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

煤矿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
煤矿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

******工作面采后总结

1、井上、下位置

井上:该工作面地表位于******西南方向150m处,地面标高为+940m~+955m。

井下:******综放面位于二采区东北部,走向东北至西南方向,是二采区第七个工作面,东南邻二采区2505工作面,西南至设计停采线;井下标高为+690~+730m。

2、煤层情况:

采5号煤层,黑色,以半暗煤为主,暗淡煤、半亮煤次之,含极少量的光亮煤,煤层结构简单,含0~2层夹矸,平均煤厚5.27m,煤层倾角6°~8°。

3、顶底板岩性:

工作面直接顶为砂纸泥岩,深灰色含植物化石,厚0~3.64m;

老顶为砂岩厚约15.3~26.8m。

4、构造情况

据工作面揭露资料分析,该工作面未发现构造,走向及倾向变化较大,局部底板有起伏变化且煤层有变薄现象,但整体煤层较稳定。

5、水文情况

工作面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为煤层之上山西组砂岩

含水层和煤层下伏的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因为这些含水层的水可以通过冒裂带和底鼓等途径直接进入矿井。由于太原组以上各含水层大都是含水性较弱,一般不会对煤层开采造成威胁。工作面上部采空区,在回采过程中已探放。

6、工作面情况

******工作面走向有效长度725m,面长150m,煤层厚度平均5.27m,于2019年6月份开始初采初放,截止2020年4月份收尾结束。

7、储量

工作面动用煤量:836744.25吨

工作面回采煤量:778172.15吨

工作面损失煤量:58572.1吨

工作面回采率:

工作面回采煤量∕工作面动用煤量=

778172.15∕836744.25=93%

工作面损失率:

工作面损失煤量∕工作面动用煤量=

58572.1∕836744.25=7%

工作面回采率符合指标要求,较好的完成了回采任务。

根据工作面的探煤厚资料、采高计算、实际回采煤量分析,工作面的主要损失为工作面落煤损失,造成工作面落煤损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工作面放煤放净后,矸石放下来,影响煤质,如果提高煤质,煤可能放不下来,会造成煤量损失。

2、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煤层有0.2米的夹矸及煤矸互叠层,致使煤层厚度变薄,也会造成煤量损失。

3、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工作面底部留有底煤,造成损失。

为此在今后的回采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尽量在不影响煤质的情况下,把煤放净,提高回采率,降低损失率。

2、杜绝工作面丢底煤现象。

3、综采工区要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要求进行放顶煤,杜绝顶煤放不透,严禁随意放煤、丢煤现象发生。

4、生产技术人员在制定和审批作业规程过程中,要保证采区及工作面回收率达标的技术措施和办法,并在回采过程中监督和检查生产区队措施、规程的执行情况。

煤矿综采区队上半年工作总结

煤矿综采区队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8年上半年我作为综采二队跟班队长,主抓生产,为落实公司《关于开展2018年上半年“治理回头看”活动通知》的文件精神,本着认真“总结、查找、提高”的思路,现对我在2018年上半年以来所开展的工作进行了回忆和梳理,现将个人总结如下: 一、2018年上半开展的要紧工作: (一)、优化提升,合理组织,生产上实现了安全、稳产 1614工作面煤层变化大,加之由于地表埋藏较浅,采面涌水量大、底板软、顶板破裂且压力大、断层构造多、加之上隅角瓦斯大诸多地质现象,给1614回采安全治理工作造成了专门大的阻力,在日常上产中我采取加强上下安全出口超前20m范畴内台棚支护治理、顶板破裂时及时跟机拉架的工作面顶板治理,上隅角挂风障和打密闭的严格操纵瓦斯治理、加强机电检修保养等措施,把各项工作做在了平常,在保证了安全的同时,实现了上半年回采期间的稳步推进。 (二)、重拳出击,狠抓煤质治理 1、在每班班前会上加强煤质治理宣传教育,提高职工重视煤质治理意识,对职工进行煤质知识再教育,让职工算清煤质这笔帐,让煤质治理工作深深印入每个职工脑海。 2、强化流程操纵,注重生产环节的现场跟踪治理。在每班生产过程中,跟班队长绝大部分时刻差不多上紧跟着煤机来回走,现场负责割煤,割煤时严格依照煤层分布,将煤机两滚筒抬起来,同时给调度汇报割煤依旧割矸,严格生产现场操纵,实现分采、分装。

3、加强水的治理,每班安排水泵工作为治水的第一责任人,紧密注意水位的变化情形,严禁水上溜子皮带,拉水煤阻碍煤质。 (三)、加强培训教育,强化职工安全意识 2018年上半年,针对职工野蛮操作。适应性违章我要紧做了以下工作:一是狠抓职工安全思想教育,教育职工在安全生产上要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实施安全意识、知识、技能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生产意识和自主保安能力。二是以现场治理为重点,围绕现场抓治理,围绕问题抓整改,班组长、技术骨干以现场为阵地,发扬“严、细、实”的工作作风,使各项安全工作做到有目标、有安排、有落实,有考核。重点抓好三机司机、上下端头、采面顶板、移溜、回柱等关键工序和重点工作的治理,有效地改善了作业环境。加大反“三违“力度,对在工作中违章操作的职工,使其在在三班班前会作检查,利用班组考核,批判教育,及时排除各种安全隐患,极大操纵了“三违”现象的发生。 (四)、讲廉洁,强化修养作好表率。 作为一个主管队长,我严格应严格遵守党的各项纪律和有关廉洁自律的规定,我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在日常工作中,我严格认确实遵守和执行公司的有关制度和要求,在思想中牢记了纪律的约束性,在职工队伍面前起到了领头示范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和和不足 回忆上半年的工作,心中既有专门多感叹。感叹是: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和努力工作,并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工作上获得了一些成绩的同时也有一些不足:从各专业部室对我队的每月

综采工作面末采及回撤期间通防安全技术措施

编号:AQ-JS-02663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综采工作面末采及回撤期间通 防安全技术措施 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for ventilation and prevention during final mining and withdrawal of fully mechanized coal mining face

综采工作面末采及回撤期间通防安 全技术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5101综采工作面,截止6月10日夜班,工作面溜头距停采线36米,溜尾距停采线40米。回采工作面已接近尾声,为保证5101综采工作面末采及回撤期间的通风防灭火安全,特编写本措施。 一、工作面回采状况及隐患分析 5101工作面是毛家庄煤矿技改矿井5#煤层首采工作面,在井田最北边,在一采区布置两个工作面,5101回撤完后,紧邻5102工作面。5#煤层相距上面4#煤层4米左右,4#煤层都已采空,由于4#与5#煤层相距太近,顶板容易破碎,工作面回采期间,给防灭火工作带来难度。 5101工作面与下一个5102工作面在一个采区,在将来给5102回采带压连成一片,漏风通道多,管理难度大,所以末采期间遗煤

处理及回撤后顺槽及停采线处的封闭处理工作是防灭火管理的重点。 二、工作面末采及回撤期间的通防管理措施 1、5101工作面末采期间,瓦斯检查员严格按《瓦斯检查点计划》规定进行瓦斯检测,测风人员严格按规定进行风量测定。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汇报相关部门及专业人员,检查及测定结果及时报送相关人员进行审阅。 2、5101工作面停采后,通风科调节一采区回风巷调节风门,使工作面风量控制在625-900m3/min范围内,通风系统调整时通风科长或技术员在现场统一指挥,调整完毕通知采区通风人员方可撤离。 3、5101工作面在停采前综采工区严格按措施规定为工作面停采、回撤造好条件,清理干净底板浮煤并外运,保证5101停采线处的顶板安全及过风断面,确证停采后的风量稳定。 4、预防工作面支架回撤后由于顶板冒落造成过风断面减小而影响通风,所以在工作面回撤前应提前安设局部通风机,具体工作如

200m采煤工作面采后总结

+200m采煤工作面采后总结 1、工作面井上下位置 井上 地表标高为+620m~+650m,距地表垂深为+380~+420m,对应地表无建筑物及水体等。 井下 S+200m采煤工作面标高在+200m~+272m之间,北为与+200m~+250m采面采空区之间的15米保安煤柱,南至矿井边界保安煤柱线,上部为与+335m水平以上采空区的保安煤柱,下部为原生煤柱(下超前出口与+200m煤巷之间有14米的煤柱,回采时下超前出口平巷与+200m煤巷之间的煤柱不采作为+200m煤巷的护巷煤柱)。工作面由南向北推进,从2013年10月-2014年1月回采结束,回采至+200m水平2号煤上山处。 2、煤层、煤厚地质情况 含煤地层:范围内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属海陆交互相和滨海沼泽相沉积,假整合于茅口灰岩之上。其岩性主要由深灰至黑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硅质石灰岩、生物碎屑石灰岩、其次为铝质泥岩、杂色角砾岩及煤层组成。底部以一层灰白色至浅灰色的

铝土岩为显著标志与茅口灰岩为界。含煤5层,即K1、K2、K3、K4、K5,其中K1煤层全区可采,其余全部不可采。按其岩性组合及含煤性,可划分为上、下二段。 上段:(P2l2):厚40~46m,平均44m。上部为灰黑色页岩、砂质页岩夹深灰色碎屑灰岩互层(标志层);中部为灰黑色页岩、砂质页岩夹灰、灰白色粘土页岩;下部为灰黑色页岩夹深灰色薄层状碎屑灰岩(标志层)及灰、浅灰至灰黑色页岩、砂质页岩、粘土页岩夹粗砂岩,含煤5层, K5煤层厚0~0.10m平均0.06m,K4煤层厚0.00~0.15m、平均0.10m,K3煤层厚0.00~0.25m、平均0.20m。K3、K4、K5均不可采。 下段(P2l1):厚38.82~65.5m,厚57m。上部为深灰色硅质灰岩(标志层);中部为灰黑色砂质页岩及灰白色粘土页岩;底部为杂色硅质角砾岩,含煤二层, K2煤层厚0.01~0.23m,平均0.12m,不可采,K1煤层在本矿区范围内厚1.05~2.77m,平均1.93m,全区可采。 二叠系龙潭组煤系地层厚79.0~106m,平均101.0m。含煤总平均厚度为2.95m,含煤系数3.0%。

采煤工作面初采初放管理规定

XX工作面初采初放管理规定 XX综采工作面面长XX米,为了加强工作面初采、初放管理工作,保证回采安全,防止回采工作面事故的发生,特制订本管理规定。 一、矿成立初采、初放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生产矿长 副组长:总工程师、安全矿长 组员:副总、生产技术科科长、安监科科长、通防科科长、综采工区区长 下设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生产技术科科长任办公室主任、安监科科长任办公室副主任,技术科、安监科其他人员任工作人员。 二、领导小组负责初采、初放期间安全措施的监督落实和安全管理工作。 三、工作面的初采、初放都必须制定专项措施,经审批后,认真贯彻执行。 四、回采工作面的初采初放: 1、工作面回采前,生产矿长必须组织有关人员对工作面范围内的巷道及生产系统进行全面检查验收,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不准移交生产。 2、扩帮刷面必须拉线扩直,支护良好。 3、工作面安装,应自下而上安装。

4、回采工作面严禁空帮空顶回采,回柱放顶顶板不及时冒落时,要及时采取措施,使其及时垮落。 5、工作面初采时,要制定专项措施,先支柱后回收取净切眼顶上的锚杆。 6、初次放顶前,领导小组及综采区队管人员必须到现场跟班落实工作面支护及生产工艺等情况,严防支护不力造成死柱等。 7、初放期间,综采区队跟班区长要跟班现场指挥,小组人员分三班现场把关,监督措施的落实和安全管理。 8、初放期间,综采工区技术副区长要及时掌握工作面顶板情况,作好初放记录,必要时要及时修改措施。 9、工作面初放时由组长组织现场跟班及队跟班区长跟班到点,现场交接,直至工作面初放结束方可结束小组活动。 10、矿调度室必要时可专列记录台帐,跟班小组成员上井后要作好现场记录描述。 11、工作面初采初放期间,对工作面及超前支护的支柱初撑力班班监测,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12、初次放顶结束必须经矿总工程师组织安全、生产、技术人员现场会审并签字批准,方可认为初放结束。 XXXX 2011年10月20日

综采队机电工作总结

综采队机电工作总结 转眼进入2020年度,我队紧紧围绕公司发展目标,按照杭来湾煤矿总体部署,根据本队所担负的任务和实际情况,半年来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展开工作: 1、生产准备方面:围绕公司六月底正式试生产,我队在2020年完成设备地面安装调试的基础上,积极展开设备下井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设备安装件的入库统计清点,查缺补漏,对短缺件,提报计划。对未到货的设备或部件,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催促完善。如完成综采工作面排水系统设计及所需设备的计划提报、完成单轨吊延长后所有管线短缺件的计划和提报工作等等。 2、根据综采设备多,战线长,生产所需的非标加工件多,避免影响生产,提前着手加工。如油脂存放车、单轨吊吊挂车、电缆车改造、运输机机尾改造、列车液管盒加工、设备列车固定等等共计五十多项。 3、调试综采辅助设备,调试双速绞车、临时泵站、液压单轨吊电缆吊挂车。 4、完成综采设备入库存放及液压支架野外防冻工作。并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看守,实现综采设备安全过冬,综采设备零丢失零损坏。 5、积极准备设备安装及生产所需的备品备件,完成了综采队库房搬迁与整理工作。为设备入井安装及生产准备打好基础。

二、队伍建设方面:根据我队是一支新组建的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且对我矿所用的这套设备比较生疏。我们从以下几方面为抓手,搞好队伍建设: 1、积极与设备采购中心沟通,联系各设备厂家到矿进行技术培训。JOY公司分别培训三机(刮板机、转载机、破碎机)24学时、液压支架48学时、采煤机机械部分24学时。 2、编写了综采设备操作规程、保养维护规程。并组织讨论学习。 3、正式组建了班组:检修班、生产一班、生产二班、生产三班。提前磨合队伍。 4、出台了各项机电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管理,避免漏洞,提高队伍凝聚力。 5、完成了所有职工特殊工种操作证的培训考试工作。 6、完成了《白国周管理办法》、《风险预控管理》的培训考试工作。 完成了综采队库房的搬迁与整理工作。

F6102综采工作面末采总结

F6102综采工作面末采、贯通总结2010年10月8日中班主回撤通道贯通调节巷内木垛支设完毕开始恢复生产,F6102综采工作面进入末采、贯通生产阶段,此时机头距回撤通道37.5,机尾距回撤通道40.2m。 2010年10月11日夜班工作面推进至预定铺网线,F6102综采工作面开始铺设第一根钢丝绳及金属网,标志着首采工作面开始进入末采铺网阶段,截止2010年10月19日早班F6102综采工作面与主回撤通道贯通以及清煤挑梁工作结束,工作面末采作业共历时9 天(包括10月16日停产等压一天及10月18日-19日清煤挑梁两天),在此期间工作面共铺设金属网13360㎡,钢丝绳20根,割煤24刀,顺利、圆满地完成了末采、贯通任务。 一、末采、贯通期间每日进度 1、2010年10月11日 当日工作量:工作面割煤一刀;打设锚杆143根,锚索两根,铺网五茬(单层金属网),铺设并预紧第一根钢丝绳。机头距停采线20m,机尾距停采线20m。 2、2010年10月12日 当日工作量:割煤四刀,工作面开始铺设双层金属网;铺网四茬(双层金属网)共九茬;铺设钢丝绳两根(共三根);机头距停采线16.7m,机尾距停采线15.4m。 3、2010年10月13日 当日工作量:割煤三刀,工作面铺设双层金属网三茬(共十二茬);

铺设钢丝绳三根(共六根);机头距停采线12.4m,机尾距停采线13.1m。 4、2010年10月14日 当日工作量:割煤三刀,工作面铺设双层金属网三茬(共十五茬);铺设钢丝绳三根(共九根);机头距停采线11m,机尾距停采线9.3m。 5、2010年10月15日 当日工作量:割煤四刀,工作面铺设双层金属网铺网四茬(共十九茬);铺设钢丝绳四根(共十三根);机头距停采线:6.9m,机尾距停采线6.8m。 6、2010年10月16日 当日工作量:割煤三刀,工作面铺设双层金属网四茬(共二十三茬);铺设钢丝绳二根(共十五根);机头距停采线 5.3m,机尾距停采线5m。顶板周期来压且压力成增长趋势,从当日早班开始停产等压,等压期间前后两顺槽补设单体48根,工作面清理浮煤,运输三车物料升井。 当日工作面压力:最大值48.7 Mpa。平均值32.3Mpa。 7、2010年10月17日 当日工作量:割煤二刀,工作面铺设双层金属网两茬(共二十五茬);铺设钢丝绳二根(共十七根);机头距停采线 3.5m,机尾距停采线3.3m。当日早班开始恢复末采生产;两顺槽补设单体9根,运输六车物料升井。 当日工作面压力:最大值53.5 Mpa。平均值38.3Mpa。

回采工作面采后总结

古蔺煤矿(西段)有限责任公司11255采煤工作面采后总结 编制人: 地测副总: 总工程师: 编制单位:地测科 编制日期:2020年3月26日

古蔺煤矿(西段)有限责任公司 11255采煤工作面采后总结 一、11255采煤工作面地质情况: (一)、回采范围煤层赋存状况及储量: 二、煤层特征 1、煤层的物理化学特征: 注:本矿C25煤层无自燃倾向,煤尘无爆炸性险。 2、煤层顶板及底板岩性

3、煤层顶、底板矿压特征: 根据开采过程中观测数据,符合作业规程的设计要求。 三、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简述: 该工作面位于井田中部、一采区+580m水平以上,东为上阶段C25煤层采空区,南为11256采面采空区,西为二采区22251采煤工作面,北为一采区C25煤层采空区。回采标高为+653~+601m;区内构造简单,煤层为北东-南西走向,倾向330°,倾角18°,煤层厚薄基本一致,为1.21~2.08 m,平均厚度1.40 m。 水文情况: 本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工作面运输巷顶板无淋水,底板无涌水。但部份大气降水会通过裂隙渗透。在回采过程中进行观察水量每小时0.2立方米左右,通过水沟进行疏导经机巷水沟自流入四石门水沟自流+580m主平硐水沟自流至地面。 与邻近煤层及采空区的关系: 本工作面东为上阶段C25煤层采空区,南为11256采面采空区,西为二采区22251采煤工作面,北为一采区C25煤层采空区。地表为老鹰石东面,在开采过程中未出现地表裂隙和滑坡现象。 地质构造对开采的影响: 从已回采的运输巷、回风巷的揭露情况并结合该区域的地质资料分析,F2断层对该工作面基本无影响。 四、采煤方法

93上03工作面采后(回采率)总结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济宁二号煤矿93上03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 编制单位:地测中心 编制: 审核: 科长: 2011年8月13日

一、工作面概况 93上03工作面位于九采区东部,东临93上02工作面采空区;南到井田边界煤柱;北到九采3上轨道下山;西侧位九采3上轨道上山。 工作面位于井田南部,南阳湖农场一分场东340m,南阳湖农场二分场东北116m,地面为农田。 该面于2010年10月1日正式回采,2011年7月13日停采,面宽243.0m,实际回采长度747.45m,揭露煤层厚度1.2~2.2m,平均厚度1.95m,工作面动用储量48.46万t,采出量47.67万t,落煤损失0.79万t,工作面回采率98.37%,损失率1.63%。 面内多处受断层发育影响,造成断层附近撇三角煤,地质损失面积合计9662m2,损失煤厚0.86m,地质损失共计1.14万t,按规定程序履行了报批。二、煤层及顶底板情况 93上03工作面所采煤层为山西组3上煤层,煤层底板标高-645.8~735.9m,煤层倾角2~10°,平均4°。煤层局部含一层厚0.3m左右的泥岩夹矸;煤层厚度变化较大,总体趋势为南部厚、北部薄。煤层普氏系数(f)一般在2.1左右,为软~中等硬度煤层。 老顶以灰白色中砂岩为主,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平均厚4.7m,顶板为灰黑色粉砂岩,平均厚9.8m;底板为灰黑色泥岩,具膨胀性,平均厚1.5m,老底为浅灰色细砂岩,泥质胶结,平均厚19.0m。 三、地质构造情况 该面煤层起伏变化较大,煤层倾角2~10°,平均4°,宽缓褶曲发育,走向北部近NNW向,中部近EW向,南部SW向,总体趋势南部高、北部低。

工作面初采初放和收作的安全标准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工作面初采初放和收作的安全标准正式版

工作面初采初放和收作的安全标准正 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初采初放安全标准 1、新工作面投产前,生产矿长必须组织有关人员对工作面范围内的巷道及生产系统检查验收。采煤技术员编制初采技术措施。 2、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前,必须成立以生产矿长为首的初放领导机构,召开专题会议,制定专门措施。 3、初次放顶前,初放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会审,经检查确认后,方可进行初放工作。 4、工作面初放期间,派小组成员到现

场跟班指挥初放工作。 5、在工作面初放期间,矿技术部门的采煤主管和区队技术人员应及时掌握工作面顶板变化情况,填写初次放顶日志,必要时补充修改安全技术措施。 6、在工作面初放期间,矿调度室要认真掌握工作面初放情况,作好专项记录,每天向公司调度室汇报初次放顶情况。 7、长壁单体支柱工作面,凡初次放顶直接顶冒落高度达不到采高的1.5倍时,必须采取加强支护措施。如直接顶悬露跨度超过初次垮落步距时,必须加强支护制定并落实强制放顶措施。 8、在采用单体支柱进行刷面过程中,凡遇工作面软底时,要求支柱一律穿鞋、

【最新】煤矿工人工作总结12篇

【最新】煤矿工人工作总结12篇 _煤矿工人工作总结范文_篇 煤矿工人工作总结范文1 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在一年里,我在矿领导.部门领导及同事们的关心与帮助下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在思想觉悟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本年度的工作总结主要有以下几项 1.思想政治表现.品德素质修养及职业道德.能够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积极学习政治理论;遵纪守法,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主动认真的学习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 2.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具体工作.我是六月份来到煤矿工作,担任矿行政秘书,协助办公室主任做好工作.行政工作琐碎,但为了搞好工作,我不怕麻烦,向领导请教.向同事学习.自己摸索实践,在很短的时间内便熟悉了各项工作,明确了工作的程序.方向,提高了工作能力,在具体的工作中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工作思路,能够顺利的开展工作并熟练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 在这一年,我本着把工作做的更好这样一个目标,开拓创新意识,积极圆满的完成了以下本职工作 (1)协助办公室主任做好了各类公文的登记.上报.下发等工作,并把原来没有具体整理的文件按类别整理好放入贴好标签的文件夹内,给大家查阅文件提供了很大方便; (2)做好了各类信件的收发工作,底协助好办公室主任顺利地完成了年报刊杂志的收订工作.为了不耽误工作,不怕辛苦每天按时取信取报,把公函,便函及时分发到部门及个人. (3)协助好办公室主任做好科室的财务工作.财务工作是一项重要工作,需要认真负责,态度端正.头脑清晰.我认真学习学校各类财务制度,理清思路,分类整理好各类帐务,并认真登记年底以前完成了学院年办公用品.出差.接待.会议.教材.低值易耗等各类帐务的报销工作.科室的财务工作正进一步完善规范,我会在新的一年再接再厉把工作做的更好. (4)做好公章的管理工作.公章使用做好详细登记,严格执行公章管理规定,不滥用公章,不做违法的事情. (5)做好办公用品的管理工作.做好办公用品领用登记,按需所发,做到不浪费,

××煤矿综采工作面末采安全技术措施

. ××煤矿×××综采工作面 末采柔性网贯通安全技术措施 人:负责制人:××编编制单位:××队编制时间:××年××月××日资料Word

. 审批栏 资料Word .

目录 一、×××综采工作面概况和末采段地质条 件 (1) 二、回撤通道支护情 况 (1) 三、危险源辨 识 (2) 四、贯通前期准备工 作 (3) (一)采高调整及顶底板控 制 (3) (二)矿压观 测 (3) (三)贯通标识准 备 (4) (四)工作面铺网前材料、工具等设备准 备 (4) 五、贯通过程及安全措 施 (5) (一)贯通过程主要工 序 (5) (二)打眼时的安全技术措 施 (5) (三)树脂纤维网运输安全技术措 施 (6)

(四)工作面上网、铺网安全技术措 施 (8) (五)铺网时的安全技术措 施 (10) (六)贯通过程及贯通质量控制安全技术措 施 (11) (七)预防冒顶、片帮安全技术措施 ........................................................................................ 12 (八)贯通清煤安全技术措 施 (12) (九)挑梁及连网安全技术措施 (13) (十)煤质保证安全技术措 施 (13) (十一)防治水安全技术措 施 (14) (十二)材料使用、回收等管理规定 ........................................................................................ 15 (十三)其他安全措 施 (15) 六、通风要求及避灾路 线 (16) (一)通风要 求 (16) (二)避灾路 线 (17) 七、劳动组

采煤工作面总结

采煤工作面总结

21091工作面采后总结 编制单位 编制 审核 部长 总工程师 二00八年九月十八

21091工作面采后总结 昌泰矿21091工作面垂直对应地表上覆、小魏楼村庄稼和杨树林,地面没有其它地面设施,地面标高+283.00~+286.00m,该工作面北部为后高村断层;东部为东21轨道巷和皮带巷,南部为21采区轨道下山和皮带下山;西部为未开采的21071工作面。该工作面的走向长320~340m,倾斜长90m,工作面标高+7.0m~-1.7m。 21091工作面自2007年10月24日开始回采工作,2008年9月18日工作面回采工作已全部结束。现将整个回采过程中地质、水文地质及储量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具体情况作以全面的分析、总结如下,并以此为参考与借鉴,为今后21采区及21扩大采区及21扩大采区各工作面的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开展提供可靠依据,更好地为矿井生产工作提供服务。 一、煤层赋存情况 21091工作面回采范围内煤层呈黑色、粉末状、光亮型,版金属光泽,工业牌号为三号无烟煤;该工作面煤层局部有夹矸,总体上看煤层赋存较稳定,但局部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其最大厚度为6.0m,最小厚度为1.8m,平均厚度为3.9m,煤底板产状大致为110°~180°∠4°~12°。工作面回采期间,我们对各回采推进位置的地质、水文地质变化进行现

场观测,并探测准确煤厚资料,分析煤底板变化规律,作出预报、临时预报,为工作面的正常回采提供可靠的地质、水文地质资料,正确的指导生产,保证了工作面回采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煤层顶底板情况 21091工作面煤层老顶为中粒砂岩(大占砂岩),灰色、中粗粒,以石英、长石为主,含云母片。其最小厚度为1.35m,最大厚度为3.13m,一般厚度为2.23m;煤层的直接顶板为深灰色砂质泥岩,含大量的植物化石碎片及云母片,一般厚度为12.64;煤层的伪顶为炭质泥岩,厚度0.2~1.2m,灰黑色,炭质成份高。煤层的直接底板为深灰色砂质泥岩,含植物化石碎片及云母片,其最小厚度为7.1m,最大厚度为8.96m,一般厚度为8.03m;煤层的老底为L8灰岩,深灰色,致密、坚硬、含动物化石及方解石脉,其最小厚度为1.72m,最大厚度为2.07m,一般厚度为2.0m。 三、地质构造 1、根据该工作面上、下付巷、切巷掘进过程中所揭露地质资料及钻孔资料分析、本工作面地质构造条件相对比较简单,整体上看,煤层底板呈单斜构造,煤底板产状大致为230°∠2°~16°。同时工作面掘进过程中据上、下付巷资料得知,受煤层顶、底板起伏变化的影响,工作面局部煤层较薄,回采过程中出现过打顶、底现象。

工作面初采初放措施方案

综采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工作面简介 一、工作面概况 xxx工作面地表位于xx镇xxxx坡,大部分为粱峁、阶地、沟坎,地表高程约+946~+1178m。北端地表地势较平坦,黄土地貌为主;中部、南部受雨水冲刷冲沟发育,以梁峁沟谷地貌为主。沟谷受流水冲刷切割较深,沟谷两侧边坡较陡,梁峁区植被覆盖。地表冲沟一般呈北西-南东走向。沟一般为第四系黄土,局部受侵蚀基岩出露,地表盖层厚度为86.55~270.48米。 xx工作面位于xx盘区东侧北部,08勘探线附近,为我矿x盘区首采工作面。该工作面西边为xx,东边为x煤中央大巷,北边为红涯河保护煤柱,南边为x盘区开拓大巷。该工作面地理坐标围为:X:xxxxxx;Y:xxxxxxxx;煤层埋深为547m~730m。 工作面上覆3煤,下伏4下1煤,走向长度3046m,倾向长度240米,停采线位置见附图,工作面标高+374.062~+450.356。 二、工作面地质特征 1、煤层 该工作面回采煤层为4号煤层,煤层结构较简单,煤层中含夹矸0~2层,夹矸厚度:0~0.7m,夹矸岩性为泥岩。4煤,黑色,半暗淡型煤,沥青光泽,褐黑色条痕,参差状、阶梯状断口,条带状结构,层状构造。结构:3.14(0.11)0.68。本区域位于古河道

区为中高硫煤,下部含有黄铁矿结核,煤层厚度(含夹矸)在3.14~4.12m之间,平均厚度3.93m。 2、煤层顶底板特性 老顶,细粒砂岩、中砂岩或粗砂岩,厚度1.95~13.3m,平均5.45m,棕红色,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泥质胶结,弱风化岩体较完整成块状。含少量硕石,裂隙发育。 直接顶,泥岩、细砂岩、粗砂岩,厚度1.99~4.09m,平均2.09m,棕红色,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泥质胶结,弱风化岩体较完整成块状。含少量硕石。中间夹灰绿色泥岩薄层,裂隙发育。 直接底,泥岩、细砂岩,厚度2.02~5.32m,平均3.67m,灰色泥岩,水平层理,夹灰绿色砂质泥岩,部分地段为铝质泥岩,薄层及细砂岩薄层,见镜煤条带。裂隙发育。 老底,泥岩、细砂岩,厚度3.18~6.4m之间,平均4.22m,灰白色,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泥质胶结,弱风化岩体较完整成块状。裂隙发育。 3、构造特征 ①褶曲 根据xxx实测地质资料、地质精查报告、三维地震勘探综合显示,受xxxx背斜影响,该背斜以南地层为1°左右上坡。该北斜以北地层为2°左右下坡。 ②断层 xx工作面累计揭露断层10个,全部为正断层,落差0.7-6.8

年煤矿综采队上半年工作总结下半年工作计划

年煤矿综采队上半年工作总结下半年工 作计划 篇一:煤矿准备队年年中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张家峁矿业有限公司 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生产准备队 XX年7月1日 准备队XX年年中工作总结 进入XX年以来,准备队在公司党政领导的正确带领和关怀下,积极学习五精管理,执行五精标准,把业务范围内的标化工作作为区队的日常工作来抓,在“抓亮点,出形象,做精品工程”方面下工夫;同时在企业建设上积极响应公司企业文化的学习与员工行为规范的推行;时刻加强队内职工素质的提高工作,为区队的精细化管理奠定一定基础。 XX年上半年,我队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不断提高区队领导班子能力,强化班组建设; 在上半年的区队管理工作中,准备队党政同心、工作同向、遇事沟通,领导班子自觉以公司利益,区队利益为重,大事讲原则,小时讲风格。正是由于管理层的精诚团结、见

困难上、见荣誉让、见责任抗的宽阔胸襟在领道班子里形成了配合默契、高效运转、上下同心共创一流区队的浓厚气氛,为我队及时顺利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工作提供了思想保证。另外,为不断完善区队管理制度和管理风格上的探索及优化,在上半年里我队每月召开三次对干总结会议,进一步推行旬总、旬检、旬考的管理思路;每天实行队长碰头会,落实责任,量化工作,严格考核;为我队的高效管理提供了保障。 在班组建设中,积极学习白国周班组管理模式,以“三细、三勤、三到位、三不少、三必谈、三提高”作为班组建设指南;加强对班组长的培训学习,要求做到人人一技之长,工作以自己为先;发挥班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下井工作要走在前,下班升井要走在后。以班组为单位推行班前礼仪法、菜单式交接法、互助联保法、亲情和谐法。把班组打造成民主积极、安全高效的区队中的分子。 二、身体力行实现安全生产; 我队主要工作是进行巷道日常清理维护、排水、防火墙的施工等,作业特点施工面广、点多线长人员分散较难管理,作业点现场环境复杂等,针对这些原因,我队采取队长全面负责安全生 产工作,副队长负责安全文化建设及绩效考核工作并对井下作业点进行跟班管理制度。在行政上领导班子团结奋进

综采工作面末采安全技术措施

编号:发放号: XXX煤矿 XXX综采工作面末采 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人: 审核人: 区队长: 施工单位: 编制日期: 年月日 会审单位及人员签字

安监科:年月日机电科:年月日调度室:年月日通防科:年月日机电矿长:年月日生产矿长:年月日安全矿长:年月日总工程师:年月日 审批意见 同意执行本措施,特补充以下意见: 1、 2、 3、 4、 5、

XXX综采工作面末采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矿生产组织安排,XXX综采工作面推采至距停采线20m的位置时开始进行施工,为保证末采施工质量及作业安全,特制定此末采安全技术措施。 一、末采前准备工作及施工要求: 1、调整工作面:当工作面距离停采线20m前,要求工作面调采与停采线平行,采煤机必须沿顶板截割,顶板可留有200~300mm的硬煤来维持顶板完整性,根据顶板变化及时调整工作面底板倾向坡度,保持平缓。 2、施工锚索+工字钢悬吊梁(附图I):当工作面煤壁距离停采线100m时开始加固胶带顺槽顶板,施工悬吊梁段巷道长度为12m。从停采线位置开始向里采用锚索加12号矿工钢加固顶板。锚索间排距为800×1000mm,工字钢横向布置。此项工作任务必须在工作面煤壁距离停采线60m前完成。 1)材料规格: (1)锚索使用直径为长度为9m的锚索。 (2)工字钢采用长度为长的12号矿工钢。

(3)树脂锚固剂型号为Z2360和K2335,锚固剂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2)施工质量要求: (1)、锚索的预紧力不小于260KN。 (2)、每根锚索采用一支K2335和两支Z2360锚固剂进行锚固:K2335在前,Z2360在后。如顶板破碎锚固剂用量适当增加。 (3)、锚索露出锁具长度为150~250mm。 3、卧底:两顺槽从停采线位置开始向里卧底,卧底长度为15m,卧底后巷道高度不小于。卧底采用风镐配合手镐一次成巷。 4、施工悬挂钢丝绳锚索(附图II): 距离停采线约4m的位置在两顺槽巷道肩窝(煤柱侧)向工作面方向间隔800mm施工14根固定钢丝绳头锚索,锚索角度与水平方向成30°。锚索规格:直径为,长度为7m的锚索。 XXX轨顺锚索:14根锚索穿过长约10m的40T链(40T溜链用连接环相连),并用锁具固定,连接环用螺栓满口上紧。 XXX胶顺锚索:每根锚索露头与长约的40T链用锁具固定。米长40T链用连接环连接单根链而成,连接环用螺栓满口上紧。 5、末采期间工作面通风工作由通防科具体安排。 二、工作面调整采高: 1、当工作面煤壁距离停采线20m时开始调整工作面采高,原则上工作面每刀抬底约20cm,要求当工作面煤壁距离停采线约13m前采高降至4m。 三、悬挂第一道钢丝绳(附图II): 1、施工钢丝绳生根锚杆:打眼前,三机闭锁,打出工作面所有支架护帮板,用锚杆钻机沿工作面在支架顶梁前端平齐的架间顶板上每隔20m(约11架)打一个锚杆眼。打眼后,每个锚杆采用1个Z2360和1个K2335树脂锚固剂进行锚固(K2335在前,Z2360在后)。锚杆带托盘和螺帽。要求锚杆与水平方向成75°且向前倾斜。 2、将钢丝绳沿工作面煤壁由机尾拉至机头后,先将机头钢丝绳的绳头穿过第一根锚索的40T链反向对折,采用至少三个参数匹配的绳卡正反固定,钢丝绳的搭接长度不小于

22201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

永煤公司永锦能源 河南煤化集团用心做事追求卓越 22201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

云盖山煤矿二矿 目录 第一节设计总结 (1) 一、22201综采工作面采区设计、巷道布置情况 (1) 二、22201综采工作面运输顺槽 (2) 三、22201综采工作面轨道顺槽 (2) 四、22201综采工作面开切眼 (2) 五、设计好处与不足 (2) 第二节安装、回撤分析与总结 (3) 一、22201综采工作面安装 (3) 二、22201综采工作面回撤 (6)

三、22201综采工作面推进740M后对接 (7) 第三节工作面回采分析总结 (8) 一、厚煤层工作面在初采初放时压力小,初采初放安全可靠 (8) 二、薄煤层给22201工作面回采带来的影响 (8) 三、22201综采工作面过薄煤带期间方法 (8) 四、22201综采工作面过变坡点采取措施 (11) 五、22201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瓦斯治理 (12) 六、回采末期轨道顺槽顶、帮部变形严重 (12) 七、回采期间防治水管理 (13) 八、回采期间通风、防尘、防火管理 (14) 九、22201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技术创新 (14) 第四节煤质管理 (15) 第五节安全管理总结 (15) 第六节技术经济管理分析与总结 (15)

22201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 22201综采工作面位于云盖山煤矿二矿+60m水平、Ⅱ采区,该采面的构造形态为走向北东、倾向南东的单斜构造,煤层倾角12°~15°,走向NE35°~42°,倾向SE55°~48°。开采煤层为二1煤层,通过对地质资料和该工作面上下顺槽的掘进情况分析及相邻采面回采情况证实,该工作面开采范围内二1煤层赋存情况较稳定,全区可采,工作面上部为万迪煤矿采空区,东部为回风下山,西部为矿井边界煤柱,下部为22203综采工作面,工作面标高为+130~+180m,倾角12~15°,平均14°,煤层平均厚度4.35m,地面标高+325~+385m,可采储量103.6万吨,22201综采工作面产出煤量为167.5万t。 本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一次采全高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的综采放顶煤采煤方法,由西向东推进。工作面轨道顺槽长1190 m,运输顺槽长1170m,平均走向长度为1180m,倾斜长147/192m,工作面推进740m 后沿倾向延长45m。 22201综采工作面2010年4月13日开始进行正式生产,2012年6月19日开始进行设备回撤,2012年8月5日回撤结束,共回采26个月。 第一节设计总结 一、22201综采工作面采区设计、巷道布置情况 22201工作面总体为一单斜构造,煤层倾角12°~15°,从工作面上、下顺槽实际揭露情况来看,上、下顺槽构造、煤层变化较复杂,掘进期间工作面内共揭三处薄煤带,对采面回采带来一定影响。上部为万迪煤矿采空区,东部为回风下山,西部为矿井边界煤柱,下部为22203综采工作面。22201轨道顺槽与+168m车场相连,22201运输顺槽与+112m运输斜巷相连。

综采一队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2012年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安排

综采一队 2012年11月10日 2012年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安排年终岁末,不平凡的2012年在人们的不断奋进中,即将成为过去,回顾我队一年来的工作,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矿七届一次职代会和矿第二次党代会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矿、区年初制定的安全奋斗目标和总体工作思路,以实现安全生产为目标,以强化现场安全管理为重点,以“三项建设”为主线,把抓好安全工作提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来,工作中紧紧围绕矿职代会提出的总体思路和“23166”工作目标,强化管理,夯实基础,加快“六大系统”改造,强化五个规范管理,着力建设安全示范队组,加大隐患整治力度,全面改善安全作业环境。加强对职工安全避险、避灾、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强化事故救援演练,进一步提高职工的应急救援、抢险技能。实施“质量标准化管理”、“准军事化管理”。 二0一二年工作总结 2012年1——11月份累计生产原煤1396298吨,安全形势良好,没有出现一起重伤及以上事故,质量标准化工作持续有效进行,推行

技术革新,推广新项目,严格执行工序标准化工作,管理明细化,确保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我队针对年初确定的奋斗目标,通过每月召开的周二例会根据现场情况将产量任务层层分解到各个小班并及时制定月产量组织措施和激励机制,遇到了工作面条件困难的时候以奖代罚,保证了正常生产。影响全年正常生产的主要因素有:12401工作面滚帮大,机尾沿空留巷隔离墙体的充填,刮板运输机机尾架设平台打锚杆,皮带巷超前内压力大巷道变形严重。 一、完善制度,科学管理 一年来,我们坚持依法治队,强化安全责任制的落实,从加强班子建设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加大现场管理力度和安全管理明细化考核验收力度入手,根据矿相关要求,结合我队实际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各种制度,根据生产实际和需要,先后制定了《准军事化管理制度》、《职工安全知识培训学习制度》《“手指口述”组织措施及考核办法》《工资分配方案》《职工行为规范》等多项制度措施,并在实践中狠抓落实,将生产、安全、质量标准化和经营指标等全部纳入明细化管理考核中,实行过程控制,每日每班对照各项标准制度,从干部到工人进行考核评比,做到奖罚兑现,日事日毕,加强班组管理,开展班组竞赛,月末进行“白国周班组”考核评比,实现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形成了事事有标准,件件有规范,人人有考核,好坏有奖罚的管理考核体系,为全年各项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安全责任落实到实处

综采工作面末采贯通挂网总结报告

43321综采工作面末采贯通总结报告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写人:________________

1 43321综采工作面概况及地质说明1.1工作面概况及地质说明书 表1 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 巷道煤层特征煤层3-1煤厚 2.5 产状倾角在0-5°之内 巷道 煤层 描述 3-1煤层厚度2.35-2.6m,煤层平均厚度为2.5m。煤层结构较简单,厚度 稳定。开口段基岩相对较厚,切眼段较薄。3-1煤:煤岩组分以亮煤为主,次 为暗煤夹镜煤条带,层面分布少量丝炭。属半亮型,少量半暗型煤。层状构 造,中细条带状结构。局部地段煤内裂隙面含黄铁矿及方解石薄膜,也有呈 星点状的。 煤层顶底板情况顶底板岩石名称及其征厚度(米)老顶粉、细砂岩,部分地段具交错层理。10.1~21.83 直接顶 以粉砂岩为主,部分地段为泥岩、炭质泥岩,部分地段 含薄煤线。 0~0.56 伪顶 炭质泥岩以粉炭质泥岩为主,部分地段为泥岩、粉砂岩,局 部不含该层 0~0.25 直接底 以粉砂岩为主,部分地段为炭质泥岩;部分地段具交错 层理,含植物化石。 0~7.15 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瓦斯瓦斯含量很低 煤尘具爆炸性危险 煤的 自燃 本区煤层为很易自燃区,自燃倾向等级为I级,发火期一般在3—4个月,发火期较短 地温无高温区,无地热危害属,属地温正常区 地压正常 43321工作面推采长度1297米,工作面长度240米,面积311280平方米。该综采工作面位于丁七沟北西侧,属南部区3-1煤层,北西为43319工作面为矿采

空区,工作面切眼临界井田边界。回采工作面地面标高为1172.6~1209.1M,底板标高为1133.71~1142.07M。煤层倾角0o~3o,平均厚度2.60米,地质储量104.3万吨,可采储量95万吨,可采期为六个月。 附图1 43321综采工作面柱状图 1.2工作面水文地质 本工作面构造总体呈宽缓的波状起伏,回采推进方向为正坡推进,地质构造简单,无明显断裂构造。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简单,地表大部被第四系松散层所覆盖,工作面上方无地表水,主要含水层有第四系松散层潜水和中生界侏罗系碎屑岩类潜水。据现有地质及周边钻孔资料分析,地面标高1172.6-1209.1米,总体趋势呈南西高北东低;松散层厚度为3.95-29米,最厚处位于回撤通道区域,最薄处位于回风巷道中部;基岩厚度为15-30米,基岩最薄处在运输顺槽距回撤通道约150米左右,在回风顺槽距回撤通道约330米左右;工作面运输顺槽高于回风顺槽。 依据地质部门提供的资料,煤层顶板为中硬岩石,冒落带、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采高按2.5米计,导水裂隙带高度为40米左右,由于在回风顺槽中部距丁七沟火烧区较近,工作面上覆基岩垮落后,裂隙带必然沟通上覆火烧区裂隙水,对工作面构成危害。固工作面排水能力应不小于100m3/h。

黑眼泉煤矿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

巴里坤银鑫矿业投资有限公司黑眼泉煤矿 N A1103工作面采后总结 黑眼泉煤矿地测科 二0一五年一月

会签栏 编制年月日科长年月日安检科年月日地测副总年月日生产矿长年月日总工程师年月日领导批复及意见

一、工作面概况 NA1103综采工作面位于11采区北翼,是黑眼泉煤矿首采工作面,东邻NA1104工作面(计划);南至井筒保护煤柱;北至DF1断层保护煤柱;西邻NA1102工作面(正在准备)。工作面于2013年8月16日正式回采,2014年12月25日停采,面宽193.5m,实际回采长度2070m,揭露煤层厚度0.6~3.9m,平均厚度2.94m,工作面动用储量144.69万吨,采出量137.28万吨,顶煤、底煤损失7.41万吨,工作面回采率95%,损失率5%。 工作面面积为402182㎡,范围由以下坐标连线圈定: 序号X(m) Y(m) 1 4896140.044 428182.138 2 4896140.044 428380.760 3 4898176.041 427835.216 4 4898152.779 427645.766 工作面位于井田北部,地表为平原型丘陵地形,被第四系洪积、冲积层及戈壁砾石所覆盖,偶有少量植被,回采范围内无建筑及常年地表径流。 NA1103工作面地形地貌图

二、煤层及顶底板情况 1、煤层 工作面所采煤层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A1煤层,煤层底板标高+1458.7m~+1526.8m。煤层倾角8~12°,平均10°。煤层厚度0.4m~3.8m,平均2.94m。煤层局部含一层厚0.01m左右的泥岩夹矸;煤层厚度总体稳定,局部变化频繁,变化波动较大。煤层普氏系数(f)一般在2.1左右,为软~中等硬度煤层。 工作面煤质稳定,是良好的配焦用煤。煤种为44号气煤。发热量5000~5800Kcal,平均5600Kcal。灰份25~30%,平均28%。水份5~6%。挥发份36~38%。硫份0.8~1.2%。精煤产率25~38%。中煤产率52~56%。 煤质化验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