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处方工艺研究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处方工艺研究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处方工艺研究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处方工艺研究

为筛选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的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用相容性试验筛选不同辅料;并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不同辅料和制备工艺对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出的处方制备的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溶出度曲线与市售(原研)的一致,且处方合理,工艺简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关鍵词: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处方;工艺;研究

雷贝拉唑钠是由日本卫材公司和杨森公司共同开发的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1997年以商品名Pariet 在日本上市,不久在1998和1999年分别在欧洲、美国上市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及反流性食管炎。本实验以溶出度为主要指标,筛选与日本卫材公司生产的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波利特规格10mg)产品各项检测指标一致的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的最佳工艺处方。具体过程如下。

1 处方设计

根据雷贝拉唑水溶性极差,药物体外溶出度差,导致其生物利用度低的特性,参照原研处方选取与雷贝拉唑相溶性好,并利于药物溶出的几种辅料进行试验。

2 试验方法与结果

2.1 相容性试验

雷贝拉唑分别与淀粉、磷酸氢钙、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维酮、聚维酮K30按比例为1:20,与滑石粉、葡甲胺、泊洛沙姆按比例为5:1混合均匀。在高温(40℃)与高湿(75%±5%)条件下静置10天后,检查溶液性状、有关物质、含量、吸湿增重的变化。注:肉眼观察原料药性质、外观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结果显示,在高温(40℃)与高湿(75%±5%)的条件下放置10天,取样检查,发现上述九种辅料基本不影响雷贝拉唑的稳定性,与雷贝拉唑相容性较好。

2.2 处方筛选

2.2.1 利用正交试验,对本品处方进行筛选,以片剂的硬度、溶出度作为选择依据。

2.2.2制备方法:分别称取上述处方量的雷贝拉唑、微晶纤维素、葡甲胺、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2/3)及淀粉加入湿法制粒机,启动搅拌30秒,混合均匀。加入60ml 8%PVP K30 水溶液,启动搅拌与剪切60秒,制粒;60℃烘箱干燥2小时,16目筛整粒,加入剩余羧甲基淀粉钠和滑石粉,混匀,6号冲压片(片重100mg),即得。

雷贝拉唑

通用名称:雷贝拉唑钠肠溶片 英文名称:Sodium Rabeprazole Enteric-coated Tablets 商品名称:瑞波特 成份: 雷贝拉唑钠 本品适用于以下治疗: 1.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 2.良性活动性胃溃疡; 3.伴有临床症状的侵蚀性或溃疡性的胃-食管返流征(GORD); 4.与适当的抗生素合用,可根治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 5.侵蚀性或溃疡性胃-食管返流征的维持期治疗。目前疗程超过12个月的药 效尚未进行评估。 本品不能咀嚼或压碎服用,应整片吞服。 1.成年人/老年患者的用药: 1.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和活动性良性胃溃疡患者: 20mg(2片), 每日1次,晨服。 大多数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用药4周后痊愈。但有2%的患者还 需要继续用药4周才能达痊愈。 一些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对晨服10mg(1片)片剂,每日1次的治疗量 即有反应。 大多数活动性良性胃溃疡需在用药六周后痊愈。但有9%的患者还需继 续用药六周才可达痊愈。 2.侵蚀性或溃疡性的胃-食管返流征(GORD)患者: 20mg(2片), 每日1次,疗程为4~8周。

3.胃-食管返流征的长期治疗方案(GORD)的维持治疗:疗程为12 个月,维持治疗量为10mg(1片)或20mg(2片),每日1次。一 些患者对每日10mg(1片)的维持治疗量即有反应。 4.幽门螺旋杆菌的根治性治疗: 与适当的抗生素合用,可根治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 本品应在早晨、餐前服用,尽管用药时间及摄食对雷贝拉唑钠药效无影响,但此种给药方式更有利于治疗的进行。 2.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无需进行剂量调节。但在对有严重的肝功能不全患者用药时,应参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据国外文献报道: 1.严重副作用: 1.休克:有报道本品有发生过敏、休克的副作用,因此若发现异常 应立即停止服用,并进行妥善处理。 2.血液:本品罕见引起各类血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粒细胞缺乏, 溶血性贫血等。但偶可引起粒细胞减少,贫血等,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服用,并进行治疗。 3.视力障碍:国外服用本药,有发现视力障碍的报告。 2.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痛、腹泻和恶心。其它的不良反应有鼻炎、腹痛、 虚弱、胃肠胀气、咽炎、呕吐、非特异性的疼痛或背痛、头晕、流感症状、感染性咳嗽、便秘和失眠。 3.不良反应有瘙痒、皮疹、心悸、肌痛、胸痛、口干、消化不良、神经过度 敏感、嗜睡、支气管炎、鼻窦炎、畏寒、嗳气、腿部抽搐、尿道感染、关节炎和发热、四肢无力、感觉麻木、握力下降、步履不稳、疲倦感。 4.少见的不良反应有:厌食、胃炎、体重增加、抑郁、瘙痒症、视觉/嗅觉 功能障碍、口炎、发汗和白细胞增多症。 5.2%的患者出现肝酶的升高,如ALT、AST、AI-P、γ-GTP、LDH总胆红 素上升。 6.有报道出现大疱疹或其他皮肤反应包括红斑。当出现皮肤病损时应立即停 药。

雷贝拉唑说明书

通用 名称: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瑞波特) 规格: 10mg*14片 成分: 雷贝拉唑钠 用法用量: 本品不能咀嚼或压碎服用,应整片吞服。1.成年人/老年患者的用药A.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和活动性良性胃溃疡患者:20mg (2片),1次/日,晨服。大多数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用药4周后痊愈。但有2%的患者还需要继续用药4周才能达痊愈。一些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对晨服10mg (1片)片剂,1次/日的治疗量即有反应。大多数活动性良性胃溃疡需在用药六周后痊愈。但有9%的患者还需继续用药六周才可达痊愈。 B .侵蚀性或溃疡性的胃-食管返流征(GORD )患者:20mg (2片),1次/日,疗程为4~8周。 C .胃-食管返流征的长期治疗方案(GOR D )的维持治疗:疗程为12个月,维持治疗量为10mg (1片)或20mg (2片),1次/日。一些患者对10mg (1片)/日的维持治疗量即有反应。D .幽门螺旋杆菌的根治性治疗:与适当的抗生素合用,可根治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本品应在早晨、餐前服用,尽管用药时间及摄食对雷贝拉唑钠药效无影响,但此种给药方式更有利于治疗的进行。2.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无需进行剂量调节。但在对有严重的肝功能不全患者用药时,应参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功能主治: 本品适用于以下治疗:1.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2.良性活动性胃溃疡;3.伴有临床症状的侵蚀性或溃疡性的胃-食管返流征(GORD );4.与适当的抗生素合用,可根治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5.侵蚀性或溃疡性胃-食管返流征的维持期治疗。目前疗程超过12个月的药效尚未 进行评估。 不良反应: 据国外文献报道:1.严重副作用:(1)休克:有报道本品有发生过敏、休克的副作用,因此若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服用,并进行妥善处理。 (2)血液:本品罕见引起各类血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粒细胞缺乏,溶血性贫血等。但偶可引起粒细胞减少,贫血等,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服用,并进行治疗。(3)视力障碍:国外服用本药,有发现视力障碍的报告。2.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痛、腹泻和恶心。其它的不良反应有鼻炎、腹痛、虚弱、胃肠胀气、咽炎、呕吐、非特异性的疼痛或背痛、头晕、流感症状、感染性咳嗽、便秘和失眠。3.不良反应有瘙痒、皮疹、心悸、肌痛、胸痛、口干、消化不良、神经过度敏感、嗜睡、支气管 炎、鼻窦炎、畏寒、嗳气、腿部抽搐、尿道感染、关节炎和发热、四肢无力、感觉麻木、握力下降、步履不稳、疲倦感。4.少见的不良反应应有:厌食、胃炎、体重增加、抑郁、瘙痒症、视觉/嗅觉功能障碍、口炎、发汗和白细胞增多症。5.2%的患者出现肝酶的升高,如ALT 、AST 、AI —P 、γ—GTP 、LDH 总胆红素上升。6.有报道出现大疱疹或其他皮肤反应包括红斑。当出现皮肤病损时应立即停药。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包衣工艺研究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包衣工艺研究 为筛选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的最佳包衣工艺,考察不同增重对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质量的影响。 标签:雷贝拉唑;包衣工艺;研究 1 隔离层筛选 将欧巴代加入到80%乙醇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隔离层包衣液。按照薄膜衣常规操作试验,随时调整包衣锅转速和包衣液喷速,控制包衣过程中片芯湿度,保证片芯不粘连,在包衣增重分别为1%、2%、3%、5%时取样,置盐酸(9→1000)溶液中浸泡10秒钟,取出供试品片置滤纸上自然干燥,并在室温条件下放置3小时,观察片隔离衣层是否有漏点,片芯颜色是否发生变化(雷贝拉唑钠于盐酸接触后显深褐色),以考察隔离层隔离效果以及隔离层对片崩解性的影响。结果见表1。 表1 隔离层筛选结果 结果,隔离层包衣增重在2%时已经能够起到隔离保护作用,且在隔离层增重5%时,崩解变慢,为更好的保证产品质量,确定隔离层衣包衣增重为2~3%。 2 肠溶衣层筛选 按照拟定处方工艺再制备一批样品,并包隔离层增重2~3%。选择尤特奇L30D-55这种已经上市的肠溶型30%水分散体作为肠溶衣材料。 肠溶包衣液配制方法:取处方量一半的水,加热至70℃,加入柠檬酸三乙酯和吐温80,搅拌均匀,加入单硬脂酸甘油酯,均化10~20分钟,加入剩余的水。放冷,将此混悬液倒入尤特奇L30D-55中,同时低速搅拌。 将符合要求的隔离衣包衣片,置包衣锅中,热风温度70℃,按照片的滚动状态和湿度随时调整包衣锅转速及喷液速度,于包衣增重3%、5%、7%、10%、15%时取样检测外观、耐酸力及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pH8.0)的释放度,其结果见表2、3。 表2 不同增重包衣片耐酸力结果 表3 不同肠溶增重包衣片 释放介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pH8.0) 结果表明,肠溶衣包衣增重在7%以上时已经能够起到肠溶保护作用,耐酸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药物说明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 【通用名称】 雷贝拉唑钠 【商品名称】 瑞波特 【英文名】 Sodium Rabeprazole Enteric-coated Tablets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雷贝拉唑钠 【性状】 本品为肠溶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规格】 10mg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以下治疗: 1.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 2.良性活动性胃溃疡; 3.伴有临床症状的侵蚀性或溃疡性的胃-食管返流征(GORD); 4.与适当的抗生素合用,可根治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 5.侵蚀性或溃疡性胃-食管返流征的维持期治疗。目前疗程超过12个月的药效尚未进行评估。 【用法用量】 本品不能咀嚼或压碎服用,应整片吞服。 1.成年人/老年患者的用药 A.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和活动性良性胃溃疡患者:20mg(2片), 1次/日,晨服。大多数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用药4周后痊愈。但有2%的患者还需要继续

用药4周才能达痊愈。一些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对晨服10 mg(1片)片剂,1次/日的治疗量即有反应。大多数活动性良性胃溃疡需在用药六周后痊愈。但有9%的患者还需继续用药六周才可达痊愈。 B.侵蚀性或溃疡性的胃-食管返流征(GORD)患者:20mg(2片),1次/日,疗程为4~8周。 C.胃-食管返流征的长期治疗方案(GORD)的维持治疗:疗程为12个月,维持治疗量为10 mg(1片)或20mg(2片),1次/日。一些患者对10 mg(1片)/日的维持治疗量即有反应。 D.幽门螺旋杆菌的根治性治疗:与适当的抗生素合用,可根治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本品应在早晨、餐前服用,尽管用药时间及摄食对雷贝拉唑钠药效无影响,但此种给药方式更有利于治疗的进行。 2.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无需进行剂量调节。但在对有严重的肝功能不全患者用药时,应参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不良反应】 据国外文献报道: 1.严重副作用: (1)休克:有报道本品有发生过敏、休克的副作用,因此若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服用,并进行妥善处理。 (2)血液:本品罕见引起各类血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粒细胞缺乏,溶血性贫血等。但偶可引起粒细胞减少,贫血等,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服用,并进行治疗。 (3)视力障碍:国外服用本药,有发现视力障碍的报告。 2.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痛、腹泻和恶心。其它的不良反应有鼻炎、腹痛、虚弱、胃肠胀气、咽炎、呕吐、非特异性的疼痛或背痛、头晕、流感症状、感染性咳嗽、便秘和失眠。 3.不良反应有瘙痒、皮疹、心悸、肌痛、胸痛、口干、消化不良、神经过度敏感、嗜睡、支气管炎、鼻窦炎、畏寒、嗳气、腿部抽搐、尿道感染、关节炎和发热、四肢无力、感觉麻木、握力下降、步履不稳、疲倦感。 4.少见的不良反应应有:厌食、胃炎、体重增加、抑郁、瘙痒症、视觉/嗅觉功能障碍、口炎、发汗和白细胞增多症。

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的三联疗法

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的三联疗法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的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缓解及Hp清除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B组、C组,每组20例。三组患者均采用克拉霉素片和阿莫西林胶囊治疗,A组增加奥美拉唑治疗,B组增加兰索拉唑治疗,C增加雷贝拉唑治疗,对比三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和Hp清除效果。结果A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高于B、C两组(P<0.05),B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高于C组(P<0.05);A组Hp清除率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A组Hp清除率明显低于C组(P<0.05),B组与C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的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均有效,但是根据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HP清除来看,雷贝拉唑药效更佳,因此临床上可优先选择雷贝拉唑的三联疗法治疗。 标签:兰索拉唑;奥美拉唑;雷贝拉唑;Hp;消化性溃疡 近年由于我国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饮食习惯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而导致消化性溃疡(PU)的发生率逐年呈上升趋势。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人群中约有10%的患有此病,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1]。PU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发生在十二指肠和胃,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反酸、暖气等。PU的形成因素较多,大量实验研究证明,胃酸分泌过多、Hp感染、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与PU发生密切相关[2]。而其中Hp感染是诱发PU最为重要的因素,国外相关文献报道显示,90%以上的PU患者Hp呈阳性,并且在PU疾病早起,采用有效治疗方式将PU清除,能够有效防止并发症发生,减少住院率。目前临床上广泛采用质子泵抑制制剂联合两种抗生素的三联法治疗PU,并且此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因此,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PU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9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各20例。A组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30~61岁,平均年龄(53.2±4.1)岁;溃疡类型:十二指肠溃疡12例、胃溃疡8例;病程0.5~4年,平均病程(1.12±0.54)年;B组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31~62岁,平均年龄(53.5±4.2)岁;溃疡类型:十二指肠溃疡13例、胃溃疡7例;病程0.6~4年,平均病程(1.21±0.49)年;C组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30~62岁,平均年龄(54.1±3.7)岁;溃疡类型:十二指肠溃疡10例、胃溃疡10例;病程0.6~3.9年,平均病程(1.16±0.51)年。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所选患者均符合《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处方工艺研究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处方工艺研究 为筛选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的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用相容性试验筛选不同辅料;并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不同辅料和制备工艺对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出的处方制备的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溶出度曲线与市售(原研)的一致,且处方合理,工艺简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关鍵词: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处方;工艺;研究 雷贝拉唑钠是由日本卫材公司和杨森公司共同开发的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1997年以商品名Pariet 在日本上市,不久在1998和1999年分别在欧洲、美国上市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及反流性食管炎。本实验以溶出度为主要指标,筛选与日本卫材公司生产的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波利特规格10mg)产品各项检测指标一致的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的最佳工艺处方。具体过程如下。 1 处方设计 根据雷贝拉唑水溶性极差,药物体外溶出度差,导致其生物利用度低的特性,参照原研处方选取与雷贝拉唑相溶性好,并利于药物溶出的几种辅料进行试验。 2 试验方法与结果 2.1 相容性试验 雷贝拉唑分别与淀粉、磷酸氢钙、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维酮、聚维酮K30按比例为1:20,与滑石粉、葡甲胺、泊洛沙姆按比例为5:1混合均匀。在高温(40℃)与高湿(75%±5%)条件下静置10天后,检查溶液性状、有关物质、含量、吸湿增重的变化。注:肉眼观察原料药性质、外观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结果显示,在高温(40℃)与高湿(75%±5%)的条件下放置10天,取样检查,发现上述九种辅料基本不影响雷贝拉唑的稳定性,与雷贝拉唑相容性较好。 2.2 处方筛选 2.2.1 利用正交试验,对本品处方进行筛选,以片剂的硬度、溶出度作为选择依据。 2.2.2制备方法:分别称取上述处方量的雷贝拉唑、微晶纤维素、葡甲胺、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2/3)及淀粉加入湿法制粒机,启动搅拌30秒,混合均匀。加入60ml 8%PVP K30 水溶液,启动搅拌与剪切60秒,制粒;60℃烘箱干燥2小时,16目筛整粒,加入剩余羧甲基淀粉钠和滑石粉,混匀,6号冲压片(片重100mg),即得。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 瑞波特 说明书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瑞波特说明书 【通用名称】 雷贝拉唑钠 [字体:大中小] 【商品名称】 瑞波特 【拼音名】 Leibeilazuona changrong pian 【英文名】 Sodium Rabeprazole Enteric-coated Tablets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雷贝拉唑钠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以下治疗: 1.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 2.良性活动性胃溃疡; 3.伴有临床症状的侵蚀性或溃疡性的胃-食管返流征(GORD); 4.与适当的抗生素合用,可根治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 5.侵蚀性或溃疡性胃-食管返流征的维持期治疗。目前疗程超过12个月的药效尚未进行评估。 【用法用量】

本品不能咀嚼或压碎服用,应整片吞服。 1.成年人/老年患者的用药 A.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和活动性良性胃溃疡患者:20mg(2片), 1次/日,晨服。大多数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用药4周后痊愈。但有2%的患者还需要继续用药4周才能达痊愈。一些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对晨服10 mg(1片)片剂,1次/日的治疗量即有反应。大多数活动性良性胃溃疡需在用药六周后痊愈。但有9%的患者还需继续用药六周才可达痊愈。 B.侵蚀性或溃疡性的胃-食管返流征(GORD)患者:20mg(2片),1次/日,疗程为4~8周。 C.胃-食管返流征的长期治疗方案(GORD)的维持治疗:疗程为12个月,维持治疗量为10 mg(1片)或20mg(2片),1次/日。一些患者对10 mg(1片)/日的维持治疗量即有反应。 D.幽门螺旋杆菌的根治性治疗:与适当的抗生素合用,可根治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本品应在早晨、餐前服用,尽管用药时间及摄食对雷贝拉唑钠药效无影响,但此种给药方式更有利于治疗的进行。 2.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无需进行剂量调节。但在对有严重的肝功能不全患者用药时,应参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雷贝拉唑钠肠溶片 英文名称:Rabeprazole Sodium Enteric-coated T ablets 【成份】 2-[[[4-(3-甲氧基丙氧基)-3-甲基-α-吡啶基]甲基]亚磺酰基]-1H-苯并咪唑钠。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18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1.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2.良性活动性胃溃疡;3.伴有临床症状的侵蚀性和溃疡性胃一食管返流征(GERD);4.与适当的抗生素合用,可根治幽门螺旋杆菌阳... 【用法用量】 本品不能咀嚼或压碎服用,应整片吞服。 1.成年人/老年患者的用药: A.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和活动性良性胃溃疡患者:20mg(2片),1次/日,晨服。大多数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用药4周后痊愈。但有2%的患者还需要继续用药4周才能达痊愈。一些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对晨服10mg(1片)片剂,1次/日的治疗量即有反应。大多数活动性良性胃溃疡需在用药六周后痊愈。但有9%的患者还需继续用药六周才可达痊愈。 B.侵蚀性或溃疡性的胃-食管返流征(GORD)患者:20mg(2片),1次/日,疗程为4~8周。 C.胃-食管返流征的长期治疗方案(GORD)的维持治疗:疗程为12个月,维持治疗量为10mg(1片)或20mg(2片),1次/日。一些患者对10mg(1片)/日的维持治疗量即有反应。 D.幽门螺旋杆菌的根治性治疗:与适当的抗生素合用,可根治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本品应在早晨、餐前服用,尽管用药时间及摄食对雷贝拉唑钠药效无影响,但此种给

药方式更有利于治疗的进行。 2.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无需进行剂量调节。但在对有严重的肝功能不全患者用药时,应参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国外文献报道:1.严重副作用:(1)休克:有报道本品有发生过敏、休克的副作用,因此若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服用,并进行妥善处理。(2)血液:本品罕见引起各类血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粒细胞缺乏,溶血性贫血等。但偶可引起粒细胞减少,贫血等,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服用,并进行治疗。(3)视力障碍:国外服用本药,有发现视力障碍的报告。2.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痛、腹泻和恶心。其它的不良反应有鼻炎、腹痛、虚弱、胃肠胀气、咽炎、呕吐、非特异性的疼痛或背痛、头晕、流感症状、感染性咳嗽、便秘和失眠。3.不良反应有瘙痒、 【禁忌】 1.对雷贝拉唑钠,苯并咪唑替代品或对该制剂制备中使用的任何赋形剂过敏的患者禁用。 2.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注意事项】 1.用本品开始治疗之前应排除存在癌症的可能性。尽管在年龄和性别匹配的轻中度肝脏损伤患者与正常者的对照研究中,未见到明显与药物相关的安全问题,但是重度肝损伤患者初次使用本品治疗时,医生建议要特别注意。2服用本品时,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及血液生化学(如肝酶检查)检查,如发现异常,即停止用药,并进行及时处理。3肝功能损伤的患者但用。 【特殊人群用药】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