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三章-操作系统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三章-操作系统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三章-操作系统

第三章操作系统

一、判断题共8题,24分

13分正版Windows 7操作系统不需要激活即可使用。

?

正确答案:B学生答案:B

23分Windows 7旗舰版支持的功能最多。

?

正确答案:A学生答案:A

33分Windows 7家庭普通版支持的功能最少。

正确答案:A学生答案:B

43分正版Windows 7操作系统不需要安装安全防护软件。

?

正确答案:B学生答案:B

53分任何一台计算机都可以安装Windows 7操作系统。

?

正确答案:B学生答案:B

63分安装安全防护软件有助于保护计算机不受病毒侵害。

?

正确答案:A学生答案:A

73分在Windows 7中默认库被删除了就无法恢复。

正确答案:B学生答案:A

83分要开启Windows 7的Aero效果,必须使用Aero主题。

?

正确答案:A学生答案:A

二、单选题共5题,16分

13分下列哪一个操作系统不是微软公司开发的操作系统?( )

?

?

?

正确答案:C学生答案:C

23分在Windows 7操作系统中,显示桌面的快捷键是()。

?

?

?

正确答案:A学生答案:A

33分安装Windows 7操作系统时,系统磁盘分区必须为()格式才能安装。

?

?

?

正确答案:D学生答案:D

43分在下列软件中,属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是()。

?

?

?

正确答案:A学生答案:A

54分文件的类型可以根据()来识别。

?

?

?

正确答案:C学生答案:C

计算机文化基础第三章问答题

1、试述如何在表格中插入一个或几个空列? 答:在表格中间某个位置插入一个或几个空列,首先应在空列位置的右边选定一列或几列,然后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插入列”按钮或单击“表格”菜单中的“插入列”命令。这样,在所选列的左边就插入与所选列数相等的空列。 2、在Word中将文本转化为表格有什么要求? 答:Word可以很方便的将文本转化为表格,但对文本中的各数项的排列格式有一定的要求,这就是每一个数据项之间的分隔符必须相同,且分隔符只能是空格、制表符、逗号或其他特殊符号之一。这样要求的目的是为了方便Word对数据项的识别,并将数据准确的放入表格的各个单元格中。 3、如何希望用B4打印输出,该如何设置? 答:选择“文件”菜单的“页面设置”命令,在“页面设置”对话框中选择“页面”选项卡,此时可在纸张大小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所需的纸张类型即可。 4、简述选定整个文档的几种方法? 答:(1)按住CTRL键,将鼠标指针移到文档左侧的选定区单击鼠标左键。(2)将鼠标指针移到文档左侧的选定区并连续快速三击鼠标左键。(3)单击“编辑”菜单中的“全选”命令。(4)按快捷键CTRL+A。 5、如果希望打印内容以横向输出时,该如何设置? 答:选择“文件”菜单中的“页面设置”命令。在“页面设置”对话框种选择“页面”选项卡,此时可在方向栏里选中“横向”选项即可。 6、写出关闭Word 97的几种方法。 答:1、单击“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 2、单击标题栏右端Word窗口的“关闭”安扭。 3、双击标题栏左端的Word窗口的“控制菜单”图标。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退出Word,如果做了修改而为存盘的文档,则会出现一个对话框让你确定是否保存文档。单击“是”安钮,则保存(如果是新建文档,还会给出保存位置击文件名);若单击“否”安钮,则放弃本次编辑。 7、简述替换文本的具体操作步骤 答:单击“编辑”菜单中的“替换”命令(或按ctrl+h),打开“查找和替换”对话框。在“查找内容”列表框中输入所需要查找的文本。单击“查找下一处”按钮,这时开始查找。若找不到,则显示相关的信息;否则,将找到的文本移到当前窗口,并以反白版形式显示。8、如何设置表格的重复标题? 答:当一张表格超过一页时,通常希望在第二页的续表中也包括第一页的表头(表格的标题行)Word提供了重复标题功能,具体操作如下:选定第一页表格中的一行或多行标题行。单击“表格”菜单中的“标题”命令。这样,Word会在因分页而拆开的续表中重复表头标题,在页面方式下可以查看这重复标题,用这种方法重复的标题,修改时也只要第一页表格的标题就可以了。 9、Word中如何仅用鼠标来选定一行,一个段落,整个文件?给出两种方法? 答:(1)单击,双击或三击要选定的那一行,那个段落或文件的开始字符前的选定栏。(2)鼠标指向要选择部分的开始字符,按住左键并拖动到选定部分的尾部,松开鼠标。 10、如何利用Word将文本转换为表格?给出操作方法。 答:1、选中需要转换为表格的所有文本,单击菜单中的“表格/将文字转换成表格”。 2、在“将文字转换成表格”对话框中,修改相应的列数和分隔符,然后单击“确定”钮。 11、宏病毒的主要破坏症状是什么?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三章课后简答题答案

1.计算机硬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硬件系统包括主机和外部设备,主机包括CPU,内存储器,总线,输入输出接口,外部设备包括外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其他设备,CPU里有控制器和运算器,内存储器里有ROM只读,RAM随机读写 2.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一.采用二进制形势表示程序和数据 二.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三.数据和程序都以二进制代码形式不佳区别地存放在存储器中,存放位置由地址指定,地址的编码也是二进制的形式 四.控制器根据存放在存储器中的指令序列(程序)来工作,控制器具有判断能力,能以计算结果为基础,选择下一步不同的工作流程 3.内存的工作原理 首先从外存将指定的文件(指定程序和数据)装入内存,然后CPU非常频繁地直接与内存打交道,执行指令程序,进行数据操作,并将运行的最终结果存入外存 4.ROM与RAM的区别 ROM存储的信息只能读出而不能随机改写或存入且断电后信息不会丢失,RAM可读写,通电过程中存储器内的内容可以保持而断电后存储的内容立即消失,又称为易失性内存 5.计算机cache工作原理 当CPU要读取一个数据时,首先从cache中查找,如果找到了就立即读取并送给CPU,如果没找到,就从内存中读取并送给CPU,同时把这个数据所在的数据块调入cache中,可以使得以后对整块数据的读取都从cache中进行,不必再读取内存。 6.什么是总线?总线按所传输信号不同可分为哪几种?特点是什么? 总线由许多条传输线构成的,是一类信号线的集合。总线按所传输信号不同可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地址总线单向传输地址信号,接收CPU发出外部设备的地址信号以选择某个外部设备,32根地址总线的寻址能力为二的三十二次方等于4G。数据总线双向传输数据,外部设备读取数据到CPU,CPU写入数据到外部设备,总线宽度决定CPU类型(处理数据能力)。控制总线传输的是对内存和输入输出接口进行控制和状态检测的信号,每条控制线信号单向传输,整体又是双向的,是最复杂最灵活,功能最强的一类总线 7.芯片组的作用? 芯片组由北桥和南桥组成。北桥芯片,是主桥,主要负责与CPU,内存,显示接口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和转换,南桥芯片主要负责数据相对较慢的硬盘,键盘等连接控制 8.芯片组与CPU、内存、显示器、外部设备的关系是怎样? 9.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 内部存储器用于存放要执行的程序和相应的数据。外部存储器用于存放需要永久保存的或相对来说暂时不用的各种程序和数据

《大学计算机基础》各章习题答案(Win7+Office2010)

目录 第一章答案 (1) 第二章答案 (3) 第三章答案 (5) 第四章答案 (5) 第五章答案 (5) 第六章答案 (5) 第一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CCBCC AABBA AC 二、填空题 1. 世界上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在美国研制,该机的英文缩写名是ENIAC 。2.冯·诺依曼原理又称为:“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3.计算机的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个部分组成。 4. 微型计算机总线一般由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组成。 5. 请将下列数据进行相应的转换: (0.125)10=(0.001 )2 (11010011)2=(211 )10 (127)10=(1111111 )2=(7F )16 (FD)16=(11111101 )2=(375 )8 6. 多媒体对象可为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动画、视频。 7. 多媒体的特性主要包括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交互性和集成性。 8. 数据库领域中最常见的数据模型主要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3种。 9. 计算机科学家Niklaus Wirth曾对程序下了如下定义:程序=算法+数据结构。 10. 能够被计算机直接执行的语言是:机器语言。 11. 黑客的常见入侵手段主要有木马入侵和漏洞入侵。 三、简答题 1.计算机经历了几代的发展?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计算机发展已经经历了四代,现在正在向第五代发展。

2.采用二进制数表示计算机数据具有哪些好处? 采用二进制数表示计算机数据具有以下好处: (1)容易表示 二进制数只有“0”和“1”两个基本符号,易于用两种对立的物理状态表示。 (2)运算方便 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是计算机的基本运算,采用二进制可以简单方便地进行这两类运算。 (3)简单可靠 二进制只有“0”和“1”两个数码,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在数字传输和处理时容易识别,不易出错。 3.计算机信息的存储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计算机信息的存储单位主要有位、字节、和字等几种。一个字由若干个字节组成,一个字节由8个二进制位组成。 4.常见的信息编码有哪些?汉字编码主要包括哪几种? 常见的信息编码有BCD码、ASCII码、Unicode编码和汉字编码。汉字编码主要包括输入码、交换码、机内码和输出码。 5.计算机有哪些主要的性能指标? 计算机主要有以下性能指标:主频、字长、内存储器容量、运算速度、存取周期、外设扩展能力、软件配置情况。 6.媒体可以分成哪些类型? 一般而言,媒体通常被理解为信息传播的介质和渠道,如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今天的互联网和移动网络。同时,在教学中所指的媒体,是指信息的物理载体,如书本、挂图、磁盘、光盘、磁带以及相关的播放设备等。 7.多媒体系统由哪些部分构成? 一个完整的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由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和多媒体计算机软件两部分组成。多媒体计算机的主要硬件除了常规的硬件如主机、硬盘驱动器、显示器、网卡之外,还要有音频信息处理硬件、视频信息处理硬件及光盘驱动器等部分;多媒体软件系统包括多媒体操作系统、创作系统和应用系统。 8.多媒体有哪些关键技术? 多媒体处理的关键技术主要如下: (1)视频、音频等媒体数据压缩/解压缩技术;(2)多媒体专用芯片技术;(3)多媒体存储技术;(4)多媒体输入/输出技术。 9.什么是程序设计?程序设计的过程有哪些? 程序设计就是完成一项程序工作的过程。其过程如下: ①分析问题,明确任务; ②进行数学建模; ③确定数据结构和算法;

计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三章测试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三章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20题,计60分) 1、Word具有的功能是() 【A】表格处理【B】绘制图形 【C】自动更正【D】以上三项都是 2、在Word的编辑状态下,执行"文件→关闭"菜单命令,则() 【A】关闭Word主窗口 【B】当前窗口中正在编辑的文档关闭,不再显示 【C】将正在编辑的文档存盘 【D】退出Word 3、在Word编辑状态下,要将文档中的所有“E-mail”替换成“电子邮件”,应使用的下拉菜单是() 【A】编辑【B】视图【C】插入【D】格式 4、在Word的编辑状态,要在文档中添加符号☆,应该使用()菜单中的命令。【A】“文件”【B】“编辑”【C】“格式”【D】“插入” 5、当"编辑"菜单中的"剪切"和"复制"命令项呈浅灰色而不能被选择时,表示()【A】在文档中没有选定任何信息 【B】选定的内容是页眉或页脚 【C】剪贴板中已经有信息了 【D】选定的文档内容太长,剪贴板放不下 6、在Word中,用拖动鼠标选择矩形文字块的方法是() 【A】按住Ctrl键拖动鼠标 【B】按住Shift键拖动鼠标 【C】按住Alt键拖动鼠标 【D】同时按住Ctrl和Alt键拖动鼠标 7、要创建一个名为AAA.doc的文档, ()可以实现。 【A】利用"窗口→新建窗口"命令 【B】利用"插入→文件"命令,输入文件名 【C】利用"文件→打开"命令,在"打开"文件对话框中输入文件名 【D】利用"文件→新建"命令,创建一个空文档,保存,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文件名 8、在Word的编辑状态,打开文档“ABC”,修改后另存为“ABD”,则文档ABC()。【A】被文档ABD覆盖【B】被修改未关闭 【C】被修改并关闭【D】未修改被关闭 9、在Word的"窗口"菜单底部显示的文件名所对应的文件是() 【A】扩展名为.doc的所有文件【B】当前已被Word打开的所有文件 【C】当前打开的所有文件【D】最近被操作的Word文档 10、在Word中,下列关于设置页边距的说法,错误的是()【A】页边距的设置只影响当前页 【B】用户可以使用"页面设置"对话框来设置页边距 【C】用户可以使用标尺来调整页边距 【D】用户既可以设置左、右边距,又可以设置上、下边距 11、在Word的文档中,每个段落都有自己的段落标记,段落标记的位置在()【A】段落的首部【B】段落的中间 【C】段落的结尾处【D】段落的每一行 12、在下列操作中, ()不能在Word中生成Word表格。 【A】使用绘图工具 【B】执行"表格→插入表格"命令 【C】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插入表格"按钮 【D】选择某部分按规则生成的文本,执行"表格→将文本转换成表格命令 13、调整图片的大小可以用鼠标拖动图片四周任一控制点来实现,但只有拖动()控制点才能使图片等比例缩放。 【A】四角【B】中心【C】上【D】下 14、在Word文档中用Word的图形编辑器直接绘制的图形,不能进行的操作是()【A】放大和缩小【B】剪裁【C】删除【D】旋转 15、在文档中每一页都需要出现的内容应当放到()中。 【A】对象【B】页眉与页脚【C】文本【D】文本框 16、下列关于文本框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封闭的自选图形也可以变为文本框,从而输入文字 【B】文本框可以放置在文档中,但不能放在页眉和页脚上 【C】文本框内既可以输入文字,又可以插入图片,还可以绘制图形 【D】文本框具有图形对象的属性 17、新建样式,可以通过执行菜单命令()来实现。 【A】"格式→段落" 【B】"工具→选项" 【C】"文件→打开" 【D】"格式→样式" 18、设定打印纸张大小时,应当使用的菜单命令是() 【A】"视图→工具栏" 【B】"视图→页面" 【C】"文件→工具栏" 【D】"文件→页面设置" 19、在Word 中,可以同时显示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的视图方式是() 【A】页面视图【B】Web版式视图 【C】普通视图【D】大纲视图 20、在Word文档中,把光标移动到文件尾部的快捷键是() 【A】Ctr1+End 【B】Ctr1+PageDown 【C】Ctrl+Home 【D】Ctrl+PageUp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题,计20分) 21、Word2000的窗口由哪几部分组成?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三章习题答案

第三章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 1.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由哪几部分构成?主机主要包括了哪些部件? 答:微机的硬件主要由主机和外设两部分构成。 主机主要包括了主机板(主要有CPU和内存)、各类驱动器、电源、各类适配器等。 2.微机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答:以下五个方向 高速化;超小型化;多媒体化;网络化;隐形化。 3.系统主板主要包括了哪些部件? 答:CPU、内存、接口等。 4.衡量CPU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答:字长:即内部数据总线的位数

位宽:即外部数据总线的位数 外频:即CPU总线频率,是由主板为CPU提供的基准时钟频率。主频:即CPU内核电路的实际运行频率,也称内频。 生产工艺技术:即集成电路的集成化程序。 5.微机的内部存储器按其功能特征可分为几类?各有什么区别?答:三类即RAM、ROM、CACHE RAM:存放操作系统、系统软件及用户程序等;可读写;关机内容将全部消失。 ROM:存放BIOS;只可读;关机内容仍然存在。 CACHE:暂存RAM向CPU传送的数据;速度快;容量小;价格贵。 6.外存上的数据能否被CPU直接处理? 答:不能。 7.高速缓冲存储器的作用是什么?

答:暂存RAM向CPU传送的数据。 8.常用的外存储器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答:有磁介质存储器、光介质存储器和移动存储产品。 磁介质存储器:以磁性物质为其制作材料,运用磁的物理特性实现二进制数据的存取。 光介质存储器:利用激光在介质上二进制数据的存取。 移动存储产品。不固定于计算机上,可方便移动、携带的新型存储设备。 9.什么是总线?按总线传输的信息特征可将总线分为哪几类?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答:所谓总线是指计算机内部数据传输的通道即连线。 按总线传输的信息特征可将总线分类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数据总线:用于CPU与内存或I/O接口之间的数据传递。 地址总线:用于存储单元或I/O接口地址信息的传递。 控制总线:用于控制器所发出的控制信号的传递。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五版第1-4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a)四个阶段: 电子管计算机阶段;晶体管电路电子计算机阶段;集成电路计算机阶段;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阶段。 b )主要特征: 电子管计算机阶段: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数据表示主要是定点数;用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写程序。 晶体管电路电子计算机阶段:采用晶体管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内存大都使用铁金氧磁性材料制成的磁芯存储器。集成电路计算机阶段:逻辑元件采用小规模集成电路和中规模集成电路。 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阶段: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2. 按综合性能指标分类,计算机一般分为哪几类?请列出各计算机的代表机型。 高性能计算机(曙光),微型机(台式机算机),工作站(DN-100 ),服务器(Web服务器)。 3. 信息与数据的区别是什么? 信息:对各种事物的变化和特征的反映,又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表征。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4. 什么是信息技术? 一般是指一系列与计算机等相关的技术。 5. 为什么说微电子技术是整个信息技术的基础? 晶体管是集成电路技术发展的基础,而微电子技术就是建立在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各种半导体器件基础上的高新电子技术。 6. 信息处理技术具体包括哪些内容?3C含义是什么? a )对获取的信息进行识别、转换、加工,使信息安全地存储、传送,并能方便的检索、再生、利用,或便于人们从中提炼知识、发现规律的工作手段。b)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的总称 7. 试述当代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应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电子商务、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 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多媒体技术和人工智能等。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三章经典题目解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三章经典题目解析 1.要使Word文档中表格内容变成文字格式,应使用______。 A.表格/表格属性 B.表格/自动调整 C.表格/转换 D.表格/拆分表格 正确答案应选C。 解析:本题考查表格和文本间的相互转换。 1)文本转换为表格 用“表格”→“转换”菜单转换:先将需要转换为表格的文本通过插入分隔符来指明在何处将文本分行分列,如使用段落标记表示分行,插入逗号表示分列。然后选中要转换的文本,选择“表格”→“转换”→“文本转换成表格”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进行参数设置,单击“确定”即可。 2)表格转换为文本 选中表格,选择“表格”→“转换”→“表格转换成文本”选项,在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进行参数设置,单击“确定”即可。2.在Word编辑状态下,若要进行字体效果的设置(如上标、下标等),首先应打开下拉菜单______。 A.编辑 B.视图 C.格式 D.工具 正确答案应选C。 解析:本题考查Word文档字体格式的设置。 Word文档格式的设置包括对字体、段落和页面设置,分别对应于“格式”—“字体”、“格式”—“段落”和“文件”—“页面设置”选项。通过格式的设置可以使文档呈现出多样化的版式。 在“字体”选项卡中可设置字体、字形、字号、颜色,是否加下划线、着重号和效果等,其中,效果项目中包括上、下标等效果。 3.在Word中,页码出现在______中。 A.文本框 B.页眉/页脚 C.脚注和尾注

D.表格 正确答案应选B。 解析:本题考查Word文档页面设置。 页眉和页脚分别是打印在一页顶部或底部的注释性文字或图形。单击菜单中的“视图”→“页眉和页脚”命令,在页面的顶部和底部打开页眉和页脚编辑区。此时,正文部分灰色显示,同时显示“页眉和页脚”工具栏。直接在页眉和页脚编辑区输入内容,结束后在正文区双击鼠标或单击“页眉和页脚”工具栏的“关闭”按钮,关闭页眉和页脚及“页眉和页脚”工具栏,即实现了页眉页脚的设置。 设置页码:选择菜单中的“插入”→“页码”命令,在弹出的“页码” 对话框中设置页码的位置、对齐方式;单击“格式”按钮,在“页码格式”中对页码的数字格式进行设置;单击“确定”按钮,返回文档编辑区,系统为当前节的各页加上了页码。4.Word中,当文档中插入图形对象后,可以通过设置图片的环绕方式进行图文混排,下列哪种方式不是Word提供的环绕方式______。 A.四周型环绕 B.紧密型环绕 C.嵌入型环绕 D.左右型环绕 正确答案应选D。 解析:本题考查Word的图文混排。 文字和图形是两类不同的对象,当文档中插入图形对象后,可以通过设置图片的环绕方式进行图文混排。 1)鼠标指向插入图形对象,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图片格式”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版式”选项卡; 2)在“环绕方式”框中的5种环绕方式:嵌入型、四周型、紧密型、浮于文字上方、衬于文字下方,选择一种绕图方式。3)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完成环绕方式设置。 5.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文件Word1.doc,完成以下操作: (1)设置标题“网络通信”字体为黑体、小二号、蓝色,带单下划线,标题居中。 (2)将所给段落文字添加蓝色底纹(应用范围为文字),左右各缩进0.8厘米、首行缩进2个字符,段后间距设置为16磅。 (3)在文档最后另起一段,创建如下图所示表格,并输入相应内容。 (4)设置表格单元格对齐方式为中部居中。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习题答案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B)。 A. 实现软、硬件转换 B. 管理系统中所有的软、硬件资源 C. 把源程序转化为目标程序 D. 进行数据处理 2. 微机上广泛使用的Windows是(A)。 A. 多任务操作系统 B. 单任务操作系统 C. 实时操作系统 D. 批处理操作系统 3. 操作系统的主要管理功能包括(B)。 A. 运算器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处理器管理 B. 文件管理、处理器管理、设备管理、存储管理 C. 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系统管理、存储管理 D. 管理器管理、设备管理、程序管理、存储管理 4.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的功能是(B)。 A. 按文件作者存取文件 B. 按文件名管理文件 C. 按文件创建日期存取文件 D. 按文件大小存取文件 5. 操作系统将CPU的时间资源划分成极短的时间片,轮流分配给各终端用户,使终端用户单独分享CPU的时间片,有独占计算机的感觉,这种操作系统称为(C)。 A. 实时操作系统 B. 批处理操作系统 C. 分时操作系统 D. 分布式操作系统 6. 操作系统是(B)。 A. 主机与外设的接口 B. 用户与计算机的接口 C. 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接口 D. 高级语言与汇编语言的接口 7. 切换用户是指(D)。 A. 关闭当前登录的用户,重新登录一个新用户 B.重新启动电脑用另一个用户登录 C. 注销当前的用户 D. 在不关闭当前登录用户的情况下切换到另一个用户 8. 下列关于操作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D)。 A. 操作系统中只有程序没有数据 B. 操作系统提供的人机交互接口其它软件无法使用 C. 操作系统是一种最重要的应用软件 D. 一台计算机可以安装多个操作系统 9.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最基本特征是(A)。 A. 并发和共享 B. 共享和虚拟 C. 虚拟和异步 D. 异步和并发 10. Windows 7“任务栏”上存放的是(B)。 A. 当前窗口的图标 B. 已启动并正在执行的程序名 C. 所有已打开的窗口的图标 D. 已经打开的文件名 11. 对话框中的复选框是指(D)。 A. 一组互相排斥的选项,一次只能选中一项;外形为一个正方形,方框中有“√”表示选中 B. 一组互相不排斥的选项,一次只能选中其中几项;外形为一个正方形,方框中有“√”表示选中 C. 一组互相排斥的选项,一次只能选中一项;外形为一个正方形,方框中有“√”表示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第三章-计算机系统-单项选择题(含答案)

选择题 1 键盘在计算机中是属于____。 A、输出设备 B、存储设备 C、输入设备 D、控制设备 答案:C 难易程度:最难 章节: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知识点:输入设备 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条是____。 A、用高级程序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 B、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并执行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 C、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执行效率最低 D、不同型号的计算机具有相同的机器语言 答案:A 难易程度:最难 章节: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知识点:软件概念 3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一条是____。 A、内存储器一般由ROM和RAM组成 B、RAM中存储的数据一旦断电就全部丢失 C、软盘的存取速度比硬盘的存取速度快 D、存储在ROM中的数据可以永久保存,断电后也不会丢失答案:C 难易程度:最难 章节: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知识点:存储器 4 计算机主要技术指标通常是指____。 A、所配备的系统软件的优劣 B、CPU的主频和运算速度、字长、存储容量 C、显示器的分辨率、打印机的配置

D、硬盘容量的大小 答案:B 难易程度:最难 章节:综合易 知识点:综合 5 按操作系统的分类,Unix属于____操作系统。 A、批处理 B、实时 C、分时 D、多道批处理 答案:C 难易程度:最难 章节:计算机系统/操作系统 知识点:操作系统的种类 6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条是____。 A、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并执行用高级程序语言编写的程序 B、用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可读性最差 C、机器语言就是汇编语言 D、高级语言的编译程序属于应用软件 答案:B 难易程度:最难 章节: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知识点:软件概念 7 计算机感染病毒的可能途径之一是_____。 A、从键盘上输入数据 B、通过电源线 C、所使用的软盘表面不清洁 D、随意打开不明来历的电子邮件 答案:D 难易程度:最难 章节: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知识点: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分类 8 调制解调器(Modem)的作用是____。 A、将计算机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B、将模拟信号转换成计算机的数字信号 C、将计算机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互相转换

第三章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三章计算机应用基础 1854年,英国数学家布尔(George Boole,1824-1898年)提出了符号逻辑的思想,数十年后形成了计算科学软件的理论基础。 1936年,英国数学家图灵(Alan Turing,1912-1954年)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机”模型,探讨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从理论上证明了研制通用数字计算机的可行性。 1945年,匈牙利出生的美籍数学家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1903-1957年)提出了在数字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器中存放程序的概念,这是现代计算机理论基础,也被称为“冯诺依曼结构”。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年)电子管计算机,电子管和继电器存储构成,采用机械语言或汇编语言,运算速率几千次到几万次。 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年)晶体管计算机,分立式晶体三极管、二极管和铁氧体的磁芯构成,采用高级语言、子程序库、批处理监控程序,运算速率几万次至几十万次。 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年)集成电路计算机,小规模或中规模集成电路构成,采用多道程序设计和分时操作系统,运算速率几百万次。 第四代计算机(1971-1991年)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存储器构成,多处理操作系统、专用语言和编译器,运算速率几百万次到几亿次。 第五代计算机(1991年至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更加完善,处理器和存储芯片的速度和密度更高,软件的智能性、功能性也更强,运算速度高达十亿次以上。 未来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巨型化(超级计算机、军事和尖端科技领域)、微型化(体积小、功能强、价格低大众)、网络化(资源共享的基础) 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存储功能强、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

计算机文化基础第三章(含答案)

第3章选择题 1、在Word中创建表格的最大行数是D。 A.1024 B.256 C.32768 D.32767 2、在Word编辑状态下,可以同时显示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的视图方式是D。 A.阅读版式视图 B.大纲视图 C.Web版式视图 D.页面视图 3、在Word编辑状态下,可以使插入点快速移动到文档尾部的组合键是B。 A.Home B.Ctrl+End C.PageUp D.Ctrl+Home 4、当前文档某段落进行首字下沉操作后,再选中该段进行分栏操作无效,原因是B。 A.计算机有病毒,先清除病毒,再分栏 B.分栏只能对文字进行操作,不能用于图形,而首字下沉后的字具有图形效果,只要不选中下沉的字符就可以进行分栏 C.Word软件有问题,重新安装Word再分栏 D.首字下沉、分栏操作不能同时进行,即如果设置了首字下沉,就不能进行分栏操作 5、当Word2010检查到文档中的语法错误时,就会A将其标出。 A.红色波浪线

B.蓝色波浪线 C.绿色波浪线 D.黄色波浪线 6、下列D不是关于域的操作。 A.锁定域 B.插入域 C.更新域 D.提取域 7、Word的水平标尺上的文本缩进工具中,下列D项没出现。 A.首行缩进 B.左缩进 C.前缩进 D.右缩进 8、下列关于Word文档窗口的说法正确的是D。 A.可以同时打开多个文档窗口,被打开的窗口都是活动窗口 B.只能打开一个文档窗口 C.可以同时打开多个文档窗口,但在屏幕上只能见到一个文档窗口 D.可以同时打开多个文档窗口,但其中只有一个活动窗口 9、Word以“磅”为单位的字体中,根据页面的大小,文字的磅值最大可以达到D。A.500 B.390 C.1024 D.1638 10、C是Word提供的快速排版文档的功能。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三章internet模拟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三章 INTERNET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 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规定为()层。 A) 5) B) 6 C) 7 D)8 2.局域网的简称是()。 A)LAN B)WAN C)MAN D)CN 3.所谓ip地址就是给每一个连接在Intemet上的主机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是唯一的()地址。 A) 32Byte B)10bit C) 32bit D) 任意长度 4.在域名系统DNS中,采用字符形式来表示IP地址,一个完整的域名不得超过()个字符。 A)32 B)64 C)128 D) 255 5.在Internet的基本服务中,远程登录所使用的命令是()。 A)Telnet B)FTP C)Web D)OPEN 6.按网络的分类,Internet应属于()。 A) 广域网 B)局域网 C)城域网 D) 卫星网 7.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相结合的产物。 A) 通信技术 B)各种协议 C)电话 D)线路 8.IP地址185.132.120.100是()类地址。 A) A类B)B类 C) C类 D) D类 9. URL地址中的http是指()。 A) 超文本传输协议 B)TCP/IP协议 C) 文件传输协议 D) 计算机主机名 10.下列四项中,()不是邮件地址的组成部分。 A)口令 B)用户名 C)@符号 D)主机域名 11.一座办公大楼内各个办公室中的微机进行连网,这个网络属于()。 A)WAN B)MAN C) LAN D) Internet 12.用户在浏览文字信息的同时,随时可以通过单击以醒目方式显示的单词、短语或者图形跳转到其他信息,这种文本组织方式叫做()。 A) 超文本方式 B)超链接 C) 文件传输 D)HTML 13. OSI的中文含义是()。 A) 网络通信协议 B)国际信息基础设施 C)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D) 公共数据通信网 14.局域网常用的拓扑结构有()、环型和星型。 A) 层次型B)总线型 C)交换型 D) 分组型 15.目前,局域网的传输介质主要是()、同轴电缆和光纤。 A)电话线B)双绞线 C) 公共数据网 D) 通信卫星 16.调制解调器用于完成计算机数字信号与()之间的转换。 A) 电话线上的数字信号 B) 同轴电缆上的模拟信号 C) 同轴电缆上的数字信号D) 电话线上的模拟信号 17.文件传输和远程登录都是互联网上的主要功能之一,它们都需要双方计算机之间建

计算机基础习题第三章

第3章 一、单选 1.高级语言程序中的算术表达式(如X+Y-Z),属于高级程序语言中的________成分。B A.数据 B.运算 C.控制 D.传输 2.下列诸多软件中,全都属于系统软件的是__________。A A.Windows 2000、编译系统、Linux B.Excel、操作系统、浏览器 C.财务管理软件、编译系统、操作系统 D.Windows98、Google、Office 2000 3.下列有关数据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D A.数据的逻辑结构反映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B.树和线性表都是典型的数据结构 C.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数据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器上的实现 D.数据结构不包含数据运算 4.适合安装在服务器上使用的操作系统是__________。B A.WINDOWS ME B.WINDOWS NT Server C.WINDOWS 98 SE D.WINDOWS XP 5.下列诸多软件中,全都属于应用软件的一组是________。A A.AutoCAD、PowerPoint、Outlook B.Unix、QQ、Word C.WPS、PhotoShop、Linux D.DVF(FORTRAN编译器)、AutoCAD、Word 6.Windows操作系统支持多个工作站共享网络上的打印机,下面关于网络打印的说法错 误的是_________。D A.需要打印的文件,按"先来先服务"的顺序存放在打印队列中 B.用户可查看打印队列的工作情况 C.用户可暂停正在进行的打印任务 D.用户不能取消正在进行的打印任务 7.操作系统的作用之一是________。C A.将源程序编译为目标程序 B.实现企业目标管理 C.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资源 D.实现软硬件的转换 8.以下不属于"数据结构"研究内容的是____________。C A.数据的逻辑结构 B.数据的存储结构 C.数据的获取 D.在数据上定义的运算 9.下列对C 语言中语句"while (P) S;"的解释中,正确的是________。B A.先执行语句S,然后根据P的值决定是否再执行语句S B.若条件P的值为真,则重复执行语句S,直到P的值为假 C.语句S至少会被执行一次 D.语句S不会被执行两次以上 10.Photoshop是一种_______软件。C A.多媒体创作 B.多媒体操作系统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Window7操作系统中,( )不可以用于关闭活动窗口。(A)按下Alt+F5 (B)按下Alt+F4 (C)双击窗口的控制菜单图标(D)单击窗口的关闭按钮 2.当一个应用程序窗口被最小化后,该应用程序的状态是()。 (A)继续在前台运行(B)被终止运行(C)被转入后台运行(D)暂时挂起来 3.若某个Windows菜单项后跟“…”,则表示()。 (A)执行该命令后还有一个对话框(B)该命令现在处于激活状态(C)该命令处于执行中(D)执行该命令后还有子菜单出现 4.用鼠标()一个对象,可以调出其快捷菜单。 (A)左键单击(B)右键单击(C)左键双击(D)右键双击 5.回复一个最小化窗口的操作是:鼠标左键单击()中该窗口的按钮。(A)任务栏(B)桌面(C)文件夹(D)“开始”菜单 6.在Windows7中,文字呈灰色的菜单命令是()的菜单命令。 (A)可以调出对话框(B)正在使用 (C)具有下拉菜单(D)当前不能操作 7.鼠标的拖放操作是指()。 (A)移动鼠标使指针出现在屏幕上某个位置 (B)按住鼠标左键,移动鼠标把鼠标指针移到某个位置后释放左键(C)按下并立即释放鼠标左键 (D)快速连续地两次按下并快速释放鼠标左键 8.()不是Windows7正确的文件名。 (A)Word2010(B)Word2010 (C)Ms.Word.2010 (D)Word<2010> 9.在资源管理器窗口的右窗口中,选取任意多个文件的方法是()。(A)选取第一个文件后,按住Alt健,再单击第二个第三个……(B)选取第一个文件后,按住Shift健,再单击第二个、第三个……(C)选取第一个文件后,按住Ctrl建,再单击第二个、第三个...... (D)选取第一个文件后,按住Tab建,再单击第二个、第三个......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十章

第十章 一、选择题 1、不需要编译,计算机便可直接执行的程序是()。 A C语言程序 B Visual Basic语言程序 C 汇编语言程序 D 机器语言程序 2、下面关于VB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VB是美国Microsoft(微软)公司开发程序设计语言。 B VB是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Dartmouth学院开发的Basic语言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 C 用VB编写的程序可以在任何操作系统环境中运行。 D VB是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的软件开发工具。 3、下面关于VB的集成开发环境(IDE)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IDE是设计、调试、运行VB程序的工具。 B 打开/关闭各窗口的命令主要在IDE的“视图”菜单中。 C “窗体设计窗口”是用来设计应用程序界面(窗体)的。 D 不能往“控件工具箱”中添加其它控件。 4、当窗体被关闭时,系统自动执行该窗体的_________事件过程。 (A)Click(B)Load (C)Unload (D)LostFocus 5、如果Print方法在窗体的Load事件过程中不起作用,原因是()属性 的值为false。 (A)AutoRedraw(B)Moveable (C)MaxButton (D)ControlBox 6、在运行时,要使窗体既不能移动有不能改变大小,应设置BorderStyle=( )。(A)0(B)1 (C)2 (D)3 7、要使窗体运行时充满整个屏幕,应设置其()属性。 (A)Height (B)Width (C)WindowState (D)AutoRedraw 8、要使标签控件的大小随Caption 属性值而自动调整,应设置其()属性。 (A)Width(B)AutoSize (C)Caption (D)Alignment 9、要设置标签控件字体的大小,应设置其()属性。 (A)Height(B)Width (C)Caption (D)Font 10、要使标签控件标题内容居中显示,应设置其()属性。 (A)Alignment(B)Appearance (C)BackStyle (D)ToolTipText 11、程序运行时,要使用户不能修改文本框中的内容,那么应设置__________。 (A)Enabled=False (B)MultiLine=False (C)Locked=True (D)PasswordChar=”*” 12、当设置文本框的ScrollBars=Both 而文本框确没有显示出滚动条,原因 是()。 (A)文本框中没有内容(B)文本框的MultiLine=False (C)文本框的Locked=True (D)文本框的MultiLine=True 13、程序运行时,要使用户不能修改文本框中的内容,那么应设置__________。 (A)Enabled=False (B)MultiLine=False (C)Locked=True (D)PasswordChar=”*” 14、要使鼠标指向“命令按钮”时,出现一个提示文本,应设置其_______属性。 (A)Caption (B)Picture (C)ToolTipText (D)Style 15、要使命令按钮在运行时能力丧失(不能用),Enabled=()。

计算机应用基础各章重点知识点

《计算机应用基础》各章知识点 【第一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1.计算机产生:1946年美国 ENIAC 2.计算机发展:四代,电子元件,分别是: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3.计算机应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人工智能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具有自动控制能力、有记忆功能、通用性强 4.计算机信息处理:计算机中的一切信息均采用二进制。(十六进制H,八进制O,十进制D,二进制B) 二进制的特点:逻辑性强、工作可靠、简化了运算 字符普遍采用的编码是ASCII码,一个字节,8位;汉字使用的编码是GB2312-80,两个字节,16位5.计算机系统组成: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五大硬件: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裸机) CPU的组成:运算器和控制器 (1)运算器: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2)存储器①分类内存被CPU直接访问,存储容量小、速度快、价格贵 外存用时才调入内存,存储容量大、速度慢、价格便宜 ②内存 ROM(只读存储器)能读不能写,断电后信息保留 RAM(随机存储器)能读能写,断电后信息丢失 ③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 ④存储容量:字节(B)、KB、MB、GB (1字节=8位) 换算: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210=1024) 一个英文字母占用1个字节存储单元,一个汉字占用2个字节存储单元。 (3)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4)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软件系统分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计算机语言分为:机器语言(可直接执行)、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三种。 6.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存储程序冯·诺依曼 7.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字长、主频、存储容量 8.计算机病毒(1)定义:人为编制的一种程序,破坏(破坏的计算机软件和数据) (2)特征:破坏性、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灵活性和触发性。 (3)预防的方法:见教材 9.计算机基本操作:(1)开机:外部设备(输入/输出)、主机(2)关机:主机、外设 (3)热启动:Ctrl+ Alt + Del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 1.计算机网络定义:将地理位置不同、并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利用通信线路相互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组成: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3.计算机网络分类: (1)按拓扑结构分:星型、树型、总线型、环型、网状 (2)按地理位置范围分: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4.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 5.计算机网络的发展:1969年美国 ARPANET 6.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有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 无线(微波、卫星、无线电、红外线、激光等)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三章习题

1、关于“存储程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将“指令”和“数据”以同等地位保存在存储器中,以便于机器自动读取自动处理 B.之所以将“程序”和“数据”事先存储于存储器中,是因为输入的速度满足不了机器处理的速度,为使机器连续自动处理,所以要“存储程序” C.依据“存储程序”原理,机器可由四大部分构成: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D.冯.诺依曼计算机的本质就是“存储程序、连续自动执行” 正确答案:C 2、关于“图灵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图灵机给出的是计算机的理论模型,是一种离散的、有穷的、构造性的问题求解思路 B.图灵机的状态转移函数,其实就是一条指令,即在q状态下,当输入为X时,输出为Y,读写头向右(R)、向左(L)移动一格或不动(N),状态变为p C.凡是能用算法方法解决的问题也一定能用图灵机解决;凡是图灵机解决不了的问题任何算法也解决不了 D.上述有不正确的 正确答案:D 3、关于“图灵机”和“计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计算就是对一条两端可无限延长的纸带上的一串0和1,一步一步地执行指令,经过有限步骤后得到的一个满足预先规定的符号串的变换过程 B.“数据”可被制成一串0和1的纸带送入机器中进行自动处理,被称为数据纸带;处理数据的“指令”也可被制作成一串0和1的纸带送入机器中,被称为程序纸带;机器一方面阅读程序纸带上的指令,并按照该指令对数据纸带上的数据进行变换处理 C.计算机器可以这样来制造:读取程序纸带上的指令,并按照该指令对数据纸带上的数据做相应的变换,这就是图灵机的基本思想 D.上述有不正确的 正确答案:D 4、下图为用状态转换图示意的一个图灵机,其字母集合为{0,1,X,Y,B},其中B为空白字符;状态集合{S1,S2,S3,S4,S5},其中S1为起始状态,S5为终止状态;箭头表示状态转换,其上标注的如表示输入是in时,输出out,向direction方向移动一格,同时将状态按箭头方向实现转换,其中in,out均是字母集中的符号,direction可以为R(向右移动)、L(向左移动)、N(停留在原处)。 该图灵机的功能是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