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综合题专项训练12题(世界史部分)

2020年高考历史综合题专项训练12题

(世界史部分)

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前1世纪建立,到公元4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

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

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据一种比较适中的估计,整个帝国人口约5400万,意大利约有人口600万。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

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

的世界。

——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材料二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

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

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

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

——据《汉书》《后汉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1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9分)

2. (14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7月5日,威廉二世与奥匈驻德大使共进午餐……(威廉二世)向奥匈大使表示,奧

匈在这次事件中可以得到德国全力的支持。而对于奥匈对塞尔维亚采取行动问题上,威廉二世又称

不论奥匈要采取什么行动,都必须要抓紧时间,不能拖延。

沙皇敦促塞尔维亚人要“像狮子一样”去战斗,贝尔格莱徳政府似乎不会对最后通牒有所屈服了。而

且,在此期间,萨佐诺夫曾特别指示贝尔格莱德政府不要接受英国在其中的调解。…不管俄国的行动是否有必要,法国都从始至终地支持俄国在巴尔干地区做出的任何干预行为。

--据[英]克里斯托弗?克拄克《梦游者1914年,欧洲如何走向“一战”》等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大多数欧洲人都没有想到这场战争的代价。历史学家詹姆斯?乔尔指出,在整个欧洲的“政府内外几乎没有人预计到这场旷日持久而且造成巨大破坏的世界大战”。德国总理特奥巴尔德?冯?贝特曼一霍尔维格预想的是“短暂的风暴”。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在1914年向下院保证;“如果我们参战,我们所遭受的伤亡会很少,甚至比我们不参战也多不了多少。” 

--[美]斯蒂芬?范?埃弗拉《战争的原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国领导者对战争爆发的影响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各国领导者们为何认为这场战争是短暂而轻松的。

3. (18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有学者认为,在16—19世纪中叶的世界经济发展中,英国的地位步步上升。最终独占鳌

头,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最大的剥削者。下表所列为英国在这一进程中的历史事件。

英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1562年英国的非洲奴隶贸易开始

1583年英国开始在北美殖民

1600年伦敦商人开始组建东印度公司

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

17世纪中后期三次英荷战争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

1742年英国与西班牙发生贸易战争

1825年斯蒂芬孙的蒸汽机车运行成功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材料二“二战”后,世界经济的演进路线,是由解决了欧洲欠美国债务的盟国间的金融协定所决

定的。针对这些协定的谈判,将冲突从战场上转移到了外交家的会议室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此前

的角逐让位于盟国彼此之间的竞赛。而美国则从这场竞赛中胜出。

——【美】迈克尔·赫德森《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材料三任何国家和民族在追求自身发展时,若一直忽视甚至无视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存在,则不

仅危害自己,更要殃及全人类

——贺金瑞《全球化与交往实践》

(1)结合所学知识,为材料一中“英国历史大事年表”补充三件大事并说明理由。(6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中是如何胜出的。(6分)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和美国确立各自经济地位主要方式的不同及其启

示。(6分)

4.(1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马克斯·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精神指的是一种带有功利主义色彩,以增加资本本身为目的,累积个人资本的责任,并且将积累的资本用于社会再生产而不是个人消费。资本主义精神同时带有

资产阶级文化的色彩,个人只要能够在经济制度下以合法途径赚钱,就是擅长于某种天职的表现。

韦伯描述的资本主义精神具有理性计算的特征,以严格、小心谨慎且有远见的计算为基础,进而谋

求经济上的成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崛起。

——摘编自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5.(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大西洋沿岸国家和地区发生了一系列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人类

历史发展方向与进程。此后,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有西方学者把大西洋沿

岸国家有关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重大政治、经济变革,统称为“大西洋革命”。“大西洋革命”的高潮集中于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上半期。

问题:

(1)①请列举“大西洋革命”高潮中的重大历史事件。(4分)

②试举例说明,欧美各国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6分)

(2)你如何认识“大西洋革命”?(8分)

6.(26分)古今中外的政权十分重视救灾、减灾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一为了保障救灾措施的有效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成立了一些官办救灾机构,并

在救灾工作中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与官办救灾机构不同的是,民办救灾机构的钱粮等救助元素

或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主要来源于民间,或来源于国民的义务纳输,或来源于乡绅、商贾的捐助。……在救灾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实施国家救灾工程,兴修水利以防御水灾旱灾造成

的损失;二是增加国家或民间村社的粮食储备,以应不时之需。

材料二1844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法令,规定8至13岁的儿童每天工作 6.5小时,外加3小时教育时间;13至19岁的青工和女工每天工作12小时。1847年5月,十小时工作的提案在下院通过,

6月8日“十小时法案”得到王室批准成为法令。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材料三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走上了

福利国家道路,但福利政策的长期实行导致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重担,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

降,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

——《世界文明史》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救灾、减灾的主要特点。(4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6分)。

(3)根据所学知识,概括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为解决大量工人失业的

现象所采取的措施及其历史意义。(6分)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起比较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的原因。(6分)

(5)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4分)

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雨果把人道主义看作是使人类摆脱枷锁,消除苦难的救世良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

己的社会理想,他希望在自由、平等、博爱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他的这一社

会理想突出体现在他的小说《悲惨世界)里冉阿让化名马德兰开办工厂并当选为海滨蒙特猗市长的

那段经历之中。马德兰当选市长之后,首先是注意革新技术和发展工业使海滨蒙特猗成了一个重要

的工业中心,在贸易上几乎和伦敦、柏林处于竞争地位。其次,他以其政治地位和经济权势对海滨

蒙特猗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使这个城市里人人有工作,个个自由平等。任何无衣无食的男女都可

以到工厂劳动而获得面包,消除了失业、贫穷和苦难;他还重视公共福利,为工人建医院,为孩子

建学校,发津贴给穷教员,创设济贫院,为老弱病残者提供救济金,使大家都有了真正健康欢乐的

生活。再次,在道德建设上,马德兰市长在这个城市树立高尚的范例,使男工有毅力,女工有好作

风,男女都有贞洁观念,都希望做一个诚实的人。

——沈露儒《论雨果浪漫主义小说中的理想因素》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小说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世界重大

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

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12分)

8.(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5、16世纪的欧洲,手书新闻和单页印刷新闻已经较为流行。僧侣、贵族和富裕起来的资产

阶级,对外界事物很关切。一些人专门搜集消息,编写“通报”,抄送给有需要的客户。消息来自一

些中心城市如罗马、巴黎、伦敦,以及西班牙的马德里和葡萄牙的里斯本,内容包括当时的欧洲战

事、王室消息、贸易商情。随着贸易的广泛开展,商人们越来越需要准确地了解远方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法)乔治·维尔《世界报刊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新闻流行的社会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闻流行的历史背

景。(6分)

材料二

美国独立战争时,反英报纸《波士顿公报》印数一度达到2000份,相对于当地的人口总数来说,这是个巨大的数字。以赛亚·托马斯在马萨诸塞州出版的报纸上呼吁工人投身到国家独立的事业

中。有评论说:“假如没有报纸,美国革命根本不会发生。”英国人出版的报纸则鼓吹服从英国,宣传英国和北美殖民地的和解。到战争结束,美国报纸数量增加到43家,自主的造纸厂、铅字厂等也相继建立起来,摆脱了对英国产品的依赖。

——摘编自(法)乔治·维尔《世界报刊史》(2)依据材料二,概述报纸与美国独立战争的关系。(4分)

材料三

1848年,马克思与恩格斯一起创办了《新莱茵报》。《新莱茵报》适应当时德国爆发的人民革命

的需要,成为欧洲各国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政党的坚强组织中心,组织和领导了几次大的群众

斗争,在广大群众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尽管《新莱茵报》仅存在了354天,但却出版了301期,恩格斯说它不愧是“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办报期间,马克思、恩格斯在国内外几十个

城市设有固定的通讯员,形成通讯员网;发表的读者来信总数多达几千封。这在无产阶级报刊

史上是个奇迹。

——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莱茵报》成为“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的原因。

(4分)

(4)依据材料一、二、三,评价报纸所起到的历史作用。(4分)

9.(8分)中国和意大利都有悠久的历史,两国文化交往源远流长。

中国原创歌剧《运之河》在意大利罗马、米兰等地演出,引起当地民众广泛关注。

简述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10.(14分)

美国最高法院建立于1790年,它在政治体制的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济危机为罗斯福扩充总统权力扫清了障碍。为了制止危机,此时的国会对总统要求

的立法都一一应允。根据司法审查权的原则,一个法律是否合乎宪法是由最高法院来作最终的裁决,

而新政的政治理想没有得到最高法院的支持。从1935年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将《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宣布为违宪。罗斯福决定改组最高法院,用增加法官人数的办法将支持他的人安

排进最高法院,但他的改组计划在国会遭到挫折。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材料二在公共教育领域美国一直存在种族隔离。南方各州中小学实行黑人、白人学生分校。

1896年最高法院判决的普莱西案确立了“隔离但平等”的原则,确认种族隔离制合法。二战期间,大

批黑人从军参战,投身于国防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平等意识提高。战后他们纷纷投入争取平等权

利的斗争。黑人牧师布朗向最高法院上诉,要求结束黑白分校状况。1951年最高法院受理了布朗案。1954年最高法院判决,隔离使黑人学童“痛感社会地位低贱,进而摧折其身心至于无法弥补”,因此公共教育事业决不容许“隔离但平等”原则存在。布朗案吹响了结束种族隔离制度的号角。

——摘编自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最高法院与罗斯福之间的矛盾及其产生的背景。(5分)(2)据材料二,指出最高法院对种族隔离制的两次判决有何变化及变化的原因,说明这两次判决的

不同目的。(6分)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最高法院在美国政治运行中的作用。(3分)

11.(19分)2015年,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

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希腊联军在希波战争中取得胜利。其间,以雅典为首组建了提落同盟,雅典国

力进一步增强,这引起原有霸主斯巴达及其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敌视。在伯利克里时期,双方

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导致战争爆发。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认为,“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后人把这一现象称为“修昔底德陷阱”。

——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1)概括材料中“修昔底德陷阱”的基本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雅典强大的原因。(4分)

材料二

如果德国认为更大的物质权力优势、更广阔的领土范围、神圣不可侵犯的边疆以及海上的绝对

优势,是实现思想和道德上之领导地位必需的前提……那么英国一定会认为,德国肯定将力图削弱任

何竞争对手的实力……其最终目的则是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

——(英)艾尔·克劳《关于英国与法德两国关系现状的备忘录》(1907年)(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英国为何担忧德国“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说明英国应对的举措及其

结果。(6分)

材料三

在可见的未来,美国政府不能和苏联政权保持政治上的密切关系。在政治舞台上,应继续将苏

联视作竞争对手而非伙伴……美国人民应该感谢上帝,他让美国人感受这种无法改变的挑战,从而使

美国的安全依赖于他们的团结,以及接受历史希望他们承担的道义和政治领导责任。

——(美)乔治·凯南《苏联行为的根源》(1947年)(3)指出材料三反映了美国怎样的心态,并分析其原因。(5分)比较材料二、三所涉及的对抗,

其方式有何不同?(2分)

(4)综上,你认为大国应如何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2分)

12.(12分)二战后非洲兴起独立浪潮,中非合作源远流长。

1963年5月22日至26日,阿尔及利亚、埃及、埃塞俄比亚等31个非洲独立国家在埃塞俄比

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首脑会议,5月25日通过《非洲统一组织宪章》,决定成立非洲统一组织。

《非洲统一组织宪章》在宗旨中指出:促进非洲国家的统一与团结;协调并加强它们之间的合

作与努力以改善非洲各国人民的生活;保卫它们的主权、领土完整与独立;从非洲根除一切形式的

殖民主义;并在对联合国宪章与世界人权宣言给予应有的尊重的情况下促进国际合作。

依据材料,概括非洲统一组织的宗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非洲统一组织成立的意义

参考答案

1.(1)同:建立了疆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制定了统一的法律;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

异:汉朝郡县严格执行统一的制度法令,罗马帝国行省权力较大;汉朝实现了文字统一,罗马帝国

未能实现语言文字的统一;汉朝强调教育、教化和伦理规范的作用,罗马帝国重视法律的作用;汉

朝制度上对各地区民众同等对待,罗马帝国境内民族区别对待较明显。

(2)确立了中国的基本疆域;强化了民族认同;形成了追求统一的价值观;创立了中国古代治国理

政的基本模式。

2.(1)他们都推波助澜,加速了欧战进程。原因:争夺巴尔干的矛盾十分尖锐;欧洲形成了两大军

事集团;对战争的进程和后果的非理智心态。

(2)欧洲精英沉迷于推行军国主义和扩张帝国霸权;被所谓“民意”感染和裹挟,抱有侥幸心理和赌

徒思维;在高度工业化的背景下,各国决策者充满对本国高效动员战争资源的自信,却缺乏对工业

化战争的惨烈破坏和可怕灾难的遇见。 3.(1)答案示例: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理由: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有利于其海外扩张;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英法七年战争)。理由: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理由:导致“蒸汽时

代”的到来。

(2)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

货币体系难以维系。美国利用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加强其在国际金融和贸易领域的特权

和支配地位;实施马歇尔计划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

(3)不同: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商品输出和不平等贸易,在19世纪中后期成为世界工厂和

贸易中心。美国:利用资金、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以资本输出为主,通过谈判协商,在

二战后的世界金融和贸易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启示: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不是一成不变的;促使世

界经济体系变化的因素是多样的;世界经济日益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各国在追求自身发

展时,应注重全人类共同利益,追求互利共赢。

4.示例一:观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崛起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论述:新航路开辟后,资本原始积累加速。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第二

次工业革命时期经济发展得益于科技的发展,这进一步加快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崛起。17—19世纪西方国家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为资本主义的崛起奠定了制度基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激发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这也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崛起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示例二:观点:近代西方的资产阶级思想运动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论述:14世纪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关注现实社会,关注人的生活,把人们的视野从宗教生活层面拉

回人间,使人们积极追求现世的幸福。16世纪兴起的宗教改革,特别是加尔文派提倡先定论,鼓励

人们努力奋斗,实现发财致富,这些主张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主张理性思考,否定专制制度,这些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有利于资本主义政治、

经济的发展。

5.(1)①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英国的工业革命如答拉美独立革命也可②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压

迫,导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法国启蒙思想,鼓舞北美人民斗争,并影响美国的联邦制度。(如举例:《独立宣言》体现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思想、1787年美国宪法体现三权分立思想,也可得分。)

《法国民法典》和拿破仑战争,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

(2)注意从两个以上视角回答,如:“大西洋革命”中的政治变革,是在启蒙思想鼓舞下的资产阶

级革命运动;从地域来看,由于它发生于新航路开辟之后,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彼此

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领域来看,政治、经济之间也是相互促进的……

6.(1)特点:政府救济与民间救济相结合;救灾与减灾相结合;

(2)国家通过立法保障劳动者权益。成因:工业革命后工人受剥削沉重,工人运动兴起;统治阶

级维护政权的需要;人权观念加强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3)做法:直接救济;以工代赈。意义:增加就业,刺激了消费和生产;缓和社会矛盾,稳定了

社会秩序。

(4)生产力提高;吸取经济危机的教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5)是人类文明与进步重要标志;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经济增长为福利政策提供了

物质保障;克服福利政策带来的弊端,福利政策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相结合。

7.示例一:情节:马德兰当选市长之后,注意革新技术和发展工业,使海滨蒙特猗成为一个重要的

工业中心。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工业革命在法国的扩展。

概述和评价:18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新机器和技术的发明层出不穷,极大

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18世纪末,法国爆发了大革命,废除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为资本主义工

业化扫除了障碍,也为近代工业革命在法国的扩展创造了条件;工业革命在法国的扩展,促进了法

国工业及贸易的发展,加速了法国城市化进程。

示例二:情节:马德兰对海滨蒙特猗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使这个城市里人人有工作,个个自由平

等。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以法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文学家把人道主义当成了改造社会的手段。

概述和评价:启蒙运动引导了法国大革命,但法国大革命之后,并没有建立起启蒙思想家所描绘的

理想社会;理想与现实强烈的反差,使人们深感失望,于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借助自由、平等、

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来改变社会。改造社会的理想中“消除了失业、贫穷和苦难”体现了资产阶级

知识分子对现实的不满;在道德建设上的改造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真实和人们对善良的渴望。当然

雨果是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者,当时他对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并没有太多的了解,没能把

握住社会变革的关键,把人道主义当成了改变社会的根本手段,但他所阐述的一些对理想社会的看

法使他的小说闪耀着“人性”的光芒。(“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8.(18分)

(1)特定人群的需要;出现专门的从业人员;欧洲大城市成为新闻汇集和传播中心。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

(2)报纸成为交战双方的宣传工具;独立战争推动美国报业的自主发展。

(3)1848年革命爆发,《新莱茵报》成为革命的机关报,适应德国人民革命的需要;组织领导群众

斗争,建立通讯员网,发表大量读者来信。

(4)适应了时代发展、社会需要;发挥了传递信息、传播思想的作用;成为人民的喉舌,推动了历

史进步。

9.(8分)

背景:意大利保存了大量古罗马文化的遗存;十四十五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在意大利产生;

新兴资产阶级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

意义:文艺复兴运动弘扬了人文主义精神;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学思想;为后世留下了大量文

化遗产。

10.答案要点:(14分)

(1)矛盾:最高法院否定新政的部分法令;罗斯福对最高法院的判决不满(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冲突)。背景: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罗斯福推行国家干预政策(行政权过度扩张);最高法院行使司法审查权。

(2)变化:由肯定变为否定(由合法变为违法)。

原因:黑人力量(平等意识)的增强;黑人争取权利的斗争;法官不再固守传统。

目的:第一次:维护种族主义者利益;第二次:缓和种族矛盾。

(3)作用:完善分权与制衡的机制;有利于社会稳定;有时也有碍民主公正。

11.(19分)

(1)新兴大国的崛起,引起原有霸主的恐惧,双方矛盾加剧,引发战争。

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奴隶制工商业经济的发达:希波战争使国力进一步强盛。

(2)德国完成统一,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要求重新瓜分供界,大力发展军力,组建三国

同盟。

英国扩军备战,调整大国关系,形成三国协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3)视苏联为对手,谋求领导世界。

二战后美苏同盟基础消失: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立,国家利益冲突;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

强国。

英德竞争最终走向战争,美苏对抗选择冷战。

(4)答案示例:“修昔底德陷阱”论是后人的引申,传统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除了对抗,

还可合作,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防止战略误判。12.宗旨:团结合作,促进发展,维护独立。意义:有利于促进非洲国家的独立与发展,提高非洲的国际地位;对两极格局构成了冲击,促进了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