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课程设计题目2011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题目2011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题目2011

提供的参考资料清单:

(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提供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提供

(3)《隧道结构力学计算》 提供

(4)《地下结构静力计算》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系地下建筑工程教研室 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提供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图书馆或网络搜索

(6)有关隧道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一份 提供

(7)相关参考图件 提供

工程背景简要介绍:

安徽省铜汤高速公路要穿越黄山的焦家山,需建一山岭隧道(焦家山隧道)。隧址区属构造剥蚀低山区,海拔105.2m —231.1m ,相对高差125.9m 。山脊走向35度左右,隧道轴线与山脊走向基本垂直。

工作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梅雨区4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为15.2—17.3度,最高日平均气温为42度,最低日平均气温为-20度。七、八月气温最高,一月气温最低。区内雨量充沛,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为1673.5mm ,最大为2525.7mm ,最小为627.9mm ,多锋面雨及地形雨,山区冬季风速较大,一般为4~5级。

地层岩性主要为志留系畈村组粉砂岩(fn S 2)和第四系全新统崩坡积成因的碎石土(Q 4col+dl )。设计等级: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

地震设防烈度:7级

桩号:K151+900.00;

地面高程:205.76m ;

设计高程:138.673m ;

围岩类别:Ⅲ类;

复合式衬砌类型:Ⅲ类;

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该段隧道通过微风化粉砂岩地段,节理裂隙不发育,埋置较深,围岩稳定性较好。

衬砌断面形式采用本次复印资料中的附图2-9,围岩类别为Ⅲ类,围岩容重γs=22KN/m 3,围岩弹性抗力系数K=0.4*106 KN/m 3 ,衬砌材料为C20混凝土,其受压弹模E h =2.6*107 KPa ,容重 23 KN/m 3。

课程设计报告提纲:

1、工程背景

2、衬砌断面设计

隧道衬砌断面拟定为:直墙拱结构形式。

根据给定已知条件,参照参考资料,在Cad图里面做出三心圆变截面隧道衬砌结构断面图。要求完善各类标注。

3、围岩荷载计算

参照复印资料中“例2-3 拱形直墙式衬砌结构计算算例”的相应内容,进行本题的围岩荷载计算。注:但不考虑超挖回填层重

4、衬砌内力计算

(1)知识准备:《结构力学》中力法部分:

1)关于静定结构中虚功原理、荷载作用下结构的位移计算。

2)有关超静定结构的求解思路、力法方程的建立、变形协调条件的建立、多余约束力(冗余力)的求解。

(2)自学复印资料部分“2-3节:拱形直墙隧道的局部变形法”

(3)在前述基础上,参照复印资料:“例2-3 拱形直墙式衬砌结构计算算例”的相应内容,进行本题的衬砌内力计算。

要求:具体表格采用EXCEL电子表格编制后,贴入word文档。

公式采用word自带公式编辑器进行编辑,即:插入- 对象- Microsoft 公式3.0注意:

1)为简化课程设计的计算量,有关直墙部分的计算结果,如第5.墙顶位移计算,可直接选用例题中的计算结果。如:墙顶的β系列和u系列计算结果。

2)接着完成第6步. 求解力法方程、7.最大抗力值计算、8、拱部各截面弯矩、轴力计算、第9和10步省略、***最终在cad图上绘制出衬砌结构内力图***

5、初期支护与衬砌设计

5.1 初期支护设计

5.2 二次衬砌设计

注:采用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二次衬砌)

(*本章可结合所学课本知识,在熟读相关隧道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参照所提供的参考资料编写。)

6、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流程、施工监控量测等

(*本章可结合所学课本知识,在熟读相关隧道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参照所提供的参考资料编写。)

课程设计资料提交形式与提交日期:

1)纸质文件一份:正文报告(word)+ 图件(cad)

注意:正文报告(封面+目录+正文)

图件(包括:三心圆变截面隧道衬砌结构断面图;

衬砌结构内力图;

衬砌断面设计图)

2)电子文字一份:

课程设计提交时间:端午节后6月10日(周三)下午,由各班班长统一收齐后,统一上交。

09电子信息2011年《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2011年《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及基本要求如下: 设计要求: 1)学生必须仔细阅读《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方案,认真主动完成课设 的要求。有问题及时主动通过各种方式与教师联系沟通。 2)学生要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时间,安排好课设的时间计 划,并在课设过程中不断检测自己的计划完成情况,及时的向教师 汇报。 3)课程设计按照教学要求需要两周时间完成,两周中每天(按每周5 天)至少要上3-4小时的机来调试C/C++语言/JA VA设计的程序。 4)以下各题至少需完成2题。 5)设计期间,要求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实验室管理制度。 6)按指定时间上机,服从指导教师和实验室其他老师的安排。 7)上机前,应编写相应的程序,禁止无准备的上机。 每次上机,由老师点名,与最后演示以及设计报告一起,构成最终成绩。第一次上机,填写老师手中的选题表。非特殊情况,不得中间换题。选题尽可能不要集中在某些题上,最后给分会结合题目的难度进行平衡。 上交相关内容要求 1.上交源程序:学生按照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所开发的所有源程序(应该放到一个文件夹中); 2.上交程序的说明文件:(保存在.txt中)在说明文档中应该写明上交程序所在的目录,上交程序的主程序文件名,如果需要安装,要有程序的安装使用说明; 3.课程设计报告:(上交纸质打印稿,同时将电子档保存在word 文档中上交,文件名要求按照"姓名-学号-课程设计报告"起名,如文件名为"张三-001-课程设计报告".doc )按照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建立的功能模块,每个模块要求按照如下几个内容认真完成; 其中包括: a)封面(应有标题、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和课程设计日期) b)课程设计题目 声明自己选择的题目 c)按自己选做的题目分章讨论 (居中)标题如第**章****** i.问题描述 ii.需求分析:以无歧义的陈述说明程序设计的任务,强调的是程序要做什么?同时明确规定:输入的形式和输出值的范围;输出的形式;程序所能够达到的功能;测试数据:包括正确 的输入及其输出结果和含有错误的输入及其输出结果。 iii.概要设计:在此说明每个部分的算法设计说明(可以是描述算法的流程图),每个程序中使用的存储结构设计说明(如果指定存储结构请写出该存储结构的定义。 iv.详细设计:每部分模块的设计,含数据结构的设计,算法的描述(流程图或PDL)。各个算法实现的源程序,对每个题目要有相应的源程序(可以是一组源程序,每个功能模块采用 不同的函数实现)。源程序要按照写程序的规则来编写。要结构清晰,重点函数的重点变量, 重点功能部分要加上清晰的程序注释。 v.测试分析:测试数据、测试过程、测试结果及评价 vi.用户使用说明:说明如何使用你的程序,详细列出每一步操作步骤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实验一~实验四任选一题;实验五~实验九任选一题。 实验一运动会分数统计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线性表的两种存储方式 (2)掌握链表的操作和应用。 (3)掌握指针、结构体的应用 (4)按照不同的学校,不同项目和不同的名次要求,产生各学校的成绩单、团体总分报表。 二、实验内容: 【问题描述】 参加运动会的n个学校编号为1~n。比赛分成m个男子项目和w个女子项目,项目编号分别为1~m和m+1~m+w。由于各项目参加人数差别较大,有些项目取前五名,得分顺序为7,5,3,2,1;还有些项目只取前三名,得分顺序为5,3,2。写一个统计程序产生各种成绩单和得分报表。 【基本要求】 产生各学校的成绩单,内容包括各校所取得的每项成绩的项目号、名次(成绩)、姓名和得分;产生团体总分报表,内容包括校号、男子团体总分、女子团体总分和团体总分。 【测试数据】 对于n=4,m=3,w=2,编号为奇数的项目取前五名,编号为偶数的项目取前三名,设计一组实例数据。 【实现提示】 可以假设m≤20,m≤30,w≤20,姓名长度不超过20个字符。每个项目结束时,将其编号、类型符(区分取前五名还是前三名)输入,并按名次顺序输入运动员姓名、校名(和成绩)。 【选作内容】 允许用户指定某些项目可采取其他名次取法。

实验二停车场管理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栈顺存和链存两种存储方式。 (2)掌握栈的基本操作及应用。 (3)以栈模拟停车场,以队列模拟车场外的便道,按照从终端读入的输入数据序列进行模拟管理。 二、实验内容: 【问题描述】 设停车场是一个可停放n辆汽车的长通道,且只有一个大门可供汽车进出。汽车在停车场内按车辆到达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由北向南排列(大门在最南端,最先到达的第一辆车信放在车场的最北端),若车场内已停满n辆汽车,则后来的汽车只能在门外的便道上等候,一旦有车开走,则排在便道上的第一辆车即可开入;当停车场内某辆车要离开时,在它之后进入的车辆必须先退出车场为它让路,待该辆车开出大门外,其他车辆再按原次序进入车场院,每辆停放在车场的车在它离开停车场时必须按它停留的时间长短交纳费用。试为停车场编制按上述要求进行管理的模拟程序。 【基本要求】 以栈模拟停车场,以队列模拟车场外的便道,按照从终端读入的输入数据序列进行模拟管理。每一组输入数据包括三个数据项:汽车“到达”或“离去”信息、汽车牌照号码以及到达或离去的时刻。对每一组输入数据进行操作后的输出信息为:若是车辆到达,则输出汽车在停车场内或便道上的停车位置;若是车辆离去,则输出汽车在停车场内停留的时间和应交纳的费用(在便道上停留的时间不收费)。栈以顺序结构实现,队列以链表结构实现。 【测试数据】 设n=2,输入数据为:(A,1,5),(A,1,15),(A,3,20),(A,4,25),(A,5,30),(D,2,35),(D,4,40),(E,0,0)。其中:A表示到达(Arrival);D表示离去(Departure);E表示输入结束(End)。 【实现提示】 需另设一个栈,临时停放为给要离去的汽车让路而从停车场退出来的汽车,也用顺序存储结构实现。输入数据按到达或离去的时刻有序。栈中每个元素表示一辆汽车,包含两个数据项:汽车的牌照号码和进入停车场的时刻。 【选作内容】 (1)两个栈共享空间,思考应开辟数组的空间是多少? (2)汽车可有不同种类,则他们的占地面积不同收费标准也不同,如1辆客车和1.5辆小汽车的占地面积相同,1辆十轮卡车占地面积相当于3辆小汽车的占地面积。(3)汽车可以直接从便道开走,此时排在它前面的汽车要先开走让路,然后再依次排到队尾。 (4)停放在便道上的汽车也收费,收费标准比停放在停车场的车低,请思考如何修改结构以满足这种要求。

工程测量课程设计报告书

工程测量课程设计

桥梁平面控制网设计 1.概述 以矿大北门的桥为原型,假定北门河流宽1.4km,现准备修建一条跨河大桥,桥梁轴线位置自定,控制点自选。 桥梁平面控制网分两级布设。首级控制网主要控制桥的轴线;为了满足施工中放样每个桥墩的需要,在首级控制网下要加设一定的差点或插网,构成第二级控制。由于放样墩台的精度要求较髙,故第二级控制网的精度应不低于首级网。 2.桥轴线长度精度与桥梁墩台定位精度的确定 (1)桥轴线长度精度 设计该大桥钢梁长度为100m,而由5个20m长的节间所组成。《铁路钢桥制造规 则》规定:怯=土炉时如=±2.12加丿节间拼装孔距误差为土 0.5mm;每一下鬥对刖jig.的倂衣阮左川 (一般取2 mm)对n节间拼装的一跨或一联甫人厂=+、/”人#装误差L和支座安装容许误差(7mm)长).Ar/ = ±J+ 5, = 土/込厂+ 每跨(联)钢梁安装后的容许误差为:对于钢板梁及短跨(W64m)简支钢桁梁、钢筋混凝土梁与预应力混凝土梁等. 长度拼装误差按规取为:±L/5000 每跨(联)钢梁安装后的容许误差为:±8. 3mm 有14跨,则全长极限误差为:±31. lmm 取1/2极限误差为中误差,则全桥轴线长的相对中误差为:md/D=AD/2D=l/90032 由此,便可根据《测规》的“控制测边网的等级和精度”的规定来选择施测的测边网 桥梁墩台中心放样的精度要求 桥墩中心位置偏移,将为架设造成困难,而且会使墩上的支座位置偏移,改变桥墩的应力,影响墩台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因此,建立控制网不但要保证桥轴线长度有必要的精度,而且要保证墩台中心定位的精度。 工程上对放样桥墩的位置要:钢梁墩台中心在桥轴线方向的位置中误差不应大于1. 5cm?2. 0cm。 根据"控制点误差对放样点位不发生显著影响”的原则,当要求控制网点误差影响仅占总误差的1/10时,对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分析如下: 设M为放样后所得点位的总误差;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

土木建筑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地下工程 设计题目:新河煤矿-760m暗斜井碎胀软岩支护设计专业(方向):土木工程(岩土工程)班级:06 设计人:王文远 指导教师:乔卫国 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09年07 月17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方向):岩土工程班级:土木06-1 学生姓名:王文远学号: 6 一、课程设计题目:新河煤矿-760m暗斜井碎胀软岩支护设计 二、原始资料: 1、新河煤矿-760m暗斜井工程概况 2、地质条件 3、巷道破坏状况 三、设计应解决下列主要问题: 1、巷道破坏机理分析 2、支护方案选择 3、支护参数设计 四、设计图纸: 1、巷道支护设计断面图 五、命题发出日期:09.7.6 设计应完成日期:09.7.17 设计指导人(签章): 系主任(签章): 日期:年月日

指导教师对课程设计评语 指导教师(签章): 系主任(签章): 日期:年月日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一) 1 原始条件 1.1 暗斜井工程概况 新河煤矿-760水平暗斜井是由济南煤矿设计院设计。其中回风暗斜井全长851.83m,倾角250;轨道暗斜井全长960m,倾角220;胶带暗斜井全长996m,倾角210;-760m水平三条暗斜井设计断面均为直墙半圆拱形,支护方式为锚带网,其中锚杆直径为18mm、长为2m的等强金属螺纹钢锚杆,锚杆间排距为800mm×800mm,金属网为直径4.5mm、网孔100mm×100mm的冷拔丝焊结而成。 新河矿暗斜井断面图 三条暗斜井均于2005年2月16日前后破土动工,现已掘进300m左右。其中回风和轨道暗斜井破坏最为严重,后经修复之后,目前仍处于不稳定状态。 1.2 地质条件 -760m水平三条暗斜井均位于坡刘庄保护煤柱内,其中向北邻近一采区,向东北邻近工业广场保护煤柱,当三条暗斜井即回风暗斜井、轨道暗斜井及胶带暗斜分别到达大约-430、-456和-512水平时,将穿越嘉祥支三大断层,该断层倾角300,落差在120m~600m之间,预计断层附近断裂构造将较为发育,也有可能伴生其它构造,另外,由于对嘉祥支三大断层勘探资料较少,对断层的赋水性、导水性、断层带的宽度、充填状况、胶结程度等还有待于进一步查明,或者当工程快接近该断层时,用打超前钻孔的办法详细查明断层的赋存状况,以便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前作好准备。 总之,-760m水平三条暗斜井将绝大部分在3煤顶板岩层中掘进,预计到达-750m 水平左右时可能穿过3煤并进入底板岩层中。 1.3围岩状况分析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2011电气dddd

一、学生成绩管理(2人) ●问题描述:本例对学生的成绩管理做一个简单的模拟,用菜单选择方式完成下列 功能:登记学生成绩;查询学生成绩;插入学生成绩;删除学生成绩。 ●基本要求: 1.算法输入:操作要求,学生信息 2.算法输出:操作结果 3.算法要点:把问题看成是对线性表的操作。将学生成绩组织成顺序表, 则登记学生成绩即是建立顺序表操作;查询学生成绩、插入学生 成绩、删除学生成绩即是在顺序表中进行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二、停车场管理(2人) ●问题描述:假设停车场只有一个可停放n辆汽车的狭长通道,且只有一 个大门可供汽车进出。汽车在停车场内按车辆到达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如果车场内已经停满了汽车,则后来的汽车只能在门外的便道上等候。 一旦停车场内某辆车要离开时,在它之后开入的车辆必须先退出车场为 它让路,待该车辆开出大门后,为它让路的车辆再按原次序进入停车场。 每辆汽车在离开时都要依据停留时间交费(在便道上停留的时间不计 费)。 ●基本要求: 1.汽车的输入信息格式为:到达/离去的标识,汽车牌照号码,到达/离 去的时间。 2.对于不合理的输入信息有适当的提示,例如要求离开的汽车没在停车 场或便道时有相应的提示。 ●提示:以栈模拟停车场,用队列模拟便道,另设一个栈临时停放为让路 而从车场退出的车。 三、航空客运订票系统(4人) ●问题描述:业务主要包括查询航线和客票预订的信息、客票预订和办理 退票等。 ●基本要求: 1.系统必须能存储以下数据信息: 航班信息:飞机抵达城市、航班号、飞机号、起降时间、票价、总座位数和剩余座位数、已订票的客户名单。 客户信息:客户姓名、证件号、座位号。 2.系统能实现的功能: 承办订票业务:根据客户提出的要求查询该航班信息,若满足要求,则为客户办理订票手续,输出座位号。 退票业务:根据客户提供的航班号和订票数量办理退票手续。 查询功能:查询航线信息(根据飞机的降落地点输出航班号、飞机好、起降时间、票价和剩余座位数)和客户预订信息(根据客户证件 号输出航班号、飞机号和座位号) 四、八皇后问题(2人) ●问题描述:八皇后问题,是一个古老而著名的问题,是回溯算法的典型 例题。该问题是十九世纪著名的数学家高斯1850年提出:在8×8格的 国际象棋上摆放八个皇后,使其不能互相攻击,即任意两个皇后都不能

java课程设计要求与题目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综合实验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是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在学习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之后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中学过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与Java编程技巧,独立完成一项较为完整、并具有一定难度的课程设计任务,加深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的理解,掌握利用Java语言编写具体的应用程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以及了解应用程序的设计开发过程和Java程序编程与测试的能力。二.总体要求: 1、每个班分若干个组,每组2-3人(自由组合)课程设计题目由任 课老师指定; 2、人员分工:组长1人、组员1到2人。组长可由小组人员自行选出 或自荐,组长的职责是负责与老师交流,合理安排分配本组的各项任务,任务有:系统总体设计、编码、测试、写文档。 3、程序编码总体要求: 编程工具统一使用Eclipse。 统一使用Java的AWT组件进行GUI编程(或Applet编程), 必须有登录界面,登录的用户名和密码为组长的名字的全 拼;非Applet程序要求有一个框架窗口,关闭窗口时要注意 处理窗口事件退出程序。 程序编码时,必须严格遵守Java程序标识符的一般约定,并 要加适量的注释。 4、程序编码完成后,一定要进行严密的测试工作。 5、文档内容要求: 封面(见封面文件)。以下每个内容为一章; 项目计划(内容是:小组人员名单与所负责的工作)。 程序详细功能描述(描述你的程序能完成什么功能)。要求 200字左右。 程序使用说明(对程序的每个操作步骤的屏幕画面进行载 图,并加以文字说明)。 此次课程设计的编程心得。要求每人50字以上。 文档的字体与大小,统一采用“宋体五号字”;要将以上内容 合写成一篇完整的文档;文档头要加入标题和目录索引。 6、程序完成后,要提交文档与程序(包括源码,每组提交一份),

工程测量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编号:SJ000350 2016年6 月3 日至2016 年6 月10 日 课程性质:必修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报告 --建筑场地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及建筑物放样方案设计 学 院: _____________ 矿业工程学院 _______________ 专 业: _______________ 测绘工程 _________________ 地 点: 太原理工大学虎峪校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 级: ______________ 测绘1301班 _______________ 姓 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概况 (1) 1.1 工程任务 (1) 1.2 工程的地理位置 (1) 1.3 工程简介 (1) 1.4 已有的测绘成果 (1) 二、............................................................. 体育馆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2 2.1 概述 (2) 2.1.1 建筑施工控制网的特点 (2) 2.1.2 施工控制网的精度 (2) 2.2 平面控制方案 (4) 2.2.1 点位布置方案 (4) 2.2.2 控制网网形简介、网形选择,控制网布设方案及示意图 (4) 2.3高程控制方案 (5) 2.3.1 点位布置方案 (6) 2.3.2 控制网布设方案及示意图 (6) 三、体育馆施工放样方案 7 3.1施工放样方法 (7) 3.2体育馆施工放样方案设计 (7) 3.3实施步骤及应注意的事项 (9) 3.4方案评价 (10) 四、............................................................................... 总结 10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题目5

中北大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学生姓名: 学 专 题 院: 业:
学 号:
目: 设计同轴线式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该减速
器用于汽车发动机装配车间的皮带运输机的传 动系统中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苗鸿宾 程志刚
职称: 职称: 副教授 高工
2011 年 5 月
27 日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0/2011 学年第 二 学期
学 专
院: 业: 学 号:
学 生 姓 名:
课程设计题目:设计同轴线式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该减速器用于汽车发动机装配车间的皮带 运输机的传动系统中
起 迄 日 期: 课程设计地点: 指 导 教 师: 系 主 任: 苗鸿宾 暴建岗 程志刚
下达任务书日期:
2011 年 5 月 27 日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1.设计目的:
1)、综合运用本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设计训练,使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 步的巩固和发展; 2)、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 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为今后毕业设计设计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进行方案设计、结构设计、机械制图和运用设计手册、标准及规范等技能的训 练,使学生具有初步机械设计的能力。
2.设计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条件、设计要求等) :
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 该运输机两班制工作,单向回转,工作平稳,传送带运行速度允许误差为±5%,使 用期限为 10 年。 原始数据 滚筒直径: 传动带运行速度: 传动带主轴所需扭矩:
mm
m/s
N·m
1-电动机 4-联轴器
2-带传动 5-滚筒
3-减速器 6-传动带
3.设计工作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包括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论文)、图纸、 实物样品等〕 :
1) 完成传动系统或执行系统的结构设计,画出传动系统或执行系统的装配图。 2) 设计主要零件,完成 3 张零件工作图。 3) 编写设计说明书。

工程测量课程设计报告

工程测量课程设计报告 在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各阶段中进行测量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称为“工程测量”。以下是XX收集的工程测量课程设计报告,欢迎查看!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中的一门突出能力的专业技术核心课程,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紧密融合的课程,其内容以工程测量项目实施,和职业工作需要为导向;以学生“测量技术”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以分部分项工程测量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贯彻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现培养从事一线施工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生需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和误差分析方法;掌握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GPS等常规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了解仪器的检验及校正;掌握建筑工程测量项目的施测方法与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 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具备熟练操作测量仪器和仪器检验及校正的能力;具备测量成果计算与误差分析的能力;针对具体的工程测量项目,学生能独立提出合理的测量任务设计方案和组织实施具体测量工作。

素质目标 在学生测量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贯彻相关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使学生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并着力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等,从而达到掌握和遵守建筑工程测量基本技能和相应的法规、规范,形成依法执业的职业素养。 本课程理论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应做好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咨询者,由于本课程实践性强,理论与实践结合问题尤为重要,教师应以实际项目为导向,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实践课应紧扣测量岗位标准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任务分配

西南交通大学地下工程课程设计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地下矩形框架结构) 西南交通大学地下工程系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概述 (1) 1.1 课程设计目的 (1) 1.2 设计规范及参考书 (1) 1.3 课程设计方案 (1) 1.3.1 方案概述 (1) 1.3.2 主要材料 (4) 1.4 课程设计基本流程 (5) 第二章平面结构计算简图及荷载计算 (6) 第三章结构内力计算 (9) 第四章结构(墙、板、柱)配筋计算 (12)

第一章 课程设计任务概述 1.1 课程设计目的 初步掌握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通过课程设计学习,熟悉地下工程“荷载—结构”法的有限元计算过程;掌握平面简化模型的计算简图、荷载分类及荷载的组合方式、弹性反力及其如何在计算中体现;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有限元建模、划分单元、施加约束、施加荷载的方法;掌握地下矩形框架结构的内力分布特点,并根据结构内力完成配筋工作。为毕业设计及今后的实际工作做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 1.2 设计规范及参考书 1、《地铁设计规范》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4、《地下铁道》(高波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5、《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材 6、计算软件基本使用教程相关的参考书(推荐用ANSYS ) 1.3 课程设计方案 1.3.1 方案概述 某地铁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结构为矩形框架结构,结构尺寸参数详见表1-1。车站埋深3m ,地下水位距地面3m ,中柱截面的横向(即垂直于车站纵向)尺寸固定为0.8m (如图1-1标注),纵向柱间距8m 。为简化计算,围岩为均一土体,土体参数详见表1-2,采用水土分算。路面荷载为2/20m kN ,钢筋混凝土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最终版)-2011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 2012-1 1、医务室模拟。(5人) 问题描述:假设只有一位医生,在一段时间内随机地来几位病人;假设病人到达的时间间隔为0~14分钟之间的某个随机值,每个病人所需处理时间为1~9分钟之间的某个随机值。试用队列结构进行模拟。 实现要求:要求输出医生的总等待时间和病人的平均等待时间。 程序设计思路:计算机模拟事件处理时,程序按模拟环境中的事件出现顺序逐一处理,在本程序中体现为医生逐个为到达病人看病。当一个病人就诊完毕而下一位还未到达时,时间立即推进为下一位病人服务,中间时间为医生空闲时间。当一个病人还未结束之前,另有一位病人到达,则这些病人应依次排队,等候就诊。 2、招聘模拟(5人) 问题描述:某集团公司为发展生产向社会公开招聘m个工种的工作人员,每个工种各有不同的编号(0,1,2,…,m-1)和计划招聘人数,参加招聘的人数有n个(编号为0,1,2,。。。,n-1)。每位应聘者可以申报两个工种,并参加公司组织的考试。公司将按应聘者的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排队录取。公司的录取原则是: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对每位应聘者按其第一志愿录取;当不能按第一志愿录取时,便将他的成绩扣去5分后,重新排队,并按其志愿考虑录取。 程序为每个工种保留一个录取者的有序队列。录取处理循环直至招聘额满,或已对全部应聘者都做了录用处理。 实现要求:要求程序输出每个工种录用者的信息(编号、成绩),以及落选者的信息(编号、成绩)。 3、组织机构问题(5人) 问题描述:以物资学院为例,实现对我校组织结构的管理。要求把我校的组织结构以树型结构存储,实现要求: (1)树中每个结点保存部门名称; (2)假定处级部门(含院系)在树中第二层,科级部门在第三层(即最后一层),软件应该能计算出处级部门有几个,有哪几个? (3)软件可以查询某部门下面的具体编制? 4、最少换车次数问题(5人) 问题描述:设某城市有n个车站,并有m条公交线路连接这些车站。设这些公交车站都是单向的,这n个车站被顺序编号为0~n-1。编程序,输入该城市的公交线路数,车站个数,以及各公交线路上的各站编号。 实现要求:求得从站0出发乘公交车至站n-1的最少换车次数。 设计思路:利用输入信息构建一张有向图G(邻接矩阵存储),有向图的顶点表示车站,若某条公交线路经i站能到达j站,就在图G中存在一条有向边,权值为1。因此,从站x至站y的最少上车次数对应于图G中从顶点x到顶点y的最短路径长度。 5、职工工作量统计(5人) 问题描述:采用随机函数产生职工的工号和他所完成产品个数的数据信息,对同一职工多次完成的产品个数进行累计,按职工完成产品数量的名次、该名次每位职工完成的产品数量、同一名次的职工人数和他们的职工号格式输出。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题目和要求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在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发展整体了解的基础上,掌握网络的主要种类和常用协议的概念及原理,初步掌握以TCP/IP协议族为主的网络协议结构,培养学生在TCP/IP协议和LAN、WAN上的实际工作能力;学会网络构建、网络日常维护以及网络管理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建设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网络组网和建设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运用网络工程和软件工程思想,按照需求分析、规划、设计、配置的基本流程,经历一个完整的网络工程过程,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手册以及编写技术文档的能力,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一、格式要求及须知: (1)使用学院网站的课程设计模版,要求格式美观,字体及编号要求见表1。 表1 字体及编号要求

(2)参考文献:参考课本的参考文献格式(附录C)。但编号换成[1]、[2]……(3)附录:课程设计中的代码或得到的数据包等数据将作为该设计附件或附录,题目需要但没有的相应代码及数据包文件的将记整组不及格,需要重做。 (4)成绩记录:该设计成绩将记录到教务处成绩管理系统中。 (5)打印:经审查(发邮件到指导老师处或当面交流修改)后,方可打印、存档。打印后递送到指导老师的信箱。 (6)如发现两组设计雷同或抄袭互联网,该组重做! 二、任务完成形式: 交付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作品(需要验收)。 设计作品指的是完整的源程序代码(对于第二类题目为仿真文件)。 课程设计说明书(纸质+电子版),内容包括:设计任务、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相应地给出关键的代码)、设计总结(评价/遇到的问题/体会/建议等)、使用说明等。 设计工作计划与进度安排: 根据所选题目,合理安排进度计划,总体上需要40个小时。以下仅供参考: 1. 原理知识 4小时 2. 程序设计技术 4小时 3. 开发环境与程序调试环境 4小时 4. 总体设计、关键环节的详细设计 8小时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课程设计 学号021******* 班级土木11-9班 姓名龙媒居士 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

目录 第一部分基坑围护结构设计 (1) 1 工程概况 (1) 1 .1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1) 1.2工程周围环境 (4) 1.3周围社会交通 (4) 2 设计依据和设计标准 (5) 2.1有关的工程设计依据 (5) 2.2主要设计规范和标准 (5) 2.3基坑工程等级及变形控制标准 (6) 3 基坑围护方案设计 (7) 3.1围护结构类型 (7) 3.2基坑围护结构方案选择 (10) 4 基坑支撑方案设计 (10) 4.1支撑结构类型 (10) 4.2支撑体系的布置形式 (11) 4.3支撑体系的方案比较和合理选定 (12) 5 计算书 (14) 5.1标准段地下连续墙计算 (14) 5.2水土压力计算 (15) 5.2.1主动土压力计算(依据教材) (15) 5.3地连墙的入土深度确定 (23)

5.4支撑内力计算 (25) 5.5 地连墙及支撑系统截面设计 (27) 5.6基坑稳定性验算 (29) 5.6.1基坑底部土体的抗隆起稳定性 (29) 5.6.2抗渗流验算 (30) 5.6.3围护墙的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32) 第二部分地下连续墙施工组织设计 (32) 1编制主要施工流程及必要施工措施 (32) 参考文献 (37)

第一部分基坑围护结构设计 1 工程概况 1 .1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经勘探揭示,拟建场地为古河道沉积区与正常沉积区接触带。在勘探深度范围内,自上而下可分为八个大层,9亚层及5个夹层。其中①层为近代人工堆填,②~⑤层为第四纪全新世Q4沉积层,⑥~⑧层为第四纪上更新世Q3沉积层。土层情况详见下表1-1: 表1-1 地基土构成与特征一览表

液压课程设计要求及题目2014-5

题目1: 一卧式钻镗组合机床动力头要完成快进-工进-快退-原位停止的工作循环;最大切削力为F L=11500N,动力头自重F G=19500N;工作进给要求能在0.02~1.2m/min范围内无级调速,快进、快退速度为6m/min;工进行程为100mm,快进行程为300mm;导轨型式式平导轨,其摩擦系数取fs=0.2,fd=0.1;往复运动的加减速时间要求不大于0.5s。 设计要求: (1)确定执行元件(液压缸)的主要结构尺寸(D、d等) (2)确定系统的主要参数; (3)选择各类元件及辅件的形式和规格,列出元件明细表; (4)绘制正式液压系统图(A3手绘) (5)进行必要的性能估算(系统发热计算和效率计算)。

题目1: 一台专用双面铣床,最大的切削力为9000N,工作台、夹具和行程的总重量4000N,工件的总重量为1800N,工作台最大行程为600mm,其中工进行程为350mm。工作台的快进速度为4.5m/min,工进速度在50~100mm/min范围内无级调速。工作台往复运动的启制(加速减速时间)为0.05s,工作台快退速度等于快进速度,滑台采用平面导轨。静摩擦系数为0.2s,动摩擦系数为0.1。(夹紧力大于等于最大静摩擦力) 机床的工作循环为:工作定位-工件夹紧-工作台快进-工作台工进-加工到位后停留-快退-原位停止-工件松开-定位销拔出。 要求系统采用电液结合实现自动化循环,速度换接无冲击,且速度要平稳,能承受一定量的反向负载。 试完成: (1)按机床要求设计液压系统,绘制液压系统图;(A3手绘) (2)确定夹紧缸、主工作液压缸的结构参数; (3)计算系统各参数,选择液压元件型号,列出元件明细表; (4)列出设计系统中的电磁铁动作顺序表。

《测量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2015

测量数据处理程序设计指导书 设计名称:测量数据处理程序设计 计划周数:2周 适用对象:测绘工程专业本科 先修课程:测量学,测量平差基础,大地控制测量,测量程序设计 一、设计目的 测量数据处理程序设计是学生在系统学习完大地控制测量学、测量平差基础、测量程序设计等相关课程之后,为了系统理解控制网平差的整体过程及综合运用科学工具而安排的。通过课程设计主要达到以下几个目的:掌握控制网平差课程设计具体内容、方法和步骤;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巩固已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并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编写代码,上机调试和编写说明书等基本技能;锻炼学生阅读各类编程参考书籍及加以编程运用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及日程 在VB、 VC软件或matlab科学计算软件的平台上,选择的具体课程设计题目,进行程序设计与实现,共计10个工作日,工作程序如下: 三、设计的组织: 1.设计领导 (1)指导教师:由教研室指派教师、实验员兼任。

职责:全面组织设计大纲的实施,完成分管工作及相关技术指导。 (2)设计队长:学生班长兼任。 职责:协助教师做好本班学生的人员组织工作。 (3)设计组长:每组一人。 职责:组织执行下达的设计任务,安排组内各成员的工作分工。 2.设计分组 学生实习作业组由3~4人组成(含组长一人)。 四、设计内容 在VB、VC或MATLAB 软件平台上,按选择的设计题目进行相关程序开发 1、闭合导线简易平差、附合导线简易平差支导线计算 2、闭合水准网计算、附合水准网简易平差 3、地形图编号(新、旧两种方法) 4、误差椭圆的参数的计算与绘制误差椭圆 5、水准网严密平差 6、高斯正反算计算 7、高斯投影换带计算 8、七参数大地坐标转换(WGS84-bj54坐标转换、WGS84-CGCS2000坐标转换) 9、四参数坐标转换(西安80-bj54坐标转换、CGCS2000-bj54坐标转换、CGCS2000-西安80坐 标转换(平面) 10、大地高转换为正常高的计算 11、工程投影变形超限的处理 12、遥感图像数据处理 13、曲线(曲面)拟合 14、摄影测量空间后方交会 15、****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五、上交成果 1) 小组利用vb、vc或matlab编写的软件包一个及测试数据一份 2)小组关于所开发程序设计说明书一份 3) 个人课程设计的心得一份 4)小组答辩PPT一份

2011年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2011年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一、作业题目 2011年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大型作业给出了3道题目,供大家凭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其中之一完成。这3道作业题目如下: 1.通用进制转换程序 2.两位数加减乘除程序 3. 二、交付的文档材料 1.程序系统说明书 内容包括: (1)程序系统总体的功能模块调用图及模块功能说明。 (2)程序系统的详细框图(每个子程序的流程图)。 (3)程序界面图。 (4)程序清单。 2.设计和实现的技术特点、不足和改进的建议 3.课程设计的体会。 4.程序源程序和可执行程序 三、评分说明 独立完成:60分,雷同或抄袭者不及格; 设计技术及技巧使用:25分; 文档质量:10分; 按时完成:5分。 可以自主扩充功能,有创新加分。 四、参考书 1.课本 2.《IBM-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五、交付时间:课表安排上机时间结束后的10天内。

题目一通用进制转换程序 一、题目要求 实现不同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常用进制二、八、十、十六进制) 程序功能: 1.能通过键盘输入任一种进制,有相应的提示信息。 例如please input a Bina ry data: 2. 输入的数据要有容错检测。 例如输入的二进制数据为1200则应该出现错误信息提示。(因为2在二进制中是不允许的 3.输出的数据要有进制选择。 例如请选择输出数据的进制(0-二进制,1-八进制……) 二、重点考察 1.用汇编实现简单的算法。 2.用汇编实现简单的数据结构。 3.可执行程序的参数使用。 4.INT 21H系统功能调用中有关显示与输出的操作 5.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123456789)

C语言课程设计参考题目及要求

C语言课程设计参考设计题目 1、学生信息管理 (1)问题描述 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年龄,性别,出生年月,地址,电话,E-mail等。试设计一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使之能提供以下功能: ●系统以菜单方式工作 ●学生信息录入功能(学生信息用文件保存)---输入 ●学生信息浏览功能——输出 ●查询、排序功能——算法 1、按学号查询 2、按姓名查询 ●学生信息的删除与修改(可选项) (2)功能要求 ●界面简单明了; ●有一定的容错能力,比如输入的成绩不在0~100之间,就提示不合法,要求重新 输入; ●最好用链表的方式实现。 (3)算法分析 首先,一个学生包括这么多的属性,应该考虑定义一个结构,其次,我们应该考虑数据的存储形式:是定义一个数组来存储,还是定义一个链表呢?在这里假如我们以数组的方式来存储,当然可以,但是我们知道,假如我们定义一个数组的话,我们首先必须知道学生人数大概是多少,以便我们确定数组的大小,但是题目中没有给出,而且题目要求中有大量的删除、插入操作,所以用链表的方式比较方便。 对于菜单的实现,其实也比较简单,首先我们用printf语句把程序的功能列出来,然后等待用户输入而执行不同的函数,执行完了一个功能后又回到菜单。文件的读写操作大家参照书中的有关文件的章节。 2、学生综合测评系统 每个学生的信息为:学号、姓名、性别、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单科成绩、考试平均成绩、考试名次、同学互评分、品德成绩、任课教师评分、综合测评总分、综合测评名次。考试平均成绩、同学互评分、品德成绩、任课教师评分分别占综合测评总分的60%,10%,10%,20%。 A、学生信息处理 (1) 输入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性别、家庭住址、联系电话,按学号以小到大的顺序存入文件中。 提示:学生信息可先输入到数组中,排序后可写到文件中。 (2) 插入(修改)同学信息: 提示:先输入将插入的同学信息,然后再打开源文件并建立新文件,把源文件和输入的信息合并到新文件中(保持按学号有序)若存在该同学则将新记录内容替换源内容, (3) 删除同学信息: 提示:输入将删除同学号,读出该同学信息,要求对此进行确认,以决定是否删除将删

工程测量学设计指导书

《工程测量学》设计指导书〈供测绘工程专业使用〉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工程测量学》是高等学校中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课。根据我院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及该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在完成《工程测量学》理论学习后,必须进行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由于本学科是集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学科,理论教学必须与工程实践紧密相结合,因此《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将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针对具体的工程项目进行设计,从而加深学生对工程测量学基本理论的理解,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是一次具体的、生动的、全面的、综合性的技术实践活动,在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方面,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尤其在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方面,是其它任何教学环节所不能代替的。 一、课程设计班级、时间、地点和指导教师 本次《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班级、时间、地点和指导教师如下:班级:测绘工程2011班,共70人; 时间:本学期的20周(2015年1月12日--1月16日),总计1周; 地点:本次课程设计计划在春晖书院和图书馆进行;

指导教师:为保证课程设计的顺利进行,安排燕志明、张会战、郭义、孙同贺、王翔分别带队指导1、2班,另安排党晓晶辅助指导设计工作。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是该课程理论学习后的一个学术性实践环节,是对课程理论的综合和补充,对加深课程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具体的工程项目设计,熟悉工程测量方案编写的要求,独立进行工程测量技术方案和施工方案的设计;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和相关的施工设计规范设计要求,保证设计的施工控制网和施工测量方案满足精度要求,并力求做到经济合理。 三、课程设计的任务 (1)该课的课程设计安排在理论学习和综合性实习结束之后进行的;时间为一周。 (2)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程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本课程范围内的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课程理论的理解与应用。 (3)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本课程设计的全部内容。 四、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地下矩形框架结构) (1)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 (地下矩形框架结构) 学院名称:土木工程学院 班级:土木2012-7班 学生姓名:陈铁卫 学生学号: 20120249 指导教师:孙克国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概述 (1) 1.1 课程设计目的 (1) 1.2 设计规范及参考书 (1) 1.3 课程设计方案 (1) 1.3.1 方案概述 (1) 1.3.2 主要材料 (3) 1.4 课程设计基本流程 (3) 第二章平面结构计算简图及荷载计算 (5) 第三章结构内力计算 (8) 第四章结构(墙、板、柱)配筋计算 (14)

第一章 课程设计任务概述 1.1 课程设计目的 初步掌握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通过课程设计学习,熟悉地下工程“荷载—结构”法的有限元计算过程;掌握平面简化模型的计算简图、主动荷载及荷载的组合方式、弹性反力及其如何在计算中体现;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有限元建模、划分单元、施加约束、施加荷载的方法;掌握地下矩形框架结构的内力分布特点,并根据结构内力完成配筋工作。为毕业设计及今后的实际工作做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 1.2 设计规范及参考书 1、《地铁设计规范》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4、《地下铁道》(高波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5、《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材 6、计算软件基本使用教程相关的参考书(推荐用ANSYS ) 1.3 课程设计方案 1.3.1 方案概述 某地铁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结构为矩形框架结构,结构尺寸参数详见表1-2。车站埋深3m ,地下水位距地面3m ,中柱截面横向尺寸固定为0.8m (如图1-1横断面方向),纵向柱间距8m 。为简化计算,围岩为均一土体,土体参数详见表1-1,采用水土分算。路面荷载为2/20m kN ,钢筋混凝土重度 3/25m kN co =γ,中板人群与设备荷载分别取2/4m kN 、2/8m kN 。荷载组合按表 1-3取用,基本组合用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标准组合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要求用电算软件完成结构内力计算,并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完成墙、板、柱的配筋。

课程设计题目

题目一 题目:广告公司网络的设计 1.基本背景描述 某广告公司现有分公司1(50台pc)和分公司2(40台pc),分公司1和分公司2都拥有各自独立的部门。分公司1和分公司2包括:策划部、市场部、设计部。为提高办公效率,该广告公司决定建立一个内部网络。 该广告公司内部使用私有IP地址/23,要求该广告公司的分公司1和分公司2之间使用路由器进行连接(不使用vpn技术),使用动态的路由协议(RIP)。分公司1和分公司2内部通过划分vlan技术,使不同的部门在不同的局域网内。2.方案设计 写题为“广告公司的网络解决方案”的网络方案设计书。包括: ①完整的校园网络拓扑图(网络拓扑图要求使用visio工具进行设计绘制); ②结合网络拓扑图进行IP地址的规划; ③分公司1的VLAN的设计与规划。 - ④分公司2的VLAN的设计与规划。 ⑤分公司1和分公司2的网络互连互通。 设计内容及工作量 1、写题为“广告公司的网络解决方案”的网络方案设计书。要求画出完整的企业网络拓扑图(网络拓扑图要求使用visio工具进行设计绘制)。 2、结合网络拓扑图进行IP地址的规划,要求通过表格的形式体现。 3、按照任务书的具体要求书写相应的设计书及实现的过程纪录。 题目二 某学院有1900台个人计算机,50台服务器,其中办公用计算机60台,教学用计算机60台,科研用计算机120台,研究生计算机200台。其余为学生实验电脑。 < 分配的IP地址为: 服务器:—/26 网关为:/26 个人计算机:— 学院现在三层交换机6台,每台三层交换机可划VLAN(虚拟局域网)个数为100。24口二层交换机若干台。 1.请为学院的全部计算机分配IP地址,并使用上述设备为学院设计网络。 2.要求: a.画出网络拓扑图。 b.给出每个网段的IP范围,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c.为三层交换机规划VLAN。给每个VLAN接口分配IP地址。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