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典型材料

改革创新提动能奋发有为创名校

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先进集体典型事迹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创建于1984年,原名平遥县职业学校。2009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视察后亲自命名为“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并改制为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2.7万㎡,建筑面积10.7万㎡;在校学生5000余人,教学班95个;专任教师381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6%;学校有美术、音乐、工艺、商务、机械、旅游六个系,开设19个专业,36个专业方向。学校建成了省级以上实训基地8个、示范专业4个、重点专业3个,工艺美术(推光漆艺)专业于2013年被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三部委评估认定为“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于2018年成为“全国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

学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首批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管理五星级学校”,并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诸多殊荣。近年来,连续三年获得“晋中市文明单位标兵”,2019年又获得“省文明校园”称号。2017年,通过了“国家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验收,入选“国家旅游局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

化艺术传承学校”。2019年4月,学校被国家教育部评选为“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是山西省唯一入选的职业院校。

2016年9月,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新的领导班子组建。洞悉学校所处的时代潮流和区域特点,把握职教发展的自我需求和社会需要,他们深刻认识到职业教育一定要结合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闯出一条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的新路。经过三年努力,学校有了系统全面、层次分明、衔接有序的顶层设计,一张蓝图清晰了改革的方向,解决了办什么样的学,怎么样办学的根本命题,引领全校上下踏上了跨越发展的新征程,开创了内和外顺的发展局面!经过三年努力,学校有了立足需求、服务当地、重点明确的专业建设规划,搭建了校企合作高端平台,构建了产教融合的良好生态,创造了教学质量、招生数量全省第一的好成绩,承办了多项高规格大型教育活动,巩固了在全省中职教育领域的龙头地位!经过三年努力,学校全面贯彻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以“四个校园”建设为起点,做有情怀的德育、育有梦想的学生、办有温度的学校,让每个人在校园里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经过三年努力,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参与了古城建设,打造了古城文化高地,讲好了现代故事,传播了现代声音,树立了品牌形象!

一、全面加强党建,辐射引领树标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指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三年来,在平遥县委组织部、平遥县教科工委的领导下,学校党建工作全面加强,激发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巨大热情,带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在全县、全市发挥了党建示范引领作用。

2018年9月高标准迎接了晋中市“三基建设”基层党建现场观摩团的观摩指导。此后,晋中市教育局基层党建标准化验收、平遥县教科工委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观摩暨验收安排会在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召开。校团委被授予“山西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并成立了晋中市首个“名团干工作室”。

在“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活动中,该校被晋中市委确定为14个重点联系单位之一。胡海平校长参加了市委、县委、市教育工委三次支部书记培训,做了三次表态发言,包括全市的动员部署会,作为教育系统唯一代表表态发言。还在晋中市广播电视台《“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家谈》栏目接受访谈。大讨论结束后,被推荐为大讨论先进个人,并在晋中市大讨论典型事迹宣讲会上做了交流。这是上级领导对学校各项工作的高度认可。

二、绘就发展蓝图,内和外顺开新局

(一)明确办学思路,制定发展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

基于清醒的问题意识,2017年1月学校新的领导班子提出了“自信、平等、开放、包容”的办学理念,制定了“一三五”办学目标,即五年发展规划:一年目标是建设“四个校园”:书香校园、文化校园、活力校园、幸福校园;三年目标是打造“四个中心”:升学预备中心、产教融合中心、文化交流中心、人才信息中心;五年目标是办“中国职教名校”,一两项重点专业或学校管理经验能够在全国居于领先位置。

(二)激发内生动力,优化发展环境,内和外顺开新局。

在胡海平校长的带领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创新制度设计,改革学校治理体系,凝聚师生正能量,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主动做为,积极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用活政策,赢得兄弟单位、社会各界精英的倾情支持。激发了内生动力,开拓了发展空间,优化了发展环境,开创了内和外顺的全新局面。

激发内生动力。在校长职级制改革之前,学校新班子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理顺人事关系,另一方面创新制度设计,激发学校内生动力。如实施校级领导联系各系制度,中层干部听课制度,中层干部包班制度,中层干部挂着校长助理制度等,增强了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执行力。2017年,随着校长职级制改革,学校大刀阔斧地对内设机构和人事结构进行了前所未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