化 C、综合贯穿 D、难点分散 8、反映操作条件作用消退规律是(无强化、惩罚)。 A、积极强化 B、消极强化 C、无强化 D、惩罚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 选择题 1.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__A__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著名的著A.桑代尔 B.斯金钠 C.布鲁钠 D.皮亚杰 2. 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著名的书是1977年___C__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A.乌中斯基 B.桑代尔 C.卡普切列夫 D.列昂节夫 3. 教育心理学的成熟时期是___C__ A.20世纪20年代以前 B.20世纪20-50年代 C.20世界60-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4. 心理学的创始人是___D__ A.桑代尔 B.斯金钠 C.布鲁钠 D.冯特 5. ___B__是教学内容的裁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A.教学内容 B.教学媒体 C.教学环境 D.教学过程 6. 心理学属于_____C____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何时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7.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____A____年A.1879 B.1897 C.1789 D.1798 8.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__B__的科学 A.心理活动的规律 B.行为何心理活动的规律 C.心理与心理活动的规律 D.行为活动的规律 9. 在苏联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_____C____ A.卡普杰列夫 B.桑代尔 C.乌中斯基 D.乌申斯基 10.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__C__规律的科学 A.基本教育 B.基本教学 C.基本心理 D.基本身心 11. 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应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这属于_____A_____ A.遵循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 1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D___ A.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B.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前者为主 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后者为主 D.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13. 要求把人的心理看作是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密切相连的过程来考察何研究的原则是____C____ A.客观性原则 B.教育学原则 C.实践性原则 D.知识性原则 14. 下列不属于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作用的一项是_____ B_____

教育心理学各章习题

各章习题 第1章教育心理学概论 第10章原有知识与学习迁移 第2章学习与学习研究的性质与分类 第11章儿童与青少年认知发展 第3章学习论流派及其主要争论问题 第12章个别差异 第4章知识的性质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第13章学习动机 第5章智慧技能的学习 第14章教师、班级与家庭 第6章认知策略的学习 第15章网络媒体与多媒体 第7章问题解决与创新性学习 第16章基于学习分类理论的教学论 第8章动作技能的学习 第17章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 第9章态度与品德学习 返回补充习题说明页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论 五、判断 1.教育心理学虽然是一门应用科学,但它必须具有自己独立的体系和研究方法学。 2.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奠基人,对此西方各国学者不存在什么争议。 3.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教育的科学内容。 4.在教育史上,赫尔巴特是第一个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教育家。 5.教育心理学在西方也称“学校心理学”。 6.从科学心理学发展历史来看,学习的科学研究先于教学的科学研究。 7.科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在我国古代就出现了。 六、问答 1.从课本以外列举实例,说明我国古代教育家和思想家早已应用哲学心理学的知识从事教育工作。 2.简述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是怎样为德、智、体三育提供哲学心理学依据的。 3.简述赫尔巴特及其学派是怎样把教学过程模式建立在哲学心理学原理的基础上的。 4.简述实验教育学派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的影响。 5.简述桑代克对教育心理学学科建立的贡献。 6.简述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与任务的异同。 7.简述教育心理学学科与《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学习与学习研究的性质和分类 五、判断 1.学习是可以用经验或练习来解释的可观察的行为变化。 2.学习与表现(performance)之间可能有很大的差异。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 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西方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2.1877 年( )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命名为《教育心理学》的书。 A.赫尔巴特 B.桑代克 C.华生 D.卡普捷列夫 3.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的( )。 A.学生的学习 B.教育措施 C.学校环境 D.教与学的规律 4.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A.19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19 世纪 80 年代 C.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D.20 世纪 80 年代 5.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是在( )。 A.1903 年 B.1913 年 C.1924 年 D.1934 年 6.20 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 1908 年由房东岳翻译,日本的小原又 一撰写的( )。 A.《教育实用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心理大纲》 D.《教育心理统计》 7.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1

A.19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19 世纪 80 年代 C.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D.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8.学习的主体因素是( )。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9.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 )。 A.1879 年 B.1897 年 C.1789 年 D.1798 年 10.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是( )。 A.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20 世纪 20 年代至 50 年代 C.20 世纪 60 年代至 70 年代 D.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1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廖世承 D.潘菽 1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 究方法是( )。 A.测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13.(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 A.教学工具 B.教学环境 C.教学设施 D.教学媒体 1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教学方法
2
)。

自考《教育心理学》02111 历年试题与答案 (2)

2001年自学考“教育心理学”02111试题(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强调“先行组织者”的教学模式是(奥苏贝尔的讲解式教学模式)。 A. 布鲁纳的发现式教学模式 B.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C. 奥苏贝尔的讲解式教学模式 D. 凯勒计划 2. 矫正来自同伴支持的问题行为的最佳方式是实施(团体相倚管理)。 A. 代币制经济 B. 家庭强化 C. 团体相倚管理 D. 个体相依管理 3. 如果受测者在多次进行某种测试时,所得测试分数几乎相同,说明测试(信度)高。 A. 效度 B. 信度 C. 区分度 D. 难度 4. 将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整个学习团体的平均成绩相比较,来确定每个学生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属(常模参照测试)。 A. 常模参照测试 B. 标准参照测试 C. 学绩测试 D. 教师自编学绩测试 5. “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的理论”最早是由谁提出的(加里培林)。 A. 布鲁纳 B. 乔姆斯基 C. 加里培林 D. 巴甫洛夫 6. 客体永存的概念是在(感觉运动)阶段建立的。 A. 感觉运动 B. 前运算 C. 具体运算 D. 形式运算 7. 埃里克森认识,小学儿童所面临的心理社会危机主要是(勤奋对自卑)。 A. 主动对内疚 B. 主动对怀疑 C. 勤奋对自卑 D. 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 8. “五短教学法”是有(赫尔巴特)。提出的。 A. 夸美纽斯 B. 裴斯塔洛奇 C. 赫尔巴特 D. 乌申斯基 9. 在观察学习中,只要观察者看到榜样的行为受到了强化,则等于观察者受到了间接强化,因而也能对观察者的模仿起到动机激励作用,此为(替代强化)。 A. 内部强化 B. 外部强化 C. 自我强化 D. 替代强化 10. 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进行,研究持续时间较长,目的在于评价某种教学程序或其它教育措施的效果,这种研究方法是(随机化现场实验)。 A. 实验室实验 B. 随机化现场实验 C. 单一个案研究 D. 描述性研究 二多项选择题: 1. 强调学习是在情境与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系的心理学家有(桑代克、斯金纳)。 A. 桑代克 B. 斯金纳 C. 托尔曼 D. 加涅 2. 教师在对学生实施奖励时,应该(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进行奖励、帮助学生作努力定向的归因)。 A. 完全依据分数的高低进行奖励 B. 注意创造一种相互竞争的学习氛围 C. 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进行奖励 D. 帮助学生作努力定向的归因 3. 阅读技能是一种(心智技能、智力技能)。 A. 操作技能 B. 动作技能 C. 心智技能 D. 智力技能 4. 学习迁移的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自动发生的、训练内容无关紧要、迁移取决于官能训练的程度)。 A. 迁移是自动发生的 B. 共同要素越多,越易迁移 C. 训练内容无关紧要 D. 迁移取决于官能训练的程度 5. 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的方法有(运用各种方法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满足学生的缺乏需要、借助各种有趣的教学方式呈现知识)。 A. 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 B. 运用各种方法唤醒学生的求知欲 C. 满足学生的缺乏需要 D. 借助各种有趣的教学方式呈现知识

教育心理学试题(一--五)章.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是()。 A费洛伊德B柏拉图C布鲁纳D桑代克 2、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 A《教育心理学》B《教育心理大纲》C《教育心理发展史》D《教育心理论》 3、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中,开始成熟的时期是()。 A20世纪初B20世纪20年代以后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80年代 4、下列内容不属于布鲁纳总结的教育心理学20世纪80年代的成果是(). A主动性研究B心理卫生研究C反思性研究D社会文化研究 5、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作者是()。 A陶行知B蔡元培C廖世承D潘菽 6、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心理理论基础的人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桑代克D裴斯泰洛奇 7、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 A19世纪20年代初B20世纪2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60年代 8、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之年时()年。 A1903 B1923 C1924 D1913 9、教育心理学家的创始人是()。 A莫依曼B赫尔巴特C桑代克D裴斯泰洛奇 10、教育心理学具体研究范涛是围绕()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展开的。 A学生与教师B学生与学习C学与教D教师与教学 二、填空题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与()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学科。 2、教育心理学属于()的一种。 3、教与学的五要素包括()、()、()、()、()。 4、教与学的过程包括()、()和()。 5、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体描述、()、()和()的作用。 6、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就是()与()相结合的历史。 7、建国后,我国的教育心理学者主要学习和介绍()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成果。 8、学生这一要素从()和()两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9、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和教材,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效传递的主要信息。 10、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三、简答题 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定义。 2、教育心理学的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简述学与教的要素构成。 四、论述题 1、分析学习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三种过程。 2、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五、案例分析题 中学班主任教书张某脾气较为暴躁,平时经常采取罚款、不许进教室,甚至罚站、罚跑步等方式来惩罚犯错的学生,学生家长对此意见很大。但小张却不以为然。 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如何看待张某的做法,试进行分析。

教育心理学各章

第一章绪论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 2、西方教育学确立的名称与标志 真正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人是桑代克,他是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他在1903年著成《教育心理学》一书,后又在1913-1914年扩充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这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比较科学而又系统的教育心理学专著。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而开始确立。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坚持哪些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4、教育性原则 第二章学习与学习理论 1、什么是学习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2、负强化与惩罚有什么区别 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反之,凡是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叫做惩罚。 3、观察学习的过程是什么 包括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4、什么是直接强化(外部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直接强化指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替代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强化。 自我强化,当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 5、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标准和条件 标准:新符号或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观念能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建立内在联系 条件:1、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2、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4、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其认识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结果,旧知识得到改造,新知识就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6、什么是概念形成、概念同化、先行组织者、接受学习、发现学习 接受学习:教师应该给老师提供的材料是经过仔细考虑的、有组织的、有序列的、完整的形式。因此学生接受的是最有用的材料,他把这种强调接受学习的方法叫做接受教学。 概念形成:学习者可以对同类事物的各种实例进行分析,对比它们与其它事物的区别,从而发现这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这种方式叫做概念形成。 概念同化:所谓概念同化,就是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给学习者提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习者获得概念的方式。它的基本形式包括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