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器伤及职业暴露试卷试题.docx

锐器伤及职业暴露试卷试题.docx
锐器伤及职业暴露试卷试题.docx

锐器伤及职业暴露试题

科室:姓名:成绩: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职业暴露后,我院 HIV 抗体追踪监测方案:(以医生开出的检验单为准)()

A、于暴露后的0、 4、 8、 12 周及 6 个月进行

B、于暴露后的0、 4、 8、 12 周及 12 个月进行

C、于暴露后的0、 8、 12、 24 周及 12 个月进行

D、于暴露后的0、 4、 6、8 周及 3 个月进行

2、职业暴露后,我院梅毒抗体追踪监测方案:()

A、于暴露后的0、 2、 8周进行

B、于暴露后的4、 8、 24 周进行

C、于暴露后的8、 16、 32 周进行

D、于暴露后的3、 6、 12 个月进行

3、职业暴露后,我院丙肝抗体追踪监测方案:()

A、于暴露后的0、 4、 8个月检测丙肝抗体及肝功能 B 、于暴露后的4、 8、 12个月检测丙肝抗体及肝功能

C、于暴露后的4、 6、 8个月检测丙肝抗体及肝功能 D 、于暴露后的2、 4、 8 个月检测丙肝抗体及肝功能

4、职业暴露后,我院乙肝抗体追踪监测方案:()

A、于暴露后的0、3、6 个月检测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 B 、于暴露后的 1、3、6个月检测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

C、于暴露后的2、4、8 个月检测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 D 、于暴露后的3、 6、12个月检测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

5、暴露情况可按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其中重度是指:()

A、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B、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

C、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D、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6、预防性用药的原则:()

A、最好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 4 小时内开始

B、最迟不得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24 小时服药

C、即使超过24 小时,也应该实施预防性用药

D、以上原则均适用

7、预防性用药方案中基本用药程序一般指“用两种逆转录酶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天”

A、 14

B、 28

C、 35

D、 42

8、职业暴露的实验室结果,需由检验人员先告知()记,再由()告知()

A、院感科;院感科;暴露者

B、暴露者;暴露者;院感科

C、暴露者;院感科;暴露者

D、院感科;暴露者;院感科

9、标准预防,是针对所有的患者,在未诊断之前采用的普遍预防措施,以降低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病原体传播

的危险性。其主要内容有:()

A、洗手与手消毒

B、手套、帽子、口罩及防护眼镜、穿长工作服

C、用过的针头、刀片或其他尖锐器械应立即放入有标签的利器盒内,用过的针头不需要再套针帽。

D、以上均是

10、针对预防,是针对已明确诊断的、能够播散病原体的患者,医务人员对于这些病原体需要有除标准以外的

预防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

A、计划免疫

B、空气传播预防,采用紫外线、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喷雾等空气消毒:

C、飞沫传播预防、接触预防、皮肤黏膜暴露后的药物预防

D、以上均是

11、传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的消毒处理措施为()

A.消毒、彻底清洗干净、消毒或灭菌B.彻底清洗干净、消毒或灭菌

C.消毒或灭菌D.消毒、彻底清洗干净

12. 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的灭菌方法是()

A.戊二醛浸泡10 小时B.压力蒸汽C.过氧乙酸浸泡30 分钟D.福尔马林熏24 小时

13、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为()

A .外源性医院感染B.内源性医院感染 C .外源性医院感染和内源性医院感染D.交叉感染

14、被 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注射乙肝疫苗的最高时限为()

A. 12 小时内B. 24 小时内C. 48 小时内 D . 7 日内

15、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控理念是什么()

A 一般预防B标准预防C接触隔离D以上都对

二、多选题(每题 5 分,共 30分)

1、职业暴露后报告处理程序()

A 报告科室负责人

B 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

C 主管部门尽快评估职业暴露情况D24小时内采取预防措施

2、个人防护用品包括()

A、口罩

B、帽子 C 、防护衣D、眼罩E、手套

3、下面带有锐器伤防护装置的安全器械有:()

A 、自毁式注射器B、密闭式防针刺伤型留置针C、针尖回缩式一次性输液器 D 、普通注射器

4、职业暴露后处理正确的是()

A、使劲挤压伤口,尽量多挤出血液

B、依靠重力作用尽可能使损伤处的血液流出,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C 、有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的乙醇、 %的碘伏进行消毒

D、粘膜暴露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的粘膜,直至冲洗干净。

5、职业暴露后报告处理程序()

A 、报告科室负责人B、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

C、主管部门尽快评估职业暴露情况

D、24 小时内采取预防措施

6、体液包括:()

A、胸腔液

B、羊水

C、心包液

D、阴道分泌物 E 、脑脊液

三、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10分)

1、锐器伤是由锐器造成的皮肤损伤。()

2、锐器盒盛满整个锐器盒的三分之二时,应及时处理。()

3、当医务人员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当立即向近心端局部挤压伤口,以减少伤口污染。()

4、锐器伤的预防: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应立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清创,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并进行血

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5、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属于损伤性废物。()

6、伴有锐器的操作中,光线要充足。()

7、锐器伤防护安全器械、无针输液系统的使用可明显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8、传递锐器时,锐器尖端朝向接锐器者,柄端朝向传递者。或使用传递容器。()

9、将锐器盒放在视线水平且在手臂所能及的范围内。()

10、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如需盖帽则只能单手盖帽或借用专用套帽装置如止血钳。()

四、填空题(每空格 2 分,共30 分)

1.艾滋病传播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______。

3、传递锐器时,锐器尖端朝向_________,柄端朝向_________,或使用传递容器。

4、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___________________ 的锐器械盒。

5、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_______或者_______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被暴露的粘膜,应当用_______冲洗干净。

6、我国输血后的肝炎最常见的是_______。

7、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________或被病人的_______

_、________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被含有________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

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

锐器伤及职业暴露试题答案

科室:姓名:成绩: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职业暴露后,我院 HIV 抗体追踪监测方案:(以医生开出的检验单为准)( A)

A、于暴露后的0、 4、 8、 12 周及 6 个月进行

B、于暴露后的0、 4、 8、 12 周及 12 个月进行

C、于暴露后的0、 8、 12、 24 周及 12 个月进行

D、于暴露后的0、 4、 6、8 周及 3 个月进行

2、职业暴露后,我院梅毒抗体追踪监测方案:(A)

A、于暴露后的0、 2、 8周进行

B、于暴露后的4、 8、 24 周进行

C、于暴露后的8、 16、 32 周进行

D、于暴露后的3、 6、 12 个月进行

3、职业暴露后,我院丙肝抗体追踪监测方案:(A)

A、于暴露后的0、 4、 8个月检测丙肝抗体及肝功能 B 、于暴露后的4、 8、 12个月检测丙肝抗体及肝功能

C、于暴露后的4、 6、 8个月检测丙肝抗体及肝功能 D 、于暴露后的2、 4、 8 个月检测丙肝抗体及肝功能

4、职业暴露后,我院乙肝抗体追踪监测方案:(A)

A、于暴露后的0、3、6 个月检测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 B 、于暴露后的 1、3、6个月检测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

C、于暴露后的2、4、8 个月检测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 D 、于暴露后的3、 6、12个月检测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

5、暴露情况可按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其中重度是指:( B)

A、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B、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

C、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D、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6、预防性用药的原则:(D)

A、最好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 4 小时内开始

B、最迟不得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24 小时服药

C、即使超过24 小时,也应该实施预防性用药

D、以上原则均适用

7、预防性用药方案中基本用药程序一般指“用两种逆转录酶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 B)天”

A、 14

B、 28

C、 35

D、 42

8、职业暴露的实验室结果,需由检验人员先告知(A)进行登记,再由()告知()

A、院感科;院感科;暴露者

B、暴露者;暴露者;院感科

C、暴露者;院感科;暴露者

D、院感科;暴露者;院感科

9、标准预防,是针对所有的患者,在未诊断之前采用的普遍预防措施,以降低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病原体传播

的危险性。其主要内容有:( D)

A、洗手与手消毒

B、手套、帽子、口罩及防护眼镜、穿长工作服

C、用过的针头、刀片或其他尖锐器械应立即放入有标签的利器盒内,用过的针头不需要再套针帽。

D、以上均是

10、针对预防,是针对已明确诊断的、能够播散病原体的患者,医务人员对于这些病原体需要有除标准以外的

预防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D)

A、计划免疫

B、空气传播预防,采用紫外线、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喷雾等空气消毒:

C、飞沫传播预防、接触预防、皮肤黏膜暴露后的药物预防

D、以上均是

11、传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的消毒处理措施为(A)

A.消毒、彻底清洗干净、消毒或灭菌B.彻底清洗干净、消毒或灭菌

C.消毒或灭菌D.消毒、彻底清洗干净

12. 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的灭菌方法是(B)

A.戊二醛浸泡10 小时B.压力蒸汽C.过氧乙酸浸泡30 分钟D.福尔马林熏24 小时

13、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为()

A .外源性医院感染B.内源性医院感染 C .外源性医院感染和内源性医院感染D.交叉感染

14、被 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注射乙肝疫苗的最高时限为( D)

A. 12 小时内B. 24 小时内C. 48 小时内 D . 7 日内

15、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控理念是什么(B)

A 一般预防B标准预防C接触隔离D以上都对

二、多选题(每题 5 分,共 30分)

1、职业暴露后报告处理程序(ABCD )

A 报告科室负责人

B 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C主管部门尽快评估职业暴露情况 D 24小时内采取预防措施

2、个人防护用品包括(ABCDE)

A、口罩

B、帽子 C 、防护衣D、眼罩E、手套

3、下面带有锐器伤防护装置的安全器械有:( ABC)

A 、自毁式注射器B、密闭式防针刺伤型留置针C、针尖回缩式一次性输液器 D 、普通注射器

4、职业暴露后处理正确的是(BCD)

A、使劲挤压伤口,尽量多挤出血液

B、依靠重力作用尽可能使损伤处的血液流出,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C 、有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的乙醇、 %的碘伏进行消毒

D、粘膜暴露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的粘膜,直至冲洗干净。

5、职业暴露后报告处理程序(ABCD)

A 、报告科室负责人B、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

C、主管部门尽快评估职业暴露情况

D、24 小时内采取预防措施

6、体液包括:(ABCDE)

A、胸腔液

B、羊水

C、心包液

D、阴道分泌物

E、脑脊液

三、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10分)

1、锐器伤是由锐器造成的皮肤损伤。(× )

2、锐器盒盛满整个锐器盒的三分之二时,应及时处理。(√)

3、当医务人员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当立即向近心端局部挤压伤口,以减少伤口污染。(× )

4、锐器伤的预防: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应立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清创,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并进行血

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5、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属于损伤性废物。(√)

6、伴有锐器的操作中,光线要充足。(√)

7、锐器伤防护安全器械、无针输液系统的使用可明显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8、传递锐器时,锐器尖端朝向接锐器者,柄端朝向传递者。或使用传递容器。(×)

9、将锐器盒放在视线水平且在手臂所能及的范围内。(√)

10、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如需盖帽则只能单手盖帽或借用专用套帽装置如止血钳。(√ )

四、填空题(每空格 2 分,共30 分)

1. 艾滋病传播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血液传播垂直传播性传播

2、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_____。(双层手套)

3、传递锐器时,锐器尖端朝向_____,柄端朝向_____,或使用传递容器。(接锐器操作者传递者)

4、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 ___________________ 的锐器械盒。(耐刺、防渗漏)

5、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_____或者_____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

的粘膜,应当用_____冲洗干净。(75%乙醇 ) %碘伏 ) (生理盐水 )

6、我国输血后的肝炎最常见的是_____。(丙肝)

7、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______或被病人的______、______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被含有______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有可

能被感染的情况。(病毒感染者)(血液)(体液)(细菌)

锐器伤及职业暴露试题

锐器伤及职业暴露试题 科室:姓名:成绩: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职业暴露后,我院HIV抗体追踪监测方案:(以医生开出的检验单为准)() A、于暴露后的0、4、8、12周及6个月进行 B、于暴露后的0、4、8、12周及12个月进行 C、于暴露后的0、8、12、24周及12个月进行 D、于暴露后的0、4、6、8周及3个月进行 2、职业暴露后,我院梅毒抗体追踪监测方案:() A、于暴露后的0、2、8周进行 B、于暴露后的4、8、24周进行 C、于暴露后的8、16、32周进行 D、于暴露后的3、6、12个月进行 3、职业暴露后,我院丙肝抗体追踪监测方案:() A、于暴露后的0、4、8个月检测丙肝抗体及肝功能 B、于暴露后的4、8、12个月检测丙肝抗体及肝功能 C、于暴露后的4、6、8个月检测丙肝抗体及肝功能 D、于暴露后的2、4、8个月检测丙肝抗体及肝功能 4、职业暴露后,我院乙肝抗体追踪监测方案:() A、于暴露后的0、3、6个月检测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 B、于暴露后的1、3、6个月检测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 C、于暴露后的2、4、8个月检测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 D、于暴露后的3、6、12个月检测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 5、暴露情况可按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其中重度是指:() A、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B、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 C、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D、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6、预防性用药的原则:() A、最好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4小时内开始 B、最迟不得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24小时服药 C、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该实施预防性用药 D、以上原则均适用 7、预防性用药方案中基本用药程序一般指“用两种逆转录酶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天” A、14 B、28 C、35 D、42 8、职业暴露的实验室结果,需由检验人员先告知()记,再由()告知() A、院感科;院感科;暴露者 B、暴露者;暴露者;院感科 C、暴露者;院感科;暴露者 D、院感科;暴露者;院感科 9、标准预防,是针对所有的患者,在未诊断之前采用的普遍预防措施,以降低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病原体传播的危险性。其主要内容有:() A、洗手与手消毒 B、手套、帽子、口罩及防护眼镜、穿长工作服 C、用过的针头、刀片或其他尖锐器械应立即放入有标签的利器盒内,用过的针头不需要再套针帽。 D、以上均是 10、针对预防,是针对已明确诊断的、能够播散病原体的患者,医务人员对于这些病原体需要有除标准以外的预防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 A、计划免疫 B、空气传播预防,采用紫外线、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喷雾等空气消毒: C、飞沫传播预防、接触预防、皮肤黏膜暴露后的药物预防 D、以上均是 11、传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的消毒处理措施为() A.消毒、彻底清洗干净、消毒或灭菌 B.彻底清洗干净、消毒或灭菌 C.消毒或灭菌 D.消毒、彻底清洗干净 12.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的灭菌方法是() A.戊二醛浸泡10小时 B.压力蒸汽 C.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 D.福尔马林熏24小时 13、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为() A.外源性医院感染 B.内源性医院感染 C.外源性医院感染和内源性医院感染 D.交叉感染

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考核题

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考试题 科室:姓名: 一、填空题: 1、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或被病人的()、()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被含有()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 2、一旦决定实施PEP,原则上越早开始预防效果越好,最好在暴露后 ( )小时之内开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 ) 或者) 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用 ( ) 冲洗干净。 4、如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 ( ) 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效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 5、我国输血后的肝炎最常见的是()。 二、判断题: 1、锐器伤是由锐器造成的皮肤损伤。() 2、锐器伤防护应遵循优先等级原则。() 3、禁止弯曲被污染的针具。() 4、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如需盖帽则只能单手盖帽或借用专用套帽装置如止血钳。() 5、传递锐器时,锐器尖端朝向传递者,柄端朝向接锐器者。或使用传递容器。() 6、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属于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职责。() 7、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仅须戴单层手套便可。() 8、伴有锐器的操作中,光线要充足。() 9、锐器伤后,使劲挤压伤口,使血液尽量外流。() 10、锐器伤防护安全器械、无针输液系统的使用可明显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三、选择题: 1、下面带有锐器伤防护装置的安全器械有:() A、自毁式注射器 B、密闭式防针刺伤型留置针 C、针尖回缩式一次性输液器

实验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后的应急措施和处理流程

实验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后的应急措施和处理流程 答:实验室发生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应急措施 1、含有各种传染病的血液、体液等溅洒于皮肤、黏膜表面应立即先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2、含有各种传染病的血液、体液等溅入口腔、眼睛等部位,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长时间彻底冲洗。 3、含有各种传染病的血液、体液的针头或玻璃刺伤皮肤时,立即在伤口周围轻轻挤压,挤出伤口附近的血液,然后用流动的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再用%碘伏、75%酒精、等消毒创面。 4、被含有各种传染病标本污染工作服、衣物时,立即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60分钟,然后冲洗干净。 5、判断暴露源性质,对特殊职业暴露特殊理: 1)、被乙肝阳性病人的血液、体液锐器刺伤→局部处理→24小时内抽血检查乙肝抗体→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24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备案和相对科室的主管部门→寻求传染病专家指导意见→按传染病专家组意见注射乙肝免疫价球蛋白或注射乙肝疫苗,按0、1、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三个月后抽血复查。 2)、被丙肝阳性病人的血液、体液污锐器刺伤→局部处理→24小时内抽血检查丙肝抗体→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24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备案和相对科室的主管部门→寻求传染病专家指导意见→按传染病专家组意见执行。 3)、被确诊或可疑艾滋病阳性者职业暴露→局部处理→立即抽血→请我院及防疫站专家评估伤口暴露级别→决定是否用药→若需用药→尽量在1小时内使用→填写艾滋病职业暴露登记表→报防疫站→4周、8周、12周、6个月查艾滋病抗体。 4)、被带有梅毒阳性病人血液的锐器损伤→局部处理→24小时内抽血检查梅毒抗体→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24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备案和相对科室的主管部门→感染管理科和我院传染病专家在职业暴露登记表上填写意见→苄星青霉素240万单位分两侧臀部肌肉注射、每周一次、共用三周,针刺伤当时、一个月、三个月抽血复查。四、发生职业暴露后,感染管理科对以上感染的医务人员资料进行保存和暴露后进行追踪检测。

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考核题及答案

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考核题 科室:姓名:分数: 一、判断题 1、锐器伤是由锐器造成的皮肤损伤。() 2、锐器伤防护应遵循优先等级原则。() 3、禁止弯曲被污染的针具。() 4、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如需盖帽则只能单手盖帽或借用专用套帽装置如止血钳。() 5、传递锐器时,锐器尖端朝向传递者,柄端朝向接锐器者。或使用传递容器。() 6、将锐器盒放在视线水平且在手臂所能及的范围内。() 7、锐器盒盛满整个锐器盒的三分之二时,应及时处理。() 8、伴有锐器的操作中,光线要充足。() 9、锐器伤后,使劲挤压伤口,使血液尽量外流。() 10、锐器伤防护安全器械、无针输液系统的使用可明显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二、选择题 1、下面带有锐器伤防护装置的安全器械有:() A 自毁式注射器 B 密闭式防针刺伤型留置针 C 针尖回缩式一次性输液器 D 普通注射器 2、职业暴露后处理正确的是() A 使劲挤压伤口,尽量多挤出血液 B 依靠重力作用尽可能使损伤处的血液流出,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C 有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的乙醇、0.5%的碘伏进行消毒 D 粘膜暴露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的粘膜,直至冲洗干净。 3、职业暴露后报告处理程序() A 报告科室负责人 B 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 C 主管部门尽快评估职业暴露情况 D 24小时内采取预防措施 4、患者HBsAg(+)的处理() A 暴露者抗-HBs阳性,不必处理 B 暴露者抗-HBs阴性,立即注射HBIG200—400U,并同时不同部位注射乙肝疫苗(20μg),1个月、6个月分别复查第二针、第三针 C 暴露者抗-HBs阴性,暴露后3个月、6个月检查HBsAg、抗-HBs、肝功

锐器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锐器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一、概念: (一)锐器:指能刺破皮肤的物品。包括注射针、穿刺针、缝合针、采血针、载玻片、破损安甁、破损试管、义齿的钢丝等 (二)锐器伤:由锐器造成的皮肤或粘膜的损伤。锐器伤实际上是职业暴露其中的一类。 (三)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称之谓职业暴露。 (四)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又分感染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职业暴露,及其他职业暴露。 (五)职业暴露是指卫生(公安、司法)部门工作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及执行公务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病毒、病菌感染者或其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被含有病毒、病菌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 能被传染的情况。

二、医护人员发生锐器伤害的原因 1.医疗操作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1.1锐器损伤发生的原因与工作粗心、紧张、繁忙、技术不熟练、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有关。其中,注射、抽血、缝合、套回针帽、针头毁形、操作不当是引起医护人员锐器伤害最常见的医疗操作。据有关资料显示,一次性注射器是导致医护人员锐器伤害最为常见的医疗锐器,占锐器伤害的总数35%。手术缝合针占18.4%、手术刀占7.4%、蝶形针占6.8%、静脉导管探针占4.6%、医疗玻璃制品占1%。因此,加强安全操作技能训练,规范操作行为是防止锐器损伤的重要环节。 1.2 医护人员自身防护意识淡薄虽然大多数医护人员能正确认识被HIV、HBV、HCV 等污染锐器损伤的后果,但仍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被感染的可能性不大。 1.3 医院管理部门重视不够对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缺乏系统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岗前培训缺乏有关锐器损伤的内容。 2.医护人员锐器伤害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2.1 加强安全意识及防护知识的宣教调查显示大部分锐器伤害是由于医护人员防护意识淡薄、工作不细心、注意力不集中或末按操作规程执行,技术操作不熟练,对锐器伤的认识不足。更有职工对锐器伤害存有侥幸心理,受到伤害后不及时处理,更不知应予以上报,均是锐器伤不断的原因。所以,应加强安全及防护知识教育,使医护人员了解正确处理锐器伤的重要性,改变不正确的个人操作习惯,建立安全管理理念。宣教的内容包括:标准预防的概念、医院感染现状、引起锐器损伤的危险因素及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如何正确合理使用防护用品。 2.2 严格遵守标准预防原则进行外科手术、放射、穿刺、抽血、清洗和处理医疗器材时常发生锐器损伤,伤口接触到污物时完全有可能被感染。因此,应增强医护人员标准预防意识,提高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知识水平。 2.3 预防锐器伤害的各种规范操作训练通过预防锐器伤害训练纠正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不良的操作习惯和行为。接触各种与血液、体液有关的操作时戴手套。使用注射器时不让指尖触及针头,操作完毕不要回套针帽,禁止用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在治疗室配置药液时戴上手套,防止掰安瓿划破手指。穿上能盖住足背的隔离鞋,防止碎玻璃、针头掉下来刺破足背皮肤。传递各种锐器时使用容器传递,针头、刀片、缝合针用后立即放入坚固、耐刺、防渗漏的容器内,放置七成满时立即盖好盖子,贴上标签,焚烧处理。 2.4 改善医疗工作环境安全的操作环境能有效的减少医护人员被锐器损伤的次数,如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采用安全针头注射器,负压标本试管采血,提供便于丢弃锐利废物的容器,规范医疗废品的处理,医疗垃圾应在卫生部门统一规定下在固定场所焚毁。 2.5 建立锐器损伤管理组织和报告制度按照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的《医院感染管理文件汇编》锐器伤的预防要求,建立预防锐器伤害管理组织是实现锐器伤害管理的根本保证。由医院感染科和各临床科室院感监控小组负责对医护人员锐器损伤进行管理,建立损伤报告和登记制度。以便医护人员一旦受到锐器伤害能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得到及时的咨询和处理。同时有关部门在收集这些数据时,可定期分析锐器伤害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性。 3.锐器伤害后的处理 一旦发生锐器伤害,应保持镇静,切忌焦虑、紧张,也不要惊惶失措,要积极正确

HIV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图

HIV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图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洗粘膜。 2.轻轻挤压伤口旁端,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冲洗后,用75%乙醇或%碘伏进行消毒,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报告医院领导,填写报告卡,到疾控中心就诊咨询由本单位专人和/或当地疾控预防控制机构完成:暴露的级别:一级、二级、三级暴露源类型: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 在充分了解利弊的基础上,在暴露后尽快由被暴露者自愿选择按基本用药程序或强化用药程序使用预防性药物。 医疗机构应在暴露发生后抽血留底,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HIV 本底检测,并于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做好相关人员的咨询和心理支持。 机构对暴露情况进行登记按要求汇总上报 登记与上报随访与咨询预防性用药评估与分级马上报告专人负责严格保密报告医院领导,填写报告卡,到疾控中心就诊咨询由本单位专人和/或当地疾控预防控制机构完成:暴露的级别:一级、二级、三级暴露源类型: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机构对暴露情况进行登记按要求汇总上报医疗机构应在暴露发生后抽血留底,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HIV本底检测,并于第4周、

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做好相关人员的咨询和心理支持。在充分了解利弊的基础上,在暴露后尽快由被暴露者自愿选择按基本用药程序或强化用药程序使用预防性药物。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考试题及答 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泰安市中心医院特检科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考试题(2015-10) 科别: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每题4分) 1.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自年6月1日起实施。 2.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 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 二、是非题(是√非×)(每题4分) 1. 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 () 2. 医务人员接触到患者的唾液、泪液、汗液和尿液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以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 3. 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后放入医疗废物收集箱。() 4.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 ) 5.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6.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2级。() 7. 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 )

三、选择题(每题4分) 1. 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A.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 B.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C.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D.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2.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 A.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B.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C.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D.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3.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二级暴露:() A.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B.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 C.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D.以上都是。 4. 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类型:() A.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 细胞计数低者; D.以上都是。 5.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 () A.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 B.暴露方式; C.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 D.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 6.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随访和咨询的内容包括:() A.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 B.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

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点

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点 1、什么是职业暴露? 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通过眼、口、鼻及其他粘膜、破损皮肤或非胃肠道接触含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的状态。破损皮肤包括皮炎、倒刺、割伤、擦伤、磨伤和痤疮。 2、何谓“标准预防”? (1)将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视为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预防。 (2)强调防止疾病从患者传染至医务人员,也强调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染至患者和从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再传至患者的双向防护。 (3)降低医务人员与患者、患者与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危险性。 3、何谓“普遍预防”? 是控制血源性病原体传播的策略之一,其理念就是将所有来源于人体血液或体液的物质都视作已感染了HBV、HCV、HIV或其他血源性病原体而加以防护。 4、“标准预防”与“普遍预防”的区别是什么? (1)普遍预防隔离的物质只包括患者的血液及部分体液(不包括患者的尿、大便、痰、鼻分泌物、泪液及呕吐物,除非有明显的血液污染),所以在采取预防措施时容易引起混乱,因此不能防止非血源性疾病传播;而标准预防隔离的物质不仅包括患者的血液、全部体液,还包括患者的分泌物与排泄物等。 (2)普遍预防主要采取接触隔离,因此不能防止空气与飞沫传播的疾病,而标准预防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 (3)普遍预防的措施主要是防止医务人员受到感染,对患者间的防护较差;而标准预防强调不仅要防止医务人员发生医院感染,同时也强调防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 5、什么是额外(基于传播途径)预防? 在确保标准预防的同时,应采取额外预防的措施,额外预防措施包括:经空气传播疾病的预防、经飞沫传播疾病的预防、经接触传播疾病的预防。 6、标准预防具体措施有哪些? 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职业暴露与防护试题答案

职业暴露与防护试题答案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外四科 职业暴露与防护试题成绩日期姓名一、单项选择 1、职业暴露的原因有 ,D, A 针刺 B 切割 C 直接接触 D 以上都对 2、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控理念是什么, ,B, A 一般预防 B 标准预防 C 接触隔离 D 以上都对 3、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 D, A 同性恋者 B 性滥交者 C 静脉吸毒者 D 医护人员 4、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 ,D,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 针头用后立即套回针套~以防扎伤别人 二、多项选择 1、体液包括:,ABCDE, A 胸腔液 B 羊水 C 心包液 D 阴道分泌物 E 脑脊液 2、为防针刺伤~正确诊疗操作是:,ABC,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 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 E 针头做为医疗废物放于双层黄色垃圾袋内收集

3、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处理正确的是, BCDE , A 使劲挤压伤口~尽量多挤出血液 B 依靠重力作用尽可能使损伤处的血液流出~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C 有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的乙醇、0.5%的碘伏进行 消毒 1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外四科 D 粘膜暴露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的粘膜~直至冲洗干净 E 眼部暴露时用洗眼器对眼睛进行彻底冲洗 4、暴露源患者HBsAg,+,时对暴露者的处理,ABCD, A 暴露者抗-HBs阳性~不必处理 B 暴露者抗-HBs阴性~立即注射HBIG200—400U,并同时不同部位注射乙肝疫 苗,20μg,~1个月、6个月分别复查第二针、第三针 C 暴露者抗-HBs阴性~暴露后3个月、6个月检查HBsAg、抗-HBs、肝功 D 暴露者抗-HBs不详~按照抗-HBs阴性处理 E 暴露者抗-HBs不详时不必处理 三、填空题 1、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 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 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点doc资料

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点

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点 1、什么是职业暴露? 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通过眼、口、鼻及其他粘膜、破损皮肤或非胃肠道接触含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的状态。破损皮肤包括皮炎、倒刺、割伤、擦伤、磨伤和痤疮。 2、何谓“标准预防”? (1)将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视为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预防。 (2)强调防止疾病从患者传染至医务人员,也强调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染至患者和从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再传至患者的双向防护。 (3)降低医务人员与患者、患者与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危险性。 3、何谓“普遍预防”? 是控制血源性病原体传播的策略之一,其理念就是将所有来源于人体血液或体液的物质都视作已感染了HBV、HCV、HIV或其他血源性病原体而加以防护。 4、“标准预防”与“普遍预防”的区别是什么? (1)普遍预防隔离的物质只包括患者的血液及部分体液(不包括患者的尿、大便、痰、鼻分泌物、泪液及呕吐物,除非有明显的血液污染),所以在采取预防措施时容易引起混乱,因此不能防止非血源性疾病传播;而标准预防隔离的物质不仅包括患者的血液、全部体液,还包括患者的分泌物与排泄物等。(2)普遍预防主要采取接触隔离,因此不能防止空气与飞沫传播的疾病,而标准预防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 (3)普遍预防的措施主要是防止医务人员受到感染,对患者间的防护较差;而标准预防强调不仅要防止医务人员发生医院感染,同时也强调防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 5、什么是额外(基于传播途径)预防? 在确保标准预防的同时,应采取额外预防的措施,额外预防措施包括:经空气传播疾病的预防、经飞沫传播疾病的预防、经接触传播疾病的预防。 6、标准预防具体措施有哪些? 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完整版)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处理及上报培训试题(附答案)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处理及上报培训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0分): 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A化学性职业暴露B感染性职业暴露 C 放射性职业暴露D其他职业暴露 E 以上均是 2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最多的人群是() A护士 B 医生 C 技术员 D 保洁人员 3、预防锐器损伤应采取的措施有() A减少锐器使用B及时处理使用后的锐器 C 不携带锐器走动D医务人员进行疫苗注射 4、预防性用药的原则:() A、最好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4小时内开始 B、最迟不得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24小时服药 C、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该实施预防性用药 D、以上原则均是 5、医务人员发和职业暴露应采取的措施包括:() A 紧急局部处理 B 报告 C 填写登记表 D 以上均是 6、标准预防,是针对所有的患者,在未诊断之前采用的普遍预防措施,以降低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病原体传播的危险性。其主要内容有:() A、洗手与手消毒 B、手套、帽子、口罩及防护眼镜、穿长工作服 C、用过的针头、刀片或其他尖锐器械应立即放入有标签的利器盒内,用过的针头不需要再套针帽。 D、以上均是 7、关于戴手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不要戴手套按电梯按钮B摘除手套后必须要洗手 C 每个患者之间只要手套不损坏不用更换 D 皮肤有损伤时戴双层手套 8、标准预防是认定病人的()都具有传染性。 A 血液 B 体液 C 分泌物 D 排泄物E以上均是 9、针对预防,是针对已明确诊断的、能够播散病原体的患者,医务人员对于这些病原体需要有除标准以外的预防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 A、计划免疫 B、空气传播预防,采用紫外线、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喷雾等空气消毒: C、飞沫传播预防、接触预防、皮肤黏膜暴露后的药物预防 D、以上均是 10、如果血液喷溅到完整的皮肤上应该用( )清洗污染的皮肤? A 肥皂液 B 流动水 C 含氯消毒液 D 75%酒精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2、发生锐器损伤后应在伤口的旁端轻轻挤压,不应在伤口的局部挤压。() 3、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可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4、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快落实紧急处理措施,并在2小时内上报院感办,暴露源为HIV阳性或疑似病人,在暴露发生后立即上报。() 5、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损伤性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6、医务人员如果眼睛被患者的血液或体液喷溅上,应该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 7、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戴单层手套。( ) 8、手术室医生的职业暴露是以缝合时的缝合针刺伤和喷溅为多见。() 9、锐器盒可以盛装到全满时,封盖,更换。() 10、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及时到医院感染管理科填写锐器伤登记表,并根据有关规定做好相关的化验检查及疫苗接种。 ( )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处理流程 2、被HBV阳性病人的血液、体液所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如何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或疫苗?

职业暴露相关知识考核资料

一、填空题 (18题) 二、单项选择(10题) 三、多项选择(15题) 四、判断题(13题) 五、简答题(2题) 一、填空题(18题) 1、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 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 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其暴露的级别和 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 5、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 6、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无临床症状、经检验,病毒滴度低、CD4计数正常者,为轻度类型。 7、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有临床症状,经检验,病毒滴度高、CD4计数低者,为重度类型。 8、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对发生艾滋病病毒职 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9、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时预防性用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 10、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时基本用药程序为两种逆转录酶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 11、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时强化用药程序是在基本用药程序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

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

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 总则 第一条 为做好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确保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成立职业暴露后应急管理小组,并制定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流程。 第二条 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卫技人员在各种传染病诊疗过程中的发生的一切意外情况。医院常见的传染病有:艾滋病病毒(AIDS)、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 第三条 本预案所称职业暴露是指工作人员在医院工作中意外被可疑传染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粘膜,或者被含有病人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 此处所谓可疑传染病病人是指能通过血液、体液接触传播的病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常主要是针对艾滋病、梅毒、肝炎等疾病造成的职业暴露。 第四条 工作原则为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制度规范,管理到位;主动监测,反应迅速;积极处理,措施果断;机制通畅,遏制危害。 第五条 医院设立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微传染病职业暴露后的各项工作,医务科负责医院职业接触的日常工作,医院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助院感科做好应急诊疗工作。 组织机构及职能 (一)、医院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胡青山 成员:于学山、闫学平、李辉、吴冬薇、王晶晶、郑玉岭 (一)根据科室特点,制定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和操作规程。(二)相关部门组织培训,正确掌握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职业暴露的防护技术。(三)为科室

可能暴露的员工提供合格的防护物品和安全技术设备。 (四)对职业暴露人员做好经常性监督和评估,评估设备的安全性能和人员安全操作情况。 (五)建立规范的暴露事件报告制度,建立健康监督制度,对每一次意外暴露情况做详细记录。 (六)为职业暴露人员提供职业暴露预防和发生职业暴露后如何处理的技术支持和咨询。 (二)、医务科: (1)发生职业接触后立即组织人员及时查找原因,制定防护方案。 (2)接到职业暴露报告后,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评估、早服药、定期随访”的原则,进行暴露者和被暴露者的检测确认工作。 (3)院感科接到感染确认报告后,负责情况的上报和治疗药品的领取和发放。 (4)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做出初步的危险性评估,指导被暴露者进行伤口消毒处理。(5)收集暴露者和被暴露者的基本资料和标本结果,做好登记,便于调查分析,随访复查。 (6)做好被暴露者的心理辅导工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预防性服药等,并负责与上级疾控中心取得联系,得到技术指导。 (7)做好被暴露者的跟踪随访,及时安排定期复查,情况严重者,送上级相关医疗机构检查治疗。 (8)加强对所有人员的院感知识培训和教育。 (9)督导临床科室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范操作治疗,避免医院感染和职业暴露。 (三)、临床科室: (1)负责发生职业暴露后的临时紧急处理。 (2)获取暴露源(病人)的病情资料,如暴露源情况不明,设法动员病人给予配合,做相应的检测,并将检测结果或病情资料报送医院防保科,以备对照评估。 (3)要求当事人立即向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报告,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一式两份。(所在科室、医务科或护理部) (4)当事人被暴露后,由科室开出相应项目检验单,抽取血样标本,经医院院感科主

锐器伤处理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制度 为规范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管理,保护医院职工的职业安全与身体健康,有效预防和控制因职业暴露而引发的各种经血传染性疾病,做好各种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降低职业暴露感染疾病的危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以及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结合我院的具体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是指医院工作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医疗垃圾清运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血源性传染病或者携带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或被含有血源性传染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以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还包括被这类病人抓伤、咬伤等,有可能被血源性传染病感染事件(即意外事件或针刺伤事件)。 二、标准预防是避免职业暴露医院感染的基本保证 标准预防概念: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时均应视其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其基本特点为:(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 三、管理制度 1. 医院职工应定期参加医院感染管理科举行的职业防护等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2. 工作期间,按规范实行标准预防措施,严格穿戴工作服、口罩、帽子,必要时穿隔离衣、防渗透围裙、胶鞋、可能发生喷溅时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3. 当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或皮肤粘膜有破损时须戴手套,脱手套后严格洗手。 4. 掌握洗手指征,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进行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5. 严格医疗废物的管理处理,按本院制度实行。禁止转让买卖医疗废物,工作人员在处理医疗废物时须戴厚质乳胶手套,穿防护衣,胶鞋,必要时戴护目镜和防护面罩。 6. 熟练掌握锐器的操作技术,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禁止将锐器直接传递给他人、禁止回套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禁止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用后锐器需及时放入锐器盒。 7. 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医院职工定期体检,进行必要的免疫接种。

锐器伤职业暴露防护标准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 一、概念 1、锐器:指能刺破皮肤的物品。包括注射针、穿刺针和缝合线等针具,各类医用或检测用锐器、载玻片、破损玻璃试管、安?、固定义齿并暴露在外的金属丝及实验室检测器材等。 2、锐器伤:由锐器造成的皮肤损伤。 二、优先等级原则 锐器伤防护应遵循优先等级原则,首先是消除风险,其次是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和行为控制,最后是个人防护和接触后预防措施。 ㈠消除风险 锐器伤防护的最有效措施是尽量完全消除工作场所的危害,如尽量少用锐器或针具,取消所有不必要的注射,以及采用无针系统进行静脉注射。 ㈡工程控制、管理措施和行为控制 通过工程控制措施控制或转移工作场所的危害,如使用锐器处置容器(也称为安全盒)或者立即回收、插套或钝化使用后的针具(也称为安全针具装置或有防上海装置的锐器)。 ㈢管理措施 制定政策限制接触危害,如果采取标准预防策略,包括组件劳动者卫生安全委员会和伤害预防委员会,制定职业接触风险控制计划,移走所有的不安全装置,持续培训安全装置的使用方法。 ㈣行为控制 通过改变行为减少对血源性病原体的职业接触,如消除针具的重复使用,将锐器盒放在视线水平且在手臂所能及的范围内,在锐器盒装满之前将其清空,在开始一项医疗程序之前,建立安全处理和处置锐器的设施方法。 三、具体措施 1、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实验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 2、采用新技术,如使用有安全保护装置的锐器。 3、消除不必要的锐器和针具,如使用适宜的电灼器、钝化针具和U形针具等。 4、使用带有刀片回缩处理装置的或带有刀片废弃一体化装置的手术刀,以避免装卸刀片时被手术刀伤害。 5、手术中传递锐器应使用传递容器,以免损伤医务人员。 6、锐器用完后应直接放入防穿刺、防渗漏、有警示标识或安全标色和中文警示说明的锐 盒中,以便进行适当处理。 7、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禁止弯曲被污染的针具,禁止用手分离使用过的针具和针管,禁止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如需盖帽只能单手盖帽或借用专用套帽装置。 8、禁止用手直接拿取被污染的破损玻璃物品,应使用刷子、垃圾铲和夹子等器械处理。 9、处理污物时,严禁用手直接抓取污物,尤其是不能将手伸入到垃圾容器中向下压挤废物,以免被锐器刺伤。

(推荐)职业暴露后的处理与预防控制措施

职业暴露后的处理与预防控制措施 1、皮肤、粘膜暴露的局部处理 发生皮肤、粘膜暴露和眼睛沾染暴露时,暴露者应立即在现场实施局部处理,其基本方法: (1)手和其他部位皮肤,先用流动水、除菌皂液清洗,采用含有效率碘5000mg/L(0.5%)碘伏擦拭,作用3-5分钟,或用乙醇、然后用水冲洗,也可用氧化水冲洗消毒。 (2)口腔和咽部粘膜,可用有效碘500mg/L碘伏液或1%过氧化氢液含嗽消毒,或反复硼酸溶液等嗽口,以0.5%的碘伏进行局部涂抹。 (3)眼睛部位粘膜的沾染,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直至冲洗干净。 2、损伤性血源性传播病原体暴露的局部处理 局部损伤后,立即在伤口旁侧端(周围)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被污染血液,禁止进行遮盖伤口的局部垂直挤压,以免污染血液回流进入人体。使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之后,使用0.5%碘伏或75%乙醇溶液、双氧水等进行浸泡或擦拭消毒,并包扎伤口。 3 、损伤性血源性传播病原体暴露的综合处理 (1)对发生损伤性经血源传播病原体的暴发者,在进行现场局部处理后,应根据病原体的种类,尽快采取预防性治疗或进行免疫预防接种。

(2)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损伤性暴露:判断源HBv抗原指标阳性,至少HBsAg为阳性,暴露者应在24h内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1支(400u)。HBV易感者,即未接种过疫苗者和(或)乙肝病毒抗体(抗-HBs)阴性者,接种过疫苗但始终没有产生抗体或抗体效价已下降至很低者,尽快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即暴露后首次10u g,暴露后第1、6个月各注射5ug,并定期进行血淸乙肝标志物检测.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职业暴露与防护试题答案

职业暴露与防护试题成绩 日期姓名 一、单项选择 1、职业暴露的原因有(D) A 针刺 B 切割 C 直接接触 D 以上都对 2、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控理念是什么?(B) A 一般预防 B 标准预防 C 接触隔离 D 以上都对 3、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D) A 同性恋者 B 性滥交者 C 静脉吸毒者 D 医护人员 4、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D)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 针头用后立即套回针套,以防扎伤别人 二、多项选择 1、体液包括:(ABCDE) A 胸腔液 B 羊水 C 心包液 D 阴道分泌物 E 脑脊液 2、为防针刺伤,正确诊疗操作是:(ABC)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 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 E 针头做为医疗废物放于双层黄色垃圾袋内收集 3、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处理正确的是( BCDE ) A 使劲挤压伤口,尽量多挤出血液 B 依靠重力作用尽可能使损伤处的血液流出,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C 有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的乙醇、0.5%的碘伏进行 消毒

D 粘膜暴露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的粘膜,直至冲洗干净 E 眼部暴露时用洗眼器对眼睛进行彻底冲洗 4、暴露源患者HBsAg(+)时对暴露者的处理(ABCD) A 暴露者抗-HBs阳性,不必处理 B 暴露者抗-HBs阴性,立即注射HBIG200—400U,并同时不同部位注射乙肝疫 苗(20μg),1个月、6个月分别复查第二针、第三针 C 暴露者抗-HBs阴性,暴露后3个月、6个月检查HBsAg、抗-HBs、肝功 D 暴露者抗-HBs不详,按照抗-HBs阴性处理 E 暴露者抗-HBs不详时不必处理 三、填空题 1、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 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 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3、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随访和咨询的时间是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 四、判断题 1、禁止弯曲被污染的针具。(√) 2、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如需盖帽则只能单手盖帽或借用专用套帽装置如止血钳。(√) 3、传递锐器时,锐器柄端朝向传递者,尖端朝向接锐器操作者。(×) 4、锐器盒内锐器不可装的过满,盒内的锐器盛装三分之二时,应及时处理。(√) 5、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艾滋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