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隋唐杭州(余杭郡)

四、隋唐杭州(余杭郡)
四、隋唐杭州(余杭郡)

四、隋唐杭州(余杭郡)

隋唐杭州,是杭州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处于承先启后的转折阶段,而在杭州城市地理环境的变迁方面,尤为明显。如果将杭州城市地理环境的变迁过程和杭州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视为纵横两条轴线,建立一个时空座标系的话,那么,隋唐时期的杭州城市正处于这一时空座标的原点。

1、杭州始置,依山筑城

隋开皇九年(589)废钱唐郡置杭州,①此为杭州城市的名称之始。但杭州初治余杭县,第二年“十年(590),移居钱塘城,”即在今吴山东麓鼓楼地的“新城戍”,②十一年(591),“移州于柳浦西,依山筑城”。③在六朝钱唐县治所在聚落的基础上,揭开了杭州城市发展的新篇章。大业三年(607),罢州设郡,杭州更名为馀杭郡。④

《乾道临安志》卷二引《九域志》载,隋杭州城“周回三十六里九十步”。由于史料不详,其具体范围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当时杭州城的主要城区在今天城区之南的山麓平原,即沿袭六朝钱唐县治所在聚落,当为事实。

在杭州城市历史地理研究中,许多学者对隋代杭州城区范围作了研究,一些学者还绘出了示意地图,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意见相差较大,在没有确切的考古资料佐证之前,进一步的商榷有待来日。(参见图-1-13)

2、隋开运河,南北相连

隋代以前,杭州与中原的交通联系,主要依赖水道,而交通水道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存在。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即发戍卒“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⑤这是今天杭州市地域内史书记载的第一条人工疏凿水道,其水道路线既今上塘河。⑥这条水道自东北向西南抵宝石山后,沿岸向西绕行,遇逢几股从西湖群山下泻之水而汇聚成交通渡津,即后世所称的耿家埠、茆家埠和赤山埠。⑦所谓的“埠”,即渡津码头。虽然在今天的耿家埠、茆家埠和赤山埠,渡津已经完全消失,但其地名却保留了历史的痕迹。

在西湖早期尚属浅海湾时,在南侧今云居山、吴山北麓,由于顶风逆浪,水道航行往往极其困难,故“凿石以为栈道”,⑧采用人工背纤,以助船航行。水道转过吴山岬角后再折南而下至凤凰山下的柳浦,通浙江。这种状况一直沿续到隋代开通江南运河为止。

大业六年(610)十二月,“穿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⑨江南运河南终段即为运河杭州段,分为杭城北段与杭城段。杭城北段沿用上塘故道,出东新关,经临平镇、长安镇、石门镇至嘉兴。杭城段则放弃了绕西湖环岸的水道,而疏凿了一条新的从宝石山东麓径直抵吴山东麓的南北向近直线水道,即以后的清湖河(浣纱河即其中一段水道),然后沿原水道南抵柳浦通浙江。⑩

①《太平寰宇记》卷93。

②阙维民《六朝钱唐、治设柳浦-六朝钱唐县聚落的地理分布》,《南北朝前古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68-377

页。

③《太平寰宇记》卷93。

④《隋书》卷31。

⑤《越绝书》卷2。

⑥魏嵩山、王文楚《江南运河的形成及其演变过程》,《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第2期。

⑦《武林旧事》卷5,《西湖游览志》卷4。

⑧程大昌《演繁露.沙河塘》。

⑨《通鉴》卷181。

⑩阙维民《论运河杭州段的水道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第1期,第171-178页。

1984年,薛家柱撰文认为:运河与钱塘江自古千余年不相通①,在当时影响较大,但这一观点与史实不符,因为运河与钱塘江至少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沟通,隋代的江南运河就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水道基础上疏凿的。而运河在龙山闸与钱塘江直至20世纪60年代仍然相通。②

1985年,傅崇兰撰著认为:隋杭州“城址的选择与运河无关”③,笔者对此不敢认同,因为这一观点完全忽略了柳浦在杭州城市发展历史上作为重要交通要津的关键作用,忽略了柳浦从一处交通要津发展成为杭州治地、乃至后世南宋京城国都的整个历史过程。

隋代疏凿的新运河水道(即清湖河)的河堤,在不经意之中,已经成了正在自然形成中的西湖的一条防海潮大堤,人为地加速了西湖的形成过程。同时,正是这条隋代运河大堤,使杭州城市南北分隔的宝石山东麓聚落与吴山东南麓聚落逐渐相连,杭州城区因此逐渐扩大,开始出现向北拓展的潜在趋势。

3、州傍青山,县枕湖滨

唐初武德元年(618),“罢郡置州,改太守为刺史”。④武德四年(621),“置杭州”;⑤天宝元年(742),“天下诸州改为郡,刺史改为太守”,⑥杭州遂改称馀杭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杭州”⑦。在有唐一代的289年内,杭州称馀杭郡的时间仅19年,其余270年均称为杭州。为了行文的方便,本文一律称作杭州。

唐代杭州,在唐代开国之初,袭隋馀杭郡辖七县,至武德四年(621)平李子通置杭州辖钱塘、富阳和馀杭三县后,⑧其州境地域,除分别于武德七年(624)和武德八年(625)并入盐官、于潜两县⑨地域外,此后的新城、紫溪、武隆(唐山)和临安四县,均在武德八年(625)?的杭州地域内折置或省并,因此,境域范围基本没有变化。

唐代杭州治钱塘县,故唐代杭州城区即钱塘县城。但杭州州治与钱塘县治并非一地。唐杭州州治,“在凤凰山之右”,⑩即沿袭隋代杭州州治,其地东临浙江、依傍青山,唐诗“郡

11即述其景。

钱塘县治曾几经迁徙。贞观六年(632)之前,在州治之南,其地约在今闸口一带。贞观六年,移治钱塘门内教场地,即今杭州都锦生织锦厂一带。因钱塘县迁治濒西湖,杭州袭治隋柳浦山麓,故唐诗有“州傍青山县枕湖”1213之句。此后,钱塘县一度移治“新城戌”,即今吴山东麓的鼓楼之地。开元二十一年(733),又移县治到“州治郭下”,即凤凰山东麓柳浦之西,与州治为一地。开元二十五年(737),“复还旧所”,重新移回到钱塘门内教场地。14

凤凰山东麓江干的柳浦,至唐代称为“樟亭”,如唐诗有“富阳山底樟亭畔,立马停舟

①薛家柱《大运河通向钱塘江》,《新观察》1984年,第4期。

②阙维民《并非“江河第一吻”——运河钱塘江自古沟通》,《地理知识》1989年,第8期,第8页。又阙维民《怎说“千年各

不相通”?》,杭州日报总编辑办公室《业务建设》1986年12月15日。

③傅崇兰《中国运河城市发展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98页。

④《旧唐书》卷1。

⑤《旧唐书》卷40。

⑥《旧唐书》卷9。

⑦《旧唐书》卷40。

⑧《旧唐书》卷40

⑨《新唐书》卷41。

⑩5。注:南宋时,临安城的方位为“左西右东”,与传统的“左东右西”相反,参见阙维民《杭州城廓的修筑与城区的历史演变》,《浙江学刊》,1989年第6期,第112-114页。

11顾非熊《经杭州》,《全唐诗》卷509。

12白居易《余杭形胜》,《全唐诗》卷443。

13章孝标《赠杭州严刺史君》,《全唐诗》卷506。

14阙维民《路溢新城市,农开旧废田-唐代杭州的地理环境及其变迁》,《隋唐名郡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7-65页;阙维民《六朝钱唐、治设柳浦-六朝钱唐县聚落的地理分布》,《南北朝前古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68-377页。

飞酒盂”,①“雷是樟亭浪,苕为界石钱”②等句;又作“梓亭”、“障楼”,如孟浩然有《与杭州薛司户登梓楼作》③和《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④诗;还有“樟台”一名,如有“樟

⑤句。唐代在樟亭设有驿站,接待过往官客,故白居易有《宿樟亭驿》诗:“夜半樟亭驿,愁人起望乡。月明何所见,潮水白茫茫”。⑥

云:“龙山而下,江名柳浦,舶航以渡。航桁,通称以樟木,得名矣”。⑦航桁,即札绑于船两侧的大木,用以加强船身的平稳,以抵御浙江潮浪的颠簸,因而通称这种航桁为樟木,而经常停泊船只的柳浦也随之称为樟亭。唐代樟亭已相当繁荣,还吸引了外国胡商。

经过六朝至唐近500年的经营建设,杭州“咽喉吴越,势雄江海”、“水牵卉服,陆控山夷”⑧的优越交通地理位置,开始显现出它的重要经济意义。此所谓“南派巨流,走闽禺瓯越之宾货”;⑨“北倚郭邑,通商旅之宝货”。⑩因此杜牧说:“吾郡之江山,甲于天下,信然也”。11

4、开河泄潮,凿井筑堤

唐代杭州的地位因经济的繁荣而渐重,唐代杭州的城区地域则因人口的骤增而迅速拓展。杭州城区的拓展,是人们对不利的自然地理环境进行改造而取得的。杭州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利因素主要是水害,因此,唐代杭州环境的改造和城区的拓展,主要体现在水利建设方面。

首先是开沙河,以泄潮水。唐景龙四年(710),杭州“沙岸北涨,地渐平坦,桑麻植焉,

12咸通二年(816),刺史崔彦曾开沙河塘,13“河有三:曰外沙、中沙、里沙”。14此三沙河,均在隋代运河杭城段(即清湖河)之东,依次为后世命名的茆山河(外沙)、盐桥河(中沙)、市河(里沙)。茆山河至南宋时因人口增多,用地紧张而湮没于民居,其地在今新华路-马市街-佑圣观路一线,因此,唐代杭州城区的东界不越此线。

其次,由于在隋代运河清湖河沿线的居民聚落日渐密集,解决居民生活饮用水成了当时迫在眉睫的城市问题。唐德宗建中年间(约784),刺史李泌“引湖水入城,为六井以利民”。15此六井均在清湖河之西沿钱塘湖(即西湖)一带,也是唐代钱塘县治移治、并最后定于此地的旁证。所谓六井之“井”,实为通过暗渠引入城内居民区的水池。

第三是筑堤。杭州依山濒江傍湖,东有涌潮之患,西有漫水之虞,整个唐代发生在杭州的特大水灾,据不完全的文献记载统计,就达十几次,16每当“海水翻潮,飘荡州郭”17之际,就出现“西湖潮信满,岛屿入中流”18的情景。故筑浙江大堤与钱塘湖堤成为保护唐代

①白居易《醉送李协律赴湖南辟命因寄沈八中丞》,《全唐诗》卷443。

②沈仲昌《状江南》,《全唐诗》卷370。

③《文苑英华》卷312。

④《全唐诗》卷160。

⑤陶翰《乘潮至渔浦作》,《全唐诗》卷146。

⑥《全唐诗》卷436。

⑦《神州古史考》。

⑧李华《杭州刺史厅壁记》,《文苑英华》卷800。

⑨沈亚之《杭州场壁记》,《全唐文》卷736。

⑩罗隐《杭州罗城记》,《文苑英华》卷811。

11杜牧《杭州新造南亭子记》,《全唐文》卷753。

12潘洞《浙江论》,程大昌《演繁露》续集卷四“沙河塘”引,《说郛》涵芬楼本,卷57;又郎瑛《七修类稿》,乾隆四年耕烟草堂木刻本,卷3。

13《新唐书》卷41。

14《舆地纪胜》道光29年,盈斋本,卷2“两浙西路临安府”。

15周淙,乾道《临安志》卷3。

16阙维民《路溢新城市,农开旧废田--唐代杭州的地理环境及其变迁》,《隋唐名郡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7-65页。

17《旧唐书》卷37。

18未名氏《酬皇甫冉西陵渡见寄》,《文苑英华》卷244。

杭州城市的两件势在必行的举措。遂有杜牧“诏与钱二千万,筑(浙江)长堤以为数十年计”;

①又有长庆四年(824)年,白居易筑钱塘堤,在原清湖河堤的基础上,“加高数尺”,②其堤的一部分在今圣塘路至武林门一线,后世称“白公堤”,“与白沙堤绝不相涉”。③经过一段时期的建设,唐代杭州的城区得到拓展,其情形真可谓“路溢新城市,农开旧废田”。④从“鱼盐聚为市,烟花起成村”⑤的江干至城北鱼米之市的江涨桥、湖墅一带,南北两集市,运河水路相距二十里,船舶停泊,密集两岸,绵延不断,岸上街道两侧店家林立,十分繁荣,“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⑥即为当时杭州城市繁荣景象的真实写照。

在唐代杭州城区向北拓展的同时,由于城市居民生活饮用水以及城内运河水系的水源供给等因素,钱塘湖就从一个自然的泻湖最后变成了人工湖。这就是何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大量湖泊,如临平湖、鉴湖等,大多湮废,而钱塘湖独存的重要原因。杭州城区既然已扩展到湖的东部,西湖在城市西边,遂有西湖之名,白居易的“欲将此意凭回擢,报与西湖风月知”⑦诗句,最早提出了“西湖”这一名称。西湖的人为改造,最初当然主要是为了解决居民生活饮用水、运河水源以及农田灌溉等目的。但这项对杭州自然环境的改造工程,由于唐代白居易等诸多诗人以及后历代文人,将大量脍炙人口的赞颂诗文,撒遍了西湖湖山的每一处景致,日后竟使西湖名声远扬海内外,成为杭州城市的代名词。自此,西湖的疏浚与治理就成为日后杭州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5、骈樯廿里,开肆三万

唐代杭州的经济,至唐中后期已经相当繁荣。其繁荣的背景是整个江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同时也成为江南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宝十四年(755)至广德元年(763)发生的安史之乱,使此方一带“人烟断绝,千里萧条”,⑧而江南地区则相对安定,大量北方人纷纷趋江南避难,从而在客观上给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致使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增长,甚至北方的生活必需品多仰仗江南,故有“天宝之后,中原释来。辇越而衣、漕是而食”⑨之说。江南地区也因而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源地,所谓“当今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⑩而江南浙西地区尤重,乃左右“国之盈虚”11之地,繁荣的商贸经济在这一地区也孕育了许多繁荣的商业城市,杭州则是其中之一。

唐代杭州的经济繁荣建立在物产丰饶的基础之上,据唐代诗代诗文资料,当时杭州的物产即有:

谷属:稻12;

蔬瓜属:木瓜13、笋14、藕15;

果属:萍16、桔17、柿、梨18、莲①、蕉②、石榴③、薜荔④、桃、樱桃⑤;

①杜牧《杭州新造南亭子记》,《全唐文》卷753。

②白居易《钱塘湖石记》,《全唐文》卷676。

③傅王露《西湖志》卷7。

④元稹《代杭民答乐天》,《全唐诗》卷410。

⑤白居易《东楼南望八韵》,《全唐诗》卷443。

⑥李华《杭州刺史厅壁记》,《文苑英华》卷800。

⑦白居易《杭州回舫》,《全唐诗》卷446。

⑧《旧唐书》卷120“郭子仪传”。

⑨吕温《故太子少保赠尚书左仆射京兆韦神道碑》,《全唐文》卷630。

⑩韩愈《送陆歙州诗序》,《全唐文》卷555。

11李观《浙西观察判官厅壁记》,《文苑英华》卷803。

12白居易《春题湖上》:“碧毯线头抽早稻。”《全唐诗》卷446。

13《新唐书》卷41《杭州土贡》。

14511。

15白居易《西湖留别》:“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全唐诗》卷446。

16顾非熊《送杭州姚员外》“还应咏白萍,”《全唐诗卷》卷509。

17《新唐书》卷41《杭州土贡》。

18白居易《杭州春望》:“红袖织绫夸柿蒂,(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青旗沽酒趁梨花(其俗酿酒,趁梨花时熟,号为梨花春),”

《全唐诗》卷443。注:此处“柿蒂”是指织绵上的花样,“梨花”是指季节,但均以现实物产为基础。

花属:甘棠⑥、石榴花⑦、梨花⑧、梅⑨、荷花⑩、栀子11、桃花12、兰13、菊14;

草属:芦15、苔16、露草17、蔓草18、萍19、葛20;

药属:姜、牛膝、芑21、黄连22;

木属:杨、柳23、枫24、松25、桂26、竹27、棕榈28、梧桐29、桑30、檀31、桐32、藤33;

34;

羽属:鹗35、鹤36、海雁37、雁38、沙鸥39、鹭40、莺、燕41;

鳞属:鲟42;

龟甲属:蟹43、龟44、凫45;

曾属:猕猴46、马47、鼠48、猿49;

虫属:蝉50、蟋蟀51、寒蛩52、蛇、蝴蝶53;

①贾岛《送姚杭州》:“莲叶吹摇旗,”《全唐诗》572。

②朱庆余《杭州庐缘事山序》:“隔竹见红蕉”,《全唐诗》514。

③白居易《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全唐诗》卷443。

④511。

⑤丁仙芝《余杭醉歌赠吴山人》:“桃花昨夜撩乱开,”“满庭新种樱桃树”,《全唐诗》卷114。

⑥白居易《剔州民》:“甘棠无一树”,《全唐树》卷446。

⑦白居易《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全唐诗》卷443。

⑧白居易《杭州春望》:“青旗沽酒趁梨花(其俗酿酒,趁梨花时熟,号为梨花春),”《全唐诗》卷443。

⑨白居易《留题天竺灵隐两寺》:“林香雨落梅”,《全唐诗》卷446。

⑩白居易《余杭形胜》,“遂部荷花三十里,拂成松树一千株。”《全唐诗》卷443。

11翰雄《送王少府归杭州》:“葛花满把能消酒,栀子同心好赠人。”《全唐诗》卷245。

12丁仙芝《余杭醉歌赠吴山人》:“桃花昨夜撩乱开”,《全唐诗》卷114。

13许浑《游钱塘青山李隐居西斋》:“兰叶露光秋月上”,《全唐诗》卷533。

14朱庆余《杭州庐缘事山序》:“傍城余菊在”,《全唐诗》514。

15许浑《游钱塘青山李隐居西斋》:“芦花风起夜潮来”,《全唐诗》卷533。

16姚合《杭州官舍即事》:“苔藓疏尘鱼”。《全唐诗》卷500。

17马戴《浙江夜宿》:“露草满汀洲”。《全唐诗》卷595。

18权德舆《苏小小墓》:“蔓草映寒水”,《全唐诗》卷326。

19朱庆余《送唐中丞开淘西湖夏日游泛因书示郡人》:“萍岸新淘见碧霄”,《全唐诗》卷514。

20翰雄《送王少府归杭州》:“葛花满把能消酒,栀子同心好赠人。”《全唐诗》卷245。

21《新唐书》卷41《杭州土贡》。

22《元和郡县志》卷25:杭州开元贡:黄藤纸、桔、黄连、绯绫、纹纱;赋?布。

23戴叔伦《江干》:“杨柳牵愁思。”《全唐诗》卷273。

24元稹《去杭州(送王师范)》:“时寻沙尾枫林夕。”《全唐诗》卷421。

25白居易《余杭形胜》,“遂部荷花三十里,拂成松树一千株。”《全唐诗》卷443。

26白居易《留题天竺灵隐两寺》:“宿因月桂落,醉为海榴开。”《全唐诗》卷446。

27朱庆余《杭州庐缘事山序》:“隔竹见红蕉”,《全唐诗》514。

28白居易《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棕榈叶战水风凉。”《全唐诗》卷443。

29姚合《杭州官舍即事》:“梧桐出雨声”,《全唐诗》卷500。

30《演繁露续集》卷4:“沙河塘”:“沙岸此涨,地渐平坦,桑麻植焉……。”

31李绅《杭州天竺、灵隐二寺……追思为诗二首》:“世人遥礼工檀林。”《全唐诗》卷481。

32510。

33白居易《西湖留别》:“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全唐诗》卷446。

34《演繁露续集》卷4:“沙河塘”:“沙岸此涨,地渐平坦,桑麻植焉……。”

35方干《上杭州杜中丞》:“一鹗那栖众鸟群,”《全唐诗》卷650。

36贾岛《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鹤从楼处挂猕猴”,《全唐诗》卷574。

37《杭州晚眺》:“云横海雁天风夕”,《全唐诗外编·补逸》卷9。

38陈陶《钱塘对酒曲》:“风天雁悲西陵愁”,《全唐诗》卷745。

39白居易《答微之见寄》,“拍水沙鸥湿翅低”。《全唐诗》卷446。

40白居易《孤山寺遇雨》:“水鹭双飞起”《全唐诗》卷443。

41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全唐诗》卷443。

42沈仲昌《状江南》:“鲟鼻大如船”,《全唐诗》卷370。

43白居易《重题别东楼》:“春雨星攒寻蟹头。”《全唐诗》卷446。

44李峤《为杭州刺史崔元将献缘毛龟表(武后)》,《文苑英华》卷612。

45刘孝绰《渡浙江》:“飞樟若惊凫。”《文苑英华》卷162。

46贾岛《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鹤从楼处挂猕猴”。《全唐诗》卷574;贯休《寄杭州灵隐寺宋震使君》:“月树猕猴睡”。《全唐诗》卷832。

47丁仙芝《余杭醉歌赠吴山人》:“春城白项马”,《全唐诗》卷114。

489。

49陶翰《宿天竺寺》:“夜来猿鸟静”。《全唐诗》卷146。

50姚合《杭州郡斋南亭》:“惊蝉出树飞”。《全唐诗》卷500。

51贾岛《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人在定中闻蟋蟀”,《全唐诗》卷574。

52李郢《宿杭州虚白亭》:“寒蛩唧唧树苍苍。”《全唐诗》卷590。

53陈陶《钱塘对酒曲》:“古岳愁蛇待恩泽”,“十二玉楼蝴蝶飞”。《全唐诗》卷745。

货属:盐①、纸、白编绫、绯绫②、酒③、帽、衣④。

唐代杭州的经济繁荣也有赖于“水牵卉服,陆控山夷”,⑤“襟带溪湖,接连江海”⑥的交通水道。沿隋代疏凿的江南运河往北,“平河七百里,沃壤二三州。”⑦可直抵湖州、苏州和常州,杭州至常州的水路,故当时记为三百里。舟路还可直抵唐东都洛阳,李翱在《来南录》中,就详细地记载了他元和四年初从洛阳启程至杭州的沿途泊宿地点:东都洛阳——陈留——润州——常州——苏州——松江——杭州。自柳浦渡向南渡江至西陵渡(今滨江区西兴镇),可通浙东运河与宁绍平原相连。沿浙江上溯,可抵富阳、桐庐、建德、金华等地,凡曾走过此水路的唐代诗人,多诗兴大发,诵诗赋词,这在诵及浙江杭州的唐诗中,即可随手拈例。浙江东通大海,故杭州不仅与我国沿海一带有商贸交通往来。即所谓“南派巨流,走闽禺欧越之宝货,”⑧还与海外胡商有商贸往来。由于浙江潮水汹涌,入海河口水下沙州多变,因此,胡商均换乘内河舟船由宁波入内河,经浙东运河至西陵渡江抵杭。

河,达于杭越矣。”⑨由此可知,至少宋以前的五代,海船已难抵杭州,那么明正德年间在泛洋湖(今朝晖新村地)挖掘出的一艘规制甚异的海船,⑩必为唐或唐以前之物,也可知杭州通海路在唐或唐以前就已开始,并且由海船直接出入。谭其骧先生据社甫《解闷十二首》中“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之句认为:“由此可见唐代西陵之所以时有商胡踪迹,其目的亦必在杭州。”11肯定了杭州与海外通商关系的存在。

一座商贸城市的经济商业化程度,可以用从商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来衡量。唐代杭州的人口,据现有文献,有五种数据:

贞观十三年(639),户30571,口153720;12

开元年间(713-741),户84252;13

天宝元年(742),户86258,口585963;14

贞元年间(785-804),户86454,口578095;15

元和年间(806-820),户51276。16

但以上五种户、口数均包括所属各县人口。杭州城区的人口,杜牧在《上宰相求杭州启》中说:“杭州户十万”,17其中从商开店铺者,李华在《杭州刺史厅壁记》中说:“开肆三万室。”18我们当然不能简单地由这两个数据得出唐代杭州的从商人口占总人口的30%,但其比例之高是不容置疑的,后世杭谚亦有“十农五商”19之说,足见唐代杭州城市经济的商业化程度之高。

杭州城市经济商业化不仅程度高,而且已形成南北两大各具特色的商贸集市。城南江干一带,“鱼盐聚为市、烟花起成村。”20城北江涨桥湖墅一带,则“通商旅之宝货”①南北

①白居易《东楼南望八韵》:“鱼盐聚为市”。《全唐诗》卷443。

②《新唐书》卷41《杭州土贡》。

③白居易《杭州春望》:“青旗沽酒趁梨花”《全唐诗》卷443。

④白居易《湖亭晚归》:“松雨飘藤帽,江风透葛衣。”《全唐诗》卷443。

⑤李华《杭州刺史厅壁记》,《文苑英华》卷800。

⑥130。

⑦白居易《想东游五十?(并序)》“自常及杭凡三百里”《白氏长庆集》卷27。

⑧沈亚之《杭州场壁记》,《全唐文》卷734。

⑨(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上。

⑩嘉靖《仁和县志》卷13。

11谭其骧《长水集·杭州都市发展之经过》,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20页。

12《旧唐书》卷40。

13《元和郡县志》卷25。

14《旧唐书》卷40。

15《通典》卷182。

16《元和郡县志》卷25。

17《文苑英华》卷660。

18李华《杭州刺史厅壁记》,《文苑英华》卷800。

19民国《杭州府志》卷6。

20白居易《东楼南望八韵》《全唐诗》卷443。

两集市,运河水路相距二十里,船舟停泊两岸,互相毗邻,并列两行,故谓之“骈穑二十里。”②

一座城市的经济实力,通常与其税收成正比。杜牧《上宰相求杭州启》说:“税钱五十万。”③又沈亚之《杭州场壁记》载:“国家始以输边储塞,不足于用,遂以盐铁榷估为助,使吏曹计其入。于郡县近利之地,得为院场之署,以差高下之等。顾杭州虽一场耳,然时南派巨流,走闽禺欧越之宝货,而盐鱼大贾所来交会,每岁官入三十六万千计。”④赞赏杭州地虽不大,但经济地理位置重要、上交税收不少。

封建经济的繁荣,必然会带来少数人生活上的奢侈化,即使居屋和脚船也要讲究,“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⑤就是唐代杭州这一史实的真实写照。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必然要求有更多的文化娱乐活动。唐代杭州,每逢秋八月十八,杭城人都要到浙江观“弄潮”,⑥真可谓“钱塘郭里看潮人,直到白头看不足。”⑦直至1946年秋还有记载:吴山上仍然有上万人前来观潮,⑧由于江道的变迁,浙江潮的最佳观望处今已渐外移至盐官。杭州西湖的旅游业也始于唐,尤其是白居易刺杭期间,他几乎遍游湖山,同时也遍咏湖山之景,从此,吸引了越来越多慕名前来的远近游览者,也由此发展了杭州的旅游经济,以至使西湖成为今天驰名中外崐的世界级风景旅游区。

“知君暗数江南郡,除却馀杭尽不如。”⑨唐代杭州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其在江南城市中的地位显得格外突出,为五代吴越定都杭州和南宋定都临安府(杭州)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6、杭州别名,唐诗添彩

描述杭州暨西湖山水的唐诗,为杭州西湖的扬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吟诵浙江暨杭州山水的唐诗是浙江暨杭州开发旅游事业的历史文化宝藏,可喜的是,近年来有关浙江暨杭州山水的唐诗不断地被发掘和利用,并掀起了浙东唐诗之路的旅游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唐代,许多著名诗人都曾经游历过杭州,一些诗人本人就是杭州的官吏,最著名者当属白居易,此外有姚合、元稹、刘长卿、牟融、顾非熊、李频、丁仙芝、贯休、陈陶、

罗隐、刘孝绰、李峤、章孝标等几十名唐代诗人。唐代诗圣李白也曾到过杭州,开元二十四年(736)至天宝三年(744),李白正值壮年,时其侄李良任杭州剌史,⑩遂南下游杭州览越胜,并留下多首诗,记载了他游览杭州、越州的经历。最近有学者声称:唐代诗人李白未曾到过杭州。11不知出此论者是否读到过李白的《与从侄杭州剌史良游天竺寺》12这首诗?

杭州有许多历史旧称和别名,今天我们所知的杭州别名大多是南宋以来的一些行政建置名称,如临安、行在、京师、京城、京华、杭城、杭省、杭县、钱江、仁和等地名。而在唐代时的历史环境下,诗人们在吟颂杭州山水风物时,经意或不经意地命名了许多杭州

①罗隐《杭州罗城记》,《文苑英华》卷811。

②李华《杭州刺史厅壁记》,《文苑英华》卷800。

③《文苑英华》卷660。

④沈亚之《杭州场壁记》,《全唐文》卷734。

⑤白居易《答客问杭州》,《全唐诗》卷447。

⑥《元和郡县志》卷25。

⑦徐凝《看潮》,《文苑英华》卷162。

⑧万里云《紫阳山顶吴山麓,万人冒雨空候潮》,《浙江日报》,1946年9月14日。

⑨白居易《答微之夸越州宅》,《全唐诗》卷446。

⑩阙维民《敷德政,泽黎民—唐代杭州剌史名录》,《隋唐名郡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06-221年。

11吴熊和《序》(邹志芳《浙东唐诗之路》),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

12李白《与从侄杭州剌史良游天竺寺》,《唐诗》卷179。

别名,除极少部分外,大多数都是今天所不常见的。虽然多数唐诗中的杭州别名已经成为历史地名,但它所折射出来的历史光彩仍然能给今天的杭州增添丰富的文化内涵。现辑录如下:

反映建置沿革、以专名或建置通名作杭州别名的有:

(1)越地,如“越地江山应共见,秦天风月不相知。”①

(2)秦城,如“秦城南省清秋夜,江郡东楼明月时。”②

(3)馀杭,如“十千兑得余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③

(4)杭城,如“杭城隔岁转苏台,还拥前时五马回。”④

(5)杭坛,如“皇恩特许拜杭坛,欲谢旌旄去就难。”⑤

(6)浙郡,如“浙郡悬旌远,长安谕日遥。”⑥

(7)钱塘,如“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⑦

(8)吴都,如“吴都地窄兵师广,罗刹名高海众狞。”⑧

(9)钱城,如“为报龙神并水府,钱塘且借作钱城。”⑨

以行政建置通名作为杭州别名有:

(10)郡城,如“四郊远火烧烟月,一道惊波撼郡城。”⑩

(11)城郡,如“唯向城郡中,题诗十余首。”11

反映地理方位的杭州别名有:

(12)远镇,如:“相印暂离临远镇,掖垣出守复同时。”12因唐代杭州远离京都长安,故有此名。

(13)南省,如“秦城南省清秋夜,江郡东楼明月时。”13相对于中原和苏州,杭州为南,故有此名,又有:

(14)南州,如“南州彩凤为君生,古狱愁蛇待恩泽。”14

(15)南城,如“昨卧南城月,今行北境春。”15

(16)西州,如“君问西州城下事,醉中叠纸为君书。”16相对于越州,杭州位于西部,故有此名。

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杭州别名有:

(17)山城,如“三载卧山城,闲知节物情。”17唐杭州袭隋杭州治柳浦,依凤凰山,故有此名。

(18)江国,如“谁谓江国永,故人感在兹。”18唐杭州城滨浙江北岸,故有此名,又有:

①张籍《酬杭州市白使君兼寄浙东元大夫》,《全唐诗》卷385。

②白居易《张十八员外以新诗二十五首见寄,郡楼月下吟玩通夕,因题卷后,封寄微之》,卷446。

③丁仙芝《余杭醉歌赠吴山人》,卷114。

④白居易《赴苏州至常州答贾舍人》,卷447。

⑤姚合《牧杭州谢李太尉德裕》,卷510。

⑥元稹《醉李浙西先因从事见寄之作》,卷410。

⑦徐凝《观浙江涛》,卷474。

⑧钱氏《筑塘》,《全唐诗外编·编补遗》卷16。注:钱氏吴越国虽属五代,但全唐诗将钱氏诗作补遗进全唐诗外编,权且照录。

⑨钱氏《筑塘》,《全唐诗外编·编补遗》卷16。

⑩方干《叙钱塘异胜》,卷651。

11白居易《三年为刺史》,卷431。

12张籍《酬杭州市白使君兼寄浙东元大夫》,《全唐诗》卷385。

13白居易《张十八员外以新诗二十五首见寄,郡楼月下吟玩通夕,因题卷后,封寄微之》,卷446。

14陈陶《钱塘对酒曲》,卷745。

15白居易《去岁罢杭州,今春领吴郡,惭无善政,聊写鄙怀,兼寄三相公》,卷447。注:唐长庆二年(822)七月,白居易出为杭州刺史,任三年,旋为苏州刺史。

16白居易《微之重夸州居,其落句有西州罗刹之谑,因嘲兹石,聊以寄怀》,卷446。注:微之,系元稹字。白居易守杭时,元稹为越州刺史,两人诗来辞往,亲密无间。

17白居易《病中书事》,卷446。

18崔国辅《杭州北部戴氏荷池送侯愉》,卷119。

(19)江城,如“莫叹江城一掾卑,沧州未是阻心期。”①

(20)江郡,如“秦城南省清秋夜,江郡东楼明月时。”②

(21)江村,如“江村摇落暂逢秋,况是闻君独还游。”③

(22)江上郡,如“浙江江上郡,杨柳到时春。”④

(23)江州,如“西江流水到江州,闻道分成九道流。”⑤

杭州以西湖出名,故有以湖、湖山寺代名者:

(24)西湖,如“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⑥

(25)湖山寺,如“白衣游帝乡,已得事空王。却返湖山寺,高禅水月房。”⑦

具有其它意义的杭州别名:

(26)灵府,如“与君言语见君性,灵府坦荡消尘烦。”⑧

(27)春城,如“十千兄兑得余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⑨

(28)专城,如“何言左迁去,尚获专城居。”⑩

(29)战城,如“黑气腾蛟窟,秋云入战城。”11

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有唐代杭州地图,但有一首唐诗反映了唐代杭州存在过有诗相配的绘画图,如白居易守杭时,曾给唐代京都好友张籍寄去一幅《郡楼登望画图》,并配以诗。此画详细内容不能贸然揣测,然而欣赏张籍的回赠诗,可以感觉出这是一幅高处俯瞰远眺图,其诗云:12

画得江城登望处,寄来今日到长安,乍惊物色从诗出,更想工人下手难。

将展书堂偏觉好,每来朝客尽求看,见君向此闲吟意,肯恨当时作外官。

此画图此诗反映了唐代杭州确有描绘杭州的画图,其中可能包括兼有地图功能的画图。

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大宝藏,同时也不愧为我国历史地名研究的资料库之一,研究唐代时期的杭州历史地理,运用唐诗能为研究著述增添史料并润色篇章。

①刘长卿《送陶十赴杭州摄掾》,卷150。

②白居易《张十八员外以新诗二十五首见寄,郡楼月下吟玩通夕,因题卷后,封寄微之》,卷446。

③牟融《处厚游杭作诗寄之》,卷467。

④顾非熊《送杭州姚员外》,卷509。

⑤元稹《相忆泪》,卷415。

⑥白居易《杭州回舫》,卷446。

⑦李频《送元遂上人归钱塘》,卷587。

⑧元稹《去杭州》卷421。

⑨丁仙芝《余杭醉歌赠吴山人》,卷114。

⑩白居易《马上作》,卷431。

11贯休《秋过钱塘江》,卷829。

12张籍《答白杭州郡楼登望画图见寄》,《全唐诗》卷385

共青团杭州市余杭区委员会

共青团杭州市余杭区委员会 文件杭州市余杭区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 余团联“2008”2号 ★ 关于组织动员团员青年投身“清洁绿化健康文明” 志愿服务行动的通知 各镇乡、街道、局(公司)系统团(工)委(总支),各区属学校团组织,各志愿服务组织: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 习?题词发表45周年和《杭州市志愿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4周年纪念日,同时又是《浙江省志愿服务条例》颁布施行日,也是我省第一个志愿者日。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省、市《条例》和区?清洁绿化健康文明?行动动员大会精神,动员广大团员青年为 ?清洁〃绿化?余杭行动、省级文明示范城区创建和健康城区创建工 作多做贡献,团区委、区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决定以3月5日为启动日,在全区开展以?志愿服务‘清洁绿化健康文明’行动,合力建设

最适宜居住的‘美丽之洲’?为主题的志愿服务大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活动贯穿全年,3月5日为全区启动和统一行动日。 二、活动主题 志愿服务?清洁绿化健康文明?行动,合力建设最适宜居住的?美丽之洲? 三、活动内容 1、开展?清洁余杭?志愿服务行动。各级团组织要在2007年?清洁余杭?志愿服务的基础上,继续广泛动员组建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系统和街道团组织要重点围绕提升城市品味,大力开展清除牛皮癣、清洁?城市家具?等志愿服务;各镇乡团组织要动员农村团员青年积极行动起来,开展清除陈年垃圾、?保护母亲河?等活动,为?清洁余杭?行动示范村(社区)创建贡献力量。 2、开展?绿化余杭?志愿服务行动。区志愿者指导中心将联合区绿化办成立?护绿使者?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各类植树护绿活动。各级团组织要抓住?3.12植树节?、?6.5环境日?等活动契机,动员全区广大团员青年广泛参与植绿护绿、环保宣传等工作,要注重志愿者植绿护绿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志愿者护绿基地的管理。 3、开展?健康余杭?志愿服务行动。结合全民健康促进行动,以卫生系统志愿者为主,开展健康教育进社区(农村)志愿服务活动。要抓住?爱国卫生月?等活动契机,通过开展健康知识宣传、赠送健康生活用品等活动,进一步普及健康理念,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各级团组织要以区12355青少年热线?阳光行动?、学校心理健康室等为

全国各省市重点中学排名

全国各省市重点中学排名 北京市全国重点中学排名 1.北京市第四中学 2.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3.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4.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5.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6.北京101中学 7.北京师范大 学第二附属中学8.北京市第八十中学9.北京景山学校10.北京汇文中学 大庆市十大重点中学排名 1.大庆实验中学 2.大庆铁人中学 3.大庆第一中学 4.大庆市东风中学 5.大 庆市第四中学 6.大庆中学7.大庆石油高级中学8.大庆市第二十八中学9. 大庆市第十七中学10.大庆市第十中学; 乌鲁木齐十大重点中学排行 1.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 2.乌鲁木齐市第高级中学 3.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 4. 新疆实验中学 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 6.乌鲁木齐市第70中7.乌鲁木齐八一中学8.乌鲁木齐市第十一中学9.乌鲁木齐市十三中学10.乌鲁木 齐市六十八中学 包头市十大重点中学 1.包头市第一中学 2.包头市第四中学 3.包头市第六中学 4.包头市第九中 学 5.包头市第三十三中学 6.包钢一中7.内蒙古一机集团第一中学8.北重 三中9.北重三中10.包头市回民中学 大连市十大重点中学排行 1.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 2.大连育明高中 3.大连市第八中学 4.大连市第一 中学 5.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 6.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7.大连市第二十高 级中学8.大连市金州高级中学9.庄河市高级中学10.瓦房店市博源高级中 学; 广州市十大重点中学排行 1.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广州执信中学 3.广东实验中学 4.广东广雅中 学 5.广州大学附属中学 6.广州市培正中学7.广州市真光中学8.广州市南 武中学9.培英中学10.广州市铁一中学; 滁州市八大重点中学 1.安徽省滁州中学 2.滁州二中 3.滁州实验学校 4.安徽全椒中学 5.来安中 学 6.安徽省天长中学7.炳辉中学8.安徽省凤阳中学; 齐齐哈尔十大重点中学排行 1.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 2.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 3.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 4. 齐齐哈尔第六中学 5.齐齐哈尔市第三中学 6.齐齐哈尔市民族中学7.齐齐 哈尔阳光学校8.齐齐哈尔中学9.齐齐哈尔市第二十八中学10.齐齐哈尔第 五十一中学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深化“最多跑一次” 改革打造移动办事之城工作要点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杭政办函[2018]21号 【发布部门】杭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8.02.23 【实施日期】2018.02.2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移动办事之城工作 要点的通知 (杭政办函〔2018〕21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2018年杭州市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移动办事之城工作要点》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8年2月23日

2018年杭州市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移动办事之城工作要点 根据党的十九大“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将‘最多跑一次’改革进行到底”和市委、市政府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要求,为持续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纵深发展,同步撬动其他领域改革,现制定2018年杭州市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移动办事之城工作要点。 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补齐短板、突出亮点,继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全力打造移动办事之城。 (一)在“简化办”上有更大突破。认真落实“四个一律取消”: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能通过个人现有证照来证明的一律取消,能采取申请人书面承诺方式解决的一律取消,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一律取消。加大力度实现减事项、减次数、减材料、减时间“四个减”。年底前实现公民个人办事材料再精简10%;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外,80%以上的公民个人办事事项凭身份证“一证通办”。 (二)在“网上办”上有更大突破。以需求为导向,推进数据“全归集、全打通、全共享”,年底前实现市、区县(市)80%以上事项所在系统与“一窗受理”平台的对接,并逐步向乡镇(街道)延伸,80%以上事项开通网上办理。年底前实现新设企业网上办理率90%,商事登记“一网通”证照联办率70%;不动产登记网上办理率70%;投资项目审批网上办理率100%;公民个人办事事项网上可办率80%以上。 (三)在“就近办”上有更大突破。打造“15分钟办事圈”,6月底前实现上城区、下城区、西湖区、富阳区4个试点区域50%以上公民个人办事事项就近可办。年底前实现全市60%以上公民个人办事事项可在住地附近的乡镇(街道)和有条件的村(社区)、派出所和银行网点办理。

浙江杭州余杭区事业单位历年真题-精选

浙江杭州余杭区事业单位历年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涂黑所选答案项的信息点,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每题08分,共50题。) 1江泽民在十六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作用的是()。 A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B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C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D解决党政不分的问题 2刑事诉讼法属于()。 A程序法 B实体法 C特别法 D临时法 3()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A一国两制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实行多党制和三权分立 D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 十六大政治报告强调,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进一步解决()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A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 B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C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时代发展的要求 D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6复杂劳动被当作简单劳动的倍加,是因为()。 A从事简单劳动不需要专门的学习和训练

B从事复杂劳动需要专门的学习和训练 C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有差别 7“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由()提出来的。 A毛泽东 B江泽民 C周恩来 D邓小平 8意识的本质是()。 A意识是大脑的机能 B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C意识是自然界的产物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9为了防止两极分化,规范收入分配不宜采取()。 A取缔非法收入 B清理不合理收入 C调节过高收入 D实行平均分配 10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原因是()。 A党的基本路线正确与否对我们党至关重要 B现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和政治灵魂 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战略目标相联系的D它是党的代表会议通过并写进了决议的 1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区别在于()。 A前者是事物的现象,后者反映事物的本质 B前者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后者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C前者的源泉是实践,后者的源泉是书本知识 D前者是自己亲身实践得到的认识,后者是从他人那里(包括从书本中)得到的知识 12“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这是()。 A唯心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一切唯物主义共有的主张

2019年杭州各区小学排行榜

2018杭州上城区小学排行 1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民办) 2杭州市天长小学 3杭州市胜利小学 4杭州市时代小学(民办) 5杭州市天地实验小学 6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民办) 7杭州市娃哈哈小学(民办) 8杭州市胜利小学(赞成校区) 9杭州市金都天长小学 10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 2018杭州下城区小学排行 1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小学部 2杭州市长寿桥小学 3杭州长江实验小学(民办) 4杭州市大成实验学校小学部 5杭州市景成实验学校小学部 6杭州市胜蓝实验学校 7杭州市西湖文新小学 8杭州市现代实验小学 9杭州市青蓝小学(青蓝校区) 10杭州市东园小学 2018杭州市西湖区小学排行 1杭州市学军小学(杭州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 2杭州市求是小学 3杭州市钱塘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民办) 4杭州市文三街小学 5杭州市绿城育华学校小学部(民办) 6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小学部) 7杭州市文一街小学(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8杭州市育才外国语学校(民办) 9杭州市行知小学 10杭州市西湖小学 2018杭州江干区小学排行 1杭州市采荷第二小学(采荷二小) 2杭州市采荷第一小学(采荷一小) 3杭州采荷第三小学(采荷三小) 4杭州市采荷第一小学钱江苑校区(采荷一小钱江苑校区)5杭州市文海实验小学 6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实验学校 7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省教科附小) 8杭州实验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9杭州市茅以升实验学校

10杭州市夏衍小学 2018杭州拱墅区小学排行 1杭州市上海福山外国语小学 2杭州市卖鱼桥小学(文澜校区) 3杭州市大关小学(民办) 4杭州市锦绣育才中学附属小学(民办)5杭州市外语实验小学 6杭州市大关小学(申花校区) 7杭州市育才京杭小学 8杭州市拱宸桥小学 9杭州市建新小学 10杭州市德胜小学(德胜校区)

浙江省杭州余杭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浙江省杭州余杭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数据专题报告 2019版

前言 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杭州余杭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现状及趋势。 杭州余杭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数据专题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杭州余杭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数据专题报告深度解读杭州余杭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核心指标从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杭州余杭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杭州余杭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杭州余杭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现状 (1) 第二节杭州余杭区财政总收入指标分析 (3) 一、杭州余杭区财政总收入现状统计 (3) 二、全省财政总收入现状统计 (3) 三、杭州余杭区财政总收入占全省财政总收入比重统计 (3) 四、杭州余杭区财政总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杭州余杭区财政总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财政总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财政总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杭州余杭区财政总收入同全省财政总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杭州余杭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指标分析 (7) 一、杭州余杭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 (7) 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杭州余杭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杭州余杭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杭州余杭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9)

杭州公办重点小学排名

杭州市公办重点小学: 第一位:学军小学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文二路求智巷6号(求智校区)/杭州西湖区古墩路,耀江文鼎苑旁(紫金港校区) 对口中学:13中 学区房小区:文二新村求智巷西溪河东下宁巷崇文公寓中大文锦苑求智社区日晖新村(马塍路以西)下马塍居民区 第二位:天长小学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孝女路4号 对口中学:杭六中、杭十中、惠兴中学 招生范围:湖滨街道所辖的东坡路社区、吴山路社区、岳王路社区。 第三位:胜利小学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近江住宅区(滨江四区)富春江路199号 对口中学:开元中学(原杭州第五中学) 钱塘学区:望江街道所辖的耀华社区、在水一方社区 杭州市胜利小学(赞成校区)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钱江路与望江路路口 赞成学区:望江街道所辖的近江东园社区、近江西园社区,紫阳街道所属的海潮社区中赞成林风楼盘一期、二期、三期、春江名苑 第四位:求是小学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8号 对口中学:浙大附属初中 招生范围:1、东至玉古路(含玉古路东侧的求是南村、青石桥、玉古路139号和外东山弄61、62幢),南至玉泉景区收票处至“山外山”主干道,西至石虎山、青芝坞,北至西溪路(浙大玉泉校区北围墙止)。 2. 东至曙光路,南至浙大路,西至玉古路,北至求是路。 杭州市求是(星洲)小学 地址:浙江省杭州西湖区紫荆花路288号 对口中学:翠苑中学文华校区 招生范围:东至古墩路,南至文二西路,西至紫金港河,北至余杭塘河。 杭州市求是(竞舟)小学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竞舟路221号 对口中学:西溪中学 招生范围:东至丰潭路,南至文二西路,西至古墩路,北至文一西路。 杭州市求是(和家园)小学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和家园小区 【学区范围】和家园小区、西穆坞社区。 第五所:文三街小学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文三路上宁巷3号 对口中学:杭十三中教育集团十三中 学区房: 沈塘新村邮电新村武林巷马塍路小区文三新村上宁新村武林门新村文三路103号院文天社区世贸丽晶城宝石苑世贸丽晶城初阳苑世贸丽晶城栖霞苑世贸丽晶城望湖苑世贸丽晶城玉泉苑世贸丽晶城 第六位:安吉路小学(九年一贯制) 地址:杭州市下城区安吉路19号 招生范围:安吉社区、环西社区、戒坛社区及灯芯巷社区的武林路210号—264号双号、灯芯巷32号、狮虎桥路38号、狮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给加点字注音。 狂风肆虐.___,撕扯着已光秃秃的枝ㄚ,裹挟.___着地面的枯叶呼啸而去。他撑着伞,孤独地身影在暮色中蹒.___跚前行。近了,近了!那温暖的家就在眼前,在狂风暴雨中透出黄晕的灯光。望着家的方向,笑容瞬间在他脸上绽.___放——还有什么可以阻挠.___这颗归家的心和那坚实的脚步呢! 2.根据要求填空。 1.《有的人》是诗人_____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写的一首诗。我还知道鲁迅先生《自嘲》中表明自己对待敌人和对待人民截然不同的态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2.《最后一头战象》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_____。我们还知道擅长动物文学的作家还有日本的_____(他的作品有《孤岛野犬》《山大王》)和美国的_____(他的作品有《荒野的呼唤》)。 3.《伯牙绝弦》讲述的是春秋时期俞伯牙和_____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 3.填诗句。 1.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在我们的阅读中,我们知道有写春的“碧玉妆成一树高,_________”,有咏夏的“_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有叹秋的“洛阳城里见秋风,___________”,有绘冬的“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 2.诗人往往借助寻寻常常的事物来传递丰富的感情比如那不起眼的小草,孟郊的《游子吟》中“__________,__________”借以表达对母爱的感恩,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_____________,晴翠接荒城”抒发送别友入时的依依惜别之情,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中“茅檐低小,__________”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的风景画,表现出词人对农村和平宁静的生活的喜爱。 二、信息匹配 4.下列成语中有5个错别字,请将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德高望众苟延残喘一筹莫展抑扬顿措罪魁祸首 焦燥不安震耳欲聋兴高彩烈悬崖峭璧脍炙人口

杭州市一二三级重点中学名单

浙江省一二三级重点中学名单(杭州) 一、省一级重点中学 杭州市: 杭州高级中学杭州第二中学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杭州学军中学 杭州第四中学杭州第十四中学杭师院附属三墩高级中学杭州长河高级中学 杭州外国语学校萧山中学萧山区第二高级中学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 萧山区第五高级中学余杭高级中学余杭第二高级中学富阳中学 富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富阳市新登中学桐庐中学临安中学 临安昌化中学临安市於潜中学淳安中学严州中学 二、省二级重点中学 杭州市: 杭州市源清中学杭州西湖高级中学杭州市第二中学分校杭州市第四中学分校 杭州第七中学杭州第九中学杭州第十一中学萧山区第八高级中学 建德市新安江中学 三、省三级重点中学 杭州市: 杭州余杭中学杭州市塘栖中学建德市寿昌中学萧山区第六高级中学 杭州市绿城育华学校(民办)余杭区瓶窑中学淳安县威坪中学桐庐分水高级中学(原桐二高) 临安市天目外国语学校(民办)杭州市长征中学杭州市第十中学富阳市大源中学 富阳市场口中学萧山区第十高级中学杭州市夏衍中学萧山区第十一高级中学 桐庐富春高级中学(桐三高、四高合并)淳安县汾口中学

浙江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名单(面向杭州城区招生) 1.杭州外国语学校 2.杭州高级中学 3.杭州第二中学 4.杭州第十四中学 5.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6.杭州第七中学 7.杭州绿城育华学校 8.杭州市萧山区第五高级中学 9、余杭高级中学 10、富阳中学 包含: 杭二中东河校区, 杭高钱江校区, 杭四中吴山校区, 杭十四中康桥校区, 学军紫金港校区, 浙大附中丁兰校区 11.浙江大学附属中学 12.杭州学军中学 13.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 14.杭州第四中学 15.杭州市源清中学 16.浙江省萧山中学 17.杭州市余杭第二高级中学 18.杭州市富阳区第二中学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各类人员进杭落户有关工作的通知

文章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cf15007728.html,/Content-3895.htm免费发布法律问题咨询请点击https://www.360docs.net/doc/cf15007728.html,/tiwen.htm 律师在线解答云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速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各类人员进杭落户有关工作的通知 杭政办〔2000〕23号 为认真贯彻市长办公会议的精神,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同时在撤销杭州市控制城市人口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后,及时做好各类人员进杭落户的管理工作,现就有关问题的处 1、凡符合市政府杭政〔2000〕1号文件规定的引进人才条件的人员,以及全日制高校紧缺专业大专学历的人员,均可凭学历或技术职称证书直接到市公安局申请办理正式户籍进 2、具有全日制高校大专非紧缺专业学历的人员,先到市人才引进办办理确认手续,凭 3、具有非全日制高校大专以上(含大专)紧缺专业学历的人员或超龄的人才,先到市 4、无高等学历但具有特殊技能的人才,先到市人才引进办办理确认手续,凭市人才引 5、各类引进人才的家属、子女进杭落户,先到市人才引进办办理确认手续,凭市人才 6、凡属杭州市区生源的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均可直接到公安机关办理户口迁入手续;非杭州市区生源的,根据杭州市的需要先到市人才引进办办理确认手续,凭市人才引进办的确 7、“三投靠”、农迁农、农转非的户籍迁入以及解决夫妻分居问题,由市公安局直接 8 9、知青子女回杭落户由市劳 10 11、军队转业干部安置进杭落户由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办公室负责审核,市公安局负责 12、军队复员退伍人员安置进杭落户由市复退军人安置办公室负责审核,市公安局负责 13、离休老干部异地安置进杭落户由市委老干部局负责审核,市公安局负责确认办理。 14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教师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 真题及答案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教师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真题 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 A、认识活动 B、智育活动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 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 【答案】A 2、反映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知识称为()。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描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答案】B 3、寄宿制幼儿园幼儿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 A、三小时 B、四小时 C、五小时 D、六小时 【答案】A 4、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整性的不同可将练习分为()。 A、集中与分散练习 B、整体与部分练习 C、模拟与实际练习 D、过分与适度练习 【答案】B

5、在智力技能形成的某一阶段,言语成了智力活动的对象,该阶段是()。 A、原型操作 B、原型内化 C、操作定向 D、原型定向 【答案】B 6、结构游戏反映现实生活的主要形式是()。 A、扮演角色 B、表演文学作品 C、动手造型构造物体 D、说唱绘画 【答案】C 7、发展适宜性原则是针对幼儿教育的什么倾向提出的?() A、小学化倾向 B、多元化倾向 C、游戏化倾向 D、活动化倾向 【答案】A 8、当团体中所有的人都能达到目标时,个体才能达到目标是指()。 A、竞争目标结构 B、合作目标结构 C、个别化目标结构 D、竞争化目标结构 【答案】B 9、关于知识和智力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是相互统一的 B、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C、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D、掌握的知识越多,智力越高 【答案】D 10、心智技能的执行具有()。 A、外显性

浙江省一二三级重点中学名单

浙江省一二三级重点中学名单 一、省一级重点中学 杭州市: 杭州高级中学杭州第二中学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杭州学军中学 杭州第四中学杭州第十四中学杭师院附属三墩高级中学杭州长河高级中学 杭州外国语学校萧山中学萧山区第二高级中学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 萧山区第五高级中学余杭高级中学余杭第二高级中学富阳中学 富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富阳市新登中学桐庐中学临安中学 临安昌化中学临安市於潜中学淳安中学严州中学 宁波市: 镇海中学宁波效实中学宁波中学鄞州中学 慈溪中学余姚中学宁海中学象山中学 奉化市第一中学北仑中学鄞州区姜山中学鄞州区鄞江中学 慈溪市浒山中学宁波第二中学宁波万里国际学校中学(民办) 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民办) 鄞州区正始中学宁波市李惠利中学镇海区龙赛中学宁海县知恩中学 慈溪市杨贤江中学 温州市: 温州中学温州第二高级中学瓯海中学瑞安中学 乐清中学平阳县第一中学苍南县第一中学永嘉中学 嘉兴市: 嘉兴市第一中学嘉兴市高级中学平湖中学海宁市高级中学 桐乡市高级中学海盐元济高级中学嘉善高级中学嘉兴市秀州中学 桐乡市第一中学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桐乡市茅盾中学海盐高级中学 嘉善第二高级中学 湖州市: 湖州中学湖州市第二中学湖州市菱湖中学德清县第一中学 德清县高级中学安吉高级中学长兴中学德清县第三中学 长兴县华盛虹溪中学(民办) 绍兴市: 绍兴市第一中学上虞春晖中学诸暨中学绍兴县柯桥中学 嵊州市第一中学绍兴市稽山中学上虞中学新昌中学 绍兴县鲁迅中学诸暨市牌头中学绍兴县越崎中学 金华市: 金华市第一中学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金华二中)金华市汤溪高级中学兰溪市第一中学 东阳中学义乌中学永康市第一中学武义第一中学 浦江中学磐安中学金华艾青中学义乌市第二中学 衢州市: 衢州第二中学衢州第一中学江山中学龙游中学 丽水市: 丽水中学缙云中学遂昌中学青田中学 云和中学龙泉市第一中学庆元中学松阳县第一中学 景宁中学 台州市: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杭州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杭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杭州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杭政〔2006〕10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发挥杭州旅游资源优势,深化旅游西进战略,加快推进旅游国际化,打响“东方休闲之都”品牌,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对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带动作用,结合当前我市旅游业发展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完善总体规划,推进配套设施建设 (一)完善旅游发展规划。加强杭州大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城市规划的相互统筹,促进《杭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相互衔接。《杭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应通过市人大常委会或市政府批准,并加以严格执行。 (二)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123公里绕城高速顺利开通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杭昱、杭千、杭新高速公路三条连线以及四大接口,构筑“一个半小时旅游交通圈”,形成大杭州无障碍旅游交通。 (三)完善杭州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咨询中心的网络建设。发展旅游交通换乘和观光巴士营运网络,在语音交换中心的基础上,于2007年实现机场等主要出入口咨询中心的多语种服务,节假日在市区主要咨询点提供志愿者服务。2003—2007年,每年由市财政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扶持旅游集散中心、换乘中心及咨询中心的建设和完善。 (四)完善旅游交通指示牌。要在西湖景区、休博园现有旅游交通指示牌的基础上,加快大杭州区域内的整体筹划,争取今年年底通过规划。城管、交通、旅游、公安交警、质监等部门要统一协调,按照国际标准有关要求规划设置。经费由市和区、县(市)财政分别筹措解决,其中市财政从2005—2009年连续5年每年安排100万元。 (五)推进“金旅工程”。以景区景点、宾馆饭店、旅行社、名特商店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为基础,建立旅游资源数据库,形成功能先进、资源共享、互连互通的网上旅游市场体系。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逐步建立健康、诚信的网上交易和网上结算系统。运用现代技术,发挥互联网作用,运用多种方式开展网上促销。 二、开发旅游资源,加大整合力度 (六)大力扶持旅游重点项目。在确保完成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的同时,加大对西溪湿地、

杭州余杭经济开发区简介资料

杭州余杭经济开发区介绍材料 (2011年6月10日) 杭州余杭经济开发区是1993年经省人民政府第25次常务会议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2007年12月,余杭区委、区政府对余杭经济开发区实施体制、机制、规划、用人、用工、分配等方面的综合体制改革。改革后的余杭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为51.3平方公里。 综合体制改革后,开发区按照城市化工业化两轮驱动战略的要求,修编提升了总体规划,修编后的总体规划分为传统产业提升区、高新产业区、新型装备制造业区、公共服务中心区、城市更新区、商贸区、配套居住区等7大功能区块。同时,2008年邀请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余杭经济开发区量身定制产业发展规划,根据该规划,余杭经济开发区的总体功能定位为:长三角宜居宜业的和谐发展示范区,杭州先进制造业中的核心成员,推动余杭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产业定位是重点发展“4+1”主导产业,即:健康产业、装备制造业、绿色产业、通信电子和经改造提升的纺织服装产业。 经过18年的发展,余杭经济开发区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电子电器、纺织服装等产业为支柱的成长性良好的综合型产业区。目前,开发区已引进法国赛诺菲、瑞士诺华、美国礼来、美国欧文斯科宁公司、民生药业、华鼎集团、春风集团等一批

世界500强和国内外知名企业。2010年,开发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46亿元,同比增长22.7%;规模工业增加值58亿元;上交税收12.6亿元,同比增长2.7%;工业投入22.17亿元,同比增长33.67%。2009年全省省级开发区综合排名第九名。 一、交通便捷 余杭开发区位于杭州临平副城,是杭州的东大门,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圆心地带,距离南京、上海各150公里,距离徐州、温州各300公里,是北连沪苏,南接甬台温互动发展的连接点,随着国家《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出台,开发区已成为国际国内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战略地位突出,区位优势明显。正在建设的杭州地铁一号线和已实现通车的沪杭高铁将在余杭实现零换乘,余杭开发区即将进入地铁和高铁“双铁”时代,届时,余杭开发区将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双铁”开发区之一,交通和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 二、产业集聚 近年来,余杭开发区严格按照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开发区制定的“4+1”产业发展定位,走出了一条要素集聚、健康发展的产业之路,有力的推动了产业升级,促进了经济转型。在健康医药产业方面,余杭开发区已汇聚了法国赛诺菲医药、瑞士诺华制药等世界500强企业以及民生药业、天元生物、贝达药业、杏辉天力等知名医药企业,2009年成功申报“杭州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余杭拓展区”,健康医药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在装备制造业方面,开

教育城域网

教育城域网 一等奖 网站名称单位名称 杭州教育城域网杭州市教育技术中心 宁波教科网宁波市教育局 嘉兴教育网嘉兴市教育装备与信息中心 余杭教育网杭州市余杭区教学仪器电教站 北仑教科网宁波市北仑区教育局 诸暨教育网诸暨市教育局 东阳教育网东阳市教育体育局 二等奖 衢州市教育网衢州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西湖区教育信息网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 宁波市江东区教育信息网宁波市江东区教育研究与装备中心苍南教育网苍南县教育局 嘉善教育网嘉善县教育局 长兴教育网长兴市教育局

上虞教育信息网上虞市教育体育局 绍兴县教育网绍兴县教育局 义乌教育网义乌市教师进修学校 青田教育网青田县教育局 温岭教育信息网温岭市教育局 临海教育网临海教育局 三等奖 绍兴教育网绍兴市教育局 台州教育网台州市教育信息中心 萧山教育信息网萧山区教育局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富阳教育信息网富阳市教育局 建德教育信息网建德市教育局 杭州市下城区教育信息网杭州市下城区教育技术中心 江北教育网宁波市江北区教育局 象山县教育信息网象山县教育局 海曙教育网宁波市海曙区教育局 镇海教育信息网宁波市镇海区教育局

海盐教育网海盐县教育局 平湖教育网平湖教育局 安吉教育网安吉教育装备中心 越城教育网绍兴市越城区文化教育局 永康教育城域网永康市教育信息技术装备管理中心婺城教育网婺城区教研室 柯城区教育网衢州市柯城区教育体育局 江山市教育信息网江山市教育局 龙游县教育信息网龙游县电化教育中心 畲乡教育城域网景宁县教育局 黄岩教育信息网黄岩区教育局 普陀区教育网普陀区教育局 校园网 一等奖 网站名称单位名称 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团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团 杭州市学军小学杭州市学军小学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主要职责内设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杭政办函[2012]131号 【发布部门】杭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2.04.28 【实施日期】2012.04.2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 定的通知 (杭政办函〔2012〕131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八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根据《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市委〔2011〕10号)精神,设立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简称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是协助市政府领导处理市政府日常工作的市政府工作部门。 一、职责调整 (一)新增的职责。 1.划入原杭州市人民政府打击走私与口岸管理办公室反走私与口岸管理的职责。 2.划入原市信息化办公室承担的组织、指导和推动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和组织、协调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的职能。 3.划入原市公安局承担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综合协调相关工作职责。 (二)取消的职责。 1.不再管理杭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杭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2.不再管理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信访局,杭州市档案局,杭州市人民政府国内经济合作办公室和杭州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 二、主要职责 (一)协助市政府领导组织起草或审核以市政府、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发布的公文。 (二)受理各区、县(市)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请示市政府的公文,提出审核意见,报市政府领导审批;受市政府委托或交办,组织开展有关协调工作。 (三)根据市政府的工作重点和市政府领导指示,组织和参与调查研究,及时反映情况,提出建议。 (四)督促检查各区、县(市)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文件和市政府会议决定事项、市政府领导重要批示的执行情况,及时向市政府领导报告,提出建议。

杭州市余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杭州市余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修编工作今年已重新全面启动。我区从2002年就开始新一轮规划修编的前期工作,并争取列入了我省第一批修编的试点单位。随后,根据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各项建设对土地需求状况编制了《余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5-2020年)》,于2006年1月上报省政府。但2004年以来,国家要求放慢新一轮规划编制和审批的速度,充分做好新一轮规划修编的前期工作,省国土厅因此暂缓受理审核新一轮规划,使我区新一轮规划报批受到停滞。2007年12月27日,经多方努力,我区修改完善的新一轮规划大纲(2006-2020年)经省国土厅批复。今年4月25日,省政府在全省土地管理工作会议上部署要求加快推进新一轮规划修编进度后,杭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我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实施意见》(杭政办函[2008]206号),根据文件精神,我区立即重新启动了规划修编工作。日前,省政府已将新一轮规划的各类控制指标下达给各市、县(市、区),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规程也即将公布,我区新一轮规划修编工作将进入全面开展阶段。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涵与特性是什么?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做的统筹安排和综合部署,是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基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我国通常分为:国家、省、地(市)、县、镇(乡)五级。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1)综合性。又称整体性或总体性。从规划对象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针对的是区域内全部土地,而不是某一种用地;从规划任务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关系到各部门用地的分配与使用,要综合各部门对土地的需求,协调各部门的土地利用活动,对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作出调整,使之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规划内容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土地利用安排为核心,同时也包括对土地开发、整理、保护的综合安排。 (2)战略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特别是全国、省级和地(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侧重研究解决一些重大的战略性问题,如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用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问题、土地利用结构与用地布局的调整、土地利用方式的重大变化等。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需要落实地块的规划用途,但它是以土地用途分区的方式出现的,一般不涉及具体确定土地使用单位或个人使用土地的范围、经营方向或的内部规划问题。 (3)长期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土地利用有关的重要经济、社会、环境问题的长期变动趋势作出预测,据此制订土地利用规划方案,拟订战略性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由于土地利用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是长期的、渐进的,有些影响(如城乡建设、土地开发等)是难以逆转的,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利用方式,使之达到预定的目标,也是长期才能实现的。这就决定了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规划,以使土地利用的变化能与长期的经济社会环境发展演变过程相协调。 (4)控制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控制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从纵向讲,下一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受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控制和指导;从横向讲,一个地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地区内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土地利用起到宏观控制作用。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在《论语》中记载着许多孔子关于“仁”的解释。孔子“仁”的中心是()。 A、爱人 B、人心 C、诚信 D、谦让 【答案】A 【解析】爱人是孔子“仁”的中心。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故选A。 2、人民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热爱学生 B、为人师表 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D、团结互助 【答案】A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因为爱是教育的桥梁,爱是教育的钥匙,爱是教育成功的种子。尊重学生人格是热爱学生的突出表现。故选A。 3、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答案】A 【解析】学生品德形成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情感是内在动力,道德意志是精神力量,道德行为是衡量学生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故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是道德认识。故选A。

4、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最基本方法是()。 A、测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学生自我评价法 【答案】A 【解析】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有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等,其中,最基本方法是测验法。故选A。 5、“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品德。”这是一种()。 A、德育基本规律 B、德育基本途径 C、德育主要方法 D、德育主要原则 【答案】C 【解析】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这是一种主要的德育方法。故选C。 6、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 A、服从 B、从众 C、模仿 D、暗示 【答案】C 【解析】在无外在控制条件下,个体由于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而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行为相同的行为方式。故选C。 7、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是()。 A、以教师为主,家长为辅 B、家长与教师作为平等的教育主体 C、以教育能力较强的一方为主 D、在园以教师为主,在家以家长为主 【答案】B 【解析】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是平等的,他们都有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责任。教师和家长必须经常保持联系、进行沟通,以增进对儿童的了解及弥补双方的不足。故选B。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杭州市人民政府、杭州市人民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杭州市人民政府、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杭政办函[2011]307号 【发布部门】杭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1.11.24 【实施日期】2011.11.2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杭州市人民政府、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 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的通知 (杭政办函[2011]307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对市政府、市政府办公厅发布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管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根据《浙江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75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定义与范围 (一)本通知所称行政规范性文件,是指除政府规章以外,市政府、市政府办公厅依照法定权限和规定程序制定的,涉及不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在

一定时期内反复适用,在本行政区域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各类行政文件。界定行政规范性文件不以文件的名称和形式作为判断标准。 (二)下列文件不属于行政规范性文件: 1.就本机关或者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外事、保密等方面事项制定的文件; 2.适用于行政机关内部的执法考评、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方面的文件; 3.为明确各内设机构公文流转程序、办理时限、呈批手续、技术操作规程等事项制定的内部工作制度类文件; 4.公示办事时间、办事地点等事项的便民通告; 5.为实施专项行动明确有关部门工作职责的实施方案; 6.其他不属于省政府令第275号规定的文件。 二、起草要求 (一)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严格遵守法定权限和程序,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不得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应当由法律、法规、规章设定的事项。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不得规定限制或者剥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利,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内容。 (二)除依法不得公开及应急性的事项外,行政规范性文件在起草过程中应当公开征求意见;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应当采取座谈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行政管理相对人和有关基层单位的意见;涉及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或者专业性较强的,应当事先组织专家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起草单位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应当记录在案、研究处理,并说明采纳意见情况。 (三)行政规范性文件涉及多个部门职责事项的,起草单位应加强沟通,取得一致意见后上报市政府;单位之间意见不一致时,起草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出面协调,经协调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