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气卫生

第三章 大气卫生
第三章 大气卫生

华北煤炭医学院

教案

教学部门:预防医学系

教研室: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任课教师姓名:李君

任课教师职称:教授

课程名称:环境卫生学

授课时间: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卫生学综述之大气污染

卫生学综述之大气污染 泰山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2013级本科11班朱梦婷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逐渐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追求GDP的变态畸形不可持续发展,以GDP为衡量政绩的“最佳”标准。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目前正全力追赶美国。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付出的代价便是环境污染 关键词:大气,环境,污染,防治 前言: 最近几年,全国各地频繁出现的雾霾事件,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得不到保证,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大气污染的危害性,纷纷举起环保的旗积,向雾霾宣战。而政府在医疗方面的支出也日益增多,并且逐渐意识到大气污染的严重性以及治理污染的重要性。污染问题不仅会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还严重侵害人们的身心健康。环境问题就像一颗定时炸弹,若不及时处理,久则危矣。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该报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够成危害的发展”。这个定义鲜明的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人类要发展,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发展;发展要有限度,不应危及后代人的发展。但是,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而其中,尤以大气污染最为突出。

1、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 近年来,虽然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全国大多数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十分严重,主要呈现为煤烟型污染特征。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全国形成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多个酸雨区。 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生产和生活用燃煤,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烟尘。在某些城市除燃煤污染外,还有与当地工业污染和气象地理条件密切关联的地方特点。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时空分布特征明显,大气污染冬季最严重,其次为春秋季节,夏季最好;污染总体上北方重于南方。城市大气污染由人类活动及当地特殊的地理位置综合影响形成,沙尘天气加重了北方大气污染。目前,全国只有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7%的投资用于污染治理和防治的基础设施建设,环保投资与经济发展严重不成正比。虽然我们在大气污染的治理设备和技术的研制、开发和推广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较之大阿奇污染控制的需求方面,则是供不应求的局面。人力、资金的投入远不如发达国家。煤烟型污染占重要地位,燃煤是形成我国大气污染的根本原因。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76.12%,工业能源结构中燃煤占73.9%,在工业燃煤的设备中又以中小型为主。预测表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废气排放量增长0.55%

(完整版)家畜环境卫生学试题答案

家畜环境卫生学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分) 1.环境应激:是指家畜对干扰或妨碍机体正常机能的内外环境刺激,产生生理和行为上非特异性反应的过程. 2. 生物节律:动物由于光照时数的周期性变化,其生理状态、生化过程、行为习性也呈现周期 性变化,这种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节律。 3.临界温度:指气温下降或升高时,引起机体代谢率开始提高时的环境温度,分上限和下限,一般指下限临界温度. 4.动物福利:维持动物生理与心理的健康和正常生长所需的一切事物。 5.尘肺病:微粒侵入到肺组织的淋巴间隙和淋巴管内,并阻塞淋巴管,淋巴液潴留,导致结缔组织增生,肺组织坏死。 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 1.自然环境的三大要素是指气候因素、土地因素、生物因素。 2家畜的体热调节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体热调节中枢存在于下丘脑。 3.温热因素的综合评定指标温湿指数的值越大(THI>69),奶牛热应激越严重;气温低于0℃时,风冷却力的值越大,家畜冷应激越严重;温热因素中以气温为核心。 4.可见光的生物学效应,主要是通过眼、视神经导致动物的下丘脑兴奋,使其分泌促释放激素;这些促释放激素经下丘脑下部-垂体门静脉循环系统到达垂体前叶,并使之分泌促激素;这些促激素再作用于相应的腺体产生相应的激素,参与代谢。 5.空气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包括有害气体、微生物和粉尘三个方面的内容。 6.畜牧场粪便处理与利用的主要方式有用作肥料、用作饲料、生产沼气。 7、水资源的种类可分为:地面水、地下水和降水三大类。 。 8.根据外围护结构的封闭程度,畜舍可分为开放式畜舍、半开放式畜舍、封闭式畜舍等类型。 9.畜舍横向机械通风的方式有负压通风,正压通风、和正负压联合通风。 10. 高山病的发生,是由于海拔升高,气压降低,导致机体组织缺氧所致。 三、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小气候与大气候的不同在于个别气象因素的差异。( X )2.高山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海拔升高,气压降低,缺氧所致。(∨) 3.高纬度地区,家畜发情的季节性不明显。( X ) 4.正常人耳听不到0分贝的声音。(∨)5.增大风速,能促进散热,对家畜有利。(X )6.凡产热少,散热易的家畜临界温度低。( X )7.大肠菌群指数越小,说明水质越好。( X ) 8.采光系数大,畜舍自然采光效果一定好。(∨)9.白肌病是汞中毒所致。(X)

大气污染与危害及防治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大气污染与危害及防治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尸■、亠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在追求生活完美的同时,却带来了新的问题——大气污染。空气质量的好坏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本文的目的,即是通过对空气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的研究,并经过大量资料调查,吸收国内外空气检测方面和防治对策的有益经验,找到符合我国解决空气污染及防治对策的有效方法。 正文 室外是现代人类的主要生存场所之一。提高室外空气质量,对于缓解大气污染带来的身体健康问题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我国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主要有传统煤烟型与机动车尾气型污 染共存的复合型特征。颗粒物(PM)仍为我国绝大部分城市的首要大气污染物, 但是我国部分地区霾和光化学烟雾频繁, 区域性的大气污染污染问题愈加明显。 随着工业化、机动化步伐的加快, 上海、北京等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城市的空气质量受到来自本地排放和区域输送的双重影响, 工业活动中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 致使大气污染物含量增加以至大气能见度显著降低是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大气颗粒物中的非水溶性有机成分, 如多环芳烃、脂肪酸等;水溶性有

机成分, 如二元羧酸中的草酸;硝酸盐、铵盐等含氮营养盐及相关物质以及典型的大气污染气体二氧化氮及二氧化硫是大气中的典型人为污染物。 然而,我国大气污染与健康的研究起步较晚,开展得较少,尤其缺乏对多个城市同时开展研究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 难以反映我国复合 型大气污染的健康危害特征 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有:2012 年开始实施的火电厂污染排放新标准大幅下调了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放限值针对重点地区制定了更加严格的特别排放限值, 增设了汞的排放限值。新标准的实施将有利于控制电力行业污染物排放, 促进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现阶段, 治理大气污染应构建包括目标协同、政策协同、主体协同、区域协同、技术协同在内的五大协同机制。从具体策略来看, 要调整大气污染物控制战略, 完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政策体系;完善大气污染评价制度, 建立科学的大气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建设, 强化惩罚和监督力度;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提高公民参与积极性; 创新大气污染治理的融资模式, 拓展融资渠道。 当前粒物成为我国大气污染最主要的污染物, 且成为城市环境质量达标的关键指标, 而目前大气环境质量管理体制和政策不能有效地 解决颗粒物污染问题。因此,必须以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为出发点, 以改善城市和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 以削减一次颗粒物排放量为主线 以控制PM10 PM2.5以及其他污染物为重点,以科学的环境政策和产业与能源战略优化经济发展, 综合运用法律、经济、信息、行政、技术

城市大气污染健康危险度评价的方法第一讲绪论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城市大气污染健康危险度评价的方法第一讲绪论 作者:陈秉衡, 洪传洁, 阚海东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上海,200032 刊名: 环境与健康杂志 英文刊名:JOURNAL OF ENVIRONMENT AND HEALTH 年,卷(期):2004,21(2) 被引用次数:14次 本文读者也读过(9条) 1.伏晴艳.阚海东城市大气污染健康危险度评价的方法第四讲大气污染的暴露评价第二节大气扩散模型及人口加权的大气污染暴露评价(续四)[期刊论文]-环境与健康杂志2004,21(6) 2.洪传洁.阚海东.陈秉衡城市大气污染健康危险度评价的方法第五讲大气污染对城市居民健康危害的定量评估(续五)[期刊论文]-环境与健康杂志2005,22(1) 3.阚海东.陈秉衡.贾健城市大气污染健康危险度评价的方法第三讲大气污染物暴露与人群健康效应的暴露-反应关系分析(续二)[期刊论文]-环境与健康杂志2004,21(4) 4.陈秉衡.阚海东城市大气污染健康危险度评价的方法第二讲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危害认定(续一)[期刊论文]-环境与健康杂志2004,21(3) 5.张蕴晖.阚海东.陈长虹.黄成.陈秉衡.ZHANG Yun-hui.KAN Hai-dong.CHEN Chang-hong.HUANG Cheng.CHEN Bing-heng不同机动车控制场景下人群健康效应及其经济学评价[期刊论文]-复旦学报(医学版)2007,34(3) 6.阚海东.Cifuents L.汪宏.陈秉衡.洪传洁城市大气污染健康危险度评价的方法第六讲大气污染健康危害的经济学评价及其计算机平台的建立(续六)[期刊论文]-环境与健康杂志2005,22(2) 7.陈国海.张元茂城市大气污染健康危险度评价的方法第四讲大气污染的暴露评价第一节大气污染的监测(续三) [期刊论文]-环境与健康杂志2004,21(5) 8.李会娟.于文博.刘永泉城市二氧化氮、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健康危险度评价[期刊论文]-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07,28(3) 9.钱孝琳.阚海东.宋伟民.陈秉衡大气细颗粒物污染与居民每日死亡关系的Meta分析[期刊论文]-环境与健康杂志2005,22(4) 引证文献(14条) 1.钟幼军,国世友哈尔滨冬季重污染日气象特征[期刊论文]-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01) 2.张莉君,许慧慧,施烨闻,东春阳,郭雁飞2002-2005年上海市两监测点大气污染物变化规律[期刊论文]-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2(01) 3.殷文军,彭晓武,宋世震,李宁,余素君广州市灰霾天气对城区居民心血管疾病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期刊论文]-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9(12) 4.殷文军珠江三角洲地区空气污染对人群心脑血管疾病影响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9 5.都英杰,林刚,孙贵范,田村宪治,王效科抚顺城区大气悬浮颗粒物污染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定量分析[期刊论文]-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6(06) 6.刘金凤深圳市大气污染及其居民健康效应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8 7.苗伟杰北京市夏季臭氧污染的数值模拟与急性健康效应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8 8.张蕴晖,林玲,阚海东,陈秉衡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人群综合暴露评估[期刊论文]-中国环境科学 2007(05) 9.董险峰,于娜城市大气污染健康危险度评价及其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环境保护 2007(08) 10.王敏珍,郑山,王式功,陶燕,尚可政兰州市大气气态污染物与呼吸系统疾病日入院人数的时间序列分析[期刊论

最新幼儿卫生学(完整版)

1.婴幼儿的身体特点及卫生 1 . 婴儿一般在6~7个月出牙,乳牙出齐的时间约在() A.1岁 B .1岁半 C . 2岁半 D. 6岁 2.应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接受阳光照射,以预防() A . 佝偻病 B. 脚气病 C. 坏血病 D. 夜盲症 3.幼儿园适龄儿童的年龄段是() A . 0~1周岁 B.1~3周岁 C .3~6周岁 D. 6~9周岁 4.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高,而分泌减少,影响身高的激素是() A . 甲状腺素 B. 生长激素 C. 肾上腺素 D. 胰岛素 5.为保护幼儿眼睛,中、大班看电视不应超过() A . 30分钟 B . 45分钟 C. 60分钟 D. 120分钟 6. 下列那种器官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共同通道() A. 喉 B. 咽 C. 气管 D. 鼻 7. 属于泌尿系统的器官是() A.脾脏 B.肝脏 C.肾脏 D.心脏 8.“脊柱生理性弯曲”完全固定下来的年龄大约是() A. 1岁 B. 5岁 C. 7岁 D. 发育成熟 9. 幼儿园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起生活的节奏,该吃饭了,正饿,有食欲;上床了,正困,能很快入睡;醒来精神足,玩得高兴。这运用了大脑皮质活动的那种特性( ) A. 优势原则 B. 镶嵌式活动原则 C. 动力定型 D. 条件反射 10. 儿童基础代谢所需的热能约占总热能的() A. 10%——15% B. 20%——30% C. 40% D. 50%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避免眼外伤,幼儿园不应让幼儿玩沙土 B. 婴幼儿大肌肉发育晚,小肌肉发育早 C. 耳屎有保护外耳道的皮肤及黏附灰尘、小虫的作用 D. 正常淋巴结似蚕豆,可略微活动,压上去不疼 12.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A.心脏 B.动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 13. 细胞表面的原生质形成一个薄膜,称为() A.细胞膜 B. 细胞核 C. 细胞体 D. 细胞间质 14. 关于幼儿肌肉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A. 大肌肉群发育晚 B.小肌肉群发育早 C. 容易疲劳 D. 不宜疲劳 15 . 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内在因素不包括() A. 营养 B. 遗传 C. 性别 D. 内分泌 16. 影响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分泌腺是() A. 胸腺 B. 肾上腺 C. 胰腺 D. 甲状腺17. 对幼儿易患中耳炎的原因表述错误的是() A. 咽鼓管短 B. 咽鼓管管腔宽 C. 咽鼓管倾斜度大 D. 细菌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 18. 关于婴幼儿牙齿说法错误的是() A. 最迟不晚于1岁萌出 B. 2岁半左右出齐 C. 3岁左右开始学刷牙 D. “六龄齿”只有一颗 19. 肌腹柔软而富有弹性,肌腱则有致密的()构成,没有收缩性。 A. 神经组织 B. 结缔组织 C. 上皮组织 D. 肌肉组织 20. 幼儿年龄越小,血液量相对的比成人要多,约占体重的() A. 8%——10% B. 8%——9% C. 9%——10% D. 9%——11% 21. ()是指在人体内可自行合成,不一定要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 A. 组氨酸 B. 必需氨基酸 C. 氨基酸 D. 非必需氨基酸 22. 身体的各个部位的发育有一定的顺序,例如在胎儿期的形态发育是()领先 A. 头部 B. 躯干 C. 上肢 D. 下肢 23. 幼儿眼球的前后径较短,近处物体经折射后形成的物象落在视网膜的后方,故呈( ) A. 斜视 B. 真性近视 C. 生理性近视 D. 生理性远视 24. 为保证幼儿睡眠充足,幼儿午睡时间一般为() A. 1小时 B. 1——1.5小时 C. 2——2.5小时 D. 3小时 25. 人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以及做喜、怒、哀、乐等表情,是下列哪种神经的作用() A. 脊神经 B. 脑神经 C. 植物神经 D. 混合神经 26. 孩子穿封裆裤的年龄一般应该是() A. 一岁左右 B. 2岁左右 C. 3岁左右 D. 4岁左右 27. 在小儿()时,就开始训练其自觉的控制排尿。 A. 3-5个月 B. 6-9个月 C. 10-18个月 D. 2岁左右 28. 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A. 鼻 B. 咽 C. 气管 D. 肺 29. 生长激素大量分泌是在幼儿() A. 清醒时 B. 活动时 C.饭后 D.夜间入睡后 30. 转换工作性质,使大脑皮质工作区和休息区不断轮换,这体现了大脑皮质活动的哪种特性()A.动力定型 B.镶嵌式活动原则 C.优势原则 D.抑制活动原则 31. 缺碘最容易导致的疾病() A. 克汀病 B. 侏儒症 C.巨人症 D. 夜盲症 31. 下列因为激素分泌异常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A. 侏儒症和佝偻病 B. 大脖子病和巨人症 C. 坏血病和侏儒症 D. 克汀病和脚气病 32.一只小狗出现行动呆笨而迟缓,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身体发育停止等症状,其原因是( ) A.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B. 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C. 甲状腺激素缺乏 D. 生长激素缺乏 33. 人的一生中,身高、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 胎儿期 B. 婴儿期 C. 幼儿期 D. 青春发育期

大气污染与危害及防治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大气污染与危害及防治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在追求生活完美的同时,却带来了新的问题——大气污染。空气质量的好坏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本文的目的,即是通过对空气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的研究,并经过大量资料调查,吸收国内外空气检测方面和防治对策的有益经验,找到符合我国解决空气污染及防治对策的有效方法。 正文 室外是现代人类的主要生存场所之一。提高室外空气质量,对于缓解大气污染带来的身体健康问题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我国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主要有传统煤烟型与机动车尾气型污染共存的复合型特征。颗粒物(PM)仍为我国绝大部分城市的首要大气污染物,但是我国部分地区霾和光化学烟雾频繁,区域性的大气污染污染问题愈加明显。 随着工业化、机动化步伐的加快,上海、北京等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城市的空气质量受到来自本地排放和区域输送的双重影响,工业活动中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致使大气污染物含量增加以至大气能见度显著降低是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大气颗粒物中的非水溶性有机成分,如多环芳烃、脂肪酸等;水溶性有机成分,如二元羧酸中的草酸;硝酸盐、铵盐等含氮营养盐及相关物质以及典型的大气污染气体二氧化氮及二氧化硫是大气中的典型人为污染物。 然而,我国大气污染与健康的研究起步较晚,开展得较少,尤其缺乏对多个城市同时开展研究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难以反映我国复合型大气污染的健康危害特征 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有:2012年开始实施的火电厂污染排放新标准大幅下调了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放限值,针对重点地区制定了更加严格的特别排放限值,增设了汞的排放限值。新标准的实施将有利于控制电力行业污染物排放,促进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现阶段,治理大气污染应构建包括目标协同、政策协同、主体协同、区域协同、技术协同在内的五大协同机制。从具体策略来看,要调整大气污染物控制战略,完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政策体系;完善大气污染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大气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建设,强化惩罚和监督力度;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公民参与积极性;创新大气污染治理的融资模式,拓展融资渠道。 当前粒物成为我国大气污染最主要的污染物,且成为城市环境质量达标的关键指标,而目前大气环境质量管理体制和政策不能有效地解决颗粒物污染问题。因此,必须以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为出发点,以改善城市和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以削减一次颗粒物排放量为主线,以控制PM10、PM2.5以及其他污染物为重点,以科学的环境政策和产业与能源战略优化经济发展,综合运用法律、经济、信息、行政、技术等综合措施,尽快制定实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管理办法》和《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编制技术指南》,构建全国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政策措施体系。 结论

执业医师复习要点:大气卫生

执业医师复习要点:大气卫生 执业医师复习要点:大气卫生 空气卫生airhygiene环境卫生学科的一个重要内容,重点研究 空气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地球周围包围着很厚的一层空气,叫大气圈,通常可分为3层: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电离层。对流层 是大气圈中最靠近地表而且密度最大的一层,空气总量的95%都集 中在这一层内,并由于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的影响形成各种气象现象。人类就生活在这一层的底部,为此这一层与人类生命活动关系 最密切。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人机体与外界 环境不断地进行着气体交换、热能交换等,以保持机体的正常生理 活动。大气的组成成分,物理、化学、生物学特性与人类的健康和 疾病密切相关。 大气卫生: 1、由于宇宙射线、放射线等的作用,使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失去 外层电子而形成:正离子。 2、新鲜空气中,重离子与轻离子的比值是:小于50。重:轻<1:50 3、城市居民肺癌发病率高于农村,与大气中何种污染物有关:砷、铬、苯并(a)芘。 4、在低浓度大气污染物中长期作用下,易诱发:呼吸系统感染 性疾病。 5、在大气严重污染地区的儿童易患:佝偻病。 6、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过高可致呼吸系统炎症和肺水肿。 7、大气垂直温差的正常状态是:由地表到上空,气温逐渐降低。高度↑1km,气温↓6.5℃。

8、二次污染物: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了化学变化,毒性增加后,新形成的污染物。 9、大气污染监测,每年至少采样季节和采样次数是:冬、夏两 季各一次。 10、粒径大于10μm的称降尘;粒径小于10μm的称飘尘;大于 5μm的尘粒易被呼吸道阻留,对局部粘膜组织产生刺激作用,引起 慢性炎症;小于5μm的尘粒,可进入深呼吸道,直到小支气管和肺泡。 11、对眼睛和上呼吸道刺激较小,但容易进入深部呼吸道的大气污染物是:氮氧化物。 12、有效排放高度:烟囱本身的高度与烟气上升高度之和。 13、决定大气污染程度最基本的因素是:污染物排放量。 14、大气卫生标准与车间空气卫生标准有许多不同,但也有相同,相同点是:毒理实验是制定标准的方法之一。 15、选择严重、轻度污染区和清洁对照区进行大气监测,目的是:地区性污染调查。 16、有害气体的采样高度是:1.5m 飘尘的采样高度是:3~5m 降尘的采样高度是:5~15m 17、光化学烟雾是二氧化氮的二次污染物,是强氧化型烟雾,多发生在夏秋季的白天。 18、关于采集方法:二氧化硫(浓缩法);一氧化碳(集气法);飘尘(浓缩法)。 19、关于测定方法: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比色法);一氧化碳(气相色谱法);飘尘(重量法)。 水体卫生:

(完整word版)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题(完整)

家畜环境卫生学 名词解释: 1. 适应:是生物体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刺激而产生的有利于生存和生产的生物学反应或遗传学改变。 2. 应激:指动物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非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 3. 气候服习:指本来对某种气候不适应的动物,因反复或长期处于该动物生理所能忍受的气候环境中,在数周内引起散热和产热等生理机能的变化,使各项生理指标和生产性能逐渐趋于正常,而能习惯于这种气候环境。这一过程称为气候服习。 4. 气候驯化:动物处于某种环境中,因外界环境的影响,某此性状甚至体型发生变化,各种生理机能发生改变又趋于正常,这种过程称为气候驯化。 5. 温热环境:是指直接与家畜体热调节有关的外界环境因素的总和。 6. 小气候:在局部地区、由于地形方位、土壤条件和植被不同,使该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状况,称为小气候。 7. 散热调节:热调节中使散热增加或减少的调节称为散热调节或物理调节。 8. 产热调节:热调节中使产热增加或减少的反应称为产热调节或化学调节。 9.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日出前温度最低, 午后2:00温度最高,每日最高与最低气温之差,称气温日较差。(越靠近地面,气温日较差越大) 10.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一月份平均气温最低,七月份平均气温最高,把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11. 等热区:恒温动物仅仅依靠物理调节就能维持体热平衡的环境温度范围,叫等热区。 12. 临界温度:气温下降,畜体散热增加,必须提高代谢率以增加产热量,这个开始提高代谢率的温度称为“下限临界温度”或“临界温度”。气温升高,机体散热受阻,物理调节不能维持体温恒定,体内蓄热。 13. 过高温度:体温升高,代谢率也提高,这个因高温引起代谢率升高的外界温度称为“上限临界温度”或“过高温度”。 14. 舒适区:指在等热区的某一温度范围内,家畜代谢产热正好等于散热,不需要进行物理调节即可维持体温正常,称此温度范围为舒适区。 15. 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可用重量或水汽压表示。 16. 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比,用百分率表示。 17. 露点: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而且气压一定时,气温下降使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此时水汽析出形成露水,此时的气温称为露点。

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综述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姓名:张珊珊 班级;医检本科2班 摘要:我国近年来大气污染日益严重,虽然一些常规污染物得到一定的控制,但是新的污染接踵而来。环境污染已日趋严重,环境问题已危机到人类的生存,使得健康受到严重的影响,许多流行病不断出现,为此,我们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阻止大气污染态势的发展。该文主要阐述了中国大气污染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和趋势,及一些相应的防治对策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问题的简要分析。 关键词:大气污染现状对策人体健康 前言:地球上人口在急剧增加,人类经济在急速增长,地球上的大气污染也日趋严重。目前,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遭到破坏三个方面。中国是一个工业化程度还比较低的发展中国家,2012年国内能源消费中煤炭占比67%,相比2011年略有下降,但是从资源禀赋及当前和未来技术条件判断,我们坚持认为至少10年内中国高度依赖煤炭资源的能源格局将不会有明显改变,因此大气污染相当严重。近年来我国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但是,传统模式下的生产力的提高在驱动经济增长和为企业带来的利润的同时,却使我们的地球家园变得千疮百孔,不堪重负。中国经济要发展,但是不应该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要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对我国大气污染状况有一个全局性认识,并采取积极措施对大气污染进行综合防治。 正文: 1.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主要呈现为煤烟型污染。城市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含量普遍超标、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快速增长、二氧化硫污染较为严重,全国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已经形成多个酸雨区,其中华中酸雨区污染程度最深。在以往调查的三百四十多个城市中,总悬浮颗粒物平均浓度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规定浓度的城市占64%,其中近30%的城市颗粒物平均浓度超过三级标准规定浓度。 1.1二氧化硫排放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随着煤炭消费量的增长而增加。08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2321.2万顿比07年减少6%,其中工业和生活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6%和14%。 1.2悬浮颗粒物污染 有关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北方多数大型城市大气中的首要污染物是总悬浮颗粒物,并且较为频繁。这些颗粒物主要来本地粉尘污染和自沙尘暴。其中本地粉尘主要来自于拆迁工地、建筑工地和市政 管线工地等施工场所的扬尘。近年来我国沙尘暴呈现逐渐频繁的趋势,大规模的沙尘天气严重影响了空气的质量,给人民生活环境和 交通运输带来了众多的不便。 1.3机动车尾气排放 自上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汽车数量逐步增长。自2009年起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和销售国,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7亿辆。汽车数量在持续的增多的同时也使得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总量逐年上升。因城市人口密集,交通运输量相对大,我国90%以上的汽车集中在城市,这就造成了汽车尾气污染在城市大气

放射卫生学复习重点(完整版)学习资料

放射卫生学复习重点 (完整版)

1、天然本底照射的类型,各种类型的放射性核素(天然、人工、宇生、原生、 氡,食入,吸入等)、陆地内外照射致成人年有效剂量,人类活动增加的辐射、被确定为职业照射的人类活动增加的辐射是什么? 答:(1)天然本底照射的类型:宇宙射线(初级宇宙射线、次级宇宙射线),陆地辐射、增加了的天然照射。 (2)各种类型的放射性核素致成人年有效剂量: 1) 天然本底照射2.4 mSv ①宇宙射线年有效剂量 0.38 mSv;宇生放射性核素 0.01 mSv ( 3H是 0.01μSv,7Be是0.03μSv ,14C是12μSv,22Na是0.15μSv )。 ②陆地辐射(原生放射性核素40K 238U 232Th):外照射 0.46 mSv,内 照射(除氡)0.23 mSv。氡222Rn:吸入:1.2 mSv(室内1.0 mSv,室 外0.095 mSv),食入:0.005 mSv;220Rn吸入:0.07 mSv。 2)人工辐射人均年有效剂量: 医疗照射0.4 mSv ,大气层核试验0.005 mSv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 故0.002 mSv ,核能生产0.0002 mSv。人工辐射源对职业人员产生的 照射年有效剂量0.6 mSv。 (3)人类活动增加的辐射:磷酸盐加工、金属矿石加工、铀矿开采、锆砂、钛色素生产、化石燃料、石油和天然气提取、建材、钍化合物、废金属 工业。 (4)被确定为职业照射的人类活动增加的辐射是:机组人员所受的宇宙辐射。 2、新建房屋和已建房屋,氡及其短寿命字体的浓度限值是多少?

答:新建住房年平均值≦100Bq/立方米,已建住房年平均值≦200Bq/立方米。 3、理解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 答:(1)天然辐射源:自然界存在的能释放出放射线的物质。包括宇宙射线、陆地辐射。 (2)人工辐射源:人工生产的能释放电离辐射的装置或经加工提炼的天然辐射源。包括核技术的军事应用、核技术的和平利用(核能、放射性核素 的生产和应用、医用辐照、核事故)。 4、理解地球辐射带、地磁纬度效应 答:(1)地球辐射带:被地球磁场捕俘的宇宙辐射中质子和电子流等带电粒子流所形成的区域。 (2)地磁纬度效应:在赤道有最小的辐射强度和剂量率,而接近地磁两极处则最大。 5、何为宇生放射性核素和原生放射性核素 答:(1)宇生放射性核素:宇宙射线与大气层粒子相互作用产生的放射性核素,有3H、 7Be、14C、 22Na等。 (2)原生放射性核素:自地球形成以来就存在于地壳中的放射性核素,有40K、238U、232Th等。 6、理解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 答:(1)确定性效应:当受照剂量超过某一特定效应的域剂量以后,病理改变的严重程度将随受照剂量的增加而加重。其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随受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剂量与效应的关系呈S型,存在域剂量,表现主要是:

地方性氟中毒与人体健康的研究

地方性氟中毒与人体健康的研究 XXXXXX 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XXXX级本科XX班 摘要氟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必需微量元素.动物通过多种途径摄入,但动物对其需求量很低,适量的氟有利于机体对钙和磷的利用及防止龋齿,而过量的氟则易导致人富氟中毒。地方性氟中毒(endemic fluorosis)是由于一定地区外环境中氟元素含量过多,而致生活在该环境中的居民饮水、食物、空气等途径长期摄入过量氟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 关键词地方性氟中毒氟中毒类型全身性疾病治疗和预防 地方性氟中毒又称地氟病,是全世界公认的一类人畜共患病,由于人和动物长期摄入过量氟导致牙齿和骨骼发生病变。我国是氟中毒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除了上海市以外,均有发生[1]。 1 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 地方性氟病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地方病之一。世界五大洲的50多个国家都有本病的存在,我国除上海市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我国的长白山以西、长江以北广大区域为浅层高氟地下水病区;渤海湾滨海平原和河北泥州等地为深层高氟地下水病区;北京小汤山、广东丰顺、福建龙溪等地是高氟泉水病区;河南的方城、云南的昆明、贵州的贵阳、新疆的温宿等地区为高氟岩矿病区;另外四川、广西、湖南及湖北等12个省150个县中的病区主要为生活燃煤污染型病区,其中湖北省的鄂西自治州、四川的彭水、陕西的安康等地区病情较为严重。2005年报道,全国有病区县1308个,氟斑牙

患者3950万,氟骨症患者287万,病区影响人口仍是1.1亿。地方性氟中毒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地方病[2]。 2 地方性氟中毒类型 造成地方性氟污染原因可分为三种,第一种为饮水型,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天津、河北、新疆和江苏等省;第二种为燃煤型,主要出现在我国的贵州、山西、辽宁、云南、四川和北京等省市;第三种为饮茶型,在我国四川省的阿坝州和甘孜州,以及西藏、甘肃、青海、新疆和中国内蒙古。上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一些研究者分别对北京、河北、福建、山东、贵州、辽宁、吉林、黑龙江、宁夏、山东和中国内蒙古进行地氟病调查,到70年代后,相应的发现一些省市和自治区有地方性氟中毒,其中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接近100%,青壮年氟骨症患病率高达70%~80%[3]。 2.1 饮水型氟中毒 高氟地下水一般形成于干旱-半干旱的华北、西北等地区,并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它主要分布于:(1)地下水径流缓慢受强烈蒸发的山前平原;(2)绿洲边缘与沙漠接壤的坳陷洼地及沙漠地带。高氟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一般为HC03-Na型[4]。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发现可分为浅层高氟地下型深层高氟地下水型、高氟温泉水型、高氟岩矿水型和高氟茶水型等。 2.2 燃煤型氟中毒 燃煤释放的氟化物污染了室内外环境,并且氟不能被生物降解,反而通过生物的富集作用,由食物链进入人体。所以氟对人和动植物

幼儿卫生学第二版万钫全套练习题答案汇编

第一章婴幼儿的身体特点 一、填空题 1、运动系统由骨、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2、婴幼儿长骨骼需要以______、______为原料,同时还需要______的帮助促进其被人体吸收。 3、脊柱生理性弯曲的作用是在人体做运动时起________作用。 4、幼儿过于肥胖,走路、站立时间过长,或负重过度,都可能导致足弓塌陷,引起_________。 5、婴幼儿的________较松,当肘部处于甚至位置时,若被猛力牵拉手臂就可能造成___________。 6、鼻腔对空气起着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作用。 7、______是呼吸道最狭窄的部位。 8、婴幼儿呼吸频率_____,年龄越______,呼吸越___________,2-3岁幼儿每分钟呼吸次数是_____次。 9、婴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是年龄越______,心率越_________,3-4岁幼儿每分钟心跳次数是_____次。 10、________时期是包括饮食习惯在内的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的时期。 11、消化腺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2、婴儿一般在________时出牙,最迟不应晚于1岁,乳牙共_____颗,__________出齐。 13、乳牙出牙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恒磨牙又叫六龄齿,一般在____岁左右萌出,上下左右四颗,并不与乳牙替换。 14、人体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八大系统组成。 15、婴幼儿尿道______,所以容易发生上行性泌尿道感染,尤其是女婴。 16、______激素在睡眠时分泌旺盛,所以一定要保证婴幼儿的睡眠时间和质量。 17、_______是关系儿童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的内分泌腺。 18、_____岁以前婴幼儿会有生理性远视。 19、噪声在_____分贝以下,属于比较安静的环境。 20、食物进入口腔就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一种___________反射。 21、“望梅止渴”,看见梅林就流唾液,这是一种___________反射。 22、兴趣能促使“优势兴奋”状态的形成,这是__________原则。 23、大脑皮质的工作于休息区不断轮换、有劳有逸、维持高效率,这是__________原则。 24、大脑以最经济的消耗,收到最大的工作效果,这是__________原则作用的结果。 25、________(又叫保护性抑制)是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可以使人的精力和体力得到恢复。 26、三大产热营养素中,大脑只利用______________为能源。 27、婴幼儿___________发育缓慢,要进入青春期后才发育迅速。 28、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对侵入人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具有吞噬作用,这是______________免疫。 29、预防接种菌苗这是______________免疫。 30、婴幼儿自胎盘、乳汁获得抗体,这是______________免疫。 31、注射抗菌血清、抗毒素等抗体,这是______________免疫。 32、儿童一生中身长、体重的增长最快的阶段是_________时期,直到_________出现第二次生长发育突增。 33、儿童的身长、体重在出生后最快的时间是出生后_____,第二年速度也是较快的,身长增加_____厘米,体重增加________公斤。 34、一个人从出生到发育成熟,体格发育遵循“头尾规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统的发育一直是领先的;________系统的发育在出生后特别迅速,10岁以后发育减慢。 35、一般来说,婴幼儿_____季身高增长较快,_____季体重增长较快。 36、同化作用______(大于还是小于?)异化作用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保证。 37、衡量儿童生长发育的三把“尺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卫生学重点

卫生学 绪论 卫生学 是在“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以人群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阐明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提出利用有益环境因素和控制有害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及 第一篇第一章第一节 环境与健康 人类和环境 人类的环境 环境的定义和分类 环境是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地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可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 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 1,生物因素 2,化学因素 3,物理因素 4,社会心理因素 生物富集作用 环境污染物被生物体吸收后,通过酶的催化分解可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一些有毒金属和难分解的有机化学物则可在生物体内蓄积,使生物体内的浓度大大高于环境的浓度,这种作

用称为生物富集作用。 生物放大作用 环境中某些污染物沿着食物链在生物体间转移并在生物体内浓度逐级增高,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高于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此称为生物放大作用。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人与环境的统一性 2,人与环境的适应性 3,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第二节环境污染及对健康的影响 环境污染 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称之为环境污染。 公害 严重的环境污染叫做公害。 环境污染物 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叫做环境污染物。 环境污染物的来源 1,生产性污染 2,生活性污染 3,其他污染 致死剂量 毒物使受试对象死亡所需的剂量,称致死剂量。包括:

第六讲 空全空气系统和空气-水系统

6.第六讲空气调节系统 主要内容:系统的分类;送风量确定;新风量确定;空调系统;空气处理设备;运行调节;系统控制与选择。本讲的内容教较多,不是很容易掌握,比较散,应采用一条主线将各节内容循序渐进的连贯起来。这条主线就是怎样使空气调节系统达到最佳要求?怎样来达到?有哪些途径?系统的特点和作用? 提出问题:什么是空气调节系统?系统有何种作用?建立空气调节系统的意义和目的?系统的节能?优化运行?在每节中一般都设置思考题,本将最后设置三个专题的论文,学生可以任选自己感兴趣的专题撰写论文。 6.1 空气调节系统的分类 ◆空调系统的组成 1、进风部分 2、过滤部分 3、加热和冷却部分 4、加湿和减湿部分 5、送风部分 6、供水部分 7、热回收装置 8、热源部分 9、冷源部分 10、控制、调节装置 ★按送风参数的数量分类:单参数系统→单风道;双参数系统→双风管、多区系统★按送风量是否恒定分类:定风量系统;变风量系统; ★按空气处理设备的集中程度分类:集中式;半集中式;分散式; ★按负担室内负荷所用的介质种类分类:全空气;全水;空气-水;冷剂;冷剂-空气; ★根据空调系统使用的空气来源分类:封闭式;直流式;混合式; ★按房间的控制要求分类:全空气空调系统:热风采暖系统:除尘系统:防火排烟 思考研究题 空调系统是如何分类的?为什么这样分类? 各种类型空调系统的特点与区别? 如果综合楼安装空调系统,可以采用什么类型的空调系统? 6.2 全空气系统的送风量确定 本节主要讨论: * 送入空气的状态及空气量的确定:以计算出的空调冷、热、湿负荷为基础;利用不同的送风和排风状态来消除室内余热余湿;维持空调房间所要求的空气参数。 ☆夏季送风状态及送风量确定 * 空调房间送风过程;热量平衡式;湿量平衡式。 *《规范》规定的送风温差 * 空调房间换气次数 * 风口速度:《规范》6.5.9、6.5.11条连接 * 送风量必须满足下式:. )4( 1000 s R w s R c s d d M h h Q M - = - = ? ? ?

卫生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_5

卫生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C.大气污染物 D.化肥及农药的使用 E.地质环境中区域性差异导致土壤中某些元素过高 56.痛痛病是一种 A.职业病 B.公害病 C.地方病 D.传染病 E.职业性多发病 57.使某毒物在体内达到一定的蓄积水平引起一定损害时所需的剂量称为 A.中毒阈 B.人体最高允许浓度 C.最大无作用剂量 D.最大有作用剂量 E.LD50 58.下列食物中粗蛋白含量最高的是 A.粮谷类 B.鸡蛋 C.大豆 D.牛奶

59.能用来全面评价脂肪酸的含量的是 A.脂溶性维生素含量 B.脂肪消化率、必需脂肪酸含量、脂溶性维生素含量 C.食物中脂的含量 D.消化率 E.维生素的含量 60.脚气病的病因是 A.维生素D缺乏 B.铁缺乏 C.维生素PP缺乏 D.维生素E缺乏 E.维生素B1缺乏 61.我国推荐的每口膳食中热能供给量(极轻体力劳动)成年男子,女子分别为 A.100MJ8.8MJ B.9.5MJ8.5MJ C. 11.OMJ 10.OMJ D.8.5MJ 7.8MJ E.12.OMJ 10.OMJ 62.儿童、青少年尤应补充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B1 B.维生素A

D.维生素D E.维生素PP 63.对于老年人脂肪不宜摄入过多,以摄入的脂肪量占膳食总热能的多少为宜 A. 30% B. 35% C. 38% D. 20 % E. 25% 64.肥胖度的公式是 A.身高(c)一105 B.实测体重一标准身高体重 C.(实测体重一标准身高体重)/ 标准身高体重x 100% D.体重(mg)/ 身高(cm) E.实测体重(kg)/标准身高体重(cm) 65.对于低蛋白饮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适用于急性肾炎、尿毒症、肝功能衰竭病人 B.选用优质蛋白质 C.每日蛋白质供给80g D.每日蛋白质供给40g E.用蔬菜及淀粉取代部分粮食 66.以下不属于糖尿病饮食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